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对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4:09

武侯祠对联篇1

上联:两表酬三顾

下联:一对足千秋(成都:游俊题武侯祠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

上联:志见出师表

下联:好为梁父吟(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八千余年上下古

下联:七十二家文字奇(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指挥若定失萧曹(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先生有道出羲皇(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

上联:丹心一片安炎鼎

下联:浩气千秋壮属疆(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

上联:当年正气扶元气

下联:万世人心仰赤心(武侯祠,当阳关陵)

上联:梁父吟成高士志

下联:出师表见老臣心(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

上联:三分割据纡筹策

下联:万古云霄一羽毛(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上联:三分天下四川地

下联:六出祁山五丈原(武侯祠)

上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下联:一番晤对古今情(成都:董必武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扇摇战月三分鼎

下联:石黯阴云八阵图(武侯祠)

上联:时艰每念出师表

下联:日暮如闻梁父吟(成都:瞿朝宗题武侯祠)

上联:文章西汉两司马

下联:经济南阳一卧龙(襄樊:李尔重题古隆中武侯祠)

上联:兴亡天定三分局

下联:今古人思五丈原(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上联:一诗二表三分鼎

下联:万古千秋五丈原(成都武侯祠)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宗臣遗像肃清高(成都:沈尹默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隆中胜迹永清幽(董必武题湖北襄阳武侯祠)

上联: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下联:内学七律旁通三微(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武侯祠对联篇2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军事上的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武侯祠对联篇3

南阳武侯祠是以三国文化文化为主线,将祠庙景观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整个古建筑群中轴线纵贯前后,围墙或回廊设于四周,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武侯祠的总体布局分为两个部分:中部的主体建筑和散落在周围的附属建筑。主体建筑布局规则对称,在主轴线与次轴线之外的东北部采用了自然式的园林,在两轴线以外的区域如星点状分布松林、柏树林、花园等独立的庭院式园林或开放式园林景观。如进入武侯祠大门向左,在柏树林的掩映之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人眼帘,即为诸葛亮当年读书的地方———淡宁读书台。顺读书台前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下,眼前一座四合院的建筑即为始建于元代的卧龙书院。武侯祠古建筑群,在建筑的布置上可以分为前导和主体两部分。

前面由三道牌坊、两道门、一座桥、一座亭组成前导,牌坊和山门周围有绿树、花草、潭水、青石小路等,造成了一个十分肃穆的环境。后面主体建筑布局紧凑。中轴线上的大拜殿、茅庐、宇远楼随地势阶阶抬高,与两侧的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等,形成两进四合院落,与此平行的有分布于次轴线上的三顾祠院和道院。它们和读书台下的卧龙书院及的龙角塔共同构成寺院景观。大拜殿为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之一,它为历代祭祀诸葛武侯的主要场所,有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殿宇飞檐翘角,屋脊饰有走兽,檐角悬挂风铃,大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坐像。拜殿又称献殿,是旧时祭祀诸葛亮时陈列祭品的地方,大拜殿内前人题写颂赞武侯的匾额、楹联高悬低挂,琳琅满目。茅庐为一八角攒尖式建筑,上覆茅草,为诸葛亮躬耕时的旧庐。“坐一庐可观八景”,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躬耕亭等分布于茅庐两侧,在这里,游人可以想见当年诸葛亮在溶溶月光之下,抱膝长吟的景象:

二、文化价值

(一)社会人文价值名人祠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教化的作用。南阳是诸葛亮青年时期躬耕的地方,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才出山当了蜀汉的宰相。诸葛亮在这里的旧址经过历代保护和修建,成了今天的卧龙岗。这里建有诸葛武侯祠,里面有“大拜殿”,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而修建的,还有三顾堂,是三顾茅庐故事的发生地,也是“草庐对”形成的地方。后人游览卧龙岗,身人其境,更能缅怀这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的历史功绩。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体现着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通过这些祠庙建筑而得到了传播和继承,不仅在历史上,在今后仍然起着作用。

(二)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武侯祠保留有汉代以来的碑刻四百余通,还有大量的匾额楹联,它们或镶于墙壁间,或立于地面上,较著名的有岳飞手书《出师表》碑刻,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卧龙岗,挥泪手书《出师表》,被世人称为“三绝”碑。一为文章绝,出师表为千载名篇;二为书法绝,岳飞的书法可谓苍劲峭拔。三为刻工绝,宛如手书。三者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碑刻有歌咏碑、记事碑、功德碑等,或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或记载武侯祠的维修经过、或记述祭祀场面的隆盛,或是地方官颁布对武侯祠碑刻保护的文告、或是后人感念诸葛亮的庇护而进庙还愿等,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侯祠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繁盛和发展以及历代对其的保护和维修、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武侯祠对联篇4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成都武侯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武侯祠对联篇5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三年级(1)班 刘皙璇

“快点哇!快点哇,等不及了!…。.”我催促妈妈。放暑假了,外公外婆要带我去“西游”!

妈妈不动声色,默默地在电脑上打着键盘。呵呵,定宾馆的事儿就大功告成了!我飞奔到阳台,把行李拖包乱翻一通,外婆直嚷嚷:“我整理的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在包里塞了一堆零食。

下午,外公外婆带着我,踏上了西游的火车。

“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我来了!”火车上,我心飞扬。

“西游”的火车终于到了成都。李商隐有诗云:“千里火云烧益州”。可一下火车,觉得不对劲嘛!“益州”很凉呀!

我们第一站游的是“三国诸葛亮的武侯祠”。走进大门,咦?怎不见武侯祠呢?原来成都武侯祠始建年代久远。从诗人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推断,祠堂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成了,而且为繁茂的柏树所掩映。

走近武侯祠,只见武侯祠占地约有三四万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走进武侯祠,一看,宏伟壮观。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殿、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1尊,像高1.7~3米不等,蜀汉君臣分列上下,济济一堂。此外,还有碑碣、匾联、以及、鼎、炉、钟、鼓等文物。

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代相风度。两侧,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看着看着,我不禁想到现在不少“为官”不能“为民想民”、不能“依法执法”而羞惭。

武侯祠对联篇6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成都的一处古遗——武侯祠。武侯祠位于“小吃一条街”锦里旁,是唯一一座君臣合祀庙,里面主要是在三国时期的人物。这里既有汉昭烈庙,又有武侯祠。

我走过大门,二门,“汉昭烈庙”四个字映入眼帘,这便到了最大的三国之蜀国的皇帝——刘备庙。在庙的正中,刘备郑重地坐着,他的英雄气概不禁使我们大家肃然起敬。左边是他的孙子刘谌,在蜀国灭亡后自杀也杀了家人,与蜀国同死。而右边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因为他乐不思蜀,所以雕像两次被毁,这几年才重建。左偏房中是关羽和他的义子关平,还有周仓。只见关公脸面赤红,穿着一身青袍。手拿一把青龙偃月刀,威武的立在那里。右偏房里是黑脸的张飞又高又大,眼睛瞪得大大的握着丈八蛇矛,让人不敢靠近,一看就是一员虎将。身旁便是他的子孙。作为刘备结拜的异性兄弟,他们忠心耿耿,使我们敬佩。我们参观完汉昭烈庙,便来到了一旁的文臣廊,武将廊了。

长廊两侧分别是蜀汉的十四位文臣和武将的雕像。里面有着大家所熟悉的五虎上将中的三将“常胜将军”赵云,老将黄忠,武艺高超的马超。及三个蜀国丞相蒋琬,费?,董允。还有一位是与诸葛亮同称“卧龙凤雏”的庞统。走过长廊就到了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刘备殿后。只见正中一座诸葛亮的雕像,手拿他的标志性物品——孔明扇。看着诸葛亮,让我想起了他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家喻户晓的故事。诸葛亮面带微笑让人一看就觉得他十分聪明。在一旁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诸葛亮活了54岁,他的一生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三洋东西,分别是弩弓,八阵图和木牛流马。可惜啊,可惜现在只能看到弩弓。诸葛亮祀祠里还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在这里我们侧地的领略了“三国”文化。武侯祠不愧是家乡中享有“三国圣地”美誉的一处遗迹。

武侯祠对联篇7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游览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着名的古战场——古隆中。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在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古隆中,又名诸葛庙,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隆中诸葛亮故居,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这里清静幽雅,天苍山青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玦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这里古迹众多,文化沉淀丰富。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千年而安然。先贤凭吊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卧龙深处、隆中书院、古牌坊以及众多借以托志的碑碣石仍旧相间茂林修竹。这里文豪云集,志士倾吐情怀。晋代习凿齿。唐代崔道融、宋代苏轼、明代王越等都吊古隆中。现代郭沫若先生亦挥毫抒情,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更有吟怀:“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之地;三是着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诸葛亮17岁定居隆中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过着边耕边读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胡曾在《南阳》一诗中所咏的:“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诸葛亮躬耕南阳,与古代一些逃避现实的隐士是不同的,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认真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史实,以“观其大略”,还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视社会的安定与动荡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有人把他与当时一位杰出人物——庞统,并称为“卧龙”和“凤雏”。

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次来到隆中,虚心地向他请教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向三顾茅庐的刘备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战略着眼制定了隆中决策,这就是着名的《草庐对》。话虽只有三百多字,但有对魏、蜀、吴的力量估计,也有统一全国的方针、措施。他最后还肯定地说,只要按提出的决策行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他的主张说得刘备钦佩备至。在刘备的卑词厚礼相邀之下,诸葛亮感于刘备“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览英雄,忠贤若渴”,便跟随了他出了山。从此,他们“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诸葛亮一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为实现隆中决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世人一致称誉他是“汉室栋柱”、“治世良材”。诸葛亮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古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古隆中牌坊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小虹桥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着名于世了。

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徊,不由得你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武侯祠绕过牌坊,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殿前庭院中有一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香扑鼻。中设庭院。祠内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面同治年间在广西出土的铜战鼓。相传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武侯祠外古树参天,松柏滴翠,祠内庭院错落,淡雅幽静。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董必武“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厅、西厅、后厅分别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后厅里还存放着一尊诸葛武侯塑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多得数不胜数。目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就有七座。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执。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为此,还打过不少笔墨官司。“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躬耕于南阳”。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南阳又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武侯词是隆中的主要建筑,睹物言情,赵孟若在《书汉丞相诸葛武侯传后》诗中“万古君臣一鱼水,死生不变见英雄”的句子,确切地说明了诸葛亮和刘备的良好关系。诸葛亮自公元207年离开隆中,次年即一举促成了孙(权)刘(备)联盟,他在“羽扇纶巾谈笑间”,使得曹操的强大水军“樯橹灰飞烟灭”。从而赢得了着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整顿赋税,充实军备。公元211年,盘据益州(四川)的刘湾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共同抵御曹军。诸葛亮则从荆州率领张飞、赵云溯江而上,与刘备会师成都。此后,刘备自领益州牧,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事,总揽军政。刘备据有荆、益,初步实现了隆中决策的战略布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奠定了鼎足之势。在这短短的七年之中,诸葛亮运筹帷幄,竟然使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有了一块不小的根据地。后来,荆州失陷,刘备领兵出三峡,进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舍舟登陆,“树栅连营七百里”,兵力分散,遭到吴的沉重打击,刘备一败涂地。清退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时,已经病危。临终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虽是一番真心话,而诸葛亮那“勤勤陈说扶汉室,慷慨感义许驱驰”的初衷,却始终不变。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辅政,封武乡侯,开始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不分大小都由他决定。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放危难之秋”。而他尽力辅佐刘禅,一直到自己停止了呼吸,体现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高风亮节。公元227年,以汉中为大本营,诸葛亮亲自率师10万出征,北伐曹魏,谋求蜀汉的统一。临行前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希望刘禅发奋图强的一片苦衷,至今读来仍能使人“寒涕垂”。在北伐曹魏期间,他已是统帅,遇有用人不当,贻误军机,他就弓;咎自责,以谢国人。他在挥泪斩了“言过其实”、爱说大话的马谡以后,恳切上书,承担全部责任,表明自己是“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是“授任无方”,以致“恤事多阁”,自请降级三等,以示惩戒,还颁发《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要求部下勤于批评,随时指出他的缺点错误。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陕西五丈原郭氏坞(在今岐山县西南),终年54岁,葬于定军山。“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军队不得不撤回汉中。目空一切的司马懿在巡视了诸葛亮所布置的阵地后,也不得不叹服他是“天下奇才也!”诸葛亮在从政方面,是以国为重,毫无利己之心。刘备托孤时,刘禅才17岁,他悉心辅助刘禅,常劝他不要“塞忠谏之路”,如果“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家之害也。”他希望刘禅注意做到“纳言之政”。说是“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万物当其目,众音住其耳。”否则举国“惟争一人”,后果不堪设想。而他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需要广开言路,鼓励人们多提不同意见。而且他不许亲人干预政治。所以,他“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诸葛亮在生活上也很俭朴。死后,的确做到了不使自己“内有徐帛、外有赢财”。他在上表刘禅时曾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徐饶。”诸葛亮以身许国,说到做到,在中国历史上确是难得的可贵。诸葛亮无论从政、治军都堪称千古奇才,道德又清高,故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崇敬。西晋时,镇南将军刘弘到了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其阎。”在宋代以前,隆中就建起了供人们祭祀的祠堂。到了明代,分封在襄阳的襄简王未见淑,看中了隆中这卧龙伏凤的绝好风水,竟攫为自己的墓地,使诸葛亮故宅的建筑俱毁无遗。现在的武侯词,是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的,砖木结构,飞檐叠瓦,前后三进,中设庭院。1958年正殿经过修缮,至今保护得很好。殿内正中悬挂的“汉武侯像”拓片,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雕刻。后殿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真是“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三顾堂武侯神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三顾堂内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门前的三棵古柏,相传是刘、关、张挂马的。原材自然早已死了,现存的为后人所栽,当无可置疑。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身应营星陨,心期国祥长。老臣犹有像,炎汉已无光。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他写诗的时候,草庐当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巨大山包。山包前那个由后人建造的六角形庐亭,覆盖红、绿、黄三色琉璃瓦,多少弥补了当年草庐的情趣。踏进大门,一股花香扑面而来,院内花木清幽。两旁廊壁上砌嵌着数十块石碑,分别刻有隆中全景图、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还刻有一些古人诗词,以示孔明一生功业。

武侯祠对联篇8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着名的古战场。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明君的古隆中。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处,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在顾茅庐的所在之地,在是着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人)。父母早亡,从小便随叔叔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叔叔逝世以后,诸葛亮就在隆中盖了几间草房住下,他“昼勤四体,夜诵经书”,躬耕自食。古隆中内有数十亩“躬耕田”,据说便是诸葛亮当年耕作的地方。躬耕田旁有梁父岩,相传诸葛亮在劳动之余喜欢咏唱《梁父吟》,以寄托志向。诸葛亮的活动,渐渐引起了荆州有识之士的注意。徐庶、崔州平等有才识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德高望重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品评诸葛亮为“卧龙”,蛰伏的蛟龙一旦腾飞,前途将不可限量。而沔南名士黄承彦更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虽然隆中有人说“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貌美,是一个不可多是的才女。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志了不小的作用。公元207元冬天,在徐庶、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隆中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良策。这就是千古传名的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遗址,就在“三顾堂”上。它是诸葛亮的故居,也是隆中胜迹的主体部分。刘备的“三顾”和平等、坦诚相待,使诸葛亮改变了“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初衷,当即提出了着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刘备集团的施政纲领。那就是取荆州,占益州,联东是,抗曹操,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原的战略方针。真可谓:“未出茅庐,先分天下。”从此,诸葛亮离开了隆中,为实现他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施政纲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诸葛亮过人的才智、胆略,才使刘备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刘备曾欣喜地对关羽、张飞说:“我有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在《三国演义》中被渲染得极其生动、壮丽,甚至带上了几分神话色彩,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经济界掀起了一阵《三国演义》热,成书的专着、专辑有《三国的人际关系学》、《三国的智慧》、《三国——商业学的宝库》等等。更有一位教授,言之凿凿地说,松下幸之助就是因为就善于运用诸葛亮的谋略,才使松下电器公司在世界崛起。不知我们有何感想?由于积劳成疾,诸葛亮于五十四岁壮年病逝,安葬在汉中定军山(现在的陕西省敏县南部)。诗圣杜甫曾写有一首诗追悼诸葛亮,其中有这样几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议。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为此,还打不少笔墨官司。“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时,这场争论更达到了高潮。南阳人认为:襄阳人来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

武侯祠对联篇9

隆中坐落在湖北襄樊市城西约15公里处,是诸葛亮隐居之所,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行走在这片丘陵里,脑际蓦地涌现罗贯中先生的这些点睛之句:“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进入隆中,但见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小溪潺潺,一派清幽。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一座造型优美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古隆中”三个大字,刚劲苍古,笔力挺拔。牌坊背阴面为坡盛赞诸葛亮乃“三代下一人”的赞语,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千余年来的第一人杰。仔细品味这一评语,自然引发我们对诸葛先生的无限追思与崇敬。离石坊不远处是诸葛亮躬耕垄亩逾十载的“躬耕田”,田地方方正正,满目青翠。看了眼前这小块田地,不禁让我想起诸葛亮的名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灵似乎在无形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躬耕田前行片刻便到了小虹桥,小桥弯弯像一道彩虹,桥下流水涓涓,清澈如镜。《三国演义》在写刘备二顾茅庐时,曾在桥边遇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老人衣着不凡,刘备误以为是孔明,便滚鞍下马,趋前问候,闹了一场误会,小虹桥也因此著称于世。

穿过石坊拾级而上,一会儿便到了游人几乎必到的“武侯祠”。这是隆中十景之一,也是隆中的主要建筑。祠外,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祠前,雄狮屹立,气势赳赳;祠中,庭院幽静,厅厢落错。我们缓步走入祠内,认真欣赏董必武、郭沫若、陆定一等先辈为隆中所写的对联和匾额,受到深深的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在西配殿,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故名“三义殿”。进入殿内,几尊塑像把大家的眼球紧紧地吸引住了。这些塑像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充分展示出人物的风采和气韵。步出“武侯祠”,向南行不远处便到了“三顾堂”。堂前一棵古柏苍翠挺拔,亭亭如盖,相传刘、关、张三顾茅庐时曾拴马于此树。“三顾堂”是一个紧凑清幽的四合院落,后堂中间的屏风上,悬挂着郭沫若书题的“诸葛草庐”金匾和董必武的题联“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不过,昔日的诸葛草庐早已被襄简王朱见淑所拆毁,并在此为自己建了陵墓。后人怀着对先贤的景仰之情,在“三顾堂”以西数十步的坡地上修了一座“草庐亭”。该亭双层六角,门额上题“草庐遗址”四字。门额下有一石刻对联:“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文辞典雅,对仗工稳,概括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成就,堪称千古名联。

短短半日,行色匆匆,那梁父岩、六角井、抱膝石等诸多景点,只能留待来日观赏凭吊了。在返程的汽车里回首望去,只见落日给这片山峦里的古树和一处处古建筑镀上了灿烂的金边,整个小山村沉浸在柔和的落照之中,使古隆中更显得清幽、淡雅、古朴,也更为它增添了味之无穷的秀美和灵气。

武侯祠对联篇10

关键词:蜀道;金牛道;米}道;三国遗址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蜀道难》,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蜀道行之艰难,以及蜀道景之壮观。在这奇险无比的蜀道背后,其所蕴含的蜀道文化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

蜀道文化与三国历史密不可分。许多著名的三国战役,如汉中之战、宕渠之战、灭蜀之战等都是通过蜀道展开的。古“蜀道”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长安至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和傥骆道等组成;另一部分由汉中至成都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等组成。其中金牛道与米仓道在三国时期属于蜀国范围,是蜀地北接中原的重要道路,也是魏、蜀两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的纽带,所以在这两条道路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三国英雄故事。

一、金牛道上的三国遗址

金牛道又称为石牛道,全长约600公里。其具体线路是从汉中向西,经勉县至宁强县,转西南进入四川省广元市。再南渡嘉陵江至昭化,经剑门关到绵阳梓潼县、德阳罗江县,最后到达成都。按照三国时期的路线,从汉中郡经过梓潼郡和广汉郡,最后到达蜀郡,是连接汉中与成都最近的道路,亦为当时的“官道”。

金牛道上有数量众多的三国遗迹。德阳市有纪念庞统的庞统祠和落凤坡;绵阳市有刘备、刘璋相会的富乐山、大司马蒋琬祠、蒋琬墓;广元市则有费t墓、天雄关、姜维井、剑门关、翠云廊、邓艾祠、邓艾墓、平襄侯祠、平襄侯墓等。

(一)落凤坡和庞统祠

庞统(177-213年),字士元,襄阳人,被汝南名士司马徽称为可以与“卧龙”诸葛亮相媲美的“凤雏”。他作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在随军攻打雒县时阵亡。对于这一段历史,在《三国志・庞统传》中是这样记载的:“(214年)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而《三国演义》则将庞统之死描述成一段感人的故事:攻打雒城前,庞统准备趁夜进军,忽然他的战马惊厥不已。刘备出于好意,就以自己的白马与庞统相换。庞统趁夜领军行至鹿头山,见两侧沟深林密,就询问军中降卒此乃何处,答日落凤坡,庞统大惊,急忙下令撤退,但此时埋伏在山中的张任以为骑白马者必为刘备,乃令军士万箭齐发,直射骑白马者,不想竟射死了庞统。后来百姓为了纪念庞统,将鹿头山改为白马山,将鹿头关改为白马关。

白马关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关前有一条三里长的古驿道,至今在石板上还有深深的车辙印,这就是被称作“落凤坡”的地方。陆游《过庞士元墓》有“士元死千载,父老岁相思”的诗句。落凤坡旁有埋葬庞统血衣的血坟,为清代所修建,面积约50平方米,封土高1.9米,四周用石条围砌。现已毁坏。

离落凤坡不远的地方建有庞统祠,其前为祠堂,后为坟茔。庞统祠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是刘备称帝以后所建,因庞统被迫谥为靖侯,所以庞统祠也称为靖侯祠。明代重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重建,1962年至今多次维修。整个祠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二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有正殿、后殿、墓。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问,通高8米,后殿面阔五问,进深五间。祠堂后有埋葬庞统的尸坟,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墓由青石条围成覆碎形,高约5米,直径约10米。封土正中有五层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形石雕凤尾。墓前的石墙上镶嵌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罗江县尉刘定所镌刻的《庞靖侯传》。墓园周围环抱着数百株据传为张飞所植的柏树。

民间流传的落凤坡位于今德阳市白马关镇。史书记载庞统所要攻打的雒城在今广元市北,直线距离约40公里,且两地在三国时期分属于不同的郡,白马关镇属于梓潼郡,雒城属于广汉郡,两郡交界的地方恰是庞统战死的落凤坡,此地是由梓潼郡进入广汉郡的必经之路,这也符合三国志中刘备率军进攻刘璋的历史史实。雒城遗址自1982年以来,经过文物部门数次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的汉代篆书体铭文砖、城墙砖,明确了古雒城的位置,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隘口上,此处自古就为秦汉古道上的一处天险。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称赞剑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的修建始于三国时期,据《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同时《舆地广记》中记载:“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诸葛亮为了北伐道路的通畅和守卫蜀国的安全,开始在这险要地段建立关口,修复古栈道30余里。自此,连接益州和关中平原的古蜀道上出现关隘,并开始有士兵把守,开军尉守剑门关的先河。

公元221年刘备定都成都后,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设立了剑阁县,隶属于剑门关,加强了对剑阁的防守,不仅如此,还以剑阁为中心,将汉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连成了一个整体。保证了从成都至梓潼,穿剑阁到陕西勉县、汉中这条蜀道的安全和畅通,为以后诸葛亮出岐山、姜维伐中原打下了基础。到了唐代,中央政府继续派军队修整剑门关,保证对益州的控制。其后剑门关屡兴屡废,一直到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时,清代剑门关被拆毁,只剩下关口而不见关楼。1993年剑阁县政府重新修建了剑门关关楼。重建的关楼建筑为两层一底,楼高17.1米,底层用长80厘米,高、宽各30厘米的青石条砌成墙体。石墙正中为券拱门洞,高4.5米,宽3.06米,进深14米,南北贯通。门洞上方用石刻汉隶“剑阁”二字。

剑门关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先秦有记载至今,发生在剑门关的战争就有200多次,包括“武王伐纣,蜀亦从行”、“秦走金牛道、一战蜀王殁”、“诸葛出祁山、剑门始设关”、“姜维守剑门、邓艾出奇兵”、“梁壑破剑门、王谦死成都”、“玄宗幸蜀稍定檠、剑阁勤王兵”、“石敬瑭两袭剑阁、孟知祥三面埋伏”等。尤其在三国时期,剑门关作为魏蜀交战的主战场之一,更是战争不断。《三国演义》从一百一十六回至一百一十八回均是在描写剑阁之战,而且在《三国志》里面也有多处记载。刘备在称帝之前,曾四次往来于剑门关,加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叙述的刘备在进军成都击刘璋途中,又返回葭萌关看张飞和马超厮杀,共往返六次之多。诸葛亮在上《出师表》后,多次出祁山伐魏历剑门关。大司马蒋琬来往于剑门关四次。姜维出讨中原经剑门关四次。可以说剑门关是三国文化最精湛的凝聚点之一。

(三)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最早称为葭萌,历史上多次更名。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改名昭化县。据《道光重修昭化县志》中记载:“(昭化)北枕秦陇,西凭剑关,全蜀咽喉,川北锁钥。县城四面皆山,三面临水。以天雄关为障,则上接朝天,声势联络,下望剑阁,首尾呼应,以嘉陵江为限,则扼广元之要害,据保宁之上游,信夫弹丸之域,而有金汤之固也。”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的昭化古城,四面环山。同时西北有剑门雄关,东南有桔柏古渡,金牛蜀道穿城而过,形成《道光重修昭化县志》所描述的“东来有桔柏渡以拒之,西出有天雄关以镇之,南下苍、阆有梅岭关以间之,北渡阴平有白水关以守之”独特地势,既是水陆交通要塞,又是川北的政治、经济中心。

由于昭化古城在历史上一直是郡、县的治所,历经蜀汉政权的发祥与终结,故有“蜀汉兴、昭化起,蜀汉亡、昭化止”的说法。

所谓“蜀汉兴、昭化起”,即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要在讨伐汉中张鲁之后攻占益州,非常害怕,便听信张松的计策,派人到荆州迎接刘备入蜀讨伐张鲁,保全益州。刘备应邀入蜀之后,即到葭萌关操练兵马,扩军筹粮。令刘璋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刘备便带兵以葭萌关为中心,北上占领白水关,之后率兵南下,一路攻势顺利,待雒城庞统战死受阻后,乃令诸葛亮溯长江而上,占领沿途郡县,合围成都,迫使刘璋投降献出益州,为建立蜀国奠定了基础。其后又挥师北进,占领了汉中,稳固了川蜀北境。终于于公元221年登基为帝,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了历史上三国鼎立时代。可见,“蜀国兴、昭化起”,昭化确实是刘备建立蜀国迈出的第一步。

所谓“蜀汉亡、昭化止”,指景耀六年(263年),在北方魏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姜维退至昭化,凭借城北的蜀道天险剑门关死守昭化重镇。在这里,姜维与钟会进行了生死血战。民间传说在乱战中关索的夫人鲍三娘就战死在附近的土箕坝,死后即安葬在这里。此墓一直保存到现在,墓前还立有“蜀汉将军关索之妻鲍氏之墓”,此墓1914年被法国人谢格兰(VictorSegalen)所盗掘,出土有钱纹、车马画像砖,是一座汉墓无疑,但真正的墓主人已不可考。姜维凭着剑门关这一带的天然地理优势,使钟会大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面对钟会的写信劝降,姜维也不予理睬。直至刘禅投降之后,亲自下诏迫使姜维受降,魏军才占据了昭化,随之结束了蜀国的历史。

(四)明月峡古栈道

“栈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国内专家将其称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目前古“蜀道”上保存最橥暾的一段即为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古栈道又名朝天峡古栈道,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南岸,此处山高壁陡,江水湍急,是由川入陕的必经之路。现存有栈道、石路和土路等遗迹约2公里。金牛道的栈道开通于先秦时期,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惠王)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蜀王开通的栈道没有迎来“泻金石牛”,反而招来了秦国的灭蜀大军。

目前在明月峡有古栈道500多米,分布着2000多个孔眼。石孔眼多凿在常年水位十米以上的崖壁上。孔眼大小基本一致,眼口呈方形,边长约45厘米,深7595厘米。孔洞向内斜,插入的木梁外端稍向上。孔内底端的下面有一小长方眼,宽5厘米,长8厘米,深6厘米,是为栓眼。即将木梁壁孔,使其上的木栓嵌入小方眼,外口再用木楔将空隙楔实,这样不管木梁承重或摇动,都不会轻易往外滑脱。孔洞多呈二至三排,上排孔洞为搭顶棚之用,防止风吹日晒和暴雨的冲击,或野兽出没、车马震动而引起岩壁上的土石下坠损伤栈道,远看去像一层阁楼,故古人把栈道叫阁道或桥阁了。中排铺木板供人马通行,下排孔为加固支撑孔。河底的支撑眼多是半圆孔,内壁较深。根据地势凿在坚硬的岩石上,以插支撑立柱,立柱的高低依地势确定。另外为了保证安全,在栈道靠近河身的一侧和转弯处,一般都装有栏杆。

在明月峡栈道上行走是危险和艰难的,头顶是峭壁,脚下是深渊,古人形容是“前者之踵,可接后者之肩。”北宋诗人范祖禹描述明月峡“夜上朝天晓不极,举头唯见苍苍色。回看初日半轮月,下视嘉陵千丈黑”,足见明月峡之险。历代名人杜甫、李商隐、白居易、苏辙、陆游等都曾涉足明月峡,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

二、米仓道上的三国遗址

米仓道全长250公里,是川东地区一条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其从陕西汉中出发,向南越过米仓山,顺南江河谷到巴中,再在合川转嘉陵江而抵达重庆。目前米仓道上遗留的三国时期遗址有南充市的桓侯祠、张飞墓、瓦口关和王平墓;达州市的八漾山古战场遗址;巴中市的严颜墓、牟阳故城等。

(一)桓侯祠和张飞墓

桓侯祠位于南充市阆中市古城区,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张飞所建立的祠庙。阆中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历来都将此地视为巴蜀重镇。三国时期,刘备定益州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七年。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准备兴兵伐吴,张飞正准备率兵由阆中东进江州,就在发兵之时,被部将范强、张达谋害。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刘备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鞭挞健儿,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可惜张飞并没有引以为戒,后被部下杀害,取下首级并连夜投奔东吴邀功。民间传说这二人在途中听说吴蜀议和,便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后被渔翁捞获,葬于云阳飞凤山麓,后人于此建庙祭祀。刘备闻张飞死讯,哀痛不已,下令把张飞的身躯安葬在阆中,追谥桓侯。据唐代阆中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记载:张飞死后即建立起的桓侯祠,历经一千七百余年,屡毁屡建。唐时叫“张侯祠”,到明代正德年间,朝廷又重新进行了整修。清嘉庆年间又称“桓侯庙”,这一名称延续至今。光绪初年,川北道董润捐俸率府县重建正殿增修花园。民国岳永武、余仲钧所著《阆中县志》记载:桓侯庙在府署东,桓侯墓前。

桓侯祠现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规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墓亭及墓冢组成,整体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山门檐下悬挂的匾额为赵朴初书“汉桓侯祠”,左右两边分立石碑,分别为北宋文学家曾巩《桓侯庙记》和清总督常明的《汉张桓侯祠》,门前一对狮子原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铸造的铁狮,后在“”中被毁,于1983年重雕石狮。敌万楼高十余米,因桓侯号万人敌,故名。“灵庥舄奕”、“万夫莫敌”、“虎臣良牧”,这一系列的匾额也表明此楼为纪念张飞有力敌万夫之勇而建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始建于蜀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殿内正中为清嘉庆年间追封“桓侯大帝”的张飞文像,塑像高约2米,头戴冕旒,身披黑色蟒服,手握玉笏。左张苞执蛇矛,右马齐捧丹书。大殿后有廊道与后殿、墓亭相连,两侧百年丹桂、鱼池与后殿室内书画相映。墓亭始建于蜀,清代重建,亭内起石券拱,正中塑有张飞武官像,原为明永乐年间铁铸,后“”时期被毁,今为泥塑,张飞像头扎紫巾,身着铠甲,外披蟒袍,怒目虬髯,威武之极。左右为杀害张飞的范强、张达跪像。

张飞墓位于汉桓侯祠内北边,保存良好。与张飞武官像、桓侯神道碑相接。整座墓坐北向南,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高8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冢上林木葱茏,古树参天。周围由1986年重修的条石砌成围墙。

桓侯祠历经千年,虽几经损毁但不断得到重建、整修。

(二)八魃焦耪匠

八魃焦耪匠∥挥谇县八鞔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张飞与张邰曾大战于此。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a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a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a。a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公元215年,曹军大将张a率军进入巴西郡宕渠(今四川渠县),打算把巴西郡的人丁掠夺到汉中去。张飞率军迎战,与张a对峙了长达50余天。张飞将张a诱到一处狭窄的山路,然后亲率万余精兵从小道袭击。由于地形所限,曹军首尾不能相救,张飞大获全胜。这一仗,打得张a放弃了坐骑,仅率十余士兵翻山越岭,由小道狼狈逃回汉中。

八魃焦耪匠∥挥谝桓鲇汕江围成的半岛上,渠江在这里从南转向北绕山一周转了一百八十度,前面形成了一个约三平方公里大小的葫芦形坝,名叫沿渡坝,坝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八魃蕉笫卦诎油ㄍ陆路的瓶颈上,渠江从两边拥着八魃街鞣澹主峰的左右两侧山势陡峭,江水夹山峰最窄处直径约200米。八魃街鞣搴0尾桓撸因前后有起伏连绵的八座山丘而得名。民国杨维中《渠县志》载:“八魃剑低于真武山,在县东北……与地纪胜八骶,在县东北七里,起伏八处有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髌渖希故名按县八景之魃较雾。”“八髡,在县东十里许,渠江环其三面,余一径,仅容一人一骑行。蜀汉张桓侯破张a于此,其故垒,犹约略可辨上有桓侯庙今废。”民间传说张飞打败张邰之后,曾用丈八蛇矛在一块石头上记功提名,文曰:“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邰于八骼章砹⑹。”此即著名的“张飞立马铭”。宋明以来,山上还建有“桓侯庙”等建筑,但在“”时期,庙、碑皆被拆毁,现已无存。

(三)瓦口隘

瓦口隘,位于四川省阆中市石子乡瓦口隘村,坐落在利阆古官驿道上,背靠凹形山丘的右山麓,前是悬崖。瓦口关沟壑纵横,山峦重叠。清代《保宁府志》记载:“瓦口关在苍溪东15里,奇峰拱秀,远望如练,桓侯战张合屯兵于此。”民国《阆中县志》记载:“大土地关属二区,即瓦口隘在县城北约二十五里,接苍溪界。”现关口已毁,仅剩一段石砌城墙,长约百余米,东西走向,条石砌筑,城墙残高285厘米,宽229360厘米,条石宽33厘米,长92厘米。据说,山上原有一道顺山势起伏而成的石砌城墙,城墙中段有拱形石门,上刻“瓦口隘”大字,并有清代咸丰年间培修隘墙的碑记,到1980年代皆毁坏,石碑及石刻被附近村民用来作房屋地基。相传曹将张a攻打巴西,兵进瓦口关。张飞闻讯,急忙向刘备讨令去瓦口关阻击。他英勇善战,连败张a。于是,张a坚守关城不出,避其锋芒。张飞令其军士骂阵,且连日饮酒,诱使张a出战,张a仍然不出。张飞又命其部下假作怨恨之状,诱张a来袭,并扎草人于军帐之中。张a果然中计,大败而归,张飞于是乘虚夺得瓦口关。据附近农户介绍,关隘附近农田中曾有箭镞出土,证明此地确为古战场无疑。

(四)严颜墓

严颜墓,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草坝步行街上,墓已不存,仅有一市级文物保护碑标明位置。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进攻益州。刘璋军队在成都北面沿线顽强抵抗。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战便拉开了序幕。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担忧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严颜此人在《三国志》中无传,在《华阳国志》中仅有简略记载,从中可知严氏家族,是临江县的土著大族,“临江县:严、甘、文、杨、杜,为大姓。”严颜在面对张飞时的铮铮骨气,也是自幼受家族熏陶,刚烈不屈。他既代表着当地的名门望族又作为当家将领,岂能示弱。而张飞善待他不仅仅是出于对严颜临死不示弱骨气的钦佩,更是出于对严颜所代表的当地望族和将领的一种示好信号,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江州之战后,张飞和赵云分路进攻,平定郡县。张飞义释严颜后,在刘璋的部将中影响很大,后来张飞进攻巴西郡很顺利。《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此后张飞一路顺利,打到成都与刘备会师。这也是张飞其人本身的历史形象与在文学作品中的鲁莽凶悍的武夫形象所不同的证明。张飞能一路顺利打到成都也正是义释严颜后所收到的正面效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