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向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51:42

中国生活向导篇1

【范文一】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共同举办的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将于9月22日开始。今年十一期间,将继续运用网络阵地,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现就我校签名寄语活动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活动依托中国文明网、央视网、中国未成年人网开展,旨在引导少年儿童歌颂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放飞中国梦,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二、活动时间

网上签名寄语在9月22日至10月11日期间集中进行。

三、活动内容

1、网上签名寄语。组织未成年人上网面向国旗敬礼并签名、寄语,引导少年儿童歌颂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放飞中国梦,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2、线下道德实践。以网上签名寄语为抓手,围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开展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通过集体签名、召开班队会、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广泛参与、扩大覆盖、提升效果。培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道德品质,力所能及地建设美丽中国,增进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四、活动安排

1、下发活动通知。学校下发通知,对活动做出安排、提出要求。

2、组织签名寄语。从9月22日至10月11日,利用信息技术课、家里上网班队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江西文明网等链接网站上网面向国旗敬礼、寄语留言,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歌颂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放飞中国梦,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至三年级学生主要由家长指导在家里完成,四至九年级校内组织主要在计算机教室或班级完成。各班主任和信息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同时抓好线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进行跟踪反馈。活动期间,各年级、各班依据政教处下发的《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登记表》认真登记,并及时上报。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各年级各班要提高认识,广泛动员,通过组织网上签名寄语,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精心组织。各年级要统一安排,迅速行动,踊跃参与。动员广大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3、务求实效。要以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契机,在全校师生中精心组织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使之贯穿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要着力深化拓展活动的思想内涵,引导广大群众和学生增强爱国之情,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范文二】

根据中央、省、市、区文明委2016年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区教育局、区教育关工委决定今年十一期间,继续运用网络阵地,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将我校开展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吸引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引导中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二、活动时间9月22日至10月11日

三、组织机构组长:xxx成员:各班班主任、xxx

四、活动内容1、各班利用信息课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频道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和开展网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利用这一平台抒发感言,表达心声,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留言寄语内容要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各班在积极开展活动的同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给团委。

2、各班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图书室,广泛阅读历史故事、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培育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七八年级各班办一期《中国梦宜昌梦你我的梦》为题的黑板报,10月8日前,各班至少上交五篇优秀读书心得文章,学校网站将择优登陆,并通过广播室进行宣传。10月11日课间操,七八年级进行《中国梦宜昌梦你我的梦》为题的黑板报检查。3、各班利用好课前一支歌,歌唱爱国歌曲,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利用好德育课,进行爱国主义专题班会课,课上可展示学习背诵核心价值观24字的成果,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4、学校利用周一晨会进行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五、活动安排

1、9月23日,学校印发《夷陵区实验初中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年级各班认真学习、宣传、动员并实施。

2、活动期间,各班及时记载并借助学校网站宣传班级网上签名寄语开展情况,部分精彩寄语将通过网站和广播播出。

3、10月8日前,各班至少上交五篇优秀读书心得文章(电子稿),学校网站将择优登陆,并通过广播室进行宣传。

4、10月11日课间操,七八年级进行《中国梦宜昌梦你我的梦》为主题的黑板报检查。

5、10月11日前,各班上交德育课相关图文资料。

6、本次活动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深化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是推进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各年级各班要提高认识,广泛动员,通过组织网上签名寄语,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2、精心组织。各班要统一安排,迅速行动,踊跃参与。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国庆节要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签名寄语活动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3、务求实效。要以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契机,在全校师生中精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之贯穿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要着力深化拓展活动的思想内涵,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学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从热爱家庭、建设家乡做起,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范文三】

为深入贯彻中央文明办和省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教体局关于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通知精神,在今年国庆期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9月22日10月11日

三、活动内容: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网上面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抒发感言为主要方式,留言寄语内容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表达对祖国美好祝福,热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衷心祝愿。各班级可通过歌唱祖国歌曲、画国旗等形式,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祖国、爱生命、爱父母、爱社会,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四、活动安排:

1、广泛发动阶段。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宣传栏、墙报、板报等媒介,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动员、宣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为向国旗敬礼活动的广泛开展创造浓厚的氛围。(面试网)

第二,召开班主任会议,部署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网上,我对国旗说: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报效我的祖国,愿祖国繁荣昌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第三、国旗下全体师生总动员,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延伸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道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和民族团结教育。

第四篇: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扩大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根据上级有关的精神,决定在国庆节前后,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特制订以下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要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指示精神,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感,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二、活动时间

9月22日10月11日

三、活动内容

组织本班学生上网面向国旗敬礼签名,抒发感言,表达心声,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可以个人名义,也可采取家庭等方式进行签名,同时留言寄语。留言寄语内容要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

四、活动形式

从9月22日至10月11日,中国文明网在首页显著位置推出网络签名寄语栏目,安徽文明网和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网站都将及时进行链接。中央文明网、央视网每天汇总各地参与签名寄语的人数,刊登精彩寄语。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是贯彻中央重要指示、深化群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是推进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各校要提高认识,广泛动员,通过组织网上签名寄语,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他们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中国生活向导篇2

关键词:思想理论建设;文化发展;导向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21-04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发展导向责任界说

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被认为是当前文化发展中应予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但从文化建设的一些领域看,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文化发展中更为紧迫的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文化导向的缺失、迷失或乏力。因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来看,文化发展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或是文化发展的导向问题。也就是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文化繁荣发展的方向所在,明确应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显然,从逻辑上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先明确文化发展的方向所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看,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引领文化向这些方向发展,不仅需要政治领导,而且还需要思想理论的引导。文化发展方向的形成、秉持、坚守或调控,不会自动实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文化发展导向的责任,主要是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来承担的。例如,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建设,以“价值共识”和“价值整合”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1]就是思想理论建设担当文化发展导向责任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思想理论建设,关涉到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各方面发展繁荣的导向问题。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发展导向责任,就是说思想理论建设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要为文化发展承担方向引领的责任,引导文化发展。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坚持这样的方向,而且应当引领文化发展向这样的方向推进。在当代中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理论问题,引导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可以说,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是基本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或是承担文化发展的导向责任。笔者认为,思想理论建设主要承担着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政治导向、利益导向和价值导向责任。

二、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明确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引导文化的传承创新活动,促进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对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力,还在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能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保留、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推动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活动的展开和延续。从这个意义来说,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其实质是文化内容和形式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气质、信仰体系的传承和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与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一致的。思想理论建设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责任,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理论自身的传承创新过程来体现,另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理论的文化育人活动来实现。

在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作为文化形态的思想理论,自身也处于传承创新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思想理论建设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责任成为可能。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任何文化的创新,都是一种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思想理论属于文化构成中的精神形态,其自身的传承创新,实质上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创新。因此,思想理论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代表着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在我国思想理论的传承创新中,从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到以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进。正是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继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了时代性创新,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转化为了体现民族形式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才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成为主导其他思想文化的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文化的建设过程,代表了近现代以来我国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思想理论引领文化前进方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理论建设无疑承担和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

思想理论建设对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还体现在思想理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责任上。文化育人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知识分子或“士”历来是中国社会的思想精神文化代表,他们传承、接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这其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和根本任务。随着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栽体。通过文化育人来体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文化育人中,不仅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还应发挥导向作用。对人的培养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教育,但无论开展怎样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本身的培养。因此,任何价值取向的教育无不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文化育人也不例外。思想理论教育在解答“用什么文化育人”、“培育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操、精神信仰、文化内涵的人”等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导向责任。如果说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不断人化的过程,就是文化育人的过程,那么体现在一代代人培养过程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就是对文化传承创新主体的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育人的过程与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高度统一的。在这里,思想理论教育对文化育人方向和任务的主导,也体现为对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方向和任务的主导。

三、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政治方向。在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里,意识形态的导向最具有代表性。从狭义理解看,社会意识形态特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反映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和意志。是统治阶级巩固和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聚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向、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任何社会的文化发展,同任何社会的各种发展一样,它必须符合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要求,而只有体现统治阶级政治统治要求的文化,也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任何阶级一旦争得统治权力、上升到统治阶级,就总是竭力把反映和代表本阶级的思想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统治阶级还作为社会的思想生产者进行着社会统治,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2]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正是通过反映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理念、观点的不断生产,统治阶级才得以借助思想统治来规范和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建立思想传递的路径,形成思想统治的体系。这就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过程。显然,思想理论政治导向的形成,同思想观念一样,是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中形成的,不是自动获得的。思想理论的建设,是与一定的物质关系、政治系统、思想文化条件、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等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现实图景是:统治阶级利用其所控制的政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生产、供给、传递符合他们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标准,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观念生产、分配和供给体系,造成对全社会思想关系的动态掌控态势。思想理论建设正是在这样的生产活动中,被纳入了社会关系生产体系的思想关系生产活动。

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往往也就是那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实践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主导意识的形成经常处于变化中。这样一来,任何社会主导意识的建设,就成为社会意识生态中的经常性活动,思想理论建设在这个经常性活动中扮演了并非无足轻重的角色。正是通过或显在的或潜隐的思想理论建设活动,社会的主导意识才能在不断反映社会发展、真正引领时代进步中充满活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这是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所在。思想理论建设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承担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科学而深刻地回答“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共产党执政还行不行”等重大时代课题。如果思想理论建设不能承担这样的政治导向,那么文化建设的其他领域就将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方向。

实践经验表明,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域,不是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明确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如果迷失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政治方向,那么文化建设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必将远离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方向。因此,不仅要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域坚守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还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导明政治方向。

四、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利益方向。思想理论建设要把握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为文化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承担导向责任。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大致呈现出如下三股趋势: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动应变,二是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引进学习,三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掘与弘扬。思想文化的如是流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意识的变革,激进的或保守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或理论主张,日益受到社会总体意识的制约。社会心态尽管纷呈杂现,但“去狂热与落后”而实事求是、“去激进与保守”而“与时俱进”,逐步成为主流趋向。同时,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交锋在所难免,但交融仍然存在困难。总体而言,不能体现文化发展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都将被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所拒斥。

面对思想文化的上述变化,思想理论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只是在文化建设中展现一下政治说教面孔,而应在展现文化导向中明确自己的利益代表性。众所周知,文化利益是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战略性力量。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文化利益的捍卫、发展和享有,实际上是对政治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因此,在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功能理解上,不能简单地将思想理论建设等同于一种文化熏陶或人文体验过程,或将思想理论建设定位于文化熏陶展开的政治保障。在思想文化变动以及思想文化变动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动中,思想理论建设不应流于灌输政治口号或进行所谓渗透政治立场的形式主义活动,而是应在各种思想文化利益观念的确立、思想文化利益取向的选定、思想文化利益理论的建构方面发挥引导作为,即不是满足于对涵盖于思想文化中的社会意识进行所谓政治的、道德的或意识形态的渗透或检审,它应当直接引导和推动思想文化利益品格的塑造,即从对思想文化利益代表性、利益取向和利益立场的捍卫上来体现自己的功能属性和价值定在。从这个意义来说,思想理论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需要形成新的文化利益观,它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思想理论建设的政治本性看,它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这种责任的担当和优越性的体现要首先对思想理论建设进行调整,即思想理论建设要改变“蜻蜓点水式”地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布点”活动,而应立足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新需要,专司文化利益导向和文化利益观的培育和凝聚,以文化利益观的培育和凝聚来引导各种思想文化活动。[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繁荣发展,思想文化逐渐挣脱了对统一性的要求与万众归一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定性,挣脱了思想理论建设的“当然藩篱”,过去那种思想单纯、判断简单、思维绝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单一文化价值观被国家、社会、个体丰富而生动的实践生活所彻底改写。与此同时,转型期带来的个体精神困惑、矛盾和冲突凸显了出来,对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强烈需要。因此,重塑文化利益观和建构个体的文化精神,成为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功能。在传统思想理论建设那里,文化观念发展的内在依据是政治性准则,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主要靠的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政治性内容和手段。而改革开放后,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性文化和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世俗主义文化环境则迅速生成。[4]这一方面是对物质利益追求和世俗生活欲望的价值取向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随着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要引导人们在多元文化生活中摆脱现代社会困境,诸如物欲陷阱、价值迷茫、精神困惑等,才能形塑现代文化利益观。从这个意义来说,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起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

五、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价值方向,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并以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引领和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所谓社会主导价值观,就是指在所有价值观及各种价值取向中,对实践过程的所有参与者而言,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起价值主导作用的价值观。[5]如果说一个社会不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那么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就不应该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朝着两个或多个价值理想目标推进,它只能朝着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奔走,这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价值选择的结果。[6]因此,尽管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是多样化的,但思想理论建设要致力于建设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即主导性社会价值观。这种主导性价值观,它必须是一元化的,否则就无法起到主导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建设承担着建设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任,这也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本质体现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然。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表明,社会主导价值观建设,只能在同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相互交流、交锋、交融中来进行。因此,主导性价值观,既不是天然超越于个体价值观之上的神圣物件,也不是毫无主导能力的“价值观之一”。建设社会主导价值观,就是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符合和满足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通过思想理论建设的运作系统,建设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导性价值观,并推动社会主导性价值观的社会化,使这种价值观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所共享,使其主导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进而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将主导性的价值观逐次推进到不同社会成员中去,扩大主导价值观的社会共享范围,逐步提升社会成员对主导性价值观的共享程度,并使社会主导价值观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多元化发展,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刚性体制被打破了,思想理论的价值主导性,遇到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碰撞、比较、竞争和鉴别。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呈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理想信念、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上的层次性、多样性,甚至是差异性和矛盾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建设,不再是通过强制性的政治或体制力量,而是要在尊重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基础上来重建。经济社会生活的多变引起了思想活动的动态多变。但与此同时,思想活动的多变化又带来了思想认识的复杂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反复性、多向性日益突出,主体利益的多变性导致思想认识的多变性。面对这些情况,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为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发挥引领性、主导性作用,而且要为多样化的思想活动和文化需求提供一个价值基础,这就是要建设一元化的社会主导价值观。通过承担文化需求的价值导向责任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思想理论建设才能在价值观的多样化态势下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体现出应有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与实现“引领”功能的基本方式——兼论六十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引领成功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中国生活向导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基石,旨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腾飞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职业学校依据各州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则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进行实践教学。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滕斯(Dmertens)于1974年在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SchluesselQualifikation)的概念,又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简称KmK)于1996年宣布决定在职业学校使用“学习领域”课程,此课程方案由实际职业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与课堂教学经验融合设计成“学习领域”,最终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实施,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

一、基本内涵

(一)概念

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学派的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通过缔结“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手脑并用效果的教学形式[1]。上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学者杨克和迈尔(Jank&meyer)将行动导向教学定义为: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且全面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

(二)特征

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即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等三大能力这一行动目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性地就业于职业工作岗位,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的设计理念,我们将这些具备行动导向教学特征的方法统称为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此模式具备以下四大行动导向特征[2]:一是学生导向。学生作为行动的主体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师仅扮演协调人、参与者的角色,协助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二是全面能力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专业、方法、社会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根本,即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一体化成长。三是自发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强调学生自发地、有意识地处理问题,按照自我意愿唤醒学习动机。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不会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消失,反而会持续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主动积极地学习。四是产品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个可以使用的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产品[3]。此种行动产品主要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演,如角色扮演、舞蹈、歌剧等;二是学生生产产品,可以是铜像、壁报、拼贴画等;三是学生设计学习计划或项目,例如演出、展览、学生家长会、郊游、竞赛等。

二、发展沿革

二战后的德国受占领国教育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呈现“泛智化”倾向[4],基于学科课程结构化导向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战后经济复苏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这种知识取向、弱化技能的职业教育发展引发了整个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讨论。他们反对在职业学校中只针对学生进行单向技能的训练,传授脱离职业实践、“去背景”的理论知识,主张职业学校由“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5];反对单项技能训练,主张让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处理问题。这些主张推动了职业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结构化教学模式转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从时间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导程度两个维度加以表述,行动导向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占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如表1所示。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德国职业教育至今已由培养行动导向的职业行动能力模式过渡到培养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素质模式,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仍主导着教学活动,并将长期存在。笔者的观点是,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在教学方法层面指导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工作过程导向更侧重于学生胜任整个工作过程,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指导课程开发。职业行动能力所包含的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概念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三、方法介绍

(一)教学模式

德国职业界中的工作过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六个步骤进行。但因工作过程的要素,即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等是动态变化的,导致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必须与职业工作结构相适应。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该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以改变学生的行动为目标,以行动为方式,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工作步骤的行动方式[6]。下页表2选取德国的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分析法等五种行动导向职业教育典型教学方法,从特征、行动模式、教学意义和适用教学地点等四个层面进行了说明。以上五种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可大致按照问题提出———准备———进入———加工———评估等五个步骤来进行。在准备阶段,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行动目标,根据项目前提条件、学生先前经验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等考虑可行性;在进入阶段,教师将学生置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中并与学生约定要实现的行动产品;在加工阶段,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协调人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按要求完成课堂任务;在评估阶段,学生先按照分组小结各部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对最终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回顾整个工作过程。

(二)方法选用

德国职业教育学者尤根•彼得(Joergpeterpahl在《培训教学方法》[7]一书中列举了近60种以行动导向理念设计的培训教学方法,根据所侧重的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早期的柏林学派[8]构建了柏林模式教学条件分析图以帮助教师做出取舍。柏林学派认为,教师要从水平维度的教学结构分析和垂直维度的教学因素分析两方面入手,在课前准备好学生所需材料,分析项目存在的先前条件。柏林模式教学分析图详解如图1所示。1.结构分析先对学生的人文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结构分析。例如,在旧建筑物的拆迁课上,人文条件是:有30名学生,其中市内学生20名,市外学生10名;市内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较差;市外学生知识基础功底好,但思维不够积极活跃。社会条件是:教师将旧建筑物拆迁理论课安排在教室内进行,实践课安排在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开展,学生可根据需要与当地的建筑管理局或建筑公司取得联系。2.因素分析以上结构分析的结果制约目标、项目、方法、媒体这四方面因素的选取和使用,且这四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教师不宜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同样的目标;要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项目;依据结构和因素分析的结果,将方法暂选为项目教学法,使用媒体为多媒体操作平台等。因此,笔者主张,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中,可从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确定教学方法:第一,按照课堂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具体的学习内容;第二,依据学生典型的行动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教师需考虑学生当前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和水平,合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需求;第三,根据当前教学条件限制选择教学方法,学习地点、教学器材、时间和经济成本、班级规模等条件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近些年,德国逐渐认识到只有制造业才能保证本国稳固的就业机会,于2013年在汉诺威提出要通过“工业4.0”振兴本国制造业,实现经济新跨越。2014年,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9]。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转型与提升。制造业的转型提升再次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培养具备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稳步发展和有效融合,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因此,国内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目前使用较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10]应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环节中紧密相连,以行动和工作导向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

作者:汪静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wernerJank,Hilbertmeyer.Didaktischemodelle.Cornelsen[m].Berlin:CornelsenScriptorVerlag,2008:315.

[2]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徐磊,熊明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2(3):157-16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2.

[5]易艳明,吉利.德国能力导向职教思想的理论、实践与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55-60.

[6]傅伟,袁强,等.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4):91-93.

[7]Joerg-peterpahl.ausbildungs-undUnterrichtsver-fahren[m].Bielefeld,2015.

[8]prof.Dr.KlausJenewein.ScriptVorlesungDidaktikundCurriculumentwicklung[G].2006:17.

中国生活向导篇4

一、“行动导向”思想的历史沿革

行动导向的学习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16世纪圣路卡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项目教学法”。它继承了17世纪初瑞士德语区的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头心手并用”的教育理念。据我国学者刘良华的研究,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正式的科学研究范式,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原创代表人物为德裔美籍学者勒温,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研究高潮。第一代研究领袖为科里和弗谢,强调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来参加教学研究并改进教学实践,后续研究从美国转向英国。第二代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腾豪斯,主张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他提出了“课程行动研究”五项“过程原则”,指导“校本课程开发”活动。20世纪80年代,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成为第三代领军人物,他们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从事研究。埃利奥特的“师生互动与学习效能研究”强调实践是课程的语言,强调“隐性学习”在具有相对明确目标的教学行动中的作用,强调教学是“反思性实践”与“反思性教学”的作用[2]。20世纪70年代,德国当时职业教育领域采用基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范式,难以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材,因此教育界对学科系统性教学进行了批评性认识,强烈呼吁加强学生实践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下,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界逐渐传播开来,并对整个德国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1.行动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组织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所谓的行动理论,目前普遍认为有三类行动理论[3]:动作行动理论、语言行动理论、行动调节理论,其中动作行动理论对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活动而言缺乏明确的指导意义。语言行动理论认为在知识与行动的交叉处,即在一个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世界里,行动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以行动为目标,而要获取行动赖以产生的知识基础就离不开社会交往和理解。对于设计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特别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方位交流。行动调节理论探究可见的工作行动与不可见的思维活动之间的关系,认为行动的本质特征是调节性,就是当事人根据行动过程中的具体需要进行行动调节,而行动调节就是实现某个行动的目标和亚目标的思维过程,正是这些目标,又称为“心理结构”控制和调节着外在的行动过程。心理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对于设计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强调教学中要包括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实行和自行检查三类循环性活动,要创造出能够让学生自主决定和自我负责的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行动调节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社会性的交往中,由于内在知识结构和外来知识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不断增加或改变的过程。该理论提出了三个关键论断:其一,学习是学习者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的意志自觉和行为自由是接近、选择和解释外来客观结构的前提条件。其二,学习是学习者对新知识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过程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外来客观结构的有机整合的过程。其三,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性活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是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生论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学习观[4]。认知发生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只有在不断交替进行“同化”和”顺化“的过程中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同化”指借助现有的认知结构来解释外来的客观结构并把它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体系。“顺化”指现有的认知结构不足以来解释外来的客观结构,需要改变自身才能理解和接纳客观结构。文化历史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实现的,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最近发展区”指出在学生的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显然存在着差距。对于设计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教学中要正视这个差距,要针对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教师的辅助、学生协作式学习或有指导的学习的作用能缩小差距。

3.行动―经验学习理论

经验教育学发源于德国,它认为在教学实践层面上,经验、行动和思维是学习的三要素。经验是对社会现实的个人化解释。连接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的是行动,行动是指“有目标指向的,其内部结构可以理解的并能够制造出具体结果的操作过程”[5]。学习者通过思维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潘普斯指出:“行动不仅是人们学习过程的起始点和组成部分,从成功的学习将导致新的行动这个意义上来讲,行动也是人们学习过程的终结点”。它对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强调教师要明白学生的行动与思维是不可分开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行动和思维的根本性结合[6]。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内容

1.基本内涵

从外延特征来看,“行动”表示服务于特定目标的系列化的动作,包括物质的、实践性的行动,也包括非物质的、智力性的活动。从限定属性来讲,行动导向的学习重在突出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政治和教育意义,并非强调让学生忙碌地进行学习活动,而是要强调教学所产生的有意义的、理性化的结果[7]。它的基本涵义是: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让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8]。

2.典型特征

杨克和迈尔从七个方面概括了学校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典型特征。

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是全面的。该全面性体现在教学要借助并促进学生包括大脑、四肢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要选择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和结对作业、项目教学、讲述、舞台表演、造型、角色扮演、演练、试验、社会调查等。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第三,行动导向的学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第四,应尽可能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始点,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新的题目和问题,以不断发展其学习的兴趣。第五,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行和评价中。第六,行动导向的教与学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开放。第七,试图保持学生动脑和动手活动之间的平衡。

3.组织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常见的组织方式有:交际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问题导向的学习以及项目教学。

(1)交际教学

交际教学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但交际教学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它阐述了教学过程的交际属性,为设计、考察和评价教学活动和过程提供了新的系统指导。交际教学中老师教与学生学本身就是一个交流或交际的过程,但这种教与学的交流并非是随意性的人际交流行为,而应该处理为系统性、规范化的交流,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如缺乏动机、纪律问题等)所包含的潜在信息进行分析、解码并将其纳入到教学准备之中[9],来减少交际的干扰性。交际教学意在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来突显以学生为导向、合作性、公开性等。

(2)建构主义的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并不是掌握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或信息,而是主体在一个重复发生的过程中对来自被感知物体和真相经验的建构。它影响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学习内容的确定。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可以表述为建构―重构―解构过程。建构阶段教师的任务在于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重构阶段教师的任务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便于学生建构的可能形式。解构阶段,学生需要在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从另外的视角对所获得的认知结构进行新的建构和重构。整个过程中,行动自由和自我决定是学生建构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当教师能够并善于自主行动和自行决定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同样的自主性,师生关系也将由教师主导――学生依从转变为师生共同协商与研讨[10]。

(3)问题导向的学习

问题导向的学习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获得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它包括下列步骤:遭遇困难情境;分析困难所在;把困难表述成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着手解决问题;发现该解决方案中有待改进之处并表述出来;总结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因为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在教学中无需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类似节目主持人,他让学生自行探索,只在学生难以进行,出现危机时才给以指导和鼓励,因此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

4.项目教学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实践性的和接近生活实际的工作活动来设计教学过程,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它一般被分为五个教学阶段:第一,确定项目任务。项目立足于有利于学生获取经验的、包含问题在内的事实。第二,制定计划。师生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计划。第三,实行计划。学生自行负责并逐步加强自我组织、自我负责意识,教师主要发挥咨询和协调人的作用。第四,检查和评估。第五,归纳或成果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很多要求都能在项目教学法中得到满足。

四、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德国教学研究领域,反对“把科学系统性思想等同于教材的系统性”,提出了依据具有“基本性”(学科的基本内容与规律)和“基础性”(形成学生的基本经验)特征来组织教学活动。基于行动导向教学范式的典型的教学方法有:七阶段协作-反思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11]。

1.七阶段协作―反思教学法

该方法在德国文献中是由七个阶段组成的且协作与反思突出了小组活动中的“行动―经验”学习的本质特征。它主要针对职业性继续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需求设计的,也可用于课堂教学活动。该教学法由七个顺序进行的阶段组成:热身准备;现状分析;目标表述;寻找解决方法;选定解决方法;表述学习结果;回归现实[12]。在上述的每个阶段都包含着阿尔诺德所分析的四种情境:确定任务要求;实行小组工作;展示学习成果;反思学习过程。小组工作和学习者的反思是教学组织的两个关键环节[13]。其中,小组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成员是否积极投入;成员的贡献是否具有互补性;活动规则是否有效;对待不同意见是否换位思考。反思行为体现在对行动成果和学习过程的检查中。

2.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引导文(提示性文字或声像材料),通过学习者对学习性工作过程的自行控制,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性工作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项目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包括六个步骤。第一,获取信息。学生通过项目任务工作书了解任务要求,借助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提示性问题与解答提要,理解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要求。第二,制定计划。学生根据提示性问题形成工作计划,拟定检查、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第三,做出决定。学生上交工作计划和成果评价标准,师生共同找出设计方案的缺陷以明确其知识的欠缺,并通过教学进行补充。第四,实行计划。由学生独立进行,教师只在发现错误时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第五,检查计划。任务完成后,根据先前制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自行检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第六,评价成果。学生将工作成果交给教师进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总体而言,学生独立的学习与工作是引导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亮点[14]。

3.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是指按照顾客定单组织学生经历完整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又可被称为“订单式培养”。从完整行动角度出发,完成顾客订单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资讯;设计;决策;执行;控制;评价。另外,还需要从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结构及所具备的教学条件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宗旨,对完成顾客订单的过程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在工作活动的基础上从具体目标、内容构成、工作方法和使用的工具、材料这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活动。

作为一种教学原则,行动导向法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发展和促进了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自我反思和行动调节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确定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从计划到评价的完整学习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分析、及时决断和系统化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打破了分门别类的教学课程结构上的束缚,能够根据行动能力发展的需要,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就教学目标而言,行动导向的学习活动强调“头―心―手”多器官的协调开发,协调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智力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该方法能促进不同专业教师间进行拓展性协作,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整体而言,行动导向教学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有助于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行动能力的同时,形成平等、民主、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KochJohnnes/meertensegon:prozessorientierteQualifizierrung-einparadigmenwechselinderberuflichenBildung.BiBB.Swp5/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pahl,J./Uhe,e(Hrsg.):KonstruktivistischeLernumgebungenin:Berufsbildung.Begriffevona-ZfuerpraxisundtheorieinBetriebundschule.Kallmeyer1998.

[4]赵志群,王伟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报告[R].2006.

[5]aebli,H.:ZwoelfGrundgformendesLernens.1985.

[6]pampus,K.:ansaetzezurweiterbidungbetrieblicherausbilcher.in:Berusfbildunginwissenschaftundpraxis,nR.16,1987.

[7]Jank,w./meyer,H.:Didaktischemodelle.Frankfurtammain:CornelsenScriptor,neuteLektion:HandlungsorientierteUnterricht.1991,s.337-374.

[8]BundesinstitutfuerBerufsbildung:experimenteimHandlungslernen,Videofilm,Berlin.1996

[9]winkel,R.:Diekritisch-kommunikativeDidaktik.inGudjons,H./teske,R./winkel,R.:Didaktischetheorien.HamburgBergmannhelbigVerlag,1986.

[10]pahl,J.-p./Uhe,e.(Hrsg.):Berufsbildung.Begriffevona-ZfuerpraxisundtheorieinBetriebundschule.seelze,KallmeyerVerlag1998.

[11]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研究报告[R].2006.

[12]muller,H.J./Stuerzl,w.:Handlungs-underfahrungsorientietesLernen-einmethodische.

中国生活向导篇5

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育的现状,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小学思品课“开放——连动导学”教改实验。

所谓“开放”,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联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育人网络。所谓“连”,就是知识的沟通,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知识结构,使单一的教学活动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形成和发展社会。所谓“动”在于学生动起来,让枯燥的死知识“活起来”,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活”起来。所谓“导”,就是导行,按照课文蕴含的观点,提出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所谓“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向课本、向家庭、向社会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在道理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提高文明素养。

一、实验目标

建立“开放——连动导学”的教学体系。此项实验是以“开放”为指导,以“喻理”为基础,以“导学”为中心,以“方法”为主线,以“连动”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争取学生的敬重。必须认真思考思想教育活动的阶段组织实施工作,增长教育才干。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学习诱导,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养成习惯,升华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基本框架

中心沟通(主题教育)

││

─连├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学

开││(系列教育)(各科渗透)││

放│发展沟通(迁移扩展)│育

放│课内活动│人

─动││导

社会实践

2、操作方法

以“开放”为指导,以《思想品德课》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以“连动”为手段,小学德育工作是使小学生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活动,利用《思想品德课》,通过中心沟通即确定教育的主题;通过纵向沟通即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突出主题教育;通过横向沟通,即各科教学拓展主题教育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导行反馈;通过发展连动强化主题教育,即迁移——导向行动;扩展——升发境界,通过“学”中“导”、“导”中“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中心沟通,就是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纵向沟通,就是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解、内化,加深理解,体验情感。横向沟通,小学各学科协调配合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深挖内涵,深化主题。发展沟通,通过以上各条教育途径相互联系,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品行并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强化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品行深入发展。

三、实验运行机制

我们建立了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具体由团队及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实施的运作体系。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十大教育主题及其各年级施教要点体系,以及教育评价方案。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开放——连动导学”的备课、上课、系列活动的全程设计,形成了各学科教学协调配合,导行反馈及效果检测的运作方法。

1、实验的教育内容系列

我们根据思品课的内容确立了十大教育主题:①热爱祖国;②热爱中国共产党;③热爱人民;④热爱集体;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⑨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对这十大教育主题,我们设计其具体内容和各年级的施教要点。

例:热爱祖国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关于祖国的标志;②关于祖国的自然常识;③关于祖国历史和现实的辉煌成就;④关于祖国近代的灾难和人民的斗争;⑤关于祖国发展中的困难;⑥关于自己对祖国的责任。各年级的施教要点从了解祖国、激感、引导实践三方面来规定。

一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首都、国歌、国庆节,认识国旗、国徽、队旗。②激感: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情感,初步的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升国旗奏国歌时能立正、脱帽、敬礼。

二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祖国的重大节日,认识祖国版图和五旗一徽(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和国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②激感:热爱家乡、班级的情感;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尊重国旗、国徽和红领巾,学唱国歌,升国旗时奏国歌时自觉立正、脱帽、敬礼;积极参加庆祝国庆节的活动。

三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了解班级和学校;知道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和民族英雄,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中国人民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感:初步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爱和伟人的情感。③引导实践: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做到肃立、脱帽、行队礼;热爱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为学校、街道(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学好功课,争取做一名好队员。

四年级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各族人民要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了解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与成就;知道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四化。②激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③引导实践:有报效祖国的愿望,初步懂得理想的实现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好队员;积极参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各种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

五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了解一些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知道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好;知道一些祖国在解放前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业绩;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和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爱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③引导实践: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国内外大事,学习做祖国的小主人;积极参加家乡建设的公益劳动。

六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程,同时知道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还很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知道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祖国的领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心愿;知道在祖国改革开放中,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知道当前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②激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爱国的使命感。③引导实践:关心祖国建设,初步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以主人翁的精神学习、劳动、锻炼、生活;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的思想。

2、评价方案

十项内容中每项内容分值为10分,并再根据各项要求分解分值。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大分值,由班主任、科任教师、辅导员进行随时观察考评,评出最后得分。知识掌握占总分的40%,笔试与口试结合。各项指标综合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差”。对学生的德育考评重激励,对优良学生给予鼓励,并指出不足,对差生给予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实验过程

教育过程包括备课、上课、活动设计、各科渗透、效果检测、补救提高。备课首先确立中心教育内容。如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首先教师要明确内容结构和要求,明确年级施教要点,培养学生什么习惯,采用哪些方式,开展哪些活动,效果检测的方案。上课,根据中心教学内容和计划施教,注重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围绕中心教学内容,安排设计突出中心教育主题的系列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花架子。深化中心教育,与其它学科协调,渗透主题教育思想。效果检测,按年级施教要点进行检测,不提高标准,不降低要求,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补救提高,对中差生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提高认识,培养习惯,对优生可适度提高要求,使之得到升华。

四、实验成果

此项实验成功地把思品课教学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向性,达到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实验提高了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老师懂得此项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改革目标、改革设计,形成较科学、完整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体系,并能机智地对学生进行系列的养成教育。在全区《思想品德课》教案展评中,我校囊括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取得南充市二等奖,代表全区出席了省德育研讨会。

中国生活向导篇6

20xx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一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我校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和抒写感言寄语、网下清明祭扫等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各班级通过班会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微机课以及发动能上网的同学和父母在家一起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等祭奠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学习英模等事迹,寄语留言,表达心声,抒发自己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三、开展“祭扫革命烈士”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发动同学就近就便到附近的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培养爱国情感。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祭奠共携手”志愿者活动。

学校中国年级成立“文明祭扫志愿者”活动小组,走进家庭、社区宣传倡导用种植草木、敬献鲜花、清扫墓碑等文明形式和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新型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引导家庭亲友、社区居民不乱烧香烛、纸钱,不随意在街头、社区、公墓外、林地等处焚烧丧葬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认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保护环境,为倡树健康、文明、环保、平安的祭扫新风当好义务宣传员

20xx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二根据区教育局通知精神和行者中心小学的安排,现将我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网上活动安排

由信息技术课教师组织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专门网页,向先贤先烈献花、抒写感言寄语。活动过程中教师摘录了学生的优秀感言,并拍了照片。

二、组织网下实践

1、少队辅导员的演讲让队员们了解到:是先烈们的勇敢精神,造就了我们下一代的光明;是先烈们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成为了幸福的华夏儿女。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当继承先辈的良好传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英雄的足迹,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底。

2、进行了“清明节,说清明”板报比赛。加大宣传、学习力度。

3、4月2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各班布置了教室,以“清明节祭英烈”为主题召开了一至六年级的班队会,同学们进行了“先烈故事我知道”故事宣讲活动。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均能认真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之情。

总之,本次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了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缅怀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正确意识,也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了一定作用。

20xx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三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根据市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东莞xx镇xx各中、小学校清明期间开展了“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以表达对先烈、先贤和先人的敬仰之情。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中、小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和电子显示屏对全体师生进行了广泛宣传,宣传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他们的丰功伟绩,进一步营造祭奠英烈,缅怀英烈的良好氛围,并结合当前镇港社会环境和学校实际布置任务。活动得到了各中、小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各校均能在清明节前后积极地开展了祭奠英烈的活动。

二、正确引导,网上祭奠

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各中、小学校通过在网络上收集相关信息,更进一步地了解到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百折不饶、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顽强拼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加深了同学们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各中、小学校利用班会课时间、高年级各班的信息技术课时间以及其它的一些空余时间,由班主任、信息技术老师安排同学参观访问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在网站上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纷纷通过网络平台祭拜革命先烈,向那些为今天的和平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献花,并以真情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进行《向革命烈士学习》国旗下讲话。各中、小学校在晨会上进行了《向革命烈士学习》国旗下讲话,让学生了解先烈们的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引导学生应该从爱校、爱家、爱父母、尊师、团结同学做起,从小立志成才,好好学习,从每一件平凡小事做起。

2、班会传敬意,寄语表哀思。各中、小学校要求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年龄实际,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革命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先烈们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同时引导同学们积极发言,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

3、以“墙报”形式开展缅怀先烈活动。在清明前夕,各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活动中,各小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求每个班级(中队)都出了一期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班报,每个班(中队)的黑板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龄段反映了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决心。

中国生活向导篇7

关键词:导向系统;新动力;新理念

一、前人对导向系统设计的研究

Sign导向系统设计属于新兴起的综合、交叉性学科,从我国城市现存的情况来观察,大多数空间中导向图形符号的使用率相当低,多数被人们所或略,并没有做到对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的符号进行理性合理的设计和运用。与西方大数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导向系统设计图形研究还非常落后,在上世纪90年代,通常只是把导向符号、图形设计浅显的认为是“标志”设计的一种,大多数也都是采用标志符号的理念去定义,道后期,开始对“标识”进行规范的定义,设计行业开始认识到这类“标识”图形符号的重要性。到20世纪初,导向设计才开始被重视,才逐渐诞生,导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兴的阶段,导向设计也开始成为专门的设计方向得到更多的研究和承认。

从我国的城市现状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重视导向系统的设计,在一些大城市还是有不错的导向系统设计的出现,导向系统的设计部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便捷人们的出行活动,也能起到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作用。

二、sign设计系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导向设计系统的出现,如:公园、商场、动物园、办公楼、校园、机场、公路、高尔夫球场等公共场所都有导向设计的应用。导向设计系统被细化为:办公建筑环境与标识系统、文化性建筑环境与标识系统、商业建筑环境与标识系统、交通建筑环境与标识系统,这些都自爱我的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城市导向设计系统在城市中起到的信息传达的作用,这个城市信息传达事业是一个非赢利的公益性事业,城市空间信息传达事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城市空间信息免费服务的事业。城市空间信息环境中sign的价值在于:将城市的各种功能信息转化为声音或者视觉的符号―sign,用sign来为人们在城市中的各种生活行为提供必须的信息支援。

办公环境中的标识系统是要求标识初建筑物体在垂直、水平交通环境系统中组织状况,消防疏散信息道的分布位置等信息的传达。包括一些基本功能要求的标识、办公环境内部各部门组成情况的标识、表现办公建筑环境整体风貌的标识,办公场所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标识首先考虑的是人员的交通组织,重点是在系统标识上要设计的简单些,让人们能很快了解到出入口,保证疏散的迅速性。

我们就拿西安的大雁塔广场和上海的地铁做为例子,来看看这两个城市里,大家是怎样用运用导向系统,运用导向系统来展示城市的文化和特色。西安大家都知道是唐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了十三朝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韵味,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古城,这样的城市要让初次到来的人们了解自己,那就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导向来展现,要展现一种唐代文化的风韵。

商业环境与标识系统的要求就是在变化与整齐相互结合,这样是因为每年每个季度都会有新的商品和新的潮流,但是每个区域的划分不容易变,这样就要求变化与整齐相结合。

在我个人所去过的城市和我现今所居住的城市状况,国内不同城市的导向系统设计都同样存在着大同小异的问题,并没有体现出城市文化和区域特色的设计运用,都处于城市信息载体的形式比较单一,导向系统设计的形式与选材上没有与城市整体景观规划设计相互协调,人与城市导向系统信息传达存在一种疲劳、被动、焦虑、迷茫、混乱等不和谐的发送和接受状态。

三、sign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人与人的沟通

当我们人类之间没有语言和文字的时候,我们用图形符号比划,表达人类之间想法,相互交流。在当今世界也同样的需要这种人与人之间语言不通的图形符号来沟通。当我们去一个不认识的地方,我们需要导向系统的指引,这个就要求导向系统中的图形符号也是我们所能理解和识别的,内容这样就使得我们很容易的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知道该怎么去与当地的居民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二)地域往来

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地域差异大,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土人情、城市间居住布局和城市规划的不同。我们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往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对于人们之间的人文差异,对于一个初次到来的外地人来说,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布局就使从城市导向系统和公共场所的导向系统,导向系统设计的完善是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地域间的往来。增强了地域间往来,推动或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国际交流

如果是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机场,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所处环境中的导向系统来到达他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如果导向系统不能清楚的传达信息源,就会出现交通组织混乱的效果,本来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事情,可能会导致浪费过多时间在目的地寻找和交通组织上。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中,国与国这件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往来人数也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赏也成为当今的一大交流项目,对于国际化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就得在语言和文化不同的前提下,发现国际交流的媒介,这些都是在我们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中体现出来。

四、结语

在我国,从城市的现实景象呈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导向系统图形符号使用随意、混乱,没有做到有组织的导向系统设计工作,没有合理的组织和运用图形自身所能传达的信息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城市公共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交通的复杂拥挤,人们开始重视城市sign的设计。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急速发展的状态下必将协调这种不和谐的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新动力,成为完善城市结构的重要方法。

这些措施体现出城市导向系统在城市发展和城市风貌的体现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向系统图形符号设计得到了重视,从而逐渐的形成了有组织有规律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城市导向系统图形符号设计还处于比较肤浅和模仿的阶段,从而空间sign导向系统图形符号的中国特色化研究任务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浅析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的发展及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2008.

[2]亲冢智.北台持饕休fr鲋市^隔c定位分析[J].^光研究w螅1992.

[3]周曦.孟兆祯.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因素的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1.

[4]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生活向导篇8

全面树立党中央权威

——《治国理政》读书心得

**

地勤服务有限公司纪检监察审计室副主任

按照股份公司年度读书任务总体部署,我认真阅读了《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一、三、五、六、七章。在治国理政新的时间中,以为主要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或中国方案。

细读治国理政宝典,结合实际工作,本人对第五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第十一节总书记2016年12月26日-27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作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重要讲话感触颇深。在讲话中,指出: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只管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央政治局

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党政治上的明白人。通过学习关于“四个意识”的重要论述,我深刻认识到,增强“四个意识”

全面树立党中央权威。

一、正确认识“四个意识”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正是要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充满生机、充满朝气,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必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崇高理想信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严峻挑战,面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艰巨使命,只有**、继续前进,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我们党才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可以说,增强“四个意识”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四个意识”是统一整体,为的都是确保全党方向和立场坚定正确,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确保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队伍整齐有力。怎样体现“四个意识”?如何检验“四个意识”?首先就要看是否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团结在党的核心周围;就要看是否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只有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有力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有效应对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强化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伟大事业需要坚强领导核心。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明确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人心齐、泰山移。”全党向中央看齐,保持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毛泽东同志说过:“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好新的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今天,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四个意识”强不强,不是抽象的,体现在一言一行;不只看表态,更要看实际行动。把“四个意识”转化为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切实行动。坚持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坚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我们就能更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不断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国有企业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放松。

1.在国有企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必须要坚守政治方向不动摇,自发自觉地向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对党绝对忠诚,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就必须要牢牢抓住坚决维护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这一根本,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夯实企业各级党组织基础,发挥好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必须要认真履行好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发挥好国企“六种力量”。

中国生活向导篇9

关键词: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终身体育

体育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反映了该时期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判断与选择。对我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进行辩证分析,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发展的总结,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已经逐渐摆脱了政治为主导的影响,逐渐回归体育运动的内在要求层面,以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为要务。

一、体育价值取向的概念与现代体育的功能

人类活动都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价值取向本身属于一种价值理念,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个体具体的价值立场和观点。体育价值取向是指主体根据体育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因、信念和标准。[1]体育不仅是人类自身的专门活动,能够满足人类身体发展需要和精神需求,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的特殊价值追求活动。体育领域的价值问题在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和目标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竞技体育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以竞争为手段,通过某种体育项目挑战以促进个体实现超越自我的过程。体育价值取向蕴含的理念和竞技精神,体现了体育的深刻内涵。体育价值取向体现了体育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受主体和客体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导向、教育、激励的功能。现今时代,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体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对当前社会个体来讲,体育价值取向引导个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整个社会来讲,体育价值取向能够引导社会塑造良好的主流价值观,促进公平竞争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讲,价值取向对体育消费、体育市场起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进行积极健康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价值取向具有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对文明健康生活的倡导,是进取拼搏精神的写照,对健康意识的传递。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价值取向的教育价值更为明显,向学生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倡导人们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体育价值取向具有激励功能。当前体育价值取向激励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个体发展的前提,现代体育教育价值重视人的发展。体育价值取向发挥着“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二、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

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和沉淀。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紧跟时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而发展。

(一)由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转变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由原始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的流变。原始狩猎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实现了分化过程,但仍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满足自身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竞技体育包含跑、跳、投掷等简单形式。到农业自然经济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自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行为导向更加趋向于群体化。这一时期的竞技体育逐渐意识到个体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仍较为狭隘。当进入社会工业时代,个体的价值也备受重视,主流价值观上更加注重个体主体性的重要地位。[2]在这一时期,竞技体育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代表,强调公平、公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人们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有积极作用。

(二)由工具理性向以人为本转变

竞技体育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中华竞技体育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国竞技体育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思想和错误的价值取向,如商业化、政治化、功利化等。这对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竞技体育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竞技体育今后发展的大问题。如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满足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保障其持续发展值得探讨。突出强调社会需求的“工具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理性价值取向的弊端日益暴露,金牌至上、举国体制、盲目崇拜等取向是与体育精神相违背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提出是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该价值取向指导下,要求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作用。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的明显加强,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对于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现代竞技体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竞技体育机制,以形成国家和竞技体育的合力,这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规律与要求的。推行竞技体制改革,坚持科学价值取向,摒弃金牌至上的功利心理,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主体的体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与发展。

三、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

(一)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拥有相同的本源,在本质上看二者是关系十分密切的文化种类,拥有许多共同的特质。首先,表达方式相同。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是依靠肢体语言,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都具有比赛倾向。竞技是一种体育精神,学校体育教育中同样蕴含这一精神。最后,价值目标相同。现代竞技体育坚持以人文本,学校体育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根本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经历多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体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均有差别。首先,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而竞技体育更加注重“竞技”,具有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其次,教育对象不同。学校体育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竞技体育以少数运动精英为主体。最后,训练方法、时间、内容等均有不同。学校体育受时间限制,体育教学内容也以娱乐和引导为主。竞技体育的训练内容更专业,训练强度大,是针对运动员的系统训练。

(二)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伴随历史的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也为国家建设服务。20世纪60年代,结合国内形势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学习技术与发展体质之争。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发展也面临改革。进入21世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成为学习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个性化发展取向。学校体育教育要求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相符合,探索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和教育理论的方法,以期实现价值取向的利益最大化。现代教育理念主张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育学科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理想选择。体育课程资源选择越来越具个性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生开发的个性化的体育项目,甚至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爱好。其二,终身化发展取向。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培养,鼓励学生的特长发挥,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教育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影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因素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尊重人、以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要宗旨,学校体育教育除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外,更加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灌输。全面分析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是确定价值取向选择的依据,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环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愈来愈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运动精神,传递正能量。政治制度因素。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国民的身体健康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政治制度要求学生体育教育价值应坚持多元化的目标,强调学生个体中心地位。[3]经济发展因素。经济水平提升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人们更趋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运动成为时尚潮流。学生的体育教育价值也发生着转变,许多学生将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来培养。民族文化因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学生体育教育价值也必然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竞争精神、以德为本的务实精神,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选择。

四、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引导

虽然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开始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观点认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和阻碍。为此需要我们根据合理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原则,结合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情况,创新与继承,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一)遵循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趋向

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发展的两大趋向。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社会的发展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5]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教育自身价值的实现体现在其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顺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其次,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体育教育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价值也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二)发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第一,促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竞技体育的发展流变,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对人们养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等品质有积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可结合竞技体育精神,发挥竞技体育的激励、引导和教育功能。开展学校运动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竞技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发挥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殊作用,树立学生健康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程对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现代课程以科学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为基本取向。[6]学校体育应明确育人目标,发挥课程在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第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有力保障。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着该校的教育文化价值,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校园文化建设可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教育管理理念、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实现。综上所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反映了当时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判断与选择。辩证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正确取向的树立。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导向、教育、激励的功能。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体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应从“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变,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传输给学生。

作者:王党生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苗志文,张帆.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7):125-126.

[2]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教育出版社,1996:178-184.

[3]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7.

[4]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22—25.

中国生活向导篇10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书育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81-02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由14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科姆首创。牛津、剑桥大学用这种育人方式培养了无数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在教育领域赢得了相当高的评价。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也曾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产生最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展开来”。可见,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品学兼优、专业水平高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及心理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

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摸索和调整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已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以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但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经验不足、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等原因,导致成效不佳。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我国尝试性的一种本科生培养模式,还亟待深层次探索与思考。

1我国高校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1.1学生现状的需要及学生的愿望和呼声

(1)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求学期间父母包揽一切事务,学生自理能力欠缺,心理脆弱,离开父母难以适应独立生活。

(2)从高中的紧张进入大学的轻松自如让众多学生无所适从,可能会打破部分学生对大学的美好向往,不免心理失落。

(3)面对陌生学习生活环境,可能会难以适应,所学课程和以往相比完全不一样,学生对专业及专业课不理解或一知半解。

这些现象需要老师指导,包括心理指导、专业介绍、制定学习计划、帮助规划大学生活等,让学生有独立的、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问卷调查中,75%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很有必要,72%的认为帮助很大,17%的无所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极力赞成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希望导师在学习、生活、未来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他们渴望良师益友。

1.2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陷

辅导员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生活、考勤、就业指导,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辅导员负责的学生很多,有的多则超过200人,而且辅导员多是人生阅历尚浅的年轻教师,管理起来力不从心。老师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满足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再加上本科生自1999年的连年扩招,规模一再扩大,师生比例严重下滑,师生交流机会越来越少。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或以为没人管而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混大学,或进入大学没有追求目标等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活能力,不利于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高等教育的目的。而本科生导师制则能弥补这些缺陷。

1.3完善高校学分制的必然要求

学分制下,学生可根据专业、就业、个人爱好、兴趣等自由选择选修课程。但选修课程范围广、种类多,致使有的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跟风性,课程学起来有可能半途而废。若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兴趣或考虑将来就业等原因进行有针对性选课,这样才能把所选课程学好,也促进学分制落实到实处。

1.4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纽带

长期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辅导员负责思想教育,不管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也可能不懂学生所学专业。老师只管课堂灌输,下课走人,不问学生掌握情况,更不了解学生思想状态。造成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严重脱节。而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科研能力、成熟理性的判断分析能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还学到做人的道理。

1.5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必然会造就思想道德高尚、意志坚毅、人生价值观正确、有理想有抱负、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的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这正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

2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内容

2.1思想指导

导师可以辅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互动时,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因家庭、爱情等产生的阴影,扫除心理障碍,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大学集体生活中,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受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有可能养成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惯,不思进取,痴迷钱权;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承受能力差,甚至出现意外事故。这些现象屡见不鲜,都需要导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健康、自信、充实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2.2生活指导

导师辅助辅导员教会学生如何独立生活。大一新生进校时,最常见的壮观景象就是学生的父母和七大姑姨前呼后拥地一起送新生入校,帮学生办好一切手续、铺好床、打好开水,有的家长甚至参与军训、继续陪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导师制下,导师可以教育学生端正生活态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指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同学,尊敬他人,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不攀比,勤俭节约,还要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恋,荒废学业。

2.3专业指导

导师应向学生介绍专业方向、专业课程、专业的前沿问题,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专业发展前景等有深刻认识。专业指导还包括专业选课、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参与科研、相关的专业竞赛、专业技能考试并获得证书等,帮助学生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导师的专业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在导师指导下,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和前沿问题,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研究生生源。

2.4就业指导

面对今天的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需要导师加以引导,明确学习目标,防止松懈和懈怠情绪。针对大四学生,导师应向学生足够详细地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行业态势,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为择业就业做好思想准备。指导他们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擅长的职业或自主创业、考研、出国。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让学生明白,就业不是一次性的,可积累经验多次选择。

3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措施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刚刚兴起,实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1)导师忙、缺乏经验等。导师本身有很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学习任务,这些就占用导师大量时间。导师还要照顾家人、出国等事务。(2)学生课程多,或准备考研等占用大量了时间。(3)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导师介入。学生的不主动、导师的繁忙造就师生在时间上得不到交流的保障。(4)经费不足。(5)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比如师生沟通交流一学期至少几次,是否纳入教师考核、激励措施等。

3.1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政策和制度建设

实行学分制+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建立一整套从导师的选拔、聘任、管理到绩效考核、监督激励等等一系列完整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并提供相关配套设施。

3.2导师的选拔和配备

根据本校师资力量,选拔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和尊重学生、科研能力强、中级职称及以上或硕士学位及以上的老师担当本科生导师。如果师资力量不够,可聘请退休的老教授出山发挥余热,也可选拔优秀研究生或鼓励具备条件的行政人员、实验室人员担任低年级导师工作。建立本科生导师梯队,不同年级配备不同导师,一个导师指导3-10名学生,低年级侧重配备思想、生活指导导师,高年级侧重配备专业、就业指导导师。

3.3双向选择

通过师生通过双向选择、院系调配来确定本科生导师。导师手先要申报计划,包括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所需学生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基础、志愿、爱好和特长选择导师。没有选导师的学生由院系调配。不同导师根据不同师资条件、学科、专业不同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也不同。

3.4沟通与交流方式的转变

学校实行导师制前,应向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使得导师、学生都明了导师制的宗旨,清楚学生的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就业等都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容。学生、导师、学校三方互动。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多元化,如当面指导、课堂、座谈会、网络聊天群或网络讨论组、博客、视频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指导方式更能受到学生的青睐,取得的成效会更好,师生关系会更密切。

随着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广,我们相信它能将“授业”、“解惑”做到深处,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能加大本科生培养力度,能指导学生学习成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为国家、社会、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虽然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政策和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很快就成为我国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2]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8(8).

[3]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8(9).

[4]李晓阳.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与转型[J].江苏高教,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