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7:41

中秋日志篇1

中央为何一定要让瞿秋白从上海到“苏区”?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牵涉到王明、博古们为何能扳倒瞿秋白,夺取中共最高权力。王明小瞿秋白五岁,博古小八岁。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大,但在中共的代际上,瞿秋白与他们,却实在是两代人。当瞿秋白在莫斯科与他们相遇时,在“革命资历”上,他们只能算是乳臭未干。若无强力的支持,凭其能力,是不可能扳倒瞿秋白的。直接教唆和支持他们的,是米夫。而米夫的背后,则是共产国际,是斯大林。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开完后,瞿秋白留下来当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这样,米夫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两人就有了一种日常性的接触。在中共人士面前,米夫咄咄逼人,不可一世。而瞿秋白当然也不会真心佩服这个中国问题上的“洋专家”。这当然会令米夫时有不快。在忍无可忍时,瞿秋白曾向共产国际提出撤换米夫的请求,当然只能徒然增加米夫的仇视。米夫除了直接打击瞿秋白外,更要“以华制华”,而他选中的就是自己在中山大学的学生王明、博古等人。

本来,米夫、王明们把瞿秋白从政治上踢出局后,就希望他从此销声匿迹,但瞿秋白仍然坚持发言。从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出局,到1934年1月被迫离开上海,这三年的时间里,瞿秋白在党内党外的刊物上,不断发表谈论政治问题的文章。

1933年春夏,瞿秋白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上,连续发表了《最大借款的目的》《庐山会议的大阴谋》等近20篇政论时评。这批文章虽然主旨是在抨击,但博古们却也感到了异样的疼痛。9月22日,博古把持的中央突然《中共中央关于狄康(瞿秋白)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发动对瞿秋白的批判。在发动批瞿的同时,做出了令瞿秋白离沪赴赣的决定。――这样,瞿秋白就不得不走了。

尽管瞿秋白极其不愿意离开上海,但中央既然有命令,他就不得不执行。问题是中央为何非要把瞿秋白弄到瑞金不可呢?这应该有两层用意。一是为了更好地对瞿秋白进行监管。在上海,瞿秋白还可以“乱说乱动”,还可以在文化界和思想理论界,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以瞿秋白的书生气质,只要留在上海,就不可能不继续在各种问题上发言。而到了瑞金,瞿秋白就成了真正的死老虎了。实际上,瞿秋白赴赣后,就果然再也没有写过政论性文章。

另一层用意或许更卑劣恶毒。常人认为,瞿秋白重病在身,所以应该留在上海养病。但博古们或许正是为了不让瞿秋白在上海安心养病,才决定把他弄来“苏区”。博古们强令瞿秋白到“苏区”却又坚拒与瞿恩爱的杨之华同行的请求。

20世纪50年代,徐特立在一封写给杨之华的信中,有这样的回忆:“秋白同志到苏区时敌人封锁最严重,粮食按人分配……有一天我到教育部去了,他留我吃饭,他说有某同志送给他几两盐,留我吃一顿有盐的菜。”陆定一与瞿秋白相识多年,且算得上是瞿秋白的学生。《陆定一传》中有这样的叙述:“陆定一很想去看看他,但是他们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都被视为‘调和路线’的人物。为了避免麻烦,陆定一始终没有去看瞿秋白。咫尺天涯,他感到十分遗憾!”物质上,食不果腹,连盐也吃不上。惧于博古们的,连多年老友,也不敢做一次哪怕是礼节性的探望。瞿秋白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受煎熬的状态。

1934年10月,“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有一部分中高级干部必须留下。谁走谁留,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当时由博古、李德、组成的“三人团”,成了最高决策机构。高级干部的去留问题,由“三人团”决定。瞿秋白虽然早不是什么高级干部,然而,他的去留问题,无疑是博古非常关心的。此时,大军压境,“苏区”危在旦夕。走,是人人渴望的。“”时期,(洛甫)有这样的回忆:“瞿秋白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向博古提出,博古反对。”手无缚鸡之力,眼有高度近视;肺疾重而血常咯,热不止则风难禁。――这就是当时的瞿秋白。这样的瞿秋白,留下,则如鼎鱼幕燕,生之可能性十分渺茫。时任“经济委员会副部长”的吴亮平(又名吴黎平)回忆说,在主持的一次“中央政府”讨论转移的会议上,宣读了“部级干部”随移的名单,其中没有瞿秋白:“瞿秋白同志当面向同志要求参加长征。当场没有回答,只是说,你这个问题下面再说。”其时虽是所谓“苏维埃政府主席”,但早已“大权旁落”,颇有些自身难保的意味。当然清楚瞿秋白的命运已定,但在这样的会上,也只能以“下面再说”搪塞过去。

吴黎平又回忆说:中央局决定不让瞿秋白同志(当时是中央政府教育部长)跟红军走。听到这事以后,我心里很难受。一方面向同志说:“这怎么成?秋白同志这样一个有名的老同志难道能够不管,要他听任命运摆布?”请求同志给中央局说说。同志说,他也很同情秋白同志。他曾说过,但他的话不顶事。另一方面,我向同志提出了同样的请求。闻天同志说:这是集体商量决定的,他一个人不好改变。秋白同志自己听到了这决定,精神上甚为不安。我请秋白同志到家里吃饭,这次秋白同志情绪特别激动,喝酒特别多。他说:“你们走了,我只能听候命运摆布了,不知以后怎样,我们还能相见吗?如果不能相见,那就永别了……”这是我和秋白同志的最后会面,不料竟成永诀。

1934年11月,原属“苏区”的长汀县城、瑞金县城、于都县城、会昌等相继失守。瞿秋白拖着发烧、咯血和浮肿的身体,随“留守”人员昼伏夜出、东奔西突。1935年2月下旬,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被地方武装保安团捕获。瞿秋白先是被囚在上杭监狱,后被押解至驻长汀的三十六师师部。被捕之初,瞿秋白伪称名叫林琪祥,赴闽访友,“不幸被匪掳去”。5月上旬,身份暴露。6月2日,发来密电,令“瞿匪秋白即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6月18日,瞿秋白被三十六师“就地枪决”。

中秋日志篇2

我们在撰写《余秋里传》的过程中,看到了《党史博览》2014年第9期上发表的水新营写的《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擦肩而过的陈丕显》一文。其中讲到余秋里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前后的一些情况,与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出入很大。给余秋里这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立传,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对他出任中国人民总政治部主任的这段史实,必须搞清楚。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并采访了在余秋里身边工作过的同志。

余秋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看到了水新营的文章,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极不严肃和极不负责任的,其中很多情节是作者想象和演绎出来的。比如水新营的文章说:“余秋里……希望能重回军队工作。但是,余秋里觉得自己找邓小平谈重回军队的想法不方便。于是,他就托王震向邓小平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到书记处以后不管政法,能否与丕显同志调换一下,由我做总政治部主任,丕显同志做中央政法委书记,主管全国公检法工作?’”

有的老同志说:这是用现在某些人的心态去揣度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对待岗位、职务的思想和行为,把当前社会上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不良行为,诸如对工作挑肥拣瘦、跑官要官、拿原则做交易等等加在了王震、陈丕显、余秋里的身上。

在采访中,余秋里身边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余秋里的一些情况,谈了他出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经过。他们说:

1982年4月下旬,党中央为了做好十二大的筹备工作,决定成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起草十二大的报告,一个小组负责人事安排。中央决定由余秋里、程子华、韩先楚主持人事安排小组的日常工作。这个小组于5月3日开始工作,在十二大召开前夕结束。

在人事安排小组工作期间,余秋里多次到邓小平处汇报工作。8月的一天,余秋里从邓小平处回来,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小平同志和我谈了,十二大以后,我的工作要变动一下,中央考虑让我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小平同志还说,政法委不仅管政法,还要管武警和公安,这项工作很重要。余秋里说:看来我又要到一个新领域去工作了。他这样讲是给大家打个招呼,让工作人员有个思想准备。

余秋里曾多次说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组织上的决定,必须坚决服从,不能讲二话。有一次,组织上决定他去完成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危险的任务,他当即表态:“我坚决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这就是他对待党的工作的态度。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的工作几经变动。每次工作变动,不论任务多么艰巨,不论工作环境多么险恶,他从不讲价钱,不提条件,坚决服从分配。1958年,中央决定任命余秋里为石油部部长,和他谈话时,他曾表示自己不懂工业,担心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说明情况后,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邓小平和余秋里谈话时,距离十二大召开的日期已经很近,人事安排工作正处于最后最紧张的阶段。当时,余秋里吃住在玉泉山,我们和他朝夕相处,可以说是天天加班,日夜操劳,他从没有流露过回军队工作的想法。

十二大于9月11日闭幕。9月17日,在十二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决定余秋里任总政治部主任。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突然:怎么突然又变了?

后来,我们陆续听到了一些关于余秋里工作变动的说法,才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十二大以前,中央曾考虑余秋里任中央政法委书记,陈丕显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就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和总政治部主任人选征求了军队高级干部的意见。有的同志提出,余秋里曾长期在军队做政治工作,有丰富的经验,由他主持军队政治工作可能会更好一些。杨尚昆在写给邓小平的报告中反映了这些意见,建议余秋里任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同意了这个意见。

我们查阅了当时的档案资料,1982年9月10日,邓小平在杨尚昆送的《关于中共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和中国人民总政治部主任人选征求意见情况的报告》上作了如下批示:“就这样改定:秋里去总政,丕显管政法。问问三帅、陈、李、赵的意见。”

9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通过了对余秋里的任命。

对于余秋里出任总政治部主任时的情景,水新营在文章中说:“十二大大会主席团开会期间……余秋里当着众人的面,对陈丕显说:‘阿丕,我感谢你。我要请你吃饭,连续三天请你吃饭。’”

余秋里身边工作人员认为,这是一个胡编乱造、虚构出来的离奇故事。他们说:

党内高级干部的任职都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而不是通过什么交易得来的,更不可能是谁把哪个重要的职务让给了谁,何来余秋里表示感谢一说?

另外,从文章的行文用语来看,虚构的痕迹更加明显。余秋里出任总政治部主任是在党的十二大闭幕六天后政治局会议上决定的,文中却说在十二大大会主席团开会时余秋里去向陈丕显表示感谢。这在时间上就不合情理。另,文章说余秋里当众称陈丕显为“阿丕”,这说明,作者对陈丕显、余秋里的经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据我们所知,“阿丕”的称呼,源自陈丕显在中央苏区工作时期。领导同志和战友这样称呼,表现了上下级之间、战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余秋里和陈丕显从未在一起工作过:土地革命时期,一个在湘赣革命根据地,一个在中央苏区;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在八路军,一个在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华东;解放后,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余秋里在人事安排小组工作期间,曾和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陈丕显通过两次电话,就涉及湖北一些人的安排交换意见。余秋里去电话时称“丕显同志”,陈丕显回电话时称“秋里同志”。两人除谈工作外,一句题外话也没有,完全是一种互相敬重的工作关系,根本没有那种直呼“阿丕”的情景。

中秋日志篇3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历书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

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秋季的。气象资料表明,在很多地方,夏季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

立秋日对于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故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这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管子》日:“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关于秋季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是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对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自然界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情(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等。

由上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应遵循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中秋日志篇4

“众志成城”本写作“众心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日: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后写作“众志成城”,多用于面对灾难或巨大困难时。例如:

(1)众志成城谁敢犯,中华的百姓不受人怜。(欧阳予倩《粱红玉》第一场)

(2)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有实力有信心捍卫》,《人民日报》2012年9月18日)

(3)在这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壮举体现了这个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特稿:奋进十年中国品格》,《人民日报》2012年7月25日)

可见,“众志成城”,从其字面义上讲,是“万众一心,就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的意思;从其比喻义上讲,是“比喻民众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的意思。词典释义,前半句“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只言其牢固,未言其面对灾难之“坚不可摧”,解说未到位;后半句“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代入上述例中,感觉不大符合其实际意思。

“一日三秋”,一般词典释义:《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词典对“一日三秋”的解释总的来说是准确的。但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三年”吗?或者说,其中的“秋”是“年”的意思吗?

查《诗经·王风·采葛》,其原文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章以月、秋、岁层层递进,表现情人不得相见时间越久越强烈、越迫切的相思之情。“岁”就是“年”,介于“月”和“年”之间的时间单位是“季”。所以,唐孔颖达《诗经》疏中言及此说:“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秋”指“季”之义,先秦时还有其他用例,此不赘举。后代“秋”更多的是指“年”,成语“千秋万代”中的“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确实也有以“三秋”指“三年”的,如李白《江夏行》中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有的成语释义,依字面义即能明白的,就不一定须溯源;若溯源,则须准确。所以,词典“一目三秋”释义,要么可略去出处不说,要么须注明:“秋”本指一季,后也指一年。如此则庶几完善也。

“炙手可热”,一般词典释义: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此释义自然没错。其出处杜甫《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之“炙手可热”即此义。

我们所关心的是“炙手可热”的新用法。例如:

(4)圣诞节期间往往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旅游淡季,而前往瑞士滑雪或者去芬兰看极光、体验圣诞老人文化等线路就炙手可热。(《旅行度假与精妙计划》,《人民日报》2012年7月6日)

(5)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火爆和收藏热持续升温,以及央视《鉴宝》等文物鉴定节目的播出,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文物专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文物专家咋成了托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8月3日)

(6)朗朗曾被《纽约时报》赞誉为“古典音乐星球上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家”。(《腾讯公益郎朗音乐会与爱心网友相约深圳》,《国际金融报》2012年8月8日)

例(4)(5)(6)中的“炙手可热”,都是“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

“炙手可热”由过去的“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之义,又引申出“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热”有“比喻有权势显赫”义,如《晋书·隐逸传·鲁褒》:“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也有“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如“热播、热点、热门、热销、热映”等。而在“炙手可热”中,“炙手”是只修饰“可热”的程度的,成语的意思随中心词“热”而变。

中秋日志篇5

林秋若,1914年出生于福州,1936年入党,曾任新四军《抗敌报》助编。1939年9月由党组织派往金华,任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会秘书,兼任《浙江妇女》月刊主编。1941年1月25日,在反动派掀起的第二次高潮中,林秋若因“异党”嫌疑被特务、宪兵逮捕。同日被捕的还有“国际新闻社”金华分社、《浙江潮》等进步媒体的地下党员计惜英、王九夫(即李士俊)、项、陈国忠及年轻记者谷斯钦(即季音)等七人。1月27日,林秋若等八人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的茅家岭监狱囚禁。

四次受审坚不吐实

特务逮捕林秋若,只是怀疑她是中共地下党员,但并无确凿证据,因此审讯林秋若就成了敌人搞清她政治身份的主要手段。由于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会的主任是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雄的妻子蔡凤珍,林秋若等于是蔡凤珍的秘书。林秋若利用自己具有“合法”的社会职业和一定社会地位的有利条件,在审讯中临危不惧,与敌人斗智斗勇,始终没有暴露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

第一次受审,是在茅家岭监狱。特务管理员(即监狱长)卫俊立(绰号“狗头”)劈头就问:“你是异党分子吗?”林秋若回答:“什么叫异党?中国党派多得很,谁是异党?谁是正党?”“狗头”问:“你说中国有哪些党派?”林秋若说:“有共产党、、国家主义派、社会……”狗头又问:“你是共产党员吗?”林答:“不是。”“狗头”逼问道:“那你怎么进这里来?”林答:“谁知道你们为什么凭空抓人!”敌人的审问毫无结果。

第二次受审,是在茅家岭数里之外的杨家湖村一个审讯室。这次审问除了照例要问的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一般性问题之外,敌人主要追问林秋若干了什么革命工作?是不是共产党员?平日同什么人来往?对前两个问题,林秋若都给予否定的回答。平日来往的人,只说与儿童保育会的上层人物。敌人说林秋若“不老实”,威胁下次审讯要用刑。

第三次受审,是在杨家湖村第三战区情报专员室的另一个审讯室。先后受审的有分别从金华和江山被捕的两批地下党员和“政治犯”。敌人再三追问她“是不是共产党”,林秋若一口咬定:“不是!”敌人拿出从保育会办公室搜来的林秋若的日记本(里面记录了皖南事变之后报纸的有关社论等资料),讯问她:“你不是共产党,为什么这样关心新四军的事?”林回答:“关心时事有什么不好?”敌人又拿出一些名片、图章等,问林:“这是些什么人?同你什么关系?”林回答:他们都是《浙江妇女》月刊的作者。敌人又变换花样说:“你们共产党跑掉的人,我们都抓到了,邵荃麟已在江西吉安抓到了。”又威胁说:“你自己不招,你手下的人已把你招出来了。”林秋若知道这是敌人惯用的伎俩,邵荃麟当时还在福建南平工作;儿童保育会地下党支部只有她一个人被捕,其他被捕的“犯人”都不知道她是中共党员。因此她胸有成竹,镇静地反问:“我没有跑,不是更证明我不是共产党了吗?!”敌人无可奈何。

第四次受审,是在茅家岭监狱女囚室窗外的一个茅棚里(停尸房,兼作审讯室)。敌人先提审一位同在金华被捕的年轻难友,对这个年仅十七岁的“政治犯”严刑逼供,逼他招供“计惜英是金华县委宣传部长,林秋若是金华县委妇女部长”。这位年轻难友根本不知道林秋若是中共地下党员,但屈打成招,被迫承认了敌人捏造的口供。敌人接着就提审林秋若,拿出那位年轻难友屈打成招的口供记录,对林秋若晃晃说:“×××已经供出你是金华县委妇女部长,你还不承认?不承认马上给你用刑。”林秋若并非“金华县委妇女部长”,因此理直气壮地加以否认。敌人可能顾忌到林秋若的“合法”身份,在林秋若始终否认捏造的“罪名”的情况下,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但又不甘心将林秋若轻易释放,只好将她长期关押。

团结战斗难友情深

林秋若被囚期间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一直很差。据特训班副队长少校特务余健解放后交待:林秋若“因身体不好,生活不习惯,经常请病假,不愿出操、跑步,经常集合迟到,学员队长王寿山说她多愁多病,好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对她印象不好。”在集中营险恶的环境中,林秋若主要是隐蔽身份,保护自己,争取出狱。她虽然没有像其他一些暴露了身份的被囚志士那样,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始终坚贞不屈,与其他战友团结一致,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抗争。

以歌声为武器,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每逢下雨天,无法出操、服劳役,特务区队长不来监管时,林秋若就和其他难友在囚室里唱歌。他们经常在钟袁平、杨立平等人指挥下,放声高唱《囚徒歌》(赖少其作词,钟袁平谱曲),及改编的《八百壮士》、《一月的雪花》,齐唱《新四军军歌》、《怒吼吧,黄河!》等等。为了庆祝建党二十周年,1941年“七一”这天,林秋若还与大家一起唱了《国际歌》、《黎明曲》等革命歌曲,纪念党的生日,抒发理想信念。

主编墙报,夺取宣传阵地。特务队长王寿山为了显示“管训”有方,准备在特训班办墙报。由于他不学无术,只好指定他认为文化水平高的林秋若为主编,冯雪峰、郭静唐、王闻识、吴大琨为编委。林秋若与冯雪峰、王闻识、计惜英等党员及郭静唐等人经过商议,认为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将墙报办成表面上不问政治的、文艺性的,实质上暗寓讽刺和反抗的,揭露敌人、团结同志、鼓舞士气、共同对敌的宣传阵地。

墙报主要由林秋若负责组稿,由冯雪峰、郭静唐商定选稿、用稿,吴大琨、王闻识参与编辑和写稿,赖少其负责美术设计,并协助林秋若最后贴上去,每期的“编后记”由林秋若撰写。墙报刊登的作品,有歌颂自由、抨击黑暗的诗歌,有含蓄的讽刺敌人的杂文、散文,有宣传抗战题材的漫画,有介绍科学和文艺知识的小品等等,绝对不发表、攻击新四军和颂扬敌人以及表示“悔过自新”之类的东西。冯雪峰、郭静唐、吴大琨、王闻识、计惜英、宿士平等许多同志都在墙报上写过稿件。尤其赖少其为墙报画的刊头(水彩画),以高墙和铁丝网为背景,一只雄鹰展翅飞翔,题名为《自由的高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十分引人注目,吸引了许多被囚志士。

秘密串联反“自首”。1941年8月中旬,林秋若获知敌人将在特训班策划被囚“学员”集体自首,立即将这一消息写成密信,委托为石底监狱送饭的郑丹甫(原中共浙江省委委员、浙南特委书记,被捕后化名翁元生,在敌人面前故意装傻,使敌人误以为他是没有政治头脑、老实愚昧的大老粗,将他编入“劳动组”,专门干粗活,做杂役),将密信带给当时被囚石底监狱的冯雪峰,商议对敌斗争策略。冯雪峰与王闻识研究后给林秋若写了回信,第二天借回特训班看病的机会,暗中亲自交给林秋若,要她转告特训班的秘密党支部,立即以组织的名义告诉第一班班长(可以带领其他班长执行任务)宿士平(化名宿文浩,原中共浙赣铁路工委书记、金衢特委常委)和女生队班长孙子遂(原浔饶师管区地下党支部书记),要他们无论如何都必须顶住,就是杀头也必须顶住!宿士平就在难友中提出,“已经结婚的,夫妻关系很好,不应离婚;没有结婚的,根本无婚可离”(意即已经暴露党员身份的,应坚定信念,不应自首;未暴露党员身份的,更不应“自首”)。他还带头拒绝在敌人伪造的自首书上签名。林秋若也拒绝在敌人伪造的自首书上签名,特务总教官肖芬无可奈何,只得摊牌,直接劝她脱离共产党。林秋若回答说:“我本来不是共产党员,你现在叫我脱离共产党,这不是硬要我承认是共产党员吗?我不当这个傻瓜!”其他党员同志更坚定了反自首的斗志,坚决不在敌人炮制的“脱党宣言”之类的悔过书上签名。宿士平、郭静唐、项等同志针对敌人在特训班设立初宣称的“训练六个月,分配出去工作”的谎言,发动特训班全体学员”掀起要求“按期结业”,无条件释放的斗争高潮,并动员九个班长联名写出书面报。为此敌人恼羞成怒,将起草报告的宿士平和誊写报告的项关进了茅家岭监狱。敌人策划特训班被囚人员集体自首的阴谋也破产了。

难友深情。林秋若因体弱多病,也为了隐蔽身份,在集中营与其他难友交往不多,除了同囚一室的女生队难友之外,主要与冯雪峰、王闻识、计惜英等互相知道党员身份的同志,以及郭静唐、吴大琨、季音等文化水平较高和信得过的难友来往较多,并结下了深厚友谊。林秋若与冯雪峰、王闻识、计惜英等党员虽然没有成立秘密党支部,但他们以冯雪峰为核心,经常商议对敌斗争策略,无形中建立了组织联系,并通过钟袁平,与特训班第三区队的秘密党支部保持了联系。他们在严峻的斗争中形成的珍贵友谊,成为精神生活上最大的安慰和鼓舞。其中,林秋若对于冯雪峰最为敬佩和尊重,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冯雪峰是集中营的“七君子”中的核心人物,被囚集中营时四十余岁,比林秋若大十一岁,党龄也长九年,革命经历和斗争经验都非常丰富。他化名冯福春,编造假口供应付敌人,说自己是研究历史的,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抗战开始后回家乡,从不过问政治。因此冯雪峰被囚期间,敌人只知道冯福春是个知识渊博的老学究,是上海有名的文艺批评家,别人的作品要经过他的评论才能出名,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平时对他的态度也较为“客气”。但敌人宁可错抓,也不错放,因此将冯雪峰长期关押。冯雪峰因长期受疾病折磨,身体也是十分虚弱。

冯雪峰被囚特训班不久,林秋若就从郭静唐处知道了冯雪峰的真实身份,将他看作党的领导和革命长辈,对他十分崇敬。冯雪峰也从王闻识和林秋若自己口中,知道了这位年轻美丽、病弱而又坚强的女难友,也是一位隐蔽身份的地下党员,对她也十分关心、信任。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遭遇和处境,使他们同病相怜,又同仇敌忾。几十年后,林秋若在纪念冯雪峰的回忆录中说:“我们自己的同志,知道他的身份后,对他更加尊重,有情况总是向他反映,遇到问题总是找他商量。从越狱逃跑这样的大事,到同志间团结那样的小事都找他谈,有的要靠他拿主意。他和我们的珍贵友谊是在严峻斗争中结成的。他和我们少数几个人确是无话不谈,在那样苦难的岁月中,这种谈心是我们精神生活上最大的安慰和鼓舞。我们常常利用劳动休息的机会,找块石头坐下来和他一起聊天。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他毫不隐瞒地对我说,在中国他第一佩服,第二佩服鲁迅先生。”冯雪峰经常与林秋若等人讲长征故事,讲主席、副主席的故事,讲鲁迅先生、史沫特莱、斯诺等人的故事。冯雪峰还将鲁迅的一首诗《自题小像》送林秋若共勉,并请项替林秋若写在扇面上作为纪念:“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此时此地这首诗十分贴切地寄寓了他们热爱祖国的忧患意识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浩然正气。冯雪峰还将自己在集中营抱病写成的几十首诗,用纸捻子订成一个小本子,连同赖少其画的几张插图托林秋若交给来集中营探监的地下党员廖卜三,设法带出集中营保存。林秋若也将廖卜三送给自己的三十元钱,送给了冯雪峰(后来冯雪峰又将这三十元钱送给了赖少其,作为越狱逃跑的路费)。在集中营的险恶环境中,这区区三十元钱饱含了同志、难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冯雪峰在狱中写了一首充满温情的抒情诗《哦,我梦见一个女人美丽的眼睛》,诗中由梦见林秋若美丽的眼睛而联想到自己的妻子、女儿和友人,给人以美的思索和感受。据集中营的“七君子”之一叶苓回忆:“这位女难友(按:即林秋若)对雪峰同志的健康和生活关怀备至,并经常与雪峰同志交流集中营的情况,交换对今后斗争的意见。在苦难中同志间的这种阶级友情是真诚而动人的。这位女难友的眼睛的确美,见过那双生着长睫毛、明澈而深邃的眼睛,人们是难以忘怀的。在石底的时候,雪峰谈过女人的眼睛,诗写成又与我谈这件事,还同赖少其谈过,并请其按照他的描述画一张这样的眼睛。赖少其不负所托,用铅笔画了三四张素描。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完整的脸,而是一双双美丽的眼睛,雪峰认为其中一张比较合乎他的理想。”

“合法”出狱完璧归赵

中秋日志篇6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中学657200〖HJ1.0mm〗

【摘要】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自从战国时期楚人宋玉《九辩》之后,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情调。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可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之传统,认为秋色宜人,甚至认为秋天比初春还要美好。在他的《秋词》中,他用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诗作正是诗人事途坎坷、遭遇贬职之时的大作。在如此遭遇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这样宽阔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刘禹锡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哲学家。他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意境,唱出了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心境喜秋意象精神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构成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常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则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国古代的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诗人对外在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之后,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正如刘禹锡将晴空鹤飞冲天这一动人景象的所见所感,融进自己宽广的胸襟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因被贬职而丧气的伟大诗人,也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凌云壮志的精神领袖形象。

1.古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只要提到秋,无不与悲、愁、怨、失落、感伤、凄凉拉扯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悲秋之作,留给后人们慢慢咀嚼、品味。这样,我们这些后人只要读到古人作品中的悲秋之作,心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不平的怪味,于是,悲从心起,也跟着古人一道玩味一把悲秋的情结。

如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所作《秋兴》组诗,就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从整体上看,诗人身在夔州,却想着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在内容上,组诗的第一首首联就用"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来描绘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1]?。

又如孟郊《秋怀》其二,诗人用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愁,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此句从月写起,既是兴起,又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包含着他毕生奔波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此二句,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且着一"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着一"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2]?。

又如晚唐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整诗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描绘出一副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天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道出了三层意思:一、古人说腐草化萤,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的作用是挥风取凉,而秋天是不象夏天一样的炎热了,所以古诗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天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边的牵牛、织女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看出,她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个举目仰望的动作之中了。

另外,还有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中写到:"秋风叶下洞庭波",他化用了《楚辞》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根"。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句以塞上秋景作背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思乡之愁。盛唐诗人张籍也曾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蓄,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3]?。

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象这种因"秋"而伤、悲、怨、恨、愁的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这就更能说明"秋"这一文学意象都成了古代文人墨客们倾诉愁绪的最好方法,或者说最常用的方法。他们一旦因个人的遭遇或是说国家的灾难,还是人民的疾苦而产生浓烈的情感,就是大量使用"秋"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把自己的悲秋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于是,便有了众多诗人的悲秋情节。

2.刘禹锡与众不同的秋感

诗歌的创作在很多时候,都是诗人用来明志的一种解脱方式。因此有"诗言志"之说。那么对于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伟大诗人刘禹锡来说,也不例外。但是诗歌的创作过程又有别于其他文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创设有效的意境,这种意境又往往借助客观的物象来表达。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或者是"借物抒情"。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以象为寓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的一个载体,其作用便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意象这一手法在诗中体现的作用就有了"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的说法,使难抒之情,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读者可能会难以逐一辨析,于是,诗人索性把一篮子多维的"维生素"奉献给读者,读者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回味。

诗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司马时写下了著名的不朽诗篇《秋词》,来作为他对秋的不同感受,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正是作者参加王叔文改革朝政失败的时候。各种宦官、藩镇、官僚势力把持朝政,他们强烈反对改革,导致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失败。于是,顺宗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虽然遭受严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一反常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力作。赞美秋天胜过春日的早晨,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和斗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便直言千古悲秋之老调,毫不隐讳。

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一反千古悲秋之反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并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作不妥协斗争的韧劲儿。

接着"晴空一鹤排云上",让我们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的气概,于是诗人便有了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以便有了诗的末句"便引诗情道碧霄"这种妙愁。其中"晴空"一词即描绘了秋高气爽的秋天特色,它是春天多风沙,寒意尤存所不能比拟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搏击长空,作者的用意是可想而知的。这便是这首不朽之作的精华之所在了。

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奋力搏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便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面对纷繁复杂的官场唱出"秋日胜春朝"的不朽战歌。

从诗歌的立意来看,诗人一反古代诗歌"悲秋"传统之主题,,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这恰恰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背景、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于是诗的立意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新颖,而且十分深刻,也就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秋词》(其一),主要借秋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另外,还有《秋词》(其二),借秋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两首诗都一反过去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在诗人眼中,他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着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了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秋词》诗的主题思想。

两首《秋词》主题虽有相同之处,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则以风景见长。《秋词》(其二)中,前二句写秋色,诗人只是为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伤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就该诗的艺术手法而论,它属于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总之,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和色素,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秋词》其一来说,诗人一开头就用常理展开议论,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写出了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潮"。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乐观心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诗的三、四句,便神来一笔,将其转成高亢的秋歌。通过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而又富有活力的秋景图。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所含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而这种气概和情操正是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表现,再次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读此诗,可贵之处在于诗人敢于打破自古悲秋的习俗,尽管字里行间透着仕途的不如意,但毕竟拥有"晴空""碧霄"等亮点,又何必因遭贬谪而沉郁呢?且着一"胜"字,更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一股激情,一份豪迈:仕途坎坷,诗情仍在!在情感中寄托自己的壮志,又何尝不是成功呢?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悲愤尽在这爽朗之中。

此诗虽是在萧瑟的秋天所写,却没有那种淡淡的哀愁,而是一语道破"秋日胜春朝",诗人的这种表现,折射的是其豪迈自负的心境,被贬后却丝毫没有悲哀、怅惘,在这天高云淡、鹤群南飞的秋日,却把诗情引向碧蓝的天空,表现出诗人那博大豪迈的心境,不为世俗所累的超脱天然,真是令人叹服。

诗歌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后人们读来是一种励志怡情的美好享受。

刘禹锡的诗,除《秋词》二首外,还有《始闻秋风》也是一首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从"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的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读到这些,颇有点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着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了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的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地;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唤起诗人的激情。是诗人对秋的喜爱,也是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4]?。

此外,还有如《秋风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诗都是表现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

?

参考文献?

[1]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007年?

[2]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2007年?

[3]萧涤菲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

[4]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6]王力张万起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版,1998年?

[7]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版,1992年?

中秋日志篇7

1932年12月11日夜晚,在上海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3楼4室,鲁迅设家宴招待客人。据当天的《鲁迅日记》载:“治馔六种邀乐扬、维宁及其夫人,夜晚,三弟亦至。”

“维宁”,即瞿秋白,而“乐扬”则是冯雪峰。

那时,政府悬赏2万元捉拿瞿秋白。在1932年11月下旬,瞿秋白和夫人杨之华不得不躲避到鲁迅家中。当时,鲁迅因去北京探望生病的母亲,不在家。许广平曾这样回忆瞿秋白的到来:“我还记得:他和杨大姐晚间来到的时候,我因鲁迅不在家,就把我们睡的双人床让出。”

11月30日,鲁迅回到上海家中,就安排瞿秋白夫妇住在公寓中的另一房间。

瞿秋白夫妇在鲁迅家住了半个来月,中共地下组织派出“史平”前来接出他们,以便转移到另一安全的处所。这位“史平”,也就是陈云。在细雨蒙蒙的夜晚,陈云陪着瞿秋白夫妇离开了拉摩斯公寓。

1936年10月26日,为了纪念鲁迅去世一周年,陈云写了回忆文章《一个深晚》,记述这个难忘的夜晚。这篇文章署名“史平”,最初发表于中共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第64期。

陈云写道:

1932年阴历十一月的某一天,大约是深晚十一时许了,我坐着一辆黄包车,把戴在头上的铜盆帽挪低到眉毛以下,把吴淞路买来的一件旧的西装大衣的领头翻起盖满两颊,由曲曲弯弯的小路到了北四川路底一路电车掉头的地方就停下了黄包车。

这是一座分间出租的住宅,走进大门就是楼梯。大约是在三层楼的右首的那间房间的门口,门上有着一个同志预先告诉我的记号。我轻轻地扣了两下,里面就出来一位女主人。我问:“周先生在家吗?我是X先生要我来,与X先生会面的。”女主人就很客气地请我进去。

秋白同志一切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几篇稿子和几本书放在之华同志的包袱里,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包袱装着他和之华的几件换洗的衣服。我问他:“还有别的东西吗?”他说:“没有了。”“为什么提箱也没有一只?”我奇怪地问他。他说:“我的一生财产尽在于此了。”

他问我:“远不远?”“很远,我去叫三辆黄包车。”旁边那位五十以外庄重而很关心我们的主人就说:“不用你去,我叫别人去叫黄包车。”说着就招呼女主人去叫黄包车去。这时候,秋白同志就指着那位主人说:“这是周先生,就是鲁迅先生。”同时又指着我向周先生说:“这是X同志。”“久仰得很!”我诚恳地尊敬地说了一声。的确,我是第一次见鲁迅。

他穿着一件旧的灰布棉袍子,庄重而带着忧愁的脸色,表示出非常担心地恐怕秋白、之华和我在路上被侦探、巡捕捉了去。他问我:“深晚路上方便吗?”“正好天已下雨,我们把黄包车的篷子撑起,路上不妨事的。”我用安慰的口气回答他。我是第一次与鲁迅会面,听他的说话,还多少带着绍兴口音。后来我把秋白、之华送到了他们要去的房子里,问起秋白同志,才知道鲁迅确是绍兴人。

一会儿女主人回头说:“车子已经停在门口。”我就帮助之华提了一个包袱,下半只楼梯的时候,回头去望望,鲁迅和女主人还在门口目送我们,看他那副庄严而带着忧愁的脸色,表现出非常担心我们安全的神情。当我们走到了二层楼梯口,才听到“啪”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秋白同志自从1932年XX同志被捕以后,侦探到处在追逐他,病得又很重,住在鲁迅家里已经好久了。虽然鲁迅当时也为暗探四面跟踪着,但是鲁迅终于把秋白同志安全地保护了几个月。后来因为外面已经有些“风声”,所以我们就把秋白同志搬到另一个地方。

中秋日志篇8

月光把槐树的枝桠摁在柏油路上,随着细风弹奏的曲子摇晃起痉挛的身子骨,主干上搭起的鸟巢中蹿出一只受惊的乌鸦,哇哇地唱着哀歌扑向黑夜的怀里,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吓得夜空中偷懒的星星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支撑着眼皮。

青青沿着熟悉的街道彳亍着,一个人呼吸着孤独,背扛着沉重的悲哀无神地打量着熟悉的一切,眼泪一颗颗地砸在柏油路上被赶过来的脚步踩死,发出痛苦的呜咽,在痛苦中被榨干。死亡。

红河洲饭店早已打烊,门前残留着烟酒的辛辣,不打折扣地向青青的鼻子穷追猛打,直到青青受不了捂着鼻子离开。她哭了,哭了很久,哭得很痛快。

红河洲饭店曾是她和志文约会的驿站,是他们爱情萌芽的农田。曾经和志文在这里吃夜宵,一边吃一边数夜空中笑的很灿烂的星星,就像夜空盛开了许多亮晶晶的小花,他们称为“悄悄花”。

青青记得在这里和志文度过的每分每秒,他们相依相偎地漫步在槐树下,牵扯着彼此的手,说着悄悄话,听夜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感受槐树叶子悄悄飘落,惊喜萤火虫成群结对地在他们身边唱爱的赞歌。那时侯,他们是快乐的,爱就是快乐的。并且坚持着。

离红河洲饭店不远有一座小石桥,桥下那条小河中总是流淌着唱着欢歌的河水,潺潺地向远处流去,带着他们的心愿,今生今世永不分离。他们相顾无言地沉默了许久,然后拥抱在一起,疯狂地打扰着夜的寂静,让寂寞难奈的电线杆在路灯的帮助下自慰起来,惹的一群群的飞蛾飞过来看热闹。

青青抚摸着石桥上面剩下的一只石狮,努力地舒服自己的呼吸,弄的胸脯一鼓再鼓地。原来这座石桥有两个石狮子,在桥的护拦两边互送秋波,也是青青和志文最喜欢的游戏。分别站在石狮子旁让四目相对,然后两个人朝对方靠近,拥抱,在急促的呼吸中品味着两条导火线冒着绚烂的烟花碰撞的感觉。情感电缆短路的效果。

可现在石桥上只有一个石狮子,那一个呢?青青把身子压在石狮子身上,让冰凉穿透心扉。物非人非。

(二)

你在哪里?海炎呵斥着酒气大声地问。手机里却是忙音,喝多了。却清醒着。

他把客厅的灯打开,鞋子都没有换就跑进卧室里找青青,却没有一个人影,床头上面那张婚纱照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斑驳陆离,上面浅浅地落了一层灰,相框上竟然趴着一个壁虎,吐着舌头准备捕捉正朝自己飞来的蚊子。海炎气呼呼地跑过去跳到床上,伸出粗糙的手掌使劲朝那只壁虎拍去,壁虎死了,粘在相框上,相框被海炎拍掉,镶在里面的玻璃摔的支离破碎,划破了那张婚纱照,流的是壁虎的血,泛着腥味。呛得海炎跳下床去,使劲地朝那张婚纱照跺了几脚,直到那张婚纱照被碾得粉碎。海炎愣愣地呆看了半晌,离开。

(三)

青青,我们求你了。只要你离开志文,什么条件我都答应。王秋菊双膝跪在青青身边,李广源拉了几下没有把老伴拉起来,皱着眉头看了青青一眼,忿忿地离开了520高地发型屋。

青青看着跪在眼前的王秋菊给店员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把暂停营业的牌子挂到了门外。

阿姨,你起来吧。有话好好说。青青拿一次性口杯给王秋菊接了一杯华山泉纯净水递了过去,被站起来的王秋菊推开,水洒了一地。青青慌乱之中捏住了空空的口杯,看了看眼前的王秋菊,把口杯紧紧攥在手心里,拧出一把汗。

青青,你说吧,要我们出什么样的条件你才离开志文?王秋菊一改刚才的卑躬屈膝正颜历色地朝青青吼道。眼球里胀满了愤怒。刚才店员在这里的时候,王秋菊想倚老卖老让青青扛不住舆论的压力,好让她自动出局。没想到青青把店员请了出去,把王秋菊摆好的天门阵给拨拉乱了。这店员一走,王秋菊觉得再摆娘娘呛就没有杀伤力了,还不如单刀直入。狭路相逢勇者胜。相当年,自己就是坚守自己的阵地把婆婆打败才跟志文的老爸走到一块。想不到今天让我也碰上这样的难题,我还就不信这个邪!

我不会离开志文的。青青把头扭了过去,取了拖把拖起地板上的水渍。就当王秋菊没在这似的。

青青,你不觉得你和我们家志文不合适吗?他可是留学生啊。你呢?不过是个发型师。一个剪头发的和一个留学生能过到一块去吗?这些你想过没有啊?王秋菊觉得自己被拖地板的青青冷落了,便欲擒故纵地退步三舍,想给青青套近乎,以便于给青青洗脑。却没有发现自己在言语上已经刺伤了青青的自尊心。

阿姨,你还不如直接说我配不上志文。不用拐着弯的骂我。剪头发的怎么了?国家领导人还不得让理发师摆弄脑袋。青青把拖把放好,看也没看王秋菊一眼,却给王秋菊沉重的一击,弄得王秋菊僵在那里蠕动着嘴巴哼不出一个字。

阿姨,您还有事吗?如果没有,我就关门了。青青看了看僵在那里的王秋菊下了逐客令。

你要不要脸?你死缠着我家志文做什么啊?王秋菊把话从肚脐眼里揪出来摔在青青脸上,她不得不甩出最后的王牌,直接对青青的自尊心以垂直打击,让她彻底崩溃,自动离开。

你怎么能这样说?青青铁青着脸看着眼前的王秋菊,她没想过要和眼前的“敌人”斗嘴,毕竟她是志文的妈妈。没想到自己的忍让却让对方认为是软弱。并且还说出那么难听的话。她刚要再次的和王秋菊理论,却看到志文从外面急匆匆的走进来,满脸是汗。

妈,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志文走过去扯着王秋菊的手喘着粗气。又转身朝青青望去,给她使了一下眼色,示意她不要生气。

我来找这个小狐狸。王秋菊甩开志文的手,用手指着青青的脑门咬牙切齿地说。

青青望了望志文,颤抖着身子朝门外跑去,迎面撞上了李广源,又侧身朝别处跑去。李广源望着青青远去的背影干咳了两声叹着气朝屋里面走去。

妈,你怎么这样说青青?是我追的她。志文想去追青青被王秋菊使劲地拽住,气得志文一屁股蹲坐在地板上,脸红脖子粗地看着走进来的李广源扭了扭头。

文啊,她只不过是个剪头发的,有什么出息啊?你还要和我们移民澳大利亚。难道你要和她在这个小城市里过一辈子?就不要你爸和我了?王秋菊又开始给志文洗脑。还不时地给李广源眨巴眼皮子。

志文,我不能说青青不好,但是,你要为长远想,你们能不能过一辈子。你们思想上有距离啊。李广源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们不是很好吗?以后的日子没有过怎么能说不好呢?思想有差距算得了什么?我们的心没有距离,我不是小孩子。不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我知道什么叫过日子。志文鼻子一把泪一把地说道。他不敢大声地说,就是自己再有道理对方也是生养自己的双亲,害怕他们受到打击。可是,青青——唉!哭吧。男人哭吧不是罪。

哎呀,我的天呐!这可让我怎么活啊?王秋菊一边放声大哭一边偷偷窥视志文的动静,不能让他这个时候出去找青青,否则摊子会很难收拾。要让青青知道志文不在乎她,让她崩溃。让她和志文之间产生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分开。想到这里她便投入到哭者的角色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把蹲坐在地板上的志文哄得抹着眼泪回到自己妈妈身边去,他听不得王秋菊揪心的嚎啕大哭。可,心里也担心青青,她千万不要做傻事啊。

(四)

你在哪里?海炎对着手机大吼。一边吼一边把车门关好,朝喜来登大酒店走去。

我在珠海。你回来了啊?生意谈的怎么样?青青在志文的墓前小心翼翼的说,怕打扰了他的清休。

你又去那个鬼地方去了?是不是?海炎跟着服务生屁颠屁颠地朝桑拿中心走去。

是的。我马上就回去。今天是他的祭日。青青朝远出走了走,找到一个比较静的地方给海炎通电话。

你他妈的干脆别回来了,住在那里吧。海炎本来想说死的,后来又想到做生意的忌讳说“死”就改了口,忿忿地挂了电话。

这是最后一次了。青青对着嘟嘟发响的手机说完再次地走回了志文的墓前,把墓碑上的灰尘用袖子抹了抹。这是她在志文临死前的承诺,等志文一周年和十周年的时候过来给他扫墓。她做到了。

志文一周年的时候,海炎特意跟着青青跑来,说也给志文烧柱香,其实是怕青青搞婚外恋,给他戴绿帽子。到了后才知道青青是真的给志文扫墓。不过也很不高兴,回去后就找其它借口对青青大发雷霆,告戒她不要再擅自离开家。青青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她要履行自己的承诺,对自己爱过也深爱过自己的男人的承诺。哪怕赴汤蹈火。

(五)

青青,你在哪里啊?我好担心你。志文徘徊在520高地发型屋前,拨通了青青的手机。

我——在——人——民——医——院。青青拖沓着沉重的脚步迈步在人民医院的鹅卵石铺成的走道上,痛苦地抬着自己的双腿,朝医院门口挪去。背后传来儿子的哭声,第三个被手术嵌从子宫里拽出来的儿子。青青觉得自己的后背发凉,秋风肆虐地钻进裤腿里舔噬着剧痛地伤口。撕心裂肺。

青青决定离开志文,或许自己真的配不上他,或许两个人有缘无份,或许……这就是命。走吧,如果自己的离开可以给志文带来幸福,自己再不舍得也要甘心情愿地离开。这就是爱!放手的爱。

本来她不想打掉肚子里的孩子,想给志文把孩子生下来,哪怕是自己养;又怕志文猜测到自己的意思不会离开,干脆痛快点,让他彻底对自己死心。

已经怀过两个孩子了,因为志文妈妈的反对没有生下来,而第三个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被手术嵌夹死,然后从子宫中拽出来扔到垃圾痛里。青青临出来时看了一眼,让她眩晕。

青青扶着医院里的墙壁艰难地挪到了医院门口,刚要打的,却发现志文从路对面的出租车上钻了出来,使劲给他挥手,喊着朝她跑来。青青不顾伤口的剧痛迈起了沉重的步子朝志文跑去,正当她快抓住志文手的时候,一辆中华朝她猛驶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文猛一个箭步跃了过来把青青推倒了一边,自己却卧倒在血泊中。

那辆中华车停了下来,王秋菊蹒跚着跪倒在自己儿子的身边,晕了过去。李广源从一辆急刹的面的车上走了下来,从喉咙里呜咽出三个字:来晚了!

(六)

青青把自家的门打开,望着乱七八糟丢在客厅里那一堆五颜六色地衣服,皱起眉头拨通了海炎的手机。熟悉的铃声却在卧室响起。

青青诧异地拧开了卧室的门,看到那张席梦思床上赤裸裸地躺着海炎和一个妙龄少女。地板上被海炎碾碎的婚纱照上面摞了一双高跟鞋和一双透明的丝袜。旁边丢着两只内裤,弄得房间里弥漫腥臊味。

中秋日志篇9

在炎黄春秋杂志社新春联谊会上的发言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首先,由于许嘉璐会长、沈仁干、赵德润常务副会长忙于其他公务,不能参加今天的炎黄春秋杂志社的新春联谊会,我和鲁谆副会长、王俊义、王才名誉副会长谨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新春祝贺,给大家拜一个晚年!

过去的一年,玉兔献瑞,《炎黄春秋》杂志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改革开放为宗旨,对中国历史尤其是现当代革命和建设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依据翔实史料,秉笔直书,力求客观公正,求实存真,以史资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但15万多份的发行量而且绝大部分为自费订阅,比2010年增加了2万多份的发行量,说明这份期刊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新的一年,金龙呈祥,希望杂志社再接再厉,龙腾虎跃,龙飞在天,取得更大的成绩。

另外,在新的一年里,炎黄春秋杂志社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转企改制。炎黄春秋杂志社是一个独立事业法人单位,但是并没有事业单位编制,也没有享受财政拨款,21年来一直是按照企业方式在市场上生存发展,自办、自收、自支。现在,炎黄文化研究会已经成立了以许嘉璐会长为组长、沈仁干常务副会长为副组长的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炎黄春秋杂志社也成立了以杜导正社长为组长、吴思总编辑为副组长的转企改制工作小组。我们希望与炎黄春秋杂志社的同仁们一道,同心协力,按照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套用一句老话,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稳妥地把转企改制工作做好;目的在于把《炎黄春秋》杂志办得更好,更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为改革开放、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祝大家新春快乐,身心健康,万事如意!

中秋日志篇10

1920年,瞿秋白应《晨报》社的聘请,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莫斯科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途中滞留哈尔滨。11月7日,他应邀参加哈尔滨工党联合会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大会。当时,会场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主持人宣布开会时,全场高呼万岁,大家全体起立,群情激昂地高唱《国际歌》。这是瞿秋白生平第一次听到《国际歌》。那贯注了彻底革命精神的歌词,以及充满激情的豪迈雄壮的旋律,使瞿秋白耳目一新,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列宁曾高度评价《国际歌》,他在《欧仁・鲍狄埃》一文中指出:《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瞿秋白被《国际歌》深深吸引住了。

到了苏联后,瞿秋白在采访过程中,在工人集会上,在国际大会上,屡屡听到大家引吭高歌《国际歌》,他自己也学会了俄文的《国际歌》。

回国后,瞿秋白于1923年1月15日下午,在高师大礼堂,由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举行的纪念德国共产主义者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殉难4周年大会上首次公开当众演唱《国际歌》。

为了使中国人民也能歌唱并广泛传播《国际歌》,同年五六月间,瞿秋白住在北京的堂兄瞿纯白的家里,按照《国际歌》原文?穴法文?雪的词曲,把它译配成汉语词曲。他在堂兄家的一架小风琴上,一面按谱弹琴,一面试唱汉语的译词。

《国际歌》法文歌词中的internationale?穴“国际歌”?雪这个单词有5个音节,如把它意译成汉语“国际”一词就只有两个音节了。两者相差了三个音节,唱起来就很不顺口。瞿秋白反复吟唱,再三琢磨,最后决定将其音译成“英德纳雄纳尔”?穴现译为“英特纳雄耐尔”?雪。现在的《国际歌》的译词,虽已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且与瞿秋白当年的译文有较大的不同,但其中对“国际”一词的翻译,仍保留了瞿秋白的音译的手法。

1923年6月15日,由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创刊号出版,上面刊登了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的歌词,但未署名。瞿秋白在《国际歌》歌词前的附言中表达了他翻译《国际歌》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令中国受压迫的劳动平民,也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与会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前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指挥,大家高唱会议期间学会的《国际歌》。中共三大在《国际歌》的歌声中胜利闭幕。

瞿秋白把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歌》从国外唱到了国内,使《国际歌》从国外传播到国内。在北平时,他把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教给亲友和爱国青年唱;到上海工作后,他教党内的同志、工人和学生们唱;在广州,他教工人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同志们唱。

1924年5月5日,上海大学举行马克思诞生106周年纪念会。在会上瞿秋白发表了演说,并与任弼时一起引吭高歌《国际歌》。雄壮的歌声点燃了与会者的激情,台下会唱这首歌的学生们也放声歌唱起来。台上台下雄壮嘹亮的歌声使会议的气氛达到高潮。

瞿秋白不但翻译、介绍和传播《国际歌》,更可贵的是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国际歌》,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贯彻了《国际歌》的深刻内涵和革命精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鲜血和生命唱出了《国际歌》的最强音和最高昂的旋律。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苏区,踏上长征之路。身患重病的瞿秋白因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搞宗派而遭排斥和打击,以至不能随军长征,被留在了即将被军队占领的瑞金。在转移途中,1935年2月23日,瞿秋白不幸被俘。

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引诱,瞿秋白毫不动摇。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瞿秋白就义前在中山公园的凉亭里,背北面南坐定,他自斟自饮,旁若无人。在酒兴中,瞿秋白高唱《国际歌》、《红军歌》数遍。

在赴刑场的长达两里的路上,瞿秋白从容步行,神态自若。他有时吸香烟,有时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当时,任军36师政训处处长的蒋先启曾留学俄国,他听到瞿秋白是用俄语唱的《国际歌》。罗汉岭下,瞿秋白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