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0:43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1

本人20__年9月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初担任数学教学工作,07年3月起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一)自身优势

1、热衷教师职业、热爱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2、谦虚好学,不断进取,能够胜任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工作。

3、对不断完善、更新的教育理念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能够有条理地处理班级事物。

(二)自身不足:

1、由于从教时间较短,教育、教学经验不足。

2、班级管理经验和教育学生的艺术有待提高。

二、成长计划

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我认识到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学习”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才能适应时代对于新教师的要求。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做一名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的教师”。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课堂驾驭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制定如下计划:

1、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撰写教学札记,写好教学反思。

3、虚心向同行学习,向名师学习。

4、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

5、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6、提高教科研能力。重点在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三、目标的达成措施

1、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有意识、有计划地阅读一些名篇佳作。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室组织的活动,认真思考并虚心学习。

3、进一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力争每课都有自己亲自制作的高效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4、在班级管理方面多下功夫,经常到班,及时处理好班内的事务,组织好每一次班级活动。

5、通过和学生谈心、座谈、活动等形式增加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加深对学生家长及家庭的了解。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2

一、确立对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质量观、幼儿发展观是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中都要以幼儿园质量观和幼儿发展观作为出发点。把个人的发展与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统一起来,把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身心发展作为检验发展规划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2.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点。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教师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要对照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对自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确定目标,这样才不会使目标出现偏差。

3.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要坚持基本规范与多样实践。坚持基本规范就是要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这是对教师发展的一般要求。坚持多样实践是指在符合基本素养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和途径上体现多样性。

4.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是制定、实施、管理与评估的连续体。其中管理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实施规划,幼儿园就要改变单一的由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营造共同研究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建立监测和反馈的制度。

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

我们回顾了以往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教师个体行为,忽视同伴的参与以及专业指导;注重从上到下的传达与要求,缺少自下而上的调研,等等。于是,我们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师发展规划,认识到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设计、同伴互助与专业指导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准确地认识自我,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1.修正认识。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享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就是教师个体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拟定目标,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活动和措施,并引导教师个体进行学习实践等活动。最终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引领、监控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辨明自身成长的优势、不足以及所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行动与策略的过程。教师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发展规划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关于教师对规划年内发展的整体思考。包括对教师个人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析,在较长时间里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内容与措施的总体筹划等。

教师发展规划是教师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发展规划需要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积极寻求和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达成预期的发展目标。

教师发展规划是持续的行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评—改进”等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

2.寻找起点与方向。现状分析评估是教师发展规划的设计起点,是发展目标制定的基础。我们着重解决了谁来分析、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等三个关键问题。

谁来分析。我们组建了现状分析的团队。主要由园长、同伴教师、教研组长、专家、家人、幼儿家长等人员组成。

分析什么。首先,我们确定分析的内容,即个人成果,包括计划、课程方案、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等;现场活动,包括教研现场、保教活动现场等。其次,选择评估参照标准。

怎么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对照指引的全面自查法。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发展规范与指引,根据信息资料采集等提示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同伴教师的自由谈论法。通过面对面或QQ群、微博等方式让更多的同伴教师及幼儿家长、家人参与到对教师的现状分析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对情况比较熟悉的同伴教师、幼儿家长参与对教师的现状分析活动,让他们自由发表对教师发展现状的看法。

日常工作的专项比较法。幼儿园组织专项活动让教师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差距。例如,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活动素材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比较了解教师在活动设计能力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方案组织活动,以了解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能力的现状等。

现场活动的集体会诊法。教师邀请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相关专家、带教师傅、园内其他优秀教师观摩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现场活动,然后请大家就活动设计、组织、师幼互动、活动监控调整等方面进行诊断。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活动,教师明确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确定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依据现状分析的角度可以分为补短性发展目标、扬长性发展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

补短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的不足确定补短性发展目标。如,有的教师会把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通过重点设计有关项目来提高师幼互动的能力和效果。

扬长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优势确定扬长性发展目标。如。教师可以把自身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作为扬长性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基础性发展目标:一是依据幼儿园工作重点,选择与之相应的发展目标;二是针对青年教师(职初教师)把适应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作为发展目标。

3.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样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样式的创意设计。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三种样式的发展规划:表格式、手册式和方案式。针对青年教师,我们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表格式的发展规划,把教师专业发展素养要素设置在表格中,引导青年教师从基本素养要求人手制定发展规划。针对骨干教师,我们设计了手册式的发展规划,促使骨干教师在幼儿园保教工作研究及带领青年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针对成熟教师,我们设计了方案式的发展规划,引导成熟教师对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和逐步推进。我们还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操作说明,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教师发展规划的管理

教师发展规划重在践行、落实,也难在践行、落实。我们实行了以“三个三”为特征的管理:首先,我们注意到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将教师的发展水平大致划分成三个层次,利用三个层次的资源,为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规划要求:其次,我们抓住每学期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抓好播种、耕耘和收获三个环节;再次,我们结合每学期的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选择与各阶段工作内容所匹配的方法,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将“三个三”的管理工作重心落在教师发展规划与工作的结合上,一方面重视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另一方面指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3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师;专业化成长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工教师队伍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电子电工教师的职能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要求电子电工的教师队伍尽快成长起来,应该着重培养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使教师的关键作用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开发和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向其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电子电工教师应该作为自我约束、自行设计和自主发展的主体,配合上科学的专业成长规划,最终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电子电工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

电子电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专业不断向成熟化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教师不断进行终身学习的反应,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社会责任感、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不断提升、不断成熟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着眼于电子电工教师的个人成长,使教师的专业性不断提高,重视教师知识技能和专业精神的形成。具体来说,就是培养教师为自身的成长负责的态度,使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程度、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做出规划,并且严格按照自身规划的方向实施,最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目标、途径和规划,将自主性的意识落到实处,电子电工教师积极构建自身的发展,对专业化的成长过程进行规划和反思,结合整体的教育背景,对教师参与研究进行人性化、动态化的评价,培养教师的专业化的学习氛围,最终将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作为学校文化、学校生活和学校习惯的一部分,提高教学教育的水平,不断激发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

二、电子电工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施方式

在明确电子电工教师成长规划的含义之后,要加强电子电工教师对其专业成长规划的意义、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不断使其理论进行更新,寻找新的教育规律,制订合理的目标提高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力,对电子电工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科学的规划,最终促进我国电子电工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的完善。针对目前电子电工教师对专业发展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不断发现其不足之处,帮助不同阶段的教师形成浓厚的专业成长意识,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电子电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以常州市某职业学校的教师五级阶梯作为蓝本,为全体教师制订出相应的五级发展的目标:①一级发展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高级电子电工教师要逐渐成为常州市该学科的著名教师。②二级发展目标: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电子电工的骨干教师应该逐渐成为常州市此学科的领头人。③三级发展目标: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一级教师应该逐渐成为常州市该学科的重点骨干教师。④四级发展目标: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新教师应该逐渐成为常州市该学科领域中的教学高手。⑤五级发展目标: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年轻教师应该胜任该学校的教师岗位,并且逐渐成为常州市该学科中的新秀。在制订电子电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职业教师进行指导,不断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应该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通过不断进行的成长规划指导,提高教师对自身的判断能力,同时提高教师自我管理、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的水平。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不断加强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同时,提高该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定期开展相关主体的会议,对中期成果、课题研究经历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成果进行汇报。展开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的展示活动,并邀请社会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对成长规划指导的光盘和专辑。最后,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情况,撰写报告,请专家进行评估,并编辑成书。

学校应该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结合学校的具体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交流合作和教师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最终将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作为学校文化、学校生活和学校习惯的一部分,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电子电工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7.

[2]王冬,朱乃苏,陈志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规范[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4

《今日教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主而理性地设定职业发展目标,设计、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方案的过程。调查表明,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一些教师虽有规划,但大多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执行起来难免被动消极。您认为教师消极应对的原因在哪里?如何实现观念的转变?

李源田:应该说,教师消极对待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如职业吸引力对教师生涯规划的影响,也有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影响,如工作环境缺乏变化、工作量大、学生富于变化、学校支持乏力等环境因素,还有教师自身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原因。今天,教师专业发展关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命题。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经历身份转变、角色转换与责任传承,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旦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容易出现消极倦怠情绪。此外,初级阶段的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一些简单化的评价难以满足教师内在综合的需求,社会对教师责任的高期望与教师荣誉感的低视域并存,导致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尊严感。

要改变现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二是完善有效激励制度。要科学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制定鼓励名优教师成长的政策,为教师职业发展导航。三是教师提高职业认同度。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基本物质条件达标以后,教师就是教育最大的变量。而从社会、家长、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尊重教师,教师奉献社会。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增强职业韧性,t望职业生涯。

《今日教育》:您怎么看待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重庆市教委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李源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身职业选择与发展进行的自主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侧重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其内在的专业性得到增强。两者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图,指向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理想的脚手架,通过知、情、意、行等诸要素来建构。

市教委主要从制度设计、政策导向、经费保障和绩效评价等方面予以推动。制度设计围绕高素质专业化的总体要求,通过教育事业五年规划和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来系统谋划定向。同时,从学历、职称、培训、荣誉、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促进政策,引领教师发展。通过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等维度对区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今日教育》:有老师反映,高级职称、荣誉教师数量有限,多数老师很难达到这些目标,因而也影响了教师规划发展的积极性。您认为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为老师合理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哪些支持?

李源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在一个区域呈现出“金字塔”型,越到“金字塔”顶端,人数越少。教师首先要知晓自己的起点和现状、优势与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来规划职业生涯,既有理想抱负,又能脚踏实地,让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回应社会的热切期盼,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合理设置教师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科学制定职称评聘政策和办法,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日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设计,往往是相对宏观的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往往因为目标、阶段、措施等不具体或者不明确等因素,导致规划难以如期实现。您认为,在这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可以提供哪些指导和帮助?

李源田: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质量和生态决定着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区域教育的质量生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变革最大的变量。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蓝图,科学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和帮助中小学教师践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是强化教师培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已纳入每年新招聘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在骨干教师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都有专题学习;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等把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师培训内容,指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用好专业发展平台。当下,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论坛、访学、研修、课题研究等专业发展活动丰富多彩,“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评选”“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应运而生,学校应创造条件并指导教师抓机遇,谋发展,借助发展平台,实现专业发展。三是构建治理促进机制。校长肩负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优秀的校长一定会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好的职业规划应随着实践进程不断调整更新,学校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来指导和服务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建立评价激励和促进机制,来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今日教育》:最后,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问题,您还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5

学校依托“构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团队;打造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研究团队;形成团结和谐、身心健康的阳光团队”的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对学校已有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和调整,用制度文化的建设强化教师自觉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教师发展管理流程。流程包括自主管理、学校管理和评估反馈等多个环节。

对自身现状的准确定位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自我发展基础诊断评估工作。首先由任课教师围绕自己的知识、兴趣、特长等,开展自身素质评估、成长环境分析、教学活动反思、成长历程反思等活动,形成教师个人发展基础诊断评估报告,然后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议,教师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发展现状。

学校还聘请了市区相关专家开展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项目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多角度了解新时期、新形势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指导教师完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学校针对规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活动,有效激发教师的动力,挖掘自身发展潜能,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学校通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探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个体因素的影响,探寻促使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有效落实规划目标,学校采取了多种管理模式。

首先,学校采用“规划引领、实践为主、名师帮扶、资源引进”模式,促进教师的成长。规划引领:在学校发展规划大背景下引领教师开展个人生涯规划,让教师能够沿着自己职业生涯的预定路线有计划地逐步实现。实践为主: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听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形式使青年教师将学习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名师帮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优秀教师和区域内教育教学专家的资源优势,通过名师的“传、帮、带、导”等有效手段,让青年教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资源引进:通过实施与名校结对,拓展教师的视野,借助名校的师资优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针对“青年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三个群体采取分层推进的管理模式。学校对青年教师群体主要采取“集体研修”的活动模式,目的是帮助青年教师汲取集体智慧、迅速成长;对中年教师群体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和“专家引领”的模式,目的是帮助中年教师克服“高原期”的为难情绪,突破发展瓶颈;对骨干教师群体主要采取“名师工作室”的形式,让骨干教师时刻对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做总结和反思,使他们的目标更远、更高,加快其成长的步伐。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6

关键词:多元发展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103—02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由于每个教师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是不一样的,校长如果能够在工作中了解这些模式并能灵活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中,就能将这些模式和各个教师的发展阶段相匹配,寻找出最适合于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为其提供合适的发展策划,创造优越的物质、制度、文化环境,达到每位教师资源的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1.个体指导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教师能够自己决定发展需求的假设,并通过激励去引导他们学习经验。作为能自我激励的教师,当他们以自己相关经验作为指导时其学习效果是最佳的。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确定需求;制订符合需求的发展计划;采取行动完成计划;对行动进行评估。符合个体指导型发展模式的教师,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明白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并能够独自制订出符合自身实际水平的发展计划,并能有步骤、按计划实施其计划,同时能够对实施后的计划给予适时评估和修正,通过这一过程不断反思和进步,获得专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例子有:个体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特别项目的发展;课程改进计划以及其他和教师兴趣有关的行为。

2.观察和评估模式

教师的教学反馈行为能够让教师对其教学生涯产生个体化观念的重要因素。过程和评估模式提供了教师相互得到反馈的机会,这种反馈一般是由教师间获得的。该模式的假设基础是反思和分析有利于促进专业发展,教师能够提供他人的观察和反馈来提供教学水平。这种反思对教学者和观察者都有好处。当教师得到正面的反馈时,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激励性增加,并能通过观察者的观察信息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察和评估的例子包括:同事指导;团队建设及合作;临床视导等。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会相互去对方课堂,收集相关数据,并给予反馈,由于这样的反馈是双向性的,教学者和观察者都能在教学水平上获得突破。

3.发展过程参与模式

该模式采取的是课程改进和发展形式。它直接与学校所设计的用来提高教学水平或解决某个涉及学校效能问题的发展项目有关。该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教师作为成年学习者,期望解决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假设教师自己对所需解决的问题最为清楚。在这种方法中,教师变成研究者,独立的学习者,教学与课程问题解决方法的提出者。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包括:确认问题,教师确认他们的需求;反应的形成,教师用头脑风暴法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若干方案;信息收集,收集进一步学习或调查的资料;计划形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订计划;计划评估,收集相关数据了解该项目的效果,将评估中得到的信息用于修订目前的计划或下一步的计划。

4.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长期以来是教师专业发展最经常采用的方式,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专业发展意思是一样的。在初始阶段它在各个模式中效果是最好的,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学习的转换”这个概念。外部环境的修正,教师的教学行为举止是初始培训时的关注重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培训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课堂教学中,用于提高学生的发展中。因此,学习转换成为培训的关键。

5.质疑模式

在这种模式里,教师对有关教学活动或学校问题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该模式允许教师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研究并通过群体的想法和资源分析问题。其假设是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实有疑问并期望得到解答,也假设教师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该模式与现今提出的行动研究相类似,鼓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个人或群体合作来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不同的教师处于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于各模式强调的领域和方法不同,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师对这些模式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是多种模式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所以校长如何具体地帮助教师获得提高是关键,校长应该做的是为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量体裁衣”,发现教师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为每个教师制订属于他们最好的发展计划。

转贴于

二、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内在教育和外在教育两个层面来实现的,内在教育称为自我教育,外在教育包括社会教育、继续教育等。内因是教师发展的根据,但也离不开外因的影响,外因是教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内因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外因往往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将二者的关系协调好,才能起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结果。

校长在教师资源开发和组织发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地发挥校长的职能,关注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创造积极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1.需求评估

学校成员需要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哪里能找到相关的专家?合适的办法是对成员进行正式调查,这种调查不应该是偶尔为之的,同时应该是带着目的性的。此外,还可以利用系统的方法观察收集数据,这项工作有助于了解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些发展型需求。关键点是校长不仅局限于调查其成员的表面需求,而更应该重视他们被压抑了的需求。校长如果能够一直参与观察后的反馈过程,能够提升对成员间的了解,为制度合理科学的计划做铺垫。校长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座谈、听课、个别谈话等方式参与临床指导,善于发现掩藏在想象后面的需求,这些才是对教师专业前景起主导型的动力。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将不同需求和特征的教师归类,量体裁衣、以需带供,为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

2.构建和监控开发系统

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必须得到管理层的支持、合理的建构和适当的监控系统。当然,管理层的支持始于需求评估,是以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当期望建立以后支持要持续下去,其支撑是吸收他人参与发展计划的愿望,以及寻求时间和财力资源来支持其愿望。需求的性质,谁l04应该参与,发展是工作团队定向还是个人定向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结构。如果该项目是个人定向的,那么,个体发展计划也许是最佳方案;如果是学校的,其建构会相对复杂一些。校长在建构中应该由指导者转变为促进者,定期进行过程的监控也是很重要的。在个体发展项目中,有关负责部门、顾问及个体开展交流会议应该是基本活动,这样能够使发展过程比较正规,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调整。

3.科学的评价标准

由于教师经验和发展特点的不同,其发展模式是多元的,同样,对教师专业发展结果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透明和科学的。校长在制度评价方式的时候必须考虑教师发展模式的多元性,学校领导层必须和教师共同合作建立绩效标准,其评价的核心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否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否将所学知识用于提高学生水平上,是否达到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的共同发展目标。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校长应该明白其领导的发挥关键是通过该标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校长应该以促进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同时标准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是为了不同水平的教师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进步。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衡量领导者的领导力的重要指标,对教师发展多元模式的理解,真正地达到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本文转载自www.fw789.com范文@中国网)

4.积极强化

任何人的学习和发展都需要积极的强化来维持和增强。

校长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设置系统的诱因和奖励来鼓励表现优异的教师,使他们成为模范并彰显优秀的重要价值。校长必须多维度、多层次地强化教师,根据不同教师的发展情况和实际经验来设置评价等级,善于看到每个教师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使之保持这一学习和发展行为。校长应该树立“追求效果”、“尊重个体”、“让他们成为优秀者”的理念。这些有助于使人们和学习的需求一致,并激励他们的行为。校长应该不断地、一致性地采用积极强化技术,公开鼓励、肯定获得的成就,使教师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7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10多份来自公开渠道的教学计划,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一次比照研究。统计这些计划所列主要课程的构成,最后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在这些方面发现的问题,为以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1引言

最近由于所在专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从公开途径收集到十几份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并对其加以分析、综合与概括,以备专业建设参考之需要。这些计划时间跨度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共14份)。

2主要课程统计

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在种类和名称上面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统计时将大致属于同一课程内容的归为一类。统计现有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包括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不包括选修课和限选课),课程名称参照天津师大与南京师大的专业必修课,以及南师大的学科教育基础课。

按分布频率,依照“名称,开设院校,频次”的方式进行统计:高等数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11;线性代数,首都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4;概率统计,三峡大学、长江大学,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电工学/电子技术/电子线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安庆师院,11;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5;(C语言)程序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11;VB.net/JaVa程序设计,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4;数据结构,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9;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应用,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10;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教育软件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原理/教育技术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4;教学(系统)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3;教与学的理论/教与学的心理学,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4;远程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基础),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数字编辑与制作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7;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技术/视频信号基础/数字电视教育应用/数字视频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摄像技术,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教育应用/局域网构建技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2;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基础及应用,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天津师大,1;美术基础,天津师大、四川师大、江西农大,3;音乐基础,天津师大,1;艺术基础,东北师大、安庆师院,2;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3;教育传播学/传播学原理,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东北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3;摄影(技术)基础,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动态)网页制作技术,韩山师院、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教学媒体应用/媒体理论与实践,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5。

出现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14),教学设计(1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2),高等数学(11),电子技术(11),程序设计(1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1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11),数据库原理(10)。

出现频率在9~8次的课程:大学物理(9),数据结构(9),远程教育(基础)(9),摄影基础(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8),教育电视系统(8),教育传播学(8)。

以上16门课程显然是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频率最高的,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3问题探讨

3.1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考察这些课程之间的次序关系,有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某些计划的制订者在一定种程度上忽略了课程之间这种显而易见的“先导”与“后续”关系,也说明没有经过广泛和充分的讨论。

3.2共同的专业基础课除了“教育技术学导论”外,其他没有一门课程是这些学校全部都开设的,而“音乐基础”则只有一家学校在开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对自己的主干课程体系还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说明教育技术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还处在发展变化的阶段。当然,从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看,从新的技术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来看,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快速变化来看,都不大可能完全固定下来。

3.3主干课程中的新面孔从培养计划的制订时间上看,2005年有3份,2006年有6份,2007年有3份;2008年有2份。在不同的年份,培养计划中会出现一些新课程,如在2005年的3份计划中都没有出现与JaVa或者.net相关的主干课程。这是2项在信息技术领域影响很大的技术,而最早出现它们的是安庆师院2006年的计划。这一方面反映出各个学校自身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逐渐调整计划,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这种“适应”是比较缓慢的。

参考文献

[1]毕家驹.高校专业培养计划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6(1)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8

教师发展体系的内涵和必要性

1.教师发展的内涵

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比教师在职培训更为宽泛的全方位概念,在实际的教师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选拔聘用,而且更要重视教师个体在组织中的发展。广义上的教师发展是指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学习和实践,使自身得到提高和完善;狭义上则理解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强调其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教师发展体系的内涵

总体上看,高校教师发展体系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基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发展目标,为完成高校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实现教师发展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动态系统或机制,包括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实施的主要模式与基本方式方法、具体项目与实施对象、发展管理等内容;二是为完成各项发展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包括教师发展需求的调研分析、发展项目开发与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结果评估及应用等一系列内容,是保证高校教师发展体系有效运行的整体系统。第一层含义相对宏观,包含第二层含义的内容,而第二层含义则明确了教师发展的实施依据、如何实施,以及项目开展进度等,保证实施者巩固和衡量实施效果,避免教师发展工作的盲目性和临时性,是高校教师系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高校教师发展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修正,否则高校教师发展体系就会失去实际的意义和功能。

3.构建教师发展体系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参考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的理论与实践,开发出教师培训项目系列,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已有的面向教师整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更多的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及高校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增强了教师队伍内部的压力和竞争性,使得高校教师积极寻求提升自身素质的途径。另外,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管理工作整体停留在教师培训阶段,只有部分高校建立了基于校本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大部分高校还缺乏针对教师专业、职业和个性化发展的平台。由于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即使基于校本而建立,也还是存在着高校之间相互模仿的现象,尚缺乏系统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教师发展体系框架设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1.教师发展体系相关政策的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工业大学已基本建成完备的教师培训体系,并于近年来开始关注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尝试设计补充若干项教师发展项目。1999年,学校出台了《北京工业大学职工学历教育的若干规定》,对教职工接受学历教育的范围、条件、实施和经费开支等内容进行规定。2002年,《北京工业大学师资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北京工业大学教职工培训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将“学历教育”扩展为“师资培训”,并明确界定了师资培训的类型,包括非学历教育(含岗前培训、研究生课程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语培训、单科进修、骨干教师培训)和学历教育(含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00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启动“人才强教行动计划”,《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出台,构建了包括“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选拔计划”“人才培训计划”等多层次的人才计划项目。北京工业大学依托“人才强教计划”,将学校师资培训工作纳入“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在“访问学者研修计划”“教师教育技能和实践技能培训计划”“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计划”“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等系列项目,为学校教职工拓宽了培训空间、提供了发展平台。除了融入“人才强教行动计划”既定发展框架之外,学校自“十五”时期,每年在“211工程”建设经费中拨出部分专款设立“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支持教职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服务北京计划项目、中青年骨干教师交流培训等。2011年,学校首次面向教师群体,选拔北京工业大学“京华人才”10名和“日新人才”20名,以人才发展规划项目的形式支持教师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同年,“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正式成立,旨在提供以“教师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教学咨询”为基础的教学支持与服务,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校的师资培训与服务工作向常态化、系统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体系构建

1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改革与研究的过程

1.1问题的提出

从2000年开始至今,一批原中师学校陆续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特别是一批幼师中师升格为幼师高专。这些学校升格后随即面临扩大规模和做强师范两大难题。要扩大规模,仅靠原有的一两个师范专业是不够的;而要做强师范,只依靠原有的师范类专业是有局限的,必须拓宽专业、加厚学科基础。可见,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都直指新专业的合理开发――究竟该如何寻求与原有学科专业的关系?

长沙师范原是一所幼儿师范学校,于2004年升格,但当时仅有学前教育一个专业,规模仅1200人。面临如此困境,如何开发新专业、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就成了关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为此,2004年,学校将《新升格师范专科学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作为重点课题立项,课题于2009年阶段性结题。2010―2013年,该项目作为学校核心工作继续推进。2013年学校凭借学前教师教育和儿童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实力独立升格为本科学院。

1.2概念界定

专业体系:本研究中的专业体系是指一定时期内专科学校按照一定秩序而建立的总的专业群体。这里的“秩序”主要指专业之间的学科关联与资源共享度、规模比例等。合理的专业体系必定具有合理的专业类型结构和专业规模结构。

本体类专业、支撑类专业、拓展类专业:本研究中,本体类专业是指符合办学基础与核心功能定位、在学校的专业设置中起引领性作用、具有较大规模比例的专业。比如,面向幼儿园培养师资的专业就是学校的本体类专业。支撑类专业是指在学科上与本体类专业的学科距离较近或学科资源交流渠道较多、其学术产出能对本体类专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比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开设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美术、儿童音乐等课程,而这些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动漫作品又是儿童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就是学校本体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支撑专业。拓展类专业是指在学科上与支撑类专业的距离很近或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而直接由支撑类专业孕育派生、能够与支撑类专业高度共享办学资源的临近专业。比如,从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可以派生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学校的专业开发应以本体类专业群为核心、以支撑类专业群为骨干、以拓展类专业群为辅助来构建专业群链。

1.3改革与研究的过程

(1)落实三期规划推进专业体系构建。第一期规划是2004―2006年,明确分化学前教育专业、开发临近专业的思路,建设重点是多科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以及服务于儿童发展的典型专业如动漫设计与制作、玩具设计与制造等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第二期规划是2007―2009年,明确学校的基本功能定位是全面培养儿童发展领域服务人才,建立本体类、支撑类、拓展类三大类专业的概念,建设重点是支撑类和拓展类专业。第三期规划是2010―2012年,进一步明确面向儿童发展领域培养人才的思路(包括师资培养和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两大方面),设计全校10000人规模,建设重点是将本体类专业基本做满并补充完善另两大类专业,争取创建本科学院。

(2)采取四大措施保证专业建设水平。一是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四是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

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2.1建构合理的专业类型结构

2.1.1依据学校传统优势和基本功能定位布局本体类专业

一是把原来的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方向)做大做强。二是根据部分骨干幼儿园岗位分化的师资需求,在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方向)的同时及时设置音乐教育(学前方向)、美术教育(学前方向)、英语教育(学前方向)、幼儿园管理、体育教育(学前方向)等方向或专业。三是根据0―3岁早期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及时设置早期教育方向。

2.1.2按照本体类专业的学科和技术逻辑拓宽学科,开发支撑类专业

我们陆续在教育学中建设了初等教育,在语言文学中建设了应用英语,在音乐学中建设了艺术教育,在美术学中建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在工学中建设了玩具设计与制造、产品造型设计(儿童用品设计)等专业。

2.1.3依据资源共享和市场需求在支撑类专业基础上开发拓展类专业

我们陆续在艺术教育周边开设舞蹈表演,在应用英语周边开设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涉外旅游、酒店管理等并继而扩展到财务管理,在艺术设计周边开设环境艺术设计、印刷技术、包装技术,在玩具设计与制造周边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

2.2优化专业的规模结构

2.2.1确保师范类专业的规模

在保证计划额的同时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有效措施:一是多科培养。即通过开设培养幼儿园专岗和特长师资的多个专业或方向,保证学前教育类专业的较大规模。二是争取优惠政策。通过与省教育厅积极联系和汇报,我们争取到了三项吸引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师范类专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单列代码实行提前批次录取,2010年开始实现。二是实施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免费定向计划(定向农村,毕业后享受国家编制),2009年的计划为100,2013年的计划已达到500。这两项在全国是首开先河。三是实施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免费定向计划(定向农村,毕业后享受国家编制),2007年的计划为100,2013年的计划已达300。目前学校规模已突破10000人,其中学前教育类专业年招生/毕业1500余人。

2.2.2积极发展面向儿童产业的专业规模

面向儿童产业的专业是学校的核心支撑类专业。升格之初学校即开办了动漫设计与制作、玩具设计与制造这两个专业,迄今面向儿童服装、儿童影视等都开设了专业。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我们给予了相对较高的投入,先后与宏梦卡通公司、日本amG学院联合办学,整个为动漫服务的专业的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对玩具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共投入700多万元。为保证玩具类专业的基本规模,我们采取招生保护――限制其他系招收理科类考生,以维持玩具类专业的适当的录取分数线;在专业设置上为玩具专业多给口子,如设置产品造型设计专业。

2.2.3严格控制热门专业的规模

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每年报考人数是招生计划的8-9倍,录取分线高。但因属于拓展类专业,我们认为其规模不能太大,所以对其严格控制计划、严禁校内转入。

3项目研究的成效

3.1做强了学前教育类专业

一是扩大了服务范围。以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仅培养幼儿园综合带班师资,现在,师资培养范围覆盖幼儿园各相关岗位(综合带班师资、特长分科教学师资、管理岗等)以及0―3岁早教师资,基本做满了学前教育。

二是增强了服务能力。70%的教师是幼教机构的业务顾问;学校是湖南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高中专分委会理事长单位,“幼师国培”项目湖南省牵头单位、全国优秀单位;学校成立学前教育研究所、长沙明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学前教育的宏观研究、项目策划、合作与推广。

三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学前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学科教学专长,每年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均为100%,主要面向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省内大中城市就业;入职快、后劲足,多数人很快成为骨干教师,不少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涌现了“百佳进京青年”、“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3.2建成了相互支持的专业群链,培育出了培养儿童产业技术人才的新特色

学校的所有专业因学科关联而生长在一个“链条”上,以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方向)为起点,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原有学科分置,设置多科培养学前师资的专业或方向,同时延伸至早期教育,建设起本体类专业――在与本体类专业相近的学科建设对本体类专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支撑类专业――在支撑类专业的学科的其他应用领域建设对支撑类专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拓展类专业。在这条链条上,学校现已开办29个专业计41个方向(包括10个本科专业)。过去,学校的特色仅为学前师范,现在则是面向儿童教育和儿童产业的整个儿童发展支持领域,这一定位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3.3增强了办学实力,提升了办学层次

一是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学校专职教师达358人,其、硕士170余人,正高、副高110人。已建成17大实验中心共208间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值5700万元(2004年前仅500万)。学前教育类专业建有三大特色中心――教育技能训练中心,主要进行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中心,即附属第一幼儿园,主要进行教育类课程见习;教育研究中心,包括多个幼儿发展与教育实验室和附属第二幼儿园,主要进行课程实验和科学研究。

二是提高了学术水平。举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杂志成为全国学前教育领域唯一的CSSCi期刊。学校教师2004年以来承担课题共252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20个),2011―2013年出版专著、教材82本。目前全校拥有5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个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成了7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部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的实力得到了各方面认可。学校2008年接受教育部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于2013年独立升格为普通本科学院。

4项目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之处

一个学校的运行实体一般是系(院),而系(院)设置的标准是专业的学科归类。本研究虽然理清了高职高专学校设计专业体系的“秩序”与“规律”,但由于专业运行实体的现状,各类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存在“组织壁垒”,其相互影响尚处于实然状态,其途径主要是同一时空下的自然晕染,科学的专业结构尚未达到它应然的学术产出效果。搭建合适的专业运行平台,构建高效的专业交流与运行机制、设置校内各类专业之间的交流渠道是本项目拟于下一阶段重点展开的研究。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篇10

做自己的人生管理者

文/张磊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职业规划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希望这期专题,能助您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用规划激活教师之梦,促进专业成长,点亮教育人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将引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

对教师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同样重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主而理性地设定职业发展目标,设计、实施专业生涯发展方案的过程。经过科学规划的职业生涯,将有助于教师认清自己人生与事业的目标,看到发展前景,增强发展的计划性;还有助于教师反思人生方向,协调个人期望和职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然而,调查研究表明,部分中小学教师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缺乏规划的能力。部分教师虽然有职业生涯规划,但大多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甚至是自上而下强加的,因此执行起来非常被动、消极,而且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往往难以坚持实施。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既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由于缺乏可以激发内驱力和个性化的教师职业生涯目标,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教师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往往趋同和空洞,缺乏可操作性。教师在自上而下的规划要求和“专业完人”的号召下被动地应付,在升学压力和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逐渐消磨着专业成长的意志,丧失了职业发展的动力。

那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教师决定启动专业发展规划之时,如何明确自我的动机、意愿及意志?教师个人如何立足于教育的基本价值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个性特征、不同职业价值取向等实际,科学制定规划,并付诸行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