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的名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4:12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1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2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6、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1、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2、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6、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20、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2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23、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24、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25、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27、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2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9、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3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31、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32、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3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37、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3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9、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40、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4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43、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4、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45、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4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4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8、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49、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5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3

老来自学《论语》,读到孔子的一句话:“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我知道闵子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与颜回、仲弓、冉伯牛并列于德行科,却不太理解孔子说的“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读了有关学者的注释(“‘间’为间隙,可引申为挑剔”)和译文(“他人不会怀疑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依然似懂非懂,不知此言指的是什么,又从何说起。

日前再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结合着查阅《二十四孝》之原文,见其中之一“孝”即为《芦衣顺母》,方知《芦花记》其实就是由《芦衣顺母》为蓝本改编出来的,那里面的儿子,就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芦衣顺母》的另一个版本就叫《闵子骞单衣奉亲》(“奉亲”二字或许比“顺母”贴切)。《芦花记》的许多细节也来自《芦衣顺母》。例如,闵父鞭打闵子骞,是因为闵子骞手失缰绳;闵子骞手失缰绳,是因为他冻得发抖,父亲不知就里,一鞭下去,却打裂了“棉衣”,打出了塞在“棉衣”之中的不能御寒的芦花。于是才有了他的满腔悲愤:“悲”的是亲子受到继母的虐待,“愤”的是继母的不善与不贤;于是有了“休妻”一幕。跪求他留下继母的竟然就是受到继母虐待的闵子骞,“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如此深明大义之语,出自少年闵子骞之口,足以使人动容。我于是理解了孔子称赞他的那一句话。父亲就是因为不明真相而鞭打他的父亲,母亲就是严冬时节让他穿“芦衣”的继母,昆弟即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而没有成为单亲子女的同父异母之弟。称赞闵子骞之孝,出自他们之口,确实是没有人会心存疑窦的。

或许与先前读过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关,对于《二十四孝》,我确实没有什么好印象,有的太神奇,例如《哭竹生笋》;有的太做作,例如《戏彩娱亲》;有的太残忍,例如《埋儿奉母》——那情节,不仅让少儿觉得恐怖,也使老人感到恶心。彰扬闵子骞之孝的《芦衣顺母》,却是一个例外。

不妨将《芦衣顺母》与同属《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作个比较。

《卧冰求鲤》中的晋人王祥,面对的也是一个不善不贤的继母。她虽然没有给王祥穿芦衣,却在王父之前屡屡进谗而使王祥失去父爱。然而,寒冬时节,只因继母不适“欲食生鱼”,王祥居然“解衣卧冰求之”,于是就有奇迹出现:“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使王祥得以“持归供母”。暂且不说结实得上面可以卧人的冰层,怎会忽然“自解”,费解的是,冰层“自解”之后,怎么不是躺在冰层之上的王祥掉入冰窟,却是“双鲤跃出”水面而且正好落入王祥手中?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勿敢损伤,孝之始也”,“卧冰求鲤”损害的首先就是“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即使按孔夫子的观点,也不能称之为“孝”吧。王祥日后官运亨通,从县令一直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他的孝行是后人的过誉还是本人的沽名钓誉,亦颇可推敲。

闵子骞之孝则与王祥的“卧冰求鲤”全然不同,闵子骞跪求生父留下继母,为的是不让同父异母之弟失去亲生母亲,对于“昆弟”而言,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继母而言,这叫“以直报怨”。况且,闵子骞所做的一切,既不必自毁自虐,也无须“神灵”相助,需要的只是一种胸怀。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4

论文摘要:中国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也已将孝道作为其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其中所富含的孝道思想反映出孝道在西周的盛行,对后代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

《周礼·地官·大司徒》日:“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日六行孝、友、媚、娴,任、恤;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六行”之一的“孝”,贾疏日:“善于父母为孝。”《礼·地官·师氏》谓:“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由贾疏知,“孝”作为“六行”之一,是向万民施以正面教育的内容,如有不孝不友者,会有刑加之其身。“师氏”之职则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及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孝国子(《倜礼·地官·师氏》);“大司乐”之教圈子,又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先(《礼·春官·大司乐》)。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各级官吏治理人民,大都是以教化为务,尤其重视民德,而在这里孝道是关民德的重要方面。

《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看,周礼虽号称“经礼,曲礼千”,但大体上可分作上述类。而此八类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关系。《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在这“五伦”中,父子、兄弟、大妇三伦属血缘关系,君臣、朋友二伦属政治关系。而仁、义这是处理这两类关系的准则,其中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以亲亲为基本内容,包括孝、慈、良、顺、友,悌等伦理道德范畴;义足处理政治关系的,以尊尊为基本内容,包括忠、信、节等伦理道德范畴。礼记·祭在曾子论孝道时说:“礼者,履此者也。”孔疏日:“履践履也,言欲行礼于外者,必须履践此孝者也。”这是说礼是用以实践孝道的,是孝道的表现形式,孝道是礼,尤其是有关家庭血缘关系的礼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以下笔者将通过对“三礼”中关于礼的记载的分析,来具体论述其中所蕴含的孝道思想

(一)

冠礼足表示男子成年而举行的仪式,它的形成比较早,创制于原始社会。到了西周,其变成了礼的一大类,即所谓的“八纲”(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之一。《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日弱、冠。”又说:“男子二十,冠而字。”l记·檀弓_匕》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由此可知,冠礼是为男子二十加冠并命字之礼。《周礼·士冠礼》讲的就是周代贵族家庭中,男子成年加冠仪式的全部过程。冠礼中晟值得注意的就是,行礼必须在宗庙中进行,而且要祭告祖先。《礼记·冠义》说:“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此言冠礼在家族的宗庙举行,并祭告祖先,则表明了尊祖孝亲之义。冠礼的告庙是表示该家族又一后嗣已成人,也就是继承祖先事业的开始。礼记·冠还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这里又将冠礼的重要性提到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高度来论述,意思是说,从加冠之日起,这个青年就正式成了社会的一员,将承担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者的责任“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正是在冠礼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

(二)

婚礼为男子娶妻之礼,《仪礼·士昏礼》贾疏引郑玄《目面日:“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既为男子娶妻,其形成应当晚于冠礼,它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之晚期,后来也被纳入了礼的范畴。《仪礼·士昏礼》详细记载了周代士这一阶层的婚礼仪式。自从历史进入父权制时代以后,婚姻便成了本家族延绵子剐这一目的而选择的手段,周代丈夫娶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存续家族的血统,使祖先永不绝祀。《礼记·哀公问》引孑l子日“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礼记·昏义》则日:“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借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以上所记即可表明娶妻是为了延后嗣,继先祖。《礼记·曲礼记》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此言即告庙为婚礼中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质诸祖先的婚姻才有效,才具有社会意义。第二,为了奉养父母。据《礼记·内则》,妇事舅姑礼节很多,稍有不孝不敬,即有被出之虞:“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父母对子妇则有绝对权力:“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由此看出,娶妻并非为了丈夫,丽是为了祖先,为了宗法家族。以上所记娶妻的目的表明婚礼中也反映出了浓厚的孝道观念。此外,《礼记·大传》说:“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礼记·曲礼记》亦说:“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周人认为同姓婚是违反礼制,近于禽兽。进一步分析,则是同姓之女,是亦为祖先之遗体,娶为妻、妾是对祖先不敬,有乖于孝道。由此我们说,《礼记》有关同姓不婚的记载,同样浸透了孝道观念。

(三)

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者要用传统的丧葬习俗所反映的等级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于是便有了丧葬之礼的产生记载周代丧葬礼的文献有:《仪礼》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篇《礼记》的《檀弓》《曾子问》、《丧服记》、《杂记》、《丧大记》、《奔丧》妁.口]丧》等十余篇;《周礼》中又记载有专门典司丧事的官职和殡仪机关“冢人”、“墓大夫”、“职丧”、“丧祝”“夏采”等。此足见周人对丧葬之礼的高度重视,其中详备记载了葬前之礼、下葬之礼和服丧之礼,这些都体现出“三礼”中的孝道思想。

《礼记·问丧》在解释死后三日而敛之礼说:“或问日‘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日‘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日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最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此解释即言其中渗透着孝道精神。《礼记·檀》说“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这是说下葬之前须朝于祖庙,让死者与祖先告别,这完全是尽孝道的一种体现。此外,《礼记·丧大记》说:“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口,非丧事不言。”此言即对居丧的要求,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孝道。

(四)

西周把祭享先人称为孝,最初的孝,是由敬天发展而来的敬祖观念,这种敬祖意识主要是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在祭祀时,要用一定的礼节来体现对祖先的崇敬即孝心。《礼记·祭统》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所谓“报本反始”,就是祭礼中所反映的主要情感意向,此言丧祭要人们永远都要“尊祖”,不要“忘本”,以维护宗族亲亲关系。由此看,祭礼本身则体现了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礼记·祭说:“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祭之为物大矣!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论其义,而教生焉。”

《礼记·礼器》说:“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重于祭。”《礼记·坊记》说:“修宗庙,敬祀事,孝民追孝也。”由此可知,周代宗庙之祭通过对旧的祭祖风俗的改造利用,来弘扬孝道。祭礼是表现周代孝道这一观念形态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周代孝道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行孝不只限于对父母,而尤其在对先祖的追孝。

综上所述,“三礼”中的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奉养长辈;传承长辈的知识与经验;致力于长辈之业与承继父祖之业。庶民阶层的孝行主要体现为奉养父母;贵族层的奉养老人则更倾向礼仪化;承继父祖之业主要为统治阶层所提倡与实践。“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反映出西周孝道的盛行,体现了西周孝道的特点,对我国历代孝道之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今时代需要孝,孝道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历史与文化传统,弘扬孝道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礼》。

[2]《礼记》。

[3]《仪礼》。

[4]康学伟:《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ooo年。

[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6]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一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5

1.《孝经》论孝的地位和作用。《孝经》在《开宗明义》和《三才》两章里两次强调了孝的地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认为孝是天地之间的自然法则,是人的天性,是人所有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政治教化的源头,所有的社会秩序都应该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意即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孝经》指出孝可以用来治理天下,教化百姓,可以让社会秩序和谐,让百姓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开宗明义》)。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广扬名》)

除此之外,《孝经》认为孝还可以通鬼神,畅顺于整个宇宙,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感应》)《孝经》关于孝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断有一定的合理性,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中国现代,孝被中华民族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之一,诸多的中华美德都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对养之育之的父母都不孝,还能指望其人有什么其他的美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圣治》)不遵孝道却有其他的美德,显然不合逻辑常规。当然,把孝看成是宇宙间无所不能、无所不通的利器,显然有夸大的嫌疑。

2.《孝经》论孝的内涵。

(1)顾惜身体,珍爱身名。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让自己的身体、名声受到戕害。《孝经》认为,这是最基本的孝道。

《孝经》认为子女应该好好保全父母给予的身体,强身健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宗明义》)。子女无论成年与否,一旦晓知人事,便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声,这是一种自我珍爱,也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做子女的如果因为不当行为让自己的身体罹患疾病或身受戕害,让自己的名声受损,必然导致父母担忧或遭受侮辱,这都是不孝行为。修身慎行,恐辱先也。(《感应》)《孝经》还要求子孙后代要好好修身养性,谨言慎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维护父母祖先的声誉,不给父母祖先抹黑。顾惜自己,远离伤害,珍爱己之名声,维护父母祖先声誉,这是最基本的孝道。

(2)事亲。《孝经》认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纪孝行》)这里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要有物质赡养,还要有精神赡养。事亲具体包含养亲、敬亲、乐亲等三个方面。养亲属于物质赡养范畴,是指做子女的要物尽其用,竭尽全力地去赡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得到保障。敬亲、乐亲属于精神赡养范畴,是指做子女的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地爱、敬,要经常让父母在精神方面得到慰藉。事亲注重对父母身心两方面的赡养,物质和精神赡养都做好了才是孝道。

(3)慎终追远。《孝经》认为,真正的孝道不仅包括对父母的悉心侍奉,父母身后,也应该哀痛居丧,肃穆致祭,只有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对于去世了的父母和先祖,应该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孝经》)。《孝经》引《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开宗明义》)。意指没有先祖,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易》)今天看来,这种孝道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华夏族是黄河流域最早居民,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祖先,因此,每个中华儿女要懂得追本溯源,追念炎黄先祖,牢记自己是华夏子孙,肩负民族传承重任,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这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孝道。

二、对《孝经》论孝的几种曲解

《孝经》在传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负面的看法,因此就有人认为《孝经》里的有些说法或有违人性,或有违常道。

1.五等之孝。《孝经》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章,分别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人的孝道标准,后世称之为五等之孝。有很多人认为,五等之孝的实质是阶级的划分,是对封建君主集权制度的肯定,是封建伦理与皇权政治的结合,在孝道的背后蕴藏了深刻的政治目的和阶级意识。

《孝经》产生于封建时期,其时阶级意识深厚,皇权政治存在,作为这个时期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个时代的烙印。《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应该是基于当时的现实,试图确立社会关系中不同群体有关孝道的行为规范,强调孝的普遍性原则。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庶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即使阶级和皇权政治消失,社会不同群体孝道的体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幼儿好好吃饭,强健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便是尽孝;学生时代好好学习,身体健康,道德优良,成绩优异,体贴敬爱父母便是尽孝;成年以后努力工作成就事业,遵循良好的道德,悉心照顾父母,做一个好子女,好公民便是尽孝。再者,不同职业的群体,尽孝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这里不一一赘述。所以,五等之孝的实质应该是在强调孝道的普遍性,即任何人都有能力履行孝道。

2.愚孝。《孝经》中有谏诤章,是孔子和曾子关于子从父的问答。曾子问:做儿子的一味顺从父亲,是真正的孝道吗?孔子答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谏诤》)《孝经》明确指出,子女盲从父母不是真正的孝道。父母如果有了过错,子女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谏诤。《礼记祭义》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这种爱,这种敬是有一定前提的。真正的儒家从来不曾强调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孝是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这些不正确的孝道观是由封建统治者的长期利用和某些人的曲解而形成的。至于《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更是《孝经》之后对孝道的恶意曲解。在一定意义上,孝德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髓所在。

三、《孝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孝经》关于孝道的阐述基本上构成了后世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千百年来,孝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自孝道形成以来,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了孝道的价值,为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实现对人民的有效统治,统治者们实行以孝治天下,对《孝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和宣扬以促进孝道规范建设,使得孝道逐渐成为中华文明伦理道德的基石孝乃百行之首。千百年来,孝道的确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今天,如果去除《孝经》中的糟粕,取其精华,《孝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1.《孝经》与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孝经》所体现出来的孝的社会性决定了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要求。孝道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孝经》要求人民遵循孝道,爱惜自己的身体,顾念自己的名声。今天,如果每个社会公民都能够遵循孝道爱惜自己的身体,顾念自己的名声,遵纪守法,恪守社会主义公德,那么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一定会和谐。

《孝经》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物尽其用赡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愉悦父母,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的外在物质行为,而且要求子女对父母的内在精神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的赡养法规。实际上,这种孝道要求是对家庭从内到外的约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秩序,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孝经》要求为民勤而为官者忠廉职守,心系天下。这些孝道思想包含了一定的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够恪守职事,民勤勉而为官者廉明,那么社会秩序一定会和谐,社会文明一定会昌达。

弘扬《孝经》里的这些积极思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是社会主义良好社会秩序、和谐社会形成的关键要素。

2.《孝经》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慎终追远,追念先祖,是《孝经》对孝道的要求之一。孝道规定的这些内容在今天可以体现为铭记民族的传承,了解民族历史,这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孝道要求忠君爱国,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忠于国事,以国事为己任,宣传这种思想,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上这些都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弘扬《孝经》里的这些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3.《孝经》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激励机制。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孝经》认为因为自己良好的名声,让父母拥有盛名显于当世,传于后世,这是最大的孝道。

成就自我良好名声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学习生活技能,修身养性,学习和遵守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齐家,到社会上用齐家的方式来对待工作,对待上级,对待同事,对工作忠,对上级顺,对同事友爱,再加上个人拥有的良好做事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以形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通过对集体、社会、国家做出贡献而得名,为父母争光,引导后世效仿学习。这种孝道思想不是封建糟粕,它是激励人们成就自我的途径,是中国社会激励人们立身的一种良好伦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6

关键词:“孝”之定位;“孝”之实践;“孝”之内涵

引言

从小到大,《论语》是众多经典之中笔者唯一通读过多次的著作,每每品读,都会有不同的心境。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孝”是“仁”的最基本的实践,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同时“孝”,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悠久文化,在《论语》这部经典中更是有许多的呈现。因此,我选择了这一题目作为探讨的话题。

一、何为“孝”――有子对孝的定位

(一)为人之本

《论语》开篇就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①有子是孔门高足,孔子去世以后,他曾代师讲学。他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如果能在家庭之中讲求“孝悌”,在社会上就一定能守秩序。在社会上能守秩序,也就一定不会违法乱纪。正直的人追求的是做人的根本,他们知道只有将做人的根基打牢,人生才会是坦途。需格外注意的是,人生的规范很多,但在众多规范之中,根本的却是“孝悌”。那么,什么是孝呢?《尔雅》说:“善事父母曰孝。”而人们怎样做算是孝呢?《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子女之行孝意在报恩,而报恩之心的延伸则必会使人善待天地善待他人,而此时的人才可称得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由此可见,孝之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均有莫大之利。

(二)立国之基

为人与立国,关系密切。有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透彻阐释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这样一种个性与共性的逻辑关系。他说,如果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一个人做到了“孝悌”,整个社会就必将呈现稳定祥和的状态。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每个人都不履行“孝悌”这一基本责任,天下又将是什么样,人们又该怎样生存和发展?当今社会,稳定与发展乃国计民生所必须,而谋此大局则有赖于通过“孝”,用这一基本实践来培养每个公民的爱人敬人之心,丢弃了它那么天下太平必会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不能久长。

二、孝的理念及其实践

(一)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信条

“孝”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巨。纵观几千年之沧桑,清晰可见的是,几乎历朝历代对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孝”。对此,孔子曾有一句名言,即“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②说历史上的英明之主皆以“孝”来治理天下,以“孝”来维护政权的稳定。孔子对历史经验的这一极为重要的概括,对以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在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时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回首几千年,任何一个王朝在实现其政治统一的过程中,都始终存在着官与民、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而在这对矛盾之中,在长时间内百姓都是弱者,他们经常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灾患之中。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常有水患灾害,北方则旱蝗频仍。历史常有这样的片断,每有天灾人祸降临,百姓极度困苦之时,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就常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为据说服皇上,建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实际上“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这样一种政治思想,在许多时候都转化成了救济百姓的粮米、粥棚,转化成了化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尖锐矛盾的政治实践。

(二)历久而不衰的伦理规范

“孝”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是从古至今。当代,孝虽摆位并不很高,可它仍是评价人品行和操守的基本尺码。我们平时普遍会这样认为,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交朋友,不孝的人做官,不会爱百姓。并且,不管政治文化如何,在我们大家心里始终有“孝”这样一杆秤。而“孝”的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封建社会对孝道的广为传播,来自于封建统治者为人们树立的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中国文化很讲形象具体,为了倡导“孝”,元朝郭居敬撰辑了一本《二十四孝》,将二十四个人行孝道的事迹汇集成书而广泛传扬。在这二十四个人之中,有皇帝,有高官,有圣贤,有凡人,有老的,有少的,有男人,有女人。远的发生在上古社会,近的出生于宋代。二十四人相差的时间前后竟有三千余年。这二十四人的生动事迹,加上统治者的渲染,便走入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心中,千百年来“孝”作为一种极高的道德规范被亿万人所接受并共同遵守。

三、孝之内涵

东汉大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孝”作了这样的解说:“孝,从老省,从子”。③说“孝”字是“老”字去掉下面匕首的“匕”,再将“子”补到这里。这样一拆一合就构成了“孝”。本文以为,“孝”字的这一结构分析极好,可以说,这种拆解为对“孝”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作了极为有利的铺垫。

(一)孝的过程性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④在孔子看来,人之行“孝”,第一应该将父母所给的有用之躯保护好,否则“子承老”就会因为失去基本的物质载体而不能实行。这里呢,孔子用十分简短而又平实的语言教人懂得首先要爱护自己,其次才能偶沿袭一家一姓血脉的传承,教人修养身心、保养身体才是对父母的最好交待,认为身强体壮乃为“孝”之始,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孝”的较高要求则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说人要有事业,走正路,造福他人,造福苍生。立身行道要求人多做好事善事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能用己之所学去毁坏这个世界。

(二)孝的层次性

孔子在《孝经》中明确提出,“孝”既是一种普遍的要求,然而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要求。首先,孔子讲了何为帝王之孝。他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⑤说帝王之孝应是以对自己父母的那颗爱心去对待百姓。有了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有了“爱心”这样一种良好的心理素养,自然就不会欺民扰民,自然就会对民行教化。从这里即可看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从政治层面考量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以德治国,孔子并非只讲以德治国,更是强调德与法的结合。孔子所讲的诸侯之孝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谨身节度。高而不危,所以能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能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⑥本文认为,孔子所讲的诸侯之“孝”是将自己的国家保住,使百姓免遭颠沛流离。那么又该如何实现呢?孔子教人应正确对待自己的位置,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修身养性,照章办事,以此来保富贵,安黎民,做到这样,就是孝了。孔子对卿大夫之孝的要求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⑦这里卿大夫不管品级多高,都属随从一类,从为官的性质上看都是协办而不是主办。从这一特点出发,孔子讲卿大夫做到“孝”,基本的要求是保住自己的家以保证先人的香火不断,为此则必须做到知进退、守秩序而不能僭越。必须做到谨言慎行而不能总有自己的一套。这样,虽然言行达于天下却可没有过失。以上这些做到了,才有家族的平安,有家庙的香火。可见孔子有多实际,决无误人之言。孔子对士之“孝”是这样讲的:“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⑧说这个层次的人要以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忠于国家、忠于事业,这样就可保住饭碗而使子子孙孙世代相传。最后一个层次是庶人之“孝”。百姓又该如何行“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⑨意思是普通百姓要懂得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奉行勤俭,照顾父母颐养天年,这就是庶人之“孝”。

(三)孝的本质性

现在的我们往往将“孝”理解为顺,其实不然。关于这一点,孔子在《孝经》中讲得十分明确,有这样一段话是为明证:“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⑩说儿子处处听老子的话是不是就算孝?“子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孔子讲,你说的是什么话!对曾子给予了批评。然后讲,“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是说在天子跟前有人不凡事点头称是,经常能提出不同意见供天子参考,尽管天子自己不行,天下也不至灭亡。“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是说做诸侯的主要也是身边要有直言敢谏之人,果能如此,己虽无能则国可不亡。孔子讲,当父亲、当皇帝的做得不对,臣子明知不对还一味逢迎又怎能是“孝”!由此可见,孔子所言的“孝”乃重实质而轻形式的“孝”,是大顺而非小顺,是逆之中的顺,这样的“孝”,才是孔子认为的本来意义上的“孝”,才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孝”,也才是我们该认真继承和大力发扬的“孝”。

结语

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似乎取代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起码的沟通交流。我们口口声声说着为父母长辈做这做那,每天在外奔波劳碌,但是亲人之间的坦诚交流,仿佛不再是那样频繁。所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古之先人的哲理又被重新提倡起来。我们说“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论语》更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国学经典。本文中,就《论语》中的孝文化做了简单的阐述理解,描写不周之处敬请谅解,希望对各位进一步探讨国学之道有所帮助。(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注解:

①《论语・里仁》.

②《孝经注疏・孝经序》.

③(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398页.

④《孝经注疏・开宗明义章》.

⑤《孝经注疏・天子章》.

⑥《孝经注疏・诸侯章》.

⑦《孝经注疏・卿大夫章》.

⑧《孝经注疏・士章》.

⑨《孝经注疏・庶人章》.

⑩《孝经注疏・谏诤章》.

参考文献:

[1]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3]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7

6岁的福临被拥立为新皇,是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而多尔衮表示同意,这就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分不开了。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传言的产生,始于张煌言(即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在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成于顺治七年,是当世人的记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可是,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封摄政王为“皇父”一事,必然有颁诏告谕之文。然而,虽然传言众多,但一直没有关于太后下嫁的可靠的史料佐证。这有可能是被清代后人,历代帝王所隐灭造成的。

孝庄与多尔衮相恋是否属实

民间流传着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传言,很可能与孝庄和多尔衮相恋的事实有关。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创业过程中,皆得力于政治婚姻。太宗的孝端、孝庄两位皇后都出自于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家族累世结姻,早已成为国戚第一家。

孝庄皇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清史稿》中记载她“于天命十年二月来归”,那时的孝庄不过是13岁的孩子,按当时的情况估计,她是来投靠她的姑姑,等到年龄合适的时候再择佳偶婚配,本没有必要成为太宗的妃子的。而多尔衮生于万历四十年,长孝庄一岁。由于在努尔哈赤崩逝时,四大贝勒处于政治利益的考虑,逼迫多尔衮的母亲大妃陪葬,这样尚且年幼的多尔衮和弟弟多铎,就由太宗抚养。此时多尔衮15岁,孝庄14岁,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而且年岁相当,滋生情愫,是极为正常的事。而传说中,多尔衮毫不避嫌,“亲到皇宫内院”的事,为了孝庄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任何人。此外,多尔衮是否曾自称为“皇父摄政王”也是这场传言的一个疑点。《朝鲜实录》中记载“皇父”这个称呼只是清朝官吏与朝鲜使臣之间私下的称谓,单凭此一条,不能完全证明有无下嫁之事,只能证明在诏书与使节的官方辞令中,没有公开承认太后下嫁的文字而已。但是,不管怎样,有“皇父”之称传出,即使孝庄没有真的下嫁于多尔衮,也必然与其有暧昧关系。

孝庄因何不与太宗合葬

康熙二十六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于情理之外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世人以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告诉圣祖康熙,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当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但这不过是官方文书藻饰之辞,不能够令人折服。而且,在事实上,康熙年间也认为这事难办,难堵众人悠悠之口。终康熙一朝也始终未能安葬孝庄,孝庄的梓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的南方。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但康熙却三十多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这始终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在孝庄崩逝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非常浓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补偿。而这份歉疚来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存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一生奋斗而来的事业,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为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碍于世俗礼法,孝庄竟然不能与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负着不白之冤,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隐痛,至死不休。

当时,多尔衮提携原本不受重用的满达海、阿巴泰、尼堪继承了王位。他们成为议政王之后,自然对多尔衮唯命是从。此时,八旗兵力的分配情况是:两黄旗,名义上归世祖,实际上由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指挥。正白旗,为多尔衮的嫡系武力。镶白旗,本由多尔衮胞弟豫亲王多铎为旗主,此时亦归多尔衮。正蓝旗,本为太宗所有,顺治初又归多尔衮,而名义上的旗主为豫王之子多尼。正红旗,此旗为代善所有,现在旗主为满达海。镶红旗,旗主为克勤郡王岳,英亲王阿济格亦持有一部分。这样,多尔衮握有两黄、两白、正蓝;对两红旗亦有影响力。只有完全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唯一的敌对势力。

在这样的压倒优势之下,何事不可为?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了豪格,手握重兵,党羽密布,所有的反对势力都已臣服,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那么,多尔衮由未入关以前想夺皇位而不能,到此时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作为少年时的爱侣,孝庄太后以万缕柔情,约束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绸缪委屈、调护化解,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8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孝的民族,孝的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千古。作为儒家创始人之一的“亚圣”孟子,对于孝道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孟子》作为四书之一的经典典籍记录了孟子关于孝的重要思想,在该部著作中记录了何为孝,何为不孝,何为孝子。在“空巢老人”问题甚嚣尘上之时,十分必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在现代化的中国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关键词:《孟子》;孝;不孝;舜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的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孟子周游列国无果后退居讲学,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我国的“亚圣”,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代宗师。关于孝的思想,自古以来都推崇备至。在《孟子》这本书中,“孝”字共出现29次,关于孝观念的论述的则达到五十多处,可以看出孟子对于儒家孝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孝”的基本内涵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而道德的基本范畴中便是善与恶。“百善孝为先”,孝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就是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做服侍状。《而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对孝也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29次,关于孝观念的论述的则达到五十多处,本人将《孟子》中关于孝的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孟子》关于孝的观点主要是如下:

1.生前养亲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意思是说,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并养育子女成长,给了子女生活的机会。作为子女,最重要的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操守的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只有子女自身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有利于社会的人,有利于家庭的人,才有可能侍奉好父母。孝的应有之义就是要好好地养亲。在子女未成人之前,父母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私的给予子女,不求回报。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也垂垂老矣,甚至不能够自己养老。作为子女,孝的第一步就是养亲。养活父母是做子女的第一要务。“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子奉养其父亲曾皙,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若问还有剩余吗,一定答“有”。身处战国时期,曾子尚且酒肉奉养父亲,足以看出曾子在养上已经很好地做到了。作为子女要将心比心,感恩父母曾经的付出,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好好养父母。为父母提供可口的食物,舒适的衣服,温馨的住所。如此,方可让老人衣食无忧,老有所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十分迅速,老人在衣食住行上也许不足以成为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能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对于这些父母,她们并不等于不需要子女。孝的更进一层,便是尊亲。尊敬自己的双亲,养其志。虽然生存是人的首要前提,但是更进一步是人的享受。听从父母的建议,遵从父母的意见。双亲年纪渐长,需要的是子女精神上的支撑。经常询问父母的意见,父母会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并且乐于给出自己的建议,让父母收获存在的价值。曾子对于吃剩的饭菜分配上尚且要询问父亲,足以看出其对父母的尊重。对于父亲询问是否还有剩,每次都回答有,为的也是让父亲安心饮食。对父母孝,就是要孝敬、孝顺。但是并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顺是情感上跟从父母不逆父母的意思。但是父母慢慢变老,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年老的父母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生的事物,父母很难接受。父母落后于时代,跟子女产生代沟。此时,父母也许不及子女。因此,孝的最高层要谏亲。父母年轻时耐心教育子女,年老时子女更加要好心教育父母。向来做父母之人,难以接受子女的教育。做子女的更加要有勇气谏亲,不能因父母无知而疏远父母。谏亲要讲究方法,要以自己父母能接受的方法进行。培养好年老的父母,亦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大,却不抱怨,是更疏远父母的表现;父母的过错小,却去抱怨,是反而激怒自己。更者把父母疏远是不孝,反而是自己激怒也是不孝。《孟子》一书阐述的生前孝是养亲、尊亲、谏亲。生前孝在当代也依然具有相同的价值,做子女的依然要孝顺、孝敬父母。

2.死后厚葬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认为:养活父母不算什么大事,只有给他们送终才算得上一件大事情。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离世,都要依周礼而行。尤其是父母与世长辞,更加要厚葬父母,只有这么做才算是孝子。孟子到鲁国埋葬父母,监理棺椁的充虞向孟子说棺木似乎太好了。但是孟子认为“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认为上古对于棺椁的尺寸没有规矩;到了中古,才规定厚七寸,椁的厚度以相称为准。从天子到百姓,讲究棺椁,不仅是为着美观,而是要这样,才算尽了孝子之心。为法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当然不能称心;能用上等木料,没有财力,也还不是不称心。又有用上等木料的地位,财力有能买得起,古人都如此做,我为什么不这样呢?而且,为了不使死者的尸体和泥土相挨,对孝子来说,难道就足以称心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在父母身上去省钱。父母与世长辞并永远不复回来,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用上等的棺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厚葬父母,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孝子之心。孟子自身就是这么做的,跟随着时代与个人能力的变化,无论是先去世的父亲还是其后去世的母亲,都尽力去厚葬,因此在外人看来孟子更加厚葬了母亲。其实不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个人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下葬母亲。“不以天下俭其亲”,这很好表达出孝子心声。对待父母,要把最好的给予父母。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亦失去了知觉。厚葬虽然表现了孝子想要父母更舒适的愿望,但对于故去的父母是无法感知的。同时,厚葬被很多人作为表达孝的形式,大家讲究葬礼的盛大,被大家所称道,这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容易形成讲究孝道形式化,而忽视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人死如灯灭,对故人保持尊重,但是无须厚葬。厚葬是一种不良的风气,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孝的异化。对于被孝的对象而言,无法感知厚葬的意义。因此,我们因摈弃厚葬的形式,吸收厚葬所要表达的哀思。

3.生后祭祀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生前奉养,死后厚葬,生后祭祀都要依礼而行。遵循周礼,周到照顾父母。“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认为,父母离世,要实行三年的丧礼,穿着麻布孝服,喝着稀粥,从天子到百姓,从夏商周开始都是这样的。由于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那么就应当一直下去。子女服丧三年,停止一切婚嫁娱乐,甚至停止手头的工作。作为一国之君,领导全国守孝三年,更是对手社会的生产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不难想象会导致社会的退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三年不事生产,更加会使家庭困顿。对于个人而言,三年沉溺于失去长辈的悲痛,未免过于消极。虽然,服丧三年能看出孝心,但是,天下国家以及个人能有多少个三年。虽然如朱熹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父母之丧,必以三年也。”(一个人自出生之日算起,有整整三年的时间是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的,因此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作为故去的父母,亦不愿子女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对父母之孝,生前好生奉养,不留任何遗憾。父母死后,保持对父母的哀思,实现父母生前遗愿。守孝三年,应该摒弃外在的形式,而在心中惦记父母。对于祖上遗留下来的传统,要辩证地看待,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因为是传统而不加批判的加以继承。生后祭祀,需要子女在心中记住自己的长辈,而不能在形式上表现给外人看。因为祖祖辈辈的奋斗,才有家庭的繁荣,因此要惦念祖上。

二、孝的评价标准

自古以来,大多数子女孝敬父母。然而,不孝的现象总是存在的。孝敬父母的子女大体相似,不孝之子对待父母不尽相同。对孝与不孝问题,社会总是存在各种舆论。但是,孟子并不随从世俗的说法人云亦云。而是灵活看待各种现象,辩证地看待每个人的行为。《孟子》一书多处评价孝与不孝,可以看出孟子关于孝与不孝的评价标准。

1.无后为大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取,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认为,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子孙,君子认为他没有禀告,实际上就如同禀告了一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战国年代,舜不禀告父母,而娶妻生子并不认为是不孝。因为舜如果禀告了父母,并会遭到父母的拒绝,也就不会有后代来继承家业。在战国年代,战乱连年,人口稀少。希望人丁兴旺,因此养育后代,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国家都很有必要。在无后为大的首要前提下,不告而取是能够被理解的。足以看出,孟子看待孝子问题也是非常灵活的,而非墨守成规。

无后为大,“后”在古代特指男丁。古代是重男轻女的社会,因为只有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导,女性在古代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孟子处于那个年代,难免难以摆脱时弊。身处当代,生育子女是父母的意愿。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以生也可以不生。不生育也是一种权利,社会应该用更宽容的眼光来包容少数异类。中国有13亿人口,国泰民安。与古代恶劣的生存条件不同,中国是一个男女平等的新社会。女性在社会上占半边天,生育女孩男孩也是一样。无后为大,养育更重大。在当今社会,可以不生育,但是一旦生育,便要好好养育后代,养育不好新生的一代,便是当代社会的无后为大。

2.谏亲非不孝

匡章在当时,举国上下都认为其不孝。因为匡章与父子的关系不和,而且把妻子儿女赶出去,不要自己侍奉。对于这样一个身负不孝罪名的章子,孟子却与其来往,并且很尊敬他,这令公都子不解。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孟子并不反对世俗所提倡的五不孝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不会跟随世俗之人随意做出评价。而是深入了解匡章,认为其父子关系不和并非章子不孝,而是因为章子以善谏言父亲,反而导致与父亲关系破裂。章子因此而感到自责,也不要妻儿子女奉养。孟子相反,认为章子为人是好的。谏父亲是必要的,不能因此说章子不孝。

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父母年老,很容易跟不上时展。做子女的理应谏言父母,但是谏言父母一定要方法得当。孝顺父母,要用父母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养育父母,更要引导父母与时俱进。包容父母,接纳父母的缺点。顺从父母,让父母舒适生活。尊重父母,让父母有意义生活。

3.大孝终身慕父母

孟子言必称尧舜,把舜作为善的标榜。舜在生活中,却常常遭受继母的陷害,父亲听信谗言也加害于他,弟弟更加是迫害有加。“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舜的父母打发舜去修缮谷仓,等舜上了屋顶便抽去梯子,他父亲瞽瞍还放火焚烧那谷仓。(舜有幸逃脱。)于是又打发舜去淘井,便用土填塞井眼。舜的父母对舜不公正,更谈不上父爱母爱。但是,舜并没有因为父母的不爱而怨恨,反而反躬自省自己的不是,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而嚎哭于田野。舜是盛德之士,继承尧的皇位,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天下的贤士追随他。但是,舜把这些都视为草芥。“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舜竭尽一切心力来侍奉父母,结果他父亲瞽瞍变得高兴了,他父亲高兴了,天下的风俗因此改变。瞽瞍高兴了,天下的父子的伦常也由此确定了,这便叫做大孝。“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舜是最孝顺的人,到了五十岁还依恋自己的父母。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要拼搏事业。很多人往往更关注自己的妻儿子女,更加讨好自己的上司,此时往往忽视自己的父母。即便自己的父母很疼爱自己也当做理所当然,更不用说向舜一样遭到父母的陷害还孝敬父母。子女年纪渐长,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是不要冷落了曾经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到了五十岁,在情感上依恋父母真正的孝顺。子女不能因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好,而给自己一个借口不孝敬父母。父母给了子女生活的机会,可能因为父母能力有限,不能够给子女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做子女的应该感恩父母,把最好的给予父母。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亘古不变。即便到了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依然值得探讨。《孟子》重视孝、提倡孝对于中华民族的家庭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孟子》提倡厚葬、守丧三年等不合时宜,应当被摒弃。但是,孟子所提倡的养亲、尊亲、谏亲以及哀思逝者仍有着现实意义。在“空巢老人”问题出现之际,我们应回归传统,向古人学习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让老有所依。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9

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父亲总是得逆着自己的性子去迎合工作上的关系,也被母亲强迫着去应对她娘家那一大群热情的兄弟姊妹,而父亲总是表现得不如旁人的期望,表面上他们说着“大松(父亲的名字)真是个老实人!”心里头下的结论却是:“他真是个孤僻难相处的木疙瘩!这个外省女婿真是冷漠又难以亲近!”

母亲是典型的热情之人,这一热一冷的组合,最后让彼此都消受不了。沉默的一方几十年来承受着热情一方的抱怨,母亲终其一生都在抱怨父亲的沉默,终归无法从父亲身上得到希冀的热情与关心,也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父亲一辈子也只能以被动的姿态响应母亲的哀怨、批评。在母亲的世界里,沉默已经等同于冷漠,亦等同于摒弃。被摒弃的人,心中怎会没有愤怒?既有愤怒,就有了高声的指责。

于是,家里便有了不被明说的规则:沉默是不对的,不说话就应该被指责。

难以解决的是,“不对”的人永远都不对,“对”的人却永远得不到想要的。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不多话的性格,也承受着母亲对不多话的哀怨、批判,静默成了孩子心中的原罪。

生性热情的母亲,在婚姻中长期压抑着身心的不满足,六十刚过就因病过世了。家里缺了母亲,再也听不到抱怨争吵,也少了左邻右舍来找母亲串门予的热闹。父亲的朋友实在太少了!

这些都不是问题,家中剩余的人其实都偏爱清静的生活,然而母亲所遗留的对与错。依旧操纵着家人的每一条神经,总是以为应该多说点儿话才是对的,于是,不知道要跟父亲说些什么来嘘寒问暖,成了孩子们与父亲相处的最大难题,此时,沉默除了依旧是一种“罪过”,更变成一场尴尬。

其实大家都是孝顺父亲的,也很希望进行所谓承“欢”膝下的工作,但也是生性静默的子女。真的也不知道如何“次乐地”去孝顺一个习惯静默的老男人。

问题好像是:不多话的子女要如何孝顺不多话的老爸爸?如何让大家的话多一点、热络一点?如何让家庭时间变成闹哄哄的温馨聚会?

有一天,大哥就此去向一位心理咨询师请教。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何不换个角度来思考、孝顺一定就是要欢乐又多言的吗?家庭聚会一定要闹哄哄。大家抢着说笑话才是正确的吗?如果那样。对爱好沉默的你父亲来说,也许会是一种负担吧?长此以往,他可能要自愿跑去住养老院了!

大哥得到启发,他觉得,孝顺自己生性静默的父亲,也要有自己的方式才行。

一天,大哥陪父亲一起去郊外安静地散步,又开车去江边看夕阳。在江边,父子俩静静地看着公园里嘻笑的儿童,然后两个人又去一起喝茶,整个过程父亲都没说几句话,但父亲脸上却始终挂着久违的微笑。大哥寒然领悟:原来,静静地陪着父亲,也是一种孝顺。

顺着这条思路,大哥又想,节日里一定得送大礼给爸妈吗?一定要去大饭店吃大餐吗?孝顺就是一定要给父母亲吃香喝辣,又穿金戴银吗?并非如此。于是接下来的几个节假日,大哥约齐我们几个弟妹,一起回家陪父亲过节,每人只带了一点儿小礼物。大家虽依旧少言寡语,但看得出,父亲的脸色较往日红润,神情也较往日欢愉。

原来,让父母可以顺着自己本来的性子,去接受子女的孝养,其实就足够了。这样可以不必在子孙们各自回家后,父母才得以坐在客厅里大大地吐一口气;子女也可以依着自己原来的样子,去表达孝顺,不必耗费心力,让探望父母变成另一种压力。

关于孝顺的名言篇10

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DD《孝经》

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DD《格言联璧》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DD孟子

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DD孟子

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DD王永彬

6、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DD《劝孝歌》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D孟子

8、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DD《后汉书》

9、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DD西塞罗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DD《礼记》

11、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DD《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DD孟轲

1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DD费孝通

14、母爱胜于万爱。DD莎士比亚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DD《论语.为政》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DD《礼记》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D孟郊

1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DD罗素

1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DD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DD孟子

2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DD庄子

2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DD《孝经.圣至章》

2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DD莫泊桑

2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DD袁采

25、子孝父心宽。DD陈元靓

26、永言孝思,思孝惟则。DD《孟子》

2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DD《孝经》

28、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DD《劝孝歌》

2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DD《劝孝歌》

3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DD孟子

3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DD孟子

3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DD《增广贤文》

3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DD但丁

3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DD戴达菲尔德

3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DD《格言集锦》

3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DD林语堂

3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DD字严

3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DD《格言集锦》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DD《增广贤文》

4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DD《论语》

41、重情轻物,厚养薄葬。DD字严

4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DD《劝孝歌》

4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DD孟子

4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DD鲁迅

45、尧舜之道,孝悌而已。DD李纲

46、诗书立业,孝悌做人。DD王永彬

4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DD孟子

4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DD庄子

4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DD孟子

5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DD孔子

5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DD孔丘

5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DD伊索克拉底

53、长幼有序。DD孟子

5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DD《对联集锦》

55、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DD何铸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DD孟子

5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DD维吉尔

58、大孝终身慕父母。DD孟轲

5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DD《劝孝歌》

6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DD《劝孝歌》

61、首孝弟,次谨信。DD李毓秀《弟子规》

6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DD《名贤集》

6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DD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