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7:1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1

永济市古称蒲坂,也称蒲州,负山面河,为秦晋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北魏时期开始设郡治,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与长安、洛阳齐名。相传尧、舜曾在这里建都。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地带就是神州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中的“夏”是历史上的大夏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就在河东这一带;“华夏”中的“华”即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鹳雀楼立晋向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处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这一巧合,使鹳雀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鹳雀楼最早是北周古战场的一座

望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是一座戍楼,也就是古代边塞战场上的一座军事望楼。

北魏末年,高欢举兵造反,拥立靖河世子元善见为帝,并于公元534年在安阳建立了东魏。大丞相宇文泰与高欢征战,拥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于公元535年在长安建立了西魏。东魏、西魏形成对峙之势。宇文泰掌管西魏军国之政,将其侄宇文邕封为王爵,帮其镇守天下。公元550年,高欢之子篡夺东魏天下,建立了北齐;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篡夺西魏天下,建立了北周。自平阳以东,均为北齐属地;而河外一带,北周占据蒲州。北齐、北周继续对峙,互相争夺属地。北周的皇帝以宇文邕为大司马,常常以兵攻齐。公元557年至571年,宇文邕为加强防务,确保河外之地不失,在蒲州城西门外筑起高楼,用来观察敌情,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鹳雀楼。

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址,在城西的河洲渚上,北周宇文邕造。唐代李瀚在《河中鹳雀楼集序》中也说此楼系宇文邕所造。唐代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诗作记载。

鹳雀楼建成后,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金主将都城迁到蒲州死守。元兵铁骑攻占了平阳、绛州和陕西渭南,多次与金兵交战于蒲州。金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元兵大举攻城,金兵因兵少势弱,遂将鹳雀楼连同蒲州城池、浦津渡浮桥一同烧毁。从此,无限辉煌的鹳雀楼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故址再也难以寻觅,给世人留下无限遗憾。

鹳雀楼因王之涣及《登鹳雀楼》诗而名扬天下

古代的鹳雀楼,建筑形制为3层4檐,平面呈方形。重檐十字歇山顶,矗立在一个高大的石砌台基上,四周设有月台。楼身是木结构楼阁式,层层斗拱承托着梁架和屋檐,斗拱翻飞,翼角申挑。在二三层的四周设钩栏,形成绕楼回廊。

当年鹳雀楼的建成,不仅适应了战事需要,而且成为河东第一胜境。千余年间,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篇章。其中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诗,堪称中国历代绝句中的上乘佳作,使鹳雀楼名扬天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虽然只有20个字,却使人感受到了鹳雀楼的磅礴气势和楼前的壮丽景象以及登楼给人的生活启示。鹳雀楼虽经700余年不存,但千百年来,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却广为流传,至今成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中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中,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不朽,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黄鹤楼因崔灏的七律诗《黄鹤楼》而名扬天下,更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之感叹而闻名;同样,鹳雀楼也因王之涣及《登鹳雀楼》诗而名留千古,尤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精彩。

鹳雀楼堪称万里黄河第一楼

历尽沧桑的鹳雀楼是古老黄河边上唯一的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周围是一个密集的文化带,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蒲州古城遗址、浦津渡遗址、唐代大铁牛近在咫尺;周边还有中条第一禅林万国寺,部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舜帝故里,柳宗元故里,杨贵妃故居;不远处,还有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以及距今18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西候渡遗址等。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重建鹳雀楼的呼声很高。上世纪9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批准永济重建鹳雀楼。工程于1997年12月底开工,2002年10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新建的鹳雀楼景区现在是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内共有4个游览区,其中黄河风情区有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柳园;山水游览区有苍山自然风光园、吉祥如意湖、鹳雀苑;康乐区包括蒲津游乐园、唐风马球场;名楼游览区包括仿唐门殿、唐风迎宾广场、鹳影湖、唐韵广场和鹳雀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2

中华民族中曾经有无数的故人在黄河之上用目光和心光来丈量人生和人世的深度,也曾经有无数个先贤们依着黄河之水吟诉人生之大悲大喜……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不屈足迹的一道绵延数千里的回声,也许古代诗人就是沿着这个回声的韵律来沉湎于诗的歌喉的。

三国时期的魏国诗人阮籍,生长于河南黄河岸边,投生于曹魏乱世,其“悲愤哀怨”之心曲,多寄托于黄河“隐晦曲折”之辞章来表达。阮籍面对滔滔的黄河,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慨叹。后来面对源远流长的黄河回看一生隐忍,已知功名难恃,人生如云,自可释然,于是不再幽怨“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而是米看世事,有了“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的达观情怀。(阮籍《咏怀》)在黄河身边,有时才情傲然的阮籍却是一袭布衣的小子,他的思想和心潮是和黄河的波动一脉的共鸣,黄河是自己的母亲,阮籍和黄河两岸的子子孙孙都是黄河母亲的孩子。

王之涣肯定是位黄河的知者。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美尽矣。作为盛唐时代的不称心者,他高才远志,也唯有借助登临鹳雀楼聊以抒发了。站在鹳雀楼上,王之涣天目顿开,既实话实说,也假话真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鹳雀楼笔者是登临过的,今人修建的鹳雀楼巍峨硕大,远比王之涣登临的彼时鹳雀楼更高迈。即使如此,也只能北望中条山,南见河如带。王之涣目接千里,心随河走。河归海去,终得其所,苍茫楼头,诗人多少悠悠难舍情,该是缭绕于“一片孤城万仞山”之上啊!

出生地濒临黄河的杜甫似乎一生都倾情于长江。可是当他闻知官军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挥笔写下了“青海黄河卷塞云”的赞叹诗句。(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李太白眼中的黄河则是最为丰富也最为多姿的。李太白面朝黄河的时候会经常抬起诗意的头颅,在微醺中诗情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有时还会满怀犹豫,踌躇无措,把心中的郁结都倒给黄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太白心高,但绝对不是迂夫子,世间万千纠葛,他都懂,只是不屑为之而已。所以,他懂得“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太白豪迈,所以他眼中的大河更带有绝世的性情和气势,“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太白多奇思,大河生异象,“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太白情纵横,大河任填塞,“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太白雄心在,黄河做试场,“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太白情无忌,遥遥千万里,“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李白《寄远其六》)

生于渤海蓝(今河北沧县)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的高适曾经与李杜相会于汴京古吹台,他的《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最为可赏:“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殊为难得地表达了他“睹楚汉城而厌战,吊禹迹而兴叹”的忧患心境。

韦应物面对黄河时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情怀:“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人是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新官赴任,本当是春风得意,势如大河东去,韦应物却觉得自己既非巧者,亦非智者,只是一个无所求也将无所作为的随波逐流者。这就很有意味了。积弊既久,大厦将倾,韦应物只能做如此感伤语了。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3

真不愧为四大名楼之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高大。

导游阿姨说,鹳雀楼总高73.9米,其中,光基座就有16.5米呢!总面积竟达33206平方米!楼身面宽7间,进深5间,外观3层,可利用空间为6层,形成了“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刚刚下车,天空便下起了蒙蒙细雨,圆润的雨珠顺着刚刚萌芽的柳叶滑了下来,柔柔的滴落在芬芳的草地中。远远望去,高大的鹳雀楼矗立在绿色的国度之中,周围有好多景观树,让园艺工人那双灵巧的手修剪成许多美丽的图腾,给那被丝丝浓雾包裹住的人间凌霄殿增添了几点神秘色彩。

在鹳雀楼前,有一块不算大的广场,上面铺满了一立方分米的彩色小方砖,一层一层向外铺开,像一朵美丽的雏菊,在雨中傲然怒放。别看它不大,可奇妙得很呢!只要站在上面拍拍手或者跺跺脚,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鹳雀的叫声,记录了鹳雀的生长过程,及它们生老病死的不同声音,很是有趣。

人常说,在鹳雀楼顶鸟瞰能看到黄河美景,我一路跑上楼顶——真高呀!我这不常运动的人呀!被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了呀!我猛地眼前一亮:好美——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更加暗淡,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好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画面!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4

翻检资料,高低弄明白“薇”不是蔷薇,而是野豌豆苗,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在田野里挖来充饥的豌豆秧子,不由得感叹一番。周朝的那些奴隶、士兵等下里巴人,能把自己的郁闷、忧伤、思念、劳苦……抒发得如此文雅跌宕,诗情画意,比时下的所谓雅人绅士,更其舂容大方,幽微深远。

说到采薇,想起来一段故事。在周朝的士兵们咏叹着“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而恋恋不舍奔赴疆场的时候,跟他们同时代的商之遗民伯夷、叔齐,却躲到首阳山上耻食周粟。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义士,曾经豪气干云,拦着武王伐纣的数十万大军的马头,叩马质问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弄得武王狼狈不堪,恼羞成怒,欲杀之马前。若不是姜子牙说“此义士也”,恐怕这哥俩当时就身首异地了。牧野之战后,商亡周兴,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以表示自己忠于旧朝的政治态度。可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两位义士也不例外。于是乎,两人就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也就是挖野豌豆苗或者野菜吃,弄得后世一些无聊之辈以此为榜样,秀出了很多典故,创作了《食薇图》以及大量的诗赞。我读史书至此,总感到有些不爽,既然要做旧朝的忠臣,做旧制度和旧文化的卫道者,那就学学人家王国维或文天祥,以死明志,成为烈士,干嘛偷偷摸摸地躲在山上食野之薇?难道吃了首阳山下的周粟是可耻的,而吃了首阳上的周薇就是高尚的?果然,史书接下来写到了一个洞见彻底的山野村妇,她对两位义士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你俩既然是商朝的义士,耻食周粟,那好,这首阳山上的野菜也是周朝的野菜呀!伯夷、叔齐闻言,羞愧难当,心里那点隐秘的底线被彻底洞穿了,没办法,只好绝食而死,做了真正的义士。

看看,一株不起眼的薇,居然就有如此沉重的历史,如此厚重的文化,这是我等草民在田野里挖野豌豆秧子时,万万不曾想到过的。

采过了地上的芣苢或者薇,抬起头来,揉揉眼睛,看见天上有几只鸟儿飞过。

先是六只,鹭鸶一样,长长的脖子,倒着飞,飞得很慢。仔细看是鹢,这种鸟现在还有没有,我不知道。我知道古书上有,在古代的天空中倒着飞。也不是倒着飞,是风大,吹得这六只鹢不得不倒着飞。再仔细一想,大概也不是倒着飞,是顶风飞,飞得很慢,很艰难。因为风起而云涌,云就跑得很快,从它们的身边欻欻掠过如飙车,古代记载这件事的人不懂物理学上面的参照物原理,所以,就感到这几只鸟是在倒着飞。于是,就有了《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里这几句话:“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就这样,五石六鹢或者六鹢退飞,就成了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的成语典故。然而,这几只倒着飞的鹢到底是只什麽鸟呢?百度词典说是古代的一种水鸟,像鹭。我看完注释,不甚了了。就去查《辞海》,翻检半天,《辞海》上说的也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说什麽“鹢同鹝”,还有个名字叫“吐绶鸡”。一转眼,像鹭一样的水鸟就变成了鸡。

鸡就鸡,我们不妨查查这只鸡的来历。在《辞海》里,鹝指的是吐绶鸡,也就是火鸡,也叫绶鸟。难道,该绶鸟,不,火鸡或者鹝,就是“退飞过宋都”的“六鹢”中的一只?

查到这里,我断定,要麽《辞海》里的“鹢同鹝”肯定有问题,要麽百度词典解释的鹢就是一种“似鹭的水鸟”有问题。这古怪的鹢鸟啊,整个就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含含糊糊的一团疑云。

可疑的六鹢退着飞过天空不久,一只叫做鹳的水鸟,细长的尖喙叼着一条小鱼,从天空直接飞进了新石器时代的《鹳鱼石斧图》陶罐上。说到鹳,马上就想到鹳鹊,想到那首《登鹳雀楼》,鹳雀者,鹳鹊也。鹳鹊楼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永济市是县级市,归运城市管辖,濒临黄河,倚靠中天山,在黄河北岸。

这一带的黄河真是人文荟萃,美不胜收。我们看地图,黄河大致是一个“几”形,从青藏高原到内蒙古河口镇,是黄河的上游,也就是“几”字一撇一横那一部分。从河口镇到洛阳附近的孟津一带,是黄河的中游部分,也就是“几”字的一竖一弯那部分。剩下的下游部分,就是“几”字最后那一勾,直达渤海。

鹳鹊楼的位置,就在黄河中游“几”字一竖一弯的那个弯的位置,这一带的黄河自西往东浩浩荡荡,河北岸是晋南的永济和平陆,河南岸是豫西的陕县和灵宝。大概是因为小气候宜人的缘故吧,这一带的黄河上现在是天鹅翔集,所以三门峡市就有了一个美称叫天鹅城。然而在唐代,这里河面上飞翔的,却不是天鹅,而是鹳鹊。因为鹳鹊们喜欢在河北岸永济某地栖息,所以这里的一栋观景楼台,就叫做鹳鹊楼。

大唐某年某月某日的秋天,太原人王之涣在鹳鹊楼上,往西看,白日依山尽,苍山如海,红叶晚潇潇。往南看,河面上舟船往来,流光烁金。河之洲,水之上,到处是鹳鹊或飞或栖,或歌或舞。他转过身子往下游看去,居然就看到了滚滚黄河滔滔奔涌,流进了几千里之外的渤海之中。

还是这个王之涣,有一次在凉州与高适、王昌龄等人喝酒,酒酣耳热,站在酒楼上眺望黄河,这一次,他没有往下游看,而是向西,向上游一望,居然就把黄河看到了天上白云缭绕的地方,我们现在知道那地方不是西王母的瑶池,而是河源星宿海一带,也就是李娜歌里唱的青藏高原。

一条大河,简直就是为王之涣而浩荡不息。他在鹳鹊楼上往下游一看,就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凉州酒楼往上游一看,就看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我想如此一目千里,他一定不仅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灵,用神思。在他的神思逸飞之下,一条大河尽收眼底,两首好诗风流千古。很好,很好,有好诗下酒,何须究底那只鹳鹊的来历呢?

不过,世上总有好事者或好奇者。黔无驴,他船载以入,哪怕“至则无可用”而入于跳踉大阚之虎口。河有鹳,他孜孜矻矻,翻检披阅,终要弄清楚这只鸟为何物。为何物呢?书上说,“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做巢,大如车轮。一名负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皂裙。”哎呀呀,这个鹳鹊居然有这麽多的曾用名或者小名、别名。我越看越糊涂,总感觉这不是我们小时候说的鸦雀(乌鸦)吗?不管是不是,我想起了关于鸦雀儿歌,就让这儿歌来为天空飞过的鸟儿作总结吧—

日头落,狼出窝,

鸦雀背个烂砂锅,

锅打啦,水洒啦,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5

1、穷的释义:尽,使达到极点。

2、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3、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来源:文章屋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6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

3、相关考题。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7

摘要: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创造美的艺术,除了语言转换外,更注重传递原诗的意境和韵味。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译诗之“三美”标准以及辜正坤先生的诗歌鉴赏原则来评析许渊冲先生所译之《登鹳雀楼》一诗,看译诗是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诗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地传达原诗的韵味与意境的。

关键词:三美;诗歌翻译

一、

译事难,译诗更难。因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不仅具备一般的文学体裁特征,还兼备神韵和意境等特点。除了语言的转换外,译诗更重要的是传递原作的神韵与意境。中国传统诗歌历来讲求格律,重押韵,讲平仄,求对仗,用典故,字里行间以含蓄为美,以意境为上,忌直白。虽然传统英语诗歌也讲究格律,押韵,节奏,用典等,但终因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汉语格律诗英译尤为困难。一部分翻译家尝试着用散文诗译中国传统诗歌,但在传达原诗神韵与意境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少了诗味。因此许多翻译家主张“以诗译诗,尤其要以格律诗译格律诗”。在这些知难而进的中国翻译家中,有一位就是有“书销中外五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之说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实践家许渊冲先生。他的“诗体译诗”被著名学者钱钟书称为“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跳得灵活自如,令人惊奇”。许渊冲教授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诗词翻译的“三美”论:“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本文将运用“三美”理论来评析许渊冲先生所译的《登鹳雀楼》一诗。

二、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不朽之作。该诗为五言绝句,雄奇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以及无限进取与探索精神。短短二十字,有景,有情,有理。以下是《登鹳雀楼》原诗及许渊冲先生译文。

登鹳雀楼ontheStorktower

王之涣wangZhihuan

白日依山尽,thesunbeyondthemountainglows;

黄河入海流。theYellowRiverseawardsflows.

欲穷千里目,Youcanenjoyagrandersight;

更上一层楼。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

原诗之义象美。义象美是指“诗歌字词句或整首诗的意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辜正坤)原诗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慢慢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转向,流归大海。这两句诗把上下、远近、东西景物全都容进诗笔之下,画面宽广,意境深远,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画,创造了一种意境之美。后两句寓情于景,揭示出“观景,需登高才能望远;而人生也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看得全”的哲理。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译诗之意美。意美是译出“原诗的意境和诗味之美。”(郭著章)许渊冲先生的译诗完美再现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美。用“thesun,themountain,theriverandthesea”勾勒了一幅美丽画卷,而“beyond”和“seawards”这两个词则直接点明了诗中几个意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把“几个画面并置而产生相互对立但又相互补充的张力审美效果。”(辜正坤)这样,便在审美主体的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译诗后两句以“agrandersight”译“千里目”,“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译“更上一层楼”准确传达出了原诗的哲理。“千里目”和“一层楼”实为写虚,是在头两句实景的基础上作者尽想象之能事,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许渊冲先生在深刻理解了原诗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翻译法,这种翻译却更准确的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与韵味。

原诗之音象美。音象美是指诗歌的听觉形象,诗歌的音乐性,包括诗歌的节奏和韵式。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元音音节出现在辅音之后,再加上汉字的四个音调,便可奏出变化跳跃的音乐。由于汉字单音节的特点,诗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诗歌的节奏。例如,一首五言诗即五个音节,两字为一顿,一行为三顿,结合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的巧妙运用,会给整首诗带来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登鹳雀楼》为五言绝句,每行五个音节,可划分为三顿,即:白日-依山-尽0-/黄河-入海-流0-/欲穷-千里-目0-/更上-一层-楼0-/而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原诗的节奏美,使原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汉诗的押韵能增添音乐感,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汉诗可押头韵或尾韵。《登鹳雀楼》押尾韵,韵式为xaxa押/ou/韵和/iu/韵。该韵为阳性音,读音嘹亮、浑厚,双唇发音时开口度比较大,使人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耳畔回荡,能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

译诗之音美。音美是指“译文可以借助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郭著章)英语诗以多音节为其音美的基础。多音节词有轻重音节之分,因此英语诗歌往往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英诗讲究音步,两个音节的轻重音节为抑扬格,重轻音节为扬抑格,运用恰当能产生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在押韵方面,英诗也可押头韵或尾韵。许渊冲先生认为,“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所装载的信息总量是由语义和文体组成,而语义不过是低层次的信息,而文体(形式)比如音韵、节奏等才是高层次的信息,如果仅仅再现低层次的信息-语义,产生的译文就不再是诗,而变成散文了。”译诗为抑扬格四音步,韵式为aabb,一二句“glows”与“flows”元音相押,三四句“sight”与“height”元音与结尾辅音相押,读起来嘹亮悦耳,琅琅上口。另外,第三行与第四行还运用了头韵。头韵是利用词语音韵的修辞格。它是英语古体诗韵律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所产生的音韵效果可“增添文字的音乐感,便于朗读、记忆。有时它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俏皮等作用”。(卢炳群)第三行中的“grander”与第四行中的“greater”构成了头韵,有效地增添了全诗的音乐感。

原诗之视象美。视象可分为内视象与外视象。内视象是“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主体想象世界中看得见的具体物象”;外视象是“诗歌本身的外部形式如诗行排列、特殊的字、词书写形式等物象”。(辜正坤)为了实现诗歌的语意视象美即内视象美,原诗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首先是对比手法。对比,是指“通过并立含义相反或不同的字、词、短语甚至句子来比较、展示事物间的差异。”(卢炳群)因此,对比的主要特点是明快、强烈。原诗的对比有以下几个方面:a.色彩对比:白日、青山、黄河,五光十色,绚烂缤纷,给人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色彩视觉之美。B.动静缓急对比:白日慢慢移动,一个“依”字,体现出其势之缓;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个“入”字,将其奔泻千里之势托出。景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身临其境,心情激荡。C、虚实对比:在一二句写实景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想象,借景抒情,揭示人生真理。“白日”“高山”“黄河”描写的是实景,“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纵横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其所望之高,所想之远,虚实结合,寓意早已跃然纸上。其次是衬托手法:从形象上看,太阳之高,山之高,黄河之长,相互映衬;而前两句所描写白日、高山以及奔流不息的黄河,营造了一种高远开阔的境界,为下文说理作了铺垫,使作者自然而然就道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读者极易展开想象,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具体而清晰的壮丽画面。从诗歌的语形视象美即外视象美来看,原诗为五言绝句,对仗工整。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壮观雄伟,“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欲穷”与“更上”相对,“千里”与“一层”两个数词相对,“目”与“楼”两个名词相对。这就构成了原诗形式上的完美。

译诗之形美。形美是“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郭著章)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因此,其译作形式工整,韵律自然,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形美。原诗为绝句,共四行;译诗在建行上与原诗相同,也为四行。原诗为五言三顿,译诗的诗行长度与原诗相仿,为8个音节,抑扬格四音步。原诗采用对仗形式,偶句押韵,行文工整流畅,译文则采用对偶形式,两两相对,韵式为aabb。译文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方位词对方位词(sun-yellowriver,glows-flows,beyond-seawards,grander-greater,sight-height),及其工整协调。另外,译诗中的sun(red)-mountain(green),river(yellow)-sea(blue)也从视角上构成了色彩对比之美;而moutain-river一静一动,形成了强烈的动静缓急对比之美;grandersight-greaterheight形成头韵,加上押相同的尾韵,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译诗的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具有说服、激励、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三、

诗歌,作为文学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和美的再现过程;而诗歌赏析,是审美主体根据某种审美鉴赏标准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所提出的“三美”原则现在已经成为译诗优劣的鉴赏标准。理想的译诗,“第一,应当自己也是诗;第二,应传原诗的情绪;第三,应传原诗的内容;第四,应取原诗的形式。”(成仿吾)许渊冲先生坚持以诗译诗,按照“意美”、“音美”、“形美”标准英译中国传统诗歌,其所译《登鹳雀楼》一诗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准确地再现了原诗,而且生动地传达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诗韵,让读者切身地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与美。

参考文献:

[1]成仿吾.论译诗[a].翻译研究论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8

为了使学生在课上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这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依然照例先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过程,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着向学生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这些要求的提出,就是在告诉学生在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目标也明确了,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就有了方向和方法。到了这时,一切合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中低年级孩子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在合作中主动地表现也是在为汇报时作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合作中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漏洞,思想观念上的偏离,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补救。在汇报的时候,我先选了一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作者王之涣。由于课前搜集了资料,合作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该组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作者,并举出了他的其他两首作品《凉州词》和《送别》。接着又有一个小组主动要求为大家解释古诗的意思。他们先派了一位代表,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他是这样说的:“太阳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流向了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就得再上一层楼。”他说完以后,同组另一个人立即站起来补充道:“依是紧贴着的意思,所以太阳是紧贴着高山落下去的。”这样一补充画面就更加明朗了。接着同组另一个同学又起来补充道:“我补充一下,黄河是滚滚流入大海的。因为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非常宽阔,水流得也特别快特别急,所以应该是滚滚流入大海。”这是一个很会联系生活经验的孩子,分析得头头是道。“滚滚”一词的加入,立即让画面显得气势宏大起来。我立即表扬了他及这一个小组,肯定了他们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及会学习的优点。提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这时,另一组的一名学生补充说:我觉得后两句话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听了他的补充,我立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自己就完成了整体感知诗意的目标。然后我请一名平时朗读得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古诗,其他人边听边想象,自己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读完后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落下去。”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远处雄伟的高山,被夕阳一照,特别美。”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流入大海时发出了特别大的声音。”也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壮观。”这时我为学生们用课件展示了这幅配有古典风格音乐的画面,描绘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时,由于有画面和音乐的衬托,加上教师的综合描述,学生的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读出了这首诗的宏大气势。学生的感情到达了高潮。我又描绘道:“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后我们齐读了一遍全诗,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接着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古诗,有的理解着背,有的熟读成诵……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就已经把古诗背得很熟练了。我们这节课就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9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1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5、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10

一、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入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这样的故事内容将《登鹳雀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了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

二、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喜好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图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图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有黄鹂、青天上有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三、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