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天的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7:42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诗歌的语言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加之手法灵活多变,形象意蕴丰富,甚至“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造成考生读不懂诗歌的根本原因。考生读不懂诗歌,自然鉴赏解题难得高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一个简便易行的“北斗导航”,让学生多角度探清道路,从而顺利到达目的地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文体,清除行车路障,立足语言、手法、形象这三维视角,展开一次3D式阅读之旅,进而准确获取诗歌深处的宝藏――情感与主旨。

一、路径一:扫瞄语言,读懂诗歌内容

由于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练、含蓄的特点,因而考生要想走进诗歌,读懂诗歌,必须巧妙掀起语言这层面纱。除审读诗题、关照作者、解读注释外,考生在品味诗句语言时,还需特别关注诗歌语言的特殊现象:一要关注诗歌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文化常识,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二要关注诗中词语特定的语境义,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是可爱、顽皮的意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是春季的意思;三要关注诗歌中多出现活用词现象,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四要关注诗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西风”隐喻严寒甚至是反对势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则隐喻希望、美好或是正面的力量。总之,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深入体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例如: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这首诗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两句,实为此诗语言绝妙处。单看这两句诗中的景象或事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联系,仿佛电影镜头中的蒙太奇组合。这两句实际是虚写,“渭北”“江东”意思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春天树”寓示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日暮云”寓示着又一天的将尽。这两句诗中,既有空间距离的遥远,又有时间飞逝的感叹,自然见出两人浓郁的离别之情。语言平实自然,蕴含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二、路径二:透视形象,读懂诗歌意境

一般来说,诗歌形象多为人物和意象。意象也就是诗中出现的花鸟虫鱼等自然风物,一首诗中的意象不仅多样,而且内蕴丰富。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往往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相互关系来体现。品读感悟诗歌意境,可以帮我们较快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便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从透视形象(或意境)的角度来审视《春日忆李白》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等看似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作者实则通过这几个自然风物(意象),另有寄意,写出两人超越山水阻隔,遥相思念对方。此时的“春树”“暮云”,不再是普通的自然风物,它们已经被赋予情感的因素,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离情,成为诗中典型的意象。“云”是飘游之态,喻远方飘泊之意;“树”是扎根之状,喻近舍留居之人。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诗人与友人身处两地,相互悬念揣猜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个意境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三、路径三:破解手法,读懂诗歌寓意

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主要是指所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表达方式考查的重点是描写和抒情。涉及到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双关、引用(典故)、衬托(正衬、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等;还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从破解手法的角度来看《春日忆李白》的两句诗,“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更不是纯为了写自然风物。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手法,借自然风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寄寓了自己深厚无比的思念之情,可谓出神入化,情韵绵绵。整个画面显得既清新自然,又含蓄而耐人寻味,而这正是诗歌语言的特点,因此清代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

这样,考生循着语言、形象、手法三条路径,如同拥有三束阳光驱散雾霾,拨云见日般揭开诗歌的层层面纱,自可读懂诗歌的思想情感,对于《春日忆李白》作者之于李白的赞美思念之情已经不再难以理解。具体来说,诗的前两联四句,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诗中既有赞美之情,又有深重离情,既有倾慕怀念,又有重聚愿望,可谓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此外,学生要真正读懂诗歌,从浅层次上来说,还须注重关注诗歌的题目、关注诗人和时代背景以及诗后的注解文字;从深层次上说,还要关注诗歌的类型、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中直接抒情的句子,以及典型动作和有关典故等。同时,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还涉及学生生活阅历的问题、知识储备的问题和对诗词特点把握等问题,因此学生还需增加对诗歌全方位立体式的阅读积累。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2

一、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代诗歌应该是最能够让学生欣喜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情怀和青春激情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从目前我国教学效果来看,现状并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现代诗歌并没有发挥出原有的作用,长期处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在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现代诗歌解读过于程序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章程进行教学,重视技术的分析,使得诗歌呈现出教学程序化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原本存在的诗意。在进行具体内容解析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作者的姓名、流派、人生经历,对诗歌文本的介绍从宏观角度描述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没有从语言角度关注文本想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从而将诗歌原本的意味隐藏起来,促使现代诗歌没有发挥出其本身具有的感情。

其次,现代诗歌解读过于浅显化。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文本细致解读的过程,单纯的以读代替讲解的现状有很多。教学停留在诗歌浅层中,忽视对现代诗歌文本的阅读,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品味到诗歌本身具有的语言魅力,并不会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体会不到诗歌本身具有的真挚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最后,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解读,个性化的分析应该在遵循文章本身含义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讲解。但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目标中所提出来的个性化阅读,强调求新求奇,于是个性化阅读成为了舍弃文本的另类解读。错误的理解了现代诗歌的内涵,师生的对话流于形式,交流内容严重性的脱离文本,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将文本细读融入到现代诗歌教学中

第一、细读结构领略现代诗歌所蕴藏的音乐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宏观性的了解,理解文本深层次的含义,把握现代诗歌外在的节奏韵律美。诗歌在阅读的过程中,长短、急促、高度、轻重都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能够将声音、节奏、音韵相组合在一起,传达一种特殊的意味,从而唤起应有的独特体验,使得读者在这种氛围中完成对诗歌文本意蕴的体会。

第二、细读语言感受语言中所存在的张力。反复推敲在诗歌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汇,揣摩其中所蕴藏的韵味。抓住整个诗歌中的中心点,从而引导学生对诗歌推敲品味,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诗歌所想要表达的深意。例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进行这首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了“从明天起”。诗人下定决心要从明天起做一些有关于幸福的事情,“和每一个亲人通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诗人为什么不是从这一刻起,从现在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推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语言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张力。

第三、仔细揣摩文本的细节,发掘文章中所存在的内在矛盾,体会文章中隐藏的统一概念,从而深入的了解文章的深意。

例如《春天的心》中“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随便的踏出门去”,春天是带给人们希望的季节,更是万物复苏的起始,春天的心应该是雀跃的,富有生机的。但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将春天心比作操的荒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不得揣摩其中所蕴藏的深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针对这类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注重其中所存在的矛盾,从而了解文章的深意。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诗情画意;乐感;艺术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7-04

从《诗经》时代的诗乐舞三位一体到后代诗画一体,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绘画美,诗中有画,讲究意境;还具有音乐美,多押韵,多骈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更具有情感美,情是文学的根基,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的上上之品,诗歌便是典范。

当代中学生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这些易于记诵的诗歌,到上中学时也积累了不少。好多学生背诵是背诵了,但有些不求甚解,很难融会贯通,具体地说,很难将自己的诗歌积累运用到语文课堂生活中去。这时,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契机将一些熟悉的诗歌融入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艺术氛围。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学习背诵,还能将诗歌运用到写作当中,从而为自己的写作锦上添花。

我十分喜爱古典诗词,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结合诗画、诗乐、诗情、诗境、诗理、诗艺、诗风等,探究如何将古典诗词融入具体教学实践,效果很好。

一、诗画融一体

古典诗词具有绘画美,最为典型的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然古典诗词中还有许多诗、画融一体的杰作。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一课中,我播放了许多春夏秋冬的美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词语或诗句来给每幅四季图片命名,学生纷纷举手,他们喜欢选用诗句。

用于描述春天的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用于描述夏天的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俞静,鸟鸣山更幽。”等。

用于描述秋天的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用于描述冬天的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

我鼓励学生,如果能将这些诗词在写景时恰当引用,将会为文章增添韵味。这些诗词同样适宜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抒情文教学,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等。尤其是给《春》里的春草图配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图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图配“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图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迎春图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相应的古诗词,很精彩。

再比如上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落日的幻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图片回顾自己积累的有关落日的诗词名句,学生脱口而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这也为部分学生感到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诗情画意。后来在上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从构图、线条、色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诗中有画”的特色,再让学生自己做一幅简笔画再现其诗画美,部分有绘画功底的学生画得很不错!

又如教郦道元的《三峡》,我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入,学生立刻联想到与山水有关的诗词佳句。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

再比如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学生都能联想起与雪有关的古诗词,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所谓形美以感目,面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学生怎能不触景生情。

二、诗乐韵无限

古典诗词又具有音乐美,音美以感耳。

我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时,一开始我以“烦恼是人的多种情感之一,从古到今人人皆有,我们先来感受古人的烦恼”切入,诗词配乐唱。这些诗词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这些吟唱着愁情的诗词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荟萃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运用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为背景音乐,同学们在古诗新唱中理解背诵,效果极佳。

诗词吟唱出来才更能传情,这些唱词不仅为课堂增添了许多趣味,也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让学生轻松乐学。

三、境似情共鸣

古典诗词又具有诗情诗境美,意美以感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乡愁是漂泊游子们永恒的话题。我在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从诗的思想感情方面作了拓展延伸,设置了“抒发乡愁的诗词佳句还有哪些?”的问题,学生都积极从自己的大脑里搜索有关乡情的诗词佳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这是漂泊游子们的情感共鸣。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除了让学生积累与有月亮有关的诗词外,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我从情感角度入手,联系此时的苏轼与张怀民都是被贬黄州,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再恰当不过了。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中《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设置问题“存者且偷生”还能为安史之乱中悲苦的老妪带来一丝安慰,用《春望》里哪两句诗作回答最好呢?同学们都能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春望》、《石壕吏》均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作,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

古典诗词往往营造意境来抒情,其实,许多诗词在思想情感方面都能找到其共同的地方,这源于抒情者相似的人生境遇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诗中有真理

许多诗歌也是蕴含哲理的。

例如我在教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时,让同学们联想与山有关的诗词。有学生联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我赞许地评价:“看来你把文章的主旨用这两句诗概括了,人生的路上即使‘山重水复’,有恒心就能‘柳暗花明’”。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所以我也经常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劝勉学生不断读书,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诗中有真理,经得起时间和生活的考验。

五、赏诗探艺术

诗歌又是讲究艺术技巧的。

我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刘禹锡的《陋室铭》时,给学生介绍了文章的前几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比兴”手法引出文章中心“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并明确“比兴”手法就是先言他物,再言其事。接着,我提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用“比兴”手法,请问同学们《诗经·关雎》那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大家异口同声说出了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可见大家已经掌握了“比兴”这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我引导学生回忆积累的诗词还有哪些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有个别同学立即想到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随即介绍了这首诗如何“托物言志”:诗人咏物抒怀,通过对洁白石灰的描述和赞扬,表明自己为国家建功立业、不畏艰险、纵有千辛万苦也视若等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处世要清白正直的志向。

再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在解释题目一方面指“爸爸所栽种的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暗含爸爸的辞世”时,给学生介绍“双关”这一修辞手法,“双关”即一语双关,语音双关或语意双关。举例说明时,我举了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学生立刻明白“双关”通俗来讲就是指一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既是语音双关又是语意双关。在学习本单元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时,学生朗读诗歌后便能悟出题目中的“路”,既指“自然界的路”又指“人生之路”。再后来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宋诗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白头吊古风霜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中对“风霜”一词的理解时有个别学生立即想到了“双关”,这点非常好,我就势引导他们:这里的“风霜”即指自然界的风霜,又指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

不少文章中有“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映衬手法,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点拨学生:“词人以乐景来写哀愁,倍增其哀,请同学们从我们已学过杜甫的诗歌中举出几例。”有同学就立即说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样一来,既归纳了写作艺术技巧,又温故知新。

可见许多诗歌在写作的艺术技巧上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善于思考,善于联系就会发现其妙处。

六、沐浴古诗风

在诗歌风格上,许多诗词也有相似之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诗语言平淡,质朴如画。教学中,我提问道:“我们知道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他的哪首诗与这首诗的风格相近?”同学们立即想到曾经学过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是平淡质朴,淡中有味。这类诗也给我们吹来了清新质朴的田园风。

在教学宋代周密的《观潮》时,我让同学们先联想与江涛海潮有关的诗词,有些学生说出了“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我又趁机设置问题“这些诗歌从风格上来看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有答“大气豪放”的,有答“奔放豪迈”的。这些诗歌给我们吹来了豪气奔放的江河湖海风。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设置问题“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风格与曹操、苏轼作品等风格相同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风格?”学生们有答“凄美”的,有答“哀婉细腻”的。的确,他们感受到了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楚雨凄风。

沐浴着古诗词不同的诗风,也就能够大致把握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赏析诗歌。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4

一、诗中的形式美

“图像诗”作为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有趣的呈现,从一出现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诗人会按照诗的内容或描写的对象,把文字排成各种独特的图像,有时是一个串烧:

这首诗,通过诗人精心的排列,成了一个串烧,不仅好看、好玩、形象、直观,亦把自己对成长的理解隐藏在了图像之中:成长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这难道不是拥有综合口味的串烧吗?读着这样的诗,你一定会感到图像给你带来的美的感受。

有时,诗歌会像活泼的孩童上下蹦跳,透露着浓浓的情趣:

这首诗来自台湾诗人叶维廉的《水车》,将打水的画面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读着这样的诗歌,我们会有一起一落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水桶,正随着水车在打水,带着满桶的星光与满足,这种美感又怎能用语言来形容呢?

二、诗中的音乐美

诗歌,诗歌,从古至今,诗与歌就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诗和音乐也就成了情迷的朋友。有的诗,它强烈的音乐节奏,比如赵家红的《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这首诗歌,虽然长短不一,但读着它你一定能感受到它内在的节奏,就像是跳动的音符。伴随着这轻快的节奏,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乡下孩子在自由、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三、诗中的想象美

“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想象之闸启动了,立刻就听到了流水的哗哗声。”诗人圣野的这句话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开启了这想象的闸门,流淌的诗歌才会随之而来。请看,台湾诗人杜荣琛的《春天被卖光了》:春天是一匹/世界上最美丽的彩布,/燕子是个卖布朗。//他随身带着一把剪刀,/每天忙碌的东飞飞,/西剪剪,/把春天一寸寸卖光了。

在诗人眼中,有着尖尖尾翼的燕子是“春天卖布郎”,(这是多么形象又奇特的想象)而春天则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彩布”,被“卖布郎”给“一寸寸”卖光。诗人这种创造性的想象让春天的绚烂与易逝变得立体、生动。我们仿佛就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举着一把大剪刀在一块美丽的大布匹上东剪西剪,由于舍不得,它剪得如此之慢。于是,这块美丽的花布“一寸寸”消失了。“天高任鸟飞”,乘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领略诗歌的美好,与诗歌一起飞翔。

四、诗中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是所有文学中最精炼,如果说文学语言是满天繁星的话,那诗的语言一定是其中最亮的那颗;如果说文学语言是满园缤纷的话,那诗的语言则是最美的那朵。有时,一个题目就会带来一份美丽。班上有个孩子,四年级时写了一首题为“钓春天”的诗:老鹰/鸽子/蝴蝶/远了/远了/成了蓝天中的蝌蚪。/我们拉着长长的线/钓春天。

这灵动的题目让我们眼前一亮:春天,迟迟未来,等待了一个冬天的孩子终于忍不住了,拿起了长长的钓竿――风筝线,钓起了春天。把那份期盼与等待都融入了这个“钓”字中,多么精炼,多么传神的表达。

五、诗中的情感美

夜空因为星星而美,草地因为野花而美,大海因为波浪而美,诗歌因为情感而美。请看,圣老的《盲女・阳光》:一个快乐的/盲女/在院子里/晒太阳//盲女说/我看不见阳光/但是我感觉到了/它给的温暖。//

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不是盲女对生活、对命运不公的埋怨,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充满自信,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的小姑娘。阳光给盲女带来了温暖,而盲女则为我们送来了感动。这样的诗歌为我们带来的美感不再只是视觉上的,而且是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我们的心灵也因此得到了美的浸润。再看雪野的《月光》:月光/依靠在门框上/看我/静静地坐着/写作业//那深情的模样/真像母亲//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5

她写诗歌从来都是一会儿就好,就像雪落无声,―蹴而就。这是天赋也是勤快,每天仅有的课余时间她都浸沉在诗歌当中,自得其乐,她说读诗写诗是她最大的幸福。她的诗歌在《诗刊》、《儿童文学》、《写作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50余首。诗人雷抒雁先生赞赏她的小诗“有抒情的清音,有少年内在茁壮的呐喊。”阿玮从不以此炫耀自己。

阿玮个子高挑,红脸蛋,宽肩膀,走路时像是不抬脚,脚板蹭地。不像南方淑女倒像北方姑娘,大方而又可爱。而今她的诗歌写得更有哲理也更优美了。在《夜听春雨》(《新作文・初中版》2006年第3期,下文诗歌均引自此刊)一诗中,即是一段优美的记忆。春夜的凝望中,只有雨滴勾起少女初恋时至洁至纯的梦幻回忆,此刻又未能沟通未能相见,只是幽幽一人在疑问“是谁在低语”。此问,如罩上一层薄薄的流动的水雾,而窗户里的“她”,如一颗石子投入读者心潭,颤动着开放出朵朵涟漪。

“窗外的事情被雨串连/许许多多的回忆/点点滴滴/把心事拧干/泡在一杯绿茶里/一支浓浓的歌/从碧绿的茶水中漾起/离开彩色屏幕/细密的雨滴敲打着窗门/把人和房子一同牵入了民谣中/屹立的房子是撑着的雨具/雨中侧耳/是谁在低语”

除此之外一切声响都好像不存在,这样一来,“用耳朵去观察世界”便在《春的礼物》中尝试:“冬天剪去的花朵/在月亮的背面开放/梦一样醒着盖上雪白色的绒被/在她枕边忽听她说/一阵风紧随把我的手臂/当柳枝送给了春天/不管她是否醒来我都伸出手/传她金色的温暖。”当到了《风铃》一诗中则转化成蕴涵着哲理,有着情感波浪的小花,此诗第一二行抓住风铃的外观来描摹,五六行传达出自己对风铃的独特感悟。

“躲在声音里的/其实是高分贝的寂静/如果没有风一切尽皆虚空/其实就算有风/不过是寂寞的嘴/安慰世界的失聪/起风起风秋天里何时起风”

上述诗歌注重通篇气氛和意境的创造,诗句清新自然而又恬静淡雅。与之相反,情境愈来愈浓郁的是《蝴蝶》,情感与形象之和谐,呈现一种冷寂的心境。当纯美和真诚的走失,偶然看见“一只蝴蝶翩翩地飞”羡慕不已,可是“我没有在意”,错过了仍不知道珍惜这相遇的机缘,幸福如蝴蝶飞去,仍希望幸福降临。“秋风拾进了箩筐”,这种面对往事的感受,对生命的体验,对爱的祈望是那么的凄美,如破碎的玉片,有着动人的声响和难以舍弃的身体。

“有那么一段往事/已经走失很久很久/清冷的秋夜一只蝴蝶翩翩地飞/从我家门前经过/蝴蝶那舞姿/我没有在意/蝴蝶留下的那影子却被/秋风拾进了箩筐”

短短八行诗,将时间的绵延幻化成空间的叠合:历史与现实就如同诗中的“我”与“蝴蝶”,当“我”在追寻往事时,当“我”在体味历史场景中“留下的那影子”的时候,历史的现实意义实现了,生命也变得更加丰。富。

三首诗里所蛰伏着的灵气流淌于毫无雕琢的诗句中,是动人之处。但寻找确切的比喻,寻找确切的形容词,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觉的动词,互相配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产生新鲜的意境。不过,在诗歌写作低迷摇曳之时,阅读少年新鲜的诗作,总有春风抚面的清爽。自然了,这样的诗歌写作技巧传达出的内涵就不够丰富,成熟。“稚嫩”对诗歌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坏事,稚嫩会有天真鲜活也会透出勃勃生机。如此,阿玮站到了眼前:一个初学写诗的少女徜徉在诗歌的后花园,微笑在诗的天空。

一朵雪花里居住着多少春天?也许,一朵雪花里,该是居住着所有的春天。

专家点评

每当阅读到这样优美的文章时,我都会激动不已,我会被小作者对诗歌的这份执着的追求深深地感动。曾几何时,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也逊于此,然而,到现在早已弃之十之八九,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对诗歌兴奋不已的感觉。而今,读到贺芬的《微笑的歌者》,仿佛自己又找回了从前遗弃的一切。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6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2课《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文本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二、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是每个独特的生命表现自己的场所”。诗歌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并有所感悟。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整体感知阅读体验,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感受,首先去体验作者所创设表现的四季特征。然后,以“一季”为点,以仿到创,提升原有文本的内涵,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韵味与语言的美感。最后,以点为面,引导学生在再读诗歌的基础上,再度创造,再次超越文本。(其实,我的设计过程与思路就是从读到写、以仿到创,三次与文本碰撞,并提升、超越文本。①把诗歌改变成儿歌。②以“春”季为例,创作诗歌。③以全文为范,创作诗歌。)

四、教学流程

(一)让心灵接近美

当我把这首小诗念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念起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早就会读、会背了。其实学生是十分喜欢这样的小诗的。我就用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并伴有配乐朗读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最喜欢的季节的段落,并把它读好。从抽读的情况看,学生已经内化了诗歌的内容,读起来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这样师生一起仿编儿歌就顺理成章了。我和学生一起把小诗改编成儿歌:草芽尖尖,我是春天。荷叶圆圆,我是夏天。谷穗弯弯,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我是冬天。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做起来。这时,学生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雪人大肚子一挺”一句,学生也挺起了肚子,一摆一摆地,左右走动。学生的心灵已经接近了诗歌的内在美。诗歌的美与学生的心灵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评析: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课文的内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用朗读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教师借助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带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去体验并读好课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读好课文,更应有所超越,并有师生独特的见解。诗歌改编成儿歌可谓是对文本的一次碰撞,能产生文学的火花。

(二)让心灵去寻找美

我随机根据学生的朗读表演,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重点理解与体会,并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图片有禾苗、田野、大地、花朵、小鸟、风筝、青蛙、河水、蝴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发现了什么?我随意根据一幅图片编出了一首小诗:

禾苗青青,

他对大地说:

“我就是春天”。

这下子学生更来劲了,纷纷举手。

生:小草摇摇,

他对风儿说:

“我就是春天。”

生:蝴蝶飞飞,

他对花朵说:

“我就是春天。”

生:青蛙哇哇,

他对田野说:

“我就是春天。”

……

评析:从学生所编的这些诗句来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积累欲望是比较强的。学生能模仿创作出这样的诗句,说明其已经寻找到了诗歌本身的美,体会到了诗歌本身的韵味。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感受,提升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让心灵去创作美

我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与图片,让学生把生词卡上的词教给大家,把图片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我提问:“你能根据自己的词卡或图片,像刚才一样用诗歌的形式说出来吗?”于是学生以课文为示范,你一言我一语,一首首生动有趣的诗歌诞生了。

生:花儿朵朵,

他对蜜蜂说:

“我就是春天。”

知了知了,

他对大树说:

“我就是夏天。”

玉米黄黄,

他对农民说:

“我就是秋天。”

北风呼呼,

他淘气地说:

“我就是冬天。”

生:风筝翩翩,

他对白云说:

“我就是春天。”

西瓜甜甜,

他挺着大肚子说:

“我就是夏天。”

秋风飘飘,

她跳着舞说:

“我就是秋天。”

灯笼高高挂,

他高兴地说:

“我就是冬天。”

……

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

评析: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有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教学中创设了生活中识字,认识事物。小作者在编诗歌的情境中,不但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知识,在品味诗境、体验诗感的基础上,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激活了作为“主角”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课后反思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7

关键词:骆一禾;复现语象;原型意象;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9-03

继朦胧诗潮之后,韩东、于坚等以第三代诗人的形象出现在诗坛上,他们以自组诗歌流派,打出诗歌宣言,自印诗集等迥异的方式敲响诗坛的大门。在诸多诗歌流派之外,却存在着一种纯粹的、天籁般的诗性写作。海子和骆一禾等就属于此列,他们默默地孤独地坚持抒写蕴含生命意识的诗歌。而他们的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海子的诗歌在骆一禾、西川等人的发掘下开始受到关注,然而骆一禾的诗歌却仍被漠视,在评论家的眼里,骆一禾仅仅被定义为海子诗歌的追随者和阐释者。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那些诗歌被蒙蔽了的话,骆一禾的诗歌则是首当其冲。他的诗歌有很大的艺术价值,特别是诗人构建的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而这一系列意象又表现出一种“原型”的意味。骆一禾诗歌中大量出现“黄昏”、“水”、“春天”等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展示出了一种异于20世纪80年代其他诗人的原型生命意识,和充满了人的本真意识的回归和渴望。本文试图通过论述骆一禾诗歌中的复现语象来具体阐释诗歌中原型意象的喻意。

一、理性的光辉――原型意象的追寻

第三代诗人习惯将一系列无关联的意象粘合在一起,试图肢解诗歌语言来获得一种反叛的姿态。这种表现方式虽然在当时一度非常流行,但细嚼诗歌,却了无趣味,此类诗歌更多的缺点是让人癫狂,摸不清头脑,思维错乱。而在骆一禾这里,他的诗歌却是生命的“火”与“热”的写照,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都体现出了一种质朴的浑厚的民族精神内质和人类文化的根基。而这种诗歌追求,是缘于海子和骆一禾等人特别熟识人类文化的源头,他们熟读诗歌中的文化经典,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经》、《楚辞》等的谙熟,对希腊神话、希伯来文学《圣经》以及印度吠陀文学《奥义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的熟识。这些轴心时代的典籍所蕴含的原典精神都深深启发了诗人。由于骆一禾等人的熟读原典,因此在他们的诗歌中无形隐含着一种对原典精神的追寻的意识。如果说我们从海子诗歌中可以寻找到一种对生命意识的抒写,在骆一禾的诗歌中同样存在对生命意识的写作。不同的是,海子对生命的抒写更加“知性”和质感,在诗歌创作中显得突兀、激烈而狂放,骆一禾则偏于“智慧”,显得平和、从容、沉静和理性。骆一禾对原型意象的构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即复现语象的方式。复现语象,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一个语象在同一作品中再三重复,或在一个诗人先后作品中再三重复就渐渐积累其象征意义的分量。骆一禾通过对一个一个意象在他作品中反复展现,为的是要使这一意象完美地表达出它的象征意义,骆一禾用这种复现语象来构建种种的原型意象,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对诗歌生命的追求。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认为,比喻性语象只有靠复现才能成为象征性语象。诗人在作品中所确定的语象,为的是让读者们能够清晰地明白“它必有所指,这个渐渐积累并且展开的过程不是任意的,而是指向作品的主题。”Ⅲ西方批评更断言“一个语象在同一作品中再三重复,比如艾略特《荒原》中‘水’的意象,或在一个诗人先后作品中再三重复,比如叶芝笔下的拜占庭等,渐渐积累起了象征意义的分量。”在骆一禾诗歌中,“黄昏”、“水”、“春天”等意象通过反复地再三呈现、书写和构造,使之成为了富有浓郁象征意义,也成为了积淀着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这些意象,“词根”多次复现于骆一禾的诗歌中,已经积累成高度私人化的“主题意象”,凝聚着诗人的主要人生经验和深度情绪细节。

二、“黄昏”意象――生命哲学的展示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首次将“日子夕矣,牛羊下来”的黄昏景象与伤别念远联系起来,描写盼归对于黄昏时节的独特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经过后世文人不断的体昧与复现,具有了原型意味。“向晚意不适,驱车向古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吟》)“月近人,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等等,正如清人许瑶光所言“已使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黄昏”意象作为文人对于时间的独特心理感受长久地留在古典诗词中。在骆一禾的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黄昏意象的诗歌。对“黄昏”这一意象的反复书写,一是诗人对“黄昏”的偏爱和情有独钟,另外,则是诗人通过“黄昏”这一意象的重构,传达出诗人在灵魂深处对生命的感伤,这也是诗人生命哲学的一种体现。“我坐到黄昏,也感到了黄昏。”“不知为什么债昏使我这样忧伤,黄昏里总有什么在死亡。”(《春天》)诗人对黄昏的感知正如吉普赛人所感一样,使人强烈体会到“黄昏”意味着什么,黄昏意味着生命的尽头,即死亡。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有无法选择地被“抛”在这个世界上,也都无法避免地走向死亡,人的生命有限,人的存在有时间性。在骆一禾这里“对黄昏易逝的感受包含着人对时间的觉察,是生之春天的感受,活力的衰退概与时间敏感的丧失共在。”(《春天》)人必然面对“一面是巨大的死”,“一面是弱者的生”。这是人生无法逃避的现实。人存在的意义何在?在骆一禾的生命观里,诗人并不畏瞑死亡,他宣扬的是对生命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对死亡终结的追寻。诗人说“我不愿我的河流上,飘满墓碑俄的心是朴素的俄的心不想占用土地”虽然死生由命,但既活在世上就应该“抱朴见素,将活生命的力量,播释于人与人之间,发挥到它的极致。”(《水上的弦子》)在骆一禾的诗歌里,“黄昏”意象不仅仅是表现一种友情别离时的悲伤与留恋。《黄昏(四)》是诗人写给故友赵士仁的悼念之作。诗人超越了古人在黄昏中表达的惜别悲伤之情,而转化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诗人把黄昏意象上升到了一种对生命的体认。面对生命的易逝,我们只能慨叹,而诗人却表现出另一种人生态度,黄昏并不可怕。“这黄昏把握的忧伤磨得有些灿烂了/这黄昏为女儿们铺下了一条绿石子的河/这黄昏让我们烧着了/红月亮/流着太阳的血红月亮把山顶举起来”《世界的血・大黄昏》。诗人面对黄昏,面对易逝的生命,并未表现出悲伤与无奈,而在“黄昏”中看见了灿烂的生命之火,犹如“绿色的五月”。在《黄昏(二)》中,诗人对黄昏有着独特的体验,执着地对有限生命充满热爱,虽然有时仍能感到“人心的善变使我感到孤独”但是诗人却仍感受到“大黄昏有一支爱人的歌曲/在你身后响着热爱生命/并且质朴无畏”,坚信“一个人绝不是只有一个灵魂”,在诗人对生命充满热爱的同时,却更加强化了诗人孤独的生命意识。面对黄昏,面对易逝的生命,诗人进一步叩问生命的真谛。《落日》一诗也是表达的是诗人面对黄昏落日时,对个体生命的思考。诗人更深层次领悟到了,个体死亡的同时又转化为另一种生命。“一种语言未及消失便被另一种新语淹没/一种死亡未及死亡便已脱胎”。诗人开始了对生命本身的超越,从而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追寻。

三、“水”意象――生命之泉的书写

在骆一禾的诗歌中,除了“黄昏”,“水”也是骆一禾在精神上不可重复模仿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能追索到“水”的原型意象。中国古代哲学家借“水”来表达深邃哲理,特别是道家学派。在道家思想始祖老子那里,也多次提到水、江河、川谷、澹、汜等水意象。老子十分欣赏水的品质,他看见水具有柔弱、谦恭、善利万物不与之相争等的特质。最重要的县老子认为水是接近于生万物的“道”,因道本无,而水有形,故近于道。《管子・水地篇》“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尤其指出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是水所生:“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可见水是生命的起源。由于水被看成是生命的起源,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赞美、描写水神的文字,诸如《山海经》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屈原的《湘君》、《湘夫人》,曹植笔下的《洛神赋》等,表达出先民对水神崇拜的原型意象。在骆一禾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追寻到“水”的原型意象,他不仅复写,同时也加深了对“水”的独特的认识。在他笔下,水已经不再是异己的没有生命的自然之物,而是外化为一汪生气盎然、灵性四溢的生命之水。诗人正是沿着它走进了中国精神的发源地深处。在《河的传说》一诗里,诗人抒写中国的精神发源地――黄河,寻找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渊源,因为河流的存在,“我们在这里渡过了五千年的昼夜”,河流是“作为世代的见证和希望”,它在沙漠上播种道路,在日子里播种春天,使“我们蕴积着哀愁一样广阔的生命力”。在诗人笔下,“水”意象象征着绵延不断的,柔软的生命力,“水呵/这个悲伤的故事/飘着轻盈的气息雕不会让季节生锈/水满含着化冻的香味/一直含到冬天以化/水是清彻的冰是多么清彻啊”。(《水(一)》)“水”充满着轻盈的流动的生命力,但同时又给人无限的感伤,水带来的欢乐已成为人间的慷慨,但偶尔也会给人间带来不幸。而“水”始终被诗人所赞美所欣赏,“没有谁/能像水那样原生琊是无辜是赞美是人中之人是赞美/我们的生活/都是磨洗过的/那倾覆的车辙画在我的脸上俄的眼睛是你为我忍着的两只清水/我用它盛起我的身体”。(《水(二)》)长期生长在海边的哲人泰勒斯说“水是最好的。水是最好的!”在骆一禾这里,“水”不仅仅是诗人的写作素材,已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被视为生命的血液。正如诗人所说“有一种春天似的东西浸润我的树根”“生命中这些永不复回的东西,吸人感情,成为血液中的水。”诗人所写的“是一些水的断想”。(《春天》)在骆一禾这里,写诗的过程,犹如生命的过程,在诗里包含着对生命的追问、感情、恐惧、疑惑以及幻想。诗人在诗歌里是对生命的全过程体验与感想,“你我都是活生命,且活直觉和活感觉,具把握现在之感情,你我之所思所行,使在构成新经验与活精神。”对诗人来说诗也就成了“生命的损耗”,“每写一次,就在燃烧一次自己”就像水一样,越来越少。

骆一禾不仅写雨、河流,还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大海情结。写下了《朴素:语言和海》,在这首诗里,大海也是生命的象征,大海是“流动着的大生命”,虽不如水的沉静与柔和,但大海体现出另一种生命形态,汹涌、彭湃、激烈,还有《观海》、长诗《大海》等诸多文本,它们的写作目的无疑都是指向诗人溯回本源的精神,又有着与水的寻求精神同构的文化意义。在西方现代诗人艾略特的《荒原》里“水”的意象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然而在骆一禾的诗里却与之相反,水就是生命!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8

关键词:荠菜中日古典诗词

0引言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范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中日国古典诗歌中,借荠菜表现了田园情趣、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日本,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很多荠菜诗歌抒发了对女子的思慕之情。本文以中日的吟咏荠菜古典诗词为例进行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荠菜

荠菜之名起于唐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在此之前称为荠,明李时珍释其名曰“荠生济济,故谓之荠。”在随后的《尔雅》中又有“其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春秋时代的乐师师旷亦云:”岁欲甘,甘草先生,荠菜是也。”意思是说荠菜的味道鲜美得为菜中的甘草。唐朝时期,人们吃荠菜已成风尚,每到立春,都要吃以荠菜为馅的饼,同时以荠菜与其他佐料配置的菜肴“春盘”,并作为礼品互相遗赠,长安人乘车骑马带着“春盘”到郊外野游,并进野餐,称为“探春之宴”。

6世纪的《诗经》中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西晋的文学家夏侯湛也有诗赞曰“见芳荠之时生,披畦畴而独繁,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唐宋诗词中,也有不少写到荠菜花的作品,如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春风》)。还有“冰消见水多于地,雪荠看山尽入梅”(《早春》),“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的诗句。陆游对荠菜很有感情,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雨后初得荠,晨庖有珍烹。”“残雪初消荠满园”。一日,他思念故乡,于是写到“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在《雨霁出游书事》中,他写到“荠花如雪又烂熳,百草红紫那知名。”辛弃疾也对荠菜情有独钟,试看他的《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这首词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交织着两种情趣:一是大自然山水画之美,一是人间田园之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天的美好通常和桃花、李华、杨柳联系在一起。比如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东流。”杨万里的“春暖何缘雪压山,香来初认李华繁。”李白的名句“寒雪梅中尽,春从柳上归。”而辛弃疾却选择了很不起眼的荠菜花,“春在溪头荠菜花”似乎说除了荠菜花就没有春天的景象似的。在诗人看来,桃李虽然鲜艳而且备受瞩目,但生命力很脆弱,荠菜花从色彩到形态都不如桃李,但是生命力顽强。再看他的《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平原的荠菜花、雨后落下的群鸦,一副多么清新的乡村美景!

2日本古典诗词中的荠菜花

荠菜在日语中叫做“ナズナ”或者“ぺんぺん草”,还有别名“三味草”等,这是由它果实形状得名的。荠菜生长在路边,开白色小花,属于“春七草”之一,所谓“春七草”,是指代表春天的七种植物,它是芹菜、荠菜繁、鼠曲菜、佛座、芜菁、萝卜这七种植物。日本人在“人日”(正月初七)有喝“七草粥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中国,中国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它在魏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这一天,把这七种菜剁碎后放入粥里叫做“七草粥”,当时认为吃了可治百病。在《源氏物语》的第十九回“浮云”中,有提到吃“七草粥”这个习俗。小林一茶有俳句吟道“不干净的指甲,在荠菜前也感到羞惭呀!”荠菜在人日是吉祥物,指甲沾着荠汁切荠菜,被认为不干净,故对荠菜有羞惭之意。

在《古今和歌集》春上第18、19、20、21、22这五首和歌中都有提到“若菜(新菜)”,这里的若菜指的是“春七菜”,其中包括荠菜,第19首「み山には松の雪だに消えなくに都は野の若菜みけり(春日.上19)这首和歌是无名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山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城里人就争相去采新菜。第20首「梓弓押してはるさめ今日降りぬ明日さへ降らば若菜つみてむ(春日.上20)这也是无人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打开天门看,今天在下雨,明天如果还下雨,一定可以采新菜了吧!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迫切等待采新菜的人。第21首「君がため春の野にいでて若菜つむ我が衣手に雪は降りつつ(春日.上21/仁和帝)这首仁和帝写的和歌很有名,被收录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大意是:为了你,我去郊外采新菜,雪纷纷落在我衣袖上。这首和歌将冬天的白雪和春天嫩绿的野菜美妙地组合在一起,而雪落在袖子上的情趣和第22首纪之写的「春日野の若菜つみにや白妙の袖ふりはへて人のゆくらむ(春日.上22/纪之)有点相似,第22首和歌写:在下雪的春日里,人们挥着袖子相邀去田野采新菜,雪从袖上飘落,雪白雪白。很美丽、清新的画面。

在松尾芭蕉の『虚栗(1687)中,有「よくれは花く根かな的俳句,季语是荠菜花,汉译“细看墙根下,竟开白色的荠菜花,幽然似奇葩。”俳句体现了作者对荠菜花的喜爱,在墙角跟也能开出惹人喜爱的小百花!这首俳句与白居易的《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中的“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有相似之处。

3结语

在中日两国,咏花、咏草的诗词成了古典诗歌的一大品类,形成富有民族风味的一大特色。人们对植物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的相邻性使中日两国古代诗人在吟咏荠菜这一共同题材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森夫,陆坚.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铁军,潘小多,等.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纪贯之,等.古今和歌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9

《隋唐演义》中,混世魔王程咬金只有三板斧,可是因为这三招简捷快速,许多名将败在他的手下。诗歌阅读虽难,但也有规律可循,有法可用。诗歌阅读我们不妨用好这“三板斧”:

第一板斧:看文题,明诗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文章的中心,对理解词义及做题有指导作用。接触到一首诗歌,我们大多数同学忽略了文题带给我们的信息。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多问个为什么,或许诗歌的中心思想也就水落石出了。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一个“泊”字就可以看出作者身在旅途,并由此推断出诗歌中蕴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有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江南的春天景色,可以推断出作者在诗中寄托了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板斧:抓字词,探情趣

这里的“字词”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也就是寄托了作者感情的景物、事物。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常常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意象大致有三种:

1.表思乡、思念的意象:明月、乌鸦(寒鸦)、夕阳(斜阳)、露、霜、鸿雁、登楼、书信、笛。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表离别(送别)的意象:长亭、古道、折柳、芳草、蓬草、浮云。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表愁绪的意向:流水、酒、芳草、梧桐、猿猴。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另一方面,除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还有一些典型的字词或多或少的透漏给读者许多相关的内容,只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内涵也是不难发现的。常见的有:

1.“夜”。

诗人为什么不休息、要夜里写诗呢?生活经历告诉我们诗人或许有心事在心头。要么仕途不顺、被贬他乡;要么离开家园、思念亲人;要么经历坎坷、顾影自怜等等不一而足。杜甫《月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苏轼的《承天寺夜游》则表达了被贬后的寂寥。

2.“孤”、“独”。

诗文中出现了“孤”字或“独”字,我们阅读的时候绝不可等闲视之。这往往是作者心境的体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独”字告诉我们杜甫万年的孤独处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出了李白备受排挤孤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写出了柳宗元的官场失意。另外,在“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独”字都可以看做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第三板斧:联背景,悟感情。

很多诗歌都是作者现实经历的艺术再现。许多诗作、文章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背景密切相关,故从了解作家的背景、经历为切入口进一步理解作品,是诗歌阅读的途径之一。

有关春天的诗歌篇10

阅读和鉴赏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点。精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和谐的韵律节奏是诗歌的四大特点。这些特点在一首诗中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掌握了诗歌的特点,根据《考试纲要》的要求,我们从以下三方面作深入了解。

一、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主题靠语言来表达,其语言特点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的。凝练,即用最精练的语句来表达博深的内容。有时是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炼字典范。

因此,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着力剖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并不一定是难解的或用法特殊的词语,而是指在表达思想内容,展示诗歌形象上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古人把这些关键词语称为“诗眼”。有的以数句为眼,有的以一句为眼,有的以一字为眼。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中的“晚来秋”是指秋天的傍晚,这从下文“随意春芳歇”一句就可理解,这里说明春天的芳华已经过去了,因此,把“晚来秋”理解为“秋天来得特别晚”是不正确的。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而抒情就要借助于想象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最基本的是赋、比、兴。赋即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常采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象征、铺排、虚实相生等。古诗很讲究用典,它既可以使诗词语言精练,又可使内容更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读唐代诗人韩《寒食》一诗,要弄清东汉“五侯”的典故,才能领会诗人的情与意。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写得很美,一般的读者很难领会它是一首讽喻诗。“寒食节”在唐代是人人皆知的,“五侯”是东汉专权的宦官。原来,寒食节这一天是禁火的,只有五侯可得玉皇赐烛照明的特许。唐肃宗、代宗以来,宦官专权,不亚于汉代五侯。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寒食节的景色,实际上是以汉讽唐,典故用得十分巧妙。

三、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人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产生了激情,才会进行创作。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例如白居易写《琵琶行》,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白居易被贬之前在朝中任东宫赞善大夫,而江州司马却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无实的佐官。诗人通过对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不幸身世的描述,抒发了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应对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走入画面”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第一句,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晚秋黄昏的景色:落尽黄叶的枯藤无力地缠绕在斑驳的老树身上,暮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叫声。读第二句,把人从颓废、萧瑟的画面中引领到恬然安乐的家居图画。在游子看来,正是向往、渴求的天伦之乐,恬然温馨之气在心中袅袅升起,不由勾起了思乡之感。读其余几句,你仿佛看到游子在夕阳下,冒着飒飒秋风,让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踟躇在风沙弥漫、坎坷不平的古道上。游子已无所归去,怎不愁得断肠!

总之,欣赏诗歌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的积累,要反复品读,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到美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