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6:41

志愿者精神篇1

1、志愿者精神意指一种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2、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来源:文章屋网)

志愿者精神篇2

市场要求的,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自由”。哈耶克一再嘱咐我们,市场要求的,是建立了道德共识的人的自由。不讲道德的社会,或许仍可以继续符合着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的定义――因为主流经济学根本不理睬“社会”,但那绝不是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所理解的“市场社会”――marketsociety。

长期以来,我们竭力鼓吹“市场经济”及其“道德基础”,我们一方面反对那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庸俗经济学,另一方面也反对试图以强权政府推行某种理想道德秩序的“理性的狂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显然无法靠强权政府来支撑,它必须是哈耶克所谓“自发的秩序”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与西方成熟社会的市场秩序相比较,很显然,当我们自己的传统道德早已在“西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崩坏瓦解的时候,我们的市场秩序难以自发形成。

最近兴起的综合社会科学,或者被更精确地称为“认知行为学-符号交往社会学-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社会学基本定理”:如果一个社会完全消灭了鼓吹利他主义行为的“道德规劝”,那么长期而言,这个社会必定瓦解。

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告诉我们,最令人感奋的道德规劝,不是来自政府或主流媒体的“规劝”,而是那些高风亮节、以其挺拔人格泰然自立于危难时局,著名者如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等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精神感召。

今天,在当今的危难时局里,感召我们向善的,让我们在喧闹的生活场景里停下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道德立场的,恰恰是由这群平凡的志愿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他们朴实善良,不事张扬,他们恳求得到一个以真诚牺牲的行动来实现自己道德价值的机会,他们是中国市场社会的建设者。

志愿者所体现的崇高精神,不同于职业工作者。后者虽然敬业甚至崇高,但在分工社会里,各个专业之间的劳动交换及其货币关系,往往遮蔽了职业工作者能够表现出来的道德价值。也因此,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受到感动并且流泪就会被认为是“不够专业”,“不够客观”,他甚至必须为此向观众道歉。志愿者与此不同,他在现代社会里的“身份(identity)”恰恰是非职业的,是临时跑来作牺牲的,是无法建立“交换”和“货币”关系的。志愿者以这一特殊的身份或“角色(role)”为自己界定行为规范――奉献、忘我、必要时首先牺牲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一个健康的市场社会,如社会学家高夫曼(ervingGoffman)所论,有三类社会交往秩序:(1)市场秩序,以货币关系为其特征;(2)官僚秩序,以权力关系为其特征;(3)社区秩序,以情感为其特征。

我们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纯粹的市场和纯粹的官僚,我们还需要,而且今天特别需要的,是有人情味的“市场社会”,是以社区秩序为依托的市场秩序和官僚秩序。

当然,市场社会的基层社区力量的恢复,不仅依赖于市民社会各种成员发扬出来的志愿者精神,而且还依赖于各种民间组织、非官方新闻媒体、非盈利机构,以及独立于“政府”、“市场/企业”、“家庭/私人”之外的争取市民社会权益的联合努力。

我们面前站着两位真实世界里的人物:一位来自农村,是“身份卑微”的打工妹,她甚至没有获得北京市的“居留权”,但她恳求人们让她到“非典”一线去当“义工”;另一位,平时努力要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中产阶级分子,街头流行“非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赶快买一辆私家车,既可减少感染机会,又提前实现了从“小资”过渡到“中资”的梦想。后者其实无可非议,因为我们所鼓吹的市场经济,原本就是要满足这类人的这类梦想。更何况,前者很可能也抱着类似的梦想呢。市场经济最不坏的地方,就是带给我们更多的自由,包括买车和开车的自由,当然,还包括给我们自由思考汽车带来的种种公害的权利,以及反抗商业广告在我们内心激发出来的物欲要把我们变为它的奴隶的趋向的自由。

志愿者精神篇3

发扬雷锋精神,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就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广大团员青年要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培养和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热爱集体、关心同事,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兖矿这个大家庭里闪闪发光。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公司对外开发建设服务。

发扬雷锋精神,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就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广大团员青年要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的号召,要做遵章守法的模范,要在“好儿女志在四方”活动中及安全生产中充分体现共青团员的先进性,要实事求是地带头执行好各种规章制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周围的职工做出表率。

发扬雷锋精神,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就要有敢为人先的作风广大团员青年要踊跃参加“发扬雷锋精神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活动,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3.5”学雷锋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三月雷锋来、四月雷锋走”的形式活动,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树立长期服务的思想,要创新形式,开拓思路,把学习雷锋活动做到实处。

志愿者精神篇4

关键词:志愿服务;创先争优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26—02

志愿服务提倡的是奉献、友爱、进步精神,志愿服务的精神不求回报的付出、平等尊重他人,以及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志愿者服务的理念中更能彰显它的精神和推动作用。志愿服务精神可以让党员在奉献中磨练品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一、服务模式

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江西护理学院志愿服务队为例)(见图1):

(一)招募和培训志愿者

定期召开动员大会,并对有志参加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评估,了解其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召开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让新成员们明确志愿者的工作职责、范围、沟通技巧等内容。坚持培训过程规范有序,严格培训制度。开展大型志愿服务岗前培训讲座80余次。由指导老师不定期对志愿者分次分批的进行健康知识培训,例如: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中风病人的护理等。在接受培训后,志愿者们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服务工作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水平。

(二)明确主题,精心策划

志愿者们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积极的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每周六上午,由党员志愿者统一安排,将学生志愿者分到各个医院、社区和福利院,各个站点均有相关志愿骨干负责。遇到节假日或重大庆祝活动,配合江西省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中心,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大型公益活动。

(三)服务对象

多年来,党员志愿者们积极主动挂钩各大医院、社区和福利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210余次。参加服务的学生2.8万余人次,服务对象达7万余人次。

(四)认真总结,自我激励

每次活动后实行周会制(约210余次),对活动进行工作总结、经验交流、问题反馈、任务分配、统计数据等。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及服务准则,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向社会展现志愿者的风貌。坚持激发内在动力,创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充分运用教育、管理、政策等多种手段,强化志愿精神,创新志愿者激励机制。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组织开展宣誓、授旗、征集志愿服务感言、向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活动,增强其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施星级评定,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志愿者组织依据志愿者年累计服务时间100、200、500小时,分别授予其一、二、三级荣誉称号,授予“优秀志愿者”。

二、管理制度

(一)一级管理

志愿服务队内部管理,包括志愿者骨干的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为了保证服务效果,坚持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多次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主题培训建设,以及培养初期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最后达到培养一支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真正能干事以及艰苦创业的志愿者骨干队伍。为了使志愿服务队向着持久、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编写和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包括:愿者服务规范、志愿者职责规定、志愿者考核机制、志愿者信息报送规定、志愿者服务工作手册等。

(二)二级管理

由学院志愿服务队和医院、社区、福利院及有关部门联合,共同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双向沟通:一方面:志愿者通过交流经验、填写居民健康保健卡等形式,将服务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向学院志愿服务队反馈;另一方面:学院志愿服务队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志愿者意见集中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分别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起到桥梁作用。这样实行层层质控,加强沟通,保证了服务质量。

三、开展服务

每当节假日或重大庆祝日时,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公园、社区,为人们进行健康咨询、测血压、测体重、测身高、推老人踏青、为老人庆祝生日等。平时,志愿者们活跃在医院、社区和福利院,各站点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在医院,志愿者们面对病患进行着话疗、健康咨询、卫生整理等服务;在社区,志愿者们建立病残居民健康保健卡、健康知识推广、健康普查等活动;在福利院,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贴心的陪护、健康检查等志愿服务。志愿者的足迹已经遍布5所三甲级医院,4家福利院,7个社区。近2年开展大型活动8次,参加志愿服务约600人次。小型活动70余次,参加人员2000余人次。包括:街头咨询、测体重身高、测血压、推老人上街、分发传单等。文艺表演参加人员约200人次。

四、特色创新

(一)营造和谐社会,民族团结

多年来,我们坚持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努力做科学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以自身弘扬新风和传播文明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行动中去。2010年10月,志愿服务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面孔——班的同学,在10月16日,7位班同学作为首批志愿者,参加了“重阳节敬老志愿服务”。

(二)志愿者的培养和提高

志愿者精神篇5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为进一步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逐渐推进学雷锋、树正气志愿服务常态化,营造浓厚的正能量氛围,2019年3月5日下午清泉社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清泉社区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共有120余人,其中有万莲街道办事处、清泉社区母子警务室平安志愿者工作站、清泉社区干部、在职党员、水务集团泉园营业所、沈阳燃气沈河分公司、育鹏小学、万泉集团、辽宁省肿瘤医院、浑南中心医院、沈阳农商银行、盛京银行万泉支行等单位的党支部党员也一起参加了学雷锋活动。

首先由万莲街道林旭主任发表讲话,他指出,清泉社区志愿者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令他自豪,希望每一位志愿者能够参与到网格化工作中来,在今后的网格化工作中尽一份力量。随后,以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拉开志愿服务序幕,志愿者们纷纷拿起劳动工具来到清泉小区19委,捡垃圾、平地面、清招贴,大家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干的一丝不苟。与此同时,沈河燃气公司和水务集团泉园营业所的志愿者们还到居民家中排查安全隐患,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一脉相承,是优秀中国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雷锋的道路在延伸,雷锋的传人在壮大,雷锋精神将在清泉社区传承下去,并转化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让雷锋精神成为引领生活的阳光雨露,滋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志愿者精神篇6

关键词志愿精神大学教育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进一步深入,经济多元化已成为时代特色,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剧烈变迁,社会进入了财富差异化分配阶段,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快速彰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非常庞大,志愿者服务以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志愿者服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与西方市民社会的志愿服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公民的志愿精神较为稀缺,社会整体的志愿服务氛围未能跟上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巨大需求。重新疏理传统文化中的志愿奉献文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志愿者服务的经验,培养全体公民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志愿者服务行为,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志愿精神教育还未能得到重视和普及,将人文关怀视为己任的大学教育应该争当先行者,给大学生群体施以奉献、友爱、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的养料,让他们率先成为拥有志愿精神,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群体。

一、社会发展呼唤志愿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乐善好施、济危扶困的慈善、志愿、奉献传统,但是站在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志愿精神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普遍程度非常有限,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传统社会封闭的家族结构决定了志愿服务大多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以物质上、劳动力上的互帮互助形式展开。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关志愿精神的阐述可谓历史悠久、数量繁多,但志愿精神一直未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文化的高度,社会生活中志愿服务行为没有成为一种常态性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志愿者服务的导向不明确,志愿者服务法制法规不健全,民间志愿者组织不发达,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管理不完善,导致我国现代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步履缓慢。

真正的志愿行为是一种非功利的利他行为,不是行为主体一时的冲动,也不是行为主体慑于外在权威和舆论压力的被迫之举,而是受以平等互助、同情关爱、奉献利他、社会责任为主要内涵的志愿精神所驱使的,是行为主体自知、自觉、自主、自愿的行为,是行为主体内在要求的反映。要激发人们的志愿行为就必须首先培养行为主体的奉献意识和志愿精神,需要在公民的心中撒播志愿的种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众多的贫困人口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局部地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让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变成了赤贫;因病致穷、因学致穷的家庭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发展、许多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濒临灭绝……妥善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切问题的解决,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行动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但是,在日益严峻的贫困形势面前,政府行为经常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志愿者群体通过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协助与支援。

由于受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奉献意识、志愿精神普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对志愿者服务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观念上的障碍,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尚未真正形成。社会的发展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呼唤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志愿服务行动。

二、大学文化孕育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关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不仅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而自发主动产生的一种奉献精神,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的接力场,是时代精神的诞生地,是为社会树立知识标准与思想标准的圣地,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是传播社会文明的先锋。大学引导社会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在精神上的诉求。自从大学诞生至今,人文关怀便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一方面,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平等,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成为大学教育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培养受教育者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责任品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源源不断地造就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丰富、道德健康、能力健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公民。志愿精神正是一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文关怀精神。志愿精神作为现代公共精神的主要内核,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怀。志愿精神的根本不是对某一个或某部分人的援助或救济,而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幸福。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体对全人类平等、公正、自由的价值诉求以及在此精神激励下的谋求人类幸福的实践行为。志愿精神所体现的奉献、利他、互助、人道等价值观正是大学人文精度的核心追求,博大的大学精神中孕育着志愿精神的所有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志愿精神本是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内在地拥有志愿精神培育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是我国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指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时所彰显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继承。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得以体现。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主选择、自我实现的参与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成为大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中,不断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和提高自己。

三、志愿精神培育之内容设计

当前,志愿精神还未能走入社会主流文化的殿堂,志愿精神也不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德目,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总是与自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品质来联系起来。相应地,我们在设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时,重点关注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等志愿精神的核心要素。

(1)自愿。志愿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甘情愿和不为外力所驱使的特征。志愿者在内心道德命令的指引下,本着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信念,自发地执行志愿行为,才是真正的志愿精神的体现。志愿者的活动动力只有来自其自身,才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可能保持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如果志愿者的志愿活动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道德义务,这种行为将不具有持久性,行为本身也无法诠释志愿精神

(2)奉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追求自我发展,合作也成为一种更为智慧的竞争手段。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每个人只顾小集体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将会形成一种社会集体冷漠:公共事业无人问津,弱势群体无人关注,人文关怀成为空谈。奉献精神正是解决这一困境最为有效的药方。奉献是一种利他行为,奉献行为最大的特点在于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时间、精力、财富。我们要倡导奉献精神,倡导人们持续不断地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地多为他人、集体、社会甚至人类做有益的工作,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3)友爱。友爱是一种情感,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互动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情感。友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等地关心与帮助,这种关心与帮助也都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友爱起于个人善良的本性,止于大家温暖的体验。志愿者在各种公共场所对陌生人的友爱行为,会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们带去温暖与亲切。人们只有内心充满爱,充满了对同类无差别地爱,才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才可能在志愿行为中体验成功与喜悦。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友爱精神,让大学生们自身沐浴在爱的世界里,让大学生们将内心的爱以志愿行动的方式撒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4)互助。互助本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彼此帮助而达到同时提升双方利益的活动。如果说奉献是一种没有任何诉求的单向地帮助他人,互助则是一种通过帮助他人而影响更多地人参与帮助他人的行为。首先,助人者得到自助。志愿者在帮助他人,让他人克服困难、改善状况、提升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某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其次,受助者在获得志愿者的帮助而改善生活、提升能力、获得发展后,也将会具备条件投入到关心他人与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的志愿活动中。助人自助和受助后助人,最好地体现了志愿精神与志愿行动的宗旨,是志愿精神得以不断传递、志愿行动永不枯竭良性循环。

(5)尊重。志愿行为不是施舍,而是志愿者心怀同感的从事服务,志愿者应该理解受助者的情绪、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学会尊重他人是必修课,只有在尊重他人、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才能真正完成志愿的使命。

(6)人道主义。大部分志愿活动都是基于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怀而发生的,在伦理上我们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民族、阶层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求人类全体的幸福生活。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操,引导他们学会关注人的尊严价值,以类的眼光正确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是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基础工作。

(7)公共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的呼声。大学生加强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加强对诸如环境污染、教育不均、医疗困境等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在探索和实行志愿精神培育的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将志愿精神培育列入必要的课程内容计划,但在实际教学中可将其融合到其它诸如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需要墨守成规地按照志愿精神内涵各个条目进行分门别类地养成教育,因为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公共意识等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更不该将其人为地区分开。志愿精神的培育是系统工程,需要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奉献志愿意识。

四、志愿精神培育之路径发现

大学教育担当起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伟大使命,担当起引领民族大众不断增强志愿善意识、普及志愿行为的伟大使命,正是体现了大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也体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应该在尊重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并付诸实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履行其文化先行者的使命。当前,完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加强志愿精神宣传、重视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教育较为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完善工作机制,全心全意服务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事业存在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行动难持久、动机功利化等问题。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既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壮大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又要设法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扩大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

构建便利可行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让有志于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既能方便获得志愿活动的信息又能在参与志愿活动中接受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志愿者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活动信息制度,通过网络、短信平台、校内志愿者组织及时将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建立志愿活动组织管理制度,从活动策划、人员组织、任务执行、舆论宣传、效果评估等方面严格规范。

我们倡导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主张大学生无偿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但适当的激励更能促进大学生志愿事业的发展。学校应制定一套相应的激励制度,设立合理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指标,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充分的价值肯定,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奖励。学校可以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评优评奖指标中,志愿服务可以作为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社会实践评定、奖助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奖的依据。适当的激励制度既是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肯定,而且将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从而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

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集中或者分散的培训。一是进行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进行志愿知识的培训,包括关于志愿服务的一般性知识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领域需要的知识,如生态环保知识、医疗健康知识,心理咨询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等。三是进行志愿服务的权利义务及纪律培训;四是进行志愿服务技巧和礼仪培训。

其次,要加强宣传倡导,潜移默化提升志愿意识。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宣传和倡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这样的舆论文化环境就会使志愿精神深入到大众,内化为每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再次,要重视课堂教学,理直气壮宣传志愿精神。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迅速壮大,高校已成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主阵地,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除了课堂教学,平时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要开展志愿活动,身体力行培育志愿精神。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主要集中在扶危济困、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高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活动方式、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把志愿行动与学生所学专业、社团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寒暑假期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形成具有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应采用大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平等地加以引导,很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引导人、培养人、凝聚人的功能,在实践中培育志愿精神。

总之,志愿行动的数量与质量日渐成为衡量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指标,志愿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志愿精神的培育,为青年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和现实志愿行动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壮大志愿者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的机制,形成“志愿精神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培育引领社会志愿风气普及”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旷芳.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2]余蓝.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思路.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10月.

[3]弓丽娜.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4]孟凡平,赵佳宾.论志愿精神的内涵及历史渊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2月.

志愿者精神篇7

关键词: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01-04

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效应和重大影响。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正在深化,理论研究也在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方兴未艾,思想理论工作者加强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为其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志愿精神的文明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志愿精神的文明起源

一些学者认为志愿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慈善文化和西方的宗教精神。16世纪中叶,一些从欧洲来到北美的移民,为了反抗宗教迫害,他们互相帮助,克服各种困难,渐渐形成了群体精神和利他精神。19世纪初,最早的志愿者活动在西方社会悄然兴起,后来发展到许多国家。

志愿者在亚洲、港台地区多叫“义工”。开创性、标志性人物是南斯拉夫的德雷莎修女(1910-1999),她于上世纪40年代从南斯拉夫来到印度办贵族学校,由于高度同情印度的穷人,于1948年毅然离开住了二十多年的天主教修道院,脱掉修女道袍,深入到加尔各答赤贫人群中,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义工生涯,致力于解除贫困,还开办了临终关怀院,坚持为垂危病人擦身子,亲自搬运尸体。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世界上许多志愿者来到加尔各答参加到她的义工行列,一些有钱人也隐姓埋名地去做义工。作为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曾于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笔者认为,不只是西方、国外真正的宗教,而且包括中国的真正宗教,都是慈善为本、贬恶劝善的。我们不必受西方把持志愿精神话语权的影响,如果谈起精神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等思想源流更为悠远。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仁者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思想都值得批判继承。当然,我们也要善于吸取世界一切有益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当今我国志愿服务所体现的志愿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统一,是助人与自助、手段与目的的统一的体现。

2.志愿精神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响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号召,持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阶段。它培育了一代人,各条战线都涌现了大量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学雷锋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如美国西点军校都以雷锋精神教育训练军官。雷锋精神实质上也是志愿精神。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缓慢发展阶段。虽然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些领域、一些人群的道德滑坡,产生了“为个人主义正名”、“雷锋精神过时了”等争论。因此,志愿精神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90年当笔者访美时,见到美国大中学校里和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非常盛行,但那时我们国内还未以“志愿者”的名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处于迅速发展阶段。1993年初,首倡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995年5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实施方案》。1998年8月团中央成立了“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35个省级志愿者协会,高校还成立了2000多个志愿者协会,加上一大批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基地、爱心组织,形成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中至少有491万志愿者前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规模在奥林匹克史上创下了新纪录,这一年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高潮,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目前,志愿服务活动正处于常态化、持续发展的阶段。志愿者活动有着自发与自觉并存、分散与组织共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大规模与常态化相结合等特点。如山东苍山县一批80后、90后青年通过QQ群自发建立起“苍山慈善义工联盟”,他们热情高涨、活动丰富,成员已发展到300多人,得到该县各界的支持和普遍赞誉。

二、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基本特征

1.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

志愿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不受名利驱动、不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参与社会生活和公益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体现出的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崇高伦理精神。

简要地说,志愿精神就是自愿从事各种社会公共服务活动、对社会对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有的同志认为志愿服务与慈善捐款有本质区别,强调志愿服务的亲身实践和直接体验。这虽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慈善活动含义更广,可包含志愿服务;有的志愿者组织也称自己为慈善组织,如前所述“苍山慈善义工联盟”;有的称自己为慈善志愿者,如陈光标不仅经常捐款济困,而且也亲身实践,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带着大型挖掘机赶去灾区,亲自救人。许多慈善捐款还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应更多地看到慈善活动、大爱精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奉献、共同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信念。我国把它简炼地概括为八个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本质首先是奉献。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不求回报的情况下参与的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所有活动,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动人的友爱精神。提倡志愿者珍爱生命,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友爱无碍,平等尊重,这就是友爱精神。这种友爱跨越了国界、种族、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分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也付出爱心、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生命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世界更美好。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境界的早日实现。

2.志愿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性。志愿精神无不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通过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维护,在人道主义实践中、公共服务实践中体现出这一精神。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动的体现;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产生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第二,自愿性。发扬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自觉自愿的。他们具有觉悟、理性、激情,心甘情愿,以此为荣、以此为乐,没有强制性。

第三,无偿性。志愿服务活动凭的是志愿精神,不取报酬,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志愿者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公益性。志愿精神支配下所从事的活动,是社会公益活动,不论是扶贫济困、救死扶伤,还是抢险救灾、义务劳动等等,无一不是为他人、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第五,组织性。弘扬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有组织的;不论是教会组织的,还是学校组织的、共青团组织的,都具有组织性。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起来力量大,组成社团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活动、持久地发展公益事业。在现代法治社会,志愿者都有登记、注册、培训等制度;离开了组织性,志愿服务活动不可能常态化、规范化发展,也不可能有效地培育、形成和弘扬志愿精神。

第六,价值性。志愿精神具有人文价值、社会主义价值。生命价值、人道价值、道德价值,都是人文价值,这是志愿精神的共有价值。自愿从事非营利的社会公益活动是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的道德性的集中体现。志愿精神是伦理精神,是德性,是德行之魂。志愿精神支配下的行为、品德正因其无功利性驱动,才称其为美德。而当今我国的志愿精神除具有人文价值之外,还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因为它是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汶川地震救援和灾区重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亚残运会、园博会的成功,无不增强了志愿者们和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认为是扬了国威,为国争光添彩。可见,志愿精神源于人道精神,又高于人道精神,弘扬志愿精神,既是弘扬人道精神,又是弘扬主旋律。所以说,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是我国志愿精神的核心观念。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第七,融汇性。我国的志愿精神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精华汇聚融合的体现,是汇聚融合于一炉而成。它既包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借鉴汲取了国外的有益文化和志愿服务的某些运作方式。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关怀弱势群体、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衷共济”,“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仁者爱人”,这些传统美德文化是我国志愿精神的土壤,成为志愿精神的突出特质。我国由于过去民间组织、社团偏少,志愿服务多采取“党政支持,工青妇承办,社区运作”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道德建设的加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逐步发展。在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之后,我国为了巩固扩大志愿服务的成绩,正在加大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吸取“公民参与、社团运作、社会支持、政府委托和法律保障”的优长,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尽管“志愿者”提法是舶来品,但它是世界文明的精华和有益文化,我们借鉴后融入了中国特色,显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1.从四个方面看志愿服务的价值

除上面“价值性”分析的志愿精神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主义价值外,还可从其它视角分析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方面分析其价值等。这里从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关系视角分析志愿服务的价值。从这些价值看,它们都具有育人的价值或是通过育人才能实现这些价值。

从个体身心关系视角看,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的导向价值;从个人与他人关系视角看,具有优化人际关系的促进价值;从人与社会关系视角看,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价值;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看,具有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协调价值。

2.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方面分析志愿服务的多种功能,如它具有补给社会福利、调剂社会分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等。这里重点谈谈它的育人功能。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属于复合型的社会实践,具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和实践育人、情境育人、体验式教育的显著特征,因而是培育和弘扬以“奉献、互助、团结、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强大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优良品德的养成教育功能、社会的道德整合功能两大方面:

首先,它具有促进志愿者心理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和优良品德形成的养成教育功能。尽管志愿者在开展活动前和活动中都有学习、培训的显性教育,但更多地是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是知行统一的教育。

一是促进志愿者品德认识提高的功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能提高对国情、社情民意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认识,对我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认识。这些认识许多是耳闻、目睹大量事实后形成的,因而体验深刻。这些品德认知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牢固思想基础。

二是增强熏陶感染志愿者品德情感的功能。志愿服务活动本身便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情境式教育,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大情境中受到情景的熏陶、感染,品德情感迅速升华以至达到新的境界。他们在奉献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增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他们在大型活动(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庆典等等)中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这些健康的情感体验成为催生他们不断奉献爱心的强大动力。

三是激发磨炼志愿者顽强品德意志的功能。志愿者在社会服务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甚至是面临舍己而救人的生命极限考验,他们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焕发了巨大的耐挫力,体现了顽强的毅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变得更加勇敢、顽强,大大增强了自已的适应能力和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

四是坚定塑造志愿者品德信念的功能。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塑造和坚定人们的品德信念。品德信念是建立在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基础上的“合金钢”,是人们矢志不喻做好事的强大精神支柱。如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已有5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中西部地区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11个项目服务,其中四分之一(即8000人)服务期满选择了留在西部工作,献身西部开发,决心为推进共同富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是持久训练养成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功能。中国首善志愿者、道德模范陈光标从不间断志愿服务活动,汶川地震一发生,他便以最快速度带着几十台重型挖掘机开赴灾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援工作。“中国好人网”创办者谈方教授,面对媒体采访和关心的人问他当老师和做志愿者的关系时,他说,我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头脑,我做志愿者、办“中国好人网”是用践行科学理论的行动去感染人,教师到了年限要退休,志愿者作为好人事业永不退休,“生命不息,善行不止”。许许多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养成了崇高的道德品质,验证了说过的话: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才是最难的。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养成了高尚品德,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已达到了“慎独”的自为境界。

其次,志愿服务活动还具有强大的社会道德整合功能。其道德整合功能具体表现为优化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育人效果的倍增、连锁、拓展、放大等功能。它不仅使志愿者本人通过志愿服务“作奉献,受教育,长才干”,而且,受助的人们除了感谢、感动外,许多人都深受教育、感染,深深体会到“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在走出困境的同时,决心也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甚至还动员家人、朋友都来做志愿者,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优秀志愿者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如在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先进事迹感召下,武汉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数百个“吴天祥小组”,做了大量的公共服务、扶贫济困的好事,大大优化了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正如歌曲所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因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教育环境的优化,持续发展的志愿活动不断弘扬着志愿精神,大大促进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优良道德氛围的形成,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志愿服务有着如此强劲的育人功能,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9年7月中央文明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同时,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四、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我们不但要响应党中央、教育部的号召,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还要总结经验、探索机制创新、加强理论研究,一道把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的事业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了更好地培育弘扬志愿精神,必须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常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志愿服务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把培育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同培育弘扬志愿精神结合起来,这是根本。

第二,将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道德模范的活动制度化,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等七家单位今年5月12日已正式公布首次网上评选出的百名优秀志愿者。形成制度才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多渠道筹措志愿服务基金和慈善基金。为志愿者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和改善交通、误餐补贴。基金筹措机制是重要条件。

第四,促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如各类爱心社团、慈善社团、公益社团、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更为充分地发挥其道德整合功能。

第五,注重法制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例如,明确志愿者组织的性质、地位、权利和义务,对慈善志愿者捐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对慈善基金的运作应做到透明,使捐助者明白,对因志愿服务而受伤和牺牲者给予医疗救助和抚恤等。民政部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遵循“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四原则促进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慈善事业的发展。这是法规保障机制。

第六,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机制。建立健全各种志愿服务网络。适时志愿服务供需信息,动员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搞好活动的对口安排和统筹协调,以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效率效益,避免盲目性。

第七,建立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志愿服务活动事前、事中的培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避免低效和无效劳动。

第八,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由文明委牵头,协调政府服务、市场运作、志愿服务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良性运行,同时还要搞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聂阳阳等.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践行与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陆士桢等.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3]谭建光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李亚平等.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11-09-10

志愿者精神篇8

论文关键词: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

一、利用红色资源培育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

第一,利用红色资源能够不断丰富志愿精神内涵。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过程中,红色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发挥其现实作用,而必须由志愿者主动地学习理解后,才能对志愿者产生积极的影响:红色资源中所蕴涵着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其实就是志愿精神中“奉献”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而红色资源中所蕴涵的“团结互助”的道德价值观,不仅是当代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也是志愿精神中“友爱、互助”的具体表现方式。通过组织志愿者学习红色资源,就可以将志愿精神具体化、现实化;同时利用红色资源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地丰富志愿精神的内涵,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第二,利用红色资源能够促进志愿者践行志愿精神的自觉性。当代大学生具有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的特点,容易受群体和环境的影响,而红色资源直观生动,对大学生志愿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参观学习红色资源,可以激励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大学生坚定参加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可以有效地避免简单的说教形式,提高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因此,运用红色资源对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诠释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使志愿者的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激励,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改变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不可持续性,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延续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传承性,更好地培育和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

第三,利用红色资源能够拓宽志愿服务新战场和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红色资源是新时期新时代下大学生的特殊课题和鲜活教材,在培育和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优势。红色资源在传播的过程中,以历史为主线,以事实为根基,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党和人民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风雨历程,从不同的程度真实展现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上较为单一,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都具有相似性和重复性,导致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吸引力,没有生命力。而红色资源的丰富性和普遍性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有效地拓宽高校志愿服务的新战场,不断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同时,红色资源中所蕴涵的丰富创新价值,可以有效地为志愿精神的培育开辟新的战场,从而有效地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二、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措施

第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积极认真做好对红色资源和志愿精神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政府宣传部门要通过评先评优、评比表彰等活动和形式,塑造和表彰一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着突出表现和受到群众好评的优秀志愿服务者,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从而更为有效地培育和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而高校应该利用共青团工作的覆盖性和全面性,做好对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志愿精神的倡导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和志愿服务活动结束之后,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做好新闻和事件报道工作,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深入地加以宣传,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同时,结合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志愿者加以评比表彰,正面宣传,形成一种个个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人都提倡志愿精神,使得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精神深入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使志愿精神外化为大学生的自主自觉行为。

第二,健全保障机制,做好支撑保护。在当前,制约我国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一个重大因素,就是我国的志愿服务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要使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有完整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持,确保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首先是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增加对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补贴;其次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努力争取更多的活动经费,积极协调其他各部门之间的相关资源,包括向社会争取资金和资源,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和顺利;再次,高校在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源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可以尝试争取国外慈善机构或者友好人士的资助扶持,不断加强与国外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做好培训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要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力度,规范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管理,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行的规范性,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管理,从招募志愿者的环节开始规范,然后紧接着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同时明确志愿者的考核和奖惩等环节的相关规定;招募培训好志愿者之后,高校志愿组织还要注意做好志愿者的建档工作,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性,同时志愿者组织还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考核和奖励,从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

在培训的内容中,尤其要注意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培训时,一定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对红色资源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了解,树立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思想上成为合格的志愿者,保证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更加圆满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专业化、职业化,进一步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和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

志愿者精神篇9

关键词:公民社会;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134-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公民社会开始在我国的历史舞台渐渐形成,而志愿精神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能够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在公民社会背景下,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公民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则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志愿精神的培育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拓宽了思路。

一、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意义

“志愿者精神在一个社会的存量,是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关键指标”[1],志愿精神是公民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志愿精神的人们,为他人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折射出的是一种公民意识。高校是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阵地。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如下:

1.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促进公民精神形成的基础

贺敬之先生说:“校园文化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歌曲、一本书能够影响我们一辈子。”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功利主义色彩明显,他们常常用金钱来衡量身边的一切事物,总是追求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面;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缺乏关爱,对身边的人缺乏爱心,对人生、生命和社会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如何担当其责任。

志愿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在价值观方面的迷茫、困惑和疑问,能促使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认同,将志愿精神的内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矫正自我,以消除他们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冷漠与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公共意识,强化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地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公共责任。

2.有利于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的提升

人们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过得更加有意义。对于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想要体会成功,过有意义的人生,志愿服务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被他人和社会需要,被人尊重,被人喜欢和感激,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这将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同,有利于理解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有利于从小我走向大我,提升公民的主体意识。

公民社会是由具有公民责任的公民所共同构建的,每个公民都是公民社会中具有社会责任的平等一员,都对公共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志愿精神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使其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把握自身的社会角色,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能体验到主人翁精神,认清并积极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能力及公民素质的提高

志愿服务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联系到一起,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管理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团体合作意识,而且也能提高大学生处理问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2]。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对各项活动进行自我组织,对志愿团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服务活动进行自我

教育,这对于大学生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自己从未想象过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厘清思路,积极乐观地去认识和战胜困难,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磨炼自己的心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变得坚强豁达。

4.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议,是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

志愿精神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它符合时展的潮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3]。大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志愿服务行动将对未来社会的道德素质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志愿精神提倡为他人奉献,友爱互助,人与自然和社会共同进步,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志愿精神同时也是沟通的桥梁,能够促进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使得社会良性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由于志愿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因此,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但是随着志愿服务在各地的广泛开展,志愿者退出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志愿精神的缺失、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志愿服务还缺少经费支持、缺少法制保障、缺乏激励制度等是主要原因。以上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弘扬。

1.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缺乏认知

大学生初入学时对未来学习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设想,参加志愿服务积极性很高,但是有些志愿服务枯燥无味,或者是在志愿服务时分配到自己不满意的工作,他们的热情就慢慢衰减了,有些志愿者甚至直接退出志愿服务;许多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多以自我为中心,在权利义务的认知上只重视权利而忽视责任的担当,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有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只是一时的兴趣,还有的只是片面地追求表面的赞美,没有真正领会志愿精神的含义,不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还有的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志愿者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大学生对于志愿组织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志愿服务很难长期开展下去。

2.多数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由于受到经费、组织人员的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比较单一,而且重复性很强。经常是探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有时甚至会出现两个或者多个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到一家福利院探访的现象;再有就是打扫卫生、植树种草和义务卖报等活动,服务形式简单、重复。虽然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实际只是在搞形式,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应付差事。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参加的服务项目,比如西部计划、扶贫支教等重要项目,志愿者往往不愿意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志愿活动的单一和重复,大大降低了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感召力。高校要想真正地从内心培育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就必须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避免形式主义。

3.志愿服务活动缺少经费支持

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顺利开展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众所周知,志愿服务是无偿的服务,志愿者不为个人谋利,但是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发生比如交通费、用餐费等必须的消费,偶尔一次、两次也许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支付,但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费用支出往往会使得志愿者望而却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几乎都是完全依赖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单一的资金渠道,很少通过社会来募集资金。由于财政压力,学校用于志愿服务的经费严重不足,志愿活动的组织、培训和奖励等方面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活动开展的效果,也影响到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4.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早,已经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且对于志愿服务各方面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现阶段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提供保障,在校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缺乏社会经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出现权益受损的事件,再加上以“可可西里志愿者遇难事件”为代表的负面新闻的影响,志愿者对自身权益的保障存在很多担心,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

5.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总被人们误解为免费服务,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偿劳动。志愿者就应该是默默无闻、埋头为人服务的,甚至认为,志愿者接受奖励或者馈赠就是违背志愿精神。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只是单纯地强调奉献爱心、贡献社会并不能长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实际上,适当的激励是长期和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志愿者激励机制比较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志愿活动与学校现行的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同时社会对于大学志愿者创造的社会效益也缺乏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对策

1.要营造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人文环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塑造和培养人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也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个人的主观世界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

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宣传阵地,营造培育大

学生志愿精神的校园环境。利用校园媒体(广播、报刊、橱窗和文化长廊等)及时地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进行报道,详细宣传志愿服务的过程,并开辟专栏对优秀志愿者进行个人采访,对杰出志愿者的行为和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增强志愿者的个人荣誉感。通过开展以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和参观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志愿精神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志愿精神的培育寓于境、寓于乐、寓于情,将志愿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去,使得志愿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个人行动中。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营造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社会环境。要发挥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传媒全方位、持久地传播文化的作用,影响和感染社会公众,将有关事物渗透到社会公众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价值的认可,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一个包容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平台。据统计,上网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首选。通过网络可以使各地区、各高校的志愿者共同策划一项跨地区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志愿服务活动的声势。在各地同时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精神传递到每个活动区域。利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及时最新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分享参加志愿服务后的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还可以制作有关志愿精神题材的宣传片和Flas片,并将其到门户网站和论坛上,将志愿精神形象化、人性化。

通过营造有利于志愿精神培育的人文环境,在高校和社会中形成一种“我是志愿者,我光荣”的氛围,让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参加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2.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

志愿服务应该是真实的、积极的和具有挑战性和持续性的活动,对于形式主义的公园内打扫卫生、植树种树等这些本应该是园区工作人员份内的事情,让志愿者去做只会打击他们的志愿积极性,磨灭他们的志愿精神。高校志愿者们真正有兴趣、愿意关注的是有实质社会意义的志愿服务,比如“关注留守儿童”和“扶贫支教”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关注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也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方式。新颖、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使得志愿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3.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第三部门”,介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独立于政府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组织与政府就毫无关系。比如在加拿大,“法律规定政府为加拿大志愿者(VolunteerCanada)主要经费的提供者,并从拨款程序上给予严格保障,加拿大志愿者协会的90%的资金来自政府部门拨款”[4]。

雄厚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是志愿服务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高校自身要拿出资金来支持志愿服务,而且也要努力寻找社会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国家和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资金筹措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拨款,这也是志愿服务能够持续和稳定开展的坚实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无疑能够大力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虽然捐赠只能是出于公民自愿,法律不能进行强制性规范,但是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对捐赠行为给予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以此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4.健全有利于开展志愿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

志愿者组织是民间自治组织,政府应该从法律制度上认可志愿组织,制定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时应该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志愿组织发展的水平,考虑我国志愿组织的运作模式、志愿者的素质和政府的管理水平等。

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很好地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对于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志愿精神的传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承认志愿组织的合法性和社会角色等。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志愿组织应该为志愿者购买人身保险,为志愿服务解除后顾之忧,让志愿者毫无顾虑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大学生志愿者在权益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不再有所顾虑,志愿行为就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响应,志愿者队伍也会日益壮大。

5.完善有利于志愿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使人向着目标努力的办法。在志愿服务中会提出口号来鼓舞人心,但是口号毕竟是空泛的,时间久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激励机制对于长期性的和稳定性的志愿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需要有多重的激励机制来满足他们不同的激励需求。比如让志愿者从事与所学专业及与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来满足志愿者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及丰富生活的需要;对于杰出志愿者,可通过举办表彰典礼、颁发荣誉证书等来满足他们渴望获得认同的需要;还可通过一年一次或者一学期一次的志愿者聚会活动来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还可安排更多的工作机会及适当的升迁的机会来满足志愿者对于成就的需求;等等。合理恰当的激励措施对志愿精神的鼓励、服务项目的延续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状态[J].探索与争鸣,2008(2).

[2]王顺茗.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2010(8).

志愿者精神篇10

护理专业中职生志愿精神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1.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志愿精神在中国是相当引以为荣的公民精神。”这是1999年出版的《志愿精神在中国》一书对于志愿精神的定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精髓。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2.中职学生的志愿精神

中职生大多为未成年学生,需在成人的带领下,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中,是我国志愿服务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学校以各种方式开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领域,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中职生的志愿精神主要指中职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时所彰显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继承。中职生的志愿精神主要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得以体现。中职生根据自身特点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不断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从而树立信心、提高自己、找到社会定位和自我价值体现。志愿精神的培养与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中职生育德、成才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其将来的就业与幸福生活。

二、护理专业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意义

1.志愿精神的培养是加强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护理职业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崇高职业,它以病人为服务对象,运用护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为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与心理指导服务。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服务场所、服务性质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仁爱-责任-奉献”是护理行业的核心道德价值观,这与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有着很高的径合,他们都非常的强调奉献与爱心。现代护理的鼻祖南丁格尔女士按照现在的标准评判,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志愿者。她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提出了护士道德准则。她把护士的道德看得比护理技术更高,更重要。我们在对26家二级以上医院的护理部主任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100%认为具有奉献精神是一名优秀护士的首要素质条件;100%认为学校有必要对在校生开展志愿活动以及进行志愿精神的培养。可见,在这一问题上行业内有着高度的一致。

目前,我国的中职生大部分来源于普通教育中的成绩不佳者,而且年龄决定了中职生还没来得及形成稳定的个性,很多学生没有在普通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未来的认识十分模糊,缺乏学习动力,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缺少奉献精神和爱心,社会责任感缺失。然而,这些中职生毕业后要么进入高职学习两年后工作,要么直接进入护理岗位,是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主要来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及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医患关系。

在中专生的成长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途径和理念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志愿者活动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教育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将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正面的“内省”机制,有利于把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志愿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是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延伸,是参与社会、提升能力的实战训练或预演。通过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热爱本职专业高尚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2.志愿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

(1)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昼夜不断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护理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不断调整其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仅靠一个或几个护士的努力是远远不能够满足护理工作要求的。护士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以团队的工作形式,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如今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娇宠的他们,自我意识尤为强烈,漠视他人和集体,开展志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护理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2)提高沟通能力。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通过沟通,护士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促进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正确理解,顺利进行治疗,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在医疗纠纷中,直接构成医疗事故的仅占3%左右,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护与患者沟通不足,矛盾激化所致。护士每天穿梭于病房,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所以在医患沟通中护患沟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职护生多为独生子女,入学前接触的社会关系简单易处理,且其多数是初中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招生质量逐年下降,护生素质差,其中最薄弱的就是人际沟通能力,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沟通障碍。

通过参与医院内的志愿服务,如门诊导医、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活动,一方面,引导护生用身体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展示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护生在活动中找到了与人交往时的自信。激发了护生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使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得以提高。使护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院各科室的组成及功能,尽早接触护理专业,培养爱心,增强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让很多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利用专业特长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职业能力。通过参加志愿护理服务,让志愿者充分感受专业价值。在服务过程中,有可能发现自身还未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护士职业认知,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在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备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一个乐于为解除病人疾苦做出奉献的护士,才会有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美德,才能会为护理事业奉献一生。

中职学生开展志愿者行动,既是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

一种方式,又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志愿服

务活动中,必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使他们逐渐养成进取精

神。他们向社会提供的志愿服务是自愿行为,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奉献精神

是其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在青年志愿者行动中,青年学生付出的是向社

会提供的服务,获得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护士所应具备的

基本条件。

3.志愿精神的培养是中专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或助推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单纯,感情脆弱,面临的

心理问题令人担忧。这些学生既要顶着社会上~些人轻视中职生的压力,

又要承受家长“不争气”的埋怨,还要克服自卑心理,这些都是职业学校所

面临的问题,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志愿精神的培

养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志愿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强调的不仅

仅是人们对社会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让

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养成符合时代所需要的积极的、良好的健康人

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中职生志愿精神培养,也满足了学生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心理需要

和情感需要。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指导下,志愿者在服务他人,

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完善,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通过志愿服务活

动来更多地融八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满足社交需要和归属需要;志愿者得

到了精神和心灵的满足,学生可以通过对别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来获得进~

步的自我评价与认可,满足个人自尊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

另外,在志愿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各界优秀的志愿者,他

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财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不容小

觑。所以,志愿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志愿精神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志愿精神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

先进的价值观念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实践“三个代表”及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个统一的整体,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

补充,共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人与

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要求是一致的。

建设一个各阶层和睦相处、各成员尽其所能、人民的聪明才智全面发挥、人

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到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和

谐社会,离不开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参考文献:

[1]黎雪梅,李继平,王国蓉.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5,(9):533-534.

[2]黄晖,王歆.浅析高校发展建设中志愿精神的培养.

[3]董学智.怎样对中职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中国民族教育,2010,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