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离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1:56

元稹离思篇1

关键词:《离思》五首之四悼亡诗艳诗疑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一、疑议产生之因

《离思》五首之四,总体而言是一首由多种意象组合而成、颇具象征意味的感怀诗歌。典故的运用,既增强了诗的文学性,又为其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多角度地感悟出别样的社会认知和美感享受,因此,使得对此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全诗仅四句,简练却意趣无穷。前三句均采用比喻手法,尤其一、二两句,作者巧借典故,破空而来,暗喻修辞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全诗曲折地表达了对心爱女子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末句以画龙点睛之笔点明旨意,令人豁然开朗。

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舀”①变化而来。字面意思是说,曾经领略过大海的人,对于逊于沧海的小小的细流,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大海苍茫广阔、雄浑壮观,它的境界是湖水、河水之流无法比拟、难以逾越的。全句仅七个字便营造出一种雄浑深远的意境,使人向往,希望一睹沧海的风采。

第二句中“巫山云雨”意象一般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辞别时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除却巫山不是云”与首句呼应,表面上赞美了巫山之“云”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认为除它之外的云,称不上“云”。

两个典故经过作者为情造文的刻意加工,难见刀凿斧痕。对于美好女子的赞美,作者没有奢华的形容铺张,而是以否定其他同类事物的方式让需突出的形象屹然耸立,这种反常道而行的创作方式堪称精妙。这两句诗中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暗喻心爱的女子,可通其文意。至大至美的“沧海水”,突出女子的宽容的胸襟、包容的气度、广博的涵养;如诗如画的“巫山云”,展示女子轻盈的身段、飘逸的神态、多姿的风貌。就此而言,诗中赞扬的对象,既可以是亡妻韦丛,又可以是年少时的情人双文(即崔莺莺),我们难以凭此作出明确的判定。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以花喻人,作者直言自己如今信步经过“花丛”时,却懒于回头观看了,表示对女色已无眷恋之心。这种心境不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潇洒做作的虚伪,而是情到深处、万念俱灰的真诚。

为什么会这样呢?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对此作了回答。元稹生平是尊佛奉道的,白居易就曾赞他是“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②)这里的“修道”,可能是修心养性的宗教皈依,有了,有了精神寄托,从而可以达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境界。另一半则是为了“君”,而“君”指的是谁呢?我们也无法肯定地解释。但诗中饱含的相思之情却自然地洋溢开来,后两句虽吟哦平淡,却是全诗点题之笔。

正是因为这首诗有着类似与李商隐“无题诗”一般的浓郁象征意味,人们对诗歌的理解难以统一。如《石溪友议・艳阳词》谓此诗“初韦蕙丛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而《唐诗快》卷一五黄周星则评论说:“此皆为双文所做也。胡天胡地,美至乎此,尤怪乎痴人所想莺莺也”。③也许这种耐人寻味的不确定性恰是诗歌的魅力与风采所在。

二、非“悼亡诗”之证

(一)元稹未将其归为“悼亡诗”

悼亡诗,即“抚存悼亡,感今怀昔”④之诗。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了,如描写一男子思念去世妻子的《诗经・邺风・绿衣》;表现一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的《诗经・唐风・葛生》等。但自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伤悼亡妻诗作的专称,这类诗歌是“爱情与死亡”主题的结合,后世不乏此类佳作。

元稹也写了不少哀悼亡妻韦氏的诗作,今存33首。陈寅格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高度评价了元镇的悼亡诗:“微之天才也。文笔极详繁切至之能事。……则亦可推之于正式男女间关系如韦氏者,抒其情,写其事,缠绵哀感,遂成古今悼亡诗一体之绝唱。”⑤

元稹生前以对自己的诗过相关的整理,最后形成《元氏长庆集》一百卷。他曾在《叙诗寄乐天书》中很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诗体分类观点,其中自叙:“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⑥而在《元氏长庆集》第九卷卷首标明此卷为“伤悼诗”而第一首《夜间》下有“此后并悼亡”五字,从此可见,卷九的四十八首诗皆为伤悼诗,而元稹将自己的悼亡诗归在了伤悼诗之列,可见他对于自己创作的哪部分是悼亡诗是十分清楚的,但元稹没有将其编入卷九之中,所以从诗人的编篡体例上看,此诗非悼亡韦氏之诗。而就《离思》五首之四诗歌本身含义而言,全诗主要写了对女子的歌颂,以及经历过如此美好的女子后,作者此后少有拈花惹草的兴致了,诗中也并未有明显的哀悼之意。

(二)“巫山云雨”属亵词

“巫山云雨”意象源于原始宗教、道教中男女巫术交感的祈雨方式,具有浓厚的神话传说的色彩。《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中记载的“帝女女尸”即传说中巫山神女的原型。明人杨慎在《拔赵文敏公书巫山词》中提出:“古传记称,帝之季女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以此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他肯定了宋玉借此故事所作《高唐赋》《神女赋》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范本。

“巫山云雨”与性活动相联系自古有之,《周礼・春官下》记载,司巫之职是“国大旱则率群巫而舞雩。”⑦凡大旱之年,巫者相率歌呼于群,以通神娱神,于是先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感应巫术,即男女以祈甘雨。《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毂我士女。”依照巫术交感原理,男女交合既可以促进万物茂盛,又可以感应雨水,《诗经》中描写的正是以此巫术祈雨的隆重场面。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⑧也就是说在祈雨时命令官吏之妻和自己的丈夫相会。加上我国自古就有崇拜生殖的信仰,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就有祭祀、祈雨、结合的特征。古人深信云雨和男女有关,道教经典《太平经》云:“天不雨,地不生物,阴阳隔绝,是由于男女不和,男女者,天地之本也,男为天,女为地,阴阳交会,乃致时雨。”⑨

本诗的“除却巫山不是云”正由此演化而来。自南北朝以来,“巫山云雨”一般被认为是亵词,诗中以这样的典故来形容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结发之妻,恐怕不在情理之中,而元稹这样的大才子理应不会犯如此的错误。

元稹离思篇2

早年,读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一首长联,将薛涛笺列为上好绝品。遂开始留意起薛涛笺的来历,慢慢积累下来,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原来薛涛笺的背后,有着那么多缱绻缠绵的故事。

薛涛,字洪度,是唐代晚期有名的乐伎,熟谙音律,善诗词歌舞,被后世之人列为“十大名妓”之一。这“十大名妓”的档次,不管从那一方面来说,都应是一流的,而且一定要有其十分独特并能流传的东西在内,这里所包含的“妓”,已超越了那种两性原始本能的欢娱范畴。这“十大”加“名”的档次已经包括了诗、书、画、音乐、歌舞等技能的掌握与素质的不俗内容在内的了。但我觉得用了“妓”这个字眼,还是对薛涛这样的女性带了很不尊重的味道,总脱不了一种狎邪的气息在内,她在文化历史上的地位,是否还应该往女诗人、女书法家等称谓上靠。我想:只有读了她的诗和看了她书写的书笺,你才会惊叹和称赏不已的了。

全唐诗中收了她的诗作约九十多首,诗的档次也是十分不俗的。

让我们从全唐诗中随意选她的一首诗:

乡思

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曰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这首诗的格调,无论从那一方面说,都体现着晚唐时期诗歌特有的凄艳格调。

唐代诗歌从初唐到盛唐的中期,都是一种代表着中国诗歌走向成熟和跃上巅峰的向上时期,一大群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璀粲而灿烂。诗歌总的格调一直处在一种伸展高扬、气盛势飞、雄浑逸兴的奔腾和阳刚美的气象之中。但到了晚唐,政治社会环境由盛向衰的走向,使一群继往开来的诗人们走向了以感伤为主格调的诗歌抒写情怀之中。他们在努力维持着一种歌吟中的遗憾或残缺的美。故这个时期的诗歌中多带着一种无尽的凄然气象,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美感。薛涛的这首诗,即正是此种凄凉美感的具体体现。

政治和社会在衰落,许多家庭也随着社会的波浪而起伏着。薛涛的父亲名叫薛郧,本是长安人,因为走上了做官的路子,被派到了四川。薛涛也跟随着全家到了四川成都,在成都的日子,虽然父亲是小官,但依靠俸禄还是过了一段平安又温罄的日子。全唐诗中记载,薛涛在做文官的父亲和家庭的教育下,八、九岁即知道了音律。有一天,父亲薛郧指着天井中的一株梧桐树作诗歌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小小的薛涛马上在旁边接上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句子朗朗上口,亦合乎韵律。父亲甚觉惊奇,只是觉得句中带了轻佻之意,心中有点怅然。

后来父亲得了病,死在为官的任上。断了俸禄的家庭陷入了贫困之中,无奈,为了生计,十五、六岁聪明又有才艺的薛涛只好含泪将自己没入了官府所设的乐籍之中,成为一名官办的“乐伎”。

(二)

唐朝时期的乐伎也是分等级的。官府中人,特别是文人出身的长官们都以蓄乐伎,听音曲、吟诗作对、创作书法、绘画作品的活动为歌舞升平的盛世乐事。乐舞表演在上层社会中十分流行。唐玄宗李隆基本人就是一位高明的音乐歌舞创作者和鉴赏家,能在音乐齐鸣中分辩出音韵之误,他亲自创作了乐舞《霓裳羽衣曲》。与薛涛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歌《霓裳羽衣歌和徽之》(徽之即无稹)中写道:“飘然旋转日云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蝈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层社会所倡导的这种轻歌曼舞、令人恍惚的迷醉之乐,使乐舞在唐代大肆流行,而民间歌舞之风也十分盛行,“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唐・顾况《听山鹧鸪》诗句)从这些唐代诗歌的记载中,可见当时整个社会皆是一派歌舞升平之景象。

上有好者,下则效之。一些地方大员也以诗歌乐舞为雅事。当时驻扎成都的最高地方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发现了没入乐籍的薛涛的才艺,将她招到幕府中来,封了个女校书的职位,专事歌舞演奏,侍酒赋诗,题词书画等事。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这是薛涛为韦皋做的诗。亦因为薛涛的诗名和才华的出众,她的名字越传越远,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知道了蜀中有个出色的女校书,并从此亦引得京城中的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都想一睹其出众之文才芳颜。自韦皋调走后,薛涛一直经历了十一任的节度使,仍然得宠。

薛涛的诗做得好,她的书法又如何呢?《宣和书谱》中记载,她的书法:“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

唐代之时,象诗歌一样,书法也是最为普及的一门艺术。唐太宗李世民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不惜重金搜购入宫,其评王书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他对《兰亭序》生前观赏还觉不够,要求死后也要殉葬。因为李世民的提倡,所以全国仿学“王书”之风日盛。并产生了一大批因学王书而产生的唐初书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后来到了盛唐的颜真卿才开始改变了学王的姿媚之风。正因为皇帝倡导的书法之盛,所以唐代吸收了历史上周朝时的以书法作为教学的内容,汉代以书法作为取士的内容,晋代设置书法博士的内容,在这些历代做法的基础上,唐代在甄选人才的四条标准中,将书法列为第三条条件,对书法的要求很高。正因为有这样的作用,所以书法在唐代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形成了唐代书法以法度森严为主旋律的臻至极美的艺术高峰。

薛涛作为才女,又是被招入幕府的校书,对于书法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在意的。学习加上其天份的聪明,她的书法亦成了巾帼中的一绝,达到了妙品的档次。《宣和书谱》称她的书法“笔力峻激”,正是符合唐代楷书体继承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而形成的唐风书法。而说她“行书妙处得王羲之法”,亦符合唐代师王之风盛行的书风。只可惜我至今没有得观赏过薛涛的遗世真迹,此也是十分遗憾之事。

至于薛涛笺的来历,其故事的主角却与中晚唐写实派诗人代表元稹有关。

(三)

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人,在唐穆宗李恒的时代,在朝廷中当官至二部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其诗歌与同时代的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属于为社会呐喊的讽喻诗、写实诗风格同为一派,时称“元白”,其与白居易又最为友善,留下了许多的酬唱之作。薛涛亦与白居易、杜牧、元稹等当代大诗人有所唱和,更与元稹有一段缠绵悱恻之情,这还要从元稹被派入蜀公干说起。

当时元稹还是朝中的监察御史,因公务被派入蜀,时任司空官职的严潜盛情款待元稹,将薛涛请出来唱歌、吟诗、陪酒。元稹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且年轻有为,在风月场中亦为多情文士。一见薛涛之美丽和出众的才华,立马被吸引住了。经多次来往,其意不可自制。严潜从旁亦看出端倪,所以每次招待元稹,都叫薛涛作陪。元稹喜不自胜,频频赠诗薛涛,极为称颂其美貌才华,亦吐露相思之情。

现录其一首:《寄赠薛涛》。

稹闻西蜀薛涛有辞辩,乃为监察使蜀,以御史推鞠,难得见焉。严司空潜知其意,每遗薛往。泊登翰林,以诗寄之。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一首诗是元稹回到京城后寄给薛涛的,元稹在西蜀还赠有不少诗给薛涛,薛涛得到元稹的诗后,亦心生仰慕之情,不断传诗与元稹。两人诗笺传情,眉眼传俏,心旌摇荡,终于在成都演出了一幕才子佳人往来酬唱、推波揽月、巫山云雨的佳话来。薛涛比元稹年长11岁,对元稹极尽成熟女性的呵护和关爱。元稹自是风流情种,不避薛涛之年岁,只一味沉溺于两人世界的风月柔情之中,每天为这段天作的姻缘而喷吐出无限的情诗莺语,一时也过得快活淋漓。

好景不长,公干完后,不到三月,朝廷遂将元稹召回长安。君命难违,两人纵有风情万种、恩爱无限,也总得分离而别。薛涛哭瘦了桃腮,元稹叹薄了嘴唇,最后都不得不锦江止步,岸边洒泪,望秦关暮影,掩袖咽啼而别。

薛涛不愧是薛涛,望穿泪眼、掩袖悲啼之时,仍将两首《赠远》诗含血带泪的献给风流郎君:

其一: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得花发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其二: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元稹回到长安,在仕途上是时贬时宠,命运多舛,但他的才子风流品性仍是不易改。一方面他吟诵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一方面亦不忘偎红倚绿的消魂肠断。初回长安,还不能忘情于与薛涛的恩爱缠绵,不时有诗作酬唱往还。他的《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仍然带着藕断丝连的感伤怀念: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薛涛收到元稹之诗,自是激起无限思念,在川中的登高北望,雨夜剪烛,吟诗题笺,洒泪红帕,成了她寄怀相思的伤感表现,为了能将凄艳的深思寄给心上人,薛涛自己动手设计,用上好宣纸制造了小幅松花笺百余幅,用来题诗寄与元稹。

就这样,每每在秋高萧瑟之曰,夜雨滴檐之时,一双纤纤玉手就会展开红色的松花笺,在书案之间、磨墨提笔,以一手漂亮的书法,将在心中煎熬出来、情意绵绵的诗句、和着眼泪写在松花笺上,遥寄远在千里之外的情郎元稹。

全唐诗收录的一首薛涛的《寄旧诗与元徽之》内容与全唐诗收录的元稹诗《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内容中有数处不同,特别是诗中后一句,薛涛诗为“与君开似教男儿。”元稹诗为:“为君闲似好男儿。”不知哪首为准。其中的“红笺写自随”句,应是薛涛的写照。

(四)

薛涛自与元稹有了这样的一段恋情之后,后半生的时光大致都在思念中度过。后来她隐居于成都浣花溪旁的碧鸡坊,宅中建有一座专作书房用的吟诗楼,宅子四周遍种菖蒲,以此来怀念元稹。平时她穿女冠服,常常徜徉于浣花溪边,莒蒲丛中,时不时满怀深情的眺望北方,臆想着元稹,关心他是否吟出了出色的诗句。

我们的才子元稹,在遥远的长安或者北方的某个城市,虽然也有怀念薛涛的时候,但才子的风流禀性决定了他的多情,他与一般文人士大夫一样,在唐代奢靡的宫廷享乐风气的影响下,同样热衷于逐红寻柳,一有机会就纸醉金迷于花前月下、温柔乡中。全唐诗收集了元稹的数百首诗,其中从四川归来后,还有不少是写风月逐春之诗。

如“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春词》。

据有关史料载,元稹与薛涛都是卒于831年。这冥冥之中,可有灵犀之通矣。薛涛死后,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段文昌为奠撰写了墓志铭,上题: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

元稹离思篇3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2北贾亭3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5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6没7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8。

注释:

1 钱塘湖,杭州占称钱塘。钱塘湖即西湖。

2 孤山寺,孤山寺唐朝时在西湖中。

3 贾亭,唐朝时杭州刺史贾垒善在西湖造亭,后人称之为贾公亭,现已不存。

4 这句诗是描绘春水新涨与岸相平,远远望去水与天相接,无上的云也显得很低。

5 新燕。今年刚从北方色来的燕子。

6才能,刚刚能够。

7 没(mò)。遮挡。

8 自沙堤,西湖东边的堤岸,长约十里。

1 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曾被朝廷任命为杭州刺史。他对这个山清水秀的江南胜地向往已久,接到诏书收拾行装,乘兴出发。

2 到了杭州,白居易除忙于公务外,还经常前往郊外,观瞻佛殿名刹,品赏名茶异花。尤其是钱塘江外波澜壮阔的大潮,西湖畔烟柳凄迷的美景,都让他流连忘返。

3 此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字微之)在浙东任越州刺史。越州与杭州为邻,但他俩由于公务缠身一直没能见面,常以书信倾诉离情。有一天,元稹给白居易寄来了一首诗。

4 元稹在诗中描绘出越州秀丽的景色。诗题为“以州宅夸于乐天”,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在用心夸耀自己所在的越州。白居易不以为然,回了一首(《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5 白居易写道:“厌看冯翊(在长安附近)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意思是说元稹看惯了北方的风沙,初到江南就为兰亭的秀美景色所陶醉,这是很自然的。

6 他在诗中最后二句写道:“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即杭州)尽不如。”意思是说:历数江南的各州郡,虽说越州的风景很美,但同杭州还是不能相比的。

7 元稹没到过杭州,想象不出那里的湖光山色是怎样,但心里不服气,又写了一首诗给白居易。白居易见他那么认真,便决定写一首描绘西湖春天美景的诗给元稹。

8 于是,第二天白居易起了个大早,骑马来到西子湖畔,只见春水已漫平堤岸,湖面平静如镜,在晨光里放眼望去,远处的孤山和贾亭矗立湖中,展现了一种自然而神奇的美。

元稹离思篇4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爱国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元稹离思篇5

离思五首其四

唐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篇6

论文摘要:赵执信对王士稹的批评,历来看法不一。王士稹诗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要求和统治需要,但自身也存在不足。赵执信对王士稹批评的本质在于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上,赵执信针对王士稹诗歌及其诗论缺真的现象,非常重视对诗歌本质——“真”的认识,指出了诗之“道”的内在因子;针对当时王士稹诗论造成的负面影响,即诗坛形式主义、宗派主义风气的产生,又重视诗歌的表现形式,主张诗歌风格的多样化。从而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今淄博)人。在诗史上以对王士稹的批评而著名,对此,历来看法不一:有为赵执信申辩的:“相传(赵执信)所著《谈龙录》痛诋阮亭,余索观之,亦无甚抵牾。”il有批评赵执信的:“(赵执信)生平与阮亭不睦,至作《谈龙录》以诮之。然集矢阮亭,而于海虞二冯服膺推崇,竟欲铸金以事,癖同嗜痂,令人莫解。岂以二冯持论偏刻,巧于苛议前哲,轻于诋訾时流,天性相近,故易于契合耶!”“(赵执信)以此才訾警当代人物,直谓‘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3有调停二者的:“王以神韵缥缈为宗,赵以思路剿刻为主。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流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乃可以各见所长,正不必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也。”f4】】。对于赵执信对王士稹的批评,应该从二者产生的诗史契机,及二者诗论的本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而不应从个人喜好出发,以偏赅全,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神韵”说的出现有其诗史契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中有一段话很值得重视:平心而论,当我朝开国之初,人皆厌明代王李之肤廓,钟谭之纤仄,于是谈诗者竞尚宋元。即而宋诗质直,流为有韵之语录;元诗缛艳,流为对句之小词。于是,士稹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披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41

该段关于清初诗风的评论未必尽符诗史。如遗民诗人就有感于亡国之痛,以诗歌来抒发一己之悲,情感真挚,非为“有韵之语录”,“对句之小词”也。当然,论者也看到了清初诗坛矫枉过正之弊。但是,该段论述提供了一条线索:即王士稹“神韵”说的提出有其自觉的艺术追求。王士稹是非常清楚诗歌因变中的得与失的,因此提出了新的诗歌审美标准,以期为纷乱的诗坛树立一个新的模范。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神韵”说确有别于七子的“肤廓”、竟陵的“纤仄”,给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克服了审美疲劳,深得大众拥护,王士稹遂成诗坛盟主:“诗格风流,吐辞修洁,倡为神韵之说,声气复足以张之,遂至名盛一时。洎乎晚岁,篇章愈富,名位愈高,海内能诗者,几无不出其门下。主持风雅,近五十年。”fsj王士稹“神韵”说的提出既是诗歌艺术上的一次自觉拨正,更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与政治的契合,至康熙中后期,易代之际的残酷斗争渐趋消竭,清统治者正在加强“文治”,文化上的怀柔政策是消解汉族知识分子“夷夏之防”的一把利剑,因此,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王士稹之“神韵”说的出现确有其必要性。对此,陈维崧《迦陵文集》卷一《王阮亭诗集序》中的话颇中肯綮:

五六十年以来,先民之比兴尽矣!幻渺者调既杂于商角,而亢戾者声直中夫捭铎,淫哇噍杀,弹之而不成声……新城王阮亭先生,性情柔淡,披服典茂。其为诗歌也,温而能丽,娴雅而多则。览其义者,冲融懿美,如在成周极盛之时焉……阮亭先生既振兴诗教于上,而变风变雅之音渐以不作。读是集也,为我告采风者日:劳苦诸父老,天下且太平。诗其先告我矣。[61

清初的五六十年内,天下渐趋太平,遗民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先民之比兴尽矣”也是必然的。阮亭“性情柔淡”的个性,“温而能丽”的诗歌确实能符合清统治者的要求,而且其终的效果也使“变风变雅之音不作”。因此,可以说,王士稹及其“神韵”说是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与特定的政治要求相契合产生的,有其特定的诗史契机!

虽然“神韵”说轰动一时,但是每个人具体的身世、个性又在努力抵抗着“神韵”说的一统天下,因此出现与“神韵”说不和谐的现象是诗史的必然,也是诗歌取得长足进步的动力!正如“神韵”说取代前人而崛起一样,“神韵”说自身的不足决定了必有其他之说进行矫正!诗歌就在这种因变中获得长足的进步,这是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可以这样说,赵执信及其诗论的出现也有其诗史契机的,是对渔洋诗论的一种全面反思,而且由于赵执信的淹蹇官场,因而其诗论相较渔洋诗论减少了政治的影响。赵执信对王士稹诗论最大的补弊是在对诗歌的本质的认识上。

论者多认为王士稹诗多重形式,缺乏性情。对这个问题,需谨慎对待。沈德潜有言,日:“或谓渔洋獭祭之工太多,性灵反为书卷所掩,故尔雅有余,而莽苍之气,道折之力,往往不及古人。老杜之悲壮沉郁,每在乱头粗服中也。应之日:‘是则然矣。’然独不日:‘欢娱难工,愁苦易好。安能使处太平之盛者,强作无病呻吟乎?”,’】6沈德潜于他人对王士稹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渔洋的诗作不是无病呻吟,相反是太平盛世之音,沈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置可否,渔洋的诗作是符合盛世要求的,而且其也有性情之作。然渔洋为了标榜“神韵”说,尤用力于谴词造句,以求营构神思缥缈、无迹可求的境界,但同时这种在很大程度上刻意所造的诗境难免掩盖了诗人的性情,给读者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失“真”,秋谷抓住这一点进行了批评:

司寇昔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奉使祭告南海,著《南海集》,其首章《留别相送诸子》云:“芦沟桥上望,落日风尘昏。万里自兹始,孤怀谁与论?”叉云:“此去珠江水,相思寄断猿。”不识谪宦迁客,更作何语!其次章《与友夜话》云:“寒宵共杯酒。一笑失穷途。”穷途定何许?非所谓诗中无人者耶![Sl

此时的王士稹正是仕途酣畅之际却强作“谪宦迁客”之语,诗歌意境虽然很有神韵的味道,却失去了真性情,是为矫情之作,秋谷的“非所谓诗中无人者耶!”可谓一针见血!

围绕王士稹诗歌及其诗论失真的现象,秋谷对诗歌的本质——“真”极为重视。首先,秋谷非常注重诗之“道”。他在《田文端公遗诗序》中日:“盖有德者之言,诚立而后辞修,固非剽窃声貌者比……余谓诗之道至宋而衰,至明而日以澌灭。凡由词臣而入殿阁者,人有一集,篇章杂糅,以百千计,其传者百不一二。”(《饴山文集》卷二)[91粥诗必须“诚立而后辞修”,无真性情而“剽窃声貌者”皆为伪作,诗之“道”即为诗人的真性情。进而秋谷以真性情出发对“温柔敦厚”的诗教进行了重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礼义”观的发挥;二是对“诗言志”的发挥。秋谷有言:“诗固自有其礼义也。今夫喜者不可为泣涕,悲者不可为欢笑,此礼义也。富贵者不可语寒陋,贫贱者不可语侈大,推而论之,无非礼义也。其细焉者,文字必相从顺,意兴必相附属,亦礼义也。是乌能以不止耶!”[Sl’且看:喜不为悲,悲不为笑,富不语陋,贫不侈大,此之皆为“礼义”,亦即人之真性情。又日:“诗以言志,志不可伪托。吾缘其词以觇其志,虽《传》所称赋列国之诗,尤可测识也,矧其所自为者耶!今则不然:诗特传舍,而字句过客也,虽使前贤复起,乌测其志之所在?”[Sl“诗以言志”,此中之志当指“自为者”之真性情。由此,秋谷从诗之“道”出发,借“诗教”来批评今日“风流相尚”不道真性情的风气,可谓掷地有声:

“诗之为道也,非徒以风流相尚而已,记日:‘温柔敦厚,诗教也。’冯先生恒以规人。小序日:‘发乎情,止乎礼义。’余谓斯言也,真今日之针砭矣夫。”[8]

其次,从诗之“道”——真性情出发,秋谷正面提出了诗之“道”的内在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诗中须有人在,这是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发展。秋谷日:“夫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是又与于礼义之大者也。若言与心违,而又与其时与地不相蒙也,将安所得知之而论之?”{8l诗中惟有表现诗人的真性情和时代特点才不是“言与心违”,其“人”当指诗人的真性情,其锋芒直指失“真”无“人”的文饰之作,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性。第二,诗外尚有事在也。王士稹力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神韵”说,在其营构的缥缈诗境中诗人的真性情淹没无遗,秋谷特拈出“诗外尚有事在也”以对抗。秋谷在《谈龙录》第十五则中说:“诗人贵知学,尤贵知道。东坡论少陵诗外尚有事在也。刘宾客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道之言也。白傅极推之。余尝举似阮翁,答日:‘我所不解’。阮翁酷不喜少陵,特不敢显攻之,每举杨大年‘村夫子’之目以语客……”{8lm此“诗外尚有事在”应指诗应有思想内容及表现诗人的真性情。王士稹不喜少陵诗,不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能说明王士稹的诗歌与现实生活、个人性情的距离有多么的大!第三,文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这是借《金史·文艺传》中周昂的话来引述自己的观点。赵执信说:“余读《金史·文艺传》,真定周昂德卿之言日:‘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词语之工,岂文之正哉!”【。l秋谷认为诗歌首先要表现诗人的真性情,语言只能为表达情感服务,如果“反役其主”,那么只能是伪饰之作。为此,他在《七夕雨饮松皋舍人分韵得九佳》中批评了形式主义风气:“词场近来盛稂莠,虽有条蔓亡根蓑。楚相衣冠惑左右,狡黠终是输优俳。”

秋谷在提倡诗歌的本质——诗之“真”的前提下,也非常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他人所谓的“诗品奔放有余,不取蕴酿”门】2的评价失之偏颇。秋谷有日:“吾第问吾之神与其形,若衣冠,听人之指似可矣。如米元章著唐人衣冠,故元章也。苟神与形优矣,无所著而非优也。””可见,秋谷非常注重神与形的统一,非常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他在《谈龙录》第七则中引申吴修龄的话日:“修龄又云:‘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啖饭则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也。’至哉言乎!”{8l诗人非常认同诗“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认为诗需讲究含蓄形象,曲折生动,这表明秋谷对诗歌的艺术表现规律是深有体会的。

同时,秋谷又主张诗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诗并非一昧为“思路刘刻”{41之作,也有含蓄蕴藉之作。他自己也认为:“始学为诗,期于达意。久而简淡高远,兴寄微妙,乃可贵尚。所谓言见于此起意在彼,长言之不足而咏歌之者也。若相竞以多,意以尽而尤刺刺不休,不忆祖咏之赋《终南积雪》乎!”[8il秋谷也主张“简淡高远”、“兴寄微妙”之境,不也是有几分神韵的特色吗?他不满于王士稹将“神韵”说推向极至的做法:“司空表圣云:‘味在酸咸之外。’概而论之,岂有无味之诗乎哉?观其所第二十四诗品,设格甚宽,后人得以各从其所近,非第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极则也。”{8l¨以渔洋所推重的沧浪之语来纠渔洋之失,堪称一绝。风格的单一只能造成诗坛的形式主义之风、宗派主义之风的盛行,因此,秋谷极力批评渔洋的做法:“渔洋诗翁老于事,一一狎视海鸟翔。赏拔题品什六七,时放瓦釜参宫商……”(《题大木所寄

元稹离思篇7

【关键词】唐代;文人;亲属关系;姚崇;韦应物

一、姚崇、王琚、宋之问、刘禹锡、姚勖、姚合、郭子仪

姚崇是开元时期著名的宰辅之臣,《新唐书》传曰:“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州都督,谥文献[1]。”关于姚崇的谥号问题,据《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可知两《唐书》及众古书误,姚崇谥号文贞,文献当为姚崇之父姚懿之谥号。这位著名的“救时宰相”在少时就“尚气节”,长大后喜好学习,很为武则天看重。圣历三年,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自此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姚崇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功绩是“姚崇十事”和“姚崇灭蝗”。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期间问及姚崇天下之事,姚崇即以十事谏之,曰:政先仁恕、不悻边功、法行自近、宦不与政、租赋外绝、戚属不台、待臣以礼、不讳天子、绝为道佛、鉴戒为法。玄宗一一应允,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固辞不就。开元四年山东蝗灾,诸大臣以人力难敌天灾而拒绝灭蝗,姚崇引经据典,终说服重臣,蝗灾遂除。

姚崇不仅是开元名相,其诗文才情也享誉文坛。武则天时期,提倡朝会不可无诗,姚崇颇善文辞,与其有不少唱和之作,如《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此外其写景之诗也清峭明丽、别具一格,如《秋夜望月》: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姚崇与王琚、宋之问是同时代人物,他们的关系也均为姻亲。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而聪敏”[2],为玄宗重臣,《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如《美女篇》:“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红素天生谁饰妆”。王琚兄王琪有曾孙女嫁于姚崇之孙姚,姚为姚崇子姚彝之子。据《唐故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府君墓志》载:“(姚勖)外族祁县王氏?外王父府君讳腾,皇右金吾卫仓曹参军事。外曾祖府君讳琪,皇尚书水部员外、沔州刺史。外曾叔祖讳琚,皇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可知姚崇与王琚之亲属关系。

宋之问为武后时期著名文人,两《唐书》、《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均有本传。宋之问因先依附张易之兄弟,后改投武三思门下而名声狼藉,但并不影响他的诗名远扬。“他和沈期被认为完善了律诗的格律”[3],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早已妇孺能详。宋之问有一孙女嫁于姚,而姚为姚崇的曾孙、姚异的孙子。据姚之子姚栖云墓志载:君字栖云…七代祖讳安仁…六代祖讳祥…五代祖讳善意…高祖讳元崇…曾祖讳异…祖讳闳…考讳。外祖宋氏,外高祖讳令文…外曾祖讳之问,考功员外郎、知礼闱。至此,这段姻亲关系也就明了了。

姚崇和中晚唐时期诗人刘禹锡的关系缘于姚崇夫人刘氏。《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中记载,刘氏“曾祖乾宗,唐平坊二州刺史、洪洲都督、宜春县开国公。祖绍策,唐融吉四州刺史、藁城县开国公。父君,华州参军、郴州平县令”。刘氏为刘乾宗后人,刘绍策之孙,而据《元和姓纂》[4]载,刘绍策为刘禹锡六代祖,由此可断,刘氏当为刘禹锡曾姑奶,姚崇与刘禹锡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刘禹锡作为有唐一代的诗豪,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著名诗文,文如《陋室铭》,诗句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等。

在姚崇的后人中,名声最大的当属姚合、姚勖。姚合为中晚唐时期著名文人,姚贾学派创始人,历任武功县尉、荆杭二州刺史,因于武功县尉任上所作诗文最为著名,被称为“姚武功”。姚合诗文自成一家,鲜明的诗歌特色被称为“武功体”,其编纂的《极玄集》也是唐人选唐诗的典型代表。两《唐书》均认为姚合是姚崇的曾孙,但据后人考证,此说不当,随着《姚合墓志》的出土,姚合与姚崇的关系似可定献,即姚合为姚崇同母弟姚元景之曾孙、姚崇之曾侄孙。姚勖“字斯勤,长庆初擢进士第…进监察御史…累迁谏议大夫,湖、常二州刺史[5]”,撰有史籍《后梁略》。据姚勖自撰的墓志,姚勖父、祖、曾祖彝、高祖崇,也就是说姚勖是姚崇之玄孙。

姚崇和郭子仪的亲属关系,当从姚勖之女姚缙论及。据《姚缙墓志》:“后次适太原郭弘业”,可知姚缙的二姐嫁于太远郭弘业,此郭弘业何许人。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知:此郭弘业乃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郭子仪之玄孙[6]。即姚崇的五世孙(女)与郭子仪的四世孙结为夫妇,考其二人生年相差四十至五十载,四、五代人有此年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至此,由姚崇为首的一个文人亲属网络即以形成,虽然这些关系有的跨及数代,但能够成为亲属,其复杂因素也不能排除门户之影响,姚崇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

二、韦应物、元稹、杨凌、杨敬之、柳宗元、韦庄、裴澡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综合两《唐书》、《元和姓纂》和《韦应物墓志》的相关记载,韦应物的先祖为逍遥公韦,五代祖韦世冲、高祖韦挺、曾祖韦待价,“待价生令仪、令仪生韦銮,銮生应物”[7]。两《唐书》无韦应物本传,其生平事迹多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和《全唐诗》本传。

韦应物一生中近三十年的时间,均仕历地方,先后做过洛阳丞、河南兵曹、京兆府兵曹、户县令、栎阳县令、滁州刺史、苏州刺史等。一生的奔波劳碌使他对生命意识进行了深刻反思,也使他对美好田园风光的向往与日俱增,于是,如《观田家》一类的反映民生疾苦和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便成为韦诗的主流。韦诗中有不少的著名诗句如:“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元稹也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代表作品有《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莺莺传》等。有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韦应物与元稹的亲属关系,当从元稹的世系考起。《唐才子传》云:“(元稹)高祖义端,魏州刺史;曾祖延景,岐州参军;祖讳悱,南顿县丞,赠兵部员外郎;考讳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8]。这则材料所述元稹世系,与元稹墓志内容一致,可互为佐证。据元稹墓志载:(元稹)六代祖岩,隋兵部尚书,封平昌公;(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53页)五代祖宏,隋北平太守。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9]可知:元岩生元弘,元弘有二子义恭、义端,义端有四子延寿、延福、延景、延祚。元延景为元稹曾祖,而延祚一支世系为:延祚生平叔,平叔生挹,元挹只有一子名注。而韦应物亲自为其夫人元苹撰写的墓志有云:“河南元氏夫人讳苹,字佛力,魏昭成皇帝之后,有尚舍奉御延祚,祚生简州别驾、赠太子宾客平叔,叔生尚书吏部员外郎挹。夫人吏部之长女。”由此可知元苹与元稹为三从姊弟,元稹也就是韦应物的三从内弟。

杨凌,“字恭履,最善文章。大历中,与兄凭、凝踵进士第,时号三杨。凌终侍御史。子敬之”[10],该记载与两《唐书》中所述可互为印证。杨凌为中唐时期文人,“最善文章”,《全唐诗》二百九十一卷有其诗十九首、断句二,其中有《奉酬韦滁州寄示》,韦应物也有诗寄杨凌如《送元锡杨凌》。据韦应物墓志“长女适大理评事杨凌”句和《送杨氏女》可知:杨凌为韦应物的女婿。而杨敬之为杨凌之子,由此可知韦应物当为杨敬之祖父。杨敬之,“字茂孝,元和初,擢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累迁屯田、户部二郎中”《新唐书・杨敬之传》。全唐诗存其诗二首、断句四,其中《赠项斯》“到处逢人说项斯”流传甚广。此外,其《华山赋》为韩愈、李德裕所推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古文运动倡导者。《新唐书・柳宗元传》曰: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两《唐书》均有本传。据《祭杨凭詹事文》[11]中柳宗元自称“子婿”,“昭祭于丈人之灵”、《亡妻弘农杨氏志》[12]中“醴泉生今礼部郎中凭”等记载可知柳宗元为杨凭的女婿,由上文知杨凭为杨凌长兄,杨凌为韦应物女婿,柳宗元与韦应物的亲属关系也就由此可证。

在韦应物的后世子孙中韦庄最以文名显于世。韦庄,唐朝花间派词人,有《浣花词》、《又玄集》传世。两《唐书》及新旧《五代史》均无本传,《唐诗纪事》中有简短记言云:“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结合韦应物墓志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知,韦庄为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在唐末文坛上的地位是早已有定论的,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多矣”。除了代表作《秦妇吟》外,还有“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等名句广为流传。

在韦应物的亲属关系中还有一位值得一提。在韦应物的儿媳裴棣墓志中有如此记言:太君讳棣……烈祖以德行济美于晋……至于怀州刺史讳恂。怀州生司门员外讳育,司门生河南县令讳澡,河南府君娶赵郡李氏而生太君。裴氏一门在唐代出过近二十位宰相,裴澡的祖父和父亲分别做过河内太守、检校员外郎,裴澡则官终工部郎中,他生活的时期金炉鼎沸,方士云集,他的《元气论》也应运而生,并在后世道家中影响极大。由上可知,裴澡和韦应物的关系是儿女亲家。

至此可知:韦应物与裴澡为儿女亲家、杨凌为韦应物的女婿、杨敬之为韦应物的外孙、柳宗元为韦应物女婿的侄女婿、元稹为韦应物的三从内弟、韦庄为韦应物的四世孙,这样以韦应物为中心的亲属网络即以完成。

由上约略可知唐代文人在婚配中的门第观念,不但看清了这些唐代文人的亲属关系网,而且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唐代的文人和政客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人情网,对我们认识诸多政治事件的内部原因和事态走向有很好的指向作用,也对我们研究唐代文化传承、文人交游提供了一条直观的线索。

注释:

[1][5][6][9](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81,4389,3130,

3402-3406.

[2](后晋)刘.旧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3248.

[3](美)宇文所安.初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278.

[4](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10](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96,436.

[8](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23.

元稹离思篇8

康熙皇帝有六十多个孙子,没有见过或是在襁褓中见过一次,有很多面貌、名字都记不起来。弘历长到十来岁还未曾见过做皇上的祖父,时常问父母说:“何见不能见一见做皇帝的祖父?”雍亲王和雍王妃钮祜禄氏,也觉得应该让皇帝知道有这么一个皇孙。可是,又有些顾虑,怕的是皇帝恶感未消,万一祖孙见了面回忆起旧事(相传弘历是胤稹与宫女所生的)皇帝再说上两句挖苦的话,岂非不是求荣得辱了,可又一起,万一皇帝要是对弘历一见喜爱,那对自己以后谋大事,将会有重要的作用。于是,夫妻觉得这个险还是值得一冒。就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三月十五日,正逢康熙大寿的前三天,胤稹在“镂月云开”为皇帝预祝寿辰并赏牡丹。胤稹在给皇帝献过酒后,德妃对皇上说“四阿哥的儿子弘历早就嚷着给皇帝磕头拜寿呢。”雍王妃陪笑问:“是不是这会领来见皇上?”康熙听了说:“好啊!我看长得怎么样。”不一会,只见身穿秀色的宁绸丝袍,一重青龙卧龙袋,腰系黄带,足登粘底缎靴,头戴红绒结顶系的弘历,跨步走进门,在距皇帝几步远处跪地磕头;称道:“孙儿弘历给爷爷磕头,恭请万福金安。”皇帝看后非常喜欢和高兴,连声说:“起来!起来!”小弘历又开口说:“孙儿弘历恭祝爷爷万寿无疆!”这下皇上越发高兴起来,说:“真懂事的孩子,快起来!让皇爷爷好好看看。”果然,经过第一次见面,皇上就喜欢上孙子弘历,皇上把弘历拉到身边,问长问短,爷俩看上去非常投机。从此,弘历就受到了皇帝的宠爱,他主要是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学,他十七岁结婚。

弘历在(公元1735年)继位,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当政之初,继承了先祖的优良传统,又收取了前期的经验教训,决心清除旧弊,纠错补过,安定人心,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乾隆首先纠正其皇父晚年紧信佛道,迷信祥瑞等错误做法。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很有建树的皇帝之一。关于乾隆的身世就有种种说法。有传说乾隆的生母叫李金桂,是胤稹去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以北的“木兰围场”时,在林密的深山,喝了鹿血,同当时看菜园的李金桂发生了,生了弘历。还有传说胤稹与朝中大臣陈阁者很相善,王妃钮祜禄氏生得美貌,深得胤稹宠爱,她与陈夫很要好,据说陈夫人生的儿子是弘历,钮祜禄氏生的孩子是女儿,而且陈夫人和钮祜禄是同月同日分娩,便指使宫中的李妈,将俩个孩子调换。才有了民间说法:“陈与帝共一宗”。但据正史记载,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他的母亲是钮祜禄于康熙四十年十三岁时赐侍胤稹藩邸为格格,弘历即帝位后尊钮祜禄为孝圣后。

公元1740年秋天,乾隆5年北京城发生一起惊动整个京师的稀罕事,即朝中九卿大臣为一个石匠办丧礼。石匠俞君弼,出身卑贱,但有一手绝活、屡次兴办皇宫都少不了他,因此发了家,他死后,其女婿许秉义请九大臣前往吊唁,以此向北大臣行贿白银二千余两。此事惹怒了三十岁的皇帝乾隆,他为了整顿朝纲,将一些人革了职。乾隆多次下达抚爱百姓的谕旨,以爱善百姓为心、为了“爱养黎民”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减免钱粮为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他曾明确宣布:“朕爱养黎民,时常想着轻徭薄赋,凡遇到各省应免征钱粮的情况,一经查实,立即免除,以得民力。”他告诫王公大臣说:“民为邦本,治天下之道,以养民为先,爱民之道,以免征钱粮为首务。”乾隆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可说是空前绝后,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及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曾五次下达普免全国一年钱粮的谕旨,甘肃总督王禀望等一批贪官,不顾灾民于死活,大肆亲吞赈金,乾隆皇帝大怒,将王禀望等处死,乾隆在过八十寿辰时说:”朕即位五十五年,加惠百姓,思施优渥,普免天下钱粮,普免各省漕粮,为数几万万。遇有水、旱灾,不惜千百万帑金补助,抚恤赈贷兼有,贫困富贵者都得到实惠。“以上几句皇帝的独白,标志着乾隆盛世于弘历是分不开的。弘历作为一个万民之上的皇帝,会有这么大的胸怀,有一颗超人的健康心理和慈善心态,难怪他能长寿,乾隆真是一位多子多孙的老寿星。

乾隆皇帝四次东巡,不忘训诫亲室,四次分别为:第一次为(公元1743年)七月初八奉母后之命离京,自畅春园出发,赴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次是在(公元1754年)五月初六奉太后之命离京,赴承德避暑山庄。

第三次是(公元1778年)七月二十日因太后去世一年,率八旗官兵起程到达热河。

第四次赴承德是弘历在古稀之年,即公元1784年五月二十四日。这从仁和孝字上讲,乾隆也是个好皇帝。唯一不足的是,他错爱了贪心大臣――和坤。和坤既无文化,又无武功,论资历、门第威望、才干和人品均不如阿桂、稽璜和福康安等人。可和坤会曲意奉承,见机行事,由于和坤蒙皇恩宠信,很快便飞黄腾达了,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和坤在弘历死后的第四天,就被嘉庆皇帝下令逮捕,根据其罪行,赐其自尽。

元稹离思篇9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浓,语文课古诗词课堂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针对这种现象,应从介绍背景、吟咏诵读、想象联想、自由赏读四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职语文课古诗词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中职语文古诗词学习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综观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古诗词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古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一、介绍背景故事,调动学习兴趣古诗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必须对写作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如《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是唐代诗人元稹之作,只有了解到这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了解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才能领悟到诗中所寄寓的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又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蓝本。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件事写成的。随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故事、传奇不少很有趣,若能把握时机,予以穿插,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也可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生活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二、反复吟咏诵读,感悟诗歌情感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词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词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身临古诗词充满憧憬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雨霖铃》中处处体现充满浓厚色彩,表现作者感情的自然景物的景观,这种漂泊流落、孤苦寂寞的情绪,写了将别、临别和设想分别后的情景,学生们进行反复的吟咏诵读,才能慢慢感悟。《登高》中登高所见秋江壮观景色,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抱病独登高台,自不免为世事多难和自身艰难而悲哀,品读咀嚼,掩卷深思,叹惋无穷。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经之路。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三、激发想象联想,品味诗歌意境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少寓意深刻,非常含蓄,时间和空间变化,跳跃腾挪,没有联想、想象不能理解它的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突出一字,境界全出。老师就要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再现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刻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从而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古诗词饱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趣,常常借助景物抒情、抒写作者志向、咏怀历史寄寓兴亡、对事情感想述怀,要想更好的赏析,就需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老师的课题讲解不能替换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们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古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所以说,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联想想象,从而走进读者,实现与古诗词近距离的对话,最终实现对古诗词全方位的理解。学生们阅读古诗词的过程,就是用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意识去体味文章本身潜藏着的内涵的过程。四、联系学生实际,自由赏读诗歌中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喜欢动,不爱听光是老师为讲而讲的课,相对于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他们更喜欢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调动积极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色,让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1.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我们都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2.在绘画中想象古诗词所体现的情境很多古诗词都是情景融合在一起的,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非常有山水画之美感。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诗句所描画出的栩栩如生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图画来表达出自己脑海中所呈现的景象,进一步体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每一位学生,他们对画中呈现的景象会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和自己特有的体现。通过描画诗词情境,能够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体会诗中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感悟古诗词的深刻含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表现了每一位学生自己的看法,很好的增强了学生阅读、欣赏古诗词的兴趣。3.通过表演中体现古诗词情境大多古诗词的内容非常具有生活气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所体现的意境,然后通过表演把它再现出来,非常生动易懂,既能很好的张扬学生的个性表演,有能让学生们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走进作者,体味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更好体现诗中的情境,有利于对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一组学生这样表演《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一个学生扮演元稹,一个学生扮演仆人。元稹重病躺在床上,忽然仆人进来送给元稹一封信。打开一看,方才得知白居易被贬的消息,震惊之下,一下子做了起来,悲切地说道:“这是真的吗?”另一组学生这样表演《鹊桥仙》:一排学生手牵手高高举起,扮成银河。一个学生扮演牛郎,站在银河的一端,一个学生扮演织女,站在银河的另一端张望着牛郎,吟到“忍顾鹊桥归路”时,一群学生扮演众鸟展翅飞翔,牛郎织女相逢在一起。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元稹离思篇10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1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8、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9、相思一日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子》

3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3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3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