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历史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11:29

外国历史故事篇1

徐家傲

放下此书,不由深思。千年的沉淀,在这一个个故事之中,所有的美丽、残酷、上进,社会的黑暗、信仰的崇高,都体现了出来。可又有谁能体会着世界的悲伤呢?

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无数帝国的兴衰起落。在这一个个王朝帝国之中,只有尔虞我诈,只有王权。可在他们回首之时,一定是感到了凄凉与伤痛,在他们成为王的路上,有多少血在铺垫,有多少人在惨叫、哀号。

本书以轻松的笔在写,其实笔墨应该更沉重一些。把死亡、战败写得太容易。生命苦短,那么多人都已亡,却只是淡淡几笔,就写出了那么多东西。真让人不住的叹惋啊。

外国历史故事篇2

关键词:历史故事;教学有效性;创新思维

当有人知道我是一个历史教师的时候,总会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在学校学习阶段最喜欢的学科就是历史。当我问起缘由时,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答案,他们的历史教师非常能讲故事,而且他们都非常喜欢听。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听到学生反映,历史记记背背的东西太多,历史课比想象中要枯燥,知识点理解难等。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被学生轻松接受,达到“科学准确、有效实效、快乐教学”的目的,值得我们思考。历史的英文单词是History,有人理解为“Hi,story”。的确,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我校是一所山区高中,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我尝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实现有效教学。

一、历史故事的选择与运用

“历史”,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人类迄今为止所经历过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历史事实的概念相重合,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故事”,在汉语中本义为“旧事”“已经发生的事”或“过去的事情”(故者,古也,事者,事实、事情)。其意蕴由今日汉语中仍大量使用的“故旧”“故人”“故交”“故居”“故乡”乃至“故纸”等词汇的构词法仍可一窥其用法。

在这里,我要探讨的历史故事是历史事实的叙述或是历史人物、事件的真实故事,虽然“故事”一词今义主要指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的流传也或多或少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历史故事的选择撷取上贴近事实。它的目的在于三维目标的落实,以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在历史故事呈现的方式上,通过自己讲故事、学生寻故事、讲故事、串故事构建知识结构等方法。比如自己讲故事,讲到某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穿来,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讲到《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的三元里抗英中,通过讲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的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近代中国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这一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先由学生寻故事再来讲故事,如,在讲到《百家争鸣》关于庄子的观点时,让学生自己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从而理解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串故事,即将知识点用故事串起来,如,教学《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时,用刘少奇的故事贯穿整课内容,从而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二、历史故事运用的有效性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历史本身是多姿多彩的,故事是历史最好的呈献方式。如,在课前导入采用历史故事导入法。在教学《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时,以圆明园为导入关于圆明园的故事,提出问题:圆明园被焚烧说明了什么?(如列强强大、中国落后、列强侵略中国)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进而导入新课分析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时,用自由女神像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一课时,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时,通过商人的故事(“商人”的由来、晋商和徽商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宋明理学》时,用程门立雪的故事导入本课……这样,调动了学生课前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2.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我讲述故事外,也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语言智能,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也可以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争讲历史故事,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共处,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多种智能的锻炼,部分弥补了学生课业成绩上的不足,同时对提高他们学习成绩也能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百家争鸣》一课时,让学生讲述关于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的小故事,进一步了解这些古代的思想家;在教学《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时,讲述爱迪生的故事、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的故事等;在教学《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讲述美国二战后总统的故事――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的故事等。

针对学生讲的故事我设计问题,如,在美国二战后总统的故事中,设计了以下的问题:

(1)这些总统任职期间都有哪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3)这些总统任职期间的措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就有所认识,整个学习过程就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围绕历史故事探究,学生成为历史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成为他们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

讲故事的前提是有故事可以讲,于是我将全班分为四组,针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布置任务,让他们课后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故

事,“寻故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梁启超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学生的感情培养需要经过一个系统的过程,而故事教学方法则可以使学生在某一特定情感氛围中,自然领略到课堂知识的内涵,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融洽的感情

交流与沟通。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的故事来加强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在教学《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介绍邓小平的故事――8次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2008年,《时代周刊》评价邓小平,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重新汇入人类发展的主流,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而这就是邓小平的遗产。以此来感受邓小平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通过讲述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过程以及在会议上所遭遇的困境――一位美国记者与握手后却拿出手帕来擦手,然后把手帕装进口袋,而我们的也镇定自若地拿出手帕,擦了一下手扔进垃圾桶里,并说这块手帕永远也洗不干净了。从这里能感悟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书本知识,还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适时加强对学生感情的培养,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我尝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实现有效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成刚.故事教学在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

[2]张洪亮.现代教育理论导读[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外国历史故事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故事;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改变传统只讲解课本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重视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有关知识,通过历史故事向学生普及历史知识。历史故事是培养学生人格与情感的有效措施,在中学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能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所以,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性格特点,选择适宜且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培养其历史思维、史学思想等综合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

历史故事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简单的历史故事,可以加强历史课程的趣味,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①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有趣味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好奇心理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氛围不再单一乏味,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时,可以穿插“晋楚争霸”“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历史故事,以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②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历史知识,此外,学生可以从故事中获得各方面启迪,如思想、价值等。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选择适当的历史故事穿插于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不仅顺应改革发展,还能丰富历史教材内容,对其进一步补充说明。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措施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历史课堂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的开始息息相关,好的课堂开始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助于课程内容知识地学习。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开始时的导学,通过有效的导学方式吸引学生对该堂课历史知识的注意力,如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来源广泛,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古诗词,都能从中找到一定历史的故事。教师运用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将所学历史知识与听到的故事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地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讲解北宋的“靖康之变”时,可以引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虽然岳飞与“靖康之变”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名将,一直力主北伐,以收复失地。教师讲靖康之变时,借助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词句与其抗金故事引出主题,可以让学生很有兴趣的学习“靖康之变”这一章节。

2.运用历史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了良好的课堂开端,还需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同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知识接受水平,适当地从历史教材中选择原有的历史故事,或者引用课外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环节的知识过渡,这种方式不仅不会给学生学习思维造成影响,还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例如,教师讲解“”时,可以先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阐述: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的意义是什么呢?“”能否向俄国十月革命一样取得成功呢?教学中运用相似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促进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

3.运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紧密联系,彼此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对其结构布局进行完善,以免教学内容出现前后不相称的情况。例如,教师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向学生提出: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为什么失败了?运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控制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结束。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了解的课内外历史知识进行练习命题,检查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并在加强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变成训练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写出相似的历史事件及事件结果。运用学生熟知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其练习时有内容可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外国历史故事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例析

在我国,初中是刚接触历史教科书的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存在着不少对于历史的认识误区,认为历史是有着一层神秘面纱的科目。他们学习历史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述历史故事、多媒体的教学、阅读历史故事。想要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故事能够在课堂上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为此,本文从若干个方面出发,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导入新课的时候,精彩开篇的历史故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很容易被一个精彩的课堂开头集中起来,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有益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充满悬念的历史故事,对于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就被感染,注重故事性的单纯学习动机使得悬念的开头对于他们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悬念似的表达方式,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每当故事发展到精彩激烈、矛盾冲突到达关键的时刻,“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逼着你去听下回说书。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引起初中生的注意力,更是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讲到七年级《商鞅变法》这篇内容的时候,先讲述商鞅的结局是被五马分尸而死的,那么他的变法是不是失败了呢?如果失败了,那么商鞅的变法为什么能够使得秦国变得那么强大,能够让秦国的体制变得那么完善?要是商鞅的变法成功了,那么为什么商鞅的结局会是遭受到那么严酷的酷刑?

这样以充满悬念的问题设置导入,能够使得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也可以采用明旨的开头方法。在讲述八年级的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说明那是中国百年的屈辱史,内忧外患的年代,在内遭受军阀和地主的压迫,在外遭受其他各国的欺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国情。

多媒体教学讲述历史故事设置以问题开头,通过多媒体讲述历史事件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重现当时的历史,使其更加形象生动化,历史不再那么神秘、抽象化。多媒体讲述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既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还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也能够有其他的收获。

历史故事在教材过渡时期的应用一个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但是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候需要从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外一个教学环节。情景类的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设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剧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吐蕃使者、唐朝官员和官员等角色,让他们模拟文成公主远嫁他乡时的情景。通过情境模拟,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对于历史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理解他们的伟大在于何处。让学生融入历史,体验并理解历史,能够像使他们穿越时空般的切身体验历史,体会到历史的脉搏,从而更加地喜爱历史。

用类似的故事进行过渡,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因为思维转变的范围不大,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快一些。在讲述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时候,可以先从中国的讲述:中国的是一个曲折的学生爱国运动,那么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运动?他们的发展能否像中国的发展那样曲折呢?类似的历史故事教学易激起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堂结束前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初中的历史教材内容联系都是环环相扣,非常紧密的,因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应布局合理,完善结构,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结局的设置就像一首优美的结束曲,能够让人有无限的回味,从而使得结局完整。像教学三国草船借箭的时候,提问:诸葛亮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能够那么有信心地承诺——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这种方式,有利于控制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一堂课能够有始有终;也让学生体会到不能从单一的方向去考虑问题。

运用历史的故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灵活地运用历史故事,避免对历史出现错误的认识。

历史教师能够在每堂课巧妙地设置历史故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对于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以开放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珍视生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正治.单一受试研究法.台湾:心理出版社,1994.255~302

外国历史故事篇5

实践表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符合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上用故事引导历史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随教师教学的步伐,其原因在于,历史故事教学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使用性质。因此,将历史转变成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对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课前收集历史故事

历史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对历史讲解的真实性,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一个乏味无趣的氛围中。故事性教学法把历史事实通过故事述说的方式呈献给学生,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去搜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作为课堂学习的“热身”训练,收集历史故事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呈现给老师同学,加深了师生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要选择生动、激趣动情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怎样才能够保证所选择的历史故事生动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换言之,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此,历史故事的选取是否能够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成了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历史故事需要以课本为基础

尽管用故事的形式教学,教师也不能脱离历史课本,需要将历史课本作为基础,与教学内容紧紧相连,并且做到迎合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出现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与历史课程内容脱节的现象。

3.为学生创设情节模式,以便推动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教学其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能够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当今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今的一大趋势。因为拥有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可以永不枯竭地凭借自身智慧和创新能力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重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谈到勾践灭吴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四大美人中最早的是谁,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再给学生讲述西施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继而回归课本讲述勾践灭吴的史实。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2.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普及历史常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对过去事实的了解学习到更多的有关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信息,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通常,教师在讲授历史课程的时候,最先应该做到的是向学生传播历史事件中的时间与地点、人物等,为此,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情节的设置,并且要确保具有一定的叙事性。所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事件,既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还能方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这与历史学科发展的特点相符合。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开始萌芽。若历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多讲一些比较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那么除了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历史故事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教学应用中,要注意历史故事应紧扣历史教学大纲,另外,选取的历史故事应注重史实,尽量避免文学化。因为历史学追求的是历史真实性,文学追求的是艺术的夸张性和典型化,虽然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但是二者有根本性区别,所以,我们在历史故事的选取上,要注意以历史真实性为原则。

参考文献:

外国历史故事篇6

一、把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在微观历史、口述史和非虚构写作泛滥的今天,在日常生活史、个人口述史、“小历史”在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上出尽风头的今天,在部分史学家和“公知”们沉溺于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微观史的今天,我们的文艺创作同样面临这个不容回避、亟需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有效抵制以个体遮蔽整体的述史倾向,正确把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要把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我们就不能轻易相信一个人的口述史,要树立大是大非的大历史视角,要有宏观的、整体的、全局的历史意识。当下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已经浮出水面――个体的历史越来越清晰,整体的历史却越来越混沌。细节片段的微观历史遮蔽了总体全局的宏观历史,混乱、平庸的微观叙事瓦解了宏大叙事,主观、任性的微观书写离析了唯物史观和人们看待历史所应秉持的严正态度――显然,这是当代知识变迁过程中一种错位的“非典型状态”。

一个人的口述史,只是一个人的,他的想法、看法、说法,是否就是历史呢?是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呢?会不会陷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述史误区呢?历史的“碎片化”和“碎片化”的历史,实质上已经说明个体、个性化甚至个人主义的微观史终究不能承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更无法克服其自身致命的弱点――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史识来理解、诠释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

对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失语和无力,是微观书写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宏大叙事,必须实事求是地回到历史现场和现实语境当中,完整书写整体的现实(历史)和现实(历史)的整体。我们必须突破现实(历史)的局限,不当“事后诸葛亮”,不做“马后炮”,以客观的、历史化的态度正视现实(历史)的深度价值和潜在秘密,循着实事求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路径,在大局大势中把握中国现实(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才是真正的大历史的视角,从而避免陷入的泥淖之中。

二、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不是人类的包袱,而是智慧的引擎;历史不是藏着掖着的尾巴,而是耳聪目明的大脑。历史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把握好中国历史与中国现实的关系。

我们既不能戴着显微镜放大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偶然,也不能戴着老花镜模糊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或透过哈哈镜任意涂抹、歪曲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真实面目,搞。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见不一定为实,耳闻不一定为虚。现象不是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历史。历史人物推动或改变了历史,同时又被历史推动和改变。任何现实和历史的人物,所亲见亲闻亲历的也只是其亲历历史事件的一个瞬间,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在历史现场的他也不一定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使命,而“新闻背后的新闻”或许才是真实的历史。就像“小我”是“大我”的一部分,现实也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现实来丰富历史;有时候,我们又需要通过历史来把握现实的真相与本质。

中国故事就是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同样需要具备良心、良知来造就良史,需要在常识的基础上建立共识造就知识。何谓知识?知即调查研究,识为辩证分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要的是在事物之间活学活用各种道理,灵活地看问题,机动地做事情,也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

辩证法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各部分必须在整体联系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辩证法还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一方面历史在操纵着我们(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包括在内),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创造历史,我们在历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位置,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既有来路又有去处,才能踩在历史的点子上,不然就会被历史抛弃。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把握好历史和现实的大是大非,就是要讲述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故事。何谓最有价值的中国故事?一句话,就是推动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进步,有利于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故事。

三、把握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时而鼓吹“中国威{论”时而又唱衰中国的舆论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尤其要把握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早在1942年,在延安就“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问题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强调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他强调,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为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讲好中国故事,同样也应该以中国为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也让世界走进中国。

因此,我们不能浅薄地拿过去类比今天,拿外国类比中国,否则就会滑入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陷入痴人说梦、盲人摸象的唯心主义。而那些靠炒作中国的负面新闻来标新立异的人,那些像狗仔队一样挖掘中国花边新闻来哗众取宠的人,那些不惜自降人格国格媚俗媚低级趣味的人,那些搞解构、颠覆、重塑等所谓新名词新花样的人,那些宣称“以黑暗寻找光明”专事暴露阴暗丑陋的人,终究将被历史所抛弃。

外国历史故事篇7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可以作为有效衔接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媒介和纽带,可以说在历史故事的辅助教学之下当前的历史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使得历史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也使得学生可以找到更加适合历史学习的方法。虽然历史故事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在应用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本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历史故事也变得生动不起来了,整个课堂讲的历史故事总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一、历史故事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历史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而趣味正是能够很好吸引学生的一个先决条件,学生学习往往是认为有趣,才继而产生兴趣,才会继续去探究历史;第二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时候,掌握和理解知识就变得简单了,学生就会将历史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兴趣,进而出现获取历史知识的欲望,主动的去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在历史故事中实现高效、快乐的良性学习的一种循环。第三,历史故事穿插于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能够保持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听讲的状态,历史故事的穿插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思维受到刺激,让他们觉得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还利于学生价值观及情感教育的开展,例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的一些伟人的故事,就可以让学生们感知到他们的爱国热情、英勇的事迹,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当前历史故事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1.历史故事脱离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喜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历史故事来述说,然后通过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的时生了哪些历史事件,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国鼎立的时候往往就会选取曹刘孙的博弈、魏蜀吴的竞赛等做为故事主线,按照故事告诉学生当时发生了什么,这就会让学生觉得三国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在设计中完全没有体现出教学目标及学生历史学习的功能及价值。

2.历史故事的选取典型性不够

历史是非常严肃的学科,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选取的历史故事也必须要具有启发性和严肃性,但是很多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的时候往往会从网络上或者是电视剧上选取一些杜撰的段子,这些段子往往存在着虚假的成分,典型性不强,很难与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得历史故事的应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3.在运用历史故事的时候忽略了引导

教师在运用历史故事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历史史实的讲授,但实际上历史故事本身很多都是一些传说、典故、夜市等,真假是很难辨别的,那么作为教师来说则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对历史故事进行质疑,让学生冲破思想的桎梏,积极的参与到历史故事的讨论当中,培养历史思维。但是当前教师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基本上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教学等,很少有教师去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质疑,甚至有的教师还害怕学生对自己所讲的历史故事有所质疑,影响到其授课的推进。

三、将历史故事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课程悬念的设置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进行课程的开端能够让学生从课间休息状态迅速的回归到课堂,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悬念设置的时候应该注重所设置的悬念必须要包括人物民航晕、故事结果及能引起发生的奇特原因,例如在讲授大泽乡起义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用《过秦论》当中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故事当中的陈涉是谁?陈涉是在什么情况下组织农民揭竿起义的?他所领导的起义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这些问题都能够将学生引入到历史知识的讲授当中,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揭晓答案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2.在教学中合理的进行历史故事的穿插

很多学生都觉得高中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加强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例如在讲授北洋军阀割据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穿插一些关于吴佩孚的故事,然后针对历史故事向学生抛出一些关于吴佩孚和北伐战争、时代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学会利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军阀割据。

3.注重历史故事的选择的典型性

教师选择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想具有典型性,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紧紧的围绕着教学目标去在众多的历史故事中去选取适合教学、能够对学生启发的历史故事;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历史故事选取的来源,我们知道当前很多的电视剧都是经过改编的,或者是压根就是杜撰的,那么这些来源于电视剧及电影作品的历史故事真实性就非常差,甚至有的还与科学相背离,那么作为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素材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去从这些内容中选取,而应该选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记载或者是历代口口相传的一些历史故事;第三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还应该能够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是利于引出教学重难点、也可以是能够解释重难点的历史故事。

4.要注意透过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的质疑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已经趋紧成熟,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我们知道很多历史故事实际上都是存在一定的可怀疑地方的,那么实际上教师是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当中的一些存在歧义的地方进行大胆质疑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利用语气加强、利用问题等引导学生对存在歧义的地方质疑,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针对存在质疑的地方进行讨论,使得学生逐渐的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及勇于质疑的态度和精神。

四、总结

历史故事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学生、对课堂、对教师来说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完善作用,另外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当中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但是在应用中仍旧存在着脱离教学目标、历史故事不够典型、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质疑三大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课程悬念的设置、在教学中合理的进行历史故事的穿插、注重历史故事的选择的典型性、注意透过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的质疑。

参考文献:

[1]焦素娥.历史故事的现代演绎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叙事视角与艺术价值.中国电视,2013.10.41-44.

外国历史故事篇8

常听很多学生说,我很喜欢历史,但我不喜欢历史课;我对历史很感兴趣,但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问题的根结,还是出现在我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节奏的控制上。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尝试采用历史故事教学法。

本文以《英国的制度创新》为例,侧重于创设教学情境。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组成的,过去的历史事件我们它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成为历史故事。《英国的制度创新》,包括整个单元的西方的近代民主政治,对我们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民主制度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切入,创设历史情境,引发思考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更好地理解教学主题,并最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注历史细节的魅力,引导学生品味史料的历史味道。历史课堂恰当运用故事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和真实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悟,惊呼原来如此。以故事的方式,把单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充实化,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探究性。

一、导课时历史故事的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品味时事背后的历史味道

以《英国的制度创新》为例,巧妙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以英国国会开幕大典的细节导入。每年议会开幕时,女王都盛装来到议会大厦。有意思的是,女王却永远不能进入下院……细节刚讲到这里,无须我发问,底下的学生都自己问出来了:“这是为什么?”自认而然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期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为了解答学生的这个疑惑,教师自然而然就把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带出来,告诉他们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国会开幕式上女王开读文告,而下院议员包括首相却只能在栏杆外面站着听,绝不允许越过上议院的低矮栏杆。学生又自己问出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这么自然被调动起来,体现了新课程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然后才是教师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国会开幕式细节,体现了现代英国怎样的政治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描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英国政治中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突出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现代英国的政治理念,如分权制衡等。

二、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化难为易,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为生动

对历史细节的运用和刻画,不仅在导课中可以起到异军突起的作用,在教学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情境创设作用。课本的内容注重知识化,我们可以尝试把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料故事化。

比如,《英国的制度创新》讲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可以穿插几个核心人物的命运,来创设历史情境。一则是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一则是克伦威尔的葬礼,有位目击者在日记中说:“它是我曾见到过的最欢乐的出殡队伍。”

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如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议会赢了吗?克伦威尔的赞礼为何是“最欢乐”的?查理二世为何受到市民“热烈欢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谁主导了国王的命运?通过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把他们以史料的方式展示出来,把抽象的权力之争以历史的细节体现出来,还原历史真相,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再如,《英国的制度创新》完善民主这部分主要表现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是本课的重点,用故事教学法,营造历史情境,由浅入深,引发理性思考。

故事一:“不懂英语的国王”。简介乔治一世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故事二:“48小时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首相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新任命的巴思伯爵受到了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国王被迫请配兰复职。据此让学生回答:当国王和内阁出现矛盾,内阁如何应对?

故事三:“最年轻的英国首相”。以24岁的小皮特当上首相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三、选用历史故事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真实。故事或历史细节要来自可靠的史料,来源要清楚。

第二,精简。故事不能喧宾夺主,把历史课变成故事课。

外国历史故事篇9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当学生发掘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魅力和乐趣之后,其历史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第二,引用历史故事,能够强化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寻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时间段历史时间发生的关联,以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程度;第三,应用历史故事,有利于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要保证所将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要确定其并不是虚构,不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可靠的历史故事依据,来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针对性,一定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可完全脱离课本。其次,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先全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历史基础来讲述学生容易理解的故事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历史故事中的所体现的生活现状来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趣味性,篇幅比较短而精湛。

三、应用历史故事改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历史故事来开展趣味性导入教学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导入法,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从而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其能够追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故事,篇幅不能过长,要选取最精华的部分,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可脱离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要将历史故事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以保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这一刻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国皇室的认识和印象,然后引出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国王——查理一世,并将查理一世被处死的故事概括的阐述于学生。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便会对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具体原因及当时的背景环境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则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进入教学正题。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历史故事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高中历史的学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所学习的年代较为偏远,教学内容中的事件学生并未亲身经历过,还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若不加以控制和改善,则不利于学生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强大的记忆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刻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三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和特点,则可以为学生讲述与周公东征相关的故事,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西周所建立的分封制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形成背景、产生原因、具体内容和特点。

四、结束语

外国历史故事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历史故事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人们常说“勿忘国耻”,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通过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天生就有爱玩的天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抽出一小部分上课时间来给学生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进入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将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很好地将历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性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教师在讲经济危机这一知识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美国大萧条时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了解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让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珍惜。

3.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相关问题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时候边听边思考,让他们了解历史故事要真正传授给人们的知识,从而不断地去努力。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激励性作用的题材,并且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好讲故事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选取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1.内容生动,形式多样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喜欢哪方面的历史故事,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感悟,并且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内容生动有趣并且积极向上的历史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主题明确,围绕大纲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不能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历史故事,并且最好能够通过故事将教学重难点凸显出来,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选择历史故事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根据主题将历史故事层次清晰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学习。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的思维方式一味地注重求同,从而忽视了求异,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一味地讲解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归纳和吸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水平,进而很好地进行教学,除此以外,学校也要提高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力度,要定期组织培训,真正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3.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地使用语言

历史学科有专门的语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并且,在讲课时,可以带上一些肢体语言,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讲历史故事时还应该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绪,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把握好节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天性,可以很好地将历史故事与实际历史结合在一起,并且历史故事可以给历史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