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师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0:46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1

关键词:电梯安装;安装技术;中专学校;电梯专业人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5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明显变化,全国各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导致电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针对目前社会发展对电梯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地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相继开设电梯专业。在电梯专业中,电梯安装课程是最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对于了解电梯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中专学校电梯安装教学策略。

一、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电梯安装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中专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梯安装工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电梯安装工必须参加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其能力与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安全责任意识,熟悉现场安全急救知识;二是熟练掌握电工、钳工装配以及电焊操作技术;三是掌握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各零部件安装工艺要求;四是了解电梯的电气原理图,并能熟练布置电梯安装接线,熟练排除电梯常见故障。

二、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

电梯安装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必须实操与理论相互结合,以培养中专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近几年,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原先在校学习三年制,改成2.5+0.5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半在学校学习语数外、专业课知识、专业技能,最后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现场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课中,“C械识图”课程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看懂图纸,为今后看懂样板图、井道平面图、机房布置图打下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让学生熟悉电气原件与电路分析,能够方便了解电梯的电气部分。“电梯原理”课程详细讲解电梯机械部分与电梯电气部分,学生在这门课中能学习到电梯导轨、层门、轿厢等机械部分安装知识。而安装集训一般分2次进行,每次3周,模拟现场井道进行训练,教学内容包括样板放置、导轨安装、轿厢拼装等机械安装。在电梯安装课程教学中,必须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因为专业能力所限,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建议

针对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及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中职学校应该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

(1)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电梯安装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课程,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电梯安装教学过程中,一般先阐述相关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讲解的理论知识进行电梯安装专项实践,之后再讲理论,再实践,如此循环进行,直至电梯安装完成。比如轿厢拼装,先向学生阐述轿厢在电梯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讲述轿厢拼装的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随后安排学生进行轿厢拼装实践。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让学生自己边学习边实践,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达到实践目的,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部分中专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对电梯安装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实行大班制,学生较多,层次不同,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比如根据中专学生认知特点,选择观摩或借助动画、视频、仿真软件、电子设备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3)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电梯所用的新材料、电梯安装新技术及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要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多方面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向从事电梯行业的老师傅学习。三要广泛地学。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电梯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和专业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电梯安装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中专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电梯安装工艺、安装技术,为中专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国家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针对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以及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中专学校应该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要通过精心教学,使中专学生熟练掌握电梯安装技能,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丹.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保专业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2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计算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树珍.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03,1(75):57~58.

[2] 陶秀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5:91~93.

[3] 喻九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3(81):17~19.

[4] 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5] 张锁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3:59~61.

[6] 余历军.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4,6(58):95~98.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3

[关键词]电工技师论文论文撰写要求

一、电工技师论文的作用及分类

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是其在总结研究本职业(工种)领域中的有关技术或业务问题时,表达其工作或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综合实用性文章,是维修电工技师从事本职业(工种)的学识、技术能力的基本反映,是科学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总结的文字体现,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经验和智慧的升华。技师专业论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撰写者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追求和探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文字存在形式,撰写技师专业论文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电类技师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一般电类技师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按电类技师论文具体涉及内容的主要有:维修电气经验总结类、技术革新类、新产品开发类和四新技术推广类。

二、电工技师论文撰写的要求

撰写电工技师专业论文,既是一个艰苦的思考、探究和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对工作实践、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1.注意论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科学性来自对客观事物周密而详实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研究论述的基础。

2.注意论文的翔实性。电工技师专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确实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就一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就应该在已掌握的大量材料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关键证据来证明。

3.内容正确、语言简明。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应当力求言简意赅,无多余的字句。对论文的内容不要进行艺术性渲染和夸张;切忌不适当地夸大个人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的贡献;更不能将技术问题的争论引入政治观点。同时,在撰写技师论文时,要注意按照撰写格式进行撰写,并熟练应用。

三、电工技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总结工作成果与实践紧密联系上。在对已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写作的基本方向。

1.论文的选题原则:准确恰当、提高创新和可行实用。

(1)准确恰当。论文的选题要提得准确恰当,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确实是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领域相结合。

(2)提高创新。创新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课题。

(3)可行实用。可行实用性原则是指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完成的把握,同时也符合自己的志趣、适合个人能力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方法

(1)选择能发挥本人特长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都具有相当长的本职业(工种)专业工作的经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技术特长;而预备技师在学校学习4~5年,理论知识特别是新技术的知识非常充实,但实践经验欠缺。

(2)选择具有突破性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如果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研究,就能形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论文。

(3)选择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所谓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是指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的课题。例如,用现代电气技术改造机床的电气控制问题、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问题及电梯的技术改造和维修技术问题等。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3.论文的推荐选题

(1)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组合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材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2)典型低压电气柜的设计。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动力控制电气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调速控制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总计量配电箱设计、安装与调试。(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某通用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安装与调试;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4)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5)典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和LCD的电子钟的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等。(6)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Z3050型摇臂钻床pLC改造;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pLC改造;t68型卧式镗床pLC改造;B2012a型龙门刨床pLC、变频器改造等。(7)楼宇自动化技术及维修。电梯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无塔供水系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

总之,加强对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可使他们通过论文的写作,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为高层次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2]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m].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4

在高校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必须的专业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该课程以安装工程计量计算和合理计价为教学重点,并涉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建筑施工图识读等教学内容,对施工单位、工程预算、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造价管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及相关实践能力并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所以,研究并构建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的关键内容。

1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思想的,因此其教学目标可具体分为三点。一是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相关知识与方法;二是能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计算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性能力以及严谨的处事态度。

2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特征

2.1实践教学的基础性

通常,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会采用向学生演示的形式,同时贯穿讲解理论知识,这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模式。有些教师为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还会选择角色互换法、情景教学法等。

2.2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进行基础性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这阶段,教师就开始第二阶段的应用性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些他们学习过的工程图并指导他们根据工程图进行计算。有些教师还会让学生模拟投标并表扬鼓励那些给出正确投标报价或标底的学生,在增强其信心的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2.3实践教学的综合性

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综合体现学生对工程理论知识、经济基础知识的最佳形式,学生必须按照其任务要求学习工程造价的清单计算范围、定额基价等,而后再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给予答案。

2.4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顶岗实训。这个阶段的学生虽掌握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理论,并通过毕业设计等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实际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会因环境等因素有诸多变化,进而他们所掌握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问题。所以,学生还需进行顶岗实训,这是实践教学与其他形式教学的一个不同之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安装工程与计价实践教学的保障策略

3.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对于高校有关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即非教学的唯一目标,也不是验证教学理论的附属内容,它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兼顾教学理论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技能训练,将二者融合成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既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可提高应对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直观度,重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学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3.2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往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以单项训练为主,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单一技能无法完全应对工程中各种综合且复杂的实际问题。对此,高校应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置综合性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训练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局意识,如让学生参与整个安装工程;其次,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化,一般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的安排会根据学科而定,但这种方式未能考虑到学科之间关系,若是将关系紧密、能互相影响的课程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在同一个学习时期,实践教学课程的综合性就会提高并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可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解决综合问题的技能,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3.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从院校和系两方面着手,如实践教学宏观方面的要求与准则由学院负责,而微观方面的实施细节由系(部)负责。因此,对于实践教学质量而言,直接负责教学管理内容的系(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学校还应制定考核实践教学质量的办法,如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与准则,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再者,为实践教学内容而购置相应的设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内容的实践需要大量的软件与仪器为支撑,只有具备这些设备才能模拟相应的场景,而实践教学也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最后,全面开放学校的培训基地。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技能训练,提升操作技能,如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一个保证。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教师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较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可着重考虑从事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人员,这些人拥有的实际经验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5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理实一体化实施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17-03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和实训车间融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主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常识及常用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安装与调试,能完成各种机床电路的规范安装、调试与维修,并掌握相关的技能。由于该课程内容多、重实践,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课时,并且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授课的重心放在技能的训练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按“理实一体化”要求调整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中职学校对电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理论知识精讲,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全部放进实训室进行,由传统的“理论+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评”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整合为四大模块19个项目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项目都给出相应的技能操作规范及知识点,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并且通过实际线路的安装,掌握安装规范和故障判断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拖动线路控制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技能点:

(一)安全用电常识

1.安全用电常识及触电急救。教学主要知识点:安全电压、电流;触电形式;触电急救方法。教学技能点:模拟触电的形式;触电急救模拟。

2.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教学技能点: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旋具、钳具、验电笔、电工刀)。

3.常用仪表的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万用表、钳形表的正确使用。教学技能点:万用表的使用;钳形表的使用。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安装与检修手动正转控制。教学主要知识点:三相电源的常识;低压电器的识别测试与安装(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电动机);电路安装知识。教学技能点:三相电源的电压测量;低压电器的质量判断;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安装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热继电器的常识与安装调试;接线图的识读。教学技能点: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安装与检修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倒顺开关常识与安装。教学技能点: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线路安装与检修。

5.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学主要知识点:行程开关的原理与安装;位置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6.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教学主要知识点:自动往返原理。教学技能点: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7.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顺序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8.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检修;QX3型自动Y-启动器原理及使用。教学技能点: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QX3型Y-自动启动器控制电路的安装。

9.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机械制动原理;电力制动原理;电容制动及再生发电制动常识。教学技能点: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10.双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动机变速原理;双速电动机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

(三)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控制变压器的原理及质量判断;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2.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中间继电器、组合开关的使用与检修;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

3.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硅整流器、电磁吸盘、欠电流继电器、接插器的使用;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4.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磁离合器的使用;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技能点: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5.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

(四)变频器调试系统

变频器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变频器常识与工作原理。教学技能点:变频器控制线路安装。

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自觉清洁工位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可以采取分段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主要讲解模块1,采用:“讲、演、练、评”的模式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要点,然后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遍,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同一个问题有3位及以上的学生存在问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整体提示一遍,让学生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骤。最后是评价,评价的过程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模式(学生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自己的成绩是“优秀”,如果严格评分,许多同学的分数都不会理想,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鼓励式评分,学生可以得到他们满意的成绩,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动手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该阶段要注重电工操作规范的讲解与要求,学生在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时候,老师提醒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的纠正过来,少数的学生在多次提醒后,也能规范操作,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主动清理工位、整理工具的习惯。

第二阶段讲解模块2第4、5、6、7项目,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按任务书安装电路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打破原书先讲元器件,再讲电路安装的模式,应在用到新器件时再讲解新器件的电气符号、作用、型号、安装要求及质量判断,这样学生学习完器件后立刻使用,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理论讲解与实际检测同步能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元器件。布置任务时,配套给出任务书,在任务书上给出电路图与接线图及安装的具体步骤,学生只要按照步骤安装就能顺利的完成整个线路的安装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安装完成后学生利用万用表先自行检查,刚开始时,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好的也只是检查有无短路及外观检查有无出错,但是当老师检查时,学生都会注意去观察老师检查的位置与检查方法,无形中会让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如果老师在检查时一面查一面讲解效果会更好),通电试运行最好在教师的监督下,由学生完成,既锻炼了学生,也保证了安全。当电动机按照要求旋转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第二阶段后,从第8个项目起可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及电路接线教师检查、纠错电路安装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知识拓展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每次都是由老师给出安装步骤及方法,学生会产生依赖,拿到新的电路就无法解决。让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增加学生间的友谊,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解决1个电路后,学生会逐步地掌握电路安装图的识读与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本组设计的步骤及安装图绘于黑板上,指出每一组存在的问题,学生再按照正确的步骤及线路安装,就能正确地安装完成电路。在通电试运行后由老师对知识进行拓展,既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评价时该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通过以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讨论及实践后,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优秀的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到电力拖动方面的技能与知识,没有了上课睡觉、耍手机的现象,解决了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差的现象,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6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自动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31-02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内容包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pLC编程及网络通讯、变频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及气动控制等技术及技能。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继续采用传统的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应用教学方法,容易使理论与实践产生偏离,对知识求新能力较差,达不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很难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灵活、高效与创新,因此,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中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发现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模式以项目案例为基本素材,以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的,其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如构建学习团队、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辩论比赛、企业参观等。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求教育的重心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练”,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的学习领路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背景,持有客观、公正及开放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进行创新。

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按照以培养生产线设备维修维护的应用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紧密性。课程改革时首先与企业专家、技术工人共同设计开发学习情境,以亚龙科技公司YL-335系列及YL-101mpS柔性生产线设备的常见工作任务和典型故障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生产线的拆装、编程、调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际操作与维护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参与式教学模式常用的有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方法是灵活多样,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方法,构建了学生踊跃参与、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的师生互动式课堂。

(一)“学习团队”的构建

根据学生知识和动手能力水平以及男、女生按比例分配组成3-5人的“学习团队”,每个团队自主选出一个组长、一名发言人。在各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发挥积极能动性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最后由发言人进行汇报总结。

(二)教学情境的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对自动化工控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自动化设备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经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针对工业生产线中的供料、物料搬运、冲压加工、零件装配、成品的分拣等工作过程,突出所需的主要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并兼顾前后课程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精心设计开发了以亚龙YL-335系列自动生产线为平台,基于自动线安装调试的工作过程的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分拣单元、人机界面及联合调试等7个学习情境,各教学情境间的联系可用图1所示:

主要学习情境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可操作性和挑战性,相互间是平行、包容和递进的关系,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实施过程的改革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应该在“讲-演-练-评”一体化的实训室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边讲边练,使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可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教学实施根据循序渐进关系可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及评估等五个步骤组成,这六步的关系及老师的作用可用图2所示(以下以分拣站为例说明这六步的实施过程)。

(一)资讯

资讯即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与设备或教学任务相关的信息。老师先把整个自动线设备的功能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放映的方式,让学生先有个总体印象,然后把整套生产线进行分解进行,最后再进行综合,老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分拣站安装调试中,首先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先让学生了解分拣站的工作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接下来把整个分拣站划分为机械及安装、气动控制回路的调试、传感器及安装、变频系统调试、pLC控制系统调试等五个子模块。作为先期知识的传感器及变频器知识可让学生搜集在分拣站中所用到的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及mm420的相关信息,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在此工作站中使用这些元件,并把元件的型号及性能作出记录。

(二)计划

根据教学情境及资讯阶段获取的相关资料信息,主要是提出安装与调试几个方案;不同小组教师可给予不同的指导,由学生制订出任务实施的计划书,及时检查计划可能存在的漏洞。在项目计划过程,老师要启发大多数学生制订严密可行的计划。

列举出分拣站机械及安装、气动控制回路的调试、传感器及安装、变频系统调试、pLC控制系统调试这五个子模块的具体地实施过程,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三)决策

综合前期的信息,先由小组讨论,再由整个班级进行分析论证各小组工作计划的可行性,决定项目实施方案。

通过各小组的讨论,决策出分拣站的调试过程是第一步进行机械部分安装;第二步气动控制回路的安装;第三步进行传感器及安装;第四步pLC控制模块的安装;第五步变频系统安装调试;第六步气动控制回路、传感器的调试、变频器等模块的调试;第七步进行系统综合调试。

(四)实施

学生根据选定的方案将所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必须进行组内分工,明确任务后,各自独立完成各人所分配的任务;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上的或设备上的支持,并起督导作用。把决策过程中的七步按计划及决策分工,具体实施出来,要发现前期工作的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正。

(五)检查

任务实施完成以后进行检查,学生对安装调试好的单元进行工作效果测试,整理安装调试日志;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使用相关检测仪器。老师要检查各小组的实施结果,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如电机连轴器的安装及变频系统的调试重点检查。学生要测试系统调试的结果及传感精度是否达到了要求。

(六)评估

每组学生讲解安装调试的实施方案,进行小组间的互评;教师对每组安装的计划、方案和完成过程进行点评。综合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形成最终成绩。老师组织学生在各小组间先进行自评,事先要把分拣站安装与调试评判标准的工作页,分发给学生;然后是各小间进行互评,找到被评判小组的做的好及存在的不足,并让其对于不足的部分进行修改,即再实施、再检查、再评估,直到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五、体会与建议

学习情境中的项目来源于实际工作过程,但要加工处理使其适合教学,能够体现知识技能点并合理分布。教学实施运用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不能机械地套用,可以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取舍或合并。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前几个环节要加强指导、监控,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先完成简单的单元,体会成就感,并在组间形成竞争的良好氛围,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检查和评估要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大部分由客观指标构成,可操作性要强,评价方式要简单,不必求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评价,即对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不能只以结果为准。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45-48.

[2]何用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4-72.

[3]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7

abstract:thecourseofautomationproductionlineinstallationanddebuggingisthemostcomprehensivecorecourseofelectricalautomation.accordingtotheprofessionalpositionabilitydemands,thispaperexpoundsthecoretechnologyofthecurriculum,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platform,theanalysisoftheteachingdifficulties,problemsofcurriculumteachingandsoon.Finally,thepaperexplainseleventeachingprojectsbasedonworkingprocess,andtheseven-stageteachingmethodbythe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andevaluationmethodtorealizethecultivationofstudents'innovativepracticalability.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教学项目;“理-实”一体

Keywords:automatedproductionline;teachingproject;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5-03

0引言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也是学生获取综合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最主要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同时,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也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的竞赛内容,从获奖情况看,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积累、办学实力较强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很难有黑马出现。这些都说明,要能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甚至在竞赛中获奖,对学校的学生创新水平、教师教科研能力以、实验室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中,课程的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1.1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体系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机电类专业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涵盖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pLC应用技术与气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内容;需要包括pLC的编程、通信、模数转化、变频器、触摸屏和步进/伺服电机的使用等核心技术;必须具备机械、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因此,要围绕这门课程,整体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技能和考核要求,尽可能将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的课程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前导课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其相关的前导课程与核心技能见图1所示。

1.2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践平台构建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践平台构建要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融多媒体教学、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为一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要求。因此,实践平台包括三大区:实训区,多媒体理论教学区和小组讨论区。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实训装置一般都选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指定的产品YL-335B自动化实训装置,该装置较好模拟了工厂企业真实的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涵盖了企业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需求,以及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内容,整个系统采用S7-200pLC控制,包括供料站、加工站、装配站、输送站和分拣站5个单元,每单元都独立的pLC控制器,系统联机采用ppi通信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单站实施教学的独立性、组态的灵活性、触摸屏多站点的联机调试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等特点。

1.3课程重点和难点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系统硬件的安装、调试与排故能力;第二、pLC编程能力。但由于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生源质量下降,学习的主动性、钻研精神以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积累不足,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合理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任务,采用理-实一体的七阶段教学方法来剖析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4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通过本人的教学体验和对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弱,对设备的软硬件不熟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动手操作,常常会出现各种设备故障,给教师课后设备的维护带来巨大工作量,导致老师不轻易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观看设备运行现象,进行理论的讲解分析,学生无法真正去装拆、调试设备;第二,由于学生的pLC程序设计能力有限,教师只是讲解教材上的设备运行的标准程序,而没有让学生真正调试运行学生自己独立编写的程序;第三,教师一般不进行课程拓展创新训练要求,从而也就很难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当然学生也很难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胜。

2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鉴于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的职业性、综合性以及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安排教学任务、分解教学难点、剖析教学重点,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课程的教学学时在安排100学时以上,根据班级规模,配备12~15套设备,每套设备3人一组,每组按照平时的学习成绩合理分配组员,确保每组有1位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组长。

2.1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教学项目设计

由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按照各个项目由易到难,遵循由单机排故调试到联机运行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整个教学内容分成十一个项目,每一项目按核心技术又分解若干教学任务。

项目一,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介绍。教学目标为:理解整个装置单站和联机运行情况以及设备电源的供电情况。教学任务:①YL-335B基本结构认识;②各站基本结构功能;③YL-335B单站和系统运行描述;④系统供电电源及运行;⑤设备的气路装置及运行。

项目二,供料站分析与调试、项目三,加工站分析与调试、项目四,装配站分析与调试、项目五,分拣站分析与调试、项目六,输送站分析与调试。项目二至项目六的教学目标:掌握各单站运行的气路、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单站程序的设计方法,以及单站软硬件的调试运行。教学任务为:①相应站的工作任务;②相应站的气路设计;③相应站的电路设计(包括各站所用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应用、变频器参数设置及应用、pLC地址分配、pLC硬件接线图);④相应单站运行的编程要求;⑤单机程序设计与调试。

项目七,自动化生产线的拆卸与安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完整的硬件系统的拆装能力,以及软硬件的综合调试能力。教学任务包括:①自动化生产线各站点的机械零件的拆装;②气路、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排故;③用单站程序进行单站运行与调试。

项目八,主站(输送站)联机调试,教学目标,掌握基于触摸屏的联机运行中主站程序的设计方法。教学任务包括:①ppi通信;②触摸屏的应用;③主站联机运行工作任务;④主站程序的设计、调试与排故。

项目九,从站联机调试,教学目标,掌握各从站程序的设计方法。教学任务包括:①各从站运行工作任务;②各从站的联机程序设计、调试与排故。

项目十,系统联机调试,教学目标掌握联机运行时系统软硬件综合调试。教学任务包括:主、从站的硬件排故与调试,主、从站软件排故与调试。

项目十一,系统拓展与创新,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要求,一方面教师提出创新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自己设计拓展创新要求。

2.2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

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包括“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理-实”一体的双师队伍、“理-实”的考核方法。“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是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交叉、渗透;“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是指课程教学场所要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理-实”一体的“双师”队伍是指授课教师具有“双师”资质,并同时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不再单独设置实验教师。“理-实”的考核方法,是指一场考核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融为一体。

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根据教学任务,分成七个阶段,第一项目导入阶段: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描述项目要求;第二项目分析阶段:学生分组讨论项目的设计要求,选择项目的设计方案;第三知识技能阶段:教师对设计方案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技能的演示;第四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围绕设计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与调试;第五项目拓展阶段: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功能拓展和完善,以开拓知识视野;第六评价交流阶段: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分享不同的设计方案,达到知识融会贯通;第七项目考核阶段: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3教学考核评价

教学考核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衡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考核包括各项目的平时过程考核,拓展创新考核和期末的理论考核三大部分:项目一至项目十,采用平时过程考核,占比为50%,注重项目实践的过程考核。依据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设置理实一体的考核内容,根据各项目具体完成情况,有教师对组长进行打分,组长对各组成员进行打分;项目十一采用拓展创新考核,占比为20%,考核安排在拓展项目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针对每一站点,出一道创新拓展题目,每小组成员的题目不同,各自独立完成,避免了同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参考;期末理论考试,占30%,采用理论闭卷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结束语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要面向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根据课程核心技术,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程永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与实践[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3).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8

【关键词】拖动控制电路安装行动导向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88-02

维修中级电工实训是电类专业群的一门重要实践技能课程,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是该课程的传统课题,也是维修中级电工证必考的重要内容,它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平台之一。传统的“教师操作示范、学生模仿训练”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自主分析、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等关键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涵义

行为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实施形式,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引导、项目驱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团队协助以及实践、创新等职业能力,从而形成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明显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效果非常突出。

二、在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教学中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维修中级电工实训是电类专业群的一门重要实践技能课程,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是该课程的传统内容,也是维修中级电工证必考的重要内容,它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平台之一。我国维修中级电工的职业标准中要求能熟练掌握电工操作技能及机床电路分析方法,所以在维修中级电工实训的训练环节中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检修是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它也是学生“学”和教师“教”难度最大的环节,因为掌握其内容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拥有中级电工证的不少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常处在无从下手的窘态。如果教师不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操作难题,还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导致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标准及社会需求脱节,与全面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背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恰当插入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非常有必要。

(二)可行性

行为导向教学是以行为为导向、以学生的操作实践、项目任务为载体进行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安装是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其教学过程围绕与生产相关的项目任务展开,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中,容易让学生真正“从做中学,从做中思”,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参与的主动性更强,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如星三角启动电路安装,让学生清楚什么是电动机的星形、三角形运行;什么情况下要运用该电路。以电路安装项目让学生掌握低压拖动电路的安装流程,通过对电路的通电实验、排查故障等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分析、操作实践,掌握对电路的正确操作步骤,及如何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分析排除故障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电力拖动安装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电力拖动安装教学中的应用

对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教学而言,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适宜。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穿插使用了以上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最值得应用的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以下就对此进行阐述。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和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共同完成指派任务的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方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学习者的信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合作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安装教学的前提是在学生已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结构、用途和调整及检查方法,掌握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的条件下进行的。一般电路安装流程是:根据电路原理图来选择、检查、安装元件设备(学生常用已安装好的拖动作业盘)——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画安装接线图——电路安装——对电路自检——通电试车——排查故障后再试车。电路安装实验中安排学生分组学习可改变枯燥的训练过程,让他们有接触、交流、合作机会,多进行变换角色的分组合作能将枯燥的电路接线变为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独立工作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工作中的交流能力等。

老师的教学设计是首先将4名学生设为一小组,座位分别安排在前后两桌(便于交流),选出的小组长的职责是组织成员在每个教学步骤中进行合作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各小组成员在部分项目上也相互评价,老师设计好每个步骤应达到的明确目标,为保证其效果也设计了一些实现目标的程序,建议引导学生使用。比如认识元件这一步,小组长可让组员对照原理图来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可以抢答也可以点名提问,小组长要做过程记录并评价,保证成员一一过关,而对于检查元件好坏,为防止有人省略这一步,小组长要监督每位组员进行检查操作。为了改变很多同学对分析电路工作原理不求甚解的态度(它是电路操作及线路故障排查的理论基础),可让小组成员交换分工进行看图口述工作原理,及看图写出工作原理的训练,并上交小组共同描述的线路工作原理作为小组基础成绩。对画出的实物安装接线图的过程,老师在教会小组长如何检查安装图的方法后,放权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安装图的正确性(允许各图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画法)。在进行电路安装时要求学生独立安装,但小组成员可以讨论。通电试车前引导学生相互检查,对通电中出现的故障要记录、分析、讨论并排除。所有的教学步骤中老师都事先进行了相关知识的集体讲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老师都要及时讲解说明。

在通电试车前检查及故障排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步骤,它是培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发现性学习,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注意思考、积累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过去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完成线路安装后不愿再自己检查线路,或按自己原有的思路检查而不能查出接错的线路,有些学生则依赖教师检查,在线路安装有错误时只等教师指出更正,而不是积极思考分析而白白丧失了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老师引导小组同学互相检查安装的电路,通过互查发现问题,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提供了交流内容,使学生思路得到扩展,考虑问题更全面,对电路的认识更深刻,形成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也解决了教师一个人辅导忙不过来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利于训练职业技能还能同时培养学生工作中的交流、合作能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会有争论,在争论中老师加以指导,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在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工作中的交流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并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使所学的知识更扎实。在生生互动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学生在互查安装线路时,要记录每一块线路板中自己认为有错误之处或与自己安装接线不同之处,做好检查结果记录,对检查的线路板进行评价,评出同组最好的安装线路板,学生为了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在安装线路时会更认真;互查时,检查线路板的同学(质检员)如果没有检查出确实存在的问题,则电路板无法正常工作,该同学就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长要根据同学检查统计情况组织评出最佳质检员,这势必督促学生在检查线路板时要细心做好每一步,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质检员。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老师如何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否则会严重削弱教学效果,至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则更无从谈起。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再者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设计出合作学习的每个步骤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对现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当然一定要结合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运用分层教学原理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体学生都通过项目与分层教学学有所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督促每个同学的参与,确保老师“导”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扮演咨询员、伙伴等角色,老师可以适当地参与,给出一些提示或指出一些不足,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而且每个项目结束的点评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老师从更高的层面进行总结,让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不能忽视。为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一般项目(2012JGB382)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9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理

机电安装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本文针对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管理作简单介绍,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控制要点。

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全程管理的主要任务

1.全程管理设计标书

工艺选择和设备选型是一个集专业技术、成本经济、环境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管理过程,对机电设备工程建设的投资目标、工期目标、最终质量目标影响最大。设计商作为工艺设备选型方案的承包商,与项目业主存在合同关系,作为合同的承包方有其自身利益所在,因此对设计商的整个设计过程、设计结果都应根据设定的投资、工期、质量目标对设计方案选用的可行性(事前),设计的合理性(事中)及方案执行的有效性(事后)进行控制,以保证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受控。

2.组织论证

工程招标书是实现工艺选择、延续设备选型的关键阶段,其编写的质量关系到各投标商能否尽其所能提供技术先进可靠、费用合理、工期合适、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产品的关键环节。因此,项目业主必须对设计商提供的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或专家对其进行审查论证。对招标书编写单位的选择、编写过程所采用信息资料及其搜集渠道的控制、标书的最终审查等是关系到工程的招投标、评标、定标、合同谈判以及最终授予合同的成败过程。

3.设备制造管理

设备设计与制造是机电设备工程实施阶段的实质性执行过程,对设备承包商控制的依据包括设备承包合同、现行技术标准、规范等。设备承包合同中的技术规格书只能作为较详细的设备设计任务书,合同中包括的图纸也只是总体工艺、设备总图、总布局等,真正体现设备质量还是设备的详细设计。

4.现场安装调试

该阶段是建设工程完成建设期的最后阶段,具有工期紧、各方面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设备的安装质量是保证设备调试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按安装施工技术、厂内拼装资料制定并执行的安装调试施工工艺设计进行安装调试,以保证其质量与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机电设施安装工程的管理要点

1.加强施工现场的巡察

基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对少于土建管理,并且具有时段性,通常是一名工程师兼并管理多个项目,难以抽出较多的时间进行现场巡查,进而易于缺乏了解工程状况而导致不良后果产生。对此,工程师应定期到现场巡查,加以了解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重点工序、部位及材料等环节的控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人员的技术交底,便于发现问题而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出现返工、浪费等情况,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达标。

2.领会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

切身领悟设计文件的要求,将其作为管理的重点,协助业主监管工程项目,尽量如期完成业主委托的业务。唯有熟练掌握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特征、主要材料、设备、配件等要求,以及掌握关键部位的施工要求及安装方式等,才能很好督促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图纸,进而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关注施工图纸的会审

安装工程的质量取决于工程的设计、设施、材料以及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图纸的会审是确保安装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负责管理安装工程的工程师应熟练掌握有关的国家规定,熟悉并了解地方的规范法规。工程师唯有十分熟悉设计及施工中的各项规定,才能很好指出设计图纸的不足之处。

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管理内容

1.安装工程投资的管理控制

在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师对工程投资的控制包括:协助业主进行编制工程投资的控制目标以及分年度的投资方案;依照合同规定开展现场的计量及签认工作;对承包商呈交的资金流方案进行审查;受理索赔的申请,依据合同文件的规定开展索赔的调查及评价,明确延期进度的赔偿;认真审查及明确新增或变更项目的单价,若业主特别要求,应申报业主获得批准;认真审查及核对承包商各月的计量报告,签订并发放工程款的支付凭证,设置支付台账,尽早和批准的资金流方案及工程量的报价单比较,便于发现其中的偏差而分析原因并及时上报业主。

2.安装进度的管理控制

管理工程的工程师应加强控制其的安装进度,选择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法协助业主加强控制安装工程的进度。动态安装的单位必须依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及内容,认真编写整个安装过程的计划,并将安装进度的网络图上报管理部门接受审批。将审批后的安装进度的网络图及计划作为安装工程进度的控制根据。控制安装工程进度的任务包括:仔细且严格审批承包商的整个施工过程;公正且客观的处理关于承包人提出的工期索赔;通过参与或组织有关会议的方式加以协调施工进度,贯彻落实合同要求业主供应的施工条件。

3.安装质量的管理

3.1承包商的监管。质量控制是一项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且繁琐的工作,应把好承包商施工总过程的质量监督、审批关:监管承包商的行为,严格审查承包商的施工技术、设计及质量保障体系等;按照招投标的文件及合同的规定要求,对承包商所选的分包商进行严格审查。

3.2构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理部门的质量监控系统,检查承包商有关的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工程的质量监管系统。把好施工前技术报告的审批关;明确质量检验的工作流程;以及审核相关工程质量事件的处理报告等。

4.机电设备的管理控制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10

关键词:转运装置通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abstract:thefueltransferchannelisbothfueltransmissionchannelandthesecurereactorsealedprotectivescreen,animportantrole,accurateinstallationthedemandishigh,difficultconstruction.takinganuclearpowerengineeringfuelfortheinstallationofreferencetotransportchannelstosupervisionqualitycontrolthreeprocessasthemainline,respectively,coursecontrolonthecontrolandafterwards,expoundsthecontrolintheconstructionprocessandthemainpointsofqualitycontrolandsupervisionmeasures,forlatersimilarprojects.

Keywords:transportationdevicechannelinstallationqualitycontrolpoint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燃料转运装置是燃料操作与贮存系统的重要换料设备之一,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燃料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反应堆停堆换料期间,完成将新燃料组件由燃料厂房经水下转运到反应堆厂房的操作,或完成将乏燃料组件由反应堆厂房经水下转运到燃料厂房的操作。在反应堆运行期间,将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隔离开,确保反应堆安全壳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燃料转运通道作为转运装置的一部分,贯穿于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间的墙体,是燃料输送通道。转运通道全长为5542mm,内径为488mm,外径为508mm,转运通道内部安装有运输小车轨道,两端带有法兰。转运通道安装质保等级为Q1级,工作区要求ii级。

2、施工工艺简介

燃料转运通道材质为00Cr19ni10不锈钢,安装中心标高为8.125m。转运通道附属部件除连接管需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加工外,其他的部件都是在设备厂家加工完成,随同设备一起到货。转运通道的安装过程是一个吊装、调整、附属部件安装过程,整个过程的连接都是采用焊接形式。

安装前首先对预埋板进行复测,并放出安装基准线,根据安装基准线确定预埋套管和预埋板的切割尺寸,然后进行切割。再根据预埋套管切割后的尺寸确定连接管的机加工尺寸,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与预埋套管进行焊接。然后对转运装置进行吊装,将转运通道水平穿入覆面的框架和预埋套管中,直到反应堆一侧的法兰面距离反应堆中心的距离为16468mm,然后对转运通道进行调整,确保各项技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进行套盖与连接管的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柔性圈分别从通道两端穿入,接着将膨胀节分别穿入,位置调整满足要求后进行波纹管与转运通道和贯穿件框架的焊接。

3、施工技术要求

焊接前转运通道的中心位置和标高公差:

――位置偏差±3mm;

――通道全长上的标高偏差最大3mm。

转运通道焊后的位置:

――两轨道板内侧相对转运通道理论轴线的距离公差为±4mm;

――轨道板的标高相对理论标高公差为±5mm。

4、质量控制措施

在燃料转运通道安装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4.1事前控制

4.1.1熟悉设计文件

通过阅读体会施工技术条件、图纸,理解设计意图。

4.1.2审查批复施工文件

监理工程师详细审查了转运装置安装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等进行审核,同时确保质量计划中工序的完整性及合理性。

在审查转运装置安装施工方案时发现,工序中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的焊接和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分别独立进行,联接管与预埋套管对接时,要求最大内错边量不大于2mm,联接管与转运通道套盖对接时,要求最大外错边量不大于4mm。由于焊接变形的原因,如果分别进行焊接,这两个错边量很难保证,一旦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的焊接完成后再进行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可能会造成套盖与联接管最大外错边量超差,无法进行弥补调整,影响转运装置的安装质量。为了保证安装质量,经与业主协商,建议施工单位修改施工工序,即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的焊接和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同时进行,这样可减少了安装偏差,确保安装质量。

对施工单位上报的质量计划进行认真审查,确保质量计划的工序设置完整,控制点设置合理,对于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严加控制,这样不仅有利于监理单位工作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

4.1.3编制监理质量控制文件

根据转运装置施工图纸、技术条件、监理质保大纲,从监理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编制了《转运装置安装质控工作程序》(编号:Qp207020),作为监理实施细则,规范并指导监理工程师的平行检验、旁站见证、巡视检查等行为。

4.1.4施工人员资质审查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审查,审查对象包括焊工、无损检测人员、钳工、测量工、起重工及等离子切割人员等,做好预控工作。在转运通道焊接前,核查(抽查)焊工资格证,确保其对焊件的施焊资格。

4.1.5施工机具准备情况检查

施工用的相关工机具、测量、检测仪器应具备有效的合格证书,且在标定有效期内。

4.1.6现场施工环境检查

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之间的连接隔间应施工完成;换料水池与燃料转运仓不锈钢覆面安装应完成,酸洗钝化已经结束,且已通过监理检验,并已移交,清洁区达到Ⅱ级工作区要求;安装区域的临时照明符合现场安装要求。

4.2事中控制

转运通道施工开始后,监理工程师日常巡视与专项检查见证相结合,依据质量计划中的工序,跟踪施工进展。主要安装工序如下:材料进场验收预埋板复测、放线预埋套管及预埋板的检查、划线及切割联接管机加工转运通道吊装就位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的焊接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膨胀节的安装、焊接焊缝无损检测

4.2.1材料验收控制

转运通道安装质保等级为Q1级,设备材料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对设备材料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零、部件规格、数目、名称是否与装箱单一致,是否与安装图相符;设备外观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是否经认可并修复;设备表面及零件上的锈点及污物是否已经清除干净;核实设备的标识和标记,以确保其完全符合有关技术规格书和图纸的规定,并检查设备安装需要的标记是否满足设备组装图要求。对焊材的批号、包装、标识、规格、尺寸等进行了外观检查并见证了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批准同意使用。

4.2.2预埋板复测、放线过程控制

预埋板复测、放线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应使用同一基准点,即保证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测量基准的唯一性,减少测量误差。

划线时禁止在水池钢覆面上冲标记,可以用不能对不锈钢覆面造成污染的毡头墨水笔在水池钢覆面上作标记。

4.2.3套管和预埋板切割控制

套管和预埋板切割前,监理工程师对切割线进行反复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上报业主和设计,经业主和设计确认后方可进行切割,保证了设备的安装精度。现场燃料转运通道换料水池侧加强板切割1100*1100的方孔时,由于切割工人操作失误切割出一个豁口,超出切割底线13mm,切割长度80mm,给后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事情发生后,监理人员当即要求施工单位停止切割工作,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开启不符合项处理(Ⅲ类不符合项,原样接受,在后续的波纹管焊接过程中将搭接焊的方钢由原来的25mm变更为35mm)。在对套管和转运舱侧预埋板切割时,监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留出切割余量,待切割完成后打磨至实际切割线位置,这样可减少切割过程中出现切割超差现象。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进行升版,再次对切割人员和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切割过程中规范施工。由于加强了质量控制,预防措施到位,在后序的施工过程中未发生类似现象。

4.2.4机加工件控制

连接管是连接预埋套筒和转运通道的部件,预埋套管安装精度低且存在安装偏差,而转运通道中心线必须保证与设计一致,安装精度高,这样预埋套管和转运通道就存在一个偏心的问题,这个偏心问题需要通过连接管予以解决,所以连接管需要根据现场实测尺寸进行加工,以确定偏心量和加工长度等尺寸,连接管加工前,对土建预埋套管进行多次检测,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证、对比,最终确定加工尺寸,并要求施工单位放出加工余量,由施工单位绘出加工图(如图4.2.4-1)待甲方代表、设计确认后进行机加工。

图4.2.4-1

连接管加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对其尺寸进行了检查,发现加工图中一端倒角尺寸为5mm,而加工后实测尺寸为2mm,不符合加工图纸要求,但由于加工前预留了加工余量,经计算可知3mm的倒角偏差不影响现场的安装质量,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开启不符合项报告,做照用处理,最终保证实际安装的可达性。

4.2.5制造偏差给现场安装带来的问题

在对转运通道调整时,对通道内轨道板与理论轴线的距离测量后发现,通道内轨道板的标高超差,燃料转运装置竣工图中尺寸显示,通道内轨道板工作面到理论轴线的距离要求为85±2mm,而现场实测数据为81mm,已经超出了偏差要求,即轨道板的标高比理论值高出4mm。而安装图中要求通道焊接完成后,轨道板的标高与理论轴线的偏差为±5mm。但现在仅制造偏差已经达到4mm,留给安装单位安装偏差的余量只有1mm,且通道须焊接,因此很难保证安装标高要求。问题出现后,监理工程师随即联系设计单位和设备处相关人员现场查看,最后确定为:设备处负责联系厂家,要求厂家开启不符合项处理,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对轨道板进行调整,按照最高点为标准进行统一调整。调整期间又出现控制轨道板的螺栓不够长,厂家重新供货(前后耽搁将近半个月),经过努力最终将轨道板调整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并通过对连接管处的焊缝采取分段、对称、小电流控制的焊接方式,减少整个转运通道的位置变化,结果轨道板最终安装偏差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安装质量。

4.2.64.焊接过程控制

对于焊接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低于90%,环境温度不低于-10℃,被焊件表面的温度不低于5℃,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风速不超过2m/s,手工电弧焊时风速不超过8m/s。

联接管与预埋套管及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对焊前坡口、最初两焊道进行100%焊缝外观检查、液体渗透检验,检验要求分别按0401at212、0401at231进行。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焊接时,焊材选用eR309L+e309L-15,焊接应符合《异种钢焊接工作程序》Qe-JSH-GX-017;套盖与联接管的焊接焊接时,焊材选用eR316L+e316L-15,焊接应符合《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作程序》Qe-JSH-GX-002。

为了减少焊接变形,联接管与预埋套管的焊接采取两人同时对称焊,焊接顺序如下图所示:

在焊接过程中应对转运通道的中心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在完成最终焊缝后转运通道的中心位置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最终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液体渗透检验,检验分别按照0401at212、0401at231的进行。

波纹管与贯穿件框架(加强板)的焊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控制焊接变形:先点焊以固定方钢,焊接顺序从中间向两端焊,采取分段倒退焊接、分段跳焊法,同时采用小电流间断焊接,以减少热输入量。同时在焊接过程中派人跟踪,时时对焊接变形量进行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变形量都在要求范围之内。

4.3事后控制

在转运通道焊接完毕,经监理人员对焊缝进行了检查见证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安排酸洗钝化人员对焊缝区域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同时对预埋套管进行补漆处理(油漆规格、型号及涂层厚度应符合《涂装通用技术条件》0401at104要求),监理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特别是对转运通道两头法兰面要加强保护。

5、文件与记录

在对转运通道安装施工实施监理活动中,监理工程师除做好现场外业工作外,还将关键监理过程、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均写于建设监理日记,并将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记录于周报和月报,确保有据可查。监理工程师共审查质量计划1份,施工方案2份,工程材料报验单4份,审批并关闭偏离程序1份,签发不符合项通知2份,质量计划审查表1份,监理工作联系单3份。

6、结束语

燃料转运通道安装在各参建单位的努力下,最终顺利、成功地完成安装。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遗憾的不足。这些都必将为以后类似核电工程转运通道安装提供经验参考,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em2.3安装包―燃料操作与贮存系统安装总体技术要求(a版)》0401at004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