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张望的时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20:35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1

英文名:JtalyCheap(J.C)

出生年月:1988.11.28

身高:176cm

星座:射手

自学摄影从业4年,2011年在昆明开设个人工作室

最喜欢的摄影师:DavidLaChaloelle’sterryRichardson

爱好:电影,发呆,足球

原来,那样一个我,蜕变之后,是可以被羡慕的。

龙涛在做摄影师之前是干机械修理的,按他的话来说就是都是修,不过一个是修死物,—个是修活物。放弃原来的工作改做摄影是因为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美女大片燃起了他的摄影欲望,从此走上了摄影之路。和很多人想追求梦想的人一样,刚开始的坚持会被家人看做是在“捞偏门”,所以他创业的初期是困难的。那时候他身上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够支撑他租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设备,他只能自己在家学习摄影、学习后期修片技术、参加摄影群的活动来一次次提高自己。努力,总会获得回报。在后来的创作中,龙涛的技术逐渐的成熟,慢慢地成长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摄影师。最后,拥有了自己的团队。

龙涛说,摄影师就和导演一样。导演拍片需要去调控演员、服装、造型、灯光、后期,在出正片之前没有人会知道你最后出来的效果是怎样的,只有导演自己心知肚明。摄影师也一样在拍摄之前就要事先计划好要怎么拍摄、如何设计。

摄影师的审美与普通人的审美不同。摄影师更多时候是透过镜头去选择模特,选择时会将场景、风格、效果等全部考虑在内。无论美丑,只要你符合当下的摄影需求你就是最好的模特,最靓的风景。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选择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当你经历很多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就是最简单的东西。24岁的龙涛聊起自己的经历时给人一种老生常谈的感觉,他的解释是因为比别人早入社会。起初他开摄影工作室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渐渐地这种坚持不得不向商业妥协。虽然人生随时都在面临选择时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是现实会一次次告诉你,你必须转变。除了摄影从单纯的喜爱变得商业,其拍摄风格依然自始而终。当作品获得别人称赞时,成就感是你做其他事情所不能代替的。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2

一、《踮脚张望》艺术特点分析

1、故事脚本与漫画语言的叙事特点

故事脚本是连环漫画的灵魂,漫画语言是故事叙述的表现手段。《踮脚张望》的故事内容,主要围绕着少男少女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舒缓自然,运用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重点描写了中学时代的孩子,在迈向成人世界之前,面临成长期的烦恼和人生的种种迷惘,寂地原著小说笔下的主角林晓路,单纯美好的中学生,虽然生长在一个单亲的贫穷家庭,自卑又内向、学习成绩差,但内心的爱和各种奇思妙想,却从未让她走入消极和孤独的角落,用她独特并乐观的目光看待成人世界里的感情纠葛,寻找着属于她的幸福答案。在诸多青春伤痕类图书大行其道的当下,该作品却以阳光励志、生动幽默的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手法,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

漫画家阿梗则结合细腻优美的绘画风格,运用了独特的漫画语言来表达故事的情节:一是风格的叙事性运用和情感化运用。《踮脚张望》中的剧情叙述比较缓慢,更多内容强调的是主人公心理活动和情感描写,因此阿梗利用格子的疏密来控制故事的节奏感与整体感,叙事性内容的格子多而平,故事叙述紧凑而不拖沓,情感化描述的格子少而简,描写心理活动细腻而动人,关键之处利用整个页面表现故事的高潮,巧妙地进行分格组合,在叙述的基础上营造起伏、转折与高潮,产生视觉上的跳跃,构成画面的节奏感;二是镜头语言的运用,在《踮脚张望》的故事中,作者常用慢镜头的视角来营造出少女惆怅与恋爱的情感气氛:慢镜头的运用能强化突出少女细腻的情感浮动,还可用于描绘林晓路的成长过程,如图1作者运用了慢镜头描绘出主人公林晓路一跳就转身从儿童变成了少女,这样的运用既优美又生动;三是符号与程式的运用,《踮脚张望》的主人公林晓路开始奇思妙想之时总伴随了一群兔子、玩偶与小机器人,这是区别于剧情叙事的一种特定的符号,另外还会用气体、星星、拟声词等来加强画面的语言效果,渲染出林晓路可爱独特的个性。如此的漫画风让读者爱不释手。

1、装饰与写实风格结合的绘画特点

《踮脚张望》属于青春校园类题材的连环漫画,运用装饰与写实结合的手法,精心打造了一个让人憧憬和向往的青春校园,灵动敏感的线条、精致美妙的图案、幽默童趣的细节,这些具有浪漫主义的绘制手法能让读者身心愉悦,作品中人物描绘采取了写实的手法,抓取青少年的动态中既生动又滑稽、直率又可爱的动作进行描绘,场景建筑的装饰风格将日常我们熟视无睹的校园也画得梦幻美妙。

二、心灵的诉说――《踮脚张望》创作成因

“在破蛹而出前的黑暗里,伸出手,我把跳跃在掌心的阳光给你。”寂地的脚本文字中,透露着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探索与体会,阿梗则用温暖的色彩柔美的线条为文字披上美丽的画衣。一个是学院出身的实力派漫画家,一个是“治愈系”的绘本小说红人,两人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两位作者都主张“用心和爱去创作”《踮脚张望》。阿梗认为《踮脚张望》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俗套的校园恋情直白简单,她更看重的是书里所描写的如何用单纯的心,去解决成长的中的烦恼与苦闷;寂地认为每个人的成长是幸福并痛苦的,“孩子们活在一个不用身体受苦,不用忍耐饥饿的大好年代,我们的心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孤独。所以那么多伤痕青春文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如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心灵鸡汤”,去抚慰物质充足下所带来的精神空虚,越来越多的孩子像一只刺猬,用叛逆与坚硬的外表隐藏渴望爱与关注的心,因此寂地认为一本恰如其分的励志漫画更容易接近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度过那个黑暗的时期破蛹而出,因而此书为现代青少年所接受,从而成为新生代连环漫画成功的代表。

三、新生代连环漫画家的现实关注与审美情趣的体现

画,是画家内心精神与表达的文化载体,日有所思画如所想,创作连环漫画的漫画家们也是如此。如今的中国连环漫画家大多来自80、90后的创作群体,创作人群不单只是专业的画家也有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参与,他们是中国最先接触新兴图像艺术与阅读连环漫画的一代人,他们对连环漫画的依赖情感和精深体验,就如老一辈艺术家对传统连环画的感怀与热爱一样,与老一辈画家严谨的政治教育题材不同的是,他们作品中所关注的更多的是青春与爱情、激情与奋斗、生命与理想等现实主义题材的自我现状解读,一并融入了他们对生活态度、理想情感及对人生意义与生命内涵的思考,如同《踮脚张望》对青春成长的再现与其抚慰忧虑的作用,新生代连环漫画家渴望通过连环漫画的手段去诉说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深彻入骨的情感,或是通过诉说来释放社会带来的压力与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这种诉说的欲望俨然已成为了新生代连环漫画家孜孜不倦创作的动力源泉。

总而言之,中国新生代连环漫画的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1、取材于本真的生活情态,连环漫画家们发现过于套路式模式化的老连环漫画创作,已经不能满足自我的艺术追求与读者的审美需求,他们开始从自我的生活视角出发,探索漫画故事类型创新的可能性,从身边的生活寻找和挖掘热点题材,加入读者喜好流行的绘画形式,进行加工与再创作,这样孕育出来的连环漫画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不同生活的体验,自然容易获得成功;2、诙谐人生的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漫画家的职业并不被世人所看好,经济收入地位并不高,但我们惊讶得发现,似乎每一位漫画家都拥有自己的一套幽默娱人本领,无论是无厘头恶搞,还是冷幽默滑稽。从侧面反映着漫画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对漫画事业的坚持,还把这份坚持与乐观传递给更多的人,这份精神不得不让人由衷敬佩;3、个体形象的自我映射,言为心声,画如其人,每个连环漫画家都用着自己的漫画语言诉说着自己的声音,无论是展现自我的生活状态还是幻想臆造的故事主题,都是漫画家个体形象的间接映射,反映着世人日常生活的质量与态度,这种无需对话就能快速将心灵思想转换为信息传播给他人的手段,正是连环漫画在当今拥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本质之一。

参考文献: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3

提笔写信时,我就在猜想着,此刻,你是不是又在捉弄人了,挽着碧玉似的柳条,将温柔的它们辫成你喜欢的大麻花,迎着五月的风儿,洗尽冬日的肃飒。自由的风儿,偏被你捉了来,你吵嚷着要风姐姐给你洗澡,风姐姐的脸儿一红,竟把漫山的花儿吹红了身。重瓣樱花,娴静如水,像幽兰的心那样干净,叠碎的言语在空中纷飞,这样的柔情可让你看不惯。你必定承受不了这样的温情,你气呼呼的拉着风姐姐,拼命的摇晃着樱花树,可了不得了!樱花妹妹被你惹的直哭,粉红的滚圆的泪珠簌簌的落下,喜的泥儿们赶忙接受这份大礼。山柳菊也必定会打抱不平,她虽为一小女子,却是女丈夫,她的旷世宣言至今还放在花语王国最惹眼的地方。黄澄澄的飞针在你的四周散开,它们都让你给挡下了,你高兴的手舞足蹈,笑弯了腰,我呢,在这个所谓的远方,也笑了,笑出了眼泪,笑疼了心。举起右手,映着灯红酒绿,极力地踮起脚尖,望着喜悦的你,好想好想告诉你,我,流泪了。

你这个淘气的孩子,在山花烂漫时,揉着鸢尾优雅的心,捧走了千鹤芝草的美丽,又悄悄地偷走了樱草的初恋。金凤花呢,在离别的日子,我竟忘了他和你是一伙儿的,两个坏小子,你们又在淘气了。青涩的李子都教你们扮成了熟透的样子,沉甸甸的压在枝头,招惹路人嘴谗,一伸手,摘一个最大的,圆圆的,一口咬下,哎哟,酸的牙疼。但,在沉甸甸的枝头,在金色的光晕下,我踮起脚尖,好想好想告诉你,酸在嘴里的是李子,甜在心里的是你。

我轻轻地踮起脚尖,仿佛看见你夏日的身姿,你长大了,是一个极其张扬的女人,甩着金灿灿的麦浪,教唆知了吵闹,不许人们睡觉,只和你一处玩闹。可有时,你又疏懒着身子,躺在沉蕴的大地上,望着天边的云朵,诞出丝丝晶莹,想必你定是看见了诱人的食物。在你金黄的波浪卷下,我踮起脚尖,好想好想告诉你,这样的夏天,你很可爱。

我轻轻地踮起脚尖,努力地寻找你的影子,现在,轻轻地写下对你的爱,想象着你柔和的秋,天气深肃的冬,不曾想,又别了一个春秋。

渔舟唱晚,又想起你的脸。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4

“我和别人一样吗?”

你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得到的答案都无一例外地让你失望——是的,只是一个一般人。

苍白的脸颊,薄薄的嘴唇,齐眉的刘海,眼睛里总隐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长相平平,成绩平平,性格沉默,生活,波澜不惊。

可你也想成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一个受人瞩目和羡慕的人。

可你除了略带忧郁的气质和满满的渴望以外,似乎一无所有,身无长技。

你,站在舞蹈教室外,看着她,传说中的校花,在《天鹅湖》的音乐下,翩跹起舞,踮起脚尖,优雅地转着圈,像极了高贵的天鹅,光芒四射,刺痛了你的眼睛。

回家后,你赤着脚,站在镜子前,张开双臂,踮起脚尖,试着转圈,却意外地扭到了脚。你坐在地板上,揉着脚踝,苦笑着,心里的一束光亮,彻底消失。

果然只能当一个一般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你认命地想。

第二天,全校甄选话剧《红楼梦》的演员,班里正在热切地讨论,毫无疑问,她成了薛宝钗的不二人选。你站在圈子外,轻叹一声,转身,离去,不属于你的世界,何必关心。却被叫住了,“你可以出演林黛玉吗?”你惊讶地张大了嘴,摇了摇头:“我不行的,只是一般人而已,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声音逐渐小到连自己都听不见。“谁说的,你的气质就很适合啊。”大家纷纷附和。热切的希冀的眼光向你投来,你无处可逃,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你告诉自己:“搏一回吧。”

于是,你努力地背台词,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反复地看电视剧《红楼梦》,甚至连做梦梦到的,都是林黛玉……

几经排练,终于到了上台的时候,你的手心微微沁出汗来,不停地发抖,你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就搏这一回吧。”

当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你突然放松了,台下那么多期待的眼神,台上那么闪亮的聚光灯,你的心底萌生出了一种叫做自信的幼苗。你,终于也和她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了。你,终于也成了受人瞩目的人了。

这一刻,你,光芒四射。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5

在所有的白日与黑夜?

从每一个春天与秋天,自过去到今天直至明日。

在游吟诗人缓长的吟唱中,你长发飞扬,舞步滑移,

前一步,后一步,命运从脚下延伸。

谁能解释这神圣与荒唐的距离,

赞美与里,火光扑朔迷离。

你的目光起伏于尘埃之间,

掠过了地狱的火焰,触摸到天堂的羽翼。

月神同日神交错中的叹息,

是因为新发的绿叶还未从眼中凋落,白雪便覆盖了眉目。

生同死,足尖踩乱了所有谜面与答案。

从平原到高山,从沼泽到荒漠,

穿越黑暗,穿越光明,仿佛逃离,仿佛沉溺。

你踮着脚尖,旋转再旋转,

合着张扬的舞曲,表情凝重,仿佛与神共舞,

脸上带着早已被人类遗忘了的虔诚。

金丝缎带装饰着青春,岁月在裙袂上流淌。

上一支舞与这一舞间,能否听到花朵开落的声音?

我们在俗世中见过的美丽女子,或者美艳,或者傲慢,或者热情,或者温驯,她们能够承受我们赞赏热烈的目光,却无法承受我们不敢趋近的仰望。因我们知道,她们纵使皮相光鲜、千娇百媚,却终也是这俗世中的人儿,有着同你我一样的悲伤与欢喜。然而当冯英向我走来,我甚至控制了呼吸的速度。她不似这红尘中的存在,那样的高贵、寂寞和美丽。浓黑的头发只是随意绑成了辫子,一袭墨色冷清的长裙,挺直的背、微微仰起的带着坚毅弧度的下巴和轻盈的步伐,她在用每一个瞬间和整个生命向我们展示:什么是只属于芭蕾的高贵和美。

喀索斯的梦境

神话中的喀索斯总是在寻找着自己的倒影,而那年的那个小女孩总是在寻找着镜子。她对着镜子舞动小小的胳膊与手,皱着眉挑剔着自己的不完美,或者偶尔欣喜间发现自己的美丽。懵懂中的她唯一的爱好,就是寻找美的方向,这是童年的冯英。

小小的冯英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花。她能歌善舞,爱唱爱跳。4岁开始,冯英就跟着街道文艺宣传队一起到处演样板戏,那时候,她扮演的是小铁梅。直到10岁那年,北京舞蹈学校的老师去到哈尔滨她就读的学校招生,冯英的芭蕾人生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只是那年的冯英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开启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她还不知道这个故事里有着最美的王冠、白色蓬蓬裙、粉色的缎带舞鞋、王子与公主的动人故事,不知道这个故事里也有着最入骨的寂寞与最难承受的坚持。挑选冯英的老师们也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日后将成为戴爱莲先生口中的“芭蕾舞世界级明星”。

回忆起十岁那年的考试,冯英如今还记得一个仿如钥匙般开启故事的细节:在经过层层的选拔后,最后只剩下了几个小朋友进行最后的面试。面试中,北京舞蹈学校的老师拿出了一双大红色的芭蕾舞鞋让冯英穿上,试着踮起来。那时的冯英还不知道什么是芭蕾,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学习的正是芭蕾,她只是―下子就被那双漂亮的红色舞鞋吸引了。穿上舞鞋的冯英慢慢的踮了起来,老师说:“腿弯了点儿,再直一点好吗?”于是冯英慢慢的伸直了褪,挺起了背。看见老师笑容的一刻,冯英知道:自己被选上了,以后自己就能穿着这双神奇漂亮的鞋子跳舞了。

在这次考试中,还有一件冯英当时不知道的事:老师们看过了冯英的脚,脚背不够拱、脚心不够凹,担心冯英会立不起来,才让她穿上舞鞋试试。冯英没有想到自己的脚会在日后给她带来那么多的痛苦与磨砺,她只是怀揣着对首都的向往、对那双红色舞鞋的向往,一个人收拾好行李,孤身来到了北京。

她比烟花寂寞

1973年,11岁的冯英成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进了舞蹈学校,冯英才开始了解什么是芭蕾――那是一种要踮起脚尖跳的舞,美极了。当然,与这极致的美同随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痛。

有人说:“芭蕾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它通过对人体的极限‘摧残’而达到塑造芭蕾的极致美。”在舞蹈学院上二年级的时候,学员们开始练习穿芭蕾舞鞋。求“立”心切的冯英开始拼命的练习,结果很快脚尖就被磨破了。血水把脚尖和袜子粘在一起,每次脱舞鞋都要忍着钻心的疼。脚尖刚开始磨泡的时期,即使不穿舞鞋也疼痛难忍,每次上场之前,冯英都要把自己的脚在地上猛劲儿地跺,一直跺到麻木了,疼痛也就减轻了。

然而当回忆起这些,冯英却并不觉得是苦。“如果你不热爱它,或者没有那么热爱它,那么这样的过程一定是痛苦和难以忍受的,但是当你热爱它,热爱它如生命,就不觉得是苦了。因为你知道,今天所有承受的苦,都将蜕变成明日的美。当你想象自己有日可以站在舞台上,演绎那些充满着真善美的故事,与其中的角色一样在真情、真善、真爱的故事中表达这极致的美,你就会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冯英微笑着如是告诉我。

倔强的冯英总是付出着比他人多于几倍的刻苦与勤奋。芭蕾舞的高速旋转、大跨度腾空,都要求演员有良好的脚尖功夫,冯英除了正常训练外,还额外增加训练量,几乎每次都练到脚尖失去知觉。即使是在星期天,大家可以休息了,冯英也还是要给自己加课时,人家做32个pirouette旋转,冯英一定要练够64个还要在周围摆上各种障碍物,如果旋转过程中偏离原地,就会被撞到……

然而这些,还都仅仅只是肉体上的痛苦。与其相比,仿若永恒般的寂寞与孤独才是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更难以承受的。在长达六年的舞蹈学校生活里,冯英的周末总是独自度过的。她去借来厚厚的文学名著:《红与黑》、《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一个人在训练完之后静静的阅读。她知道,一个优秀的芭蕾舞艺术家,不只需要完美的技术,更需要对剧中人物的深刻揣摩和高贵的气质。于是她大量的阅读,她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世界名著,可以更明白自己所要演绎的人物的内心,更希望通过这大量的阅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富、厚重起来,不再如一般舞蹈演员般单薄。

在这六年里,冯英仿佛一个苦行僧般修炼着。她压抑住所有属于花样年华中的对浮华与玩乐的欲望,只留下了对于美和艺术的欲望。她不停的训练,不断的阅读,从内到外的修炼着自己,享受着这份独属于她的寂寞与孤独。艺术就是她的宗教,极致的美就是她的信仰。她贡献出了所有本该属于青春的欢快,如最虔诚的僧侣一般,在孤独与痛苦的修行中,静静聆听着这宗教与信仰在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与指引,享受着这份只有她才可以感受到的,神秘的快乐。

奥杰塔的蜕变

高傲的公主奥杰塔展开双臂,踮起脚尖,向上飞跃,双臂伸展,仿佛轻盈的翅膀,挥舞着旋转着。偶遇王子,她翻动手掌挡住脸部,回避着陌生人的目光,显露出羞怯腼腆的姿态……这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经典场景常在冯英的脑海中浮现,她17岁时首次登上舞台所跳的第一场芭蕾舞正是《天鹅湖》。

毕业后的冯英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央芭蕾舞团。1982年,她被派往法国巴黎歌剧院进修一年。在法国的一年里,冯英完成了她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首席之前的重要蜕变。

在法国的日子里,冯英接受了著名芭蕾大师

和编导mauriceBejart、RosellaHightower的指点,更重要的是,她尽情享受着这艺术之都带给她的改变。每天清早,她搭乘地铁去学习芭蕾。下课后,她会买一根如指挥棒似的长面包,在图书馆借一本厚厚的书坐在塞纳河畔阅读,看着犹如油画般美丽的城市。她常常去卢浮宫、去圣母院、去教堂、去博物馆,一待就是一整个下午。她也常常溜进歌剧院,躲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看演出,或者看街头艺人的表演。这所有的一切都仿若一次洗礼般,积淀着她更加厚重高雅的气质和丰富的见识。一年后,冯英完成进修,回到了中国。更加优雅、更加美好的她迎来了似乎与自己灵魂重叠的奥杰塔。

回国后的冯英,以扎实的艺术功底、近乎完美的技艺投入到表演中,先后主演了大型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希尔薇娅》、《吉赛尔》、《堂・吉诃德》、《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芭蕾舞剧《林黛玉》、《鱼美人》、《雁南飞》、《杨贵妃》、《红色娘子军》及《小夜曲》、《古典女子四人舞》、《天鹅之死》、《黄河》、《雷蒙达》等芭蕾精品。1986年10月,她作为客座艺术家与巴黎歌剧院明星同台献艺。正在法国的我国老一辈舞蹈艺术家戴爱莲激动地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是比拿大奖还要高的荣誉。”因为它标志着芭蕾的故乡已经承认冯英进入世界级明星行列!

她可以是《天鹅湖》中高傲的公主,也可以是《红色娘子军》中奋起抗争的琼花:她可以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也可以是忧郁悲伤的林黛玉。此时的冯英,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然而就在此时,冯英再一次跳起了她初登舞台时的《天鹅湖》,告别了这个她如生命般热爱的舞台。

最后的pirouette

1996年,冯英跳着《天鹅湖》完成了自己舞蹈生涯的告别演出,在这场演出中,冯英旋转出了无数个完美的pirouette,然而最后一个pirouette,她留给了自己。转身间,她告别了这个满载鲜花、荣誉与梦想的舞台,让年轻的奥杰塔接替她站上去,继续这个美丽的故事。

冯英知道,在舞台上只有一个女主角,她不下来,年轻的演员们就上不去。自己曾经也体会过无法出演主角的痛苦,所以更加知道机会对于年轻的演员们来说有多么的宝贵和重要。含着万千的不舍,她告别了这个她为之奋斗了数十年的舞台,投入到芭蕾教学中,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年轻人,手把手培训着他们,期待着他们能够比自己更好。

现在已经是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的冯英,身上流淌着的依然是独属于艺术家的那份高贵、寂寞、甚至略带一些孤傲的优雅气质。只有当她微笑,当她与团员们细致耐心沟通的时候,我们才能记起,现在该称呼她为“冯团长”了。冯英说,这个角色的转变自己也适应了很久。过去作为一个艺术家,独善其身即可。可以维持自己的清高,享受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但是现在不同了,需要打开自己才能更好的为这些年轻的演员们服务,为他们尽量的扫清障碍,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坚强和倔强的她如今把“团长”这个身份,犹如当年对于艺术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修行。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6

七岁的妹妹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秀秀,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般的清脆。我与她之间的趣事,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每一件事都深深地刻在我心中。

我还清晰地记得她在我家挂浴巾的那一幕,是多么令人感动呀!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妹妹一起淋浴。淋完后,妹妹那娇弱的身躯离开了我的视线。当她穿完衣服后,想把浴巾挂起来,因为个子娇小,于是,她一手向上伸,一手用力地在墙上撑,绷直的双脚踮得高高的,活像只青蛙般的趴着墙使劲,我忍不住就破口大笑。

聪明的妹妹开始改变战术,她拿着浴巾的一端,用力地向挂杆上抛,浴巾不仅没听她的话挂到原处,还防弹回来打到妹妹的脸上,打得她的脸庞生疼生疼,只见她用小手揉着红红的脸蛋,生气地瞅着高高的挂杆,翘起嘴角,我捂着嘴偷偷地笑了。

耳聪目明的妹妹并没有这么容易就放弃,这次她改用跳的方法。只见她双手拿着浴巾,双眼死死地盯着挂杆,双脚半踹,做好了起跳的姿势。她连蹦带跳地向上跳,可是她实在太弱小了,跳来跳去,仍然靠不着。望着地面溅起小水花,我心里正为她担心:地面又湿又滑,她再这样下去,准会摔跤的。果然,不出我意料,妹妹刚着地,便前俯后仰,“扑通”一声,摔了一大跤。我既紧张又心痛地问:“妹妹,你要不要紧?别这样啦,我很快就淋完,你等等我吧!”她竟然说:“不要紧,不就摔了一跤嘛,我一点都不疼。”没想到她刚站起来,却又摔了一跤,像四脚朝天的螃蟹一样倒在地面上。我大声喊:“妹妹……”话还没说完,她居然又站起来了,再次重整旗鼓,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上跳,她那惊人的举动,真使我震惊。我看傻了眼,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多么令人敬佩呀!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7

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去形容观看完《天鹅之死》后的心情,夹杂着失落、惋惜、与敬佩。这部出自福金之手专门为巴普洛娃的惊世之作,由芭蕾舞大师巴普洛娃极其细腻的表演与超凡的舞蹈天赋,而淋漓尽致地演现出死中求生的天鹅形象,它不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巴甫洛娃那种纤细,娇柔,略显忧伤的神态来表演出的"天鹅"深深地印在了许许多多观众的心里。它并没有过多地渲染"天鹅"对死的不安和绝望,而是着眼于"天鹅"对生的渴望和热爱,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谱写了一曲生的恋歌。

《天鹅之死》,凄雅的意境伴着大提琴演奏出的抑郁的旋律,以及舞蹈演员优美柔软的肢体动作,向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宁静皎洁的月色下,一只白天鹅忧伤地抖动着翅膀,在湖面上徘徊。白天鹅身负重伤,但她渴望重新振翅飞向天际。她轻轻地抖动翅膀,艰难地立起足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飞离湖面。但由于精疲力竭,白天鹅缓缓屈身倒地,渐渐合上双眼……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震撼于她美丽动人的身影,震撼于她对蓝天渴望的眼神,震撼于她踮起颤动的足尖,最震撼于它与死神的搏斗中抽尽全力抖动的翅膀。

每一次的翅膀的抖动,都寄予它那在空中飞翔的梦;每一次脚尖的踮起,都蕴藏着它对生命的希望。它为了能够重返天际而努力着、坚持着,它忍受着痛苦,与命运在搏斗,与死神在抗争。在它那一次次抖动翅膀,一次次踮起脚尖后,它还是没有脱离湖面,它那双虽已疲倦的翅膀仍在抖动,为了它心中的梦,哪怕只有一丝生的希望,它要坚持下去,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那么一种想法曾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它没有那么努力的尝试,是不是就不会死?或者已经知道死亡临近,为何不静待死亡,静静的享受最后的安逸,而要在那之前忍受着痛苦?是求生的力量支持者它,它是与命运在搏斗,与死神在斗争。虽然结局是悲伤的,但至少有尝试过,有努力过。

《天鹅之死》所描绘的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湖面上艰难挣扎,最终默默死去时的神情,也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搏斗精神。

生命短暂,生活中的我们却时常抱怨生命不够刺激和精彩,抱怨身边的一切都太过平淡,还有很多人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轻易的放弃生命,以为死亡能逃避一切,然而这只是幼稚的想法,死亡能代表什么呢,或者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生如夏花。

生命存在的过程本身便富有魅力,然而,很多人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方才深感痛惜,总是要到年迈时才深觉遗憾和悔恨。那些轻视生命,视其为无物的人,可知世上有多少人每时每刻在死亡的边缘与死神搏斗,那种强烈的求生愿望,足以让每个人为之震撼与感动。

我们本该庆幸自己拥有美好的青春年华,庆幸于自己还未有白天鹅那般的飞翔经历,可以毫无顾虑地张开生命赋予我们的羽翼,努力追求生活,热爱生活。即便无法做到毫无遗恨地离开这世界,也应该竭尽全力去奋斗,减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遗憾。放下高傲的姿态,用心去感悟这个本有魅力的世界,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趁着年轻,去拥抱生命。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8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议论文讲求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证明过程”,作者的观点能否得到读者的信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是否善于分析。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议论文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

1.归纳分析

归纳分析,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它通过分析个别的事例,从而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有这么个传说:有位师傅,想考一下自己的两个徒弟。他给了两个徒弟每人一箩花生,让他们剥开花生,看看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大徒弟不加思索,急忙走到箩筐前,抓起花生,一个一个地剥了起来。小徒弟则不然,他想了一会儿,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他先挑选了几个饱满的和不饱满的花生,又挑选了几个单仁的、双仁的和仨仁的花生,再挑选几个大的和小的花生,合在一起也就是十几个花生。不一会儿,他就把这些花生剥完了。他发现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花生都有粉衣包着,于是,他认为这一箩花生的仁都有粉衣包着。大徒弟忙了一天,才把一箩花生剥完,结果发现这一箩花生的仁都有粉衣包着。尽管徒弟二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可是,从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师傅不难看出到底哪一位徒弟更聪明。

在这个传说中,徒弟二人都用了一种叫做归纳的逻辑方法。大徒弟之所以不如师弟解决问题快,只不过大徒弟采用的是完全归纳法,而小徒弟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作文中使用归纳分析法,应采用不完全归纳,一般只需列举三四个实例。至于用来归纳的事实,叙述时可灵活掌握。既可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先提出结论,再做举例分析。

2.演绎分析

演绎分析,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的分析。它由一般性原理出发,作出个别性的论断。在分析中,普遍性原理是依据,而个别性论断是论点。演绎分析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凡生命力顽强的事物,都可以在逆境中得到种群的进化”(优胜劣汰),得出“人类不能太追求安逸享受,而使人类素质降低”的观点,这里运用的就是演绎分析法。演绎分析用到作文中,往往能使论述的逻辑性大大增强。比如,在以书信体(比如写给同学,)写作“诚信”话题作文时,就可以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健全的人格,离不开诚信”(亦可举出若干实例),继而做出“你应该勇于承认撒谎的过错,以使自己的人格不滑坡”的结论。此为演绎分析。

3.归谬分析

上面讲到的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多用于立论文章中。对于驳论文章,“归谬法”往往更容易出奇制胜。归谬分析,不是直接分析对方观点如何错误,而是顺水推舟,按照对方的逻辑和思路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使其论点不攻自破。在分析中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不但能一矢中的,增强论辩的说服力,而且能形成强烈的讽刺,使话语风趣幽默,增加论辩的趣味性。如,俄国19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应邀出席酒宴,十分讨厌酒宴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主人问:“今晚演奏的全是高尚的流行歌曲,难道你不愿意听吗?”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主人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赫尔岑微笑着说:“照你这么说,那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主人哑口无言了。“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等于是说“凡是流行的都是高尚的东西”,赫尔岑假定其真,导出“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这一十分可笑的结论,从而使对方观点的荒谬彻底暴露了出来。

当然,议论文中的分析方式不一而足,限于篇幅,此不赘述。不过,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式,都不可违背辩证法。只有用发展、变化、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及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观点更符合实际。

二、经典片段

1.听:“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踮起“研究”脚尖,向开普勒学习,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袁隆平踮起“道德”脚尖,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2009年湖南高分作文《踮起脚尖》)

简析:这段文字采用了归纳分析法,由牛顿(踮起“研究”脚尖)、袁隆平(踮起“道德”脚尖)两个实例,归结出了“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的观点。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为人民服务》)

简析:这段话中就包含着完整的演绎分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则是结论,是论点。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鲁迅《拿来主义》)

简析:该段文字是“归谬论证”的典范,姑且承认“送出”的可取性,然后,引申出“几百年之后”子孙所要陷入的“尴尬”,就把“送去主义”的荒谬揭示了出来。

三、实例解析

如“行走与飞翔”话题作文:

大部分学生,都是分别分析“行走”与“飞翔”的各自特点,得出自己的结论。如下面的例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行走;心系百姓的“惠民工程”,也是行走;川藏公路、京九铁路等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将人类行走之路延伸,更是行走。行走的特点是实实在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飞翔;着眼未来的“希望工程”,也是飞翔;“神六”“神七”等现代版的“嫦娥奔月”,将人类飞翔之路延伸,更是飞翔。飞翔的特点是超凡脱俗。

这个片段采用了归纳法,分别用三个实例,归结出“行走的特点是实实在在”“飞翔的特点是超凡脱俗”。有的同学则使用了演绎法,同样可以演绎出妙文,如下面的例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好男儿志在四方。大凡有远大志向者,谁不渴望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更广阔?父母、老师以前对我的谆谆教导,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是让我坚定选择飞翔的理由。(王旭《没有理由不飞翔》)

这个片段采用了演绎法,让人们明白了作者何以坚定选择飞翔的原因。当然,也有些同学别出心裁,采用归谬法,写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字。如下面的例子: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9

你瞧,只见东面的***弯着腰,双手紧握扫帚,一丝不苟的扫着,脸汗水也顾不上擦一擦。那边的***负责擦窗户,但由于个太矮,他只得踮着脚尖擦,当他看到他自己把窗户擦得光明透亮,他舒心地笑了!

“看,那不是我们的班长**吗?”“是啊,平时特别爱干净的她今天怎么也来参加大扫除了?”一阵对话声引起了我对**的注意。我抬头张望,发现她正在那擦垃圾桶,开始还挺顺利的,可是刚擦一半,几张牢牢粘在垃圾桶上的纸便擦不掉了,于是她去向老师借了一把铲子,先浸上点水,再刮。不一会,这几张纸全被她刮掉了。

大扫除结束后,校领导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说:“你们不光是爱学习的好学生,还是干活的小行家啊!

大家听了这话高兴极了!决定以后再接再厉,1要好好学习,2要学会干家务活。决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重望!

踮脚张望的时光篇10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去一家银行面试,却怎样也无法透过,他没有丧失信心,在又一次面试中,他发现门口有一枚大头针,就随手捡了起来,恰好这一举动被进门的行长望见了,当场便录用了他。当他有些疑惑不解的问行长时,行长说:“大头针虽然微不足道,但体现出一个人的细节观念,银行这个行业,只有注重细节的人才能够干的更好!”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体会1一路迤逦而来,不管经历了多少旖旎风景,那些画面却永驻心间。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那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始终未随着时光的逝去而被遗忘,在脑海深处仍触手可及。

月不知不觉地爬上中天,把清凉洒向大地,暗蓝的天空伸出长臂将大地拥入怀中。夜拉开了帷幕,那迷蒙的月色笼罩着大地,显得一切都那么宁静与安详。

“明关就是军训啦,避暑的药放在背包两侧,记得按时吃;还有袜子,每天记得换;那个水杯太小了,我重新买了一个;还有……。”母亲喷喷叨叨地念着,我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妈,我知道了,您别再念叨了!”但母亲好像对我的不耐烦熟视无睹,把我的书包和行李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着。时不时又唠叨几句,叫我好好照顾自己。突然我的目光落在了母亲手中的一罐炒虾仁。

自打我到镇上与父母一起生活就离不开母亲炒的虾仁,每逢回乡下都要带上些与爷爷奶奶分享,母亲知道我喜欢吃虾仁,早上很早就起床去集市上购买,酝酿到现在,那诱人的味道早弥漫到整个厨房,直冲我的房间。母亲把我的行李检查完,便立即捧来我的最爱。玻璃罐子里面装着我最爱的炒虾仁,那虾仁虽然有盖子严实地盖着,但味道还是十分的厚重。那时已是十点钟了,我有些困倦,当母亲把玻璃罐子递给我时,我竟没有接稳,一声脆响——玻璃罐子碎了一地。虾仁全撒了,母亲见状,连忙蹲到地上捡,就在那一瞬间,我愣住了,低头向下看,却只看到了母亲头顶依稀的白发与黑发相间,细数密密的大概有十多根。那一刻,母亲的白发与两鬓的汗珠仿佛被无限放大,定格在我心中,不知为何,泪水竞夺眶而出。我赶忙拭去脸上的泪水,蹲下去与母亲一起检玻璃碎片,那个细节普通且不易被人察觉,但却在我心中刻下了不前磨灾的印记。

我知道,我检起的并不是玻璃碎片与虾仁儿,是母亲的爱与岁月,我捡起几个虾仁情不自禁塞连嘴里。那二刻,我仿佛品尝到所有的幸福。我从中品出了母亲爱的简明与甜蜜,品出了岁月的沧桑。那个令人难忘的细节,给予了我对爱的启发,让我挥洒笔墨,书写爱的定义。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体会2“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并造成巨大的影响。

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如同那蝴蝶,看似微不足道,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作业,抓紧的同学在学校里就已经把回家作业做完了,懒散而爱磨蹭的却连课堂任务都没结掉。如果你一天差别人0。1,那过了一个学期、一年、一段小学时光,你与同学的差距还是简简单单的0。1吗?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让别人琢磨出他的本质。一天中午,老师在吃饭,有一名同学就把他的作业本扑在了老师的碗口上;还有的对老师的吃饭视而不见,依旧嚷着:“给我批一下作业。”从这也能看出他们的性格缺点。我们应该谨慎地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不因忽略细节而失败。

长大后,不,应该说是从有了个性,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抑或一个动作,都是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随时会引起一场“龙卷风”。“龙卷风”是好事也好,是坏事也好,取决于你的行为——也许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体会3俗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何深层次的素质。

一个细节可以改变一生。罗素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无影无踪;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可见是多么重要!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象“差不多”先生一样凡事不求细节,那后果自然可想而知。转椅歪了,周恩来随手将它扶起,却成就了一个品牌。西班牙思想家巴而塔沙.格拉西说:“完成一幅完美的画很难,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只要一个细节没有画好,这幅画就功亏一篑!”所以,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影响着它的完美与否。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细节成就孩子完美的人生。曾经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哲人,记者问他:“你一生中最受益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一定回答是实验室。可他却说:在幼儿园。他说:不拿别人的东西,不乱发脾气,坚持不懈,勇于说对不起等,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多么重要,一个人如果不注重细节,注定要失败。注意细节的人会有一番大事业。纵观历史的发展,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就也就是与他们的小细节分不开的。法布尔从不放过每一只小动物的动作细节,最后终于写出了《昆虫记》一书。注重好的细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现在注重良好的细节----才能成就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会令你一生受用无穷!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体会4夜已经来临,我倚在床边,没有丝毫的倦意。我出神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幕,不知名的小虫在喁喁私语。寂静的月光浸湿了我冰凉的心。整条街都沉睡了,可我的妈妈还没有回来,而今天,是我的生日。

泪水划破脸颊,锋利地刺入我的心。妈妈,你还在学校里么?今天是你宝贝女儿的生日呀!妈妈,您每天起早贪黑,每天用嘶哑的嗓子为你的学生上课,可是您忽略了我的存在。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就不能早点回来看看我的成绩单,夸我几句么?

窗外的树叶哗啦啦地响着,起风了,墙上的钟滴滴答答地转动着,我绝望了。

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来?或许,在妈妈的心里,我的地位远远不及您的学生;或许,妈妈根本就不爱我!

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泪水浸泡着我的心……

轻轻的,我听到了锁眼转动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我翻了个身,故意把被子抖落到地上。既然你不爱自己的女儿,我何必怜惜自己呢?我狠狠地想。

门开了,没有脚步声!我的心一下子皱紧了。紧接着我的房门把手转动了,有人进来了,可是依然没有脚步声!我的愤恨瞬间被好奇与恐惧代替,这是怎么回事?

我听到了呼吸的声音,我感觉有人缓缓地在靠近我。我紧闭着双眼,我感觉我的被子被人抱了起来,然后重新地盖在了我的身上。一双粗糙的手扶过我的肩膀!啊,是妈妈。只有妈妈那双常年握着粉笔的手才会如此粗糙!我微微地睁开眼,偷偷地看了一下地面。我恍然大悟,我的眼泪刷地又流了下来。原来妈妈一直踮着脚尖,怪不得听不到脚步的声音。

我隐忍着,看着妈妈踮起脚尖一步一步地退回门口,多么的滑稽可笑!可我笑不出来,妈妈踮起的脚尖已经一步步地踩过了我的心田。

妈妈,我的好妈妈,就算您今天忘记了我的生日,但您那双在黑暗中踮起的脚尖已经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呀!妈妈,多少个夜晚,您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可妈妈那踮起的脚尖每天都会温柔的踏入我的梦乡。妈妈不会跳舞,但是她踮起的脚尖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芭蕾舞步!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体会5记得小学做语文卷子最让我犯愁的题就是默写。背诵得准确,也鲜少写错字,可总是将标点符号写错。有时一张卷子,可能就错了几个标点,语文老师便对我说:“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偏在小河沟里翻船”。然后罚我重写。我不止一次埋怨过她不给我满分,但每一次期末考试成绩,都让我感激她的教诲。

毕业多年,儿时的事有许多都已模糊,只是那句“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偏在小河沟里翻船”一直清晰的留在脑海。

其实认真想想,人生中又有多少大风大浪呢?我们毕竟都是凡人,承担不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更不能像耶稣基督一样,救赎全人类,我们只能是过好自己的小生活,实现自己的小梦想。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小梦想,我们就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要每个人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全人类就能得到救赎,得到幸福。

可事实上,我们有时连我们的小梦想都完成不了,继而也过不好自己的小生活。这是因为在这些小梦想下,在这些小生活中,还有更加细致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完善。有时它细小得每个人都不屑一顾,细小得看起来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么细小的一件事对我们有多大影响。它可能小到影响你午饭吃什么,也可能大到决定你的命运。正是因为“千金难买早知道”,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常常听到一句话:习惯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看似是一句空话,但生活中却表现的淋漓尽致。曾经有过这样的同学:不论何时答卷,从来不会在卷子上留下划痕;不论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从来不会算错;不论单词多少,一个都不会背错。老师说:“这是一种意识,注重细节的意识。”这种意识,小到也许只是一次听写,大到或许能影响高考,影响人生中每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