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0:10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1

一、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课文,有许多文章是让学生进行扩写和续写的。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作者记叙了我的叔叔于勒年轻时不务正业,是个损害家业的人。我的父母对他愤恨和躲避,称他是流氓、贼。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国当时的惯例这样的人就被打发到美洲去,于勒叔叔当然也不例外去了美洲。我的父母就像卸掉了包袱似的高兴的不得了,可是于勒叔叔到了美洲后不久就来信了,说他在那里很好并且发了大财,不久就会回来。我的父母看到信后,高兴的不得了,天天在海边看过往的轮船,嘴里总是重复哪句话“唉,要是于勒叔叔在这条船上,那该多好啊!”每天夸于勒叔叔好。有一天父母带我出海去玩,恰巧我的父亲发现一个衣裳褴褛的老水手很像我的叔叔,当他通过船长确认就是于勒时紧张的要命,慌忙跑到我母亲身边,结结巴巴说出他发现于勒的经过,于是我的父母带着我改乘另一条船走了,是怀着愤恨和谩骂走的,这是文章故事梗概,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续写几种情形;一是如果在船上遇到了非常有钱的于勒叔叔我的父母表情、动作、语言、心里会是什么样的;二是穷困的于勒叔叔在船上认出了我们并主动和我们说话,我的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心里又会怎样,故事会如何发展。教师抓住这一训练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续写、朗读、评价,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以往很多老师给出一段课内或课外语段,然后是由浅入深或由总体到局部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解答。这种训练方式不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这种固定模式,我的做法是选取课内或课外的优秀语段,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由自己解答或让其他学生解答,这种训练方式教师要敢于放手,恰当引导。实践证明:坚持这方面的训练,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以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的创新才能。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常识,了解作品、作家的情况,引导学生接触网络文学,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浏览文学网络,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知的新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总是能很快地接受新观念。组织学生从社会上、生活中、家庭中、同学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展开讨论,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这样在向学生注入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辩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角色表演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课文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化语言突出、故事情节简单清晰,适合学生表演,如《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等,教师将这些文章放手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编成课本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势必通过研究、讨论来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达到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这样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细节教学契机课堂效果

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是宏篇巨作的一个单词,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它充盈着灵性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在语文教学中,及时捕捉在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细节,便能使课堂精彩起来。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打造细节;精心预设,经营细;关注过程,捕捉细节,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一、挖掘教材,打造细节

课堂中的细节看似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是一种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教师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细节的设汁源于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等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源于对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和利用。教学中的细节很多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主要源于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理解和挖掘,作为教师课前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

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通过认真备课,深入分析教材,决定抓住"盼于勒"这一细节重点分析。来看一下当时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盼"字,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生:"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于勒在不在这只船上?

生:不在。

师:你怎么知道?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竟"表示意外,父亲盼望于勒出乎意料地来到身边,表现他急切盼望的心情。

师:说得好。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拿出来,.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这句话是体现"盼"吗?

生:这句话主要体现这家人高兴、得意,还有几分骄傲的心情,把信给别人看,为了炫耀。

师: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师:很好,十年时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希望,反而增加了。还有吗?

生:"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笔毫无着落的钱竟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可以看出他们急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在理。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急切盼望的心情。请同学们认真看。

生:"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的幻觉。

师: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正是老师挖掘出了"盼于勒"这一细节,通过理解分,学生对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才理解得如此深入到位。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我想这一切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正是因为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才打造出了教学中的精彩细节。

二、精心预设,经营细节

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学细节的预设,精彩的教学细节是可以靠教师来预设的。

在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训练时,我结合2007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海底飞船》的设计,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3

我校自从实施课改以来,许多老师都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学科资源。然而,仔细而冷静地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发现,有出现片面地理解拓宽内容的现象,把“点拨发散”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一种形式。

“点拨发散”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下面就个人课堂的“点拨发散”这一环节谈谈一些看法。

一、在情感体验处“点拨发散”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傅雷家书》,大家都耳熟能详。在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都被傅雷的爱子之心所打动。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点拨发散”训练:学完本文,相信你对父爱有了新的感悟。请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细节,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父爱是平日不苟言笑却咕咕叫着扇动两只胳膊在屋里一圈圈“飞翔”的身影……有学生写道:父爱是冬日暖阳里与儿子一起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行等。学生的仿写有具体的细节,也有真情的流露,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与延伸。

二、在文本空白处“点拨发散”

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处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些文章耐人寻味,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设计时可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推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场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有学生就写道:菲利普见到衣着光鲜的于勒出现在他面前,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向于勒冲上去,紧紧地抱住他,“啊,我亲爱的弟弟,我好想念你!”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偷偷地看着于勒衣服的品牌,看完后他抱得更紧了,生怕于勒会消失一样。随即叫来若瑟夫和女儿、女婿,大声说:“快……快叫叔叔。这是你们那位好心的叔叔,我的亲弟弟。”

三、在考点关键处“点拨发散”

议论文阅读是语文中考必考阅读之一。记得上中考复习课《议论文之论据复习》时,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请为观点“坚持就是胜利”补充事实论据。学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贝多芬、居里夫人等人物。我顺势整理出这样一段话:“贝多芬面对身体的残疾,依然致力于音乐事业,谱写了音乐史上完美乐章;居里夫人面对着丈夫的去世等灾难,依然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终于发明了镭;王羲之爱好书法,每天坚持练字,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成了‘墨池’,他自己也成为伟大的书法家……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勇于坚持,不断拼搏,一切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适用于哪一类型的作文题。有的学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说《成长路上,有你》《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花开在冬季》等作文题都适合。中考考点渗透其中,同时,也为作文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我想如果有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学习上适当引用这样的例子,一定会给他的作文增色不少。

“点拨发散”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内化吸收,情感升华,也有助于学生磨砺思维,发挥创造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件事,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更深入些,把握点拨发散更有度些,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曹璇,刘晨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亚太教育,2016(4).

[2]闫峰,盛春玲.中小学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3]张德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略谈[J].信息化建设,2015(11).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39-02

提问是小组合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其愉快地走进文本;它能捕捉到点滴信息,开拓学生的思维。善于提问,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也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1.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合作学习的具体开展中,并非仅仅依靠学生围绕进行简单几句语文常识的交流即能完成,其需要通过教师进行良好的形式问题设置,达到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

2.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设计重要问题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主问题设计需要教师精细阅读课文,并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2)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然能悟出深意。(3)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2.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2.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4.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DD钓虾放牛DD戏前波折DD夏夜行船DD船头看戏DD月下归航DD归航偷豆DD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5.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订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5

一、重视质疑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在创新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需要教师善于挖掘、设计。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抓疑难点质疑问难呢?那么教师就应巧妙引导循序渐进,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只有在消其忧,练其胆的宽松学习环境下,授其法才能让学生在乐学、善学、好学中掌握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1、向学生明确质疑的意义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难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是创造的种子,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例如,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勤奋好学,大胆质疑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质疑问难的重要意义。

 

(1)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能力。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一开头写菲利普一家极力盼望于勒回来,那么于勒是谁?为什么会盼望他回来?最后有没有回来呢?

 

(2)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教《陋室铭》一文中,我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语句“惟吾德馨”,然后理解重点词“德馨”的意思,为什么说陋室的主人“德馨”?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利用课文留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史上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想象力日益见得重要。中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并而有着更广的空间。

1、利用语句的留白。由于作者感情的复杂,或由于环境不允许把话说明,或出于政治因素不能把话清楚明白地说出来,而有意把话嘎然而止,留下空白,这里的留白不是简单的省略,而是深具言外之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留白,让学生深究这些文章的语言环境和人物性格,深挖作者留白的原因,沿着作者的思路、人物感情,去填补空白。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我”从百草园转去三味书屋时,不禁发出了“idea”的感叹。“idea”凝聚了作者多少的感情?当然,变换了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我的乐园”百草园和“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百草园”有无限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盘子;还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就连比较乏味的冬天同样很有趣味,令人神往。而与之相对的“三味书屋”则是:反复着令人讨厌的礼节;不高兴学生提问题,只要学生死读书的方法;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生活。这样通过“百草园“的诗情画意与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的强烈对比,就充分表现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6

关键词:多语文课;朗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83-01

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不少语文教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怎样多元解读??总而言之,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出色!难道这些才是语文教学的亮点吗?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课?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我在心底问自己。教育家波斯纳基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进而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聚焦课堂:镜头一: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导入课文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件上列出表格:道德法庭包括原告、被告,原告自述身世,被告自陈苦衷,教师巡视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时,双方辩论:菲力普夫妇是否应该收留于勒?学生之间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最后法庭宣判时,学生互不相让,一方痛斥菲力普夫妇,另一方觉得应该理解菲力普夫妇。整节课,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镜头二:同样是《我的叔叔于勒》,另一位老师这样安排:先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小组活动:人物形象大家谈,接着全班交流:以“我认为(课文内容)写得好,让我从中感受到(某某2人物怎样的心理或性格),教师恰到好处地提出两个问题:对于于勒,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呢?能不能简单地说菲力普夫妇是坏人?指引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全面理解人物,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文本上,读书声,声声入耳。教师是合作学习的首席,激励者。这两节课,各有千秋。第一节课,教者设计新颖,有创新精神;第二节课,给人平实自然之感,“朗读”贯穿课堂,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对比他们,第一节课似乎缺少了语文味儿,语言的美感难以寻觅。第二节课,虽有些细节还有待商榷,但在读书声中,学者、教者、听者同步思考,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在读中思,在读中悟,思维的活跃源自一个“读”,这样的课给人实在之感,不是空中楼阁,愿意再探索下去,学习下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理,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原来就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新课改似碧波万顷的大海,孕育着课程的新生、发展、壮大,我们不能做孤独的守望者,而应做时代的弄潮儿。固然语文之潮需要波澜壮阔,然而没有风平浪静的积蓄怎能有绚丽的一刻?这“风平浪静”便是大海的庐山真貌,语文学习也需如此,它崇尚的是自然、真实的境界,洗尽铅华,创设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我执著的追求,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是一个“读”字。

一、以读怡情,进入情境

《散步》一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蕴涵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教者根据课文的特点,创设了思维情境,使之情由境生,境为情设。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进而让学生倾听播音员的朗诵置身于语文情境之中,播音员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单一的文字连贯成一幅流动的画面,唤醒了学生内在的力量,他们以愉悦积极的心态对话文本,仿佛他们自己亲身游历在春天的田野上,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视其物、如见其人的感受。在配乐朗诵时,更是让学生创造性阅读,放飞自己的心灵,熏陶、沉醉,发自内心的读出亲情之美,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

二、以读启思,质疑探究

阅读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的人。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7

【关键词】先学后教深层阅读文本语言多元解读文化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已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前,教师精心设置《预习单》,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对文本形成初步体验;教师则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重复着学生已“学会”的内容,阅读教学处于“浅层”状态,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此种现象尤其突出。那么,文学作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后教”,才能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刻”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挖掘语言的深度、拓展解读的广度、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教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从“浅近”走向“深刻”!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

先看一位同事的《老王》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三轮车夫老王的?

生(众):愧怍。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众):文章最后一句话。

师:看来大家预习很认真。那么,作者怎么会对一个三轮车夫感到愧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你认为最后一句话中“幸运的人”指谁?“不幸的人”又指谁?

生1:“幸运的人”指作者夫妇,“不幸的人”指老王。

师: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生速读课文)

生2:老王眼睛不好,一只瞎的,一只到晚上就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老王没有什么亲人,有一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都没有出息。

师:你是说,当车夫的老王眼睛有毛病,影响生意,而且又无依无靠。

生3:老王的居住条件极差,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塌败的小屋里。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值得表扬。那么,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学生(纷纷):老实、善良、知恩图报……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

学生:……

听完这节散文阅读课,听课的同事都认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流畅、高效,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如此。但课后细细琢磨一下,却发现这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老师几乎没有教什么。如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提高阅读能力,只能是学生自学的结果,而非教师的功劳。学生只是“在阅读”却没有“深入语言深处去学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

同样是对老王“不幸”的感知,下面这个阅读教学片段对我们很有启发。

师:下面请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学生试读)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句。(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上,再朗读一遍。(学生再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了“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这句话。假如你是老王,我是杨绛,我问你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又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的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再读,效果很好)①

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清晰地发现:前者,学生仍停留在初读状态,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后者,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经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明显有所深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②钱梦龙先生指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而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于学生浅读之处、疑难之处、误读之处,文本精妙之处、空白之处、矛盾之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深处学会咬文嚼字,从“言语的表达”中“会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在学阅读”。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这才会让阅读教学告别“浅近”走进“深刻”。阿尔卑斯山谷的一条公路边竖立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想借用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上:“慢慢走,欣赏啊!”

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阅读上最为恰当。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意蕴。魏明伦说:“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她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④换句话说,一个文学作品,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⑤但由于学生年龄、时代、经历的差异,他们在自学阶段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平面的、肤浅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概括偏平化,作品主题理解单一化。因此,语文教师的“后教”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告别“浅近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⑥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自学时都将把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认为这篇文章批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胜于亲情”。学生的自我解读无疑是准确的,但学生却忽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既然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标题却是《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仅以学生的已有感悟作为教学内容,显然又将是“浅近的”、“无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以“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主题。于勒去美洲前,挥霍家产,占用家产,良心泯灭,痛苦被逐;到美洲后,赚了点钱,希望赔偿,人性回归,渴望亲情;船上相遇时,穷困卑微,接受现实,自食其力,内心平静。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我们看到金钱使人异化:嫌贫爱富、抛弃亲情;从于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金钱令人性回归:希望赔偿、渴望亲情。可是人性回归后的于勒最终结局是什么呢?小说给出了答案:穷困潦倒,不知所终。于勒的最终湮灭,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面对人性回归的光芒,现实社会却给予了其最沉痛的打击。小说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度失望,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对人生的悲观”⑦。

三、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这样的概括: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⑧换句话说: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此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⑨在实验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只作为“课程目标”提出,而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列为“课程目标”,而且也列为“课程内容”。这就告诉我们“文化选择”也是块“教学内容”,同时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文化选择”作了确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理解当代多元文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摆脱“平庸”走向“深刻”,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语文教学的文化观,用文化的视野教语文。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还要注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然而,很可惜,对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浅尝辄止。而于学生,学习优秀文化只是在《社会》学科上,几乎没有于文学作品中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先学后教”中的“学”中是极其缺乏文化意识的。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刻”,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价值,唤醒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语文老师既是文化的守望者,也是文化传播者。教学《散步》,用“孝”演变过程切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教学《最后一课》,要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失去了语言,文化也就随之逝去;教学《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探讨中西方“英雄观”的区别。在初中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贬谪文化”“隐者文化”,对于这些作品,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联系、归纳、发现异同,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当然,于文学作品中传播文化,不能光靠教师的“告知”,而要引导学生“感知”。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比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当讨论到“面对秦王这样的厉害角色,唐雎凭什么能不辱使命”时,引导学生去关注唐雎话中所提及的三位“布衣之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把三位“布衣之士”形象的悲壮重放作为课堂焦点,引导学生探究典故中鲜为人知的“士文化”,进而指导学生在“士文化”中理解、体会唐雎的“不怕牺牲、敢于抗争、捍卫国家尊严”的“布衣精神”。

文学作品的“先学后教”,怎么“后教”才能让教学走向“深刻”呢?这当然要由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具体决定。但是不管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语文教师在备课和“后教”中都不应忽视。

【注释】

①袁庆国.《老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②⑥⑧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③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④魏明伦.文学与自我,《科学与文化》,1997年05期.

⑤武锋编.《歌德箴言录》,学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8

赵蓓蓓和王雯雯今年12岁,她们是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胜利小学的同班同学,两个孩子的父母都在邯郸市纺织三公司工作,两家又住在同一个宿舍区。

只要一有空两个孩子就会聚在一起。蓓蓓爱买一些小饰物,一买就是两件,一件给自己,另一件给雯雯;雯雯也总是惦记着蓓蓓,妈妈做了好吃的,雯雯每次都会给蓓蓓送去一份。寒暑假的时候,两个小姑娘更是形影不离。就连睡觉都是一起在赵家睡一周,然后在王家睡一周,谁也离不开谁。

星期天一大早。雯雯兴高采烈地来找蓓蓓,蓓蓓还躺在床上睡觉。雯雯跑上前喊蓓蓓起床,蓓蓓没有反应,雯雯吓了一跳急忙喊外屋的蓓蓓妈妈,李玉芹过来一看,女儿竟然没有了呼吸,她吓得失声大叫。赵建民在客厅里听见妻子吓人的喊声赶紧跑进来,一摸女儿胸口还有些热气,他急忙拨打“120”。

雯雯吓懵了,她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蓓蓓昏迷不醒送医院了。王章实和何英鹃听罢非常吃惊,尤其是王章实紧张得手一滑,喝水的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

何英鹃看到丈夫脸色苍白,吃惊地问:“你咋啦?”王章实连忙解释:“昨天我还看见这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接下来,王章实反复向女儿打探蓓蓓的“病情”,问她看没看见蓓蓓说话,但雯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医院内。赵建民夫妇双双给医生跪下,哭求医生抢救女儿。医生诊断后说,蓓蓓死亡五六个小时了,已没有生还的可能。

“那孩子得的是啥病呢?”李玉芹哭着问。

“机械性窒息,可能是被人勒死的!”赵建民夫妇这时才发现蓓蓓的脖子上有一道细细的勒痕,他们接受不了女儿被害的事实,当即昏了过去。

警方勘查现场后,定性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案犯入室盗窃了抽屉里的800多元钱和一部银灰色海尔L1000型手机。因行窃行为被发现而杀人灭口。

课堂上。得知蓓蓓被害的事情,全班学生哭成一片。雯雯突然站了起来:“蓓蓓让坏人杀害了。我们一直这样哭下去也没有用啊,我们要给警察叔叔提供线索,尽快抓住凶手!”在雯雯的倡议下,62个孩子在一张白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摁上了红指印。雯雯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丛台公安分局,把联名信郑重地交给了警察叔叔,要求严惩凶手。

悲伤的雯雯每天都会来到公安局,向办案的警察叔叔打听破案进展,民警们全都认识了这个带头递交联名信的小姑娘。

由于人们在送蓓蓓去医院时破坏了现场,使得侦破工作举步维艰。民警在现场只提取到两样痕迹物证:在窗台上发现了一枚旅游鞋印迹,上有“coolboy”等字母;在窗玻璃上发现了一枚清晰的指纹。警方由此推断凶手是从窗户进来的。窗子仅有80公分高、79公分宽,说明凶手个子不高,且偏瘦,可能是一个不良少年;从凶手直奔存放现金的抽屉并没有翻动其他物品的痕迹看,他应该非常熟悉蓓蓓家里的情况。

民警对宿舍区3栋楼108户居民中进行了逐户逐人走访摸排,但是案件没有任何进展。

听说女儿一下课就往办案民警那里跑,王章实不禁吓了一跳,回家后他狠狠地训斥女儿不要再给公安局添乱。

悲痛的雯雯一心想为蓓蓓报仇,根本没有把爸爸的教训当回事。3月27日,雯雯向刑警队副队长冯聿明提供线索:有一个男同学要和蓓蓓交朋友,蓓蓓不同意,他曾扬言要收拾蓓蓓。在雯雯的指认下,冯聿明等人赶到那位男同学家里,男同学的家人说:“孩子本来在邯郸学舞蹈学得好好的,半个月前非吵着要去济南他舅舅那里去学习。”冯聿明经过调查,证实这个男同学果然半个月前就在济南了。

王章实知道此事后暴跳如雷,关上门大骂雯雯多事,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雯雯心里十分难受。她想不通爸爸为什么三番五次责难自己,难道替小伙伴报仇有错吗?

这天晚上,雯雯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孤零零地坐在客厅里。12时30分时。王章实下夜班回来,推开门后他吓得一声惊叫靠在墙上,等他慌张地打开灯看清房间里坐着的是自己的女儿时,他擦着额头的冷汗说:“你这妮子,吓死我啦。”

雯雯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王章实怔怔地看了女儿半天:“我把你看成蓓蓓了。”

雯雯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何英鹃没说什么,但她早已觉察出丈夫这些天的异样:在单位和家属院,他一看见有人议论蓓蓓就条件反射般地赶紧躲开,然后蹲在一旁不停地抽烟,一言不发。

几天后。王章实和妻子下班回家,身后一个小姑娘喊了一声:“叔叔!”王章实一激灵,冷汗都出来了。何英鹃问丈夫是不是不舒服,王章实赶紧掩饰:“头有些晕。可能是这几天累的。”

这天夜里,王章实被噩梦惊醒,何英鹃劝慰丈夫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蓓蓓那孩子即使变成魂灵也不会吓唬咱们的。”王章实听罢,自言自语:“莫非人死后真有魂灵?”何英鹃见丈夫有些失常,突然产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她声音颤抖地问:“你不会有事瞒着我们娘俩吧?”

王章实怔怔地看着妻子,半晌才说:“你不要胡思乱想,我没事。”看着丈夫心事重重地背过身去,何英鹃感到周身寒冷。

4月10日是星期天,雯雯从外边回来,一进家就看见妈妈一个人坐在屋里无声地抽泣。

雯雯依偎在妈妈怀里说:“妈妈,我今天没去学舞蹈,又跟着冯聿明叔叔追查凶手去了。”何英鹃呆滞地看着女儿:“雯雯,你以后别再去了。”

雯雯不解地问:“妈妈,你也和爸爸一样认为我在添乱吗?我不会放弃的!”何英鹃“哇”地一声哭出来:“雯雯。妈妈是怕你接受不了真相啊……”

办案民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摸排。4月11日,冯聿明再次来到赵建民家询问案发前的情况:“凶手应该对你家的情况非常熟悉,你好好想想,熟人中有没有谁来过?”

赵建民想了许久说:“邻居王章实来过。不过,凶手不会是他,我们两家关系很好,前些天他来家里还商量我们两家带孩子一块儿出去旅游呢。”

冯聿明没有放过这个线索,随后他了解到王章实的情况――:王章实,40多岁,个子瘦小,1983年因盗窃罪被判过刑,曾在纺织公司担任过值班长、保管员,后因作风问题被撤职。

当天下午,冯聿明带领民警林成波等人来到王章实家走访。王章实在给民警递烟时,冯聿明一眼看见他右手食指上有一道明显的抓痕。冯聿明给林成波递了个眼色,机智的林成波立刻会意,在屋里搜寻起来。

一双旅游鞋引起了林成波的注意,他走过去拎起一只,发现鞋底的花纹和现场留下的鞋印一模一样,印有“coolboy”字母!

见状王章实浑身哆嗦,说话结巴:“是我,带我走吧,我快煎熬得受不了了……”

虽然何英鹃已经对丈夫的行为有所察觉。但还是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她一下子瘫倒在地。看着爸爸被戴上手铐,雯雯的

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她走到王章实跟前说道:“我恨你!”

民警在王家的两个小腌菜缸之间搜查到了被盗的银色海尔L1000型手机。指纹比对时,王章实对民警说:“你们不用比对了,人就是我杀的。”民警讯问王章实做案过程和细节,王章实的情绪无法控制,他的脸痛苦地拧成一个疙瘩,一直重复一句:“别问了,我罪不可恕。只求一死。”

在冯聿明的耐心劝导下。王章实最终交待了做案过程:王章实一直特别嫉妒赵健民,进厂20年他一直在走下坡路。而赵健民从车间主任一步一个脚印地升任到公司机关工作。若不是两个孩子关系密切,他是不会和赵家来往的。

3月20日上午,王章实和赵建民商量两家结伴外出旅游的事。晚上12点,王章实下中班回来,途经赵建民家时,他想到如果去旅游,赵家这时肯定存放着现金。

赵建民夫妇都在上夜班,家里只有蓓蓓一个人。邪恶的歹念让王章实快步来到赵家门前,他想用工资卡捅开赵家的门锁。

捅了半天捅不开,王章实便扒着楼间凸出的水泥台,爬到赵家阳台上(赵建民家在3楼),从窗户钻进了屋里。

很快,王章实在主卧室的抽屉里翻到了800多元,他推开另一个卧室的门,借着月光看见床上熟睡的蓓蓓,怕蓓蓓认出自己,他顺手从门后挂钩上拿了一块毛巾蒙住半个脸。蹑手蹑脚走进来。

当王章实走到床边去拿枕边的手机时,蓓蓓突然醒了,她惊叫一声拉亮了电灯。就在这一瞬间,她一把拽掉了王章实脸上的毛巾,她立刻惊呆了:“叔叔!”

亲热而熟悉的叫喊,让王章实不知所措:“蓓蓓,我……”这时,蓓蓓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她伸手去拿床头的电话,王章实用充电器上的电线勒住了蓓蓓的脖颈,蓓蓓挣扎着嘴里还喊着“叔叔――”

5月13日,一张明信片寄到了看守所里,是雯雯写给王章实的:“爸爸,你为什么要杀害蓓蓓,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叔叔和阿姨对咱家那么好,你怎么能下得了手。现在,我和妈妈没脸出门,我不能上学,同学骂我是杀人犯的女儿,我恨你……”

看着女儿的来信,王章实心如翻江倒海,他流下了忏悔的泪……

众人对雯雯的排斥态度,赵建民夫妇也察觉到了。好几次,赵建民与雯雯碰面,雯雯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切地和他打招呼,而是低着头怯怯地走过去,这让赵建民心里很难过。那天,赵建民再次看见雯雯哭着从学校跑回来,关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雯雯不吭声只是流泪,赵建民再三追问,雯雯才告诉他自己在学校里挨了骂。赵建民情不自禁地抱住她:“叔叔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知道你是蓓蓓的好朋友,叔叔没有怪罪你呀,你受委屈了……”雯雯泣不成声。

回到家,赵建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他们认为,尽管王章实罪不可赦,但雯雯是无辜的,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对她的成长很不利。

6月1日,赵建民夫妇来到王家,赵建民说:“还是给雯雯转学吧,换个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有利……”望着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好邻居,何英鹃和雯雯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接下来,赵建民夫妇四处帮着打听转学的事情,仿佛雯雯就是他们的女儿。

8月12日,看守所里的王章实得知赵建民夫妇主动帮雯雯四处联系学校转学,他号啕大哭。当天,王章实写下了一份书面申请,要求以身谢罪,死后捐献自己全部的器官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9

一、由“阅读初感”走向“意脉深处”

著名学者、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回顾自己的中学语文学习生活时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孙先生所说的“一望而知”其实就是学生的阅读初感,这种初感的具体内容每个学生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可能是深刻的,有的可能是肤浅的;有的可能是全面的,有的可能是片面的。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这种阅读触感的层面,学生就会感觉“十分厌恶”,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这种初感又是值得珍视的教学资源,教学就应该沿着学生的初感,寻找文本的意脉,走向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譬如,在上《桃花源记》的时候,我让学生说说对“桃花源”的感受,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美!”这便是学生的阅读初感。我又问:“美在何处?”一部分同学说:“环境美。”我又追问:“还有吗?”这时学生沉默了,我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做圈点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时学生沿着“美”这一条意脉,步步走向了深入,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相互补充,得出了:美在自然环境;美在这里的安康和谐、安静自足的小农社会;美在远离战乱,却毫无感觉;美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利害的争夺;美在神秘不可寻……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是基于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美”初步感知,走向了他们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学习古诗,教者一般都会安排朗读,但是很多课堂的朗读,也只是简单重复,不能体现“一次次读得很好”。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也许通过串讲知道诗意,但并没有进入“意脉”,没有进入诗歌的情感内核,所以依然读不出那种感觉。为了走出这一误区,学习杜甫的《登高》,在理解了诗意后,就引导学生理解“意脉”上的起伏变化了。这首诗,第一、二联气魄宏大,第三、四联出现了些许变化,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直截了当地写了个人的“潦倒”,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有微妙的跌宕。这样学生就感受了阅读初感中“一无所知”的内容,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刻,朗读时也就能读出了那种沉郁顿挫之感了。

二、由“好奇质疑”走向“沉潜含咏”

好奇心和兴趣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小时候,父亲给他一个指南针,他看了一下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他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文本解读也是要有“好奇”作为助力的。老师尤其要在文本解读中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重点。亚里士多德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若没有惊奇,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就提不起上课的劲头,更难以说有创造的追求了。那么语文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文本解读就是要让学生好奇勇敢地向文本发问,甚至用“别样”的眼光看待文本。

譬如在九年级上册卢纶的古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在大雪漫天飞舞的时候应该是冬季了吧,这样的时节怎么会有大雁的呢,大雁不是应该都已经飞往南方了吗?的确,恐怕连诗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吧。不过也从学生的这番质疑,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自己的思考力的,能够站在常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品质,我们要允许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见解,肯定甚至鼓励学生向作者、书本、编者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努力做到以趣生疑、由疑问启迪思维,使问题在疑问和辩驳之中得到解决。在上《鼎湖山听泉》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章及题目进行发问。其中有学生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学生说,为什么是听泉呢,而不是看泉呢?其中“山”和“泉”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学生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便是好奇心的表现,因为好奇,他们对文章产生了思考,有了思考并开始质疑。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小心呵护,并努力让它发芽开花。有学生对“听”有了进一步的深究,并查出这个字的古体字形是“”,利用这个字的字形给我们进行解说:古体字的“”很复杂,但是能看出古人对“听”的理解已经十分讲究了。这个字里有一个长长的“耳”,意思是要认真倾听,右边还有一个横着的“目”,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听,还要能感知它的形,最重要的是用“心”。所以,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听声、感形、用心悟神是“”的最高境界。学生的这个见解,令其他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望。

疑为学之始,学习最佳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疑问,这是学生视角的题中之意。循着学生的疑问,领着学生沉潜到文本之中,在文本的深处一次次的来回、穿行中对语言进行叩击、涵咏、把玩、回味,只有在这个艰苦的却也有趣的过程中,语言的秘密才能被发现,语言的秘密一旦被发现,整个文本幽暗的世界就会被照亮,就会激发起学生心灵的惊异和渴望进一步探究的精神力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其创新思维很活跃,他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回答,甚至是妙语连珠。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教师应当为学生竖好梯子,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对他们的做法给予赞赏和激励。

三、由“自我经验”走向“他人之境”

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跟他的生活经历、知识累积紧密相连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文本多是著名作家所写,这些作家写作的内容来自他们的自身体验,有的是中年时候的感悟,有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有的则是对社会的观察,这一切是阅历和心灵的融合。那么学生的“眼”会怎么看呢?

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学生评价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叔叔。有的学生说:菲利普夫妇很势利,在于勒落魄的时候就很希望赶他走,在他发达的时候就希望他赶快回来;有的学生则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有不得已之处,他们身处的就是那样的社会,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的女儿就嫁不出去,由此学生的思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也就是他们单个家庭的命运其实是在整个社会之下,也是无法自主的,迫不得已的;也有的从于勒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个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在这样的互相诘问互相补充中,学生对文本的观察和思考一次次得到冲击并走向深化。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堂教学结构。多年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解读文本时,教师还是缺乏学生视角,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人生初体验。怎样在这些文本解读中尊重“学生”的“初心”呢。教师应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就是在品读中让学生感悟文本所描述的世界,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文本所描绘的细节,在师生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文本所揭示的现实主题。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们从资料上得知书本中的课文和原文是有所不同的,在被选入课本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学生经过多次阅读后咂摸出了不同的滋味,于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我的叔叔于勒》删去开头和结尾是不妥当的”。学生认为删去开头和结尾,使读者对若瑟夫・达佛朗司即“我”这一人物形象无法进行全面理解和解读,因而许多评论文章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不公正。

总的来说,十五六岁的学生,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善为主”的,他们也能感受到成人世界的迫不得已和矛盾之处。而事实上,正是学生的这些初体验,对人生的本能的美好纯真的认识,印证了《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原本的写作意图,作者是温情地回顾自己受到的感染,那就是对一个苦命人无奈生活的同情。

学生虽没有太多生活阅历,但凭借他们对人生的初始体验和内心的真善本色,一次次叩问这小说中的人性世界,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回答的相互碰撞下反思自我。老师的肯定、赞叹、启发、引导,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一起解读这篇经典文本。看来以学生的视角读文本,教师就要能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而不是以找到所谓的“批判”、“揭露”为旨归,总是以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者立场睥睨作品中的人物。有论者说:长此以往,文学教育就会沦落为虚假的道德说教,而虚假道德说教引导的只会是伪善,就会失去文学作品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促进作用。有学者告诫说:“阅读小说,首先不是去‘解释’,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小说的世界,遭遇小说里的人生。”通过文本细读,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摆进去”,在这样的阅读移情中,产生灵魂自省,才有可能真正的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读懂自己,才有可能发挥小说的陶冶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然而,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并不是一味地想着迁就学生,把文本的内涵无限制地扩大。当学生的理解和文本主旨发生偏差,甚至矛盾时,究竟如何处理呢?如果学生的理解虽和作者不一致,但并不矛盾,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那就应该加以肯定;有创意的,还应该充分表扬。但是如果学生理解背离了作品的本意,但原因是受经验的限制,是出于自己的感性认识,那就应该补充学生的阅历,加以启发;如果原因是读书不够仔细,思考不够深入,那就应该引导他们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了……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篇10

拿到手上的任何一本书,我都从勒口开始读。勒口是封面超过书芯,往里折的那部分;前勒口一般是作者简介,后勒口大多写些新书介绍;我说的当然是前勒口。

以前,我做图书编辑。前勒口的简介总是一本书快完工时,才会要求作者交来。

简介不能太长,长了,勒口处就显得挤。但总有人洋洋洒洒交一大篇,履历细分到每一年;每一个奖项、每一部作品都表示不能删。也有人写得极少,寥寥数语交代前半生;大多数人中规中矩,年龄、籍贯、毕业院校、取得什么成绩,年纪轻些的还会在简介中添上志趣,“平生好……”“唯愿……”总之,没有几百字概括不了的人生。

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某书由两个作者共同完成。其一抱怨其二简介过多,压了自己的风头,折中办法是“我的署名放前”;电话还没挂呢,其二就推门进来了,风尘仆仆,放下背包。等我招呼他时,他说,我就来商量下,能不能前面(前勒口)只放我,把其一挪到后面(后勒口)去?

又一次,我收到一封邮件,某名人之后强烈要求在已交的简介中加上“忠诚”、“热爱”等字眼。我问为什么,他没回。后来我又问其他人,原来,几十年前,他的“名人之后”的身份意味着噩运;几十年了,噩运早变成好运,但骨子里的“怕”种下就拔不掉了。

勒口就是窗口啊,通往世相。渐渐地,我专拣书的勒口看。

一个人经年不改勒口的简介,无论这些年他出了多少书;有时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他,对他的介绍也和前几年、旧书勒口处的文字一样。我觉得他懒,或不在乎。

一个人每出一本书,勒口都有些改动。有最新的职务、最新的被表扬、最新的“平生好……”勒口成了了解他最新动态的地方。

一个人出了本业内重要的学术著作,勒口简介只有一句话,“××大学教授”。我摸着这句话,再摸摸封面烫金、凸起的几个大字,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作者很牛,书很有分量。

一个人勒口文字不到一百100字,竟花三十二32个字写道,“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笔下风流至极。我不禁想,那是《老残游记》中逸云一样的人物吧?

一个人是译者。勒口处满满当当,但写的几乎全是对原著者的情愫,“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仅看勒口,我就断定,这会是叔本华最好的译本。

一个朋友,新书勒口处写着“高度热爱各种娱乐八卦,积极思考诸多无聊问题”,我扑哧一笑,想象着她删删写写,最后琢磨出一句能最恰当地形容自己、还要略有些自嘲的话。

勒口即曲径通幽的妙处啊。你站在这头,借一点点光,窥见、审度那头那人的心。

我开始研究每本书的勒口。我想象身边每个人如果有一本自己的书,勒口会是什么样。那是一个人对自己的高度概括,那说明他最想突出自身的那部分。这勒口是微博身份认证的内容;是mSn的签名档,更或者是网名、笔名本身。书的勒口常有作者像,一个人上网时的头像常是他心中最好的自己或最能代表他的什么。我最怕经年不换或者根本没有签名档的人,就像勒口处只有一句简介的书,他们的共同点要么是太有力量;要么是根本不想让别人看出什么。

哎,你勒口只这星点儿讯,让我怎生思量?

话说到这儿,我翻了翻面前的两本书。一本关于《金瓶梅》人物,书窄小精致。勒口写着作者姓名,及“我国现代著名杂文作家、剧作家”等身份认证,其他均是职务、作品,中规中矩。且慢,勒口最后一行字是“1976年含冤逝世”。这极具转折性的语言如紧急刹车,在白卡纸上尖叫。尖叫,一个人的一生。

另一本关于诗词,我随手翻到的是首情诗,诗名《赠王肃》,一共四句。作者王肃前妻谢氏,“南朝齐国人……丈夫王肃于493年投奔北朝北魏,并被任为尚书令。北魏以陈留长公主妻肃,谢氏遂不得复聚”。谢氏的一生若是一本书,这十几个字当刻在它的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