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6:58

保险专业论文篇1

保险职业道德的意识不强烈,导致了行业的诚信危机。保险专业学生、保险人和保险业管理者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根据对在校500名保险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认为毕业之后进入到保险公司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是高薪,占比高达81.5%;其次是实现自我价值,占比15%;而是否应该遵守保险职业道德,他们认为首先要实现业绩,占比高达95%,其次是进行诚信经营,占比仅为2.5%。由此可见,在保险专业学生看来,从保险业务中获取高薪,做出业绩是核心,至于采用何种手段,他们表示并不重要。在保险人队伍中,年龄和素质不等,保险业务一般首先通过熟悉的人开展。在保险消费者眼中,保险人的信誉并不好,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增加保额。保险业的管理者们,因为行业竞争激烈,业务压力很大,对业务能力的关注远大于职业道德,因此,整个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保险行业信任危机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首先,互联网时代经济利益至上,道德底线沦丧,人们为了获得利润甚至不择手段。在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上,由于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制度的不完善,信用的保证主要是基于人的伦理道德要求,因此,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出现利己主义行为,产生违反原则等道德风险,这是保险领域产生诚信缺失的重要根源。另外,对于违背诚信的行为,法律上的惩罚规定尚不完善,经济上的惩罚力度不大,诚信监督主要体现为道德的自律及有限的舆论监督,信用法规建设滞后,使得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缺乏规范化程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运作规则。近年来,随着我国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体系的渐完善,但依然存在体制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保险公司信用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其次,保险行业重保费轻管理,导致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不够。在许多保险公司内部,经营思维仍然重保费收入,追求短期利益,上级公司对子公司的考核体系主要集中在业务水平而非诚信度,这严重存在“重保费规模,轻管理”的不良倾向。公司管理者和保险从业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业务收入,许多时候不会顾及章程条款,铤而走险,在销售保险产品时,人甚至存在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由于对保险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整体素质偏低,流动性大等因素,保险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约束制度,导致保险行业消费者的投诉增多,方式多元化,维权意识空前高涨,诚信问题堪忧。同时,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之后,理赔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保险公司在理赔的时间,质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在公开理赔流程、缩短理赔周期、简化索赔手续、提升客户体验做出更多努力。第三,高校保险专业对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单一,与行业结合不够密切。目前开设了保险专业的高校,保险职业道德教育大多设置在两课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这些思政老师大多没有专门的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对保险行业的特征和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诚信问题认识不是很深刻,导致教学过程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因此,如何将大学保险专业职业道德的教学与公司、社会的需求零距离,无缝对接,培养一批不仅业务水平好,而且职业素养高的新一代保险从业人员成为当前高校保险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改革完善保险专业学生保险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案与路径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经济利益不是生活的全部”,道德作为特殊的生产性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践,全面印证了道德与现代经济的这种正向价值关联。

道德作为人性化产品设计的灵魂、缩短单位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因素、市场信誉之源、激活有形资本的特殊资源和理性消费的引导或约束力量,对价值增值和财富增长起着独特的资本性作用。因此,加强保险职业道德是行业发展的根基,对未来保险职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迫在眉睫。

(一)学校与公司对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

保险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符合保险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培养方案如下:第一,《保险职业道德》课程的开发和优化。这门课程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讲述保险职业道德的含义与对未来从业的重要性。在教师启发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认知判断,自主独立分析、评价和决策。第二,加强学生情感体验,重点抓好对学生“信”的培养,即把保险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诚信意识需要得到广泛的普及,这不是一种思维,而是一种自觉的理念。要想方设法纯化学生对保险行业的职业道德情感,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校企双方应创设形式多样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情境中进行职业道德情感体验,内化道德规范。第三,让学生积极进入保险公司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进入保险公司锻炼体验,是培养其优良职业品质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保险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大学本科一般采用3+1模式(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三年,进入公司实习一年),职业院校的专科一般采用2+1模式(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两年,进入公司实习一年)。这样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方式,基本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目标。

(二)让学生树立消除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零和博弈,构建双赢局面的理念

不管是保险行业还是非保险行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零和博弈,即企业认为消费者的权益多了,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反之,消费者会认为企业的利润增加的前提是减少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并不会存在必然的联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是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近年来,保险消费者保护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消费者维权方式、手段呈多样化趋势,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修正版)》将金融消费明确列入保护范畴,保险行业受到消费者更多的挑战。因此,保险行业应该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处理客户关系方面,企业从重视如何吸引新的客户转向到全客户生命周期的关系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放在对现有关系的维护上。在对保险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上,一定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消费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他们将面临的环境,以更好的姿态面对。

(三)将保险职业道德上升到保险伦理,作为企业文化载体,融入到整个企业发展之中

保险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保险合同,投保人,告知

一、引言

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风险,无保险。风险的大小和性质不仅直接影响着保险人是否承保,且决定着保险费率的高低和保险合同的内容。而保险标的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保险方无法对承保标的进行全面了解,投保人作为利害关系者则通常知之甚详。为了使保险方能够在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就合同的缔结做出意思表示,投保方负有提供与合同缔结相关的一定信息义务,以求合同之实质自由。如果投保方对缔约的信息告知不充分、不真实,则势必影响保险方对事实的判断,使自己的决定受他人意志左右,成为他人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所达成的合意肯定有失公平。故据实告知为投保人的法定义务。我国《保险法》第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因此,据实告知义务的履行,不但与保险人利害攸关,而且对投保人权益影响甚大,有必要从法律上予以界定。

二、告知义务的履行

(一)告知方式:主动告知抑或被动告知

关于告知方式,国际上有两种立法体例,即主动告知与被动告知。主动告知者要求投保人应说明的事项,不以保险人的询问为限,只要是投保人所知悉的事项,即使保险人未询问,仍在告知义务之列。早期保险立法多采用主动告知的模式,要求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之前应将其知道或应该知道的一切重要事项告知保险人,如果被保险人未履行该项告知义务,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对于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被动告知即询问回答告知,此告知方式中投保人仅对保险人询问的事项告知即可,保险人未询问的事项无须告知。保险合同的专业性很强,哪些事项应由投保人告知,保险人作为业内人士十分清楚,而投保人作为“外行人”则茫然不知,要求其遵守诚信原则,倾其所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比登天还难。因此,立法技术之演进即由“自动申告主义”转为“书面询问主义”,以限制投保人之告知范围。如德国1939年以前即采自动申告主义[1](p.162)。询问告知之立法宗旨在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防止保险人动辄以投保人违背义务而解除合同或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若将告知范围任意扩大或无标准可循,要求投保人判断何者为重要事项并主动告知保险人,与民商法的公平原则相悖。依询问告知主义的法律规定,保险人只有履行了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条款内容的义务,并行使了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权利时,投保人才负有如实告知义务。如果保险人未询问或放弃了询问权,投保人毋庸告知,且日后保险人不得主张。被动告知的立法模式,也可以避免被保险人在履行告知义务时舍本逐末,挂一漏万,从而减少纠纷的发生。我国保险立法对陆上保险与海上保险的告知方式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保险法》第17条要求投保人仅对保险人的询问事项履行告知义务,而《海商法》第222条规定:“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应当将其知道的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有关影响保险人据以确定保险费率或者确定是否同意承保的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保险人知道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情况,保险人没有询问的,被保险人无需告知。”可见,保险法采被动告知方式,而海商法采主动告知方式。有学者认为,海商法上如实告知的规定有失公允,应作宽松解释,即投保人只对保险人关于询问事项负如实告知义务[2](p.123)。笔者认为,海上保险之所以要求投保人履行主动告知义务,这是由海上保险特殊性决定的。海上保险风险大,保险人很难控制,而投保人皆为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掌握专业知识,对风险有准确判断,履行主动告知义务符合最大善意原则的要求。被誉为典范的《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就是佐证。该法第18条规定,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之前应将其知道或应该知道的一切重要事项告知保险人。如果被保险人未履行该项告知义务,保险人即可宣告合同无效。

(二)告知范围:无限告知抑或有限告知

保险法从最大善意原则出发,要求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以达对价平衡之目的。投保人所应告知、说明的当然是足以影响保险关系的重要事项,其他个人所属之私事自不在说明义务范围之内[1](p.160)。所谓重要事项,即影响谨慎的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和确定收取保险费数额的危险情况。保险条款融专业性、复杂性和科学性为一体,如何判断“重要事项”,即使饱学之士,若非专对保险学进行研究,亦恐无法尽窥其貌,作为一般社会公众的投保人更是难以确切了解。故立法者信赖保险人之专业知识及诚信原则,授权其制订询问内容,以为重大事项之推定[1](p.162),不询问者,推定为不重要。现代保险种类繁多,无所不保,对于“重要事项”立法者不能于条文中一一列出,各国皆然。确定是否为重要事项,尚需依保险种类及合同内容加以综合考虑。在保险实务中,认定是否属“重要事项”,应结合以下三个因素:其一,保险利益情况。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的爱护程度,与其所具有的保险利益的性质和大小有关,利益薄则爱心淡,而保险人所负担的风险则大;利益厚则爱心重,而保险人所负担的风险则小,此为常理。故保险人在合同订立之际,不仅要求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而且须了解保险利益的来源及多少,无保险利益,合同无效,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为超额保险,超额部分无效,丧失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自动解除。保险利益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和内容。其二,保险标的的性质状况。保险标的的性质反映保险标的的风险抵抗能力,影响保险人的责任承担。如建筑物的结构、性能、用途,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对危险估计举足轻重。其三,保险标的物安全方面的情况。如财产的地理位置、安全措施等等[3](p.101)。但对于保险人询问的事项,投保人若能够证明不为重要事项的,可以拒绝告知。否则,任由保险人提出种种无关琐事对投保人严加考试,以为试验投保人善意与否之试金石,并同时测验其记忆力以为承保之根据,岂为立法者当初之所愿[1](p162)?

(三)告知内容:主观告知抑或客观告知

如实告知只是对投保人主观上的要求,即只要求投保人把自己知道或应该知道的有关保险标的的危险情况向保险方告知,而无法要求其所告知的情况必须与客观事实完全吻合。有些情况虽然对保险人判断危险或是否接受投保至关重要,但投保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若要求其告知的情况必须与客观情况完全一致,显然是强投保人所难。投保人不是圣人也不是巫师,他无法了解常人不可能了解的东西,所以法律只是要求投保人尽到善意而无过错,即为完全履行了告知义务。保险是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对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由保险人进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一种制度。至于事故是否发生、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大小在订约之际不能确定,学说上称保险合同为射幸合同。所以,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标的之危险已发生或已消灭者,其合同无效,此乃基本原则。但鉴于保险合同为最大诚信合同的本质,保险法仍设有“但书”规定,即危险已发生或已消灭为当事人双方所不知,而当事人又出于善意订立保险合同,合同仍属有效。依各国法律规定,投保人于缔约之际不知危险已发生者,视为未发生;危险已消失者,视为未消灭,保险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仍具有约束力。此种保险称为“追溯保险”或“无论已否发生损失保险”或“已灭失或不灭失”条款。“已灭失或不灭失”条款原为一保险惯例,适用于海上保险,因为船舶航行于海上,其标的所处情势瞬息万变,在昔日无电讯联系时代实难确定,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不知道保险标的是否已经灭失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为有效合同,保险人必须承担赔偿责任,投保人也必须履行交付保险费的义务。此一惯例今已演进为制定法,并成为保险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我国《海商法》第224条即属此内容。该条规定:“订立合同时,被保险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标的已经因发生保险事故而遭受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但是有权收取保险费;保险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标的已经不可能因发生保险事故而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有权收回已经支付的保险费。”“已灭失或不灭失条款”现已普遍适用于其他保险领域。例如,在人身保险中,若被保险人于订立合同之时患有重病,保险人是不予承保的,但如果被保险人并不知道这一事实,而向保险公司投保死亡保险,被保险人日后因病去世,保险人不得以其违反告知义务而主张合同无效或拒绝赔偿,受益人取得保险赔偿金也“问心无愧”。判断投保人是否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应以其告知的情况与客观事实是否吻合为标准,而应以主观上的认识为依据。虽然客观上属“重要事项”,投保人如果主观上无故意或过失,即使告知情况与事实不符,也不构成对告知义务的违反,故学理上将保险合同称为最大诚信合同。

(四)告知形式:书面告知抑或口头告知

投保人的告知形式是以书面为之还是以口头为之,保险法并无明确规定,保险实务中,二者兼而有之。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规定,投保人对于保险人之书面询问,应据实告知。采用书面形式履行告知义务,既可以避免当事人间举证之困难,也可以缩小投保人告知义务的范围,为当代各国立法所采纳。

(五)告知主体:被保险人是否应履行告知义务

投保人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作为风险的转嫁者,通常对保险标的的危险情况了如指掌,由其承担据实告知义务固无疑问,所以,各国保险法皆规定投保人负有告知义务。然而,当投保人为他人利益投保时,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为同一人,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危险情况又了解不详,而被保险人更为知悉保险标的的危险情况下,被保险人是否负有告知义务?对此,各国法律规定不尽相同。美国保险法理论一般认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应负告知义务,日本商法典对损失保险和人寿保险分别规定,在损失保险中,由投保人负担如实告知义务,而人寿保险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负有如实告知义务[2](p.122)。《保险法》及台湾地区“保险法”仅规定了投保人负有告知义务。对此学者认识也有分歧。否定说认为保险法既明文规定投保人为据实告知义务人,不应扩张解释及于被保险人[4](p76)。保险人只能要求投保人据实告知有关保险标的的危险情况,并且惟有投保人违反时,始可主张解除合同;对于被保险人的不告知行为,保险人不得径行主张解除合同。但多数学者赞同肯定说,认为被保险人亦负有说明义务。因为:于财产保险,被保险人为财产标的之所有权人或权利人,其对标的物的状况知之最详;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为同一人时,被保险人为保险事故的客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最透彻,从保险契约为最大善意契约的本质而言,被保险人也应负说明义务,以便保险人衡估保险费。(注:施文森:《保险法总论》,转引自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一),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52页。)笔者亦采肯定说。其理由如下:首先,据实告知义务的立法理由主要强调的是最大善意原则,以保障保险人能正确估计危险,并依此决定是否承保及保险费率的确定,不应因为投保人为他人利益投保而减轻其义务的履行,从而影响保险人对危险的判断。否则,将导致规避法律的行为发生,不仅损及保险人的利益,而且危及保险业的整体。其次,在合同法上,被保险人为向第三人给付合同中的第三人,在向第三人给付合同中,第三人因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同的约定而取得对债务人的直接请求权。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实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承受者。在财产保险中,发生保险事故有索赔权者,只能是被保险人,投保人不享有此权利。在人身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时如果被保险人生存,保险金一般只能由本人领取。第三,从立法例考察可知,我国海商法第222条和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8条规定的告知义务主体均为被保险人;德国保险契约法第79条第1项规定,以本法各条之规定,若投保人之行为及知悉事项具有法律意义,于为他人利益之保险时,被保险人之行为及知悉事项亦为考量之因素。尚需说明的是,若投保人就书面询问事项皆已据实告知,被保险人则无说明的义务,惟若投保人不知事实或有其他理由未告知时,且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行使了询问权,被保险人必须告知,或投保人有告知不实者,被保险人必须纠正。保险人不向被保险人询问者,视为弃权。

三、告知义务的违反

(一)违反告知义务的类型

据实说明义务的性质属于附随义务,投保人违反此义务时,保险人无法以诉讼方式强制请求其履行,而仅能行使法律所赋予之合同解除权,使保险合同自始无效,投保人丧失本可主张之权利并承担因违反义务而产生的不利后果。依据保险法第17条的规定,投保人违反据实告知义务的类型分为故意隐瞒和过失遗漏两类。过失与故意两者的法律性质迥然,法律后果不同。

故意隐瞒是指投保人就其说明义务范围内的事项,明知其情形,而故意不为告知[5](p.126),或虚构事实诱导保险人。如患有癌症且危在旦夕而谎称身体健康。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者,说明投保人在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有欺诈行为,此时保险合同的性质属民法上因欺诈所订立的合同,保险人可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自始无效,并不退还保险费。保险人不退还保险费应视为是对投保人缔约过失的一种经济惩罚,不适用民法上有关解除合同恢复原状的规定。若有未收受之情形者,保险人仍得请求给付,以符合本条惩罚性规定之法义。但此之保险费应仅限于保险人解除契约时该年度之保费而已,解除契约之后之保费虽已预缴,如长期保险契约一次缴费之情形,仍应返还于要保人[1](p.166)。

过失遗漏是指投保人就其告知义务范围内的事实,知悉或应该知悉其情况,但因过失而未能为说明。投保人的过失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保险标的的有关情况应当向保险人说明,但由于疏忽而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标的的有关危险情况应当了解但由于大意没有了解而未能如实告知。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可能是因为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够,或者不能正确理解“重要事项”的内容,或者是因为马虎未能知悉保险标的的相关信息。因此,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主观上并不存在恶意,不能看作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以,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依《保险法》第16条第3款及第4款之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对于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可以退还保险费”意即可以退也可以不退,两种选择均符合法律的规定,是退还是不退由保险人根据情况决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无权主张。如果保险方退还了保险费,则是故意隐瞒与过失遗漏的法律后果相区分;如果保险方不退还保险费,则是两者的后果相同。实践中保险人往往是不主动退还的,并对投保人的退还保险费请求置之不理,这显然不是立法者的初衷。故《保险法》第16条第4款有袒护保险人之嫌,应规定为:“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以防止保险人利用投保人的过失行为来获取保险费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甚至故意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获得保险费的情况发生。因为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可以投保人的过失原因解除保险合同,而当保险事故不发生时,不提出解除保险合同,这显然有失公平。

(二)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事项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此为定论。惟若投保人因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事项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的,保险人是否可以解除合同的方式免除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学说上存在争议,各国立法例亦不尽相同。因果关系说认为投保人未据实告知或违反据实说明义务的事实,与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者,保险人方得解除合同而免除赔偿义务。德国、日本采此说。(注:《德国保险契约法》第21条规定:“若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解除契约者,若说明义务之违反并不影响保险事故之发生或保险人应负责任之范围时,其给付义务仍不改变。”日本《商法典》第645条但书:“但经投保人证明危险的发生并非基于其告知或不告知者,不在此限。”)

非因果关系说又称危险估评说,此说认为仅投保人有违反据实说明义务的事实,而不论其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是否有因果关系,保险人均得据以解除保险合同而免除其赔偿责任。此乃因投保人违反据实说明义务,不仅影响保险人于订约时对危险的估计,且影响保险人承保的意愿。美国大多数州采此说。

折衷说认为,原则上,保险事故发生后,若保险人查知投保人于订约时有违反据实告知义务之事实,而该事实和保险事故之发生无因果关系者,保险人不得主张解除契约不负理赔之责;惟若保险人能证明若于订约时知该事实,以一般核保原则即不会承保者,则保险人亦得解除契约免理赔之责,不论该未经据实说明事项和保险事故发生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同理,若属保险人增加保费而得承保者,保险人于无因果关系之情形,不得主张解除契约免除赔偿义务,而得增收保费而已[1](p.169)。

依《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违反据实说明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法对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区分不同类型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后果。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者,采非因果关系说,对合同解除前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而对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者,采因果关系说,对合同解除前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的,保险人应当负赔偿责任。但是未告知或者错误告知的重要情况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影响者除外。与海商法第223条的规定完全相同。

(三)告知义务的免除

法律规定投保人必须履行据实告知义务,其目的在于保障保险人对危险的准确估计。所以,投保人对于重大事项故意隐瞒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因过失遗漏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但保险人对该事项已知悉或应知悉者,即不会产生对危险错估的情形,投保人的告知义务自然可以免除,否则,有悖诚信原则。若保险人对危险已知而仍错估,则应由保险人自己承担其后果,和要保人无关[1](p.164)。从合同原理出发,保险人为合同之相对人,于合同订立之际亦应负有一般人应具有的注意义务,因此,保险人所知或应知者,即使投保人有隐匿、遗漏或不实告知的情形,保险人仍不得主张解除合同。另外,根据保险惯例及各国法律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事项也无须告知:1.减少风险的任何事项;2.保险人表示不要求告知的事项;3.属于明示或默示保证事项。

解除权系形成权,保险人单方面行使即可达到解除目的,勿需征得投保人同意。然解除权的行使是否以书面通知为必要,保险法、民法通则及合同法未作规定,为避免举证之困难,保险人解除权的行使应以书面通知投保人,若未为解除通知,合同仍为有效,投保人对告知义务的违反,并不当然发生保险合同解除之效果。保险人合同解除权可以于保险事故发生前行使,也可以于保险事故发生后行使,惟解除权应受除斥期间的限制。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第3项规定,自保险人知有解除之原因后,经过一个月不行使而消灭,或契约订立后经过2年,即使有解除之原因,亦不得解除契约。依据《保险法》第54条的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2年的除外。”

「参考文献

[1]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一)[C].台北: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

[2]尹田,主编。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孙积禄。保险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保险专业论文篇3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

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

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7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乐勋,张文鸣。2007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保险专业论文篇4

摘要:根据我国工程保险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工程保险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建设和方案可行性的分析与探索,以期能够早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保险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程保险;石油行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项目都很重视对风险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而工程保险是重要的风险转移手段,但工程保险人才目前存在很大的缺口。为适应社会需要,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由金融保险方向定格为工程保险方向。以此为契机,本院承担了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工程保险方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对工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制定符合培养工程保险专业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希望借此能够对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改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工程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工程保险及保险专业现状

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拟定了我国第一份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已历时30多年,尽管我国工程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建设项目投保率、工程保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投保的工程项目发生保险事故后,理赔纠纷时有发生,工程保险业发展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工程保险专业人才缺乏。

而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的保险系或保险专业,多数隶属于财经类院校或系部集中培养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从业人才,而培养工程保险人才的高校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缺乏培养工程保险专业人才的内在模式。

(二)石油行业工程风险与保险管理现状

十一五、十二五都是石油工程建设的高峰期,每年国内外石油工程建设量都很大,石油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调研得知,许多工程单位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基本都把部门职能放在安全或HSe等部门,但是安全部门注重的是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财务或者其他部门虽然设有保险管理岗位,但大都是兼职。目前管道工程项目投保的主要是工程一切险、施工机具保险、团体人员意外伤害、雇主责任险、机动车辆保险、公众责任保险几大主要险种。项目投保的主要目的就是只要符合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满足开工条件即可,甚至为了节约“成本”与保险公司一起协商,少花钱购买一个“形式保单”,没有想真正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即使购买完工程保险之后由于很多人员对此并不熟悉,所以后期保险合同跟踪管理以及保险索赔出现很多问题,有时会出现新增工程项目没有及时变更保单,导致新增工程没有保险保障,一旦出现保险事故时就得不到保险保障,或者是由于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不知道如何报案、如何取证、如何施救、如何索赔等,导致工程发生保险事故损失之后不能正常进行索赔、理赔。

(三)工程保险的发展前景

工程保险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我国“十二五”期间,仅交通基本建设投资就达6.02万亿元(2011年5月26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会上称),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很大的。随着建筑市场管理日趋规范,工程业主或承建商迫切需要把工程期间可能遇到的风险安排转嫁,以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和投资的安全。所以需要大量的工程保险业务的供给。

二、《工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我院业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但是人财物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学院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培养学生对企业需求更加敏感。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我院的金融保险专业(工程保险方向)进行了课程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工程保险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工程保险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工程保险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撰写财经应用文、论文的能力;(2)阅读工程保险技术资料的能力;(3)准确理解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对一般的保险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4)合同洽谈、索赔以及招投标管理等工作的能力;(5)工程保险计划方案设计能力;(6)独立完成保险出单、一般理算、客户服务、组训等方面的保险业务能力;(7)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2)具有对挫折和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3)具有勇对竞争的能力;(4)具有开拓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能力;(5)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平台检索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

3.从业能力(资格证书)

(1)通过三年学习和训练后,考取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包括人、经纪人和公估人从业资格证书)、安全员证书、统计员证书等;(2)通过英语学习和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会话和专业翻译能力,达到国家a级或B级水平,并取得相应证书;(3)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和训练,具有较强的上机操作能力,达到国家计算机一级水平,并取得相应证书。

(三)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从工程保险业务要求来看,工程保险的对象是建设项目和与之相关各参与方,从业者的专业核心能力集中在从工程保险的角度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这是一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从业人员所不具有的。因此,工程保险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管理知识,否则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工程项目的特征和实施过程的风险,这是工程保险人才培养的难点,也是该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该课题的突破点首先要确定形成工程保险业务要求的基本能力和从业能力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最主要的是以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保险专业理论为基础,两方面理论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理论知识支撑从业实践,从业实践指导理论知识。其次,要确定能够满足工程保险业务要求的课程体系。

从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来看,基本能力对应的是专业基础课程;从业能力对应的是专业必修课程,并依据知识体系的衔接安排先后顺序;发展能力对应的是拓展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形成基本能力和从业能力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构建

课题组根据工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查,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问卷调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见表1)。根据保险岗位(群)(以工程保险为主)的任职要求,构建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其中理论教学体系由各类课程的理论学习部分构成,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各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构成;体现了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而非相互依附关系的特点。

1.理论教学体系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部分构成,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以至上升到管理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和职业素质。理论教学领域由三类课程构成:第一类是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经济数学、英语、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重要课程。第二类是理论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如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经济、保险经纪与公估相关知识、工程合同管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HSe、工程风险与保险等,这些是学习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需要的多学科知识的主体课程。第三类是拓展学习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有输油气概论、个人与团队管理、国际贸易、工程英语;选修课在院选修课程中学生自由选择。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公共学习课程经过精心构思,一是以“必需、够用”为度制定课程标准,二是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握基础课要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原则。专业学习课程的设计紧扣工程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懂专业、会管理、双证书”的原则,设置以下核心课程:保险原理与实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经济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基础、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风险与保险、保险经纪与公估相关知识、管理学、统计学。拓展学习课程主要根据管道工程管理需要和学生兴趣两方面来确定。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依据能力进阶规律,构建基础实训―现场辅助顶岗实习―模拟仿真操作实训―岗位顶岗实习四层次连贯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系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都融合着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保险专业论文篇5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451150)

摘 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我国保险行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在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探讨优化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保险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00-02

保险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应用型高校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诸环节构成包括诸多模块。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模拟训练,通过实验室保险专业模拟软件完成,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操作保险公司投保、承保、赔等经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实习环节是组织学生到指定实习单位现场参观、听专家讲座及进行具体操作等,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知识结构的领会。社会实践环节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围绕一些专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由此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科研训练环节主要是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毕业实习环节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前的准备环节,组织学生到相关实习单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去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快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

一、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开展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主要是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重在培养适应保险市场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能力,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大学生这些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

2.开展实践教学是解决保险行业人才供需失衡矛盾的关键措施

目前在保险市场上,随着人们保险意识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市场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拓展,导致保险企业对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的保险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然而与此同时,许多保险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却异常困难,在保险行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铺天盖地的保险公司的招聘信息中,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保险产品设计研发、保险精算、再保险岗位等一些岗位市场需求有限,要求极高;保险查勘验损、理赔、核保人员等均要求有工作经验,希望的是来之稍加培训即可上岗的人员。而保险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保险本科毕业生受偏见的影响,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屑于做。很多保险本科毕业生多从事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一些工作,造成保险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浪费。

应用型高校的学历教育是全面、系统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出现保险市场人才供需矛盾的根源在于,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甚至很多应用型高校,在保险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实践的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实践教学是破除这种尴尬局面,解决保险业供需失衡问题的关键措施。

二、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应用型高校对自身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社会对于保险营销人员有较深的误解,不少应用型高校迫于生源压力,在招生时为了吸引学生报考保险专业,一再强调我们培养的是高精尖的保险人才,不是“卖保险的”。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保险营销人员,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2.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一系列践教学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首先,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只强调实验教学而忽略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且实验教学内容流于形式,虽然不少的保险专业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环节,甚至设置了独立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内容有较强的随意性,设计目的不明确,实践项目不连贯,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不足。其次,保险专业技能实习主要靠学生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很少进行实地调研,文章质量不高。再次,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主要靠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保险精算、核保、理赔等环节缺乏场景训练,仅靠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保险实践课专业教师极其匮乏

不少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资格,但并非保险专业出身,而是从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转型过来的,他们对保险专业的学习起步较晚,边教边学,理论知识尚没吃透,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开展,教学质量欠佳。在目前保险专业师资结构中,保险专业出身的教师尚且不多,具有保险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就更加少了。因此,目前很多保险专业教师难以胜任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的任务。保险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导致目前保险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直接原因。那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意进入高校工作的保险行业的实战精英,往往其学历又达不到高校的用人要求,难以进入高校工作。

4.缺乏完善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环境

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目前由于国家财政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对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使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训、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由于目前保险学界与保险业界之间缺乏有效、适当的合作方式和交流渠道,普通高校保险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保险业界的保险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5.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之前的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次检验,包括对学生的检验和对教师的检验。保险实践教师在缺乏足够的保险实践经验的情况下,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客观与准确的量化,多数教师都放弃将学生平时的实验结果放进到教学评价当中,最终回到对书本理论的考核中去,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失去对实践的主动性。虽然不少高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进行了学分、学时、实习长短等方面的规定,但缺乏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和提交实习报告,使得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效果不佳。

三、完善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措施

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分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从符合当前保险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此目标上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获得何种能力和达到何种水平,然后对目标进行细分,在现有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实践场所。最后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来评估每个项目的实践教学成果,并根据结果对不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变更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故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优化、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高校应该成立独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机构,并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保险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着理论重复教学的现象,比如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开头部分的内容均为保险基本理论,而保险学原理中亦包含了关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基本种类和基本特点等内容,因此只在保险学原理中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即可,而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门课可以有更多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

2.健全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专业能力培养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必须改变原来以学科设置课程的做法,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和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整合,实现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的高度融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合优化课程,以执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专业核心课体系,以技能标准为依据的基础技能课程体系,以专业应用技能为特点的专业实验课体系,构建保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3.创建和完善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

高校必须加大对保险专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1)建立健全校内保险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是学生进行专业模拟实践的平台,可为学生提供情景模拟,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工作情景。(2)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应当建成教师及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多保险公司均有完善的新人培养机制,不妨和一些保险公司、公司及经纪公司建成长期的稳定的关系,让学生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去参与他们的培训和学习,去实地的跟着校外指导教师去做保险业务。(3)加大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资助力度。西亚斯学院很鼓励大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社会调查,资助学生完成保险创新型实验项目。

4.加强保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鉴于保险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保险专业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即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目前师资队伍普遍重学术科研轻实践训练的情况下,理应加大对教师保险实践经验与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可以选派一些年轻的教师到保险公司中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整个保险业务流程的各细节。另外,在保险专业教师应聘机制上可以适当加大应聘者保险实践经验的比重,对于那些有意进入高校任教并且已在保险业界取得较高成就的保险精英,可以适当降低对其学历和科研能力的要求。

5.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必须从过去单纯依靠理论教学,以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为主来评价教学质量,转为以学生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为主来评价教学质量。要确立以能力为本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变以往只重视学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人才标准。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应特别关注过程控制,修订、出台一系列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要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结合结果评价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许飞琼.中国保险业人才战略:现状、目标与关键措施[J].经济

研究,2011,(12).

[2]胡云良,侯旭华.浅谈保险实训教学与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2009,(6).

[3]罗万红.地方高校应用型保险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学术论

保险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保险专业机构;新制度经济学;非均衡的“委托-”

JeL分类号:G22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7-0037-05

一、保险专业机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降低保险交易的成本

依据Coase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从一个专业化的交易经济中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的出现可以内化市场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中所涉及的交易费用在保险交易中都不同形式的存在着。虽然保险专业机构以企业的形式内化的主要是保险产品销售和售後服务中的部分环节,但这并不妨碍这种制度的确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保险交易的成本,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其作用过程与信息处理密切相关。

1、保险专业机构方便了搜寻过程。

由于搜寻过程中包含着不确定因素。投保人不清楚如何更好地购买以及如何识别产品的品质,保险人也往往不清楚其顾客在哪里以及如何将产品更好地出售给他们。保险专业机构的出现,则通过以下两种功能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各种不确定性,从而方便了双方的搜寻过程:一是兼具专业性和双向性的信息中转站;二是可筛选和分类保险产品的超市。

2、保险专业机构减少了交易次数。

在投保人和保险人直接进行交易的分散系统中,供求双方的主体数量和交易匹配的次数要远远大于有专业机构存在的集中化交易系统的交易次数,而与交易次数减少相对的就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提高保险市场的效率

企业产生的原因不是单纯的交易费用的节省,低交易费用也很难解释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轨迹。正如新制度经济学所列举的制度的功能中除降低交易费用外,还具备经济价值、合作、激励与约束功能一样,发展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的理论依据还体现在其对保险市场的正面影响——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上。

1、保险专业机构使市场交易规范化。

保险专业机构的专业性以及其自身盈利性的需要,使得其在产品选择和投保人选择上都趋于谨慎,在交易的流程和自身体制建设上都追求规范化,这使得市场行为的可持续性大大增强,市场效率也因此得以提高。

2、保险专业机构可助推保险行业的转型。

传统的“人海战术”的销售模式和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架构和利益分配模式为我国保险行业的转型设置了路径依赖的桎梏。保险专业机构绩效型的销售模式和保障性较高的用工体制注定应当而且可以为行业的转型做出贡献。

二、我国保险专业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的发展现状

1、机构总量持续增加,但市场结构失衡。

从存量上看,截至2010年底,全国保险专业机构数已达1853家,除2010年外,机构总量多年持续增加(见表1)。但在这种持续增加的总量之下,机构设立存在盲目性、机构实力弱小且不得扭转等结构性问题较突出:2003年以来,遭到市场淘汰的不合格机构数越来越多(见表1),设立的盲目性明显;在2010年的市场份额上,泛华、华康、大童三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20%,而市场份额超过2%的也只有以上三家,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上绝大部分保险专业机构长期处于生存的边缘且不能扭转其颓势。

2、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但业务结构失衡。

近年来,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稳步增长,至2010年底达到5.82%。其中通过保险专业机构渠道实现的比例为3.32%(见图1)。

但在这种快速发展的业务规模之下,专业机构的业务结构明显失衡:从险种结构来看,专业机构的业务仍然集中于财产险(特别是财产险中的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在2007和2008年这两个险种的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中的比重合计高达85.47%和79.95%),高内含价值的人寿险业务的比重较低(见图2)。而人身险销售中专业中介的缺位或低水平可以说正是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较低,且呈下滑趋势。

虽然学历的高低并不必然和专业素养相等,但学历过低的确是制约专业素养的关键。在专业性较高的保险行业更是如此。很显然,这种低学历水平与保险专业机构的“理财专家、保险顾问”的身份需求很不相符。

4、总体盈利,但大部分亏损。

2008年,保险专业首次实现全行业盈利,结束了多年的亏损状况。此後全国净利润迅速上涨,至2010年,全国净利润达到1.99亿元的新高。但与全行业盈利相对应的是,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亏损的,华康、大童、泛华等几家行业领先者的利润总和就大于全国总利润,这样一来,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处于亏损的境地。

(二)我国保险专业机构发展现状的理论评价

通过上述对非均衡现状的归纳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的发展程度f专业性、业务均衡度、在保险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远未达到其规范作用要求的均衡状态,但迅速的发展态势又表明我国保险专业机构正在向均衡的边际点大步迈进。

三、我国保险专业机构健康发展受制的理论分析

由于保险专业机构在保险市场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基于委托-关系,作为保险产业链的一环,其前後的承接性不仅是其制约自身发展的关键,更是整个保险市场健康与否的关键,所以回归委托-理论,从委托-关系的角度来看待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理顺理论基础,还可以从根源上寻求完善之道。

(一)端的非均衡——“双层”

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现有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以传统个人人销售为主,即机构充当保险公司的人,而机构下又有其个人人为其承担具体的销售任务。这样就形成了“委托-一再”的关系,主体关系更加复杂,机构的运行成本随着责任界定难度的增加而有上升的倾向,长期经营受到更多限制,当前专业机构及其业务员面临双重税负就是这种非均衡的直接结果。

(二)委托方的非均衡——“双向委托”

我国对人的定义采用大陆法系下狭义的概念:保险人是保险人的人,保险人以保险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其後果直接归于保险人。保险机构作为人的机构形式是保险人利益的代表。接受保险人的委托。

这种理论上的界定是一种显性的委托-,是以签订契约为依据的委托~,于保险人而言是一种供给的後向延伸。但实际上,保险专业机构作为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追求长远利益的专业性中介机构,还接受了投保人的委托,不过这种委托是一种隐性的、以交易发生为依据的委托-,于投保人而言是一种需求的前向延伸。因此,从专业机构的角度讲,这实际形成了一种“双向委托一单一”的关系。这种双向委托必然影响着专业机构的理论定位和实际业务的开展。

(三)不对称的“强委托-弱”

“大而全”是中国保险公司的特征概括之一,公司本身几乎囊括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庞大的无职业保障的个人人支撑着保险公司的营销与销售环节。在无所不能的保险公司面前,保险专业公司的话语权很容易被忽略,就供方而言,保险公司几乎支配着交易市场。因而可以说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上,保险公司与专业机构的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强委托-弱”的关系。

这种不对称的委托-关系的後果可以从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委托-关系中。成本表现为委托人所承担的监督成本、人支付的保证成本以及以上两者的净值一委托人承担的剩余损失。在均衡的委托中,由于信息原因委托人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人的监督,而承担了剩余损失,这是一种效率损失。但是在上述的“强委托-弱”中。由于保险公司和专业公司的实力和地位相差悬殊,我们可以认为保险公司承担的监督成本相对较小,而专业机构支付的保证成本相对较大,相比之下,专业机构就承担了一个“负的相对剩余损失”,而且这种损失不仅是一种效率损失,还表现为保险市场的公平损失。

(四)不对称的“多方委托-单-”

构建货比三家的保险超市是保险专业机构的经营方向。为把自己的“货架”摆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保险专业机构必然要实现产品供应商的多元化,不同保险公司产品的营销和销售,从专业机构的角度讲,这必然形成了一种“多方委托一单一”的关系。

虽然“强委托-弱”会使保险专业机构’在委托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委托方的多元化又使专业机构取得了一种主动权。一种借“推荐”之名非公平对待委托人的主动权。虽然笔者主张保险专业机构是一种中立性的第三方即其先天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倾向性,然而如果佣金率有高低之分,在产品同质性下,优先推荐某一款产品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如何平衡与所有委托人的关系是专业机构的一个关键。

四、促进我国保险专业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思考

非均衡的“委托-”关系是我国保险专业机构健康发展的理论制约,这种理论制约不仅在研究的理论方向上,更在其指导的保险专业机构的定位实践上制约着我国保险专业机构发展的均衡边际点的实现。为促进我国保险专业机构的更好发展,基于前文非均衡的委托-的分析,提供以下两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理顺保险专业机构与保险人的委托一关系

围绕最佳契约的设计,传统的委托-理论似乎有以下两个不足:一是更多考虑的是委托人的利益和委托人的主动性。其先验假设认为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而人是风险厌恶者,即人只有选择契约的权利;二是委托双方的利益不一致。

严格的数学假定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似乎总是以牺牲理论的应用性为代价的。很明显从产业链的角度,非零和博弈更适用于保险专业机构参与的委托,委托双方的利益具有很大的同向性,并且在实际运作中没有理由认为二者的风险偏好有差异。人的主动性应该和委托人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契约应该是非附和性的。

在对研究范式的以上调整基础之上,委托-理论在保险专业机构发展中的应用核心可以重新归纳为:首先是委托人对人的选择和对人的激励、人对委托人(或其业务)的选择和对委托人的反馈,这两者的结合就是双方基于同向利益的良性沟通和共同参与的契约设计、产品开发等:其次是如何同力度地从不同方向减少“成本”的问题。

(二)重新思考保险专业机构的定位

1、提供市场信息和交易服务是保险专业机构的工作核心。

承担销售角色的现状容易让人误解,认为保险专业机构的主业就是以保险人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而监管方的规定更是固化了人们的这种思维z。但实际上,作为为缓解信息不对称而生的中介一专业机构,“销售和鼓励消费者购买保险是其基本工作之一,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信息才是其工作的核心。”这种为投保人提供服务和信息的核心功能,实际上就是隐性的充当了投保人的人,因为只有以投保人的利益为导向才能为其提供最佳的服务,才能赢得投保人的信赖而获得长远利益。另外,作为以长远经营为目标的机构,其自身的盈利才是其最大的利益归属,单纯的代表投保人或保险人利益都难以概述其利益立场。所以,保险专业机构是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以弱化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工作核心的的专业性中介。

2、立足专业性是保险专业机构的生存之道。

同样作为弱化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专业性中介,保险机构和经纪机构最大的区别在理论上是业务流程,保险经纪机构的优势是其对保险产品的可选择性,其业务流程是“客户需求一产品库”即先了解了投保人的保险需求,再于市场中寻找符合投保人需求的保险产品和组合;保险机构的业务流程则是“产品库一客户需求”,即机构在既有的产品供给基础上去开拓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或一系列的既有产品。

保险专业机构“客户导向”的“保险超市”的经营模式则打破了这种界限,其业务流程转化为了“客户需求一优质产品库”。

先看後端。理论上的专业机构可以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即是上文所提到的“多方委托一单一”的关系,理论上的多方也可以是无限多,多到一定程度,优质的“保险超市”就出现了,在这个超市中,几乎所有优质的保险产品都被摆在了货架上,这样专业机构的产品就和经纪机构在市场上所能搜集到的产品几乎一样多,专业机构搜索自己的货架就相当于搜索产品市场了。而且对于专业机构,由于“交易次数”的减少以及“交易规范性”的提高,其相对于经纪机构有成本优势,这就是其产品库为“优质产品库”的解释;再看前端,专业以机构的形式出现,就会考虑其经营的长期性,了解并迎合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选择最优的保险产品或组合和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无疑是保证这种长期性的重要手段。因而对于专业机构,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保障咨询、设计保险建议书等带有明显经纪性质的业务也从实践上成了业务流程的前端,这从实践上充当了投保人的隐性人。

保险专业机构建立在保险超市上的“客户需求一优质产品库”的业务流程和经纪机构的业务流程已没有理论上的差别,以机构的形式成为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突出专业性的“保险顾问”似乎可以为这种趋同提供解释。结合上述markS,Domnan关于人作用的论述,这种模糊性的中介形式,与其说是模糊了人的界定,还不如说是保险专业机构作用的回归和正名。

五、促进我国保险专业机构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拓宽保险专业机构的业务范围

保险专业机构的业务带有了明显的经纪性,监管方对业务范围的限制应该做出相应调整,在专业机构的业务范围中加入“为委托人提供与保险业务相关的评估和咨询”。实践中经纪机构和专业机构最大的区别不是理论上的业务流程而是业务对象,经纪机构的服务对象多是高层次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提供的也多是工程险等保险计划,而专业机构提供的多是机动车辆保险、一般企财险和非传统型寿险业务。很明显这种实践上的差别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是由于两类机构专业化的程度或侧重性不同的自然结果,而非监管方用政策干预的结果。因此提高市场化程度,由市场决定其业务范围是专业机构发展的环境需要。

(二)重新审视保险专业机构的法律责任归属

以专业机构形式出现的人,其行为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是否应该有异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人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个人人制度下,为保护投保方的利益,人行为的法律责任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可因表见等追究人的责任。但在专业机构下,这种责任归属似乎值得探讨。这基于以下几点:一是专业机构追求永续经营,信誉是其最大的无形资产,以客户为导向、加强内部管理的激励要大于个人人,违规等行为的概率要小;二是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异同。即机构中个人人违规行为的成本小于机构自身的成本;三是“委托--再”的双层关系。即保险公司的直接受托人是机构,而机构以其受托人一个人人的形式和投保人接触。此时违规的追偿成本远高于直接的一层,其社会损失(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信誉损失)却远高于直接的一层。所以,从保险市场总成本的角度考虑。现有的责任界定似乎有商讨的余地。

(三)加大对保险专业机构的政策性扶持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保险专业机构所具备的功能作用还体现在使保险市场交易规范化、助推保险行业的转型上。基于这种正外部性即保险专业机构的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政府作为市场失灵的解决者应该为保险专业机构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市场环境维护。如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行业门槛限制、消除保险公司的歧视(如行业协会制定佣金率上限)、资金扶持、公正合理税负以及社保政策的设计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四)增进保险专业机构和保险人的良性互动

保险人和保险专业机构的关系是一种“强委托-弱”、“多方委托-单-”的非均衡关系,所以和保险人的良性互动是专业机构发展的关键:在契约的制定中专业机构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在行为中专业机构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保险人的产品,在销售之後专业机构应该充分反馈市场信息,在产品设计和保全服务上和保险人全面合作。

保险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健康保险;一体化;教学体系;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李红丽(1967-),女,河南洛阳人,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课题“健康保险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JKGHaG-029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39-03

健康保险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专业,目前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课程面宽,融合度低”的状况,在专业教师发展上呈现出“以一专应多能”的局限性,而在教学管理方面表现为“沿袭有余、拓展不足”的特点。为了确保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资源与发展需要,找出现存的问题,开拓思路、创新办学模式。

一、健康保险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很难一步到位

(1)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布局不合理。河南中医学院现有健康保险专业教学计划中,医学类课程过于集中在前两年,大三、大四的医学类课程偏少,且没有必修课,医学类课程的设置呈现前重后轻的布局;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修课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四年级没有经济管理类必修课程,而有七门限定选修课被安排在三年级开设,课程设置的层级关系不清晰,开设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差异大。健康保险专业所有课程四年的总学分为3354学时,其中必修课134学分,限定选修课30学分;理论课程为2580学时,占总学时约为77%。实践课主要有课程内调研活动、职业培训、仿真实训、见习和毕业实习等形式,总计实践课程为77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约为23%。健康保险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课程的比重偏大,而实践课程的比重较小。

2.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尚需完善

与医学类专业不同,健康保险专业学生的医学知识有限,但健康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健康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工作,医学知识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适当安排学生在医院见习,是非常必要的。但现有的教学中并没有安排学生到医院实习的计划,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建设还尚处于筹备阶段。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健康保险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毕业生,而且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更没有保险业工作的经历,这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应用却知之甚少。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只是就实际案例进行简单说明,无法展开深入探讨。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充分体现健康保险专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引进或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健康保险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4.健康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在健康保险专业已开设的实训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除了仿真实训课程中自带的系统评价的方式外,其他课程主要以提交实训报告为考核依据,同时参考学生课程实践中的表现,给出最终成绩。事实上,针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应用能力,而只能从文字上反映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因此,要想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探索更科学的实践考核方式。

二、健康保险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

1.冰山模型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2]鉴于此,健康保险专业教学体系可以强化知识和技能为主,通过冰山以上部分内化改变冰山以下部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

2.一体化理论

根据webster大词典的定义,一体化是指把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鉴于此,健康保险专业可以通过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将原先彼此独立的课堂讲授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学、管理与考评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部分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改变“知识面宽、融合度低”的人才培养现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阶梯式提高。

三、健康保险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内容

基于冰山模型和一体化思想,构建纵向以各年级层次为阶梯,横向以知识、技能为强化点,内化素质训练,包含课程系统、管理系统和考评系统等符合健康保险专业学生成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其中课程系统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子系统;管理系统包含教学平台和规章制度两个子系统;考评系统包含教师考评系统和学生考评系统。

保险专业论文篇8

(一)重理论、轻实践

纵观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例相当大,即使规定了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如各占50%(或者理论学时占比更低),甚至要求专业理论课程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但总的执行情况仍不理想。原因在于部分任课教师仍然按照既定的思维讲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原本计划的实践学时得不到具体执行,说明实践教学的意义并没有得到部分任课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脱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忽略了地方经济发展特征,定位于当前大金融中一些热门方向,如证券、银行、投资等行业,但是工作性质决定了银行、证券、投资业的企业很难与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办学及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因为这些行业在接收毕业生时绝大多数都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学历。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也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以安徽省为例,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占比大,专业核心课程跨度大,甚至有的学校还开设了目前安徽金融业发展水平根本用不上的专业课。

(三)培养方案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撰写的要求,一般都会在方案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专门的阐述,但绝大多数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的阐述都存在大而空的情况,对培养目标的阐述不够明确,而且对培养人才的定位不够清晰。按照这样的目标点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觉得修完这个专业之后与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都能做,要么觉得修完这个专业自己都不知道能做什么。

二、高职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微观方面因素的制约。总的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影响较大。

(一)传统的“大而全”的教学模式影响深远

受制于传统“大而全”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认为专业课的开设只有多而全,才能真正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如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就包括了不同专业大类的很多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证券投资、投资与理财、统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课程;而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同样范围十分广泛,如通常会将保险理论与实务、人身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保险营销、保险法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健康保险、保险中介、再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精算、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事实上,这种课程模式的设置不仅不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反而弱化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因为这种没有明确专业方向、涉及到专业方方面面的课程设置会让学生更加觉得无所适从,更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受制于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

局域经济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第一,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保险产品的消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第二,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人们的保险意识存在较大差别,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同感差异十分明显;第三,保险公司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第四,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保险公司主体数量及经营规模使保险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较大影响。基于上述原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迎合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更加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服务于地方经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三)“走不出去,请不进来”导致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一些地方高职院校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必然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与企业进行实质上的合作,而仅仅是流于形式。因此,在撰写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制定教学计划时,很难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进行更加具体、更具典型性的课程设置。

三、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设想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突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在能力结构设置方面,包括对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实习基地调查收集的信息来看,基础能力的培养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办公应用软件运用能力的培养,其中多家企业提到需要学生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如office中的excel表格制作(尤其是针对企业的一些基本函数运用)、word文档的格式排版以及powerpoint中幻灯片的制作;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应重点突出营销渠道的开拓,基本业务组织与管理的方法、技巧以及对客户进行理财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专业拓展能力培养则应突出对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心理行为、管理和组织产品的销售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2.在素质结构设置方面,应包括对政治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1)政治素质。

在政治素质培养上,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思想和邓小平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做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身心素质。

在身心素质培养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企业专家提到,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时,可以适当向学生说明行业内的一些“潜规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行业职业道德的底线;同时进行“负面清单”管理教育,让学生能做到令行禁止,不越雷池半步。其次,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在与实习基地领导的沟通过程中,多数领导都提到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有企业领导提到,通过他们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看,部分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协调能力较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甚至选择辞职来逃避现实,这既不利于学生的顺利成长,也不利于公司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长远规划。再次,吃苦耐劳精神与合理职业定位能力的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学生就业后走向成功的重要方面,部分毕业生由于不能吃苦、害怕吃苦,不断失去就业机会或就业后频繁跳槽,始终游离于就业与失业的边缘,既不利于自己成长,也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同时,合理的职业定位也是毕业生走向成功不可忽视的一面。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学生摒弃“眼高手低”的思想,坚持到一线锻炼并获取工作经验,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最后,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适当开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或创造能力的课程,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工作以后能够根据行业特点、职业性质和工作岗位要求不断创新,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4)人文素质。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应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适当减少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重点课程

在拟定教学计划时,应适当减少理论性较强或对数学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而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在学时上的比重,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甚至可以跨学期开设。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以按照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三个方面来分别开设课程,具体开设要求如下:

1.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服务于专业技术知识,因此在课程的开设上应涵盖金融保险基础理论、统计与会计基础理论、产品行销及团队管理基本理论。

2.专业技术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如我校将《人身保险理论与实务》、《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营销》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定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3.专业拓展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开设的。因此,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时,应重点突出对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演讲与口才、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将阶段性实习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比较流行的做法是“3+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学期开设与能力和素质培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第四、五学期集中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并进行对口实习,第六学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事实上,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实训的时间,如将阶段性实习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时,在前两学期集中开设与能力、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关的课程,第三、四学期集中开设专业课程,并在第三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和第四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连同暑假,共三个月)安排教学实习,第五学期前八周让学生参加校内集中实践环节的训练(主要是上机模拟实训,主要包括人身险与财产险的业务流程、股票模拟操作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直至第六学期结束。这种“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实习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忽略或比较薄弱的环节,也能让教师通过指导实习或亲临企业一线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补充或更新的教学环节。

(四)切实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将地区经济发展与企业现实需求置于首要地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一般对本地区相对比较熟悉,更容易掌握人才需求的动向,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以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由于地域上的优势,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方便,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第三,在专业共建或实训基地共建方面,与本地区企业联合使得学校教师到企业任职或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兼职合理性更高,更加容易执行。当然,在“走出去、请进来”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与企业的合作,还应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到其他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推动专业建设的发展。

四、结语

保险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订单式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模块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路径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即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毕业实习。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模拟训练,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掌握基本技能的主渠道。一方面围绕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财产与责任保险等专业课程广泛开展实验性活动。通过大量实验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业务流程、技术操作;另一方面针对保险精算原理、人身保险学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目,着力强化模拟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相关技术能力。课程实习模块的目的主要是组织有关学生到指定实习单位现场参观、听专家讲座及进行具体操作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知识结构的领会。社会实践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团体组织起来并通过专业导师来进行,往往是围绕一些专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由此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控能力。科研训练模块主要是对一些课程论文、最终毕业论文等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激发学生对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着力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毕业实习模块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深入相关实习单位。运用所学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去解决有关问题,旨在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快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

二、目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目前在各高校中的从事保险教学研究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上转过来的。尽管他们中大都拥有比较高的学历,但他们拥有相关保险类有关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极少,而具备一定的有关保险实践经验的老师更少,这直接导致目前的保险实践类教学开展起来极其困难。

(二)保险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保险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严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另外,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变革时期,高等院校对于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险种如农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目,这将直接导致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保险人才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三)保险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很多高校的保险实验室利用率极低,相关实验课程开设门数很少、甚至有的高校保险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几乎没有使用,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相当多学校的保险实践教学相关软件已经过时,不可能真实的去模拟最新理念下保险实践教学的种种环节,甚至会给学生们造成一些误导。

三、改革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保险专业教育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师资也是以理论教学为特长,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生“所学不能致用”,直接影响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摆到重要位置上,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机构,作为建立和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

(二)围绕专业能力培养健全保险专业实践体系。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时间较短,当前高校保险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尽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的要求。应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手,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保险专业培养方案应该由学校、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根据保险学科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优化。在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三)建立优质、多元、稳定的实习基地,争取“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的资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质量,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保险专业培养方案相适应,能充分满足专业实习要求,具备一定标准的保险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确保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保险企业的性质、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特点,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业务内容和标准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要做好实习基地的管理工作,满足学生多层次专业实习的需要。最后,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必须建立校企之间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稳定的合作基础,才能使实习工作持续进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实习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意见,成立“订单班”,“订单班”学生的学习一部分在企业完成,另一部分在学校完成。企业以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入参与教学,把经理、师傅引入课堂,定期聘用他们来讲课,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最终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企业选拔要求的学生,将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

(四)保险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保险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保险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技能。近年来保险业迅速发展刺激各大院校争相开设保险专业,对师资的需求猛增;截至2010年,我国开办保险专业的院校有近百所,总师资1800多人,由于对师资的需求增长很快,许多没有保险实践经验的研究生走上了保险教师岗位,他们也需要补上实践教学这一课。要从各个环节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在职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同时还应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保险专业论文篇10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现状,结合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认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学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针对问题提出要重点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改革考试方法,建设第二课堂等方面完善新的专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