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乐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7:08

龙舌兰乐队篇1

特基拉小镇最负盛名的JoseCuervo酿酒厂内的蒸馏铜锅。

特基拉上桌,将佐柠檬与盐一同被喝下。

梅兹卡尔来自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oaxaca)附近,大多数是由家族小作坊手工酿制,且少有陈酿,保留了酒的纯净,那“略带海风的咸、蔬菜花香、烟草酸、油烟味、土壤味和决不妥协的纯粹”,仿佛让人回到墨西哥的阳光乡野。人生的最后一杯酒

墨西哥城康德萨区(Condesa)就像纽约的SoHo,时髦又怀旧,随处可见历史气息浓厚的建筑和雕塑,大学生和自由艺术家模样的年轻人穿梭在波西米亚气质的小商店、独立书店、咖啡馆和酒吧。藏身于此的LaClandestina(意为地下、秘密)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酒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幽暗、隐秘,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念戏剧的朋友Diego说,特基拉酒(tequila)已经“过时”了,而LaClandestina有墨西哥真正的“国酒”。

传说,印第安人目睹闪电击中一株龙舌兰,它的心燃烧后流出甘甜的汁液,被奉为神之甘露,这便是龙舌兰酒的起源。后来,西班牙人在印第安人以龙舌兰汁发酵酿酒的基础上,结合欧洲的蒸馏技术,酿造出了梅兹卡尔(mezcal)。正宗的特基拉是用一种名为“蓝色韦伯”的龙舌兰酿造的,酿制梅兹卡尔的龙舌兰则不限种类,大部分原料来自于埃斯帕丁龙舌兰。

LaClandestina的砖墙上镶有三层支架,每层放置8只如同大号标本瓶一般的酒桶,里面是色泽各异的梅兹卡尔,通过错综缠绕的管子导向酒保的工作台,在暗红色灯光的映衬下,颇有欧洲中世纪炼金密室的氛围。酒单上详细标注了每种梅兹卡尔的产地、酒精含量、龙舌兰品种等,酒保仿佛是实验室的讲解员,面对成排的酒品热情地介绍:几号重口,几号清淡,第一次品尝一定要选11号,对酒量有信心的请跳至13号,还有水果、花香等轻量级选择……墨西哥瓜纳华托新年的街头表演。

普奎酒拥有美妙的调性,喝多了容易飘飘然。

我们点的梅兹卡尔上桌,跟特基拉一样是一小杯(shot)。Diego提醒我千万不能一饮而尽,而要用“吻”的方式,一点一点小口品尝。梅兹卡尔的酒精浓度可高达55%(特基拉通常为38%~40%),蒸馏过程中,龙舌兰心在巨大地炉中经过数日炙烤而产生特殊的烟熏味,若一杯干掉,就只剩呛辣,来不及区分繁复的口感,辜负了手工采摘、酿造的纯粹。Diego说,特基拉的生吞豪饮都快变成美国青春喜剧里烂醉派对的代名词了。我们品尝了三种烈度的梅兹卡尔,最烈的那杯,啄一口浑身都会哆嗦,火炙的辣、金属的涩、土木的香同时在口中炸开,冲破头顶,又迅速堕穿心口,留下饮弹而亡又死而复生的痛快。难怪英国作家兼酒鬼马尔科姆・劳瑞(malcolmLowry,1909-1957,名作《火山下》以1938年的墨西哥为背景)力推说,梅兹卡尔应该是一个人终其一生前喝的最后一杯酒。

Diego告诉我,梅兹卡尔在墨西哥的复兴,堪比一场寻找身份认同的文化运动。特基拉在世界上广为人知,但已经成为几个国际商业巨头游戏的棋子,而且特基拉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而梅兹卡尔来自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oaxaca)附近,大多数是由家族小作坊手工酿制,且少有陈酿,保留了酒的纯净,那“略带海风的咸、蔬菜花香、烟草酸、油烟味、土壤味和决不妥协的纯粹”,仿佛让人回到墨西哥的阳光乡野。近些年,梅兹卡尔开始在美国的纽约、旧金山等地流行,反向映射了墨西哥社会的多元化――从印第安文明到欧洲文化融合、近代美国的影响,墨西哥人一直在审视、定义“我是谁”。Diego指着一盘配酒的柠檬片说:看这上面撒的红色粉末,想知道里面除了盐和辣椒还有什么成分吗?下次去瓦哈卡,记得尝尝他们泡有龙舌兰虫(mezcalworm)的梅兹卡尔。坎昆街道上布满各色酒吧。

式样繁多的墨西哥啤酒。

墨西哥风味菜――香辣牛肉豆子煲。

墨西哥最著名的啤酒品牌科罗娜。

tips

龙舌兰酒家族

英文里,用龙舌兰植物酿造的酒,如pulque,mezcal,都可以统称为agavespirits,agave意为龙舌兰。其基拉最为知名,通常一提起龙舌兰酒就会直接想到它,其实特基拉只是梅兹卡尔酒的一种,根据酿造所采用的龙舌兰的品种不同,mezcal有很多细分。

常见的龙舌兰酒:

pulque,mezcal,tequila,齐瓦瓦州(Chihuahua)生产的Sotol,Bacanora,Racilla,Sikua。

去龙舌兰酒的产地旅行戴安娜神庙普奎酒馆内陈设复古,服务员也是老一辈酒吧人。

特基拉小镇背靠特基拉火山,离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六十多公里。严格来说,只有用这里生长的“蓝色韦伯”(龙舌兰的一个品种)酿出的酒,才可以被冠名为特基拉。小镇古韵犹存,充斥各种与酒文化有关的元素。可以参观当地最大最美的酒厂――有250年历史的“黑乌鸦”,它也是唯一一家未被转卖给外国人的酒厂,由一个纯正的墨西哥家族经营,现已传至第十代。龙舌兰酒的传统喝法

老到的饮酒者,会把细盐撒在左手手背靠近大拇指的地方,然后一口气完成舔盐粒、嚼柠檬片和大口喝下龙舌兰酒三个动作。

起义者普奎酒吧

(pulquerialosinsurgentes)

地址:av.insurgentesSur226(betweenColimaandDurango)metroinsurgentes,metrobusDurango

主营原味、调味普奎酒,有各种墨西哥特色水果口味,可以向酒保要小样品尝。

按杯子的大小(1/2L、1L、2L),原味价格分别为20、35、65比索(约7.6、13.4、24.8元人民币),调味价格分别为25、50、90比索(约9.6、19、34元人民币),接受信用卡。

需要携带证件,酒保会很仔细地检查身份证,以确保你到了法定年龄。起义者与众神的饮料

墨西哥城历史中心,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宪法广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涵盖国家宫殿、主教堂、艺术宫等景点。这天,我走出里维拉壁画博物馆,一支摇滚乐队正在街头表演,突然,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从四面涌来,直升机盘旋,我仿佛置身超大制作的mV中,而我刚刚才穿过殖民时期的欧式建筑群、阿兹特克帝国遗址,我顿时被一股强烈的超现实感淹没。

走到改革大道时,警察已组成人墙,墙内是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队伍。“泛滥地区黑社会一手遮天,女性和孩子成为暴力牺牲者,政府改革不公……”我身边的一位大叔把游行归因为以上的墨西哥社会现状,语气严肃但不激愤。

晚上,我和几个当地朋友在起义者普奎酒吧(pulquerialosinsurgentes)聚会。酒吧位于罗马区,一座看似废弃的四层旧楼矗立在繁华的街头,白色墙壁上手绘了一株开花的龙舌兰。酒吧的每一层都是独立装潢,主题迥异。一楼是吧台和小舞池,以年轻人为主,热闹非凡。二、三层演奏不同曲风的音乐,常有乐队现场演出,墙面满是民族气息与后现代风格结合的壁画、挂饰。这里的人气极旺,衣着正式的中年人,嘻哈风的街头青年,游客,统统混在一起,上下楼梯时常需要排队。我们直奔四层的露天平台,这里的吧台提供梅兹卡尔和啤酒,但主营的特色是梅兹卡尔的先辈――普奎酒(pulque,又译布尔盖酒)。

在印第安神话中,是龙舌兰女神创造了普奎酒,实际情况或许是:某个部落的人喝下了搁置过久的龙舌兰汁液,发现甜中带酸,别有一番滋味,从头到脚飘飘然,模糊中仿佛看见神明,与之对话。

甜美的味道、酒醉的幻觉,让普奎酒成为阿兹特克贵族的饮品,被用于祭祀仪式和庆祝作战胜利,因此也被称为“众神的饮料”。阿兹特克文明(14-16世纪)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中南美三大文明,今天的墨西哥城之下就是阿兹特克帝国的古都。当年西班牙侵略者科尔拉斯一行遥望城池,“一座人工岛屿,由三条堤坝连接陆地,城中高耸着金字塔,城里活动着各行各业的人”,一切是那么完美,建筑展现着另一种井井有条、神秘、梦幻般的文明景观,以至于科尔拉斯一行在回忆录中说这是梦中之景。在他们惊叹的金字塔里祭有人牲,传说在祭祀前给人牲喝的,正是普奎酒。

西班牙殖民时期,普奎酒的神性面纱不再,成为大众饮料,后经西班牙人结合蒸馏技术酿造出梅兹卡尔。原味普奎酒为乳白色,质地顺滑浓稠,几乎像奶昔。由于是自然发酵,普奎酒的酒精浓度较低(4%~8%),再加上可以和各种水果、食物调味,几乎喝不出酒味。如果说梅兹卡尔像每天劳作、醉倒玉米地的拉美硬汉,普奎酒则像舞动曼妙身体的印第安少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酣醉,欲罢不能。

当晚在座的朋友中,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antonio是一个诗人,留着墨西哥风格的小胡子外加一头混乱的黑发,因为英文不好总是沉默不语,显得比实际年龄沧桑十岁。几杯酒下肚,antonio不再害羞,指给我看墙上写的祝酒词:“普奎酒,你是蜜糖,也是苦痛,为何还流连在外,不进入我的体内?”他说接到了在纽约举行的拉美诗人朗读会的邀请,但有点头疼自己的英文问题,想来想去,只能带上几瓶普奎酒,才有信心开口。

我们聊到白天时改革大道针对黑帮暴力和政府不力的示威,Diego更正说,这次游行其实是教师组织抗议新政策对教育事业拨款不公。哲学专业的大学生ale接话说,和暴力的阴霾已经笼罩墨西哥的每个角落,黑社会渗透政治,财政和教育早已不是单一问题……由从古巴游学回来的emiliano牵头,谈话又延伸到古巴模式和整个拉丁美洲的复兴。antonio英语词穷,对着黑夜用西班牙语吟起他写的一首诗,我不懂那些词句,但听上去很像一首爱恨交织的情诗。

精酿啤酒口感更多,有醇厚麦香,有花香果香,有细腻的奶油口感,也有焦苦如咖啡的风味。一场由啤酒引发的奇遇elDepósito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批小型酿酒厂掀起一场手工精酿啤酒革命,挑战百威等啤酒巨头。这场革命并非为了革新,而是要回归到工业革命前的古法酿制,拒绝防腐剂等人工添加料,提倡小规模、个性化、多元口味的精酿啤酒。

大麦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这四者组合的变化和自身品质的不同,为啤酒的风味打下基础。根据所需风味不同,精酿啤酒在“糖化温控、煮沸时间、添加辅料和发酵温度等部分都有不同的设计”。精酿啤酒口感更多,有醇厚麦香,有花香果香,有细腻的奶油口感,也有焦苦如咖啡的风味。在精心设计的配方下,精酿啤酒有了更多可回味的东西,除了丰富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它好像多了人的情味。

世界上可说道的精酿啤酒不少,比如比利时修道院啤酒、被誉为“北方香槟”的德国白啤markischerLandmann、美国酿酒厂RussianRiver出产的plinytheYounger等。在墨西哥城,建于2009年的elDepósito世界啤酒广场是喝精酿啤酒的好去处,此处经营的本地和外国精酿品牌加起来将近二百种。

elDepósito处在康德萨繁华区的边缘。穿过路灯极少、空无一人的街道,终于“柳暗花明”――先是看到酒吧闪烁的灯光,慢慢走近,迎来开放式的店面,复古红墙,朴素的门脸,一半的木质桌椅摆在街上,满满当当的酒架,使得这里就像一个啤酒仓库。酒保会根据顾客的口味与心情推荐各式小众精酿啤酒,但不会过度推销。本地人大多周五来,此时整条街几乎爆满,杂耍艺人和流动小贩也来凑热闹,兜售有民间小吃、特色手工艺品,还有――电击。

向我兜售电击的大叔五十多岁,手握两支金属导管,像把玩一件精巧乐器一样,击出清脆的节奏,给心照不宣的酒客们发送信号。分别对应正负两极的金属导管,通过电线连接一只木制方盒,盒上的旋钮标有1~10的刻度,代表10~100伏特,用来控制电流大小。当地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电击可以减缓醉酒的不适,这个疯狂的游戏已成为墨西哥酒文化的一部分,朋友间以此比试耐力,被电得龇牙咧嘴仍乐此不疲。单人体验的话,需两手各抓紧一只金属导管,人多则可以牵手围成一圈,两头的人分别负责正负极。电流随着旋钮的转动一点点升高,直到客人喊停。那位大叔说,跟当地人相比,外国游客的承受力普遍要小一些,当然,这也取决于肚中已经装了多少酒。走在潮流尖端的老酒馆

霍奇米尔科(Xochimilco)在印第安语中意为“播种鲜花的土地”,这个水乡与墨西哥城历史中心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旅游和花卉是其主要经济支柱,密集的运河和人工岛屿,保持了阿兹特克人曾经的生活样貌。这里与墨西哥城的中心地带宛如是两个世界,小街两侧不见高楼,只有五颜六色的老房子。停在码头的船只色彩艳丽,顶棚绘有民族特色的花纹,这是运河的游览船。游览运河有几条价位不同的路线,按船收费,最长的可到达运河深处的自然保护区,来回需要将近一天。我选择了一条较短的路线,可以在日落前赶回码头。

我们的撑船人二十出头,是土生土长的霍奇米尔科人,像很多当地人一样,早早就在养花与撑船两个职业中做出了选择。运河岸边,每幢房屋的院中都缀满鲜花,水波荡漾之中,像一座座漂浮的花园。运河中有售卖烤玉米和辣椒啤酒的餐饮船,还有搭载玛利亚奇民间乐队(mariachi)的音乐船。一杯热辣的红色啤酒,配一曲奔放的拉丁民歌,如果不介意这二者都是旅游产业衍生的模式化商品,浪漫情怀还是有一些的。

船逐渐深入运河,河道越来越窄,据说旺季时常会交通堵塞。撑船人指了指河畔一栋欧式豪华宅邸,说豪宅的主人拥有这条运河上的大多数船只。再往前行进,房屋开始被树林、草木取代,撑船人聊起运河深处的鬼娃岛(isladelasmu?ecas),说曾在天黑时去过,至今心有余悸。传说,多年前有一个女孩在河中溺亡,无法使她起死回生的护岛人从此失去内心的安宁,不断在树上挂人偶玩具以安抚女孩的亡魂,人偶挂满了整个小岛;2012年,护岛人在发现女孩尸体的水域溺亡。几十年过去,那些娃娃的四肢褪色、脱落,一只只空荡荡的眼眶凝视着幽幽树林……有人说,一切只是护岛人在孤独中萌发的想象,我们的撑船人却坚信鬼娃岛有亡灵栖息,建议我们不要前往。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保护运河深处那片自然生态区的一种借口。

在这魔幻水乡,有一家大名远扬、走在时尚潮流尖端的老家庭酒馆――建于1971年的戴安娜神庙普奎酒馆(pulqueríaeltemplodeDiana),据说经营者的家族在当地酿制普奎酒已有百年历史。酒馆保留着老式传统,透露出不加粉饰的原始之美:地面铺满木屑,房顶悬挂五颜六色的手工剪纸,青色砖墙边矗立着一个或许曾叱咤于20世纪80年代的点唱机,唯一有当代感的陈设是墙角的冰柜和几台水果搅拌机。柜台后“看图识字”风格的手绘酒单,标示着芒果、菠萝、巧克力、芹菜等二十几种口味,其中居然还有牡蛎口味的。

自然发酵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普奎酒的生产与流通,欧洲人把啤酒带入墨西哥后,进一步削弱了普奎酒的产量,使它从“众神的饮料”变成少数经济落后地区的饮品,直到近些年来才开始复兴。戴安娜神庙普奎酒馆内,普奎酒原汁原味的沉淀,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这气质连许多新兴的时髦酒吧都想要模仿,于是,这里除了几乎每天都来的本地熟客外,也成为世界各地酒客的向往之地。

如今仍坚守在店内服务的仍是老一辈人,他们英文不太好,外来的客人要是跟他们说几句简单的西班牙语,比如Quedelicioso(美味)、Gracias(谢谢),会让他们的嘴角挂上一丝微笑。

tips

墨西哥城特色餐饮推荐

eltizoncito

正宗地道的墨西哥塔克(taco)连锁店,可以欣赏师傅从烧烤架上快手片下烤肉、菠萝、洋葱到制作完毕上桌全过程,味道和价格都极为诱人。

地址:CalleCampeche362-a,Cuauhtémoc,Condesa,06140Ciudaddeméxico,D.F.

neveriaRoxy

历史悠久的传统冰淇淋店,口味、制作、店铺外观都是浓浓古早味。

地址:av.Fernandomontesdeoca89,Cuauhtémoc,Condesa,06140Ciudaddeméxico,D.F.

Cafédetacuba

建于1912年的老牌饭店,仿佛坐在艺术馆里的就餐体验。

地址:Calledetacuba28,Cuauhtémoc,Centro,

06010Ciudaddeméxico,D.F.

CupcakeLove

披头士主题甜品屋,设计美到茶杯和菜单的每个小细节,甜食爱好者的天堂。

地址:BenjaminFranklin125HipódromoCondesa,

mexicoCity06170,mexico)

体验城中更多文艺风情

墨西哥竞技场

跟当地铁杆粉丝一起为自由式摔跤斗士叫好。这不单是一项竞技性运动,还带有极强的表演性质。可以提前做点功课,看看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摔跤王》(thewrestler,2008)。

地址:av.delasGranjas#800,azcapotzalco,SantaBarbara,02230Ciudaddemexico,D.F.,mexico

elpéndulo书店

被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可以喝杯咖啡,淘一本心头好。

地址:alejandroDumas81,miguelHidalgo,polanco,11560Ciudaddeméxico,D.F.,mexico

艺术宫

除了人类学博物馆、弗里达蓝房子等知名建筑景点,艺术宫也值得一看,在那里可欣赏墨西哥民间芭蕾舞团的表演。

地址:Violeta31,Guerrero,Cuauhtémoc,06300Ciudaddeméxico,D.F.,mexico

龙舌兰乐队篇2

搞笑诺贝尔奖由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创办,此人创办了一份名为《不可能的研究纪录》的科学幽默杂志,从1991年开始,每年颁奖一次。

入选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与其他学术奖不同,另类诺贝尔奖得主既不会拿到任何奖金,也得不到各方赞誉,更不可能使科学出现革命性进步――但是所有获奖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过。

按照传统,观众会在颁奖典礼上向领奖台抛纸飞机。典礼结束后,现场都由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负责打扫。尽管格劳伯在2005年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他仍然坚守职责。

为了与正式的诺贝尔奖“分庭抗礼”,搞笑版颁奖典礼通常在诺贝尔奖颁奖之前一周举行。获奖者自费到场领奖,奖品是由廉价材料制成的手工工艺品,4个星期内就会“土崩瓦解”,但颁奖者却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奖获奖者。

雷人获奖记录

2005年流体动力学奖 南极企鹅大便能喷出40厘米远。

研究人员宣布他们的结论时说:“企鹅是否愿意选择这种方式来排泄粪便,或者企鹅排泄时是否会受到风向的影响,这些疑问都需要通过一次南极探险才能解决。”毫无疑问,政府不会资助他们这次旅行。

2004年医学奖 自杀率与电台播放的乡村音乐数量有关。

即使你知道乡村音乐竟然能引发自杀潮,你也永远不会明白,为啥这些人会去自杀。

2008年生物学奖 狗跳蚤比猫跳蚤跳得高。

据研究小组介绍,他们设置了一些微小的跳高杆,让跳蚤们以背越式跳过。这项研究也许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知道狗跳蚤跳得更高的话,你就会知道:买一只狗被跳蚤咬到的可能性更大。

2007年语言学奖 老鼠不能分辨倒着说的目语和荷兰语。

公平地说,他们是想找到人类婴儿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以便更好地确定语言的进化起源。但是他们实际做的是:向世界展示了老鼠不能倒着说日语和荷兰语。

2006年化学奖 从牛粪中可以提取香草调味料。

也许可以,但是你会吃吗?

2006年鸟类学奖 为什么啄木鸟不头疼?

你可能会很费解:啄木鸟为“生存”撞树,经受1000多倍的反作用力,但是它们为什么不会头疼呢?它们如何防止“脑损伤”?平常人与优秀科学家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好奇的问题,科学家来把它解答。

2006年生物学奖 疟疾蚊子更喜欢林堡奶酪的气味。

下一次你去非洲,就不用带着驱蚊剂和蚊帐了。只需要带一块上好的林堡奶酪,放在帐篷旁边,然后你就能度过“一个不被蚊子叮咬”的晚上。但是,这种尝试估计没人愿意去做。

最新获奖成就

兽医学奖 发现有名字的乳牛产奶量较高。

和平奖 发现空啤酒瓶比盛满啤酒的瓶子更具杀伤力。

经济学奖 证明小银行可迅速变成大银行,反之亦然,并证明同样的事可发生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上。

化学奖 用墨西哥著名的龙舌兰酒制造钻石,方法是在高压器皿内加热龙舌兰酒,制成钻石薄片。

医学奖 美国加州的唐纳德60多年来每天不断敲打左手指关节,然后跟右手对照,看看是否会如他母亲说的导致关节炎。今年83岁的他说:“我两只手的指关节没任何关节炎迹象,可以向天堂里的妈妈说:妈妈,你错了。”

物理学奖 通过分析确定为什么孕妇不会摔倒。

文学奖 爱尔兰警队向一名他们以为是道路驾驶重犯的男子prawoJazdy发出逾50张告票,其实“prawoJazdy”在波兰语里是驾驶执照的意思。

龙舌兰乐队篇3

meXiCo狂野之城:墨西哥

在这座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里,星罗棋布着古印地安人文化遗迹、高大宏伟的西班牙殖民地建筑,它们是墨西哥也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宝贵财富。纵然神秘的玛雅文化让你魂牵梦绕,精致的壁画让你流连忘返,但让你爱上这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热辣性感。

热情的墨西哥人如同所有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一样,无论在大饭店、小酒馆、剧院、街心广场还是家庭聚会上,时时刻刻都可以听到马里亚契音乐动人的旋律。马里亚契乐队一般由3~5人组成,小提琴、吉他、小号是其主要乐器。演奏时,乐手们头戴装饰讲究的宽边大帽子,身着绣有精美花边的紧身“恰罗士”服,站立着一字排开,每人手中一件乐器,边弹奏边引亢高歌,曲调欢快热烈,抑扬顿挫。演至尽兴时,周围的人们都会随着跳跃的音符舞动起来,随声合唱。龙舌兰酒对墨西哥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墨西哥一样,带着辛辣而香甜的味道绕于舌尖,缠绵于喉头。

城市

体验

国民宫、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索奇米尔科码头。

个性游

听欢快的马里亚契音乐,举起龙舌兰酒,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就跟着节奏来一段奔放的墨西哥牛仔舞。

pRaGUeCZeCH魔幻之城:捷克布拉格

布拉格是个魔幻之城,它总能带给您无限的惊喜,它最美的时候是晨昏交替。夕阳残照之时,暮色苍茫之际,整个布拉格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这些气息从高高低低、造型各异的塔顶弥散、上升、聚拢、回旋,氤氲了整个城市,又飘荡在夜空中。

老城广场的魔鬼教堂酷似童话世界的魔鬼堡垒,阴森森、黑漆漆的外墙颇具神秘感,两个80米高的尖塔犹如燃烧的火把,让人赞叹敬畏。在冬天清冷的时光最适合来此仰望,一个人的寂寞唯有在这里才会变得美丽。

清晨,第一缕阳光在伏尔塔瓦河上慷慨地撒下碎金,查理大桥上衣袂飘飘的铜像被镀上鲜活的生命之光。魅惑的暗夜褪去,光明之城的模样现在世人面前。就连窄窄的黄金小巷也一扫卡夫卡的忧郁和清冷,到处是温暖的力量。

城市

体验

老城广场、查理大桥、布拉格教堂、卡夫卡故居

个性游

抛开地图和指南针,漫无目的地游走,切记带上想象和微笑。

GaLLeSRiLanKa怀旧之城:斯里兰卡加勒古城

加勒古城是距离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173公里的海滨城市。不过,它之所以出名并非由于海滩,而是城堡。荷兰殖民时期,为了显示其坚不可摧的统治地位,在此建立了一座标准欧洲风格的小城。这里有着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古城风貌,古街古道、古风古韵令人迷醉。加勒有用高大厚实的石头砌成的城墙,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反而使它具有了穿越时光的美。

位于斯里兰卡最南端的加勒荷兰城堡建在面朝大海的环形岬角岩石上,行走其上,恍若时光倒流。amangalla酒店是古城中最为奢华的酒店,它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殖民时期的风格,值得一看。而博物馆和古董店珍藏的各种岛国殖民时代的奇珍异宝则令人大开眼界。走过pedlar'sinn咖啡馆记得停下脚步去喝一杯,顺便欣赏一下主人搜集来的各种艺术品。有世界各地的老书、宝石饰品、瓷器和古董。

城市

体验

amanGaLLa酒店、加勒城墙、加勒荷兰城堡、博物馆和古董店。

个性游

独自在安静的狭窄街道漫步,或者随意去造访路边的民居,听主人讲述曾经的故事。

aUStRiaVienna优雅之城:奥地利维也纳

谈到维也纳,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是无数熠熠生辉的音乐家的名字?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是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过往?还是低调闪耀的施华洛世奇珠宝?

维也纳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维也纳森林。维也纳是多瑙河流经的第一个大城市,因此也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音乐使得全世界都侧耳聆听这个美妙的城市,除了每年夏天的露天音乐会、每个新年的新年音乐会,全年数不胜数的其它音乐会都吸引了全世界的爱好者。音乐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同样也能够塑造城市的灵魂。

城市

体验

圣斯蒂芬大教堂、音乐之家、金色大厅、美泉宫。

个性游

换上优雅的晚礼服,到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随着莫扎特的名曲翩翩起舞。

SinGapoRe秩序之城:新加坡

这个人口不足450万、国土仅699.4平方公里的、被誉为“城市花园”的小岛国并非浪得虚名,无论是开车、步行还是搭乘公车,每一个环节都足以折射出新加坡人的素养;无论是银行、商场、地铁,还是阿拉伯街、圣淘沙岛、赞美广场,在充满热闹的地方,都不失有序的氛围与礼貌的谦让。

新加坡街道平整洁净,大部分道路没有人行护栏,以绿化带隔离;灯杆、箱盖、指示牌排列整齐、色彩一致。各类建筑物外立面完好整洁,保养如新,见不到一块楼顶广告,见不到乱拉挂的空中管线。除主要商业街外,沿街建筑基本没有广告牌杆和店面招牌。各种车辆车容整洁,车貌美观,特别是环卫、渣土车辆,见不到飞扬洒落和滴漏现象。无论站在哪个地方,满眼皆绿,满目皆花。整个城市就像个大公园,道路两旁大树成荫,小树如林,大街小巷到处是花圃草坪,楼顶、阳台草茂花繁,处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

体验

圣淘沙岛、老巴刹美食街、购物狂最爱的乌节路。

龙舌兰乐队篇4

宁波市名取自“海定则波宁”,山峦起伏,水系众多,东海之邻,具有得天独厚的产茶优势。加上宁波自古人文之地,“儿童剧戏甬东天,一别侵寻二十年。海岸楼台青嶂外,人家箫鼓白鸥边。”文人墨客饮茶咏诗,为此地留下了浓厚的茶文化。

从名茶的品种来讲,诸如望海茶产于天台山余脉,宁海南溪温泉之巅,千米高山望海,终年受云雾之滋润,集天地之精华,外形细嫩挺秀,翠绿显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绿明,叶底芽叶成朵,嫩绿明亮。

奉化曲毫产自雪窦山,宋方志载:“茶荠不同亩,曲毫幽而独芳。”此茶芳香持久,深受僧人喜爱。

四明十二雷茶产于余姚陆埠一带,曾作为自宋至明期间的贡茶,茶叶色泽碧绿、带有白毫,形状紧挺,兰香爽口,回味无穷。

东海龙舌产于东钱湖畔福泉山上,南临东海,北濒东钱湖,东西两端与天童太白山、金峨白岩山诸峰相连,《鄞县通志》载:“以四明山、白岩山、太白山、福全山等所产为佳。”东海龙舌外形扁平、窄长、挺削,状如龙舌,香高味甘。

东钱湖畔茶花烂漫

去宁波品茶,小编为你推荐的是东钱湖畔的宁波柏悦酒店。这家酒店是柏悦品牌位于大中华区的第一家度假型酒店,沿湖边经过小普陀路转山而上,车行至半山腰,视野一阔,一片江南园林般的建筑群背山临湖,宛若隐世之居。柏悦酒店的负责人告诉我们,酒店的236间客房和多套独立别墅,正是以中国传统江南水乡村落为设计风格,与宁谧的湖景映衬相宜。

沿着酒店园内小径走去,沿路尽是茶花烂漫,远望是湖光粼粼。濒湖处有一方小小的水闸,隔着水是一片小小的“桃花岛”,酒店建筑远近错落有致,显出“村落”之意。

酒店毗邻的东钱湖出产“东海龙舌”、“云雾春”等著名绿茶的福泉山万亩茶场就在附近。福泉山是天台山余脉入海前最后一个高峰,产茶历史悠久,从山下到山顶,全被大片大片的茶园覆盖,同时,据说当初人们在此栽植茶树时,是按地势分垄而植,无意间却形成似“凤”、“凰”二字,与东钱湖融为一体成了“凤凰戏水”景观。绿油油的高山茶园或漫无边际、或层层叠叠,时而云雾缭绕、时而碧波连连,只闻鸟鸣,不闻人声,在此静静的闻着茶香,映着湖光,果然才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净生活。

福泉山所产最出名的茶种即为东海龙蛇,大概是因近东海的缘故,采摘的新茶又细又嫩,且仅采茶树抽出的芽头,故而得名。茶叶外形扁平光润、窄长秀丽、嫩绿显毫;内质汤色清澈明亮、芽叶肥壮,叶底完整,且幽香持久,回味无穷。热水冲下,茶叶翻动,茶香柔柔溢出,东海龙蛇的味道与龙井有些相似,具有清爽的鲜味,耐泡程度比龙井还要高些,喝下去不锁喉,有淡淡的甜味在唇齿之间萦绕。几泡之后,茶叶的颜色慢慢变黄变老,不过茶汤的味道依旧浓郁。

老宅新茶

宁波柏悦所在的这片地区本就是传统的江南渔村,据称留有自南宋时期保存至今的众多古老佛刹和石窟。

柏悦的茶苑,位于酒店中心,临近“桃花岛”的湖畔,整个院落原就是此地一户戴姓大宅的祠堂,据称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酒店的设计者没有破坏原有的屋瓦飞檐、雕梁画栋,只在内装上做足文章。两扇木门吱呀呀推开,阳光在青砖的地面上涂上一层温暖的黄,木栏的窗户下摆着围棋、纸墨、旧版书,中式的榻,红木桌椅、过去的暖壶都让人顿生穿越之感,各式茶品、茶具比比皆是。四间落的院子,中间一个天井,正堂的台前,专门邀请来的昆曲名家将为客人们进行专场表演。

茶,必是要首品本地出产的东海龙蛇的,一壶热水,蒸氲着茶意,扑香满堂,坐在几百年的老宅里,窗外是湖光山色,屋内古香古色,看着绿油油的尖叶,品一口香茗,耳边是抑扬曲声,带着悠悠历史人文气息,真是惬意之极。无怪这里经常客座满堂,还时不时有人包场举行派对。

当然,其它的茶品一应俱全,酒店还专门调制了一系列养生茶,以及中式甜点小吃,年轻一点的茶客是偏爱的。

如是更喜自然,在茶苑门外,天气好的时候也摆着茶桌,就在垂柳下,湖水边,享受春日暖阳旭风,也是美事一桩。在室外喝茶的客人,可以看到茶苑不远处,有一幢红色庙宇式建筑,在一派白墙黛瓦中,尤为突出,那也是原地的一处古庙,据说已有700多年历史,酒店直接将它改建成了多功能酒吧,名字就叫“红”,不仅提供酒品,也有地道的日料,晚上还有乐队主唱,真是中西合璧,古今穿越。

龙舌兰乐队篇5

正是由于古城这种慵懒低调的氛围,让一群目光敏锐的艺术家、建筑师以及设计师蜂拥而至,锁定那些古老残破的大庄园,将其翻新成全年性的度假村或者世外桃源般的出租屋。曾经悠闲的图卢姆(tulum)变成了时尚度假族群的大本营;圣米格尔德阿连德(Sanmigueldeallende)挤满了冬天居住在温暖地方的游客;而梅里达则悄无声息地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庇护所”,给那些希望远离观光客的人躲清静用。

70岁的美食作家耶利米・陶尔,因为协助创办了潘尼斯之家餐厅(Chezpanisse)而出名,在2004年偶然发现了梅里达。他记得一天开车经过这座城市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让他停下车来。一年以后,陶尔因为在科苏梅尔(Cozumel)的度假村停留了太长时间,自己在新奥尔良的财产都被卡特里娜飓风的洪水淹了。

在去过几次梅里达后,他难掩自己的喜爱之情:“虽然不像走在威尼斯的感觉,但是这里有一种很难定义的东西,或许是玛雅文化以及城市本身的精神力量,与吸引游客无关。”陶尔边说边用玉米饼蘸了辣椒酱来吃,这家位于集市的LaLupita餐厅他经常光顾。最终,陶尔把家搬到了梅里达,在一栋翻新的殖民地时代建筑中全职写作,还时常去潜水。

一位曾经做过模特的阿根廷人尼古拉斯・马尔维尔,发现梅里达的过程则有点曲折。在到尤卡坦度假过几次后,马尔维尔决定把家搬到那里。2003年他先是在图卢姆海滩建起了一座名为CoquiCoqui的酒店,极具禅意的水疗馆和波希米亚风格的酒店立刻大受欢迎;几年后,他与妻子又在同一地区买下两块地产,第一处位于巴利阿多里德(Valladolid),另一处在附近的科巴(Coba);2011年9月,夫妇俩将梅里达历史中心的一座饱经风霜的建筑改造成了香水店;去年12月,他们又在相邻处建了小型家庭宾馆,别具特色的房间拥有威尼斯式的石膏墙、红色天鹅绒长靠椅以及原样保留下的瓷砖装饰。他们的店里出售手工钩织的吊床、金丝线项链以及自己调制的香水。马尔维尔将自己在梅里达的店形容为更加“浮华年代”风格,而在图卢姆的店则突出玛雅古迹的极简主义。

在20世纪来临之时,梅里达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因出口由当地龙舌兰制成的麻绳而收入颇丰。大量资本引进的同时,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在城中建起了壮观的庄园,仿佛将一座巴黎城搬到了这里,一条名为paseodemontelo的主要大街就深受香榭丽舍大道的启发。这些家庭的子女们在美国新奥尔良读书,他们从欧洲沿商路到达墨西哥,刚好中途停站在此。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合成尼龙取代了剑麻成为主要绳材,梅里达的贸易地位急剧下降。

对同样曾为模特的约翰・普伦蒂斯・鲍威尔而言,这里的遗址与庄园闪耀着昔日的光辉,是最后一片处女地。当地的玛雅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微笑,那种淳朴吸引着他。他如今也定居于此,现在的职业是为爱玛仕、索尼亚・里基尔等时尚品牌定制纽扣。据他介绍,这里从2000年到2008年,房价几乎翻了2倍。

在过去的10年中,鲍威尔翻新过十余栋房屋,将其出租给游客。他同样了解城外一些大庄园的行情,作为城中有名的社交人物,如果他喜欢你,他会带你出席晚间的玛雅社交聚会,或者在有龙舌兰品鉴会的时候叫上你。

当地的夜生活主要由从世界各地云游至此的外国人组织,以小型晚宴派对为主。“参加的有6个礼拜到梅里达来一次的纽约客、当地人、西班牙贵族后裔以及一些艺术家,偶尔会见到几位墨西哥城来的新贵阶级,那样就更热闹了。”鲍威尔介绍说,“某些周末,一群帅气的艺术家和演员会聚集在Jorgemarin雕塑旁的池塘边,一起享用一顿午餐。其他形式的聚会则要正式一些。”

不久以前,墨西哥银行业亿万富翁罗伯托・埃尔南德斯・拉米雷斯(RobertoHernandezRamirez)与妻子共同举办了一场慈善活动,为保护玛雅文化而募款。在音乐会上,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登上一个竞技场般的舞台,由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turrell)设计,他还在一口天然的井里设置了特殊的灯光装置。

龙舌兰乐队篇6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龙舌兰乐队篇7

有人的地方就有挑衅,有挑衅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nBa这个江湖之地,挑衅已经成了球员们在场上司空见惯的一种业余活动。芽尖嘴利的再配上球场上的压倒性优势,定要将对手折磨得肝肠寸断才算做罢。

口才较差的或肢体语言较丰富的则另辟蹊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能让你濒临崩溃。

而最为可怕的一种球员,挑衅精神已经深入他们骨髓,在他们将对手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之后,甚至都没觉得自己在挑衅,而这便是nBa赛场上的终极挑衅。

古老的挑衅艺术

nBa赛场上的首例挑衅事件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因挑衅艺术中最古老的垃圾话而起,垃圾话对于大部分nBa球员来说,就像是篮球技艺一般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从联盟建立之初就开始盛行的垃圾话,一度还成为了球员证明其明星身份以及塑造硬汉形象的投名状。

虽然垃圾话只能算是nBa球场挑衅的初级阶段产物,但它却实乃居家旅行、乱人心性、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之必备良品。要是唾沫星子喷薄而出之际在气势恢弘、槽点清晰的基础上还能加入几分思维发散或者文采飞扬,那恭喜您了,这球场口头艺术家的名头多半能在球迷们的口口相传中流芳后世。

对于垃圾话鼻祖之一的“大鸟”拉里-伯德来说,他那些极富戏剧张力的垃圾话配合上超凡卓绝的球技,整体效果绝对震撼人心。往往当场上比分僵持不下的时候,伯德经常会喋喋不休地告诉防守他的球员:“一会儿我会在这块地板上出手,你可要好好防守啊!”

而当伯德单打得分后,他会跑到对方主教练面前佯装不知地问:“你们队谁在防我?”然后问自己的场上队友:“他们是谁在防我来着?”,最后他还会跑到防他的可怜虫面前,关切的问:“是你在盯我吗?可怜的家伙。”

被球迷口口相传的一个关于伯德的经典挑衅案例发生在1987年,在比赛临近结束前,伯德指着一块地板对防守他的夏维尔-麦克丹尼尔说道,“我将在这绝杀你们。”然后在后者加强戒备之下依然从容出手,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命中绝杀。可伯德还不满意,临走前还不忘嘟囔了一句“他妈的,我没打算给计时钟留时间呀。”

而随着那些最精彩的比赛总伴随着最激烈的挑衅和冲撞,那些被比赛千锤百炼、专业技能过硬的心理战太师,也一步一步地将挑衅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层次、玩出了技术含量。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辗转腾挪地将一球打进后,总会对防他的对手送上一句:“加油啊,你可羞点就防住我了!”而下一回合,乔丹再次轻松将球打进后,依然嘲笑般地重复这句。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乔丹时代的明星级后卫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评价到乔丹的挑衅:“防守乔丹最大的痛苦不是他在你头上砍下40分。而是他对你鞋子、车子、房子以及所有一切的全方位侮辱,比赛结束时,你会感到人生黑暗如同世界末日。”

当然,在这过程中当然也出现过不服气的球员,杰里-斯塔克豪斯在刚进盟时就对外宣称。他绝对可以一对一防住乔丹。而结果却是――1995-96赛季,乔丹在做客斯塔克豪斯所在的费城76人,个人独砍48分(28投18中)外加10个篮板,而后者在乔丹的防守下只有可怜的13分(11投4中)。

不过,挑衅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垃圾话挑衅极易打乱对手的节奏,让他们心神不宁,但也需酌量控制。毕竟有些被挑衅者也着实不是吃素的,像“大鸟”伯德在1984年一场比赛中对“J博士”欧文的一次狂喷,结果最后却导致引火上身。“42比6,42比6,42比6哎……你今天不打算得分了吗?”由于两人相差悬殊的得分,伯德一直在欧文耳边狂喷,手感冰凉的“J博士”正愁无处发泄,对着伯德便是一顿老拳,直打得“大鸟”头破血流。而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挑衅有风险,控制需谨慎。

挑衅无声胜有声

在nBa竞技朝着多元素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改变之前垃圾话式挑衅创意不足的烂大街趋势,一批更有内涵的球员很快便发明了新的挑衅招数。他们抛开口舌之利另辟蹊径,靠着浅显易懂的肢体语言照样可以向对手发起心理攻势,这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自然又比单纯的耍嘴皮子高了一层。

1992年总决赛芝加哥公牛对阵波特兰开拓者的首场比赛,迈克尔-乔丹一改往日远投不准的形象,上半场就投进6记三分,早旱地奠定比赛的胜局。而全场最被球迷难忘的镜头则是在克利福德-罗宾逊的严密防守下,乔丹轻松投进远投并摊起手来做无辜状,这样的挑衅直接让开拓者队没了脾气,最终以89-122大比分输掉了比赛。

而2001年总决赛首场比赛同样如此,“孤胆英雄”阿伦-艾弗森对泰伦-卢的一次挑衅式跨越则完全体现出了他对想要赢下这场比赛的霸气。虽然所有人几乎都看好湖人的奥尼尔和科比组合,但艾弗森用他首场比赛的48分硬是不屈地从洛杉矶带走了一场胜利。

对于某些以垃圾话著称的球员来说,他们的言语挑衅对于对手来说可以说已经司空见惯地接近麻木,而他们不经意间更换的挑衅动作则很可能成为对手一辈子的梦魇。对于雷吉-米勒便是如此,他与纽约尼克斯死忠斯派克-李的垃圾话对决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在1994年东部决赛上天王山之战上的割喉礼,则让其从此正式成为全纽约的公敌。

两队此前战成2比2平,在第5场米勒全场拿下39分,而最后一节就砍下25分。在奇迹翻盘之后,米勒对全场纽约球迷做出割喉礼――那是源于古代古罗马的角斗场的一种动作,如果失败者放弃抵抗,观众则会面向角斗场做出“割喉”的动作,要求胜利者处决失败者。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球场,再也没有人像米勒这样让纽约人感到憎恨与绝望。

虽然割喉礼会给对手造成非常大的挑衅和侮辱,但却需要用对身份、用对时候,像步行者后卫兰斯-史蒂芬森在2012年东部半决赛第三场做出这样的动作就纯粹是自讨苦吃。当时,詹姆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次罚球没进而导致球队陷入被动最终输掉比赛,那时的史蒂芬森却很狂妄地朝他做了一个割喉礼。

而接下来的比赛,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结果,詹姆斯在接下来的一场比赛狂砍40分、18个篮板以及9次助攻。当他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了史蒂芬森的割喉礼时,詹姆斯表现得相当不屑:“你们让我聊兰斯-史蒂芬森?我不想浪费时间,不要问了!”

以上这些创意十足的挑衅行虽然也为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因为可遇不可求的环境还是不能被当做常规性挑衅来用。那有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在晚上可以被大人们当做“狼来了,不要哭”吓小孩的标志性动作吗?

当然,那个想要改掉所有对手入侵投篮的、摇晃着手指的非洲大山。在乔治城大学养成的习惯,促使他在nBa也成了自然,用摇动食指这个可以申请专利的标志性动作来嘲笑那些被扇飞了投篮的可怜虫――此处禁飞,生人勿近!

不过,初进nBa的穆托姆博也曾年少轻狂的没边儿,新秀赛季在一次对乔丹犯规后,他阴阳怪气地揶揄道:“听说你很厉害啊,那你有本事闭着眼睛投进罚球吗?”乔丹闭着眼将球罚进,顺便甩下了一句――“菜鸟,欢迎来到nBa。”

身心的双重打击

其实无论是用垃圾话还是靠肢体语言挑衅对手,在那些真正的恶汉们看来终归不过是些趋利避害的无本买卖。想想也对,对于比尔-兰比尔、丹尼斯-罗德曼这些时刻准备着撸袖子上阵、刀头上舔血的粗线条莽撞人,挑衅就说几句酸话或者搞几个小动作,不过是人家穿开裆裤时就玩厌了的把戏。

凯尔特人和活塞80年代后期争雄东部的时节,曾有这么一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凯尔特人后卫丹尼-安吉在三分线外觅得机会空位跳投,但见得活塞中锋、著名恶棍兰比尔飞也似的从三米开外协防过去,眼看已经来不及干扰皮球出手,兰比尔却顺手对着跳投动作已经做完的安吉劈头盖脸便是一膀子抽在脑袋上,当场将安吉打成了脑震荡。

打完了人的兰比尔迅速重新投入到比赛当中,一脸平静地转身卡位准备抓篮板,那若无其事的表情仿佛刚才的一切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全场霎时凝固了,就连裁判都被兰比尔这份处变不惊的镇定所震慑,不相信方才当真发生过如此血腥的一幕,以至于吹罚防守犯规的哨声延迟了数秒才响起。

凯尔特人板凳席立时炸锅,伯德率领众将几乎冲上去群殴兰比尔。最可气的是,等到裁判好不容易平息了众怒,兰比尔呢?这厮正一副欠扁的表情在那里瞪大了双眼作无辜状,对着裁判惊呼道:“这也犯规?这不就是个正常的防守吗?”难怪后来“魔术师”约翰逊在评价到兰比尔时曾这样评价道:“任何一个后卫都不想冒着职业生涯终止的危险在兰比尔面前上篮。”可想而知,兰比尔挑衅危害的流毒无穷。

但是,于这般小动作、无下限挑衅的除了兰比尔这些表面上就恶贯满盈的球员外,对于卡尔-马龙这样的伪善人也相当普遍。他曾经仅仅为了给遭到挑衅的老搭档约翰-斯托克顿出头,便凌空一肘将伊赛亚-托马斯送去缝了40多针。在他那巨肘之后列着这样一串长长的名单――“大梦”奥拉朱旺、罗伯特-霍里、“海军上将”罗宾逊、查尔斯-巴克利、史蒂夫-纳什。

2003年常规赛的一场比赛,卡尔-马龙一肘子打得纳什满嘴喷血,赛后却得意,“小跑车撞上大卡车会有什么后果!”等联盟一纸判决,又摆出一幅“咱当年可是mVp,绝非故意”的嘴脸。到了季后赛,又耍阴招摔纳克巴一个倒栽葱,连老好人姚明都忍不住,“这老家伙太脏了,真想跟他干一架。”

龙舌兰乐队篇8

1998年秋,庄祖宜第一次离开台湾。她辞去了中学的教职,前往纽约攻读人类学。这是个疯狂的举动,她对人类学向往已久,却完全没有基础。下厨成了她对抗焦虑的方式,厨房中弥漫的蒸汽与香气,带来的满足感真切又踏实。

不懈努力下,庄祖宜的学业进步飞快,临近毕业时,她的专业成绩吸引了诸多高校的注意,其中不乏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这仿佛给她插上了翅膀,跻身一流学者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庄祖宜心中却有种莫名的疑惑,这种感觉在她下厨的时候感触尤深:在顶级学术刊物上,带来的快乐为何还比不上亲手做一道家常小菜强烈呢?

一天,庄祖宜拖着先生吉姆逛街,却被一栋漂亮的红房子吸引了,房子外挂着一块写有“剑桥厨艺学校”的金字牌匾。玻璃窗后的教室里,一个戴高帽的讲师站在意大利地图前高谈阔论,十几个白衣白帽的学生拼命记着笔记。在一旁的厨房中,另一群学生在不锈钢厨具之间穿梭,他们满手油腻,却非常快乐。

庄祖宜怔怔看了好久:玻璃这边是学术的压力与苦恼,厨艺的世界却充满奇幻,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此情此景让她脑中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文凭、进厨艺学校学做菜,此生贡献给锅碗瓢盆!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博士朋友佩文,佩文分外诧异:“你已经念到这个地步了,再走一步就能功成名就,怎么突然想放弃了?从名校博士变成厨师,这不是弃明投暗吗?”

庄祖宜沉默了,她为此失眠了好几天,心中始终有个声音仿佛在对她说:“人生有许多可能,唯有尝试,才能找到喜欢的路。”

最终帮她做出决定的,是她那天无意间从烹饪杂志上看到的一则厨师故事:获得了美国年度大厨的格兰特的传奇人生――

格兰特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舌癌,而且已经发展到晚期,医生建议切除三分之二的舌头。为了心爱的厨师事业,他坚决不从,宁愿选择口腔化疗,并因此失去了对于厨师来说最可贵的味觉。然而格兰特却乐观地认为,味觉抽离的过程让他对味道的组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设计的新菜令他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年度大厨奖。

庄祖宜被深深打动了:格兰特受癌症困扰也能继续自己的追寻,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终于,在导师的连连摇头和同学们的惋惜声中,庄祖宜离开了哈佛,搬进了红房子的顶楼。

“小盖帽”奋斗史

进了厨艺学校,庄祖宜才遇到了真正的考验――每天几乎是在学校厨房里度过满满八小时,连上厕所都忘在脑后了。

做法国大餐丝毫不像家庭厨房般闲庭信步,材料要切好,香料要提前准备,时时要抽出时间给砧板消毒,仅剩的喘息时间都交给了洗刷炊具,一个手忙脚乱就功亏一篑,需要从头再来,所有学生恨不得掐着秒表来计算时间。

然而,比起枯坐在电脑前修改论文,她更愿意倾听“厨房奏鸣曲”。法国哲学家萨瓦兰说过:“动物只知道进食,有格调的人才知道去品味。”庄祖宜心领神会,她从未后悔过“投笔从刀”的决定。

大高帽仅属于大厨,小盖帽才是学徒的标志。庄祖宜与许多同学一起,奋斗在向大高帽进化的道路上。在为期十个月的学徒生涯中,她真正体会到了西方的“厨房精神”――用尽浑身解数,为宾客提供最精美的食物,从原料到烹饪,最后到上菜都丝毫不能大意。

为了达成大厨的目标,庄祖宜曾经没日没夜苦练刀工,每天都要细切数十公斤的蔬菜,到最后她连切五十公斤的洋葱也不会涕泪横流,只因为在刀工上狠下了功夫,控制住了洋葱汁水的飞溅。她还曾一个人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冷库中挑选食材,出来时已浑身僵硬,连话都说不出来。

九个月后,厨艺学院的毕业考试来临了。除了笔试,学生还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意菜色”,但食材和烹饪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学校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准备,庄祖宜身边的同学相继“失踪”,他们奔赴各地,寻找理想的食材。一个同学为了获取最好的鹿肉,深入加拿大北部,在当地租借直升机追踪鹿群;另一个同学不惜带上潜水装置,孤身一人在鲨鱼游弋的澳大利亚珊瑚礁中寻找龙虾……

眼看考试时间一天天接近,庄祖宜心急如焚。吉姆将她拖到夏威夷,走进当地最好的西餐厅,点了一桌西餐,试图帮她寻找灵感。

庄祖宜漫不经心地咀嚼着食物,忽然,她眼前一亮,连忙转动舌尖,品味着口中的食物。原来,那是一盘看似普通的豆苗,但其中蕴藏着浓郁的花生香味。她没有在配料中找到与花生有关的调味品,这种奇异的香味是哪里来的呢?她又挑起一些豆苗品尝,发现花生的香味竟然来自豆苗本身!

她突然想起了一道“豆苗扒全鸭”的中国小菜,又想起了福建的樟茶鸭,脑中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能“中西合璧”,用法国大餐的手法,再配上带有花生香味的可口豆苗,制作一道别出心裁的菜品呢?

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庄祖宜扔下刀叉,奔向了厨房。很快她就被礼貌地“请”了出来,原来,这里的豆苗是特别培育的种类,只在夏威夷种植,产量极低,连他们的连锁西餐厅都供应不过来,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庄祖宜磨破了嘴皮,得到的也只是摇头。

用餐完毕后,庄祖宜借口去泡吧,离开了宾馆。她是没能买到想要的豆苗,却打听出了培育它的园圃。趁着夜色,她偷偷潜入了园圃。这是个非常冒险的举动,美国法律明文规定,擅闯私人领地警告无效后可以当场击毙。

庄祖宜的行踪很快被电子眼发现了,几名膀大腰圆的保安围住了她。不一会儿,一个身材壮实的中年男人也跑了过来。庄祖宜连忙解释来意,没想到中年男人听了后哈哈大笑,表示愿意支持她的毕业创作,需要的时候,她可以去开在美国本土的连锁西餐厅取用,那些豆苗是空运过去的,非常新鲜。

回到美国后,庄祖宜反复跑遍市场,终于找到了需要的食材。可转眼她又有了新麻烦:自从开始练习烧鸭子后,家里就出现了一只小老鼠,每当鸭子开始滋滋冒油时,小老鼠就会无声无息地从墙角里爬出来,在她的惊声尖叫中又飞快消失。炖鸭骨汤时,小老鼠更是频繁出现,贪婪地嗅闻着菜香。庄祖宜几次设下陷阱,小老鼠都没有中招。她忽然有了个可爱的想法:是不是自己做的菜不够好,没有吸引到小老鼠呢?于是,她每次煎鸭胸,都会为小老鼠留下一块肉,哪天小老鼠上钩了,就说明创意菜合格了。

最后上钩的不是小老鼠,而是评委们。庄祖宜创造的“中法混血鸭”,一片片鸭肉金黄香脆,绿雪菜、鲜辣椒与鲜嫩的豆苗点缀其外;浓郁甜香的鸭骨汤中,掺杂了日本梅酒与台湾乌龙茶的美妙滋味。这道搭配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十个月的训练,庄祖宜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西餐的菜鸟变成了大厨,平平的小盖帽也换成了高高的白帽子,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人生就是寻找最爱的旅程

2007年,庄祖宜与吉姆来到香港。吉姆在美国领事馆担任外交官,而庄祖宜成功应聘进了一家洲际酒店。

虽然顺利毕业,但西餐厅的规矩是大厨要从头一步步做起,一般要经过冷厨、蔬菜台、肉台、酱台、屠宰台、点心台,以便熟悉每一个环节。

庄祖宜再一次戴上小盖帽,这时她才弄清楚“学院派”与“实战派”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在厨艺学校是每人处理一只龙虾,而这里的厨师一个人几十分钟就能料理一桶。不到一个礼拜,她就筋骨酸痛,但再困难也要上工,这里的厨房从早上10点站到晚上10点,处理的又是极其精致的法国材料。难怪法国的“厨工”和“部队”都是同一个单词!

不过,庄祖宜也开阔了眼界,让她印象最深的是白松露收获季。2007年白松露产量锐减,售价也水涨船高,比往年贵了六成。她每天经手顶级食材,却又不能染指,实在心痒难耐。某次在处理一叠切好的白松露薄片时,袖口不小心扫到,顿时有几片薄如蝉翼的薄片,像蝴蝶般翩翩落地,让她心跳都停顿了两秒。掉在地上的食材自然无法再放回餐盘,庄祖宜又不肯暴殄天物,趁着身边没人,赶紧在水龙头下冲两下,一下塞进口中。就是这薄薄四克的白松露,让她不敢开口说话,唯恐齿颊间的芬芳泄露了秘密。

在高级西餐厅实习,经常会有这样的五星级零嘴。为了做一盘达到标准的美味,常常会浪费掉许多边角料,每每看到漂亮的菜被倒掉,庄祖宜都非常心痛,于是决心尽一己之力把它们吃掉:西班牙进口的顶级Bellota黑毛猪五花肉、鲑鱼、牛肋排,还有新鲜的顶级鱼子酱……

有些不成文的规矩也十分有趣,比如,在厨房里,烈酒一定要喝完。有一次做甜点凤梨派,同事安娜根据食谱小心翼翼地倒出两汤勺伏特加为凤梨调味,却被大厨史蒂芬狠狠瞪了一眼,原来安娜犯了厨房一大禁忌:采购部如果送来一瓶烈酒,怎么可以只用了两汤勺就送回去呢?厨房跟军队一样,如果配给品剩太多,下次配给的分量也会减少。于是,大厨史蒂芬很酷地吩咐下去:“我看这个派里面就加个两汤勺的伏特加,剩下的我们喝掉。”于是那天大家喝了个够,下班后还即兴开了个摇滚party。

在一次烘焙蛋糕的时候,庄祖宜突发奇想:何不把学习厨师的苦乐写成书,和更多人分享呢?就这样,深受好评的《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其实,大家都想做菜》相继出炉……有时候看似人生拐了个弯,却能遇到更多的风景。

龙舌兰乐队篇9

足球是一个世界看点,同时也是一个普罗大众话题,这就好比是超市特惠季或游园展销会,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就是爆点和由头,于是乎各类毫不搭界的东西就会烩成一锅,于是我们说说与足球有关的音乐话题。

喜欢关注足球的人都不难发现,与足球密不可分的事物有两个,一个是足球流氓,另一个就是流行音乐。流氓可视为躁动,音乐则代表情怀。纵观世界流行乐坛便不难发现,音乐上日趋躁动,少了情怀。与足球有关的歌曲亦是如此。

印象最深刻的足球歌曲是乔吉亚・莫罗德尔创作的《意大利之夏》,激情、唯美,一如他创作的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一样,是“旋律第一”时代的典型范例,是流行乐坛不多见的传世佳作。

其后不久,流行乐坛风气大变,旋律让位于节奏,好听让位于好唱,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应运而红,一个波多黎各的二流小歌手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巨星。与其说是拉丁曲风的兴起,不如说是众多五音不全、四肢不勤的球迷兼歌迷成全的结果。不管情怀,只要躁动,不只参与,还要掺和,《生命之杯》的速食,上口、好消化、好排泄是最为受用的,这是卡拉oK的胜利。

在这条从学院艺术向平民参与蜕变的轨迹中,我们还应着重提及皇后乐队的《我们是冠军》及蝎子乐队的《光荣时刻》,大气磅礴、高亢跌宕的音乐品质,决定了它们颁奖典礼时抒情点缀、闭幕团拜时佐餐配乐的命运。哼唱这些歌曲远不如摔个把酒瓶子之后混上场踢两脚乌龙球来得容易,情怀还是留待曲终人散再说好了,时差还倒不过来呢,现在谁还顾得上说这些!

流行音乐与足球可谓素有情缘。曾是足球运动员的胡里奥・依格莱西亚因一次交通事故而成了一位歌坛巨星;少年时踢过足球的“摇滚公鸡”洛德・斯图尔特终生不弃足球情结,就算他演唱《航行》这样的抒情慢歌时,也不忘在舞台上左右奔突、示范球技。这样的例子还应包括荷兰球星古利特,在球场最辉煌时期,他仍不忘带着自己的摇滚乐队四处巡演、出版唱片。

说来遗憾,这样老掉牙的话题,新闻媒体已少有暇提及,相反贝克汉姆与辣妹维多利亚两口子的家庭琐事则让人乐此不疲。情怀渐逝,躁动渐浓,由此可见一斑。

龙舌兰乐队篇10

坎坷升超路

尽管本赛季只是斯旺西在英超的二年级,但对于这支身在威尔士、1981年才升入英格兰职业联赛的球队而言,在低级别联赛往复升降已然成为常态。2001年,球队甚至一度沦落到英丙联赛,相比于另一支同样来自威尔士,但离英超愈来愈近的对头球队加的夫,西格拉摩根郡首府的球迷倍感失落,所幸,2005年起,身在英甲的斯旺西搬迁到可容纳20750人的自由球场后开始蓄力,首战一球击败特兰米尔流浪者迎来开门红后,斯旺西一路高歌猛进获得英甲第六名,得到一个宝贵的附加赛名额,并在半决赛中爆冷击败布伦特福德,然而决赛中他们却不幸在加的夫千年球场点球战败给了巴恩斯利,不过一尊威尔士杯仍是1994年来球队再次与冠军结缘,可谓失之东篱,收之桑榆。

接下来一个赛季,罗伯托·马丁内斯中途接手战绩不佳的本土主帅贾凯特后,球队战绩逐渐有所起色,并在2008-09赛季打出18场不败的绝佳表现,92分的积分也是威尔士球队在英甲的最佳表现,而斯旺西的统治力还表现在5名球员入选了该赛季的英甲最佳阵容,遗憾的是,在英甲以下球队争夺的足联杯决赛中,斯旺西不敌米尔顿凯恩斯,遗憾地与双冠王失之交臂。

升入英冠的第一个赛季,斯旺西在并未补充强援的情况下获得第8名,距离英冠升级附加赛只有一步之遥,但在该赛季的英格兰足总杯中,斯旺西却以华丽的地面进攻让英超的球队富勒姆吃尽了苦头,马丁内斯的执教风格也逐渐为更多有识之士所青睐;接下来的2010-11赛季,虽然马丁内斯另攀高枝投奔了维根,但曾执掌雷丁的布兰丹·罗杰斯的加盟,却让球队在保持了前任的技术风格外,多了一份对英冠的沉着冷静。这个赛季斯旺西以80分名列英冠第三,主场仅丢11球更为22队之首,而斯科特·辛克莱尔的19球入账,也令球队在斯科特兰离去后找到了全新的火力点。

再一次的附加赛征程没有难倒“天鹅海”,升级附加赛首轮面对诺丁汉森林,罗杰斯的球队凭借严密防守在客场逼得一个平局,回到主场后布里顿和多比在5分钟内连下两城,对手的升级梦想就此破灭;决赛面对曾有过英超经历的雷丁,斯旺西没有给“皇家人”任何机会,辛克莱尔上演帽子戏法,多比锦上添花,又一出闪电战让乔·阿伦的乌龙球显得无足轻重,这场胜利非但成为雷丁众将一年来的噩梦,更让斯旺西就此成为英超史上首支来自威尔士的球队。

铁心技术流

自2007年2月西班牙球员罗伯托·马丁内斯从切斯特城退役、旋即在斯旺西担任主教练开始,这位从西甲第三级别联赛起家的草根球员,便开始以西班牙惯用的433战术改造球队,并直接催生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瘦高中锋斯科特兰成为英甲金靴,而2010年罗杰斯接替葡萄牙名将保罗·索萨担任球队主帅后,地面配合、层层渗透更成为球队的标签,曾辅佐过格兰特和斯科拉里两任名帅的北爱尔兰人,自两位惯常使用433的老前辈耳濡目染,然而在人员敝帚自珍的“天鹅海”,罗杰斯却没有一味复刻,因地制宜让这支特色各异的球队迅速在英超站稳了脚跟。

荷兰队3号门神弗尓姆是斯旺西无心淘到的一块无价宝:上赛季仅前两场就完成冠绝全欧洲联赛的15次扑救,让这位身材平平的前乌德勒支门将一度在范马尔维克国家队的出场序列,排在了成绩远在斯旺西之上的纽卡斯尔1号克吕尔之前。而为弥补弗尓姆身高有限、面对定位球出击不够果断的缺陷,阿森纳青训出身的牙买加后裔巴特利以惊人的空战能力迅速取代了上赛季表现优异、已经完成三狮军团首秀的热刺小将考尔克,辅以在球队效力多年,从低级别联赛的斯托克港队摸爬滚打熬出头的威尔士中卫阿什利·威廉姆斯,以及谙熟英冠联赛的“老黄忠”芒克与泰特,斯旺西的中卫搭档在英超已经算得上中游水准。

身处威尔士,斯旺西鲜明的“红龙血统”俯拾皆是,无论罗杰斯抑或新帅劳德鲁普,都格外强调两个边后卫的套边助攻,于是威尔士国家队的先发左闸尼尔·泰勒与西班牙人安赫尔·兰杰尔便成为球队进攻的策源地之一:前者速度飞快,后者则是英超罕见的巨人型边后卫,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人在拥有与生俱来的斗犬精神外,也有着罕见的耐心和倒脚功底,诱使对手失位后再寻觅送出致命传球,一向是两人最擅长的把戏,由于后者本赛季便具备申请英国国籍的条件,威尔士足协正考虑让兰杰尔披上红龙战袍,顶替状态起伏且极易吃牌的埃弗顿右闸科尔曼成为国家队主力。

与上赛季那支中场控制有条不紊的前卫线相比,劳德鲁普治下的斯旺西可谓大变身:除去被誉为“英超哈维”的后腰布里顿,其他三个位置均是新人担纲。出身西汉姆联青训体系的布里顿10年前便已加盟斯旺西,凭借着不知疲倦的奔跑和简洁干练的调度,将拦截者和组织者身份合二为一;而500万镑“巨资”加盟的韩国新星奇诚庸虽然在凯尔特人队未能得到重用,但在劳德鲁普眼中,攻守兼备的他却是乔·阿伦的最佳替代者,对阵切尔西一战,63次传球62次成功的效率令人咋舌,考虑到奇诚庸还要在劳德鲁普治下盯防对方的箭头人物,扮演半个布斯克茨的角色,韩国小将的发展前景,并不逊于前辈朴智星。而两人遭逢伤停时,中场的万金油荷兰人奥古斯丁,以及从比利亚雷亚尔租借而来的德古兹曼也可救急。

上赛季斯旺西一对边锋纳森·戴尔与斯科特·辛克莱尔的表演可谓惊艳,但本赛季后者被曼城在转会窗截止日挖走,前者则在助攻队友方面表现略逊,于是曾在英格兰U-21国家队风生水起的前热刺球员劳特利奇与巴伦西亚弃将埃尔南德斯顺理成章地接过了主力位置,前者虽然已经不复当年与现役国脚列侬争夺首发位置的神勇,但脚法和速度依旧在本土球员中堪称翘楚;而花费了“天鹅海”600万镑的蝙蝠军团边锋埃尔南德斯效力西甲时就是著名的关键先生,转战英超至今虽然仅有2球进账,但一次帮助球队2比1力克维根,另一次则1比1逼平切尔西,经验丰富的他其实和劳特利奇同龄。

米盖尔·佩雷兹·库埃斯塔的名讳一定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这是身披斯旺西9号的西班牙球星米丘的全名,不少球迷一定耳熟能详,作为上赛季表现神勇的“冰岛狙击枪”西于尔兹松的继任者,看似柔弱的西班牙人固然没有后者力拔千钧的远射,但破门效率却是不遑多让,惯常影锋位置的他比冰岛国脚更接近球门,首战皇家园林巡游者米丘便梅开二度,西汉姆联和桑德兰也成了其连续进球的刀下鬼,200万镑的身价,却捡到一个翻版的米斯塔,执教马洛卡时就对米丘青眼有加的劳德鲁普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慧眼识人,当然,米丘的加盟意味着上赛季球队头号射手丹尼·格拉汉姆的边缘化,身为进攻桥头堡的他本赛季各条战线仅有1球入账,但对于这支本就依靠团队作战的平民球队而言,牺牲精神和我为人人才是他们停留在英超的法宝。

传承巴萨魂

尽管罗杰斯执教斯旺西时的口头禅便是“像巴萨那样踢球”,但米歇尔·劳德鲁普对巴萨体系的理解和传承,无疑更胜北爱尔兰主帅一筹。球员时代曾被克鲁伊夫叹惋为“如果他能更努力,他将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球员”的丹麦人虽然未能达到恩师期许的高度,但对于足球的理解却远胜同辈球星多矣。1999年就以助理教练身份辅佐奥尔森,观摩丹麦队挺进欧洲杯,旋即在踢球时发迹之地布隆德比开始教练生涯的“大劳”,收获一座丹麦联赛冠军奖杯,两座丹麦杯冠军奖杯并两次赢得丹麦年度最佳教练后,劳德鲁普回到了熟稔的西甲赛场,在赫塔菲队执教期间,他在2007-08赛季带领赫塔菲队杀入了欧洲联盟杯的8强。在莫斯科斯巴达短暂逗留后,在2009-10赛季后半段,作为救火教练接手马洛卡,米歇尔在当赛季成功帮助球队保级。虽然利物浦在确认达格利什下野后一度对其频送秋波,但去年9月辞职后赋闲8个月的丹麦教头,却出人意料地屈尊紆贵,来到了斯旺西这尊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