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3:01

小学数学说课篇1

一、课堂上注重学生说的培养

1.新授课中的说新课标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事实,获取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事实后,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说说自己所获取的数学信息,并进行交流。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本中,主要是以图画、看图填空、图文结合以及简单表格等各种形式呈现,结合学生生活的简单实际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本54页例题图。让学生说一说,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小朋友在水池边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同桌互相说、集体交流、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在说的过程中及时提示学生,使得学生初步知道说的重要,并能说得完整、严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果知道总人数要求在水中的人数和知道总人数要求在水池边的人数,应该怎样列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说算式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和减的原因,学生通过完整的“说”,明白了题意,找到了有用的信息,排除了干扰,顺利解题。在课堂中充分的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过程,长此训练,学生会牢牢记在脑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说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2.练习课中的说练习课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型。在练习课中不仅加强“做”的练习,更注重“说”的训练。具体地说,练习课中的“说”可分为“做前说”和“做后说”,做前说猜测估计,做后说思路、说疑义、说检验。当然,如果学生说得完整、流利,就及时的给予奖励,比如送一颗星,送一个笑脸以及一句温馨的祝贺,学生的积极性便大增。其实,孩子的心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就看老师是不是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小学一节课也就40分钟,对于仅仅的40分钟,也只能让几个孩子说一说,说的时间也比较短,根本不能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学生虽然会说一些,但只是形成了初步的轮廓。有些孩子只是听说而已,如果不让孩子自己亲自说一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孩子就会遗忘。对一大部分孩子来说效果就不明显,甚至就没有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将课堂上的一些练习布置学生课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并及时的查一查、问一问,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从老师本身来说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除了学生说以外,我们老师的“说”也特别重要。课堂是始终弥散着语言的环境。“在课堂中,平均有7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或学生在使用语言”,数学课也不例外。事实上,数学教学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例如讲授、解释、提问、回答、复述、阅读、书写、讨论等等。语言总是伴随着教师和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数学课堂使用较多的是数学语言,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

1.说得规范数学语言中言语的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与〈”其开口方向不同,则意义就不一样,老师若有细微的不注意,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误解;再如“大得多与大一些”、“少得多与少一些”等等都要用得恰如其分。课堂上教师讲话的句子要完整、流畅,做到说话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恰当,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说得有激情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够以情激情。一堂课,当你用自己饱满生动的语言去引导,去沟通时,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共鸣。很难想象得出,一个有气无力或者语言平平的教师能够吸引有思想,寻求挑战的孩子。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既需要理性的思维,也需要丰富的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情感激感。

3.说得有艺术性恰当及时的评价语言无疑对孩子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悄悄的提醒、无声的暗示能给孩子一种自我的认识。幽默风趣的语言无疑是课堂的一道剂。在课堂调查中,孩子们在最喜欢的老师的显性特征中,都有显著的一条,那就是这位老师讲话幽默风趣,我们很喜欢。数学教师同样需要富有艺术、充满魅力的语言。

当然,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在说的过程中,要学会互相之间认真地倾听,只有认真地倾听,才能找到不足,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说得更好。

小学数学说课篇2

一、依据说课的基本特点,阐述清楚整体教学的思维流程

1.说理性

说课者在说课时,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序,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3.完美性

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于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要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

4.预见性

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对于说课,除了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么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技术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说课所写的课稿,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者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应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课堂上导演式的说教方式。

二、掌握说课的基本要素,阐述清楚数学教学内容关键之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说课应赋予其新的内容和结构,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说课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说练习和板书、说评价分析五个部分。

1.说教材

说教材是说课首先要涉及的要素。因为说教材的过程是说课教师说明自己根据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分析教材某一内容及其设置的依据,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编排依据。

2.说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可以合在一起进行说明,还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说课。这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

3.说教学程序

这就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4.说练习和板书

这就是要谈谈教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诸如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从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等。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具有内在合理性,要让人体察到教学的“序”,这就有必要在说课中予以陈述。

5.说评价分析

这一内容是针对教师教学元认知的能力要求而提出的。它能更好地反映教师认识教学、反思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能力,是说课本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在说课时一定要阐述清楚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小数的性质”一课为例,我们可按照上述的说课流程要说清楚如下的内容:(1)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课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3)教学目标。识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我们如果将上述内容阐述清楚,也就抓住了该说课的教学内容。说课旨在强化教师教学的理性思考,督促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它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密切联系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一种教研活动。

三、注意说课的语言运用,体现教者的业务素养

说课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业务素养的具体展现。教师除了注意上述两个方面外,还应该注意说课时的语言运用。我们在说课时,在语言方面应注意以下要求:

1.独白语言

说课时,我们用的大部分是独白语言。切忌自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教师要用足够高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学生都听得清清楚楚;语速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学生从你的独白语言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具体地说,要做到: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要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教学重点、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2.教学语言

小学数学说课篇3

一、以聊天的形式“诱说”

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人民币》,新课开始前,笔者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一年级的学生说说“平时都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来买?要注意什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购物的感受。在已有的购物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并说说自己拿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钱币,学生不知不觉地说“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再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1元钱买一把直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硬币或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说付“10个1角”,也有说“付5个2角”,等等。这样,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也就很清楚了。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课本上有很好的教学资源,笔者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以聊天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观看多媒体演示,并引导:“体育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抛硬币”,“抛硬币来决定场次”……这种聊天的形式,说的都是生活中的事,给学生以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但要注意的是要适当地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避免答非所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又为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色彩,实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生活过程的数学化。。

二、结合生活实际“促说”

在教学商的近似值“进一法”和“去尾法”时,因为这部分教材离学生生活较远,不好理解,笔者就出示了一道应用题:小明家要卖5900斤粮食,如果每条麻袋只能装150斤,装完这些粮食至少要用多少条麻袋?然后请两个学生板演,一学生这样做:5900÷150≈39.3≈39(条);另一学生做的是:5900÷150≈39.3≈40(条)。面对两种不同的结果,笔者放手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己去想去说。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非常活跃,都觉得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不肯罢休。在学生得不到统一结论的情况下,笔者就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习的“有10人租船过河,每条船坐4人,需要租几条船”的知识,学生恍然大悟,这场争论才算结束了。紧接着,笔者又出示了和刚才相反的例子,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去尾法”。通过这样的争论和学习,学生们对这部分教材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后每次遇到这样的题目,他们都能谨慎选择是用“进一法”还是用“去尾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完以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结合生活实际”的环节,再次放手让学生在“说”中得出结论,真正做到由扶到放。这样,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对本节课有了一个总的回顾。

三、以小组为单位“激说”

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学生已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这时可以先回忆千以内数的读写法,然后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比千更大的数,如9823003、120058508,像这样的数会读吗?如何读写呢?最后让学生独立探索,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探索,学生基本上能说出“万级的数位”、“亿级的数位”、“万级、亿级的计数单位”,多位数的读写法也就迎刃而解。这就是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效果非常好。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中,笔者安排了一些小组合作的内容。在每一次活动中,都特别注意给更多的学生“说”的机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如何去“说”。比如,当让学生自己探索“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球时”,笔者在学生活动之前就做了必要的提示:“当一个人摸球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可以说一说、猜一猜,然后根据你们组摸出的球的情况,你们再来讨论一下。这个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球,最后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你们组的代表发言。”这样,避免了课堂上学生发言机会少的问题,扩大了学生“说”的范围,而且每个组的代表发言既可以给全班同学作出好的榜样,也可以看出这个组的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评价能力。当然,为了促进更多的学生进步,每一次活动的代表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换。

四、体验过程“导说”

小学数学说课篇4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说教法和学法

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小学数学说课篇5

一、联系生活,解析词句

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经过了多次的抽象与概括,形成了简要、精练的风格,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距离还是较远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生活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使学生感到亲近,也容易理解。

还以教学“周长”为例,上课时,教师提出“什么叫周长?”后,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可先带学生到教室外面实地体验,比如沿着学校教学楼四周走一圈,或沿着多边形花坛走等,再让每位学生任意选择一片树叶带回教室,在纸上用铅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教师阐述:物体的边线可直可曲,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教学楼和花坛的边线总长度分别是它们的周长。通过对“周长”一词这样的体悟、解读,领会“周长”的实质含义,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会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有多种求法。

再如,学生开始接触“速度”这个概念时有些茫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步,让两名同学从同一地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行走,并提出问题“他们谁快?”,学生一定能够回答。第二步,提问“如果把两个人放在不同的地方行走,你能说出谁快吗?”,这就不好回答了,教师点拨:“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需要对两人行走的快慢程度进行度量。”第三步,提问:“汽车和自行车哪个快?”,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汽车快,教师不作评价,提出假设:“汽车一小时行了20公里,自行车一小时行了21公里,谁快?汽车站汽车一小时行了45公里,自行车5小时行了50公里,谁快?”学生感觉到这类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教师说明:“要准确地回答到底谁快,须设置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行驶的路程一样,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第二种情况:时间相同,谁行驶的路程远谁快。”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都约定成第二种情况,即时间相同,根据行驶路程的远近来定快慢,通常把时间定为单位时间,即1小时、1分钟或1秒钟等,进而推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行驶的路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重点是使儿童的感觉转化为概念。”在上述例子中,对概念词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多感观的刺激,促其领悟概念的内涵,有效地沟通了数学文本与生活感觉之间的联系,学生所学到的结论就不单只是文字的结论,而是对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创造了条件。

二、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对数学文本当中字词句意义的理解,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长期循序渐进地训练,促成学生养成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逐渐内化成能力,从而有效地、稳步地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差”这个数学概念,一开始,学生对它很陌生,老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差”的认识。起始阶段,让学生比较两个物品,自主找出物品差别,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颜色、形状、大小等存在的不同。第二阶段,可从长度、质量等物理属性进行数学思考,如拿出两支铅笔,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支铅笔的长度的差距,这个差距要么是零(等长的),要么有一个差值。接下来的阶段,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差就是把两个数拿来比较,“差”仅仅反映的是它们之间不同的部分,即差距,这个“差”可以理解为长的比短的多的部分或短的比长的少的部分(有时为零)。那么怎样求出差距呢?去掉或抵消两个数相同的部分即可得到。通过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差”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悟,也对“比多”“比少”类题型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后学习相关的文字题和应用题就会得心应手。

任何数学文本很难在经历一次接触后就能正确认识,特别是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需要通过长期地、循序渐进地渗透培养,不断地巩固提高,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三、潜移默化,增强语感

语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经验的结晶。站在数学的角度,语感表现在审题时敏锐、快速地排除无关字词的干扰,把握题目的本质。语感的生成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对关键字词句加以点拨、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受力。

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爸爸今年48岁,比儿子的年龄大1/3,儿子今年多少岁?”这一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比儿子年龄大1/3”较难理解。教学时可先把它翻译成:(48岁的爸爸)比儿子年龄多儿子年龄的1/3。接着把它变换成:(48岁的爸爸)相当于儿子年龄加上儿子年龄的1/3。再变换成:48岁的爸爸的年龄=儿子的年龄+儿子年龄的1/3,到此,此题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梯形定义”的时候,在学生初步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出示如下三个判断让学生辨析:①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着梯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着梯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得出:第一句话不准确,因为平行四边形也满足条件;第二句话仅多了一个“只”字,可它恰当地对梯形应具备的对边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三句话也能对梯形下定义,但不如第二句话精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时,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感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遇到数学问题能很快地抓住文字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形成良好的数学语感,从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篇6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关于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㈡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㈢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篇7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

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小口常开”;而到高年级,学生则是“金口难开”,可是下课时,同学之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老师常常觉得是学生出现的“怪象”。其实则不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对学生的答案不满意时,不经意的一句,让孩子失去了说的信心。所以,让学生想说、敢说,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不敢说,不想说时,我耐下心来鼓励他们说:“说错了没关系,只要敢说出你的想法,就已经嬴得了别人,老师要看看,今天谁是我们班的小勇士”。而且我还亲手制作了一些奖励物,只要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便可以得到奖励物。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下,有一部分学生,在我刚提出问题后,他们就抢着说出想法,有时他们为了抢到奖励物,有点思路就说,不管语言是否精炼,他们一说,那些没有想好的学生就不在去想了,发现这一现象,我改变了学生有话站起来就说的回答方式。提出问题后,我对那些急着想表达的学生说:“你们再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能清晰、准确的表述出这个问题呢?老师在给你们二分钟思考的时间。”这样做,是为了给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话可说。记得有一节课,我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都举着小手想说,我发现平时不敢举手的谢佳兴同学,今天也举起了小手,我便找他回答问题,他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说着。我笑着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你说的特别好,就是声音太小了,很多伙伴没有听清你的观点,你能大声地把你的想法再说一遍吗?他看看我,身体站得直了,大声地又说一遍。我高兴地说:“你说得完全正确,你就是今天班级中的第一个小勇士!老师要奖励你四颗智慧星。”他特别开心的坐下了,那节课,他听地特别认真。做得特别仔细。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说”。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感兴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数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说的过程中去。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让各小组同学写字,比一比在一分钟内,哪个组写得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当我公布完成绩后,很多学生站起来吵着说不公平,并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理由。接下来,让他们想一想怎样算才公平呢?当学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时,还没等我说什么,他们已经在小组中展开了讨论,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特别兴奋。学生汇报后,我不急于给予评价,而是尝试着让学生去评价,让他们评哪里说得不准确,应该怎样表述。对他们的想法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疑问,让学生主动地去说。就这样很多问题不用我去解释,在学生的相互评价中就说得特别透彻。有一次,下课了,我刚要走,平时不太爱说话的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数学课真有意思!我现在特别爱上数学课。”

三、规范引导,使学生“会说”。

在“敢说”“想说”的前提下,不是胡说一通即可。数学的解答过程虽然不是千遍一律,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万变不离其宗:从已知出发,通过严密的推理论证,最后得到结果。其中的过程要求的是简洁明朗,有条理。思维比较清晰活跃的学生,往往能够找到比较简洁的方法,而思维比较混乱的同学,就是最后能够找到答案,结果也要搞的筋疲力尽,不难想像在当今的“快餐社会”会有多少学生心甘情愿这么做。所以,在“敢说”和“想说”的情况下,要必须“会说”。

小学数学说课篇8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

下面,我以“公顷”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好概念教学的土壤——现实这一重要素材。

“公顷”是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这一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面积”之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对“面积”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并没有转化到知识层面上,所以对“公顷”的概念以及1公顷有多大等仍然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在量与计量中,“认识公顷”既是学生可以感知,又是比较难体验、更难形成表象的一个内容。看似我们熟悉的地方不一定能熟知,感受到了也不一定能具体化。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反思其利弊,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以现实为基点,感悟“公顷”。

一、在情境中引出“公顷”

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知识自身的产生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知识一旦被定位为结论并给予确定陈述,它就失去了最初的生存境域,因而也没有了当初的生命活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公顷”的需求,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相关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测量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测量数学报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测量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做单位等。然后我提问:“那测量我们学校旁边的小区——新丰苑的占地面积,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公顷”,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学过的面积单位都已经不合适了,这样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内心需求。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无锡影视基地、鼋头渚、梅园、灵山大佛等地,在介绍它们的占地面积中又用到了“公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

二、在比对中走近“公顷”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实在太大了,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等大小的规定是有据可依的,分别以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大小进行测量。这样既为学生认识“公顷”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标准,又为具体的1公顷大小经验的获得和表象的形成找到了路径。

为了让学生找到理解的依托,我暂时抛开由线成面的固有模式,以边长10米的正方形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活动——28个学生围成一个边长约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从而为学生走近1公顷埋下伏笔。然后以此为依据,通过累加、比对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近“公顷”。为了丰富学生对100平方米大小的感知经验,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在教室或学校附近找到100平方米的地方,让100平方米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接着,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以及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学生开始以100平方米为基本元素进行叠加式想象,一步一步地感知1公顷的大小。教师也可以学生列举的家庭住房面积大约为100平方米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想象100个同学的家庭住房面积合起来大约是1公顷。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1公顷的概念,对1公顷大小的感知不再是空中楼阁。

三、在实际中触摸“公顷”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触得较少,且教师难以像教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样制作教具或学具使学生直观感受1公顷的大小,所以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加大了此部分内容教学的难度。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在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通过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现实为基点,寻找学生熟悉的场地进行教学。于是,我找到了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四栋教学楼以及它们之间的花圃,它们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

如课始,我先通过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100米长的跑道或水泥道,让学生由此体会100米的长度,再引导学生以校园的四栋教学楼以及它们之间的花圃的面积为基础,告诉他们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产生初步的体会,推算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因为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有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象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大小,这是学生对1公顷的第一次感知。因此,教师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而且要让他们结合实际场景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大小,获得对1公顷的初步体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找学校附近大约是1公顷的地方,如幼儿园的占地面积、居民小区的占地面积、大型超市的占地面积等。这些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平时学生一般是不会关注它们有多大的,在学习1公顷后,教师可带领他们通过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唤起记忆,再一次用眼睛、用心体会1公顷的大小。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与比较也让学生明晰: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形状可能是正方形的,也可能是其他形状的,只要面积是1000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四、在计算中体会“公顷”

“公顷”是个相对抽象的面积单位,由于1公顷表示的面积较大,学生在课堂中清晰地认识并建立表象并不容易,但这又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架起现实与1公顷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现实为基点,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这里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学生熟悉的现实。如篮球场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计算知道它的面积是875平方米;上课教室是学生身临其境的,它的面积大约是72平方米,大约139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合起来是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出发,通过计算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1公顷的记忆。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欢的一件,再通过计算知道1公顷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1公顷有多大就印象深刻了。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丰富的联系,让知识主动走向学生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走向开放,向学生靠近。这样的教学,能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力量。

五、在生活中运用“公顷”

在学生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熟练掌握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很重要。于是我引入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以居民小区的占地面积、无锡新动物园和太湖游乐园的占地面积的单位换算以及菜地面积的计算等为素材进行习题设计。因为有生活经验的引导,所以通过面积计算,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可以使学生计算时有切身的体会,对“公顷”的掌握也更牢固。最后,我还设计一个春游野炊的实际问题:“在1公顷的土地上,100个班级进行野炊活动,每个班级可以分得多大的地方活动?”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看似简单,实则隐含深意。

纵观学生面积单位的建构,可以发现面积单位的呈现顺序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且在引出“公顷”的过程中,也是引导学生由100或若干平方米逐步累加得出10000平方米(即1公顷)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1公顷要经历一个面积从小到大累加的过程。所以,在练习中如果设计一道面积由大到小的分割题目,能使学生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建构更加完善。

建立“公顷”这样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需要不断累积表象的认识。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如果仅通过教师的描述、讲解,那么学生建立的1公顷概念是浅显的。唯有以学生的生活作“底板”,以现实为基点,并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感悟“公顷”,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小学数学说课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这是我的说课流程图: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模式

五、说方法

六、说设计

七、说板书

一、首先,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这个难度,教材把分数这个内容进行了分段教学,并借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出示例题。通过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下面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知识的整合。二年级已经学习到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了三四五六年级还会学到关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从横向上看,本单元分为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法。其中我们所说的这一节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基础,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二、说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数进行平均分,这对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三、说目标:

根据上面的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感受探索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目标虽然制定好了,要想真正实现,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难关就在前面了,如何克服呢?我首先在教具和学具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四、说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集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当然只在教具和学具上做准备还是不够的,在教法和学法上同样要下一番功夫。

五、说方法

在教法上,我把情境法、尝试法和实验操作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在学法上,把实验观察法、探究归纳法、整理构建法相关联,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成为了主体。那么如何才能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地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呢?接下来我就具体谈一谈。

六、说设计

1.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两个小朋友分水果,有4个苹果、2个梨和一个西瓜,一个小朋友平均分得几个苹果呢?学生自由回答:一人,两个;一个小朋友平均分得几个梨呢?学生抢答:每人1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学知识:每个人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当分到西瓜时,怎么表示?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回答半个。那在数学中这半个用什么数表示呢?这节课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分数,认识了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

这个情境导入我认为非常巧妙。首先用二年级的旧知识平均分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其次半个西瓜用已知的数字知识无法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2.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那么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这一环节,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1/2,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写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通过刚才的多媒体演示,学生对1/2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如何把这一理性认识提升到感性的高度呢?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折长方形1/2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然后进行作品展示,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接着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为什么长方形相同,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相同,而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无论怎样对折,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由学生开启了一道认识更多1/2的智慧之门。接下来,我就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去寻找、发现更多的1/2。在整个1/2的教学上,我如此浓墨重彩、层层推进,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1/2,从而形成非常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为自主认识1/4和其它几分之一做好铺垫。

活动4.知识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在1/4的教学上,我仍然采用折的方法,但这次折有别于上次折。上次折是形状相同,折法不同。而这次折是形状不同,折法也不相同。在学生充分阐述折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关注说过渡到关注听。形状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1/4表示呢?一个疑问再次引发学生的讨论。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到:单位”1”是什么不重要,关键的是平均分成多少份和表示这样的多少份,这才是分数的本质内涵。

紧接着,我就追问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之后,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不一会儿工夫,不同的几分之一就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折的过程。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悟出分数的意义。

到此,学生对于所学新知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呢,这就有赖于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巩固练习,发展思维。写一写(考查分数读写法的掌握情况)、涂一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反馈总结,提高认识,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还反思了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

七、说板书

小学数学说课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研究;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是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理论及技能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理念,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技能,搞好教育实习工作,以及毕业后的谋职就业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确现代课程观与教学观;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具有分析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具备有效说课、讲课的各种技能,为此,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围绕“应用型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2)坚持“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把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3)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重视案例分析,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关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突出体现数学性,体现数学教育的特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学生教学技能的实训.本课程以马云鹏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2版为主要教学参考书,经过综合整理扩充概括为以下内容: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第二章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章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第八章小学数学说课理论;第九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第一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识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第二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通过第三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及构成;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特点;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原则、思路与方法及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第四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及小学数学的分类思想;掌握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及方法;能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通过第五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及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基本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思路;掌握教学计划的撰写.通过第六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原则;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环节及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初步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第七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含义与功能;初步掌握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方法和步骤;理解掌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含义和功能、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评价的质量指标;了解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方向.通过第八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说课的意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及说课的分类;掌握说课的内容、技巧及说课活动的组织形式;基本掌握说课评价的原则、内容和形式.第九章内容的教学,在学生已系统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后进行,其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动态生成.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纠正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突出三个重点.第一,以教学案例为主线,贯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教学.以观摩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入手,采用开展小组学习,集中汇报,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复述、教学环节的探究及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再结合完整的理论学习,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理论及方法的较好掌握.第二,教育理论的教学不离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大量正反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活学理论知识,体会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的深刻意义.第三,重视学生的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如果教学时间充足,可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经历讲解一节课的全过程.即使教学时间不足,至少也应使每名学生都有讲解一个教学环节,或以说课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

4.关于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

根据学习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的理念,设计学生的成绩考核如下:

主要考核内容:

(1)通过平时作业,督促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学原则与方法;(2)通过说课稿及教案设计初步检查学生对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的理解;(3)通过说课与试讲检查学生综合应用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及教学技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