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歌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9:35

中秋诗歌古诗篇1

关键词:《闲吟集》秋萤汉诗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乐”等311首。《闲吟集》采用了日本古代常见的敕撰和歌集(由天皇下令编写的和歌集)的题材,即前后分别附有“真名序”和“假名序”。所谓“真名序”即用汉字写成的序文,而“假名序”则是用假名写成的序文。《闲吟集》的假名序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命にまかせ、しも秋のにらひて、月をしるべにす事しかり。(试译为:时与秋萤互语,时与明月为伴,任命而作此处)”此句中的“秋の(秋萤)”自古以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释此处“秋萤”的合理性,一些注释书甚至把“萤”解释为“蛩(蟋蟀)”的别字,例如朝日古典全书中注释为“は蛩のりか(“萤”大概是“蛩”的笔误)”。也有一些注释书例如《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大系》和《新大系》等中虽然保留了原作的“秋萤”,但都对此加上了特别注释,认为是中国汉诗中的题材,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由此可见,“秋萤”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生疏甚至颇有抵触感的词汇。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日本文学中“和歌・散文”与汉诗文是相互独立的两大文学派系,因此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

“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子,而到了平安时代(710―794)“萤”已经作为普遍的吟咏对象备受歌人的青睐。但是日本的和歌作品和散文文学中”萤”又名“夏虫”,都是作为夏天的代表性景物被歌咏的①,而歌咏“萤”的和歌一般都被归类为四季中的夏季歌。此外,和歌中引用的“萤”,多用于比喻因恋爱而产生的思念之火。例如:

暮るより露とみだれて夏草の茂みにしけくとぶ哉(新拾和歌集1749)

试译为:日暮露水影零乱,夏草深处萤火飞

夕さればよりけに燃ゆれども光ねばや人のつれなき(古今集562)

试译为:恋情燃心胜夕萤,隐隐无光人不知

当然,在一些和歌中也可以看到“秋天”与“萤”的搭配,例如:

小筱原しのに乱れてぶ今いく夜とか秋を待らん(拾集・3・夏歌)

试译为:小筱原上乱飞舞,今夜萤火待秋来

秋ちかし居まてとやゆくへの水に影のみだるる(雅和歌集・4・夏歌)

试译为:秋近萤火冲云霄,空留孤影乱泽沼

ゆくの上までいぬべくは秋吹くと雁に告げこせ(後撰和歌集・5・秋上)

试译为:萤火云中飞,告雁秋风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3首和歌除了《后撰和歌集》在原业平的歌之外,其余两首均收录在夏季的类别中,而且都是通过“萤”来表达“秋已近”、“盼秋”的心情。而在原业平的这首和歌同时在《伊势物语》和《古今和歌六贴》中出现过,仔细分析会发现,歌中的“萤火虫”其实依然是夏季的代表,萤火虫的高飞代表着夏季的远离,而大雁才是秋天的使者。因此,这首和歌虽然被收录在秋季类别之中,但其本质与其余两首相同,都是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等待和盼望,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秋季的题材。

那么日本古典和歌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把“萤”作为纯粹的秋季题材来吟咏的例子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置く露に朽ちゆく野の草のや秋のとなりわたるらむ

试译为:露落田野边,腐草化为萤

秋来れば深山里こそわびしけれ夜はをともしびにして

试译为:秋到深山里,寂夜萤为烛

这两首和歌都是贞亲王家哥合(作歌比赛)中的和歌,歌中已经不再是晚夏的景致了,而完全是秋天的情景。对于这两首日本和歌中极为罕见的将“萤”作为秋天代表景物的和歌,著名文学理论家渡边秀夫作了如下解释:“(这是)为了对当时非常贫乏的歌题进行补充,急切地引入汉诗题材的一种尝试。因此,这里遵照中国诗文的一般惯例,(萤火虫)是作为秋季题材登场的。”②具体而言,这两首和歌不论季节感还是题材都和中国诗文极其类似。前者是在“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和「立秋、腐草化为萤(初学记・萤所引)的基础上创作的,而后者则引入了中国诗文中常见的“萤火=灯”即“车胤聚萤”的典故,以此来凸显秋天的寂寥。

因此“秋萤”绝不是日本式的歌题,而是中国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从六朝古诗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萤”完全是一种秋天的常见景物,大多和秋夜、秋月、秋草、大雁等一起组合吟咏,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孤独和荒凉等特征。歌咏“萤”的诗歌不胜枚举,单从《全唐诗》中找出包含“秋萤”这一固定词组的诗歌来看的话,例如: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于鹄・哭凌霄山光上人)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周贺・旅情)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贾岛・泥阳宫)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许浑・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刘禹锡・秋萤引)

当然,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例外,如上文引用的“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以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元稹・夜坐)。作为夏天最后一个月份的“季夏”,以及“秋已近”提示句中表达的是夏末秋初之际的景致。上文中所引的《续拾遗集》《风雅和歌集》以及《后撰和歌集》中的和歌均承袭了上述诗文的视角,即把“萤”作为夏秋之交的景物来表达秋之将近。只不过不同的是,日本的和歌作品中大都把此类歌谣归类为夏季类别,努力与恋歌中歌咏的“萤”在季节感上保持一致。

二、日本汉诗文中的“萤”

除了和歌和散文文学,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日本的汉诗中的“萤”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众所周知,日本的汉诗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了中国汉诗文的很大影响。而对日本汉诗中的“萤”进行考察后会发现,日本汉诗中虽然从中国汉诗中汲取了视点和作法,但把“萤”作为夏天的题材来吟咏的倾向性却越来越强。例如《千载佳句》基本上是把“萤”作为秋天的题材来处理的,不过其中有两首诗文却归类为夏季诗。而《和汉朗咏集》之后的汉诗集无一例外地都把“萤”收录到了夏季题材中。但是,虽然在季节分类中与中国诗文不同,不过日本关于“萤”的汉诗却在内容上和题材上表现了与中国诗文的一致性。例如《菅家文草?菅家后草》中的诗文:

悲栽冢上新生树,哭放头旧聚萤86

一不用满金,况复萤光草迳深95

君政万机此一,飞龙不忘始萤382

秋天未雪地无萤,灯灭抛书暗零509

这几首诗文均包含了“车胤聚萤”的典故,且多表现的是秋天的景物。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秋萤”这一字眼。“秋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到了后期的五山文学才出现的,例如:

秋萤何意照鳏床(幻云诗稿)

山莫丛丛绿,好化秋萤照夜书(云诗稿)

不知朝日出,弧光淡々似秋萤(翰林五集・雪)

上述几首诗文或是把“萤”作为秋季题材来表达秋天的寂寥,或是引用中国诗文典故把“萤”作为勤学苦读的象征,在内容上无疑与中国的诗歌更为接近,而与以恋歌为主的和歌区分开来。

由此可见,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和歌与文学作品均把“萤”作为夏季的代表景物,用以表现男女之间的恋爱之心。而汉诗文虽然在季节上也与和歌保持一致,但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却深受中国诗文的影响,多倾向于景物描写,大多与恋爱无缘。并且后期在日本汉诗文中甚至出现了“秋萤”一词,足见受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三、《闲吟集》中“秋萤”

那么《闲吟集》序文中的“秋萤”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的质疑呢?原因恐怕与“秋萤”在文中的位置有关。如本文开篇所述,《闲吟集》采取了敕撰和歌集的文体模式,即前后各附有以假名写成的假名序文和以汉字写成的真名序文。一般认为,假名序文与和歌、散文等同属一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本土文学;而真名序文与汉文学同属一系,是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文学作品。根据这一区分,出现在假名序文中的“秋萤”就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在日本的和歌与散文文学中,“萤”多是代表夏天的景物。

《闲吟集》虽然同是附有假名序文和真名序文,但是与真名序相比,假名序在篇幅上要短得多,同时其内容也和汉诗文有着很深的联系。如序文中有如下语句:“毛三百余篇になずらへ、数を同じくして吟集とす。(试译为:效仿毛诗三百篇作闲吟集,篇数亦相同)”其中的“毛诗三百篇”即中国的《诗经》,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有意模仿了《诗经》。此外,假名序文开篇写道:“富士の望をたよりに庵をびて、十余の雪をにむ。(试译为:在远望富士山之处结下草庵,窗上积十余载白雪)”同时与结尾处的「秋萤首尾呼应,暗含了“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由此可见,《闲吟集》中的假名序虽然与和歌、散文等相同均以假名写成,但在内容方面却和中国汉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写作是有意地模仿和利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闲吟集》的假名序文并不是纯粹的假名文学,而是汉诗文式的序文。而如果从汉诗文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处的“秋萤”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①张龙妹等编.《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中“”词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4.

②渡边秀夫著.《歌の森》.大修馆书店,1995:50.

参考文献:

[1]张龙妹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中秋诗歌古诗篇2

平定县第三实验小学张晨欣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音乐活动中发挥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是不少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传神的画笔,婉转的歌声……都是学校靓丽的风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艺术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不管是在对校园环境美化还是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艺术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学校教导处教研决定,每学期的音乐教学将学习6首课本歌曲,以及语文学科中的六首古诗词。当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被谱曲唱出,隐藏在诗句下的灵魂散发着别样的光辉和魅力。如何能让古诗在音乐的旋律当中自然流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古诗新唱就是优选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古诗歌曲《枫桥夜泊》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课堂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演唱这首歌曲,可以牢记、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二)能力目标:用圆润、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走进诗人内心深处,感受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进行一次充满情趣和美的对话。

二、情境导入

(一)播放秋天美景图片

师:请同学们背诵积累的描绘秋天的古诗。

生:《秋夕》《望洞庭》《秋夜曲》。

(二)教师总结

师:秋天,那绚丽缤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个秋天的夜晚,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一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枫桥夜泊》,今天让我们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它。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充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初步感知

(一)初次欣赏

歌曲速度、情绪。

(二)再次欣赏

感受歌曲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设计意图:在聆听中对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并展开联想。)

四、新课讲授

(一)有节奏的朗读诗词,注意易错字“泊”、“愁”。

3/4

XXXXXX︱X——︱

月落乌啼霜满天,

XXXXXX︱X——︱

江枫渔火对愁眠,

XXXXXX︱X——︱

姑苏城外寒山寺,

XXXXXX︱X——︱︱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设计意图:在古诗新唱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朗诵古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利用节奏的感悟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中理解诗情、诗意。)

(二)学习歌曲旋律,重难点标记到黑板上。

3/4

6335#42︱3——︱

.

月落乌啼霜满天,

611275︱6——︱

.

江枫渔火对愁眠,

3663#42︱3——︱

姑苏城外寒山寺,

632375︱6——︱︱

.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弹奏旋律,逐句范唱,速度徐缓。

生:反复跟琴演唱,通过旋律线、情绪、节奏对比演唱。

(设计意图:抓住旋律线,引导学生吟唱旋律的进行,感受品味诗人创作时的心境。)

(三)完整演唱歌曲,把握音准,节奏,情绪。

(设计意图:正确演唱歌曲的旋律、节奏,将诗词中的顿点与音乐中的节奏相结合,形成正确的节奏感。引导其在演唱歌曲时,感受诗中有乐,对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体悟。)

五、巩固提高

(一)分组演唱歌曲。

(二)任选一首符合该歌曲旋律意境的诗进行创编,换诗不换旋律。

(设计意图:在创编过程中对歌曲旋律充分掌握,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小结作业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欢声笑语,也会有忧郁哀愁。而张继,是变忧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师生齐唱全诗。

中秋诗歌古诗篇3

“感受自然”,旨在让学生融入自然,放飞心灵,学会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的物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联想、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达到积淀文化底蕴的目的。草木有情,自然有灵。大自然是诗歌情感的渊源。“感受自然”的活动,就是将古诗歌与大自然相融合不可多得的契机。为此,我设计并践行了以下方案。

第一步:精打细算觅自然

月是故乡明。然而学生们对家乡草长莺飞、万木葱茏、丹桂飘香、恬美静穆的农家风光已熟视无睹。以“秋游”激趣,用“咏诗”造势,把学生不同时段撷取的古诗歌一线相串,融入平常生活,汇入时限教学,或能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层层涟漪,荡出共鸣。

首先,归类古诗。按古诗歌中歌咏自然的内容,老师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分别收集花草树木、雨雪风霜、山川流水、池塘炊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田园风光、边关美景等相关的古诗。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古诗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经典名句能熟稔于心,流畅于口。

其次,罗列景物。经学生们讨论认可,由熟知的田间小路通达大堤柳林是一条较合理的线路。在这条线路上选择松、菊、竹、桔、荷塘、稻田、柳树等几十种景物,学生画好“旅游”图,根据个人的喜好,能就景物储备对应的名篇佳句,做到“指物作诗立就”。

再次,转换角色。让学生将自己当作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从事一种体验生活的高雅创作活动,提升人格魅力。

最后,梳理方法。引导学生理清古诗歌中常见观察事物的方法,让他们既会细致入微,又会走马观花,把握观赏的详略取舍;既能触景生情,又能联想迁移,做到诗意的拓展升华。

同时,还安排音乐兴趣小组摹古人,唱古曲;把写作兴趣小组调教为这次活动的“导游”,串联场景。

第二步:身临其境咏自然

学生们走出教室,满脸灿烂,或按图索骥找景物,或自由发挥觅新景。

小河边,群鸟从野菊怒放的河畔掠过,便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上碧苔三四点,到底黄鹂一两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几处草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词丽句层层叠叠,沸沸扬扬。学生们胸有成竹,诗兴四溢。各个小组相互抢诵,随机应变,彼此提示,唯恐落后。

轻风习习,池水粼粼,恰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才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意起,云清淡,“却道天凉好个秋”。望长天,听雁鸣,“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学生们为景配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时,天上人间,处处清幽,满眼野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破空而来的歌声凄楚激越,古韵悠悠。音乐兴趣小组的合唱,仿佛追寻着诗人的心灵历程,穿越到了尘封千年的古代,让人更觉秋深似海。

放眼远眺,层层稻穗,金黄迷离,农人劳作其间。面对田畴稼穑,激起了学生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惊喜,企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生们还企望“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丰年留客足鸡豚”“劝君更尽一杯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想感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不妨“锄禾日当午”哟。

来到荷塘,鱼翔浅底。翡翠的荷叶,高洁的荷花,清新的荷香,藏影匿形了。老师要求学生按季节还原画面,情境再造,把不同的时节与荷叶不同的生长形态,用古诗对应成一则短文。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炸开了锅。经老师的点拨、梳理,一幅诗画的卷轴铺陈在学生们的面前:在“竹外桃花三二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季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又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待到“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的日子,则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无限风光;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荷尽已无擎雨盖”,只留得残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嗬!古诗可以这样连缀,诗词可以这样吟诵,画面可以这样剪辑,意境可以这样创设。学生们大开眼界,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学生们品味着自己异想天开的杰作,喜不自胜。

中秋诗歌古诗篇4

一、鉴赏怀古诗

1.弄清史实,因什么生“怀”。怀古诗由古人、古事、古迹生发感慨,发表看法,因而考生先要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了解。考生在解读这类诗歌时,要和相应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这类诗往往会给出一定的注解,考生在鉴赏时对注解的说明要认真分析,这是解读诗歌的重要突破点。

2.知人论世,为什么感“怀”。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其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解读怀古诗.考生还要与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

3.抓住,“怀古”目的所在。怀古诗有两大类:一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剖析,感慨历史兴衰,借古讽今;二是感慨个人的人生遭遇,利用古今对比,抨击现实。怀古诗的意旨有的直接明显,有的委婉含蓄。无论何种形式,诗中往往都有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或词语.考生要善于辨别并加以分析。

4.分析写法,结构怎样安排。从怀古诗的结构形式来看.有的是由景人手或追述历史,以论做结:有的是先议论,后写景或追述;还有的通篇写景、写事,而将论点寓于其中。在表达方式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解读怀古诗.需要从诗歌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解读出诗歌的主旨。

5.识别典故,考查用典深意。为使诗歌含蓄蕴藉,有的诗人在怀古诗中多用典故。典故运用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诗歌中如有典故的运用,考生要能够识别出来,并对诗人用典的意图加以分析。

二、鉴赏讽喻诗

1.明确诗歌内容。讽喻诗主要是借社会现实来表达讽谏之意,因而对社会现实的呈现是诗歌的重要内容。从这类诗的内容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刻画人物形象:二是记述某个事件;三是描述某种现状。鉴赏这类诗歌,考生要先明确诗人的选材,从而概括出诗歌的写作内容.这是分析诗歌主旨的前提。

2.考查写作意图。讽喻诗多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以达到劝谏的目的,诗中的情理一般不是藏而不露的,而是在诗中有明确揭示的。鉴赏这类诗歌,考生要在明确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中体现诗人情感、观点和事理的警示句。

3.分析表达方式。讽喻诗多表现强烈的时代精神.体现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感。其表达方式是多样的,但记叙或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是此类诗歌的一大特色。根据讽喻诗的这一特点,考生可以先看诗人是如何议论的.然后作出准确的解读。这类诗还常见以旁衬的方式表现人物,以铺陈的方式渲染氛围,以对比的方式凸显主题。

4.品味语言特色。讽喻诗的语言一般平易浅切,晓畅通俗,但平实质朴中却饱含着诗人浓重的情感.需要考生透过语言表象仔细品味。尤其是诗中的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更需要结合诗意认真揣摩。另外,讽喻诗中也常使用一些典故,其典故多是考生熟知的故事、熟语等,虽然不像山水诗、咏物诗等那样深奥难懂,但仍需要考生认真体味其用典意图.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维扬怀古

口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注].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曲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曲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②,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③。

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①络纬:蟋蟀,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似促人织衣,故又名促织。②一编书:此指诗人自己的一部诗集。③香魂吊书客:此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自己。书客:诗人自指。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1.这首诗的环境写了秋风、秋夜、_____和秋坟.营造了阴森凄冷的意境,抒发______之情。

2.李贺一生失意和落魄,世称诗鬼,想象丰富奇特,笔法诡谲多姿。请结合第三联分析诗中是怎样表现这种风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建业

丁开[注]

谁遣凄凉满眼中?o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后。作者连经建业(夸南京),有感于它的残破荒芜而作。

1.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赏析。

答:

2.赏析颔联作者表达感情的手法。

答:_

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登江楼有怀

李嘉祜[注]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祜: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1.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与“欲沾巾”?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屈祠

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①。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②。

楚城③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①忠梗没沧浪:指屈原投江的典故。②楚王:指楚怀王。③楚城:也称楚王城,遗址在今湖北秭归境内。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被罢回乡四年,又入蜀奔走八年;至淳熙五年(1178)始奉召东归。经归州(秭归)时作此诗。

1.这两首诗使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方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诗歌古诗篇5

古诗词是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中的明珠,也是人类美好情感的结晶。教师教育学生学好古诗词,对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此,笔者就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浅说己见。

一、品味古诗词中的音韵美

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重视读的环节,要指导学生多读、美读、反复动情地读。“高声朗诵,低声漫吟,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畅其气,以玩其味。”诵读是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少讲多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原则。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充分显示出古诗词的音韵美,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激发情感,获得艺术享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采用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了一幅富有气势、风格奇峭、色彩绚丽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把雪洁白、鲜润的特点写得形象生动,也给边塞增添了活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蹄处”,情景交融,给人以无尽遐思。这些只有通过反复地朗诵,才能体会到诗的音韵美、意境美。

二、感悟古诗词中的情感

诗歌尤其要重视它的情感感染力。读诗时要充满感情,领悟诗的情感,这样才会受到启发,受到震撼,引起情感的共鸣。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在叙述了屋漏难眠、彻夜寒雨之后,由己及人,想到丧乱之中的贫苦人士时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铿锵有力的诗句中奔涌出来。又如《春望》,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诗中体现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这种无私的情感让学生怎能不受到震撼?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那么,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又该如何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呢?这样,诗歌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

三、体会古诗词中的图画美

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在抓好重点字词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韵进行再创作,即根据原诗写散文诗片段或作画,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许多事物往往是无声胜有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笔者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让学生感知这幅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所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笔者要求学生把想象中的画面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的想象欲望被唤起,纷纷投人画画。在他们的笔下,一座茅屋背靠起伏连绵的大山,山中松树青翠茂密,山泉飞瀑,一轮圆月悄然爬上山头。茅屋左侧是一片碧绿的竹林,竹林里一群姑娘手挎着衣篮,笑着走着。茅屋右侧是一条开满了荷花的河流,河流中有几叶扁舟正推开荷叶,顺流而归。学生通过想象很好地体会了王维的诗情画意,深刻地理解了诗中宁静恬适的意境,同时又培养了想象力。

四、创设情境以再现意境

中秋诗歌古诗篇6

关键词:古典诗歌知人论世诵读意境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诗教的传统,通过诗歌教育让学生做到在初中阶段进行古典诗歌的积累与鉴赏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体悟,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这也是初中古典诗歌的教学难点。以下是根据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的几点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法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诗歌主人公的形象往往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要想真正读懂诗歌,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写作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变身诗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诗歌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初中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将知人论世作为解读古代诗歌的起点,以引导学生准确领悟和把握诗歌。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诗人出身、性格、经历和感情倾向。例如读杜诗时,应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转衰的时期,诗人身处叛军铁蹄践踏下的长安,目睹了叛军的种种恶劣行径,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才有了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深叹息,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愤感慨。读苏词时,要知道苏轼一生经历的命运打击与政治风浪,及其乐观坚强的性格、内心所受禅宗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他经常表现在诗词中的那一分性情与修养,才能领会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也才能真正懂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诚祝愿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读孟郊的《游子吟》,则要了解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职位,当作者年过半百、终于将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老母亲接到溧阳,百感交集,挥笔写下此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千古传诵的诗句背后孟郊为自己无法报答母亲深恩的自责。

二、诵读品诗法

古语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诗歌学习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养成诵读习惯,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这样做才能让学生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注意生字、难字、易读错的字。

2.要让学生学会为诗歌划分节奏(可按其意义或音节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七言诗一般“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初步朗读,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把握诗句中的音节、语调,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感受古诗的音律美,通过对全诗的诵读吟咏,使学生自然融入对古诗的赏析。

3.要通过听范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节奏后要有轻短的拖音,有极短暂的停顿,以突出节奏。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被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歌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意境分析法

中秋诗歌古诗篇7

一、扩大阅读面

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学样式,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跳跃性,理解与欣赏有一个从入门到深化的过程。

如果想一会儿就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或者单凭学习教材上少量的古诗词名篇就使自己的感悟能力突飞猛进,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条件的话,还可自制幻灯片,并为诗词配上乐曲朗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可定期组织评比,看谁的古诗词朗读的好,背诵得多,看谁的赏析文字写得好,谁的图片设计的巧,乐曲选配的得当,促使学生广泛涉猎,提高其感悟、鉴赏能力。

二、创设情境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词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真正体会诗词深刻隽永的意蕴。具体来讲,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画图展示、乐曲播放、形象描述、背诵相关古诗词等方面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如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可配上凄婉的古典送别曲或相思曲范读,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于忧伤哀婉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幽居苦情、离愁别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要求学生先背诵一些熟悉的军旅诗、边塞诗。在相关古诗词的诵读、背诵的良好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更便于学生理解岑参在诗中所描绘的塞外艰苦环境和将士为国戍边无怨无悔的情操。

三、反复诵读

优秀的古诗词意境优美,语言富于音乐美和节奏美,最适合朗读和吟诵,大声诵读才能体会个中的情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吟诵的妙处。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诵读法:初读识字通词,再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以读带讲,读思结合,读议结合,于反复诵读中品味古诗词丰富的内涵。诵读方式也应灵活多样: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默读、配音诵读、背诵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诵读中营造气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把握诗词的意蕴情趣。多读、多背、多想、多记、应是学习古诗词的最基本方法。

四、比较阅读

古代诗人很重视遣词造句的工妙。有的诗句往往着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绪万千,因此能千古传颂经久不衰。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品读赏析。替换比较,就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应适当引入相关诗歌,作比较分析,开阔视野,深化理解。比较阅读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是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或是同一题材风格相近的作品。如教学刘禹锡的《秋词》(首句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时可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漂泊在外的旅人眼见寂寥萧索的秋景,感受到的也就是秋风萧瑟,凄凉伤感,曲中景象无一不感染着悲秋的情调。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常人悲秋的笔调,用“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写自己满怀希望的豪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便会准确领悟诗意,加深对诗词意蕴的理解。

五、延伸拓展

中秋诗歌古诗篇8

关键词:古典诗歌诗歌鉴赏鉴赏方法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学习古典诗歌,对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舞学生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对古典诗歌,一般的学生敬而远之,那冗长的诗人简介,坎坷或辉煌的一生,都是诗歌特殊的写作背景,远古的诗歌韵味,难懂的炼词造句,都使学生望而却步,制约着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面前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放弃。如何帮助学生架起一条能穿梭时空的隧道,去更好地沟通古今,欣赏古诗呢?结合自己的读诗感受、教学经验,我摸索出了一些鉴赏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步:朗读、积累古诗句。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②古诗形式短小,音节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在初中阶段,坚持“每天一诗”,实在是一种好的学诗方法。对此,无论是学过的文章还是有益的课外读物、古典诗歌,我都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多背。特别对常用的词汇、名言、佳句、诗文名作更应该多下工夫。通过多次朗读,学生会对诗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使对诗歌含义未能全面理解,也能凭语感略知一二,即达到“不可言传,却能意会”③的程度。这样积淀越多,则文学感受力越强,文学素养越高,对以后的鉴赏也越有好处。对个别后进生而言,读书是比较头疼的,但对于古诗句,即使难以理解其意韵,通过不断地朗读、诵读、强记,在平时的古诗文默写中他们也能基本掌握默写。可见多读能加深古诗在我们头脑中的印迹,达到深记的作用。

第二步:赏析字词、句子的意象。

对诗歌的朗读、积累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是强化记忆,难以把握诗歌的内蕴。要想学生对诗歌作品既能赏析又能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则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技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进一步咀嚼、阐释字词,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初中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接触古诗文,并不是从零开始,不懂的只是某些方面。因此,我们无须从头到尾逐词逐句地串讲。古诗歌的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也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学生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就是体会作者感情并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秋天,感情是思念,加上诗句“枯藤老树昏鸦”,显然是写黄昏的景物,树是老的,藤是枯的,朗读一遍就能明显感受到景物毫无生气;而黄昏时栖息树上的乌鸦,更能引起旅人思念的情愫。“古道西风瘦马”更给人以一种苍凉、萧瑟之感。这两句勾画出一幅萧瑟秋风图。而此时诗人还走在荒凉的古道上,和一匹旅途劳顿的瘦马相依为伴,周遭已是万家灯火,而他可能是又饥又渴,还没有找到地方留宿,远方的家人也可能在等待担忧着,渲染了一种淡淡的羁旅愁思,词语的色彩与秋思的意境正相吻合。在学习上,我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先朗读一遍,读后通过“诗中描写的藤、树是怎样的?写什么时候的乌鸦在啼叫?读完后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这一首诗?从哪一个诗句能体现出来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一首简单的古诗一点即破,学生也能根据诗中所描绘的九个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朗朗上口,背诵并掌握。

第三步:赏析词句抒发的情感。

诗歌鉴赏的重点就在于理解诗歌中诗人抒发的感情,这个也比较难理解,由于诗歌的时间比较久远、地域的局限,学生对历史较陌生,而诗歌语言又较简约,诗人思维也常常中断、跳跃,这让学生比较迷茫。根据这种现象,最基本就是让学生翻找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风气来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再结合古诗翻译,对诗中意境词语的鉴赏,梳理诗中的线索,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意会诗人的情感。例如:杜牧的《清明》这首诗的特点是表现在最后一句的“言有尽而意无尽”④,诗的一二句写了清明节本该一家人团聚,可行人却在孤身赶路,偏又遇上细雨湿衣,心境就更凄迷纷乱了。行人心里可能会想:找个小店歇脚避雨,还可借酒御寒。于是他问路了,但诗到“儿童遥指”就戛然而止,剩下的问讯而喜、加快赶路、借酒御寒等内容诗人一概不说,付与读者想象,给了读者远比文字广阔的天地。所以诗中诗人的情感在这孤独的赶路中又得到一丝安慰,终于能找到落脚的地方,情感也得到了寄托。又如:孟浩然抒写羁旅之思的《宿建德江》这首诗以“新”说“愁”别具一格。停船夜泊,本该好好休息,谁知在这鸟儿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结合诗人生平,我们就不难理解诗后两句表面是写日暮时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与舟中人是那么近,旷野无垠,唯有明月近人。但实际上是写诗人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在表现手法上一隐一现,一虚一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构成了一幅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第四步:掌握解题的技巧。

第一点是把握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立场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对思想情感的赏析,一要品味诗句,吃透句义;二要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并注意对其一贯的写作题材的考究;再整合信息,写出作者在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抒情类诗的主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人设身代言,引用古典诗中的人物,然后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以古人物的情感来强化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也就是诗人自身。总体看古诗歌,后一类居多。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的“王孙”指的就是诗人自己。

第二点是明白选择题选项中常见的干扰设置,在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在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在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等。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摇?摇。(答案:B)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第三点是赏析诗歌所写之景。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诗中所写的具体景象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概括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特点。例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地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的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情。

总的来说,诗书教化大概从春秋孔子以来就是一个优美的传统,形成诗教的文化,培养诗教的人格。而古典诗歌鉴赏实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并且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这就像找到了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从而打开古诗鉴赏的大门,领略古诗的无限风光。

注释:

①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现。”

②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中秋诗歌古诗篇9

【关键词】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题目注释情词意象

古诗词思想感情的鉴赏历来是古诗鉴赏的重头戏,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绝大多数都直接考到或涉及思想感情。那么怎样迅速准确把握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感情呢?

一、看题目,确定情感类型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同时由作者可以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准备。例如唐代诗人严武的《军城早秋》,题目中的“军城”二字,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并暗示了内容是关于边塞战事方面;“早秋”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一首边塞诗。又如唐代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题目直接告诉读者,这是一首写与亲友相见时分外高兴而又有诸多感慨的诗。

另外,诗题中的一些诸如“怨、哀、恨、喜、送、别、忆、赠、答、吟、怀”等字眼,就有明显的点睛作用。如陆游的《书愤》,这首诗从诗题上就可品味出作者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

二、看注释,做到知人论世

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注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疑难词语;②作者情况;③写作缘由或背景。必须明白,凡是所加的注释,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我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如严武《军城早秋》的注释是:“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这是对作者简历和主要事迹的介绍,也是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它,我们很容易看出这首诗表现的就是以作者严武为代表的戍边将士的昂扬斗志和豪迈情怀。2009年北京卷《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诗下注释首先介绍了作者张孝祥的身份和词的写作背景,并且还引用了作者与友人信中的一段话:“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最后一句话表明,他虽然受风浪阻碍,但能乐观面对,心胸豁达。

三、找情词,把握感情基调

感情词是理解某一句或某一联或某一首诗的中心字词。根据古诗结构的起、承、转、合模式,阅读古诗时,只要抓住了诗句中情感色彩很浓的字词,读者就能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例如杜牧的《寄远》,第三、四句“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是抒情句,其中的“孤”字就表达了孤独寂寞的心情,是较明显的感情词语,可以初步推断,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孤寂的思乡之情。如杜甫诗《登高》,首联中的“猿啸哀”,颔联中的“落木萧萧下”,颈联中的“悲秋”、“多病”,尾联中的“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就典型地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四、看意象,明确褒贬感情

诗歌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离不开具体的意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要品味意象。一首诗的意象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透过这些浸透着诗人强烈主观情感的形象,自然可以较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月》(万里瞿唐月),前三联描写了瞿唐月的意象,突出了其清冷静谧的特点,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尾联则用落江边的乌鹊的意象暗喻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诗人自己,再结合注释,诗歌的思想感情便很容易看出来。

中秋诗歌古诗篇10

【关键词】补白;意蕴;唐诗鉴赏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在其凝练精美、短小精悍的外在表现形式下,蕴含着极为优美的意境、灵动的画面、鲜活的形象、丰富的情感等美学意蕴。故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鉴“像冰山只露一角”(海明威语)的古典诗词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采用深层探究与文本补白等技巧来探寻和彰显其深藏水下的“百分之九十”(同上)丰富意蕴。如此,则既可以引导学生在细读深品古典诗词文本的过程中尽享其丰富的美学意蕴带来的审美愉悦,提高学生古典诗词品鉴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放飞思想、合理想象、勇于创新的思维与写作空间,让学生通过艺术“补白”的方式将意蕴丰富的古典诗词文本演绎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下面,笔者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补白技巧。

一、诗题补白,折射意蕴

古典诗词与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诗题往往是折射全文内在意蕴与精神风貌的窗口,是我们阅读品鉴文本的切入口。因为古典诗词的诗题常常运用具有高度概括张力的语言揭示、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假如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懂古典诗词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的诗题进行艺术补白,就有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找到品读、、探究、感悟古典诗词文本的突破口,继之顺利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在古典诗词文本创设的深远意蕴中品饮香茗,流连忘返。

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曾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释与自备的学习辅导资料在读懂文本大意的前提下,依据我展示在白板上的下列提示补写诗题:

1.谁家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2.谁家的茅屋在怎样的情境下“为秋风所破”?“破”的具体过程如何?作者当时的心境如何?

通过以上补写提示,学生很快就探究到了诗题的丰富意蕴: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在某个“秋高”之日,突如其来的“怒号”秋风将杜甫茅屋上遮风避雨的茅草卷飞到了小河的对岸。南村中不懂事的顽童欺负作者年老力衰,竟然将之公然抢走。作者虽然对之苦苦相求,也无济于事。不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密布的乌云,像浓黑的泼墨,深秋天空中的阴沉迷蒙逐渐黑下来了。夜里,孩子的睡姿不好,把像铁板一般又冷又硬的旧被子蹬破了。整个晚上,屋顶的漏雨像麻线一样连续不断,连床头也湿漉漉的。作者只好拖着老残的身子坐等天亮。此情此景,作者多么希望眼前突然出现千万间宽敞明亮的房子,让天底下所有的寒士均能安居乐业。如果真能这样,自己就算冻死也不足惜。之后,杜甫运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一天的凄凉悲苦情景,表现出悲天悯人的博怀。

二、诗中补白,体味意蕴

教学古典诗词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体悟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文本中高度凝练的情境氛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等描写进行合情合理的补写,以便引导学生在充分鉴赏古典诗词文本丰富内蕴之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感知古典诗词二度创作时带来的愉悦,从而构建生动、鲜活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

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曾指导学生根据文本的叙事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而后引导学生自行选择诗歌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写,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味安史之乱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以及杜甫晚年贫困悲凉的生活境遇。结果,有的学生运用极为生动形象的文笔对诗歌中描述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场面进行了补写;有的学生对诗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处进行了生动鲜活的细节补写;有的学生对诗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处进行了极为细腻的神态补写与心理活动补写。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诗末补白,意蕴深长

教学古典诗词时,指导学生在细读深品文本内蕴的基础上,对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尾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后,再进行既忠实于原诗内蕴与情感又富有一定创意的补写,则既可以丰富古典诗词文本内涵,使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更加丰富、文本中承载的意蕴更加悠长、文本的结构更加完整等,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中所寄寓的美好情感意蕴、作者在文本中精心构建的深远意境和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或者艺术形象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操等多方面的良好熏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