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词好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9:54

经典好词好句篇1

1、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春光乍泻》

2、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3、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4、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

5、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6、扞东:人死了,什么都完了。蓝宇:没完,留下的记忆还没完呢!——《蓝宇》

7、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8、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9、牵着你的手,就象左手牵右手没感觉,但砍下去也会疼!(爱情的终结)——《一声叹息》

10、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简爱》

11、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美国美人》

12、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边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

14、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15、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16、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男人四十》

17、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18、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重庆森林》

19、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20、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21、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22、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23、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4、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2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26、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河东狮吼》

27、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28、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

29、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30、“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斗,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停不了的爱》

31、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半生缘》

32、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少林足球》

3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站在你面前却不能说:“我爱你”。——《星愿》

34、—我觉得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我心里,没有事情是解决不了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幸运的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有楼有车当然好了,没有难道哭吗?所以呢,我们一定要享受我们所过的生活。——《新不了情》

35、人世纷乱间,除了你一切繁华都是背景,这出戏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青春不可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36、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

37、什么是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利!——《辛德勒名单》

38、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爱玛》

39、第一、不要叫她温柔。第二、不要让她喝三杯以上,否则她会逢人就打;第三、在咖啡馆一定要喝咖啡、不要喝可乐或橙汁;第四、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装得没事;第五、在你们认识的第一百天,一定要去她班上送一支玫瑰,她会非常喜欢;第六、你一定要学会击剑,打壁球;第七、要随时做好蹲监狱的思想准备;第八、如果她说她会杀了你,那不要当真,这样你会好受些;第九、如果她的鞋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鞋穿;第十、她喜欢写作,你要鼓励她。——《我的野蛮女友》

40、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41、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做好人!——《无间道》

42、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43、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四根羽毛》

44、我Kao!i服了YoU!——《大话西游1》

45、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

46、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

47、这世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不夜城》

48、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49、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向左走向右走》

50、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天堂电影院》

51、“人生本就是苦还是只有童年苦?”“生命就是如此。”——《这个杀手不太冷》

52、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53、生前的赞扬往往虚假,死后的议论常常真实。

54、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5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56、人的一生,贡献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比人们的预料更多地取决于心灵的生活。

57、爱,就是永远也用不着说对不起。——《爱情故事》

58、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玻璃樽》

59、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旁必有一个洞。

60、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61、如果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困难就会给你戴上枷锁。

62、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买卖人。——《绿茶》

经典好词好句篇2

关键词:《西厢记》典故运用独特

《西厢记》里的主题思想“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的影响可见一斑。《西厢记》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不仅仅使得普通大众视若珍宝,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中赞道:“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徐复祚在《曲论》中说:“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明朝著名文学家、评论家朱权曾赞《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其“花间美人”的赞誉尤为传神,将《西厢记》中的语言美形容得恰到好处,而其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曲中多处典故的运用。

本文主要探讨《西厢记》中典故的运用及其独到之处,经常在“尚雅”的诗词中出现的用典的艺术手法在“尚俗”的戏曲中同样可以增添亮色,有着独特的魅力。

一、《西厢记》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方便于比况和寄意,也可以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可使得文辞妍丽,声调和谐,所以这一手法被运用得十分广泛。

元曲作为一种较之唐诗宋词比较通俗的语言艺术,它超越了中国古代韵文文学的叙述经验,把唐诗、宋词从象牙塔里拽了出来,蹈入了天真率意和通俗化,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所以元曲很少用典,这与唐诗宋词的区别尤其突出。

但是在《西厢记》中,王实甫用典也颇多,使得句句都文采斐然,字字珠玉,“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俗话说,量体裁衣”[2]。

在此列举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故的运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中第一折里:“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典故出自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勤学故事,是大家广泛熟知的;[点绛唇]中“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出自晋明帝司马绍事,曾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出自《晋书·明帝纪》,言遥远难及,喻愿望没有达到,自然地道出了张君瑞功名未遂的感叹。“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中的武陵源这一典故,表述了张生无意见到莺莺后的欣喜,将普救寺当做心中的“桃花源”。第二折中“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中的“窃玉偷香”即代表男女私通;“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画眉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张敞传》。张敞经常为妇画眉,后遂用为夫妇相爱的典故。第三折:“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是一位文君?”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文君的芳心,这个典故乃是文学史才子佳人的典型。这里张生欲借琴追求美人,也意指两人心有灵犀。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中“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成秦晋即结为夫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婚,“秦晋之好”广为流传。第三折《赖婚》“成也是你母亲,败也是你萧何”,莺莺埋怨母亲悔婚一事,借用“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一典故。张生的唱词“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和“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苦读典故和刘邦为韩信筑坛拜将的典故都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二折里《闹简》:“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这段红娘的唱词中使用了三个有名的典故,首先是孟光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故事本为妻敬夫,即梁鸿接孟光案,这里反说为妻接夫案,红娘意在讥讽莺莺主动邀张生幽会。而离魂倩女和掷果潘安更是广为人知,分别代表多情的女子和美男子,这里即是指莺莺和张生。第三折《赖简》:“一任你将何郎粉来搽,她已自把张敞眉来画。”何晏擅长抹粉饰面,张敞擅为女子画眉,红娘的这一句唱词唱出了郎有情、妾无意的意思。她认为张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应为整本剧的高潮,其中也包含《拷红》和《长亭送别》很有代表性的两折,冲突十分明显,很有代表性,每个人物的性格在此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第一折中,莺莺的唱词“勿以他日见齐,使妾有白头之叹”,化用卓文君在得知丈夫要娶妾,悲痛欲绝,后作《白头吟》这一典故,道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感叹。已委身张生的莺莺以此典故告诫张生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第二折中“当日个明月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是化用元好问的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是广为熟知的。第三折中,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同样是这一折中,[耍孩儿]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一句,明显是出自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典故。作者借用典故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

二、《西厢记》用典的独特之处

《西厢记》的用典之独特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便是元曲用典的独特,它可以代表元曲这类文学体裁中用典的特点:

“元曲用典,按时代来说,范围更大,因为元曲比较通俗,使用了大量口语、俗语,用典不像诗词那么多;元剧虽然故事内容丰富,但正旦或正末唱词中抒感的内容仍然比诗词狭窄,所以用典的内涵范围比诗词小。另一方面,元曲用典雅俗兼容,却开了另一扇大门,这又是它不同于诗词的地方。”[3]

(一)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易懂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作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作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故贵浅不贵深。”[4]元曲是雅俗共赏的,它的受众范围很广,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元曲并不会像诗词文章一类“曲高和寡”,只有饱经诗书的文人雅士才可以解其中之意,如果元曲也这样,那便是失败的作品。

“元曲用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雅、俗典故兼用,尤其喜欢用小说、戏剧的典故。这是元曲不同于诗词风貌的特点之一”[5]。这也与元曲本身就是雅俗共赏的特点大有关系。

《西厢记》中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的,即使不是妇孺皆知,也都是常见的,大家易懂的。王实甫多选用民间传说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避免了观赏时不知所云的尴尬。像上文中列举出来的武陵源、窃玉偷香、文君之意、萤窗雪案、张敞画眉、离魂倩女、孟光梁鸿、成也萧何败萧何、秦晋之好、头悬梁锥刺股、筑坛拜将、白头吟等一系列典故,都是在之前的作品、传说中经常见到的,人们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大部分即使是不清楚其源头,也都算是耳熟能详,都大体清楚其表达的意义,在欣赏戏曲的时候,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唱词,而且会使受众充分体验到“花间美人”的听觉感受,不再是过于口语化的唱词,而是带有唐诗宋词般美的享受。

(二)运用的典故多化用唐诗宋词等作品中的名句

曲中的典故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名句一般是在唐诗宋词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的佳句,是广为传颂备受称赞的句子。这些句子经过时间的打磨,流传甚广。一般人也许不清楚整首作品的原貌,但是对于其中的名句一定是有所耳闻,也知道其大体的含义和内涵。作者将其巧妙地化用,拓展了意境,渲染了氛围,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为是名句,所以大家观之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一手法避免用典过于糅杂、陌生的尴尬。

《西厢记》中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被王实甫巧妙地将叶字换成花字,把它移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曲中,成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经过换化这一句又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第一本第四折[折桂令]中“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化用了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枕冷衾寒,烛灭香消”

前文列举典故时提到的《拷红》中红娘的唱词“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长亭送别》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以及第二本第三折中的“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都是明显的化用诗词名句的典故。

这样化用名句巧妙运用诗词典故的手法,是极为精彩的,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辟,其句则采用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云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6]。

三、对《西厢记》用典的评价

西厢记的用典也遭受一些学者的非议:“《西厢记》中曲辞、科白均堪称用语奇妙、珠圆玉润、优美铿锵。尤其突出的是在曲辞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但对于这一点,不少人是采取批评态度的,以为诗词,典故的引用使文辞过于典雅,艰奥,不易为广大群众所领会、欣赏。”[7]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元曲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从本质上来看却是越通俗越好越白话越好。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曲高难免和寡,在推广上有一定的缺陷。从戏曲的社会功能来看,戏曲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它能反映社会现状,反映民间心声,更能激起大众的兴趣和共鸣。所以更通俗的唱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少有戏曲能超越的《西厢记》的地位及影响力,所以《西厢记》应是有其独到的地方,语言艺术的优美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在我看来,虽然元曲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学样式,并不推崇大量用典,但是《西厢记》中的典故一来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二来多是化用原本大家已经熟知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晦涩的程度,避免了“掉书袋”,让人们徜徉在佳句中,进而乐在其中,而不是不知所云。同时,典故运用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果没有这些语言的点缀,《西厢记》的确会更加通俗化和口语化,但它的语言艺术就会大打折扣,也很难获得“花间美人”的赞誉。

参考文献:

[1]姚品文.朱权的太和正音谱[J].中文自学指导,1994(04).

[2]施桂芳.从长亭送别探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09(12):22.

[3][5]吕薇芬.元曲的用典使事[J].文史知识,2002(2):37.

经典好词好句篇3

一、加强词汇记忆,积累书面表达需要的基本材料

英语词汇的积累,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就无可避免要落入枯燥无味、过目易忘的尴尬境地。有的学生记忆英语词汇完全就是机械死记硬背,为记单词而记单词。常用的办法就是打开教材,翻阅到教材后面的词汇表,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识记,不做长远的计划安排,随意性很强。这样的记忆很快就陷入疲惫期,效果不好。

学生应当配备一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把教材所列的单词在词典里找到对应的义项、例句,然后记忆。英语词典对单词的解析更加清晰,使用的例句很详细,而且一本好的字典总是精选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句。例如,外研社出版的高中必修1第一模块有个单词,information是个常用常考词汇。教材的“wordList”就仅仅提供了一个汉语义项“信息”,学生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wordList”上的义项,就会对这个单词的理解和运用造成困难。《牛津高阶双解词典》对这个词汇的解释和分析说明就详细得多。对它的英美读音、词性、数、搭配和用法等都做了详细说明,还列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例如,字典注明information为不可数名词,后面常搭配on/aboutsb/sth。英语释义为“factsordetailsabout/sth”,汉语释义为“信息、消息、情报、资料、资讯”,apieceofinformation一则消息;asourceofinformation消息来源;toprovide/give/passoninformation;tocollect/gather/receive/obtaininformation收集/搜集/接收/得到消息;并举例为:ourinformationisthatthepolicewillshortlymakeanarrest.(我们得到的情报是,警察不久就要逮人了)等等。如果翻阅字典记忆,学生对这个词汇的记忆和用法远远胜过看教材。

书面表达需要的词汇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在掌握“课标”要求的词汇外,对书面表达的词汇要有特别的记忆方法。对书面表达的词汇常用归类记忆、对比记忆、联想记忆。

分类记忆就是把书面表达按照写作的题材和类型分别开来,把常用的、对应的词汇归类记忆;对比记忆就是把不同题材或类型的书面表达相互对照着记忆;联想记忆就是把书面表达分类后,在记忆词汇时,联想到这些词汇所属的篇目类型和语句的使用。例如:书信写作。书信在英语书面表达上还可以细分为“邀请信”“询问/回复信”“请求/求助信”“申请/求职信”“建议信”“感谢/祝福信”“投诉信”“道歉信”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书信,就要把词汇分类,专门记忆。如记忆“申请/求职信”时就要在浩渺的词汇中提炼出如下“专门词汇”,让学生记忆:applyfor,getalongwith,advantage,outgoing,independent,standout,appealing,fillinthejobvacancy,graduatefrom,sparetime,engagedinmeetsb’srequirement...,学生要记住这些词汇的意义,还要知道这些词汇是用来写哪一类书面表达的。

二、熟记基本语法,常用句型和经典例句,做到举一反三,为我所用

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后,要把词汇运用在基本句法和经典例句中。熟记经典例句,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形成自身的技能。对经典例句句型的记忆,雷同于“书面表达常用词汇”的记忆。词汇记忆是一对一的记忆,经典例句的忆,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改写,使之适合自己的口味和英语水平,才容易记住。还是以申请/求职信为例,要求学生应当熟记这样一些例句:(1)i’mwritingtoapplyforapositioninyoursummercamp;(2)isincerelyhopethatmyapplicationcouldbefavorablyconsidered;(3)idohopethaticanbeluckyenoughtobeadmittedtoyourcamp;(4)i’mwritingtoapplyfortheopportunity等。

经典好词好句篇4

提到词典,任何学习英语的人手边至少会有一本,但今天介绍的“巧用词典学英语”,特别要推荐使用以下几本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由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汉汉英词典(第3版)》以及themerriam-websterDictionaryofSynonymsandantonyms(韦氏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如何有效使用词典,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我们除了单词,还能从词典中学到什么其他东西?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英语学习及教学中收获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下。

一、掌握单词的基本信息

学单词首先要知道单词的读音、词性、释义,其次,还要了解单词的用法(包括单复数,分词形式通常如何用在句子中,是否是书面语或者口语用法等)。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牛津高阶》),《牛津高阶》是一部英汉双解词典,而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学习一个单词为例,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牛津高阶》给出的音标来掌握这个单词的美式发音或者英式发音;其次,可大致了解这个词有哪些词性,如dress这个词就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了解了词性,就有利于我们掌握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再次,可了解在不同的词性下,这个单词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最后,通过词典给出的例句,完全掌握该词的用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词典中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单词最常见的释义,还要理解其在句中的用法,英语中的小词是可以大用的。

二、辨析相近词、相关词的词义

要想更有效地学活一个单词,还要注意英语用词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及相关词的用法。

在英语中有很多意思相近或中文释义相同的单词,但细细理解起来,这些词在用法或者感彩等方面还是有差别的,不同的词适用于不同的语境。要想将这些近义词用得好、用得准,必须了解它们之间有哪些细微的区别。仅仅依靠中文的解释很难做到精确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回到英文解释本身,《牛津高阶》和themerriam-websterDictionaryofSynonymsandantonyms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通过彻底辨析相近词、相关词的用法,我们不仅能掌握单词的不同用法,而且能深刻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同时扩充了词汇量,可谓一举多得。

三、固定搭配,学语法

记一些英语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和固定用法,对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掌握了固定用法,不仅使我们学会了单词的搭配,而且使我们理解了语法。《牛津高阶》中收录的一些习语、俚语和惯用法,有助于我们学到最地道的英语。

四、理解例句,学翻译

经典好词好句篇5

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呢?

一、拼读单词的能力

单词拼读不正确,不但会造成记忆单词的困难,而且还会影响对词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反复强调学生做到:读准单词发音;熟记拼读规则;注意特殊读音;辨清相似读音。只有通过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的拼读能力大大提高,拼读质量也相对提高。

二、查阅词典的能力

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可所学知识有限,有时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单词,光靠问老师是不行的。针对这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查阅词典的能力,不仅教会学生查阅词典的方法,还要训练其查阅词典的速度和能力。首先,指导学生迅速查到所需词在句中的词性,从上下文来确定它的意义;其次,教会学生怎样去查词组,如takeon、stayup等词组是由动词加介词或副词构成,学生就应翻阅该词组的动词用法。当有些词在字典里查不到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构词知识。为巩固学生查词典的能力,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不定期给出几个句子,要求学生查阅词典,弄懂同一个单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和词性;不定时地给出几条英语谚语,每一条谚语都有一两个生词,让学生马上查词典译成中文,这样既练习了使用词典,又有助于学生扩大单词量,形成语感,丰富词汇和句式;经常发给学生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查阅词典,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1、适应期: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2、半自主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

3、自主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由段落阅读逐步过渡到简易读物、新闻、小说,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将精读与泛读统一运用。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充,巩固“精”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挑选各种文体的简易英语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达到精读与泛读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促进自学能力形成。

五、猜译能力

在阅读外文书刊时,遇到生词不查词典而是设法猜测其含义,这通常被称为猜译。猜译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一些常见的猜译方法,如利用自己的经验、经历及社会、科技知识等进行猜译,利用构词知识进行猜译,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进行猜译等等。在介绍这些常见的猜译方法时,用实例说明,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行验证的好习惯,即在读完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甚至全文以后,再回过头来检验原来的推测是否可靠,做一些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一旦确认猜译无误,就储存到记忆库中去。实践证明,这种“猜译――检验――修正――记忆”四步猜译法是行之有效的。

经典好词好句篇6

关键词:词汇最小单位书面写作会话教学

一、中学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过于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生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也持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把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也显得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实际上,理解题在英语考试中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只有变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端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词汇教学的几个方法,供同行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参考。

1.充分利用字典,了解和掌握词汇。英语学习上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认为阅读英语时不应当经常停下来用字典查生词,而应该根据上下文、构词法、词类转化法等方法猜测词义。我认为,这一说法很适用于母语阅读,但并不总是适用于外语阅读,尤其是不适于外语初学者及中学生。中学生阅读应养成“求甚解”的习惯。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名学生在泛读课上读了5页的《名利场》,结果连大意也没搞明白,因为他不认识“拍卖”这个词。可见,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在外语阅读中遇到生词必须不厌其烦地查字典,以便透彻地理解遇到的生词。

2.利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一个词如果只记住了它的一个意义,那么当该词出现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时,它看上去仍像是一个生词。从语义上讲,它的确是一个生词。如:

a.Chinaisacountrywithalonghistory.(国家)

b.we’regoingtohaveapicnicinthecountrytomorrow.(乡村)

c.thesmalltownwassurroundedbyrollingcountry.(土地)

显然,“country”这个词在上面三个句子中的意思都不一样,一个是指国家,一个是指乡村或农村,另一个是指土地。学生常有这样的经历:他们读到一个不包含任何生词的句子,但仍然读不懂这个句子的意思,也许这就是由于一词多义引起的。因此,应养成习惯: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然后通过查词典来确认。通过经常、大量地积累、归纳和比较,就能够逐步融会贯通,牢固地掌握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词汇,从而运用得得心应手。

三、通过大量地应用语言掌握词汇

为了避免遗忘或尽量少忘,可以人为地造就用外语思维、表达、交流的小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会话、作文等措施,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丰满起来,从而巩固对所学词汇的记忆。我认为应特别重视造句练习的作用,把外语会话和写作作为一项基本功进行训练。因为如果连简单的造句都有困难,那么会话和作文就无从谈起。下面进行说明。

1.充分重视造句练习法。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字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许多教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都不重视,而我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

2.加强书面表达教学与练习。书面表达历来是锻炼和检测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样,在书面表达教学上也存在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书面表达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同时,书面表达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书面表达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经典好词好句篇7

关键词:词典语法功能语境

词汇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是语言的主要的基本单位。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同样,没有词汇的交际也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职业院校英语学习者,虽然非常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但词汇一直是他们的难项和弱项。

下面笔者根据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如何利用词典、重视词的语法功能、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等方面介绍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

一.把词典当成走向自主学习的通行证

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独立的自学能力。因此,英语词典就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如果不借助于词典,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是难以学好的。那么,我们如何去有效地使用词典学习词汇呢?建议同学们在打开词典之前,不妨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

1.思考一下含生词的句子,在不知道该词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对该句子还能理解多少?

2.观察该生词,它属于哪种词性?名词?动词?亦或是形容词?

3.考虑一下该词在句子中那种词性的可能的涵义。如果是一个名词,它也许表示某物?某人?还是某种观念?是好事还是坏事?

比如,假设在阅读中你不认识句子中的reword,“oneoftherewordsthatspacetravelersreceiveisthebeautifulviewoftheplanetonwhichwelive.”当你对这个句子思考之后,你会知道此处reword应是一个名词。因为它在定冠词the之后。由此句又得知reword是一个可接收的事物,而且一定是个好的事物。因为这里的beautifulview被称作reword。

经过这番思考,你一定猜出个七不离八了,当你这样对整个句子经过认真思考后,你也许会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查找这个生词了。如果该词是一个常用的基本词汇,那么,在下文中一定还会出现,当它再次出现时,你对其涵义的理解也一定会越来越清楚。当你还不能确定它的意思,打开词典结合句子的内容和词典中的例句“Hewillrespectsomerewordafterworkingsohard.”从众多词条中挑选一个,就显得很容易了。

二.关注词典中词汇的多个语法功能的现象

有意识地注意到英语词汇在不同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同样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词汇量。举个简单的例子:hand,它不仅可以当名词来使用,如:lefthand,righthand还可以用作动词:pleasehandmeyournotebook。在英语语言学上称之为“功能切换(functionalshift)”因此,我们应该留意英语的这一特征。通常用作名词的词,有时也用作动词,如:hand,face.再如:“thisisoneofthebenefitswhichresultfromspacetravel.”显然,几个黑体字benefits,space,travel在这里是名词,在其它语境中它们也可用作动词:“tobenefitfromsomething,tospacewordsonapage,totravelsomewhere”而例句中的result在这里是一个动词,但在其它语境中通常当名词来使用。因此,我们应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哪些词汇在这里是名词,在不改变词形的情况下,在别的语境中又当作动词来使用?例如:“that’smyhope.”和“ihopeso.”

当然,英语也象其它语言一样,具有词尾的变化,不同的词尾标志着不同的语法功能。学过了allow,accept,appear,就应该了解allowance,acceptance,appearance,等后缀为-ance的相应的名词,以后有机会时再总结象:encourage,enjoy,announce,与encouragement,enjoyment,announcement;connect,inspect,combine,repeat与connection,inspection,combination,repetition后缀为-ment,-tion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无疑会扩大我们的词汇量。

三.借助词典在阅读中根据语境学习词汇

经典好词好句篇8

一、用事典

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逸闻趣事等提炼成诗句,用来影射时事和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向秀为怀念被司马氏杀害的好友嵇康、吕安而作的《思旧赋》;另一个是“烂柯人”,引《述异记》的传说,说的是晋人王质进山砍柴观看两童子对弈,棋终后发现柯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了。前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后句抒发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慨叹,感情极为深沉。借用神话传说入典的,常见的还有“蓬山”,指遥远的仙境;“青鸟”指爱情信使;“巫山云雨”喻男女恋情;“蟾桂”代称月亮等。引用历史故事入典的,还有“扁舟”表示功成名就后及时归隐;“燕然”指抗击外族的赫赫武功;“易水”喻慷慨送别之地;“南冠”“楚囚”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长门”为失宠生怨的别称;“乌衣巷”“金谷园”以示昔盛今衰的对比等。

二、用诗句

灵活运用诗句,能因故知新,产生联想,以前人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胸中的意指,富有韵味。

1.原句借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改一二字。如辛弃疾《南乡子》:“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一句,就源自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大江东流浩荡磅礴的气势。

2.改字借用。既能保留原句精华,又可适应诗词格律。如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取自《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劝告人们珍惜青春时光,读来亲切感人。

3.套用。套取或活用前人的诗句而改变句法,变换字面,结果与原句差异明显,乍看似乎是诗人的创作。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受到李白“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启发,陡然发出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化用。融汇前人的诗句,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如曹植曾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劝慰,王勃承袭其意,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情,尤显脍炙人口。

三、用语典

作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取前人的成句入诗。如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隐括了庄子“大辩不言”与“言者所以不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语意,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以前人语句入典的,还如“桃源”指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境地;“大鹏”“鸿鹄”指胸怀大志的英雄等。另外,一下自然风物、习俗也可入典。常见的如“红豆”喻相思之情,“芳草”“折柳”写离别情意;“天堑”为长江;“西风”代秋风;“黄花”代;“南浦”“长亭”泛指送别之地。

经典好词好句篇9

关键词:词汇教学英语词典自主学习能力

词典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也是学习者的良师益友。无数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勤翻词典,充分利用词典提供的基本词义、标准发音、规范例句、词性用法等信息进行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英语学习方法(肖礼全,2006)。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其中不乏对英语词典使用的关注。Knight(1994)经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猜测与词典并用,有助于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语言学家allen(2002)提出应该培养学习者查阅词典的习惯和用法。Summers(1988)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词典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生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经常都无法推断出来……尽可能从上下文推断出一个生词的意义当然是理解语言的一个好方法,而充分利用词典也是一个好方法。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二语或外语学习,只有通过反复地接触一个单词,这个单词才可能进入你的积极词汇表中。”崔义平(2005)提出将传授词典使用方法的原则作为词汇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猜测词义时也要查词典。黄远振(2003)在总结词汇教学方法时提出查词典学词汇,指出各种词汇教学方法很难全面揭示一些常用词或多功能词的一词多义,教师应训练学生在课后翻阅词典,进一步研读所学词汇,深入了解词汇的其他信息。一些难度较大的词汇不需要教学,也不需要花时间让学生猜测,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查词典找出含义即可(张献臣,2007)。

词典是典型的非语境化的语言学习工具,在语境理论、交际观等新思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启发学生从上下文中揣摩单词的意义,却只字不提充分利用词典去把握单词的基本意义和准确发音。上述Summers所言,可以说是对中国英语教师的一种启示(肖礼全,2006)。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词典

1.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使用词典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词典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注意并重视这种需求,对如何选购和使用词典加以有效指导。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学生在使用词典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通常使用电子词典查阅生词。电子词典查询快捷,利于携带,为阅读和交流提供方便,但其弊端在于只有发音和中文释义,欠缺词汇搭配方面的内容,长期使用会使学生对词汇的搭配失去应有的敏感性,容易造成英语单词中文搭配的错误。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合理使用词典的策略,并养成经常查阅词典的习惯。如,泛读时使用电子词典能较快地解决生词问题;精读时则宜使用双解词典,尽量通过英语释义来获得词义,为英语思维打下良好基础(吕吉尔,2006)。

第二个问题是用应试性的词汇手册代替英语词典,如《高考词汇手册》等。许多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词汇手册,结果多是事倍功半。对于一个词的掌握,必须从其读音、拼写入手,然后弄懂词义,再重要的就是要掌握用法,最后是与之相关的词性变换,和区分易于混淆的近义词。这一切必须通过查阅词典,反复思考,认真总结。英语词汇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词汇手册永远不能代替词典,但它可以同词典结合起来应用。通过查词典掌握词的发音、拼写、意义、用法以及相关的词性变化,并且搞清了易混的同义词之后,可以通过词汇手册或词汇练习来检测,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掌握的词汇加以巩固。

2.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使用词典的指导

首先,向学生分析英语词典的主要作用。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词典主要给我们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帮助。

(1)读音。英语中有许多词有两种以上的读音,对此很多词典都予以标出。英式英语的读音一直被称作公认读音或通用英语的读音,而美式英语的读音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选择哪一种随本人的意愿,但不要出现这个词取英式读音、那个词选美式读音的不伦不类的现象,要始终如一,才能发音自然、流畅,听起来地道、悦耳。

(2)拼写。如今人们使用英语都以词典的拼法为准,英美拼法不同的词在词典上一般都被列出来,例如center和centre。一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拼法时在词典上一般也会列出来,例如judgement和judgment。单词如何移行、复合词是否用连字符号等内容也可以在词典上找到依据。同形异义词则通常列为不同的词条,在右上角标上数字,例如:gum①橡胶,②齿龈。

(3)释义。释义是词典的中心部分。由于很多词是多义词,所以一个词条的释义部分往往包含许多义项。义项的顺序安排,各种词典各有不同,有的以词义的历史发展为顺序,有的把该词条在当代语言中最重要的基本词义放在最前面。常见的释义方法有:正式定义(formaldefinition)、直观释义(ostensivedefinition)、同义词释义(definitionbysynonym)、上下文释义(definitionbycontext)、操作释义(operationaldefinition)等。

(4)用法。关于词的种种用法,许多词典都解释得一目了然。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及应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的时态变化等。尤其是动词,学生往往很难确定一个动词可以用在哪一种句子结构里。也许只是知道“iliketohelphim.”和“ilikehelpinghim.”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清楚dislike只能用于第二种结构里。其实许多词典都采用例句的形式来帮助处理这一问题。

其次,要指导学生具体的使用方法。学生在查阅时,应先看英文解释,再看汉语翻译,然后是用法和例句。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搞清词义,弄准词形。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学得的词汇不断增加,但很多学生对于日渐增加的词汇只是似是而非地掌握。比如关于recognize(辨认)的几个词形的练习,很多学生把这个词的名词形式写成了recognization。因为realize的名词是realization,modernize的名词是modernization,于是就想当然地写成了recognization,其实通过查词典弄清其正确形式是:recognition。另外,关于reason的一组词形变化,许多学生认为reason与reasoning难以区分。词典中详细说明reason有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作名词时是“理由、原因”的意思,而作动词解时,则是“说出理由,找出原因”的意思。而reasoning是reason作动词时的名词,又叫动作名词,意思也是“说明理由,讲道理”。

(2)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英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若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既影响对输入信息(即听和读)的理解,也会影响对输出信息(即说和写)的表达,最终也不能正确运用。因此,区分同义词对于掌握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词典会为你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origin和source这两个词,都有“起源”的意思,许多学生觉得难以区分,容易混淆。但通过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和例句,我们发现,关于origin的例句是:①theoriginsoflifeonearth(地球上生命的起源),②wordsofLatinorigin(源于拉丁语的词),③theoriginsofthecustom(风俗的起源)。而关于source的例句是:①thesourceofthenile(尼罗河的源头),②thelimitedsourceofincome(有限的收入来源),③newsfromareliablesource(有可靠来源的消息)。在此来分析一下origin的这几个例句:“生命的起源”,可能最早是单细胞生物,但它也属于生命,只不过是其初级阶段;“源于拉丁文的词”,最早的拉丁文的某个词可能是这个词的前身,后来经过变化成为现在这个词;“风俗的起源”,最早可能是人们为了某个宗教目的而举行的活动,但后来逐渐淡化了它的宗教色彩,变得大众化,但这个活动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再来分析有关source的几个例句:尼罗河的“来源”是指为尼罗河提供水源的湖水;收入来源是指一个人的工资、退休金等;消息来源是指报纸、电台、小道消息等。通过对比可知,某事物的origin,应该属于这个事物的初级阶段,属于同一类的;而source则是某事物的来源,是完全不同于其他的东西,断了这个来源,此事物就不能延续。

三、几点建议

1.英语学习者对词汇学习要求较高的,宜使用英汉双解或者英英词典为主。

2.有关词汇的音、形、义等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作为预习功课。

3.如果词汇较多,可以让学生分组查阅,之后进行交流,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4.鼓励学生摘录词典中的好词好句,并经常诵读。既培养语感,又可以积累语言素材。

5.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指导者,不少英语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如何选择英语词典的指导;即便指导,也没有充分考察各类词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是多半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偏好(马俊明,2006)。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有效的词汇教学体现在词汇教学的“量”(掌握多少词汇量)和“质”(掌握词汇的深度)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断增加。包括单词和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另一方面,从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词汇。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这说明学习词汇不仅要达到规定的数量,能进行辨认、识记和理解,更要求达到一定的质量,能熟练运用所学词汇。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如: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词典,帮助他们不断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魏恒健,2007)。

参考文献:

[1]allen,V.F.techniquesinteachingVocabulary.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2]Summers,D.theRoleofDictionaryinLanguageLearning.inR.Carter&m.mcCarthy(eds.),VocabularyandLanguageteaching.London:Longman,1988.

[3]崔义平.英语词汇学习三维途径理念下的词汇教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

[4]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吕吉尔.高中生使用英语词典及其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5).

[6]麻昌全.学生使用英语词典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1).

[7]马俊明.指导学生选择词典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12).

经典好词好句篇10

关键词:口语学习词典;例证;配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08-02

对外汉语口语学习词典指的是为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学会正确和地道的汉语口语表达提供帮助的词典。本文将从《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下文简称《口语习用语》)和《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常用》)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讨论口语学习词典的用例原则。

一、《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和《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典》

《口语习用语》由常玉钟编于1993年,北京语言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专门收集和解释口语习用语的辞书。邵敬敏(2003)曾撰文充分肯定了该词典的使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认为词典收录的词条是一般语文词典不收的,解释语义角度独特,特别注重阐发词条字面意义之外的在一定语境中的语用含义,体例安排不同,强调应用,同时设立比较项目,有助于掌握一些同义词条的差别。此外,也是这部词典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口语习用语”这一专用术语并明确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范围。

《现汉常用》编于1995年,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这本词典收集了大约7000个常用现代汉语口语词条,力求囊括口语词汇在生命力较强、使用频率较高、应用面较广的部分……”(张艳华,1995)该词典收录了很多一般的语文词典不收录但又是当时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口语,弥补了学习者查询口语词的需要,其释义和用例也给汉语教师带来极大的教学方便。

二、对外汉语口语学习词典的用例原则

王力先生曾说过:无论怎样好的注释,总不如举例来得明白。例证作为词典的主体部分,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重视,曾被形象地喻为词典的“血肉”。郑定欧(2004)也认为,学习者的核心需要归根结底是基本表达的需要,教导外国学习者正确地说出汉语句子,最管用的方法莫过于示例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这两部词典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外向型口语学习词典的配例原则。

(一)例证语言要简洁,浅显易懂

例证担负着印证条目、辅助释义、提供句法和语用信息的功能,它集语义、语法、语用于一身。例证的语言要简洁浅显,如果太难,让使用者看不明白则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因此例证用词应用常用词和高频词,同时句式不能太复杂。口语词典是学习型词典,例证应有助于学习者根据例句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运用该词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例句最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句子,这些句子贴近生活,富有生命力,便于让学习者进行模仿运用。下面从《口语习用语》选例说明:

【伤了和气】

例③“有句话我先说死了,你那门斗我绝不会写,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得,您这儿死了口,我就不存指望了。买卖不成人情在,咱也别伤了和气。”(《剧本》1987.5)

【吃不消】

例④“顾尔谦胁肩谄笑的丑态,也真让人吃不消。”(钱钟书《围城》)

这里选取的是两个反例:例③中用了生僻的方言词“说死了”、“门斗”、“死了口”,而例④中则是用了冷门的词语“胁肩谄笑”,这些都不便于外语学习者理解和模仿,应减少使用甚至是不用这类词。

(二)例证设置要语境均衡,数量丰富

词典编纂首先当然是必须通过语境来全面认识词义,离开了语境,就无法确定词的意义(李尔钢2002)。鲁健骥(2006)也认为示例承载着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举例必须丰富,数量不可太少。例证要丰富,每个义项都应要有相应的例句印证其意义,在例证充足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所用例证语境均衡。这一点,《口语习用语》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每个义项之下都有数量丰富的例证,给学习者以充分的揣摩和欣赏。如:

【伤了和气】

表示伤害了双方以往所有的和睦的感情。常用否定式表示劝止争执。

①“咱们两家都是老主顾了嘛,不能伤了和气呀,还是按合同办吧,好吗?”(《电影创作》1981.10)

②“二位老人不要争了,别为几十年前的旧事伤了二老的和气,……”(《剧本》1989.3)

③“有句话我先说死了,你那门斗我绝不会写,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得,您这儿死了口,我就不存指望了。买卖不成人情在,咱也别伤了和气。”(《剧本》1987.5)

从上可知,该词条展示了三个例证,体现出了两种语境,如①和②是单纯的句内语境,而③则是处于上下文语境中,一目了然。此外,②还显示了该词条作为离合词的用法。可见,该词条的例证各方面设置得较为均衡,基本上能够满足学习者灵活运用的需求。

(三)例证要呈现语法信息

例证要能充分地展示出语法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明确词条的意义,还能帮助读者得到该词的相关用法形式,生成新的句子进行交际。综观这两部口语词典,《口语习用语》作为一本专门的词典对习用语的结构和语法功能考察非常细致,不仅设了例证,而且专门设了“注意”栏来解释习用语的语法特点,如:

【何必呢】

认为某个行为或举动是不必要的。以反问的语气责问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表示反对和制止。

①“只许你考,就不许我考?”“我是说,你已经有了饭碗,何必呢?”(高型《屋顶鸳鸯》)

②“你何必坑人家呢?”(《剧本》1989.5)

③“等候的钱,我们付就是,何必多罗嗦。”(《电影新作》1985.4)

注意

“何必呢”可单说(例①);也可在“何必”之后带上动词短语等成分,其所指即说话人认为不必要之行动(例②③),何必之前可以有主语(例②);“呢”字放在句尾,有时可省去(例③),但单说时不可无“呢”。

相反地,《现汉常用》便无此做法,语法信息较为欠缺。例如两部词典对“离合词”的处理就有很大的差别:

《现汉常用》:

【插杠子】不合时宜地插话或介入别人的活动。例:人家谈得好好的,你干吗要插一杠子?

《口语习用语》:

【像样儿】表示有一定的水平,够一定的标准,能令人满意。

①“母亲常劝他穿得像个样儿,出去周旋周旋。”(汪海涛《夜行货车》)

②“那会这里还没有通汽车,连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王靖《近日黄花》)

③“下去喝酒吧,我给你弄两个像样儿的菜,我这就给你别两个鲜腰花出来……”(《剧本》1989.4)

“插杠子”和“像样儿”这两个词都是离合词。汉语口语词汇里有大量的离合词,留学生缺乏这种需长期形成的语感,很难准确地做出理解,因此在这方面最好能有相关的语法提示,或者通过充足的例证进行展示和呈现,如“像样儿”。这一点,《口语习用语》做得比《现汉常用》要好。

(四)例证要体现语用信息

词典的配例应该兼顾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层次。语用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的用词用语是否得体妥当的问题。词典对词语的解释和说明不能局限于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应该说明究竟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境下使用一个词最恰当。(张凤芝,2004)。

由于口语是人们的口头交际语,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大。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可能会有很大区别,故在词典中光靠释义项是不够的,应通过不同的例证来加以认识和区别。如《口语习用语》中的:

【不就是】

(1)以反问句的语气表示“只不过是”的意思,指出某人某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含有轻视、不看重的意味。

①“横什么横,你?不就是个破主任吗?”(《北京文学》1989.2)

②“好说,不就是大家‘撮’一顿吗?你们说哪儿吧?”(《剧本》1985.9)

(2)以反问的语气表示强调肯定,可用于提醒对方,或引起对方的注意。

④“老先生,你瞧,那个穿长衫、解开了两个扣子的不就是你吗?当心!你要醉了。”(《剧本》1985.9)

⑤“和我永远在一起?你就不怕有辱你的名声?”“是呀,老先生,你不就是为了清白才走的吗?”(《剧本》1989.3)

由上例可见“不就是”有两种语用意义,作者分别用了两条示例来展示,从而加深对该词的理解。

(五)例证要兼具文化性与时代性

例证的文化性是指例证要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信息的补充已成为学习词典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作为学习词典微观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例证,不仅要帮助学习者掌握词目词的语音、语法、语用等信息,还要帮助学习者领悟不同语言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

词例的时代性孕育在其文化性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文化观念和审美价值也在相应地改变,词典中某些词例也许现在是适应社会文化观念,但有可能若干年后它已不再贴近人们的生活,不再适应读者的需要。故此必须隔一段时间对词典进行修订,淘汰那些陈旧的不符合当下社会形态的例句,收录一些新产生的贴近时下生活的例句,这样才能避免例证过时。

例如《现汉常用》中就有一些必须被淘汰的不适用于外语学习者的例证:

【挨棍子】比喻受到批斗或打击。例:他爸爸在中挨了不少棍子,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开倒车】比喻逆潮流而动(多含贬义)。例:“”妄图开历史的倒车,结果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三、结语

例证集语义、语法、语用于一身,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词典编纂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充分运用例证的浅显易懂性、丰富性、一致性以及兼顾语法语用信息等原则,把握好例证的文化型和时代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语料库技术的最新成果,从而编出适合留学生使用的词典,使他们扩充知识,迅速习得语言,并准确地道地进行口语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尔钢.现代辞典学导论[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吕文华、鲁健骥.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编后[J].世界汉语教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