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国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9:25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1

关键词:英语诗歌英语歌曲英语教学正能量

近年来,英语诗歌与英语歌曲逐渐走进了我国校园,吸引了不少少男少女,甚至各年龄层的老师、学生。每每看到不少学生手捧从图书馆借来的英语杂志,朗诵英语诗歌;配戴耳机,哼唱英语歌曲;学校每学期举办英语诗歌朗诵或英语歌曲演唱比赛,学生们都很积极参加,就慨叹英语诗歌和英语歌曲的魅力,能把一帮对英语课本学习时时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学生陶醉其中。当然,这现象也离不开老师对英语诗歌和歌曲的喜爱,在教学中悉心挑选、加以推荐和引导,发掘学生的爱美好雅乃至趋时髦之心,并细心呵护保持。因为英语诗歌和歌曲的正能量(positiveenergy)确实不可小窥。

英语诗歌和歌曲之所以能占据广大师生之心灵一角,唤起我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因为诗歌和歌曲都有其美的节奏、韵律,是一种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诗句、歌词有反复朗吟的特点,适于学生学习记忆。在朗读、吟唱英语诗歌和歌曲时,不仅让我们轻松愉悦,给人带来清新明快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她们能让我们去掉颓废情绪,抒发健康情怀,从中吸取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下面本人分别就英语诗歌和英语歌曲举例一二:

一.英语诗歌有其积极奔放的一面:

培根说“人们历来认为,诗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它能振奋起人的精神”。[2]西方诗歌和中国诗词一样,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体裁风格林林总总。在此,本人主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层次而选择两首积极向上的作为例子:

请看美国著名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LangstonHughes,1902-1967)的诗:Dreams:HoldfasttodreamsForifdreamsdieLifeisabroken-wingedbirdthatcanneverfly.Holdfasttodreams.Forwhendreamsgo.LifeisabarrenfieldFrozenonlywithsnow。[3]

此诗歌总共才八句,并且两次出现Holdfasttodreams,if,life的句和词,反复、简洁,学生很容易记牢。诗歌短小精炼,但意义深长。朗读中,深刻体会到人生之中梦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梦想,人生就像一只折翅的鸟儿(abroken-wingedbird),不能高飞;如果没有梦想,人生就像一片冰雪封冻的荒郊(abarrenfieldfrozenonlywithsnow),毫o生趣。

该诗作者从小父母离异,一生曲折颠沛,生活经历非常丰富,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他的诗歌大多歌颂工人运动、反对种族歧视,渴望、追求民主、自由。[4]本人也是英语诗歌的爱好者,觉得该诗内容健康,催人向上,值得学生背诵。结果是,学生在了解了诗人的生平故事和诗歌背景后,更爱上了这诗。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几乎零基础的学生也能把其中文翻译诗背得有声有色。结论是,教学中学习这类诗歌,能弥补英语课堂教学反复循环的步骤所产生的疲劳,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再以atrueman为例:Doyoufeartheforceofthewind,theslashoftherain?Goforcethemandfirethem,Besavageagain.Gohungryandcoldlikethewolf,Gowadelikethecrane:thepalmsofyourhandswillthickentheskinofcheekswilltan,You’llgrowraggedandwearyandswarthy,Butyou’llwalklikeaman![5]

这是哈姆林・加兰(1860~1940),美国小说家、诗人所创作的诗。此诗歌使用象征的手法,以物喻志,用wind、rain,hungry、cold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勉励人要像狼一样去经受饥寒,变得勇敢善战,像鹤一样不远万里,涉水河川。特别是最后一句Butyou’llwalklikeaman!表现出虽然衣衫褴褛,皮肤黝黑,疲惫不堪,经历了风雨历练,但走起路来却是个堂堂的男子汉的坚韧伟岸的形象!此诗歌三次出现Go…,用排比修辞手段,诗歌语气更强烈,感情发泄得更淋漓尽致。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师生读之倍增振奋激扬、阳刚不屈的气概。

二.选唱积极向上的、优美健康的英语歌曲,

学唱英语歌曲是师生的共同爱好之一,占有广大的听众群。请听: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2

关键词:爱国主义;诗歌;情感;情感美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勇于奉献,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诗歌作为“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是许多名家用来抒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载体之一。著名的篇章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们怀着对祖国执着而深沉的情绪,创作出无数篇感人至深的爱国佳作,充满着慷慨激昂之气。在和平年代里,赞美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诗作也是比比皆是。这样的爱国诗篇,很多都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么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引领学生读出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美学范畴上,审美类型一般涉及优美和壮美两种。优美具有形体小、力量弱、性质柔、质量轻、速度慢等特点。壮美的特征则是空间大、力量强、质量重、速度快、气势壮等。爱国主义情感在诗歌作品中往往会体现出浩荡的气势和充沛的激情,犹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让人读后荡气回肠,灵魂得到净化,因而属于壮美类型。“与优美形象的塑造相比较,壮美是能带给人们更多感动,更深震撼的美学境界。”因而高亢的激情、博大的情怀、热烈的情感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既如此,要读出爱国诗歌的情感美,就要精确地把握诗歌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感。我认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文章情感基调,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整首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较,这首诗并非单纯热情地讴歌对祖国的赞美,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诗人开头首先回溯了祖国数百年贫困、落后的历史,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意象,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紧接着笔锋微转,祖国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第三节叙述了新生的祖国目前的状况——已经站在了“雪白的起跑线上”;最后曾经“迷惘”过、“深思”过的作者“沸腾”了,她希望祖国“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并且又一次发出了深情地呼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由此可见,整首诗都是一种深情的呈现,由开头凝重、低沉发展到高昂、亢奋,最后又归结到深情。教学这首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深情的基调,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1976年,作为一家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的作者对祖国的那种质朴而又厚重的情感。

2.挖掘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感的源头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屈原蒙冤被疏后,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可以说是用爱国激情,饱含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因而,教学《离骚》这首诗,除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屈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却屡遭流放。但他的一腔爱国热忱却始终如一,以至于最后选择了以身殉国。所以《离骚》全诗都蕴藏了诗人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诗人希望改革弊政。“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救国家于危难。但是这却触及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对屈原造谣中伤,昏庸的楚王听信谗言,贤惠不分。屈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于是心中充满愤怒、苦闷和怨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尽管如此,自己仍旧不愿向奸佞小人妥协,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而是要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态度。虽然饱受极端痛苦和苦闷的煎熬,但他忧国忧民的心志始终不变。因此,忠怨之情是贯穿全诗始终的。但是诗人的这种怨也是来源于忠的,由怨才产生了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种忠和怨,才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也成就了诗人人生中极为华美的爱国篇章。

3.深入文本,发挥想象,进行换位思考

学习诗歌,感悟诗歌的情感,引领学生“走”进去是关键。“走”进去,不仅仅是“走”进文本当中,还要“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情境里,“走”进诗人的心里。与诗人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走进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个瑰丽奇特,绚丽多彩的世界。比如学习《离骚》,就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屈原,设身处地的去品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矢志不渝,去感受“及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爱国热忱。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孤苦之感,再去品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由此学生就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陶冶了心灵,净化了思想,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们那份浓郁深沉的爱国之情,并被这种爱国情所触动。

4.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升华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因此,爱国主义诗歌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悟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热爱之外,还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当下,使学生正确理解那种爱国情怀的跨时代意义。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新兴的交流媒介不断涌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一定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厚植民族精神,理国。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得到传承,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品味爱国情感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爱国主义诗歌的过程中,就要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美,进而感受到语文之美。(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惠军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读[J].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2009(4).

[4]徐秋玲.论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从离骚的忠怨之情谈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4(4).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3

关键词:舒曼《诗人之恋》艺术特色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aer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有交响乐、清唱剧、协奏曲、钢琴小品、钢琴套曲、声乐套曲等。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狂欢节》、《童年情景》、《桃金娘》、《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和生活》等。他的艺术歌曲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风采,为后来作曲家艺术创作奠定了艺术歌曲的基础。其中艺术歌曲《诗人之恋》是由16首短小精悍的歌曲组成,内容取自海涅的诗作,改编而成,主要描绘了一位诗人经历相恋和失恋后的悲伤心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诗人之恋》就像一部抒情的叙述诗,音乐与诗歌结合、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简洁含蓄、意境深邃,给人一种浪漫主义的诗意幻想。

一、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舒曼受家庭环境及诗人文学家的影响,自幼喜爱文学,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被称为“诗人音乐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色彩。在舒曼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中,爱情为主要题材,还兼有一些抒情的以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和叙事曲,艺术性非常高。其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大多选用如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等诗人的作品,常常在文学中汲取主题和形象,把音乐和文学相互融合,以诗人的眼光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通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及他对诗歌的敏捷而直觉的洞察力从中发掘诗歌更深的意境。

1828年,18岁的舒曼在慕尼黑结识了诗人海涅(HeinrichHeine),海涅的形象给舒曼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诗歌给予了舒曼很大的启示,于是舒曼共将海涅的42首诗歌曲化,《诗人之恋》就是其中一首作品。在选曲方面舒曼颇具匠心,他依照海涅的《悲剧――抒情插曲》《歌之卷》中的一卷,从中选出16首,依照“钟情―表白―幸福―背弃―忧伤”的逻辑发展顺序编订而成。就像海涅诗歌的一贯基调,这是一部悲剧性的套曲,舒曼在音乐上注重歌词的连续性,精妙地把一首首小曲编织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诗人之恋》这部作品中,舒曼的文学修养在音乐中很好地显现出来,其音乐与文学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重视情感表达。如第一首《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描写春天来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心中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之情;“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花朵开放,在我温暖的心里,爱情的意念升起,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鸟儿歌唱,我向她诚恳表白,我思恋爱慕的情意”[1]。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诚,以及对未来爱情生活的向往。第二首《从我的眼泪里面》中诗人选定了理想的情人,刻画了一个渴望爱情青年的形象。第八首《如果花朵知晓》中有大量的颤音伴奏,暗示着诗人的烦躁情绪,但看着地上的花朵、歌唱的夜莺、天上的星星,但愿能获得安慰,然而结果并非所想。最后一句“我心底的裂痕”情感强烈,多愁善感的诗人爆发了内心的情绪。第十六首《旧日邪恶的歌谣》中诗人决心彻底地摆脱痛苦,把爱情和痛苦统统装进棺材,用十二个巨人抬着,抛入海底。这首歌曲庄严、有气势,旋律起伏比较大,整个节奏给歌曲增加了严峻的色彩。最后一大段钢琴的尾奏描写大海淹没了棺材,仿佛爱情也随之沉到海底。

二、汲取民族艺术特色

艺术歌曲的创作以德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基础,鲜明地表现出德国音乐的民族性,反映了德国民族的风格特点。舒曼创作灵感的来源一方面是从民歌和民间舞曲,另一方面是从人民日常生活中找寻灵感。如歌曲《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就吸收了民谣、乡村歌曲、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显示了他对德国艺术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艺术歌曲《诗人之恋》中的第十四首是allnaechtlichimtraume,在这首歌曲中,舒曼直接采用了民歌素材,与第十三首相比,前首的梦境仍然受困于破碎的感情,在这首乐曲中却慢慢出现复合的迹象。诗人在梦中见到姑娘:“你向我轻轻地说了句话,并且送我一束柏书花球。当我醒来时花球早已消失。”[2]此曲都由短乐句组成,梦境中爱人亲切地对待诗人,梦中的一切令诗人悲伤,醒来后却不再流泪,也忘了梦中的一切,仿佛意味诗人在找寻文学诗词的精美篇章,渴望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总之,舒曼深厚的文学底蕴滋养了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在创作中他善于从诗中捕获音乐灵感,并把诗歌的神韵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诗“歌”化的同时也使乐成为“诗”化的乐,从而增强了艺术歌曲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4

关键词:李清照;迪金森;诗歌风格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婉约派作家,以“易安体”在我国词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一生中写过许多名作,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以其卓尔不群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她以独特的风格写下了1800多首诗歌,这些诗作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从诗歌创作环境、诗歌主体、诗歌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做一番平行比较,就会发现尽管这两位世界诗坛女杰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文化背景下,但是这她们身上存在不少可以互相参照的有趣现象。在这互为参照的体系中,人们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位女诗人各自的文化心态和创作特征,同时还将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东西方女性诗人在思想感情表露上的某些差异。[1]

一、诗歌创作环境比较

(一)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诗人的创作,并在诗人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李清照和迪金森的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都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矛盾尖锐的时期,这些在她们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她们的作品风格都具有转变性,分为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内忧外患时期,朝廷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她的父亲受到排挤,使她自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她过的还算幸福。但后来北方北方金人入侵,讲和派卑躬屈膝,不战而败。1127年靖康耻犹未雪,1129年丈夫又去世,她立刻从一个幸福女人变成了亡国之女、丧夫之妇。从1129这一时间点开始,她的诗歌风格开始转变,从天真烂漫少女的欢快变成亡国遗孀的悲痛,诗歌风格由清新欢快转入成熟哀伤。可以说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年负才,没遇到什么波折,后期的创作无论风格还是内容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后期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丧国之耻,沦落天涯之痛,让她开始了思考起国家命运和生死荣辱的问题,更深刻地认识了当时的社会,并含愤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与忧虑。郭预衡在《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一文认为李清照“在北宋亡国之前对国训一民生并不关切”而在北宋亡国之后她的作品则“代表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阶层的情绪。”[2]

迪金森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斗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尖锐,终于导致南北战争爆发。社会的工业化,使得社会对个人的压力剧烈膨胀。在这社会历史背景下,迪金森和李清照一样也开始思考起人生来,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的地方在于,迪金森年轻时候就开始的隐居生活,导致她生活圈子狭小,她的诗歌不像李清照一样明确反映当时的社会局势,更沉醉专注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思考。[3]

这一时期,在迪金森的作品《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他的礼貌/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4]

通过对生死和永恒问题的探讨思索,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她怀疑宗教的真实性,不相信人死后会进天堂并永远地生活在那里;另一方面,她相信人死只是脱离了现实这个苦难的环境而开始另一段愉快的生活。经历社会动荡巨变时期,二者诗歌都变得基调严肃而深沉。

(二)个人经历的影响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李恪非之女,这样优渥的家庭背景,令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笔下的诗歌不同于平庸之辈。后来觅得如意郎君,与赵明诚皆为秦晋之好,吟诗作对,研究金石,在爱情的滋润下,丈夫的支持中,她的诗歌创作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因而早期她写出很多优美的爱情诗。即使后期丈夫去世,对亡夫的思念也成为了她创作诗歌的动力之一。

迪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她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青年时代,阿默斯特学校的校长纳德・汉弗莱和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律师本明杰・牛顿,对她的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牛顿经常指导她应该读些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启发她认识和谐和完整的自然界蕴含的美。他还经常为她宣讲加尔文派的宗教思想,使她接受了加尔文派的内视思想以及关于天性美和世界冷酷的观念。这些思想成了她生活的信条并后来形象地反映在她的全部诗作里。

除了这些以外,迪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人经历和李清照一样,都离不开家人的宽容与理解。在迪金森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一直与父亲、兄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父亲特别宠爱她,妹妹在生活上照顾她,替她找来了爱默生、梭罗、济慈等人的著作。邻居苏珊给了迪金森许多鼓励,女仆也对艾米莉非常好,佣人马吉帮助她寄信和外界保持稳定的联系。这些都为迪金森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环境。[5]

在爱情经历中李清照较之迪金森更为幸运一些,她年少时和赵明诚结为伉俪,琴瑟和谐。而迪金森虽然终身未嫁,但从其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她曾与几位男士有过朦胧的浪漫情愫。最权威的狄金森传记作家理查德・斯维尔记录下她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爱情经历:一是与塞缪尔・鲍尔斯的没有结局的爱情;二是与比她年长18岁的洛德法官的关系。这两段爱恋虽然最后未果,但并不影响她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爱情诗歌创作的热情。

虽然在迥异的人文时代背景下,但是真正的诗人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她们的诗心永远是相通的,在李清照和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存在很多的共同之处。如:迪金森笔下的初尝爱情甜蜜的少女形象:“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这种羞怯又青涩的爱情描述竟然和李清照的诗歌如出一辙,“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6]一样是见到心上人的心跳和忐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诗歌主体比较

(一)诗歌意象比较

在诗歌的创作中,二者都很注重意象的选择,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者选择意象的类型有着明显区别。李清照一位官宦小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然诗中也不乏慷慨豪迈的作品,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气之情跃然纸上,但李清照诗歌还是以婉约为主,奉行中国诗歌一贯温柔敦厚的特色。在她的诗歌中,多以花、草、鸟兽、日常用品为意象,或描摹或设喻。一首首清丽的诗词在绿肥红瘦的海棠里,在人比黄花瘦的哀伤里娓娓道来,说不尽的哀思,道不尽的缠绵。这皆是由于在中国封建文化的背景下,闺房女子写诗不免婉转,意象受到局限。

而迪金森的诗歌意象则相较李清照要更具有丰富性和跳跃性,她的意象可以从太阳到梳子,从小伙到苍蝇,千变万化。如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的时候》里,她娴熟地同时运用明喻和暗喻,把死亡时的宁静比作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把眼睛比作是已经拧干的湿衣服。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又出人意料,表达感情直接而充沛。在刘焱的《意象,诗海航行的风帆一狄金森诗艺管窥》中,以狄金森的《井中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例,探讨了她运用意象创作的特点,即把分散的意象,揉合成环环紧扣的意象链;把静比的意象,激活成奔走的意象流,把单一的意象汇聚成多姿多彩的意象群。[7]

(二)诗歌体裁比较

李清照诗歌创作的体裁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在靖康之耻为时间分界线,在此之前她婚姻美满、生活稳定,因而诗歌体裁多为爱情诗、游记诗;在此之后,在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处境下,她的诗歌体裁多呈现爱国诗歌和咏史诗。对此,在周秀怡在《李清照诗与词风格同异辨》指出:李清照受“传统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严格遵循“诗庄词媚”、“词言倩”、“诗言志”的观点,因此她的爱国诗直接抒发了恨敌爱国的强烈感情,表现出豪放宏肆的艺术风格。[8]

迪金森,则在爱情无果的压抑情感中创作出了大量爱情体裁诗歌。本杰明对她认识自然的引导,让她在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因而在她细腻的观察下,自然诗在她笔下应运而生。青年时期植根记忆的加尔文宗教熏陶,加上长期足不出户的思考,让她对宗教和死亡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她的诗歌呈现出李清照所没有的体裁:宗教诗和死亡诗。

三、诗歌艺术形式比较

(一)诗歌简洁洗练

李清照的诗歌因其简炼的特色,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这句诗之所以流传甚广,因为仅用了八个字,就言简义丰地就描摹出了在一大片肥硕碧绿叶子间绽放出一朵瘦弱鲜艳的海棠花的场景,逼真形象。

狄金森诗歌往往寄丰富于简单之中,寓深邃于清澈之里。迪金森诗的诗歌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狄金森诗中的意象、省略、凝炼、破折号以及不规则的书写、句法、韵律使其诗歌自成一体,独放异彩,在美国诗坛幻化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表达上的隐晦含蓄、诗歌主题在语言和指称等方而的不断变化,以及她诗歌标题的省略等等,形成了她诗歌的复义性、多样性和神秘性,使读者和研究者回味无穷。[10]

(二)语言质朴清新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尽管欧阳修倡导的新诗新运动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以“花间派”为主的文人骚客们写诗赋文总是注重辞藻雕饰。她则大胆而勇敢地运用平白的语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获得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殊荣。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它用语浅显,清新流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主人孤独、寂寞烦躁的心情。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充满了雕饰铅华之风,而狄金森却用朴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诗歌世界”。她说,“我的诗是朴素的语言”,“简单的话语”。日常口语、俗语,稍加锤炼,都被狄金森融入诗行,毫无刀痕斧迹。如诗歌:

i’mnobody,whoareyou:

i’mnobody,whoareyou?

areyounobodytoo?

then,thereisapairofus.[12]

(三)多用设喻和描述

在仔细参考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两者都地运用了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比喻意象(metaphoricalimage)指作家通过可感可触的物体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诗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诗人把“愁”比做实物,“载不动、许多愁”,奇妙新颖。在看狄金森在诗中用“驶向永恒之路的马车”来表达她对死亡的泰然;用“成天对着泥沼鼓噪的青蛙”来讽喻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这些意象提升了她诗歌的意境,读来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她选用的事物往往为人们所熟悉的对象,通过诗人的参悟、表述,使这些芸芸物事变得不同寻常,折射出深邃的哲理。

(四)富于童趣画面感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都善用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情真意切。如:在自然的描写上,两人的诗歌都有一种清新欢快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赞歌,其中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和天真开朗的个性可见一斑。二者皆是用简单事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快乐的场面。相比较而言,迪金森在《篱笆那边》中,写到:“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14]这首诗以草莓来比喻美好事物,笔触是一个孩童天真活泼的视角,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15]

四、小结

李清照与迪金森都是文坛伟大的女诗人,尽管生活的时代和所处国家社会背景差异很大,但是她们相似的创作艺术风格令我们称奇,她们真挚美丽的情感、清新洗练的语言及精湛独到的诗艺令我们赞叹。这个论题只是一个开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异同之处仍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地方,对她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且永远不会过时的。

参考文献:

[1]李嘉娜.迪金森与冰心比较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

[2][8]张强.近20年李清照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4-09-20

[3]懿丝.艾米莉・迪金森初探[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12][14]岳凤梅.诗意地栖居――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09-01

[5]周建新.艾米莉・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9][13](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7-01

[7][10]李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的迪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10-25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5

1992年,被授予“首届诗国奖”;2001年,主持首届“美岛杯”全国网络诗歌大奖赛,开全国性网络诗歌赛事之先河;2004年,创建互联网上最权威的汉语诗歌网站“中国诗歌网”;2009年9月,祁人精英博客在首届中国网民节举办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中荣膺“中国十佳博客”称号,成为惟一获奖的作家代表。

从青春期到中年,祁人的生活一直与诗歌紧密相连。诗歌是他的指南针,他的方向盘,既是他的目标又是他的跑道。20多年来,祁人的人生,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诗歌奥运会,从四川到北京,又以北京为中心延伸到祖国版图的各个角落,如今又从现实生活延伸到了网络世界。

诗之缘:从川南小镇到首都北京

1980年代,祁人在老家四川荣县投身于红火的诗歌大潮,广交天下诗友,创办了《流火诗报》,编选出版了《大陆爱情诗百家》等好几种诗选,还主持了“陆游杯”全国诗歌大赛。众所周知,四川出诗人,流派林立,祁人在其中并不是最耀眼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祁人是走得最稳的,坚持得最久的一位。

1986年夏天,祁人第一次来到北京,住在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四川学生的宿舍里,一呆就是一个月。他几乎跑遍了整座北京城,并且爱上了这座古老的城市。那时,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在举办万人诗歌朗诵会,祁人挤在人流之中,聆听了艾青、臧克家等大诗人的朗诵。从劳动人民文化宫出来,祁人心里暗自道:总有一天,我要以诗人的身份重新走进北京。

祁人没有辜负自己。数年之后的1992年,祁人在人民大会堂领了个诗国奖,散会后又借了辆自行车,沿着大街小巷穿胡同骑了一大圈,走进诗人艾青居住的东四十三条。仅仅在第二年,祁人就辞去老家那份铁饭碗的美差,来首都追求缪斯女神。在那个市场经济大潮掀起浪花的年头,写诗的成功率比下海小得多,要想获得缪斯的青睐,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精神与物质的取舍方面,祁人义无反顾地做出自己的抉择:宁做缪斯的情种,也不做财神爷的走卒。

祁人是为诗歌而来的,想为诗歌做点事。当时旧鼓楼大街的西绦胡同13号西门,有个艾青题词的中国新诗讲习所,租了西城区教育局职工宿舍楼的整整一层半地下室,名誉所长是艾青,所长是诗人何首巫,也是祁人的四川老乡。祁人是接到何首巫的两封电报和借调函,应邀来京的。何首巫邀请祁人来讲习所主编《中国文坛》,那是用香港书号出版的一本刊物,已经出版了数期,在全国反响不错。当时,何首巫需要一批助手,他看到祁人创办的《流火诗报》,就深信祁人可以胜任这本即将影响中国文坛与诗坛的刊物的主编一职。对于何首巫的信任,祁人无法推脱,因为之前祁人在人民大会堂领取的“首届诗国奖”,也是中国新诗讲习所颁发给他的,更重要的是,祁人相信自己注定与北京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然而,不巧的是,祁人6月底办好了单位的停薪留职手续来到北京,新闻出版署7月1日的一纸红头文件就将《中国文坛》打入了另册――所有香港书号出版的刊物一律定为非法出版物。全国上下“扫黄打非”将何首巫和祁人推向同一种尴尬:新诗讲习所创业初期,不能养闲人!祁人当然明白何首巫的处境,但他已经没有退路,如此打道回川,如何面对四川父老?而且作为诗人兄弟,祁人表示理所应该有所担当。就这样,祁人毅然决然地自己租房,并承包了讲习所以举办活动为主的中国诗人培训中心。

在1990年代,诗歌的低谷期,这些诗友们靠互相拥抱,把梦想坚持了下来。有了西绦胡同这个根据地,诗歌对于他们不仅是写作方式、思想方式,还成为社交方式、生活方式。它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又像空气一样不离他们左右。如今,坐落在北京旧鼓楼大街的西绦胡同13号西门,因为祁人、商震、雁西等人的坚守而声名远播,它见证了1990年代的诗歌,被誉为“90年代的诗歌地标”。

1994年以来,祁人配合著名诗评家张同吾老师,创办了中国诗歌学会。诗歌的路更宽了,可他们也付出大量的辛劳。祁人和他的恩师张同吾在这个方面非常相像:都觉得为诗歌吃点苦是应该的,是值得的,甚至以苦为乐。正因为有无数这样虔诚、这样勤劳的诗人存在,中国的诗歌是不会死的,中国的诗歌是有福的。

诗之旅:从诗歌万里行到e网情深

新世纪以来,诗歌果然升温了。诗歌会通过诗人团结更多的诗人,诗歌通过诗人的自强不息而变得强大。祁人对新世纪诗歌的重要贡献是创办了中国诗歌网,并策划组织了中国诗歌万里行。

崭新的网络文化形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此之际,如何将凝集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的诗歌,建设成为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平台,在网络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诗坛面临的责任,也是诗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早在2001年,祁人就主持举办了首届“美岛杯”全国网络诗歌大赛,开全国性网络诗歌赛之先河。

作为诗歌界最具权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诗歌学会自2000年起便开始酝酿创建诗歌网站。然而,由于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体制乃至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度闻讯前来商谈合作的几家网络科技公司最终均未达成协议。直到祁人与相识十多年的老朋友、河南诗人周占林再度重逢,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一经沟通便一拍即合,坚定了创办网站的信念。于是,2004年6月15日“中国诗歌论坛”正式创建,祁人担任网站总监,并任命周占林为主编、白沙为副主编,不久之后改名为中国诗歌网。

祁人在为一位中国诗歌网版主出版的诗集序言中,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经历:“迄今两年半来,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达到近12000人,总访问量达三百多万次;在世界互联网站中排名18万之内;在全国网站排名第23462名;在全国的协会组织排名中超过了中国文联网站,仅次于小小说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居第二位。可以说,中国诗歌网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第一诗歌网站,在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岁月蹉跎,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凝集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两年半来,网站的编程、维护和建设工作,由占林承担起了重担;网站副主编、女诗人白沙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业余时间,日夜坚守阵地、团结联络版主;而前后加盟网站的数十位版主诗人,则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中国诗歌网义务从事着编辑与宣传工作。大家没有一分钱工资和补贴,全凭对诗的热爱和执著,义无返顾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4年7月1日,祁人担任总策划的中国诗歌万里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隆重举行,如今已走遍天南海北几十座城市。

笔者曾跟随万里行采风团,走访过云南楚雄、祥云,浙江海宁、开化,江苏南通,安徽宿松等地。“万里行”以激发诗人写作为一大功能,笔者每去一地都会写诗,尤其2005年走进新疆南疆,回来后陆续写了400首短诗组成的诗集《西域》(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祁人,笔者这几年不可能写那么多的诗。难怪诗人朵生春说“祁人,奇人也”,他是能激发周围的朋友、给朋友带去力量的一个人。

最难忘的还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5月22日,祁人就带领中国诗人志愿采访团抵达四川灾区。诗人志愿者们在成都货运站搬运救灾物资,又购买了学习用品去北川、都江堰、什邡、绵竹、江油等地捐献给灾区儿童。那段时间,祁人尽可能理智而有条理地安排着这批诗人志愿者的行动,但笔者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疼痛和波动。这一次,他这个四川人,居然以这种方式回到故里。他这个四川诗人,如此悲伤地回到李白的故居、杜甫的草堂,回到自己的故乡。为了安慰他,笔者写下一首《我的四川》:从今天起,我要给自己追加一个故乡:四川/“一个人可以有两个故乡吗?”/“如果你愿意的话……”/从今天起,所有四川人都是我的老乡/……四川,除了你,再没有哪个地方/让我流过这么多的眼泪!

2008年5月,笔者对这位老朋友又有了新发现:我不敢说祁人是为爱而生的,但我敢说祁人是为爱而活的――他就像爱故乡一样爱诗歌,又像爱诗歌一样爱故乡。当然,除了诗歌与故乡之外,他还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一个诗人应该爱的一切。他是一位博爱的诗人: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爱。

诗之魂:从博客大赛到文学的胜利

祁人一直关注着网络对于诗歌繁荣发展的影响,倡导诗人博客的开设和博客诗歌的发展,相信它会掀起网络诗歌的新浪潮,并且已成为中国诗歌的重要现场。

2006年11月,祁人的精英博客正式开通,成为网上一道亮丽的诗歌风景线。2007年7月,华声在线推出以评介诗歌《和田玉》为内容的“祁人的诗作与名流的赏析”诗歌专题;与此同时,中国诗歌网推出“祁人情诗赏析”专题。2009年1月,世界汉诗协会推荐“2008中国十大诗人博客”,祁人和笔者的博客都入选其中。这些都成为祁人博客在网络世界里掀起的诗歌浪花。

尤其值得庆贺的是,在前不久由中国网民文化节举办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中,千万博客通过入围赛、决赛、终审赛三个阶段,经过分赛区推荐、网民投票、专家评审,祁人的精英博客最终胜出荣膺“中国十佳博客”大奖,是十大博客中惟一的作家代表。

为什么要参加博客大赛呢?祁人在博客写道:“希望以此推动诗歌进入网络大众的视野。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诗歌写作当然是个体劳动,然而诗坛的繁荣与诗歌精神的传播,仍需要诗人们‘功夫在诗外’的努力!”事实证明,祁人参赛的目的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从桑龙农的诗歌《为诗歌和友情加油――写给支持祁人的朋友们》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们以诗的名义投票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热爱文学的朋友了解诗歌热爱诗歌,从而发展诗歌事业。通过投票活动,我的天南地北的文友们进入了你的精英博客,纷纷给我发来信息说……收获无穷。我的一部分热爱诗歌的朋友是很有潜力的,这完全符合你策划的中国诗坛最有影响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的宗旨,弘扬诗歌精神,发展诗歌事业,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投票,诗歌爱好者的热情高涨……诗歌万岁,祁人加油!”祁人的人品与诗歌,受到广泛的认同。全国几乎每个城市每个县都有着他的支持者、响应者。

女诗人秦华在祁人博客留言中这样写到:赞成你的观点,诗歌是高尚的文学。推广诗歌应该是有良知的诗人的责任。诗歌是很自我的文学,能够热心推广她的人太少了。我们希望诗歌能够走向辉煌,走向世界。正因为你有使命感与责任心,才有今天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才有中国诗歌学会网络的繁荣。希望你能够参加中国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可能参与的诗歌活动,诗歌需要热心人。

祁人作为诗人和一名诗歌艺术工作者,始终恪守这样一种信念:“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诗人,才是诗人一生需要修炼的最大课题。”正是他的诗歌信仰与追求,赢得了网民的喝彩,也得到了全国诗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投票。祁人博客的胜出不仅仅是诗人和诗歌的胜利,也是文学的胜利,向我们印证了作家也能以最“潮”的方式走进网络大众的视野。

祁人诗歌《和田玉》

当我穿越帕米尔高原

看见一只普通的和田玉

是那么地像母亲的眼睛

她的纯粹、内蕴和温润

令我怀想起遥远的故乡

想起故乡的天空下

那一丝母亲的牵挂 今生,我无法变成一棵树

在故乡永远站立在母亲身旁

当我走出南疆的戈壁与沙漠

为母亲献上这一只玉镯

朴素的玉石,如无言的诗句

就绽开在母亲的手心

如今,母亲将玉镯

戴在一个女孩的手腕

温润的玉镯辉映着母亲的笑颜

一圈圈地开放在我的眼前

戴玉镯的女孩

成了我的新娘

为什么叫做新娘?

新娘啊,是母亲将全部的爱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6

内容摘要:比较文学是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的一类艺术研究形式,对诗歌来说,采取比较文学视阈的核心正是跨文化体系的艺术分析和研判。中英爱情诗歌因其各自悠久的历史进程而产生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化发展特征,但同属诗歌领域的艺术本质却又使二者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尝试从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与不同处着手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分析,从而得以更好地鉴赏与品评东西方爱情诗歌艺术跨文化的个性特质。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英;爱情;诗歌

一、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诗歌跨文化影响因素

同样属于诗歌艺术领域,中英爱情诗歌之所以在内在关联性之上存在种种不同,本质原因正是跨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英语国家都是起源于海洋文化的岛屿或半岛国家,如英伦三岛,在其本土文化发展及其后来向外扩张占领一个个殖民地的过程中,海洋都是其开疆拓土的主要路径甚至唯一通道。于是海洋成为其区域文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组成甚至主导,而在与喜怒无常的大海争夺生存权、控制权的历程中,勇往直前、热爱冒险、敢闯敢拼渐渐成为了欧美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个性,并且对其包括诗歌在内的各项艺术领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体来说,英语诗歌创作往往直抒胸臆、简单直白,情感浓烈到一目了然、无所掩藏,且绝大多数在形式上长短不一,虽在每句结尾处常以相同韵律的词结束,但整句用字数量相对随意等。反观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为主的大陆文化属性诞生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华夏文明,“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庸之道”贯穿了儒家文化始终。“君子戒慎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谨小慎微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对格律近乎苛刻的要求,无论五言或七言,古典诗歌在字数上讲究完全一致,在韵律则要求对仗工整。即便是以长短句闻名的宋代,词的创作也受制于严格的上、下阙规制。于是,诗歌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也就含蓄多过奔放、委婉甚于直接。

二、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

(一)擅长比喻、夸张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

诗歌与散文或小说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其只能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足够丰富的情感诉求,这决定了诗歌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远超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能充分表达创作者内心强烈的艺术冲动。而这便使中英爱情诗歌在创作过程中极其擅长比喻、夸张等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比如《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成为了“乃敢与君绝”的条件。而这些非自然现象呈现出逐层递进状态,不仅一个比一个异常,且让深陷爱恋中人特有的情感绝对化特点一览无余,可谓夸张到无与伦比。而这在拜伦《雅典的少女》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临别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那就,那就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二)大量意象的充分使用

诗歌创作中要使用比喻或夸张等表达方式就离不开大量意象的运用,各种相关或无关的意象组合而成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意境。比如秦观在《鹊桥仙》中用到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其中的“云、星、银汉、风、露”等都是寻常生活的意象,将其组合到诗歌中,“云、星”对应的“巧、恨”暗合了古人在历七夕节日有“乞巧”的习俗以及“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故事。诗人借此赞颂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并在最后点明了自己“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同理,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中也有诸如“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等,这正是诗人心中对爱情的神往,“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三、中英爱情诗歌的不同

(一)表达风格的不同处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若干年前一位外国友人以图示法展示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窥见一二。当时这位外国人以从a到B之间的线路状态展示东西方人意见表达的不同。西方人是从a到B间的一段直线,中国人则是在a和B之间出现一团乱麻似的线路。类似的道理,中英爱情诗歌表达风格也存在这种不同。中国诗习惯于隐晦含蓄且曲折的表达,英诗则有一说一、直白清楚地全盘托出。比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漫漫长江万里长流永不停歇,而一头一尾的“我”和“君”首先在物理距离上已远隔重山不得相见,便愈发衬托出心头情丝绵绵无处倾诉的悲苦。而无法相见的情感落差惟有凭借共饮一江水稍得慰藉。如此丝丝缕缕的深情厚意偏偏只以一种近乎淡漠的含蓄表达出来,貌似压抑克制,却反而给予观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将情到深处的浓烈从诗人转到了观者一端,妙不可言。同时,正因初始表达的隐晦,又给了后续“只愿君心似我心”以厚重的铺垫,让“不负相思意”被前半段的淡漠描绘得反而激烈与坚定起来。而在与此类似的情况下,英诗则直截了当得多,观者往往只需要跟随诗歌字面意思阅读理解即可。比如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中类似的相爱却无法相守的表达则采取了层层递进的直白描写,首先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开始,接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然而是逐渐深邃、恳切甚至哀痛的“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直至最终的“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这是一种起于痛苦终于绝望的爱情直白,读来令人仿佛产生了切肤之痛。

(二)意境营造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诗歌在意境营造上与西方诗歌最典型的差异之处当属其虚实相间、虚从实来,这里的“虚”是意,“实”为境,正如同传统中国画中常常有大量“留白”存在一样,中国传统爱情诗歌格外注重营造意境,明知是虚幻,然而观者却又确可感知,由此形成“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状态。比如元慎《离思》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以实物的描绘托情。“沧海”源自于《孟子.尽心》,用在此处的字面意为见过沧海之广阔无垠后,其他的水就失了气度。巫山是长江三峡著名的高峰,宋玉曾在其《高唐赋序》中称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胜过世间一切美颜。故而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在这里代表人世间致胜之美,此诗中指代的正是元慎夫妻情深已经到了堪比沧海与巫山的程度。由于已经拥有过如此美妙至极的爱情,故而当遭遇丧妻的落差后,巨大的冲击自然会让生者对俗世间的其他美色再无心肠,于是有了“取次花丛懒回顾”,且为了抚慰极度的伤痛,诗人不得不以“修道”为由聊以,转移一些丧妻后无法解脱的悲苦之情。而英诗则在意境营造方面略显逊色,虽然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爱人或爱情的热切向往与追逐,但在表相的情感冲击之下,似乎其间可供观者回味之处稍有不足。比如爱尔兰的叶芝在《当你年老时》描绘了一幅真正的爱人会在年老色衰后依然怀有真爱之心的图景:“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四、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英爱情诗歌鉴赏策略

在比较文学视阈下鉴赏中英爱情诗歌应当注意兼顾爱情诗歌产生的社会、历史、宗教等综合性背景。比如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从古至今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故而其社会发展史中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而文化层面的男女地位也相对平等,因此英诗中有不少男性追求女性、倾慕和颂扬爱情的形式与内容。比如拜伦在《雅典的少女》中所写“我要依偎着那些定情的鲜花,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依偎着爱情的一串悲喜,我要说: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欣赏这类爱情诗歌时,常常带给人喜悦、激动甚至振奋的体验。但在众多中国传统爱情诗歌中,表达离愁别绪的形式与内容则占了相当比重。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则显然侧重于女性被动的等待。这显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其在爱情与婚姻中缺乏自主选择权,而是不得不受制于“三从四德”的禁锢与约束。因此这类爱情诗歌往往相对沉郁和压抑,在欣赏时需要有所分辨。

五、结束语:

爱情诗歌作为以诗言志、以歌抒情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诚然会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与关联性。然而东西方漫长的历史演进也必然会在各自区域内爱情诗歌的内在属性方面烙印上质的差异。在比较文学视阈下研究中英爱情诗歌既要了解二者同样作为诗歌艺术内在的共性特点,也要充分把握其受到各自传统区域文化深刻影响而存在的独特个性。这不仅是为认识中英爱情诗歌在形式、结构、内容、状态诸方面存在的相似与不同,更是为了通过对诗歌的比较进一步开展跨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当代人来说,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人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品评诗歌艺术,并通过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爱情诗歌的异同分析提升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诗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论中英古典爱情诗之诗学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28)06:12.

[2]陈兰玉.中英古典爱情诗歌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3:2.

[3]魏阳莉.浅析古代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北方文学(上旬刊),2015(8):27.

[4]聂珍钏.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5(21):7.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7

关键词:“五四”时期诗歌翻译中国文学新时代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在政治上无疑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它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不仅带领人们找寻自由的天堂,在思想上更有如一阵清远的春风吹进陈腐的中国大地,遍地开出摄人心魄的思想之花,其影响着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和白话文运动的推展,影响着学生甚至一般市民。因此,“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

此时,诗歌翻译的风潮空前袭来――西方崭新思想的进入,引起了国人极大的兴趣,以及文学创作者的不断追求,书写内容的重构更让这股风潮如洪水之势。

一、死亡作为“主题”,以一种新的表现力存在

在许多诗歌中,有一类主题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死亡主题。死亡主题在中国诗人的诗歌中并非从未出现――王粲在《七哀》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深刻地反映社会的动乱、人民的苦难;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将“为富不仁”的主题写得让人深恶痛绝。但是似乎这些关于死亡这个人生必然要面对的终极问题都只是肤浅带过,不曾有过深入的探讨,甚至可以说并未把死亡放在讨论的核心位置。但是,“五四”时期却出现了这样一类诗歌译介,它们将死亡摆在最中间的位置,深刻地展现死亡的本体性意义和对死亡的体验。如郭沫若的《死的诱惑》:

我有一把小刀,

倚在窗边向我笑,

她向我笑道:

沫若,你别用心焦!

你快来亲我的嘴儿,

我好替你除却许多烦恼。

窗外的青青海水

不住声地向我叫号。

她向我叫道:

沫若,你别用心焦!

快来我的怀儿,

我好替你除却许多烦恼。

这些诗歌将“死亡”聚焦,但它已不再成为可怕的字眼,而成为诗人认识自我、找回自我的维度。

二、“爱”的主题以一种更加但更为理性的方式呈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中国古代可追溯的最早的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这首《诗经》中的名篇,一方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爱慕这文静美好的少女,只能用弹琴鼓瑟来表爱慕,远远看着她的笑颜。说到底这和我国传统的诗歌观念有关,传统诗歌从表现内容看多半是传统人伦、道德的说教,以及个人孤寂悲愤的抒怀,即使是爱情为主题的诗歌,也要使其符合社会的美德,是一种君子之爱。

“五四”运动是在“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下,传达着“自由”的信号,这种自由让爱情第一次得以自由地呼吸,关于爱情的译诗也不断呈现在国人面前,如:

月的湿风,时时从屋顶上吹来;

还有那街心的琴调,一阵阵的飞来。

一屋里都是太阳光,

这时候“爱情”有点醉了他说,

“我是关不住的,我要把你的心打碎了!”

胡适的这首译诗将爱情的书写打破那种浮于表面的君子之爱,隐隐道出“”的讯息。中国社会崇尚的核心价值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正人君子绝不会在诗歌作品中大胆暴露自己的,因为那是的念头。而“五四”时期人们不仅翻译了国外的文学作品,而且翻译了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等社会理论作品,这就给读者一个文化接受的新空间――西方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望的表现,他们认为人本身就是男女两性结合的产物,如果我们视为肮脏的行为,那我们又是什么?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西方世界对于的理性认识早已远远领先于中国。徐志摩在这一时期的一首译诗作品就大胆地冲破各种束缚,以性为主题阐释爱情――

要包涵在你的身体里,静定的不露痕迹,

那大海,那(男、女)性的大海,

推着来,涌着去,那海里的波涛,冲动压着这身体边

沿,着至爱的性能的官器,

震荡着,汹涌着,直到星辉似的恋情的神光在所有人类

的睛球中闪亮,反映着天堂与一切的生物――

这是何等的神奇!

……

三、东方诗歌的翻译也是西潮涌动

我们先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刊物是《新青年》、《小说月报》和《创造季刊》(包括《创造周报》、《创造日》),通过对这三大刊物的统计,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也有大量的东方诗歌被翻译。通过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新青年》翻译发表了日本、印度和波斯等东方国家的57首诗歌,《小说月报》上翻译发表了印度、日本、阿富汗和波斯等东方国家的160首诗歌,《创造季刊》及创造社的其他刊物翻译发表了波斯和日本的105首诗歌,总计翻译发表东方诗歌322首。那么东方诗风和西方诗风到底谁更加强劲一些呢?

“五四”前后三个主要刊物发表的译诗总共513首,东方诗歌所占的比重是63%,远远超过了西方诗歌的翻译总量,为什么在这个西潮涌动的年代强大的东方诗风却漫卷了整个译坛?

事实上,“五四”译坛的这股东方诗风并非来自东方,而是在西潮的夹杂下登陆中国的,除开日本诗歌之外,印度泰戈尔诗歌和波斯莪默伽亚谟诗歌的汉译本都是从英语诗歌中转译的,中国人接受的东方诗歌无形中经过了西方的文化过滤,这说明我们对东方诗歌的选择依然没有摆脱西方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这股看似来自东方的诗风实质上仍然是暗涌的西潮。

“五四”的到来,西方思潮的涌入,除了为我们的自由民主加重了取胜的砝码外,也为我们的诗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主题――“死亡”和“”,而这些主题都是借了翻译的东风。看似盛行的东方诗风实则也是经过西方价值体系过滤过的,其意义绝非介绍了几首好诗,扩大了写作主题那么简单,这些主题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加深了国人对许多人生终极问题的理解,甚至促进了一些新的理念、价值观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翻译在社会功能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云英.论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现象及其历史意义.西昌学院学报,2007,19.

[2]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社会科学,2009,2.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8

【关键词】诗歌语言审美特质凝炼性陌生化跳跃性传承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笔者发现,读不懂诗歌,理解不了诗歌文字所传达出的含义,是诗歌教学的难点。而对诗歌的解读,由于时代的隔膜,语言的变迁等因素,诗歌内容已经不能顺畅的被当今中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对诗歌语言审美特质了解不深,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来阐释“诗家语”。

一高度的凝炼性

一切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但诗歌由于受体裁的限制,不能像小说、散文一样,极力渲染,细致刻画,而要在一定的规则模式里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诗歌要吟咏最激动人心的生活事件,诗歌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使得凝练性就成为了诗歌语言最突出的审美特质之一。诗歌的语言由于其语言篇幅的限制,就要求语言极度精炼,而精炼性的要求就是省略了许多次要的、非本质的语言材料。如,《长恨歌》只有120句,840个字就高度概括了李、杨的爱情悲剧以及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凝练含蓄,引人入胜。有些诗更是将诗歌的凝练性发挥到了极致。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诗歌凝练性的典型代表。西方意象派创始人庞德的《地铁车站》写道:“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朱湘的《秋》:“宁可死个枫叶的红,灿烂的狂舞天空,去追向南飞的鸿雁,驾着万里的长风!”都是诗歌语言凝炼性的典型作品。

二奇特的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就是通过对语言的变形、整合、重组,来使读者在破解语言谜团之后达到共鸣、净化、领悟的一种审美享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也是为了打破语言“套板反应”对语言创新的手段之一。黄子肃曾在《诗法》中讲到“句有法,当以妙悟为主”,妙悟什么呢?就是陌生化的东西。诗歌语言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它是内指性的,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一致。”从句法上看,它通过成分残缺,形成一种未定模糊状态;通过反常搭配,造成多义体验;通过词类活用,建构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都可以造成一种陌生化。在科学语言看来,荒诞不经、大逆不道的错误,在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中,往往成为绝佳的好句。如舒婷的一首小诗《爱情》是这样写的:“恬静,雁群飞过/荒芜的处女地/老树倒下了,戛然一声/空中飘落着咸涩的雨/”这样的表达,着实令人难以理解。但是顺着诗人的思想脉络,我们还是可以窥出缪斯女神的倩影。从字面来看,此诗描写的是一幅深秋图景。秋雨连绵,大雁南飞,原始森林中一片寂静,这与爱情何干?其实诗人追求陌生化,所写的诗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成熟爱情,他俩都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

三变幻的跳跃性

诗歌遵循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真实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进行揭示,它是一种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的是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诗歌内容常常由一端越到另一端,由过去越到未来,由历史越到现实,它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它体现的是艺术的真实。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由诗歌的感情线索维系牵引着,由此所带来的便是无穷无尽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纸上。……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友人带来了雪意和四点钟。”本诗由象征中世纪文明衰落的“罗马灭亡星”突然出现在中国的上空,暗示一个旧中国社会距离崩溃不远,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诗歌运用跨度极大地多层时空来组织语言,跳跃极大,转换极块,构成了此诗极为丰富的心理时空。

第四意象的传承性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重视历史一直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体现在诗歌领域,就是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具有代代传承的特点。意象作为诗歌语言的构成材料,当屈原在《离骚》中开创了“香草、美人”之喻后,后代的许多文人墨客便以此为楷模,代代传承。其余的像明月,流水,落花,梧桐,子规等意象无不在代代的积淀中赋予了它们某种特殊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除了以上几种审美特质外,还有节奏、韵律等特质,因为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目关系不是很紧密,此处不展开论述。总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答好诗歌鉴赏题,读懂诗歌是第一位,只有了解了诗歌语言的特质,在具体的阅读、欣赏中才能避免以读小说,品散文的眼光和心态去读诗歌,进而品味诗韵,感受意境,提高答题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9

关键词:艾青《我爱这土地》苦难深情吟唱

一、引言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诗的题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二、《我爱这土地》:艾青对苦难土地的深情吟唱和深沉的爱

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艾青的诗歌特色可以概括为土地与太阳,可以说太阳和土地的主题在其诗歌中随处可见。太阳和土地,是艾青对于美好生活、理想及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在追寻光明这一方面,艾青犹如夸父逐日一般,对光明及理想的追求是至死不渝的。而土地则是与艾青血肉相连的,是诗人心里最不能割舍的爱,是其一生的眷恋。[1]《我爱这土地》这一诗歌,艾青写于1938年。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祖国大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祖国大地处于民族危亡和国土沦丧的时刻,艾青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是诗人爱国之情及赤子之心的抒发。《我爱这土地》诗歌在呈现诗人感情的时候,是层层推进、波澜起伏的,其对祖国土地深沉的爱得到了尽情的抒发,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用“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祖国土地被侵略者践踏,同胞被敌人杀害,祖国大地充满疮痍,人们能感受到切实的疼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为祖国母亲被人侵略心理方面无比的沉痛。在诗人看来,“我”就是众多“鸟”中的一个,我是无数个中国人中的一个,我们都在为祖国奋斗,就如诗歌所描述的那样,即使是一只鸟,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在这里,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无数个中国人就像是奋勇的鸟儿一样,纵使喉咙嘶哑,但也不会停下为祖国歌唱。这句诗说明了诗人在面临祖国土地被人践踏时,那种激动痛苦的情绪,也说明作者即使在忧郁中,也对祖国充满信心。

下面四句诗“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o比温柔的黎明”,在这四句中,诗人说描绘的祖国土地是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日本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因此,在这里,“暴风雨”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和风雨交织,这种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这句诗里的暴风雨象征了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施加的灾难及对祖国大地所实施的暴掠行径。[3]而“悲愤的河流”则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里诗人使用“悲愤”一词描述,是对人民所遭受痛苦及祖国面临不幸的悲伤和愤怒。而无休止的“风”则是大自然中“风”及同胞所遭受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的结合,也表达了即使在苦难和抗战中,同胞们也在进行着坚韧不屈的抵抗和抗争。[4]诗歌中“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诗人渴望祖国能迎来黎明,诗人对祖国迎来胜利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过程中,诗人与中国无数难民一起流浪,作者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痛苦及人民的苦痛。因此,在这句诗中,诗人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其在历经磨难及出生入死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体验。诗人的眼里常含泪水,正是艾青对祖国大地及同胞深沉爱的体现,这两句诗能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更是深深叩击着读者的内心。在这一问一答中,诗歌所表达和呈现出的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韵。

三、结语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写于1938年底。“土地”一词是艾青抗战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极富感彩的字眼――她就是我们文明古老、肥沃广袤而又贫穷落后,生生不息、顽强不屈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我爱这土地》用浸满泪水和深情的诗句,为祖国母亲吟唱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恋歌。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抗战时期中国诗歌的历史流向[a].记忆的神话[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2]艾青.诗与宣传[a].诗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小学生爱国诗歌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诗歌,往往都是千古流传、意义深远的名篇佳作,每首诗歌都琅琅上口,适宜背诵,并且都蕴涵着美的情感。美学大家朱光潜曾经说过:世间是有真、善和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和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的价值相当;真关乎知,善关乎意,美关乎情。教师通过审美教学,可以将小学生处于自然状态的情绪、情感升华,变为高尚的感情,进而带来内心世界的平静、和谐与完美。古诗歌对仗工整、讲究平仄,语言文字的选用和组合本身也是一种美,诗歌是诗人面对外在环境时,内心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具有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内在美。教师应当在诗歌的教学中,抓住诗歌的各种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并培B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浅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一、浅尝辄止,发现诗歌的文字美

古诗歌的文字凝练、用词精准,往往具有严格工整的格式,诗人进行填词,由于字数限制,诗人在选词时也十分考究,因此一字一词一句,都是诗人匠心独运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小学生朗读、背诵,体会文字美,古诗歌具有丰富的音韵美,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仔细品味,就可以自然而然发现文字的韵律美,进而将其背诵下来。

例如:诗歌《一去二三里》,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读全文发现,第二句和第四句“花”和“家”押韵,平仄对仗,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朗读起来十分通顺。又如,唐代大诗人立白的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的第一句“断”字,描绘出了天门山的陡峭险峻;“开”写出了水流的汹涌湍急。第二句的“流”和“回”展示了水流的浩浩荡荡奔腾而过,又回旋北上,奔流而下。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的“出”、“来”由动转静,巧妙地描绘出了山势的险峻。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指引学生注意这些字和词的用法精妙之处,并向小学生讲解诗词的音韵美,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歌文字的精准美和韵律美。

二、内外兼修,发现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文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歌讲究文字体现的“意境”。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联想,首先阅读文字,通过文字的描述在脑海中联想出画面,然后再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精神生活状态,完全理解诗歌的涵义。

例如: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阅读这篇诗文,眼前呈现的是湖面上飘着一艘渔船,船上两个小童不去划船却坐在船中间,撑着伞不是为了避雨而是为了借用风的力量前进。这是一幕富有童趣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轻松自由的孩童世界。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描绘出了夜晚的安静与祥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行落九天。”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尽了瀑布的气势磅波、色泽鲜明,豪放明快地反映了瀑布之大、之猛。教师通过指导小学生不要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量,领略诗歌里的意境美,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三、由浅入深,发现诗歌的情感美

情感是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才能由表面的文字,由浅入深地去发掘诗歌蕴涵的情感美。教师要从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文字的基础上感受情感美。

例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通过清新欢快的语言描述了初夏的荷塘,表达了诗人对夏之荷塘的热爱。通过“泉眼”、“树”、“小荷”和“蜻蜓”这些事物的描述,加之情感用词“惜”、“爱”、“晴”、“柔”、“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又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就会感悟生命,感悟国家的团结一致,进而可以联想至香港、澳门的回归,无疑会让学生胸中回荡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的统一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样就能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诗歌的情感之美,将审美教学落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举一反三,发现诗歌的创造美

发现美和欣赏美并不是审美教学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创造美,将从诗歌鉴赏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创造出美。例如,将在课堂中学习的诗歌《寻隐者不遇》等进行改编,排成剧本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将理论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形成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再造和扩展艺术形象。再如学完《如梦令》和《渔歌子》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写成文章,配上自绘的插图,在班中进行展览,完成对诗歌的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