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见闻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53:18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1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一来临,大家就都早早的从被窝里爬出来,喜气洋洋的去值办年货!那么春节优秀作文7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春节优秀作文7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春节优秀作文700字一以往的春节都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团圆饭和放鞭炮过的春节,今年就与众不同了,我和爸爸,妈妈、去菲律宾的长滩岛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心情非常的激动,也生怕自己过不了安检,所以过安检的时候非常小心,结果终于通过了安检,坐上了飞往长滩岛的飞机。经过四个小时的漫长旅途,我们终于到了卡里波机场,经过一番繁琐的入关程序,我们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后终于看到了大海,最后我们坐了十五分钟的螃蟹船就到了我们梦想已久的长滩岛。因为我们是早上到的长滩岛,所以天空特别明净,空气也特别清新,长滩岛的美景是菲律宾两千多个岛屿中最美的一个岛屿,那里的蓝天白云和一碧如洗的大海成了长滩岛不可多得的风景。长滩岛的沙非常的细,脚一踩上去就像软软的棉花一样,所以也被称作棉花岛。

经过一下午的休整,第二天我们就跟着导游出海做浮潜和钓鱼了。船儿徐徐驶离岸边,只见一排排亚热带树木舒枝展叶,苍翠欲滴,沿岸而筑的一栋栋别墅造型奇特,外观漂亮,门前屋后都有花草点缀,远望去,恰如一座座花园式的城堡。不一会我们就到了长滩岛的南面,海面被刺眼的太阳照的波光粼粼,海面的颜色从淡蓝变成深蓝,紧接着我们就到了钓鱼的区域。我们开始钓鱼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大海上钓鱼,非常好奇,海水清澈见底,坐在船上还能隐约看见海底的水草和珊瑚石呢。然后我们还去浮潜区域浮潜,每个人都穿上救身衣带上浮潜用具,我一听兴奋极了,结果被一同前去浮潜的人闹着说有海蛇给吓了回来!

第二天上午我和爸爸又去坐了降落伞,在离海面1百多米的高空中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了一样,而且从高空中看长滩岛就像一块碧玉一般。下午我们还去坐了香蕉船,香蕉船在海面上驰骋,真是自由快乐啊!晚上我们全家还去了当地最有名的美食一条街“dalipapa”(我们笑称这名叫:打你爸爸)吃海鲜,这里的海鲜新鲜又便宜,我们吃的可开心了!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而且玩了很多以前我不曾玩过的水上活动,真是一个快乐而且不一样的春节啊!

春节优秀作文700字二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

我总以为只有到过北方过一次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儿。不说别的,单是这颜色上就比别的地方正宗。不知是不是天公也想一览这北国风光,在东北,过年前通常会下几场雪。于是在除夕这一天,白雪覆盖着整片大地、屋顶。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杂色不同,北方过年的底色是绝对纯净的白色。这时,不知道从哪家开始,整个村子都开始披红挂彩,通红的大灯笼,闪亮的小彩灯,烫金的红春联,映着白雪。不知这北方的人们是否学过时装设计,怎就知道红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搭配,怎就将大地打造的如此俏丽多姿?

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

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

春节优秀作文700字三一句句问候划过耳畔;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片片彩霞构成春节的美丽画卷。

春节一来临,大家就都早早的从被窝里爬出来,喜气洋洋的去值办年货,走到大街上,更是热闹的场面:大姑娘、小媳妇、大婶大妈,三个一帮,五个一伙,有说有笑,人人都是面带笑容。小贩的叫卖声,人们的欢笑声,汽车的鸣笛声,声声都透着年的声音。手里提着大包小裹的“战利品”,弟弟,妹妹们左点点,右指指要买零食和玩具,嘴里还一直说个不停,身上穿着红色的新衣,活像年华上的童男童女。

春节的红包**也是接连不断,全家人手拿手机满屋子找福字,谁要是扫到敬业福就会一蹦三丈高,小孩子们满屋子乱跑,弄的大家在找福字的路上迎头相撞,人仰马翻,之后坐在地上哈哈大笑。春假晚上,全家人纷纷打开五福红包,迎来新年的开门红,画出新一年的简笔画。

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更是让人赞不绝口。一大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嗑着瓜子,看着这精彩绝伦的春晚,滑稽有趣的小品,使大家捧腹大笑。红色的礼服,金色的灯光,富有画面感的诗句,点缀着春节联欢晚会,也彰显着中国的美好传统,幸福、愉悦、热情、美满交织成一幅中国的传统水墨画。

抬头望着黑曜石般的天空,竟然仍有五彩的烟花绽放,和家人一起仰望,一起看烟花落幕,春节的空气中都充斥着幸福的味道,天空巨大的花海里放映出一点一滴与家人、朋友组成的画面,他是最珍贵的新年礼物——一幅连环画。

这春节的一幕幕场景,都是最美好的瞬间,春节的美丽画卷上有它的修饰,一定夺目、光彩照人。去年的点滴还历历在目,就让它们与春节的画卷在花海中彰显出中国的独特吧!

春节优秀作文700字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一定要放烟花。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21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20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春节优秀作文700字五今天,我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特别有“年味儿”的饺子,我想:20_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特别好运,特别有收获。门外,吹来寒冷刺骨的冬风,世间万物都已早。

农历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家家户户做好年糕、晒好腊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2

冠名单位是安徽威龙三农集团。

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2009年5月到9月陆续刊登征文。10月国庆之际,在报业集团新闻大厦隆重颁奖。

征文内容:反映我省“三农”工作成就的调查报告、典型报道,进一步搞好“三农”的建议意见等。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宜,一般不超过4000字。

征文奖金:征文面向全国,重点是涉农领导部门、新闻媒体、经济研究和高等院校的作者。选择优秀文章在省农网和《新闻世界》杂志刊登,发给稿酬。获奖者给予重奖,扩大影响。初步定设立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200元。特别奖若干。

征文评委:省农委、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和人民日报、新华社高级记者作为征文评委。

征文投稿地址xwsj@2004_163.省略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可读性?农业新闻报道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记者应该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使“三农”报道具有接近性、人情味、趣味性等特点,在农业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方面下功夫。

一、认真学习农业理论知识,了解农业的客观规律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任重道远,对报道“三农”的记者而言,透彻地研究农业政策和深入地研究农业经济理论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了解了农业理论,才能让自己做的报道不讲外行话,富有生命力。

二、广泛开拓新闻源,提高新闻敏感度

在传统的农业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主要从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新闻的枯燥、抽象、呆板。而新闻源的开拓,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提高,可以使记者发现更多有趣的题材,采写具有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三、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写农业新闻,提高可读性

社会新闻通常具有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受众也喜欢。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按这种思路入题来写农业新闻,可改变“‘三农’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

四、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三农”报道的可读性,拉近受众与新闻的接近性,内容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要说明的事物及概念更加生动、形象,报道也就更加贴近受众,可以把新闻报道“活化”了。

五、“三农”新闻报道的角度要符合农民的接受美学

“三农”新闻的对象主体是农民,所有采访和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农民喜闻乐见的,要给人以亲切感、贴近感。新闻的切入点一定要平实易懂。记者应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切身感受他们的困难,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呼声。

2006年,安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为期五年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首战告捷:实现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如今俺们庄户人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种地不但不交‘皇粮国税’,政府还给俺补贴,政府的补贴就是对俺们农民的体贴,俺们再不使劲种地,真是对不起政府了!”曹店村53岁的农民周广彬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如果不深入田间地头,这些地道的农民语言是难以走上报纸版面的。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通俗性?

一、报道内容务必通俗易懂

记者在报道农业新闻时,对专业技术名词、术语必须做好“翻译”工作,用通俗的语言,讲出通俗的道理,以此来弥补行业不同带来的阅读障碍。

对业务性较强的名词、术语用巧妙的解释或俗称。中国农民有9亿多,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基层干部的知识素养也不是很高,业务性很强的专业术语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在说天书,农民不明白记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在潜意识里抵触。但如果把专业术语转化为俗称或简化成其它巧妙的解释,就会让人“一目了然”。

二、转变写法,贴近农家,解决好“三农”报道形式问题

“三农”报道的主体既然是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那么“三农”报道的形式,也就需要适合这些读者的口味,让他们读得下来记得住。比如:在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王化东时,当谈到夏刘寨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时。我详细地描写了记者和一个农民的对话。

“这果树要上化肥农药吗?”

“既不上化肥也不打农药。”

“没有虫子吗?”

“虫子都让鸡吃了。”

“鸡?哪来的鸡?”

见记者瞪着疑惑的眼睛,村民李爱云指着不远处的红房子说:“那不是我们的养鸡场吗?这点虫子还不够吃呢。”果林深处的红房子,那是夏刘寨村的养鸡场,更准确地说,那是土麻鸡“休息”的地方。

站在一旁的王化东,说到养土鸡,他来了劲:“当地的土麻鸡拿到山上来放养,要不了几天,就能在果树上飞来飞去,鸡把害虫都吃了,我们的果树就不要打农药;鸡粪又可以肥田,增加果园的有机质;我们养的鸡都是土品种,不圈养,不投饲料,满山找虫吃,找野食吃,肉嫩味鲜,一般的鸡只能卖到三四块,而我们的土麻鸡要卖到七八块钱一斤,逢节假日就能超过十块。”

这个特写式的细节,比较传神地道出了夏刘寨村生态农业的做法,也指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农民看了,既有趣又好学。

三、要用农民喜欢的形式,宣传“三农”政策

如何把政策通过最适当的形式让农民了解,并且能记下来,是“三农”报道的难点之一。除了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采用精心制作标题、散文化写作、故事化叙述等手段外,还可以尝试用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来宣传“三农”政策。如编写一些农民读者喜闻乐见的山歌、顺口溜等。

如在《百姓眼中的新农村》一文中,笔者写道:走进村口,我们的心绪顿时收紧了。77岁的老支书陈世明一见到记者,就来了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条路、两排房,厕所靠厨房,门后一个臭水塘。”陈大爷说,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村里的环境卫生几乎没人过问。沿着村里的小路往里走,一路看去,草堆、猪圈、垃圾随处可见。短短的一句顺口溜,形象、贴切地刻画出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通俗易懂。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3

只有导语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观众才可能有耐心把整条新闻看完。因此,电视新闻导语是最费心思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出彩的部分。

电视新闻导语写作要点

1.凸显“新鲜”。

电视新闻要体现出新闻的“新颖”、“新鲜”来,也就是电视观众认为的亮点,要把新闻中的亮点、新鲜点写到新闻导语中,而且这个“新”、“亮”要突出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把关键性的“点”显现出来,激起观众的好奇和兴趣。需要强调的是,何时是指最新的一个时间点,即常说的最新动态。

2.简明扼要,立足于“短”。

电视新闻导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凝练的字句,把新闻中最精彩最重要的点凸显出来,力求一语道破新闻主题。记者不能像写小说或者记叙文那样铺开来写,同时又不能因为忽视了细节而导致留给观众一个“不知道新闻说什么”的印象。

3.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活泼。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一个区别在于,电视除了文字、画面外,还依赖于声音传送,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不能忽视观众的听觉感受,要把电视声情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表现出来,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导语,在贴切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同时,让观众倍感亲切,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

电视新闻导语几种写作手法

1.悬念式导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导语中避开直接交代事实,而是利用新闻本身来设置一个“谜”,引起观众的兴趣、好奇和思考,然后再在正文中揭示谜底,让观众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这是一种在电视新闻中常用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新闻导语写作模式。

2.叙事式导语。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事件,将索然无味的新闻事件进行故事化处理,增加其趣味性。这是现代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趋势。故事化的新闻当然也就要求新闻导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叙事”,让导语会“叙说”故事,打动观众,吸引观众注意力。这样的新闻更加显得生趣盎然,让观众增加现场感。

3.拟人式导语。把对事物及动物的报道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国外及港台电视新闻节目常用的一种手法,在国内电视新闻中也可进行尝试。如报道熊猫“欢欢”在日本生活的一则新闻。由于这两只可爱的熊猫初到日本时对新环境不适应,身体状况欠佳,这则新闻的导语用上“茶饭不思”、“有点沮丧”等词语,使观众倍感亲切。

4.提问式导语。也就是问题式导语,即在导语中提出观众所关注的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然后将问题的现象报道出来,同时通过新闻分析与追踪,将现象背后的原因发掘出来,给观众以思考或惊醒。提问式导语比较适合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电视专题新闻。它和悬念式导语不同,悬念式导语侧重于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而提问式导语更倾向于站在观众的角度,把握受众的心理,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来引导观众思考、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5.参与式导语。也就是电视新闻在开始播放的时候,就直接说明记者以耳闻目睹的方式参与到新闻事件现场,用最简练的话语向观众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等,让观众仿佛跟随着记者到了现场一样。观众的真实感强烈,现场感觉突出,从而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闻的最新动态。

总之,导语是一则新闻的灵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新闻想要争取更多观众,就要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让导语以奇句夺目,使观众一见而惊、不忍而去,必须在导语写作上下大功夫。

参考文献:

[1]尚立荣:《电视新闻导语写作》[J].《科技传播》2011年第24期

[2]刘洋:《浅析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J].《媒体时代》2011第6期

[3]陈红梅:《用导语吸引观众的眼球》[J].《记者摇篮》2009年第10期

[4]蔡屏叶:《浅议电视新闻导语之“先声夺人”》[J].《今传媒》2010年第1期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4

关键词:新闻报道;经济新闻;吸引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各式各样的新闻类型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逐渐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能够保证新闻媒体长期稳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抓住社会读者眼球,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经济类新闻报道在读者的普遍印象当中是带有枯燥、专业化、复杂等不易引起普通大众兴趣的负面标签的新闻类型,远远不及娱乐、社会民生等类型的新闻题材那样老百姓觉得生动有趣或贴近自身生活,所以提高经济类新闻的大众吸引力的重点是要将受众意识融入到新闻的编排与文字当中去,笔者就围绕这一主旨,对如何提升经济类新闻吸引力提出几方面意见。

1 在新闻标题中凸显“受众兴趣点”

“标题”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吸引读者阅读文章内容的首要渠道,如同人的相貌能有给予他人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一样,新闻标题是决定该新闻能否令受众一见钟情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闻工作者撰写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在新闻题目的创作与编排上花大心思,选择受众接受度高的词汇作为新闻标题中的亮点,譬如选用当下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词汇与用语,让新闻标题生活化、生动化,如此才能将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标题的创作与编排需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点思路。

1.1 抓住时代脉搏,巧用流行语

流行语与俗语是穿插在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词汇,其使用频率高、受众接受度广、趣味性强。譬如当下流行的影视或者歌曲中传出的流行词汇,或者具有当地特色的方言俗语等被大频率的使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将这些语言融入到经济类新闻报道的标题当中,去代替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性词汇,更能够提升老百姓的兴趣度与生活贴近感,拉近经济类新闻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拓宽新闻的受众面。

1.2 可以适当的“复古”

   这里说的复古是指一种相对化的复古,即将古词语进行适当的现代化延伸,在令普通受众能够读懂其意思的同时,又让文章标题散发出带有古旧色彩的古典气息,从而吸引受众,调动大众的阅读与观赏的欲望。

以上两点思路是能够令经济类文章标题更为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的有效办法,但是此种办法也是一柄双刃剑,在尽可能贴近老百姓文化接受心理的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要注意把握好流行语或者俗语的运用程度,避免滥用或误用不恰当的词汇,不能忽略文字语言的规范化以及新闻标题的准确、精炼的特点,否则将会误导读者,造成阅读障碍,适得其反。

2 丰富经济新闻内容,拓宽视角

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内容常常局限于严肃的题材、单一的形式、较强的专业性等框架之中,如此便大大限制了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受众群体范围,难于引起更多普通大众的兴趣。而在当今经济大潮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经济类新闻如果不能摆脱以往严肃、单一且过于专业化的框架束缚,就难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得以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内容需要向更贴近普通大众生活的方向有所改进。从内容上来讲,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其切身利益有所关联的经济问题或者能够服务于普通大众生产生活的经济现象更容易被普通受众广泛的接受,人们更乐意去听、去看、去读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类消息,譬如医疗改革、物价、房价、旅游和保险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经济问题的新闻报道,显而易见,包含此类内容的经济类新闻报道能够更贴近百姓生活,拉近经济类新闻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必定吸引受众的注意。除了在新闻内容选取上要贴近百姓生活,在文字的撰写上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以及避免一味的罗列繁复的数据,新闻撰写人员应该力求用精炼且通俗的语言为百姓展开一幅与其生活相关联的经济生活画卷,让经济类新闻报道更富有人情味,如此才能够紧紧的抓住媒体受众的心理需求,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类新闻对于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拓宽其受众范围。

3 故事化新闻内容

只能完成传递消息这一功能的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仅仅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而能够在新闻报道中讲述一个深入人心的好故事的新闻工作者才称得上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则新闻报道就是一件艺术品,不单要完成其功能性的部分,更要完善其艺术性的一面,由此才能赋予这篇报道以灵魂。在经济类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更要如同艺术家一样苦心钻研写作艺术,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类新闻转化成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如此才能完全抓住受众的兴趣点,调动起受众的对新闻内容阅读与关注的欲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内容的时候,最好以一个带有故事性质的事件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在矛盾冲突中不断推进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中引申出经济方面的评论;抑或在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然后逐步解析,从经济角度分析整个故事的发展以及解决方法,如此牵引着读者自始至终都怀着寻找答案的心理去读完整个报道,这样的经济类新闻报道能够在提供大量经济信息的同时,以故事性的娱乐体验去迎合读者心理,达到吸引更多读者的目的。

但是,在故事化新闻内容的同时,不要忘记以新闻的“真实性”这一重要因素为指导。不能随意乱编故事,应该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在叙述方式以及文笔等方面对其进行重新架构和润色,最终将一个真实但又不失可读性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从中体现出需要传达的经济信息和需要普及的经济学知识和原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将“真诚”二字作为信条,将真实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方式更好的呈献给读者,在传播经济类新闻的时候要基于对读者晓之以理,明之以事的目的,在传播方式上选择动之以情,做到令新闻报道内容与读者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共鸣。

4 结论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5

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的目光,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导语就像一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开头,能够牵住观众的目光,让他们锁定新闻节目和频道。

一、电视新闻导语的作用及形式

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介绍新闻事实的核心,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三是引起观众的兴趣。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播音员、主持人的演播室电视新闻导语。它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栏目制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段,由播音员在演播室播报,概括新闻的要点、看点,展示新闻的主题、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是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话语。

2.解说与画面紧密配合的电视新闻导语。它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出镜,伴着新闻标题出现,由播音员播送新闻稿内容,配以新闻画面的电视导语。

3.现场同期声电视新闻导语。一般分为记者现场出镜导语、新闻人物或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导语、现场声画为主等三种类型。

二、让电视新闻导语更具吸引力

相对于报纸、广播等其他大众媒体的新闻导语而言,电视新闻导语更具立体化、真实感和互动性。它独具的电视媒介特性让其本身就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但若让其更具竞争实力、吸引更多的观众,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追求价值和信息的最大化

电视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收看的一个信号。新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通常,观众接受了一个新的信息后,会进入特别关注的收看状态,即形成审美期待。为此,电视新闻导语要突出新闻价值最大的要素,突出新闻中最关键、最吸引人的要素,这些要素应该能够完美地体现新闻价值,揭示新闻主题,并起到良好的导示作用。

海伦台曾播出的新闻《城镇化建设篇――如椽巨笔绘锦图》的导语是:“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实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大跨越。”

这条消息的导语几乎概括了整个事件所有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引发了观众对整条新闻的关注。

2.将新闻进行故事化处理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和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访新闻就是采访故事。电视新闻要吸引受众眼球,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先它的导语就要会“说”故事,会打动人,吸引人。用设问和悬念等“讲故事”的手法突出观众关注的热点,把与观众利益相关或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写出来,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请看《海伦生态文明村百兴村成为影视拍摄基地》的记者现场出镜导语。

(记者现场声):我现在是在省五星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您现在看到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绿色生态景观,是百兴村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正是这种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使这个村成为沈阳莎梦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影视拍摄基地。

导语的开头部分就制造出新的悬念: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为什么会成为影视拍摄基地?带着这个问号,观众就想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一看究竟。

3.将电视新闻导语通俗化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递,除依赖画面外,更有赖于声音,声音一听而过,不像报纸那样可以重看一次,所以电视新闻导语要尽量使用通俗化、浅显易懂、一听就明白的语言。

电视新闻导语要口语化,朴实自然、简明短晰、形象生动,还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字眼,用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观点、复杂的事件、重要的问题层出不穷的事物。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导语中,不要包含全部细节,不要罗列数字,观众对这样的导语不易记住。

电视新闻导语必须符合以上几种特征要求,文字语言要避免书面语、生僻词句、专业术语,多使用短句少用长句。这是真实和平易地传递信息,以引起观众兴趣的方法。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6

挑战与机遇并存,竞争和发展同在。我们只有在现有节目的筹划和设置的基础上,坚持和发挥广播快的优势,调整思路和对策,重新寻找广播新的位置和空间,走对走好未来的路。

创新――强化特色,新闻要平中见“奇”

广播新闻是以声音为传播的载体,稍纵即逝。在这一过程中,容不得半点含糊,只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宣传方面的一大空间优势,又是一大特色。所以,创新首先得从广播稿抓起。广播新闻线索的筛选和采写要把握好“度”,适度准确,不张狂,不媚俗,做到恰如其分。表述要尽力做到生动的文字叙述和可听易懂的语言创造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寓深寓鲜于“奇”。

新闻要新,寓平于新,平中要见奇。比如:写会议消息,总是模式化。开头就是时间,地点,谁出席,谁讲什么问题,接下来便是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干巴巴,没有一点生气。会议新闻写作的创新,要减少套话空话,突出会议的主要精神,同时,敏锐地捕捉会议上的新闻亮点,是写好会议新闻的不二法宝。

新闻求新,有时不在事实本身,而在运用材料之奇上,使平淡之新闻变得新鲜有趣,更富活力。古人说:“文无定法。”写消息也好,写文章也罢,都不要遵循一种模式。要突破成规,要善于变化。要追求“新”,追求“平中见奇”,要体现自己独特的构思、独特的语言,简洁明快的写作方法,才能称其为佳作。

创新――以快求胜,以“俗”夺人

广播新闻的特有形式是通过播音员来传递消息。所以,要注重先声夺人。消息的采写一要“快”,二要“俗”,还不能用生涩的文字,否则容易让听众误解。广播有瞬间即过的特性,它给人思索的余地很少。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字语言的艺术。既要“快”、“俗”,还要有点幽默感。把新闻的深度、新奇、鲜活融聚在一起,就避免了写消息“千人一面”、“千文一腔”的感觉。

快,是广播新闻的一大优势。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优势已经受到了挑战。对于重大新闻,电视台可以搞现场直播,网络也可以同步直播。对此挑战,广播新闻工作者要下大力气保住这块阵地。以变应变,这就需练就一手过硬的功夫。

首先要采写快。快,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拖拖拉拉不行,慢慢腾腾要不得。新闻界的老前辈,如范长江、邓拓等都是倚马可得的快手,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质量。时效一失,质量再高的新闻,也失去了生命力。世上的写作高手,本都不是天生的。在某种情况下,是靠任务的“压”、“逼”、“榨”而出现的。而潜能是人共有的,人们往往对自己的潜能认识不足,再加上懒散、惰性,很难脱颖而出,成就人才。没有任务的“压”、“逼”、“榨”过程,没有艰苦的磨练,人身固有的潜能很难释放出来。许多人才的实践证明,他们通过了这一道道坎,能力提升了,上了新台阶,成了名记者,当了名作家。说到底,快,就体现在平时的磨练和积累、自身修炼的结果。

俗,是通俗,大众化。广播新闻是口头传播。文字的陈述要朴实得当,朗朗上口,简洁明快,一听就懂。有人说,听一次好的新闻广播,如同上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俗,还包含幽默。幽默是人际交流的“剂”,给人增添情趣和快乐。我们有些新闻作品之所以平淡寡味,枯燥呆板,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点幽默感,语言干巴巴,让人感到乏味。因此,把幽默运用到广播新闻中去,可以使报道妙趣横生,活泼生动,增加新闻报道的可听性。

1999年12月9日,日本共同社记者采写的一则短新闻《大平夫人看望欢欢》中这样写道:

“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

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平志华子,于7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即将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陪同参观的邓小平夫人卓琳笑容满面地说:“欢欢还害羞呢。”首相夫人说:“日本人在等待欢欢的到来。”可能是理解了首相夫人的话,欢欢终于把脸转了过来。夫人非常高兴,说:“多么可爱呀!”并且眯着眼睛说:“今后多生个小熊猫。”

文中一连用了好几个风趣幽默的拟人句式,不仅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平夫人对这只熊猫的喜爱之情,而且使报道趣味盎然,令人称妙叫绝。可见把幽默引入到广播新闻中可以产生一种喜剧效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创新――注重策划,协同作“战”

广播新闻的传播是一种系统工程,由采、编、审、播、制等多种人员通力合作而实现的。因此,策划和协作共同作战是十分重要的。要达到这一完美的统一,就必须有创新意识,集中智慧策划,分工协作,更好更快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使节目和报道更具特色、更有魅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好以下几点:

1.新闻节目记者编辑思维要创新。要善于改变“现成一套”的老思维模式。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观念,贴近生活,集思广益,抢占先机。

2.新闻节目的编排制作要以“听众意识”为准绳。深入调查,广泛论证,不断组合调整,使节目常办常新。

3.做好反馈工作,通过经常性的听众测评,收集反馈资料,并根据反馈结果,对新闻实施改革。

4.注重新闻节目的整体包装,包括宣传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气质等,增加听众的认同感。有利于打造品牌节目。

5.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拧成一股绳,有利于打造新闻节目的品牌效果。

总之,迎挑战、抓机遇是一场不间断的攻坚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广播新闻报道才会生机勃发,永立潮头。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7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真实性

新闻界前辈徐铸成曾言,记者好比厨师,做新闻也是一门讲究“烹饪”的艺术,通过前期采访,有了好的原料,在后期编辑时还要精心选料、设计好菜谱。那么,什么样的菜式和特色最惹观众喜欢呢?答案无疑是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

“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是我国新闻报道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已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被广泛运用,渗透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何谓新闻故事化呢?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所谓:“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契合了受众深层次阅读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新闻故事化手法的不当运用,也易造成对新闻本质特性的伤害,使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一、故事化新闻的勃兴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两个基本特征,而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最本质属性。对“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进行生动的加工创造,适合于口头讲述的、通俗易懂的叙事文学体裁,具有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鲜明、语言的通俗易懂等特点。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

传统的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结构,强调的是信息和传达,对新闻作为故事叙述的生动和文学美感侧重不多。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把新闻事实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故事化报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今,“新闻故事化”表现手法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竞相运用,因其摒弃了单一、简单的叙述性报道,充分运用了事件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赋予其新的审美理念和深层意味,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好奇心和阅读欲。

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有人担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不仅缺乏信息量,而且还流于庸俗,导致新闻娱乐化。故事化新闻,虽带有故事这个定语,但它仍属于新闻的范畴,具有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这种表现手法来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本质真实性和时效性依旧不变。

二、故事化新闻表现技巧

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就是报道事实,讲故事应该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离开讲故事,即使是新闻评论,也会艰涩枯燥乏味。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因此,以简练、生动、流畅又逻辑清晰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

1、用心构思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2、凸显主角

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见物更要见人。抓主角,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凸显主角,需要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等等,那样无法让读者去了解你想要刻画的人物,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也不能光说他很聪明、滑稽等,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在事件冲突中的表现,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3、题材有趣

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记者应尽可能地捕捉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4、突出细节

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当新闻报道过后,在受众的脑海里逐步消减,形象日趋模糊,而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些点滴的感人情节,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5、注重描写

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如路透社消息《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一稿中,就写到:“联合国的代表们今晚击败了美国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作的努力,从而为北京进入联合国铺了道路。代表们在走廊里大声发笑,他们唱歌,欢笑,喊叫,拍桌子,有人甚至跳起舞来……”这些形象的描写,把读者仿佛带回到那个场景中。

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一要尽可能做到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三要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四要有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五要有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好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三、如何找到好故事

既然讲好故事,对新闻的成功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素材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新闻感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其次是要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讲话、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找到好故事,还要广交朋友,多和“消息灵通人士”沟通,通过他们提供故事信息;和采访对象多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四、新闻报道泛故事化隐忧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8

怎样才能把新闻转换成故事来讲呢?

首先是要从新闻事件本身挖掘其故事性。

笔者曾采写过包头富裕起来的周边村――甲尔坝村。农村富裕起来,靠的是政策和机遇。但记者没有直接从高深的政策入手,而是先讲述表象,再从表象里探究原因。所以,标题就定为《甲尔坝村里故事多》。用故事形式讲述该村新现象:以收拾家当健身运动、村里大学生积极返村创业、村内马路一再拓宽、旅游成为村民休闲新方式……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深入浅出地完成了报道。该文获自治区新闻三等奖。

社会新闻本身就是故事,容易引起读者兴趣。但把经济新闻写“软”,成为故事,却是一门高妙的新闻采写艺术。找准“党的要求”和“群众需求”的结合点来确定主题,写作上又不“穿靴戴帽”,可谓是这门艺术的真谛。

包头日报在2008年,组织采写了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类稿件,笔者负责采写“交通”。三十年变化肯定是巨大的,但如果按常规思维,用一堆数据来对比,写出来的稿件必然枯燥乏味。如果能采取以讲故事的角度切入,让三十年的巨变生动再现,一定会很快吸引读者的眼球。记者本身也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黄河大桥的变革故事感受颇深,干脆就以第一人称来采写该报道。鄂尔多斯与包头之间横着黄河,横跨黄河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浮桥、普通大桥、铁路桥、高速桥,一直变迁过来,变化的是具体的桥,更是速度与快捷。30年,从鄂尔多斯到包头的时间,从一天缩短到半个小时。文章角度新颖,故事性强,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引起共鸣,该文《从浮桥到高速》获第十七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

其次,文章的开头故事化,更能吸引读者。

包头日报经济部与当地工商部门联合开栏――《品牌故事》,对当地名牌企业进行走访。做为该栏目执笔记者,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笔者依然着眼于企业内在的小故事,力求以小见大,以趣味见成就。尤其是文章开头,一定要用趣味性的语言抓住读者的眼球与兴趣。比如,采写同利家电的报道――《让利成就“同利”》,文章开头:“采访开始,创始人祁松柏抱歉地说:‘现在脑子很乱,一会儿还有会要开’,便将我们交给了公司副总经理祁莹。祁莹笑说:我是老祁家的小祁。说同利,无可避免要提到国美与苏宁。以青山区文化路为例,不到五公里的直线距离上,从西向东共布有5家家电连锁店,国美三家,苏宁一家,同利一家。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既有故事性,又为后来老祁出来细数苏宁优势埋下伏笔。使得文章本身有故事,连采访过程也充满了故事的趣味。

有读者打来电话:这样写企业,特好玩儿。

关于“小不点烧烤连锁”的报道――《“小不点”的大眼界》也是如此。文章开头:昨天,朋友“范范”在她的微博里写下一句话――夏天我最爱:烧烤、啤酒、连衣裙。说到烧烤界老大,包头人都知道――小不点呀!小不点烧烤生于包头,长于包头,“小不点”本人却是位河南人……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9

【关键词】新闻摄影摄影构图 视觉强点

法国纪实摄影大师布勒松提出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这一“决定性瞬间”无可辩驳地指明了纪实摄影作品的成败所在。

那么,如何捕捉到那个“决定性瞬间”呢?作者认为,利用新闻事件现场获得的短短数分钟(拍摄)时间,最大限度地思考画面的主题(报道的价值),它的美学成份和构成要素,设法突出图片的视觉中心——“强点”,是获得纪实摄影“决定性瞬间”的关键。

要获得布勒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的画面,固然离不开人物姿态、表情、场面气氛、色彩、光线、影调等众多的元素,而画面的“强点”则属于上述元素的“集中表达”,是纪实摄影图片的灵魂要素。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构成了体现“决定性瞬间”魅力的画面。

一幅新闻图片的“强点”,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调动、留住受众的视线,更能找出纷乱事件(相关人物、场景或其他有记录价值的主体)的秩序,揭示出画面中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好的新闻图片在于它的“强点”给力

1.“强点”在画面中的形成

“强点”是图片构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能孤立地存在。新闻图片是靠形象语言来传递新闻信息的,它几乎不受阅读者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完整和优美的画面能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并加强传播的感染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构图美学角度来充分认识。构图的目的和作用,无疑是把新闻事件的主题更精炼地表现在画面上。也就是通过构图把要传递的主题和主体突现在画面最抢眼的区域,以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与审美趣味。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程,它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为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构图是对这些要素的反映过程,也是想方设法组织这些要素的过程,目的是让这些要素向人们传达摄影记者已经体会到的兴奋、崇敬、畏惧、惊异或同现。

通过构图把主体突出地显示在画面中,“强点”也就成了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做法是无法替代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如今,当你在使用现代化的数码照相机时,其中一项小小的设置又往往被疏忽,数码照相机内已设置一种程序叫做取景“网格效果”,打开菜单就可以激活使用。这种淡淡的网格效果就是采用的九宫格原理,把画面分割成井字形,它有助于取景构图的需要。如此看似简单的线条却往往认为它只有一个功能,是为端正地平线或建筑物的垂直性而设置,其实不然,这其中还包括着“黄金分割法”,对于强点在构图中的位置,有着美学意义的指示作用。

2.视觉“强点”的美学依据

在说明图片“强点”的作用前,先了解一下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当时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地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这样的几何比例会给视觉产生一种美感,这一黄金分割理论首先被用于古西腊的建筑上。黄金分割法随后又被构图学简化为“三分法”,把画面用井字形进行分割,成为九宫格,“将被摄主体或重要的景物,放置在画面‘九宫格’交叉点位置上的构图格式。画面中的‘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这种构图形式较为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②。

这一交叉点的位置基本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如图1所示,即红点区域附近。当画面主体放置在这一红点位置时,就可避免画面出现对称式的呆板。对称式构图看似把主体放置在中央最为显著的地方,而实际上往往令人生厌;而把主体放置在画面的红点附近,让主体更为突出,画面更趋和谐,能呈现出画面趣味中心的动感和活力。

3.“强点”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一张图片只能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构图元素,都必须服从主题、配合主题、烘托主题,突出主题;而没有“强点”、“趣味中心”的图片,则不可能有力地表达图片的主题。

“强点”,这一看似简单的方法,却又常常被新闻摄影所忽视,原因主要是认为这种方式适用于艺术摄影创作,而新闻摄影是“纯客观”表达,见到啥就拍啥,构图方式无须讲究。而事实上图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形式出现,是依靠形象传递新闻事件信息,这就必然与平面美学、视觉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思想传递和审美意义上的共性,艺术作品和新闻摄影作品都必须有视觉“趣味中心”。

优秀摄影工作者拍摄的图片之所以超出他人,除了熟练掌握拍摄技术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在复杂的事物场景前,一眼抓住画面的“强点”,发掘出那些令受众关注的、独特的趣味中心,并且妥善地把这个趣味中心有机地融入整幅画面之中,以它统领画面中的其他各项元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和感染力。

二、“强点”如何在新闻图片中“主动表现”

新闻摄影是依靠视觉形象传递信息,摄影的特性决定了它离不开光线照射所产生的效果。光线首先表现在对色彩显示,色彩又刺激着人们视觉的不同反应;光线的强弱、明暗的对比也直接影响着环境气氛。这些景物色彩效果的鲜明,画面所呈现的高低影调和对比关系,则往往可以通过摄影记者的主观愿望得以调整,这种调整并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只是从视觉角度进行适宜的调整,在进行适宜的调整中必须考虑到画面的构成和视觉强点的位置,强点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光线的反差得到烘托和强调。

2002年10月,上海卢浦大桥建设处于尾声,根据设计要求要等待自然气温达到20摄氏度才能使大桥中心的钢梁合拢,合拢后就必须立即插入数十根铆钉进行固定。为了等待这一温度,建设者们日夜守候在钢梁边。为拍摄到这一场景,摄影记者同样需要日夜等候。由于现场的拍摄条件极为艰苦,深夜江面上风力又很大,只能一只手抱住钢梁,用另一只手操作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画面零乱,主体不够突出(见图2)。编辑于是在发稿时对画面进行了裁切,使建设者彻夜艰辛等候的场景成为视觉中心的强点,这样的做法并没有破坏新闻真实的原则,反而让这幅图片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见图3),成为版面上的主打图片。

新闻摄影是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传递新闻事实,在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就要考虑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画面形象语言的功能,使画面产生耐人寻味的趣味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所反映的新闻主体,只有舍弃与趣味中心强点无关的东西,才能强调出主体;只有主体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表达出新闻的主题,让读者在有限的画面中解读新闻主题,接受新闻所传递的信息。

摄影记者在把转瞬即逝的新闻事实记录下来的同时,为了提高画面语言的感染力,需要取得构图的主动性,还应有充分的预见性,以便迅速占据能准确捕捉最佳画面的拍摄点。“新闻摄影构图的所有目的,是为了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容和意义,有创造性地提高新闻照片画面的表现力和审美效果。”?图象画面中最基本的形成元素是光线,光线是构成摄影画面明暗层次、色彩对比的重要条件。通过不同的光线处理,能使画面的影调层次发生变化,通过明暗变化,来突出主体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摄影记者通过对现场光线的把握,对照相机曝光速度和光圈的调整,使背景与主体产生空间感,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对于光线的应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对光线的认识和利用可以使主体在环境背景的陪衬下成为画面的视觉“强点”。

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先生1939年拍摄了《白求恩大夫抢救伤病员》,这幅经典纪实图片在构图、光影、背景的处理上堪称极致。占据画面上方的屋沿,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小庙),简陋的手术台和手术器械交代了当时艰苦的条件。更为突出的是吴印咸先生充分地应用了现场自然光线和构图元素,反映出摄影家精湛的表现手段。然而这一切都是现场自然光线条件下所抓取的典型瞬间,并非有人工光源的辅助。画面中深暗的背景上突出了白求恩大夫的形象,让主体人物处于画面的强点上。这样的纪实图片其画面语言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使之永远成为一幅典型的传世佳作。 三、终极追求:寻找与众不同的“强点”

“强点”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性质、报道主题的充分的、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摄影记者自身的美学、尤其是平面美学方面的素养。任何一幅成功的新闻作品,都是“强点”“给力”所致,任何一位优秀的摄影记者,都是善于捕捉、凸显“强点”的记者。

遗憾的是,在实际作业中,对于这种新闻摄影构图上的“强点”的思考与自觉应用,常常被急促的“嚓嚓”快门声所淹没。这也是众多新闻图片仅仅被称作“现场照片”,而不是令人过目不忘的“优秀纪实作品”的主要原因。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在给本文作者“荷之韵”摄影专集撰写的前言中写道:

“摄影领域中所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价值和份量。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因为与众不同的结果要经历与众不同的过程,出类拔萃的基础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这也正是我们所要倡导的与众不同的专业表现。作为职业工作者,无论是文字记者、版面编辑,还是摄影记者、美术编辑,怎样去做出与众不同的表现,并能为市场消费者所接受,在接受中体现出传播主体职业精神的认可,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摄影记者是新闻图片的拍摄者,图片的优劣主要由摄影记者决定。摄影记者所追求的“与众不同”,所反映出的是摄影记者的修养和灵感,其中包含了新闻摄影专业实践,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让新闻图片能以鲜明的形象语言形式准确地传递新闻事件的内涵,要真正做到与众不同,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善于总结,掌握形象语言的规律和图片的构成要素,让图片凸显出“强点”,让“强点”真正发挥其作用。

新闻摄影是用镜头真实、客观地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这和强调主观感受的、追求唯美表达的艺术摄影是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从技术的运用和平面美学的角度来观察,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又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相似性。艺术摄影未必是新闻纪实作品,但是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必定同时也是美学意义上的优秀作品。可见平面美学的造诣和艺术创作的追求,是提升新闻摄影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专业新闻摄影者同时拥有艺术创作的高尚爱好,很值得提倡。《21世纪第一缕曙光》(见图4、5)这组图片当时是报道数万人涌向位于浙江沿海的括苍山至高点,观看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的盛大新闻事件,其图片的表现形式都应用了构图、用光等美学原理和技巧。

如何抓住画面的强点、发掘趣味中心,固然是对摄影记者提出了“做出主观努力”的要求,但是这个“抓”与“发掘”,必须建立在客观地、真实地记载新闻事件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现场场景,不可能抓出什么“强点”、发掘出什么“趣味中心”,如果有,也是虚假伪造的东西。尤其在数码影像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运用pS技术对新闻图片进行移花接木式的“强点”、“趣味中心”再造,进行违背真实的“加工”,是新闻职业道德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

有趣的见闻作文篇10

鉴于新闻性信息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将其作为探讨对象。

一、研究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问题

1.受众的信息需求状况怎样?

a、我们询问访谈对象“您认为今天或近几天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以此了解他们对各类信息的关注程度。

B、我们询问“什么信息能够吸引您的注意力,并希望获得更多此类内容”,以此了解他们一般关注哪些信息。

C、我们询问“您对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感兴趣,您周围的人对正面还是负面信息感兴趣”,以此了解他们对信息性质的偏好。

据p・休梅克教授研究,从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维持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可以推论,人们选择新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反常性”。如果这一理论具有普适性,中国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时,亦应偏好负面信息。然而,中国新闻媒介历来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将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希望有所发现。

2.对于“什么是新闻”,新闻媒介与受众是否拥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从北京、浙江金华两地各选择一份主要报纸,从中随机抽取3天报纸,先将其全部新闻报道根据报纸编排的重要性(按新闻报道的版面位置和面积大小的乘积计算)排序,然后从每份报纸等距抽取10条新闻,再请每位访谈对象按照自己的选择标准,对30条新闻排序,由此考察受众在评估新闻事件时,与新闻媒介是否具有一致性。

最后,请访谈对象用一句话来概括其认识:“什么是新闻”。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焦点群体访谈研究方法,分别在大都市与小城镇――首都北京(人口1200万)、浙江金华(人口30万)两处进行,以便于比较。调查中将访谈对象分为高收入受众、低收入受众、记者、公关人员4个小组,以利于发现各类人士之间的异同(见下表)。共有73人接受了访谈。

表1访谈对象构成

地区北京金华

组别高收入低收入记者公关人员高收入低收入记者公关人员

人数91010810998

二、研究结果

(一)受众的信息需求状况

1.对信息的关注程度

四组访谈对象之间有一些差异,但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低收入组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较低。记者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职业特征,谈论的多为新闻热点或自己采访所经历的事情。公关组与记者组较为接近。高收入组比较留心周围环境的变化。

2.关注的信息类型

访谈对象主要关心与工作、生活相关的信息。地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小组之间显示出一些差异。高收入组比较明确地说关心与工作、生活相关的信息,记者组主要关心工作信息,低收入组更注意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现实社会问题,公关人员主要关心工作信息、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现实问题。

3.对信息性质的偏好

总的来看,受众对各种性质的信息,大多数人持均衡态度,即不偏好或兼好正面和负面信息,其次是偏好负面信息,最低比例是偏好正面信息(见表2)。

表2受众对信息性质的偏好

频次百分比(%)

负面信息2434.3

中立信息2941.4

正面信息1724.3

总计70100.0

然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金华受众偏好正面信息,北京受众偏好负面信息,地区之间的差异接近显著程度(见表3)。

表3受众对信息性质的偏好的地区差异

地区总计

金华北京

对信息的性质的偏好负面81624

中立151429

正面12517

总计353570

更引人注意的是,小组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程度,高收入组和公关组兼好正面、负面信息,记者组偏好负面信息,低收入组偏好正面信息(见表4)。

表4受众对信息性质的偏好的小组差异

组别总计

高收入低收入记者公关人员

对信息的性质的偏好负面5411424

中立1263829

正面184417

总计1818181670

其原因何在?通过对金华低收入组受众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现象。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声称自己“偏好正面报道”,但在他们对当地报纸的30条新闻的排序中,被排在前三位的报道,却多是涉及爆炸、事故、灾害等“负面”事件的消息,高达60%(另27%为“中立”,13%为“正面”)。这似乎可以解释为,越是低阶层、小城镇的大众,越具有隐藏本心、迎合“社会期待”的倾向。同时,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媒介“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另外,我们发现,访谈对象的大多数(73%)认为,自己周围的人更关注负面信息(中立6%,正面21%),这有点类似于所谓的“第三人效果”,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暴露了他们的真实看法。

表5金华低收入组对新闻态度的排序

正面中立负面

13%27%60%

表6受众认为别人对负面信息的兴趣

正面中立负面

73%6%21%

(二)新闻媒体与受众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致性

从对新闻报道的排序看,受众与新闻媒体存在较大差异,30条新闻中,只有3条的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这与我们另一项关于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研究的结果相吻合。举例来说,国家质监局要求打击棉花掺杂使假行为、科恩称美继续遏止伊拉克、全国健康老人评选活动在京举行,这3条新闻被报纸排在最后,却被受众认为是最重要的。国家领导人观看新年京剧晚会、春兰(集团)公司加速健康发展纪实,这两条新闻被报纸排在最前,却被受众排在最后。

就受众选择新闻的具体标准而言,可归纳为3个方面:1.时间上,新闻应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必须及时;2.内容上,应是新鲜的、未知的,又是重要的、引人注意、关心、感兴趣,反常的;3.态度上,强调客观、真实、公正(见表7)。

总的来看,中国受众特别强调新闻的时新性,其次是重要性,然后是其他要素。很显然,他们从自身需求出发而提出的新闻“定义”,大体涵盖了各种新闻要素。

表7受众选择新闻的相关因素

新闻要素时新性重要性反常性客观性真实性兴趣性公正性

频次4617121212107

百分比64.823.916.916.916.914.19.9

总计71717171717171

三、讨论和结论

(一)受众的信息需求

受众的信息需求很强,无地域差异,唯小组之间有一些差异。他们特别强调信息的有用性、重要性和可获得性。

相比正面信息,受众更偏好负面信息。这表明,“反常性”作为新闻要素,在中国也具有普适性。但是,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受众,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及小城镇的受众,表现出“心口不一”的特征,显示了研究的复杂性。

(二)新闻媒体与受众的不一致

新闻媒介的报道与受众的需求之间,尚有较大差异。尤其是机关报,有较大改进余地。

(三)受众对新闻定义及价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