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影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6:48

无忧无虑影视篇1

怪招之一:欲擒故纵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的一项治疗忧虑的措施很独到。他不是让忧虑者不去忧虑,而是让忧虑者来个“欲擒故纵”,每天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忧虑,即“用忧虑战胜忧虑”。专家们发现,尽情地忧虑一段时间,更能驱除忧虑。这有点像一个人闻了一阵腌白菜之后就会停止闻它的情形,也有点像越怕失眠就越失眠,索性就不睡,困意反倒袭来的情形。你怕忧虑的困扰吗?那么好,索性就专心致志地忧虑一会儿。

心理学家建议这样做:

1.平时通过想象、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打断忧虑,告诉自己,会有时间专门去忧虑的;

2.每天专门用于忧虑的时间最好30分钟;

3.专门忧虑时不要坐自己平时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后一坐这座位就产生忧虑,也不要在晚上睡觉前安排专门忧虑;

4.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证时间,要专心致志。这样做的结果是,人往往不能一门心思地去忧虑,逐渐地忧虑便悄然消失。

怪招之二:转换视角法。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忧虑重重。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的天,伞可不好卖呦!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如此忧心忡忡,老太太竞忧虑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访得一智者,智者为老太太出一怪招:晴天好晒盐,您该为小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如此转念一想,保您忧虑全消。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真无忧无虑心宽体健起来。

心理卫生专家忠告人们:“当人在审视、思考、评价客观事物或情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就可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这便是“转换视角法”的妙处。

原本,事情常有两面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得得失失,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必非把一件事情想得那么糟不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只要换个视角,常常会看到另一番情景,你说何愁不转忧为喜?

怪招之三:嘴角上翘法。

消除脸上的阴云,您就会告别心中的忧虑。怎么办?现在请跟我做:先请少许调整一下,使情绪平静一些。好请您嘴角上翘,尽力上翘。好,请尽力保持较长时间,一秒,五秒,三十秒……好!不管您刚才索然无味也好,百无聊赖也罢,抑或阴云满天,现在,保您乐起来了。朋友,你不妨当真再试,肯定效果更佳。这怪招将让您受益终生。

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个“笑”与“喜”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笑?笑就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什么是喜?喜就是高兴、快乐。不同之处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笑是情绪的机体变化,喜是情绪的内心体验。二者孰先孰后,孰因孰果?用俗话说,是先喜后笑,还是相反?推而广之就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还是相反?一般认为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就是先喜后笑,先愁后哭,先怕后跑等等。这自然有其道理。

无忧无虑影视篇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中学生而言,若无远虑,则很难有眼前的近忧。现阶段随着以分数为考核标准择优机制的竞争程度越加严峻,学生没有远虑,近忧显得更加明显。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是,学生中高考落榜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正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忧患意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存在合理范围的担忧,以此为动机促进自己认真学习,充实自己,进入好的高中,以及好的大学。部分学生面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年纪轻轻,黄金年龄就对自己的前途没有规划,也没有生活压力带来的忧患意识,尤其现阶段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导致学生没有尝试过吃苦,不了解吃苦,也不明白什么叫苦,对自己将来的生活状态没有忧患意识。也有人持不正确的忧患意识,过度忧虑、担心自己的生活将来没有保障,对任何小事都高度重视,导致不必要的心理焦虑。对于一个人而言,忧患意识需要科学的建立过程,不应该过早,如果在中学之前建立忧患意识,则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应有的童年生活,也不应该过迟,如大学建立忧患意识,那么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为时已晚,也有部分学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故中学阶段是科学建立忧患意识的最佳时期。

二、语文教学与忧患意识

中学阶段既然作为忧患意识建立的最佳时期,怎么建立成为一个难题。值得肯定的是要借助课堂教学设立课程专业性教育引导才能建立健康的忧患意识。课堂教育建立忧患意识有两个途径可供选择:一是设立专业的忧患意识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立要占用一定的课时量;二是植入到其他课程之中,借助其他课程完成忧患意识思想的灌输与教育。专业开设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但是同样存在不足,占用课时不说,忧患意识目前并没有形成体系,故没有系统性材料作为忧患意识的科学教材。植入其他课程看似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植入到合理的课程有效地结合则能够实现预定目标。也就是说植入其他课程更加可行,困难在于植入到什么课程中的问题。中学阶段的课时可以分为工具类和应用科学类,应用科学的学习、题材弹性不大,内容固定,举例范围固定。物理、化学、历史等应用类学科是难以植入的。只能在工具类学科中植入,工具类学科主要有数学、语文与英语,数学教学内容客观,推导过程严谨,教学灵活性差,不具有这种机制。英语处于零理解阶段,故只有语文成为可植入课程。

从语文课程特点来讲,语文是主要以现实社会为基础,以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元素为题材开展的认识工具学习。这种认识工具与现实结合极为紧密,语文教学可以不同语境、不同教学题材为载体进行,对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观察等方面题材的选择极为灵活,即使已经选择确定好了既定的教学题材,教师也可以灵活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论植入相应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有效植入知识不但不影响教学时间,反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好语文,获得植入性知识。忧患意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客观表征之一,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题材,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强化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学生忧患意识。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培中养学生忧患意识

按照忧患意识的文化素养特征与语文教学特征,忧患意识与语文教学可以紧密结合,忧患意识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二者毕竟是不同的内容,使得语文教学的选题有所缩小,可能会对语文教学有所影响,需要忧患意识相关知识与语文教学结合得系统、有效,且贯穿始终。从语文教学过程来看,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分字词句及语境方面渗透。在字词方面,中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词语,但是这些词语并不系统,应在课程安排中将不同类别词语分类对比等,这种课程安排方法已经在实施,目前需要做的仅仅是就忧患意识相关词语,让学生了解所有忧患意识相关词语,并借助不同忧患意识词语系统介绍忧患意识相关知识,这样学生既对忧患意识有所了解和认识,又对语文词语了解更加深刻。做到这一点仅仅需要任课老师在课程安排做相应的调整即可。在中学学习内容题材的选择中,多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内容的忧患意思相关内容,包括以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为题材的故事内容。学生对中学课文学习最深刻的不是词语,词语仅仅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最深刻的大多是故事内容,现有教材大多以道德教育为主,实际上是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现在需要将内容相对压缩,加入忧患意识相关题材。

无忧无虑影视篇3

【论文摘要】所谓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年轻的杜甫“归醉每无愁”,是没有多少忧虑的,所关注的就是个人的抱负和功名的追求。自从他为求仕途人长安再次应试落第后,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开始“十年困守”的艰难生活,使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的现状。自此,他的忧患意识也由个人前途的忧虑逐渐转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歌中也由“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转为“君不见汉家LLi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他对唐玄宗盲目发动开边拓土的不义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深为担忧;他对清浊不分、贤愚不辨的黑暗政治忧心如焚:“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他看到大雨成灾,就忧虑劳动人民的苦难:“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他“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长为一位自觉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诗人杜甫也被卷入战争的乱离漂泊之中,他亲眼看到了安史叛军的屠杀焚掠,亲身经历了与民同难的艰险流离,亲自感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心更贴近了劳动人民,忧患意识更加广泛深刻了。诗人最忧虑的是安史叛军还未平定,四方盗贼仍是很多:“所忧盗贼多,重见衣冠走”,又担忧官吏不顾百姓死活而横征暴敛,引起人民的反抗:“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他希望有贤德的官吏实行仁德之治:“诛求多门户,贤者贵为德”。直到临死之前,诗人仍在忧虑:“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忧时忧国,还是忧虑民生,都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社会根源。杜诗的忧时忧国,是从他“忠君”的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与国家前途命运的盛衰起伏密切相关的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非常强烈。例如:“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襟”,等等。他的诗歌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与忧心,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针对玄宗的黩武战争,他指出:“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他讽刺杨氏兄妹的荒淫生活,并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朝廷欢娱后,乾坤震荡中”。面对“安史之乱”带来的国难,他唱出:“国破i河在”的悲歌,鼓励朋友们“济时肯杀身”、“临危莫爱身”,他坚信“胡命岂能久,皇纲未宜绝”,希望唐肃宗“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对那些搞分裂割据的叛将“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缨”的行为他切齿痛恨,真切地表达了盼望国家安定统一的强烈愿望;杜诗的忧虑民生,是杜甫对社会动乱中生灵涂炭的忧虑,是他内心儒家“仁爱”、“民贵君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长期接近劳动人民的结果。在他的笔下,描写了众多的人民形象:农民、士兵、织妇、船夫、渔父、负薪的女子、无告的寡妇、被迫应征的老汉、提前服役的儿童,诗人不仅从多方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而且还表达了他们的愿望要求:“谁能叩君门,下令减租赋!”“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诗中广泛地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在长安时就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养活了这些剥削者。面对扩边战争给人们到来的灾难,他呼喊:“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在“三吏”、“三别”中,诗人一方面对劳动人民遭受“安史之乱”被迫服役的惨状哀痛不已,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安危又鼓励人们奔赴前线杀敌卫国:“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他在自己“幼子饿已卒”的情况下,仍然“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在自己的茅屋被风雨摧毁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是超越了个人生死利益的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忧虑。这已经超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准则,在他极少“达”过的一生中,无论穷达,他始终都要兼济天下,真可谓“于黎民,无刻不关其念”。黄彻说他:“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碧溪诗话》)卷十),朱弁也说他:“穷能不忘兼善,不得志而不能忘泽民”(《风月堂诗话》卷下),都指出了他强烈的忧民责任感已超过了一般儒家思想要求。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家庭,始终自称“儒生”、“老儒”、“腐儒”。儒家“人世”、“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影响他一生,“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是他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

无忧无虑影视篇4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同时,认知与人类的情绪密切相关。18世纪maudsley认为观念失调或失控会导致心理或精神类疾病[1]。不久,美国精神病学之父rush指出通过良好的精神可以控制或调节患者难以控制或不良的情绪反应[2]。当近代西方心理治疗流派传入到中国的时候,曾经被忽视或遭受冷遇的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又重新受到新的审视和估价,散在于中医古典医籍和临床实录中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方法,重新被认识。《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主张辨证论治的心理治疗和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足以唤起人们的关注。情绪疗法的原理情绪疗法是医生根据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情绪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病人实施不同的情境刺激,以唤起、诱导或激发患者的某种情绪反应,消除和控制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情绪状态的目的。《素问·五运行大论》最早提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它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利用情绪情感之间的相克规律,即一种情绪活动可以对另一种情绪活动进行影响、调节、抑制或矫正,使任何一种情绪活动都不会过亢或过激。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本身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不论哪一种情绪活动都是对外界不同刺激变化所做出的正常反应和外显行为,不同的情绪活动共同构成人类正常的和复杂的心理过程,通常以人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偏好等方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精气、津液等生理功能活动的状态。www.133229.com但是,任何一种情绪反应过激、强烈,或不及、太弱等,都会对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脏腑机能失常,经络闭阻,气机逆乱或阴阳失调等病理变化。若能消减、缓解过激的情绪反应程度和强度,显然有利于健康和疾病康复。消减、缓解或抑制过激、强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医生唤起、诱导或激发患者的另一种情绪反应的出现,去抵消、抑制过激、强烈的不良情绪反应,以求得情绪状态的和谐、平静和均衡,这是五行思想在心理康复治疗中的体现和应用。情志相胜的一般规律是: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素问·五运行大论》王冰注:“怒则不思,忿而忘祸,则胜可知矣。思甚不解,以怒制之,调性之道也。”《黄帝内经》正是正确地认识到了情绪因素对脏腑、经络、气血等的影响,以及不同情绪之间的制衡关系,巧妙地设计和创建了以情胜情的心理康复疗法。正如吴崐《医方考》云:“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顺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五行学说将人体内部的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等归纳为五个系统: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五个脏腑功能调节系统,它们之间的调节和控制方法有相生、相胜、相乘、相侮等多回馈路径的调节,是以情胜情疗法的理论基础。相胜主要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抵抗、制约和消减,其规律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以情绪配五脏则悲属肺金、怒属肝木、思属脾土、恐属肾水、喜属心火。因此,情绪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相互抵抗、抑制、消减的规律,利用这种五行制胜关系,用一种情绪去抑制所能制胜的过激情绪,便可矫正或恢复情绪之间的和谐、安静、平衡,从而达到心理康复的目标。关于认知对情绪的影响和调节作用,近三十年来心理学家做了很多实验研究。其中,arnord提出了“情绪认知评价理论”[3],认为情绪是个体对事件进行直觉评价的结果,直觉评价具有主观性并受到个人经验、记忆等影响,每一种情绪反应都是一种特定的认知和评价功能,并进一步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其基本的过程是:刺激(输入变量)认知评价情绪反应。sperry实验研究结果证明,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感觉接受刺激,在处理刺激的同时情绪加入,作用于认知部分,人们开动思维过程以达到所选择的目的[4]。因此,情绪疗法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情绪激发、诱导为手段,以纠正病态心理为目标,灵活而巧妙地设计出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心理治疗技术。情绪疗法技术1.喜乐疗法由于忧虑、思虑、愁闷则气机闭塞,或气血不行。喜悦、喜乐则气机调畅、气血通利,情绪舒缓,可以缓解或减轻忧虑、愁闷等情绪状态,故喜乐疗法有胜忧达志、和气通营、缓解忧虑、惆怅等效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忧伤肺,喜胜忧。”王冰注:“喜则心火并于肺金,故胜忧也。”常可用诙谐、戏谑和幽默的语言、行为、影像等,使病人心情喜悦,用积极、正面、怡悦、豁达的情绪去缓解忧愁、思虑、苦闷、悲观等情绪,促使阴阳协调、气血流畅。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有云:“喜可以治悲,以谑浪狎亵之言娱之。”2.激怒疗法愤怒是一种不良的负性情绪,然而适宜的愤怒情绪反应可以宣泄不满,缓解压力。思虑过度,患得患失,惦念不安,或忐忑不安则易导致气结、气滞、血瘀等病理损害。怒则气上,能升发阳气,激活气机,促进气血运行,适宜的愤怒反应可以起到忘思虑、去得失、解愁忧、消郁结、抑惊喜、振意志等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怒胜思”。王冰注:“虽志为思,甚则自伤。怒则不思,胜可知矣。”可利用易激怒的事件、语言、行为去治疗思虑、愁忧不解、意志消沉、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等负性情绪状态,从而治疗气机郁滞、气血不畅等躯体病证。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的方法是“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3.惊恐疗法喜悦的情绪对心身健康多属有益。追求舒畅愉悦,厌恶惊恐愁忧,本属人之常情。可是,过喜、大喜则神志涣散而不藏,或过度忧虑则气结不散。《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喜伤心,恐胜喜。”王冰注:“言其过也。喜发于心而反伤心,亦犹风之折木。过则气竭,故见伤也。恐至则喜乐皆泯,胜喜之理,目击道存。恐则水之气也。”使用惊慌的刺激,或恐吓的语言,或危言耸听的事件,营造惊恐的气氛,可以缓解气机郁滞,达到消除忧虑、分散注意、制胜过喜等功效。主要用于嘻笑不休、失言失志的癫狂发作、忧虑不解,或顽固性呃逆症。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记载:“恐可以治喜,亦迫遽死亡之言怖之。”4.悲哀疗法悲哀属于消极的负性情绪,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悲哀可以平息冲动,抑制过喜,忘却思虑。因而,可以成为制约某些不良情绪的手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王冰注“悲则肺金并于肝木,故胜怒也”。再者“悲发而怒止,胜之信也”(《素问·五运行大论》王冰注)。悲则气消,可以缓解和减轻气机逆乱、气机逆上等。悲哀之情常表现为意志消退、哭泣不止、声泪俱下等,使郁结于胸中的愤怒情绪得以宣泄、排遣或消减,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紧张、愤怒等,所以情绪压抑、愤怒不止所导致的躯体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痊愈。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认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5.思解疗法思即思考、思虑的过程和内容。思解疗法是指医生可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相关事件进行思考,或深思熟虑,以制约恐惧、担心、焦虑等情绪状态,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和躯体不适。思考、思虑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思维的内容就是有关对象和事件的信息,思维的过程就是对相关对象的属性、运动、状态、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以便形成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求得问题解决。恐惧、恐慌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所遭遇认识对象的信息知之甚少,问题解决困难,感觉直接面临威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恐伤肾,思胜恐”。王冰注:“思深虑远,则见事源,故胜恐也”。再有“思见祸机,故无忧恐”。通过医生的教育、启发、训练或传授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地思考、深思熟虑或深谋远虑,使患者在理性的支配下,准确地看待问题,客观地预见未来,不妄想、不夸大相关事件,就可以很好地排解恐惧、惊慌等不良情绪,从而收敛涣散的神气,纠正心理偏差。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认为:“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结语美国心理学家beck提出“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情绪障碍者有独特的认知模式。人们经历生活事件和各种刺激时产生情绪反应,首先要经过认知中介的作用。情绪反应并不是直接由事件或刺激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的接受、评价、赋予意义等过程才产生的[5]。个体的情绪、情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和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所决定的,即一个人的内心认知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可是,人类天生就有歪曲、消极、不合理的认知偏见,如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扩大或缩小、全或无思维、强求思维等,因此,合理的情绪疗法可以通过改变诱发事件(刺激)、转换信念系统(认知方式)、纠正情绪体验等手段,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运用情绪疗法时,首先要注意激发情绪的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过强或不及。情志刺激过强可能引发意外或加剧病情,不及又不能达到疗效。其次,要注意选择患者,对体质状态不佳,或文化程度偏低者不适宜使用。“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若胸中无才器

5.思解疗法思即思考、思虑的过程和内容。思解疗法是指医生可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相关事件进行思考,或深思熟虑,以制约恐惧、担心、焦虑等情绪状态,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和躯体不适。思考、思虑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思维的内容就是有关对象和事件的信息,思维的过程就是对相关对象的属性、运动、状态、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以便形成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求得问题解决。恐惧、恐慌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所遭遇认识对象的信息知之甚少,问题解决困难,感觉直接面临威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恐伤肾,思胜恐”。王冰注:“思深虑远,则见事源,故胜恐也”。再有“思见祸机,故无忧恐”。通过医生的教育、启发、训练或传授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地思考、深思熟虑或深谋远虑,使患者在理性的支配下,准确地看待问题,客观地预见未来,不妄想、不夸大相关事件,就可以很好地排解恐惧、惊慌等不良情绪,从而收敛涣散的神气,纠正心理偏差。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认为:“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结语美国心理学家beck提出“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情绪障碍者有独特的认知模式。人们经历生活事件和各种刺激时产生情绪反应,首先要经过认知中介的作用。情绪反应并不是直接由事件或刺激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的接受、评价、赋予意义等过程才产生的[5]。个体的情绪、情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和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所决定的,即一个人的内心认知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可是,人类天生就有歪曲、消极、不合理的认知偏见,如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扩大或缩小、全或无思维、强求思维等,因此,合理的情绪疗法可以通过改变诱发事件(刺激)、转换信念系统(认知方式)、纠正情绪体验等手段,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运用情绪疗法时,首先要注意激发情绪的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过强或不及。情志刺激过强可能引发意外或加剧病情,不及又不能达到疗效。其次,要注意选择患者,对体质状态不佳,或文化程度偏低者不适宜使用。“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若胸中无才器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张氏的观点,无疑使得《黄帝内经》抽象的理论切近于临床。同时,朱丹溪在临床使用实践中,对情绪疗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不良反应),提出了补救措施,使得情绪疗法更加完善。《丹溪心法》曰:“无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癫痫狂妄之证,宜以人事治之,非药石所能疗也,须诊察其由以平之。怒伤于肝者,为狂为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为癫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为痫为癫,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思伤于脾者,为痫为癫为狂,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惊伤于胆者,为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于心包者,为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此法惟贤者能之。”情绪疗法的原理是利用五行相胜的机制,医生借用语言、行为、表情、态度、训练等手段诱导、激发或刺激患者,以唤起患者某种情绪活动。可是,由于刺激的强度不够,很难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可以因为刺激的强度太过,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朱丹溪诸种“解之”方法为处理不良后果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临床实践中掌握适度的情绪刺激,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是必须兼顾的问题。同时,也要有应对不良后果的充分准备。由于情绪波动最易引起内脏气机变化,进而发生其他生理和病理改变,故情绪疗法不仅能够调节、控制和纠正情绪变化或心理障碍,也可以使躯体症状得以缓解、治愈和康复。《程氏易简方》认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然从七情胜负化制以调。昧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加重,重者乖危矣!”从古到今,情绪疗法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1]aikenlr,kandeler,michealhe,etal.encyclopediaofpsychiatry(vol.3).newyork:wiley,2001:95-97[2]ebertmr,goldfieldmr.currentdiagnosis&treatmentinpsychiatry.newyork:mcgraw-hill,2000:1211-1213[3]goldapplek,funderdc.treatmentspecificeffectsofcognitivebehaviortherapy.archgenpsychiatry,2004,61:34-41[4]alfordba,holmbeckgn.theintegrativepowerofcognitivetherapy.newyork:guilford,1999:363-369[5]raymondjc.currentpsychotherapies.4thed.peacockpublishersinc.itasca,illinois,1999:493-499(收稿日期:2008年1月2日)

无忧无虑影视篇5

关键词:日本当代文化忧郁性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

许多日本当代作家作品中都具有忧郁性特质,无论是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还是村上春树,他们的作品中无不充满“孤独、寂寞”、“忧郁、彷徨”、“无奈”。从作家人生经历、社会环境和所处时代背景出发,以上述三位作家为代表,研究日本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特色,探究其所具有的共同特色――忧郁性,并总结忧郁性的形成原因,发现当代作家创作的隐喻意义,从其文本中抽绎出最浓密的国民主义价值观。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民族及其文化,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一、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的特征

(一)川端康成作品的忧郁性

川端康成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作家本人对世界的“悲观”认识。他在童年没有感受到家人的温暖,相反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悲哀因素。他把这种深刻的情感宣泄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他的作品《伊豆的》[1]全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伤感。概括起来,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是以虚无思想为基础,追求一种“颓废忧郁的美”。他的作品是由虚幻、哀愁和颓废三个因素构成的,以病态、失意、孤独、衰老和死亡,反映没落的心理和颓废的生活。

(二)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形成原因

1.日本传统美学的影响

日本的“物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作家,尤其是川端康成。川端康成继承了这种“物哀”思想,《雪国》[2]描绘、展示了岛村所深深体悟到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缺憾美,这与日本传统美学十分契合,其文学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深沉而纤细,交织着主人公对自己处境的悲怨,融入了作家对主人公的同情、爱怜,因而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感伤的审美状态。

2.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日本远古人受到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亲和,对自然美的感觉敏锐而纤细,这种自然观和美学思想,成为日本人把握自然美和创造艺术美的底流。川端康成自觉而忠实地继承了这一审美传统。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加上频繁的灾害,无所不在的恐惧,在漫长的时间里雕塑了日本人的气质。对于工作、家庭、爱情,甚至神经质般的忧郁渗在了日本人的骨子里,这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深刻体现。

3.佛教“虚无观”的影响

佛教是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佛教讲究“万物一如,轮回转生”、“虚无”、“无常”,《雪国》结尾处描写了叶子的死亡,美到极致,蕴含了佛教“轮回转生”的思想,《招魂节一景》结尾处涂上了佛教“虚无”的色彩。佛教“无常观”不仅融于日本古代传统文学中,而且使得他的作品蒙上了“忧郁”、“悲”的色彩。

(三)川端康成文学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启迪

川端康成启发了新时期中国作家的审美眼光,使其从政治化、社会化的写作中逃离出来。随着20世纪以来中日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0世纪中国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于川端康成“物哀化”的审美趋向。莫言说过:在我刚开始创作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处在所谓的“伤痕文学”后期,这时的中国文学,还负载着很多政治任务,并没有取得独立品格,川端康成对美学的追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中国的作家创作时应该去感受真正的文学对象和审美品质[3]。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忧郁类作品既有川端康成式的色调,更有其本土化生成性,不仅结合了日本式审美情趣,而且立足于中国民族文学,开创了新的文学创作形式。

二、大江健三郎作品忧郁性的特征

(一)大江健三郎作品的忧郁性

大江健三郎的创作紧紧抓住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深切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边缘弱势群体的关怀;对日本民族命运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大江健三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凝结在其文学作品中便体现出深深的忧郁性。“苦难”在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里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作品都绵延着令人窒息的痛苦和绝望。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担忧,深深的忧郁性渗入其中。

(二)大江健三郎作品忧郁性的形成原因

1.个人生活体验的影响

大江健三郎的忧虑意识与时代幻变与个人体验直接相关。日本战败带来的民族屈辱,传统天皇制崩溃,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让他内心充满紧张和不安。残疾儿小说的灵感来自亲身经历,他把自己的残疾孩子与广岛的二战遭遇联系在一起。且将目光投向西方并最终停留在萨特身上。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世界存在荒谬性,积极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倾向,与大江内心深处对于时代、民族、人类的体验和焦虑一拍即合。这一切促使他力图在文学世界中表现自己的忧郁性。

2.日本民族忧郁传统的影响

大江文学的忧郁意识无疑植根于日本民族的忧郁传统。日本是岛国,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无时无处不在。日本又是忧思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与浓厚。日本传统文学观念认为,在人们的各种情感中,只有忧愁苦闷之类的情感才会让人感触最深,结合日本的国情形成的特有文化中的忧郁传统,不仅使日本的忧患意识不断增强,而且促使日本民族形成独有的性格特征。这种民族忧郁特质深深植入日本作家的脊髓,并影响了大江文学的忧郁性。

(三)大江健三郎文学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启迪

大江健三郎与中国作家的文化交流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莫言在《影响的焦虑》中表明了学习外国作家作品时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作家“如果要写出有个性、有原创性的作品,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必须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和了解世界文学的动态。”“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更积极的态度、更高的热情和更大胆的手段,去与外国的同行们交往,去向外国同行们学习和借鉴。”[4]p9“不大胆地向外国文学学习借鉴,不可能实现文学的多样化;不积极地向民间文化学习,不从广阔的民间生活中攫取创作资源,也不可能实现文学的个性化、民族化、多样化。”[4]p10莫言之所以获得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也与大江健三郎对他的作品高调的认同不无关系。大江作品启迪了中国作家,为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三、村上春树作品忧郁性的特征

(一)村上春树作品的忧郁性

村上春树作品一般反映年轻人的快乐与悲哀,很少有实质性的事件,常常是一些思绪与感触,抒发莫名的迷茫与哀愁,具有典型的忧郁性特征。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5]描写主人公的空虚、自我封闭,快乐时不与人分享,痛苦时不与人分担。看似坚强的外壳难以掩饰灵魂深处的空虚。自私的永泽,自卑的直子,无论对父母、朋友,还是所爱的人,都保持一定距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不愿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死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死观的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忧郁性。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满孤独和忧伤,为易逝的青春和生命而哭泣,为被剥夺了的自我而哭泣。

(二)村上春树作品忧郁性形成的原因

1.作家自身忧郁性格的影响

文如其人,从一些主人公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性格倾向。实际上,村上虽然是作家,却很少与文学界来往,也不参加任何作家协会。他很少在电视上露面,也不做任何报告,不接受任何采访。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善与人交际,自己也很孤独,他将这种孤独忧郁的情感倾注在作品中。

2.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村上春树作品的忧郁性根源在于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挪威的森林》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村上二十岁左右,对他来讲,这一时代就是甲壳虫乐队、古巴危机、越南战争和“大学纷争”的代名词。当时政治动荡,世界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之中。日本战后实行民主制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经济,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技术革命与经济繁荣,人们像无根的野草,产生了孤独感、虚无感、失落感,不敢面对社会,也无力改变社会。村上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孤独、不安和空虚,在作品中呈现出忧郁的特征。就其本质而言,应视为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是梦想中世界无法实现的失落,是两个世界无法彻底融入的迷失。

(三)村上春树文学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启迪

村上春树文学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在不断深化,模仿村上春树的作品不断出现。模仿主要集中在主题、情节、作品风格、结构、技巧等方面。“70后”作者孔亚雷《不失者》[6]的主角是普通的小职员,一个失无可失、无可再失的“不失者”、追寻自我而踏上逃亡之旅,作品深深烙上了村上春树的文学特色,但可以说比村上作品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文化。“80后”作者张佳玮的《加州女郎》[7],也流露出村上春树式的忧郁性气息,显然其许多细节受了村上春树的启示。

四、结语

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作家作品虽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即弥漫着忧郁的感情基调。忧郁性浓缩了日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生与死、乐与悲、虚与无、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集中显示了日本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日本式的忧郁和审美情趣为中国作家创作注入新的元素,值得中国作家借鉴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加强中日两国文化及多领域的相互借鉴和交流,使中国文学呈现出既富有自身特色又多元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文集――伊豆的[m].叶渭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我变成了小说的奴隶――莫言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摘要,2000.9.10.

[4]莫言.影响的焦虑[J].当代作家评论,2009(1):8-10.

[5]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孔亚雷.不失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无忧无虑影视篇6

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时候,无忧无虑的,和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嬉戏,但由于无忧无虑,而为后一年拖尾巴!

一转眼,五年级期中考试到来了,对于我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儿,有一点儿危险。因为考试前,母亲曾答应过我:只要考进前十名,就让我继续学中国舞。

考试完毕了,当老师说出名次时,我的希望破灭了,我,第十二名,就差一点就进了前十名了,这时,我后悔莫及!

这“苦“终于降临了!

面对这无情的回忆,我的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跑到了脸上。

但是,这无情的回忆见到了我这真诚眼泪,终于放出了我快乐的时光。

老师要我们征稿,内容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经过查资料、看电视、看报纸等,把我这篇文章满意地交上去了!

那时,我并没有想过能获奖,因为,很多人征稿,又不止我一人。或许老天见到了我悲惨的一幕,让我的作文获奖了。

当时我太高兴了,似乎要飘飘然了!

深夜慢慢地降临了,我隐隐约约只能见到月亮的影儿,面对这深刻的回忆,快落下的月亮,我不禁感慨:“人世间不仅有快乐,也有悲伤”!

无忧无虑影视篇7

从社会常态看,虽然媒体针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多少会影响受众的情绪和判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更加警惕,但生活秩序、社会秩序并没有受到颠覆性影响。媒体关于负面事件的报道,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公众的“道德焦虑”,对此不能无限夸大。

如果说媒体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引起了一些“道德焦虑”,这种“焦虑”也远没有严重到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程度,而不过是社会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代价”。更要强调的是,媒体报道负面事件是在履行职责本分。

中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国情不同,新闻报道的原则和理念也有所不同,中国媒体不能照搬西方媒体信奉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教条,但是也不能把“报喜不报忧”奉为不可动摇的圭臬。媒体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正确对待“报喜”与“报忧”的辩证关系,做到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当媒体“报忧”逐渐成为正常的报道形式,受众也就能逐渐以平常心看待“报忧”新闻,久而久之,社会上因负面新闻产生的“道德焦虑”就能逐渐缓解。而不至于因为在电视上看到一则“瘦肉精”的新闻,就产生“市场上的猪肉全都有瘦肉精”的恐慌。

与媒体履行责任相对应的,是媒体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权利应当依法受到保护。如果某家媒体或某些媒体未能履行媒体责任,在报道社会商业诚信缺失、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时无中生有、上纲上线甚至参与不正当商业竞争,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就是了,但不能以此为理由,限制或剥夺媒体的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媒体自律和对媒体的他律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当的、必要的,但在当下的中国,尤须依法强化对媒体权利的保障。前不久,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表示,要鼓励新闻媒体记者选择打击制假售假典型案例进行暗访,必要时可安排公安人员进行保护,以确保记者更深入地调查和跟踪报道,挖得更清楚,搞得更准确。动用警力对媒体打假进行保护,具体措施是否合适可以探讨,但这种注重保护媒体权利的观念和思路,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摘自《青年记者》)

无忧无虑影视篇8

关键词:湖湘文化忧患意识魏源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远在先秦,湖湘大地上就形成了一种异质地域(湖湘大地)及民族(原住民、三苗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复合体――湖湘文化。这种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特质,其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优秀组成部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以忧患意识为主导,以其鹰扬伟烈的英雄气概、天下千秋的承担精神、忧乐求索的忧患意识昭示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湖湘子弟“位卑未敢忘忧国”“长歌慷慨莫徘徊”。

忧患意识自古就有,孔夫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说“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魏源说“《六经》忧患书,世界忧患积”,等等,足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古今志士仁人的共同品质,尤其是湖湘人的共同品质。

一、忧患意识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忧”,《说文》解释为:“忧,心动也,从心尤声”。《辞源》把“忧”解释为“忧患、担心;疾病”。“患”,《说文》解释为:“患,忧也,从心。”有忧患、担忧、祸害、灾难等义。《辞源》则把“患”解释为忧虑、灾患、忧患、疾病等。“忧患”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的《易传》和《孟子》中。《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孟子・告子章句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患”一词虽出现较晚,但是忧患意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大概最早出现在殷末周初,从徐复观认为忧患意识“当系来自周文王与殷纣间的微妙而困难的处境”,而后“却正为周公召公们所继承广大”可以断定。

忧患意识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伴随着中华传统忧患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古自今延绵不息。究竟什么是忧患意识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伯指出:“所谓忧患意识,是说人对自己的处境与现状,时刻抱有警惕之心。”徐复观认为忧患意识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即精神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孙云认为忧患意识是“主体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粗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夏乃儒说忧患意识是“历史的觉醒者在使命感地驱使下,面对着艰难的时世,所发生的一种忧虑、悲悯的精神状态”。

虽然这些人对于忧患意识的认识各有不同,但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忧患意识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首先,它体现出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无论是在历史转折时或身居困难的处境,还是在盛世,忧患意识都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正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得而不忘丧。其次,忧患意识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任何一个时代的忧患意识,都蕴含着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含义。再次,忧患意识蕴含一种昂扬的奋进意识。奋进是忧患意识的价值导向,而忧患是奋斗的动力。忧患意识并不是悲观主义和厌世主义,而是一种激励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人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创造永恒的生命价值,恰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忧患意识有时还反映出一种赤诚的爱国情怀。当个人的思想上升到以国家为思考点的层面上时,它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往往蕴含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虽然忧患意识并不等同于爱国主义,但忧国忧民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涵,也是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忧患意识是湖湘文化爱国主义传统的灵魂所在,正因爱国才忧国、爱民才为民忧。在这一点上,屈原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思想源头,是我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是面临危难、困难而不屈服、不畏惧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虽然只是一种区域文化中的意识体现,但是它的影响却能辐射至整个中华文化传统,它的发展和演变是历史的见证。自古以来,身怀社稷之愁、黎元之忧和身世之慨、忧民之嗟的湖湘志士文人数不胜数。他们是湖湘文化忧患意识体现的杰出代表,深受传统忧患意识的影响,同时又推进湖湘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发展演变。

二、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清朝逐渐走向衰亡,弊政丛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到了“川壅必溃”的地步,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曾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朝不复存在,中国一步步地陷入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深渊。在这种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民族矛盾,无数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仁人志士不断涌现出来,坚持“救亡图存”,他们使具有良知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家兴衰存亡、深切体会到“家国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并且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来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国和社会。在这民族存亡、家国衰败的关键时刻,寻求“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便成为时代的号角。

这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不仅包括忧国忧民之情,更包括救亡图存、改造社会之思。这种忧患意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是对古代忧患意识的继续和超越,时代赋予了它全新的历史内容。为“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们的救国思想和爱国行为无不是在忧患意识的驱使下发动和进行的。深受先前湖湘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影响,优秀的湖湘子弟站到了时代的最前列,以魏源为代表的湖湘子弟在“救亡图存”的大业上先忧后乐、上下求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现出了强烈的承担精神,而这种强烈的承担精神正是以深刻的忧患意识为基础的。

魏源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他的忧患诗中。他那些忧国忧民、感时愤世的忧患诗读之使人荡气回肠,其忧患范围之广,涉及社会人生各个方面,其忧愤之长,绵延魏源的坎坷一生。

魏源之忧,首先忧民生之多艰。早在道光年间,魏源就表明了自己“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集》)的远大抱负。清末,政治腐败,财政拮据,加之黄河、长江水患不断,人民生计十分艰苦。魏源如此描绘:“无一岁不虞河患,无一岁不筹河费,前代未之闻焉;江海惟防倭防盗,不防西洋,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病漕、病鹾、病吏、病民之患,前代未之闻焉。”(《魏源集・明代食兵二政录叙》)面对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魏源并不是消极悲观,而是积极进取、发愤图强;不仅提出“人定胜天,造化在我”的口号,而且在很多诗歌作品中都抒发了自己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博大情怀。

魏源之忧,其次是忧政治腐败,军队衰弱。魏源亲眼目睹了清王朝政治的腐败,认为那些官僚伪君子祸国殃民,是造成国家民族种种危机的总祸根。面对朝廷军队衰弱,不能抵御外敌侵略的情况,魏源无比忧愤,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烟流毒,罪万准夷……,此凡有血气着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实行“救亡图存”,以此来唤醒民众认识外敌、抵抗外敌的觉悟。

魏源之忧,再次是忧人才之虚患。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两大“积患”,即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寐”指昏庸无知,不知国内利弊得失,也不知外敌入侵之害;“虚”指空虚不实,徒有虚名,如政绩不实,军队浮弱。人才虚患,贪官污吏当道,魏源对此忧患万分,痛感“天下之无才”(《魏源集・序》),“无一人堪称军吏”(《魏源集・叙》)。他对朝廷大员昧于国外形势又甘于抱残守缺的愚昧状况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大声疾呼“何不开海夷驿馆筹边谟,夷情夷技及夷图,万里指掌米沙加”。

魏源的忧患意识是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忧患意识,反映出当时忧患意识的鲜明特点。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区别于历代忧患意识的独特特点,可大致概括为几点:第一,抨击西方列强侵略,批判腐败统治集团。鸦片战争中,大清帝国被英国打败,这引起了魏源的愤慨,他谴责了英国以鸦片来削弱他国财力、物力后发动侵略战争的卑鄙行径和罪行,同时,他也痛心地指责清朝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中体现出的腐败无能与媚敌投降。第二,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提出政治改革。面对家国危难,魏源并非仅仅空谈忧患,而是积极为改革弊政,解决现实困境问题,寻求救亡图存之道而出谋划策,并亲自参与实践。第三,全面审视传统文化,向西方学习。魏源针对汉学和宋学之弊端提出了“以经术为治术”的主张,认为“六经其皆圣人忧患之书”。他还对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重德轻才的人才观进行了修正,鸦片战争后,他写下了《圣武记》《海国图志》等优秀著作,总结战争失败之教训,主张中国和外国“学问同献酬,风俗同抵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集・序》),这些体现了魏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否定。

魏源的忧患意识正是他勇于改革和爱国爱民行动的思想基础。他的忧患意识从本质上是以挽救封建统治为出发点的,虽不为当政者所理解,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但却为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近代先驱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成为近代忧患意识的继往开来者。近代爱国先驱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又同时赋予近代忧患意识以崭新的内容。

无忧无虑影视篇9

【摘要】目的探讨情志的心理治疗,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病人在患病时的情绪变化,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方法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暗示疗法、开导法。结果通过支持疗法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灌输观念获得治疗效果;说理使病人了解病情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结论情志的心理治疗惯穿护理全程,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向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情志心理治疗康复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随着外界不同因素的刺激,而有不同的精神情志变化。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超过正常适应能力,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所以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精神情志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种精神情志变化,是健康的象征,而失去这种特有机能,都是病态的表现。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1]。这说明了正常的精神情志变化,能维持脏腑器官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保持健康。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中医名著《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能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化反过来又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的:“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则则著而为也。”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这就说明了情志的心理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情志的心理治疗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那种以疾病为对象,就事论事的护理已不能完成护理学的使命,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包括患病的人和健康的人)。护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的护理需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其任务是维护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护病人以及指导康复。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及技巧,治疗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及个性等有关问题[2]。目的在于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忧郁等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的非适应行为,包括对人事的看法及人际关系,并能较有效地采用适宜方式处理心理问题及适应生活。其实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整个交往过程中,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心理影响,并对病人的疾病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人在患病时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为此,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几种心理治疗方法,以减除患者在患病期间的情志变化。

3.1情志心理治疗的原则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如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感到如同在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个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的心理治疗。

3.1.1新入院病人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3.1.2危重病人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须耐心安慰和开导。讲清情志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1.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精神上压力大,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亲人的病人,尽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有条件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内容和怡情悦。

3.1.4对易发怒生气的病人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

4情志心理治疗的方法

4.1支持性心理治疗它具有支持和加强病人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以解释、鼓励、保证和安慰为主要。病人患病后对自己的性质缺乏认识和了解,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情。对于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人,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一旦发现病人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疑虑不安时,应及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向病人作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以振作病人的精神,消除其紧张与焦虑情绪,唤起希望和信心。

4.2暗示疗法病人不经过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护理人员灌输给他的观念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权威性、学识和治疗能力,也取决于病人的人格特点及情绪状态对接受暗示的程度。病人对护理人员比较信任,感情好,便容易接受暗示。相反,则会无条件地拒绝暗示。但是,在实施暗示治疗时,应事先向病人讲清楚治疗的目的和病人的要求,其语言要温和、简短、明确和有力。结束后,应向病人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的成效,同时叮嘱病人要继续照此锻炼,促使功能恢复。

4.3开导法通过正面说理使病人了解自己病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护理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的信号。语言的刺激比其他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谓告之以其败,是指向病人指出产病逝危害,使病人重视疾病认真对待之,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贻误病情;所谓语之以其善,是指要求病人与医者很好配合,告诉其疾病的可愈性,只要遵照医嘱服药,病是可以治愈的;所谓导之以其所便,则指告诉病人如何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至于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给以一定承诺、保证,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

首先要教会病人制怒,《内经》指出“百病之生于气也,即则气上”,“怒伤肝”,说明怒可以致病。要保持健康,应念念克制发怒。铭刻:“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其二是教会病人怎样解忧排愁,著名文学家冰心说:“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心胸就宏大起来,精神就会充实起来,心情自然就可以乐观,情绪自然就会兴奋。”当病人出现忧愁时,切不可让其“闭门独忧”,而应协助病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到户外活动,听音乐等,以舒畅情怀。其三,教会病人摆脱悲伤,当病人处于疾病的磨难时,会产生悲感,护理人员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拔的精神,驱散悲伤情绪。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中医还有关于“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情志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护理上也可适当用之。

总之,情志的心理治疗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其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行为,提高病人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进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无忧无虑影视篇10

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志,是人体对外界或内在刺激产生的不同情绪反应。七情病指七情过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病由内生,因而又称为“内伤七情”[1]。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七情病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包括多种疾病表现复杂,但是只要抓住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就抓住了治疗的关键。有时可以辨病用药,不拘辨证[2]。笔者借鉴古圣先贤的经验结合临床,浅析七情病的中医论治。

1七情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中医辨机论治

1.1喜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喜本对人体健康有益,所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素问•举通论》),但是过喜易使人乐极生悲。《内经》曰“喜则气缓”(《素问•举通论》)“暴喜伤阳”“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陈言《三因方》曰“喜伤心,心气耗散……因喜则神庭融泄”,喜为心之志,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气浮越于外,出现面红,微汗出,不眠,经脉驰纵,脉浮而虚,甚则精神狂乱或者死亡。喜病的治疗首先采用情志疗法即情志相胜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恐胜喜”,喜属心志属火,而恐属肾志属水,所以恐能胜喜。如张子和《儒门事亲》载: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患者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生恐惧心,“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尉之。”问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也。”这是运用恐胜喜的典型病例;本病之因机在于“喜伤心,心气耗散”,清代费伯雄在《医醇剩义》中认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所以本病治则宜养血安神,益气定志,方用建极汤(《医醇剩义》方由天冬、琥珀、辰砂、五味子、炒枣仁、黄芪、人参、当归、白芍、丹参、柏子仁、大枣、生姜组成)化裁。

1.2怒病的病因病机、症侯特点及治疗《内经》曰:“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举通论》)“暴怒伤阴”“怒伤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陈言《三因方》曰:“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蓄怒伤肝则气郁”,“因怒则魂门弛张……脉必弦涩”,怒为肝之志,怒则气上,甚则肝气横逆上冲。症见两胁作痛,郁而化火则肝火上炎,心烦易怒,转侧难眠,面红目赤,舌红少苔或舌红苔黄脉弦数,甚则脑出血而亡,即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怒病的治疗首先对机用情志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所以适当运用悲疗可以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亢愤的情绪。同时宜鼓励患者放宽心胸,换一种角度来看所恼怒的人和事,拿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和禅家“竹密不妨流水过,长空不碍白云飞”的气概,宽容自己所不能原谅的人和事,大发慈悲恻隐之心,则怒气渐消。张景岳曰:“方其大怒气逆之时,则实邪在肝,多见气满腹胀,所以当平也[3]。所以本病治疗宜用平肝镇逆、疏肝理气和中的方药治之,方药可用解怒补肝汤(方出自陈士铎《辨证录》由白芍、当归、泽泻、柴胡、荆芥、甘草、枳壳、丹皮、天花粉)化裁。怒病的症侯在临床中最常见,我们在临床中先用心理开导之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常将患者说得声泪俱下,再结合平肝疏肝之中药豁然而愈。

1.3忧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忧伤肺”,《三因方》曰:“忧伤肺者,心系急,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忧伤肺,肺气凝痰”“因忧则魄户不闭……脉必洪短”。忧属肺志,忧伤太过,肺失宣肃,卫气卫外受阻,症具洒淅寒热,痰气不清,或鼻塞不通,胸闷咳嗽,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忧病的治疗首先用情志疗法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胜忧”,所以医者宜想法令患者生欢喜心。喜出于心,心主血脉,故喜笑还能使气血活畅,生机活泼[4]。可用谈心的办法消除忧愁之根,令人转忧为喜,也可用讲笑话等办法令患者欢笑而消除忧郁的情绪,再结合方药治之。本病病机为忧伤肺,肺失宣肃,所以本病治宜宣肺通窍,理气化痰,安神定志。方用萱草忘忧汤(《医醇剩义》方由桂枝、白芍、甘草、郁金、合欢花、广陈皮、半夏、贝母、茯神、柏子仁、金针菜组成)化裁。笔者曾治朋友之女于某,20岁,2006年8月21日就诊。患者6月高考时分数在一本分数线之上,报北京某大学未取,想上学报二本又不肯,复读心又不甘,左右为难,终日忧郁寡欢,渐感胸闷咳嗽吐白痰,鼻塞不通月余,多方延医不效,余经仔细诊察后知其为忧情所伤。用周易预测之法知她有贵人帮扶,告曰9月以前会如愿以偿,兹转忧为喜,处以萱草忘忧汤化裁,8月31日接到北京某大学录取通知,此后忧病告愈。

1.4思病的病因病机、症侯特点及中医治疗《内经》曰:“思伤脾”,“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三因方》曰:“思伤脾者,气留不行,积聚在中脘,不得饮食,腹胀满,四肢怠惰”“思伤脾,气郁涎结”,“因思则意舍不宁……脉必弦弱”。思属脾志,思虑太过,气机不畅,影响脾运化功能则症见食少神疲,四肢倦怠乏力,郁而化火,扰及心神则心烦失眠,舌红少苔或苔黄腻,脉弦细而弱或弦细数。治宜针对病机用情志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胜思”,即医者设法让患者发怒以消除忧思的结气。《续名医类案》载:张子和治二年不寐之女人,查其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约定,以怒激之。多取钱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方而去。其妇大怒出汗,是夜困眠,数日不寤,逐渐而愈。这是“怒胜思”的病例。本病之因机在于“思伤脾”,“思则气结”,故本病治宜健脾理气,安神定志。方用归脾丸合越鞠丸化裁。

1.5悲病的病因病机及症侯特点及治疗《素问•举痛论》曰:“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本神》曰“悲哀动中则伤魄,魄伤则狂妄不精”。《三因方》曰:“悲伤心包者,善忘,不识人,置物物在处,还取不得,筋挛,四肢水肿”。悲则气逆,愤郁不舒,气机不畅,肺清肃之气不能下行,症见神情郁闷,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紧。悲病的论治:首先宜谴除悲哀之因,可以用民间所说的冲喜法,指举办一场喜庆事,给患者带来喜悦的心情,而促进悲哀情绪的消除。本病之病机在于“悲则气消”伤在心肺,故治疗宜益气养心,肃肺化痰。方用加味参苏饮主之(主要药:人参、苏子、沉香、桑白皮、栝楼皮、橘红、半夏、丹参、柏子仁、薏米、生姜)。笔者曾治一患者李某,女,38岁,2003年5月就诊,自诉丈夫因车祸丧生,兹感痛不欲生,渐感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胸闷脘痞,纳食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而腻。此为悲情所伤,患者是笔者高中同学兹给予心理安慰并处参苏饮化裁,后来介绍李某与另一位大学同学结婚,此后诸病告愈。这是药物结合冲喜法治疗的病例。

1.6惊病的病因病机症侯特点及治疗《内经》曰:“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三因方》曰:“惊伤胆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说物不竟而迫”。惊则气乱,阳气浮越于外,症见头晕迷蒙,真阴散乱,固摄失权,故出现遗尿、遗屎,心中悸动不安,舌红苔薄白脉结代。首先针对病机用心理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惊者平之”。即以惊制惊法。如《续名医类案》载:张子和治卫德新之妻……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儿。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伺少定击之,惊已缓。又斯须连击3~5次,又以杖击门,又谴人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1~2d,虽闻雷亦不惊,这是惊者平之的经典案例。本病治则宜安神定志,滋阴潜阳。方用大安汤(《医醇剩义》方由白芍、五味子、牡蛎、龙骨、木瓜、炒枣仁、地黄、人参、茯苓、柏子仁组成)化裁。

1.7恐病的病因病机症侯特点及治疗《内经》曰:“恐伤肾”,“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三因方》曰:“恐伤肾者,上焦气闭不行,下焦回还不散,犹豫不决,呕逆恶心”,“因恐则志室不遂……脉必沉缓”。恐为肾之志,恐则气下,骨节无力,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神情不安,失眠健忘,男则遗精滑精,女则崩中漏下,舌红苔薄白脉沉缓。首先针对病机用情志相胜法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思胜恐”。我们常嘱患者用禅家观想法,观想自己端坐于平静水面莲花之上,莲蓬上平置一明月轮,头顶一片蓝天,蓝天中有一轮太阳,阳光和月光交相辉映,,照得自身晶莹、通明、透亮,疾病和烦恼消散得无影无踪,渐渐地观想自己与太阳和明月融为一体,如是久久观之病患自除。本病治则宜补肾添精,理气安神,方用补骨脂汤(《医醇剩义》方由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熟地、当归、人参、茯苓、远志、白芍、丹参、牛膝、大枣、生姜组成)主之。笔者曾治一患者丛某,女,64岁,2004年5月13日初诊。自述两个月前一邻居死亡,此后常见到此邻居的“鬼影”在眼前萦绕不散,恐慌不已,渐感腰膝酸软乏力,胸闷恶心,头晕健忘,舌淡红,脉沉细无力。此属因恐致病,兹嘱曰,鬼影乃唯心所现之象,宜不惊不怖,泰然处之,即嘱以观想端坐莲花之法并结合补骨脂汤化裁,治之月余而瘥。

2多种情志致病,辨证论治,重视整体调整

临床实际中常见多种情志同时致病,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个脏器,所谓“五志互病”之说[5],这种情况常见于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患者,表现症状较复杂,多种情志致病,多个脏器受损,临床辨证有一定的难度,而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所以临床宜安心定志,养肝柔肝,疏肝理气为主并重视整体调整,形神兼治,在治疗中充分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地位、人际关系、疾病起源,同时也考虑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以及个性特征,与治疗者配合的程度等等,把医患都纳入其中,将其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看待[6],再结合具体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笔者曾治一患者张某,女,49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2年,曾就诊于多家大医院令其倾家荡产,常与老公吵架。现在周身关节灼痛手足关节肿胀畸形,晨僵明显,胃脘胀痛,周身烘热汗出,头晕乏力失眠,常悲伤欲哭,若有神明,每于农历的初一、十五加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两尺脉沉。余经诊察知此患者湿热内蕴,肝肾亏虚,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患者因痛苦每日间断念佛,余嘱曰应宽容一切莫恼怒,再配合清热解毒祛风湿补肝肾益心脾的中药辨证施治2个月余,患者容光焕发,除关节畸形外余症消失。所以临证时,应举一反三,知常达变,运用情志心理治疗和药物辨机辨证论治七情病。

参考文献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9.

2童舜华.试论把握中医疾病基本病机的意义.中医杂志,2004,(8):568.

3李志庸.张景岳.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25.

4郭子光,张子游.中医康复学.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