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名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50:13

史铁生名言篇1

1、难以捉摸、微妙难测和不肯定性,这便是黑夜。

2、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是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就意味着恐惧。上帝用这三种东西来折磨我们。不过有可能我们理解错了,上帝原是要给我们三种获得欢乐的机会。

3、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人度化了佛祖。

4、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5、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6、以生不逢时的一类的大话来开脱自己和折磨自己。

7、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

8、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9、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10、10.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赏析: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11、用一种方式拒绝一种生活。关于自杀和死亡。

12、是天堂也是地狱的地方,我想是有一个简称的:人间。

13、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4、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15、我决心做一个好孩子。我暗自祈祷,别让我走那条路别让我走上那条歧途吧,让我做个好孩子。但是我每时每刻都感到,那座庙院夜晚里的可怕消息从过去躲进了未来,出身——它不在过去而在未来,我看不见它躲在了哪儿,我不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出来找我,但只要我不可避免地长大我知道我就非与它遭遇不可。

16、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17、8.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8、有一个古老的谜语,他的特点:一是谜面一出谜底即现;二是如果你自己猜不到别人谁也无法告诉你;三是如果你猜到了你就肯定会认为你还没猜到。谜面:离你最近可你看不见的,是什么—眼睫毛。

19、爱情,并不在伸手可得或不可得的地方,是期盼使它诞生,是言语使它存在,是信心使它不死。

20、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21、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赏析: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22、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

23、6.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24、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间的哪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25、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26、凡我笔下人物的行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经露面,某些正蛰伏于可能性中待机而动。

27、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28、9.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29、人们就像在呆板的实际生活中渴望虚构的艺术那样,在这无奈的现实中梦想一片净土、一种完美的时间。

30、人为什么要写作?最简要的回答就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3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32、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33、不要让大脑控制灵魂,而是让灵魂操作大脑。

34、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35、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

36、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37、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38、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

39、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40、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41、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42、时间的伟大在于它永远能自圆其说。

43、性实际上是爱侣之间,表示爱情的最恰当,最热烈的语言,贞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保护这种语言不被污染,为了不让它丧失那种示爱的功能。

44、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我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世界。……有很多人问:史铁生从20岁上就困在屋子里,他哪儿来的那么多可写的?有种回答: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是辽阔无边。

45、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辽阔的土地,而是一种无比辽阔的心情,不受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你的故乡。

46、任何生活都比你想象得复杂。

47、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48、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世界其实又很小,一个个小世界大约只在务实之际有所相关,一旦务虚,便很可能老死难相理解。

49、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50、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51、每一个朝阳的升起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不论多么困难,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这些年来的文稿整理出来,结集出版。

52、纪念的习俗或方式可以多样,但总是要有。

53、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54、性实际上是爱侣之间,表示爱情的最恰当,最热烈的语言,贞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保护这种语言不被污染,为了不让它丧失那种示爱的功能

55、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56、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57、大脑做不到心灵所能做到的一切。心灵比大脑广阔得多,深远得多,复杂得多

58、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59、它就像死亡一样躲在未来,我只有闭上眼等待,闭上眼睛,祈祷。闭上眼睛,让又一个生日降临,让一颗简单的心走出少年。

60、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61、其实人间的事,更多的都是可以删减但不容删减的。

62、睁开夜的眼睛,才发现其实人人都是苦弱地挣扎,唯当互爱。

63、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64、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65、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66、要是一种思绪独辟蹊径,拓开了生命的可能之地,没有舞台它也已经是艺术。

67、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

68、一个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69、在还没有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存在了——这不过是在有我之后我听到的一种传说。到没有我的时候这个世界会依旧存在下去——这不过是在还有我的时候,我被要求同意的一种猜测。

70、不美满,那才是需要智慧和信念的时候。

71、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

72、11.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73、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再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将临的节日。

74、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75、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76、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77、爱是一种理想或梦想,不仅仅是一种实际,这样,当爱的实际并不美满时,喜欢实际的中国人才不至于全面地倒向实际,而放弃飘缭于心魂的爱的梦想。

78、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副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辩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我们!都有责任!

79、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面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

80、一旦模拟者完美无缺,那么模拟和伪装就都变成真事了。

81、如果宗教是人们在不知时对不相干事物的盲目崇拜,但其发自生命本源的固执的向往却锻造了宗教精神。

82、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83、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你得知道,消灭恐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的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的同时也保留人生。

84、爱如果是你的心愿,爱已经使你受益,无论如何用不上大义凛然。

85、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86、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她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回降临的节日。

87、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88、我怀疑宇宙的膨胀就是因为一不小心这么一想。()

89、粗知哲学而离弃的那个上帝,与精通哲学而皈依的那个上帝,不是同一个上帝。

90、日子久了,我感到我们都有结识的愿望,但似乎都不知如何开口,于是互相注视一下终又都移开目光擦身而过,这样的次数一多,便更不知如何开口了。

91、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

92、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

93、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94、万事万物,你若预测他的未来你就会说他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头去看他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

95、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96、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史铁生名言篇2

回望云南近百年历史,每一次经济社会的腾飞,都离不开交通的改善。交通的改善,意味着新机遇、新发展、新变化和新希望。正为此故,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和地铁的建设建成,自始至终都倾注了人们太多的关注和期望。终于看到了新机场启用、地铁通车时,无数人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急切盼望着先乘为快,先睹为快。

据了解,地铁刚开通的一段时间里,地铁站人满为患,摩肩接踵,许多人无事来乘地铁,就为“尝鲜”。机场情形与之如出一辙,连续一段时间里,“观光客”占了总人数的近90%,新机场俨然成了近日昆明最热门的一日游“景点”。甚至有老人家不辞路远,带着孙子特从地州前来体验地铁、参观机场,真可说是扶老携幼,纷至沓来。

看到这样的消息感慨良多,却也实在无可厚非。叫人心头沉重的是,如此多人的言行举止远远达不到文明礼貌的要求。地铁站随意扔弃垃圾、上下车争先恐后、机场部分公共设施因使用不当而损毁、绿化带成了藏污纳垢之所……所有这些,本是不难做好的,而细节处恰恰检阅内涵。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会上升到一座城市,关乎一座城市的形象、声誉和前景。

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多重要,毋庸赘言。然城市文化,也是一个城市万不能缺的软实力。文化,会赋予城市一种独特气质、力量和无穷魅力,看似不声不响,却有着大音希声的强劲感召力和凝聚力。它会使一座城市厚重,真正地底气十足。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城市的地铁,必然因乘坐的人群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昆明的地铁,将载着怎样的我们驶向未来?乘坐地铁的我们,又该向外界展现一个怎样的昆明?从踏进地铁站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心怀责任感,把封闭的地铁空间变成真正的和谐世界。其实这并不困难,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或许,我们都该好好自省,深深思量。地铁,应该载着我们驶向更文明的天地,而非献丑的舞台。

史铁生名言篇3

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滑铁卢镇本与欧洲其他国家许许多多的小镇一样古朴而宁静,并无多少特色,但它的名字却响彻世界,即使对它毫不了解的人也常常把它的名字挂在嘴边,这是因为滑铁卢是拿破仑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的所在地。拿破仑自以为有雄才大略,攻无不克,却没有想到在滑铁卢一役中输得一败涂地。这场战役标志着拿破仑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也意味着拿破仑政治生命的彻底终结。

滑铁卢之战作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场著名的战役而被载入史册,拿破仑的命运也因在滑铁卢一役中的惨败而骤然发生了改变。因滑铁卢之战影响重大,拿破仑在历史上又声名显赫,于是,“滑铁卢”一词便傍“势”而生,经常被人们运用,成了“失败”的同义词。如今,说起某人在某项活动或事件中遭到失败,人们大都喜欢说,某某遭遇了“滑铁卢”。

尽管“滑铁卢”已成为“失败”的代名词,但我们不能一见“滑铁卢”便不加区别地将其理解为“失败”,因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滑铁卢”的用法并非只有一种。所以,对不同语境中的“滑铁卢”,还须细加辨析。

请看下面的两组例子:

a组:

①情侣双双遭遇“滑铁卢”中华台北痛失“最稳一金”(文题)(载《深圳侨报》2008年8月21日)

②柏林世锦赛落幕美国完美收官新贵崛起俄惨遭滑铁卢(文题)(作者:李莹载《北京晨报》2009年8月24日)

③亚冠四强惨遭滑铁卢中超“嚎”门只剩嘴上功夫(文题)(作者:钱琨载《搜狐体育》2009年8月26日)

④刘翔遭遇“滑铁卢”(正题)被传身价大跳水,代言汽车成被告(副题)(载《厦门商报》2009年3月26日B3版)

以上四例中的“滑铁卢”,是经二步借代而来的。作者先用“滑铁卢”代指滑铁卢战役,再由此进一步借代,用“滑铁卢”代指失败。因此,将此组句子中的“滑铁卢”直接理解为“失败”,语意是通畅的。由此可见,对“遭遇”“遭到”“惨遭”等动词后所带的“滑铁卢”,可将其理解为“失败”。

B组

⑤挑战难度稳定下降体操成为名将的滑铁卢(文题)(作者:谢泽畅载《体坛周报》2008年8月15日)

⑥杭州成为了餐饮大牌“滑铁卢”(文题)(载《市场报》2008年3月3日)

⑦天津司法系统受贿案背后――(引题)破产案成了众法官的“滑铁卢”(正题)(载《楚天金报》2008年7月30日)

史铁生名言篇4

[关键词]角端;成吉思汗;耶律楚材;西征退兵

《元史・太祖纪》云:“十四年己卯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是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开始的御驾西征。此次西征征服地域广阔,但有一点是令人疑惑的,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历史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种叫“端”的怪兽有关。据《元史・太祖纪》载:“十九年甲申,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此事元时及后人记载纷杂不一:《元史・耶律楚材传》云:“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宋周臣所撰耶律公《神道碑》所记与此相同,盖《元史》本出《神道碑》。《蒙古源流》云:“成吉思汗将进征额纳特阿克,直抵齐塔纳凌岭之山脊,遇一独角兽,名曰塞鲁,奔至汗前屈膝而叩。汗曰:‘彼额纳特阿克乃古昔大圣降生之地,今奇兽至前殆上天示意。’遂振旅而还。”宋周密《癸辛杂识》“西征异闻”云:“成吉思皇帝常西征,渡流沙河万余里,其地皆荒寂无人之境。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能人言,忽云:‘此非汝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恐,耶律楚材随进云:‘此名角端,能日驰万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为之回驭。”王国维文集》第四卷《耶律文正公年谱》辛巳年下云:“予案,《庶斋老学业谈》引耶律《柳溪诗》云:‘角端呈瑞移御营,扼吭问罪西域平。’自注: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语。昔我圣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驻跸铁门关。先祖中书令奏曰:五月二十日晚,近侍人登山见异兽,二目如炬,鳞身五色,顶有一角,能人言,此角端也,当于见所备礼祭之,仍依所言则吉云云。是角端之见在辛巳五月,时太祖方欲南行,尚在班师之前两年。”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角端出现的时间有两种:《元史?太祖纪》及《耶律传》云甲申年,而《王国维文集》中云辛巳五月;角端出现的地点有两处:《源流》云雪山,《元史?耶律传》云东印度国,并未言明准确地点。值得注意的是“铁门关”为何地,在哪里呢?《大唐西域记》云:“从羯霜那西南行二百余里,入山,山路崎岖蹊径危险,既无人烟,又少水草,东南山行三百余里,入铁门。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旁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锔,多有铁岭,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铁门,即铁门关,在邪米思干西南五百里处,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过此处。那么,《太祖纪》与《耶律传》分别说辛巳夏四月及甲申驻铁门关,究竟哪种正确呢?据《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于辛巳十一月八日过锡尔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是年闰十二月将终,侦骑回,┈复承命云:‘上驻跸大雪山之东南。’”大雪山为今阿富汗之兴都库什山,在铁门东南二千里处。太祖若于辛巳岁驻跸大雪山,至迟在辛巳岁末前已驻铁门关,因此《太祖纪》云辛巳夏四月,完全正确!那么,角端出现在哪里呢?是铁门关,还是雪山?我认为铁门关不太可能,因为太祖是见到角兽后有所领悟才决定班师的(实是另有原因,后面述及),不可能辛巳岁见到角端,反而三年后甲申才班师,那样见角端便无意义。因此雪山比较可信。又,角端之现在辛巳五月还是在甲申?太祖于辛巳夏驻跸铁门关,是时耶律楚材从行。据耶律《湛然居士集》六《再过西域山城驿诗序》,公“旋归寻思干”,是帝与耶律楚材自铁门关分道。帝南下,《太祖纪》云:“十六年辛巳秋,帝攻班勒纥等城。”太祖若于五月见角兽则应班师,又怎能南下攻城略地呢?故辛巳年不可信。甲申年也不可信,因为据《西游记》,癸未三月十日,邱长春辞别成吉思汗后三日,至赛蓝大城之东南,时太祖已东归,其时已距赛蓝城不远,而赛蓝城在邪米思干东数千余里,成吉思汗不可能于甲申年再回大雪山见到角端。那么,太祖到底在何时何地遇见角端的呢?我认为在壬午年十月既望,大雪山。

太祖于辛巳夏与耶律分道,耶律归寻思干,太祖南下。《太祖纪》:“壬午春,太祖攻塔里寒寨,拔之。”遂居此行宫。而此时,邱长春正与耶律楚材在邪米思干游览。三月十五日,邱出发去塔里寒寨行在,四月五日至行在。我推测耶律楚材是随同前往的,因为《神道碑》云:“壬午夏至行在。五月长星见西方,上以问公。公曰:‘女直国当易主矣。’逾年而金主死。”若公不在行宫,太祖何得而问之?《西游记》云:“时适炎热,从车驾庐于雪山避暑”,帝约好四月十四设坛问道,没想到“将及期,有回纥山贼指斥者,上欲亲征。”原来,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写信向成吉思汗挑战,成吉思汗派养子失吉忽秃忽率军迎战,战斗发生于塔里寒寨西南的八鲁湾地区,进行了两天两夜,忽秃忽大败而归。成吉思汗亲征,札兰丁逃。邱长春因札兰丁挑战遂要求暂还邪米思干旧馆,八月二十二日复至八鲁湾行宫。二十七日,帝车驾北还,至雪山。”“壬午冬十月既望,太祖畋于雪山之阳”,我推测很有可能此时遇角端。为什么呢?一,畋猎有遇兽之可能。二,太祖是遇兽后有所悟才决定回驭的,八月二十七日太祖回大雪山后并未决定班师,是十月既望畋猎后才班师的。《元史?太祖纪》记载:“十八年癸未夏,避暑八鲁湾川。”考《西游记》:“癸未春正月,太祖驻跸赛蓝南三程之大川。”此为太祖班师之明证,他不可能再于夏避暑八鲁湾!我估计《元史》递后了一年。若壬午年夏避暑八鲁湾便好解释了:太祖四月五日与邱长春避暑大雪山,会札兰丁挑战,又追之,及于八鲁湾,并于八月建行宫避暑。阿富汗地区一年内大部分时间炎热,四月至八月均为夏日,两地异时避暑是合情合理的。因此我认为元太祖真正决定班师是在壬午十月既望后。

下面分析角端之来源及以上诸记载致误之由。《资治通鉴》卷十九汉纪十一云:“(武帝)元狩元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获兽,一角而有五蹄。有司言:‘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胡注云:麟,麋身,牛尾,马足,五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锺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处,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京房《易传》曰:“麟,麇身,牛尾,马蹄。有五采,腹下黄,高二丈。”《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云:“沈牛麋,赤首圆蹄,穷奇象犀。……兽则麒麟角端。”张揖曰:“雄曰麒,雌曰麟。其状麇身,牛尾,狼蹄,一角。”《毛诗疏》:“麟黄色,角端有肉。”郭璞曰:“角端,似猪,角在鼻上,堪作弓。”张揖云:“角端似牛”。《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引《春秋纬?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刳胎不剖卵则出于郊。”《说苑?辨物篇》:“麒麟麇身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可以认定:角端极有可能就是麟,至少也是麟属的一种瑞兽,此兽只在皇帝行仁义时才出,且有代表海内共此一主之祥瑞意义。自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起,几乎历代都有获此瑞兽的记载。《南村辍耕录》卷五角端云:“载籍之前志,神禹氏治水功成,天降飞菟,日行三万里,而未尝善言也。轩辕获飞黄而独角,汉武获兽并角而五蹄,又未尝闻其能言善驰也。及圣祖诞庸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所以明海宇之一,而万八千里之涉者,所以示无远弗届。此又天将开天下于大一统之象也。”所谓“角端”,并非有固定的指称。除“如羊而小尾,顶有独角”,和“似牛,其角可以为弓”者应该就是“高鼻羚羊”(Saigatatarica)和已绝种的亚洲家牛祖先“野牛”外,其余都是相貌奇特的“稀奇”动物。“似,角在鼻上,中作弓”,当即偶蹄目猪科的“东南亚疣猪”或“鹿野猪”。小原秀雄《动物的故事》4《珍兽》:“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和塞拉群岛上的东南亚疣猪,有四颗向上翘曲的长牙,仔细看,其中一对是从鼻子处破皮而出的,弯曲成弧形。牙齿一般长达三十至四十厘米”。“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身而马尾,独角而绿,文胸”,有可能是长颈鹿科的“奥卡”(okapiajohnstobi)在中、南亚的亚种。陈鹏《世界各地珍奇动物・热带森林地带》:“奥卡体大如骡,形似长颈鹿,肩高一点五米。雌兽身体略比雄兽大,雄兽的眼睛前面生有一对匕首状的小角,长七点五厘米,耳大尾长。全身的毛呈美丽的茶褐色,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体的后部和前后腿的上部,有紫色间白色的横纹,四个蹄的上部有一条宽的黑带”。“奥卡白天隐在林中,一早一晚巡行觅食。它们性情懦怯,感觉敏锐,不易接近,其体色与周围树干的颜色一致。据实地观察的人说,距离它二十至二十五步以外,就不容易发现”。

我们现在看来,角端之说不过是臣下奉承帝王的借口而已。《蒙古源流》所云“奇兽至前,殆上天示意。”并未提及楚材。盖作者不明汉文角端之意而未记。太祖畋猎获兽或实有此事,但耶律楚材乃饱学之士,周密于《癸辛杂识》“西征异闻”条下自注:楚材,博物无所不知,盖张华、郭璞辈。其于帝王获麟之事必定异常熟识,借机向成吉思汗进言可能性很大。至于《神道碑》及《癸辛杂识》中云角端“其色绿”、“其高数十丈”之语,皆出作者附会夸大,可不顾也。《神道碑》及《耶律传》共云甲申帝驻铁门关,见角兽,误在周臣记述此事时要将帝驻铁门关与角兽之现联合起来,因辛巳五月帝与耶律在铁门关分道,角兽不出现,耶律以后便不在帝身旁,无从对帝问;而辛巳五月帝出师未久,何谈班师?于是《神道碑》便将驻铁门关、角端现,班师同合于甲申年内,目的是凸显耶律楚材之功,以合于为人作碑志之本意,用心良苦,可见一斑!而《元史・太祖纪》则云辛巳夏驻铁门关,甲申角端现,班师。辛巳夏驻铁门关正确,而甲申角端现则不正确,前已分析。盖角端现与班师必紧密相连,修史者已知辛巳现角端不可能,便移其入甲申班师之年。这里有一疑问:《元史》、《神道碑》皆云甲申年班师,而耶律楚材《西游录》也云“岁在君滩,天兵振旅。”君滩亦为甲申年。这说明太祖班师确在甲申年,而我前所云在壬午十月既望,是何缘由呢?我想在于对“班师”的理解不同:班师是自壬午十月始逐渐进行的,其时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剌之兵会于八鲁湾,《元史》云“遂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成吉思汗班师并非是由于角端出现,而是因为其与札兰丁大战损失甚大且劳师在外,有后顾之忧,遂决定班师。我所说班师是指开始班师之日,而甲申说是由于太祖善后之事已完,于甲申年正式班师回行宫,二者并不矛盾。综上,我认为成吉思汗是壬午十月既望畋于雪山遇角兽,遂决定班师。

参考书目:

[1]明・宋濂《元史》[m].中华书局,1973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76年版.

[4]宋・周密《癸辛杂识》[m].中华书局,2001年版.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史铁生名言篇5

关键词:铁岭卫;明朝;高丽

关于明初“铁岭立卫”的研究,今人有一些著作,如李健才《明代东北》、李治亭《东北通史》、董万伦《东北史纲要》等;另有一些论文,如张辉《“铁岭立卫”与辛朝出师攻辽》、张杰《朱元璋设置铁岭卫于鸭绿江东始末》、姜阳《明初铁岭卫设置与高丽关系述略》、李花子《明初铁岭设卫之谜》等。上述专著和论文都涉及到了有关铁岭的一些概念,介绍了“铁岭立卫”的背景和过程。本文结合明朝和高丽的相关史料,推测明太祖最初想设卫的铁岭是在辽东地区。通过笔者的探讨,力图对“铁岭立卫”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铁岭卫的相关概念

既然是在铁岭设卫,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铁岭的地理位置。根据史料记载,高丽和辽东境内各有一个铁岭。高丽境内的铁岭位于图们江南、鸭绿江东,是朝鲜咸镜道与江原道之间的交界岭,高丽东部的要害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辽东地区的铁岭位于古铁岭城,即铁岭卫最初的设立地点,《明史》记载,“东南有奉集县,即古铁岭城也”[1]。除了上述两个地方以铁岭命名外,另有今辽宁铁岭,即古银州所在地,洪武二十六年(1393)铁岭卫迁到此处后,“改名为铁岭,此即今铁岭地名的由来”[2]。

以上就是关于铁岭地理位置的三种提法,以往学术界的争议在于明朝的本意是在高丽铁岭立卫还是在辽东铁岭立卫,这个问题暂且不论,先来分析铁岭卫的整个设置过程。

2铁岭卫的设置过程

明朝在对元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其对于元统治下的东北地区的管辖权。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明朝派冯胜等率二十万大军击溃纳哈出,自此东北地区进入一个大局稳定的时期,为明朝全面接管这一地区创造了条件。明太祖命户部咨高丽王,“以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所侵越。”[3]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铁岭以北的领土,洪武二十一年二月,辽东都司派遣李思敬等人到鸭绿江,张榜告知此事。同月,高丽门下评理某な僮悦鞒回高丽,带回明太祖的这一旨意。辛王得知此事,立即派遣密直提学朴宜中出使明朝,上表申辩:“切照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镇,自来系是本国之地。至辽乾统七年,有东女真等作乱,夺据咸州迤北之地。睿王告辽请讨,遣兵克复,就筑咸州及公镇等城。”[4]由高丽的这份奏表,可以得知高丽所说的铁岭是其国内铁岭。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高丽西北面都安抚使崔元b报,“辽东都司遣指挥二人,以兵千余来至江界,将立铁岭卫。帝预设本卫镇抚等官,皆至辽东,自辽东至铁岭立七十站,站置百户。”[4]接到崔元b的报告,辛王自东江还,马上泣曰:“群臣不听吾攻辽之计,使至于此。遂征八道精兵,下令曰:明日欲西幸,臣僚宜皆着大元冠服。”[4]由此可见,辛王早就有了攻辽的打算。同月,百户王得明被派往高丽,告知“铁岭立卫”一事。

《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三月“置铁岭卫指挥使司。先是元将拔金完哥率其部属金千吉等来附,至是遣指挥佥事李文、高J,镇抚杜锡置卫于奉集县以安抚其众。”[3]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时高丽王表言文、高、和、定等州本为高丽旧壤,铁岭之地实其世守,乞仍以为统属。”[3]由以上两则材料可知,明朝设立铁岭卫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辛丑,明太祖见到朴宜中的奏表是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壬戌,实际上在接到高丽的奏表之前,明朝已经在奉集县设立了铁岭卫。对于高丽在奏表中的请求,明太祖谕礼部尚书李原名曰:“数州之地,如高丽所言,似合隶之;以理势言之,旧既为元所统,今当属于辽,况今铁岭已置卫,自屯兵马守其民,各有统属,高丽之言,未足为信。且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为其自生衅端也。今复以铁岭为辞,是欲生衅矣。[3]明太祖强调两国以鸭绿江为界,认为高丽慌称以铁岭为界,是在挑起事端。

辛王得知明朝拒绝了高丽的请求,于是有了出师攻辽的举动,当然,这一想法早在接到崔元b的报告时就开始酝酿了。辛王自继位后,武人掌权,对内打击亲明文臣,对外推行亲元疏明策略。此次出兵攻辽,并不得人心,遭到了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如高丽大将李成桂就曾提出攻辽的“四不可,但这一反对意见没能被辛王接受,主战派最终占了上风。洪武二十一年四月,辛王任命都统使李成桂进攻中国辽东。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屯军威化岛,发现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请求撤军回国,未被允许,于是发生了“威化岛回军”事件。李成桂回军后,废黜辛,流放崔莹,掌控了高丽政局,为日后朝鲜李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上述就是整个铁岭卫设置的经过,需要补充一点,据《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徙辽东铁岭卫治于沈阳、开元两界古ㄖ葜地。[3]至此,铁岭卫完成了从设立到迁徙的过程。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即明太祖最初想要立卫的铁岭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3关于“铁岭立卫”的考辨

关于明初“铁岭立卫”一事,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朝最初想要立卫的铁岭是高丽境内的铁岭,这是主流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朝的本意就是要在辽东铁岭设卫,即鸭绿江以北的“古铁岭城”;而有的学者推断导致决策“出军”的“铁岭立卫”似乎是一次缘高丽与大明所指地点不同引起的误会。[5]综合以上几种说法,笔者更认同“误会说”,原因如下。

倘若直接判断到底是在哪个铁岭设卫无从下手,笔者先来探讨明朝和高丽的边界,这就必定会涉及元末和高丽的领土管辖问题。

元朝设立的辽阳行省,设有辽阳路、广宁府路、大宁路、东宁路、沈阳路、开元路。双城总管府隶属于开元路,其管辖范围:南起铁岭(咸镜南道与江原道交界领),北达徒门水。[6]元末动乱,高丽恭愍王乘机向北扩充领土,占据了双城总管府地区。实际上,如果明朝设卫于高丽境内的铁岭,就等同于明朝要收回旧元的双城总管府,这势必会引起高丽国内的强烈反对。

在前朝这样的领土范围之下,关于明朝与高丽的边界问题,有如下记载:

1.《明实录》记载,“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为其自生衅端也。今复以铁岭为辞,是欲生衅矣。”[3]

2.《明史》记载,“高丽旧以鸭绿江为界,今饰词铁岭,诈伪昭然。”[1]

3.《辽东志》记载,“国初以鸭绿江为界,东属朝鲜,西属辽东。”[7]

4.《高丽史》记载,“其四履西北自唐以来以鸭绿江为限,而东北则以先春岭为界。盖西北所至不及高句丽而东北过之”[4]。

5.明太祖赐诗给高丽国王,“鸭绿江清界古封,强无诈息乐时雍。逋逃不纳千年祚,礼义咸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清怀造到天心处,水势无波戍不攻”[8]。

由以上几则材料可知,中国明朝与高丽以鸭绿江为界,并且最为关键的是,明太祖对此也有清楚的认识。那么针对高丽要以铁岭为界的奏表,明太祖说“高丽旧以鸭绿江为界,今饰词铁岭,诈伪昭然”。根据这一细节来分析,明太祖要立卫的铁岭到底是哪一个铁岭,笔者不妨先假设是高丽界内的铁岭,即朝鲜咸镜道与江原道之间的交界岭,高丽在奏表中提出以这个铁岭为界,较之前的传统以鸭绿江为界,明朝是占大便宜了,所以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更不会强调明朝与高丽以鸭绿江为界;如果明太祖想在辽东铁岭立卫,即奉集县旧铁岭城,明太祖认为高丽要以此铁岭为界,所以断然是不会同意的,才会说出“高丽旧以鸭绿江为界,今饰词铁岭,诈伪昭然”这样的话。据此可推断,明太祖最初要立卫的铁岭就是辽东铁岭。

弄清“铁岭立卫”是在哪个铁岭,笔者认为要明确两个细节:第一,明太祖历来都认为明朝和高丽的边界应该是鸭绿江,这个观点上文已经证实;第二,明太祖所谓的铁岭,既是明太祖认为的高丽要以此为边界的铁岭也是明太祖最初要立卫的铁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知明太祖的本意是在辽东而不是在朝鲜半岛设立铁岭卫。由此看来,明朝和高丽所认为的铁岭不是同一个铁岭,由此导致的误会引发了辛王出兵辽东一事,这也合乎情理。

有一点需要说明,明朝最终设立的铁岭卫是在辽东而非高丽,包括后来徙铁岭卫治于古ㄖ葜地,也是在辽东地区。明朝设立铁岭卫的时间在高丽的奏表到达明廷之前,所以说高丽的反对意见并没有对明朝铁岭卫的设立造成任何阻碍,学者李花子也指出明朝置铁岭卫于奉集县与高丽的请求无关。[9]这一方面证实了之前有的学者认为的“退设说”不免有些牵强,另一方面可以推知明朝要设卫的铁岭就是在辽东铁岭。明太祖答复高丽奏表时“今铁岭已置卫,且屯兵为守,其民各有统属”,可见对于铁岭卫设在奉集县的现状,明太祖是比较满意的。这也说明,明朝的本意就是在辽东设立铁岭卫,目的是方便进行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辽东地区的统治。另外,从明太祖屡次强调明朝和高丽以鸭绿江为界可知,明朝自始至终都没有计划在高丽境内设立铁岭卫。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明朝刚刚摧毁纳哈出集团,理应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对高丽保持警惕,所以不会贸然越过鸭绿江设立铁岭卫。

4结语

明朝和高丽在“铁岭立卫”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原因在于双方对铁岭位置的误解,明朝认为在铁岭立卫是本国内政之事,由于辽东地接高丽,才向其通告此事,而高丽则认为明朝要接管旧元双城总管府界,认为明朝的这一举动侵犯了高丽的领土,于是强烈反对明朝设立铁岭卫,如此一来,明朝则怀疑高丽对辽东地区的领土怀有野心。

明初“铁岭立卫”一事,引发了辛王出师攻辽。辛王继位后,对内打击亲明文臣,对外推行亲元疏明策略。此次对明出兵,辛王早有预谋,从一句“群臣不听吾攻辽之计,使至于此”便可得知。可以说,“铁岭立卫”一事是辛王出师定辽的导火索。在这次征辽事件中,以李成桂为代表的亲明派势力了辛政权,之后自立为王。对于此事,明太祖认为“高丽僻处东隅,非中国所治”,令礼部移谕:“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不启边衅,使命往来,实尔国之福,我又何诛”[1]。明太祖要求朝鲜“不启边衅”,就不对其征伐。这也正是因为明太祖最初设立铁岭卫的本意不是在高丽境内,不是为了领土扩张。明太祖赐李成桂国号“朝鲜”,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明朝和朝鲜的关系逐步走向缓和,为日后两国之间典型的宗藩关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健才.明代东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明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1962.

[4]郑麟趾.高丽史[m].朝鲜社科院古籍研究所刊本,1958.

[5]王F.驾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m].南方出版社,2003.

[6]董万伦.东北史纲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任洛.辽东志[m].辽海从书本.

[8]权近.阳村集[m].民族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本.

[9]李花子.明初铁岭设卫之谜[J].韩国学论文集,2007(2).

史铁生名言篇6

特色之一:史料奇特。这个奇特,既是内容的,更是谱主的行为方式和经历。谱主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无疑属于中国名雅之士范畴,不仅具有士的本质属性,而且具有一般士所不具有的特性,因为谱主格外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个性解放。谱主习诗词于杨云史,习丹青于张善子、张大千昆仲,习书法于于右任,交谊于唐云、张葱玉、邓散木、吴湖帆等名流雅士,算得上天纵“三奇”:奇人、奇才、奇艺,弱冠之年便拥有“江南才子”桂冠。他不仅集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篆刻、鉴定、收藏、古籍及其版本研究、英语、日语、土木工程于一身,而且集士的弘毅、士的可杀不可辱、士的般若智慧、士的凛然浩气、士的狷介不阿、士的侠士风度,士的风骨节操、士的任性纵情、士的痴颠不拘乃至某些出格近乎荒唐于一体,让我们从中看到中华一流名士的影子:或三闾大夫之上下求索,或建安风骨之慷慨悲凉,或魏晋风度精神深度之怪异,或竹林七贤之放旷不羁,或文文山正气之凛然昂扬,或唐伯虎点秋香之戏谑,或梁山伯、祝英台之卿卿我我,或天一阁范钦藏古籍善本之痴情苦意,或扬州八怪创“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之惊世骇俗,或石涛之“我之为我”,或李叔同早年之裘马轻狂等。谱主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演绎和夸张了这些名人雅士的行为方式,使其性格的两极极度张扬,即刚可断铁,柔可似水。谱主命运多舛,几度沉浮。其奇特史料的再现,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反右时期的改字“废铁”和“寂庵”,还是身陷“”囹圄,谱主均是“长跑运动员”,所受苦难“仅免死亡”。谱主甚至还因定性为“反革命集团罪魁”,株连竟达160多条鲜活的生命。谱主的“铁窗梦”虽冷,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以及民族复兴的力量。这些奇特史料弥足珍贵,堪称客观记录中国现当代史某个阶段和局部的一个缩影,让我们感慨历史长河的波澜起伏以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此可以说,《曹大铁年谱》既是曹氏家族的瑰宝,又是民族文化精粹的一部分。其编撰,不仅有益于我们走进谱主的行为世界及心灵天地,而且具有“抢救”我们民族文化某个方面的意义。

特色之二:语言凝练。年谱语言文气十足,个性化特征彰显。甚至口语化的表现亦绘声绘色,如谱主在苏州网师园拜师张善子、张大千“来来来,与虎弟握握手”的“来来来”。如此效果,是编撰者一字一句“磨”出来的,时间竟长达5年之久。故当我品读它时,不乏茶之香、酒之醇、鲈之美、诗之雅,甚至有理由说,完全可以与出版的经典年谱比肩媲美。其例,满纸信手可得,故不一一道出。

特色之三:以词入谱。如果说《曹大铁年谱》的语言凝练所构成的特色与已出版的经典年谱具有共性的话,那么以大量的词入谱却使它具有了唯一性,即为其他任何年谱所不具有。这些词(尚未包括入谱的若干诗、联、跋、记、文等文体的记人叙事以及背景中若干词牌名和词内容题目的提示),多达约70首,囊括词牌40余种,记录历史过程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内容万千气象,既有“大我”,关乎国家的、民族的(详见1938年1月所作《西江月・陷敌纪事》六首、1940年4月所作《水调歌头・讨汪逆还都》、1941年12月所作《沁园春・书珍珠港事件》、1962年所作《水调歌头・即景》三首、1967年8月所作《钗头凤・丁未即景》等);又有“小我”,关乎亲情的、友情的、事情节点的。所传递的信息或喜怒哀乐,或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或缠绵悱恻,或高山流水,或愤懑幽叹,或“怒发冲冠,凭栏处”……成为记录和见证时代、家庭、友情的信使,让我们看到一个用词为历史写真和存照一路蹒跚走来的杰出词人――或许他便是用词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录时展节点的第一人。而这些词的娴熟表现,既是“梓人韵语”的注脚,又是一部媲美《白香词谱》的“词谱”。品茗这些词,以为谱主是词的使者,是为了词而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他用词放飞思想,他用词驰骋时空,堪称“词痴”“词颠”“词神”。词成了他须臾不离的精灵,亦成为了他文化守望、解读社会、交谊朋友、观照人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甚至还异想天开以词“吵架”(如《斥白蕉代简》)、以词代离婚书等。他凭借词抒怀寄意,或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其才情不让“苏(东坡)辛(弃疾)”――走进了“当代旧体诗词十大作家”排行榜,与臧克家、赵朴初等作家共享盛誉。可以说,词在他灵魂深处中主事,因为词意在其思绪中信马由缰,因为词情在其心海中汹涌澎湃。至于词之道与谱主眷眷于词的原因,谱主在《大铁词残稿》自序(二)中引用的扬雄的论述“词赋小也,有世也,有事也,启思古之幽情,作时代之见证,可兴,可观,可信,可睹,可证。无惯乎君之眷眷,亦侪辈之所恋恋也”便是结论(尽管西汉词赋家扬雄所言“词”与宋词有差别)。谱主奇才,光环满满,但平生体验最深的是词中况味,最引以为自豪的是“词人”这个荣誉称号。他之所以自题墓碑“词人曹大铁之墓”的内心密码,我们由此可以破译。而编撰者以谱主的若干词入年谱,不仅尊重了谱主作为“词人”的最大的愿望,而且亦体现了编撰理想和匠心独运。

特色之四:戏剧效果。具体如:昆仲互殴互责、弟助兄掷筒砸师、菊生公夫妇于佛事的热衷与排斥、以酒赏“真英雄”、法事中演绎小道士、水底游河设赌注、哭美女叶以青、中学诸趣事、羊绒衣变成破袈裟,“安徽第二文联”、杜撰字、词译英文、携画跳车、智讨借款、供奉长生牌位、搜书记奇、打赌裁判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潜寺欲削发为僧等,链接出若干人与事,甚至包括社会形态的多事之秋,如“反右”“”,展示了谱主的包天文胆与动地情谊以及大智慧,使一代奇人呼之欲出。这些细节一波三起,峰回路转,颇具戏剧性,对于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的刻划与特质形象的展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非一般年谱所能及。而这些效果的呈现,既建立在谱主多元性格和身处特殊环境的史料基础之上,又体现了编撰者文史并举的表现能力,十分可贵。

特色之五:注重规范。凡例,本是编撰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所惯用的,如志书、年鉴等,旨在规范所编撰图书的架构,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而约10万字的《曹大铁年谱》,不是去做一般的编辑说明,而是下工夫运用年谱这个科学的表现方法,以规范全书的编撰。该凡例共列七条,或为说明,或为标准,规定了方向,界定了范围,明晰了分类,突出了谱主与他人和事物普遍联系的中心,使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谱主一路走来的种种轨迹。

正是因为《曹大铁年谱》具有上述特色(不排除我认知的挂一漏万),我才有理由再次负责地向读者推荐:这是一本读来有味的年谱。

是为序。

史铁生名言篇7

1988年,一个政通人和的年头,即使是《求是》这样的党刊,也开设了名为“绿野”的杂文栏目。作为一个杂文初学者,突然接到印有“求是”红色字样的信封,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封约稿信就是铁志发来的。此后,书信往来、电话交流,受益良多。十年之久,却未谋面。直到1998年,我到北京参加培训,才有机会见到心仪已久的师友。此后,通过杂文这个纽带,经常得到铁志的指导与帮助。

作为一颗杂文之星,铁志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在杂文日趋伪娘化、时评化的当下,铁志却以慧眼独具、精到概括的杂文理念触发了我的思考。他简明、精准地将杂文概括为“文明之文、文化之文、文学之文、文雅之文”。对这一理念,铁志言简意赅地作过阐释:所谓文明之文,是说杂文所昭示的思想观念也许不是最新的,但它必须是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所谓文化之文,是说杂文必须有学养灌注、学理贯通、学问滋养;所谓文学之文,是说杂文作为文学的一支,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讲究形象思维、框架结构、遣词造句;所谓文雅之文,是指杂文的一种内在气质,它是文明、文化、文学综合作用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我把铁志这一理念简单地称为“四文概论”。这一概论并非仅仅从体裁与表征上对杂文这一文学类型作出论述,而是体现出思想与文采、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本体与载体的统一。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此之谓也!我以为,铁志的“四文概论”,对于明确杂文概念,扭转时下杂文杂而不文、日趋式微等颓象,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澄清与警示作用。

铁志不仅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杂文理念,而且始终不渝地将其付诸创作实践,已经付梓的杂文集,概有十多部,不仅获得杂文界的推崇,而且在对杂文不无偏见的文学界也获得一致好评。铁志的《精神的归宿》,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铁志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贯穿其中的深刻性、思辨性与形象性。在他的文集中,有一批论证周延、说理透辟的思辨性杂文,更有一批在杂文界罕见的妙品――格言式杂文。尤应指出的是,铁志的杂文之笔,议人论世、描情状物,形神毕肖、穷形尽相,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他的小人物系列――《浮世杂绘》,曲径通幽,独树一帜,创造了一种新的杂文文体。一个个形象生动、滑稽可笑的小人物跃然纸上,谁谓杂文缺乏形象思维?

在出席一个研讨会时,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把作家的创作喻为演员的话,那么选集的编辑、经典的筹措、丛书的策划,其过程却类似导演。铁志不仅多年从事《中国最佳杂文》(辽宁版)的年选工作,而且主编了《20世纪中国幽默杂文》、《中国当代杂文经典》、《中国杂文大观》等著名选本。近年来影响最大的两项工程,一是主编了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杂文创作成就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的“杂文卷”。这是继曾彦修等人编辑出版《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之后,第二部以大型类书或工具书的形式,反映新时期我国杂文创作全貌与重要成果的图书。二是策划并陆续推出了“四方风杂文文丛”第一、二辑。这是商务印书馆这家老牌的出版机构第一次规模化地出版杂文作品,在杂文界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选编与策划工作,不仅展示了铁志高度的文学鉴别力,而且体现了其开阔的历史视角、成熟的政治判断、卓越的文化自觉以及深刻的学术训练,使得这些选本与丛书具有高度的历史性、思想性、权威性、包容性与文献性。

铁志在杂文界的古道热肠也是出了名的,一直无私地协助杂文界的新朋老友,推荐作品、出版专集、撰写序言等等。《人民日报》的徐怀谦先生不幸英年早逝,铁志虽然工作繁忙,仍然全力参与其后事处理,连其家人有可能面临的困难都考虑得十分周到。著名杂文家舒展先生去世后,我接到的第一条信息也是铁志发来的。历经坎坷、年逾古稀的袁成兰、李升平的作品研讨会召开之际,铁志亦不忘给作者发去祝愿与期望。从事杂文研究的,赞赏他是杂文研究的灵魂;投身杂文学会的,赞赏他是杂文事业的支柱;跻身杂文创作的,赞赏他是杂文创作的益友。铁志将北辰的清辉倾情洒向了杂文领域及杂文界朋友。

史铁生名言篇8

1.文章偏向于地坛因史铁生而著名,忽视了史铁生因地坛而重生,这方面稍显不足;2.文章结尾将地坛格物化,弱化了地坛的精神气质;3.文章全篇在结构上略显松散,怎样写才能够更契合主题?值得作者思考。4.文章题目也不是很贴切。二审意见:此稿应退作者修改后再送审。稿件来自浙江乐清,投稿信字迹端正,言词恳切,反映了一个写作者的投稿心理,如果与投稿信一起编发在“雨催花发”栏目,对投稿者也是一种鼓励。三审意见:作者很善于推介自己,投稿信写得颇下功夫,是个有想法的人,杂志社从来都不缺乏稿件,就是缺少有想法的同道来参与。编辑最怕看到空洞无内涵的来稿,当然,也可以从来稿中窥测到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哪怕杂乱无章,沉下心来读一遍,也是会有心得的。投稿人是位老作者,是不是每一封投稿信都这样文采斐然?如果攒多了,出个集子一定很好看。另外,作者也不要过于谦虚,文章无大小,作者也无所谓著名不著名。既然也想大叫一声,那就叫吧。

肖和平的投稿信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雨花》的读者,是一个靠写作挣一点银子养家糊口的作家。我虽然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小说、散文之类的作品,但很少写出有影响的文章。契诃夫说,大狗叫,小狗也叫。我清楚自己做不了文坛大狗,就心甘情愿做一只文坛小狗,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狗。小狗虽然

没有大狗叫声响亮,没有大狗有作为,但也有它的乐趣。看书有乐趣,逛集市有乐趣,请朋友饮酒闲聊有乐趣,满街东游西荡有乐趣,田野村庄东张西望有乐趣,爬格子有乐趣,手稿变铅字有乐趣,研讨会上畅所欲言有乐趣。乐趣多多,何乐而不为?

编辑老师,我不善于想象为文,不惯于以虚构为翼的自由翱翔。没有龙飞凤舞似的天赋与才情,没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与灵气。我书写不了灵感,成就不了非凡。我是一个属牛的汉子,仅凭牛一般的执着与勤奋在文学的园地里不改初衷,持之以恒,默默无闻地耕耘。只管耕耘,只管把一些感动过我的苦乐人生及生活细节大多用人物之口客观地呈现出来,乐此不疲,永不放弃。

我用我平静的心安宁地生活,我用我渴望的心虔诚地阅读,我用我笨拙的笔不停地写作。“我生活,我阅读,我写作,虽然

生活清贫,但心情还算快乐。

”我常常以此自我安慰。我一如既往地以一颗至真至诚的心写下了至真至诚的文字,记下了至真至诚的人物与故事。现在,我把拙作奉寄给您,不知是否符合贵杂志的要求,请编辑老师雅正。

谢谢!

此致

敬礼

地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封建帝王,满脸威严,脚著王靴,拾级而上。祭天祭地祭神祭鬼,祈求占有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多的生灵。那时的地坛当然不能称“神圣”。芸芸众生,双双泪眼,看到的是王靴在地坛上盘旋几圈,下了地坛,疾步向前,践踏苍生如蒲草。地坛无疑是一个象征,它为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建,为实现占有者的梦想而设。然而,帝王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地坛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象征,一个永久不朽的灵魂,一种谁也践踏不了的精神。

史铁生来了,他是坐着轮椅来的。他的轮椅穿过红尘,碾过风尘,缓缓地驶进了地坛,如有神力在驱使。那时只有极少的人看到,看到的只是肃穆的样子,庄严的形象。

史铁生的最初出现,使地坛有了一种神秘的感觉。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园子,很少被人记起,怎么会悄无声息地进来了一个坐着轮椅的年轻人呢?

原来史铁生的家离地坛很近,从祖辈到父辈再到史铁生,历时半个多世纪,搬过了几次家,用史铁生的话说,“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这让史铁生感觉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史铁生生于斯长于斯,显然,他的身世,他的命运,他的残疾,以及他和地坛的缘分,随着日子的流逝,他心中的宿命感越来越强。然而,他的宿命意识决不同于一般人的宿命思想。一般人的宿命思想,是悲观厌世的,是消极颓废的,在苦难面前不敢抬头。史铁生的宿命意识,是对生活的新感悟,是对生命的新审定,是对绝望的新超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料。

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残酷的命运却给了他

浙江乐清:肖和平敬上2014年10月29日

最沉重的打击,忽地残废了他的双腿。那时的史铁生确实绝望过,他痛苦地想了好几年,甚至想到死,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人间的节日。”多么豁达,多么通达,多么通透的心境啊!

是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他想起,“清平湾的牛儿们走起路来步履生风,斗起架来毫不胆怯,给人一种力量的感受,一种拼搏的激励”。他又想起“地坛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灼烈而清纯的木草和泥土的气味”,“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史铁生想到了这些,更加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增强了生活的勇气。接下来就想关于怎么活的问题,再也不是死的事情了。

于是他在地坛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看书学习,想他想不尽的心事,爬他爬不完的格子。史铁生写下的文章,每句每字无一不是沉静的,而沉静的东西又是最有内涵的。这样沉静的文字,我们只有扣问生命的本质意义,沉静地思考,才能感悟。无论是读他的《病隙碎笔》《命若琴弦》,还是读他的《我与地坛》《我那遥远的清平湾》,你都能感觉到佛一般的沉静给你心灵带来的强烈的震撼。

史铁生虽然遭受过病魔沉重的打击,经受过种种不如意,忍受过人间最难忍受的磨难,但他几乎没有纠结过自己的身世,没有控诉过自己的命运,没有怨天尤人。

母亲对他的深爱,生活对他的磨难,让他更为理性地看待自己残疾的身躯。于是,博爱与受难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生命中亲密无间地存在着,令每一个善良的文字在他的心中跳动。

在《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里,正因为有了博爱,有了受难,才有像清平湾河水般甜美纯净的文字感动我们。在陕北的那个小村清平湾,残酷的冬天,风沙漫卷,寒风冷冻,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窑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就在那时那地,史铁生落下了腿残的病根。他一个人躺在土炕上,队长给他端来了一碗白馍。但他没有追问遭受痛苦的根源,在他的心里只记下了队长端给他的一碗白馍,队长对他的关爱。那天,队长始终默默无言,伤心难过,只吧达吧达地抽烟。临走时,吹吹烟锅,爱怜地说:“唉!孩子家不容易,离家远。

”队长端来白馍时的神情话语一直感动着他。

就是那个冬天,史铁生的腿疼得越来越厉害,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就开始萎缩,住在医院的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去看他,带来了陕北乡亲们捎给他的东西:小米、绿豆、芝麻……史铁生见了这些农产品一如见到了亲人,他想起了白老汉,想起了他那悠悠的山歌;想起了队长,想起了队长端给他的那碗白馍;想起了留小儿,想起了她那装着玉米花的小手绢包儿;想起了清平湾人盼望好光景的样子;想起了清平河流淌的河水;还有那河边自由自在的红犍牛。就这样,他对遥远的清平湾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对遥远的清平湾的爱也日益深厚。他虽然离开了清平湾,但清平湾那清澈的河水一直在他心里流淌。

史铁生始终是把自己的处境与不幸看得很淡薄,在断断续续的住院期间,有人去慰问他,说及自己的病情,他永远只是淡淡一笑。看他的文章,写到自己的痛苦,也只是轻描淡写。他对自己的种种忧愁烦恼,苦闷情绪,就像清除蛛丝一般只轻轻一抹。

史铁生始终是想别人之所想,爱别人之所爱。他非常善良,善良得如佛一般。他的腿已经残疾,对别人还念念不忘。曾经有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经常到荒园去唱歌,史铁生也经常在祭坛东侧的小路上遇到他,他一到东南角的高墙下就引吭高歌。史铁生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专心听他唱歌。有一天,史铁生和他相遇时都说了

“再见”,便互相友好地笑了笑。史铁生说,“但是我们没有再见,那以后,园中再没了他的歌声,我才想到,那天他或许是有意与我道别的,也许他考上了哪家专业文工团或歌舞团了吧?真希望他如他歌里所唱的那样,交了好运气。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总之,史铁生博大的心灵世界一直装着别人,几乎没有他自己。

史铁生始终是沉静的。我想,作家大多喜欢沉静。我往往从自身的沉静想到史铁生的沉静,想着想着,忽然觉得他在沉静中站了起来,他仿佛是站着写作的巨人。他不屈的精神是站着的。我一想到站着写作,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海明威。海明威在战斗中膝盖受过伤,为了减轻伤痛之苦,他一如金鸡独立,单腿站立写作。相比之下,我认为史铁生的站立,更庄严、更庄重、更肃穆、更神圣。史铁生的精神完全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这种崇高精神没有爱与忍是达不到的。这种精神不是别的,这种精神就是残废了手的人顽强地画出了最美的图画,残废了腿的人坚毅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成功后的史铁生仍然是那样沉静,仍然是那样庄严肃穆。他摇着轮椅驶向地坛,穿过滚滚红尘,却一尘不染,令人肃然起敬。

史铁生走进文学殿堂深处之后,告别了地坛,去迎接“人生最后一个节日”,继而走向了遥远。

史铁生走了,地坛犹存。

地坛再也不是冷落的荒园,它已修葺一新,充满了世俗的喧闹,少了从前的安静。尽管如此,地坛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不失神圣与庄严。

如果地下有知,九泉有灵,史铁生肯定要寻找他的地坛,肯定以一颗受洗的心又在地坛看他看不完的好书,想他想不完的问题,爬他爬不完的格子。

史铁生名言篇9

“唐标铁柱”即唐九征破吐蕃立铁柱纪功的事件在云南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凸现了唐初中原王朝开发祖国西南边疆的伟烈丰功。但由于云南历来被看作是蛮夷之地,不足重视,且在八世纪中期,发源于巍山的南诏地方政权,与唐王朝发生“天宝战争”,铁柱也在阁逻凤时期毁于漾濞江边。“唐标铁柱”的光芒因此而失落,因为中原王朝史学家很少探究,导致历代史籍对此事件记载不详不全,这段辉煌的历史就慢慢被人淡忘,“唐标铁柱”遗址的确切位置,极少有史家进行过专门考论记载,成为云南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我们生长生活于“唐标铁柱”故地,耳濡目染,对此事件有粗浅了解,现就“唐标铁柱”遗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争鸣。

一、“唐标铁柱”史事

“唐标铁柱”这一历史事件,零星见载于历代古籍。

七世纪中叶,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吐蕃政权。吐蕃政权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统一了,并向北向东向南扩张,向北进入新疆、甘肃,向东直逼成都,向南进入了洱海地区①。洱海地区许多部落被迫臣属吐蕃。早从汉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在洱海地区设郡立县,管理人民,吐蕃的入侵引起唐王朝的极大震动。为掌握对洱海周围部落的控制权,进而稳定西南边疆政治局势,唐王朝与吐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唐初在西南对吐蕃的战争中,唐王朝取得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胜利,就是唐九征打败吐蕃的“唐标铁柱”战事。

公元685年,唐王朝在多年对洱海地区失控后,再置姚州,争取洱海地区臣属吐蕃的各部落。公元689年,原来臣属吐蕃的浪穹诏主傍时昔率所属二十五部归附唐朝;公元694年,洱海地区首领董期率所属部二万户归附②。姚州都督府争取洱海地区亲吐蕃势力的进展十分顺利,洱海和四川盐源地区各部落相继归附唐朝,吐蕃的南翼遭到巨大的措折③。为挽救这一局势,公元703年,吐蕃“赞普”弃都松(弃弩悉弄,松赞干布曾孙)亲率大军侵入洱海地区,洱海地区各部落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奋起抗御,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弃都松本人也于公元704年死在这次战争中(或说死于漾濞石门关附近)④。但吐蕃的势力并未退出洱海地区。为彻底打败吐蕃,唐王朝派遣唐九征率军从四川进入滇西洱海地区,与吐蕃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并取得胜利。这次战争在唐代刘肃所纂《大唐新语》卷十一中有较完整的记载:“唐九征为御史,监灵武诸军。时吐蕃入寇蜀汉,九征率兵出永昌郡千余里讨之。时吐蕃以铁索跨漾水⑤、濞水⑥为桥,以通西洱河,蛮筑城以镇之。九征尽刊其城垒,焚其二桥,建铁碑(柱)于滇池(洱海)⑦,以纪功焉”。《旧唐书・本纪》载:“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六月戊子,姚`道讨击使侍御史唐九征击姚州叛蛮⑧,破之,俘虏三千计,遂于其处立石⑨纪功焉。”两处记载不尽统一,且地理名称等有差异,但已说明了战事概貌:公元707年,已归附吐蕃的部分姚州部落与吐蕃军队一道进犯四川南部,唐王朝下诏灵武监军右台御使唐九征为姚`道讨击使,率军征讨吐蕃。唐九征在姚州(今姚安)大破吐蕃,并连战连捷,在洱海地区彻底击溃吐蕃军队。吐蕃军队溃败后向西退走,唐九征乘胜追击,沿西南丝绸之路一直打到永昌(今保山)一带。凯旋归来时,唐九征焚毁吐蕃建造的城垒,拆除漾濞江和顺濞江上的两座铁索桥,并以铁桥材料铸炼成铁柱,立在当地以纪功。这就是著名的“唐标铁柱”的由来。

二、铁柱纪功方式缘起

铁柱纪事纪功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云南和印度。始于印度阿育王,但当时多是石柱,这种石柱在印度到处都是。在印度德里清真寺内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铁柱(其样式与南诏铁柱的柱式完全一样)。它铸于四世纪的笈多王朝,上面刻着钱德拉・笈多二世的丰功伟绩。由于西南丝绸之路的连接,云南唐初以前受印度文化影响颇深,唐九征取胜后,用铁柱纪功,说明当时洱海地区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有较深的交流关系。

三、“唐标铁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唐标铁柱”战事是唐王朝与吐蕃在西南边疆争夺战争中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它有效遏制了吐蕃势力的扩张,稳定了唐初西南边疆的政治局势,推进了西南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统一进程,为南诏的崛起创造了积极条件。

闻名于世的蜀身毒道(又称为西南丝绸之路)从四川成都起,经昭通、曲靖、楚雄、大理、漾濞、永平、保山、德宏进缅甸转印度通往西亚和欧洲,是古代中国南方与世界沟通的一条重要国际大通道。其中大理至保山之间因过博南山,又被称为“博南道”,大理点苍山就紧扼博南道及整条大通道的咽喉。也就是说,要进入滇西控制云南,必须先占领点苍山制高点。点苍山是一个天然的大屏障,东面是碧波荡漾让汉皇留下“汉习楼船”千古遗恨的洱海,北面龙首关关高地险,西面则高山峡谷,瘴气弥漫,寸步难行,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707年的战事使吐蕃军队受到重创,加上公元704年赞普弃都松战死,吐蕃军队的士气受到影响,军事行动也随之减弱。而唐九征将吐蕃势力驱逐到漾濞江、顺濞河以外,把吐蕃压制在点苍山以西,阻断了吐蕃的一条重要通道。并在“唐标铁柱”上刻上地图及疆界情况,后来吐蕃与唐争议疆界时,为唐王朝提供了重要依据。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一载《敕吐蕃赞普书》有“近得来书,又论蛮中地界”,即争议西洱河地界。故《敕书》又说:“至如彼中铁柱、州图、地记,是唐九征所记之地,诚有故事,朕岂妄言”。又一道《敕吐蕃赞普书》中有:“彼州铁柱书,唐九征作,百姓咸知,何不审之,徒劳往复”。使吐蕃无言以对。“唐标铁柱”战事有效遏制了吐蕃势力在云南的扩张。

但是“唐标铁柱”战事的胜利没有给唐王朝在对吐蕃的斗争中增添重要的砝码。大理离唐王朝统治中心长安,遥隔万里,以此次胜利为契机,增派军队,彻底击溃吐蕃是企不可及的事。对与吐蕃的长期战争也使中原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摆脱这种困境,唐王朝开始确定并实施扶持云南地方势力抗衡吐蕃的“蛮夷相攻”战略思想,南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兴起了。

这时,洱海周围是云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诸多民族部落,史载六诏之中以今巍山为中心的蒙舍诏(南诏)势力最强大。南诏在政治上一贯靠拢唐王朝,“率种归诚,累代如此”;“子弟朝不绝书,供献府无余月”⑩。同时南诏所在地今巍山县南部比较靠近唐王朝的云南郡治,易于指挥{11}。唐高宗时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既遣子逻盛入唐为侍,官授巍州刺史{12}。到皮罗阁时,南诏国势力更为强大,其余五诏则开始衰落。皮罗阁此时看准时机,贿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他向朝廷奏报,支持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朝廷许之”{13}。唐王朝默许了他的要求,希望借南诏抗衡吐蕃在洱海周围的势力。公元737年,南诏在唐王朝的帮助下,攻灭其它五诏,建立南诏国。公元738年,唐王朝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当然,南诏国兴起后并没有完全执行唐王朝的意愿,甚至与唐决裂,焚毁铁柱,接受吐蕃的“赞普钟”封号,天宝战争使唐国库空虚,人民蒙难,这是后话。但是“唐标铁柱”间接地为南诏国兴起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四、“唐标铁柱”遗址的具体地点

历代史家在记载“唐标铁柱”战事的时候,由于不了解云南古代交通、军事、山川等情况,对“唐标铁柱”的位置,虽然描述大体一致,但记载不详细,不确切,给世人留下了千古悬念。关于“唐标铁柱”的位置,说法颇多。有“漾濞说”、“滇池说”、“姚州说”、“祥云说”、“弥渡说”、“大理天生桥说”等。

我们反复研读古籍,综合前人思想和观点,并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得出结论:著名的“唐标铁柱”遗址在漾濞,具体地点在漾濞县城博南古道旁,漾濞彝族自治县河西镇(2005年与上街镇合并后改为苍山镇)下街村竹林寺内。

论据之一:唐九征千里追击吐蕃至永昌,“俘其魁帅以还”{14},俘虏了吐蕃统帅后才胜利班师。归来经顺濞江和漾濞江时,斩断两桥上的铁索,阻绝吐蕃与西洱河的交通。至此,唐九征攻吐蕃的战争全面结束。斩断漾濞江上的铁索桥是战争结束的标志。交通已断绝,吐蕃已没有任何条件反攻,可以放心地庆祝胜利了。这时唐九征就用云南盛行的纪功方式――建铁柱来纪念功绩。用两桥的铁索化成铁水浇铸,在铁柱上(或在基座上)刻上图记、疆界情况及战事情况。这根铁柱会建在哪里呢?我们按常识推断,两座桥铁索的重量不会低于10吨,根据当时人背马驮的运输能力,只能是就近就地浇铸,不可能长途运输到别处再建。因此立铁柱地应当就在最后拆除的这座桥,也就是漾濞江桥(今漾濞县城西漾濞江上)附近。

论据之二:据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一载《敕吐蕃赞普书》中所说,“唐标铁柱”上刻有图记、疆界情况,唐德宗还以它作为洱海地区属于唐朝的依据,因此它具有界碑的作用。古代漾濞渡是西南丝绸之路上必经的一个渡口,同时也是文明与蛮荒的交界处。明代谢肇J《过漾备渡谣》中有“过了漾备渡{15},阎王请上薄;到得龙尾关{16},才是到人间”诗句,说明当时漾濞江以西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难以控制。唐九征在此立铁柱为界,把点苍山以西漾濞等地纳入唐朝统治管辖范围,以铁柱为界碑,与唐初西南局势相吻合。界碑在漾濞,又是整个洱海地区属于唐朝的一个重要证据。既为界碑,立在漾濞江畔边界上才具有震慑吐蕃和当地部落的作用,也达到战争的根本目的。

论据之三:在漾濞江畔建铁柱,一方面是纪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悼念和抚慰亡灵。唐九征最后击溃吐蕃军队的决战之役发生在漾濞,吐蕃军队在漾濞遭遇最后的大溃败后,向西奔逃,唐九征才“率兵出永昌郡千余里讨之”。前面已讲到,由于点苍山及天生桥以西特殊的地理条件,漾濞之役是唐与吐蕃战争中最艰苦惨烈的一次战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无数唐军将士和藏族士兵丧生于这蛮荒之地。建铁柱后,进行祭拜,也算是对阵亡将士的一个交待。铁柱具有纪念柱的作用,也应该立在唐军将士浴血沙场的地方。

论据之四:在取得大胜之地立碑纪功具有彰显功绩的特殊作用。《新唐书》卷四载:“吐蕃及姚州蛮寇边,姚`道讨击使唐九征败之于漾濞,立铁柱以纪功”。说的就是在胜利的地方――漾濞立柱纪功。

论据之五:明代大理名人李元阳在大理期间,曾与友人到漾濞石门关游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门山记》。其中有“至湍溪,为唐御史唐九征立铜柱{17}之地,今失其处矣”句。根据李元阳游历的路线及沿途情况介绍,从大理出发,晚上到漾濞住宿,写这句话时,他们已到达现今雪山河与漾濞江交会处漾濞下街村附近。湍溪是漾濞县城东侧流入漾濞江的雪山河的古名{18}。说明李元阳等人当时知晓铁柱就立于漾濞江畔雪山河与漾濞江交会的不远处,只是找不到踪迹而已。因为铁柱早已被毁,寺庙也因战乱被毁,遗址湮没在荒草之中,无法看到了。李元阳不但记载了铁柱在漾濞的情况,还点明了遗址的具体地点。

论据之六:明代徐树丕《识小录》卷一载:唐御史唐九征立铜(铁)柱于点苍山之湍溪。说法与李元阳同。

论据之七:西南丝绸之路过漾濞县境70多公里,且从县城经过,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印度、缅甸到大理甚至再到中原朝拜进贡的使者、商人或从中国西南经丝绸之路东西来往的各种商人、政客、军人和文人墨客在经过漾濞时留下的诗篇中,多处提到“唐标铁柱”,也是“唐标铁柱”在漾濞的一个重要证据。一是明代举人张含《兰津游》诗中有“石路真从汉诸葛,铁柱或传唐鄂公(唐九征)”句。诗人沿西南丝绸之路过漾濞到保山,到澜沧江岸时想起了发生在这一段路上最负盛名的两个历史事件。说明“唐标铁柱”遗址是在西南丝绸之路边上保山与漾濞之间;二是清末至民国初年云南著名诗人、书法家赵藩经过漾濞时,作了《漾濞望点苍山渡黑江{19}即景抒怀六首》,其中一首为“吐蕃饮马气无前,节度何曾扼剑川!跷绝铁桥标铁柱,唐臣功让九征先”句。站在漾濞江岸望点苍山,想起一千多年前唐九征在漾濞大胜吐蕃立铁柱的往事,仍感慨万端。赵藩是著名书法家,现存大观楼长联即出自他的手笔。他对“唐标铁柱”的遗址所在非常清楚,到漾濞“唐标铁柱”遗址附近有感而发,这也是“唐标铁柱”在漾濞的一个重要证据;三是清代诗人韩锡章《道经漾水求唐九征之铜柱处》诗中有“唐家御史略滇西,铜柱森森插天起”、“六诏峰烟几劫火,御史芳踪知谁是?”“中溪{20}求之不可得,我来一任山童指;湍溪之南绳桥侧,汉求X酱实缘此”等句。诗人过漾濞县城时,寻找“唐标铁柱”的遗址,并在诗中说,李元阳没有找到,而他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遗址:“唐标铁柱”的遗址就在“湍溪之南”“绳桥之侧”,而且这在当地是连小孩也知道的事。“湍溪”为今雪山河,“绳桥”的位置据《徐霞客游记》载,为今河西镇下街村古吊桥。则遗址的位置在漾濞县城附近雪山河东南方向下街村北部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

论据之八:根据上面的阐述,“唐标铁柱”在漾濞,且在漾濞江畔漾濞县城附近的事实已基本清楚了。最后来找一下“唐标铁柱”遗址的确切地点。我县百岁老人、三朝遗老(生于1907年)、文化名人、名医李秀峰先生(曾任民国漾濞县政府副参议长,解放后历任县人大副主任、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等),一生关注“唐标铁柱”遗址的考证工作,他多次找漾濞县历任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找县政协,与他们探讨,讲述有关情况。他指认,“唐标铁柱”确切位置在县城附近雪山河东南侧河西镇下街村竹林寺内。他回忆说,民国初年,他还小的时候,经常随母亲到下街村的竹林寺念经,见到竹林寺院内有一个圆形深坑,周围是一块大青石板,里面有水,像一个水井。而寺里的和尚却挑着水桶到寺外的山篝里挑水做饭。他就问70多岁的住持为什么不用寺里的井水,住持回答说那不是水井,是一个柱坑,坑内积水里有铁锈,不能喝,也不能洗衣服。后来他到昆明读书,看到昆明大观楼长联中“唐标铁柱”的注解说铁柱建在漾濞,又翻阅了一些资料,认为铁柱就建在竹林寺内,那个圆形柱坑就是铁柱取出后留下来的遗迹。铁柱被毁,而遗址在寺庙重建时被保留下来。关于竹林寺内柱坑,县城的很多老人和文化界人士都有同样的说法,和李秀峰先生一致。2004年6月16日,根据县政协祁焕然主席、谢武银副主席的安排,县政协教文卫体主任邢晓彤、原主任范忠俊和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黄志忠一行三人陪同百岁老人李秀峰再次来到竹林寺,进行实地考察,请老人再次讲述了他关于铁柱的见闻和观点,指认了铁柱坑的位置。柱坑后来被改造成一个吊井。竹林寺位于漾濞县城下街村东北方向一座山上,山呈圆包形,背倚点苍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南方丝绸之路从山下50米处经过,站在寺内,可观察到县城全貌和博南古道上来往人员行动情况。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地。而且这里位置与李元阳游记、韩锡章诗中讲到的铁柱遗址位置完全一致。所以我们推断:闻名于世的“唐标铁柱”遗址在漾濞竹林寺。

五、关于“唐标铁柱”柱式等问题

“唐标铁柱”由于唐代西南边疆的动荡和不确定因素,存在了近50年后,就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它作为中央政权统一大西南的一个重要象征,被中国人民和云南各族人民永远铭记下来。关于铁柱的外形、柱高、直径、图字、周围建筑等情况已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云南的另一根铁柱――165年后(公元872年)南诏王世隆建在弥渡的“南诏铁柱”中看到它的身影。漾濞“唐标铁柱”与弥渡南诏铁柱外形可能基本是一致的。公元899年南诏王室所作《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祭铁柱”画面反映的“铁柱会盟”事件,根据南诏发展过程和时间推算,应该是在“唐标铁柱”建立后不久,即在公元707年至712年间,所祭铁柱就是漾濞唐标铁柱,地点也在漾濞境内。由于当时“唐标铁柱”早已不存,这幅画就以刚刚建立的南诏铁柱为原型,增加许多传说中“唐标铁柱”的内容,与南诏铁柱有差异。两根铁柱有近似之处,以致近代,当代部分学者误解“铁柱会盟”所祭铁柱为南诏铁柱。公元710年左右“铁柱会盟”所祭的铁柱当然不是公元872年才建的铁柱。这是题外话。但这也说明了两根铁柱之间的必然联系。

六、关于对“唐标铁柱”遗址问题的辨误。

“唐标铁柱在何处”的问题,近年来争议颇多,许多专家学者也作过一些初步探索,至今没有定论。我们提出“唐标铁柱在漾濞”观点的同时,也尝试与其他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力求重现历史真面目。

关于“唐标铁柱”遗址所在说法,前面已讲到,大致有六种(包括在漾濞的说法)。

关于“滇池说”。早已被学者否定。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专门作了辩释。转录如下。高映《铜柱(铁柱之误)诗序》说:“唐九征驻漾濞,毁蛮铁b,不令与西洱河通,遂大胜之,作为京观,盖以铁b成之。诸家记载皆曰:铁柱建于滇池,何以战胜于漾濞,纪功远在他地耶?”按:发疑者是也。全祖望《昆明池考》曰:“唐九征毁b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纪功;其所云滇池指西洱河。九征战胜于大理,不应建柱于千里而遥之滇池”。瑜(方国瑜)谓唐九征为姚`道讨击使,其往返路程,自`州至姚州境内,不经滇池,则铁柱应在西洱河地区,故误洱河为滇池耳。

关于“姚州说”。这种说法不多。唐九征立铁柱时代,洱海地区归姚州都督府管辖,漾濞也在此范围内。但在都督府管辖范围内建不等于就在都督府府治所在地建。此说为附会之说,历史典籍和当地(今姚安)文献没有这方面记载。此说不成立。

关于“弥渡说”。一说到铁柱,人们都会联想到弥渡南诏铁柱。说起“唐标铁柱”,不了解历史的人也马上就说,“唐标铁柱”就是南诏铁柱。因为大家都知道“唐标铁柱”,而现在留存于世的铁柱只有一根南诏铁柱。这是世俗的误解。其实两根铁柱完全不同,也各不相干。漾濞“唐标铁柱”建于公元707年,弥渡南诏铁柱建于公元872年,相差165年。但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唐标铁柱”在弥渡的说法。这也是附会之说,认为弥渡南诏铁柱就是“唐标铁柱”,是用“唐标铁柱”之材料重铸或把“唐标铁柱”改头换面后重新刻上字而成。这是不可能的。近代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讲到弥渡铁柱时认为:“此柱文字不言武侯,亦不言重铸,足见纯为世隆所立,且为唐代遗物,其可贵程度不在南诏碑下,不必附会诸葛亮也。”说明铁柱为南诏王世隆新建,与传说中的孔明铁柱无关,也与漾濞“唐标铁柱”无关。世隆作为一代君主,没有必要也不会用近两百年前的铁柱材料重铸,或改头换面据为己有。从冶炼技术角度来讲,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此说也不成立。

关于“大理天生桥说”。这种说法是因为学者对洱海地区地理情况不了解而造成的。方国瑜所著《云南史料目录概况》中考证“唐标铁柱”的位置时,以李元阳“至湍溪,为唐御史唐九征立铜柱(铁柱)地,今失其处”为依据,考证说:石门即西洱河出口数里之天生桥,湍溪激流在其处,惟无铁柱故址可寻。后相继有学者以此为据,说“唐标铁柱”立于大理天生桥。李元阳所游石门是指漾濞石门关,不是天生桥;所说的“湍溪”不是西洱河,是漾濞雪山河。这在《游石门山》中记载得很详细。主要是方国瑜先生不了解洱海地区点苍山以西漾濞的山川地貌,对李元阳的游踪路线也没有进行过探究,故有此失误,不足为奇。此说也不成立。

关于“祥云说”。此说源于刘肃《大唐新语》:“波州铁柱,唐九征铸”。古代波州治所在今祥云,所以许多学者都以这一句话为依据,说“唐标铁柱”在祥云。笔者不赞成这种说法,原因是史料依据不可靠。唐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一载《敕吐蕃赞普书》其一中说:“至如彼中铁柱、州图、地记,是唐九征所记之地”;《敕吐蕃赞普书》其二中说:“彼州铁柱书,唐九征所作,百姓咸知”。提到铁柱,一次说“彼中铁柱”,一次说“彼州铁柱”,并没有说“波州铁柱”。关于“波州铁柱”的来历,刘肃《大唐新语》中有确切记载:“开元末与吐蕃赞普书曰:‘波州铁柱,唐九征铸’,即谓此事也”。他关于铁柱的说法源自张九龄《敕书》,但在抄录时将“彼”臆抄为“波”,与原说法不一致,于是就产生了“波州铁柱”的说法。徐文德、木芹纂录《云南史料丛刊》中也说:刘肃于唐元和中作《大唐新语》,杂抄众说,分门纂录。他的很多观点和说法都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抄录编成的,也就带有个人的一些不一定正确的观点。后来也有学者相继以刘肃的“波州铁柱”为据,认为张九龄《敕书》中“彼中”“彼州”之“彼”应为“波”之误。笔者看法不同,认为,“彼中”“彼州”说法意义完整,语意圆滑,符合对外辞令,并不存在笔误。且出自唐德宗与吐蕃赞普《敕书》,反复推敲,断无出错之理。这里说的并不是“波州铁柱”。笔误乃出自刘肃,而后来者更是以讹传讹。“波州铁柱”说法是一个因笔误而引起的学术争议问题。早应澄清了。故此说也不能成立。

这是笔者对“唐标铁柱”各种说法的一种初步见解,在论证中观点与自己长久以来敬仰的许多前辈、师者不尽一致。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注释:

{1}{2}{3}{4}见《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第74、75、76页。

{5}今漾濞江。

{6}今顺濞江。

{7}已被史学界考证为“西洱河”之误。

{8}应为吐蕃挟持姚州部分部落。

{9}为“立铁柱”之误。

{10}{11}见《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第76页。

{12}见《滇略》。

{13}见《新篡云南通志》。

{14}见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一。

{15}据考为今漾濞县城西漾濞江岸,今尚存遗址。

{16}今下关天生桥附近。

{17}为铁柱之误。

{18}雪山河因上游落差大,水流速度超过一般溪流数倍,冲力大,普通人无法站立水中。古代被称之为“湍溪”。

史铁生名言篇10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乌兰浩特市国家3a级旅游区——成吉思汗庙旅游区观光游览。成吉思汗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纪念成吉思汗的庙宇,它与罕山公园、罕山森林公园共同组成成吉思汗皇家园林。成吉思汗庙与位于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紧密关联,被中外史学家及草原儿女并称为“西陵东庙”。关于成吉思汗的相关历史与传说,我会在下面的讲解中为大家一一介绍。现在,在我们脚下的是通往成吉思汗庙殿的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它是由花岗岩砌成,台阶共分九组每组九级,因为蒙古人十分崇尚“九”,认为九是数字之首尊,九九归一预示着吉祥;成吉思汗庙的整体建筑格局与南京中山陵极为相似,从远处和高处看外观呈“中”字型,布局以主园路为中轴线,左右呈对称形式,是典型的汉族风格,建筑规模较中山陵小了许多。孙中山被中国人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被海内外蒙古族人民称为“太祖”。在通往大殿台阶的两侧,栽有44棵苍翠挺拔的迎客松,象征着成吉思汗44岁登基称大汗,建立大蒙古国。下面我给大家逐一介绍成吉思汗庙景区中主要的景观和景点:展览厅: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左侧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展览厅,它原是给守护此庙的喇嘛所建,后来被改建成了展览厅。展览厅内以详尽的图文资料记载了成吉思汗文韬武略、一统天下的盖世雄才、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庙沧桑巨变的历程,同时还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宾来成吉思汗庙参观所留的照片和珍贵题字。成吉思汗箴言长廊: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右侧是成吉思汗箴言长廊:箴言是指劝告、劝诫、警示性的语言和提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留下许多名言警句,涉及到政治、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经后人进行整理,收录了55条1738字。到2002年时,我们以草、行、隶、篆、楷等字体将它镌刻在这座长廊中,把这些闪烁着蒙古民族智慧光辉、有着深刻蒙元文化底蕴的不朽箴言公开展出,供游客们欣赏、品味。一代天骄雕塑:下面我要向大家简要介绍的是一代天骄雕塑。这座雕塑体现的是成吉思汗横刀跃马于疆场上的雄姿,底座是以花岗岩为基础,象征成吉思汗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雄心,雕塑上部以青铜铸就,象征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征战历程。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他所总结创造的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的战略战术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军事领域的作战理论和思维方式。“神马白骏”汉白玉雕塑:这匹受过成吉思汗封禅的并非一般的乘骑,相传是玉皇大帝天马神骏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视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骁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征。镇远苏勒德:传说一次战役中成吉思汗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跪拜乞求长生天保佑他一定打胜仗。突然一声巨响,天降一柄神矛落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将神矛取下后,并用九九八十一匹黑马的马鬃编成缨将它装饰起来,作为行军作战的前导徽标和旗帜握杆,称之为苏勒德。从此,成吉思汗无往而不胜,横扫欧亚。成吉思汗十分敬重苏勒德,在大蒙古汗国成立庆典上庄重地将其供在祭坛上,标志胜利、成功、吉祥、太平。成吉思汗庙: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眼前的这座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庙位于乌兰浩特市区北部罕山之上,它海拔350.4米,与市区内最高山峰海拔553米的王陵山遥遥相对。成吉思汗庙建于伪满康德七年(1940年)5月5日,由艺术家耐勒尔设计,周边蒙古族人民捐款出工建造,并于康德十一年(1944年)10月10日落成。庙殿由一个正殿、两个偏殿和东西长廊构成,集蒙、汉、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外观呈“山”字型,共有大小九个尖顶,面积822平方米,高30.2米。由于成吉思汗庙的独特建筑特色和风格及其历史意义,它已经成为乌兰浩特的象征。由于设计创建者们的独具匠心,使得方圆25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任何一座山能够阻挡它的雄姿和人们的视线,周边数十万民众一眼就会看到它。下面我为各位游客介绍我们眼前的这座城市(站在成吉思汗庙前,面向市区指说)——乌兰浩特,其蒙古语含义是红色的城市。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联名发贺电祝贺,乌兰浩特(意为红色城市)因此而得名。请大家随我步入成吉思汗庙大殿,首先请随我到西殿,蒙古族向来有西大东小的风俗观念,以西为尊,与汉族风俗习惯相反。尊敬的各位朋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华历史上伟大而天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转战数十年,先后征服40多个国家。首先请随我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战争示意图”(战役以重要性结合时间性顺序排列):第一大战役“塔塔儿之战”。作战地点在今蒙古国境内东北部乌勒扎河上游。作战时间是1202年春。当时,蒙古草原上势力较强的五大部落间纷争不断,东部称雄的塔塔儿部虽与成吉思汗是近邻,但有世仇,成吉思汗堂叔祖父俺巴孩汗和父亲也速该均为塔塔儿部所害。与此同时,他也迫切需要通过一场胜仗来提高自己在众部落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结果成吉思汗大胜,不仅报了世仇,同时也确立了他在蒙古东部的地位。第二大战役“十三役之战”。公元1196年,成吉思汗正致力于统一漠北部落,以扎木合为首的扎答阑部纠集其它部落组成十三支队伍共三万余骑在斡难河的桑沽溪、连勒古山山区(今呼伦贝尔西侧蒙古国东方省与俄罗斯赤塔州交界处)与成吉思汗的队伍进行激烈厮杀。成吉思汗虽然战败,却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还树立起他个人威信和号召力,比赢得一次战役更为珍贵。第三大战役“阔亦田之战”。公元1201年,扎木合率扎答阑部联合蔑尔乞、塔塔儿部、乃蛮部在赤忽儿忽山、扯克彻儿出和阔亦田地区(科右前旗索伦与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至蒙古国东方省交界地区)与成吉思汗同克列亦惕部王罕联军展开作战,此役成吉思汗与王罕联军大获全胜,极大削弱了其它部落的实力,也逐渐显示出成吉思汗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才能,还收用一员大将者别(箭之意,泰赤乌人,原名只儿豁阿歹)。第四大战役“折折温都山之战”。公元1203年,由扎木合挑起的克列亦惕部王罕之子桑昆发起了对成吉思汗的战争,当时势力不够强大的成吉思汗曾一度退到大兴安岭边缘地带(即兴安盟境内索伦河谷一带)。此次战役,双方两败俱伤,但战役最后成吉思汗依靠独特的军事指挥才能突袭敌军大营而扭转战局,这也是成吉思汗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具有决定性的,从而确立了他在蒙古牧民中的霸权。第五大战役“纳忽昏山之战”。公元1204年,实力日益强大的成吉思汗欲征服另一强大部落乃蛮部,此时乃蛮部是五大部落中仅存的没有被剿灭的部落,它雄踞草原西侧,双方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纳忽崖地区展开决战,乃蛮部塔阳汗联合了篾尔乞惕、克列亦惕、翰亦剌惕、扎答阑、塔塔儿、朵儿边、撒勒只兀惕等各部残余与成吉思汗大军进行了殊死拼杀,作战区域涵盖了新疆东部与甘肃省至蒙古国交界处,战役结束后,成吉思汗彻底征服了草原上各大部落,为1206年称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础。第六大战役“灭西辽之战”。作战地点:新疆北部、乌兹别克斯坦交界至甘肃省内。作战时间:1218年秋。成吉思汗为彻底巩固黄河以北的统治,率大军在天山以西伊犁河上游固尔扎附近与西辽军队进行了殊死战斗,最终以斩杀西辽国王屈出律,令西辽政权垮台而告终。至此通过这着名的六大战役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部落,推翻了北方诸多政权,不仅为其子孙日后统一中国,也为接下来的征服欧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幸的是,1227年在进攻西夏战役中,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南麓渭水北面的清水县,享年66岁,在位22年。壁画《畅通东西方》:这幅壁画在绘画中属于三联绘画结构,中间是主题画,展现了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13世纪初远征西方各国,使东西方各国的使臣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进行文化、科技、商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交流,增进了东西方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西边这幅壁画是以西方的“天使”、“基督”、“伊斯兰教”为引线,象征西方的文化艺术,而与它相对的东方的“仙女”、“飞天”、“佛教”及其“喇嘛教”等,在背景的衬托上,作者采取的是以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表现主题内容的手法。请看这是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唐三彩形式的宝塔。两边景物的对称呼应,烘托了中间壁画的主题,歌颂了成吉思汗为畅通东西方全方位的交流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西长廊壁画:这幅壁画讲述的是成吉思汗诞生成长的故事。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蒙古语“铁匠”之意,取自于其父也速该在其诞生时抓获的一名塔塔儿头领铁木真兀格的名字),他是乞颜部孛儿只斤氏人,1162年出生在蒙古斡难河畔(今蒙古国境内)的一个叫做迭里温勃勒达合的地方。关于铁木真的出生,当时有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传说铁木真出生时,右手掌心中握有一个亮如红玉、硬似玛瑙的血块,当时蒙古族信仰的萨满教认为这是个大权在握的象征,预示着铁木真以后必成大业、做大汗。铁木真的少年时代是在磨难和动乱中度过的,9岁那年,他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他到娘舅部落弘吉剌部去求婚,订婚之后按照当地习俗,把铁木真留在亲家德薛禅家中,也速该独自回部落,在回家途中,正逢“塔塔儿部”举行宴会,他感到口渴,下马参加了宴会,塔塔儿人认出了也速该,想起了从前的仇恨,在他的酒中下了毒药,在回家途中毒性发作,到家后便离开了人世。铁木真的父亲去逝以后,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带着铁木真兄妹过着悲苦的生活,他们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在铁木真15岁那年,家中仅有的八匹黄骠马被人偷走,铁木真便顺着蹄印去寻找,傍晚结识13岁牧童“孛斡儿出”,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将八匹马追了回来。可事过不久,铁木真又被他的亲族泰赤乌人抓去当了囚徒,他们给铁木真戴上了重刑枷锁,沿着草原示众。一天傍晚,铁木真趁泰赤乌人举行宴会之际,用木枷打昏看守,逃到了斡难河畔躲在浅水中。这时,在林中搜捕的锁尔罕失剌发现了他,并对他说:“因为你有才能,他们嫉恨你,你就这样躲着,我不告发你。”泰赤乌人没有发现他的踪影,认为戴着木枷的铁木真不会逃得太远,明早接着搜捕也不迟。就在这天夜晚,走投无路的铁木真来到这个士兵的家,在他们一家人的帮助下,把他藏在装满羊毛的车中,再次躲过了泰赤乌人的搜捕,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从此铁木真就立下了雄心壮志,逐渐走上统一蒙古的艰难历程。夺妻之战:这幅画讲述的是铁木真讨伐三姓蔑儿乞人,夺回妻子的战争。这次战争发生在1187年,当时铁木真的势力非常薄弱,他正在采取联盟的方式,纠集部队扩充实力的时候,一天夜晚,三姓蔑儿乞人袭击了他的部落,抢走了他的新婚妻子孛儿帖。三姓蔑儿乞人为什么会抢走孛儿帖呢?原来蒙古族流行着一种抢婚的习俗,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原来是三姓蔑儿乞人也客赤列都的妻子,她从娘家嫁去婆家的途中,被在河边打猎的也速该看见,也速该见她年轻貌美,于是同自己的兄弟一起抢她做了自己的妻子。三姓蔑儿乞人记下了这夺妻之恨,在一个夜晚突然袭击铁木真的部落。在慌乱中,铁木真一家人在不尔罕山分别,他的妻子孛儿帖所坐的牛车,半路突然车轴断裂,不能行走,结果被追赶上的三姓蔑儿乞人夺走。在无奈的情况下,铁木真求助于他的义父脱翰邻勒汗以及好友札木合,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将三姓蔑儿乞部打败,夺回了孛儿帖。在这次战役中,铁木真不仅将妻子夺回,并且在三姓蔑儿乞部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为他日后统一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殿内西墙壁画——哈撒儿、别勒古台是成吉思汗的两个弟弟(别勒古台是成吉思汗庶母速吉赤勒所生)。沉白、豁儿赤是成吉思汗的两员爱将。正殿内北墙壁画——四位战将(四狗):者别、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四位文武大臣(四杰):孛斡儿出、木华黎、赤老温、孛尔忽勒。成吉思汗母亲教子图:成吉思汗就在即将统一蒙古的时候,轻信萨满教巫师阔阔出的谎言,说哈撒儿(又作“哈萨尔”)要与他争分天下。成吉思汗知道后,将亲弟弟哈撒儿抓了起来,卸下了帽子和腰带。在蒙古族中,如果被卸下帽子和腰带就是被撤消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诃额仑夫人知道后叫来了成吉思汗和哈撒儿,自己盘腿而坐,袒胸露乳地对他们说:“哈撒儿是吃我两个奶头长大的,胸宽力大,善于骑射,以弓箭降服了叛敌,敌人消灭了,难道你的弟弟就没有用了吗?你要将他处置,这是骨肉分离呀,千万别忘了,你们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成吉思汗听后,羞愧难当,将帽子和腰带还给了哈撒儿,并发誓永不分离。成吉思汗金像:是成吉思汗全身坐姿贴金雕塑像,全高2.8米,重2.6吨,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时宜教授创作,北京机电研究学院研究所承担铸造的,从整体形态上突出显示了成吉思汗威武、刚烈、深沉、智慧、文武兼备于一身的一代天骄的英姿。成吉思汗的四位皇后——(确切地说应该是六位皇后,还有画中未包括的古儿别速、合答安),这四位皇后是孛儿贴、忽兰、也遂、也速干。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塑像:殿内四个塑像由西向东,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他们都是孛儿贴皇后所生。东墙壁画:东墙四位是耶律楚材、塔塔统阿,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宰相和议谈大臣,主儿扯歹、忽赤勒台是成吉思汗的前锋战将。东长廊壁画——铁骑征战:铁木真在统一蒙古各部落战争的同时造就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不仅有一批勇猛善战的指挥官,而且有众多敢于冲锋陷阵、吃苦耐劳、严守纪律的士兵。请看这是十三世纪初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成吉思汗统率下无往而不胜的铁骑军和成吉思汗的作战指挥车“帐幕车”——一个由24头牛拉动的庞大作战指挥堡垒,是那时成吉思汗为便于在行军作战途中及时召开军事会议而不误战机创造发明的。铁木真就是凭借它在蒙古高原上叱咤风云。这是一幅三维图像,采取了当今摄像还原法,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图中的牛头始终朝向你,注视你。大蒙古建立:1206年春,铁木真召集他所统治下的全蒙古那顔等,举行蒙古历史上规模盛大的忽勒台庆典仪式,他的大帐前竖起了象征胜利的九游白旗,各联盟首领在会上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皇帝,尊号为成吉思汗,从此建立了大蒙古。东殿壁画——统一长城南北:此壁画与西厅相同,也是以左中右三联对称形式表现主题含义。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国后,于1217年统一长城南北。两边条幅分别象征长城以南的汉族和长城以北的蒙古族各自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城南北的统一沟通了南北关系,促进了社会、商业、经济、语言,以及文化等发展和中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欧亚地图: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军横扫欧亚,攻城拔寨,先后历经20余年,向南可达申河(即印度河),至现今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锡金、缅甸、尼泊尔;向西北至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马其顿、拉脱维亚、俄罗斯、波斯尼亚直到多瑙河流域和匈牙利;向西至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约旦、叙利亚、巴勒斯坦、科威特、以色列和黎巴嫩,西南至波斯湾沿岸及阿拉伯海。西征总里程长达8000余公里,攻克城堡无数,先后攻陷占领了四十余个国家,当时领土总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一时间成为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成吉思汗西征,师出有名、战术新颖、武器装备先进,军队素质好,士气高,指挥员智勇双全,擅长独自作战,特别是重视政治宣传、宗教政策和外交手段的运用,所以能用极短的时间取得重大胜利,在中外战争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以异国作战征途最远、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等鲜明特点吸引了各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去研究、探讨。蒙古人狩猎图:此图是十三世纪蒙古人狩猎的场景。狩猎活动不仅仅为了猎取食物,还把其当成健身和军事训练的一种方法。成吉思汗教子图:成吉思汗教育他的儿子,只要兄弟间相互帮助,彼此支援,敌人再强大也是可以战胜的。做人要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该如此信守诺言。十三世纪蒙古后方生活图:此图以兴安盟北部草原为背景,展示了十三世纪蒙古族牧民安乐祥和的生活及一望无边大草原风景如画的自然场景。成吉思汗在西域和长春真人畅谈人生——1222年,在西域,成吉思汗召见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在二人畅谈中,这位汉族道士的“统一大业不能全靠暴力,还要进行思想统治”的建议,对成吉思汗晚年性格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蒙古铁骑西征:为消灭花剌子模(即今乌兹别克斯坦),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部西征。此图为成吉思汗前锋者别、速不台率军西进途中,翻跃海拔7000米、终年积雪的帕米尔高原时的情景。成吉思汗拜苍天:1218年,成吉思汗派450名成员组成的商队到花剌子模国城市讹塔拉时,该城长官贪图财物,将商队人员全部杀死。成吉思汗知道后,流泪登上不儿罕山顶,祭求苍天保佑蒙古军战胜花剌子模国,从而导致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的历史性战役的开始。蒙古军营图:此图是以蒙古包为主体的蒙古军营地,其主要特点是便捷游动部落的流动和蒙古军营的扎营移防等。蒙古铁骑进攻图:蒙古军主要由骑兵组成,一般以十、百、千、万为建制,他们人人骑术高超,英勇善战,行动迅速。此图所展现的就是蒙古铁骑万马奔腾,冲锋陷阵的进攻场面。攻打金国:1211年,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金国,攻克长城防线,直逼中都。此图为成吉思汗在居庸关上远眺中都(今北京)。四大汗国:钦察汗国(长子术赤封国):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以北,高加索山脉、伏尔加河流及里海北岸,都城为花剌子模故都玉龙杰赤(今乌兹别克斯坦乌尔根奇)。察合台汗国(次子察合台封国):西辽旧地以及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都城阿力麻里(现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窝阔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封国):额尔齐斯河上游巴尔喀什湖以东,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伊尔汗国,也称伊利汗国、波斯汗国(幼子拖雷封国):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小亚细亚半岛,北至高加索与钦察汗国相接,南抵印度洋阿拉伯海,建都大不列士。参观完毕成吉思汗庙殿,展现在我们左侧的是蒙古敖包和它前方的辽金时期出土文物、石棺、石俑等。各位游客,随着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断地对蒙元文化精髓的发掘,将有更多值得我们期待和关注的蒙元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让我们去共同品味,一起跨越时空,回到那金戈铁马创造中华民族大融合、世界经济文化大交流的时代。有关成吉思汗带有传奇色彩的辉煌历史及成吉思汗庙有关介绍讲解到此告一段落,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再度到塞外红城——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景区参观游览,我代表红城三十万各族儿女伸出热情的双臂,捧起洁白的哈达和淳香的奶酒诚挚地欢迎您再次光临。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