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禁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07:31

端午节禁忌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端午节为什么称为毒日之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为什么称为毒日之首九毒日,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视五月为毒月,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

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如有“忌同房”、“忌讳造屋“、“躲午”、“忌打午时水”之类事项的忌讳,其实这是由于古时人们科学知识匮乏,这才让人们逐渐形成五月忌的观念。

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又称端阳,端是开始的意思。端午是仲夏时节的开始,正是寒气和暑气交替的时候,阴雨较多,容易形成寒湿之邪。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

毒日的相关禁忌一、忌端午节见雨

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这个习俗影响至今,现在还有说农谚端午无雨是丰年。

二、忌五月生子

从春秋到秦汉之际汉人忌讳五月生子,认为五月生子不吉,这在汉末王充的《论衡》中有记载,王充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诞,还举出了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就是在五月出生的,他父亲迷信此说,不愿意抚养,孟尝君长大后知道了这件事就问父亲,他父亲田婴回答:“都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得门一样高就会克死父母。”田文说:“人的命是由门决定的?还是天决定?如果是门决定的,那么就给门修高,那样谁能长得门一样高!”

三、五月房事不吉

在五月有几天是天地交泰九毒日,从古籍看天地交泰日禁止房事之说在明朝最为盛行,明朝古籍《遵生八笺》和《宜麒策》都有此说,自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六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日名九毒日,犯者天亡。十五子时,犯者男女三年内双亡。十六为天地万物造化之辰,最忌。)十三(关圣帝君成神日)二十八三十(俱同前)。

四、不上任

中国出行讲究择日,据唐《日知录》卷6有云:“唐朝新格,以正、五、九月为忌月,今人相沿以为不宜上任。”五月不宜上任的原因是五月是恶月,所以上任不吉。

端午节都送什么礼物送一盒粽子

既然是端午节,当然适合送粽子。毕竟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比较流行端午节吃粽子。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子女们可以送给父母一盒粽子,最好选择那种口味比较丰富、品质安全的大品牌。当然,子女也可以亲手为父母包一些粽子,然后把这些粽子当做自己的端午节礼物送给父母,让他们品尝子女亲手烹饪的美味。

送一件衣服

80、90后的父母大多都已经步入中老年的行列,而且他们的生活习惯比较简朴,一件衣服可能要穿好几年。

所以,在端午节或者其它节日的时候,儿女可以为父母买一身时尚、大气的服装。可以突破父母以往的穿衣风格,买一件比较时髦、而且显气质的大品牌服装。相信,父母穿上子女送给自己的这身服装之后,一定会容光焕发。

一个祝福电话

出于种种原因,许多在外飘泊的游子,在端午节期间无法回家陪父母。那么,在端午节那天,不妨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一个祝福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不能回家陪他们过节,但是时刻关注的父母的身体健康。对于父母来说,子女的陪伴显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他们更支持子女在外安心工作和生活,所以一个节日祝福电话就能够让他们放心。

端午节出游

端午节禁忌篇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称“元宵”,是因为这一天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据说源于汉朝,是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了吕后势力,拥刘恒为汉文帝。由于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到了汉武帝时,“太一神”的活动设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起源的另一说与天象有关。古时候,人们称每月十五为“望日”,望日月圆,意味着团圆吉祥,因此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都定为节日,即上元、中元、下元。其中上元(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望日,最被重视,后来发展成了元宵节。依照民间传统,节日的夜晚要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后世陆续又有了放烟火、舞龙灯、灯谜等游戏。元宵节吃元宵,也有其渊源。相传始于春秋时的楚昭王。言昭王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竟是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昭王不解,于是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孔子所说的“浮萍果”就是后来的元宵。作为节日食品,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来临,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很适宜春耕播种,因此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说明了作为节气的清明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清明成为节日,相传出自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于是成了固定的风俗。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在清明之日扫墓(一般在节前后十天左右进行)、祭祖、踏青的习俗(一般来讲,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多在这一天出游踏青)。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后,后世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了清明之中。尤其在宋代后,寒食禁火扫墓之俗转移到了清明之中。随着寒食节影响的消失,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变成了生活中的重要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禁忌篇3

关键词:端午节俗流变发展

一、端午古朴节俗探源

端午节俗的来由历来十分复杂,人们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在端午节历史流变和传承的过程中,民间百姓普遍参与其中、历代文人又对其吟诗作赋,这些都强化端午节的传说和解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端午节俗的起源占了上风,有些习俗产生的真正根源却被掩盖。

(一)端午节俗起源于季候变化所引起的原始信仰

分析一个节俗的重要因素是对节俗的时间给予充分的重视,时间因素是构成了节俗核心内容的出发点,尤其是农业文化中的节俗更加如此。《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在中国,农历的五月正值春末夏初季候转换,空气中湿度增加,蚊虫病菌大量繁殖。在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简单、缺乏医疗常识,面对流行传染的病菌疾病,难免产生恐惧的心里。所以形成五月为恶月的观念,并形成一定禁忌。人们用巫术仪式和手段来进行预防和治疗,而节俗中的很多事项都与此相关,采艾蒿、菖蒲悬于门外,用其沐浴洁身。这些东西除辟邪除秽的功能也给予人们心里慰藉,所以五月季候变化引起的禁忌和信仰,才是端午节浓郁的驱瘟除疫的节日来源。

(二)端午起源于岁时节令夏至

夏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的快,降水也开始频繁,也说明了夏至竞渡的可能性。直到近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在江南的许多地方仍是在夏至日举行,足以说明古代端午节俗源于夏至,也决定了夏至乃至整个夏至所在的五月的性质。把五月中旬的某一天定为夏至节,既是农业节令,也是生活节令,更是人们开始有能力认识自然天象以从事生产的一个标志。所以人们要给予重视,并形成一些独特的习俗。

(三)端午节俗起源于图腾信仰

百越民族崇拜龙图腾的信仰和新年仪式,也是端午节俗的一个重要来源。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描述了端午起源于龙图腾。他在充分的文献考辨与民俗生活印证中,提出:端午节是从南方吴越地区传播开来的祭祀龙腾的民俗节日,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即竞渡和吃粽子,都与龙有关。从古越民族崇拜龙图腾,到古越民族将夏历五月作为自己的新年,表明了他们民族习俗与龙的内在联系。而如划龙舟、五色饭、五色彩囊和插柳庆贺新年都与端午相关节俗有关。古越民族的新年习俗是端午节俗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二、端午习俗传承发展中的附会与流变

端午节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传承,节俗中插艾蒿、菖蒲、采药、斗百草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定型的节俗与规范。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那就是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这两大传统既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

从最初远古时期强调了五月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节日性质,以巫术方式被人们记忆和实践,后来又加入了人神祭祀的内容,端午节是祭祀先人的时节,如楚地的屈原、吴越地区的伍子胥等。一些地方还有瘟神祭祀与送瘟神的活动。这是端午神灵祭祀的早期形态孑遗。慢慢的竞技娱乐也成了端午节俗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节日娱乐是传统节日构成的要素之一。汉魏时期围绕着夏至形成的端午节,吸收了南方民族竞赛传统,加重人文活动的色彩。竞赛游戏是端午节日娱乐的主要内容。具体民俗有龙舟竞渡与斗百草、斗蛋游戏等。这些竞技游戏在兴起之初,侧重于巫术与信仰意义。

三、端午节俗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及存在意义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夏季的重大节日,由于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传统节日有着重要影响,在现代科学观念与现代医学知识使端午避瘟保健的节俗主题自然降低。追悼先贤的主题也因与神灵祭祀融合与驱疫、凭吊相关的端午重要节俗和信仰在许多地方已受冷落。

端午节流传至今,其基本形态如食棕习俗和竞渡习俗变化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端午习俗没有发生变化。目前在很多的城市,端午也逐渐沦为吃粽子的节日。在端午节俗中,有时人们直称端午为“粽子节”。食棕习俗已经扩展为饮食文化的展演习俗,即使是粽子,在当代社会它也成为四季常有的商业食品,其节日的提示意义也不再明显。而人们也从竞渡的龙舟中体会的也多是包裹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和经济效益在其中。

结语

端午的原始意义是避邪驱疫,人们通过对端午节俗的补充与再解释,加入了对高尚人物的崇敬,传承爱国的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习俗是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

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在端午节俗不断传承与流变过程中,在强调文化多样性,推动传统节日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传承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面对着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我们该反思和警醒,韩国的端午祭本是源于中国,我们是该保护我们的祖传的文化和民俗遗产,对于端午节及其传统节俗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正国.端午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2]宗懔原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3]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J].民俗研究:2009(4).

[4]高天星.中国节日民俗[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年.

端午节禁忌篇4

那天,我和伙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去朱威奶奶家过端午节。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用的红豆、糯米、粽叶和绳子。

奶奶高兴的对我们说:“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喽!”只见她先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的一端转一个圈,往里面倒一些红豆和糯米,最后用粽叶的另一端把口包起来,用绳子三下两下就扎紧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艺,我们几个都又羡慕又佩服,不禁跃跃欲试了。可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手忙脚乱的最后还是包了个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们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间隙,奶奶给我们讲了端午节的由来。

以前有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叫屈原,许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被赶到了黄河以南,看着国家日益衰弱,屈原决定在汩罗河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端午节禁忌篇5

关键字: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日益变得狭小,东西方的综合,不仅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口号,而且目前在处在稳步而顺利的实现过程当中。为了求得人类文化的共识和相互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得到的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一、中西方文化在饮食结构上的差异

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即五谷为主食,以蔬菜及少量鱼、肉、蛋奶、果品副食。汉族的传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汉族一般采用一日三餐制,城市居民多将晚餐、农村居民多将午餐作为三餐中的重点,饭菜比其两餐丰盛。汉族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共餐制,它体现了汉族传统伦理副道德中的群体精神。然而,对于西方的国家,膳食多数是一日四餐,即早饭、午饭、茶点和晚饭。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人们常吃的主菜是烤肉。此外,常见的菜肴是罐焖肉、炸鱼薯片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还酷爱饮酒,如威士忌酒就驰名世界。

二、中西方文化在姓名与称谓上的差异

汉族人的姓氏一般随父系,从字数上看,汉族之姓氏以单字为多,汉族人大多有小名和大名。汉族人的名绝不能和父亲等长辈相同,汉族人比较注重大名,不论是几个字,在字形、字音、特别是字义上有许多讲究。例如,字形搭配要匀称、协调,字音要清晰、响亮而且悦耳,字义力求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从字义表达上,主要有情景名、教诲名、期望名、祝愿名、志愿名等几大类型。对于西方的国家来说,姓名的排列既是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中间名姓。本人名也称教名,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姓名。中间名的选择范围主要限于父母长辈或父母的亲朋好友的姓名,可以是母亲的姓,也可以是父亲或祖父的名,或者是父辈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妇女在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在西方国家,由于姓名太长,书写起来麻烦,所以常常将姓前的名缩写。例如JohnStuartSmith,可缩写为J.S.SmithJohnS.Smith.

三、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的差异

汉族人相见现有握手、问候等礼节。一般说来,男性相见时是彼此趋前握手,女性则多习惯于点头或微笑。男性与女性相见若行握手礼,则应由女性先伸出手来。若是初次见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晚辈对长辈还要行鞠躬礼。在行相见的同时,双方互致问候。现在最流行、最简单的问候语是“你好”或“早上好”、“晚上好”等。此外,有些词语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说出来不吉利,因而也属于禁忌话。例如:大年初一禁说“病”“穷”“霉”“败”“死”等。坐在船上禁说“翻”“沉”等。在西方的国家,在介绍两人相识时,应首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较低者介绍给地位较高者,将男子介绍给女子,不能将次序颠倒。介绍完毕,双手往往以握手表示愿意相识,但握手亦有讲究。一般是年长者、位高者和女子先握手,年轻者。位低者和男子即伸手相握,如果前者不先握手,后者不应冒昧强求。而应点头微笑致意。握手应用右手且要摘去手套,握手时应注视对方,与女士握手时使劲不能太大。在社交过程中处处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拜访他人时,一定要事先预约,预约应当提前一定的时间,以便对方作出安排。一旦约定之后,必须准时赴约,迟到早到都是不礼貌的。

四、中西方文化在服饰上的差异

汉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是传统服饰。汉族传统服饰有三个总的特点长期得到传承。其一是等级区分。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们的服饰不同。其二是常服和礼服之分。各种礼仪活动多有专用的礼服与日常生活所穿的常服明显不同。其三是服装样式宽大,裹衣博带,袖长腿宽。汉族的首饰:女性有各种簪子、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足链等,而男性首饰多以戒指为主。对于西方的国家的人来说,衣服要力求美观,如男要平肩,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既要突出优美的线条,又要掩盖身体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西方国家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服饰。例如,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戴上假发,身穿法官黑袍;教堂做礼拜时,有的牧师要披上长袍等等。

五、中西方在传统节日上的差异

汉族的传统节日约有150个,但最为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是中国最历史、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以辞旧迎新、庆祝祝福为主题的综合性大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此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得名。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是秋季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此夜月亮明倍于常时,成了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名重九节。古以九为阳数,重九故称重阳。而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圣灵降临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耶稣诞生的日子,是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重大的节日。2月4日为情人节,4月1日为愚人节、母亲节为5月的第二个星期、父亲节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

六、中西方文化在上的差异

汉族没有全民族一致信仰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汉代以后,儒学曾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为汉族社会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和信奉。但儒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宗教。当前,从的情况来看,是道教、佛教、天主教、新教诸教并立,各有一部分汉族信徒。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道教外,汉族还有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外来的宗教。西方国家的公民均享有的自由,所以西方国家的复杂多样,世界各大宗教,各种教派应有尽有。各种享有大致平等的地位,基本不存在宗教歧视。但总体上看,英语诸民族最主要的信仰仍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圣公会不仅是英国的国教,而且也是基督教新教三大派别之一。其中两派为路德教和加尔文教。

七、中西方文化在迷信与禁忌方面上的差异

在中国,“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寓意为“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二月二剃龙头”寓意为一年中健康,人们生龙活虎。在春节期间,不能说“死”字,如果不慎将碗杯打碎,要说“岁岁平安”等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是黑猫主凶。尽管养猫养狗之风盛行,但一般不养黑猫。而马蹄铁则被认为是吉祥之物,如果谁在路上捡到马蹄铁,就一定会有好运降临。另外,碰撒了盐被认为是恶兆,预示要发生口角或与朋友断交。打破镜子更是凶兆。即使家中不死人起码也要七年不顺。在禁忌方面,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开。星期五同样也被视为不祥的数字,此外,一根火柴或打火机不能一次点燃三支烟,认为这样会给第三人带来不幸。不要打听他人的隐私。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能光注重语言的教授,更应该融入中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对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更全面的领悟。

参考文献:

[1]中外民俗概要张世满王守恩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中西戏剧比较论稿蓝凡著学林出版社1992

端午节禁忌篇6

早在殷周之际,“殷王遣采女从(彭祖)受房中之术,行之有效。”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和探讨男女的性生活问题。古人认为,房中术是一种能使人返老还童的仙术,在一些神仙家和方士中间广为流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的古代方技有四种,一日医经,二日经方,三日房中,四日神仙。“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可见,房中术在秦汉时代还是颇有影响的方术之一。房中术的神奇功效吸引了大批阴阳家、方士、神仙家纷纷探索和修炼,到魏晋时期已经十分兴盛,蔚为大观。道教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也大谈房中术的神奇效果:“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旧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

道教房中术尊玄女和素女为始祖。玄女与素女是传说中的房中家,黄帝曾向玄女和素女请教过房中之术,“昔黄帝……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因此,玄女与素女被尊为房中术的始祖,黄帝、老聃、彭祖、容成公都是玄女和素女的学生。《神仙传》中记载了不少修炼房中术而得到成仙、延年益寿的人物。例如,“容成公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甘始者,……行房中之事,依容成玄素之法,……在人间三百余岁,乃入王屋山仙去也。”

道教被称为“杂而多端”的教派,对传统文化如儒、墨、医、阴阳、神仙等各家学说采取广泛吸收,为我所用的态度。而房中术也不例外。房中术被道教吸收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且一些道派专门以房中术为修炼内容,称为男女双修的泥水丹法。据《太平广记》卷八载,“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指的就是张道陵的治病之法。所谓“玄素之道”,就是指房中术。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认为,金丹大药、行气与房中术,是长生成仙的三个主要方术,坚持修炼能够长生不老,返老还童。唐末五代以来,道教根据外丹修炼理论,继承了房中术并发展为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阴阳派(双修派)丹法以魏伯阳为祖师,尊《周易参同契》为组经,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刘操、张伯端皆精于阴阳双修丹法。阴阳双修丹法需要女鼎,但不同于房中御女之术,其目标不是为了追求性快乐,而是采先天之气以结丹长生。虽然如此,阴阳派丹法依然为全真道等其它正统教派所斥责。因此,双修派丹法逐渐遭到摒弃,以神交代替体交,提倡“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若神明,爱如父母”的修炼方式,房中术在道教中逐渐势微。

实际上,如果抛开房中术的和糟粕内容不说,房中术在保持和谐性生活与性科学方面,确实具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房中术所提倡的节欲有度、禁忌、艺术等性理论,即使在现代依然是指导性生活行为的科学原则,而且房中术所记载的诸多关于障碍的治疗方法,以及优生保胎术,对于现代性医学的临床借鉴,不无裨益。

二、道教房中术的性理论

对于房中术的性理论或者原则,现在的研究者一般总结为九大原则,或者说是九项内容,强调性生活的指导方法和禁忌等。这些理论原则包含了很多现代科学的成分,对于养生和保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总结了六条原则,具体如下:

1、选择的对象和时节

从优生学的角度,房中类书籍中对于交合的男女有很多具体的标准,就是所谓的“择人而交”。对于选择女子配偶而言,明代万全的《万密斋书》有所谓的“五不宜”,即螺(反旋如螺)、皱(石女)、鼓(无窍如鼓)、角(阴阳两性)、脉(先天闭经)。这些缺陷不利于生育和高质量的,因此不宜婚配。为了达到最佳的“采阴补阳”之效果,房中家认为的“人相女人”要年轻貌美,性情温顺,身体健康等等,否则不仅没有良好的交合效果,反而会损害身体,因此十分慎重。《千金要方》称:“凡妇人不必须有颜色妍丽,但得年少,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这就是强调,选择的交合对象要健康丰满。房中术发展到道教的阴阳双修丹法,炼泥水丹时选择女伴谓之“择鼎”。而择鼎的标准有,“如足财力,选取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其体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不可极于相者”。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是“好鼎”,才能达到最好的炼丹效果,否则即为“坏鼎”,炼丹必然不成,反而对身体十分有害,“皆贼命损寿也”。同样,房中术对于男子也有相当的要求。王冰的《玄珠妙浯》说到男子有五种不育症不宜交合,即天(天宫)、漏(漏精)、犍()、怯(阳痿)、变(性变态)。男子若有这些疾病,则不能婚配,也不宜生育。

此外,房中术还讲究交合的时节,“知时而动”,认为适宜的时机和气候环境,对于性生活的和谐美好,具有重要的意义。房中术从阴阳学的角度论述,将活动比喻为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氤氲相合,将女子高潮的时候――最佳受孕时机,称为“乐育之时”。大约在女子月经期前后几日,此时女子强烈,精神焕发,体热肤润,阴内“状似蓬壶”,有如莲花初开的形状,此时交合,性情两合,受孕可能性最大,生育的质量也最高。“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是王相生气日……用春甲寅乙卯、夏丙午丁未、秋庚申辛酉、冬壬子癸亥,与上见月宿日,合者尤益佳”。房中术讲到交合的环境,大致要求舒适怡人,气候温和湿润,万物化生。

2、节制和禁忌

道教讲求清心寡欲,但是寡欲不是禁欲,与佛教完全禁欲主义不同,道教不禁止人们自然正常的欲望,反而认为合理的体现了“道”的自然性,是值得提倡的。但道教有反对,要求“有节,当知宜忌”。道家认为,伤身损命,过则不及,故养生之要,须节欲守戒,更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的说法,认为节制比服食金丹更为重要。

关于的禁忌,不仅有宗教方面的,也有科学方面的。关于宗教方面的,在一些特殊的日期和场所禁止,诸如忌本命正冲,甲子、庚申、晦朔之日,忌神庙之内,神像之前等等。具有科学性质的禁忌则属于环境状况、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禁忌,诸如大寒,大暑,大饥,大饱,酒醉,阳虚及染病未愈,则不能交合;疲劳、怨恨、恐惧、忧愁等心理情况下不宜交合;女子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都不宜行。否则,不仅女子会产生诸多妇科疾病,对于男子的精气也是一种耗损,严重时还会导致障碍等,更别说炼丹采气了。(彭祖经)谓凡交接有三忌:天忌、人忌与地忌。(养性延命录)说的非常详细,如“交接尤忌醉饱,大忌损人百倍。欲小便忍之以交接,令人得淋病或小便难茎中……怒后交接,令人发痈疽。道机房中禁忌,日月晦朔,上下弦望,日月食,大风恶雨地动雷电霹雳,大寒暑,春夏秋冬节变之日……不行阴阳;本命行年月日禁忌尤重。……大喜怒皆不可行房室。”

端午节禁忌篇7

【关键词】荆楚岁时记;动物崇拜;植物崇拜;习俗流变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6-0278(2013)01-151-02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笔记体回忆录,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是以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记录对象。荆楚地域广阔,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诸侯国,领地广袤,楚成王时候就有“楚地千里”的称号。

在《荆楚岁时记》中,作者除了提供南朝梁代时期的岁时节令习俗、农事生产习俗、祭祀以及文体娱乐习俗等宝贵民俗资料之外,还展示了动植物崇拜的习俗。楚地向来有重巫信鬼的传统。《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凡饮酒次第从小起,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作者多次提到“鸡”,并把鸡鸣和鬼怪的畏惧联系在一起,鸡是清晨打鸣的,而把鸡和鬼怪联系在一起,认为鬼怪是怕鸡的,并且鸡能辟邪驱鬼。然而,我们进一步考究就会发现,虽然鸡打鸣可以驱邪,但是如果是母鸡打鸣就被看作是怪异的事,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早在《尚书·牧誓》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古人有言,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为雌鸡不能司晨,如果母鸡在清晨打鸣,家里将会死人,结果会落得家中萧条。今天民间仍然沿袭这一习俗,认为母鸡打鸣是死人或者失火的兆头。另有一种说法是,若母鸡打架则被看作是要招阴天。据此,这种种说法也表明了中国古代轻视妇女地位的一种文化表现。民间还有俗信,认为公鸡打鸣过早,也不是好事,夜间一更鸡鸣,必定会有火灾,二更鸡鸣,须得防范窃贼。《史记·殷本记》说:“武丁在祭祀成汤后的第二天,有一只雉鸟落在鼎的扶手上不停地叫唤。武丁非常害怕,以为不详。”此处又由对家鸡的禁忌,引申出对野鸡(雉)的忌讳。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武则天出生的那天夜里,有一群雌雉呜叫不已,后来果然发生了武则天做女皇的事。《左传》也记载:有一只雉鸟在宋国的太庙叫唤,后来发生了火灾。《左传·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日嘻嘻出出(杜预注:嘻嘻,热也。出出:戒伯姬)。”“鸟鸣于毫社,如日嘻嘻”,(杜预注:“皆火灾也”)。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再入“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鸣,则入田以为候。”以及“斗鸡、镂鸡子、斗鸡子。”其中的“鸟”、“鸡”等动物意象,充分体现了《荆楚岁时记》中的动物崇拜现象,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其文体及娱乐习俗。

此外,“正月七日为人日。”按董勋问礼俗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也即正月一日不能杀鸡,二日不能杀狗,三日不能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再者,“人日鬼鸟。”《荆楚岁时记》日:“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鬼鸟叫声不吉利,又称九头鸟,俗称闻此鸟叫声者为凶。舟山一带传说听到九头鸟叫时,附近就有野鬼游魂。安徽一带,早起听到沙和尚的叫声,俗以为必遭病秧。安徽寿春人早晨若听见牛叫,就以为是有人欺侮。而且安徽一带忌讳夜间听见驴子叫,俗以为这是将有灾病的征兆。这些如鸡、狗、羊、猪、牛、马等动物禁忌,传说女蜗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猪,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而产生上述动物禁忌。此外,民间更有“狗来富,猪来穷,猫来带麻布(死人)”的俗语。狗来到人们住处主人会饲以粮食,猪来则要赶打出门,而猫来则是大忌,要将其捉住,在猫腿上系一块小红布条,才能将其放走,如果捉不到,就要赶猫上树或者上屋才能禳灾。人们之所以对这些常见的动物加以崇拜,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中对它们有一种认同感,而这一认同感是承袭于原始的图腾崇拜而来。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动物发生的某种现象联系在一起,从动物的异常表现来认为是自己某种异常现象发生的征兆,这便是动物禁忌产生的思想基础。动物禁忌还表明,在人类没有完全消除鬼神等超自然观念之前,人们就无法摆脱动物精神上的“纠缠”,还得通过种种禁忌来调节与它们的关系,来表示人类对它们的敬畏。

动物禁忌主要是由动物本身的反常行为引起的,而植物禁忌则主要表现为植物的异常现象,也被人们看作是吉凶的先兆。如竹子和铁树开花,人们以为是灾难的预兆。所谓“竹子开花,人畜搬家”,“竹子开花,亡人破家”,“铁树开会,人亡财瞎”之说。因为竹子在常态下不容易开花;铁树则是常年不开花的,所以其开花被看作是怪异现象,再与民间的灾祸相联系,故而会被视为不祥。人们对于植物凶兆的认识是以植物的非正常生长为基础的,本来不应该出现的现象而事实上却出现了,就容易被人们视为不祥。这实质上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奇特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而更多的是由于植物的这些谐音名称,除了那些名称和不吉利的词语谐音以外,这些植物大部分都是古老的、或是在庙旁、村后、坟茔的树木,以及被人们崇拜并且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植物。

端午节禁忌篇8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为一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端午节禁忌篇9

2、新春大吉!端午节欢乐!我无望了:紫霞离开了我,师傅又太唠叨,牛魔王借我的钱又不还,新春大吉!

3、祝福你生意兴隆,财路繁茂,人气旺旺,财宝旺旺。今晚邀你共同赏月!

4、恭祝生意兴隆财广进,百业兴盛人气旺!低头搂美女,随心所遇!单身也欢乐,单身放光线,单身最自由,单身有理想,单身最满意,单身花更香。

5、!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除夕夜包金饺,包出祥和与欢笑,包出财运呱呱叫。

6、一定要吃的喷香,一定要睡得甜美,一定要快乐欢乐,一定要平安健康。

7、^o^圣诞传奇:信息发一发,钞票任你花;信息看一看,幸福围你转;信息读一读,欢乐你做主;信息翻一翻,吉祥连成串,信息转一转,好运永做伴。

8、有权利,抹下脸皮猛追起。恭喜!中秋节欢乐!预祝端午节欢乐!愿你:举头见帅哥!

端午节禁忌篇10

关键词:女性民俗;禁锢;超越

中图分类号:K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64-02

民俗是经千百年历史凝聚、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社会生活经历和经验的产物。而在传统文化中,从性别文化的角度来说,相较于强势而显著的男性民俗文化,女性民俗和女性民俗文化则显得弱势与隐秘,关注度较小。同时,在学术界来说,女性民俗文化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这种研究趋势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女性地位上升而变得愈演愈烈。因此,本文从女性民俗文化的角度入手,从女性民俗中对女性起禁锢作用的种种禁忌和女性民俗中女性自我超越的种种表现两个大方面,浅谈一下中国传统女性民俗文化中女性的禁锢和超越。

一、女性民俗文化的禁锢

关于女性民俗文化的定义,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笔者在这里采用邱国珍、李文、吴翔之三位学者的说法:“中国女性民俗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袭的生活文化事务,它包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妇女的衣食住行习俗、生产工艺习俗、婚姻礼仪习俗、生育习俗以及民间信仰、岁时节日及游戏竞技等诸多方面。”{1}作为一种民俗事象,禁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般的民俗认知心态。而根据英国人类学家J.费雷泽的分类,女性禁忌应属于人的禁忌这一大类从产生的伊始就带有强烈的不平等意味。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男性因其体力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了成为文化强势方。相比之下,女性则日趋处于弱势,造成了在种种方面对男性的依附,这种不平等关系在民俗文化中也愈见鲜明。因此,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女性禁忌,带有特殊的定义,它是对女性的各种约定俗成,又压制禁锢的种种避讳和禁制。这些禁忌,根据学者刑莉的著作《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的理论,可以分成四大类:岁时生产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和孕产育婴禁忌。这其中除最后一种是属于特殊时段的禁忌外其他方面都属于日常生活禁忌。

(一)特殊时段禁忌

纵观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化传统,对女性的月事极为忌讳。少数民族关于这方面的机会就更是屡见不鲜。他们认为经期中的女性是不洁的,靠近会给的人和村寨带来祸事。如蒙古族女性在行经期间禁止到井前,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禁止经期女性坐卧尊贵的主位。同时,在满族、哈尼族、彝族等民族中,经期妇女忌讳参加宗教祭祀活动等等。

除了月事禁忌外,传统民俗文化中,女性怀孕产子也被视为不洁,有着种种禁忌和避讳。如傣族孕妇不能接近佛寺、不能供佛、不能祭灶、不能陪客。土家族孕妇不能串门,不能参加婚礼。侗族孕妇忌入他人洞房,忌酿酒采药。妇女分娩产子也是污秽不详的事件,处理不当会给母子,家人带来祸事,使祖宗神灵蒙羞,因此产生了各种禁忌。

对于处在月事和孕期等特定生理时段的女性的禁忌,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两个层次:其一,上古先民认为血液与生死是紧紧联系着的,流血被视为是不祥之事,因此,女性的周期性流血和分娩时的大量流血被认为是污秽招祸之事,并加以规避和忌讳。其二,在封建伦理和宗教文化对女性的轻视和诋毁的作用下,这种禁忌进一步加强。

(二)日常时段禁忌

在民俗观念里,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都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禁忌,这些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对女性的特殊禁忌。其突出表现在女性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婚姻活动中。

古人认为,做什么事都应当按照节气岁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以求去忌避祸,顺心如意。这方面对女性的禁忌颇多。例如古代新年自初一到初五,妇女是不能出去串门的。这种禁忌在布依族、苗族、彝族、白族等许多民族中存在着。又如十二月初八(即腊八)禁止妇女回娘家,十二月二十九土家族还有禁止妇女动针线、忌洗衣服等等。

除了上述岁时禁忌,在生产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禁忌。例如云南边陲的白族妇女不准耕田,不准背粪施肥;高山族规定女性不能接触男性用过的猎具,在狩猎和捕鱼期间夫妇不能同房;赫哲族禁止女性坐船头和挎猎枪,认为这样会不洁等等。

此外,古代男女地位座次和戒律很严格。《曲理》中对此有所记载:男女不杂坐……不亲授。嫂叔不通问……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这足见古代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压抑之重。

女性的婚姻习俗禁忌更为繁多。普米族姑娘在结婚途中不得回头张望,不能骑骡子和穿白衣。满族姑娘在婚后三天不准下床。保安族姑娘新婚三天内不准吃婆家的东西,要娘家天天送饭。苗族新娘在新婚回门时,如遇大雨淋湿衣服,男方家可以休妻离婚等等。

总的来看,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和民俗习俗中的女性禁忌,其实质是占生产和社会生活主导的男性对女性这一“异类”,特别是有别于男性生理特点的女性生理特征的恐惧与不安心理的表现,进而产生歧视和禁锢心理。用禁忌的方式来约束,压迫女性的言行。这些女性禁忌相当不平等,有消极荒诞的意味。

二、女性民俗中的超越

尽管女性民俗中有许多女性禁忌,但是女性民俗中同样存在着体现女性自身诉求和渴望的民俗习俗,它们是对传统女性民俗禁忌和束缚的超越。这些超越的表现同样可以分为特殊时段和日常时段,下面就分类别叙述。

(一)特殊时段的禁忌超越

传统文化中,女性是依附于男性的弱势角色。但是节日打断了这种现象。特定节日使女性得以释放自我诉求和压力,实现短暂的自由。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女性在这一天可以上街出游,嬉闹观灯,抛头露面;壮族、侗族等民族的“三月三”则允许男女在这一天谈情说爱,互订终身。五月端午女儿节,羌族妇女这一天可以外出游玩;七月初七的乞巧节,妇女可以对月乞巧,祈求爱情圆满。不仅如此,在少数民族的节日中,还有一些是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如彝族的姑娘节,白族的姑娘节,瑶族的阿妹节、斗牛节,土家族的女儿会等等。

此外,女性在婚恋中的一些特有民俗事象,也同样打断了传统禁忌的束缚。例如对歌。对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参与的女性成为了主导者。她们高歌示爱,结伴嬉闹,用山歌向心爱男子表白。学者刘永红和学者闫国芳都谈到了西北特有的民俗事项“花儿”,它也是证据之一。在“花儿会”上,同样是女性首先发起演唱,内容多以情爱为主。这些无疑是打破了男性的话语权垄断,突破超越了女性的话语禁忌。

而同样是宣泄,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则同样是女性自我释放的方式之一。这一习俗是土家族女性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2}这种习俗表达了女子对婚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内心的诉说,进而完成自身的成人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二)日常时段的超越

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传统中国女性而言,更多的禁忌和规范贯穿于她们的生活。因此,这一点决定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得以实现。因此,以刺绣、挑花、剪纸等妇女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女红,被赋予了女性的自我情感渲泻和诉求的任务。

女红饱含了女性对生活、对自由的憧憬和向往,成为了寄托女性超越自我的载体之一。如瑶族青年男女喜欢互丢有女性缝制的花包。苗族姑娘常送给心上人用红、白、黑等线组成的花带,寓意“千里姻缘一线牵”。同时,女红也是表达亲情和关爱的载体。陇东地区的姑娘在出嫁时,会收到鱼形饰品当礼物。此外,挑花技术也是女性表达心声的一种手段。鲜活的花草、飞舞的禽鸟、成熟的瓜果以及山川湖泊等各种生活物象都可以是题材。贵阳花溪苗族挑花丰富多变,以色彩绚丽,多姿多彩见长。侗族的挑花手帕、挑花腰带落落大方,质朴醇厚等。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女性难以直接从男权禁锢中表达自我,只有用刺绣、剪纸等女红活动来委婉含蓄的表达情感,释放压抑。学者就指出:“女红,无论是被作为一种文化意象由其他精神文化的艺术体裁来表达现,还是女红本身也成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它)归根到底都出于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动机”{3}。

此外,在众多民间文学中,女性的自我超越和价值诉求,也用文学的方式进行表达。最早有《诗经》中的《氓》这首有名的弃妇诗。同时,在少数民族文化里,也有大量记载女性命运的叙事诗。其中傣族的《娥并与桑洛》、苗族的《仰阿莎》、彝族的《阿诗玛》、白族的《青姑娘》、东乡族的《米拉尕黑》、裕固族的《黄黛琛》等都反映各个民族女性在特定时代的爱与恨、悲与苦、理想与追求。

女性的主题欲望和自我价值,在传统社会中长期处在压制和禁锢之下,但女性的自我超越现象以潜在曲折的方式时刻表现出来。女性民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既保障了女性的自我需求,又不会是女性因违背禁忌而受到惩罚。首先,女性在节日中摆脱禁忌和原有规范的束缚,大胆表达女性诉求,张扬自身欲望,这无疑是对禁锢的一种超越,这具体在歌会、婚嫁等民俗中有所体现,屡见不鲜。其次,女性通过女工这个情感载体来表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挚爱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众多反映女恨悲苦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对于女性自我超越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女性能够通过诗意的方式,去实现精神上的突围。通过民俗,女性的愿望和欲望,才能获得叙述和存在的合法性与审美角度。研究女性民俗中的禁忌和反禁忌,禁锢与超越,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女性民俗和女性民俗文化,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它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注释:

{1}邱国珍、李文、吴翔之.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J].民俗研究,2008.

{2}杨智.土家族哭嫁习俗中的女性成人教育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0.

{3}.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邢莉.中国女性民俗文化[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2]邱国珍、李文、吴翔之.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J].民俗研究,2008(1).

[3]杨智.土家族哭嫁习俗中的女性成人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4].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才旦曲珍.对女性禁忌民俗的探讨[J].大学学报,2010(12).

[6]张佳.女性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科技信息,2009(13).

[7]徐海翔.浅谈博大的中国女性民俗文化[J].社科纵横,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