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好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5:49

颜回好学篇1

颜回第一次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他个头矮小,衣着简陋,面黄肌瘦,并没有给孔子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孔子渐渐发现,他的弟子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而且他很少提问,只是瞪着一双大眼像贪食般地听讲。

放学了,颜回总是最后一个才走,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捧卷诵读。时间长了,孔子觉得很奇怪,颜回为什么吃饭这么快呢?一天,孔子派人偷偷跟随颜回回家,打探究竟。

原来,颜回的家住在贫民区。平时,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颜母每天走时就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饭碗,舀出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菜汤吃不饱,他就跑到井边,舀几瓢凉水喝,然后拍拍肚皮,乐滋滋地往学堂跑去。

孔子派去的人观察了几天,天天都是这样子。孔子对颜回既深表同情,又十分佩服。于是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吃一小筐饭,喝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认真学习的乐趣。颜回真的是贤德啊!

后来人们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巷街”,把颜回当年喝水的井叫做“陋巷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

【颜姓起源】

1.传说上古颛顼(zhuānxū)的后代有个叫陆终的人,他的妻子一胎生下了六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儿子被周武王封在邾(zhū)国(今山东邹县),邾国传至邾武公,因其字伯颜,世人乃称之为颜公,颜公的后代有以颜为姓的。

2.伯禽的儿子被周王封在颜邑,其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

【名人馆】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著有《颜氏家训》一书,阐述了做人、治家的道理,被尊为我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颜真卿:唐代大臣、书法家。善于写楷书和草书,笔力沉着雄浑,被称为“颜体”。

【博闻馆】

楷书四大家

颜回好学篇2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本文通过比较孔子早期弟子颜回和子贡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态度,认为当二者不能并行时,孔子偏向的是“仁”内在修身的一面。

关键词:仁孔子颜回子贡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注重道德修养一直被视为儒家思想的主流,追本溯源,始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仁”的提出。事实上,作为其思想核心,孔子的“仁”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他的弟子因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这些学术界已多有论及。笔者认为,虽然孔子的“仁”具有双重内容,但从他对其早期弟子颜回和子贡的态度和比较可以看出,孔子自己内心中对“仁”已有一定的价值偏向,当二者不能并行时,孔子重视修身过于事功。孔子一生弟子众多,颜回与子贡是他早期弟子中的佼佼者。本文试图通过颜回与子贡的比较这一新的视角,呈现孔子思想中更真实的一个侧面。

颜回(公元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30岁。家境贫寒,寿命较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子贡(公元前520年-?),名端木赐,春秋末年卫国人,小孔子31岁,善于经商。《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二人都是孔子早期的弟子,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论文择要归纳为三点:

1好学。作为学生,颜回和子贡在学习态度上都是虚心好学的,这在《论语》中有直接的体现。对于颜回,孔子毫不吝惜地给予称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当别人问起“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的答案也是相当明确的: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孔子“今也则亡”的说法,显然带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其实,孔门余下的众多弟子,好学者并不在少数,而子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论语》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孔子的弟子就是子贡,一共达50余次,其中绝大部分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某方面的问题,如“问君子”、“问友”、“问为仁”、“问政”、问“士”等,涉及范围很广,可见子贡勤学好问,其好学精神并不在颜回之下,因此对学问也能有所体悟,并得到孔子一定程度的赞许:“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2敬师。在对孔子的尊敬和推崇方面,颜回和子贡也具有相同的倾向。颜回曾感慨到,老师的学问至高至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老师的循循善诱又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使人学起来欲罢不能,透露出颜回对孔子深深的敬意。相比较而言,子贡这方面的言行在《论语》中记载更多(这很好理解,颜回早死,故相关记载也少)。子贡作为跟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弟子之一,对孔子的了解非其他弟子可比。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子贡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就显得顺理成章,孔子死后,只有子贡一人守孝六年。当有些人看到子贡非常能干,认为他贤于孔子时,子贡作了个比喻:“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他认为孔子是不可超越和企及的。

3传学。在对儒学的传播方面,颜回和子贡也都有各自的贡献。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的“颜氏之儒”,应当指颜回一派。据郭沫若所说,“颜回是孔门的第一人,他虽然早死,但在他生前已经是有‘门人’的。”说明颜回已经将儒家学说传于他的门人。只是这一派的典籍和活动情形已经失传,颜回一派对儒学传播的具体情况遂不可考,但不能轻易否定他们曾在这方面做过的努力。至于子贡对扩大儒学影响所作的贡献,历史上则有所记载。如《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可见,子贡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使孔子之名广为人知,不失为儒学传播的一种方式。虽然真正使儒学得以延续的是孔子后期弟子子夏、曾子等人,但颜回和子贡在传播儒学方面有过贡献,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颜回和子贡也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在经历、性格、理想各方面都不相同。从出身看,二人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出身贫贱,但后来二人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颜回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过着清贫的日子,死后有棺无椁。子贡则善于经商,孔子曾说他“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可见其经商才能非同一般,因此,“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生活比较富足。

从性格看,颜回偏于被动,子贡偏于主动,这从他们不同的求学方式上可以得到印证。在《论语》中,颜回共出现20多次,多数是被孔子评论,只有2处向孔子发问,以至于孔子发出这样的感慨:“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可见颜回的寡言少语。但是,少言的颜回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对孔子的思想能够潜心体会其精义所在,并进行发挥,是典型的重行轻言的性格。子贡则相反,勤学好问,《论语》记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仅子贡一人达34次之多。在这些对话之中,子贡提出问题的又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在求学中,颜回善于听而领会,子贡长于问而实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可见子贡是个既率直又积极上进的人。

从理想看,颜回显然不追求生活的富裕,因为对于一般人不堪忍受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条件,颜回却乐在其中。他孜孜以求的,是孔子所倡导的“仁”。颜回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不愿夸耀自己的好处和功劳,也体现了他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颜回以“仁”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身体力行,“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因此得到了孔子的称赞,他认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回也其庶乎。”(《论语・雍也》)

子贡的理想则侧重事务。据《韩诗外传》记载,一次孔子询问子路、子贡、颜渊的志向时,子贡回答说:“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做一名外交使臣,斡旋于国与国之间,以口才平息国家间的战争,这就是子贡的志向。

而孔子对二人无疑非常了解,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对二人的特长做出了这样的归纳:颜回以德行著称,子贡以言语著称;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在教育中对二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同样问“仁”,对于德行甚高的颜回,孔子侧重告诉他“为仁由己”,注重道德品行的自我修养;对于务实的子贡则侧重告诉他“仁之方”,关注仁德的具体实施。同样问“为政”,对颜渊的回答是孔子心目中一种理想的政治,即“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而对子贡的回答则是如何处理现实的政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同时,针对子贡个人的特点,孔子在回答他的问题时也有所指。如子贡经商致富,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道:“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希望子贡在“富而无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富而好礼”。又如,子贡能言善辩,具有很强的外交活动能力。当子贡问怎样可称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另外,子贡曾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灵活机敏、善于经商和外交的子贡不言“性与天道”,恐怕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之一。

综上可知,颜回和子贡是两种不同的类型。颜回是“贫而乐道”,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执著追求,乐此不疲;而子贡是“富而好礼”,在政治外交事务中叱咤风云,游刃有余。在孔门早期弟子中,二人可谓一重修身,一重应世,相得益彰。孔子对二人也是平等相待,因材施教。但是,对弟子平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作为老师的孔子无所偏爱。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所提倡的“仁”含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不仅是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而且是兼济天下的行动纲领。在孔子的理想中,个人修身所达到的“仁”的境界与政治实践所达到的“仁”的境界是合而为一的。然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与子贡却各用力于一端:颜回专著“仁”的道德修养,不肯迁就世俗,最终夭折于陋巷,与政治无涉。子贡能言善辩,在政治事务中左右逢源,但在“仁”的个人修养上则尚欠火候。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无形中就要对二人进行比较,有所偏向,这从孔子对他们的整体态度和二次比较中可以看出。

孔子对二人的态度在《论语》中表现得非常明朗。如前所述,提到颜回时孔子总是赞不绝口,甚至将自己和颜回相提并论:“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对颜回的人品学问及对“仁”的透彻领悟、身体力行深为满意,大有将他作为自己学说的最佳继承人之意。颜回不幸早死,孔子哭得十分伤心,并感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其中所包含的,除了痛失爱徒的惋惜和痛心,大概还有对自己学说命运的担忧吧。然而对子贡,有些地方孔子表示了不满。一次子贡批评别人,孔子就教训他,说子贡自己还没有达到贤的程度,不该随意批评别人。又一次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又批评他对礼的忽视。当子贡自我表白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时,孔子直言不讳地说:“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这里,孔子指出子贡所说的境界是他还不能做到的。而且,当子贡问自己怎样时,孔子将他比为“瑚琏”之器,但在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可见,在孔子眼中,子贡终归只能充当一种工具的角色,两相比较,孔子对颜回的偏爱显而易见。

孔子对二人的比较,一次见于《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另一次见于《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前者是对二人道德修养程度和生活境遇的比较,透露出孔子为颜回的命运鸣不平的意味;后者则是孔子让子贡自己比较他与颜回谁更优秀。二次比较的结果,仍然得出颜回道德学问优于子贡的结论。

但问题在于,孔子对颜回既最为称道,又为何一再将之与子贡对比,甚至不惜通过子贡之口再次坚定他对颜回的肯定?其实这正体现了孔子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在孔子的理想中,修身与事功在“仁”的境界中是合一的,政治实践成就的取得是道德实践的自然结果。然而,在礼崩乐坏、诸侯并起的春秋末年,胸怀壮志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推行其仁学理想,却处处碰壁,无人赏识,最终落寞而归。社会现实的严峻自然令孔子对自己学说的可行性有些质疑和没有把握了。同样,他的学生中,坚持了道德实践的颜回始终过着贫穷的日子,而子贡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成功,得自他的灵活变通和能言善辩,必须与当时社会相合相容。于是,是坚持道德修养的理想,还是追求政治实践的理想,成为了孔子面临的选择。孔子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早期弟子中体现为对颜回和子贡的比较,到了孔子后期弟子更是分为鲜明的“主内”与“务外”两个派别。而在比较之后,孔子对颜回的再次肯定,则表明了他的仁学理想被迫割裂后的选择取向,即道德伦理实践成为衡量“仁”的首要标准。此后,经过孟子进一步的发扬,重道德轻功利成为后世儒学的基本特色。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许维:《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颜回好学篇3

1、“不迁怒,不贰过”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出自《论语。雍也》篇的一句话,即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我就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3、“不迁怒,不贰过”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不让火气继续冒上去。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

(来源:文章屋网)

颜回好学篇4

当今确实是个好时代,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使人生的境界得到显著提升,人生意义获得新的阐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中,一些人迷失了人生方向,失去了应有的人生境界,物质生活趋向富裕,精神生活却渐渐空虚。人们四处寻找快乐,得到的却是焦虑、躁动和不安,心灵上真正失去快乐的人被膨胀的物欲无节制地异化和扭曲成了一头“怪兽”。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一首佚名僧尼的《悟道诗》,诗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寻寻觅觅,不见春色,春在哪?春在枝头,更在人的心中。正如这首《悟道诗》所提示的那样,那些失去精神家园而又在四处寻觅人生快乐的人们,可以暂时离开名利场,来到“孔颜乐处”体悟“孔颜之乐”,为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一个宁静的安放之所,为失去目标的人生找到一个高尚的存在境界。

什么是“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虽然“孔颜之乐”典出《论语》,汉、唐时期一些儒家学者对此有所关注和讨论,但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宋代学者周敦颐十分钦慕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道德修养功夫和高尚的人生境界,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程颐、程颢去细心体悟“孔颜之乐”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孔颜之乐”作为一个文化命题正式提了出来。从此以后,“孔颜之乐”成为儒家学者做学问的根本和做人的最高追求。

什么是“孔颜之乐”?若从字面理解就是孔子和颜回的快乐。但是,在周敦颐等儒家学者眼中,“孔颜之乐”不是简单的感官愉悦,也不是无欲无求的自得自适,而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有品味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完善。

孔子之乐是求道之乐。《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孔子的一段自述,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虽然不反对富且贵,但富和贵必须符合道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富和贵,孔子视若浮云,宁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自得其乐,这就是被宋明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孔子之“乐”。

颜子之乐是清虚自守之乐。在众多学生中,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之中,所以,孔子赞扬颜回“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篇中记述了一则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的意思是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食,一瓢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的生活和环境,颜回却没有改变他人生的快乐。颜回身处陋巷之中仍然不改其乐并受到老师的赞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道的颜回之“乐”。

从表面看,孔子之“乐”和颜回之“乐”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孔颜之乐”是一种清贫之乐。按照常理来说,“不堪其忧”的陋巷,“曲肱而枕”的卧睡,本身是没有可乐之处,生活的清贫不可能成为人的快乐之源。但是,孔子为什么认为“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呢?颜回在“人不堪其忧”的简陋环境下为什么能够做到“不改其乐”呢?由于孔子和颜回都没有明确表示他们所“乐”之事,所“乐”之因,所“乐”之方,宋代以来的学者们纷纷根据自己的体悟,对“孔颜之乐”的内涵各抒己见,议论不休。周敦颐说“孔颜之乐”是乐在“诚”中,程颐体悟到“孔颜之乐”是“仁”者之乐,朱熹则认为孔子和颜回能够甘于贫贱,是因为他们能够循理乐道,王阳明说孔子和颜回安然处泰,是因为他们的“乐”早就存藏在心中。无论学者们从孔子和颜回之乐中体悟到什么,“孔颜之乐”已成为儒家学者心中最崇高的人生境界。

“孔颜之乐”中的三重人生境界

《论语》中没有直接记载孔子和颜回的“乐”之所指,但从宋明理学家们的体悟和阐释来看,“孔颜之乐”中起码蕴藏有三重人生境界。

第一,“孔颜之乐”中求“道”的精神境界。有句名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为人有了精神,就有了追求,就不会被尘世间的浮云遮蔽双眼,迷失人生方向。精神又是人生的支柱,人有了精神,就等于有了脊梁骨,在各种诱惑面前就能昂起头,挺起胸,否则,就容易患“软骨病”,在各种名利的诱惑下丧失骨气、志气、锐气和勇气。那些失去骨气的人,人性就容易被扭曲和异化。

孔子并不仇富,甚至承认追求富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自己也曾经公开宣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求得富贵,就是拿着鞭子为人看门之类的事,我也愿意做。如果可求的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应该按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去努力做好应该做的事。孔子既愿意“求富”,也能够“安贫”,粗茶淡饭,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其实孔子并不是要人们安于贫困,甚至以苦为乐,而是孔子因为心中有“道”,以道为乐,正如周敦颐所说,颜回能够“见其大而忘其小”(《通书・师友上》)。周敦颐眼中的“大”就是“道”,“小”就是富贵利禄。有了精神追求,内心充实、平静,对于富有与贫贱能够处之如一,能够超越现实的利害冲突和物质的感性享受,获得很好的精神满足;有了这种精神追求,人生有了精神支柱,人生快乐与贫富就没有关系了,人活着就有骨气,就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第二,“孔颜之乐”中求“善”的道德境界。宋代学者程颢说:“若颜子箪瓢在他人则忧,而颜子独乐者,仁而已。”在程颢看来,颜回生活在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心中的那份快乐,保持内心的安静,其根源在于颜回心中的“仁”。也就是说,“孔颜之乐”的本质是“仁”,是一种“仁”者之乐。周敦颐所理解的这种以“仁”为内核的人生之乐决不是一般的感官愉悦,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道德境界。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善,修身行仁,物质的匮乏、简陋的环境都不能扰乱其心志,不能扰乱其人生的快乐。周敦颐体悟到,心中充满善意的人,就会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外在的物质对于人生就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周敦颐在《通书・富贵》篇中说:“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说的意思是,如果人若能真心修身行仁,自然会超越对功名利禄的庸俗追求和计较,获得一种高度、持久的精神快乐。如果心中没有“仁”,不能诚心向“善”,就不可达到“孔颜之乐”的人生境界了,这也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所说的那样,“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第三,“孔颜之乐”中的理想人格境界。粗茶淡饭,贫困的生活,简陋的环境都不能改变孔子、颜回之乐,可以肯定的是,“孔颜之乐”绝对不在于生活的贫困,而在于其他地方。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谈到,孔、颜“乐亦在其中,此乐与贫富自不相干,是别有乐处。”按朱熹的指引,可以找到“孔颜之乐”就在于摆脱名利场的束缚而执着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论语》所记的孔子之乐和颜回之乐来看,他们都不是乐在外在的物质,而是乐在纯精神性的终极体验。周敦颐、程颐、程颢和王阳明等理学家们对“孔颜之乐”这种纯精神体验的人格理想境界向慕不已,一直在思考和寻求孔子、颜回所乐何事,所乐何处,如何得乐。其实,“孔颜之乐”是一种理想人格,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获得这种理想人格的终极体验。孔子、颜回所乐之事,所乐之处,所乐之方虽然可以找寻,但不可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故此,周敦颐总是教诲学生去寻找“孔颜乐处”、体悟“孔颜之乐”。通过对“孔颜之乐”的终极精神体验,就能达到心与理的合一,天与人的合一,涵养出具有“圣人气象”的理想人格。

体悟“孔颜之乐”的当代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激励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双重作用下,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经济“发财原则”与“道德原则”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全面冲突。在这场冲突中,社会获得较广泛的现代性,人们的心灵获得自由,独立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增强也拓展和提升了人生的意义。与此同时,这种社会的现代性也给一些人的人生境界带来了种种严峻的考验,物欲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内在的物欲驱使和外在名利竞争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沦为物质的奴隶,失去了人生应有的幸福感,增加了人生的压力、焦虑和无奈。在精神家园逐渐失守的过程中,一些人的心灵无法找到安放之地,人生境界被不断庸俗化、物质化,人生意义失落在灯红酒绿之中。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诗中这样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些生命虽然已经终止,但还活在人们心中的人,不是其生命有多强大,而是其人生的境界高尚、生命的意义丰富。而那些虽然生命还活着,但精神已经死了的人,都是些利欲熏心之徒,在他们身上难以读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孔颜之乐”中蕴藏的多重人生境界经宋明以来学者们阐发得到彰显,也给当代人们对于快乐的追求提供了意义前提和超越范式。“孔颜之乐”提倡人要有精神追求和道德提升,要在求仁向善中完善理想人格,以获得真正的、永恒的、深刻的快乐,这种高尚的人生境界追求对于治疗当代社会的物欲膨胀症和精神迷失症等不良社会病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虽然肯定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但他主张以义为上,反对见利忘义。正是因为“孔颜之乐”乐在求“道”,追求的是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不会因为物质利益诱惑而失去独立人格和操守,这也是治疗当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一剂良方。

颜回好学篇5

十一月的风吹散空气与阳光的混合体,轻翩的落叶在公路的纹理间徜徉。

夏颜撩开遮住视线的发丝,举起左手的单反相机,对着那个栽满海棠花的院落,却久久没有按下快门。她放下相机,抬头望向二楼和三楼的窗口,睫毛轻眨,有液体轻轻滑落,风一吹,冰冰的,她才意识到自己哭了,时隔多年,回到故事最初的发生地,她依旧不舍。

“咔嗒——”,定格,相片里没有任何景致,单单一个孤零零的地址:蹊南路123号。

初遇萧宇,夏颜九岁,跟着来这小城打工的父母,租住在萧宇家。那时候的萧宇,瘦瘦黑黑,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练习书法,若从他身旁走过,定能闻到浅浅淡淡的墨香。而彼时的夏颜,像一尾未曾见过大海的小溪里的游鱼,对这个城市的一切充满好奇:电影院、游乐场、还有与乡下沾满泥巴拖着鼻涕的孩子截然不同的,萧宇。

夏颜的房间在萧宇房间的正上方,她伏在窗前略一弯腰,就可以看见他坐在飘着海棠花香的阳台,睫毛微垂,指尖点点墨汁,凝神泼墨,有时看得出神了,她也会莫名地想这样一个写得一手隽秀清丽的毛笔字的男孩子会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时值四月,海棠花开得正艳,夏颜摘了满瓶的花,摆放在自己的书桌前,那时她正翻阅着几米的《恋之风景》,扉页浸渍着浪漫与疼痛,她的心也一点点沉入一个不知名的漩涡中。抽出一支海棠,她靠着窗沿,望着满园的花,嗅着手中的芳香,感受明媚的阳光。一个不小心,掉落了手中的花。

她一时慌了神,不知该怎么办,只是望着掉在二楼阳台上的花。

“你的花。”一个轻灵的声音混着花香传来。

夏颜回过神来,看到那个男孩举着一支海棠,深黑的眸子犹如蘸了墨,仰着头冲她说道。

“恩,——”夏颜竟说不出话,红着脸急急跑进房间。

四月的阳光,墨香袅袅,花影婆娑。

海棠开得愈加绚丽,夏颜和萧宇的关系也越来越好。空闲时候,萧宇会邀请夏颜来自己房间,他泼墨挥毫,她埋头翻书,偶尔会停下聊聊学校的趣事,看繁花迷醉天穹,时光静好。

从农村来的夏颜显得与周围的孩子格格不入,所以在放学回家后,除了看萧宇练字,她就一个人待在房间,翻着几米的漫画,或是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她的孤单就像是地下铁女孩的拄杖,伶仃而单薄地敲击在冰冷的路面。

由于夏颜的父母工作忙且累,放学以后她要先去菜市场买菜,一个人做好晚饭,然后趴在窗前,看着楼下嬉戏打闹的同龄孩子,有时萧宇也会加入他们,凌空而起的羽毛球,飞扬的衣角,都让小小的夏颜羡慕不已,可她也知道,他们的世界融不进卑微胆怯的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夏颜逐渐迷上了这个旁观者的角色,海棠花遮掩下的某个人,那么特别。

夏天的夜晚,月光晴明,萧宇带夏颜去路边的草丛里捕萤火虫。他摘来南瓜花,将捉来的萤火虫放在花里,他们提着闪光的花,走在回家的路上。夏颜跟在萧宇后面,静静地不发一语,他忽然回头,看着穿着校服,头低得很深的夏颜,问道:“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恩,额……”她抬头却迎上萧宇迷惑的表情,旋即又低下头,然后是久久的沉默。

“为什么不抬头多笑笑呢?”萧宇回过头,像是自言自语。

身后的夏颜忽然抬头,看着他的背影在萤火虫的光芒下,若隐若现,她又红了脸,回味着刚才他说的话,心中某处的藤蔓从那时开始滋生,哗啦啦一片。

他骑了单车,载着她从高高的地方驶下,风过耳畔,夏颜闻到他白色校服上的肥皂香味,她忍不住用手轻轻碰了他的衬衫,隔了约十五厘米的空气,她却听见他骑车的呼吸声。夏颜张开手指,透过指缝看海蓝海蓝的天,她觉得特别开心,呆呆地想,就这样永远不停多好,一直在他身后,看着他。

时光静静流转,大致相同的日子转瞬过了三年。

萧宇上了初中,一个礼拜回家一次。本没有几个朋友的夏颜愈发孤单和沉默,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做好晚饭,她就一个人坐在窗边,翻几米和夏达的漫画。

几米说,在屋外徘徊,等着你房间的灯亮起。快乐的小窗变得冷漠,始终不肯回应。热情的邻居小孩,频频发问。我沉默。想起第一次见面,你回头转身的笑。

夏达说,如果没有遇见你,大概接下来的人生会有很大很大的不同吧?我们在不同的晴天画着同样在白布上跳跃的光点。我们在不同的地点滑倒,以同样的狼狈追捕满地逃散的颜料纸张。我们被不同的朋友鼓励着约好在同一所大学见面。我们在某一天——或许是同一时,看着窗外散漫云朵突然开始失神:“将来会是什么样?”

夏颜总会想起同一个人,院子里的海棠已经谢了一地,懒散地躺在地上,像过往暖色系的时光,如今,却再不见踪影。

萧宇即使回家也不会再找夏颜聊天,不会拉她去玩,也不再坐在阳台练字,墨香不再,往昔不返。

会有好多萧宇的同学来他家,他们嬉闹的声音,掩映着夏颜的落寞,她安慰自己说,是他学业繁忙,自己仍是他的朋友。

时隔多年,夏颜才逐渐明白,一直是她自己想得太多,于他,她仅仅是被同情被施与善良的对象,仅此而已。

搬家那天,是星期三,萧宇还在学校,夏颜捧着一摞碗,回望郁郁葱葱的海棠叶,没有泪水,却是一点也不潇洒地离开了,阳光打在那掩映在海棠花下的,蹊南路123号。

还是会很想萧宇,一点一点把他的名字写满笔记本,然后慢慢划掉,这样的游戏夏颜玩得乐此不疲。她有时也会想萧宇回来发现自己已经搬家时,会怎么想,她坚信,他会难过的。这道论题,却无从论证。

颜回好学篇6

她那是还仅仅只有6岁,筱雅很可爱,水汪汪的眼睛,粉嫩嫩的小脸蛋,让人有一种想要冲上前亲一口的冲动,她是欧阳家的宝贝。而她,诗颜,比筱雅大1岁,勤劳又朴实,总是默默的爱她。

这天,天气特别的晴朗,放眼望去,天空像块棉花,筱雅和诗颜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筱雅像个小妹妹似的依偎在诗颜怀里,傻乎乎的说:“你看,云朵抱着天空,永远不松手,就像我一样,那你会松开你的手吗?”

诗颜摸摸筱雅的额头:“笨蛋,我当然不放手啊,你那么可爱,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的。”

筱雅听得特别舒服,小脸蛋泛着诱人的粉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可爱。她心里暖融融的,开心的”呵呵”直笑。然后抬起头,反复地问:“是真的吗,真的吗?”其实她心里早有答案,只是想多听诗颜回答几遍,好温暖她的心。

诗颜变得严肃了,她站起来,拉着筱雅的手,飞奔起来,穿过绿油油的草地,来到了一棵大樱树下。樱花正开的茂盛,粉的就像筱雅的脸蛋。风轻轻一吹,花瓣与风缠绕着,连空气中也夹杂着清香。

“喜欢吗?”诗颜问。

“当然啦,好漂亮啊,又好香。我……我实在太喜欢拉!”筱雅高兴的又蹦又跳。

“那么我们就在这樱花下许下承诺吧!”

“承诺?”筱雅懵懂的说。

“我诗颜,在这樱花下许下承诺,我会一辈子陪伴筱雅,在她开心的时候一起笑,在她伤心的时候陪伴她,不离不弃,绝无半点假话。”诗颜转过头来,欣然一笑“看见了吗?你也要哦。”

此时的筱雅已经泪流满面,她不知道,原来诗颜是这么的爱她……她一把抱住了诗颜,紧紧地,不放开。诗颜拍拍筱雅的脑袋,用手帕轻轻抹去她的眼泪,“不要留下泪痕哦,不然小脸蛋就花猫了。”“恩恩……”筱雅眼角的泪珠,此时晶莹而透亮。

恢复心情后,筱雅走到樱树下

“敬爱的樱树爷爷,我在这儿许诺,我会和诗颜一辈子在一起的,我会比爱我自己更多的爱她,永远不分开。”

一旁的诗颜已经知道,这个孩子是真心真意的,自己一定要好好对她。

一年后,筱雅因为父母的关系,一家人即将要搬走了,诗颜知道后,拉着筱雅再次来到樱树下。

筱雅哭了。

诗颜也很难过,但她强颜着欢笑,因为她不想让筱雅舍不得,“不要哭了哦,虽然筱雅走了,但诗颜回永远在这里等你哦,你会回来的不是吗?”

“你会等我……”筱雅抽泣着。

“当然啦。你玩累了一定要回到诗颜身边啊”

筱雅擦擦眼泪,“恩恩,我不哭,我还会回来的,诗颜要等我呀。”

“一定会的,我们约定十年之后再在这樱树下相见。”

“好的,一言为定!”

不久,筱雅乘着汽车,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离开了这里。

转眼十年过去了,诗颜已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明亮的双眸,樱桃似的小嘴,白皙的皮肤,在学校不少男生追求她,可她丝毫没有在意,因为她想着她……

这年的樱花终于开了!

诗颜早早的来到当年的那棵樱树下,樱树已显得有些沧桑,可樱花仍然美丽,弥漫着芳香。她期盼着她的出现。可一直等到了晚上,都不见她来,诗颜躺在树旁睡着了。

“醒醒,醒醒……”诗颜睁开朦胧的睡眼,模模糊糊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孩儿,水汪汪的眼睛,粉嫩嫩的脸蛋,她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筱雅吗?“你,你回来了!”诗颜高兴的说不出话来。“恩恩,是我,诗颜,我回来了!”说着,她一把抱住了诗颜,紧紧地。她似乎还是像当初一样,傻乎乎的可爱。

诗颜笑了,摸着她的头,“回来了就好。”

颜回好学篇7

李颜在南京地区的大学里面是第一个为“蜗居族”的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李颜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直想勤工俭学,却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差事。

这时,李颜所在的大学里开始出现一些“蜗居族”,他同寝室就有一位同学,整天缩在寝室的电脑前,一些日常用品用完了总会拖四五天才不情愿地出去买。有一次,李颜要去商场,这个同学便托李颜带包洗衣粉回来。李颜把洗衣粉带回来的时候,这个同学高兴地连声感谢,最后说:“要是我们这有‘蜗居族’的人就好了!”

李颜赶紧问“蜗居族”的人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帮我们‘蜗居族’购买一切用品的人哪!”这句话让李颜心动。据他所知,自己所在的大学里已经有一部分“蜗居族”,如果为他们购买用品,赚一定的费,真是一条很好的致富之路呀!

李颜问同学:“要是我帮你购买一切生活用品,付给一定的费,你愿意吗?”

“当然愿意。”就这样,李颜成了“蜗居族”的人。

李颜上网查资料,发现广州和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蜗居族”的人,而且相当成功,这些深深地鼓舞了李颜。

赚了钱

“蜗居族”都是靠电脑和手机与外界联系的,“蜗居族”人必须具备这些设备。李颜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和一部二手手机。

李颜开始在学校里打广告。他先在学校论坛里发可以为“蜗居族”一切用品的帖子,然后印了一批宣传单,上面写着自己的服务内容、内容以及QQ、手机、宿舍门号等联系方式,贴满了学校的宿舍楼道。

李颜在学校论坛里发的贴很快有很多人跟帖,有许多“蜗居族”加了他的QQ。第二天上午十点,有位同学发信息过来说,他正要洗头的时候发现洗发水没有了,问李颜能不能马上给他买瓶“飘柔”送过来?然后报了自己的宿舍门号,这可是第一笔生意啊,李颜马上答应。

李颜知道“蜗居族”人讲究的是效率和速度,他按对方要求买了一瓶洗发水火速赶到那位同学的宿舍里,整个过程用了不到十分钟。这个同学惊讶地看着李颜说:“没想到你这么快!以后肯定让你自己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接过洗发水的时候他递给李颜18块钱,洗发水是15元,其中3元是说好的费。

回到宿舍,李颜看看时间十一点了。他想肯定会有人让他送午餐上去。果然,手机接二连三地响起来,有三个同学让帮他们打饭,而QQ上也开始有信息发过来,一共有六份。李颜记录好了对方所需要的菜和宿舍门号,然后跑到学校食堂打了快餐,按照纸上记好的地址一份一份地送过去。每位同学拿到自己的中餐后都付给李颜一元的费,李颜虽然只拿到六元钱的费,却充满了动力。

他在回宿舍的路上又接到两个电话,回到寝室在电脑上一看,竟然又有十多条需要他快餐的留言,李颜又马不停蹄去了学校食堂。

那一个中午,李颜从食堂到寝室往返五六次,一个中午送出了近40份快餐,赚了近40块钱。快到吃晚饭的时候,李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加上中午的费,他一天赚了近100元!

因为效率快和风雨无阻,李颜几乎了全校蜗居族的订餐业务,有些不是“蜗居族”的同学早上想睡懒觉也会打电话让李颜送早餐。这样,李颜每天都有将近一两百元的稳定收入。除了订餐,李颜还购买电话卡、牙膏、洗衣粉、牛奶等一切日常生活用品。

有一次,一个同学问他能不能买一双鞋子送过来。这让李颜犯了难,鞋子款式各种各样,根本不好。于是李颜跑到一些鞋子专卖店里找了一些宣传画册,把里面的鞋子款式扫描到电脑里,或拍下相片,等同学要他代购鞋子的时候,就把图片传过去让“蜗居族”选择款式,或者拿宣传册到需要的同学寝室里让他们选择。

从食品、衣帽鞋袜类的日用品到电话卡这类的消费品,李颜几乎可以满足一个“蜗居族”的所有需求。因为衣帽鞋袜类的商品比较贵,每件能拿到10元的费呢!

扩充服务成大学财富新贵

李颜发现,学校门口一家情侣礼品店很有特色。很多外校的大学生会坐车过来购买;这边的电话卡比其他学校卖的要便宜许多。李颜想,也可以帮其他学校的学生这些东西呀。但考虑到因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每家高校的“蜗居族”订餐业务,所以只能把这条业务清除,其他的。

有了想法后,李颜往各大高校的BBS里服务的信息,然后印制了一批广告宣传单,去各大高校的宿舍过道去贴。李颜把自己学校旁边有而其他学校没有的物品或优势列出来。果然,李颜所做的努力马上有了效果。晚上8点,一所人文学院的女生在QQ上说,明天是她男朋友的生日,希望李颜能在他们学校门口外的情侣店买一款漂亮的礼品送过来。李颜马上把先前扫描在电脑里的情侣商店的所有产品图片发过去,在这位女生选好了礼品后,再谈好了20%的费用,因为其中还包括了车费,李颜能赚10%的费用。

李颜挂了电话后便去情侣商店买好了女生选中的礼品,然后坐车赶到女生所在的学校。当礼品送到女生手里的时候,她说:“没想到你这么讲信用,而且办事效率这么快!”然后立即付给了李颜费。在外校,服务很快打开了局面。

颜回好学篇8

“不行!”可怜的颜丽话还没说完,就被她的妈妈打断了。

颜丽却不罢休,“嗯,不嘛,我就要去嘛!”

颜丽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可还是不行,颜丽只好“软硬相加”,软泡硬泡了好一会儿,她的妈妈才勉强同意了,颜丽则高兴得一蹦老高。

颜回好学篇9

一、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追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体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避免偏执。

另外,《论语》中还有另两处相关的记载,我觉得更为重要。一处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觉得,这一段语录对我们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能群,能让人接受。要做到这一点,恭敬有礼是基本的条件。此外,这段话还扩大了选择朋友的范围,提出了与人交往应有的气度。我觉得子夏是相当有胸襟的。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点可以和另一处对读:子夏之门人问交友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不过有时越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越难以做到,越难以做到这要求就变得越高。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时他所达到的价值层面是最高的。

第二,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朋友的价值在关键时刻最能显现出来。我想,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个忠诚的朋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对方。

第三,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朋友关系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两个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挤公共汽车。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稍微疏远一点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距离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利用这种空间交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朋友。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质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却没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交友面却很小。他们都没有处理好交友的距离感。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关于颜回,《论语》有以下记载:

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知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

关于曾参,《论语》有以下相关记载: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颜回好学篇10

他就爱和孩子在一起

学生是教师这一职业生存的土壤。用颜教师自己的话说,虽然今年他已四十二岁,但就爱和孩子们在一起。其实,孩子们也喜欢与颜老师在一起。每天刚来到学校,他的身边就会很快围满学生,或是几句简单的相互问候,或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内容涉及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的提问,颜教师总是能够耐心地给予解答,尽可能地让每一个提问的学生得到满意的答案;对于颜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也毫不避讳,因为,孩子们早已把他当作了自己的贴心人,他们愿意和颜老师用心来交流。也许正因为如此,颜老师才可以知晓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甚至一些家事,而学生们也特摸颜老师的脾气,知道怎样做能让他高兴。当然,孩子们更爱上颜老师的课。他们会在上课前早早准备好上课的用品,然后,几个学生跑到办公室请老师上课。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很爱“粘着”颜老师不放,问这问那,让颜老师难以脱身。颜老师怕耽误了学生的其他课程,给自己做了规定:上课前一分钟走进教室,下课后一分钟走出教室。即便如此,仍会有几个学生利用老师走出教室前的这极短的时间与老师交流。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的课讲得太精彩啦!”颜老师淡淡一笑:“孩子,不是老师的课讲得精彩,是你听得太投入啦。”又一个学生问:“老师,只有‘类地行星’上才可能有生命吗?”“‘类地行星’?”颜老师有点惊讶,“这也不一定,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嘛!”颜老师瞅了学生一眼,抽身而去,因为虽然他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走,但是“下课后一分钟走出教室”的规矩不能破。

有人对做教师这一职业的人说过,如果学生喜欢上了你,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若真要让学生喜欢上你并不像说说话这样容易。不过,你完全可以借鉴颜老师的做法,那就是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常和孩子们在一起。

他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大多数人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为事情越简单越好做。而颜老师却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特别是刚参加工作时更是如此。比如说,学校张挂在每个教室里的“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俗称“三表”。开学前一天,学校安排颜老师设计一下,本来学校领导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按常理,只要能体现“三表”的功能,就算完成任务,可为了让“三表”更加整齐统一,实用美观,颜老师几易其稿,换来的是彻夜未眠;为了使同事的乡公开课能够上得更好,颜老师放弃了午休时间为同事赶画教学挂图——因为画的图更能够满足这节课教学的需要;为了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实施试点工作,他整整花了两个周的时间,精心策划,搞好试点,并写成材料,上报市局;学校成立小文学社、小记者站,领导要他担任这个任务,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小广播站有声有色地办了起来。再说有一次开家长会的事。那一年,由于种种原因,颜老师所教的班级一直没有召开家长会,好容易等到放暑假前才有了一次开家长会的机会,按理说,家长会上,总结一下学校和班级一年来的工作,再布置好暑假工作特别是安全方面就可以了吧。可颜老师硬是讲了近两个小时,他除讲了学校统一布置的内容外,还讲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如,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安全问题,家长管教孩子问题,学生请假问题,对待特殊学生学期初家长应告知老师的问题,等等很多应该是新老师与家长在学期初见面会上沟通的事情。其实,虽然这一年没有开家长会,但这些工作颜老师已经通过其他形式做过,大可不必在这次会上再次叮嘱。可颜老师就是喜欢这样做。他说,虽然下一学年,我不一定还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但这些话对孩子是有利的,对孩子有利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呢?再说说颜老师的备课。颜老师备课从来不用他人的现成教案,他除了像教案中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项目“抄一抄”《教参》外,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之类就靠自己分析划算。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颜老师更是从来不照搬别人的——在手写教案的年代是这样,在电脑网络普及的现在也是这样。颜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但更是生成的,现成的教案是死的,仅可以用做参考,不如自己编写的教案好用!以前有位年轻的老师不喜欢“抄”《教参》,就爱“抄”颜老师的教案,她说:“颜老师的教案比那些名师编写的简单得多,却很实用。”

颜老师就是喜欢这样地工作,这些复杂化了的一件件小事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这也为他以后刻苦扎实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