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章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9:34

俱乐部章程篇1

1.俱乐部性质:是热爱自然、生活,提倡运动、健康的组织,为

集团同仁提供户外运动建立友谊的桥梁。

2.俱乐部宗2.宗旨:“自然、运动、健康、友情”。融入自然、感受友情,超越自我是我们的追求。

3.俱乐部户外运动项目:野外拓展休闲野营徒步穿越休闲垂钓古迹寻幽登山露营

4.俱乐部户外运动时间:每周休息日与节假日

5.俱乐部的服务范围:

5-1.定期举办自为主的休闲、登山、露营、攀岩、垂钓、溯溪、溪降、岩降、烧烤、徒步、穿越、漂流等各类户外活动。

5-2.不定期举办户外运动知识、医疗急救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为喜爱户外活动的朋友提供交流了解与参与的机会和空间。

5-3.定期举办各类同仁联谊沙龙、相应的环保宣传行动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5-4.为同仁提供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户外活动的配套服务(如户外装备租赁、订车、安排住宿等)。

6.俱乐部的服务对象:面向集团全体同仁实行暂时免费会员制度。

二、会员章程

7.入会资格

7-1热爱自然,注意环保。

7-2热爱户外活动,认可并自觉遵守《俱乐部户外活动须知》符合以上条件的集团同仁,只要身体健康均可入会。

8.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8-1会员入会为免费在文康部体育组报名注册形式;

8-2会员参加俱乐部活动享受aa制(成本分摊,每次活动在50—150元之间);

8-3会员有爱护俱乐部内部设施及野营装备的义务,如有损坏,应按原价赔偿;

8-4会员对俱乐部的各项制度以及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装备有建议及监督权;

8-5会员应维护俱乐部声誉,不做有损俱乐部利益的事;

8-6会员提前得到俱乐部每次活动的具体计划,以报名形式参与,择优录取(会员参与次数机会均等)

8-7参加俱乐部组织的每次活动前先预缴该次活动所需的全额费用;

8-8俱乐部对会员提交的户外活动、体育、娱乐活动等具体方案,俱乐部将在3天内给予答复,经俱乐部采纳的,由俱乐部组织实施,也可由俱乐部委托提议人组织实施活动.

三、探险活动的安全与保障版权所有

9.探险活动的安全性

9-1每个项目的推出,俱乐部都将做全面的调查、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讨论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9-2每一条线路的推出,俱乐部都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程实地考察,专职旅游教练带队,在确保活动无安全隐患的条件下方予以实施。

10.探险活动中的安全保障

10-1俱乐部为每次活动的每个细节进行周密的策划、科学的安排、充分的准备;

10-2乐部为每次活动配备专业人员全程服务和保护;

10-3俱乐部为每次活动配备向导及必需的装备;

10-4俱乐部定期举行关于生存保护及安全注意事项的讲座;

10-5当会员身体状况不适合某项活动时,俱乐部将劝其不要参加,并有权决定该会员退出活动。

四、会籍资格的注销

11.因违反下列规定者,将被俱乐部取消会籍资格,。

11-1在探险活动中不服从带队人员的指挥,并给探险活动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队员人生安全的;

11-2严重违反俱乐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版权所有

11-3触犯刑法等有严重问题者;

11-4离职或被公司处分、开除者

俱乐部章程篇2

一、充分认识加快体育俱乐部发展和加强俱乐部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

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体育事业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有条件的项目要推行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加快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可以改变过去形成的主要由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状况,更好地发挥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体育在基层长期没有组织网络的局面,促进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也有利于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要充分认识加快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争取2010年以前我国的基层体育组织网络能够基本建立起来,以保证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体育俱乐部大致有几种类型。按俱乐部的任务划分,有以开展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职业、半职业俱乐部,有以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为主的健身俱乐部,有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主的青少年业余体育俱乐部;按投资渠道划分,有政府与企业合办的俱乐部,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合办的俱乐部,有个人独资或企业独资创办的俱乐部;按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划分,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俱乐部;按俱乐部的性质划分,有社团型俱乐部,有企业型俱乐部,有民办非企业型俱乐部等等。

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既是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也是我国在体育改革中不断推进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取得的成果。近几年来,足球、篮球等项目通过建立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改革,在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扩大社会的参与和投资、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项目的普及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健身俱乐部逐步成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之一;业余俱乐部作为原有三级训练网的有益补充也初步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各种类型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历史很短,经验不足,相关政策滞后,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研究解决。各级体育部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出谋划策,引导体育俱乐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扶持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成立各类体育俱乐部,以体育俱乐部形式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只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都要积极支持并在登记注册、业务指导、管理和场地器材的配备、使用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职业、半职业体育俱乐部要适度发展。有条件的专业运动队,可以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经过充分论证、明确产权、有利于运动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人才、场地等条件,建立职业、半职业俱乐部。但成立这类俱乐部条件要求高,牵涉面广,运作比较复杂,因此,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切忌一哄而上。当前,要把发展为群众健身提供组织、指导和服务的各种健身俱乐部作为重点。对群众利用公共体育场馆、公园、广场、河湖等场地设施常年开展体育活动并已形成相对固定人群的,应引导其向俱乐部方向发展并纳入社区服务的范围,以增强凝聚力,提高体育锻炼质量。对企业、个人等依法开办的为群众健身提供服务的企业性质的俱乐部,要进行指导和检查。对以开展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各种业余俱乐部(学校)要在师资、教学、训练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鼓励和支持体育系统的业余体校扩大招生范围,或与企业、中小学联合举办俱乐部。

三、依法加强对俱乐部的规范和管理

建立体育俱乐部要有利于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体育俱乐部的性质、规模、登记注册、内部管理和运作方式还很不统一,这是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初始阶段难以避免的一种现象。对此,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加强管理。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报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体育行政部门是上述两类性质的体育俱乐部的业务主管单位,要按照规定依法行使管理权限,切实负起相应的管理责任。要严格监督体育俱乐部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不得进行任何违法活动。凡违背上述规定的,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制止。对于企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各地要将其纳入体育市场的管理范畴,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各级各类单项运动协会要尽快完善自身的章程和有关规章制度,切实明确与俱乐部会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加强对俱乐部的管理。在全国性的体育俱乐部管理法规颁布之前,各地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规章。

俱乐部章程篇3

市体育局

***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共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个,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团体会员单位7个,会员人数达到16000余名。

一、***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成立背景

***市在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前期,走过“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子。随着俱乐部数量的不断增加,收费不规范(有的家长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乱收费,有关部门要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停办、退费)、财务管理混乱(有的学校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收取的费用当作学校的小金库,开支很不规范,也因此有的学校领导或受处分、或被判刑)。如何保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我们一方面多次与市纪检监察、民政、教育、物价管理等部门商议,另一方面多次召开俱乐部专题会议,在充分征求各俱乐部的意见基础上,于2012年成立了***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下设办公室、活动部、财务室三个机构),将各俱乐部统一纳入到协会中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协会的沟通、协调、监督、组织交流等作用,使俱乐部的创建、管理等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协会建设制度化,不断加快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法制化建设脚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的好与坏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依法依规制定了《***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章程》、《***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项工作在宏观框架内科学、有序、稳步运转。二是严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关。在发展俱乐部的过程中,严把会员单位发展关,按照“先创建,后申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以及“四要”原则(学校领导要重视、场地设施要好、师资力量要强、特色项目成绩要好),积极创建、申报有特色项目的俱乐部,为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体教结合常态化,不断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充分利用俱乐部依托学校的场地设施、会员等优势,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一是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和各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每年都会因地制宜地开展冬夏令营等各种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个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武功山摔跤俱乐部有摔跤项目、雏鹰俱乐部有篮球项目、阳光俱乐部有乒乓球项目。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青少年的体育兴趣、爱好,同时,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也从体育俱乐部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二是积极解决运动员升学出路问题。为保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连贯性,***市考虑到了他们的升学问题,对全市各个俱乐部进行了合理设置,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打造“一条龙”服务。***市申报的俱乐部,有依托小学的、初中的,也有高中的,这样全市的俱乐部就形成了“链条”,并且在这个“链条”中,只要运动员被***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确定为体育后备人才和苗子,就可以享受到升学“一条龙”服务。

(三)管理考核规范化,不断提升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水平。一是严格管理俱乐部的财务。针对俱乐部创建前期财务管理混乱、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召开了市纪委效能办、民政局、体育局、教育局、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协调会,就***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和统一认识。同时还建立了《***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财务管理制度》,把各俱乐部的财务全部统一到协会财务室进行监管、审批,采取“你用我管,管用分离”等办法解决为什么要收费、怎么收费、收取的费用如何使用等问题。如针对为什么要收费,找到了国家、省、市有关依据,把相关文件装订成册,形成文件汇编,要求各个俱乐部都要学习掌握;针对怎么收费,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制定收费上限(避免出现收费混乱局面),统一使用税务部门正规票据,并制作致家长一封信,确保收费一定是自愿等。二是加强考核管理,进一步增强俱乐部责任心。专门下发了《***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考核方案》,成立专项指导检查组,对俱乐部进行年终工作考核。对创建好的俱乐部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不得力的俱乐部限期整改,通过这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办法,充分调动各俱乐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特别是在工作考核当中,将承担金牌任务、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俱乐部的重点考核内容,通过这个“指挥棒”,促使全市各俱乐部注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市竞技体育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新的竞训之路。

三、工作成效

(一)学生和家长满意。各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间,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冬(夏)令营及各种体育培训、竞赛、交流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体育竞赛、训练、活动的舞台。通过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很多青少年渐渐远离了网吧、游戏厅,而且让学生收获了健康,学会了竞争、交流和沟通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了自身的运动水平的提高,当然,也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二)教师和学校满意。部分教师作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或教练,不仅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也收获了比赛带来的荣誉。特别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所依托的学校,更是受益匪浅。不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收取的费用,能够及时的用于各个依托学校的场馆建设(如雏鹰俱乐部加大室内场馆建设、1+1俱乐部加大篮球场建设的投入力度等)。而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比赛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做了很好的宣传。如雏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篮球队在2013年***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中分别荣获男子、女子篮球第二名,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2013年***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中荣获团体第二名等。

俱乐部章程篇4

一.充分利用优势,积极创建俱乐部

天津市八十九中学是一所红桥区初中九年义务规范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将体育做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特色之一。学校前身曾被评为区级优秀传统校。学校位于区政府旁,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中小学五所及居民区,能够较好的开展活动。在市、区体育局的关心和领导支持下创建了弘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体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重视、完善工作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筹办俱乐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理事会,制定了俱乐部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了俱乐部的工作机构,俱乐部设立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三名,总经理一名。下设活动部、竞训部、财务部、社会宣传部,分别安排对口的同志担当各部门工作。定期召开理事会研究俱乐部有关适宜。

三.进一步完善场地器材设施

自俱乐部挂牌以来,加快场馆内外部设施、各种器材的完善,先后添置了室外篮球架两付,修建了近200米的塑胶环行跑道,并将近年来配备的全民健身路径,室内乒乓球桌,向全体会员开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此外,还添置了大量的篮球,排球,跳高架、海绵包、体操垫、跨栏架、跑鞋等田径器材,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俱乐部的日常训练和活动的需要。

俱乐部章程篇5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武术教学可行性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最初兴起于一些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盛怡、杨洪等人写到:美国,其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实践运作。刘波在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对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质与学校的体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德国中小学除体育课外,其余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实施,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邓达阐述了日本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俱乐部。校内俱乐部有两种,一种是称为特别活动的必修俱乐部,可从艺术、体育、科学中选择一个项目;另一种是自由俱乐部,主要是由学生为主体建立的,教师起指导和辅助作用。”通读国内有关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及刊物,其中大多是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只有很少部分是与中小学相关。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说法各异。刘建坤,王桂欣等提出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概念,有的则称其为教学俱乐部。大部分学者则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一统称不仅与国际接轨,同时也符合我国对于“体育俱乐部”这一术语的通俗解读。二是体育俱乐部的分类不一。姚毓武、张大为将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划分为单项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和体育教学俱乐部;邹师、冯火红把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划分为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陈云龙指出,目前有两种划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就是以性质划分,即社团型俱乐部、企业型俱乐部、民办非企业型俱乐部,另一种就是以任务划分,即职业俱乐部、业余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三是体育俱乐部的外延不同。在研究过程中有的将体育俱乐部看作课外体育活动处理,有的把针对体育教学的教学俱乐部称为体育俱乐部。基于体育俱乐部的分类不一,体育俱乐部的外延也就不可避免出现分歧。由此可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经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今后教学的必然选择。笔者通过辨析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概念认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以体育练习者的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

2武术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2.1成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影响组织行为,也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对服务对象也有深刻影响。结合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实际,建立董事会制度,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成立董事会领导下培训、竞赛、场地、宣传、财务等管理部门,实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管理机制是比较理想的管理方式。中学生在认识上有了较强的目的性、精确性、概括性;其注意的有意性、选择性、稳定性也有了很大发展;记忆的领域扩大、技巧多样、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了初步的辩证思想;想象及至幻想空前发展,为创造性的发挥、创造能力的培养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发展。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出于对武术的喜爱,希望聚集起拥有共同爱好的伙伴一起习练武术,为中学武术俱乐部的创建提供了极大空间。这些武术爱好者自身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推选出负责培训、竞赛、场地、宣传、财务等方面的分管人员,分管人员具体策划、安排、实施各项活动,从而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争取吸纳更多成员加入。中学武术俱乐部作为国内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缩影,尽管其组织规模小、组织形式简单、组织人员各项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存在,但组织框架的日益完整使得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学武术教学中顺利实行奠定了基石。

2.2完善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对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方面的活动框架,是将单独分散的个人行为整合为集体化行为的必要环节,是管理工作赖以依托的基本依据和手段。武术俱乐部成立初期即针对成员准入制度、管理制度、活动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制定出专门的规定与要求。根据俱乐部成员武术技能掌握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武术俱乐部实行会员准入制度,会员需缴纳一定的会费,遵守俱乐部的规定,定时参加俱乐部举办的活动,践行武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际,积极宣传武术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等。俱乐部成员要以身作则,发扬优良武术文化传统,本着自愿的原则,吸纳喜爱武术的人员。对于对武术有偏见的人要主动纠正其错误思想,主动帮助校园弱势群体,爱护、团结同学,不可强制要求他人入会,更不可仗着自己有一定的习武基础欺压其他同学。武术俱乐部活动要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切不可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俱乐部经费支出要合理,做好经费预算,保障俱乐部正常运营。

2.3依托学校武术场馆和器材设施

场馆是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物质保障。体育场(Stadium)是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场地,大型体育场为综合性运动场,一般建有一个标准田径场,在田径场内设置一个标准足球场。体育馆(Gymnasium)是室内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体育馆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馆和练习馆两类。目前,绝大多数中学配有标准的室外田径场,少数中学配有室内体育训练场地,部分中学拥有专门的室内武术训练馆,这些都为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实践基地,武术俱乐部可依托学校武术场馆组织会员开展训练与比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除却运动场馆之外,武术器材的配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刀、枪、剑、棍等。由于武术俱乐部经费来源有限,不能购买大量的武术器材设施,在此情况下,可借用学校现有的器材,为武术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4开展各种武术活动

活动是俱乐部存在形式的外在表现,只有通过举办活动才能向他人传达俱乐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武术俱乐部可结合学校文化艺术节、联欢晚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展示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剪贴画、书法比赛等文艺活动,展现武术“力与美”的展演活动,凸显武术能力的比赛,彰显校园文化的武术操,以及定期进行的武术训练等。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举办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通过集体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挖掘武术的本质与真谛,开发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根源。为增强武术俱乐部成员的技能水平,可邀请武术专业的教师、专家对成员训练方式方法及技能动作进行教学指导,也可发挥俱乐部成员自身优势,尤其是获得过部级奖项的成员的优势,对其他成员进行指导。为检测俱乐部成员的水平,根据个人情况可通过参与校级、市级、省级、部级的比赛进行验证。

2.5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首先,学校武术俱乐部的经费来源一般集中在会员会费、依托单位补贴、经营创收和企业赞助等方面。会员会费是俱乐部成员准入制度规定的一项固定收入,由于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群体,还未有争取个人收入的能力,因而将自身的零花钱或压岁钱作为会费予以缴纳。依托单位也就是学校,校领导根据武术俱乐部开展情况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质支持。经营创收是学校俱乐部获得生存经费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其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武术俱乐部通过举办活动和比赛,或参与有资金奖励的活动和比赛,从而获得创收;待俱乐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或成为精品组织时,也可通过发售纪念品的形式进行创收,拓宽武术俱乐部的经费来源。其次,对外宣传是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中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教育技术知识,或为达到一定目标而探索的新渠道,如制作网页、注册微信公众号、办海报、利用学校宣传栏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宣传手段扩大中学武术俱乐部的对外宣传力度。

3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中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做学习的主人。新课标的理念与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同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即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正式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以武术练习者的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武术这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武术教学、课外武术、武术训练与竞赛等融为一体。

俱乐部章程篇6

1 研究对象:昆明市网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查阅了相关论文和图书资料等10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论文的需要拟定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共发放问卷294份,收回274份,其中有效问卷269,有效率91.5%。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利用计算机统计处理数据。

(4)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访问了昆明市体育局及相关网球俱乐部的负责人和教练员,了解和掌握第手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网球俱乐部类型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可将昆明市的网球俱乐部分为两种类型:业余网球俱乐部和商业网球俱乐部。业余网球俱乐部是由网球爱好者自发组织,为方便爱好者之间的健身、娱乐和交流而成立的体育类社团组织,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如“猫头鹰”、“鼓风机”网球俱乐部等。商业网球俱乐部是最近几年人们“花钱买健康”消费观念的确立,而成立的专门针对网球运动初学者和网球运动爱好者进行技战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运动水平的网球俱乐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如“谭弼网球教学”、“龙缘”网球俱乐部等。

(二)昆明市网球俱乐部管理者学历与专业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所调查的13名网球俱乐部管理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2人,占15.4%;本科及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53.8%;这些高学历管理者主要来自于业余网球俱乐部,而商业网球俱乐部般多由退役网球运动员经营,学历比较低。另外,管理者专业结构调查表显示,管理学类相关专业出身的有2人,占15.4%;体育类相关专业出身的有6人,占46.1%;可以看出,昆明市网球俱乐部管理者的文化层次较高,绝大多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但是既懂管理又懂体育的管理者明显缺乏。

网球专业资格证书是证明网球教练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凭证,是教练员进行网球教学、培训工作的一种资格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个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目前,国际上承认的网球教练证书主要有三种,即:itF、ptR和USpta。从表3可以看出,所调查的21名教练员中只有5人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占23.8%,而剩下的16人都还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

(四)会员收入及网球消费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我国网球项目仍然是城市中高阶层消费的体育活动,表4显示,大约有49.8%的会员月收入在3001―5000元,25.1%的会员月收入在1501―3000元;由此可见,昆明市网球俱乐部会员以中等及中等偏上收入人群为主。在对昆明市网球消费档次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会员认为目前昆明市的网球消费偏高。可见,经济条件是影响会员参与网球运动的重要因素,随着昆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网球运动将会慢慢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中,网球运动在昆明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五)会员参加网球俱乐部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如表5所示,影响会员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是工作忙、没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每个网球俱乐部的活动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而错过了俱乐部的活动时间。第二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场地设施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昆明市目前大约有300多片网球场,而同样是西部地区的成都市,大约有1000多片,绝对数量是昆明的三倍。除了上面两个因素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便,昆明市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排名前列,交通拥挤成为困扰人们出行的大问题,虽然最近两年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但由于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这个矛盾还是很突出。

(六)俱乐部规章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组织章程是个俱乐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俱乐部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调查得知,目前只有“猫头鹰”“动易体育”、“润帮”等五家网球俱乐部有明确的组织章程,而其他俱乐部仅仅是靠传统、习惯来约束会员,规章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对俱乐部的日常管理并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七)俱乐部资金来源的调查与分析

资金是个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资金来源是否稳定、畅通对俱乐部正常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昆明市网球俱乐部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俱乐部会员的会费和学员的培训费,另一个途径是企事业的赞助。经费来源的途径还会因俱乐部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业余网球俱乐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的会费,而商业网球俱乐部主要靠学员的培训费来维持俱乐部正常的运转。另外,还有部分网球俱乐部能够得到些企业或是公司的赞助,作为回报,俱乐部以公司的名字冠名,为其进行宣传,双方共赢。

三、对策与建议

1 积极组建青少年网球俱乐部。目前,昆明市青少年网球俱乐部发展缓慢,远落后于足球、篮球等其他项目,因此,要加快昆明市青少年网球俱乐部建设,增加青少年网球人口,培养网球后备人才。

2 加大对商业网球俱乐部的扶持力度。商业网球俱乐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能够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可以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所以,相关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此类网球俱乐部的扶持和引导。

3 加快网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现有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完善教练员知识结构和层次,制定教练员上岗和执教等级标准,举办专门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网球教练员培训,有倾向性的扩大基层教练员队伍。

俱乐部章程篇7

这是瑞野冰雪俱乐部的会员们照例每周两次的滑冰活动。这个俱乐部是2006年由北京市爱好滑冰的中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一个团体。刚开始时只有十几人,现在正式会员已有二百余人,网上注册的有一千多人,其中既有国家滑冰队的队员,也有刚刚接触滑冰的业余爱好者。

会长刘勇今年55岁,他是48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滑冰的。刘勇在空军服役了近30年,一直喜欢打篮球,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上球场,便迷上了滑冰。2006年,他花了近两万元买了一双专业短道滑冰鞋,“我们当兵的讲究装备要好,我舍得在这上面投钱,到现在我家还没有买车,但这些年花在滑冰、滑雪装备上的钱已远远超过一辆车了。”刘勇看着自己的这些宝贝装备,笑呵呵地说。

俱乐部的创建是刘勇和其他几个滑冰爱好者的主意。平时,大家在冰场总能碰到,聊起来都希望能有一个集体把大伙凝聚起来,在组织了几次活动之后,大家都觉得刘勇的组织能力强,为人热心,一致推举他当俱乐部的会长。

虽然是一个业余的俱乐部,但刘勇觉得要比正式的俱乐部还得更认真对待,因为这里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约束力,一切活动都要大家自愿参加才行,要想让俱乐部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有更为细致的章程和更精心的管理。他开始认真起草章程,第一条就是不收会费,所有的活动都是aa制,活动当天当场结清。刘勇在部队从事的是参谋的工作,养成了做事认真的习惯,在几天几夜字斟句酌之后,他拿出了一份三页纸的密密麻麻的章程,让每个人都看过后,大家一致通过。俱乐部设七个主要负责人,每两年公开选举一次,平时的活动都由七个负责人先商量,通过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

就这样,瑞野冰雪俱乐部逐渐发展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冰雪爱好者加入,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有大学教授、个体老板、影视工作者、现役军人……最让人高兴的是,国家队滑冰队的几名队员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让大家无论是从信心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增强了许多。他们从大连定做了一千多元一套的专业滑冰服,帽子是刘勇从天意批发市场批发来的,统一打上了俱乐部的名字。每次活动时,他们统一的装束都是冰场的一大亮点,常常吸引来其他滑冰者好奇的目光。

俱乐部章程篇8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来自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日益加重,常规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加之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一种随心所欲、挑战自我极限、自主性强的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方式,由此逐渐形成了具有自我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旅游方式―驴友旅游。

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驴友旅游在南昌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没有建立自己俱乐部的软文化,而且也不注重驴行品牌的塑造,而使驴行文化氛围不浓厚,致使驴友归属感和凝聚力不强而造成了大量驴友的流失。因此要想稳定、扩大俱乐部的驴友,就应注意加强俱乐部自身的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有关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对于俱乐部经营现状、风险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上。如胡慧平(2004)从驴友旅游俱乐部的选址、服务项目、投资收益和经营建议四个方面论述了会员制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生存基础;邵强,李山,龚建芳(2011)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42家西安市驴友旅游俱乐部的运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营销途径主要是建立网站、媒体宣传、赛事组织、联盟共享、发展会员等方面,指出俱乐部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建议俱乐部应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突出特色,拓宽营销渠道,进行多元化经营;门传胜(2006)对沈阳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张西林,王曼娜(2009)通过对湖南省户外运动俱乐部实地调查,分析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中出现的俱乐部行政管理缺失、户外运动组织安全隐患以及户外运动市场不规范等现状问题,相应提出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强化俱乐部资质认证和年审达标、增加户外运动盈利点、组建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盟等措施来规范和发展壮大我国户外运动市场;王俊杰(2010)通过分析河南省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来探讨俱乐部发展的前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5]等等。目前,国内对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但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文化建设又是影响俱乐部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不加重视,将会影响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分析驴友旅游特征及驴友旅游俱乐部概念的基础上,对目前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从倡导科学出行理念、健全领队培养体系、强化文化内涵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建议。

二、驴友旅游特征及驴友旅游俱乐部概念

(一)驴友旅游的特征

驴友旅游以其独特的组织方式与行为特征,区别于其它传统的旅游形式。

1、网络是驴友旅游发起的最主要形式

旅游者通过网络途径制定旅游线路计划、网罗驴友、定制户外所需设备等做好出游准备工作。通常所说的网络途径主要有QQ等聊天工具、相关虚拟网络社区、论坛及贴吧、驴友实体俱乐部网上交流平台等。

2、驴友在出游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团结互助意识

驴友旅游虽然是在一群陌生的驴友之间进行,但是其活动内容的刺激性与特殊性促使驴友在出行过程中做到团结互助与积极自救,因而极易在短时间的行程里培养强烈的集体归属感,这是在其它传统旅游方式中无法获取的。

3、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异化

传统旅游方式热衷于市场上的品牌景区或旅游城市,大多数选择都具有趋同性。而驴友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秉承了自助游、背包游等旅游方式的特点,多选择原生态风景保留尚佳、民风民俗古朴的“老、少、边、穷”地区。

4、专属驴友文化

驴友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驴友”文化,如生态环保意识、自虐文化、驴友专有名词及驴友衍生文化产品等。

生态环保意识是基于驴友旅游目的地选择异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多数选择驴友旅游方式出行的驴友,都有着严格的环保自律意识,在驴行过程中,他们都尽力维护好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驴友旅游中出现了许多专有的名词,如老驴、新驴、驴窝等。除此之外,驴友还将自己出行写成游记放上网站、报纸、杂志甚至于成集出书,如国内知名驴友三盅的作品《9克拉的诱惑》对户外运动及驴友有详尽描写;相关驴友旅游的特色杂志也层出不穷,如《户外装备》、《山野》等等。上述现象俨然已经成为驴友旅游的衍生文化产品,丰富着驴友旅游的精神与物质世界。

自虐文化是驴友旅游区别与其他传统旅游方式的一杆旗帜。不同于其它传统出游方式在旅行社安排中获得旅游带来的“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身心享受,驴友旅游选择的是露营、自带干粮、驾车或徒步、零购物行为的“虐人虐心”的出游过程,但就是在这种自虐中,驴友们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与心灵上的洗礼,这是以往传统出游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5、驴友旅游消费的超前性

驴友旅游往往是带着帐篷背包、锅碗瓢盆和干粮徒步上路,在旅游过程中不像其它传统旅游方式,具有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的特点。其消费往往大量耗费在出游前的帐篷、背包、野外服装等等户外运动所需硬件上,因而驴友旅游消费具有超前性。

(二)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概念

俱乐部(Club)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关于驴友旅游俱乐部,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大多数是沿用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概念。胡传龙(2006)给“户外运动俱乐部”所下的定义是:在户外运动过程中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团体或企业机构,总称为户外运动俱乐部。它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来吸引会员的加入,在组织及活动过程中强调会员间的自愿、自助,而且还以享受旅游真正的价值乐趣为主要目的,以保护旅游资源、关心旅游社区为己任的旅游休闲方式。林弈言(2007)将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概念界定为:以倡导和宣传户外运动组织和开展户外运动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团体、协会,或企业机构,称为户外运动俱乐部。

在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驴友旅游俱乐部是基于特定的驴友文化群体市场而发展起来的组织机构,通过为驴友提供装备租售、活动策划与组织、出行常识与技巧培训等服务强化驴友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驴行这一旅游方式吸引驴友会员在自愿平等、协作互助、共同体验的基础上自由自主参加活动,以倡导、宣传、策划、组织驴友出行活动为主要经营内容并兼营相关产业的企业、团体及协会组织等[9]。

三、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管理现状

通过对南昌市14家驴友旅游俱乐部的走访及问卷调查整理发现,建立有完善俱乐部规章制度及建立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7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50%;有建立俱乐部规章制度但无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5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35.7%;既无俱乐部规章制度又无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2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14.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并不注重建立完善的俱乐部规章制度和俱乐部驴行文化,因而造成俱乐部在经营、运作、活动组织、等方面较大的漏洞。

(二)文化建设现状

驴友是一个特定的旅游圈子,是一群热爱驴行文化、志趣相投的朋友。驴友之所以选择加入某个驴友旅游俱乐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认同该俱乐部的文化,相信该俱乐部的实力。目前,南昌市驴友俱乐部在发展的过程中较注重表面硬件文化的建设,如在营销过程中对产品的宣传、对驴友装备、安全设施的介绍以及对驴友旅游参与者进行驴行项目内容、驴行常识和技巧宣传较多。但对自身俱乐部的内在软文化宣传不够,且方式单一。

由于驴友旅游在南昌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没有建立自己俱乐部的软文化,而且也不注重驴行品牌的塑造,而使驴行文化氛围不浓厚,致驴友归属感和凝聚力不强。同时,经营者在组织开展驴友旅游活动后,往往没有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分享,致使俱乐部失去了与驴友之间以及出行驴友之间的交流机会。因而,俱乐部文化方面的缺失是阻碍南昌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之一。

四、加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倡导科学出行理念

历年来驴友旅游事故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出行安全意识的缺乏,驴友参加活动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冒险性以及对强驴的膜拜心理和对所谓强驴身份的追求。所以,强调和倡导科学的驴友出行理念是俱乐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核心环节,也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驴友旅游的科学出行理念,与华东师范大学张树义教授所极力推崇的科学大户外的理念不谋而合。即强调人们以尊重大自然法则为前提,以重视生命及安全为原则,以科学的户外理念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户外活动线路及项目导向,在合理判断自身体能、经验、技能等条件的基础上,借助科学优质的户外装备,选择具有认证资质、合法经营、实力雄厚、保障完善、责任感强的户外企业及领队,量力而行地参与各种户外活动,以最大限度降低户外活动的风险,避免户外事故的发生及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俱乐部应加强对科学出行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将其贯彻在活动前中后的各个环节,并在联合当地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适时发起相关出行安全知识的社会公益培训,强化引导和教育,避免驴友陷入误区,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认真践行科学驴友旅游观。

(二)健全领队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目前南昌市的户外领队中,六成领队只是跟着别人爬了几座山、拥有几次户外经验就自立门户来带“新驴”的“半熟驴友”,正规户外专业领队可谓是严重缺乏。而户外运动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其不仅需要硬件装备,更需要领队了解和掌握户外运动的各种相关知识,包括运动医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以及相关的生存技能。除上述技能之外,户外领队还应该有敏锐的触觉和把握局势的勇气,能够针对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合理计划或安排。

要解决正规领队人才缺乏的问题,俱乐部首先应展开与南昌市乃至省内各高校体育、旅游等院校的合作,鼓励其开设户外领队专业,或者针对市场需求,将在校学生培训成为正规领队,以充实正规领队后备人才。其次,俱乐部应定期招聘和组织人员进行户外运动领队培训,壮大俱乐部领队队伍。最后,俱乐部所属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开展领队年检,对于那些不合格的领队,应取消其领队资格,以充分规范领队行业。

(三)强化文化内涵建设

驴友俱乐部作为一个以兴趣爱好凝聚客户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专属的驴文化建设,否则俱乐部和户外店及旅行社就没有什么异样。

1、加强俱乐部内部文化建设

(1)俱乐部应在店面装修风格、店内展陈风格、交流空间氛围营造上要凸

显驴友文化特色,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令驴友感觉一到俱乐部就像到了驴窝,便能立刻转换自己的角色,强化驴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及线路策划中,贯彻驴行文化理念,在每次的行前会、总结会上向驴友灌输驴行文化,自创俱乐部驴友之歌,制作俱乐部驴行画册及驴友笑脸墙等唤起驴友的每次驴行回忆。

(3)再有,建立驴友档案,记录跟随俱乐部出行目的地及次数,让驴行足迹与俱乐部一起成长,同时留下每个驴友每次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到一定时候转送给驴友客户。

(4)注重行程结束后的联络。传统旅游形式中,游客往往在旅行社这一中介的号召下机械地完成游览过程,待行程结束后,游客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而驴友们在驴游过程中却极易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即使在驴游结束后,也会保持长久的联系,建立共同良好而稳定的感情。有些兴趣相投的驴友,甚至会经常相约一起驴游。基于驴友旅游的特殊性,驴友旅游俱乐部可以采取每年举办驴友年会活动的形式,与中华户外网等门户网站及知名景区联合组织策划“驴友帐篷文化节”,将俱乐部的驴友聚集到一起,并借此机会为驴友们提供最新最好玩的驴游目的地信息,介绍最新的驴游装备及使用方法,普及讲解驴游知识等。驴友们亦可借此机会分享各自最近的驴游经验、讨论驴游装备选择与购买方式、探讨最新的驴游目的地等等,以此来加深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稳固俱乐部与驴友之间、驴友与驴友之间的心里联系,提升驴友对俱乐部的忠诚。

(5)环保与公益活动有机融合。驴友们普遍环保观念较为强烈,他们大多秉承“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的生态旅游意识。南昌市驴游俱乐部在环保意识层面,应该迎合驴友的期望与需求,让环保与驴游同时上路。制定驴友俱乐部环保公益公约,与驴友签订公约或承诺书,让环保约定成俗;组织驴友公益主题活动(关爱农村、关爱大自然、关爱留守儿童等等),将公益理念付诸于实践;在有关门户网站发帖宣传俱乐部的公益主张,上传相关公益活动照片。通过一系列的驴友公益活动,拉近俱乐部与驴友、驴友与驴友之间距离,一方面,加强俱乐部驴友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增强了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知名度,帮助其树立社会公益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口碑。

2、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俱乐部章程篇9

为推动**城市足球试点工作、规范全市青训体系,促进基层青少年足球培训单位系统化、制度化建设。根据中国足球协会及**市足球协会就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有关的规定,现就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的准入条件、申报评估、批准注册、经费管理等明确规定如下。

一、准入条件

(一)申报青训机构名称:**市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

(二)申报主体:俱乐部所依托的普通中小学校(申报表必须加盖学校公章)。

(三)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普通中小学校,并在学校支持下,利用学校场地对该校及周边地域青少年儿童进行足球技能培训;

2、申报单位必须有固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俱乐部名称、队徽;

3、申报单位必须明确申报俱乐部负责人(挂靠学校负责人),并申报俱乐部办公地点、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4、申报单位在每年度申报时注册青少年运动员不得少于18人,并能组成两个年龄组的俱乐部队以参加**市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竞赛训练活动。

5、申报单位至少拥有一名C级以上(含C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经历的教练员,并完全接受**市足球协会组织的教练员业务培训和考核;

6、有可用于主场比赛的场地及必须的竞赛器材。

二、申报办法

(一)申报时间:每年度1月1日至2月28日

(二)申报接收单位:**市足球协会

(三)申报程序:

1、各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向**市足球协会提出申报要求,加盖学校公章后于每年2月5日前报交**市足球协会;

2、申报单位应随同书面申报要求一同报交符合本办法第一章第三条第四、第五款规定的运动员、教练员注册资料,以便审查;

3、申报单位在办理申报手续时提供与所属教练员所签署的工作协议,以及与所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所签署的培训协议。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必须由其法定监护人(父亲、母亲或特定的亲属)签字;

4、申报单位所注册的教练员和青少年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适宜于进行足球竞训活动,其注册表必须盖有市级以上医院的体检合格章;

5、**市足球协会在接到规范的申报材料后,应立即安排进行检查评估,以确认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并于10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对申报单位予以回复(是否批准其申报)

6、获批准的申报单位应在每年2月15日前详细填报并向**市足球协会报交《中国足协业余俱乐部注册表》一式四份,交纳注册费50元整;

7、**市足球协会接到申报单位的注册申请后,应以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身份进行初审注册,报中国足协批准后,所报交的《中国足协业余俱乐部注册表》由中国足球协会备案一份,**市足球协会存档一份,批复一份给申报成功的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

三、享有权利

(一)**市所组织的年度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联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只允许在**市足球协会办理了注册手续的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球队报名参加;

俱乐部章程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俱乐部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1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概述

目前,高职学生身体健康叫人担忧,据调查结果中显示,约27%的学生经常性锻炼,身体素质健康强壮,而且还拓宽了人际交际能力起到很好作用,被调查学生中约有47%认为体育运动对交往能力并不影响;另有约20%的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其余6%被调查者对此不发表看法。学校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锻炼者自愿结合为基础,以各种体育场馆为依托,围绕着各种运动项目,以俱乐部为主体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群体竞赛等融合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课堂模式。

2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2.1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方式

(1)体育教学工作部

这种组织主要是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情况在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经费数量及优势传统项目等方面组织起来的俱乐部。

(2)学生团体组织

这种组织以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为目的,学生骨干负责组成的俱乐部活动。

(3)爱好者自愿组织

这种组织以学生个人自身特长爱好为目标,组织有篮球,、排球、健美操等,这些单项体育项目大多数以健身娱乐为主。这类体育俱乐部采用会员制,经费来源于学生参加者交纳会费、和来自社会赞助等形式筹集。

2.2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现状

(1)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用途不十分明确。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实践训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和落实,教师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参加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难度交大。因此,学生体育健身俱乐部只能依靠自己对学生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解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学生俱乐部管理办法。管理体系的混乱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向前发展,对此,出台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

(2)体育理论时数不足

目前大部分体育健身俱乐部都还是沿用体育课堂教学的方式,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技能的传授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被调查的学生中了解到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多是进行身体运动健身很少有教练或者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健身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生在体育技能提高的同时却不能同步得到体育理论知识的提高。因此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就存在练习的盲目性,也无法进行自身评估学习效果,得不到理论的支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师资力量不足

在一些俱乐部还存在体育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俱乐部教学实行的是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所喜欢、所擅长的体育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原有的体育教学计划体育课课时。

3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管理体系的新路径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合理划分、管理机构和各部门的职权建立、健全组织工作。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健全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组织机构设置要以“目标、任务”为中心不以人为中心,要职、权、责对等,管与办相分离。

(2)加强对体育管理人员、指导员的培养与场地、器材建设

首先,体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培养,目前大部分俱乐部的主要体育负责人员是行业出身缺乏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凭经验管理。所以应不断加强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利用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参加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俱乐部的管理水平。其次,对指导员进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如通过参加各级培训班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

4提高体育俱乐部管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开展新的健身项目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真正魅力源泉在于要充分的利用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对抗、竞争的特点,要以休闲健身为出发点,面对大学生要根据院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开设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根据学生喜爱的项目增设课程,有科学合理的开展现代热点健身项目,拓展有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

(2)理论教学合理设计

把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方法向创新型理论教学转变,要结合学生自生条件。以简单易懂,由浅入深,以自学为主学习方式。体育理论知识要应灵活多样,比如在校园网开辟体育理论教学专栏采用"问答"形式,把学生在运动中常见的问题和运动技术视频挂在校园网师生活动平台进行学习和解决。

(3)转变领导思想观念

可成立院校领导挂帅、体育部领导和学生骨干分子组成的体育俱乐部管委会,对项目开展形式、制度、指导师配备、经费收支进行合理化制度管理。

(4)加强体育俱乐部的科学管理

增强体育俱乐部的凝聚力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学生体育俱乐部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和校际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去掌握体育俱乐部的基础知识和管理制度,提高他们的组织工作能力。

5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组织与管理中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学校领导要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加强重视和从新思想定位,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完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强化体育场地育人环境,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学校领导要把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切实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真正为学生着想,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符合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它既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又培养和选拔了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使学校体育与社会联网,进一步增强全民的体质。从这一点分析,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陈人杰,王峰.体育俱乐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6,(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