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皇太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2:34

孝庄太皇太后篇1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由著名电影演员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太皇太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蒙族演员斯琴高娃扮演孝庄太皇太后是最恰当的人选。她的演出是非常成功的。孝庄太皇太后的知名度也由此大增。过去,人们对孝庄太皇太后知之甚少。一般的,也只是清史学者对她略知一二。她的名声局限于一个极小的圈子里。这次不同了。孝庄太皇太后名声大噪,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公众历史人物。

其实,孝庄太皇太后之所以能被亿万观众所接受、所吸引,主要的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女性,她在中国历史上所担当的角色既极端重要,又极为成功。

孝庄太皇太后本身迸发出了光芒四射的无穷的人格魅力。

她具有常人身上少见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她成功地作了皇太后,又成功地作了太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两任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管事的太皇太后。他是不垂帘的太皇太后。在当太皇太后之前,她当了18年的皇太后。

电视剧对她当皇太后一段,是用回忆的方式略微提及,语焉不详。

那么,孝庄是怎样当不垂帘的皇太后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简要地说说她的身世。

她的身世弥漫着神秘的迷人色彩。孝庄文皇后,是她死后皇帝赐给她的谥号,以表示对她的尊敬和纪念。她于1613年3月28日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是蒙古贵族塞上之女,姓博尔济吉特氏。12岁时,她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是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时年33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天聪汗称皇帝,立国号大清。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这时她23岁。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25岁的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死,6岁的福临在沈阳即位,尊30岁的庄妃为皇太后。福临即位的翌年,改年号为顺治。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福临死。其第三子玄烨即位,时年8岁,尊其祖母为太皇太后。此时,她48岁。

因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庄妃,故谥号孝庄。其中的“孝”字是皇帝特赐的谥号。又因她的儿子和孙子都作了皇帝,故史称孝庄太皇太后,或孝庄文皇后。

她12岁嫁给了皇太极,到30岁时,时年52岁的皇太极死,她陪伴了皇太极18年。在这18年中,极其聪明的博尔济吉特氏,在风云变幻的军事战争和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见识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事物,学习到了很多善于自保的本领。她由一个单纯的蒙族姑娘变成了一位老辣的政治里手。最主要的是,她学会了高屋建瓴地把握政治局势的巧妙艺术,她具备了有别于一般女性的卓尔不群的政治智慧。因此,在处理复杂多变的问题时,她就显得举重若轻,驾轻就熟。这些本事,在她以后45年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她已经变成了一位不寻常的女人。

即使如此,这个皇太后当的也是非常艰难的。可以想象,她度日如年。她是在提心吊胆中度日。

在此主要谈她和多尔衮的斗争。

顺治一朝的18年的前8年,孝庄主要的是要处理好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关系。这是所有需要处理的问题当中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孝庄是看得十分清楚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极的弟弟,也就是顺治帝福临的叔叔。皇太极死,他是接班的三名人选之一,而且是呼声很高的人选。努尔哈赤死时,他才15岁。皇太极死时,他已32岁了。此时的多尔衮已不是彼时的多尔衮了。他战功显赫,实力雄厚。兄终弟继,这在满族的继统习俗中是正常的。何况皇太极又没有留下遗嘱。但是,经过八旗各派势力校逐调和,最后还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登基了。而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任辅政王。

然而,让人们始略不及的是,专权任事的多尔衮很快地就把持了皇权。多尔衮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当然,他也具备不可或缺的聪明才智。为了独揽皇权,当上了辅政王的多尔衮便把矛头对准了另一个辅政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终于被削去亲王爵位,罢黜了辅政王,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多尔衮以高超的政治手腕,以两白旗为中坚,笼络了以代善为首的正白旗,安抚了镶红旗,分化了两黄旗,打击了两蓝旗,从而。逐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正由于此,他本人的地位大大地提高,权势也大大地扩张了。他由顺治元年正月的摄政王,仅过了10个月,就加封为叔父摄政王,并建碑记功。又过了7个月,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加“叔父”还不满足,又加了一个明幌幌的“皇”字。“皇”字是只有皇帝才有权独家使用的尊贵无比的字。多尔衮利令智昏,竟敢冒犯皇威,使用此字。这是明目张胆的潜越之举,是要祸灭九族的。他既然敢于接受这一称谓,就说明了他在国内的权力之大了。从这一点,也暴露了他想篡夺皇位的野心。还不止此,又过了3年半,竟晋为皇父摄政王。他本来只是福临的叔父,不是皇父。可是,他居然想当福临的皇父了。他正一步一步地向皇帝的宝座逼近。可是,他命运多舛,不料在2年后突然病死。时年39岁。福临下诏尊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终于被尊为皇帝了。

此举多少有一点调侃戏谑的味道。

转贴于

在7年的短时间内,多尔衮一再升级,当然不是小皇帝福临的主意,而是皇太后的主张。面对势焰熏天、专横跋扈的小叔子,身单力孤的皇太后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一定是非常恐惧的。她陷入了沉思之中。她只能自己拿主意,没有人可以救她。她深知,只能自己救自己。这个美丽聪慧的奇女,并没有坠入慌乱无助的深渊,而是找到了一条挽救自己的小径。那就是韬光养晦,以柔克刚。用这个太极功夫,也许还能够拯救她们孤儿寡母。因此,才有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辅政王的这样的加封。从叔父、皇叔父到皇父,离废掉皇帝自己当皇帝,也就是一步之差了。也许,皇太后想,你当了皇父,就不能再当皇帝了。不管怎样,只要福临不被废掉,就有翻身这一天。要争取时间,耐心等待。目前,除皇帝外,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以后再说。同时,作为美丽的女性,她也极有可能施用特殊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

历史上有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一说。这是一桩历史谜案。我不同意此说。尽管满族有父死则妻其母后、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但是入主北京的皇室上层则已完全汉化,他们以汉族儒家的礼教传统作为行动的指南。这样做会被视为乱伦。尤其是皇太后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下嫁,福临这一关也不可逾越。然而,为什么却出现了这种流言了呢?我想,这同当时孝庄皇太后对多尔衮的态度有关。有这样的记载:“[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还有一点其他的朦胧记述。这些记述都不能确认皇太后下嫁。要知道,如果皇太后真地公开下嫁,那应该是轰动全国的大举动,不能像老百姓家那么简单随便。但是我想,由于形势所迫,皇太后不得不同多尔衮保持一种特殊的暧昧关系,倒是极有可能的。“又亲到皇宫内院”的记载,我们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理解呢?流言是不是来源于斯呢?当然,这也许是无根的瞎猜。

本文不想专门探讨此问题,就此打住。

历史有时是很会开玩笑的。想当皇帝的多尔衮突然死去,历史没有改写,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孝庄的韬光养晦之策取得了胜利。

在处理多尔衮丧事的过程中,孝庄表现了惊人的冷静和超常的智慧。孤儿寡母把极端的喜悦藏在内心,外露的是极度的哀容。在皇太后的授意下,福临诏告臣民,全国易服举哀。多尔衮柩车回到北京,福临亲率文武百官,皆全身缟素,远远地到东直门5里外去迎接。

还是在孝庄的安排下,福临又为多尔衮举行了最高的皇帝级别的丧礼。在丧礼上,14岁的福临极表哀痛,泪流不止。也真难为他,那里来的眼泪呢?这也说明了他的早熟。百官都匍匐在道左举哀。而由东直门至玉河桥是四品以下各官,皆跪于道旁痛哭。这种痛哭,如果不是他亲自提拔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假哭。不哭不行,怕人举报。看来一个大人物死了,我们痛哭不止,以至背过气去,不完全是朴素的阶级感情,其来有自,是有历史渊源的。后来又追尊为“义皇帝”,强调“义”字,是不是感谢他不管怎样也没有篡位呢?很够哥们意思,够“义”气的。于是追谥了一个“义”字。天晓得!

在孝庄的直接安排下,对多尔衮,福临极尽哀容之礼数。这都是作给别人看的。因为还不到发难的时候。

与此同时,在保持外松的前提下,内部却抓得很紧。主要地是作了三件事:一是收回信符。把多尔衮把持在他王府内的印信和档案都收回宫内;二是收回皇权。以后凡是重大事情一律报皇帝亲自处理;三是赐死阿济格。英亲王阿济格是多尔衮的亲哥哥。多尔衮死后,阿济格暴露了欲当多尔衮式的摄政王的野心。他既有言论,又有行动,甚至诱导端重亲王博洛等速推举他为摄政王。他的这些狂悖之举,被多尔衮的近臣额可亲、吴拜等揭发了,说他“欲为乱”。他回京的路上,郑亲王济尔哈朗派兵严密监视。他一到北京,即被幽禁。后在狱中他又想举火暴乱,于是论死,赐自尽,爵除。阿济格手下的近臣也被处死。这样就解决了多尔衮一党的问题,为以后打击多尔衮作了必要的铺垫。

以上三项紧急举措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14岁的福临不可能有如此过人的智慧和胆量。这些恰切的举措都是躲在幕后的孝庄皇太后亲自作出,而由皇帝福临切实执行的。

在办完丧事后,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1651年2月1日],福临怀着复杂的心绪在太和殿亲政。亲政后的福临除了作一些巩固君权的工作外,就是在孝庄的授意下,静待默观,等待时机,欲取东山之水来浇灭胸中块垒。

机会终于来了。

福临亲政后的一个月,多尔衮原手下的亲近重臣苏克萨哈等首先告发多尔衮悖逆等情。原来在多尔衮死时,将他生前准备的八补皇袍、大东珠朝珠、黑貂褂都秘密地放在他的棺材里,一同下葬了。而这三样东西是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的。多尔衮用了,是大逆不道,应予严惩。他们又进一步揭发,说多尔衮生前曾拟议擅自调动两白旗兵于永平府,有谋反迹象。但因事耽搁,未及出台。

这就足够了。时机难再。孝庄密嘱福临,时机成熟了。福临下令调查多尔衮。结果,经多方揭发,其罪状愈显。后经四亲王综合,列出十大罪状,上报福临。福临和孝庄感到,甚合吾意。于是,严厉追治多尔衮罪,将多尔衮母子及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夺,没收家产,将多尔衮掘墓鞭尸。卫匡国《鞑靼战纪》载:“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在他死后,命运给了他应有的惩罚。”

从对多尔衮的处治来看,寻找不到皇太后下嫁的一丁点痕迹。皇太后对多尔衮是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不,比那个有过之而无补及。她采取的是极左的革命行动。这里能够看到的只是仇恨,是蓄积多年的挥之不去的深仇大恨。

孝庄和福临终于泄了恨,报了仇。从此,也恢复了皇太后和皇帝应有的尊严。

对多尔衮一党区别对待,有奖有惩。对揭发者,如苏克萨哈给予信任。

多尔衮和福临之间的矛盾斗争应该是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势之争,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多尔衮当皇帝也未尝不可。他当了皇帝也不见得对中国不利。四亲王所上奏折,也是为迎合皇太后和皇帝的旨意而发的,其中不可能都是事实。我们不是在评价多尔衮。多尔衮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大节看,他领兵入关、定鼎北京、横扫中原,功莫大焉。虽多尔衮有想当皇帝的欲望,但他终于没有动手。因此,在127年之后的乾隆皇帝为他平反昭雪,追封多尔衮睿亲王的封号,配享太庙,入盛京贤王祠。

乾隆帝此举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我们此文不想全面评价多尔衮,而是从多尔衮事件中,来看孝庄皇太后是怎样当不垂帘的皇太后的。

孝庄太皇太后篇2

《清史稿》记载,太后孝庄不干预朝政,朝廷每有大政,康熙多告而后行之。随着四大辅政重臣之一鳌拜专权问题的日渐严重,在祖母的支持和策划下,康熙暗中开始实施擒拿鳌拜的计划。当鳌拜到内廷觐见皇帝时,内侍拿一个折腿椅子请其落座,康熙命赐茶,内侍用一经沸水煮过的瓷碗盛茶,鳌拜被炙难耐,茶碗猝然坠地,鳌拜屈身拾碗时,身后的内侍趁势将他扑倒在地,抓了起来。

康熙曾这样说过:“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起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会有今日成立。”(昭《啸亭杂录》卷二)。

孝庄年轻时娇美妩媚,被本民族誉为东方第一美女。皇太极在科尔沁草原上练兵时,一次宴饮中发现了她,不久即召进宫中,封为永福宫庄妃。《清圣主实录》载她“赞助王政,越既有年”,包括称赞庄妃随皇太极出征,经常亲自为将士裹伤,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福建南安人洪承畴,万历年间进士,连连擢升,位至蓟辽总督。崇德六年,曾大败皇太极。崇祯皇帝视洪承畴为干城人物,将其树为天下士子学习的楷模。崇德七年,皇太极断其粮道,洪承畴战败被俘。明之朝野上下以为洪战死了,崇祯则以为洪即使被俘,也必定不屈而死,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对其家属抚恤恩荣,很是热闹了一番。皇大极谙知洪承畴之才略,深明此人对他统一中国的重要性,派了许多能言善辩的大臣前去劝降,均告无效;又派了几个极出色的美女去侍候,洪仍是不吃不喝,大骂清廷,誓为明朝忠魂,只求速死。正在皇太极无法可想时,28岁的庄妃出面了,她说让她去试试。稍事梳妆,庄妃将自己乔扮成一个端庄清丽的汉族女人,先给洪喂下几口参汤,又和颜细语地询问他家中的妻子儿女,她知冷知热,很清楚洪承畴此时此地心里在想些什么。从她皓腕底下所启动的和煦春风渐渐地化解了洪承畴为明殉节的念头,终于乖乖地归顺了清廷。和风化坚冰,软索套猛虎,洪承畴便开始“经略”清廷的天下。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洪承畴是佳人一笑即反戈,八旗子弟真如虎添双翼,风驰电掣地杀了进来,大明江山能不土崩瓦解吗?在招降洪承畴之际,美女非一,为什么只有孝庄才能折断这柄最强的弓弩?

清兵入关之前,皇太极就病故了,庄妃痛不欲生,愿以身殉,被左右以子女年幼需其抚养为由而劝阻。皇太极临死时未及册立继承人,诸王兄弟(包括正宫所生之子)竞争皇位非常激烈。庄妃冷静隐忍,以其远见卓识的才干,取得握有重权的多尔衮(皇太极之弟)的支持,终于让自己不到6岁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是为顺治帝。多尔衮为摄政王,主理朝政,并乘机入关,风卷残云似地打进了北京城。

大权在握、野心勃勃的多尔衮,比皇太极年轻许多,比孝庄又只长一岁,他对嫂子的慧美妩媚倾慕已久,进了紫禁城,便正式提出要与孝庄成婚。美色所形成的魅力在古今中外都是颠扑不衰的,权势对其攫取的力度与强度只存在暗中滋长的递增率。为了清朝的江山,为了儿子福临的皇位,孝庄别无选择,只好委曲求全,下嫁给垂涎既久的小叔子。说服洪承畴而使用“美人计”,孝庄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在北京城忍辱含羞而梅绽二度,是为了幼小的儿子。女性的爱,最本质的激情是母爱。为妻为母,孝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1650年,与孝庄生活了五年之久的多尔衮病死于军中,孝庄37岁,重又寡居。当此之时,国家的稳定与儿子顺治的婚事,对孝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婚姻在民族团结、宫廷稳固方面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孝庄为此耗尽了心力:顺治十年,她打破清廷惯例,将平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赐白金万两,岁俸视郡主”;同年,又将皇太极的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平四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儿子顺治是个率性不羁的情种皇帝,第一位皇后是孝庄的侄女,顺治废掉了她,第二位乃科尔沁绰尔济之女,不久,顺治又欲废之,起因是他对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汤若望传》)。两次废后都涉及蒙古显要,孝庄见事态发展不能再迟疑了,当即果断地阻止了第二次废后之举,致使顺治郁郁而亡。想不到家国之事如此棘手,顺治亡后,孝庄不得不辅佐7岁孙子玄烨即位。在后人看来,与其说康熙开始将清王朝推向了辉煌的顶巅,毋宁说孝庄乃是清初政坛一个隐形的、坚实如磐的底座,她起到了只有崇高母性才具有的包容、统摄、平衡和稳固的砥柱性作用。

孝庄太皇太后篇3

历史人物和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部分是历史真实,其区别是艺术真实。历史真实部分传达的并不是历史人物的全部,而是其社会活动的精华部分。艺术真实则是经过作家对历史进行认识、审视、取舍、复位,创造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因而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已是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的不同事物。我们既不能按图索骥,从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去寻找历史人物,也不能互相取代,用历史人物替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是客观的,而文学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是主观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的载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美学载体。如今大陆图书市场上的历史小说,尤其是关于清朝宫廷题材的小说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而影视屏幕上关于清朝宫廷题材的影视剧,可以说是泛滥成灾,随手拈来便是一大串。如《努尔哈赤》、《末代皇帝》、《末代皇后》、《火烧圆明园》、《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戏说乾隆》、《乾隆下江南》、《还珠格格》、《日落紫金城》等。上述清朝宫廷题材的电视剧,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历史为依据,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加工和塑造,如《末代皇帝》、《火烧圆明园》、《努尔哈赤》等。

这一类作品的创作态度是比较严肃的,是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上乘。第二种大体上接近历史事实,但比较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如《宰相刘罗锅》、《日落紫金城》等。这一类作品的创作态度也是比较严肃的。其人物形象活泼丰满,机智有趣,是应当受到尊重和欢迎的。第三种即戏说,比如《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等。这一类作品,一是“玄”,二是“花”,三是“乱”,四是“假”。“玄”,作品中的许多东西,不但没有历史依据,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信的。“花”,哗众取宠,缺乏生活实感。“乱”,胡乱疯闹,弄得人鬼不宁,鸡飞狗跳。“假”,即违背了历史真实,也违背了艺术真实。有的作品把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写成了深入群众的典范,劫富济贫的侠客,反腐倡廉的英雄。他们为了老百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闯龙潭,入虎穴,坐牢,挨打,受辱,当乞丐。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凶恶、残暴、贪婪的一面,让人看了以后仿佛感到他们比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还要廉洁奉公,还要爱民如子,还要体察民情。这样一些既违背了历史真实、也违背了艺术真实的作品不仅大大降低了电视剧的质量,而且极易给广大观众和读者造成历史误导,甚至会造成信仰上的混乱。这样的作品,严格地说不能称为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如果作者真有创作冲动和创作勇气,完全可以不假古人之名,把它们写成现实题材的作品,使它们汇入时代的主旋律之中,其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可能更好。文学作品以古讽今,或作某些象征和暗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的前辈中就有不少人做得很好。像郭沫若的《屈原》、鲁迅的《铸剑》、田汉的《岳飞》等作品,既表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中古人的爱国正义精神,又与当时中国反对异族入侵的事实吻合。他们并没有把屈原、岳飞写成左权、赵一曼。历史文学作品只有选取那些历史螺旋式上升中看似历史重复、实际是历史前进的似曾相识的事件和人物,表现出其共同的精神和愿望,才能引起古今共鸣,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不是随意编造。历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其一,历史人物形象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历史环境;其二,历史人物形象不能完全超越他自己的历史局限;其三,历史人物形象不能超越历史语境;其四,历史人物形象不能成为穿古代服装的现代人。

台湾作家朴月关于孝庄太后的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那种穿古装衣服演义今日生活的现象。朴月以两部长篇小说《玉玲珑》和《金轮劫》的篇幅来塑造孝庄太后的形象,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一个7岁的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玉儿,一直写到力挽政治狂澜,扭转王朝乾坤,辅佐、保驾丈夫皇太极、儿子福临、孙子玄晔三代王朝的统治;亲眼目睹和亲自参与了大清王朝从孕育到诞生、到发展、到入主中原、到繁荣的辉煌事业。孝庄太后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实际历史地位和作用,超过了任何一个统治阶层的女性领袖人物。她经历的特别复杂、残酷而漫长的政治斗争和政权转移,也是任何一个统治阶层的女性领袖人物望尘莫及的。要塑造好这样一个人物,要对那么庞杂、丰富、曲折、漫长的军事、政治、宫廷、民间、婚恋、战争、蒙古、清朝、明朝等的各种生活和人物进行想象、塑造、复位,谈何容易!又岂是区区几十万字的作品可以胜任的!朴月的机巧就在于她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追求浩繁富丽,不追求开创一条浩浩荡荡、奔腾咆哮的大河,而是根据自己的所有和所能,开凿一条能承载自己艺术构思、满足人物形象活水的玲珑河溪。小说中有战争,但场面不大;有宫廷生活,但不繁文缛节;有政治斗争,但中心突出;人物众多,但重点明确。两部长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是相通和贯穿的,中间的衔接部分,也天衣无缝。因而《玉玲珑》和《金轮劫》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小说的一二卷或上下集。两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和贯穿首尾的中心形象是女主角孝庄太后。因而作者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花费了最多心血,也写出了不少让人一睹难忘的特色。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上,突出地运用了多重错位法。这个形象的成功,也是错位法的成功。

1.地位和使命的错位。小说一开头,孝庄太后还未步入人生的成年阶段,作者就多方面地下达和渲染科尔沁草原上的小女孩布木布泰的超凡使命。她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富灵阿———福星”,她必须嫁给大清拥有“汗位”的男人。于是她阴差阳错地做了大她20多岁、连儿子豪格都比她大3岁的姑丈皇太极的妃子。在皇太极的众多妃子中,她只是一个最末的等待圆房的小女孩。她的年岁虽小,在妃子中地位不高,手中的权力不大,但她却要“母仪天下”。于是作者除了极写她的美丽之外,还要赋予她非凡的智慧,以少女的身份实际充当皇太极的顾问和军师的角色。她向在袁崇焕铁壁铜墙面前一筹莫展的皇太极献出了“避实攻虚”的策略,叫皇太极利用满蒙联盟的有利形势,绕过长城从蒙古攻到北京城下,解决了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性的战略步骤,为清朝掌握全国政权开辟了通道。一个权位不高且被皇上嫉妒的小女孩,以智超权地解决了连至高无上的皇没有能解决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二百多年的满清王朝奠定了方向和基础。以智慧克服地位低、使命大的矛盾,出色地完成使命,是令人信服的。#p#分页标题#e#

2.爱情和婚姻的错位。还是在孝庄太后7岁的时候,皇太极和多尔衮到蒙古探亲,天真活泼的布木布泰便在大草原的见证下,爱上了多尔衮,并向多尔衮许了身。也正是同一时刻,布木布泰的父亲许下诺言:“将来,谁继承了‘昆都伦汗’的汗位,就把布木布泰嫁给他。”从此,谁娶了布木布泰,“昆都伦汗”的汗位仿佛就是谁的;反之,谁继承了“昆都伦汗”的汗位,布木布泰就是谁的妻子。布木布泰成了“昆都伦汗”汗位的象征。这一安排就决定了拥有布木布泰爱情的多尔衮和最可能继承王位的皇太极,在布木布泰和皇位的争夺上你死我活,势不两立。不过,多尔衮虽然拥有布木布泰的爱情,又拥有努尔哈赤传位的许诺,但拥有赫赫战功和强大兵权、又位居四阿哥地位的皇太极,略施小伎,便逼杀了多尔衮的靠山生母,将两个“拥有”但年纪幼小的多尔衮置于了失败者的地位。为了能使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夺得汗位,皇太极的妻子、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不惜采用骗术,移花接木地将布木布泰的妹妹娜兰嫁给了多尔衮,而将大清汗位象征的布木布泰留给自己的丈夫皇太极,不惜姑侄共一个丈夫,结成生命共同体,来保皇太极的皇位。于是造成了布木布泰爱的是多尔衮,但却做了皇太极最小的妃子,给她带来了一生爱情和婚姻之间的遗憾错位。这种错位,既给孝庄太后和多尔衮造成了一生的不幸,也给大清政权带来了延绵不绝的危机。

3.情感和利益的错位。孝庄太后性格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很大程度上是她情感和利益的错位促成和体现的。从情感的角度,她是站在多尔衮一边的,她对多尔衮的母亲被逼杀及多尔衮忍辱负重的处境是同情的,甚至背着皇太极向多尔衮传递秋波,弄得皇太极对他们两人的暧昧关系一直疑神疑鬼。但是从政治角度和自身利益考虑,她又是坚定地站在皇太极一边,与姑姑哲哲皇后同心同德共保皇太极的皇位万无一失和顺利交接。即使让自己丧失尊严,以永福宫庄妃的身份充作美人计的主角,去诱降洪承畴,她也乐意去做,而且做得恰到好处。当皇太极驾崩,准备和忍耐了十多年又握有强大兵力的多尔衮决心报杀母之仇,夺取皇位,在这一触即发、大乱将至的危机时刻,布木布泰临危受命,沉着应战。她一方面冷静地分析形势,精确地计算双方兵力和力量对比,准备背水一战;另一方面从容不迫地用爱情去软化多尔衮,并分配给多尔衮摄政王的崇高职位和大权,终于使多尔衮在情、权、位“三得”的情况下做出让步,并发誓保福临继承皇位。一场巨大的灾祸在她的周旋下顿时转危为安,显示了孝庄太后灭天灾于眼前、挽狂澜于既倒的领袖才能。在这里,多尔衮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被孝庄太后乖乖地驯服了,显示了孝庄太后以柔克刚、以水淹山的超凡本领。

4.太后的尊严和皇位危机的错位。与其说多尔衮是孝庄太后的情人和精神支柱,不如说他是孝庄太后精神极限的挑战者。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位之后,多尔衮大权独揽,肆意横行,不但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而且自命“皇父摄政王”,并将皇帝玉玺藏在摄政王府,逼得小皇帝公开宣布不当皇帝了。多尔衮动辄公开扬言要取皇位而代之,使圣母皇太后哲哲和孝庄皇太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为了能保住儿子的皇位,缓解与转移多尔衮篡夺皇位的野心和注意力,孝庄太后不惜毁誉和背叛丈夫,答应多尔衮的要求与他上床,还答应“太后下嫁摄政王”,弄得皇宫中议论纷纷,丑闻四起,使她在儿子眼里也变成了一个不守节的形象。当她因董鄂妃的事教训儿子时,儿子竟公开地拿她与多尔衮的事顶撞。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和无奈。

5.爱情的追求者和爱情的刽子手之间的错位。孝庄太后既是一个爱情的追求者,也是一个爱情的牺牲品。她7岁时便爱了上多尔衮,之后因为政治而做了皇太极的妻子。她虽然与皇太极生了几个孩子,甚至做了皇太后,而心中一直活着初恋,爱着多尔衮。在深宫的高墙内虽然不能随时与多尔衮约会,但每当有机会在公众场合见面时,他们总要互相窥探。她虽然身居宫中,却总想听到多尔衮的消息。即使多尔衮逼她上床,逼她下嫁,她也不是在完全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同意的,甚至心中也有几分顺从。即使多尔衮死后,她还搬进了多尔衮为“太后下嫁”准备的寝宫中。这都证明,孝庄太后的一生都没放弃过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不过,孝庄太后在爱情上是个双重标准者。她对自己的爱情表现得那么执着,但对她儿子福临与董鄂妃的爱情,竟然采取了残酷扼杀的态度。不但对荣贵皇后用计逼嫁董鄂妃、破坏儿子的爱情毫不同情,而且当儿子与董鄂妃在皇宫中同居事发后,恶狠狠将董鄂妃定为殉葬品。在她的逼迫下,董鄂妃一命呜呼,顺治皇帝削发为僧,连董鄂妃的妹妹也未能幸免,被逼做了殉葬品。顺治、董鄂珊瑚及其妹妹的爱情、婚姻和命运的大悲剧,是孝庄太后一手制造的。在自己的爱情婚姻上是一位自由女神,在儿子的爱情婚姻上却是一个魔鬼,这种精神上的分裂和错位,正是封建社会当权者的人生哲学和性格特征。

孝庄太皇太后篇4

在历史上,我们说,关于康熙皇帝、伍次友与苏茉儿的关系,我们可以分解成为下面的三个问题:第一、苏茉儿有没有出家;第二、有没有伍次友这个人;第三、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

这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第一、苏茉儿没有出家——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后面还要介绍,这里,暂且从略;

第二、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还真没有发现一个叫做伍次友的人——康熙皇帝的老师很多,但就是没有一个名字叫做伍次友的人;

第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这种姐弟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苏茉儿太大了,要比康熙皇帝大40岁!康熙皇帝不会爱上大这么多的一个女人吧?康熙皇帝不会爱上跟自己的奶奶一样大岁数的人吧?这不是姐弟恋吧?这都简直成了祖孙恋了!

既然我们否定了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也否定了苏茉儿与伍次友的恋情——因为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苏茉儿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

二、苏茉儿的作用——康熙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

在这儿我们就要说到,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我们一而再在而三的说,苏麻喇姑这个角色相当重要!但是,历史上的苏茉儿——苏麻喇姑的原型,她对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可以这么说,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这个角色已经很重要了,但是表演的还完全不够!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苏茉儿或者“苏麻喇姑”这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边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苏茉儿这个人,从她对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苏茉儿这个人完全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个女人,是像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的那一种重要方法吗?时时刻刻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这么温和的去安慰康熙皇帝,是这种感觉吗?还是其实是能够起到一生的成长当中的那一种作用?

当时是后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苏茉儿这个人她的作用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三、苏茉儿是康熙皇帝生命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守护者。

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了,我们说,在爱新觉罗·玄烨还不是康熙皇帝的时候,他得了天花绝症,他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把他给扔了,扔到福佑寺里面,听天由命、任其发展了。

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就一直是苏茉儿在照顾着爱新觉罗·玄烨,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彻底康复,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时代——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康乾盛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苏茉儿,也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这个大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皇帝;而如果没有康熙皇帝,也就肯定没有后来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的康乾盛世!

四、苏茉儿是康熙皇帝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

1.顺治皇帝——不合格的学生

其实,我们前面也曾经讲过,我们也曾经说到,在康熙皇帝的父亲——少年顺治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康熙皇帝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就给这个少年顺治皇帝准备下了好三满两汉一蒙六位老师——结果,就教出了一个整天闹着要出家、当和尚的情圣皇帝——顺治皇帝。

所以,到了后来,这个孝庄皇太后也在想着,我这个儿子怎么能够这样?这么多的天下饱学之士,他们都这么有学问,他们怎么把我儿子给教成这模样了呢?她在自我总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最后她也觉得,问题出在孩子不快乐。你说,虽然这个顺治皇帝他的确是个皇帝,但是他不快乐:天天跟他见面的人,他都很不熟悉,你说他能快乐?这些饱学之士,见到了顺治皇帝的面,就给顺治皇帝上课,你说他能快乐?

所以,这个孝庄皇太后——现在已经是孝庄太皇太后了,她就在总结。最后她决定:我要找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要是异性、会哄孩子、要什么学问都懂的人,让她来教我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学习文化知识。

2.苏茉儿承担起教育康熙皇帝的重任

这个孝庄太皇太后遍选天下的结果,最后只选定了一个人,这个就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苏茉儿。为什么会选中苏茉儿去做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呢?

因为苏茉儿符合孝庄太皇太后所提出的上述所有的要求:第一、苏茉儿是异性;第二、苏茉儿会哄孩子;第三、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

关于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的问题,我这里解释一下:

苏茉儿本身就是蒙古人,所以,苏茉儿本人对于自己的民族语言——蒙语——是很熟悉的。

此外,当时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人民几乎都会汉语,苏茉儿也不例外,她的汉语水平也很高。

然后,苏茉儿随着当时的庄妃进宫,马上就学了满语——根据历史记载,苏茉儿的满语在当时的朝廷中可是第一位的。看来,苏茉儿的第三语言说的倒是很好的。

3.满文的创制和苏茉儿的满文水平

我们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满语和满文的历史。满语为满洲族所使用的语言。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根据满洲实录记载,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将蒙古文字借来创制满文。虽然努尔哈赤的顾问反对,努尔哈赤仍然继续把蒙古文改为无圈点文字(满:tongkifukaakuuhergen),也称老满文(或称为旧满文)。这种新文字通行当时的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及满洲族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达九海更增补了十二个字头,并于老满文字旁边加以圈点,使满文更加完善,这种新文字被称为“新满文”,并通行于后金。

因为满洲人的语言文字是借鉴了蒙语的,所以苏茉儿学起来特别方便,她当时的满语水平已经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在上述三种语言文字当中,苏茉儿最拿手的是满文的字体。苏茉儿的满文书法写的的确是一绝,赢得了当时全宫上下的一致称赞。

4.水平颇高的康熙皇帝

在这儿,我们就得说说,清朝的皇帝大多喜欢舞文弄墨——康熙皇帝也不例外!直到今天,康熙皇帝也有很多墨宝留下来,这里面也有很多康熙皇帝的题字——满汉都有。从这些康熙皇帝的题字中,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苏茉儿的影子——这正是苏茉儿教育的成果!

虽然我们说康熙皇帝所受到的教育水平、康熙皇帝的学识水平、康熙皇帝的治理国家的水平都很高,这里面的确有康熙皇帝本人的因素——的确是天姿聪明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的成功,也是和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之所以成功,苏茉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如嘉庆年间有一个名字叫做昭梿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啸亭杂录》——所说的那样,“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茉儿)训迪,手教国书。”这里的仁皇帝,指的就是康熙。

还不仅仅限于这些,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除了有一个文字的基础之外,更重要的她在教育康熙皇帝学习文字的过程当中还从全方面的对康熙皇帝进行了养成教育。

5.杰出的教育家苏茉儿

所以你看,苏茉儿教育出来的孩子就跟三满两汉一蒙六个人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样,你看那个孩子情圣皇帝顺治,想出家,二十几岁暴毙身亡。你看这个孩子康熙皇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开创了康乾盛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茉儿也是一个教育家,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不仅如此,苏茉儿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身体力行者——在那个时代我们说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是她的确是开素质教育之先河的一个人。所以,苏茉儿能培养出来康熙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皇帝!

五、苏茉儿是康熙皇帝的儿子的教育者

1.苏茉儿的寿命到底有多高?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苏麻喇姑当时也圆寂了。

但是,历史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根据历史上记载,孝庄太皇太后病逝于1687年。这一年,孝庄太皇太后75岁——在那个年月,孝庄太皇太后已经绝对属于高寿的了!

在此之后,又过了十八年——也就是1705年,孝庄太皇太后手下的丫鬟——苏茉儿才去世!

1705年苏茉儿去世的时候,她应该是多大的年纪呢?

我们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苏茉儿应该出生在1613年前后。这样到了1705年,苏茉儿的年纪应该已经到了九十二岁左右了!

2.高寿的苏茉儿还有什么用?

现在,我们一定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苏茉儿的主子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康熙皇帝肯定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也就是说,从1687年以后,苏茉儿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干的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一定还会有下面的一个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孤苦伶仃、孤身一人、终身未婚的苏茉儿,她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么?

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苏茉儿的位置实际上是应该更加重要了!也就是说,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之前,苏茉儿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位置并不一定是绝对的第一位的——还有孝庄太皇太后的位置可能比苏茉儿的位置要高!但是,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苏茉儿的位置已经完全上升到了绝对的第一位了!

那么,这个时候的苏茉儿,她的重要作用将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这个时候的苏茉儿,她的重要作用将主要表现在教育康熙皇帝的儿子上面。

我们知道,康熙皇帝的一生,养育了五十五个孩子。在这五十五个孩子当中,有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

我们也知道,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也是很不成功的!关于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有所介绍。

在这种情况下,在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接近绝望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想到了杰出的教育家、自己最为信任的人——苏茉儿!康熙皇帝想到,自己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功,不就是因为有了苏茉儿对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么?既然当初苏茉儿可以把自己教育成功,那现在苏茉儿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呢?虽然现在的苏茉儿年纪是越来越大,但她的教育经验也应该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才对呀?在教育的问题上,她应该是越来越有经验才对呀?

3.苏茉儿的新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果断地决定把自己的十二阿哥胤祹教给自己的老师、七十多岁的苏茉儿、由苏茉儿负责十二阿哥胤祹的一切:从生活起居到养成教育等等!

当然,我们说,康熙皇帝果断地决定把自己的十二阿哥胤祹教给苏茉儿进行教育,这里面既有康熙皇帝对于苏茉儿的极度信任的因素,也有康熙皇帝对于年老的、孤苦伶仃、孤身一人、终身未婚的苏茉儿的照顾的因素!

康熙皇帝知道,苏茉儿这个人跟自己的奶奶一块儿生活这么年,自己的奶奶没了,而苏茉儿本人又终身未婚,所以苏茉儿继续生活下去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康熙皇帝就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十二阿哥胤祹送给了苏茉儿来教育。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没有忘记他生命中的守护神苏茉儿,康熙皇帝没有忘记他的老师苏茉儿。

这在当时的宫中可是空间绝后的创举!

4.长寿的十二阿哥胤祹

十二阿哥胤祹,出生于1786年。他的生母是万琉哈氏。万琉哈氏当时的身份是康熙皇帝的定嫔——身份很低的,直到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她才被尊为皇考定妃。

说起万琉哈氏来,她可是一个长寿的人,根据《清史稿》记载,她是整个清朝宫廷中最为长寿的一个人——活了九十七岁!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他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十二阿哥胤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

康熙末年,胤祹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先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又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再不久,允祹再度被封为履郡王!

我们可以看到在康熙晚年,康熙的诸位皇子分成很多党很多派,而这些人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前前后后没过几年,或被杀,或暴毙,都死了!

但是这个十二阿哥胤祹却一直活着,不但在雍正年间一直活着——雍正皇帝死了他都没死。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没有参与当时诸位皇子的党争,他只是为皇帝办事,与世无争——也就是说,他非常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人生定位——没有参与党争,使得他长寿,使得他是被封为亲王。

乾隆皇帝继位以后,履郡王胤祹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个十二阿哥胤祹居然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八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763年,享年77岁。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他是康熙所有皇子当中最长寿的一个。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懂得生命的真谛,这是苏茉儿教给他的。

六、苏茉儿是清朝初年一些重大事情的参与者

说了这么多,其实,苏茉儿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提起!而且,她所做的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什么呢?就是清朝所有的官服。

有的读者就会问到了,这清朝的官服跟苏茉儿有什么关系?

清朝所有的第一套官服,所有官员的第一套官服都是苏茉儿一个人做的!

从很早的时候起,苏茉儿就是做衣服就是行家里手,她做过的衣服即合身又美丽。早在皇太极称帝之前,为了准备皇太极的称帝大典,朝廷要做一整套上至皇帝、下到大臣的所有的官员的服装。而所有的这些服装,都是苏茉儿参与设计的。

此外,苏茉儿还设计了最早的旗袍!历经几百年的变化,旗袍已经今夕完全不同,但是旗袍本身能够流传到今天,这也是苏茉儿的一大功劳。

我们照现在这样说起来,苏茉儿这个人确实非常的全面,我觉得她都堪称是几大家,我们前面说她是个教育家,她又是服装设计师,马术方面又是个骑术家,书法家,语言学家,这样说下去她真的是非常非常杰出的一个女人。

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女性!七、苏茉儿的怪癖

我们前面介绍过,苏茉儿活了九十二岁左右!活到九十二岁,苏茉儿应该说就是老死的了,有病也是正常的。

她这一生我觉得还真不错,到后来也是健健康康的走完了她这一生。

但是,苏茉儿这个人有很多怪僻。

1.不用药的苏茉儿

苏茉儿的第一个怪癖就是,她这个人一生不用药!

你看苏茉儿,一生活了九十二岁左右,她居然一生没吃过任何药!这是她的第一个怪僻。

我也不知道这能不能证明这样一种理论,就是可以不用药,人就能长寿?

这咱们不敢说,但是这个人心态比较好。

不管怎么说,苏茉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2.不洗澡的苏茉儿

苏茉儿除了一生不用药这个方面之外,还有一个怪僻,就是这个人一生不洗澡。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那就是不讲卫生!而且是一位女同志不讲卫生!

其实,这不是不讲卫生的问题!

我们要清楚,苏茉儿是蒙古族人,在蒙古大草原生活的蒙古族人。

其实蒙古大草原上,水非常少,水非常的珍贵!

在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哪有那么奢侈想法要洗澡呢!现在,我们有自来水龙头,你可以洗这洗那的。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说能不洗就不洗了。一年洗一次澡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苏茉儿这个人不是一年洗一次澡,是一年拿水擦一次身上。

这个洗澡跟擦是不一样的。洗澡你要搓。苏茉儿她就是拿清水简单擦洗一遍,擦水完了以后还要烧香拜佛,还要给老太爷汇报:对不起了,我今天进了一点水。

过去,在草原上面,水只是给人用来喝的、给牲畜用来饮的,所以如果你要是浪费水,你比如说用水刷茶碗,你去洗手,这些都是对水的一种严重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老天爷的行为。

所以我们过去常说,我们蒙古人没办法,一年才洗一次澡。后来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一年可以洗很多次了。

生活在南方的人,是想象不到不洗澡是什么感觉的。在北方如果您要是澡洗的不多、不勤,其实是没事的——因为北方的气候干旱。人,一般不会出汗。

我这里可不是给蒙古族找借口,可不是给苏茉儿找借口——而是的确如此!

不吃药、不洗澡的苏茉儿,在临死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八、苏茉儿之死

1.苏茉儿之死

1705年,旧历的八月末,九十多岁的苏茉儿突患重病——她的生命终于要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了!

此时,康熙皇帝正在塞外秋巡!在京的诸位皇子都知道苏茉儿对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性!他们连忙向康熙皇帝奏报。

苏茉儿的病,惊动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子无不想方设法,竭力抢救,不要说宫中的服役者,就是一般的妃嫔,也难有这样的特殊待遇。

康熙皇帝得知后,听说九十多岁的苏茉儿病重以后仍然拒绝吃药,很是着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指示诸位皇子,一定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挽救苏茉儿的生命!

康熙皇帝得知苏茉儿的病情后,首先嘱咐皇子们,要让病人仍旧留在原住处疗养,不要按照以往惯例移往养病所。因为依例,宫内服役人员及下层妃嫔等,凡患重病,一律移往养病所,以保证宫中不受病邪传染。但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苏茉儿的生命。

然后,深知苏茉儿一生从不服药的康熙皇帝指示诸位皇子,将一种名字叫做西伯噶古纳的药材混入鸡汤中给苏茉儿服用!而且康熙皇帝还指示诸位皇子对苏茉儿说,这个西伯噶古纳是康熙皇帝送来的一种草根。

这一年旧历九月初七,苏茉儿以年逾九旬的高龄,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此时她的主子孝庄已死去18年。

最后,苏茉儿的尸体埋葬在了清东陵离孝庄太皇太后的陵墓不远的地方。就是离孝庄太皇太后的陵墓有1点5公里远的地方。

最后,我们要说上一句,苏茉儿,这个女人有点不寻常!

2.胤祹的反映

说起苏茉儿的死,就要说到胤祹的反映。

在苏茉儿病重时,胤祹焦急万分!

每天,胤祹都是衣不解带,日夜守候在苏茉儿的病榻前,陪伴她走完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

苏茉儿死后,胤祹非常难过,甚至逾规向康熙皇帝请求为苏茉儿守灵。玄烨感念苏茉儿对自己的教导,同时也被胤祹的真诚所感动,而特予批准。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着,但是这丝毫未曾冲淡胤祹对苏茉儿的怀念之情。

孝庄太皇太后篇5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

2、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继室大福晋,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1626年9月1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八月十二日卯时,大福晋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

3、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1599年5月13日(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清世祖时尊为皇太后。

(来源:文章屋网)

孝庄太皇太后篇6

机窗外,除了白云还是白云,一团团的,一簇簇的,没有一丝杂质。我突然想起一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我在万米高空中爱着你。”

这样的爱,是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丝杂质?

飞机继续在下降着,一层一层的、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白云向上浮起着,我感觉到飞机在下沉,自己在下沉,从厚厚的没有杂质的云层里,下沉到动感的飘浮着的云层里,再下沉到能看到灰色天空的六千米、五千米……的高空,一直到能看到脚下连绵的山,镜面般发亮的水面,还有一望无垠的玉米地。飞机向前向下飞着,玉米地就连片连片地向后倒退着……

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听到噼里啪啦的解开安全带的声音的同时,也听到不少人长长的吁气声。每次坐飞机,飞机降落后都能听到这样的吁气声,我笑。

从机场进入沈阳市区,一路上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还看到了浑河,浑河古称沈水,沈阳即因位于浑河之北而得名。我们看到的浑河河水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这让我感到惊诧,浑河穿过市区,河水却如此清澈,这在全国的城市中倒是少有的。

九月的沈阳,和风拂面,正是好季节。

午饭后,我们就到故宫去游览。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经过增修,又成为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1926年至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古建筑100多座,总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特别是看到那些结实的土坑,我就想,在这样的土坑上过日子,是不是特别的温暖?

故宫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导游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孝庄住的西宫,站在这位拥有"满蒙第一美女"之誉的大玉儿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不禁又想历史上记录的大玉儿、多尔衮和皇太极的感情纠葛。大玉儿与皇太极异母之弟多尔衮青梅竹马,终身暗许,却被皇太极纳为侧妃。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大玉儿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很爱大玉儿,但当他得知大玉儿仍然心系多尔衮时,对她不禁爱恨交织。

皇太极死后,政事动荡,多尔衮却独排众议,坚决拥立大玉儿(后称孝庄)的七岁儿子福临为帝。

这种种情况,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多尔衮对孝庄情深依旧。而孝庄却为了大清基业与儿子的未来,对他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他称帝的野心。两人彼此相爱渴望,却又彼此暗斗提防!而多尔衮与逐渐长大的顺治也产生了政见上、情绪上的尖锐对立,孝庄夹在两人之间,苦心设谋调停。权力与爱情的煎熬终使多尔衮英年早逝,孝庄虽松了口气,却也无比痛心难过。

在游览故宫时,开始下雨了。雨时大时小,我们在雨中穿行在各个宫殿之间,看皇宫再怎么的气派,都是些古老的气息,既辉煌也沉重。

只是这雨中,这古老的沉重中,还有爱情,这就已经很好了。

沈阳张氏帅府

孝庄太皇太后篇7

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由于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本布泰虽然只有13岁,但已出落得像一个大姑娘了,明眸皓齿,娇美动人。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34岁。苏麻喇姑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本布泰到达北京。

这位来自蒙古草原的姑娘,自从进了贝勒府以后,眼界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也迅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她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构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构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这时只有3虚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感激非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了胤祠身上。

苏麻喇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使皇子胤构健康成长。后来胤构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中,胤构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构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构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掏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两个与人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康熙皇很清楚。何以如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当然算是难得的高寿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9o多岁。

孝庄太皇太后篇8

1、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女真族,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太祖元妃同宗侄孙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清代首位佟佳氏皇后(追尊)。

2、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

3、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葬孝陵。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全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来源:文章屋网)

孝庄太皇太后篇9

1、寿康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郡王孔果尔女。太祖诸妃中最老寿。顺治十八年,圣祖即位,尊为皇曾祖寿康太妃。康熙四年,薨;

2、昭圣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端文皇后侄,顺治帝生母。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于康熙二十六年,薨;

3、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孝庄皇太后侄孙女。顺治十一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后。康熙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薨,年七十七;

4、慈

(来源:文章屋网)

孝庄太皇太后篇10

皇太极的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承了王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属相虎,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