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诗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39:48

屈原诗词篇1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6、帝子降兮北渚,目吵助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7、沅有蓝兮疆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8、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9、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诗词篇2

这么多年,水波起伏/天的影子落进水里

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冷清的月光/偷偷站在一首诗的走廊/看黄皮肤的手捧起丝绸/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哀怨而又孤独

让时间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艾叶点燃一炷香

在水里睡着的人/请发出均匀的鼾声/天上的云朵一片片落下来/那些鱼儿正用嘴巴衔来一件透明的衣服

2013年第3期的《山东诗人》上刊发了一首署名夜间啼铃写的《一条江的名字是一个诗人的绸缎》。这是一首仙化中国古代大诗人屈原的诗作,诗写的满纸仙气淋漓,读之令人振奋。应该说,古往今来,抒写屈原的诗作何止千万,其中佳作甚多,但笔者敢肯定夜间啼铃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堪与其他佳作媲美的作品。

首先,笔者觉得这首诗的标题就取得很奇妙,一般说来,诗的标题不太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会是一个短语或者一个标示所吟咏事物的词语,但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完整的语句,而这语句本身是诗,充满激情和意象,具有情趣美和意象美。此外,这首诗的标题的意蕴是十分丰富的,一条江的名字显然就是屈原当年杀身成仁的地方的那条江的名字,一个诗人就是那个忠君爱国的万世楷模屈原自己。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诗人将汨罗江这条江的名字比喻为绸缎,笔者对这个比喻的理解是:只有高贵华美的绸缎做成的衣裳能够穿在高贵华美的诗人屈原身上,这显然是诗人对屈原的赞美之词。写这首诗的作者本名安忠国,1969年生,农民。他的名忠国与屈原名正则都包含了忠孝仁义的意思,他又写出这么一首歌赞屈原的诗歌,而忠孝仁义正是中华文化传统核心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下面我们来仔细读读这首奇妙无比而又高贵华美的作品。“这么多年,水波起伏/天的影子落进水里”,这是诗的开头,这样的诗句昭示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和环境呢?无疑,诗人想给读者营造一个纯粹、纯洁,一尘不染的氛围和环境,这才能与他要歌赞的那个纯粹、纯洁,一尘不染的高贵心灵相匹配。“天的影子落进水里”,是多么新奇,多么天然的诗句啊!古人谓:“一语天然万古新”,此之谓也!

诗人接着写道:“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冷清的月光,偷偷站在一首诗的走廊/看黄皮肤的手捧起丝绸,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哀怨而又孤独”,不用解释,问天的人就是屈原,读者也许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屈原不是死了吗?死了的人为什么还能歌吟?是的,屈原是死了,但根据中华民族古老的信仰,即智慧正直的人死而为神的思想,屈原之死跟寻常人之死不一样,他已经成神,自然能够歌吟的。读者也许又不理解了,既然屈原死而为神了,为什么还在后面的诗句里说他“哀怨而又孤独”。我们说,屈原爱国、忠君,但屈原爱的是一个奸臣当道的楚国,爱的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昏君。屈原是一代忠臣,但生不逢时,他的远大抱负得不到实现,最后他杀身成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悲剧!屈原当然是哀怨的,也是孤独的。“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诗人用这几句诗撞响了沉重而漫长的中国历史,真是写得清冷而哀伤,令人感怀不已。

“让时间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艾叶点燃一炷香”,诗人用这两行诗将读者从清冷的历史场域中拉回了现实,又到端午,又到祭祀伟大爱国诗人的时候啦!艾同哀同音同义,远古的悲怨点燃了诗人的心灵,共同祭祀吧,既祭祀古人,也祭祀今人和自己。

屈原诗词篇3

关键词:屈原;宋代士人;接受;精神榜样

屈原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榜样。屈原最大的人格魅力在于“忠直”的政治品格与“高洁”的道德情操,当他在受到国家危难波及且“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时,就将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演绎的淋漓尽致。后世文人多在经历相似的国家命运与类似的个人遭遇仕途失意之时,回看屈原,从屈原的身上去寻求一种人生参考,来借屈原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表达他们末世里的思考,抒发壮志难酬的遗憾、以及家国倾覆之痛。宋代的文士,他们在国家形势的巨大困顿下往往从屈原身上寻求新的精神力量。

一、屈原是宋代士人的精神榜样

宋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时代,外部的侵扰与威胁、国家内部和民族的矛盾与斗争、统治者的不思进取苟且偷安,不断挤压忠臣志士的生存空间,使之普遍经历屈原一样“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而遭受贬滴流放的政治命运,从而呈现了悲愤、对现实的控诉、以及惋惜等诸多心态。文人身上的怀才不遇之情和挥之不去的国家责任与参政之愿望促使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痛苦的挣扎。一些宋代知识分子在经历了国家倾覆、贬谪流放这一系列心路旅程后,最终与屈原的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本文依据在宋代史料、宋人诗集、宋人注本之中搜寻大量关于屈原的诗、文、评论著,由此将屈原文化人格精神与宋代士人心态联系起来,梳理考辩宋代文人对屈原文化人格的接受,挖掘屈原文化性格的深层次内涵,亦使宋代文士的精神形象得到理论和历史的升华。宋代文士对屈原有着亲切的追求和仰慕,如朱熹所说:“忠清洁白,无辩自显也。”[1](p13)又如洪兴祖所叹:“其志洁,其行廉。”[1](p12)班固所感“弘博丽雅,为辞赋宗。”[1](p14)由于当时的国家形势和个人的遭遇影响,宋代许多诗人都向屈原学习诗文,苏轼在《苏轼评楚辞》中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2](p128)何乔新也曾在《重刻楚辞序》中提到:“盖三百篇之后,惟屈子之辞更为近古。”[1](p17)朱熹在《六义》中所云:“其为赋则如《骚经》首章之云也。比则香草恶物之类。”[1](p16)《楚辞后语》中所说:“屈原之心,忠正洁白。”[1](p13)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极大程度上给那些宋代文士们指引出一条存正确道路。屈原那种“忠直”的政治品格与“高洁”的道德情操令宋代失意的文人们引之为心灵的榜样。

将屈原放在宋代的时空里,以屈原为人物线索,还原出宋代文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内心世界。这种把历史人物放在不同时代去具体分析、具体审视的研究方式,不管是人物本身,还是具体的时代,必将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宋代文人对“屈原文化人格”的接受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在宋代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宋代士人对屈原接受的内涵

宋代文士崇拜屈原,并向他学习心灵与艺术的追求,屈原其人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精神,无论是在国家倾覆还是在仕途失意都保持“忠直”的品质不改初心,正因如此他们才更加推崇从屈原,从屈原的文化精神世界汲取力量,指引自己迷茫而脆弱的内心。宋代士人对屈原接受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屈原人格之推崇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国家的衰弱,给了周边国家可乘之机,而“庆历新政”失败后,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实行变法,又加重了国家的内部矛盾。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宋代文人们的自身责任和参政热情越发的高涨起来,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屈原在此种情形下的忠诚与高洁更为仰慕。洪兴祖《楚辞补注》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臣之义,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恨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其黄t,终寿百年,盍志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3](p42)

洪兴祖表面上是在描述当时宋代形势,但其实是在这种形势下彰显了屈原的精神,从侧面表现出了他对屈原的推崇。宋代朱熹十分敬慕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楚辞后语》即云:“屈原之心,其橹仪褰喟祝固无待于辩论而自显。”[1](p13)朱熹还在《楚辞集注序》中写道:“窃尝论之: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1](p16)除此之外,宋代的司马光也十分认同屈原,在赞扬屈原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对屈原的爱国情怀的仰慕。如司马光《屈平》所云: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2](p123)

虽然屈原的精神后来有很多人模仿,但大多都不尽完美。而宋代最有标志性的文人代表当属洪兴祖和朱熹,他们对“忠正”、“忠立”、“忠贞”赞美屈原的表达上尤为赞同。洪兴祖《楚辞总论》中提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p12)在这里表达了屈原高尚的人格,他的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及他的人生与道德理想,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一代文人的人格的力量与精神之魅力。朱熹在《楚辞后语》中亦讲到:“屈原之心,其为忠清洁白,固无待于辩论而自显。”[1](p13)由此可见洪兴祖的思想对朱熹的“忠君爱国”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仅如此,除了洪、朱二人,晁补之《续楚辞序》中曾写到:“则世之所以贤原者,亦尤其忠死,故其言至于今不废也。”[2](p135)由此表达屈原之忠带来的影响。班孟坚也曾表达对屈原的忠诚之心给予赞赏,他在《离骚赞序》中这样写道:“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自已,故做《离骚》。”[1](p9)诗人通过文章,抒发自己的忧思爱国情怀。这段话同样表达了对屈原的“忠”的赞赏及仰慕。除了这些还有间接的赞颂,如苏轼在《屈原塔》和《屈原庙赋》中就通过对诗歌的表述,间接表达了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推崇和赞美。如上言论夥矣,不一一列举。屈原是后世之人的楷模,无论精神和品格都令人折服。诚如王国维《文学小言》所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4](p241)屈原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并鼓励着宋代文士,陪他们度过那段黯然的岁月。

(二)对屈原遭遇之同情

屈原一生,几经波折,无论是面对国家倾覆、还是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流放万里,但仍保持一颗爱国之心。把目光定到宋代不难看出,宋代面临的境遇与与屈原相似,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受到屈原及《离骚》的感召,对屈原的身世命运感同身受。如张咏在《吊屈原》中所云:“楚王不识圣人风,纵有英贤声少通。可惜灵均好才术,一身空死乱离中。”[2](p113)张咏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屈原“忠而被谤”“壮志难酬”的同情。梅尧臣也曾表达对屈原的同情,他在《五月五日》中写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2](p118)张耒在《和端午》中曾感叹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2](p138)张耒还在《屈原》中提到:“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2](p138)由此来表达,自己对屈原的缅怀,对“千载冤”的同情,以及“万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洪兴祖《九章・哀郢后叙》中写道:“心在楚国,徘徊不忍去,蔽于谄媚,思见君而不得。故太子公独《哀郢》而悲其志。”[1](p31)在他看来屈原即使忠而遭到质疑,仍不忍离去,其爱国之心尤可敬亦可悲。洪兴祖还在《九章・抽思后叙》中写道:“己虽忠直,无所赴诉。反复其词,以泄忧思。”[1](p31)表达了自己对屈子无奈与同情。除此之外,寇准也在《楚江有吊》中提到:“悲风飒飒起长洲,独吊灵均恨莫收。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月落烟沈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1](p114)以表示自己对屈子的同情之情。正如张咏《褊箴并序》中所言:“屈原流于湘滨,德与行光照如戴天:笃行不废恒为真贤。”[1](p113)洪兴祖《楚辞总论》所叹:“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犹知爱其君,眷眷而不忘,臣子之义尽矣。”[1](p12)他对人生的遭遇的思索与他的作品一起,为宋代文士们搭建了一个精神的港湾。

(三)对屈原《离骚》之赞誉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爱国主义的诗人,他热爱国家、洁身自好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文人。诚如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中所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5](p5)屈原《离骚》对宋代士人有着明显的影响,许多宋代的诗话、词话、宋人评注常暗含着屈原对《离骚》的称赞。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称赞道:

愚尝读《离骚》,见屈子闵宗周之阽危,悲身命之将陨,而其赋《远游》之篇曰:“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超无为以至清,与泰初而为邻。乃欲制形炼魄,排空御风,浮游八极,后天而终。原虽死,犹不死也。陶公《归去来辞》,愤其主s国亡,而未言游仙修炼之适,且以天容永固、彭殇非伦赞其君,极其尊爱至,以见乱臣贼子乍起倏灭於天地之间者,何足道哉!陶公胸次冲淡和平,而忠愤激烈,时发其间,得无交战之累乎?洪庆善之论屈子,有曰:“屈原之忧,忧国也;其乐,乐天也。[2](p182)

宋代文人认为屈原“文约辞微”却又“文小而旨大也。”洪兴祖在《楚辞总论》中写道:“太史公作传,以为“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p13)以此充分赞誉了屈原《离骚》之境界。李纲在《著迂韵有感》中提到:“屈原困椒菌,泽畔采薇旅。《离骚》髓夙雅,光可争日月。”[6](p17688)李纲不但认为《离骚》继承了《诗经》的风雅,还高度评价《离骚》可与日月争明,由此可见李纲对屈原《离骚》的评价之高。吴仁杰曾在《离骚草木疏后序》中谈到:“仁杰少喜读《离骚》文,今老矣,犹时时手之,不但览其昌辞,正以其竭忠尽节,。凛然有国士之风。每正冠敛衽,如见其人。凡芳草嘉木,一经品题者,谓皆可敬也。”[2](p196)可见吴仁杰对《离骚》的高度推崇,以及离骚对诗人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也曾写道:“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5](p5)由此可看出,屈原《离骚》极高的艺术成就。屈原的不朽诗作以及屈原的伟大人格,影响着后世无数的文人学者。严羽《诗u》有云:“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2](p174)方回《送常德教w君》中赞道:“夙雅之筱简屈原,千古哀怨《离骚》傅。”[6](p41766)方回把《离骚》和《诗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由此可见他对《离骚》地位的推崇之深。

对于宋代文人来说,一切遭遇与心境都可以在《离骚》得以抒发,因为他们对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也对《离骚》更为推崇。陈普《咏史》中叹道:“仲尼死后百年期,定把《离骚》继四诗。”[6](p41792)诗人想象如果孔子与《离骚》的相遇,一定会将《离骚》写进诗三百中,由此肯定了屈原《离骚》的地位。吴子良在《吴氏诗话》中写道:

自《离骚》以草为讽喻,诗人多效之者。退之《秋怀》云:“白露下百草萧兰共憔悴。青春四墙下,已复生满地。”乐天《咸阳云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僧赞宁诗:“要路花争发,闲门草易荒。”后山诗集:“墙头霜下草,又作一番新。”后徐师川诗:“遍地闲花草,乘春傍路生。”意皆有所讥也[2](p201)

由此可见,后世诗人对屈原《离骚》的继承,他们从《离骚》中汲取养分,并加以理解,成自家之文,可见《离骚》影响之深。陈辅之在《宋玉屈原》曾写道:“屈原《离骚》读之使人头闷,然摘三句反复味之,与《风》、《雅》雅无异。”[1](p184)可见《离骚》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远。

屈原以其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洁身自好的品质流传于世,千载不违。他的《楚辞》、《离骚》等作品,便是他良好品质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评价道:“故君子之于人也,取其大节之纯全,而略其细行之不能无弊,则虽三人同行,尤必有可师者,况于屈子,乃千载而一人哉。”[1](p13)屈原固守本心,在“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时仍忠君爱国,不改初心的品质,注定了得到生存在压抑黑暗状态下的宋代文人对他的赞同和崇拜。

三、结语

在那个国家面对外侵扰威胁,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时期,屈原不顾个人仕途失意的遭遇,仍旧不改爱国之心,固穷高洁品行,滋养着宋代文人们受伤的心灵,为那些怀才不遇的文士们提供了精神依托。如朱熹《楚辞后语》所云:“故论原者,论其大节,则其他可以一切置之而不问论其细行而必其合乎生限之矩度,则吾故已言其不能皆合于中庸矣。”[1](p13)本文依据宋代史料、宋人诗集、宋人注本之中搜寻大量关于屈原的诗、文、评论著,把宋代文士用“屈原精神旨归”这条主线贯穿起来,尝试对宋代士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灵探索,审视着宋时期中国文士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对宋代文士人精神面貌的总体梳理。

参考文献:

[1](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2]李诚,熊良智主编.楚辞评论集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4]王国维著,吴洋注释.人间词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南朝梁)刘勰撰.文心雕龙[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6]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马茂军,张海沙著.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8]刘伟.元代苏轼接受研究[a].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屈原诗词篇4

【论文摘要】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获得重大发展,产生了像《文心雕龙》这样“体大而虑周”和《诗品》这样“思深而意远”的不朽巨著,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独特的传统。而这两部巨著都涉及到对楚辞的评论,他们是如何评论的?本文试从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和钟嵘《诗品》中涉及楚辞作品及作家之处入手,再结合审美活动中审美体验艺术,分析刘勰的楚辞观和钟嵘的楚辞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和审美取向。

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而楚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想象的丰富、语言的华美及表现形式的自然等。钟嵘和刘勰都重视《楚辞》,并形成各自的楚辞观,表现在他们都强调诗歌抒发真情、怨情,都重视诗歌语言的华美和诗歌表现的“自然美”。此外,还表现在推论诗歌取法对象时《诗》《骚》并提,强调诗人创作时应兼取《诗》《骚》两者之长等。他们重视《楚辞》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诗歌本质观相同,又都受儒、道两家影响,另外是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在继承传统之同时又有所突破。

一、刘勰的楚辞观。

通过刘勰生平身世的了解和对《文心雕龙·辨骚》文本的解读,我们了解到刘勰的楚辞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肯定屈原的思想人格,认同屈原作品的艺术方式。

1、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无不崇拜地说“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欲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前后,纷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他以这样诗意的笔调赞美了屈原,赞美了楚辞。在刘勰看来,屈原是完美的,他不但“固已轩翥诗人前后,纷飞辞家之前”,而且“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2、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进行具体分析,不同于汉代班固、王逸等人的评价,他指出楚辞“同于《风》、《雅》”之处:“典诰之体”、“归讽之旨”、“比兴之义”及“忠怨之辞”四个方面。又提出楚辞“异乎经典”之处:“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及“荒淫之意”。再指出楚辞是《诗经》出现之后最伟大的“奇文”,进一步认同屈原。

3、刘勰对屈原及楚辞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作了全面肯定,指出其历史地位仅次于《诗经》,为“辞赋之英杰”,而枚、贾、马、扬等袭之。指出其艺术成就特色,“虽取熔经意,亦自鋳伟辞”、是别人“难于并能”的。又指出其抒情状物成就独到,“故《骚经》《九章》,郎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这种大胆的评论在当时是少见的。

第二,强调诗歌抒发真情、怨情,重视诗歌语言的华美和诗歌表现的“自然美”。

1、刘勰注重抒发真情、怨情,对屈原忧愤深广的哀怨之情进一步地把握,“故《骚经》《九章》,郎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认为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情感,正是屈原忧愁叹吟、内心痛苦的真切反映,深得屈辞之情旨。

2、刘勰肯定楚辞作品恰到好处的“丽”。其作品做到了“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而后代只是从形式上继承屈原华丽,却丢掉了“情”、“实”片面追求“华”、“采”。

3、刘勰赞成楚辞作品中“风骨为主、辞采为铺”的诗歌艺术美,“故能气往砾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第三,提出,“酌奇”和“翫华”创作论点主张,强调诗人创作时应兼取《诗》《骚》两者之长等。

1、刘勰品楚辞时,“酌奇”和“翫华”的主张提了出来,把情与实相结合,达到“妙理”。

2、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诗人写作方法有所超越,“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一方面依据《诗经》,一方面掌握楚辞,这已经接触到文学创作上写实和幻想相结合的问题。

二、钟嵘的楚辞观

通过《诗品》文本的解读,我们了解到刘勰的楚辞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诗歌抒发怨情,“情兼雅怨”。

1、五言诗之源头,楚辞之怨情。钟嵘评汉魏以来五言诗一百多家,探其源流者不过37家,而评诗中楚辞系下品无,可见钟嵘心中楚辞的地位之重要。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文学多抒发悲怨之情,故其曰“源出于《楚辞》”。

2、论诗极重怨情,“情兼雅怨”。如评李陵,评班姬,评王粲等,皆有楚骚系之情怨;即使刘帧,也是情雅而怨。

第二、强调“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的评诗标准。

1、钟嵘崇尚语言华美,批评语言质朴者。“古诗”是“温文尔雅”,班姬“文绮”,曹植“词采华茂”,王粲“文秀”,陆机“才高词瞻,举体华美”,张协“文体华净,少病累……”给予好评。

2、钟嵘好诗风雅正,反对质木无文。刘帧是极受钟嵘重视的诗人,但因“雕润恨少”而被惋惜。故“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第三、主张“自然直寻”,反对过多“用典”和过分讲究“声律”。

钟嵘“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而崇尚屈原及其楚辞的“诡异之辞”,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一种浪漫的想象。他反对“句无虚语,语无虚字”,尚“自然英旨”,却“罕值其人”。注重自然,如评颜延之:“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等。

三、关于刘勰、钟嵘楚辞观之异。

刘勰通过“体大而虑周”的《文心雕龙》所形成的楚辞观和钟嵘通过“思深而意远”的《诗品》所形成的楚辞观,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然而在表现方式上、强烈程度上有些不同而已。

首先,抒发哀怨之情上。楚辞之“怨”重在强调个人不幸身世遭遇导致的“怨”,感情比较激烈,屈原的作品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那不可遏制的激情,这与屈原强烈、坚定的个性有关,而这个性在某个方面上仍被限于儒家思想里。屈原作品中,对君王的怨,対小人的恨,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哀叹,去没有看清对楚王的断然弃绝之情,他的爱国和忠君,只是桀骜不驯的独立人格与儒家传统不甚而合,他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而钟嵘似乎更加看重强烈的身世之悲引发的强烈哀怨,《诗品序》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可见,钟嵘更重视自然景物引发人们的诗情,更重视社会生活、、个人遭遇引起的怨情。刘勰《文心雕龙》的楚辞观似乎是一种“怒而不怒”的格调。

其次,语言华美上。一般而言,《诗》的语言较质朴,《楚辞》的语言较华丽。屈原作品注重辞藻的华艳,刘勰称“故《骚经》《九章》,郎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他看到《楚辞》对后世作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可见,对《楚辞》作品文辞优美的特点很赞赏。

再次,在丰富的想象上。刘勰提出楚辞“异乎经典”之处:“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及“荒淫之意”,又指出楚辞是《诗经》出现之后最伟大的“奇文”,显然刘勰是认同屈原这种后人称为“浪漫”的文风,而钟嵘就显得不够。

最后,表现形式的自然上。钟嵘“自然英旨”主张的提出,同时主张创作的“性情”、“滋味”。刘勰从不同角度,修辞(《比兴》)、辞藻文采(《宗经》)、用典(《事类》)、声律(《声律》)等方面有所描绘。

四、关于刘勰、钟嵘楚辞观的思想渊源。

刘勰的楚辞观和钟嵘的楚辞观的形成有其思想渊源:

第一,诗歌本质观相同。

对于文学,刘勰从艺术想象论、风骨论、鉴赏论、通变论、文学发展论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其观点,道是其内容,文是其形式,他从根源上论文,写“弥纶群言”、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专著,以纠正不良文风,弥补理论的不足,为写作和评论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钟嵘从“滋味”说、“性情”说、“直寻”说三个方面阐述其见解,针对一是缺乏批评的标准:“随其嗜欲,商榷不同”、“喧议竞起,准的无依”;二是缺乏对诗人的褒贬:“不显优劣”、“曾无品第”进行,坚持诗歌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可见,创作的诗歌本质观点相同。

第二,受儒、道两家影响。

以儒家为主而兼佛道玄各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取老庄玄学,全书称引“三玄”(《老子》、《庄子》、《周易》)的言论颇多,佛家思想在书中倒是较少看到,仅引用了“般若”、“圆通”二词。然而全书体系完整,论证精密,“纲领明”、“毛目显”,当是受到佛典的启发。而钟嵘在《诗品序》肯定了五言诗的重要,提出了“滋味”说、“情性”说、“直寻”说,对齐、梁诗坛的不良诗风作了批评,既继承了儒家传统诗学中“可群可怨”、“文质彬彬”、“吟咏情性”等理论,又摆脱了汉儒强调政教美刺的风气,对后世影响较大。

第三,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在继承传统之同时又有所突破。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期间有了“文的自觉”和文学批评的自觉;有了文学批评专著;不但继续讨论文学的外部规律,而且能深入到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上。学术思想活跃。此间,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佛学兴盛,不但影响了士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如追求适意、放达、洒脱,即后人所谓“魏晋风度”),而且玄学与佛学讨论的一些问题(如才性、有无、言意、形神、虚实等),对文艺理论极具启发和影响。同时人们把风神、风骨、风韵、气韵、神气、通雅博畅等比喻人物风姿之美的词语,用来比喻艺术美,成为文论与美学的术语。文学创作繁荣。诗赋有较大发展(五、七言诗、抒情小赋),更讲究形式美;诸种文体大致齐备,为文学批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大大促进了刘勰的楚辞观和钟嵘的楚辞观的形成。

五、刘勰、钟嵘楚辞观形成的审美取向。

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从审美感觉的角度看,“诗富于声,骚重于色”。同时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其次,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摇篮。当然,楚辞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战国时,能够赋诗言志的楚国政客文人很多,屈原作为楚国的一个高层知识分子,对《诗经》无疑是相当精熟的,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如《天问》、《橘颂》等在形式体制上深受《诗经》影响。

从美学的角度判断,没有空间距离的文学作品,就审美的效果而言,给予审美者的感受是和诸、淳朴的。楚辞这主题和题材上的空间距离却于审美者以躁动的、不协和的审美心态。

刘勰对屈原和楚辞的审美批评,实际是否定和反思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审美超越。在儒家的人生体验中,他们以完善自我德行、实践人生社会价值为超越的;而佛家的禅宗在强调超脱现实人生时,也强调心性的体验,刘勰就是带着这样的人生追求来体验作家作品、体验楚辞的。

相对的,钟嵘的文学批评似乎更接近审美批评,与他“位卑”不为见用的身世遭际有关,同时又摆脱了汉儒强调政教美刺的风气,而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在对用事与声律的态度上,又表现出他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趣味,从而显示出它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勰和文心雕龙》陆侃如牟世金著上海古籍出版1987年第1版。

2、《文心雕龙》刘勰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3、《钟嵘诗品校释》吕德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4、《论刘勰的楚辞学说》戴志均著学术交流1991年第1期

屈原诗词篇5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

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今晚,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古色古香的端午节。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到场的嘉宾。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xxx老师,XX都市报的XX记者,以及我们的辅导员xxx老师。大家热烈欢迎。

端午习俗的介绍:

端午节呢,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旧习俗。在我们XX,比较流行吃粽子,划龙舟,吃鸭蛋。那么,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什么风俗呢?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风俗。

赛龙舟;

粽子情节;

悬艾叶菖蒲;

雄黄酒;

游百病;

佩香囊;

讲述屈原的故事:

人自清高水自浑,谗言无力回乾坤。纵身汨罗应有恨,何须舟楫捞诗魂?(引出屈原)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可能跟我一样,有所了解,但是,却不甚解。下面有请为仙为我们讲述一个详细的关于屈原的故事。掌声有请。

诗歌诵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离骚》让人叹为观止。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屈原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在端午节常常举办赛诗会。今晚,让我们这群温大学子也来一场现代版的赛诗会。此环节分为三部分。

1、诗歌诵读

2、我爱记诗词

3、库存诗词大比拼

1、《怀沙》是屈原的绝笔作。当他在汨罗江边抱起石头,面对滚滚江水,他到底在想什么呢?下面请欣赏由xx、xx、xx、xx为我们带来诗歌诵读《怀沙》。掌声有请。

2、我爱记诗词:作为中文专业的我们,对于古诗自然是要多多读、多多背的。下面呢,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环节:我爱记诗词。抽纸条,答题,答对5题,奖励一个粽子。

3、库存诗歌大比拼:下面是第三个环节。抽话题,分组。对诗歌。那组卡住了就是输了。

一首离骚,是你轻拨的琴弦上滑落的历史绝唱,唱响充彻你嘶哑的喉腔,惋惜你的力量有如蝉翼一般的单薄,惊叹你的才智纵横文人政客的裕博,屈原我们向您致敬,请欣赏诗歌朗诵《》

伴着优美的旋律,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家园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2】

(一)活动序幕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1: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2: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1: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2: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2: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一)端午故事

(二)端午习俗

(三)端午诗会

屈原诗词篇6

关键词:屈原;人格意识;忧患意识;死亡意识

屈原一生历经磨难,留给后世的不仅是文学瑰宝,还把自己整个的生命溶入到诗里,忧

国忧民忧己、维护民族大义,也因此屈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者和塑造者。一

部《离骚》就是屈原热爱故国、追求真理矢志不移的真实写照,是诗人洁身自好、心忧百姓

的充分体现。然而,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的是他的行义,不是他的文采。也

许正因为如此,屈原的人格风采被历代文学家备受推崇,自汉以来,直至近现代文学论坛中,

在忠君爱国的道德伦理层面评价屈原的文学家层出不穷,他们指出伟大的爱国主义就是屈原

的形象,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屈原的性格特点,并且对屈原的性格气质、

品行、人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屈原人格意识的重要体现

1.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文化精神意识的一种,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人类责任感的表现。已由最初的

因环境变迁而产生的个人惧怕因素,演变成了因国家、民族整体危机而产生的忧国忧天下社

会责任感。屈原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各诸侯明争暗斗,战争频发,社会动乱不堪,百姓饱经

颠沛流离之苦。整个社会生灵涂炭、遍地哀鸿,忧患意识存在于每个渴望战火停休,渴望平

和安宁生活的百姓心中。屈原虽放逐,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系心天下沧桑。其作品中也

无不透漏出屈原对天下苍生、对岌岌可危的楚国的忧国忧民之情,正如《离骚》所言"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

顾而不行!"。屈原始终心系苍生,从未停止过忧国忧民的一腔赤诚。

2.死亡意识

楚国朝政黑暗腐败,良臣疏斥,百姓心离,屈原又遭贬斥,流放江南。面对楚国难以挽

回的颓势和衰亡,屈原深感自己无力回天,便选择投身江水,与国同亡。屈原选择死亡,不

是为了回避逃脱,而是将自己的灵魂、生命紧紧地与国家系在一起。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

关系,其作品内容承袭了神话故事,其思维方式也无可避免的染上了神话的艺术色彩。在屈

原的作品中,屈原以神话思维的艺术眼光来描述和探索死亡问题,同时还多次提及自己的死

亡,明显的死亡冲动表现了强烈的求死欲望和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以及对死亡价值的追求。

屈原用自沉殉节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将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与楚国存亡的命运捆绑在

一起,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的表现。

其一,屈原描述历史人物死亡的原因,并从道德理性层面评价其死亡的价值。对以残暴方式

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屈原强烈斥责,如"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对自取自

灭的暴君庸王的死亡方式,屈原说如"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离骚》);对以死

殉节的古圣先贤,屈原则高度评价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悲回风》)。

其二,屈原运用隐喻的手法诠释死亡意象。如"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思美

人》),"何芳草之早天兮,微霜降而下戒"(《惜往日》),屈原用隐喻手法来烘托死亡意象,

也表现了屈原对于死亡的独特领悟。

二、屈原诗学艺术特色

1、理论基础:美善统一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优秀的诗人不仅要有才华横溢的文采,还要能够

创造自成体系的诗歌体裁。屈原屈创立了被后世广为流传和鉴赏的楚辞文体,还开创了香草

美人的传统,是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中最有异彩的一等明星。屈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

验和充满激情和幻想的思维模式,把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化成文字和诗学理念,以极

其自然的方式带给大家诗词之美。同时,屈原受儒家思想形态的熏陶,其作品中也处处洋溢

着善的味道。屈原认为只有不断努力提升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达到善的境界标准,其

作品《九章*抽思》中,也有阐述说"善不由外来",就是这个思想。也许正是由于屈原自

身的正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促使自己成为善和美的执行者和宣传者。

2、思想核心:发愤抒情

屈原接受过儒家的洗礼,其作品中自然透漏着儒家思想的学说。同样,战乱时期的屈原,

其思想和作品也会无可避免的留下鲜明的当代烙印和个人价值所向。

屈原的心中是有个梦想的,他的理想是楚国统兵天下,战乱停休,百姓人人高尚纯洁。这个

理想与生灵涂炭、腐败至极的楚国现状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落差所引起的感慨悲鸣,也被

屈原带进了诗歌之中。然而更大的悲剧在于,屈原深知自己的理想会被残酷的现实毁灭到灰

飞烟灭,却又为了达到毁灭的永恒,明知其不可为之而为之。同时,人生的悲剧产生的满腔

悲愤之情,也成就了屈原诗歌创作思想的伟大和辉煌,发愤抒情的思想核心使其作品带有具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和现实主义色彩的诗学精神。

3、艺术实践:个性鲜明

屈原显赫的身世和良好的教育基础,是其诗歌创作的基础,同时也为屈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

滋生的土壤。无论从客观的家族背景,还是主观的个人素养素质,屈原都有骄傲的成本,正

如与天地兮齐寿,与日月兮齐光所言,屈原也毫不忌讳的标榜自己的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

尚的道德节操。但是,屈原历经生活痛苦,其长期郁积而成的满腔怨愤之情,显然不是儒家

倡导的思想。这样鲜明个性化的思想特征,再经过屈原深刻而独特思想润滑,凝聚到作品的

字里行间,就形成了充满哀怨愤懑的个性化的情感内涵。因此,屈原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的

存在,则是对其整个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其诗学精神所据以形成的

深厚的内在心理基础。

结论

忧国忧民的屈原一生饱经磨难,却一直心系楚国,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施展的余地。屈原的

思想具有超时代的独特性,其对死亡价值的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以及鲜明的个性化思想、哀怨愤懑的情感内涵,都在其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参考文献:

屈原诗词篇7

论文摘要: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光辉的诗篇和高洁的人品光照千秋。历来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屈原进行研究,而对于屈原在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则鲜有论及。其实,屈原同样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他既有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也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虽然他的教育理想并没有实现,他的教育事业也已失败告终,但他教育理想的光辉仍然如悬空的日月。本文再就屈原教育思想和教育行迹进行研究探讨。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人品和诗歌犹如高悬的日月,两千多年来一直光照我们这个民族,在赤诚爱国、人品修养、勇于探索、执着信念等等方面给予了中华民族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或许正因为他的人品和诗名太盛的缘故,人们大都只把他当作一个政治家和诗人。其实,屈原同先秦的许多“子”一样,不仅是一位极有才能的政治家、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理想主义教育家、一个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和生命的老师。考屈原一生,他所从事的“公职”基本上不出政治和教育两方面,至于写诗作赋,反而不过是他的“业余”所为罢了。只是作为政治家和教育家,屈原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千古悲剧的扮演者。

有关屈原教育方面的文字,史料鲜有记载,人们也很少谈及。下面的论述依据主要有二,其一是史料有关屈原职官及生平事迹方面的记载;其二是他自己有关诗篇的记述。

史料记载: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刘向《新序·节士篇》等书载,屈原曾任过楚国的左徒官和三闾大夫。“左徒”一职仅为楚国所设,从“春申君曾有左徒迁令尹”的情况看,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它的职权范围很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并且有时还得侍奉太子。可知“左徒”这个官职,对内要辅佐君王,侍奉太子,起草法令,参与国家最高决策;对外则要接待、出访,处理外交事务。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左徒“盖今左右拾遗之类”。唐代的左右拾遗,是专司进谏、荐举的职官,这样看来,屈原这个“左徒”官还担负着培养、选拔、举荐人才的重要任务。

又,“三闾大夫”一称始见据传是屈原作的《渔父》,《渔父》又多为治学严谨的司马迁所引述,看来不会是子虚乌有之事。三间之职,王逸在《楚辞·离骚》序中解释说,是“掌王族三性,日昭、屈、景”。又说,“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土”。昭、屈、景是与楚王同宗的三个大姓,屈原自己在《离骚》开篇就公开宣布自己跟楚王是本家,同是“帝高阳之苗裔”。“三闾大夫”,就是掌管这三大姓的官,大概与战国时些国家的宗族大夫之职相似。“序其谱属”,可能是些户籍、辈分、王姓支派等王族内务,而“率其贤良,以厉国土”,就属于国家公事了。“率”是率领、带领,查《说文》还有训导一层意思;“厉”是锻炼、劝勉。“贤良”和“国士”是王族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国家栋梁之才。这种率领、训导、锻炼、劝勉贤良国士的工作,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本职。由此看来,屈原所从事的是,由教育进而政治,由王族之事进而国家之事;屈原所追求的政治抱负就是通过管理王族之事从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培养教育王族胄子,为国家培养举荐人才,从而实现振兴楚国、最终由楚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这样的推断,与屈原一生的思想、性格、行事应该是相符的。

在屈原的光辉诗篇中,他用抒情的笔法远譬近比,叙写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及其培养人才的种种努力。

屈原在自己遭谗被疏,从政界败下阵来后,曾把辅佐国君、改革弊政、修明法度的希望寄托在楚国新兴的进步力量上。于是他以极大的热忱,用他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才能从事教育胄子、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他走的也正是“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在《离骚》中生动地剖白了一个教育者培养人才的心迹和愿望,他说: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荑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

愿俟时乎吾将刈。

这是一曲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园丁之歌”。“兰”按李时珍{=本草》所说,应指泽兰,其香幽雅淡远,有类人中君子。“蕙”即香草,类似兰草,故多以兰蕙称之。一些注释家认为屈原的诗多以“兰”和“惠”,当分别指令尹子兰和顷襄王,其它如留荑、揭车、杜衡、芳芷诸物,都是以芳草喻各种人才。其实各种植物具体指谁,没有必要去猜测,树木花草就是泛指所有学子,所要培养的人才。另外,“九畹”“百亩”,只是以所栽芳草面积之广来喻所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之多。这里我们应该特别留意诗人所使用的几个动词:“滋”是滋养、栽培,是用汗水和心血来滋润、浇灌;“树”是种植,有扶正、培植、使其存活成长的意思;“畦”本是田间沟垄,此处用为动词,相当于“种了一垄又一垄”的意思;“杂”是夹杂,套种。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动词有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较形象而具体地叙写了培养教育人才的过程和所采取的措施,表现了诗人作为一名教育者对教育培养人才殷切希望和所付出的心血,也表现出诗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屈原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要刷新楚国政治,革除朝廷弊端,要修明法度,富强祖国,如果没有一大批德才兼备、思想解放、锐意革新的“贤良”,如果没有这样的进步力量来支持自己,那么一切都将归于失败,所以屈原才亲自去“滋兰”“树蕙”,栽培“众芳”,才对所教育培养的人才寄托那么深厚的希望:“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明确地道出了自己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指望着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为自己所用,为国家所用。

屈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正”和“修”。“正”就是正直、正派、方正,端正,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理想人品的最高标准。在屈原诗歌中,多处出现“正”字。“正”是构成屈原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也是他为人行事的基本准则。他的名字中就含有“正”字,说明他的“正”原白上天的旨意、来自祖先固有的血脉。他说:“耿吾既得此中正”(《:离骚>),“求正气之所由”(<远游》),“服清白以死直”(《离骚》)……可见“正”是他一生追求并恪守的人格标准。“修”是修炼,修养,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包括修思想,修品德,还包括修才能,修仪表等;既包括修自己,也包括修他人。在屈原的作品中,“修”字共出现达三十多次。下面略举几例: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报。(《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屈原就是这样,一生一世,律人律己都极高极严,特别是对自己,屈原无论在哪方面,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不懈地高标准要求自己,并通过自身“芳菲菲”的人品道德,去化育学生、影响他人。

这种“正”和“修”的教育思想,在屈原的<橘颂>中体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搏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缰宜修,垮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元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关于<橘颂>前人多认为是屈原的早期作品,依据主要是“嗟尔幼志”“年岁虽少”两句诗。我认为,以此来断定此诗的作年理由并不充分。其实屈原作此诗的本意并不在夸耀自己幼志有异,年少可师。我们知道,屈原被怀王疏远很是痛苦,他一方面“复修吾初服”继续坚持思想品德的修养提高;另一方面就是积极从事于人才的培养擢拔。屈原在《橘颂>中所称颂的,很可能就是他所培养的对象。这个具有橘树品质的少年学子,可能是实有其人,比如象郭沫若所设想的婵娟之类,也可能是按照审美理想塑造出来的“希望如此”的人物。不管是实有还是虚构,屈原的本意就是为人们、首先是为他所培养的学生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

分析这个光辉的榜样,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品性仍然是“正”和“修”。屈原首先赞美了橘树那种“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特性,所谓“受命”是秉承天地之正气,“深”是根扎得深,也是天地化育之深。“不迁、难徙”是因承受天然秉赋而不会随意移动、改变。据<晏子春秋>:“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其土异也。”屈原这里借橘树刚正难移的特性,来赞美扎根故土、热爱祖国的品质。这些品德是屈原对胄子们的要求,也是屈原自己至死恪守的准则。屈原还赞美了橘树那种“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特性。“苏”就是醒,清醒,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横”是直立特出,方正忠勇。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屈原感到非常棘手的敌人,恐怕就是那些“并举而好朋”的世俗群小,他们结党营

私、投机取巧,争媚取容,又忌贤妒能,谗害忠良,这与屈原刚正不阿的个性和人品是多么格格不入。另外。橘树那种“廓其无求”“秉德无私”的特性,那种“闭心自慎,终不失过”的风格,与屈原严于律己、克己守正、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一致的,也是屈原重“修”思想的体现。在l=橘颂>这首咏物言志的诗作中,屈原给自己胄子们开列了以“正”和“修”为核心的一系列做人的标准,同时也确立了屈原的教育标准。

不幸的是,屈原教育救国的愿望并不能实现。继屈原政治上惨败后,屈原的教育救国梦也破灭了。这是屈原所受到的一系列打击中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不解、痛苦、愤怒又悲哀。他写道:

虽萎绝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离骚》)

兰芷为而不芳兮。

茎蕙化而为茅。(同上)

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为此萧艾也!(同上)

览椒兰其若兹兮,

又况揭车与江离!(同上)

这里所提及的荃、蕙、兰、芷、椒、揭车、江离等等,就是他在前面所说的“众芳”,就是屈原曾经在他们身上倾尽心血、寄予厚望的培养对象。“芜秽”有荒废和变质两重意思,成才而不见用是为荒废,由好变坏是为变质,“变而不芳”“化而为茅”“为此萧艾”,就是“芜秽”的具体表现。在屈原所培养的人才中,许多人离开了他,背叛了他,甚至成了打击他、排挤他、陷害他的政敌,比如他的学生司马子椒后来身为大夫却专权擅政、傲慢自恃,毫无忧国恤民之心;弟子令尹子兰更使上官大夫到倾襄王那里陷害屈原,使顷襄王怒而流放屈原。许多人经不起俗世诱惑,也加入到追名逐利的“党人”“众女”集团中。即使象宋玉、唐勒、景差这样的追随者(拟或学生),也只是“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身前既不幸,身后复萧条,屈原教育的失败是惨痛的。屈原的死,与他教育的失败,由此对楚人的失望是不无关系的。至于“三户”亡秦是否与屈原精神有关,这是人们讨论的另一话题。

屈原的教育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当然是很多的,但总的来说,是由他所处的那个悲剧性的时代以及他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所决定的。

屈原生活的怀、顷襄之世,楚国已象大厦将倾,颓败之势已定。昏君佞臣当道,贤能俊才遭弃,所谓“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鸟鹊,巢堂坛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在这样的局势下,靠政治改革既难以一救楚国,用教育来救亡就势难成功了。教育从来都不能离开社会政治、时代风尚而创造出奇迹。这个道理,屈原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的。他说,“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之不可佩”(<离骚>),假如“臭”成了一种时尚,人人去佩带艾蒿这样的臭草,那么幽兰这样的香草就会被丢弃,这就是时尚的力量。他认识到“固时俗之从流兮,又孰能无变化!”(同上)“众芳”的芜秽,人才的变质,究其原因是时俗使然、时势使然。

其次,屈原培养的对象,也仅限于王族中的胄子,这些人由于出身于特殊的阶层,他们与旧贵族,与腐朽政治势力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因而很难成为革除弊政、修明法度的中坚力量。比如子兰、子椒之流,他们只能同自己那个腐朽的阶级一道埋人坟墓。另外。这些贵胄子弟,有着天生的弱点和陋习,苛求他人,猜忌别人,妒忌能人,中伤好人,庇护坏人,又往往宽恕自己,放纵自己。另外他们往往徒具外表的光鲜华美而内无美质,“无实而容长”(同上),屈原分析他们变节变质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不好“修”的缘故,“岂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同上)又回到了屈原“正”和“修”的核心问题上;这些变节者正是由于缺乏“正”和“修”的优良品性,缺少坚守不移的特操。

屈原诗词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入手

古典诗歌按照所描写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诗歌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也不同。比如,边塞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部分边塞诗表现的是诗人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大多表现的是对所咏事物的喜爱,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咏史怀古诗大多表现壮志难酬和昔盛今衰的感伤;山水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寄情于景观中,或畅想于山水外,或蕴理于风物内,或寄兴于田亩间。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09年全国卷3)

解题思路: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词。词的上片重点描写作者生活在乡村的生活环境,词的下片通过对比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从诗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主要指能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词。我们在鉴赏诗歌情感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就能轻松地判断出作者的情感。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9年安徽卷)

解题思路:这首词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是这些词:“空惆怅”“总堪伤”

“无人解”等。“空惆怅”中“惆怅”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要探求这种情绪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是什么触发词人“惆怅”,联系上阕内容可知词人“惆怅”源自词人在端午节见到世人只忙于庆端午,而无人吊屈原,这可以看作是外在原因。接着我们更要追究词人的行为透出何种深厚思想情感。“谁复吊沅湘”的发问隐含了词人的主张――我们应该吊祭屈原,显示出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相对于“空惆怅”要略难一些,它包含了两层意思:①无人解作者;②无人解屈原。顺看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感受,前者可归结到词人孤寂落寞,后者可归结到只有词人理解景仰屈原的忠义之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3.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韵味的诗意空间。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常见意义的意象: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山东卷)

解题思路:本诗中重要的意象是“悠悠”和“红袖凭江楼”。“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其实这个词能够传达出作者无尽的愁绪,这种愁绪犹如江水一样,悠悠无尽头。再加上风正紧的初秋肃杀之气,作者内心的哀愁更加浓重,正当作者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看到这么一幅风景图,作者的思家之情开始变得更加浓重,于是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所以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诗歌当中重要的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就一定能揣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或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郁;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发衬托出旅思的悲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屈原诗词篇9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屈原诗词篇10

论文关键词:李清照,桂花,屈原,迷信,盲从权威

李清照对桂花可谓是情有独钟。

与梅兰竹菊相比,诗人们对桂花的垂青确实是微乎其微。想其原因,大概如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的,桂只宜于鼻而不宜于目;一言以蔽之——桂花的形貌不是太美:没有屈曲苍劲的枝干,花也极小,不似众芳有着硕大的花瓣。圣人云:“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人们对花的品藻赏鉴移用的是人的审美标准。而李清照却力排众议,孤帜高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眼中的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丝毫不亚于梅兰竹菊,“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不拾人牙慧的魄力是值得推崇的,而且她独具只眼,在诗学的领域内发现了桂花的美,极其大胆的给桂正名并给其以极高尊荣的地位。陶渊明爱菊成痴,李唐王朝视牡丹为国色天香,周敦颐与莲化而为一盲从权威,林和靖梅妻鹤子,这些在李清照的眼里皆无足道耳。她意气洋洋,文思势不可当。这是一个狂狷的女子,疯狂起来不啻“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的李太白。她开始指摘古人了。屈原历来被尊为诗界圣人,连狂妄的李白也拜倒在他的笔下,惊叹到:“屈平词赋悬日月!”(李白《江上》)而这个李清照竟就敢来挑战他老人家的权威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她批评屈原缺乏情思竟把如此了不起的桂都不写入自己的诗篇,简直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李清照对屈原的批评被稍后的大诗人陈与义进一步夸大,他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今人附会此说者不胜枚举,在鉴赏李清照词的时候也都想在对屈原的批判中分一杯羹。可我们只要粗翻一下“楚辞”并用心想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可笑又可怕的文化痼疾。

屈原的楚辞里收了“桂”没有?这是个再简单也不过的问题了。李清照说没有,陈与义也跟着说没有,历代各大鉴赏家更是斩钉截铁的说——没有!可是我这个无名小辈却发现了,而且不止一处: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离骚》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离骚》

“奠桂酒兮椒浆。”——《九歌·东皇太一》

“操余觚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九歌·东君》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九歌·湘君》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九歌·湘夫人》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核心期刊目录。”——《九歌·东君》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远游》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九歌·湘君》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招隐士》

白纸黑字,一清二白。而且屈原写桂时用的都是爱与赞的笔触,屈原笔下的桂与兰与茝与杜若一样都晕染着他怀瑾握瑜的品性。哪里少了桂又屈了桂?

听李清照的口气,仿佛是她已搜遍了屈原的辞似的。既然如此,凭借她的高才,何以连一个斗大的字都瞧不出来?李清照是中华历史上少有的才女,可怎会犯这样的糊涂?她分明是在睁眼扯瞎话。目的很简单:贬屈扬桂。在古代,多数文人对屈辞都不会陌生。李清照睁眼扯瞎话也就罢了,可满腹经纶的陈与义以及一大批的鉴赏家的将错就错又该如何解释呢?李清照虽然睁眼扯瞎话,但人家是第一个,而且一个姑娘家耍一点小性也有情可缘;而陈与义之流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岂不贻笑大方?

颐笑之余,我们看到民族灵魂深处一个可怕的痼疾:迷信与盲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