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7:35

理想的诗歌篇1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而古代诗歌正是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古代诗歌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熏陶学生的志趣、品格和情操,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这两条基本的文艺理论都是对诗歌的本质的认识,诗歌的创作必然来源于作者本身的情感,并且作者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包含的社会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语文教师面对着一首首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往往采取简单化地处理,逐字逐句翻译古代诗歌,过分注重关于古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忽视了古代诗歌所包含的深刻感情,将一堂诗歌鉴赏课上成了文言翻译课。学生在下面只知道埋头苦记,不知道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如此很难理解古代诗歌深刻的人文性。

而在事实上,由于古代诗歌所处的年代久远,背景各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充满了复杂性。同时古代诗歌独特的韵律、表达也对学生造成了极大地干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时,必须全盘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思想美。

而在高三进行诗歌鉴赏复习时,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两年学习的积淀,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诗歌赏析的基本知识。然而考试面对具体的诗歌试题时,学生只能够借助脑中的知识储备,笼统粗略地完成答案。这些答案个个似是而非,不够具体准确,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考题的平均得分总是较低。

情感是一首诗歌的`魂,在近十年的江苏高考中,理解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已经成为必考题。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时,必须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进而准确地鉴赏诗歌。

理解古代诗歌的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初步揣测诗歌感情。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信息,古代诗歌的题材总有很多相似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大多描绘清新自然的优美景物,借以表达对宁静闲适、归隐生活的向往,有的诗歌还会隐藏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丝惆怅;边塞诗的情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国力强盛时,边塞诗大多在描写奇美的边塞风光,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随着国力的衰退,边塞诗情感也逐渐变得凄苦,风格大多变为描写塞外军旅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对统治者开边的不满以及自身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古咏史诗大多借古伤今,凭吊国运、哀叹兴衰或者感伤自身;羁旅诗大多描写旅途之景,抒发羁旅的孤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个体怀才不遇的悲伤。通过这些信息的把握,学生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可以初步判断诗歌的题材。

在初步揣测出古代诗歌的思乡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情感词语,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中国古代诗歌内容凝练,讲究一字千金。比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中的“寒”字;“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中的“悲”和“冷”字。学生抓住这些关键的字眼,也就有了具体把握情感的抓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判断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深入理解诗歌感情。意象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选取大自然中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比如“梅兰竹菊”是在象征高洁的人格;“鸿雁”、“明月”总是引起作者的思乡之苦;“折柳”、“南浦”总是传递诗人离别的忧伤,“松风”、“竹影”经常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凄雨”、“孤灯”和诗人的羁旅之苦紧密相连。古代诗歌多用典故,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熟知一些常见典故的固定情感,可以准确理解诗歌感情。比如“楼兰”、“投笔”反映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东篱”、“采薇”传递了诗人的归隐之心;“碧血”、“丹心”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忠贞。把握这些意象和典故,学生就可以准确地理解赏析诗中具体的句子。

理想的诗歌篇2

【关键词】诗歌教学心理感觉词语判断猜测议论情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25-02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诗歌鉴赏专题是考生普遍觉得不易掌握的一项专题内容,也不容易拿到高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诗歌语言本身的凝练、含蓄、跳跃性的特点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二是诗歌鉴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包括对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意象等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内容博大精深;三是对诗歌创作艺术手法的掌握;四是准确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应该说,能够准确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唤起自身情感共鸣,获得阅读上的享受是鉴赏诗歌的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掌握前三项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小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做到较快地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抓住诗歌中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来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些词语中有一些是显而易见的“诗眼”,而有一些是表示判断、猜测、议论、反问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并结合诗歌意象、意境仔细揣摩,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分类举例分析。

一、抓住诗中显而易见的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

这些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是显而易见的“诗眼”,如喜、怒、哀、愁、乐、寒、酸、痛、伤、羡、空、自等。这些词语直接呈现在诗歌文本中,可以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i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曹翰的《内宴奉诏作》:“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尾句的“羞”也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为不能再战沙场立下战功而羞愧的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

例如,2008年高考全国1卷的宋诗鉴赏题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揣摩诗人的情感可抓住尾联的“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的“羡”字,从而明确诗人是羡慕并向往渔人在斜风细雨中乘着小舟悠然自得的生活。抓住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羡”字,题目的第二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赏析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自”是“独自”、“孤独”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流水无情独自流,哪管人肝肠寸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送客的悲凉之感及与同为谪臣的友人惺惺相惜之情。

贾岛的《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颔联“落日恐行人”的“恐”字和尾句的“烟火渐相亲”的“亲”字表现了诗人由独自一人经过萧疏荒凉的旷野的恐惧到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院边常种的桑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变化过程。

二、抓住诗中表示判断的词语

某些诗歌中有一些表示判断的词语也能表明诗人的情感倾向及志向,这也是在鉴赏时需要关注的。这些表达是或否的判断词一般能较为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怀、决心或志向。如“免”、未肯”、“不管”等。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韩的《残春旅舍》:“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尾句的“免”直接表达了诗人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的爱国之心。

例如,宋代诗人杨朴的咏物诗《莎衣》:“软绿柔蓝着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尾句的“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未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愿意用功名利禄来换取蓑衣象征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感倾向非常明显。

又如,赏析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本诗的诗眼是“交情”,尾句还有一个表判断的词语“不管”,意在强调无论世上有怎样的风波,诗人与朋友的友情就像这个山溪渡口一样是坚定不移的。

三、抓住诗中表示猜测的词语

有的诗歌中有一些表示猜测的词语也能帮助我们揣测诗人的思想情感。这些表猜测的词语如“似”、“疑似”、“料得”等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某物的特殊情感。

例如,明代高翥的《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Q。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第三句“豆花似解通邻好”的“似”字是“好像”的意思,结尾两句是说豆花好像了解“我”想要和邻居交往的愿望,伸长了藤蔓到墙的那一边表达“我”对邻居的问候。这是借物传情,表达了对邻居问候的温馨情感。

例如,宋代寇准的《春日偶书》:“柳岸花塘慵独赏,闲门春尽阻闲游。少年多故心先老,却被人疑似白头。”诗中“疑似”一词既紧扣前句表达自己年少多经历患难的坎坷,同时也表达被人错认为“白头”的无奈与心酸。

又如,唐代高适的《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尾联的“料得”一词将一个浪迹烟波、不问世务的渔父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了。

四、抓住诗中表示议论的词语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和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议论也包含着揭示事物外在与内在,或者与它事物之间的哲理及其关系。也就是说,诗人对诗歌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古诗中表议论的词语多出现在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和哲理诗中。

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的“可怜”一词道出了诗人对贾谊悲剧一生怀才不遇的惋惜和悲叹。

例如,元稹的《》:“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三句以否定句式“不是偏爱”,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第四句“更无”道出了原委,表明了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可以说,诗歌赞颂了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

又如,我们熟悉的哲理诗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五、抓住诗中表反问的词语

古诗中表反问的词语能直截了当、强烈地表达诗人坚定的决心与志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决绝态度与不卑不屈的气概。

例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尾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岂”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无比自负的心理,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清高宗敕编的《唐宋诗醇》这样评价:“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词意俱尽,如截奔马。”

又如,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南北史感遇十首(其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第三句中的“岂能”直接表达了对奸邪谄媚之人误国的愤慨之情。

理想的诗歌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站到更高角度去理解和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就是诗人的志向、报复、愿望和情怀等。古代诗歌一般表现出来的思想是:咏史怀古、送别悼亡、思乡怀人、咏物抒怀、山水田园、边塞征戎等,学生要通过阅读题目和诗歌内容来探究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态度,进而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一、分析诗歌题目,直观感受内容

古代诗歌的题目是诗歌主旨和思想的集中反映,通过阅读诗歌的题目,学生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点态度。诗歌的题目言简意赅,通过简练的语言就概括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学生在探究和分析时需要关注的内容要点。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等,通过题目中的“送”“别”“赠”就可以看出这几首诗都属于送别诗,表达出来的都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和激励劝勉。学生要通过诗歌的题目来思考和分析,看到诗歌的情感和态度。通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逢”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有关重逢的诗歌;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思”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讲诉思念情感的诗歌。诗歌的题目简洁明了地展现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二、把握语言表达,体会作者观点

语言是构成诗歌的主体,学生要善于深入挖掘诗歌的语言特征来探究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诗歌中的情感,通过抓住这些关键字的方式来活跃思维,提高自己对字词和诗歌含义的理解。通过对每一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要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内容,明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计调,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表达的观点态度。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歌中通过一些关键的语言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首先用“峨眉山月半轮秋”来映衬月色之美;通过“向”,表达出驶向;通过“君”表达对对方的尊称;通过“下”表达顺江而下。通过这些语言和词汇,学生会勾勒出一副美丽的图画,看到峨眉山月的景象,进而融入到诗人表达的情境中,看到家乡的月亮,进而感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在分析中和对语言的体会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每一个字词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思想和态度。

三、注重形象分析,探究作者态度

诗歌往往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学生在分析时要善于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和氛围中,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通过诗歌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边塞诗一般会通过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形象来表达边境的生活和情境,所书写的要点通常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而咏物诗一般会通过松、竹、梅、菊、蝉、蜂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一般是托物言志,借助这种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出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每一类诗歌都有其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而这种思想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和展现的。通过对于这些意象的分析和品味,学生就会了解哪些事物通常会表达何种情感,进而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系统化的认识。

四、关注因诗论诗,客观理解情感

诗歌的写作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的情景和环境中,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写作的,它融入了很多时代的元素和社会背景,因此,学生在分析诗歌的内容时要具体探究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同时要结合诗歌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通过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意象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这是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直观地看到的形象,但是通过对这些语言和文字的分析,学生会看到,作者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博大的胸怀,是对自己拨打胸怀和豪迈气概的书法,展现了诗人想要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为了能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学生在探究中就要了解诗人,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当时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在胜利的环境下,他继续追击,征讨乌桓,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在胜利的喜悦中,它登上了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所写的诗歌自然也带着浓厚的对大海的喜爱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五、明确全诗内容,整体把握诗歌

在探究诗歌的情感时,学生要全面地分析问题,不要仅看到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要通过全诗来分析诗歌的情感,进而把握诗歌的态度。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生要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活,进而明确诗歌表达的意义,在理解字面含义的基础上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尤其是要通过感悟和分析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学生对于诗歌的整体把握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和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通篇理解会更好地理解诗歌,进而理解诗句中的寓意,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对于诗歌的探究中,学生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认真分析,通过对诗歌中的字词、语言、形象、意象、诗人以及写作背景等的分析来探究诗歌的含义,逐步地理解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态度,促进学生对古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理想的诗歌篇4

一、分析诗歌题目,直观感受内容

古代诗歌的题目是诗歌主旨和思想的集中反映,通过阅读诗歌的题目,学生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点态度。诗歌的题目言简意赅,通过简练的语言就概括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学生在探究和分析时需要关注的内容要点。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等,通过题目中的“送”“别”“赠”就可以看出这几首诗都属于送别诗,表达出来的都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和激励劝勉。学生要通过诗歌的题目来思考和分析,看到诗歌的情感和态度。通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逢”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有关重逢的诗歌;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思”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讲诉思念情感的诗歌。诗歌的题目简洁明了地展现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二、把握语言表达,体会作者观点

语言是构成诗歌的主体,学生要善于深入挖掘诗歌的语言特征来探究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诗歌中的情感,通过抓住这些关键字的方式来活跃思维,提高自己对字词和诗歌含义的理解。通过对每一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要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内容,明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计调,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表达的观点态度。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歌中通过一些关键的语言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首先用“峨眉山月半轮秋”来映衬月色之美;通过“向”,表达出驶向;通过“君”表达对对方的尊称;通过“下”表达顺江而下。通过这些语言和词汇,学生会勾勒出一副美丽的图画,看到峨眉山月的景象,进而融入到诗人表达的情境中,看到家乡的月亮,进而感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在分析中和对语言的体会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每一个字词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思想和态度。

三、注重形象分析,探究作者态度

诗歌往往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学生在分析时要善于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和氛围中,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通过诗歌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边塞诗一般会通过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形象来表达边境的生活和情境,所书写的要点通常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而咏物诗一般会通过松、竹、梅、菊、蝉、蜂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一般是托物言志,借助这种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出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每一类诗歌都有其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而这种思想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和展现的。通过对于这些意象的分析和品味,学生就会了解哪些事物通常会表达何种情感,进而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系统化的认识。

四、关注因诗论诗,客观理解情感

诗歌的写作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的情景和环境中,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写作的,它融入了很多时代的元素和社会背景,因此,学生在分析诗歌的内容时要具体探究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同时要结合诗歌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通过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意象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这是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直观地看到的形象,但是通过对这些语言和文字的分析,学生会看到,作者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博大的胸怀,是对自己拨打胸怀和豪迈气概的书法,展现了诗人想要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为了能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学生在探究中就要了解诗人,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当时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在胜利的环境下,他继续追击,征讨乌桓,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在胜利的喜悦中,它登上了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所写的诗歌自然也带着浓厚的对大海的喜爱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五、明确全诗内容,整体把握诗歌

理想的诗歌篇5

[关键词]古代诗歌;诗歌鉴赏;诗歌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

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鉴赏,要求学生真正进入一种鉴赏状态,充分调动考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从而进入诗歌作品,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鉴赏古代诗歌要拥有厚实的文言文基础,鉴赏时运用文言储备,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即整首诗歌抒写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社会、生活的见解。

做到对古代诗歌的整体把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诗题。题目中交代诗歌所写对象以及诗歌的题材类型,分析诗题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倾向。二是诗眼或诗歌的关键词句。古人写诗歌讲究炼字,锤炼一个好字好句使全诗的意境以及思想情感凸显而出。三是注意诗歌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有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背景信息,背景信息是诗前小序或诗后的注解。这些交代诗人创作动机及创作经过。四是熟知传统意象及典故。例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五是把握诗歌的结构及运用的手法。诗歌先写景后写情,把握诗歌的主旨要看最后议论抒情句。诗歌手法要了如指掌,它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新课标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考查两项内容:一是鉴赏题,二是评价题。我们如何鉴赏和评价呢?下面从两个方面阐明一下:

一、诗歌鉴赏

(一)感知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事物、景物、人物。把握诗歌形象特征,透过形象本身领悟“象”外之意,善于想象补充,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感知形象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二是角度,即注意从色彩、动静、虚实、远近、高低,各种感官角度分析意象。

(二)品味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义引中义即诗歌语言的深层意义。品味语言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炼字炼句,诗歌讲究精炼,一字千金,某个经锤炼后词语或句子中包含着深刻的意义,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二是作者的风格,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烈奔放、古朴清纯、轻灵飘逸等。像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要了如指掌。

(三)领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即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段方法。诗歌技巧它包括:一是修辞手法,经常使用的有比喻、拟人、衬托、对比等熟练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二是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用典等。三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其中经常使用的有描写、抒情。描写分为白描、细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古代诗歌鉴赏题从以上三个方面拟题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回答诗歌形象时要分三步答,即描绘诗歌图景(象)——概括意境特点(境)——剖析作者思想情感(情);回答诗歌语言题时,炼字炼句题要先答表层意思,然后再答深层意思,深层意思指诗歌意境、诗歌思想情感;回答诗歌表达技巧题时,回答出使用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及产生的艺术效果。注意当针对整体考查诗歌表达技巧时,要从表现手法入手进行阐述,针对某个句子拟题时要从修辞手法方面进行阐述。

二、诗歌评价

诗歌评价就是评价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内容。要能准确地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要把握诗歌的分类,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思想内容也不同。诗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咏物言志类。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之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咏物的目的为了言志,通过分析所咏之物的形状、色泽、特征,然后深入到对其神韵、品格的把握,最后上升到人生态度、美好理想、生活道理的阐释。经常使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拟人、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托物言志等。表达的思想内容一般是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另外,鉴赏咏物言志诗要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意象。

(二)边塞征战类。以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题材的诗歌。鉴赏边塞诗歌要知人论世,把握诗人的生存年代。唐代,是盛唐时期的诗歌一般是豪迈奔放,希望建功立业的感情基调,是中晚唐的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悲壮、惋伤;宋代,写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边塞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是描写边塞生活、边塞苍茫雄奇的风光;二是表现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三是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给人民带来灾难,表达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的反战主题;四是表现报国无门的郁闷心情。

(三)咏史怀古类。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或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鉴赏诗歌要明史实、联现实。咏史怀古大多都是为了抒发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情怀。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一是揭露统治者与人民对立的本质,揭示人民受剥削压榨的地位,同情人民疾苦;二是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借古讽今、批判现实;三是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四是对自然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咏史怀古诗的经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有以景衬情、正反对比、借古讽今、用典。

(四)即事感怀类。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内心感慨的诗歌,其中包括别离、贬谪、思乡怀人等。一是别离诗。多写离愁别绪、依依不舍,此外也有寄托深挚友谊,表达豁达胸襟以及自己的志向的。二是贬谪诗。写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以及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庶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此外还有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三是思乡怀人。叙写羁旅之苦,抒写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和思念;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悲怨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五)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借以表达情感的诗歌。鉴赏写景抒情诗要明确三步,即象——境——情。其具体方法是:寻找诗眼和主旨,最后议论和抒情;没有议论抒情句,景物特点要心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手法变化多;色彩角度和修辞,衬托动静和虚实;意境本由形象生,通过意境看心胸。写景抒情诗的思想内容: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二是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三是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四是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五是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要做到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具体诗歌,“面”指的是以上总结出的不同题材类别诗歌的思想内容。“点面结合”指在回答问题时既要从以上的不同题材类别诗的思想内容出发,恰当运用鉴赏术语,又结合具体文本,从实际出发,组织答案,就会要点齐全、规范严谨。诗歌鉴赏不外乎整体感受、鉴赏、评价这三个方面,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把握其方法技巧,辅之以训练,就能大大提升鉴赏水平,增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毛秀敏: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11期

理想的诗歌篇6

一.反复吟诵,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抑扬顿挫,能初步读出语气,然后放声去读,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能使句子韵律整齐,琅琅上口,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就是语言,以其跳跃性,音韵美,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由分析重要词句,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达到感悟和理解,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构成美妙的图画,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理想的诗歌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音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23-03

诗歌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渗透了丰富情感、富于韵律地抒发的自我内心独特感受,感染力极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歌,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你,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②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诗歌,发挥其教化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教学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诗歌教学的独特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诗歌是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表现手法多样,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渲染衬托,如同雾里看花。很多学生不能领悟其中的美感,造成对诗歌不重视,缺乏兴趣的状况。

诗歌里字词有限,结构简单,主题朦胧,韵律只是附加成分,因此,从中学习知识、主题思想表现、逻辑分析等并非诗歌教学主要任务。

(二)诗歌教学方法的呆板性

古人读诗主要品味诗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一些教师在讲授诗歌时方法呆板,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甚至用讲解文言文的方式解读古诗,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没了,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不仅教师不能参透诗中的意境,学生也领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怎么会对诗歌有兴趣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③所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诗人的角度,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品味出独特的体会。因此,我们不妨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歌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二、为诗歌配乐的价值与功能

音乐与诗歌关系密切,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这两姐妹已经各自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身体里依然流着同一个母亲的血液。

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孔颖达的这一说法,指出了《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从《诗经》到楚辞、汉乐府、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至现当代朦胧诗,音乐与诗歌始终是相伴相生的。看中外,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从“歌诗”开始的。诗歌有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如同长着翅膀的天使,可以穿越时空,给人无穷的想象。

(一)用歌曲导入,创设特殊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比如在讲解《蒹葭》(选自《诗经》)这首诗,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有含蓄之美、意境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丰富美感是值得教师去帮助学生挖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品味其意象,发掘其美感,我选用了《在水一方》这首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歌曲婉转低回,充满千般柔情,歌词取材于《蒹葭》,与诗歌的内容高度匹配。同学在听和学唱中,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之美,诗的隽永意境也存于心中了。

(二)以歌助讲,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学生学习一首诗,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经常能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用来诠释诗歌的意境。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表现母爱、赞美母亲的优秀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演唱的《娘心》,“迎着风霜,脚步凄凉,浪子在异乡,受尽创伤,历尽沧桑,想起我的娘,娘心永远体贴我身,带给我温暖,我要回到你身旁……”。如果用来表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境,已经是高度匹配了,哪还需要老师苍白的语言来解说呢?

(三)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音乐。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根据音色、音调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无异于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想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诗歌的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有条理的个人情感体验,把自我融入到诗歌中去,从而更好的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可以用音乐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来诠释诗歌的美。《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一种忧伤的旋律。在上课前可以做这样导入:“现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五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即将离别的前一个傍晚,他来到了康桥,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诗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万千愁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徐志摩……”。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让人容易接受。学生在诗和乐的融合中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四)以歌曲带动背诵,让诗歌积累轻松愉悦

一首优美的诗歌被谱上动听的音乐之后,它的表现力远远超过诗歌本身。诗歌使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又能使诗歌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手段经过作曲家缜密的思考、设计并用音乐“唱”出来的诗歌,往往比用语言“读”出来的诗歌,在艺术形象上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和凝练,从而更能打动人的心。因此,直接以唱助教,以唱代背,便可以一改学生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富于激情和趣味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诗歌积累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李商隐《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等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证明。

三、音乐与诗歌的完美整合

把音乐引入诗歌教学,它的作用是辅助教学诗歌,所以,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手段,帮助学习者充分领悟诗歌。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

(一)音乐要精选,突出音乐的品位

诗歌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高度凝练的结晶。学习诗歌是为了通过领悟诗人之情来陶冶学生之情,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如果音乐的格调低俗,那样,不仅不能感悟文学、熏陶情感,还会使诗歌的美感丧失。

(二)把握音乐的主题,让音乐与文本密切相融

对学生而言,想象是欣赏能力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为诗歌配乐时,关键是音乐的旋律和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使用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切莫流于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音乐,是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然而,不能因此忽略引导学生咀嚼诗歌语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四)使用音乐要适度

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诗歌服务的。因此,要注重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可有“喧宾夺主”之感,另外要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要适当,避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落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不仅可以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对诗歌产生更多兴趣,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来丰富心灵世界,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事的是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和业余知识,提高素质,吸引学生想学爱学,激发学生乐学的求知欲望。

注释:

①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页。

②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夸美纽斯(enius,1592-1670)大教学论(傅仁敢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理想的诗歌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的现象:学生只会读诗、背诗,体会不了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更难以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教师大多也只是翻译诗句,解析个别用词,把诗歌整体感割裂,忽略了诗歌的美感。课堂教学达不到效果,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界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其结果也只能是出力不讨好。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住意象

意象就是诗歌中的事象和物象都注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如果这种特定的情感与某种形象构成了固定的关系,那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成了诗歌中的意象[1]。

在古代诗歌中,人们常借“明月”“鸿雁”来表现自己的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美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以“折柳”“长亭”来表达离情别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蝉喻品行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代表坚贞高洁的品质;松代表坚贞高洁;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莲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抓意象就是要发掘“象”中之“意”,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只有抓住每个意象的特征,才能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组合方式,整合意象的特点,从而入诗、入情、入境。

二.体会意境

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2]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鉴赏诗歌,都要了解诗歌的这个特征。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淌,熔铸着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的理想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内容,是诗人心中的诗。

教学和鉴赏诗歌一定要去品味诗的意境。有意境的诗往往情深意远,耐人寻味,能给人以诗美的享受和情感思想的启迪。一般意境由意象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江雪,没有人踪甚至没有鸟迹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江雪与诗中的人物,戴着蓑笠的老翁,构成本诗深远的意境:境与人互为映衬,作者孤高清洁的个性展露无余。

三.品味语言

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鉴赏诗歌的的语言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考虑古代诗歌推敲字词的特点,关注重点词语。如名词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称,名词的连用常常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一个动词往往能够使整首诗活起来,而且动词往往有多重含义;形容词往往从各个角度对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对渲染气氛、表现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副词往往也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鉴赏的重点。数量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叠词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而见山,悠闲自得的形象表现了出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等词语把江南的美景写得色彩绚烂,美不胜收。典型的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诗人寂苦无告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其次,关注诗歌语言变形的特点。因为古代汉语本身的特点和诗词格律对语言使用的限制,诗词里的经常出现语言的变形,而这些变形的词语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把春风的多情、灵动恰当地表现了出来。再次,关注修辞语言的表达效果。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待。因为修辞的运用,诗歌往往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另外,关注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练、豪放、柔婉等等。很多诗人长期的写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明白、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自然、杜牧的清健俊朗、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等等。了解了这些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对于鉴赏诗歌语言特别有帮助。

四.把握情感

古语言:“诗言志,歌永言”。“志”即诗人所要传达的内心情感,这是一首诗的灵魂.在教授高中学生鉴赏古诗时,应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而深刻地领悟诗歌情感、揣摩诗人的本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必须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主旨;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同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感知阶段过后,则要使情景完美统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上升到对诗歌的理性认识。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思想是思维的艺术,抓住“意”中之“象”,去品味“意”中之“境”,揣摩“意”中之“蕴”,就走进了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参考文献:

理想的诗歌篇9

一、积极构建高中语文诗歌中的美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就要构建一个合适的诗歌意境,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并自愿进入到对诗歌的鉴赏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导语的编写,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逐渐融入到诗歌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在导语的编写要不断创新,优化设计。例如在柳永《望海潮》一诗时,笔者用了这样的导语中教师是这样编写的:“大海是美丽的,因为它有浩瀚的海水,去过海边的同学应该都见过大海涨潮时候的波澜壮阔,也见过落潮时的夕阳西下,但是你们对古代诗人笔下的潮水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北宋时期的杭州,一起欣赏一下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笔下的杭州景色。”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导语的导向价值,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在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审美观方面得到提高。在诗歌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朗诵,因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诗歌,能逐渐理解诗词大意,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时的诗歌鉴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时,应该特别注意朗诵的基本常识,如语速、声音大小、停顿等,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朗诵节奏。首先,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欢快的诗歌,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喜悦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诵诗语速要适当加快,节奏分明;如果读的是悲凉的诗歌,语速就要放慢,把握好停顿,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中,学生就要在朗读时语速缓慢,这样才能将诗人的凄凉、孤寂之情表达出来,并体会诗歌中孤独荒凉的意境。

三、感受高中语文诗歌的意境之美

诗歌的意境是人们在了解现实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思想体系,用现实的人、物、景来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一般情况下,人们赞叹诗歌的意境非常美,是因为诗人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鉴赏诗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深入到诗歌的环境之中,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找到诗眼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样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中,通过朗诵可以发现,上阕的诗眼是“望”,其主要作用是总领全诗,下阕的诗眼是“惜”,借用历史上一些著名君王的英勇事迹来为下文的“还看今朝”做铺垫,这就是诗的中心思想。再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时,“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借用落花来形容自己离别时的不舍,更衬托出了离别之时凄凉的气氛,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四、体会诗歌的美学氛围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诗歌鉴赏为基础,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具备美学思想,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去发现美、创造美。学习诗歌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例如,陶渊明《饮酒》一诗,从他的诗句的字里行间并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但是当我们朗诵几遍之后就会发现,诗句中描绘的是一种安逸的田园风光。“采菊东篱下”一句其中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体现,更是一种悠然自得的乐趣,通过诵读我们能所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直”“圆”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立体感,让人联想到边关环境的凄凉。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各具特色,教师要有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美,这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

理想的诗歌篇10

关键词:情境创设;引发想象;反复诵读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诗经》《乐府诗集》开始,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有的浪漫,有的沧桑,有的悲壮,有壮志未酬的遗憾,有舍身就义的豪迈,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因此,诗歌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感悟语言艺术蕴含的美,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浸润下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就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探讨研究的内容。

一、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诗歌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它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文本因为蕴含有大量情感因素,因此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很大的作用,而诗歌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的理想途径。但是,现在的诗歌教学都无法脱离这样几个过程:首先介绍作者、作者生平、主要作品、诗歌创作背景;然后朗读作品,逐词逐句进行讲解,引经据典;最后要求每个学生都会背诵默写。这种教学模式,淡化了诗歌的文化浸润和艺术熏陶,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诗歌本身的资源。

二、诗歌教学的意义分析

诗歌作为经典的语言艺术,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优秀的诗歌作品能让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契合和共鸣,跨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诗歌教学可以把诗歌蕴含的美以及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内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诗歌的审美能力,生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是一朵奇葩,也正因如此,诗歌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独特的,初中正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在诗歌中感悟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满江红》以其低沉雄壮的诗歌氛围、热血满怀的慷慨情感,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心。历史诗歌长河中这样的诗作不胜枚举,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不断丰盈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也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情境创设,跨越时空产生共鸣

情境创设一直是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借助情境创设,可以把学生很快引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教师可给学生出示一幅课件画面,画面呈现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孤城在黄昏中城门紧闭,画面苍茫空远,辽阔孤寂,城头白发将军持枪望着远方。学生在这种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很快就进入到诗歌的意境氛围中。

诗言情,歌咏志,音乐和诗歌的关系一直是紧密的,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利用音乐进行情境创设。例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在《阳关三叠》一咏三叹、低沉委婉的音乐中,学生感悟到作者和元二依依惜别的不舍情谊,对好友远行的殷切叮咛,从而把握了诗歌的整体基调。

情境创设还可以利用对话形式。例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和“看”到的诗人对话。例如,看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作者,你说:“你对辛苦劳作感到惬意吗?你还习惯这种生活吗?”其他同学可以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来回答。

通过情境创设,打开尘封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处的时代,和作者一起悲伤和快乐。

四、引发想象,理解诗歌意境

著名诗人戴望舒说:“诗歌就是真实和想象的结合。”没有想象力就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发学生的想象,再利用学生的想象去理解诗歌。例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中的早春景色,并利用想象勾勒出诗人描绘的早春景色。这样通过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再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前四句让学生联想作者写了几个景物?这些景物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是“早莺”?为什么要争暖树?让学生从每句诗中想象延伸出尽可能多的画面和感悟。

五、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精妙

诗歌由于符合平仄规律,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对诗歌的诵读过程中,让学生慢慢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歌对仗、工整美。诗歌在古代就是用来诵读的,诗人通过对诗歌的诵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通过一咏三叹的诵读,来使自己内心的情感一波波不断渗透出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也要还原诗歌诵读的本质,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一点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精妙。例如,《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慢慢体会诗中那种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对伊人倾慕而不得的苦闷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