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1:29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1

近来,围绕着苹果ipad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所有权纠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私下暗斗了两年之后。唯冠和苹果的这出好戏终于从幕后转为台前。

唯冠pK苹果的这出商业谍战既有苹果的克敌先机。又有唯冠的后发制人,更兼两者均是it界厮混多年的角色,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双方的夺“标”大战日趋白热化,一众看客们也大呼过瘾。

苹果“双翼”巧夺商标

此次ipad商标之争要追溯到10年前。2000年唯冠国际旗下子公司深圳唯冠在中国申请ipad文字商标和文字图形结合商标的商标专用权,2001年获得核准注册。之后将该商标使用在其自行研发的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上。

唯冠国际系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中国台湾、美国、英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2001年至2004年,唯冠国际旗下另一子公司台湾唯冠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共获得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

唯冠国际、台湾唯冠、深圳唯冠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杨荣山。深圳唯冠曾经推出自己的ipad电脑。不过国内当时由于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因此唯冠科技ipad电脑的销售并不太好。

有消息显示。在苹果公司策划其ipad平板电脑进入欧洲市场之时。发现ipad商标已经被唯冠注册。在英国,苹果公司曾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将唯冠告上法庭,但是最后该场官司以唯冠胜诉而告终。

据杨荣山最近在北京新闻会上介绍的信息。唯冠的ipad是公司1998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一款产品。全名为internetpersonaiacessDevice,定位于一款网络终端设备,是唯冠iFamlly系列产品之一,这一系列产品唯冠曾投入超3000万美元开发。

杨荣山介绍。在本次纠纷发生前。双方2003年就结下了“梁子”。当年,苹果在欧洲注册ipod商标时,曾因与唯冠ipad的商标相似,而发生诉讼。“唯冠花了大量精力阻击苹果。但最后选择放弃”。这之后,才是目前纷纷扰扰的ipad商标案。

2009年。苹果公司律师在英国设立了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台湾唯冠公司联系。当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兼主席杨荣山授权员工麦世宏签署相关协议,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口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中国台湾唯冠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ip公司以10美元(也有称是10英镑)的价格,将ipad商标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苹果。

对于此桩交易,杨荣山2月17日称,“当时苹果那个小公司来和我们谈判时,只是表示因为该公司的名字缩写是ipad才要买,而且承诺其业务不会和台湾唯冠竞争。这样的行为,苹果有欺诈的嫌疑。”唯冠“后手”反戈一击

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所举行的苹果公司新闻会上,ipad正式并由此开始引导“平板电脑”的发展潮流。

原本奇货可居的ipad全球商标以3.5万英镑出售,面对如此暗亏,唯冠对此有何感想不得而知。但是令苹果没有想到的是,不知道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唯冠在这次普通的商业交易中留了“后手”。

深圳唯冠认为,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虽同属香港唯冠国际的子公司,但二者并不是隶属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事主体,因此尽管苹果公司和台湾唯冠公司签署了合同,购买了ipad商标专用权,但这一合同对深圳唯冠公司并不具有约束力。

针对愈演愈烈的商标权纠纷,苹果在2月14日晚间了一份简短声明:“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苹果,我们在中国内地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站在苹果公司的角度来看,在ip公司与台湾唯冠签署的协议中,的确包括一份《中国商标转让协议》,其中约定台湾唯冠以1英镑的对价将相关商标转让给口公司。

但从技术细节分析,按照中国法律,“商标权的转让以登记为要件,不经国家工商主管部门的登记,权利并不发生转移”,这意味着中国内地的wad商标权如果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是无法被认定已经从深圳唯冠转让至苹果公司的。

深圳唯冠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坚称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权并没有被转让。而深圳唯冠的现状,决定了该公司必须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目前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

在本次ipad商标纠纷中,对于苹果最为不利的就是苹果拿不出和深圳唯冠的商标转让合同。从苹果公司利用壳公司购买ipad商标的过程来看,苹果在知识产权方面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但为何在内地的商标转让过程中出现了如此低级的失误?对此苹果公司的解释是,当时商标权转让请的是英国律师,不懂中文,所以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有差异,但这样的辩解太过牵强。

蚂蚁和大象的博弈

唯冠pK苹果,在很多人看来,有如蚂蚁和大象的较量。然而,几经交手之后,苹果如今已经焦头烂额,有苦难言。

事实上,唯冠并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唯冠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产品销往50余个国家。截至2006年10月,唯冠公司在全球约有11000名员工。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处分公司,在全球5个国家共计拥有7处生产基地。

可以说,唯冠也曾经是it界的风云人物,只不过后来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唯冠国际最大客户宝丽来破产,欠款无法收回,公司经营由盛转衰。2010年8月,唯冠破产。但是,曾经的业界经历足以令唯冠在应对与苹果的商标纠纷时进遇自如。

按照惯例来讲,通常这类涉及商标权的官司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例如iphone正式进入中国之前,汉王科技抢先在电话、手机等商品领域注册了i-phone商标。最后双方经过协商,汉王公司将“i-phone”商标卖给了苹果。

实际上苹果公司不是没有尝试过与深圳唯冠达成和解,据深圳唯冠的律师谢湘辉透露,2009年苹果公司曾与深圳唯冠接触,协商ipm商标的使用权问题,当时深圳唯冠的开价是几百万美元。但苹果公司没有同意,而是一边打官司一边卖ipad。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2

爱情有时像一剂慢性毒药,让女人蒙蔽了双眼,消磨了意志,失去了自我,以至于爱情逝去时还要用生命陪葬。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的女人在男人变心后完全有能力有机会重新开始人生,但她们却在情感和心理上过分依赖男人,继续没有底线的付出、忍耐,直到最后再搭上自己的性命。为负心人自杀,这是一个悲凉沉痛的话题,女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明白“人先自爱,而后人爱之”这亘古不变的道理呢?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故事回眸:

留下万言遗书

女教师用生命祭奠逝去的爱

面对一份已经变质的爱情,一个对自己暴力相加没有半点怜爱之情的男友,女人该如何做?简单的问题却偏偏有人用生命给出沉痛的答案。2008年12月9日,兰州某中学31岁的女教师晓唯,与男友结束了9年的恋爱长跑后,留下万言遗书在男友家门口服氢化钾自尽……

孤独的心等来“词中爱”

在爱情早已成为快餐的年代,竟然还有人对负心男执着到丢掉自己的生命。有人感慨,这样非理性的执着或许应该向她的童年她的成长经历要答案。遗憾的是,晓唯果然不幸被说中,她就是个在亲情缺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晓唯的家在甘肃乡下的小村庄。在她8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再婚。直到上小学,父亲在兰州买了楼房之后,才把她和爷爷奶奶一起接到了省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晓唯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很少开心地大笑。最让家人欣慰的是,晓唯非常爱学习,经常熬到半夜。有时候学到困了,竟会趴在桌子上睡到天亮。这个柔弱的女孩符合了家长们所有的期待,孝顺、懂事、听话、学习好、对人好、还酷爱填词,尤其是李清照的词她看得入迷。然而高考时晓唯没能正常发挥水平,最后只得委屈地上了兰州师专。虽然大家为她惋惜,但晓唯只是沉静地笑笑,什么也不说。

在晓唯的情感世界里,亲情是缺失的。她认为自己与孤儿无异,对于朋友家人,她很少接受他们的关心,更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她孤独而沉默,内心封闭,唯在那些古词中才能畅快地宣泄自己的情感,而词中的哀婉缠绵更加重了她的多愁善感。那些古词中一见钟情、生死相依的绝世恋情也成为她对人生最大的期待。在这样的憧憬中,晓唯遇到了自己这一生最爱的男人朝阳。

虽然知道他并不完美,有过一次婚姻,还带着一个儿子,但两个人相遇那一刻,还是让22岁的晓唯怦然心动。朝阳有份体面的工作,外形俊雅,谈吐不俗。而晓唯安静的带有淡淡诗意的气质,也给朝阳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向别人打听晓唯,得知这是个有才气、知书达理的好女孩。两个人交往后迅速坠入爱河,晓唯很珍惜这份情感,倾其所有去爱一个人,即使这样她还会常常自问,怎么做才能让朝阳更爱自己多一些?

正式相恋后,晓唯对朝阳的儿子也备加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工资舍不得花,就是买个打折的手袋也要前后看上几趟,但给朝阳和儿子买东西却出手大方,花掉整月的工资也在所不惜。朝阳被这个爱起来有些发傻的女孩深深地感动了。但感动归感动,他并没有付出与晓唯对等的爱,反而还不止一次地劝过晓唯:“不要爱我这样浓,万一有变化会让你受伤太深。”晓唯很震惊,“你是对我信心不足,还是对你自己没信心?”朝阳沉默很久后,真诚地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女孩,只是我身上有很多缺点和恶习,并非一两天就能改变,希望你能多点宽容与大度。”晓唯为这样的坦诚打动,更加坚信,只要好好爱他就能天长地久。

很快冬天到了,兰州大雪纷飞,一对恋人相约去登兰山。望向远方,天地一片苍茫,唯有两个人相拥的温暖和深情在心中鸣响。享受爱情甜蜜的晓唯极有雅兴地为男友填了一首词: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堆积炯花,铺成柳絮,都是散天花;银装素地,偕子之手,笑谈雪雨情;享乐天赐,感受尔意品味人生路。

那是晓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两个人浓情蜜意,外出时携手而行,而刚一分手朝阳爱的电话或短信就会呼啸而至,时时刻刻的挂念,让晓唯欣喜若狂,她期待的爱情终于从词里着陆到了人间!

生命与爱情碎片纷纷

两个人情到浓时,晓唯幸福地交付了自己。在她心中,她已非朝阳不嫁,并自信地认为,朝阳很快会向她求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晓唯失望地发现朝阳并没有结婚的打算,甚至,不像一般热恋的男人会兴高采烈地把自己钟爱的女友介绍给朋友同事。朝阳对他们的交往躲躲闪闪,从不愿意晓唯去他们单位,就是出去玩也是各走各,不让晓唯牵他的手。偶尔碰到朝阳的同事,也总是让她先走。晓唯天真地以为是因为两个人个子悬殊,朝阳健硕高大而自己单薄瘦小,拿不出手,后来才隐隐地感觉到,朝阳在外面还有女人。

晓唯的爱情幻想痛苦地破灭了。以为纯真和痴情一定能换来男友的真爱,可对方却心猿意马。向来百依百顺的晓唯第一次和男友吵架,却没想到,受到男友暴力攻击:左右开弓,几个耳光打得晓唯摇摇欲坠。她做梦也想不到向来温文尔雅的朝阳竟然对她施以狠手。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这只是被打的序幕,之后的9年分分合合中,她才明白自己遇到的是一个魔鬼般的男人!

晓唯隐忍着,以为总有一天朝阳会明白,自己才是最爱他的女人。所以,意外怀孕后,晓唯天真地以为,朝阳会高兴她有了孩子,会因此娶她并对她像以前一样好。不料朝阳却铁着脸让她把孩子打掉。两人争吵起来,愤怒之下朝阳再次对晓唯劈头盖脸地甩起耳光,打得她鼻青脸肿,口鼻鲜血直流。别人怀孕被男人视若珍宝,自己怀孕却惨招拳脚,晓唯愤怒地朝朝阳喊着:“你往肚子上打,把我们娘儿俩都打死!”没想到灭绝人性的朝阳真的就狠狠地往晓唯的肚子上拳打脚踢!立刻,晓唯的肚子开始钻心地疼,人晕了过去。醒来之后,晓唯悲愤欲绝,怎么就遇上这样一个恶毒的男人?她想到了自杀。

晓唯跌跌撞撞地来到卫生间,找了绳子上吊,被尾随而至的朝阳解救。但晓唯流着泪不吃不喝,已恢复理智的朝阳后悔莫及,不停地哀求,甚至哭着给朝阳下跪,但心如死灰的晓唯就是咬紧牙关不肯进食。朝阳没有办法,只好请来大夫给晓唯输液,并当着大家的面再次跪地发誓:“我如果再打你就把手剁掉!”还忙不迭地为自己开脱:“我就是一生气就犯浑,以前曾把我的前妻打得耳朵有一只听不见,到现在还侧着耳朵睡觉……我也跟你说过我是有恶习的男人,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要爱我就要给我时间……”

因为爱,晓唯再次原谅了男友。在朝阳的家里呆了10天,直到脸能见人晓唯才出门去做人流。从医院回来,朝阳借口忙没有一直照顾晓唯,只是送过一次鸡汤、一次鸽子汤,而晓唯因为朝阳打得太狠,一到阴天下雨后背就会疼。但善良的她仍愿意相信男友是真的忙,重新恢复起恋爱的信心,两个人再次和好。晓唯却对自己的悲惨遭遇守口如瓶,没告诉任何人,她顾及男友的脸面,亦担心这样会增加矛盾……

晓唯的第一个孩子没有了,她总是痛苦地记起,做B超时孩子都有了心跳……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小生命啊,那些天她总做梦,梦见一个胖乎乎的小宝宝,在奶奶怀里抱着。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以另一种形式快乐地活着,在另外一个世界。

朝阳对晓唯的内疚没有持续多久,与别的女人纠缠不清的他很快又故态复萌,暴力相向后,在痛哭流涕请求原谅,恶性循环中,晓唯对爱情越来越失望,但她还是没有勇气彻底结束。

2008年5月,晓唯再次怀孕。这次,医生建议她把孩子留下,否则她以后怀孕的机会将会很小。可是朝阳坚持不肯对孩子负责,并绝情地说手术费一人一半,晓唯随口说600元,朝阳真的就塞给了她300元。晓唯再次惊愕地看着这个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冷彻心扉。哀莫大于心死,看清了朝阳的嘴脸,晓唯冒着不能生育的风险走进了医院……那天晚上晓唯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河水潺潺流过的绿地旁边,三个孩子扬着开心的笑脸围着她等着她分糖吃,一个很大了,是朝阳前妻的孩子,一个刚学会跑,在草地上跑得歪歪斜斜,而另一个孩子则在地上爬……微风掠过洁白的槐花轻轻飘落,那种温馨如漫步云中。

梦醒了,回首自己9年来的恋爱长跑,倾情换来的是累累伤痕和做人流留下的病根,自己的收入滋润了男友的生活却让自己陷入贫困潦倒,还有那能否做母亲的可怕的未知……绝望和痛苦已经让晓唯看不到生的希望和意义,于是,留下凄美的万字遗言,晓唯选择了离去:“在这个世界,一片荒凉。我把温柔尽情地为你绽放,然,换来的是片片红紫,声声恶语。泪,滴在地上,碎成点点,如我心。如今,才明白,你的恨,你的毒让我瘦如箫,心似灰。在你的世界里,温柔与我无缘,钟情与我无缘。然……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定有一份巨大的温柔召唤着我,和我的两个孩子一起,如星星伴月亮,不离不弃,永远相依。此时我无泪,天却下起了雨。别了,白天的梦。”

遗言流露出的伤感和哀怨令人心碎,不知道她美丽的魂魄是否已抵达天堂,而天堂的那双眼睛一定看到了她最后的凄凉:躺在冰冷的楼道里,单薄瘦小,面部发青,双腿向后蜷缩,嘴角残留着一些血迹,而她的男友只露面一次后便蒸发不见……曾经的诗意全部撕裂,在丑陋与冷酷中片片翻飞。(文中人名为化名)

我来说两句

从去年年底沸沸扬扬的死亡博客事件,到2008年年底女教师服毒自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毅然决然地中止了自己的绚丽年华。也许真的是走投无路万念俱灭只能用死亡来解脱,只是这样的死亡真的值得吗?我们来听一听热心读者的说法。

正方:

值得不值得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既然她们把爱情,忠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么爱人的背叛足以毁灭全世界。――刘娜

心都死了,还留着肉体躯壳有什么用?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反抗当今这个社会对男人的放纵。女人是弱势群体,可我们也是勇敢的战士!

――谢斐

我支持她们。如果每个女人遭遇背叛的时候,都采取隐忍的态度,这个世界上还会有真正的爱情存在吗?男人难道不能具备哪怕一点点基本的责任感和良知吗?

――张小范

反方:

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根本没有顾及父母家人的感受。既然连死都不怕,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

――徐海

如果我的爱人不幸遇难,我有可能会追他而去。可如果是一个屡次殴打我,嚣张到公开有外遇的败类,我只会像扫灰尘一样把他扫出我的生命。为了这样的人渣自杀,不值得。

――樊希

可以离婚的啊!没有男人我们照样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就算你死了,他还是一样活着,甚至再婚。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淡出他的视线,渐渐的忘记你,可最伤心的永远是你的父母。――黎明

生命中不只有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感情。就算爱一个人,也要看他值不值得爱。如果他已经变心了,你的爱情已经失去价值,如果再把命搭上,那就太不值得了。

――吕方方

相关链接

姜岩:31岁,曾在国外工作两年。回国后,与比自己小三岁的王菲结婚。姜岩刚认识王菲时,对方只有初中学历,之后在姜岩的倾囊相助下,王菲取得了大专学历,并进入某广告公司,在职场上一路攀升,事业爱情双丰收。然而好景不长,王菲在公司内认识了一名叫东方的女子,不久后就离家和东方同居。王菲用姜岩的钱带着东方去罗马旅游,而王菲的父母也默许了王菲与东方同居的事实。

2007年12月27日,姜岩吞下了300颗安眠药,但自杀未遂。48小时后,姜岩纵身从24层高的家中跳下,当场死亡。这一天,据说正是她的丈夫王菲28岁的生日。姜岩死前公开死亡博客,并贴出了丈夫和第三者的合影。

佘某:2008年10月初,贵州省某电视台34岁的主持人佘某在结婚一年后,因与44岁,已有三次婚史的丈夫感情破裂自杀。婚后不久,佘某的丈夫就开始公然包养情妇,并提出要接情妇回家与佘某一起待产。佘某自杀前写遗书,希望丈夫满足自己补办婚礼的要求――穿戴婚纱戒指入殓。然而,佘某丈夫仅露面一天后就突然失踪了。

李某:2008年10月14日,《体坛周报》李姓女编辑因难以挽回婚姻在北京跳护城河自杀。

《爱尚》观点

自杀是对付负心人

最拙劣的手段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也许我们不知道,某一刻里正跟一个灼痛到坐立不安的灵魂交错而过。

这几位用死亡来抗争的女性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仅如此还同时具备为爱人牺牲一切,以爱人的利益为最终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她们认为爱情是美好的,是宝贵的,所以心甘情愿地为了那个心爱的男人付出一切。这样毫无保留,全身心投入的爱情是病态的。当你把全世界都交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男人身上那刻起,你就丧失了收获幸福的权利。你的喜怒哀乐和自我价值的肯定都不再受自己控制,这样的人生会不会太没有安全感?周慧敏在倪震“偷吃”事件后,姿态优雅地公开了分手信,言辞缠绵却不哀怨。虽然你背叛了我,我却仍然是我。只不过生活中少了一个爱人,多了一个朋友罢了。这样从容的态度才是我们的榜样。

没有人希望有人为他自杀,这样的道德责任实在太沉重。负心人刚开始会很内疚、很后悔,然而过了许多年之后,他的自责也会渐渐变淡,反而会痛恨“为什么你的报复心那么强,摧毁自己就算了,也企图摧毁我的人生?”让爱过你的人恨你,这又何必?

如果自杀未遂,负心人也许会因为有所顾忌勉强暂时改邪归正,但是过不了太久,他就会觉得以死要挟的情人是个“不定时炸弹”转身逃走。多年后,他甚至还可能洋洋自得地说起“从前有人为了爱我而自杀”,来证明自己的魅力。

爱情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吗?不是!我们可以寄情于工作,男人辜负你,工作却不会。就算工作一时不顺心,我们还可以转投亲人的怀抱。除了爱情,人生还有许多路可以去走。如果有一天曾经牵手的人已不在同一个方向,我们大可以学着一人走路。

亲爱的朋友,假如你们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离开他!

假如他让你不快乐,离开他!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3

然而让中国“果粉”们恐怕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手中的苹果平板电脑ipad竟然涉嫌商标侵权。一向善于挥舞知识产权大棒的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围绕ipad商标权进行了法律争夺战,2011年12月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苹果败诉。深圳唯冠公司随即申请在中国禁售ipad,各地工商部门纷纷介入调查。为了避免惹上官司,ipad2产品已在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购物网站和国内部分地区下架。ipad在中国国内平板电脑销售量中占比超过70%,如果苹果公司在二审中继续败诉,它将不得不面临高达百亿元的巨额罚款。有关ipad商标权的争夺战不断发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谁的“ipad”

ipad商标权之争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笔者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梳理,事情大致如此:

香港有一家上市公司“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proviewinternationalHoldingsLtd.港股代码:00334,以下简称“唯冠控股”),曾位列全球前五大显示器制造商。唯冠控股旗下在全球7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子公司,即中国、香港、台湾、美国、巴西、英国、荷兰。唯冠控股在台湾的子公司,全称为“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roviewelectronics(taiwan)Co.,Ltd.,以下简称“台湾唯冠”),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全称为“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无英文名称,下文简称“深圳唯冠”)。

2001年,深圳唯冠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注册号1590557),此时苹果公司还没有推出ipad平板电脑。此后,2001年到2004年,台湾唯冠分别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共计获得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

当苹果公司开始准备推出ipad时,发现ipad商标权已归他人所有,乔布斯是断然不会同意给自己“i”家族产品下一个大明星“ipad”改名的,这样摆在他面前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商标权买回来。当然,苹果公司可不傻,如果直接向唯冠控股提出购买商标,谁知道对方会开出一个什么样的天价。于是,苹果公司想出一招暗度陈仓,2009年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ipapplicationDevelopmentLimited(缩写:ipadL,以下简称为:“ip公司”)的公司。同年12月23日,ip公司与台湾唯冠在台湾签署协议,以35000英镑对价从对方手中获得包括涉案商标在内的共10个商标。同日,台湾唯冠与ip公司签订《中国商标转让协议》,约定台湾唯冠以1英镑的对价将涉案商标转让给ip公司。随后的2010年2月,毫无意外,ip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把从台北唯冠处购得的ipad商标权转让给了苹果公司。至此,苹果显然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依照他们的理解,自己已经得到了台北唯冠在全球范围内持有的所有ipad商标权,这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权。

紧接着高潮来了,2010年4月,深圳唯冠认为在中国内地,ipad的商标是属于深圳唯冠所有,台湾唯冠没有权力出售,所以苹果在中国内地市场并没有ipad的商标权,其在中国内地大量销售ipad,属于裸的侵权行为,就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但苹果公司没有理睬深圳唯冠的要求,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印有ipad商标的产品。并且在2010年6月,苹果公司、ip公司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讼,认为苹果公司依法取得了涉案商标的专用权,要求确认其为涉案商标专用权人,并以此为由申请查封保全了涉案商标。经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后,2011年12月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苹果公司败诉,这也就意味着苹果公司苦心经营的ipad涉嫌在中国大陆侵权。苹果公司不服,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二审将在2月29日开庭。2012年2月22日,深圳唯冠请求法院判决苹果公司停止销售带有ipad商标的产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驳回深圳唯冠禁售申请。

“ipad”之争的孰是孰非

ipad在华销量巨大,截止去年第三季度,ipad在中国内地销量已达到362万台。根据苹果公司2012财年第一财季报告,ipad全球总销量为1543万台,同比增长111%,而中国区占苹果营收比例在逐步增大,去年达130亿美元。

而苹果公司的对手―深圳唯冠却举步维艰。深圳唯冠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对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深圳唯冠手里的ipad中国商标权,就成了其名下唯一一块肥肉。

一方是濒临破产的国内公司,另一方则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的企业巨头,这场被称做“蚂蚁”与“大象”较量的商标权纠纷,引发了国内外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次纠纷的焦点便在于,台湾唯冠的那次商标转让是否包含了深圳唯冠?

从深圳工商网站查询的结果可以知道,深圳唯冠是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其股权100%归唯冠控股所有。ip公司与台湾唯冠于2009年底签署的ipad全球商标转让协议,且与其签署ipad商标权转让协议的是深圳和台湾唯冠的创始人(法人代表)杨荣山,这使苹果自信商标转让协议适用内地,因深圳唯冠与台湾唯冠或唯冠国际存在委托关系。而深圳唯冠则认为,内地ipad商标的法定权属人是深圳唯冠而非台湾唯冠,深圳唯冠虽为唯冠控股的子公司但却是独立法人,不存在委托关系。

那么,唯冠控股对ipad在大陆的商标权是否有支配权?理论层面上,深圳唯冠才是商标所有者,唯冠控股哪怕是深圳唯冠的全资股东,也无法享有和处置深圳唯冠所拥有的权益。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查询可知,ipad商标的所有者是“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其在中国内地应享有合法权益确信无疑;现实层面上,虽然唯冠国际无权直接处置深圳唯冠拥有的权益,但是它可以利用全资股东的身份召开深圳唯冠董事会,并作出决议要求深圳唯冠执行。因此,我们得承认,唯冠控股在事实上可以支配ipad在内地的商标权。

接着来看,台湾唯冠所签署的商标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协议自然是有效的,笔者相信苹果公司法务部门在合同上的审核能力,当然这种信任只限于其纸面上的审核能力,当时所签订的协议条款中的确包含了转让ipad在中国内地商标权的部分。条款背后却存在着漏洞,ipad内地商标权根本不归台湾唯冠所有,又谈何转让呢?协议签署单位是台湾唯冠,该条款也必将由于根本无法实现从而在事实上变成了无效条款。苹果公司有权以欺诈或其他理由要求撤销合同并退还合同款,并要求赔偿,那么苹果公司该怎么办?撤销合同,放弃商标权,给ipad改名,然后要求一点可怜的补偿?深圳唯冠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退一万步讲,协议人签署人是麦世宏,唯冠控股法务部员工,受唯冠控股法人代表杨荣山授权签署协议,即使证实了授权内容包括深圳唯冠在内,ipad在中国内地商标权也仍未完成转让。在法理上,苹果公司显然是未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是两个独立的司法管辖区,中国内地的法律保护范围无法覆盖苹果与台北唯冠的合同(签订双方均没有在内地注册),而深圳唯冠在内地的商标权却是其显而易见的保护对象。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很明显,在这场纠纷中,深圳唯冠并未与ip公司或者苹果公司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也就谈不上核准、公告等程序,转让行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上没有真正完成。此外,苹果公司是否可选择申请撤销注册商标?《商标法》中,申请撤销注册商标可以有多种理由。但从目前了解的事实来看,比较适用此次争议的理由只有一项,即按照《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商标可以撤销。目前深圳唯冠较早的一项ipad注册商标已处于“三年不使用撤销”待审状态。受理此项撤销申请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撤销申请的受理日期是2010年2月9日。如果裁定结果对深圳唯冠不利,那么所有针对苹果公司的侵权指控就都无法成立。然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尚未作出裁定。从目前的信息来讲,苹果公司不享有ipad在中国内地商标权。

从法理上来讲,商标权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申请和注册手续而享有的权利,另一个是因使用而产生的产品的商誉,对于这两点法律都应当维护。显而易见,一方面深圳唯冠注册在先,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从法律角度出发,果粉们指责拥有ipad合法商标权的深圳唯冠是站不住脚的,哪怕他的目前经营状况是多么不堪,哪怕这轮商标权诉讼再怎么被分析为其公司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株稻草,因为法律只保护守法者的权利,在法律范畴内的权利意识淡漠与疏忽,付出代价也只能是必然。

另一方面苹果公司的努力才是真正使ipad这个商标享誉世界的原因,其巨大贡献同样不容忽视。这就决定了双方和解的基础,当然,实际上是三方,深圳唯冠已经并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决策,中国银行等债权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大家都不愿意一拍两散。深圳唯冠(或者说背后的唯冠国际)要的是现金或者极具价值的苹果股票来拯救自己并弥补当年贱卖ipad海外商标权的过错,同时通过这一仗可以极大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但是万一苹果放弃了,而且赔偿金额不多(注意了,百亿元的巨额罚款可不是给深圳唯冠的,决定赔偿金额的关键在于深圳唯冠是否实际使用ipad商标,但是有人在近年见过深圳唯冠的ipad产品吗?),而在内地保留一个ipad的商标空壳毫无意义;对苹果公司来讲,因为这次诉讼最终放弃ipad内地商标权的可能性极小,放弃了ipad的命名,哪怕仅仅只是在中国内地,可这毕竟是个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市场,不争馒头争口气,丢了ipad的命名,你让苹果公司情何以堪,更别提巨大无形资产上的损失。

可见,一个要钱,一个要权,底线是一个合适的价格。因此,笔者坚信,双方都是在“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阶段,最终目的都是保证自己将来坐在谈判桌前的时候有足够的底气和筹码。ipad商标权之争,最终一定是会通过谈判和解的,双方共同的聚焦点只是苹果使用ipad内地商标权的方式(授权还是转让)和价格,内地果粉们大可以放心。

“ipad”之争的启示

苹果被“咬了一口”,痛不痛?―痛!

唯冠被人瞒天过海以低价卖走商标,痛不痛?―痛!

痛定思痛,纠纷双方应该反思;感同身受,众位看客也应当从这一纠纷中汲取教训。

对苹果公司和唯冠而言,其企业风险管理上都存在不少问题。苹果公司如此的企业巨头,竟然犯下如此多错误,实在有点令人汗颜,某种程度上也提醒广大企业开拓海外业务中的法律风险。

唯冠控股在转让商标谈判中搞不清对方的真实背景,导致资产贱卖(存在争议,这是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议,签署转让协议时,唯冠控股应该是认为这个价值是公允价值,得知对方真实背景后绝不认为是公允价值,这个意义上可认为资产贱卖),一是商业谈判能力欠缺,二是不重视无形资产的价值。某些人指责苹果公司“卑劣”、“不择手段”、有违商业伦理,大可不必。在商言商,Businessisbusiness,在刀刀见血的商场上并没有多少道德可言,被人狮子大开口讹诈一笔,难道就符合商业伦理了?

ipad商标权之争,给中国企业上了很生动的一课。小小的商标揭示了,全球市场实质上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知识产权竞技场。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不重视无形资产,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解还仅停留在为获取国家政府补助或其他既得利益等阶段。制定周全的企业商标战略规划是国内企业十分紧迫的任务,尤其是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除专注产品与服务质量外,如何利用商标品牌弄潮国际市场,是企业首先应当缜密思考的课题。周密规划,未雨绸缪,从商标标志的选择、全球商标权的布局,到维护权益策略、制定使用许可规则,都应当有步骤有计划地逐级推进。

想要走出去,中国企业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刻不容缓。ipad商标权之争,苹果公司最为懊悔的应是,对中国大陆的法律制度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海外收购行为,必须进行扎实的尽职调查,全面掌握并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重视本土化的力量。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喜欢从国内派遣员工,从高管到普通职员,不仅不易融入当地的经济环境,而且容易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法律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4

这原本只是一场单纯的知识产权纠纷,却意外地招致广大“果粉”的唾弃。他们认为,唯冠坐享其成不道德,这是在趁机“勒索”。甚至有人极尽嘲笑之能事,宣称“唯冠此一行为体现了中国与美国科技实力的差距,没有核心技术只剩下商标权了。”就连创新工场的李开复也表示,“太过分了,当心人家不跟你玩。”

查看唯冠资料,其2001年就在中国获得“ipaD”商标,而唯冠随后就推出了自己的ipad电脑,尽管当时市场反应不佳,没有造成像苹果ipad的轰动,但其使用此一商标已比苹果早了五六年。何以说其坐享其成?

至于“不道德”以及“只剩商标权”一说――

纵观如今国际纠结,早已是一片专利大战。苹果自身就是以专利战闻名于世。当年苹果濒临破产,正是其利用了与微软在知识产权上的纠纷,最终迫使其注资苹果而挽救了这个大家伙。近几年来,苹果的专利战更是数不胜数。针对使用谷歌公司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商,苹果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专利诉讼上“挥舞大棒”。就说最近的,去年1月苹果在英国对日趋没落的诺基亚提讼,4月又状告韩国三星12项专利侵权,今年又摩托罗拉滥用手机领域的必要专利所有权……

苹果满世界地手持专利纵横捭阖,斩获颇丰,唯冠凭什么就不能搞?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而从其专利的合法性来讲,用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者张利华的话说,即是唯冠按照国际法律游戏对商标依法收到其应得的钱,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胜利。唯冠的这场胜利,加速了中国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的进程。这是按照国际法律的原则办事。

除去情感上的宣泄,以及可能无法在国内买到正版ipad3的遗憾,个人认为,唯冠掀起的这场专利战,虽在情理之外也在法理之中。那么,余下的问题就是,苹果要如何应对。

目前苹果的做法是上诉,如果二审不能胜诉,当然还可以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不过,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其翻案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苹果也可以花上一笔可观的费用买下商标权,或者要求唯冠授权其使用,然后每年支付商标许可使用费。据说,美国已经有商标权公司在等着苹果找上门来。

最后一个方法,则是苹果放弃使用“ipad”,为其改名换姓。采用这个办法,苹果可就要掂量一下了,一旦不用ipad,会带来多大的营销成本?李开复所说的“当心人家不跟你玩”,可是个“杀敌1000,自损800”的险招儿。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挑战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63-02

一、唯品会发展概况

唯品会(nYSe:VipS)是一家专门做中高端名牌特卖的新型电子商务网站,成立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开创了“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闪购创新电商模式,并持续深化为“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的正品特卖模式。唯品会以较低的折扣价向消费者提供正品名牌商品,在线销售服装、鞋包、美妆、配饰、香水、母婴、奢侈品、居家等各类名品。唯品会合作品牌18,000多个,其中超过1,800个为全网独家合作品牌。截至2015年底,唯品会注册会员1亿,全年订单超2亿单,2015年净营收402亿元。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自上市以来,截至2015年12月31日,唯品会已连续13个季度实现盈利。唯品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电商,以及中国第一的女性垂直电商。唯品会所代表的特卖模式,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2016年3月易观智库的2015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零售自主销售为主B2C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排名及“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份额”排名中,唯品会均跻身前三,成为国内当代三大电商之一。

唯品会开发了一套物流仓储模式,自营物流,降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竞争力,有了好口碑。

2016年5月10日,唯品会在重庆以“全球好货放心购”为主题举行了唯品会旗下“唯品国际”跨境业务的全新升级会,宣布经过一年半创立期的发展,唯品国际通过“产地直采自营正品免邮包税”的策略,透过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买手团队建立的选品优势,规模采购建立的价格优势,全球12大海外仓和国内11大保税仓的快速配送优势,订单实现100倍以上的快速增长。

二、目前唯品会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电子商务的未来将更加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在向电子商务转型的过程中,国内电子商务各个领域的核心企业已经形成,天猫等电商巨头也进入闪购市场,可谓挑战重重。

1.特卖模式被复制。很多大型电商企业开始陆续效仿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当当网推出了尾品汇名品特卖;天猫开通了品牌特卖频道;聚美优品推出名品特卖等等。这些重量级电商大佬所凝聚的市场能量,唯品会绝不可小觑。面对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唯品会可能很快就会遇到增长瓶颈。

一方面,同行的不断进入,必然会逐步侵蚀唯品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原本只能面对一家独大客户的供应商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将严重削弱唯品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清仓带来的折扣模式难以为继。唯品会限时折扣模式的成功,源自于服b行业的海量库存压力。服装界有这样一句话:即使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光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能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上3年。库存积压问题一直是服装行业的死结,为了消减库存,甩掉换季尾货,而又不影响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业绩,网上低价折扣促销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出口。其实,除非是山寨和假货,目前网上绝大多数的服饰低价折扣销售,都属于清仓甩库行为。

前几年,服装行业都在大力清理库存。2013年末,多家机构研报表示,服装行业去库存成效显著。东北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调研表示,行业龙头企业七匹狼、美邦服饰、森马服饰等存货同比都有下滑,存货销售占比分别为19.5%、22.5%、14.7%,均处在行业合理范围20%左右。随着服装企业库存水平的日趋合理,其清库甩卖的动力将越来越小,唯品会组织折扣货源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这将严重制约唯品会的快速发展。

3.品类扩张偏离发展方向。由于这几年的骄人业绩,以及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持续上升,唯品会很难抑制住自己的扩张冲动,最简单、见效快的方法就是在线销售品类的快速扩张。但是,如果不是针对核心客户的潜在需求,过于繁杂的品类反而会影响唯品会的品牌价值。

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都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及服务群体。唯品会主要面向的是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白领,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喜欢逛街,追求新鲜,买东西没有明确的目标,一旦淘到便宜货则欣喜不已。她们往往计算自己省下多少钱,而不是花掉多少钱。所以,唯品会在扩充品类时,要时刻注意围绕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展开,而不要为了追求销售额盲目扩张,切忌步入凡客诚品的后尘。

现在,唯品会的销售范围,已经从服饰、鞋帽等核心品类,逐渐延伸至居家数码、饰品手表、健康食品、车、旅游等,并有传闻唯品会有意进入奢侈品领域。且不论卡地亚、香奈儿是否愿意俯身屈就,奢侈品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似乎与唯品会格格不入。首先,奢侈品从来就不是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它所蕴涵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拥有者独特的生活趣味。奢侈品不一定是最贵的,贵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奢侈品,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只为特定的极少数人群服务,往往提倡的是“慢”节奏的生活理念,与唯品会的闪购模式背道而驰。其次,让奢侈品清仓甩货简直是天方夜谭,因其稀缺,各款式历经时间的流逝反而价值弥坚,所以唯品会的折扣模式根本行不通。最后,奢侈品必须提供高价值的体验和服务,选购过程就是提供给顾客体验价值的最好途径,这一点网络购物很难提供。

上述迹象表明,品类越来越多的唯品会似乎有点偏离原有的特色。如果失去自己的特色,唯品会是难以同当前市场上的知名平台型电商抗衡的。

4.相对薄弱的网络公关能力。随着销售业绩的大幅提升,网络中的不利消息必然也会快速增长。对正品的怀疑、品质的问题、售后的抱怨等等,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相对于唯品会强大的销售能力,其网络公关能力似乎有些欠缺。一旦其中掺杂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葛,小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很可能会导致雪崩式的后果,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应对可能挑战的几点建议

1.专注于核心市场。面对如此纷杂和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聚焦战略是直销型网络购物平台的最佳(下转第65页)(上接第63页)选择。只有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消费者群体,才能为之提供最大化的顾客让渡价值,再辅以相应的促销手段,提高顾客的转换障K,从而获得极高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这样,唯品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际上,聚集在唯品会旗下的年轻时尚女性,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她们喜欢逛街,购物成瘾,最为关键的是,她们不单单为自己买东西,往往还喜欢给孩子、丈夫、男友、父母、闺蜜购物,唯品会应充分研究她们的消费偏好和购物习惯,如果这些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就足以支撑起唯品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2.利用新技术提升市场分析能力。在消费者偏好研究方面,国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具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唯品会应结合当前的中国国情和技术手段,认真分析和选择。譬如,简单的电话访问和市场调查问卷,效果十分有限。如果不是感兴趣的话题,被访者会认为占用了自己的时间,或担心涉及到个人隐私,往往会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拒绝。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可以采集到极其丰富翔实的信息。例如,会员注册时登记的身份信息,用户在各网页浏览的次数和时间,SnS社区中的活跃话题,不同顾客群体的购物类别和消费金额等等,通过数据挖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把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预测市场导向,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升销售业绩和品牌知名度。

3.增强售后服务力度。口碑是网络销售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唯品会应增强对售后服务流程的监测,检查售后服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服务标准,收集和分析顾客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管理流程和服务标准。此外,唯品会应有一个强大的网络公关部门,严密监测各大网络社区中关于唯品会的各种信息。发现有利的消息,则诱导目标用户群体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发现不利的消息,应及时妥善处置,切忌放任自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四、结语

当前电子商务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经济高潮已经掀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行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唯品会得以脱颖而出,取得傲人成绩,正是因为它顺应时展,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一套完整的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为核心客户提供了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从而获得了很高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随着人们对生活品味以及个性化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质需求越来越高,更注重增加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附加消费品,更追求消费过程中的方便与享受,当然,价格仍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在今后唯品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这个方向,紧密围绕核心客户群体,组织网购营销调研,获取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购物习惯,挖掘出她们的潜在消费需求,完善网络营销策略,同时,提供更大的顾客让渡价值,降低顾客成本,以促进唯品会稳定良性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新沙.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名牌战略[m].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6

继海外投资机构质疑唯品会涉嫌财务欺诈后,近日,有消费者指称,该网站以注水价格进行虚假的超低折扣促销,直接误导消费者。

作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通过比零售大幅优惠的折扣价,向消费者提供品牌正品。其商品囊括时装、护肤品、箱包、家纺、皮具、配饰、香水等等。

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登陆纽交所,其发行价为6.5美元,发行1118万份aDS(每aDS=2股普通股),融资7264万美元。

爆炸式发展引发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上市之初的一大卖点和利器,便是其宣传的“快闪销售”方式,即现在众多电商所熟知的“闪购”,在限定的时间内销售限定数量的折扣商品或在线服务。

据悉,通过这一当时独特的网络零售途径,唯品会从2008年至2011年的发展阶段中,其注册用户数量已经多达1210万,推广和销售的国内、国际流行产品品牌则超过1900个。

对于一家从2008年开始投入运营的网站而言,短短三年时间便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业绩。公司ipo招股书说明书显示,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这三年中,唯品会的履约客户订单数量分别达到了7万、90万和720万以上。三年总净收入则分别达到280万美元、3260万美元和2.271亿美元。

在中概股引发的一系列海外信任危机之下,面对如此数量众多的客户订单,如此爆炸式的收入,不少投资者对唯品会华丽的财务数据产生了质疑。就在唯品会上市不久,便有一家海外投资研究机构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唯品会涉嫌财务欺诈,误导海外投资者。

2013年5月28日,海外投资研究机构GreenwichResearchGroup了一份针对唯品会的市场调查报告,认为唯品会(nYSe:VipS)涉嫌财务欺诈。

虽然唯品会自称2008年到2011年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庞大的收入,并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GreenwichResearchGroup的分析报告却指出,唯品会可能是在故意撒谎。报告称,在中国听说过唯品会的人并不是很多,在唯品会购物更无从谈起。因此,唯品会在用户数量、平均消费者和利润率等方面存在造假嫌疑。

报告显示,就在唯品会上市前的一年内,还很少有投资机构对唯品会感兴趣。但是唯品会在过去四年中的业绩增长了24700%,股价估值从一开始的5倍突然猛增至37倍。

有投资银行专业人士评价唯品会称,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利润率的可持续性极低,企业利润率通常为6%至7%。而唯品会的毛利率在2009年-2011年,分别为8.2%、9.8%、19.1%。

对于这一质疑的分析报告,唯品会迅速做出回应,并认为上述海外分析机构为做空机构,其言论和主张中包含了大量错误,且对唯品会的业务模式存在整体上的误解。

蹊跷的超低折扣

耐人寻味的是,唯品会被海外投资者所诟病的“欺诈、误导消费者”,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日前,国内一位消费者向笔者指出,唯品会不但对所谓的超低折扣产品的市场价格大肆注水,还以虚假低折扣误导消费者。

这位消费者指称,就在最近,唯品会在其官方网站显眼位置上显示,国内某一知名电器品牌以低至1.9折的价格进行促销。

但是,上述消费者点击进去之后才发现,所谓的1.9折促销的对象,仅仅只是该品牌的一款食品料理机。且网站上标注的所谓市场价格,相比其他网站的市场价格,不但足足高出3倍之多,且折扣价格也根本不存在竞争优势。

笔者随后登录唯品会官方网站发现,在标明以1.9折促销的艾美特电器广告页面上,打开网页链接后,细细搜寻、对比将近数分钟之后,才在网页下方一毫不起眼的位置找到了唯一一款以1.9折销售的艾美特果汁机。

这位细心的消费者告诉笔者,唯品会网站所标注的所谓市场价格也充满了“水分”。“就拿这个1.9折的果汁料理机来说,唯品会打折之前的市场价是559元,如果你去看一下天猫的官方网站,它的市场价只有139元。”

笔者随后在1号店、京东等网店查询这一产品,查询结果更让人啼笑皆非。在唯品会号称1.9折超低价销售的产品,1号店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仅比唯品会多了1元钱。

“折扣之前的价格比别人虚高3倍不止,折扣之后的价格仅比别人低了1块钱,这不是欺骗我们吗?”对于这一让人无语的超级低折扣,这位消费者告诉笔者,如果不是看在这家网站一直宣传的超级低折扣广告,自己压根不会去登录这家网站。

风投悄然减持3%

日前,一位华尔街投行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内民营企业而言,华尔街的投资机构对上市中概股伸出天使之翼的同时,还要警惕他们魔鬼的一面。“看看那些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资民营公司股票最终的结果吧,很多中概股或许还没搞明白美股是怎么玩的,就已经被人家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就在唯品会爆出“涉嫌财务欺诈”第二天,虽然公司对这一质疑报告迅速给出了回应,但唯品会股价仍然遭遇重挫,当天股价大幅下挫13.15%,报收于29.53美元。

仅时隔一个月后,媒体再次爆出,唯品会上市前的风险投资人——红杉资本已经悄然减持唯品会。

根据唯品会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文件显示,去年4月9日,红杉手中还持有唯品会普通股2003万股,占其流通股19.8%。但在今年3月20日,红杉持有的唯品会股本已经减至1858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已经从19.8%降至16.8%。

谈及红杉对唯品会持股比例下降一事,红杉资本一位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唯品会是红杉中国投资企业的典型代表。“就像我们投的奇虎、新浪、美团、京东、大众点评等等互联网企业一样的技术和商业模型创新,并且高速成长。”

“唯品会创立之初是想做奢侈品电商,但是后来据说由于消费人群较窄,转型为线上品牌折扣店,而且很多是二三线品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唯品会此前一直宣传网站所特有的低折扣优势,并为此极力造势。据艾瑞的“2013年一季度网络服务广告主投放费用top10”显示,今年一季度广告投放金额最高的是苏宁,为5998万元;唯品会则为1697万元,排名第八。

市场人士分析称,这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放出的“烟雾弹”,因为即便唯品会投下天价广告,也不太可能只针对某一个平台。

更有海外媒体报道称,作为上市公司,唯品会如果真的进行天价广告投放,其最终结果很有可能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7

关键词:破“五唯”;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将破“五唯”从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标准,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呼吁转变为政府的行动,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文中提出,学校实践教书育人,优先改革教师评价,既可以提高教师发展、促进学生评价科学化,也能够形成促进党委、政府、学校、社会转变教育评价观的“自觉”力量,从不同层次、全方位优化教育评价生态[1]。此前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逐步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清理。但是破“五唯”,教师评价机制会不会再回到人情关系和学术权威的旧模式?破“五唯”之后,应该用什么标准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评价?“小青椒”们是教师团体的新生和骨干力量,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如何探索更科学合理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与摸索。

1“五唯”的弊端

“五唯”之间各有所指,又成为一体,发表高级别期刊论文、获得高水平学历,在职称评审中则更有机会。有论文、学历、职称加持,那么人才称号、科研项目和奖项的命中率显然会提升,但是“五唯”的评价标准也会引出许多的弊端,阻碍教学和科研评价。

1.1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五唯”中占位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部分高校为了让人才队伍的结构更有彰显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更愿意用科研经费、实验平台等有竞争力的筹码抢夺有“帽子”的人才。普通青年教师,在科研资源方面则捉襟见肘,甚至渴望尽快获得“帽子”,踏入“五唯”评价体系,获取更多科研资源。青年教师的评价和资源分配逐渐异化为单一僵化的“五唯”。

1.2形成教师阶层的固层化

教师“五唯”评价某种程度忽略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国计民生所起到的实际贡献,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有待考核,是一种单一评价、终结性评价。“五唯”评价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无论是项目申请还是奖项申报,某种程度上局限于已经在“五唯”里小有成就的人员。刚刚起步的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在既有利益获得者中有所突破,容易造成身份层次的相对固化,扼杀了年轻教师的发展活力,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1.3导致教学科研的功利化

“五唯”的根本是把教师成果的数量和形式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能力的数字化标准,追求数字化表征,科学研究上追求“短平快”,要求在聘期内完成量化的科研任务。对于一些需要深潜的基础研究,青年教师迫于考核压力,不愿深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由于见效慢、衡量难也无法走入核心工作区域,“五唯”显然是一种违背了学术、育人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管理行为。

2破“五唯”的误区

但是,破“五唯”的关键点在于破,而非“五唯”,我们要平和理性地对待“五唯”,破除“五唯”不是不要论文,不要学历、不要项目等,而是不能将“五唯”的作用无限放大。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教育评价内容、教育评价导向,与当前国家对创新性人才需求不相协调。我们要破除“五唯”,还要注意避免以下认识的误区。

2.1不能将“不唯”变成“无唯”“五唯”的最大症结就是一个“唯”字,破“五唯”其实就是破除唯一性,允许多元化。在破“五唯”时,还必须明白“破”和“立”的边界在哪里,“可为”之处与“难为”之处在哪里,在“破”与“立”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3]。论文、“帽子”、奖项等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破“五唯”并非完全放弃定量评价,而是更加合理地评价数量背后青年教师的实际成果。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文章一多质量就差”等等,从而否定用文凭、论文作为评价的坐标之一。应该说,这些观点在生活中确实可以找到具体事例予以佐证。但也只能说是个案,不能因此推导出普遍性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文凭与水平,学历与学力,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总体上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不是无关,更不会是负相关。如果把“高分低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等说法当成普遍现象,那无疑取消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陷入了反智主义泥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

2.2不能将“不唯”变成“高唯”目前评价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意在消除以往评价标准中对人才发展造成的约束和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新的不当指挥棒应运而生,“不唯”变成了“高唯”,高水平科研成果成为“破唯”和胜出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制定的新评价标准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代表性成果制度,以期刺激教师能够产出高影响高被引的SCi论文、部级重点项目等更有标志性的科研业绩,反而使得评价的功利倾向愈演愈烈,影响青年教师的正常发展[5]。

3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特点及所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其职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是一个不断优化方法、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上,如何在最初站上讲台的几年内,学会最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针对当下的新情况,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的不变初心;在科研上,面对学科知识的日益更新、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如何与时俱进、深耕其中、坚守一方,实现0到1的突破,是对教师的科研品质、思维层次的考验。新教师在科研考核上,还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生存压力,在有限的聘期内完成合约上既定的科研任务。同时,伴随着高校引进人才门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国外归来的留学人才,他们既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还要逐渐完成个人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的准备,而这些,在目前国内市场条件下,也绝非易事,需要高校予以专门的关注和研究。

4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紧迫性、以及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成果量上的考核,更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岗位业绩考核,更要注重盘活资源配置;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充分考虑长期发展功能,克服功利主义的价值偏差,放眼整体职业生涯。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运行的结果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长期健康发展。

4.1破“五唯”的前提是尚师德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师德师风和学术端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冰山模型”理论,显性的学术成果、教学表达能力等方面相对容易考察;隐性的学术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则不容易考察[6]。为此,要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切实根据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以往师德评价走形式的流弊,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加强“学高为师”的“学术端正”和身正为范的“道德品行”评价。“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青年教师要有对教育和科研有无比的热爱与忠诚,对学术道德与育人规则有足够的敬畏和尊崇,将科学家精神贯穿于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自觉维护学术价值与学术尊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评价机制要引导青年教师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他们乐于在公共服务方面付出,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科研导向,切实承担起对学术共同体、学校和国家的责任[7]。

4.2破“五唯”的关键是立“多维”此“维”非彼“唯”。“维”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系物的大绳,引申为法令纲纪之义,旧时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已然有评价的色彩。放到今天,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维,多维就是立体、综合之意。与“唯”所体现的“独一无二”、“唯一”大相径庭,“多维”所彰显的多元性更加符合青年教师从事的教书育人活动的创造性、复杂性特点。4.2.1完善分类体系依据学科属性、工作特点,分类制定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类人员考核指标,比如对于高校公共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课题很难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可以结合授课质量和学生评价反馈,引导他们“以教学为主”踏实做好基础教学。对于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则可以减少教学要求,对于较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可以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刚柔并济,给老师更多的成长空间。4.2.2丰富评价主体职能部门考核有效结合学生评教和青年教师自我评价。一方面,有效引导学生真实、科学反馈青年教师施教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高校制定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评价模式与指标。拓展评教时间,教学周期内定期开放通道让学生能够随时对教师的任何一门课进行评价,而不仅限于学期末[8]。特别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解决评教中的青年教师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教师出现的个性问题,既可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也将更好实现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尊重教师主体感受,将教师自己量化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相结合,若几项指标评分结果大致相同,则侧面印证学校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如有较大悬殊,排除主观干扰因素之后,需要进一步论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2.3平衡评价方法实行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是一种主流的质化评价。量化评价中的明确的指标体现科学性、客观性,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缺少对工作质量、教学投入与育人成效的有效评价[9],如唯量化,易入“激励短期行为”“助长本位主义”“扼杀学者个性”等误区。大部分同行专家尊重和维护学术系统的自觉与忠诚,他们了解学科最新发展,能够有效补充数字衡量带来的不足,但是同行专家评议也要避免学术圈子、学术壁垒以及专家自身局限等影响公正的因素。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原则,评价改革实现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之间的动态平衡。

4.3破“五唯”的核心是赋活力“五唯”评价忽略了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只看历史和出身,不看未来,与资源分配机制紧密相连,是一种唯结果、终结性评价。很多高校将奖励、资源与“帽子”、奖项直接挂钩,使得众多教师一门心思谋“帽子”,谋取资源、身份的对号入座,某种程度导致师资队伍的僵化。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两个结合。一方面,评价应与培育相结合,灵活地配置资源,不唯“帽子”马首是瞻。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特别是一些没有团队归属的海归“小青椒”,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的申请还是研究生助手的配置上,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允许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进步、在科研中遭遇困难,进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取得科研突破,避免青年教师身份的固层化。另一方面,评价应与合理分流相结合,灵活挖掘人才潜质。对于在“非升即走”中未能胜出的青年教师,高校予以灵活合理地分流,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是当前完善高校完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必要补充。“非升即走”也是一种选择,经过一个聘期的尝试,部分青年教师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从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灵活安排岗位,妥善处理好转岗衔接期间的薪酬待遇等等,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尊严的后续发展保障。

4.4破“五唯”的主旨是求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终身化的动态过程[10]。“五唯”重在强调成果的形式和数量特征,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在管理动机和政策导向上,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氛围,使青年教师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急于求成,在学术科研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发展,而不是一时一地之利,应该选择用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年教师评价。评价的重心在于关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成长历程,及时发现教师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强调过程的意义,突出持续性反思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谋求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创建青年教师成长数据库,收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评价指标参数,推动传帮带,请专家给年轻教师以专业性指导,帮助其凝练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青年教师科学认识、充分理解评价结果。学校、青年教师之间目标一致、彼此信任、同向共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一种阶段性的鞭策或奖励,更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期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海.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J].人民教育,2020(22):22-25.

[2]唐静.从教育资源配置的维度探析高校的教学与科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1-145.

[3]储常连.立:“五维”破“五唯”推进教育评价现代化[eB/oL].[2020-10-30].

[4]刘振天.“五唯”:痼疾如何生成,怎样破解[eB/oL].[2019-02-26].

[5]丛春秋,张新亚.焦虑中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困惑与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20(9):25-29.

[6]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2):59-68.

[7]陈娟.“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20(10):77-81.

[8]望红玉,王自洁.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8):31-34.

[9]钱国英,崔彦群.评价与培训相结合建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2(2):66-68.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8

“中国的年轻人不会等一部手机的购机合约结束之后再去买另外一部新的手。”Zoom科技首席财务官anthonyK.Chan曾说:“他们在生日当天买手机,在情人节买手机,在春节买手机……这些孩子买手机的频率都快赶上买牛仔裤的频率了”手机正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这场大型游戏中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没有手机,你不仅oUt了,还将被oUt出局。

来自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及高通公司的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产量将超过7亿部,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而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山寨机这一概念也是从我国诞生,虽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从另一个侧面显示舟手机市场的巨大诱惑力。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1月至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i6%,而手机产业增加值增长37%,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工业平均增长水平。超高的增长率加上13亿人的大市场,不得不说,这是一块令人垂涎欲滴的大蛋糕。

发现这一点的,不仅有本土蠢蠢欲动的手机厂商,还有闻腥而来的国外手机品牌。早在10年前,tCL、波导等中国手机制造商对于外国手机品牌大举反攻,市场占有率一度升高,但是诺基亚、三星等国外手机品牌很快挽回了颓势,凭借丰富的手机产品线迅速而全面地占据了中国高、中、低端手机市场。

都以为本土手机厂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近水楼台先得月,却不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已有的8亿手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国外品牌的手机,而品牌正是本土手机厂商的难言之痛。是先天不足也好,是浮躁心态作怪也罢,品牌弱势正是这个于机制造大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当然,国产手机在价格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以其低价策略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需求。但国产手机的价格优势在竞争中虽具有威胁性,但不具有长久型,要从同外品牌的阴影下走出来仅仅靠价格优势皿然是不够的。做大品牌,在这个竞争呈白热化的手机市场上独辟蹊径,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赢得消费者认可,是本土手机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朵唯女性定位的市场风险

加大市场投入是打造品牌的必经之路,据悉,以朵唯为代表的本土新兴机厂商在市场投入方面毫不吝啬,广告投放、营销活动等在市场投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从2009年到2010年,朵唯仅市场投入就高达3亿元。

对于市场推广的巨额投入自然为品牌成长提供了温床,但是也必然加大了经营成本,那么朵唯如此巨额的投入,其商业逻辑是什么?定位于女性手机是甭足以支撑这样一个细分市场?

朵唯董事长何明寿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整个中国手机市场拿到牌照的品牌已经有300多家,市面流动出售的手机各种各样的型号多达4000款,竞争的残酷性是可想而知的,朵唯如果定位于大众化品牌,在这样的红海市场上是没有一点机会的,所以当时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做细分市场,要么做功能手机,要么做音乐手机,这叫功能细分。当然还有年龄细分和性别细分。当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思考了很久。”

最终,何明寿选择了做性别细分。“在朵唯没有问市以前,很多品牌可能只强调做女性手机的一个系列或者某一款,但是朵唯明确地定位只做女性手机,而且每个月朵唯都会推出新款。当年刚刚推出的时候我们强调从女性安全角度做文章,2010年我--们从安全改为“时刻装扮你的美丽”。因为手机的功能已经大同小异,但是很多女孩子还是很在意她拿的是什么手机,因为这代表了她的品位,所以朵唯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定位于女性手机毫无疑问有着巨大的风险。手机作为一种非女性专用通信工具,并非天然具有女性消费特点。因此,何明寿带领营销团队进行了市场调查,在全国对2000名女性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调查中,“有60%明确表示一定会购买,这样就给了我们信心。我们第一次试点选在海南,广告还没有投入,首先在我们公司内部做试销,紧接着在其他几个省做试销,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何明寿说。

何明寿分析市场后发现,女性手机使用者大约占整个手机用户的40%,2009年年初中国市场手机拥有量为6.4个亿左右。如果按40%计算,这就意味着有2.5亿手机用户是女性。“女性消费有一个特点,她们买手机可能像买衣服一样,最满意的永远是下一款,因为她们是比较追求时尚和潮流的人群。所以我认为未来女性手机市场的规模应该会越来越大。”

捋清商业逻辑

虽然充分地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分析,但是何明寿和他的朵唯手机仍然面临三大挑战:新兴品牌的知名度低、国产手机品牌弱势、女性定位的市场风险。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

为了解决知名度低的问题,朵唯投入了巨额广告费,此前热播的贺岁片《非诚勿扰Ⅱ》,女主角舒淇使用的便是朵唯手机。“有几个企业能够做得起这样的投入呢?如果做品牌连广告都做不起的话,那怎么做品牌呢?”何明寿反问道。

针对国产手机品牌弱势,朵唯选择了以高定价主攻二、三级市场,均价在二级手机市场占据前三名的位置。“我们的主要市场不是四、六级市场,而是地市级和省会级城市。朵唯手机的调性就是一种时尚、精致、很有品位的感受。所以我们自己不会往四、六级市场沉淀,而是集中精力在地市级、省会级城市进行重点投入。通过对过去一年多积累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朵唯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何明寿说。

2009年6月2日召开新品会时,何明寿当着媒体记者的面讲过一句话:“做一个品牌,如果仅仅请代言人或者做广告,那么中国各行各业一定会出现无限多的品牌,一定不是这么简单。品牌要做知名度很简单,投一个亿、两个亿、三个亿的广告,马上很多人就知道了。但是要建立品牌的美誉一定要做得更好。我想做精品,让所有买朵唯手机的人喜欢。”

因此,朵唯在大量投入广告拉升知名度的同时,开始进行品牌沉淀,参与到公益营销等对品牌有长期作用的活动中。何明寿表示,希望未来在幸福工程下设立一个朵唯基金,不仅可以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还可以对朵唯品牌产生长远的、有益的影响。

对应着女性手机的定位,朵唯赞助和支持的公益活动全都与女性有关,例如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关爱女大学生等公益活动。除此之外,朵唯在产品设计方面也迎合女性受众的需求,例如给手机植入“爱、美、尚、佳”女性专用功能。每周一到周四都会一些特制的朵唯《电子报》,一些时尚资讯、健康美容、潮流搭配等女性关心的信息,内容都有更新,消费者不必支付任何费用。目前,朵唯《电子报》的每月下载量已经突破1000万,“说明女性消费者对朵唯产品的特色还是非常认同的。”

朵睢手机的未来

女性市场存在的三大问题得以逐步解决,朵唯女性手机定位的商业逻辑就此捋清。但是如此巨额投入的背后,效果怎样?得到收益是否能够支撑如此巨额的支出?其发展路径是否足以为国产手机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

何明寿透露说,2009年11月,每100个女人中大概有9个人购买朵唯手机,而朵唯在2009年的营业额超过了10亿元。何明寿认为2011年朵唯的营业额可能达到20亿元。

“朵唯品牌在女性手机中排名第五位,在女性消费者认知中是具有权威性的,通过搜索数字的排名在国产品牌手机中排名第一位,包括国外品牌在内的排名中朵唯排名第五位,应该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朵唯既然定位做女性手机,就意味着一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何明寿说。

2011年,朵唯仍将继续加大市场投入的力度,据何明寿透露市场投入费用将超过3亿元,一方面是媒体传播,另一方面是市场投入、拓展和培育终端;而公益方面的投入将占到整体市场投入的2%左右,其中,仅对幸福工程的投人将超过200万元。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9

关键词:唯品会;简介;市场环境;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248-04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43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档正牌商品已经成了许多消费者的愿望。2010年左右,市场经济整体处于低速发展阶段,许多商品都出现了巨大库存,尤其是服装零售行业,与此同时法国Vp网站凭借“正品限时抢购”的营销模式,成为欧洲奢侈品市场的领导者。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唯品会效仿Vp网站的营销模式,打开了中国特卖市场的大门,在我国国内电商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对唯品会的历史、战略、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一、唯品会简介

(一)唯品会的发展历程

2008年12月唯品会成立于广州,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里面,唯品会一直保持着良好、稳定的市场增长率,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稳固其市场地位,唯品会也在不断整合自身的资源,抓住机会,不断地拓展产品品类,2014年2月就做出了控股乐蜂网的战略决策,产品扩展到了多数女性都必不可少的化妆品品类中。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为止,完美地创造了8.826亿净营业收入的季度性成果,同比增长230.0%;同时唯品会也给股东创造了2770万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0.3%(数据来源:新浪科技)。唯品会保持着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

1.起家:正品限时特卖。洪晓波创立唯品会灵感来源于普通的生活,他在偶然中发现妻子在法国的Vp网站上津津有味地购买网上的名牌奢侈品,当时洪晓波脑子里面突然有了灵感,认为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名牌服装都会过多过少的存在库存,采用打折的方式会吸引很多追求名牌但资金又很有限的女性,而且限时的方法,制造了产品的稀缺感,这样的闪购营销模式让顾客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感,还让一次性没有买到商品的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加她们关注网站的概率,法国Vp网站取得的巨大业绩,为唯品会创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创新:品牌闪购。唯品会采用“品牌+闪购”的营销模式在中国特卖市场站稳了脚跟,产品品类包括服装鞋包、亲子特卖、户外运动、旅游产品等等,每天上午10点准时上新品牌产品,限制购买的时间一般都是在3-5天之内,超过这个时间便会迅速挂出产品已经下架的标签,刺激了女性消费者购物,保证了很高的订单成交率。

3.现状:品牌塑造。目前唯品会面临着苏宁易购,当当网,京东闪购“红”等来自不同电商的压力,品牌塑造是唯品会2015年的营销关键词,唯品会希望通过品牌的力量,传递出持久的、稳定的市场竞争力,让广大消费者真正爱上唯品会,保持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唯品会的“限时限量+正品保障”的营销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唯品会的市场定位

唯品会在线销售的产品种类主要有男装女装、鞋包、美妆护肤、亲子母婴、体用户外、居家数码、饰品手表等高级的品牌产品,所以唯品会起初的定位是高端消费者,但是结果发展很不理想,于是做出了向国内二、三品牌服装进军的大胆举措,即消灭二三线城市服装库存,就这样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应运而生,它用正品限时特卖的模式打开了中国的网购特卖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购物方式与购物体验,无论在销售额还是股价方面都创造了电商的一代传奇。

二、唯品会市场环境分析(Swot)

(一)唯品会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专业的买手团队。唯品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组建了专业的买手团队,人员都是由时尚杂志的编辑者和对百货时装敏感度强的专门购买者组成,可以保证唯品会上线销售的产品符合消费者追求时尚的愿望和物美价廉的要求,这个优秀专业的买手团队还可以为不同的地区挑选适合的产品。

2.良好的企业形象。唯品会“Vip”的标志,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而言经常购物的消费者会很容易分析出其真正的含义即:把消费者都当成尊贵的客户,享受贵宾级的服务,另外它的4F理念Fast(快)、Fun(有趣)、Fashion(时尚)、Fine(卓越)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赞同,成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高重复购买率。唯品会的主要用户群是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白领女性消费者,比例占到了全部消费人数的70%,而来自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仅占到10%,2013年第三季度唯品会顾客的重复购买率为73.8%,同比增长0.8%(数据来源:艾瑞网),由此可见,唯品会保持着较高的消费者重复购买率,客户资源稳定。

(二)唯品会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品牌折扣力下降。唯品会的营销模式得到了行业认可,品牌折扣的方式在许多网站都受到模仿,苏宁易购、当当、“京东闪购‘红’”等频道的相继出现,使得品牌折扣的力度越来越大,而且采取的都是闪购模式,品牌折扣的竞争力在下降。

2.品牌参差不齐。目前,为了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唯品会不断地开拓产品品类,产品等级有高有低,参差不齐。这些不知名的品牌在市场经济中还没有一个占据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贸然出现在唯品会的网站上会降低消费者对其他品牌的认可度。

3.品牌忠诚度不高。中国境内的当当网、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很高的地位,具有稳定的客户资源,虽然注册唯品会的人数很多,但唯品会的历史还比较短,总体来说品牌的忠诚度不高。

(三)唯品会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服装行业巨大库存。201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市场经济发展很不景气,整个服装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库存,仅仅耐克一家,就积累了33.5亿元的高额库存,库存成本增加,整个服装业发展步履维艰。

2.零售渠道不发达。近几年来,随着二三线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网购人数不断地增加,但零售渠道并不发达,消费者对于品牌产品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唯品会在线销售的模式打开了二三线的零售渠道。

3.手机客户端智能化。近几年来,移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智能化。现在发邮件、购物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所以移动终端是每个电商的必争之地,唯品会在这个机遇面前需要不断开发新软件,抓住移动终端的市场。

(四)唯品会的威胁分析(threat)

1.供应商议价能力增强。唯品会初期的知名度不高,销售模式还没有得到广大厂商的信任,所以许多厂商都不愿意把产品提供给唯品会进行销售,这两方面都增强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使得唯品会在价格方面占据不利地位。

2.消费者议价能力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品不断地同质化,当今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的天下,一方面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这些老牌电商天天都有许多促销特卖商品,另一方面唯品会每天上新的品牌折扣产品品种十分有限,很难达到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最后团购网站、限时抢购的销售方式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这都提高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三、唯品会的营销战略分析

(一)运营系统:中国版的线上奥特莱斯

1.品牌定位:奢侈品特卖的品牌商。唯品会是专门为正牌库存商品建立一个高信誉度的特卖网购平台,想成为唯品会的供应商需要至少二百家门店销售某种商品,才可以拿到在唯品会网站销售产品的通行证。

物流环节,唯品会在国内开创了两个第一。第一次使用防盗扣来保证产品安全,第一次为产品购买保险。这两个机制都保证了消费者可以放心购物。

2.营销模式:限时限量抢购。唯品会在线销售的产品时间都保持在5天左右,制造产品的稀缺感。为了买到合适满意的产品,消费者便会经常关注上新的产品,对网站产生忠诚感。

3.盈利模式:差价加佣金。刚开始,唯品会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其直接销售厂家销售产品的方式遭到了厂家的拒绝,但是为了打开中国特卖市场的大门,唯品会通过花销五万元左右来直接买断厂商的品牌正品服装,在线销售,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功夫不负有心人,唯品会的销售量不断增加,得到了许多品牌厂商的认可,与许多品牌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唯品会用这种亲手购买商品的买手制转变到了与厂家合作,销售厂家商品,实现由起初的赚取差价到现在的佣金制。

4.库存模式:上新仓储能力。(1)上新能力。唯品会专门招募了100多名优秀的专业人员来负责产品的品牌展示设计,建立了一个拥有5个独立部门的摄影部门和艺术中心,专门为在线产品的推广、宣传进行策划,为产品的上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2)仓储能力。为了搭配唯品会限时限量的销售模式,仓储方面必须实现快进快出的效率,为此它专门设计了复试货架提高仓储能力,只要过了在线销售的时间,不论产品是否全部销售,唯品会的货架便会马上撤掉现有商品,换上下一次需要销售的产品。

(二)服务模式:强调购物体验

1.网站方面:多功能型购物平台。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愉快的购物环境,唯品会在网站运用了社会化的营销方式:SnS模式,这种社会化的营销方式可以给顾客提供多项的服务,包括现在大家都经常用到的邀请朋友、分享自己的购物的感受、体会等,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结识志趣相投的新朋友。

2.顾客方面:细分客户群,提供优质服务。唯品会的主要客户是女性,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手机移动终端具有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的优势,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所有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娱乐和购物。经过调查显示在中国境内,20%会在公司的闲暇时间使用手机购物,在家用台式电脑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占到了将近80%,同时在家里面使用手机客户端消费的顾客占到了70%。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唯品会需要借助数据不断挖掘、细分客户群,开拓服务项目,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

3.制度方面:购买正品保险。为了保证让消费购买放心,唯品会与中华保险进行合作,为网站在线销售产品购买了保险,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如果发现产品不是正品,便可以在3个月的时间内获得索赔。这样的保险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让大家放心购物。

四、唯品会的营销现状分析

(一)唯品会当前的营销策略

1.多元化的产品策略。(1)注重产品与包装时尚。唯品会拥有强大的买手团队,时刻谨记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心理,根据消费者的足迹为其提供合适的产品以供参考。在包装方面,唯品会的主打颜色是可爱温馨的粉红色,在包装的外面会加VipSHop的大型标志,给人以尊贵、贵宾级的心理感受。除了保护商品外还可以帮助宣传产品。(2)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唯品会特卖的产品都是耐克、阿迪达斯、菲利浦、安莉芳等顾客熟知的品牌,满足女性白领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追求,2014年唯品会收购乐蜂网之后宣布进军美妆领域,至此唯品会已经抓住了中国女性消费者两大主要消费品类:化妆品和衣服鞋包。唯品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与形势,不断地拓展和丰富产品的品种。

2.低价折扣的价格策略。唯品会是一家专门做品牌特卖的网站,低价折扣对于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大动机。“闪购限时”的营销模式是唯品会的特色,可以让消费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购物体验。

3.数据化的多渠道策略。(1)“自建+外包”的物流模式。唯品会采取“自建+外包”的物流模式,主要干线自己亲自建立,而且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昆山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运用就近配送的方式将商品在就近的配送中心入库,再利用强大的数据库,根据消费者选择的商品和产品发送的地区进行分类,再统一发货,保证产品的送达率,提高了服务水平。(2)地址的数据化管理。唯品会已经完成了对每个地区的编码工作,使得消费者购买地址实现了计算机的数据化管理,唯品会的数据化管理已经细化到了镇乡街道,这样一来就可以迅速确定消费者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产品送达的准确率。

(三)优化网站平台

1.完善智能搜索。搜索引擎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快速便捷的营销方式,唯品会应当不断地增加搜索的智能化引导,实行关键字优化策略,运用应有资源,不断完善搜索引擎,提高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准确性、便利性,从而提高用户的关注程度,提高唯品会网站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2.统一品牌宣传。为了不让消费者感到唯品会品牌的参差不齐,宣传方面唯品会应当认真地加强产品上新前的品牌展示、尺码搭配,征集适合品牌的模特,在品牌展示正式运用之前要先做一个检测和示范的工作,保证产品展示符合产品形象。

3.开展内容营销。内容营销是现在行业都关注的重点。真正的走进消费者,了解他们内心的喜好与想法,挖掘消费者真正关心的话题与内容,在网站上开设社区互动平台,让广大的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的同时不断地认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4.增加交互功能。唯品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当持续完善产品的评价和搜索功能,让消费者购物更加简单快捷,增加人员在线沟通,给顾客提供必要的建议和引导,提高购买率。另一方面应当积极与消费者互动,随时关注消费者的评论和谈论的话题,运用强大的数据库来分析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为唯品会网络营销挖掘新的营销点提供参考。

六、结语

唯品会是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凭借“限时限量+正品折扣”的营销模式和专业的买手团队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供应链,在当今电商的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与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电商市场,唯品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服务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加强内功的修炼,形成行业的壁垒,让自己真正可以在电商领域不断地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宏,汤小燕.唯品会:在线奢侈有道[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12):80-83.

[2]罗维秋.唯品会的“折扣”不是竞争力[J].it时周刊,2013(05):74.

[3]覃凯.唯品会:“后团购时代”网络闪购模式的新出路[J].电子商务,2013(10):08.

[4]小刀,唯品会危矣[J],it时代周刊,2013,(11):73.

[5]张杨杨,特卖买手唯品会[J],全国商情,2013,(11):86.

[6]张伟,浅析唯品会网络营销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136-137.

[7]梁小丽,“品牌+闪购”的唯品会及其营销模式[J],电子商务,2014,(04):19.

[8]么志丹,唯品会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4,(05):32-33.

[9]邓晓慧,清库存的另类商路―唯品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研究[J],新闻世界,2014(09):170.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篇10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