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的诗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3:32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1

一.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二.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三.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四.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五.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六.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

七.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荭;陂陀梳碧凤,腰袅带金虫。

八.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

九.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

十.莫锁茱萸匣,休开翡翠笼;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十一.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十二.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十三.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十四.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十五.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十六.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十七.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十八.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十九.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二十.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重露,日出甘所终。

二十一.又近中元,素秋时候;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

二十二.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二十三.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

二十四.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称眉寿。

二十五.孝感灵泉,涓涓不绝,斟为醇酎。

二十六.坐中客。共千里.潇湘秋色。

二十七.渐万宝西成农事了,看.黄云阡陌。

二十八.乔橘洲风浪稳,岳镇耸.倚天青壁。

二十九.追前事.兴亡相续,空与山川陈迹。

三十.都会繁盛,依然似昔;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

三十一.乞巧处.家家追乐事,争要做.丰年七夕。愿明年强健,百姓欢娱,还如今日。

三十二.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荷花犹有晚来香,天上佳期称七夕。

三十三.人间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

三十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三十五.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三十六.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三十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三十八.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三十九.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四十.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四十一.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四十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四十三.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四十四.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四十五.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四十六.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四十七.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四十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2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传到京师长安,深受韩愈影响的诗人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路途困顿可想而知。“朝奏”“夕贬”,荣辱判然,韩愈悲歌当哭,慷慨激昂的诉说,引发了贾岛深情的眷念。“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身虽不能随往,贾岛之心早随韩愈同乘兰舟,餐风露宿,一路驶向岭南潮水的尽头了。“凡人寄诗,只言别后相忆耳。此独追至文公初贬时,言吾虽不能身送,而心则实未尝不相随到潮也。”(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贾岛和诗起首十四字即写出二人不同寻常的友谊,表现出对韩愈“朝奏”“夕贬”境遇的深深同情。

这种友情建立于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若非宰相裴度乞求,韩愈几乎被宪宗处死。然而,韩愈没有后悔屈服。直书“弊事”,申诉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肯将”句则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老而弥坚的勇气。然而,这种忠诚报国之心又有几人能理解呢?贾岛的和诗作出了肯定回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韩愈一腔忠愤的“篇章”越过秦岭传至京师,引起贾岛的强烈共鸣,慰问的诗作迅速写就,出关的驿马驰过泷流,患难的朋友得到慰藉。片纸传心迹,患难见真情,这一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两诗第三联共同描写了旅途的艰险。韩愈所写,是一种即时实景:云横秦岭,京师不见,雪拥蓝关,驿马不前,表现关、岭的难以翻越。贾岛所写,是一种想象之景:峰悬驿路,崎岖坎坷,海浸城根,落叶飘零,表现旅途的崎岖艰辛。贾诗承韩诗而来,写景角度不同,寄寓的深意完全一致:身世家国之悲,英雄失路之泪。这一联,同声相应,互诉心曲。韩愈用秦岭、蓝关景象寄寓家国之思,贾岛借驿路、城根景象表达关切之情。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诗尾联一方面表现出不甘屈服的姿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前程的悲观失望。针对韩愈此语,贾岛一反其意,以高亢明朗的格调,以美好生活的憧憬鼓舞友人。“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你看,只消一个晚上,潮州的瘴气会像风卷残云那样被一扫而光,皓月东升,银光朗照,潮州浪西楼将变成银装世界。这是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一种暗示,月光终将洗涤大地的污浊,忠臣之冤屈也终将大白于天下。“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可以想见,当韩愈于贬地捧读该诗之时,情绪该如何激动。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4

2月14日传统上与一个基督圣徒的名字联系存一起,就是瓦伦to罗马天主教会选择2月14日来庆祝纪念瓦伦丁的节日(尽管实际上他们已经正式将这一天从他们的节日日历中移去了),无论事实是没有人搞得清哪个瓦伦丁被纪念(至少有三个叫瓦伦丁的),还是瓦伦丁做过什么事而成为一个圣徒。我们知道英同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乔叟1382年的作品将这个日子变成某个节日,而这个日子也被看作是与雀鸟的季节有关。莎士比亚时期,这个日子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节日。就像我们在《哈姆雷特》看到女主人公奥菲莉亚疯疯癫癫地唱道:

情人佳节就在明天,

我要一早起身,

梳洗齐整到你窗前,

来做你的恋人。

18世纪。年轻的小伙姑娘们就开始互送情人卡片70这些卡片通常是用蕾丝和纸做成,上面还有充满柔情的赞美不朽爱情的诗句。那时的情人卡非常地流行,很多工厂纷纷建立起来制作这些卡片,时刻准备着让这些诗句出现在卡片上。后来,通过新兴的邮政系统寄送情人卡变成了一种时尚。通常它们都是以匿名的形式被寄送,附加上一些神秘的信息,让收卡片者一头雾水。

情人卡流行到美国时,卡片开始由纸制成,这让成本变得更低,因此更加流行了。情人节那天,给所爱的人寄卡片,和在母亲节给母亲送卡片一样,成为一种责任。年轻男女们常常费尽周折用甜蜜和巧妙地词句装点卡片来表达情感,甚至信封也同样会被装点。

19世纪80年代,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只收到一张卡片,还盼望着能收到巧克力和花,尤其是玫瑰花――一种在深冬季节卖很贵的花!匿名倾慕者的主意渐渐不复存在,邀请爱人去吃浪漫大餐再送一件甚至比晚餐还昂贵的礼物开始流行起来。对很多商家来说,情人节已经变成盈利最多的节日,甚至比圣诞节还要火爆。

这些做法真的与爱有关吗?这些似乎与西方传统观念中的爱没有什么联系。像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境遇不同的浪漫,或是带盔甲的骑士为了甚至没说过一句话的女子的荣誉而战这样有威严的浪漫。这似乎与诗经中关于爱的两个主题有点共同之处一―对爱人的赞美,以及丈夫或妻子因离别而痛苦。设想一下,如果陆游和唐婉互送情人节卡片,或者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麦当劳和肯德基吃情人节大餐,是不是很可笑?

在理想中的世界,能看到人们把情人节真正当的节日,并件真正关心他们爱的人和爱他们的人,是件美好的事。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精神领袖都在告诉我们,应该用爱的方式给予彼此更多的爱。东西方的文学和文化历史上有很多事例表明,那些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是如何以他们对爱的领悟作为基础创作出那些历久弥新的作品。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5

2、哥哥好哥哥坏,七夕月饼给几块?哥哥好哥哥坏,巧克力只要七块!七夕情人节快乐!

3、樱桃好吃树难栽,恋爱好谈口难开。转眼七夕就到来,单身日子真难捱。勇敢说出你的爱,瞅准时机别放开。愿朋友,爱情好运乐开颜。七夕快乐!

4、手机里珍藏着你的名字,就像我心里收藏着你的影子,在每个被惦念的节日,你注定会让我想起,愿我的祝福能送到你心里!祝七夕情人节快乐!

5、我知道啊!可是我也没办法啊,这段姻缘是上天安排的就让我们人随天意吧!

6、原谅我将你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叫丘比特,他要帮我告诉你:我心喜欢你,我心在乎你,我心等待你。

7、七夕,七夕,欢笑不息,幸福不息,甜蜜不息,情意不息,浪漫不息,快乐不息,美好不息,祝福不息,七夕将至,祝愿亲爱的朋友爱情之火永不熄!

8、眼睛绿,头发黄,长相酷似灰太狼。没有车,没有房,但有一副好心肠;风里来,雨里往,只为追求红太狼。七夕节了,哥们,追到红狼了吗?愿忙中有乐天天喜洋洋!

9、这是一条王母娘娘的短信,凡是读到它的人将终生幸福,恋爱中的情侣将一生相爱,单身男女将遇美满爱情,祝愿全天下人七夕快乐。

10、你的幸福,我来付出,你的糊涂,我来弥补,你的要求,我来满足,你的任性,我来让步,谁最爱你,非我莫属!祝七夕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11、想你想的睡不着觉,念你念的心怦怦直跳;恋你恋的鬼迷心窍,爱你爱的快要死掉!情人节快乐

12、最美的花,开在你的脸上,它的名字叫微笑;最美的河,从你的心流进我的心,它的名字叫爱河;最美的日子,属于你也属于我,七夕节快乐!

13、早晨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中午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更加想你;晚上我吃不下饭,因为我疯狂想你;夜里我睡不着,因为我饿。情人节快乐!

14、我闪过拉登的盯梢,避过美国大选的人潮,躲过矿难的剧烈爆炸,绕过东南亚的海啸袭击。经历这种种危险,只为和你说一句:朋友,七夕快乐!

15、晓风寒,晚风寒,七夕佳节独往还,顾影自凄然。见亦难,思亦难,长夜漫漫抱恨眠,问伊怜不怜。七夕到了,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16、天上下起流星雨,那是我给你的礼物,颗颗都是我的情,守望星空盼星雨,数落星辰许星愿。遥祝远朋行安至,笑柔挚心有相知,七夕快乐!

17、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七夕了,错过了二月十四,再也不能放过七月初七,今天我要对你说三个字:借点钱。平时不好意思开口,过节你总不好拒绝吧?

18、七夕节过节诀窍:含蓄的送点花草,活泼的牵手就跑,实在的喝足吃饱,热情的唱歌舞蹈,浪漫的搂搂抱抱,胆小的发条短信就好!预祝你节日快乐!

19、七夕快到了,真心祝你:每分的每秒有人想你;每时的每分有人爱你;每天的每时有人关心你;每月的每天有人陪你;每年的每月有人疼你!

20、没得到你之前,我向上帝许愿,希望得到自己的幸福。今年我没有再次许愿,因为我有了你,我已经很幸福了。我也会按照和上帝的约定,记录下你我幸福的每分每秒。亲爱的,七夕情人节快乐。

21、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无尽心思君知晓?

22、有一天,牛郎告诉织女,我们不能见面了,因为喜鹊都去恋爱了。织女说没关系,那我们就发短信息吧!

23、风儿阵阵是我深情的问候,云朵飘飘是我真挚的牵挂,期待的邂逅,渐空的酒杯,又盛满丁香般的思念!祝七夕快乐,家庭幸福!

24、我是为你写情诗的牛郎,深情的柔软的月光,抚慰着我们不能相见的忧伤,我用心地为你书写爱情的诗行,明天你不再是迷途的羔羊,亲爱的,七夕节快乐!

25、有情之人,天天是节。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爱意,一生相恋。

26、我愿化作一枝玫瑰花,被你紧紧握在手中,为你吐露芬芳;我想变成一块巧克力,被你轻轻含在口中,让你感觉香滑。亲爱的朋友,祝七夕快乐!

27、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天有情,如果梦会灵,就让我的心爱到彻底,我对你的爱已无法说明,就像风吹不息,雨打不停,此情不渝,七夕快乐。

28、流星落了,那是天在哭了;雨水下了,那是我的思念涨潮了;月亮升了,那是你我的眼神交错了;人间的喜鹊飞了那是它们为爱的七夕致敬去了!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6

关键词:七夕节;赛巧;祈愿;爱情诗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77-02

七夕节在过去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不仅很普遍,而且活动丰富,至今一些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越南、韩国、台湾依然在过七夕节。但在中国大陆,过七夕节反而不那么普遍了。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是,人们认为七夕节的那些活动已经过时了。为了让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人们对世俗幸福追求、对理想爱情向往的七夕节在现代社会中能继续焕发光彩,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使之能与时俱进。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随着节日内容的越来越丰富,如神话牛郎织女这一神话故事的嵌入使得七夕节在人们生活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七夕节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影响都很大。其主要活动有以下几种:

穿针乞巧。上文所提东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中有关七夕的记载即是。据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遥望银河,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

晒衣晒书。七月七正值夏秋之交,阳光充足且干燥,夏天的衣服应该晒晒以收藏,冬天的衣服应该拿出晒晒以备换装,有文化的家庭不仅要晒衣,也会拿出书来晒。

此外,还有拜织女、喜蛛应巧、拜魁星、吃巧果、扎巧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今天看来,传统七夕节的活动有的还有现实意义,有的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了。为了使这个节日能够传承下去,就得让广大的青少年了解它,重视它;要让想让广大的青少年重视它,节日的活动就要是青少年感兴趣并能够在任何一个学校举办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节日的活动。

一、赛巧

文化精神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等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乞巧活动的开展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明才智,掌握生活技巧;自强不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穿针绣字

穿针和结缕是七夕节的两项传统活动,那时候,纺布、做衣、编织是女子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下至五六岁的小姑娘,上至皇后,无人不会。现在,做针线活虽然已经不是女子必修的功课了,但它却上升为一种才艺,女孩子们依然会对它感兴趣。

此活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继续传统,穿针比赛。参加活动的人要用一根线穿过七根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快的人会得到一定的奖励。第二部分是绣字。每个人事先选择好要绣的字,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一幅对联,只要是应景即可。然后让参加活动的人自己选择丝线的颜色,把字绣在事先为每人准备好的一块布上。

这一部分活动不必强调绣字的速度,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绣完就行;但要强调所绣字是否美观。如果谁的字绣得好,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作为装饰。

这一活动不是很难,其技巧每个同学稍微学习都会掌握,但又比较有趣,因为如果用心的话,所绣的内容可以富有意蕴;如果心灵手巧的话,所绣的字可以很有美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外兼修。

(二)结缕

此文所谓结缕就是用彩线结一个中国结、一个小包,或其它什么东西。它既可以作为竞赛项目考验学生手的灵活,也是一种创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比赛前,除了准备好结缕所用的彩线、剪刀,还要准备几段教大家做中国结等用彩线编东西的视频,以供参加活动的人参考、学习;或者,找一个手工好的同学,带着大家一起编。参加活动的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完一个手工后,挂在墙上的挂钩上展示,大家欣赏并投票选出优秀的作品。

这两项活动主要是继承的传统七夕节活动,但都有所变化,以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兴趣与能力。

二、乞愿

如果说乞巧着重的是促进青少年生活技能的提高,而祈福则促进的是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而七夕节的祈福与其它节日的祈福不同的是,它所祈的是爱情的幸福。

乞愿活动可以在郊外的树林中进行,也可以在校园里进行,还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如果是在教室进行,第一步是做一棵乞愿树;如果是在校园中,就比较简单,因为校园里肯定到处都有树。第二步是每个同学在一张纸条上写出最多三条愿望。没有找到恋人的可以写出自己期望的爱人是什么样,已经有恋人的可以写出对两人共同未来的期望,然后把张写着心愿的纸条挂在树上。第三步是老师过一两天后把载有同学们希望的纸条收集起来,放进一个盛有水的盆中,等所有纸条融化于水中后,捞出团成一团埋进校园中土里。

这一活动一是激励同学们有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有愿望,说明他的心态是积极的。二是了解别人。每个人都比较清楚自己希望的恋人是什么样,但却不是很清楚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当浏览别人的乞愿、别人的期望时,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这一活动的目的还有一个是:让学生们明确目标,因为书写愿望的过程也是疏理思路的过程。

三、爱情诗创作

七夕正值夏末秋初之时,白天巧云布天,夜晚星光灿烂,正是古人们仰望天河,盼想牛郎织女再相聚,倾听他们喁喁私语的时候。虽然,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加速,街区照明亮度大,天河已经看不到,我们神舟也已多次邀游太空,知道天河的旁边并没有牛郎、织女,可我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却和古人一样强烈。

青少年正是充满激情的时候,正如歌德所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这样一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让他们不拘格式写一首情诗,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也是给他们如花的青春岁月中描上的绚丽的一笔。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7

关键词:古典诗词天文知识语文教学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年前,《尚书·尧典》就有年、月、日、旬、四季和闰月的概念,并有以星象来确定季节的描述。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不是指研究天体、宇宙的结构及其发展的科学,而是指人们对日月星辰等天象和山川物候等地形的认识、理解和应对策略。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古代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热爱和感悟,使得诗歌与天象联姻,诞生了许许多多奇美瑰丽的诗篇。从《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到唐诗、宋词等诗词佳句,都有对天象和物候知识的描述。面对浩瀚无边的天空、闪烁不定的星辰,古人浮想翩翩,创作出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郞织女等美丽的传说,展现了古代人民对天体现象的理解和想象,这些篇章为中国的诗歌宝库增光溢彩,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科学家研究天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

古人沿着黄道和赤道之间把天上分为二十八星宿,依据它们的出没来定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2]。他们把二十八个部份归纳为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四个大星区,每一个大星区有七个星宿。大火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以色红似火而得名,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大火星在春天傍晚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大火星在夏历的六月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到七月黄昏时位置开始偏西向下移动,古人称之为“流火”。《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3]。就是指农历七月的时候,大火星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是秋季开始的第一个月;九月份来临的时候,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的准备。从这两句诗也可以看出,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行星移动和季节变化的相互关系了。北斗星是天空北方排列成斗状的七颗亮星,在古代是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小雅·大东》篇所写的“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就是指箕宿星形状象簸箕,但不可以象簸箕一样用来处理谷物;斗宿星象古代盛酒的斗,但不可以用来盛酒舀浆。金星是除太阳和月亮之外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星、晓星、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星、黄昏星。近距离接触太阳的金星,接收的阳光比地球多了一倍,笼罩金星的厚密云层将大部分阳光反射到空间,从而使它变得光彩夺目。《小雅·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记载,就是古代对不同时期出没的金星的一种描述。东方青龙中的商星经常在黎明时出现于东方,西方白虎中的参星永远在黄昏时出现在西方,两颗星相距很远、此出彼没,不能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就是指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烛光下叙谈。诗人借参商两星描绘了乱世中人生离别的痛苦和难以相见的哀愁,从离别说到聚首,诗人悲喜交集,表达了强烈的人生感慨。

在天文现象中,中国古典诗歌与之最密切广泛的联系对象当推月亮[4]。古诗中有着大量的咏月诗,洋洋洒洒,难以计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除了日出日落、昼夜更替之外,在所有的天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圆缺变化的月相了[5]。这种月相变化,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将它们与个人的情感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高雅深邃的艺术意境,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名家评为代表之作,传诵至今。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清新而略带凄凉的图画:晨光未露,微风轻拂,柳丝漂摇,一弯如钩的残月挂在天际,表达了作者在友人即将作别天涯时的凄凉心境。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

在长期的生活中,古人直接将日月星辰神话化,构思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织女星位于银河西岸,在夏秋的夜晚是天空中主要的亮星之一,而且出现的时间也长。牵牛星位于银河的东岸,与织女星遥遥相对,也是夏秋夜晚天空中主要的亮星,光度为太阳的八倍。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给河东的牛郎后,就中断了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5]。《诗经·小雅》中写到牵牛和织女时,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是指织女星从开始出来一直到它落下地平线大概需要七个时辰。东汉时期佚名诗人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诗歌借助牛郞织女两星的神话传说,附绘真挚缠绵的人间情爱,细微传神地刻画织女望牵牛的伤感之情。三国时期的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有“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的诗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怨,表达了女子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和不绝如缕的柔情[6]。

有些古代诗歌对天文现象的描写并不直接表现某一天的象形体,而是间接地截取某一天象的外在特征,加以艺术化的象征和隐喻[7]。杜甫在《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写道:“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诗人站在塔上登高远眺、目击长天,宛如置身天宫仙阙,眼前仿佛看到北斗七星在北窗外闪烁,耳边似乎响着银河水向西流淌的声音。诗人借所看到的天象和景色抒写对唐朝政局山河破碎、清浊不分的忧虑之情。此外,中国古典诗词在美学上注重开拓象征与隐喻的艺术功能,追求含蓄蕴藉的审美境界。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古诗中涉及对天狼星的描写方面,充分呈现了这一特征。如屈原在《楚辞·九歌·东君》中写道:“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前者写太阳神的英俊潇洒,刚毅正直,举长矢射掉天狼星,为楚除害,实际上是用天狼星暗指楚国之敌——秦国。苏轼的词目则着墨于出猎者的胆气胸襟,其渴望为国效命的热忱跃然纸上。“西北望、射天狼”,矛头直指侵犯北宋的辽国与西夏。两首诗词对天狼星特性的直观把握,予以象征寓意,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艺术目的和主观情感。

中国的古典诗词的确是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些诗词赋予日月星辰以审美的诗性,有些诗词赋予天象以浓烈深挚的主体情感,从而达到借景抒情、以物明志的艺术目的,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阶级矛盾,也抒写了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因此,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时,适当地学习、挖掘一定的天文知识,对于明确把握日月星辰等天象的借代意义、准确理解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更好地欣赏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等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刘海涛.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教育探析.滁州学院学报.2007,9(1):54-56.

[2]刘桂华.古代文化史知识与中学古诗文教学.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7):118-120.

[3]鲍亚民.古诗中的天文知识.语文漫谈.2010,1:6.

[4]易铭.古诗与天象之关系简论.学海.1998,4:101-104.

[5]卫世福.古诗和月相.家庭与教育.2002,7:30-31.

[6]李小成.《诗经》中的天文星象.唐都学刊.2010,26(2):92-95.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8

[关键词]《梧桐雨》;民俗事象;故事情节;俗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i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2)04-0057-06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的杂剧代表作《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1},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以致后世学者对该剧的风格倾向于俗化还是诗化产生很多讨论。张石川在《白朴的俗化倾向》一文中,提到日本学者狩野直喜在《元曲的由来与白仁甫的梧桐雨》[1]中论到元杂剧的俗的倾向,狩野先生认为其原因在于《梧桐雨》取材于颇具通俗情调的《长恨歌》。张石川在此基础上指出,《梧桐雨》不仅取材于《长恨歌》,而且取材于宋小说、金院本、元代诸宫调等多种通俗文学。但是接下来,文章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笔锋一转,提出:“《梧桐雨》是一部‘诗化’的杂剧。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意境的营造上,都体现出与传统的诗词文学更为接近的特色,而所谓俗的倾向则应更多地体现在白朴的《墙头马上》这样的作品上。”[2]这一观点颇让人存疑。笔者认为,《梧桐雨》“诗化”的曲辞并不能掩盖其作为杂剧的俗化本质,《梧桐雨》的俗化来自于白朴高超的情节组材艺术。

《梧桐雨》之前,关涉李、杨故事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故事情节也异彩纷呈,仅《杨太真外传》中就出现了二十五个情节元素{2}。白朴在创作《梧桐雨》时择取“洗儿会”、“七夕乞巧”、“爱情盟誓”、“信物定情”、“通奸”等五个民俗事象,将李、杨、安三个主人公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剧情发展。白朴之所以选择这五个民俗事象,是因为他深谙于杂剧的情节艺术本质,他按照平民百姓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事象去设置情节,从而展示出《梧桐雨》作为杂剧的通俗之美。

王国维先生对戏曲的定义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3]“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的意义始全。”[4]可见,戏曲艺术的内核是一个故事,怎样表现这个故事,让故事触动人心才是戏曲所追求的,其它因素如言语、动作、歌唱、舞蹈等只是为“演一个故事”而服务的。而故事的核心元素是情节,因此,情节艺术才是戏曲之根本。《梧桐雨》的俗化恰在于情节设置上对民俗的倚重。这种倚重突出地表现于它借助于五个民俗事象,完成了整个情节的建构。

一、洗儿会、七夕乞巧

《梧桐雨》剧中洗儿会和七夕乞巧,这两个节日的择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杨贵妃与安禄山、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感情纠葛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化了剧中人物之间的冲突。从受众角度而言,洗儿会与七夕乞巧的习俗已是当时平民百姓所熟知乐见的。

(一)以传奇目的再现洗儿会

洗儿之风开始盛行于唐代宫廷,并且上行下效。而最有传奇色彩也最具特殊性质的洗儿礼是杨贵妃给安禄山所办的“洗儿会”,后人对其多持征信态度。《资治通鉴》载曰:“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撰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褪袱,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异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5]这一故事在文人中影响较大,宋代出现了一些有关杨贵妃洗儿的诗句,如舒邦佐的《读》:“锦绷儿啼妃子笑,鸡头肉念禄山来。”[6]刘克庄的《明皇按乐图》:“惜哉傍有锦绷儿,蹴破咸秦跳河陇。”[7]《唐二妃相》:“原来玉环子,别有锦绷儿。”[8]姚勉的《题杨妃出浴图》:“谁知迎洗锦绷儿,已在华清赐浴时。”[9]可见,许多文人对贵妃洗儿这一故事颇熟。

宋时,民间“洗儿会”已经作为一种习俗,为千家万户所接纳和遵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育子”条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一带民间盛行满月洗儿,此时洗儿程序复杂而有规范,有“围盆”、“搅盆”、“添盆”,还有“落胎发”等程序[10]。甚至当时一些著名文人也按习俗操办“洗儿会”,梅尧臣五十七岁时喜得贵子,当时一些著名文人和朝中大臣参加了其洗儿会,留下贺诗有欧阳修的《洗儿歌》[11]、范仲淹的《次韵永叔贺圣俞洗儿》[12]、富弼的《次韵永叔贺圣俞洗儿诗》[13]等。梅尧臣为答谢诸友的洗儿贺诗,作《依韵答永叔洗儿歌》诗以答[14]。

金元时期,洗儿会也颇受重视。《金史》卷八本纪第八载:“辛未秋猎。十月癸巳,还都。庚戍,幸东宫,赐皇孙吾都补洗儿礼。”[15]记载金世宗因出宫秋猎,回宫后还特意为皇孙补洗儿礼。《金史》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载:“(泰和)二年,元妃李氏生皇子,满三月,章宗以玑(卢玑)老而康强,命以所策杖为洗儿礼物。”[16]可见金朝是“满三月”洗儿,大概为“百日洗儿会”。金章宗为了祈愿皇子能够平安长寿,用老臣卢玑的拐杖作为洗儿之礼,可见洗儿的时间和洗儿的礼物因时代的演变和个人的想法而有所变化。到了同样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元代,洗儿会风俗依然盛行。宋末元初诗人方回《庆陆仁重举男四首》(其三)有:“升平重见上元天,箫鼓声中璧月圆。惟有高门更多喜,金盘分送洗儿钱。”[17]元末明初学者谢应芳《过金陵明道书院访友人高孟立山长适遇秩满且有侧室洗儿之喜作诗贺之六韵》[18]。由此可见,“洗儿会”自唐始而盛,经两宋,至少数民族统治的金元两朝,发展成为宫廷和民间的重要习俗。

白朴作为由金入元文人,对“洗儿会”习俗应该非常了解。杨贵妃给安禄山作“洗儿会”的故事在李、杨故事中是一件堪称引人注目的新奇事。因此,白朴既考虑到金元时期洗儿会盛行的风俗,又考虑到杂剧的民众性,选择杨贵妃为安禄山作“洗儿会”剧情,是有意识地以传奇之目的叙写这段传奇故事。

(二)以嫁接手法演绎七夕乞巧

七夕,因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而广受人关注。七夕乞巧,这一习俗也因牛郎织女故事的流传而逐渐发展成民间的普遍节日。后世文人为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篇章,也因其而流传下来许多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

魏晋南北朝以来,因七夕乞巧的习俗,产生了大量的诗篇。民间也有《乞巧歌》流传:“乞手巧,乞容貌,乞心能,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19]这一习俗发展到北宋,则显得繁华无比,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条[20]和罗烨《醉翁谈录》卷四“京城风俗记”“七月”条[21]中关于七夕的记述都非常详细,从中可以看出宋时七夕节的隆重,因七夕节所带来的市场繁荣场面与市民的购物狂潮丝毫不逊于中国传统的春节和中秋节。

元代七夕节的隆盛场面也令人叹为观止。生活于金元之际的杜仁杰有套曲《商调·集贤宾北·七夕》:

暑才消大火即渐西,斗柄往坎宫移。一叶梧桐飘坠,万方秋意皆知。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集贤宾南】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凤鸾吟北】月色辉,夜将阑银汉低,斗穿针逞艳质。喜蛛儿奇,一丝丝往下垂,结罗成巧样势。酒斟着绿蚁,香焚着麝脐,引杯觞大家沉醉。樱桃妒水底红,葱指剖冰瓜脆,更胜似爱月夜眠迟。【斗双鸡南】金钗坠、金钗坠玳瑁整齐,蟠桃宴、蟠桃宴众仙聚会。彩衣、彩衣轻纱织翠,禁步摇绣带垂,但愿得同欢宴团圆到底。【节节高北】玉葱纤细,粉腮娇腻。争妍斗巧,笑声举,欢天喜地。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遥天外斗渐移,喜阴晴今宵七夕。【耍鲍老南】团圈笑令心尽喜,食品愈稀奇。新摘的葡萄紫,旋剥的鸡头美,珍珠般嫩实。欢坐间夜凉人静已,笑声接青霄内。风淅淅,雨霏霏,露湿了弓鞋底。纱笼罩仕女随,灯影下人扶起,尚留恋懒心回。【四门子北】画堂深寂寂重门闭,照金荷红蜡辉。斗柄又横,月色又西,醉乡中不知更漏迟。士庶每安,烽燧又息,愿吾皇万岁。【尾】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22]。

此套曲既对元代七夕节繁荣场面做了充分描绘,又展示了元代七夕节的特殊风俗,如挂鹊桥图等。元代文人对七夕节也情有独钟,产生了许多与七夕节相关的诗词。在这些作品中,有七夕怀友的,如萨都剌的《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23];有感伤悼亡的,如华幼武的《七夕薄阴悼亡有感》[24];有寄信问候的,如陆文圭的《回俞亲家七夕问信》[25];有七夕宴乐的,如刘仁本的《七夕宴会分韵得人字》[26];有文人因七夕节而向亲友征集诗歌的,如宋褧《张仲容七夕来征诗就次韵以答》[27];还有借七夕贺新亲的,如谢应芳《新亲贺七夕札子二首》[28]。而且从元代诗人七夕题材诗歌中也可见元代七夕之习俗,如祈雨、曝书等。

宋元时期,作为俗文学之大宗,小说戏曲中有关七夕的记载也繁荣起来,有些甚至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民间七夕节的热闹繁荣为人间男女欢会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以此为背景,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新编醉翁谈录》乙集卷一有《静女私通陈彦和》的故事[29],《绿窗新话》卷上有《杨生私通孙玉娘》的故事等[30]。

白朴则另辟蹊径,《梧桐雨》中关于杨贵妃七夕乞巧的叙写采取了张冠李戴的表现手法,将元代的七夕节习俗嫁接到了唐宫中,使得杨贵妃七夕乞巧情节具有了元代的民俗风情,从而大大加强了其作为戏剧的现实性和通俗化特质。因为随着时代的流变,七夕节中的诸多习俗虽然大致相同,但是某些具体习俗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宋代开始七夕节流行买卖“魔合罗”。而元代七夕节最为典型的时代特征就是悬挂鹊桥图。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岁纪》中云:“宫庭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女孩儿节。”[31]《梧桐雨》中关于杨贵妃七夕乞巧的内容,就有典型的元代七夕节特征,剧中唐明皇唱词:“小小金盆种五生,供养着鹊桥会丹青帧,把一个米来大蜘蛛儿抱定。”这里提到了悬挂鹊桥图,而文献记载显示,唐宫中七夕乞巧并没有悬挂鹊桥图的习俗,可见白朴所描绘的七夕乞巧其实是元代民俗生活中的节日活动,而非唐代宫中的七夕乞巧。

其实,在元杂剧中七夕节也是一个非常通俗化、大众化的男女情感表达的媒介。如白朴《墙头马上》剧中嬷嬷问李千金:“你看上这穷酸饿醋甚么好?”李千金唱道:“却待要宴瑶池七夕会,便银汉水两分开!委实这乌鹊桥边女,舍不的斗牛星畔客。”[32]武昌龄《张天师》中陈世英云:“既蒙仙子相许,小生怎敢负了此心?但仙子虽同织女,小生非比牵牛,怎么也要一年一会?做这般老远的期约也。”桂花仙子唱曰:“那七夕,会牛女佳期,你可也休卖弄。”[33]

二、爱情盟誓、信物定情

《梧桐雨》中择取唐明皇与杨贵妃于七夕之夜为爱情盟誓,寄钗钿信物以定情的情节,不仅为了表达李、杨二人之真情,也充分说明了白朴在创作《梧桐雨》时的市民化取向。

(一)以真情遇挫打动人心——爱情盟誓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爱情盟誓的记载非常丰富而动人。《诗经·王风·大车》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34]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通篇以咒为诗,动人心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35]《敦煌曲子词集》中一首【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非斗回南面。休即未熊休,且待三更见日头。”[36]在主人公的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都是将宇宙之不可能以衬托主人公对爱情的真挚,对真情的坚守。

《梧桐雨》中设置李、杨二人在七夕之夜为爱情盟誓的情节也是非常打动人心的,通过爱情盟誓以表主人公情坚意长。而且,以皇帝与贵妃身份而情盟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二人的角色下移,更接近普通百姓的心理,即尽管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和贵妃,但是在爱情面前,他们也像市井男女一样,会为了爱情的忠贞而盟誓,这自然拉近了受众与剧情的心理距离。

在元杂剧中,为爱情盟誓,甚至赌咒发誓的作品非常多,如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周舍对赵盼儿的婚约产生了怀疑,赵盼儿赌咒发誓曰:“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塘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臁儿骨。你逼我的赌这般重咒哩!”周舍听完赵盼儿的誓词之后就回家休了妻[37]。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张翠鸾怕“崔秀才此一去,久后负了人也”,崔甸士赌咒发誓以表决心曰:“小生若负了你呵,天不盖,地不载,日月不照临。”[38]

以上诸杂剧,均有为爱赌咒发誓的剧情,但是在海誓山盟之后,主人公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获得天长地久的大团圆式结局。这种真情遇挫的剧情更能扣人心弦、打动人心。剧作家择取这类剧情除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和调动观众的期待视野和观剧情绪外,对剧作家而言,还有利于激化戏剧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张弛有度。

(二)以诚信受阻推动剧情——信物定情

《梧桐雨》中李、杨二人通过“钗钿”信物定情这一情节,也是中国古代民俗事象中的一个典型。《说文》云:“信者,诚也。”[39]即我们今天所讲的诚信。可见,所谓信物,不在于物的贵贱,而在于赠物之人的诚信。信物的种类丰富多彩,在中国文学史上,信物是抒情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但是,发展到元明清俗文学中,信物定情几乎成为关涉爱情的叙事文学中的固定情节模式,在一些小说戏剧中,它起到穿针引线、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作用。而在这类故事发展中,作为信物定情的主人公,大多遭遇种种阻碍和磨难,从而形成了三类结局:第一类是因主人公坚守诚信,并且不屈不挠地同现实阻碍抗争,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第二类是主人公没有坚守,男人始乱终弃,或女人见异思迁;第三类是主人公虽然坚守诚信,但是由于外力阻碍所不可抗拒,最终相爱之人只能落得悲剧结局。《梧桐雨》就属于第三类情况。

在中国文学作品记载中,定情信物的样式也多种多样。《诗经·王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40]《诗经·郑风·丘中有麻》:“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治我佩玖。”[41]除了上述的瓜果、玉器作为定情信物,中国古代情人间的定情信物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世说新语·惑弱》有“韩寿偷香”的故事[42],唐传奇中也有许多情人间互赠定情信物的,如《柳氏传》、《李章武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等[43],所赠信物各不相同,如相思枕、扬州青铜镜、扇子、交颈鸳鸯绮、同心结、香囊等等。这些信物大多是人间珍品,名贵异常。而到宋元明清小说戏剧中,主人公的汗衫、裹肚、袜儿之类也被当情信物,赠送给爱人。这些随带的贴身用品,不仅将赠送信物的范围普及化,而且也是社会风尚日趋俗化的表现。在宋元市井文化转型的浪潮中,普通人家男女之间为了表达爱情的真诚,以贴身俗物相赠,表达那种以“信”赠物,以真爱定情的寓意。元杂剧《金钱记》、《玉镜台》、《对玉梳》、《鸳鸯被》等,都是以信物作为杂剧之名,也是以信物贯穿全剧始终。

因此,《梧桐雨》里设置李、杨二人信物定情的故事情节,是通俗文学发展到元代的时代必然选择。在白朴《梧桐雨》中,信物定情在通俗意义上所预示的美满结局同现实中悲惨结局作对比所形成的剧情张力,也为剧本蒙上了浓重的不可抗拒命运的悲剧色彩,从而使剧情更具震撼力。

三、民众接受中对婚外情的想象与心理补偿——通奸

陶慕宁先生在《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中曾论到:“对男女两性关系的问题,民间的理解却并不认同于统治者所倡导的原则。如果说士大夫阶层是通过纳妾狎娼来弥补婚姻生活的缺陷的话,那么在下层社会则是用私通来解决同一问题。民间的男女所追求的是那种比较形而下的,侧重本能的两性之爱。”[44]这段话论述得颇为精到。从中国古代流行于下层社会的通俗文学中可以看出,私通、通奸等话题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调味剂,颇受,其实从民众心理视角而论,这种好奇心与民众接受中对婚外情的缺失性体验的想象与心理补偿有关。《梧桐雨》中也写到通奸的剧情,即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通奸行为,这受到同题材宋小说的影响,但是白朴在作为面向大众的杂剧中设置这一通奸行为的剧情,无疑是充分考虑到民众的接受与期待的,这一选择本身就体现了白朴创作剧本时主观上的俗化倾向。

杨贵妃与安禄山是否有通奸行为,唐五代文人的记述颇为隐晦,只是提到杨贵妃自收安禄山为义子之后,安禄山经常出入宫廷而不受阻碍。但是随着宋代俗文学的发展,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私情被文人逐渐夸张与放大,到了北宋后期秦醇的《骊山记》、《温泉记》中,其内容完全艳情化,色彩浓重。如《骊山记》中描绘杨贵妃与安禄山,甚至还有唐玄宗三人后宫的行为:“贵妃虑其丑声落民间,乃以禄山为子。一日,禄山醉戏,无礼尤甚。”“贵妃虑帝见胸乳痕,乃以金为诃子遮之,后宫中皆效之,迄今民间亦有之。”“一日,贵妃浴出,对镜匀面,裙腰褪,微露一乳。帝以指扪弄曰:‘吾有句,汝可对也。’乃指妃乳言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妃未果对。禄山从旁曰:‘臣有对。’帝曰:‘可举之。’禄山曰:‘初来塞上酥。’妃子笑曰:‘信是胡奴,只识酥。’帝亦大笑。”[45]但是《骊山记》中还是维护了杨贵妃的尊贵形象,将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通奸叙述成杨贵妃被迫而为之的行为:“禄山数失礼贵妃,贵妃私甚恨,第无计绝之耳。晚年尤不喜之。禄山之守渔阳,贵妃屡言于上曰:‘渔阳天下之精兵所聚,宜用—心腹臣,禄山阴贼,不可为帅。’上不答。”[46]从杨贵妃谏言唐玄宗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极力丑化安禄山这一胡人叛将。这与宋代文人谨承“华夷之辨”之大防,对安禄山一片斥责之声相一致。

而《梧桐雨》中虽然也写到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通奸行为,但是却与宋小说中大不相同。首先,《梧桐雨》将杨贵妃与安禄山通奸设置成自愿而为之,并且肯定了二人的真情。第一折中写到杨国忠发现其妹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他谏言唐明皇发配安禄山去镇守边疆,以免东窗事发,累及整个杨氏家族。安禄山走后,杨贵妃是“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其次,《梧桐雨》中的安禄山形象并非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十恶不赦和下流,而是一位了解政治形势的武将。第二折安禄山起兵时说:“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再次,《梧桐雨》中的安禄山还是一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重情之人:“我今只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愿足。”“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梧桐雨》中对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自愿通奸行为的叙述与安禄山爱江山更爱美人形象的树立,无疑极大调动了受众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和对剧中人物的复杂心理。受众既对剧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通奸行为大加谴责,同时也会对安禄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举动唏嘘不已,而并非宋小说中仅仅给人以感官刺激和对小说中人物的可耻行为深恶痛绝这种单一的情感体验所能比拟的。

白朴并没有因为《梧桐雨》作为历史题材而刻意加强剧本的严肃感,其对杨、安二人通奸剧情的选择与元代其它杂剧一样,元到通奸主题的剧作也很普遍,郑传寅在《论元人杂剧中“贪淫破家”悲剧》一文中专门对元杂剧中关涉有妇之夫“贪淫破家”剧情的剧本做过统计:“现存150多部元杂剧中有12部以有夫之妇贪淫破家的故事为表现对象,其中有4部具有较强的悲剧性。”[47]这种通奸模式在明清小说中更是大量出现,有人曾统计明末涉及情节的小说,竟然有近四十余部[48]。元明清时期通俗文学中对主题的选择和大肆抒写,除了一部分是为了劝人遵守妇道,大多情况下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呈现出强烈的民间化叙事倾向。

四、结语

《梧桐雨》虽为简短的四折一楔子杂剧,但是其内容的涵盖量却非常丰富多彩。从《梧桐雨》中出现的五个民俗事象可以看出,虽然白朴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剧情的通俗易懂、引人注目、新颖可观服务的。以传奇目的再现洗儿会,首先考虑的就是剧本内容的吸引人;以嫁接手法演绎七夕乞巧,则充分考虑了剧情虚实相间的叙事原则。受众可以从爱情盟誓中体悟真情,但是真情遇挫、有情人终不能长相厮守,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受众也可以从信物定情行为中感受情坚与情贞,但是由于受到外力阻碍,爱情信物最终变成了爱情遗物,怎能不令人顿首喟叹。而剧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通奸行为不仅可以满足民众接受中对婚外情的想象与心理补偿,而且对于受众而言,还有种石破天惊的震撼效果。因此,从民俗事象来看,白朴创作《梧桐雨》充分考虑了杂剧的文本性质和演出需要,这些民俗事象既构成了《梧桐雨》的主体故事情节,也充分体现了《梧桐雨》的俗化倾向。而张石川《论中的意象——兼及杂剧意象的特征与功能》中认为:“如果我们从文体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梧桐雨》并不是一部成熟的元杂剧作品,它更多的体现出的是一种过渡的状态,一种游离于主流之外的创作倾向。”[49]联系他在《白朴的俗化倾向》中的观点,可以看出,他认为《墙头马上》是一部成熟的元杂剧作品,而《梧桐雨》由于曲辞的“剧诗”化,因此只是诗词到杂剧的文体过渡形式。这一看法显然过分强调了杂剧曲辞对杂剧本质的决定性作用。从笔者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梧桐雨》的定位还是值得商榷和重新评价的。

[参考文献]

[1][日]狩野直喜.元曲の由来と白仁甫の《梧桐雨》[J].艺文,1911(2).(3).

[2]张石川.白朴《墙头马上》的俗化倾向[J].艺术百家,2010(6):p192.

[3]王国维.戏曲考原[m].清宣统元年晨风阁刊本.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p32.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56.p6903.

[6][7][8][9]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卷2552,卷3039,卷3051,卷3048.

[10][20][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p152,p209.

[11][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宋]范仲淹.范丈正公集[o].四部丛刊本.

[13]周义敢,周雷.梅尧臣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宋]梅尧臣撰.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5][16][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p185,p1716.

[17][元]方回.桐江集[m].四库全书本.

[18][28][元]谢应芳.龟巢稿[m].四库全书本.

[19]李善奎.中国诗歌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1999.p184.

[21][宋]罗烨.醉翁谈录[m].北京:古典文献出版社,1957.

[22]隋树森.全元散曲[m].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64.p34~35.

[23][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4][元]华幼武.黄杨集[m].华仲厚,华叔和,华季平重编.赵承中点校.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25][元]陆文圭.墙东类稿[m].四库全书本.

[26][元]刘仁本.羽庭诗集[m].四库全书本.

[27][元]宋褧.燕石集[m].[清]顾嗣立编选.元诗选二集·戊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2.

[29][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0][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夷校补[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1][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p220.

[32][33][37][38][明]臧晋叔编.元曲选[C].北京:中华书局,1958.p348~364.关汉卿.救风尘[a].p202.杨显之.潇湘雨[a].p338.武昌龄.张天师(a).p178.

[34][40][41]周振甫.诗经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6]王重民校辑.敦煌曲子词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39][汉]许慎.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3]鲁迅.唐宋传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44]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p109~110.

[45][46][宋]刘斧.青琐高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7]郑传寅.论元人杂剧中“贪淫破家”悲剧[J].戏剧,2000(4):p92.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9

关键词:人物形象;客观景物;特殊含义

i207.22

在古诗阅读中,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形象,因为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由形象而来,缘此,本文拟就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以及由此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举例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人物形象、客观景物、特殊含义的意象。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态度,诗歌也是如此,所以,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抓住诗歌中描绘刻画的形象,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分析和把握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在诗歌中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另一n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往住采用第三人称。但不论是哪一种,既然是人物形象,就必然要运用到我们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如:

秋夕(杜枚)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首先我们要学会捕捉诗中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天阶”指皇宫中的台阶,“轻罗小扇”是古代女子所用之物,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诗中的人物是一个宫女。接下来看诗中描写的环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这一句描写的是暗淡而幽冷的环境,“夜色凉如水”则告诉我们夜已深沉,寒意袭人。再看人物“扑流萤”“坐看”的动作,可知这个宫女的生活+分寂寞无聊,孤独凄凉。而诗歌的标题“秋夕”是指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渡过天河相会的日子,世间喜鹊都要飞到天河为他们搭桥,第四句中的“牵牛织女星”所言即此。至此,把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综合起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少女:她生活在深宫之中,打发无聊的青春岁月。然而,在七夕这个特殊的夜晚,她却难以入眠,牛郎织女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使她联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无限向往,因此,虽已是夜凉如水,可她却无法睡去,满怀心事、满腹哀怨、满怀向往地坐在台阶之上,举首仰望那象征爱情的牛女双星。作者对这个女子形象的刻画,是带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的。

客观景物

诗人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写景抒情,二是借物抒怀。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先要紧紧抓住客观景物的形象特征、自然属性,然后再联系这些特点对景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即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或表达的寓意进行分析。同样来看两个例子。如: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唐・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唐・李忱)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瀑布。诗歌紧扣瀑布的特点,对其形象进行描写。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曲折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美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p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第二句是仰观瀑布,写其“出处高”,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整首诗为我们展示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然而,透过这一艺术形象,联系作者的背景(李忱即后来的唐宣宗,此刻为避免皇室的倾轧),我们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寄寓了作者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联系人生,这首诗也启迪人们,哪怕目前的处境比较艰难,但只要有勇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就一定会克服困难大有作为。

特殊含义的形象

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使得诗歌中的很多形象甚至人的行为具备了某种特定而稳定的含义,成为了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因此.依据语境对特殊意象的感知和欣赏也成为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如: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逢,正是峰前回雁时。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写到了“(回雁)峰前回雁”,从这里可以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大雁,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这种候鸟,春秋两季迁徙,春天,它奋力向北飞回旧巢,这种情景往往最能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歌中常用以表现乡愁。在这首诗中,洋溢着一种枯木逢春般的喜悦、期望之情。十载谪居,终于等到了还京的诏命,虽然还不知道将有何新的任命,但总算有了希望,因而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首句写思归故乡的热切心情;次句以楚树新花象征人生有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三四句敦促弟弟也快点启程。由于心情好,就觉得天气也好,路也好,而且恰逢大雁北归,是很好的兆头。诗人用欢快的语气掩住了十年谪居的“酸楚”。他不知道再贬柳州的命运正等着他。在后人看来,诗人真是天真得太可爱了。

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还有很多,例如:松往往寓含坚贞,竹往往寓含节操,杜鹃表示悲苦,红豆表示相思,长亭表示离别,银河表示离散,流水传达的是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总之,一系列的意象都为我们评价诗歌的思想和感情打升了门径,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该注意积累。

综上所述,我们在鉴赏诗歌形象的时候要注意诗歌中描写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和分析,体会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对诗歌的鉴赏评价。

参考文献:

关于七夕的诗句篇10

循此基点我们检视发现,有学者通过梳理《诗经》、《楚辞》、《史记》等古文献的文化脉络,已经把乞巧的缘起和秦早期传说联系在一起探讨。赵逵夫先生撰《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等一系列文章对此作了极其深刻的阐述,发前人所未发:织女的故事传说是同秦民族的始祖女修有关的,乞巧风俗的源头在今天水、陇南毗邻连接的西汉水流域,辐射地域在晚清、民国时期的陇南(中心在天水)十四县。我以为该研究解决了唐以前乞巧风俗在陇南发源和流行的主要问题。因之,我们有必要观照唐宋七夕诗文所反映(包括间接反映)的乞巧风俗在陇南的流传情况。

丰富的唐宋七夕诗文,为我们考察乞巧在陇南的流传提供了全新视角:唐宋诗文亦秉持乞巧为秦人风俗的观点。唐陈鸿《长恨歌传》说: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从此文字看,唐人就已经认定了乞巧为秦人风俗之说,并且由秦民间传至宫廷,并且风行起来以为时尚。白居易《长恨歌》诗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述的是唐明皇时期李杨恋情的文学母题,如何包涵关于七夕夜祈祷苍天私语心话等更隐秘的乞巧风俗情结。北宋张君房辑纂的《丽情集》在宋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述及乞巧风俗时说三拜毕,楼针于月,衽线于裳,特别相似于今天陇南西汉水流域乞巧风俗的有关环节。李商隐《七夕偶题》诗: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反映的就是民间普及乞巧风俗的盛况。

唐末五代秦州长道县人、时有诗窖美誉的王仁裕在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天宝卷下有笔记文《蛛丝卜巧》:

帝(唐明皇)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合(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此记载虽在记述传说唐代宫廷的乞巧、得巧风尚,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和民间乞巧风俗的互动情况,历史上由于陇南(含今天水一带,约相当于陇右)对长安和朝廷的重要关系,也可间接感知此乞巧、得巧风俗流布于西汉水流域、陇南一带之时况。该书《乞巧楼》篇记载了乞巧民俗之置办高楼的盛况: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丈,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此记载虽在记述传说唐代宫廷的乞巧、得巧风尚,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和民间乞巧风俗的互动情况,历史上由于陇南(含今天水一带,约相当于陇右)对长安和朝廷的重要关系,也可间接感知此乞巧、得巧风俗流布于西汉水流域、陇南一带之时况。该书《乞巧楼》篇记载了乞巧民俗之置办高楼的盛况: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丈,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到底是民间效仿皇家,还是皇家得乞巧民俗于民间?王仁裕对此未加详考。我以为二者互为影响,就形式而言,如修建乞巧楼、陈瓜果酒炙、动清商之曲,民间或许要效仿这种气派和风度,但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一定是来自民间的朴素乞巧形式。无论是宫娥还是民女,七夕是女儿们向织女乞巧的日子,她们都渴望有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手,这一点是共同的,是内涵共质的。

至唐宋,乞巧作为乞求做针线纺织技艺传授风俗,已由来已久。东晋葛洪笔记小说《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入俱习之,汉高祖刘邦戚夫人的侍儿贾佩兰,出宫后嫁扶风段儒为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后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唐代徐坚撰《初学记》载:汉文帝窦后少时秃顶,七月七日家人都去看织女,独不准她去。(《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七夕部》引)都说明乞巧风俗在汉代宫廷和民间是互为影响的,这个影响的覆盖面肯定包含在天水郡、武都郡的范围,即今陇南境内。唐崔颐《七夕》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是这种互动影响宏观视角的文学表达,而唐代神童林杰六岁时的《即赋乞巧诗》:七夕今宵看营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百条(《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七夕部》引),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描述民间的乞巧节如何盛况空前,陇南当然是不能排除在外的。我们可以把南北朝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合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看成是乞巧风俗由北向南扩展的一种历史事实或者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民俗学推进。实际上,从唐朝到明清,陇南民间尤其是西汉水流域的西、礼地区农家妇女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着不同形式的乞巧活动,最能对抗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部分乞巧民俗被保存甚至流传了下来。

和六朝七夕诗文相比,唐宋诗文反映陇南(陇右)乞巧的面不够大,但唐人从六朝的代意模式中走出来,展示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唐代诗文中,乞巧的民俗故事演化成了对现世人生的奇变。唐代冯翊《桂苑丛谈史遗》载采娘乞巧事:

郑代,肃宗时为润州刺史。兄侃,嫂张氏,女年十六,名采娘,淑贞其仪,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夕,梦云舆雨盖蔽空。驻车命采娘曰:吾织女,祈何福曰:愿丐巧耳。乃遗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不尔,化成男子。经二日,以告其母,母异而视之,则空纸矣。其针迹犹在,张数女皆卒。至母娠,病而不言。张氏有恨言曰:男女五人皆卒,复怀何为将复服药以损之,药至将服,采娘昏奄之内,忽称杀人。母惊而问之,曰:某之身终当为男子,母之所怀是也。闻药至情急,是以呼之。母异之,乃不服药。采娘寻卒。既葬,母悲念,乃收常所戏之物而匿之。未逾月,遂生一男子,人有动所匿之物,儿即啼哭。张氏哭,女孩儿即啼哭;罢,即愈。及能言,常戏弄之物,乃采娘后身也。因名曰叔子。后及位至柱史。

此故事带有浓厚的传奇荒诞色彩,但乞巧深意涉及生儿育女且男子胜过女子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世俗社会的认同。此种观念在今陇南西汉水流域极其牢固,在这里,乞巧民俗渗透到了比民间故事更深厚的意义能指层面,令人深思。杜甫《牵牛织女》诗从反民俗的视角,善意地告诫待嫁女子,在娘家要加强修养、勤学女红,可以给这个故事作为另一个折射面的注脚。

陇南乞巧民俗中的女子对未来殷切的期望,是寄托于冥冥之中的天女。西、礼两县七夕乞巧特别重视祈求的真诚,这是乞巧活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敦煌曲子词中《五更转七夕相望》说明乞巧民俗中乞婚姻事象,表明了女子们希望在七夕时能得到织女的赐福,能够爱情长久,将来有所依托。一些唐诗作品对此作了委婉的注解: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这些作品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殷殷之情,表达了不同的心理愿望,但都可归结到祈求家庭生活幸福的层面上。这些,在我们对陇南乞巧民俗的展演活动中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过观察她们在乞巧民俗事象中的奔放、喧闹中展示个性,同时也从她们祈求婚姻幸福的层面,看出她们拘谨的心理意识。柳宗元《乞巧文》对此略有说明:

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饘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纴缝制,将无滞于心焉。为是祷也。

此文借女隶之口说出,这种灵巧的具体表现是精于女红,然而精于女红也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意义即在于女儿们最切身的利益婚姻和家庭生活。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形象信息的感受和加工,创设出了七夕乞巧的浪漫氛围,呈现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贯通和混匀效果,并将其流布于现实生活。陇南现存乞巧风俗,正是对唐代这种情滞于心乞巧文化的存储和再现。

宋记载乞巧习俗有文称: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富贵,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头列拜,乞巧于牛、女。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

宋人这种无论富贵,都穿新衣的盛况,在今陇南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得巧方式发生了变化。陇南西、礼县的得巧已经转化为对生活的巧为、现世的巧思方面。《西和乞巧歌》道:擀杖一滚月儿圆,提起一口吹上天。提银刀,切细面,一攒一攒像丝线。是赞誉巧女的厨房做饭手艺;大姐力猛虎生风,二姐高起龙翻身。三姐轻飘鹰点水,四姐长裙龙摆尾是用夸张的描述表现姑娘们乞巧的歌舞水平。背后官个个像凶犯,害了陇南十四县;当年乞巧的全散了,眼泪流成长线了。反映了官民之间尖锐的矛盾和乞巧民俗流传的种种艰难,这与唐宋文人笔下的一般描述有相承之处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诗文的思想情感在士气激扬的唐代,显露了诗人对乞巧民俗的关注;而宋人沉著于坚持,将唐代七夕诗描述陇右(陇南)乞巧的理念和事件踵事增华,对今天陇南乞巧民俗流传影响直接。陇南乞巧民俗的流传,沿袭唐宋就有的游戏娱乐功用,不论是祭拜仪式,还是穿针引线、丢巧针、丢巧芽等,其实都是一种游戏性质的妇女自我确认形态。这可以从以下唐人诗歌中窥见一斑: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蝉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帐佳期又一年。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宋民间乞巧的妇女自我确认,社会性特征比较明显,群姝同乐,家家乞巧,但闺阁之中的仕宦女子,似乎表现得要复杂很多,自我角色认同和心境、情绪关系密切。李清照《行香子》词云: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当民间万家乞巧,人神同乐之际,词中抒情主人公感受的是人间天上愁浓,乞巧兴致全无不说,就是她所处的环境,也幽清得有些凄凉,两者形成强烈反差。再如朱淑真《七夕》诗:

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天孙正好贪欢笑,哪得功夫赐巧丝。

当民间万家乞巧,众女祭拜之时,作者渲染织女(巧娘)忙于贪欢笑而忘记给凡间女儿们赐巧,一扫牛女悲欢离合,以冷语嘲天孙,戏谑世人,虽娇嗔不失温婉,但冷清氛围还是漫于纸背。朱淑真《鹊桥仙》词: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相较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她在叹惋牛女离多聚少之际,也在品味着自身的情感纠结,炼句未用婉语媚语,却在真率直接中倡言朝暮相守,少有分离,并不赞同秦观所指。

陇南乞巧把民间这一种女儿角色的自我认同继承了下来。《西和乞巧歌》有这样的内容:

豆芽芽,麦芽芽,把愿许给巧娘娘。根根豆芽根根线,大红绸子缠一转。金芽芽,银芽芽,今儿个献给巧娘娘。今儿个桌上献一献,黑了掐着想心愿。一碗凉水大家喝,扎花的丝线各扽各。提上笼子才下坡,迎面碰着个学生哥。

这些巧俗歌语,表现了乞巧女儿们对自身的角色认同和确指,由此可以窥见以唐宋时期为代表的农耕社会通过不断认同身份和角色,使男女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各安其位,以便维持男耕女织的正常社会生产秩序,陇南西和、礼县长期处于黄土文明之农耕文化的浸淫之中(至今许多村户大门门楼的楣额还是第、读、耕的三字箴言),传统耕读思想还较深入人心。从上述歌词可以看出,陇南乞巧民俗文化是女儿们在乞巧活动中反复认同自己身份和角色的同时,把自己内塑(内化)成文化的人,适应农耕文明社会的文化人。需要我们明确的是,唐宋沿至元代士大夫阶层脱离了农耕文化的主旨,反而贬抑乞巧的这种男耕女织分工的女性角色认同,如梅尧臣《乞巧赋》、杨维祯《乞巧赋》等,明显就是贬巧扬拙的载道之文。吾学圣人之仁义,尚恐没而无知,肯乞世间之轻巧,以泪吾道而夺吾之所持。

所以,陇南西和礼县保留的厚重农耕文化是乞巧民俗事相得以自唐宋以来留存的精神基础,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妇女解放和她们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达到男女平等,当代工商业文明对农耕文化的冲击和渐次湮没,还有社会分工和男女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那种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女性单一织作角色已无可挽回地失落,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乞巧民俗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土壤,作为非物质文化保存的乞巧只是以文化民俗的标本或化石形式幸存了下来,这里显现了历史规律的必然和不可挽回的无奈。

对于陇南西和、礼县农村的妇女来说,她们在乞巧活动期间的朦胧星月,从针线、日影、清水等琐细的事象中,还似乎可以直接感受到对未来吉祥的向往,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天她们从乞巧活动的民俗事象来评判巧拙,预测未来,已经没有对过去那种凄苦生活的倾诉和交流,代之而来就是在嬉戏娱乐之中,释放憧憬生活的心理能量,获得对新时代环境的内心认知,实际上这种流传已经发生着方向性的改变,只不过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去关注这一点罢了。

总之,唐宋诗文反映陇右(陇南)乞巧的面不够大,但唐人从六朝的代意模式中走出来,展示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宋人沉著于坚持,在唐代七夕诗描述陇右(陇南)乞巧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加之宋金对峙时期陇南(陇右)成为前线和要地,民俗活跃起来,乞巧也因之发扬光大,以足够的规模和独到的品质,终于在今天陇南的西和、礼县文化孑遗般地保留了下来,堪称一个奇迹,陇南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

[1]罗文筠.中国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