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翻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7:25

三峡翻译篇1

《三峡》简介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青少年时代在青州度过。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官尚书祠部郎中、尚书主客郎中、治书侍御史。宣武帝朝,历仕冀中镇东府长史、颍川太守、鲁阳太守,延昌四年(515),因故罢官。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复出,授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御史中尉,执法严峻,结怨于汝南王元悦。次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反,元悦借故举道元为关右大使,卒被执遇害于阴盘驿亭。道元好学博览,著有《水经注》四十卷。尚有《本志》十三篇及《七聘》诸文,今皆亡佚。《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旧题汉桑钦撰)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水经注》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原文】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翻译篇2

收稿日期:2014-04-21

作者简介:李朝晖(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通信方式:372434323@qq.com。

在著者项中输入外国音乐家译名进行检索,是读者查找音乐类文献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读者能检索到某位音乐家的所有作品。但是由于海峡两岸对外国音乐家姓名的汉字翻译方式不同,造成音乐家译名有差异,这就会导致读者在使用音乐家译名进行检索时,检索结果不全面,甚至可能造成检索失败。例如,读者以大陆常用的“莫扎特”为著者名检索图书,在检索结果中就没有以“莫札特”和“莫差特”为译名的中国台湾地区出版的图书,实际上,这三个名字都是指同一位音乐家,只是大陆和台湾由于翻译方法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译名。因此通过对比分析海峡两岸翻译的外国音乐家译名,在图书编目工作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会有效提高读者使用著者名检索的查全率。

一海峡两岸外国音乐家姓名翻译原则

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在翻译外国音乐家姓名上有不少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翻译原则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发展不同和受方言影响[1]。

当前,大陆对外国音乐家姓名的翻译遵循新华社译名室确定的以下原则:(1)名从主人;(2)音似为主;(3)约定俗成;(4)同名同译。翻译方法从技术上可以分为:转写(又称“形译”)、音译和意译三种[2]。大陆在使用音译方法翻译外国音乐家姓名时,优先参照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各卷所附的《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其次可参照新华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针对各个语种的姓名译名手册,如《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德语姓名译名手册》、《西班牙语姓名译名手册》、《葡萄牙语姓名译名手册》、《罗马尼亚语姓名译名手册》、《意大利语姓名译名手册》等。以上均未收录的音乐家姓名,可根据新华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音表》中相应语言的译音表音译[3]。

台湾对于外国音乐家姓名的翻译基本上以民初学者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为原则。官方并未特意规范或指引翻译者。翻译者一般沿袭约定俗成的译法[4]。

二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的比较与分析

对外国音乐家姓名的翻译,海峡两岸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所以有很多外国音乐家的译名相似度很高,只需将台湾使用的繁体字转写为大陆使用的简体字,例如,台湾翻译的音乐家名:威尔第、比才、韦伯、海顿、舒伯特、李斯特等,不论是字还是音,都与大陆的译法完全相同。这大概与早期的翻译人员有关,民国时期已确定的音乐家译名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沿用至今。对于使用(或曾经使用)汉字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人名,翻译时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因此译名完全相同,如日本音乐家武满彻、久石让等。还有一些译名发音相同,只是其中有一两个字不同,如莫扎特―莫札特、肖邦―萧邦、门德尔松―孟德尔颂等。

但由于翻译原则不同,以及历史原因,有些外国音乐家译名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译名中是否选择汉姓用字

在大陆,为了遵照“名从主人”的原则,让译名保持“洋味”,外国音乐家姓名的翻译一般不采用百家姓中的字,目的是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名。而台湾在翻译外国音乐家姓名时常会有意使用中国的汉姓用字,使译名更接近中国人名[5]。例如,德国作曲家Handel,大陆翻译成“亨德尔”,台湾则翻译成“韩德尔”;德国作曲家wagner,大陆翻译成“瓦格纳”,台湾则翻译成“华格纳”。意大利作曲家Bellini,大陆翻译成“贝利尼”,台湾翻译成“白利尼”。

2.翻译时音节的选择

大陆在音译外国音乐家姓名时是完全按照发音进行汉字转换的,甚至把每一个轻重音节都要表现出来,以达到“音似为主”的原则。而台湾不拘泥于音节的一一转换,常常把音节中间或末尾的辅音音位如[b]、[k]、[d]、[r]等舍弃不译,仅抓住一些重要的音节转换成汉字[6]。如苏联作曲家prokofiev,大陆翻译为“普罗科菲耶夫”,台湾翻译成“浦罗高菲夫”;意大利音乐家Vivaldi,大陆翻译成“维瓦尔迪”,台湾则翻译成“韦瓦第”。

3.不同的汉字读音体系导致的译名选字差异

大陆在音译外国音乐家姓名时,是按照普通话发音进行选字。台湾则由于受到闽南话的影响,同一语音选取的汉字可能与大陆差异很大[5]。例如,在大陆为人们熟知的著名音乐家“舒曼”,在台湾则变身为“修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台湾则翻译成“白辽士”;还有法国作曲家“福雷”,台湾翻译成“佛瑞”。这些对大陆的读者来说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台湾出版的图书上以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名字出现,会让读者误以为是另一位音乐家。往往只有在读者查到这位音乐家的英文名字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同一位音乐家的另一个汉字译名。

4.海峡两岸都存在一名多译的现象

海峡两岸都存在着同一位音乐家的姓名有不同译名的现象。例如,大陆出版的图书中,俄国音乐家tchaikovsky,译法有“柴可夫斯基”“柴柯夫斯基”“柴科夫斯基”;德国作曲家Brahms,译名有“勃拉姆斯”和“布拉姆斯”两种;还有捷克作曲家Dvorak,译名有“德沃夏克”和“德沃扎克”两种。台湾出版的图书中,也存在对同一位音乐家姓名有不同译法的现象。例如,德国作曲家Bach,译名有“巴赫”和“巴哈”两种;德国作曲家mozart有“莫札特”“莫差尔特”和“莫差特”三种译名。这些音乐家的不同译名现在依然并行使用。

三译名差异造成检索不便

读者在图书馆检索系统中使用音乐家译名检索文献时,由于海峡两岸翻译的外国音乐家姓名不同,无论输入哪种译名,都无法一次检索出这位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另外,如果大陆的读者对台湾翻译的音乐家译名不熟悉,也就不会使用台湾的译名进行检索,这样就造成了检索结果不全面,文献资料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笔者使用音乐家译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等几个大型和专业的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查询音乐文献,结果都无法一次全面查询到所需的图书。例如,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的馆藏书目检索中,以“莫扎特”作为著者名在中文文献库中检索,检索结果只显示了所有以“莫扎特”为著者的图书和英文名字的图书,而没有出现台湾翻译的“莫札特”为著者的图书,同样,以台湾翻译的“莫札特”和“莫差特”为著者去检索,也不会出现“莫扎特”为著者的图书。当选择高级检索中的多字段检索时,发现这个选择项中没有出版地的设置,只有出版社可以选择,但是如果读者不知道出版社,只想查找台湾出版的包含“莫札特”名的图书,就无法查询。当再次选择用高级检索中的多库检索时,输入“莫札特”选择“中文普通图书”和“台港图书及海外出版的中文图书”,检索结果出现海外中文图书1种,中文普通图书6种的结果,说明输入的著者名不能有一字之差,否则就检索不到想查询的图书,读者要想查找全面,必须经过这样几种方式的反复检索,才能在检索结果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但是“莫扎特”和“莫札特”“莫差特”这三个译名都是指奥地利作曲家mozart同一个人。只一字之差,读者却要反复输入不同的译名去检索图书,才能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既费时又费力。还有一部分译名,海峡两岸翻译的音和字根本不同,比如前面提到的舒曼―修姆、柏辽兹―白辽士等,读者对这些译名不熟悉,大陆的读者不会用修姆这类完全陌生的译名检索图书,同样,台湾的读者也不会用舒曼这类完全陌生的译名检索图书,这就使部分图书难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

四在图书编目工作中解决译名差异问题的方案

海峡两岸在音乐家姓名翻译领域的差异,给读者使用图书馆检索系统查找文献带来了不便,导致很多音乐文献资源难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从图书编目这个基础工作环节做起,设法帮助读者克服这一困难。

1.辨别音乐家译名的异同

以大陆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为例,在对台湾图书进行编目前,编目人员要辨别大陆和台湾音乐家译名的异同,找到同一个音乐家的大陆和台湾各自不同的译名。两地差异不大的译名,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辨别,但对于差异比较大的译名,就要通过他的英文名字,来确定这两个译名是否是指同一位音乐家。比如前面提到的差异很大的“舒曼”和“修姆”这一对音乐家译名,首先通过台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音乐词典,找到“修姆”对应的英文名字Schuman,再从大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查找到Schuman对应的中文译名“舒曼”,这样就可以确定“修姆”和“舒曼”是美国作曲家Schuman的两个不同的汉字译名。

2.在著者项中添加英文名附注说明

不论海峡两岸翻译的音乐家姓名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英文名字是相同的,可以通过相同的英文名把两地的汉字译名关联起来。如上举例的“修姆―Schuman―舒曼”,我们在编目时,在著者项中,为“修姆”和“舒曼”各添加英文名Schuman,把它们关联起来(借助本文设想的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当读者在检索系统中输入“舒曼”时,系统就会自动检索出包含了“修姆(Schuman)”为著者的所有作品,这样就会给读者更多的书目选择,不会因为不熟悉台湾翻译的译名而错过所需的资料。

3.建立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

为了方便编目人员辨别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的异同,更快地找到它们的英文名,使不同的译名发生关联,为这些译名建立一个数据库将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建立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帮助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人员方便地查找到大陆和台湾翻译的音乐家译名的异同,并获取该音乐家姓名的英文拼写;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通过自己熟知的音乐家名(不论中文名还是英文名)查找另外的不同译名,有助于了解自己不熟悉的译名。

要想达到以上两者的目的,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须包含以下字段:外国音乐家姓名的英语译名、大陆译名、台湾译名,以及这位音乐家的国别

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收录范围要全面、准确,并定期更新。建立数据库之初,我们可以选择大陆和台湾出版的音乐类词典进行收集、整理、输入,因为词典的编排科学、严谨、准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由于词典更新较慢,为了使数据库吸收最新数据,还要尽可能地收集新出现在媒体上的大陆和台湾翻译的音乐家译名,定时更新。

2)编排体例要科学合理,便于检索。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要有科学的结构、多口径的检索方法,方便读者从音乐家英文名的首字母、译名汉语拼音的首字母、音乐家的国别等多种方式检索。

3)要与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有效结合。音乐家译名数据库要与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相结合,特别是要与编目子系统相关联。当编目人员输入音乐家译名时,系统应自动链接到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提供两岸不同的译名,并在译名后自动生成英文名,省去编目人员手工翻查词典的程序。如果在音乐院校图书馆推广这个数据库,将对著录外国音乐家译名起到规范、统一的作用。

4)合作建立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建设高质量的海峡两岸音乐家译名数据库应考虑通过海峡两岸的通力合作加以实现。音乐院校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果能集中海峡两岸音乐院校的资源,搭建海峡两岸音乐文献交流机制这个平台,共同建设音乐家译名数据库,将大大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缩小海峡两岸在翻译音乐家姓名领域的差异。

三峡翻译篇3

论文摘要:高校外事翻译除了要遵循一般的翻译准则外,还必须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涉外翻译的“信达雅”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作为对外合作交流的前沿地带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高校外事部门是对外开展合作交流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大量的笔译和口头翻译任务。

口译内容包括会谈、演讲、接受媒体采访、合作谈判、参观访问、游览、娱乐、购物及日常生活等等;笔译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联络信函、合作协议、行为规范条例(针对外国留学生)、学校对外宣传等等。下面分别从口译和笔译两方面说明外事翻译的特点。

一、外事口译

口译较笔译而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首先,口译要求速度快。据研究,一般口译要比笔译快三十倍,因此,在瞬间做到语言各个层面对等几乎不可能。口译的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要求较高。其次,口译要求简明、易懂。口译的目的是让受话人当场完全理解所传达的信息,所以译语措词不应艰深费解,风格不应烦琐晦涩而应明晰畅达、通俗易懂。另外,口译要求适当的信道压力。由于受话人对难度和长度只有一定的承受力,口译应该照顾这种承受力,其难度和长度的选择应该适合受话人的信道接受力。

尽管口译有如此大的灵活性,根据口译场合及翻译内容的不同,对口译的灵活性也有不同的要求。在此笔者将口译的场合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正式场合指双方领导人见面时的会谈、演讲、欢迎宴会、合作协议谈判等场合。因为正式场合所交谈的主题严肃,所谈内容具有一定政策性,所谈内容对双方来说都比较敏感,所面对的听众具有较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因此,从事外事口译的工作人员在事前应该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本单位的情况要比较熟悉。译者对本校行政结构、各院系的设置及专业情况,并对这些名称对应的英文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各专业,院系的名称翻译前后要一致,并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例如:iam,onbehalfofmystaffverypleasetowelcomeourdistin-guishedguststothelawcollege.在这句话中,lawcollege的表达不符合西方对法律、商业等学院的表达习惯,人们一般说schooloflaw,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而对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人们可说collegeofengineering,collegeofartsandscience.对于大学学院的名称除了college外,还有institute,faculty等多种表达方式,实际运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名称的使用,避免在口译中多词并用,使外宾不清楚究竟本学校的结构如何。

其次,要熟悉正式场合下的语句特点。一般情况下,正式场合的语言风格介于书面语和一般口语之间,是一种措词准确平易,语法简明严谨的口头用语。例如:iwishtoextendtotheamericanuniversitydelegationourwarmwelcome.(我对美国高校的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reformandtheopenpolicyhavealsofurtherliberatedthenationideologically.(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解放)以上例句也可以用其他方式翻译,但是总的原则是要尽量采用严谨的方法。

另外,外事工作人员平日要多阅读英文报刊,善于积累关于当前政治及形势的最新译法,这些在翻译实践中将起很大作用。例如:thehongkongspecialadministrativeregionwillretainthestatusofafreeportandaseparatecustomsterritory.(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如果不注意收集有关译法习惯,此句很容易将“独立”对应为independent,这样容易使人理解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独立于中国的政治实体。又如:china’seconomyisanimportantquestion.(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大问题)这句话,如果不加思考,将“问题”译成abigproblem,则让人觉得中国的经济真出了问题。日常工作中,还会在许多场合需要翻译中国典故和谚语,诸如,“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withzhuge-liang-themastermind),“百闻不如一见”(seeingisbelieving),“班门弄斧”(teachyourgrandmothertosuckegg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等等。总之,我们平常注意积累,多记忆一些固定用法。

非正式场合主要指与学校聘请的外国专家、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在工作生活上的接触,另外,陪同外宾参观游览及购物也视为非正式场合。与正式场合的翻译内容相比,非正式场合翻译的语句多为长句,即以语篇为翻译单位。此种情况,需要口译员对原语段稍加分析,找出中心信息,对整个语篇进行逻辑调整,将句子和分句重新组合,适当增删,突出重要部分。整个译句不追求和原句在词、句层次的对应,而是把重心转移到整段话语意义的对应。例如:ifouruniversityisturnedintoafirst-classuniversity,notonlyshoulditsacademiclevelliveuptothestandard,butalsoitscateringservices.youcannotimagineabout20,000staffandstudentsarestillliningupinthequeueformealsincanteensbytheyear2011.there-foretheissueofhowtoimproveourcateringservicesshouldbeputonthetopoftheagenda.(一流大学,首先是教学、科研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但能否想象,到那时(2011年)我校两万多师生员工还敲着饭碗,拿着饭票,排着长队买饭呢?我看是不行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要建成一流大学,我们后勤怎么办?我们的饮食中心怎么办)

二、外事笔译

外事笔译同样要遵循一般笔译的要求,即达到传统的“信、达、雅”标准。此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对重要的涉及到方针政策的词句,必须掌握好分寸。例如:thechinesegovernmenthasresumedtheexerciseofsovereigntyoverhongkong.(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其中“行使”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否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一直对香港拥有的历史事实。

第二,某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或词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新的说法。例如:wecanencourageandpersuadefirsttohave”threeex-changes”withus,namely,theexchangeofmails,tradeandairandshippingservices.(可以鼓励、劝说台湾首先跟我们搞“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三通”是个概括的说法,严格来说trade本身就是双向的,译成exchangeoftrade不恰当。况且exchange的意思是交换、交流,“通”字的含义不明显。“三通”的新的译法是threelinks:linkoftrade,travelandpost,这样就把“通”字连在一起的味道译出来了。

第三,根据翻译的需要,有时对译文进行适当增减。例如:definethedutiesincumbentoneachpersonorpost.(分清职责)分清职责的意思在中文十分清楚,但是英文如果仅只译definetheduties,则不清楚是什么样的duties,而加字之后的译文就十分明确了。

第四,有些固定习惯和专有名词,应沿用原特定的译文。例如:principleofsovereignequality,而不是principleofstatesovereignequality.(国家平等原则)第五,对有些专有名称的翻译,如果存在多种译法,应该仔细推敲,全面考虑。例如:threegorgesuniversity·(三峡大学)有人认为也可以译为sanxiauniversity。究竟何种译法合适,应该首先考虑三峡在当地政府和大型企业里对外宣传使用情况。经过调查,当地政府和大型企业如“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在对外宣传中一直使用threegorges译法,因此这一称呼对外国人来说已经比较熟悉,而且使用此译法,可以使学校无形中发挥了“中国三峡”的巨大效益。虽然“三峡”一词对中国人很熟悉,但是翻译的阅读对象不同,选择就不同。

综上所述,在外事翻译活动中,翻译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吃透语句原意的深层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适当的语言文字,达到传神入化。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汉译英实践与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三峡翻译篇4

觉鄂仲师徒三尊是公元十世纪的人。指的是上师觉沃杰·班丹·阿底峡,其亲传弟子仲敦·杰瓦迥乃、鄂·列白希绕。在唐卡画、壁画作品中,常以上师居中,两位弟子居左右的形式出现,多见于寺院佛堂中。他们三位是创建于公元十世纪的藏传佛教噶当教派的开山人物,噶当教派从此传承,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噶当教派法系开创了最晚形成、而势力最强的格鲁教派的先河。因此,人们习惯上把格鲁教派称为新噶当派。

藏传佛教噶当教派创始人觉沃杰·班丹·阿底峡是公元十世纪人,出生在东印度今孟加拉国的一个王室家族中,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知识教育。二十九岁来到印度中部伽那地方佛教圣地马哈菩提寺院,在这里系统地学习,获得最高学位班智达学位,其后在斯林巴等三十四位大师座前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名扬印度四方。五十九岁那年,应阿里首领拉·喇嘛强秋韦的邀请来到阿里,在阿里讲经布法三年。此间写下了《菩提道次明灯》。到了第四年,本来打算回国,但当时边境发生战乱,未能如愿。仲敦·杰瓦迥乃慕名到了阿里,与大师相见。仲敦巴邀请大师到腹地朝圣布法,大师欣然允诺,随弟子来到腹地。他们首先朝拜了桑耶寺,在山南逗留了九个月之后来到今曲水县境内的聂当之地选址修寺,又度过了九年的时光。大师先后在今林周县境内的彭波,今达孜县境内的叶巴庙,还有拉萨等地讲经布法五年。阿底峡大师在藏十七年中,著书立说,翻译佛经,在《甘珠尔》中收录了大师的一百多部著作。培养了以库敦·遵珠益希、翻译家鄂·列白希绕、仲敦·杰瓦迥乃、翻译家郭鲁·库巴拉则等众多弟子。公元1054年,大师在聂当寺圆寂。大师的详细生平事迹在仲敦·杰瓦迥乃编著的《上师功德·佛法源泉》,勒钦·公噶坚赞编著的《噶当教派源流·智者·意》,巴沃·祖拉陈瓦编著的《佛教源流·智者喜宴》等书中有记载。

阿底峡大师的亲传弟子仲敦·杰瓦迥乃生于公元1004年,出生在今当雄县境内的杂杰姆之地。小时候因母早逝,受继母虐待而离家出走,在藏东康区上师斯尊处生活,并拜班智达·密帝学习梵文、梵语。印度佛教大师阿底峡来到阿里的消息传到康区,仲敦·杰瓦迥乃下定决心,不负众望,终于把阿底峡大师请到卫藏腹地。阿底峡大师在卫藏腹地生活了十七年,十七个春夏秋冬的每一天、每一夜都是仲敦巴形影不离精心服侍。大师在今曲水县境内的聂当寺圆寂以后,仲敦巴在寺内为大师修建灵塔,妥善圆满地处理了大师的后事。仲敦巴带领大师的弟子们来到今林周县境内的热振之地,于公元1057年修建了热振寺,寺内修建了阿底峡大师的灵塔,传承了阿底峡创建的噶当教派。仲敦·杰瓦迥乃一生只受过居士戒,没有出家,但遵守戒律胜过比丘,六十一岁圆寂于热振寺。关于仲敦·杰瓦迥乃的详细生平事迹见勒钦·公噶坚赞编著的《噶当教派源流·智者悦意》,类吾齐·本仓才旺杰编著的《洛隆宗教源流·佛法明鉴》,巴沃·祖拉陈瓦编著的《宗教源流·智者喜宴》。

阿底峡大师的亲传弟子鄂·列白希绕,生卒年不详。童年时期曾被选入阿里古格王选派二十七名天资聪慧的儿童到印度西部学习佛教的人员中。学业完成,以优异的成绩回到,成为大译师仁钦桑颇的弟子,翻译了大量佛经,拉开了历史上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序幕。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佛法,他从西部阿里来到东部康区,拜觉沃·斯尊大师广闻佛教。此后与库敦·遵珠雍仲结伴到了中藏地区,在此收徒布法。在中藏期间遇见了阿底峡大师,广泛学习了佛教及佛教以外的各项知识。他遵从阿底峡大师的嘱托,于公元1073年创建今堆龙德庆县境内的桑普寺,先后有五百多个僧人到该寺学习佛法。桑普寺第六任主持恰巴·曲吉森格在位期间,大师根据实际创新佛教因明学的教学方法,为推动、发展、繁荣佛教因明学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此具有特色的佛教因明学学习方法从桑普寺传遍了雪域高原,桑普寺因此而闻名全藏。格鲁教派三大寺每年冬夏两季举行因明学科辩经强化训练集会,为一年一度拉萨传昭大法会因明学辩经比赛冲刺做准备,而夏季集会就在桑普寺举行。届时,三大寺的辩经高手们都聚集在桑普寺接受强化训练。

由于阿底峡大师和他的两位亲传弟子的努力,藏传佛教噶当教派在大地上创立,在一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噶当教派的著名大师。他们潜心修习,著书立说,宏扬了阿底峡大师的佛教主张。其中,觉、鄂、仲三位人物成为典型,人们把他们三位组合成唐卡画像,或者做成雕像供奉在寺庙里,以示纪念和敬仰。

三峡翻译篇5

一、互文。为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种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这种句式,翻译时要注意识别,该分则分,该合则合。如: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正确翻译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

正确翻译是: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嶂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4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正确翻译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5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

正确翻译是:(悍吏们)到处吵嚷,到处骚扰。

二、并提。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并提。遇到这类句子,应当先调整顺序,再进行翻译。如: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此句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正确翻译是: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此句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正确翻译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3 风霜高洁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句应理解为“风高霜洁”。正确翻译为:天高气爽,霜露洁白。

三、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相关相似的事物代替。这种修辞方式,新奇而不落俗套,可以收到化凡为奇的表达功能,所以很受古代诗文家的青睐。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古文化常识和生活常识,翻译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如果按字面翻译,容易造成误解。如:

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这里专用“布衣”代指平民。正确翻译为: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自种地,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正确翻译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3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处用“锦鳞”指代美丽的鱼。正确翻译为: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这里用音乐器材“丝”“竹”作为音乐的代称。

正确翻译分别为: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古时在竹简上书写,制作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水分(即汗)去掉,“汗青”在这里代史册。正确翻译为: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6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伛偻:驼背,人老则背微驼,故“伛偻”指老人。正确翻译为: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四、偏义复词。解惠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认为:“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因此,在翻译含有偏义复词的文言句时,要能辨别出衬字,并在翻译时加以省略。如:

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并同。

(诸葛亮《出师表》)

异同:偏义复词,词义偏在“异”上,“同”是衬字。正确翻译为: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

远近:偏义复词,词义偏在“远”,“近”是衬字。正确翻译为:(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3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

出人:偏义复词,词义偏在“出”,“人”是衬字。正确翻译为: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平时连一条能走出门的完整衣服都没有。

4 怀怒未发,休祀降于乇。

(《唐雎不辱使命》)

休棂:偏义复词,词义偏在“棂(意为不祥)”,“休(意为吉祥)”是衬字。正确翻译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五、古今词义。由古代文言文发展到现代白话文,多数词语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不大,但也有一些词语的意思变化很大。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而根据现代词义去翻译文言文,就很难翻译准确。

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如果以“卑鄙”现代的解释来翻译,就不合事实,闹出笑话。正确翻译为: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2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宋史・赵普》)

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今用来比喻人品质恶劣。正确翻译为: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3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正确翻译为: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诚信。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三峡翻译篇6

1.读准节奏。2.把握句式。3.准确译句(最重要,几乎各地、历年都有这个考点)。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2.(2011・江苏省苏州市)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以上两道考题,主要考查了文言节奏、文言句式和文言译句。

文言的断句节奏,其基础是句意理解,句子意思读不懂,一般就容易断错。如有同学把题1(1)断为“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还有的断为“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就是句意理解上出了岔。当然除了理解句意,还要了解断句的基本常识。

教给大家文言断句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下面几种情形要停顿: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面,主语谓语之间,动词宾语之间,动词补语之间,并列短语之间。下面两种情形不能停顿,否则就读破了:偏正短语之间,介宾短语之间。

文言句式分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句式,顾名思义,它是由几个虚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子格式。题2(1)B项“何……之有”,D项“与……孰……”就是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题2(1)就是考查其中的倒装句。有不少同学误选a,就是没看出来“何以”也是一个倒装――介词和宾语倒装,正常语序应是“以何”。

文言句式考查的重点是特殊句式,它们一般都有鲜明的语言标志,结合上下文,一般不难识别出来。

文言译句的基本原则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直译的方法主要有扩充法、替换法、保留法、删略法、调整法、增补法等。有同学把题1(2)的“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翻译为“只是叶子相似,其实味道不同”,错误的原因是没看出“其实”是个古今异义现象,是两个词,应解释为“它们的果实”。也有同学没注意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的判断句特点,还有更多的同学漏译,该翻译的没翻译,这些都是直译意识不强、能力不过关的表现。

文言译句,没什么“多快好省”的秘诀,就是严要求,多练习。基本功扎实,就一切oK了。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2011・山东省泰安市)

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2011・湖北省宜昌市)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节选自《栾城集》)

【注】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察之政:(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1)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2)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

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3.(2011・江苏省淮安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三峡翻译篇7

2、原文: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朝代】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三峡翻译篇8

摘要本文从德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儿童文学翻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爱丽思漫游奇境记》(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这篇童话的几个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以儿童的心理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需求为基础,用符合儿童的语体特点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忠实地传达出来。

关键词:目的论儿童文学童话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一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由德国功能派代表弗米尔(H.Vemeer)提出。在赖斯和弗米尔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主张翻译应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或者受控于原文的“skopos”。Skopos一词来源于希腊,意思是“目的”、“意图”。弗米尔认为,人类的翻译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行为活动。每一项翻译都有直指特定的读者,因而特定的读者在译语文本产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因素。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和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译者应熟知与译语文本读者有关的诸如社会文化背景、期待视野、知识体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目的论有3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认为整个翻译过程都是由翻译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翻译的目的就是以人类行为理论为指导,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加以研究。所以翻译就是有明确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连贯性法则是指域内连贯,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在目的语文化以及译文交际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是指语际连贯,即译文与原文在某种程度上一致,而这种一致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共同决定。

由于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必须服从于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连贯通顺,那么译者应尽力使句子读起来顺畅、连贯,这时连贯法则是符合翻译目的的。如果目的法则需要译文不必通顺,那么连贯法则则不适用。同理,如果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文本再现原文文本的特色与风貌,那忠实性法则与目的法则是一致的,译者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再现原文的风格、内容及特点。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差异时,那么忠实性法则就不再适用。因此,目的法则是普遍适用的法则,而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则是特殊法则。

本文将以目的论的3个法则为基础,研究《爱丽思漫游奇境记》(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的中译本是否很好地实现了译文目的、传达了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

二目的论指导下的童话翻译

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学翻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过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并不乐观,各种翻译版本充斥着市场,导致许多文学作品被误译、滥译,严重影响了儿童读者的身心发展。本文基于此就儿童文学的翻译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推动我们儿童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少儿图书出版大国,儿童读物有9000多种,印数2000多万册,其中引进的翻译作品类读物占了一半左右。但是目前翻译市场的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比如早恋、自杀、暴力等的内容,这些都给当前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敲响了警钟。

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作品,它的对象是广大的儿童读者群,他们的年龄、心理、知识构架等特点决定了译者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译出儿童喜爱的语言和风格。具体到《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根据目的论法则,译者首先考虑到的是译文接受者即中国儿童。译者应该明确儿童读者的接受特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逻辑思维仍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言的形象、具体与生动。要求语言不但充满意义,而且要浅显易懂、琅琅上口。这是语内连贯法则所要求的。

三《爱丽思漫游奇境记》个案分析

本文以《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几个中文译本为基础,从词汇、语法和幽默性等3个方面来探讨和阐述不同译者在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与译文目的的实现情况。

a.Vocabulary(词汇)

在词汇方面,童话故事的描述多用叠词、叹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而且用词浅显,力避艰深难懂的词语。

例:andi’msureican’tbemabel,foriknowallsortsofthings,andshe,oh,sheknowssuchaverylittle!(Louis,62)

译本一:我也敢保证,我不可能是梅布尔,因为我懂得许多东西,可她却是一问三不知!(贾文浩,贾文渊)

译本二:我肯定不是玛贝尔,因为我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她,哼!她什么也不知道。(美锦等)

原文中用了一个叹词“oh”,对比两种译文,贾译省略了这一叹词,而后者用了中文中所对应的叹词“哼”,更好地做到了与原文的对等,实现了译文所要传达的功能。这一叹词将爱丽思不服气,不相信自己就是梅布尔的内心形象地表达出来,也向读者生动地传达了爱丽思自信的精神。人物形象通过这个叹词显得栩栩如生。而贾译的方法显得有些平淡,没有很好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b.Grammar(语法)

Soshewasconsideringinherownmind(…),whetherthepleasureofmakingadaisy-chainwouldbeworththetroubleofgettingupandpickingthedaisies….(Louis,122)

译本一:她就开始琢磨着要编个雏菊花环,可是又不知道,起身去摘雏菊花是不是太费事。(贾文浩,贾文渊)

译本二:爱丽思又开始认真地盘算起来:做一只雏菊花会不会很有趣呢?要知道摘雏菊的麻烦可大呢?(美锦等)

由上可见,后者将原文的陈述句型改为疑问句,通过简单语法技巧的处理,让小读者脑海里呈现出一个手托下巴,浮想联翩的天真小女孩形象。改变后的句型在刻画人物方面更有生动力、感染力,非常直观,容易联想到当时爱丽思看着图画毫无兴趣的场景。

c.Humor(幽默)

在这部书中,原作者还运用了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幽默性。他运用大量文字游戏和语言修辞技巧,使小读者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童话题材的作品中风趣幽默的修辞手法适合儿童的心理和气质,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本文就其中的一种手法pun(双关)来探讨具体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themasterwasanoldturtle-weusedtocallhimtortoise”“whydidyoucallhimtortoise,ifhewasn’tone?”aliceasked.

“wecalledhimtortoisebecausehetaughtus,”saidthemockturtleangrily.“Reallyyouareverydull!”(Louis,170)

译本一:

赵译:“……我们的先生是一个老甲鱼――我们总叫他老忘。”

爱丽思问道:“他是个什么王,你们会叫他老王呢?”

那素甲鱼怒道,“我们管这老甲鱼叫老忘,因为他老忘记了教我们的工课。你怎么这么笨?”(赵元任)

译本二:

“……校长是一只老乌龟―我们都叫它陆地龟。”

“既然它不是陆地龟,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叫它呢?“爱丽思不解地问道。

“因为它总是忘了该教我们的功课!你怎么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那假海龟怒气冲冲地说道。(李汉昭)

tortoise与taughtus谐音,构成了双关。译本二从字面上看符合了原文的意思,不过却失去了原文的幽默效果。原作者在这里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段主要是为了制造谐音趣味,让人发笑,因此所用的词句和意思没有太直接的关系,需要以轻松、幽默的方法翻译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原作的风采。译本一的方法把“老王”和“老忘”这对双关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理解原文的同时,把这个假乌龟的愚蠢、无知的形象给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做到了忠实原文并照顾译文读者的这一要求。

d.以归化为主

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应该以归化为主。童话不同于成人文学,儿童的年龄小,认识水平有限。翻译童话时应把目标读者的这些特点考虑在内。从“情”讲,它必须首先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具有娱乐、陶冶情感和宣泄的作用;从“智”讲,它必须发挥一定的社会化功能,具有认知作用和教育目的。现在的儿童文学翻译应以这些作用为出发点和目的。儿童的情感需求,儿童的认知水平,对儿童的教育措施等,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背景,要达到以上的文学作用,就必须在翻译时以归化为主。

例1.inanothermomentdownwentaliceafterit,neveronceconsideringhowintheworldshewastogetoutagain.(Louis,188)

译文:不管四七二十八,爱丽思立刻就跟进洞去,再也不想想这辈子怎么能再出来。

原文用了倒装,表现出爱丽思强烈的好奇心和儿童特有的冒险精神。译文对此用了归化的方法,做了适当的补偿,加了一个同样表示情态的俚语“不管四七二十八”,做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例2.However,thisbottlewasnotmarked“poison”,soaliceventuredtotasteit,andfindingitverynice.(ithad,infact,asortofmixedflavorofcherry-tart,custard,pine-apple,roastturkey,toffee,andhotbutteredtoast).Sheverysoonfinisheditoff.

译文:然而这回瓶子并没有“毒药”的字样,所以爱丽思就大着胆尝了尝,那味道真是好吃(有点像樱桃馅饼,又有点像鸡蛋糕,有点像菠萝蜜,又有点像烤火鸡,有点像牛奶糖,又有点热奶油面包),所以一会儿功夫就稀哩呼噜地喝完了。

原文出现了几个文化词,例如:“custard”是乳蛋糕,是用牛奶、鸡蛋、调味品,有时再加些糖混合,经蒸煮或烘烤直至凝固而成的一种食品。在这里,倘若不顾儿童读者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势必会影响小读者对瓶内液体可口味道的理解,所以应采用归化的方法,使我们的小读者耳熟能详,乐于接受。

四结语

功能派翻译理论继承了传统译论中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能动介入,使翻译批评跳出“直译”和“意译”的二元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翻译批评标准。而其中的目的论是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首先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人类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转换问题,并且对翻译行为过程进行了研究,所以翻译的对等是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不仅从语言本身,更在文化中实现了功能上的对等。但是目的论偏重于译文功能的研究,为译文的效果而进行有目的的“改写”,大大弱化了原文本的功能,有可能跌入“为翻译而翻译”的功用主义的陷阱,偏离翻译研究应循的轨道。同时也会因为认为目的论可以解释一切翻译现象,夸大目的论的指导作用,反而会不利于翻译研究的发展。因此翻译界还是应该提倡多种翻译研究的共存,以促进翻译这门学科在取长补短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本中的翻译研究中,目的论要求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把读者放在第一位,以读者为目的。儿童文学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具体需求、审美、文化背景等因素,克服传统的语言学为导向的翻译行为的缺陷,打破僵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策略,把读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实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和中被接受、认可,从而达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注:本文系重庆三峡学院2008人才引进资助项目系列成果之一,2008-sxxyqn-17。

参考文献:

[1]nordC.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uageeducationpress,2002.

[2]CarrollL.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andthroughthelooing-glass.Carrolltoronto:BantamBooks,1981.

[3]贾文浩、贾文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4]美锦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李汉昭:《爱丽丝漫游奇境》,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7]金燕玉:《儿童文学初探》,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8]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

三峡翻译篇9

一、对示例的简要解释

众所周知,以节奏形式为标准,诗歌可分为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以表现内容来分,诗歌又可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由于格律体最能代表诗歌的语言形式,又由于汉英在抒情诗重合点相对多,故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格律体抒情诗翻译中的形似和神似问题。

下面是一段充分体现上述两种翻译思想的译文。

原诗:

theDoverBeach

thesea/iscalm/to-night//thetide/isfull,/themoon/liesfair//Upon/thestraits,/--onthe//Frenchcoast/thelight//Gleamsand/isgone:/thecliffs/england/stand//Glimmer/ingand/vast,out/inthe/tranquil/bay//Cometo/thewin/dow,sweet/isthe/night-air!//only,/fromthe/longline/ofspray//wherethe/seameetsmoon/-blanch!dhand,//Listen!/youhear/thegra/tingroar//ofpeb/bleswhich/thewaves/drawback,/andfling,//attheir/re-turn/upthe/highstrand,//Begin,/andcease/andthen/again,/begin//withtre/mulous/ca-dence/slow,and/bring//thee/temal/noteof/sadness/in.

1 卞之琳译文如下:

今夜海上是风平浪静,//潮水正满,月色皎皎,//临照着海峡,……法国海岸上,光明/一现而不见了;英国的悬崖,//闪亮而开阔,挺立在宁谧的海湾里。//到窗口来吧,夜里的空气多好!//只是,从海水同月光所漂白的陆地//两相街结的地方,浪花铺成长长的一排//听啊!//你听得见聒耳的咆哮,//是水浪把石子卷回去。回头/又抛出,抛到高高的岸上来,//来了,停了,然后又来一阵,//徐缓的旋律抖抖擞擞,//带来了永恒的哀音。

2 辜正坤译文如下:

沧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论/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远望/,月洗/斗沙/千万/里,//排浪/一线/翻/霜雪,//听/!潮卷/砾石/声/威烈,//又/回首,怒掷/高滩/。//才/至也,又/消歇。//慢调/如泣/轻吟/处。//愁音/万古/声声/切!

这节诗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兼文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岸》,全诗分四节,这是其中的首节。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传统的思想观念遭到双重打击,引起思想混乱、道德水准下降,这些引起了爱国诗人的哀婉、忧伤,为文明社会的倒退而忧。诗人借景抒情,不遗余力地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来描绘这一自然美景。写物状景如同画工笔画那么细腻,模声拟音让人如临其境,立意高远、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其能够传诵至今的重要原因。

二、诗歌的形式和两种形似观

诗歌与其他文字作品一样,其语言形式包括词素、字词和句子。除此而外,诗歌还有节奏、韵式和有一定寓意的建行结构等独有的形式,在所有可感知的形式中,节奏是诗歌的标志性形式。当然,有人认为诗歌独有的(或者说标志性)形式还包括修辞格和具有一定寓意的建行,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这只能说是诗歌创作在采用修辞格方面比较突出些,谈不上为诗歌所独有。从翻译实践看,几乎所有的译者都把节奏当作形式模拟移植的重中之重。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原诗的节奏形式,翻译家们创造了“以顿(dun)代步(foot)”法。“以顿代步”法中的“步”指的是英诗的音步,它是英诗节奏的基本单位,每一音步由一个重音节和一至两个轻音节构成,若干同一音步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英诗的格律(meter)。即用两三个汉字所构成的自然停顿来代替音步。这一译法的集大成者卞之琳先生当然应是积极的践行着,但从其译诗来看,卞译未把节奏作为模拟重点,这与他的翻译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政策终于开启了封闭的大门,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外国文化。这使得卞先生视向外语盲诗歌爱好者介绍西方诗歌为己任。英诗的单词、修辞格、句法结构是显性的,而表音的节奏形式则是隐性的,卞先生自然要倾向于对显性因素的模拟。

辜正坤先生则取“以似求美”之道。曾以一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鸿篇巨制蜚声译坛的辜正坤教授则自然把重点放在原诗形美、音美和意美上,要让读者得到同原语一样的艺术感受,首先保证译诗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即保持原诗的节奏形式,使译诗具有同原诗大致相等的节奏美感,每行音节数与原文差别不大。不仅实现了译诗的顿数与原诗的音步数几乎完全相等。而且还在字数上做到了与原诗的音节数大致相等。辜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双音节诗歌语汇大量而精当的使用,

虽然两位都声称力求形似,但各自又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对此,我们很难说清楚哪段译诗更形似。

三、诗歌神的概念及其再现

对诗歌的“神”,译界的认识从来就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神就是“精神(spirit),有人把人理解为深层次意义(sence)”还有人认为神是“风格”、“意境”等,笔者认为,诗歌的神是诗歌的核心内涵,它应是由风格、意境这两个最本质的东西体现出来出来的。因此,“神似”指的应是译诗与原诗在这几个方面的相似。

1 风格上的相似。对诗歌的风格,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有两点认识却是比较一致的,一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每位诗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二是风格是由字、词、句、修辞格和建行等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诗歌中的所有因素既是个人风格的载体,又是民族风格的载体。这首诗以大海的形象引起比兴,气势宏大而深沉。诗行长短不一,跨行诗句不断出现,诗歌韵脚和谐,但排列参差,恰似潮涨潮落,也如思绪绵延。就诗的气势而言,开阔的大海,拍岸的浪涛,森森的峭壁,气势何其豪迈。中英两个民族在长期的诗歌文化熏陶中,形成了不同风格审美视野。原诗读者既喜欢这段诗歌的民族风格,又喜欢它的个人风格,汉语读者则就不同了,只有学习型读者有探究原诗风格的愿望,而大部分愉悦型读者则是不关心民族的写实风格是否如实再现,对口味便读,引不起兴趣的便弃之一旁。为满足学习型读者的需求,卞译选择的是写实风格即英诗民族风格的再现,而辜译则采用的民族化译法,化实为虚、用汉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写意风格移植原诗的个人风格。

2 意境上的相似,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和抒情散文都讲究意境美,一般说来,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人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缩24印本第53页)意境是由若干个象组成的,象又可细分为意象、表象,表象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它向人们释放着可感知的能量,吸引人们的情丝萦绕于它的外观。意象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体,诗人总是为事物的外在存在方式注入某种深层的意蕴。剔除那些俗常意义令其荷载新的意蕴。这种意蕴无疑浸透着诗人情感。由此可知,表象是意象的基础材料,没有表象就没有意象,而意象“略形貌而取神骨”,表象往往以“具象”形态刺激感觉或满足感觉,而意象既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或者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这恐怕就是“意象”与“表象”的本质差别。

意境是读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而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发挥的取决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视野,欲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力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就必须对读者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视野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如原诗中的“themoon/liesfairUpon/thestraits”,一个“fair”,可以理解为形容月亮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描写月亮的姿色,原诗用的是lies而不是is,这里的fair应当是姿色之意,这样一来,月亮和其临照的海峡便成了两个亦真亦幻的意象。事先生把lies译作动词“托”字,两个景物经这个动词的串联,便成了两个具有动感的意象。长长的海峡托着一轮姿色美丽的月亮,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景,一轮“孤月”躺卧在幽兰的夜空中,显得那么遥远,让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诗人所营造的幽思怀古的意境之中。而卞译则忠实地临摹原诗的表象,如实地反映出了英诗以写实手法描绘景物,让读者从纯客观描绘的景物中去会意其内在的含义,其目的自然是译介原诗意境的营造方式。

四、结语

三峡翻译篇10

关键词:土耳其;汉学研究;孔子学院

文章编号:1673―5161(2014)02―0111―10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码:a

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地理位置重要。该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不仅是商业贸易中心,也是中西多元生态文化交汇的国际大都市。近10年来,土耳其成为了中东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与土耳其历史渊源悠久,血脉相连。随着中土两国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两国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土耳其汉语教学正处于一个起步发展阶段,中土贸易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土耳其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需求。同时,土耳其汉学研究由其国父亲自倡导开展,研究历史也不算太短,但是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不太理想。2007年以来,孔子学院开始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建设。孔子学院的建设为土耳其人汉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其语言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可以预期孔子学院必将推动土耳其汉语学习及其研究更快的发展,从而促进孔子学院在土耳其更加良好的运营。

一、土耳其汉语教学

土耳其目前有5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课程,分别是安卡拉(ankara)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院汉学系、埃尔吉耶斯(erciyes)大学中文系、法提赫(Fatih)大学中文系和奥坎(okan)大学翻译系;另外,伊斯坦布尔大学(istanbul)文学院于2009年8月在东亚语言和文学系设置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但因师资等问题目前尚未招生。

安卡拉大学汉学系是在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尔克・凯末尔(ataturkKemal)建议下于1935年设立的,是土耳其历史最悠久和影响最大的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中心。该系设立目标非常明确:设立汉学系的目标是利用汉语作为资料源语,为研究中亚土耳其历史提供指导。为查阅汉语资料,首先习得汉语,然后精细研究中国历史、文学、哲学以及中国文明。汉学系的作用是培养能够从汉语智库中获得土耳其历史的研究者。汉学系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古典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以及中国文化,学制4年。该系学科体系完备,不仅有汉语本科专业,还设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该系主任是欧凯(Bulentokay)教授,另有副教授1名、助理研究员3名,常年聘请中国籍汉语教师2名,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有合作关系。安卡拉大学汉学系从建立至今,已经为土耳其培养了2000余名汉语专业人才。安卡拉大学汉学系不仅是土耳其汉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土各行业汉语人才的摇篮。土耳其为数不多的土籍汉语教师多为安卡拉大学汉学系毕业生,少数人成为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专家。虽然土耳其汉语教师师资紧缺,由于教师在土耳其薪资较低,更多的汉语人才则从事待遇较高的行业,如中文导游。

位于土耳其开塞利(Kayseri)的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隶属于东方语言文学系。该系由迈赫迈特・赛因(mehmetSahin)教授任校长期间于1998年在欧凯教授的帮助下建立,1999至2000学年开始招生。每年报名学生人数都有所增加。近几年每年都有一百多名学生报名,但由于教育部对招生名额有所限制,招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目前,中文系共有8位教师,其中3名中国汉语教师,5名土耳其汉语教师。3位中国教师皆为国家汉办公派教师,其中2位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相关教授,一位讲师。5位土耳其老师中有1位助理教授,1位讲师,3位助教。就汉语教学师资来说,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是目前土耳其国内实力最强的,又因其是国立大学,2012年土耳其国立大学学费从不多的数百土耳其新里拉(约2000元人民币)减至免费,故而现每年报考该系的竞争非常激烈。2013年该系原本计划招生20人,但报考人数超过400人,最后招生规模扩大到40人。

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4年制。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毕业生需达到142学分。126学分为必修课,包括:中文语音、中文语法、中文汉字、中文口语、土耳其语、土耳其历史、第二外语(英语),16学分为选修课,包括: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文选。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分析能力,能流利的使用汉语对话书写。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文学、哲学、历史等。此外,每年举办中国文化日,各种比赛以及旅游等社交活动。为了让学生学好汉语,学校还成立了中文俱乐部,每年5月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展示中国的音乐舞蹈、饮食文化、太极拳等。中文专业配置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有中国大使馆赠书近3000册,听力磁带、电影、CD及DVD等。多媒体教室可接收卫星电视,收看中国频道,给学生提供中文氛围以便于他们更易学习中文。埃尔吉耶斯大学非常重视中文系学生培养的国际视野,同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大连民族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中文系已有123名学生在中国学习过。2013年,在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推荐下,有18名学生去中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从往年的情况来看,经过一年的留学,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往往受到中国公司和土耳其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欢迎。

伊斯坦布尔(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古代重要的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西安,终点就在此地。该市常住人口近2000万,土耳其20%左右的人口居住于此。伊斯坦布尔也是土耳其经济、文化、商业、交通中心和政治重镇;横跨欧亚大陆,居于地理战略要地。伊市目前有3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除了上文提到的国立伊斯坦布尔大学中文系目前尚未招生外,另有2所私立大学设立了中文专业,分别是法提赫(Fatih)大学中文系和奥坎(okan)大学翻译系。法提赫大学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区,该校成立于1996年,同年在文理学院下设中文系,是土耳其第一所开设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私立大学。由于中土贸易发展迅速,该系目标则是培养精通中国语言、熟悉中国文化的商贸、导游和为政府相关部门服务的专业人才。该系常年与中国西北师范大学合作,同时国家汉办公派3名中国汉语教师在此工作;该系另有土籍汉语教师2名。法提赫大学中文系至今已经培养200余名中文专业毕业生,可惜的是2013年起该系停止招生中文专业学生。其原因:一是,土耳其公立大学于2013年开始实行免费教育,这无疑对收费较高的私立大学带来较大冲击;二是,中文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就业方面也存在困难,土耳其汉语教师匮乏,但同时大学准入门槛较高,一般要求有博士学位,再则学校教师薪资属于中低收入水平;中国在土耳其的公司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的中土翻译人才量并不大。华为等国际大公司虽然雇佣了较多的土耳其员工,但多是专业技能人员,对汉语并无要求。

奥坎大学主校区位于伊斯坦布尔亚洲区,该校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建设“最接近职业世界”的大学。奥坎大学文理学院翻译研究系下设的汉语翻译专业设立于1999年,目前汉语翻译专业雇用中文教师4名、土籍汉语教师1名,其中3名中文教师和土籍汉语教师精通中文和土耳其语两种语言。2013年5月奥坎大学和国家汉办达成协议共同建设孔子学院,目前该孔院外方院长是吉来・菲丹(GirayFidan)博士,吉来博士是土耳其总理和总统的“御用”汉语翻译,是土耳其第一汉语翻译;他的加入无疑为奥坎大学汉语翻译专业实力带来极大提升。此外,国家汉办派出的中方院长、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教师,使得奥坎大学的汉语翻译教学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奥坎大学汉语翻译已经是土耳其实力最强大的汉语翻译专业。笔者曾于2012~2013年春季学期为该专业学生讲授“中国文化”一门课程。现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约在20人左右,整体在校人数接近100名。

安卡拉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和埃尔吉耶斯大学是国立大学,法提赫大学和奥坎大学是私立大学;国立大学一般雇员需博士学位,薪资又属社会中低收入阶层,故而很少有汉语专业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并取得汉语相关专业博士学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土耳其大学汉语教师匮乏,而土耳其教育部门规定开设新专业至少要雇佣3名以上的土耳其籍教师。伊斯坦布尔大学虽于2009年已设立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但由于仅有1名土籍汉语教师,故而迟迟不能招生。私立大学多较为灵活,奥坎大学仅雇佣了1名从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优秀汉语语言文学本科生。中国汉语教师由于有国家汉办政策支持,加上各大学可以自己招聘且雇佣相关专业中国汉语教师,所以只要相关大学需要,就可满足对中国汉语教师的需求。目前这5所大学在读汉语专业学生约400人左右。未来几年内,土耳其还有望增加几所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在学人数有望逐年增加。

除上述5所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之外,还有海峡大学(BogaziciUniversity)、中东技术大学(middleeasttechnicalUniversit),)、寇敕大学(KocUniversity)、沙邦杰大学(sanbanciUniversity)、道乌斯大学(DogusUniversity)、灰箭大学(universityofBozok)、5月19日大学(may19thUniversity)等约10所大学开设汉语教学课程。安卡拉佳蕾孔子课堂(JialeiConfuciusClassroom)、伊斯坦布尔岛上高中(HeybeliadaanatolianHighSchool)、伊斯坦布尔圣贝努瓦中学(SanBennaHighSchool)、伊斯坦布尔道乌斯(Dogus)中学和小学、伊斯坦布尔莲花(Lotus)汉语培训学校等15所中小学也开展汉语教学活动。

整体而言,土耳其每年学习汉语的人数不过4000人次,汉语教学水平和层次也不高。2012年是土耳其“中国文化年”,2013年则是中国“土耳其文化年”。两国在贸易等方面的频繁往来催生了土耳其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加,开设汉语课程的大学和中学每年都有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对土耳其语言与文化感兴趣的人数也在增加;目前有4所中国大学开设土耳其语言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已经成立了“土耳其研究中心”。

二、土耳其汉学研究

汉学研究(Sinology)泛指国外有关中国文化、历史、文学、哲学思想等的研究。欧美汉学研究大致可追溯至公元13~14世纪,而系统的、现代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则要追溯至16世纪后期。当时欧洲耶稣会士来中国传播基督教期间,开始研究并部分翻译介绍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典籍。耶稣会士的关注点当时拘于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可融合性上。若从16世纪算起,欧美汉学研究不过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土耳其系统的汉学研究在1935年之前则几乎是空白。

1935年在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尔克・凯末尔倡导下而设立在安卡拉大学文史地学院的汉学系(现今汉学系设在东方语言文学学院下)可视为土耳其现代汉学系统研究的开端。阿塔图尔克不仅亲自指导建设安卡拉大学汉学系,而且力邀当时德国著名汉学家安玛丽・冯・嘉班(annemarievonGabain)加盟。安玛丽不仅是当时德国著名汉学研究者,同时也是德国突厥研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1935~1937年安玛丽作为汉学系筹建者在此工作2年,为土耳其现代汉学的奠基作出了贡献。而后,另一位德国汉学家沃尔夫拉姆-爱博哈德(wolframeberhard)接替了安玛丽的工作。沃尔夫拉姆既熟悉中国民俗、通俗文学、中国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又熟知土耳其历史和中亚各族与中国的关系。由于种种机缘,沃尔夫拉姆于1937年接受了安卡拉大学提供的汉学系教授席位,在此工作至1948年。其间,沃尔夫拉姆不仅讲授了有关中国民俗、通俗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与中亚各族历史关系等课程,也极大地推动了土耳其汉学研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土耳其汉学研究培养了一批人才。现任汉学系主任欧凯教授就是其徒孙。其他如巴哈迪・厄盖尔fBahaeddinogel)教授、穆德累(muhadderenabiozerdim)教授、欧钢(pulatoktan)教授、居尔钦・坎达里奥卢(GulcinCandarlioglu)教授、艾谢・奥纳特(ayse0nat)教授、奥兹坎・伊兹吉(ozkanizgi)教授皆是沃尔夫拉姆的徒子徒孙。沃尔夫拉姆的贡献还包括:1938年他在德语基础上制定的现代土耳其语版本的中国音节表:1939~1942年先后出版了《古汉语语法简要》、《汉语初学者重要工具书入门》、《中国北方邻居》、《中国历史》和《汉学入门》等;另外他还与穆德累共同研究编著了《中国杂文》、《中国民间故事选》和《汉语小说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等。这些著作时至今日仍是土耳其汉学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

穆德累博士在沃尔夫拉姆离开后,继任安卡拉大学汉学系主任。她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哲学以及中亚突厥历史研究等诸多方面。1962年她第一次把《论语》翻译成土耳其语出版。另外,她还编译了《诗经文集》和《中国诗歌精华》等土耳其语版著作。穆德累的继任者、她的学生艾哈迈德・力萨・别金(ahmetRizaBekin)教授和欧钢教授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东政治和文化史上,代表成果有艾哈迈德教授1981年出版的有关中国新疆地区的《丝绸之路》等。安卡拉大学汉学系现任主任欧凯教授旅居台湾多年,精通汉语,出版了第一本以中国原始资料为基础有关孔子的著作,另外还主持编写《汉语阅读教程》等。

土耳其汉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还包括:厄盖尔教授以中国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博士论文《维吾尔国的建立》,奥兹坎教授对中国西域维吾尔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艾谢教授根据中国史料所做的匈奴史及其文化研究。现任教于伊斯坦布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精通汉语的阿尤布・撒勒塔史(eyupSaritas)博士,亲自来中国考察并用第一手原始资料研究中国回鹘族历史与社会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也极有学术价值,图莱・凯卡马克(tulayCakamak)博士以其精通古今汉语的优势,在古突厥文化史及汉语语言学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土耳其汉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博士论文《唐诗的诗性写作与土耳其语言词典比较研究》可谓土耳其在汉语语言学方面的杰作。

总体来说,土耳其汉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土耳其汉学研究相比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西方国家而言尚显薄弱,这也和土耳其汉语学习基础薄弱不无关系;第二,土耳其汉学研究的成果很多还是借用西方如德、英、法等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因语言等问题未能直接使用中国第一手原始研究资料。同时,中国文学、哲学、历史等典籍还未有成规模的土耳其语翻译版本。有鉴于此,土耳其政府于1997年设立了规模宏大的“土耳其世界的历史――从远古到现代”项目等予以加强;第三,土耳其汉学研究资料较为欠缺,安卡拉大学图书馆有关汉学研究的藏书室是土耳其规模最大的,也不过万册左右,而且亟待更新。

三、土耳其孔子学院的未来展望

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汉城孔子学院(今称首尔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汉城(今称首尔)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3年9月28日,国家汉办在全球117个国家成立了430多个孔子学院(Confuciusinstitute)和650多个孔子学堂(ConfuciusClassroom),注册学员超过70万人。根据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规划: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达到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达1000个,学员达到150万人,网络孔子学院注册学员50万人。专兼职合格教师达到5万人,其中,中方派出2万人,各国本土聘用3万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土耳其目前正式成立了3家孔子学院,一个孔子课堂。分别是成立于2007年、位于安卡拉的中东科技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8年、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区的海峡大学孔子学院和成立于2013年、位于伊斯坦布尔亚洲区的奥坎大学孔子学院;中东科技大学孔院下设佳蕾孔子课堂。

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和政治中心,目前人口逾400万。中东技术大学是土耳其最好的公立工科类大学(简称metU),中东技术大学成立于1956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占地6万余亩(4,500公顷)的宏大校园。该校与中国厦门大学合作运营土耳其第一家孔子学院。该校孔院自2009年初正式招生,每年国家汉办派出5~6名教师,2012年底注册学员达到了3000余人;与其同时,该孔院每年举办各种文化推广活动20余场次。位于国际大都市伊斯坦布尔的海峡大学成立于1853年,海峡大学位于欧洲区,是土耳其最好的公立综合性大学。该校孔子学院是在国家汉办支持下,由中国上海大学和土耳其海峡大学共同组建,于2010年4月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揭牌,截至2013年年底在学学员达到了近500人;每年举办各种文化推广活动近30余场次,接待中土访问团组超过30余团组。2012年由于业绩突出海峡大学孔子学院被授予“年度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另外,中东技术大学孔院和海峡孔院每年主要任务是开展汉语教学,并支持土耳其各大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提供中土学术等方面的交流平台,两所孔院已分别成为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地区较有影响的汉语学习中心、中华文化中心和中土学术交流平台。奥坎大学孔子学院于2013年6月正式揭牌,该大学是土耳其一所普通私立大学,中国合作院校是北京语言大学。奥坎孔院若能结合汉语翻译专业,有望成为中土翻译人才培养的基地。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