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现代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5:22

艾青现代诗篇1

关键词:艾青诗论话语形态现代品格

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特指关于艾青所特有的《诗论》话语方式和话语行为的显现。艾青用诗人的笔触写下了充满诗性色彩的《诗论》。与传统的诗论诗话相比,艾青的诗论是不同的,有特色的,即具有现代品格。突出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论境界的追求等方面。因此,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与传统的诗论诗话有明显的区别。

语言文字的运用往往又和理论境界的追求是交织在一起的,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其实就是追求一种较高的理论境界,同样,追求理论境界也必然要求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否则就达不到那种较高的理论境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个字,境界便若人间天上之分,不是身在其中的人只怕难以体会个中甘苦。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说:把‘几’字改为‘一’字,才是早梅。齐己对着郑便下拜。某人做《御沟》诗:此波涵地泽,无处濯尘缨。拿给皎然看,皎然说:‘波’字用得不好。某人愤怒的离去。皎然暗中写一‘中’字在手心,专门等待他回来。过了一会儿,这个人狂奔而来,说,我已经把‘波’字改为‘中’字了。皎然把手伸出来给他看,两人相视大笑。”[1]《随园诗话》在古代诗话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在随园,袁枚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表现出诗话很大的随意性的那种特点。这一点,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非常相似。可以说,中国传统诗论是在锤炼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注重的是对诗学理论的含蓄的理论境界的追求。而与此相比,艾青的《诗论》的话语形态便有所区别了。

艾青《诗论》是艾青在进行诗歌创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对诗的一些理解,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对诗与生活,诗与时代等所作出的深刻思考。比起以前诗话那种随意记录其言行来说,艾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了更充分的准备。而且艾青的《诗论》关于那种评论性的话语已经很少了。他更多的是注意对诗歌的看法,更多的关注诗歌理论,甚至是自己写作经验的总结和陈述。如:“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以及“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全般的知识的综合。”[2]前者对诗作出了一个界定,这个在古代的诗话当中是几乎见不到的。后者论述了诗和诗人的关系。当然,后面艾青还论述了诗的精神、诗歌美学、诗的语言、形象等。相比古代的那种评说性的诗话来说,艾青的《诗论》才称得上是真正感悟性的诗话。

当然,艾青的《诗论》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谈诗,艾青也谈到了该怎样写诗:“我所要求的再简单不过了:好的原稿纸;揉皱过的原稿纸对于我是最不利的。我爱在白的感觉上,编织由于富有形象的句子组成的诗的花圈。一只普通的钢笔(我从来没有用过派克钢笔),但我最讨厌钢笔漏水,钢笔一漏水了,诗的情绪就像墨水一样凝聚在纸面上了。墨笔也是我喜欢用的,但用墨笔的时候,情绪的抒发没有用钢笔的时候舒爽。我常在清晨写诗,常在黎明的时候写诗。”[3]这样,艾青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写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写作习惯。是对个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尽管他是艾青个人的,但对人们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艾青正是凭着自己对生活。对写作的感悟而凝结起来的语言文字,成就了诗论。除此之外,因为艾青所处的时代不一样,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逐渐替代了文言文的应用。由于艾青的诗论是由白话文写成的,所以,和古代文言诗话有显著的区别。白话文比起文言文来说,更加注重语言的逻辑思维,通过大量连接词的运用,白话文的逻辑性比原来没有或很少连接词的文言文的逻辑性加强了许多。较之以前的文言文,白话文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通俗易懂,才失去了往日语言文字中那种言意隽永的特点,包容性也要更弱一些。但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更清楚明了,逻辑层次更分明。体系性更强一些,比如艾青的诗论里面涉及到诗论、诗人论、诗的散文美、诗与宣传、诗与时代等内容,具有相对完善的诗学体系。因此,现代诗论特别是艾青的感悟式的诗论,相比古代的诗话有更强的逻辑性。具有明显的现代品格。

注释

[1]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2.

[2]艾青.诗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4.

艾青现代诗篇2

关键词:艾青;朦胧诗;文学论争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10-02

作为新时期最重要的诗歌潮流,朦胧诗在今日已经确立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在其产生之初,却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论争。这场论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刘1979年在《星星》第10期上发表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他对“某些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那种思想感情的方式,也不胜骇异”,认为“要真想避免他们走上危险的小路,关键还是在于引导”,以此来矫正诗歌中扭曲的部分。无独有偶,在此后的论争中,艾青、顾工等人也相继对朦胧诗发难。这批在五六十年代被打为,经历了时代磨难的“归来者”,他们和朦胧诗人一样,历经了十年浩劫。但是到了新时期,两代人在诗歌的创作道路上却分道扬镳,“归来者的歌”与“朦胧诗”无论在诗情还是诗形上都表现出不同的选择。

在这场论争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艾青与朦胧诗人的分歧。作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积极探索者,20世纪象征主义诗歌的前驱,艾青的政治敏感性并不是很强,甚至他内心一向鄙视政治敏感的作家。那么这位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的大家,面对具有探索精神的朦胧诗,为什么会发出质疑之声?两代诗人在诗歌趣味方面的不同选择有何深层动因。本文从艾青与朦胧诗人的论争观点出发,试图梳理双方的分歧,发掘可能存在于论争背后的其它原因。

一、艾青参与论争过程的简要梳理

1980年,艾青在《答问十九题》中首次提出对青年诗人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写好诗――让人看得懂”,但并未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因而没有真正引起朦胧诗人的注意。同年8月他在《诗刊》上发表了谈论诗观的文章《与青年诗人谈诗》,并以北岛的《生活》为例,对朦胧诗进行质疑。后来在《答编者问》中,艾青又进一步质问了青年诗人所写的看不懂的诗歌。在《从“朦胧诗”谈起》中又反对将朦胧诗说成是诗歌发展的方向,批评朦胧诗人将“我”作为创作的核心,坚持认为诗歌应该让人看的懂。

面对艾青的质疑,先是“贵州诗人群”公开向艾青提出了挑战。他们提出要拆掉艾青诗歌的“纪念堂”,以艾青诗歌的竞争者和必胜者的姿态,要求艾青将“占据的地盘空出来”。针对《从“朦胧诗”谈起》,李黎针锋相对,他在《“朦胧诗”与“一代人”――兼与艾青同志商榷》一文中对艾青的质疑进行反驳,提出研究朦胧诗应该“分析它的时代特征,思想渊源和美学基础入手”。指出任何诗歌创作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诗人的主观性因素又是起到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而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传统的美学传统占统治,读者形成了牢固的“定位期待”。

在这场论争中,艾青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朦胧诗的发生问题:艾青指出我们不反对向外国学习,我们反对的是抄袭外国,不要引进那些外国已经抛弃的“破烂”。其二、关于“自我”:艾青认为朦胧诗理论的核心,就是以“我”作为创作的中心,每个人手拿一面镜子只照自己,每个人陶醉于自我欣赏,这种理论,排除了表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遮掩整个世界。其三、朦胧诗的“懂”与“不懂”:艾青认为诗歌首先得让人看懂,要把难懂的诗与朦胧诗区分开。难懂的诗可以是好诗,但现在的朦胧诗却连高级知识分子都看不懂。

二、关于朦胧诗发生的分歧

关于朦胧诗的发生,艾青批评其学习了西方“被丢弃的破烂”,这当然指的是学习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中的一些思想和艺术形式。对于西方而言,现代派的产生,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一系列威胁着残害着人和心灵的历史事件使人丧失了传统的信任和精神支柱,许多人找不到生存和社会的出路,然后就产生了“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荒诞、怀疑、非理性等成为其精神内核,在文学形式上也表现出朦胧、错杂、晦涩等多种形态。

朦胧诗的发生,的确是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时期的“黄皮书”、“灰皮书”对诗人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朦胧诗却是孕育于我国的社会现实之中的。自上世界二三十年代以来,战争文艺传统长期盘踞文坛,造成文坛的僵化,到十七年时期达到顶峰。又给人心造成的伤痕,使得他们更多的感到个体的孤独和命运的无常,对于人生和命运展开思考,造成了精神上的惶惑和对未来的徘徊,这些都是朦胧诗产生的土壤,它是“孕育于我国的社会生活之中,出自我国诗人之手,用的是汉语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它们不属于我们的民族,又属于谁呢?”。总而言之,朦胧诗的诞生有着坚实的土壤,它从根本上是植根于我们的社会现实的。

三、“自我”的失落与回归

艾青现代诗篇3

关键词:艾青;杜甫;相似;不同

因为教授《大学语文》之缘故,对现代诗人艾青有了切身的研究和了解,在教学艾青诗歌《北方》时体会到他的风格是忧郁的,这种情绪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我爱这土地》同样如此。《北方》诗中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我由此想到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感觉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就是两人的命运太相似,两人的爱国情感也相同。杜甫胸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不论是被安史叛军拘押在长安的一年中也好,还是长期漂泊在大西南的四川两湖一代也好,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左拾遗的卑微的小官时期也好,还是被赶出朝廷流落四川两湖一带也好,无论生活如何走投无路,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艾青也是如此,他解放前从1932年-1936年坐过的牢房3年,解放后从1957年到1979年被戴上的帽子被发配到黑龙江和新疆劳动改造达21年之久,但是他的诗歌始终没有改变那爱母亲爱祖国爱土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有相似的诗歌特点。艾青的诗歌风格是“忧郁”中有坚韧,悲伤中有顽强。其中的代表作《北方》和《我爱这土地》都表现出同样地个性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解释是: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就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忠实厚道的正直之人。杜甫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仁义,对人民仁爱,对敌人憎恨。他的诗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李白的友情,对敌人的愤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艾青爱母亲,爱兄弟,爱祖国,爱土地。他从小生活在农家,与人民有割不断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保姆的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对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念念不忘,《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自己对养育自己的国土的礼赞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北方》诗中第四节反复咏唱着“……我爱这悲哀的国土,……我爱这悲哀的国土,……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即使被劳动改造了21年,他的感情世界依然不改对祖国的歌颂。1957年被错划为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以上对比看出艾青的确是一个忠实厚道的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歌颂祖国,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第四点:艾青和杜甫生活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艾青生活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的各种反右运动,等许多动乱的年代,合计坐的牢3年,被打成劳动改造21年之久,合计24年,可以说命运命运多舛,身世坎坷。但却无法改变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与热爱。杜甫历经唐代由开元盛世向安史之乱的急剧变化的年代,时代有高峰跌倒低谷,杜甫的命运也在这跌宕起伏的象过山车一般的时代起伏跌宕。饱受战乱、贫困、饥饿、和病痛的困扰。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痛苦始终念念不忘。

可见两人所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动乱战争饥饿与苦难,两个人的命运都遭受了时代的打击。时代有相似之处,命运同样具有相似之处。

第五点,两人都是天生就是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构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第二座高峰。艾青被当代人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化奖。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他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

两个人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诗歌反映了自己的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的史诗,艾青的诗歌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变革,他的诗歌同样被当代人时代的史诗。艾青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他们都从理论上和诗歌创作的实践上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诗歌创作是中国格律诗的最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艾青的诗歌作品有解放前的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

首先是两人的诗歌形式风格和语言不同。杜诗是严格的古典格律诗,押韵、平仄、用典、对仗皆工,而艾青的诗歌则是当代的自由体白话诗歌,艾青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艾青的诗歌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艾青的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

艾青现代诗篇4

关键词:艾青《我爱这土地》苦难深情吟唱

一、引言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诗的题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二、《我爱这土地》:艾青对苦难土地的深情吟唱和深沉的爱

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艾青的诗歌特色可以概括为土地与太阳,可以说太阳和土地的主题在其诗歌中随处可见。太阳和土地,是艾青对于美好生活、理想及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在追寻光明这一方面,艾青犹如夸父逐日一般,对光明及理想的追求是至死不渝的。而土地则是与艾青血肉相连的,是诗人心里最不能割舍的爱,是其一生的眷恋。[1]《我爱这土地》这一诗歌,艾青写于1938年。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祖国大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祖国大地处于民族危亡和国土沦丧的时刻,艾青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是诗人爱国之情及赤子之心的抒发。《我爱这土地》诗歌在呈现诗人感情的时候,是层层推进、波澜起伏的,其对祖国土地深沉的爱得到了尽情的抒发,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用“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祖国土地被侵略者践踏,同胞被敌人杀害,祖国大地充满疮痍,人们能感受到切实的疼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为祖国母亲被人侵略心理方面无比的沉痛。在诗人看来,“我”就是众多“鸟”中的一个,我是无数个中国人中的一个,我们都在为祖国奋斗,就如诗歌所描述的那样,即使是一只鸟,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在这里,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无数个中国人就像是奋勇的鸟儿一样,纵使喉咙嘶哑,但也不会停下为祖国歌唱。这句诗说明了诗人在面临祖国土地被人践踏时,那种激动痛苦的情绪,也说明作者即使在忧郁中,也对祖国充满信心。

下面四句诗“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o比温柔的黎明”,在这四句中,诗人说描绘的祖国土地是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日本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因此,在这里,“暴风雨”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和风雨交织,这种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这句诗里的暴风雨象征了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施加的灾难及对祖国大地所实施的暴掠行径。[3]而“悲愤的河流”则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里诗人使用“悲愤”一词描述,是对人民所遭受痛苦及祖国面临不幸的悲伤和愤怒。而无休止的“风”则是大自然中“风”及同胞所遭受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的结合,也表达了即使在苦难和抗战中,同胞们也在进行着坚韧不屈的抵抗和抗争。[4]诗歌中“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诗人渴望祖国能迎来黎明,诗人对祖国迎来胜利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过程中,诗人与中国无数难民一起流浪,作者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痛苦及人民的苦痛。因此,在这句诗中,诗人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其在历经磨难及出生入死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体验。诗人的眼里常含泪水,正是艾青对祖国大地及同胞深沉爱的体现,这两句诗能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更是深深叩击着读者的内心。在这一问一答中,诗歌所表达和呈现出的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韵。

三、结语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写于1938年底。“土地”一词是艾青抗战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极富感彩的字眼――她就是我们文明古老、肥沃广袤而又贫穷落后,生生不息、顽强不屈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我爱这土地》用浸满泪水和深情的诗句,为祖国母亲吟唱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恋歌。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抗战时期中国诗歌的历史流向[a].记忆的神话[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2]艾青.诗与宣传[a].诗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艾青现代诗篇5

艾青为了追寻“真正的艺术生命”,一九二九年春,他来到法国,在巴黎这个艺术的世界里,他爱上了“印象派和现代派代表人物莫内、塞尚、梵•高等人的绘画作品。”异域印象派绘画的技术元素在他喜欢上诗歌后便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他的诗歌创作并加速了他艺术生命的成熟。

在绘画艺术中,印象派画家一度追求光和色的分离与交融,“印象派”强调,表现瞬间光色是他们的创作主旨。“用色度的对比(明与暗)、色调的对比(暖与冷)、线条的变化(升与降)来表达欢快、安定和悲凉等感情。”①受其艺术熏染,诗人艾青也从颜色汲取灵感,他用颜色为诗取相造型,“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当黎明穿上白衣》)“紫蓝”、“青灰”、“绿”、“乳液似的”,忽明忽暗的色彩对比,便呈现出一个浪漫宁静的黎明。诗被颜色涂抹成了一幅画。在艾青诗歌《给太阳》中,冷暖与明暗色块的丰富层次,由浅入深,逐渐厚重,伴随着光色变化的是人的情绪的起伏跃动,或明快,或兴奋,或抑郁。艾青深得印象派对光的启示,他把光深情地嫁接到诗歌的情绪理性中,把光作为一种超然的意象,用它去衍生出无数相关的抽象或具象。在他的长诗《火把》,据诗人回忆,这首诗的背景是在武汉为纪念“七七”抗战周年。他感染于印派绘画的技法,对光和色痴迷的敏感,使他顺手拈住了“火把”这个中心意象,全诗情节跌荡均因火把而起。他通过“变化多端的手法”把“火把”炫成了一种强烈的情绪。这是艾青独特的诗歌技法,他用光去延展意象,用色渲染情绪。我们便可以想象出一幅丰盈富足的火把画面,在画面中,我们情思飞升回旋,用“眼泪点燃的起来的火把”逐渐壮大,变成足以“煽起使黑夜发抖的叛乱”的光和火的队伍,不言而喻,诗人在歌颂人民群众的力量。这种光色交融的声景不能不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的重要画家,它与印象派一味追求外部世界光色的瞬间真实而缺乏人文关怀不同,凡高则注重表达充满主体意识的物质世界,他的画面在一片情绪化色彩的狂欢中透露出一种罕见的生命力。凡•高的绘画主题,渐渐侵染着艾青创作意识,在他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以后,时代情绪和他在异域形成的情感构图相嵌合,奔泻的情感和强烈的色彩注入紧张的诗歌中,诗歌感人肺腑,有谁不为获难得祖国而“睛里常含泪水”!“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乌黑的手/要求施舍一个铜子”(《乞丐》)“脸是土地的颜色/身上发出土地的气息/手像木桩一样粗拙/两脚踏在土地里/像树根一样难于移动啊。”(《农夫》)艾青把印象派画家的技艺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把这种高超的技术手段嫁接到诗歌当中进行内化,对社会底层意象的敏感,使他的诗歌念念不忘在水深火热的挣扎的人民,在光色的交响中我们看到了大地上苦难的群体,他们“乌黑的手”,“土地的颜色”的“脸”,年幼的孩子在用“闪着金光”的“镰刀”在刈草……

艾青说:“我是喜欢巴黎的。”“他喜欢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巴黎,喜欢凝聚着法国人民智慧的巴黎,喜欢艺术的法国。”光和色与其说是“情绪的‘伴奏’”,不如说已经完全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体验中。艾青曾经说:“一首诗里面……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生命力在那里呢?”艾青的诗歌是写在画布上的,光或明或暗,色或重或弱,他用光和色调配着诗歌,让人在诗中看画,在画中读诗。正如黎央先生说艾青写诗如“印象派在作画”。②艾青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非凡的“芦笛”,他要用“我的姿态”“自矜地吹”着,“将吹出对于凌侮过它的世界的毁灭的诅咒的歌。”

艾青的诗歌艺术思维是具有包容性的,他写的诗作糅合了东西方绘画的技法,追求视觉印象、完美的光色效果和含蓄的意蕴。速写、素描、油画的画法技巧是他在诗歌贯用的表现手法。

用绘画艺术手法解析艾青的诗歌颇有意味,他善用西洋画的造型方法,表现他的国画情结。与其说艾青在写诗倒不如说他在作画,画中多姿的线条和多彩的色块被他抽象成文字符码,使诗多了些许感性少了些许过分理性带来的朦胧和晦涩。越是直观的事物越是被人容易理解,艾青把绘画技艺融入诗歌,拓展了诗的新视域,使他的诗歌更具表现力,与象征主义诗歌相比其诗活泼、明了又不缺乏隽永之味。这正是他创作诗歌的独创性,正如艾青所说:“所谓独创性,是诗人在新的领域里,通过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感觉而获得的新的发现。”③

《卖艺者》就是一幅动态速写图,动态速写依靠的是对对象动作变化过程中动态的“选定”和对选定动作的感受和记忆。在动态速写画面里,突出用有力度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动态效果,色彩、明暗、肌理、光感等多项造型因素可以不在画面中亮相,用疏密虚实曲直的线面足以表现人物的动态特征。了了数笔,我们面前立即生出这样一幅速写:一群艺人,在旱荒、饥馑、战争的逼迫下,流离失所。艾青抓住了“卖艺人”单调无聊的生存动态现状,用悲苦的情感节奏构建速写的动态线,在简洁的速写中尽显艾青的“忧郁”底色。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堪称一幅巨型油画。这幅油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首先诗人运用了散点透视,诗人也就是画者作画(即写诗)时,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选取多个立脚点移动作画(即写诗),把见不到的和见得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诗里)。视点走马灯似的变换着,我们的情绪也紧随其后,我们为奴隶的悲惨命运提心吊胆,我们为奴隶主的野蛮兽性痛心疾首。诗人用了直接涂色法,诗中显示的色彩极其暧昧,比如“盛装”、“血淋淋”、“阴沉”、“花枝招展”、“地中海的巨浪”、“落日的余辉”、“烟雾”等等,这使得画面变得紧张、迷乱、沉闷、晦暗。角斗场属于一静态物体,诗人用平涂法为其造型,奴隶之间的厮杀诗人则用厚涂法,诗中出现了十次“血”的字样,“血”色理所当然成为画面的主色调,“血”色颜料的厚堆,强化了奴隶的形象。这“连大理石也要哭泣”的奴隶社会最残忍的一幕早成为过去,斗技场也随之灰飞烟灭。但它从特定的历史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典型的阶级社会的缩影,是宏阔又严峻、充满希望也充满痛苦的历史的真实的回声。诗人从斗技场的兴衰生发开去,谴责了从古代历史到当今世界的一切以人民的生命作赌注的各种各色的“奴隶主”。

艾青将绘画和诗歌得心应手地牵缠在一起,绘画的造型艺术成了诗歌的有力的表现手段,我们在他的诗歌里荡漾情感之时,也享受了一顿视觉美味。这正是艾青孜孜以求的诗歌意境,和他经历相仿的大作家冯骥才在《绘画是文学的梦中》写道:“依我看,境就是绘画所创造的可视空间,意就是深刻的意味,也就是文学性。意境――就是把深邃的文学意味,放到可视的空间中去。意境二字正是对绘画与文学相融合的高度的概括。”(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参考文献:

[1]马延岳:《外国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艾青现代诗篇6

关键词:新诗;口语化;写作;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08-02

纵观二十年代之后的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发展态势,散文美与政治化交替成为诗学的主流。前者推动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进入相对白话诗来说更成熟的阶段,即新诗的“散文美”倾向;后者经历抗战时期、建设时期及时期,甚至在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达到新诗百年发展史中新诗口语化写作最辉煌的表象,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与政治诗学的联姻是这一特殊时期最重要文化现象。

一、新诗的散文美倾向

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在苦难和不幸底中间,望舒始终没有抛下的就是写诗这件事情,这差不多是他灵魂底苏息、净化。从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中逃避过来,低低地念着‘我是比天风更轻,更轻,是你永远追随不到的’(《林下的小语》)这样的句子,想象自己是世俗的网所网罗不到的,而借此以忘记。诗,对于望舒差不多已经成了这样的作用。’”杜衡的话很可以说明大革命后新诗的一股重要潮流,即植根于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转而在艺术的内在追求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对艺术内在的不懈追求,就对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的直接影响来说,最明显的莫过于二十年代各诗派的新诗文本明显更加的“精致”了,这种“精致”即有意象的更新,亦有语言的规范。而这种“精致”,是直抒胸臆的“口语化”逐渐被更成熟的“散文美”倾向所取代。这一个取代的过程,其实从象征派便开始萌发,后新月派已经开始探索,但是作为诗学理论的提出,却是现代派的独辟蹊径,这便是散文美的自由体诗。

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堪称现代派的艺术总纲领,戴望舒认为“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变异。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歌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句子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成为畸形。新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种情绪的形式。”这显然是对新月派追求“格律美”的突破,又是对郭沫若关于诗歌“内在韵律”的延展。《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即表现出戴望舒轻蔑格律追求旋律的美学特色,而紧随其后的写作实践《我的记忆》中,更能彰显散文美的新诗写作倾向: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派的新诗,戴望舒亲切而舒卷的说话语调,自然流动的口语,将现代生活中敏感而微妙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艾青在谈及新诗的散文美与口语美时也强调说,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早在戴望舒写《我的记忆》时便这样做了。艾青认为:“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韵文有雕琢、虚伪和人工的弊病,而散文有不修饰的美,不经过脂粉涂抹的颜色,充满了生的健康的气息,它肉体地引诱我们。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赶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散文的。散文是形象的表达最完美的工具。”

戴望舒等诗人对新诗“散文美”的探索,一方面,从现代日常生活中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表现复杂细微的生活情绪,扩展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宽度;另一方面,摒弃华丽的书面语,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作为诗歌语言,重新恢复并推动了新诗“散文化”趋向深度发展。

二、革命抒情诗向政治抒情诗的转变

严家炎说:“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勃兴,时代的急剧变动对诗歌提出了新的审美情绪。二十年代风靡诗坛的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已经被那些追随时代、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们否定。郭沫若和创造社、太阳社的许多成员,适应时代的审美情绪,积极创作反映新的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于三十年代初期,形成了一个革命抒情诗为主要特征的诗人群。”由此可以看出,三十年代的革命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是在二十年代革命诗歌的剧烈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从初期白话诗便具有的关注现实的态度了,而到了郭沫若在“五四”后创作《女神》,更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的融合,这一传统无疑形成了后来批判现实、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贴近大众生活的革命诗歌风格。

革命诗歌的审美风格对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早在1926年北伐的前夕,郭沫若在《文艺家的觉悟》中便指出:“我们现在说需要的文艺是站在第四阶级说话的文艺,这种文艺在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我在这里斩钉截铁的说出这句话。”在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在《我的做诗经历中》宣称:“我要以英雄的格调来写英雄的行为,我要充分地写出为高雅文士所不喜欢的粗暴的口号和标语。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而不是一定要做‘诗人’。”郭沫若当时的理论可看作左翼诗人的普遍主张,造成的结果便是“口语入诗”向“口号入诗”的倾斜。譬如殷夫的《我们是青年的布尔塞维克》:“我们身旁是世界革命的血液,我们的前面是世界共产主义。”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口语”以直抒胸臆、平白直述的方式体现着诗人战斗的精神,而这里的“口语”已经“口号化”了。

如果说在革命诗歌的初期诗歌语言上还尚有克制的话,随着历史的剧变,以鼓吹革命为己任的革命抒情诗人开始直接用诗歌语言介入当时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诗歌的政治宣传功能被无限制的扩大了。就像在当时被誉为“时代鼓手”的田间,其代表作《给战斗者》:

“人民!人民!/抓出/木厂里/墙角里/泥沟里/我们底/武器,/痛击杀人犯!人民!人民!/高高地举起/我们被火烤的/被暴风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劳动者的双手,/斗争吧!/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

毋庸置疑,这样的诗歌作品对于当下的受众来说,简直和“口水诗”别无两样,最多是呐喊的“口水诗”,但是在当时来说,却是有其思想意识的进步性的,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这样的思想上的优势便轻视或抛弃新诗的艺术性,也是不可取的。艺术审美上的粗糙与自傲便是当时革命抒情诗人最普遍的表现。

客观的说,这一支革命诗歌的思潮对新诗口语化写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新诗口语化写作不再局限于白话诗的表现程度,而具备了主体性的思想高度,大量有关社会与政治的“口语”进入诗歌语言,开拓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方向,同时因此造成的诗意的匮乏与审美的遗失也是值得思考的。

三、当代客体诗学与政治诗学的开启

左翼诗歌所追求的革命化、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可以说是一种植根于历史的正当的诗学理想,这个过程与途径显然不是唯一的,而应该是百花齐放式的。然而这种有益的新诗口语化写作理念尚未完全铺展开,便被强制性的泯灭了。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现代的主体诗学转向客体诗学,解放区的诗学演变为政治诗学,这也成为1949年以后中国新诗整体的诗学样板与模式。

这是一个横跨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时期,革命抒情诗人普遍性的呈现出“思想上进步、创作上退步”的极端现象。客体诗学与政治诗学也加深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转向,最能说明这种转向的则是艾青的诗学与诗歌实践,这是极具典型性的。艾青天生便具有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他的诗歌感情是朴素而坦率的,1933年艾青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褓姆》。诗中始终充沛着真挚感情的诗歌语言,毫无遮蔽,没有阴暗和矫饰,充满了口语的弹性又表现出散文美,随即成为了艾青独特的诗歌美学风格。纵观艾青最优秀的作品,均创作于1937年到1940年这几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吹号者》及《我爱这土地》等等,都是这一风格的延展。

在《讲话》发表后,艾青根据《讲话》的精神开始了创作的转向,1942年9月创作《献给乡村的诗》:

“我想起乡村的牧童们,/想起用污手擦着眼睛的童养媳们,/想起没有土地没有耕牛的佃户们,/想起除了身体和衣服之外什么也没有的雇农们,/想起建造房屋的木匠们,石匠们、水泥匠们,/想起屠夫们、铁匠们、裁缝们,/想起所有这些被穷困所折磨的人们――/他们中年劳苦,从未得到应有的报酬。”

这种“穷苦人民”的罗列,真不是艾青所擅长的了。可以明显看出,艾青正努力试图脱去个人的感彩与知识分子气的诗风,这对于感情真挚如艾青者,也实在是一种悲哀了。事实上,艾青诗中那些被批评的“我的”色调,正是艾青诗歌之所以感人深切的本质原因,这些个性化的色彩使得艾青区别于解放区公式化的概念化的写作。

很难想像,在《讲话》后的十年,艾青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改造成这般模样:“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长眼阔嘴巴。”(1953年《藏枪记》)因此,自省中的艾青想要重新展开诗歌的翅膀的渴望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当时的时代语境却残酷的将他的翅膀折断了。1957年,艾青连同他的诗歌都有被葬送在反右斗争的风暴中。

从艾青的不同时期的诗歌写作中,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是政治立场上的政治化、战斗化;其二是诗歌写作上的功利化、宣传化;其三是抒情诗转向写工农兵的叙事诗。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在当时是富有普遍意义的。之所以如此,曹万生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个论断,在新时期以前的中国当代特别突出。这不仅是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特点,更是中国当代诗学的特点。”

四、结语

现代汉语毕竟没有古代汉语中文言文与口语的分野,新诗口语化写作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诗不可能完全是由书面语组成,它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口语”特有的痕迹,而那些口语色彩比书面语更浓的,或者说以口语来作为主体的叙述语言的,都是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形态。白话文运动后新诗口语化写作的进程,既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又有相形见绌的弊端,这些魅力与弊端最终都将成为矫正新诗的未来发展轨迹的杠杆。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曹万生.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艾青.艾青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艾青现代诗篇7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有哪些?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艾青诗选读后感初三600字范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一缕风,从远方吹,混着木质的芬芳和醉人的书香,令人满心愉悦。书籍里一个个字沉淀着各式各样的故事:有铁马冰河的壮阔气势,有胡风边沙的驼铃回荡,有青排闼的田园休闲,有感天动地的情意浓切……这些都使人沉醉于书中。

鲁迅说:“读书如打麻将,真正爱麻将的人,不是在乎赢钱输钱,而是摸着麻将的感觉。”其实,真正爱书的人也是如此。我觉得,读书重在心境。一片阳光,一品茗茶,一本反复翻过已有几分杂乱的老书,坐在阳台旁的靠椅上,听着树叶的沙沙响,足矣。

在那些有着纷繁复杂装饰的书中,我一眼就相中了你。你的外表十分朴素,甚至能够说是有些旧了。然而,我就是被这样的你,所深深的迷住了。

一个温暖却略显燥热的午后,我与你有了第一次相约。拂去你表面的尘灰,你露出了清丽的模样——一株枯树,几只飞鸟,一叶小舟,一座高。你就是你——《艾青诗选》。

你的故事很清新,像是干净的春日枝头悄悄探出的嫩绿枝芽。同时,你又温暖的,让我在阅读时,连呼吸都不忍过重。

你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那浮躁不安的心。那看似波澜不惊的行,却是一列翻越岭的绿皮火车,在那外表安静的车厢里,我能够看尽人生百态。微微的酸甜苦辣,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我在读书笔记中留下了你的足迹。我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其中的水分,滋润我荒芜浮躁的内心,让它开出一朵清丽的花。

尔后的日子里,我又在晴朗的午后,牵着你的手坐在窗前。我看到了那名为《礁石》的组诗,这首诗让我溢满水的心,摇晃着,将那晶莹的水珠从眼睛里泼洒出。

你说: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让我更不舍得离开你。我眺望窗外,天空已微微泛黄,太阳已失去了些许的光泽。闭上眼睛,仿佛我也听到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海浪扑打礁石的声音……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也许是《礁石》给我的最深刻的启示吧。

感激你教会我如此之思,我又想起了遇见你的那个午后,也忽然想起一句安意如的话:“邂逅一首好诗,如同在春之暮野。”

书香余韵。因为书,因为《艾青诗选》,我的青春不再苍白,我的人生从此诗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最近我阅读了艾青的《向太阳》,作者写下这首诗距此刻也有半个世纪了。作为《向太阳》当年的一个虔诚而年少的读者,我仍能感觉到应对太阳来临时诗人内心的澎湃,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当年创作这首长诗时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这或许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历史意识又包含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并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

几十年来,在我国的诗坛上,有许多轰动一时的诗,往往不到几年就失去了它的"现存性",这种短命的诗,多半是属于缺乏艺术真诚和功利性强的制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现了不少这类短期效应的诗作。《向太阳》所以能成为一首经得住历史严格删汰的诗,正是由于它能使当今的读者领悟到历史的现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由昨日写到崭新的一天,太阳就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一种解脱,一种释放,一种期望。回想那段艰难的抗战时期,国家,城市,村庄,小至以个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和黑暗之中。那个时期的人们向往太阳,向往太阳所象征的自由与解脱。最终有一天,初升的那轮太阳,发出了耀眼,却又温暖的光,人们最终获得了自由,他们也虔诚的祈祷,这抹阳光能永不泯灭,给他们的后代,给炎黄子孙留下用他们殷红的鲜血与蜡黄的皮肤混合成的,橘黄色的,太阳光。所以,作者说,太阳,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

在太阳下,诗人已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一切痛苦的回忆,为我们展示出一片太阳光照之下的以往蠕动着痛苦灵魂的大自然的完美景象,歌颂了受伤战士的高大的形象,诗人说,他“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因为这是阳光下最真实的姿态。广场上,人们高喊,“看我们我们笑的向太阳”。少女们背着募捐袋,唱着清新的歌,太阳照着她们的,骄傲的突起的胸脯,和袒露着的两臂,他们,她们,在阳光下,沐浴着午后的阳光,享受着阳光,珍惜着阳光。

这些发自胸腔的语言与歌声,没有任何渲染和夸张,痛苦已成为过去,平平实实的自白,更能使读者能从诗的冷凝的情境中感触到历史的沉重和浓浓的抒情气韵。

生命内部残留的酸痛,只说明必须挣扎好久才能站立起来。这些谁都能真切理解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觉都切切实实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和思考,因而使平实的诗句有了很大的张力和重力。事实上,这种交织着昨夜的伤痛和迎接黎明的生命苏醒时带泪的欢欣,绝不能认为只属于以往是囚徒的诗人自我对人生的回顾。应当看作是一个为了拯救民族的危难和命运与千千万万祖国的儿女们奔走抗争的赤子的心声。

那个时期的人们,格外珍惜阳光,不是因为那时候的天气不好,而是这阳光,是他们所奋斗而来的,而此刻的我们,在阳光的呵护下,是否也做到了珍惜阳光呢

我想这也就是爱国的意义,珍惜前人所留下的,发扬此刻所拥有的,就是为了,让这抹阳光,照耀的更加绚丽,灿烂,耀眼。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礁石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他们吹响了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但无法实际的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带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冲向未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不可否认,艾青的有些诗是十分优秀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道,“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么动人的形象!

艾青的诗质朴、流畅,但不怎样讲究技巧,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也影响了它的审美质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有些事情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譬如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譬如在心中始终保留着某些敬仰的人或身边亲友的位置,譬如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评判……无论历经世事沧桑,无论岁月无情漂洗,坚若磐石。

读艾青的诗集让我有一种灵魂找到归宿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徘徊时,降临的那一缕曙光,照亮了整个前方。

艾青的诗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更喜欢乐观豁达一些的诗韵,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和诗人特有的精神修养,从中提炼出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大自我情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答案只有一个——祖国的明天。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为祖国的未来忧思。我难以想象诗人心中超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艾青博大的胸怀;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它们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和阳光!

艾青现代诗篇8

关键词:艾青土地意象

一、何以土地成为艾青创作的重要意象系统

从土地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土地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并成为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艾青土地意象系统的成熟的抗战时期,抗战的深入导致中国濒临亡国灭种之绝境。这绝境最直观的体现即大片国土沦丧,这样土地自然而就成为整个中国的象征,其所蕴含的号召力与感染力自然强烈。这种强烈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很容易使读者“唤醒感官向题材迫近”,引发强烈共鸣。

从其自身经历看,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更重要原因。可以看到,他是在土地中成长起来的,是“喝了大堰河的奶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而那些以大堰河为代表的贫苦农民都是世世代代扎根在这负载着“年代的风霜”的土地上的。可以说,土地也是那些生养了他的贫苦大众的代表。因此,他对土地有深深地依恋。当这土地在国家危亡中逐渐沦丧时,其情感就更加热烈而深沉。

从其诗歌创作主张看,在《诗论》中,艾青曾提过,“意象是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是诗人使人唤醒感官向题材的迫近”,而这一时期其创作题材,主要集中在乡土、农村等方面,这些材料和土地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土地成为他从感觉向材料的拥抱,就顺理成章了。

二、怎样表现土地之重要

应该明确,土地作为意象,本身就会给人以深沉阔大的印象,而在艾青在歌中又给予其“沉郁”的意蕴。两方面相结合,就突出了土地所蕴含的凝重沉郁之情感。这一点详细体现几个方面:题材的选择,形式的安排和色调的渲染。

(一)题材的选择。该时期,艾青的名作中,几乎无一没有土地以及与土地相关的意象。比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的风、“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农夫、“蓬头垢面的”、“年老的母亲”;《北方》中“在风沙里困苦的呼吸”的“孤单的行人”、“负载了土地痛苦的重压”的驴子、“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旷野》中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乌暗而干枯的田亩”、“荒芜的池沼的边岸”、“褐色阴暗的山坡”……这些和土地有关的意象的大量运用,营造出一种最能反映当时中国危急存亡的险状与人民之痛苦的氛围,而这氛围又有力突出了作者对民族苦难的哀感与愤懑以及他对土地的深切眷恋。这情感,“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起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

(二)形式的安排,可从几处看出:富有气势的排比,鲜明的对比和诗歌散文化。

排比与复沓,本不算别具特色之手法,但它确能使诗歌更加深沉震撼,更容易表现作者在土地上寄予的精神内涵,比如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命运的思考。这一点,几乎其每一首长诗中都会出现。

鲜明的对比。这一点在《旷野》《我爱这土地》中有明显体现。在《旷野》中,主要体现为今昔对比。如“往日在晴空下天边的松林,和在松林后面的迎着阳光发闪的白垩岩”与现在“一条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和道路两旁的乌暗而干枯的田亩”,“往日翠茂的水草和荷叶”与而今“枯萎而弯曲的枝杆”等。往昔之美好和现实之破败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使读者产生与诗人的强烈共鸣。在《我爱这土地》中,多体现为意象和色彩的对比。比如“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虽然残酷的现实充满了哀感与愤懑的情绪,但诗人还愿意给人希望,所以才能充满了“这语言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的坚定信念。这两种极具张力的对比,比单纯的揭示现实的苦难更具感染力,也显得更为深刻。

在形式的安排上,最重要的还是其诗歌具有散文化的美,一气呵成、不容停顿。除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北方》,《旷野》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首尾两句都是“薄雾在迷蒙着的旷野啊……”,是很常见的首尾呼应。但在中间的结构中,就明显有散文化倾向。第二节视角由远及近,落到眼前的田亩,第三节对旷野上的田亩进行细致摹写,第四节写旷野上的池沼,再从池沼转向第五节的远方的山坡:这些意象毫无疑问都是旷野的典型代表。第六节“一切都这样地/静止,寒冷,而显得落寞……”总结前文对旷野的大手笔的延展,渲染出广阔低沉又荒凉落寞的氛围,之后开始对旷野上小的人、物进行充满抒情意味的刻画。“灰黄而曲折的道路”、“灰白而浑浊”的雾、“芦蒿和荆棘所编的篱围里”的几间小屋、小屋里过着惨淡日子的人们和慢慢在雾里走来又消失的农夫――这些意象有条不紊的出现,又间杂着诗人抒情的笔调和对色彩的渲染,无疑使文本意蕴深刻又极具吸引力。正如牛汉的评价,“艾青的诗具有整体的浑厚的流动感,是一条河的生命的起伏和节奏,是一片生发气韵的土地的激情。”①

(三)色调的渲染。由于艾青曾作过画家,因此他对色调搭配也较敏感,其诗歌也明显有“绘画美”,并进而融入自己的情感。在和土地相关的诗歌中,色调的勾勒以极冷色调为主,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就有“寒冷的指爪”、“苦难的浪涛”等明显的例子。在其他诗歌中,也不胜枚举。如《北方》中,摹写“北方是悲哀的”,用了一连串阴郁冰冷的意象――“暗淡的灰黄”“荒凉的原野”“灰暗的天幕”等,这些阴沉的色调,渲染出沦陷的北方和生活在那里的人民的贫苦,给人压抑和凄苦之感。这种色调,很容易使让人想到杜甫的“沉郁顿挫”。正是由于这种冷色调的渲染,使其诗歌中“沉郁顿挫”的气质明显而突出。

牛汉曾说,“他的诗代表了一个时代。因为他和他的诗凝聚着并形成了一种近似大自然的气象和艺术的氛围,这是因为他和他的诗,始终生息和奋斗在一个悲壮而动荡的伟大时代,与民族与土地的忧患息息相连。从他的人和诗,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诗人在无比巨大的历史胸腔内,创造诗的生命的激情,这激情使人类的美好的智慧和精神能不断繁衍和光大下去。”从其诗歌中土地意象系统的运用来看,这种评价是颇为公允的。

注释:

①文学史一般认为,艾青创作成熟期为1937年至1941年抗战初期。

参考文献:

[1]艾青.艾青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艾青现代诗篇9

由于艾青从事进步绘画运动,国民党上海当局把这位青年诗人关进了监狱。1933年1月14日,艾青在冰冷肮脏的囚室里写下了这首一百多行的长篇抒情诗。这首诗歌写出了当时还十分年轻的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诅咒。

“大堰河”的艺术原型就是艾青幼小时候的奶妈,她曾对艾青百般呵护关怀备至,使艾青一生都对她有感恩之心。我觉得诗中主要角色“大堰河”被诗人艾青刻画得十分真实而丰满。请看这样的描写: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大堰河”缝补、洗衣、煮饭、喂猪、抚养孩子,夏天晒粮,冬天洗萝卜。她永远乐观而勤劳,她是当时黑暗社会底层百姓中无数善良而勤劳妇女的真实写照和优秀代表。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语言质朴好懂,对“大堰河”的内心世界描绘得非常成功:在梦里,“大堰河”梦见的也是乳儿“有了娇美的媳妇”,并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这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出身的贫苦妇女,即使在梦里,梦见的也是乳儿“娇美的媳妇”叫她“婆婆”。这一细节,感人至深。

《大堰河——我的保姆》具有悲剧色彩.。

“大堰河”死得十分凄凉,她的悲剧命运叫人感到心酸.。

请看: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还有,她的家庭也特别不幸.诗人写到: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这样的写实的描写,让诗歌的意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大量运用了排比、对比、反复等艺术手法,使

艾青现代诗篇10

艾青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艾青早年曾留学法国,专攻绘画艺术。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返回国内,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作为笔名。

2.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人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

3.主题思想

诗歌以象征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日寇占领下的灾难深重的中国,抒发了诗人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