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37:09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1

仲春初四日,春*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春分》(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3、《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4、《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5、《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6、《癸丑春分后雪》(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7、《踏莎行》(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8、《南乡子·春分》(相城寒雨客)

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踏春不见卧盼蓠。

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宜兰伴窗翠正好,笑扬。牵纤菜花青径香。

9、《蝶恋花》(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诵读,为学生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重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欣赏。古诗作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重点与难点,需要教师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好古诗进行探讨。

一、注重诵读,体会语言之美

诵读是语文课堂经常会用到的手段,在进行小学古诗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诵读,让学生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语言之美,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自行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范读,之后再进行领读,在学生熟读之后进行讲解。教师在进行范读时,主要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学会给古诗断句,并根据教师范读的情感体会古诗的感情基调。教师在进行领读时,需要学生关注古诗词句的韵律美,体会古代文人在写作时语言运用的娴熟。经过多次诵读,学生就能在整体上对古诗有一定的感知,在之后教师进行讲解时能够更为迅速的理解古诗的含义。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朗读、个人朗读,根据古诗难易程度的不同选择更适合的诵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语言之美,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例如,在进行《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的教学时,由于这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且古诗用语、含义较简单,教师可以选择在进行一至两次的范读之后,有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和个人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这首诗的特点,并体会作者利用数字写诗的特色,体会古诗语言的魅力。让小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古诗的时候就体会到古寺中所蕴含的美感与趣味,让学生更乐意学习。

二、创设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古诗由于是古代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与现代人的写作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小学生在接受起来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就应当注意在进行古诗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古诗之中,体会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以及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首先对古诗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深层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对与这首古诗相关的内容进行查阅,特别是与其创作背景相关的内容。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查阅到的各种资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首先理解所学古诗的创作背景,从而在大体上理解作者在进行古诗创作时的情感。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也需要教师描述给学生,但仅仅依靠语言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与之相关的环境,并引领着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去欣赏古诗,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古诗的精髓。

例如,在教授《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或者公园里参观,边欣赏春景边学习古诗。这样学生就能够将古诗与实际的春景相联系,并真正体会到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内心的感受,并与作者达到共鸣,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作者对春天的歌颂交融在一起,更为准确地理解古诗的含义。这样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学生就能够更为顺利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并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将自己想象成古诗创作之时其中的一员,真正的做到与作者达到共鸣,提升古诗教学效果。

三、形式多样,提高文学素养

小学古诗教学还应该将形式丰富多样化,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特别是对古诗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古诗进行拓展,为学生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古诗,留给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与讨论,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拓展。还可以利用古诗,将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丰富,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扩写、故事新编、续写、改编课本剧等,不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形式多样的作业的同时自主的去搜寻与之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在进行与古诗相关的拓展时,不需要局限在学习更多的古诗上,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与作者相关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对古代文人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古诗的主题,向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各类奇闻异事,让学生感受到古诗并不是古板的,学习古诗的过程是十分有趣的。

例如,在学习《出塞》一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龙城飞将”的故事,并给学生播放有关古时候边塞将士守卫边关,并与外族抗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边关将士的英勇豪迈。还可以将整首诗的格调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就能够拉近故事与小学生的距离,并提升其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诗教学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好诵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给学生创设情境,更为深入的理解古诗的含义,还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这样能够提升古诗教学的课堂效果,也帮助小学生学好古诗,提升其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勇奇.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26)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对策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古诗文,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与理解我国优秀文化。语文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应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应是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的融合。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使古诗文教学课堂更有魅力呢?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开放的教育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古诗文。

1.教学手段参与,激发兴趣。由于古诗文的字词句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语言习惯有很大差距,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直观地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与情感,更好地克服这些困难。(1)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体验古诗文学习乐趣。(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3)教师注重语言艺术。这里的语言艺术不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理解、品位古诗文的语言艺术,更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重语言艺术。

2.启发想象,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对于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这要求欣赏者应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的想象,联系实际生活和多种生活经历分析、理解、领悟诗的情景美、形象美,从而享受古诗文的意境美,提高审美能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诗意课堂

1.创设诗意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诗意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想象是活跃的,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灵动的。诗文的创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情与景的水融,是情与物的激情碰撞,是心与境的契合无间。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一首好的作品。因此,在学习一首诗的时候要做到这三者的融合。

2.古诗文教学,重点把握三个层面。古诗文教学要重点把握三个层面,即第一个层面是文字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文化层面。所谓文字层面,就是在古诗文教学时做到字字落实。比方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是要把这首诗歌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即:“春意绵绵,正好睡觉,不知不觉的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到处能听得到鸟儿在啼叫。昨夜里听到了风雨交加的声音,不知道这风雨有打落了多少花瓣?”这就是《春晓》的字字落实。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层面,在这一层面上,关键是抓意象。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中的“渔火”就是一个意象。但是这个意向只有放到整首诗中,才能称其为意象。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闪闪烁烁,隐隐约约的物象,还寄托作者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情。这便具有文学意义。第三个层面,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力图努力突破的,即文化层面。比如“月是故乡明”对于中国人来说“月”就是一种文化,他不只是一个自然体。看到了月亮,想起了家乡,这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这是民族心理的积淀,是情感逻辑,是文化现象。

三、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教科书只是个凭借,里面收录的古诗文也是有限的。教师如果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就要注重课外扩展,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收集、多交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将古诗文学习的相关资料准备充分,以便对古诗文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创作背景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2.多运用。古诗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探访古人的文化情怀,与诗人的情感对话,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多开展班会、晨会、诗歌朗诵比赛等。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感悟春天”为主题的赛诗会,让学生挑选与春天有关的优美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可以在欣赏春天美好时光的同时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文化知识水平,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古诗文课堂更有魅力,让古诗文这颗传统文化中的明星更璀璨耀眼。

参考文献: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4

[关键词]新课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它那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历来为各个时代的文人所推崇。一直以来,现代语文教材编者对它钟爱有加,认为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古文化熏陶的必备素材,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底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青少年学习古诗词是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任务。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多数教者强调“诵读”和“字字落实”的教法,往往只注重讲解和分析,向学生强行灌输所谓的字词句义。学生学时如同嚼蜡,既没有增加知识积淀,也没有提高鉴赏能力,古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荡然无存。

要把学生从味同嚼蜡的古诗词学习中解脱出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巧设导语,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在设计导语时应侧重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精心设计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尽快把学生带入作品,融入作者的情绪中。如这样的导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人生自古多离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的是母子别离,关爱中有深深的期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的是朋友情深……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入选课文的古诗词远的距今两千多年,近的也有一百多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如同一条天然的鸿沟横亘在今人与古人之间。要透彻理解这些作品,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确是一大难事。古诗词大多数可以配乐吟唱,由于它独特的韵味,常被改编成广为传唱的歌曲。所以通过音乐设置教学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使学生顺利进入审美心境。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空间,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

三、把握节奏,强化古诗词的朗诵效果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学会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首先,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在诵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其次,引导学生自主诵读,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四、品名句内涵,让学生从名句中感受情感

许多古诗文都留下了至今仍熤熤生辉的名句。如:勉励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送别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诗人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这些名句以其凝练的语言、包蕴的情感而成为诗词的点睛之笔。在教学中应注重分析,挖掘其深刻内涵,从而总领全篇,把握全诗词精华。这样重点突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氛围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画面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情感,将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如教学《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也很难体会美感。我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

六、提倡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写作时如适当引用古人的名句,不但能体现个人的艺术修养,而且能使自己的文章增加文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借鉴或引用古诗词,但要注意尽力做到恰当、准确和适度。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5

摘要:春草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用来表达送别、相思的主题。用荣格的原型批评对这一意象进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学中的最早出现及当时创作者的心理,后世作品中的运用,在名称和象征意义上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就是以意象为表现基础的。意象作为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意象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艺术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经典意象层出不穷,原型意义的内容被大大地扩展开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按照荣格创立的原型批评,我们知道,每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古典文学中的原型作为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古老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原型在文学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学作品这个载体,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原型批评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弗莱说:“(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在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足可被认作人的文学经验之总体的因素。”{1}

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创作中,“春草”就是这样一种原型,它经常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意象。卡西尔曾说过:“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诉诸感觉的”{2},所以,春草的意象也就构成了一种诗的纯粹形式,它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丰富历史内容和文化意蕴。

春草意象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篇作品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汉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刘安所作。因为刘安常到长安朝见汉帝,但朝中情况异常险恶,作为他的宾客的淮南小山担心刘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长安久留,早日归来。宾客们远望刘安离去和将要归来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迟迟不归,只能望见满目萋萋的春草。思念之情非常急切,从“春草生”到秋天的“蟪蛄鸣”,时光流逝,感情愈烈。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情思融进物象,萋萋的春草凝聚着无限思念。春草既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离情别绪的载体。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怀念故人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

春草意象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古代广阔深远的时空意识。宇宙浩瀚无穷,亘古不变,春草的形象犹如灞陵伤别的年年柳色反复撞击着文人才士的心灵。见春草而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在交通、通讯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许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而春草也成为一种原型,这一“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经过诗人们长期、反复地运用,产生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原型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便会使读者如同重温远祖的切身体验那样,受到强烈的感染。荣格认为原型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而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由这些原型而触动了积淀在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这时会突然感到酣畅淋漓,得到心灵的震撼,仿佛全人类的声音都在心中共鸣。

自从“春草”在《楚辞·招隐士》中出现以后,春草原型和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描写别离的诗人对春草这一意象十分钟情,使它成为诗词创作中一个固定的意象,而“王孙”也成为诗人笔下游子的代称。春草意象经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现。李商隐曾把这个现象概括为:“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献河东公启》)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碧草连天,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李白《灞陵送别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刘长卿《谪仙怨》:“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独孤及《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也出现春草原型,独特之处在于从时间上将来年的春草表现出来,在当前想到未来,在送别当日就流露出归期难定、离思方深的感情。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以春草为反衬,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从空间上表现异地的春草,描写春天的思妇看到秦地的绿桑,遥想远在燕地的丈夫也看到碧丝一般的春草,也一定萌发了盼归的感情。对《楚辞·招隐士》诗句的化用巧妙、自然。

在春草这一意象的运用过程中,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非常著名,起到了一种总结性的作用。这首诗通篇写草,用丰满的形象对春草原型进行了全面的演绎和阐释,极写了春草“一岁一枯荣”的亘古不变,“春风吹又生”的生命顽强和“远芳侵古道”的辽阔雄浑,最后又归结到送别这一主题上。它是春草的颂歌,是春草的绝唱。

这是一首以描写春草为背景的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大地回春,春草萋萋,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是多么富于诗情画意,又是多么容易令人即目兴感、触景伤怀啊!“萋萋满别情”,在作者看来,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离愁别恨,这正是诗中歌颂春草的最终意蕴。

诗人送别的是一个远行的友人。当送别友人来到茫茫古原的时候,但见一片春草萋萋,遍野碧绿,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古原春草的形象涌现在作者眼前,留给他的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思索。亘古不变的年年春草在古原上营造出怎样的美的境界?春草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原型,唤起了诗人苍茫天地的空间意识和辽远深厚的历史意识,激起了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友情珍贵的人生喟叹,又一次触动着作者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辽阔古原上茫茫春草所构成的雄浑古朴的审美境界,使诗人站在古原上就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出现以来无数诗人歌咏过的形象又涌现在他的眼前,离别的深情涌上了他的心头。古原春草成为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自古以来,这里上演过多少次送别的场面,多少次悲欢离合的情感抒发。而今诗人又一次来到这里送别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当友人渐行渐远,消失在野草丛中时,这满眼绿色的春草饱含、寄托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做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将离别的深情熔铸在对春草的描写之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春草意象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荣格认为:“原型即领悟的典型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在与原型相遇。”他还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3}在词的创作中,许多表现离愁别恨的“典型情境”也借助春草这一“领悟的典型模式”来抒发幽怨的情感。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全词以春草为感情的出发点和描写重点,以荒园暮春为背景,抒写离情别恨。最后三句以萋萋春草,象征绵绵不断的离情。春草这一意象凝聚了词人浓厚的情思,是表现离别情结的依附体。

韩缜的《凤箫吟》:“锁离愁,连绵天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车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山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草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这首词通篇描写春草,而且始终把春草当作离恨的象征而进行多侧面的刻画,是一首写尽离愁别绪的伤心词,因而被公认为是词中歌咏春草的典范。

从以上的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春草作为原型象征在诗词创作中的意义。正如格尔哈德·霍普特曼所说:“诗歌在词汇中唤起对原始词语的共鸣。”荣格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远古的历史在诗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运用中,同一原型有时在名称或象征意义上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某种普遍的心理要求。在诗人、词人们的表现送别相思的作品中,随着描写对象、环境的具体变化,春草这一意象的名称有时变为“草”、“边草”、“细草”、“芳草”、“王孙草”、“衰草”、“燕草”和“碧草”等。如: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

——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

碧山终日思不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江树,鸥外春沙。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纳兰性德《蝶恋花》

在春草意象的运用过程中,还出现过一些象征意义的“变异”,由表现别情泛化为表现思乡,进而表现“回归”这一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主题,表现“王孙”们挣脱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追求真实人生,探寻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关于对故园的“回归”、情感的“回归”也都染上了春草的新绿。春草将中国传统的“回归”精神与诗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对家园的怀念联结起来,丰富了这一原型的象征意义。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这首诗写作者被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池塘上的春草,使他“感楚吟”,想起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更激起了他从困窘中摆脱出来,走回乡隐居的道路。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也写了崔颢登黄鹤楼所见所感,“芳草萋萋”极力烘染出诗人的愁绪,引出日暮思归,乡关何处的乡愁。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中虽然没有出现“春草”二字,但用了一个“绿”同样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意象的存在。

这些作品中表现思乡的春草意象也正如荣格所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4}

以上我们对春草这一古典诗词中的著名意象进行了粗浅的原型分析。原型批评的观点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必然在其艺术意象中体现出全人类的生活经验,必然回复到人类精神的那些原型。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学习理解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弗莱说:“我以原型指这样一种象征,即它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我们的文学体验一体化。”{5}中国古典诗词象征优美,诗意遒劲,诗句淳朴,体验深切,千百年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果从“原型意象”的角度加以分析、领会,人们还可以窥见它们之所以长久感人的深刻原因,从原型象征中发现人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意义。因为,它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称验形式,是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1}{5}[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1.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6

一、巧借诗文拟标题

文章出彩自题始,一个好的题目不但应具有统摄全篇、引领全文的功能,而且应有新颖简洁、凝练含蓄、文采斐然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这正是诗歌的特征的体现。巧妙运用诗句,拟出一个充满诗意的题目,不仅能捕获读者的“芳心”,抓住他的阅读欲望,而且能直接表现作者的文学素养。

比如想表现中国文人个性的多样化,就可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题,“万”“千”二字道出人物代有才人出,“紫”“红”二字形象表明人物鲜明的个性,“春”字写出了中国文人性格的影响,正是这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迎来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春天。

又如,“海棠依旧?绿肥红瘦?”这一标题,一看便知是从李清照的《如梦令》演化而来的,由于用得巧妙别致,富有诗情,令人拍案叫绝。充满诗情画意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来自孟浩然的“花落知多少”,充满过往岁月里淡淡的忧伤。

二、巧借诗文活语言

恰当地引用、化用古典诗词,可以使文章增色,使语言添彩,也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地展现作者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

最常用的是在一组排比句中,嵌入古诗词名句,它可以使文章摇曳生姿,更有诗意。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哪去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飞鸟怎么不见了踪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星空为何变得模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江水为什么现在是如此的混浊?……那些曾在美丽诗句中真正存在过的美丽景象,在今天人们对自然无情地破坏中消失了,人们在滥砍滥伐式的前进中埋葬了自己的过去,为何我们不能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留住这些流逝的美好?

选用人们熟悉的诗句,却翻出了新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语言显得优美鲜活,充满了灵动之气。

还有一种对作者审美眼光和语言变通能力要求较高的,是对诗句巧妙化用,使之和自己的叙述语言融为一体。由于兼容古今、语言典雅,常能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如:“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缤纷成就和谐》)

这段文字化用丘迟《与陈伯之书》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杜甫《蜀相》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作者把它们用自己的思想有机地勾连起来,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识的诗歌意境,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和谐”的心声。

三、巧借诗文明结构

作文要脱颖而出,除了内容深厚、语言精美外,出彩的结构也是不可或缺的。古诗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化用古诗词中的相互关联之处布局谋篇,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

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等作为小标题,既体现了文章行文转换的标志,使行文结构收放自如,又巧妙地串起了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爱的生活细节,读来有别样韵味,叹为观止,力夺高分。

四、巧借诗文增意蕴

此种作文受台湾作家张晓风发表于1999年《读者》上的《不朽的失眠》和边建松的《永恒的悲怆》的影响,它能使考生的作文富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底蕴,理所当然地拥有文学与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厚重与浪漫。比如《诗――中国文化的亮点》: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题记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辞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惟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中是景物,诗中的春景,在朱熹笔下幻化千万光彩,这是春的灵感,这是春恋歌,诗中的情,诗中的景,诗一样的春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奇花,诗中的夏花,在杨万里的笔下妙趣横生,这是夏的生命,这是夏的标志,诗中的花,诗中的夏,诗一样的夏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的红枫,诗中的秋叶,在杜牧的笔下深邃悠远,这是秋的精神,这是秋的天籁,诗中的叶,诗中的秋,诗一样的秋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的梨花,诗中的冬雪,在岑参的笔下漫天飞舞,这是冬的灵魂,这是冬的乐曲,诗中的雪,诗中的冬,诗一样的塞外雪天。

……

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花。

诗,是中国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7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对比;炼词

1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唐诗语言优美、文字流畅、意境高雅、情感真挚、思想开放而深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库马克盛赞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美时曾说:“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呢?”

《春晓》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中外许多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他文字。本文选取了其中三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并对每篇译文的特点及其炼词略作剖析,以期对古诗英译有进一步的了解。

2原诗与译诗的比较与分析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witterBynner译,

aSpringmorning

iawakelight-heartedthismorningofspring,

everywhereroundmethesingingofbirds——

Butnowirememberthenight,thestorm,

andiwonderhowmanyblossomswerebroken?

(theJademountain,witterBynnerandKiangKang-hu,newYork,Knopf,1929)

简评:Bynner是英译中国古诗的名家。对于他的译文,评论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吕叔湘在这首诗的《赘言》中写道:“通首言之,仍是译中佳品”。

从炼词的角度看,Bynner在译文的前两句中使用了“light-hearted”和“singingofbirds”,勾画出百鸟欢唱令人心怡神爽的美春景象,体现了原诗前两句的悦春之情。在三、四句的译文中引进了两个功能词“But”和“and”,分别表明了转折、并列的逻辑关系。汉语是意合语言,古诗的语言则是意合语言之极致。这不仅仅是汉语意合性的客观表现,更是诗人人为的结果,是与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传统相一致的。我国诗歌的思维形态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而绝少逻辑思维。从形式上看,古诗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使用语篇衔接手段。古诗总是抽去一些连结的媒介,依赖事物间的一种潜在的应合,而不在语言的表面求得逻辑关系的建立,其知性活动是隐秘的、“诡奇”的,而这在英语诗歌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给古诗英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译诗中使用连词则会使知性活动物化于语言表面,使译诗带上浓重的逻辑思维色彩。而原诗中这些逻辑关系是隐性的,深藏在诗人的潜意识中,并没被刻意显现出来。这首诗的语言和结构对于一个具有听说能力和基本自然现象常识的中国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而且,尽管诗中没有使用连结媒介,但汉语重含蓄、重模糊和意境美的特质使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的神蕴和魅力。而诗的英译文却不能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来增加诗的意境之美。英语语言重逻辑分析及以形合表意义完整连贯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原文诗中省略的各种关联词在译文中必须加上才能反映原诗的情感,让说英语的读者领会诗的真正意境。

译文二:

SpringDawn

Sleepinginthespring,onehardlyknowsitsdaylight.

Birdsareheardeverywheretrilling.

therevebeensoundsofwindandraininthenight,

Howmanyblossomshavebeenfalling?

(taKungpao,may10,1979)

简评:

译文二对诗题“春晓”中“晓”字的翻译有所不同。《辞海》中将“晓”定义为“天亮”,并援引“春眠不觉晓”为例,可见诗题之意应为:春天天亮的时刻。在英语中,“morning”指“beginningat12oclockatnight,orespeciallyatdawn,andextendingtonoon”其涵盖的范围明显大于“晓”,所以笔者认为,译文一将“晓”译为“morning”,忽视了“晓”的概念意义。

在人称上,原诗遵循汉文化的思维模式,强调“天人合一”,故而刻意将人称消隐;文章通篇未点明“谁”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而且汉语句子是主题句,只要把事情本身说清楚,不一定要主谓宾各个句子成份齐全。尤其是古诗写作要求文字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广阔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感情。但是,英语句子是主语句,语法结构较为严谨,主语不可缺。所以,古诗英译中增添主语就成了普遍现象。在翻译原诗时,译文一直接将消隐的主语译为“i”。可是笔者认为,原诗将主语消隐的目的在于激起读者的共鸣,孟浩然和其他中国诗人一样,以诗言志,以诗警世。所以,译文一的译法排除了读者,译文二中译者在增添主语时,将主语泛化为第三人称,从而与原文的思维方式相协调,因为使用“one”给读者的感觉是:某个人在讲述自己的认识,更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译文三:翁显良译,

onemorninginSpring

Late!thisspringmorningasiawakeiknow.allaroundmethebirdsarecrying,crying.thestormlastnight,isenseditsfury.Howmany,iwonder,arefallen,poordearflowers!(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简评:

翁显良先生是自由派翻译家,主张把格律体诗翻译成散体。他在《古诗英译》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译诗不是临摹,似或不似,在神不在貌……更不必受传统形式的约束,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岂不自由得很?”。由此可见,翁先生对中诗英译的原则是在翻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从译文看,他的确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极力将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

对于这首《春晓》,传统的理解都认为是悦春之情掺杂着花落春残的怅婉,原诗前两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和极富代表性的事物描画了诗人于春晨苏醒,并觉察到万物复苏的场景。三、四句对风吹雨打、花开花落的自然变化,流露出一种岁月易逝,生命衰老的哀愁和伤感。

还有一种理解认为,这首唐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喜春-惜春-爱春的感情,层层递进,勾勒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景。

“啼”字是这首诗的诗眼。Bynner将“啼”字译为“singing”,表达鸟欢叫声,给人以美好的联想。译文二采用了“trilling”这个词,除了强调鸟鸣的喧闹,想必也是出于和最后一句中的“falling”押韵的考虑。

而翁先生的译文选用了“cry”一词。他曾说过:“孟浩然写的虽则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啼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高卧松云的孟夫子,一朝梦觉,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然而他毕竟是风流天下闻的名士,……发而为绝句,更要讲究含蓄,于是有这首以清新婉约著称的《春晓》。五言四句,一声叹息:晚了!晚了!今天醒来晚了!春光难驻,风雨难堪,落红难缀……”。译者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出发,从“不觉晓”体会到诗中暗含着“醒来迟了”的由衷喟叹,又根据“花落”联想到“风雨”的无情,还将“(鸟)啼”与“花落”相联系,从而感悟到诗人笔下的“啼鸟”不是在高兴地“啼啭”,而是在为“花落”哀伤地“啼哭”,故而才选定了兼有“叫喊”与“啼哭”两重含义的“cry”一词。该词作为诗眼出现在译诗中,能把诗人淡淡的感伤之情巧妙而又准确地蓄含在译诗里面,译者炼词的良苦用心也自见其中。

笔者认为,诗本是触景生情,由情而生的。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不妨存异。理解原诗是译诗的第一步,理解的准确只是相对的,那么译文的准确也是相对的。唐诗语言凝炼、意蕴丰富,常常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而诗人竭力构造和渲染的诗化的意境,浪漫的氛围也就蕴藏在这一模糊之中。以本诗为例,由于对“啼”这一模糊性较强的词语的看法的分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译法。颂春则“啼”为愉悦的高歌,惜春则“啼”为悲凉的“哀泣”。不同的译法出于对“啼”字的不同理解,都可谓佳译。然而无论是“singing”,“trilling”还是“crying”,都不能像原诗的“啼”字那样,赋予读者多重联想,令人觉得可惜。同时译文三在措辞上添加了较多于原作的解释性手段,例如,译文开篇的第一个词“Late”。原诗中的愁绪很平淡,诗人是在慵懒的春眠觉醒后,听着窗外的鸟啼声,记起夜晚有过风雨,便想到该有一些花瓣被打落了吧,诗人的愁绪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思维中滋生出来。但“Late”一词直接突出了原文中没有的表明的深层信息,破坏了原诗不尽意、在言外的美感。这样把译者对这首诗的理解表达出来,虽有助于外国读者理解本诗,但似乎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读者似乎过早地被点化,原诗中原有的独具匠心的“含蓄”一扫而空。

3总评

关于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众说纷纭,就形式与内容问题,有的译者主张以保存内容为主,有的则重在保全形式。从译诗的方法来说,有直译派、意译派;有散体派、诗体派;有现代派、改译派等,真是见仁见智。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诸多译本往往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美中不足之处。总的说来,每译文都不能给读者欣赏原诗的全面的感觉,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缺憾。所选各个译文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他们在中诗英译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均堪称译界高手。即使这样,他们的译文与原诗也有着一定的距离。可见,中诗英译的确很难。译者或是因为缺乏理解,或是因为保全格律,或是因为体现神韵,从而使得原诗的特点难以全部重现。但正如刘重德先生所说:“诗可译,但难译”,译诗者都需要有一股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精神,无论多么艰难,都应力求做得更好,译得更贴近原诗。作为诗歌爱好者,我们通过对多种译文的比较,学会正确看待各种译文的得失,又能欣赏到各种译本的不同风格,不失为提高翻译水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之义译.谢尔《埃斯库马克.诺贝尔文学奖内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2]webstersnewworldDictionary,SecondCollegeedition,newYorkandCleveland:theworldpublishingCompany,1972.

[3]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3).

[4]张冬贵从《春晓》两个译本看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J].东南亚纵横,2002,(7).

[5]陈爱钗.中国古诗英译中不可译的处理[J].福建外语,2002,(2).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8

一、趣意导入解诗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一起读。(生读“元日”)

师:知道“元日”指的是一年中的哪一天?

生:正月初一。

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大年初一”。)

二、初读古诗学字词

(一)准确流利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认识或难理解的字多读几遍。(生自读古诗)

师:(插话)咱们就这样轻轻地读,读上那么两三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出示古诗,标注生字“爆、屠、符”,生领读。)

师:声音响亮清脆。读准了生字,诗句就能读正确、读流利。(生1读古诗)

师:字正腔圆,准确、流利。还有谁愿意来试试看?(生2读古诗)

(二)抑扬顿挫读古诗

师:他还稍微注意了停顿。我们说读古诗啊都讲究抑扬顿挫,你听,(师范读,加手势)“爆竹声中一岁除”,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生2读第一句诗)。

师:有点味道了,注意停顿和节奏,会把诗句读得更有味道。再读读。(生2再读诗句)。

师:咱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整首诗都能读得这样有韵味就更好了,自己在座位上练练。(生各自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指名朗诵整首古诗)

师:掌声送给他,摇头晃脑的样子真像个小诗人。

(三)自我探究学字词

1.自学古诗,圈圈画画

师:自己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字或词,暂时读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在旁边打个“?”。(生各自默读,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交流共享,识字解词

(1)理解“屠苏酒”,学习生字“屠”

师:咱们来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屠苏”是一种“酒”。

师:能不能具体介绍介绍。(生都摇头)

师:看来大家都不知道。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时候,人们过年时有这样的习俗,在除夕挑选最新鲜的屠苏草泡在酒中,到大年初一早晨,一家人围在一起,朝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喝下这新鲜的屠苏酒,据说可以驱赶瘟疫。“屠苏”就是这么一种奇妙的酒。

师:“屠”是生字,观察一下,你打算怎样记住它?

生:记者的“者”字上面加一个“尸”字。

师:你用的是部件记字法。那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观察一下。

生: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尸”字的一撇要舒展,包住里面的“者”字。

师:那咱们就描红、仿影、临帖这个“屠”字。(师提醒写字姿势)

(2)理解“爆竹”,学习生字“爆”

师:继续交流,你还读懂了――

生:我读懂了“爆竹”的意思,“爆竹”是指现在的“鞭炮”,人们除夕放鞭炮,可以驱赶年兽。

师:你不仅知道“爆竹”现在叫做“鞭炮”,还知道“爆竹”在古时候是用来干什么的。这里的“爆”字是个生字,你打算怎样记住它呢?

(生分别以部件记字法和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爆”字,说说书写注意点。

生:“爆”字应该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要注意左窄右宽。

生:“爆”字上面的“日”字要扁一点,它最下面的部件不是“水”,像“水”不是“水”。

师:整体和细节都要关注。一起来书空“爆”字最下面那个部分的笔顺。(师生以儿歌形式书空;学生描红、仿影、临帖。)

师:“爆”和同音字“暴”在运用的时候容易混淆,咱

们来区分。(出示练习)

1.这场()雨来得真够猛烈的。

2.学校里()出特大新闻,黄倍佳阿姨要来和我们交流她的读书感受。

3.过年啦,小朋友们燃放烟花()竹,不亦乐乎。

4.小雨这()躁的脾气可要好好改一改哦。

(生分别解答,教师即时评价)

师:“暴”和“爆”,是同音字。与火有关一定会用“爆”,如引爆、爆炒、爆炸等;而“暴”用得较广,比如暴露、暴雨、暴涨、暴躁、暴发等。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在日常说话、习作中准确运用。

(3)理解“一岁除”,拓展古诗句

师:继续交流,说说你理解的字或词。

生:我读懂了“一岁除”的意思,就是一年又过去了。

师:很多诗人在写诗时用“岁”来表示“年”。

(出示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刘希夷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师引读)

师:“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3.质疑问难,释疑解惑

(1)查字典明意思,理解“瞳瞳日”

师:同学们还在哪些地方打上小问号了?咱们再来交流交流。

生:尤铡#ㄉ都表示不懂)

师:看来这个词确实有点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印庇辛街纸馐汀t谡饩涫中我们该选哪一种解释呢?(屏显“印钡牧街忠馑迹

生:选第一种解释,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师:说说对“千门万户尤铡钡睦斫狻

生: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师:是呀,大年初一的早晨,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

(2)看插图明意思,理解“桃”和“符”,学习生字“符”

生:“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符”和“桃”我都不理解。

师:其实“桃”和“符”是指同一样东西,来看看书上的彩图,猜猜“桃符”指的是什么呢?(屏显书图)

生:春联。

师:读读关于“桃符”的介绍,看看他猜得对不对。(屏显“桃符”资料)

生:他说得很对,“桃符”就是指“春联”。

师:“符”是个生字,观察观察它的结构,提提书写建议。

生:它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紧下松。(生描红、仿影、临帖)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懂了一些词语。对于像“印薄疤曳”这些一下子不能读懂的词语,通过看插图、找资料、查字典等方法,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屏显理解词语的相关要点)

三、品读感悟懂习俗

1.默读古诗,思考圈画

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想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圈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

(屏显“自学提示”,生自主学习,圈圈画画。)

2.交流共享,读懂习俗

(1)想象说话吟诗句,读懂习俗“燃爆竹”

生:古人在过春节时会放爆竹。(师板书:燃爆竹)

师:放爆竹了,孩子们多开心啊,谁来看着插图说一说:(屏显放鞭炮)

师:(引说)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可开心啦!

生: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躲得远远的,有的捂住耳朵,还有的胆子够大走过去放爆竹呢,可开心啦!

师:爆竹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霄。用你的朗读带我们进入这欢快之中。

(指名2位学生读,男生齐读,教师相机指导,直至朗读到位)

师:爆竹声震天响,旧的一年又过去了。

(2)紧扣“暖”字吟诗句,读懂习俗“饮屠苏”

师:继续交流过春节的习俗。

生:人们还会喝屠苏酒。(师板书:饮屠苏)

师:这屠苏酒可以避瘟疫呢,我们赶紧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喝吧。

师:哎呀,我要问问大家,喝了这屠苏酒,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喝了太多的屠苏酒,感觉醉醉的。

师:屠苏美酒喝到醉啊,此时你就是诗人啊!

生:我一饮而尽,感觉一股暖气直往下钻。

师:这个诗句中有一个字就表达了人们饮屠苏酒的感受,找找看是哪个字?

生:暖。

师:具体说说哪儿暖呀?

生:我喝得全身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师:喝了这屠苏酒啊,脸上暖暖的,心也暖融融的。看来这春风不仅把暖气送到了屠苏酒中,也送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生读、师范读、女生齐诵)

(3)品味春联吟诗句,读懂习俗“换桃符”

师:我们继续交流过春节的习俗。

生:人们都得贴春联,换桃符。(板书:换桃符)

专家看课

师:来读读书上彩图中的春联。(生读,但读不下去。)

师:都难住了吧?我用简体字把它写了下来,读读看。(屏显春联,生各自读。)

师:可别小瞧了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一起读。(生齐读)

师:快过年啦,老师也想送一副春联给同学们,读读看。(屏显春联)

(生各自读春联:“勤学习春光好,苦钻研幸福多。”)

生:我明白,老师是希望我们刻苦学习。

师:不同的春联送给不同的人,猜猜这些春联分别是送给谁的。(屏显春联)

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送给生意人的,祝他们生意兴隆。

生:“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是黄金。”是送给农民的。

师:“春种”“秋收”,这不禁使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

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师:春耕、秋收,是所有农民最大的心愿。春联是我们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内容,咱们要多阅读,多积累。

(4)善抓重点巧总结,动情吟诵《元日》诗

师: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习俗,寥寥数语,作者就为我们勾画出古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谁来读读这首诗?(生朗读《元日》)

四、动情吟诵明诗意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生自读,想意思,同桌交流)

生: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人们喝起了屠苏酒,这酒使人们的全身暖融融的。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总会揭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读懂了诗歌的内容,一起再来吟诵这首诗。(生有感情地背诵《元日》)

五、关注背景悟诗理

师:关注诗人和创作背景,更有利于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内心。来,互相聊聊你查找到的作者的资料。(生介绍查阅到的资料)

师:读读王安石的简介,重点关注他49岁时发生的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王安石49岁那年进行改革,他希望改革能够成功。

生:王安石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希望。

师:王安石当时是宋朝宰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总理。快过年了,我们敬爱的总理会想些啥呀?

生:我们敬爱的总理肯定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生:我认为,作为一位总理,他一定是希望人民生活安康,永远幸福。

师:默读古诗,看看哪句诗最能体现王安石的心声。

生:“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那其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坚定的信心呢?

生:从“总”字能感受到王安石坚定不变的信念。

师:一个“总”字,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远大的胸怀。再吟诵古诗。(生有感情地齐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亲经典

师:从古到今,写春节的诗歌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读。

师:快过年了,宋代诗人毛滂在《元日》中写道――

生:“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师:喝不完的美酒,挡不住的欢笑,明朝诗人叶吟诵道――(生:“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师:清朝诗人孔尚任虽然年岁已高,但童心未眠,一起吟诵――(生:“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师:曾任我国副主席的董必武先生也写下了喜庆的诗篇――(生吟诵:“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师:我们发现,春节里人们都会――(生:饮屠苏酒);都会――(生:燃放爆竹);还会――(生:换桃符)。

(生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师:感受到了吗,王安石相信――

生:王安石相信改革一定会成功。

生:王安石相信他推行的新政一定会给人民带来幸福。

师:幸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密码,一起轻轻哼唱这首诗。

(生和着音乐轻唱古诗)

【评析】

古诗教学是中国母语课堂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教儿童阅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然而,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不管诗歌内容还是话语风格,都与儿童的经验相距甚远。因此,教师往往会采用许多教学策略,缩短古诗与儿童间的距离,让儿童近距离地触摸语言,倾听遥远的历史回声。

听樊裔华老师上古诗,我没感到课堂推移中的阻隔与障碍,相反的,荡漾在心间的是一种自然、朴素、亲近的感觉,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充满张力的40分钟,可谓收获良多。透过表面的课堂情景,我试图寻找到教者在设计古诗教学、开掘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方面的意

专家看课

图和独特之处,以获得古诗教学的智慧。

首先,古诗教学“立根”于反复吟诵与涵泳中。

古诗课堂,首先应听到琅琅书声,本节课也不例外。樊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还关注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咱们就这样轻轻地读,读上那么两三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我们说读古诗啊都讲究抑扬顿挫,你听老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节奏,会把诗句读得更有味道”“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谁来读读这首诗。”“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反复吟诵与涵泳的目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把诗读透,读厚。

古诗有意、境、象,而这些不仅体现在诗句中,往往也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中。因此,古诗教学中的琅琅书声是一种韵律的回响。《元日》是一首仄起七绝,用的是虞(u)韵,比较含蓄。所以,这首写元日的诗,并不是那么欢快,而是有些感慨。教学中老师希望学生能读得押韵、有节奏,如果从诗歌吟诵时的平仄声长短韵上来体会诗人的感慨之情,会更能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读古诗。这可能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认识诗歌韵律,进一步提升古诗吟诵水平。

其次,古诗教学“立根”在母语的正确理解和巧妙运用上。

《元日》所述贴近生活,寓意深刻。为了拉近古诗与儿童的距离,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儿童直面语言文字。本课教学从解题开始,正音跟上,以疏通难读难解词句为主,尤其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上可谓丰富多彩。比如:根据已有经验学习“爆竹”,通过同音字“爆”与“暴”的比较,使得汉字的音形义完美结合;用拓展诗句的方式教“一岁除”;用查字典比较字义的方式教“印;用观察图画的方式教“桃符”。看得出,老师在备课时是很用心的,力图交给学生多种识字解词的“点金手指”,在语文实践中明白古诗中的词语虽然有很多陌生化,然而理解的方法和途径与现代白话文是相通的。

纵观整个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是诗词、诗句的理解与运用,都经由学生自学交流学习后的分享为主。教学一开始就把儿童置于课堂的中央,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包括资源的提供,范读的引领,图画的支持等。课堂虽然少了常见古诗教学中的“语言渲染描述”“音乐图画再现”等创设情境手法,但却多了儿童主动学习,主动理解,主动提问的身影,这样的课堂是儿童的课堂。

再次,古诗教学“立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读古诗,只读诗面意思是不够的,老师深谙其中道理。古诗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元日》里写了老百姓过年的一些习俗,除了“饮屠苏酒”有些陌生,像燃放爆竹、张贴春联至今仍然用在社会生活之中。教师创设了多重语境,让学生多处情景说话,比如“放爆竹”时诉说内心的快乐和兴奋;饮屠苏酒表达身心暖暖的感觉;“赠春联”给友人,表达美好的祝福。当老师一次次巧妙地把学生置于一个个语境中,在古今之间穿梭,获得感同身受,这时,学生的语言是自然而真实的。

最后,古诗教学“立根”在古诗文体特点上。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9

一、多元解读,读出古诗文体的独特味道

(一)从作者角度解读

文学不仅是对世界的再现,而且是作者心灵的表现,是情感的流露。诗品也是人品,作品是诗人人格的外化,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苏教版古诗教材的诗人不乏大家,白居易、杜甫、李白、杜牧、孟浩然、柳宗元、陆游、朱熹、王安石等,都是响当当的大家,他们的每一首诗作都是他们的情绪、心灵、思想境界的写照。因此,我们要想解其诗意,不妨先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具体可以从诗人经历、个性、价值观人手,来全方位解读诗人写作时的情绪、思想、写作风格。

(二)从文化角度解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从文化系统的角度来解读作品,能更加深广地读出作品深含的文化内蕴,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了解作品所从属的文化,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如对李白《静夜思》的解读,只有把明月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乡情结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李白诗中蕴含的深沉乡愁。明月喻思乡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比较固定的意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众多的古诗词均以明月寄乡思,由此形成了明月在中国文化中的思乡寓意,形成明月――思乡的文化积淀。因此,有时只写明月,不写乡思,但读者仍能读出其中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样,还有梅花――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牡丹一一寄予富贵等。

(三)从诗文本身的角度解读

1.抓诗眼,会意象,明意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首诗中最传神的字词就是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泊船瓜洲》中的“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围绕一个“还”,可以很容易理解诗的主旨,又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诗眼。意象是诗中所写之景所示之物,是客观的象,也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它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往往通过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来创造广阔的艺术空间。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壮观、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抓住这三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2.反复悟读,感受诗文美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美”,我们拿到一首古诗,首先要带着欣赏美的态度去悟读,从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诗文的音韵、诗人选词炼句的独到之处等充分感受诗文的美。然后把这种美感在教学中无限地放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深度建构,走向古诗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诗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白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和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诵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加之古诗文体独特,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才能让学生充分地感悟作品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因此一堂古诗教学课,“读”这个环节应放在课堂建构的重要位置。课堂上可以安排以下几个不同层次且要层层深入地读。

1.初读

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要让白读与检查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再读

读出节奏和音韵。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其节奏和押韵的知识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音韵,反复读,读出韵律,这可以让学生渐入佳境,有利于下一步理解。

3.赏读

感悟画面和意境。在学生白读体会、想象画面、交流感受的基础上,让他们带着理解和感悟读出面面,读出意境。这时的读是学生发白内心的读,达到教师――学生一一诗作三者合一的境界。

4.吟诵

升华作者情感。吟诵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要求把对全诗的理解、诗人的情感、白己的感悟全都融入到背诵中。这最后的吟诵应是整个课堂的升华,应该对学生提出特别的要求。

(二)深入研读,感悟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古诗构句方式高度浓缩,诗人描绘的生活场景离我们年代久远,再加上诗人的不同境遇、生活经历导致的思想情感,理解起来那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个性化地感悟古诗的意象和意境呢?以下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诗眼,巧妙提问

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时,我们通过反复推敲认为首行“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是诗眼,这一字用得很传神,贯穿了全诗。根据这一诗眼,可以巧妙地设计三个问题:园子的主人为什么“怜”?主人是怎么“怜”的?主人“怜”得住吗?让学生自己去围绕这三个问题研读,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这样就杜绝了生硬机械地逐字解析。学生整体理解了诗意,感受了画面和整首诗的意境。这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2.抓住意象,想象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大胆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在学生感悟苏轼描绘的云、雨、风、水这四个意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夏天暴风骤雨的壮观场面,说说写写,通过交流,再和苏轼这短短28个字浓缩的夏天西湖疾风骤雨相比较,更进一步感受苏轼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精妙,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苏轼似醉非醉、为景沉醉的豪放性格和豪迈气概。

(三)有机渗透,欣赏古诗的语言和结构

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不光是让学生理解的,更要让学生感悟诗人选词炼句的精妙,感悟我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一再强调,语文课应该尽语文课的本职。在引导学生了解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是怎么写的,古诗也不例外。就拿《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来说,要让学生自己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通过感悟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云、雨色彩的描写来感悟这场雨的急、大。类似的古诗数不胜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了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课堂上适当挖掘,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语言的美,从而习得语言。

(四)适度拓展,提升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1.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诗句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内涵的理解。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理解完诗句意思,问:同学们,王安石笔下写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的第49个元日,每一年都会这样过新年,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他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对古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教师简介王安石变法的资料)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这些加红的字(除、春风、尤铡⑿绿摇⒕煞),相信你肯定了解了作者心中的想法。你觉得变法中的王安石他想除去什么?(除去旧法,推行新法)什么样的春风?(温暧的春风,柔和的春风,这样的新政就像柔和的春风温暖人心)这一轮尤障笳髯攀裁矗浚ㄐ碌奈蠢础⑿碌纳活、新的制度、新的明天)新桃中寄托着王安石哪些愿望?(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同学们,整首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王安石除旧布新、推行新政的思想。

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利于理解诗人和诗作的风格。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境之时,问:同学们,如果你在旅游途中遇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而苏轼是被这西湖所陶醉了。苏轼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在你们看来很狼狈的事情,他却能随遇而安,坦然面对。他还有更与众不同的地方,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简介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政而被贬至杭州做通判这个经历。问:如果你们面对这种情况,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是什么心情呢?苏轼没有因为不受朝廷重用而意志沉沦,没有因为被贬谪而失意悲愤,这是一种多么豪迈豁达的气概啊!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气概,才会写下这首如此豪放的脍炙人口的佳作。

2.拓展类似或相关作品

通过一首诗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诗甚至更多诗的学习可以提升古诗教学的魅力,也自然而然地将古诗美文的积累融入其中,这真是一举多得。如学习《春日偶成》,课前复习学过的写春景的诗导入,课尾拓展理解其他写春景的诗,课后召开春色迷人的积累主题活动,真可谓是丰富多彩,让学生享受一场古典文学的盛宴。像这样的主题还有很多,如夏日风情、咏物怀志、踏雪寻梅、明月寄乡思、爱国绝唱、西湖美景、哲理主题等等。

3.拓展运用练习

古诗中有些千古传诵的诗句,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也有着现实意义。如写景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哲理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填空、写话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而提升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关于春分的古诗篇10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古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由于古诗语言精练、表意含蓄,加上小学生对诗人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感到陌生遥远,学生很难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步推进和给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教科书+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恰当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兼备图、文、声、像,可以生动逼真地传递教学信息,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1.利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它用语精辟,寓意含蓄,时代背景久远,这给小学生理解古诗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讲解难度,从而导致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巧创情境,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鹅》,教师可根据诗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设计动画:亭台楼阁,杨柳依依,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教学时诗图对照,相映成趣,不仅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使学生能轻松“入境”,而且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情感,继而探究学习。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主要表达对春天那场及时雨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优美的歌声,再配以生动的画面:夜里,春雨淅淅沥沥地轻叩着屋顶。这样在感官上,让学生真实地体会诗的氛围,逐渐融入到诗的情境之中。

2.利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学生赏析词句,体会意蕴

古诗的字字句句都经过作者的仔细推敲,千挑万选,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网络多媒体通过声、光、形、色等形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意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如古诗《泊船瓜洲》,教师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光美景,一幅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江南春色画面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精妙:“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同样,《望庐山瀑布》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若只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恰当运用录像就可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草木葱茏,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色美不胜收。在画面、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心绪已不知不觉地被带入诗境,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

3.利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启发想象,扩展思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的教学目标。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其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利用视听觉教学媒体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如《望庐山瀑布》,教学第一句时,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如果你也来到这一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而在教学第三、第四句时,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想象,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另外,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古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4.利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拓展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前要查阅大量的相关作品的背景资料,课堂上往往是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教,声嘶力竭地导,学生则借助眼睛和耳朵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往往事倍功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古诗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收集与古诗内容有关的材料,储备素材。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资料,充分展现自我,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古诗。

参考文献:

[1]崔增亮,赵绍军.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秦红兵.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气氛的优化[J].中小学电教,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