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你歌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08:53

众里寻你歌词篇1

关键词:通俗歌曲歌词动植物意象抒情矫情

在当今开放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通俗歌曲通过各种渠道潮水般涌现,不计其数。许许多多的歌曲还未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就被淹没在滚滚歌潮里。为获取受众关注,取得轰动效应,通俗歌曲必须推陈出新,用创新的亮点打动受众。

歌词的创新尤为重要。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曲主旨的载体,是决定歌曲能否得到受众青睐、广泛传唱的要素之一。许多通俗歌曲歌词的创作都在出新出彩上狠下功夫,形式不一而足。近些年有很多通俗歌曲歌词把创新的立足点定位在运用动植物意象来抒感上,运用的动植物意象种类繁多,运用方式五花八门,抒情效果良莠不齐。有些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是歌词抒情的亮点所在,歌词因此拥有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而有些歌词的动植物意象生拉硬扯、哗众取宠,虽一时引人关注但不久就销声匿迹。

当代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来抒感由来已久,但近几年扎推出现的现象引人注意,也令人思考。

一、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成因

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求新求异的创作动机

在层出不穷的歌潮里,脱颖而出是通俗歌曲追求的目标。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词往往是通俗歌曲获得成功的法宝。为了达到出新的目的,有些通俗歌曲歌词借动植物意象来抒情,取得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在此类通俗歌曲被广泛传唱之后,跟风之作频现歌坛。

2.抒情联想的特殊需要

歌词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想要在有限的篇幅之内,生动、完整、深刻地表情达意,必须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来帮助抒情,运用动植物意象就是手段之一。另外,在词作者创作之时,基于表达需要所自然产生的以动植物为类比对象的联想也是歌词中运用动植物意象的一个原因。

3.动植物意象更具优势

动植物在客观世界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为人所熟悉,因此,动植物意象相对于其他意象来说,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运用。

二、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作用

通俗歌曲歌词准确而巧妙地运用动植物意象作比,或使用动植物意象象征,能够实现想象的转移与链接,可以超越一般的叙事抒情模式,构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分类举例阐述如下:

1.新颖不俗,引人注意

通俗歌曲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有的十分新颖、典型,符合受众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因而备受关注。例如玉镯儿作词的《白狐》: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

离开你时你正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飘飘,衣袂飘飘,

海誓山盟都化作虚无。

……

这首歌几年前在茫茫歌海中一炮走红,得到受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传唱。它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词选用了“白狐”意象,“白狐”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带有传奇色彩的动物意象。受到《聊斋志异》和民间传说的影响,“狐”成为中国人文化意识里一个特定的符号,有恶也有善。歌词里的“白狐”是一个善良贤淑、美丽痴情的女性形象,带给受众一种奇妙的虚拟联想,一种自我轮回的审美体验,“白狐”幽怨的诉说,充满悲情的故事唤起了听众的假想共鸣,深深打动了听众。

2.托物象征,富含寓意

通俗歌曲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有的被歌词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影射现实生活,抒情言志,寓意深刻。李宗盛作词的《我是一只小小鸟》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

我是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

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

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当我尝尽人情冷暖当你决定为了你的理想燃烧,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

这首歌作于1990年,至今已传唱了21年,博得了不同时代的广大受众的喜爱。歌词中“小小鸟”这一象征性的意象,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歌词借助“小小鸟”意象,犀利地反映出现代人奋斗的无奈、生存的孤独和内心的彷徨与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存的严肃思考。意象鲜明生动,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抚慰并激励那些历尽坎坷、饱经沧桑却又矢志不渝、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者。

3.借物抒情,妙趣横生

有的动植物意象活泼可爱,歌词中用来抒情言志,妙趣横生。例如林建昌作词的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这首歌自面世到现在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一直在广大成人及儿童受众中广泛传唱。歌词中憨态可掬、执着进取的“蜗牛”形象十分可爱。歌词借用“蜗牛”和“黄鹂鸟”两个动物意象,巧妙含蓄、简明生动地表现出歌词的主题,犹如一则现代版的托物言志寓言。

三、对通俗歌曲歌词频用动植物意象的观察与思考

综观通俗歌曲歌词动植物意象运用的实际效果,大体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巧妙运用动植物意象抒情,受到广泛关注。意象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成为歌词抒情的亮点,歌曲受到广泛喜爱和经久传唱;第二种,运用独特的动植物意象抒情,十分惹人注意。意象形式新鲜,歌曲受到广泛传唱,但为时不长;第三种,滥用动植物意象抒情,缺乏吸引力。意象牵强附会,形式趋同,缺少内涵,歌曲没能得到广泛传唱。

1.抒情的妙用

在众多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歌词中,有一些新颖生动、内涵丰富的经典词作。

上文提到的《我是一只小小鸟》、《蜗牛与黄鹂鸟》就很有代表性,此外比较经典的还有齐秦作词的《狼》和唐磊作词的《丁香花》等。

《狼》的歌词是在台湾诗人纪弦《狼之独步》的基础上改编创作的,歌词中塑造的“狼”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较原诗有所改变,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狼》的歌词如下: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歌词篇幅短小,内蕴丰富,“狼”这一意象颇具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形象而又简明地刻画出“狼”的形象,数量短语“一匹”具有设喻功能,描绘出“北方的狼”高大凶悍的特征;“无垠的旷野”、“凄厉的北风”、“漫漫的黄沙”概括出“北方”的环境特征;“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点明了歌词的主题。这首歌曾经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传唱甚广。

《丁香花》的歌词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写给一个身患绝症、花季早逝的女孩的。歌词用“丁香花”作比,营造了浓重的悲伤气氛,抒发了强烈的怀念之情。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了,

留给我一生牵挂。

……

“丁香花”这一意象与歌词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身世有相似之处,意象鲜明典型。这首歌一经推出,风靡一时。

2.抒情的特用

有一些歌曲由于动植物意象的独特运用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不一定用得精当,但客观上的确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兴趣。比如《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和《你是我的玫瑰花》等。

《老鼠爱大米》的歌词用意象“老鼠”作喻体,构成一处非常另类的比喻。“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这样的比喻有些“语出惊人”,带有调侃的味道,着实吸引了不少受众的注意。

《两只蝴蝶》的歌词用意象“蝴蝶”直接叙事和抒情,“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我”和“你”以“蝴蝶”的形象出现,这种化人为物的写法给人带来一种新鲜的感觉。

《你是我的玫瑰花》的歌词用“玫瑰花”意象比喻“爱人”,“一朵花儿开,就有一朵花儿败,满山的鲜花,只有你是我的珍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这一比喻不是首创,且极其通俗,还是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受众。

上述三首歌曲,不论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用得如何,由于“新鲜”和“与众不同”,一时间都受到注意,得到了广泛传唱。但这些歌曲犹如昙花一现,流行不久以后就进入衰落期,甚至被众多受众所抛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歌曲歌词的意象只是迎合了受众一时的猎奇心理,歌词内容流于浅俗,不能满足受众心理和文化的深层需求。

3.矫情的滥用

有些歌词滥用动植物意象,要么是故意制造噱头,要么是跟风模仿,缺乏内涵,形式雷同,没能得到受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传唱。

比如《猪之歌》和《蚊子爱情进行曲》两首歌词里的动物意象就有故意制造噱头之嫌,《猪之歌》的歌词描写了猪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尽显“猪”的丑态,如“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蚊子爱情进行曲》展现的是男女谈情说爱被蚊子叮咬却丝毫不顾的场面,语言混乱不堪,如“左前方三公尺有一男和一女,目前被爱情密集猛烈攻击,集三军的火力见目标用力吸,蚊子要胜利趁人类谈情说爱……”如此之动物意象运用,令人匪夷所思。此类现象不在少数。

另外,跟风模仿运用动植物意象的许多歌词,形式雷同,意象缺乏内涵。比如《××爱上××》歌名形式的歌词就有很多。《老鼠爱大米》和《狼爱上羊》出现得比较早,其中的动物意象多少还有些抒情效果,还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而后来陆续出现的《狐狸爱上熊》、《老鼠爱上猫》、《香烟爱上火柴》、《猫咪爱上鱼》和《当刺猬爱上玫瑰》等歌曲,歌词的命名和意象的使用已经雷同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很难再引起受众的兴趣。

注释:

[1]本文歌词语料以及歌词作者主要引自百度mp3・歌词和百度百科。

[2]举例所用歌词的标点是本文依据歌词句意所添加。

参考文献:

[1]张藜.音乐里的文章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2]尤静波.流行歌词写作教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3]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众里寻你歌词篇2

[关键词]《观音山》;《战》;摇滚;《辞》

电影《观音山》于2011年3月4日在全国公映,该影片是李玉导演与范冰冰二度合作的电影,也是港台传奇女星张艾嘉暌违大银幕多年之后再度演出的电影。该片由李玉导演,范冰冰、张艾嘉、陈柏霖、肥龙主演,主要讲述了丁波、南风、肥皂三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在失落迷茫之时,一同租下了一个中年女人常月琴的房子,几个人从摩擦、交流过程中,最终彼此慰藉与温暖,共同走出困境的故事。该片的作曲及音乐制作为作曲家裴曼?雅思达尼亚,片中还运用了《战》《蓝莲花》《大约在冬季》《一场游戏一场梦》《不再让你孤单》等歌曲,主题曲《辞》由韩寒填词、范晓萱作曲、范冰冰演唱而变得备受关注。影片整体配乐流行时尚,诠释着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

影片开始主人公南风在对着镜子化妆,很有节奏感并且极富震撼的鼓点拉开了故事的序幕。这首音乐作品是范晓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战》。开场时只用到了前奏部分,给人的感觉很前卫、很叛逆。从这里先入为主的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酒吧歌手南风的人物形象。这也正是现今大部分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高考落榜了只能步入社会去自食其力,但是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还要靠自己去体会。

主人公南风到酒吧时演唱的歌曲就是这首《战》,“人类的战争好比细菌的生存模式,存活下来的是好还是强,谁赢重要吗?赢了也不代表你有头脑,谁都想当龙头老大,自古至今有太多战争为了对立思想。”极富动感的摇滚音乐给观众以视听的震撼,这首歌曲属于摇滚的车库曲风。车库摇滚(Garagerock)是早期摇滚乐的一种风格。是指一种创作未经太多的加工或是修饰、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摇滚乐,简单粗糙却更显纯粹。用这首歌曲作为影片的开场,也正是要体现年轻人充满激情和活力,简单且纯粹的性格。通过这首音乐的运用,深化了南风这个人物的性格,让观众更加了解了这么一个年轻人和她现在的生活状态。音乐就是这样,先给我们一个暗示,然后再去推动剧情的发展和刻画人物的形象。

主人公南风由于唱歌太投入,不小心把扩音器甩了出去,砸伤了客人。后丁波与客人吵了起来,这时场面很是混乱,背景音乐响起一首熟悉的歌曲,由王杰演唱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不要谈什么分离,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哭泣,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苍凉悲情的歌声与此时混乱的场景给人感觉不是很搭配,但是细分析来看,这首歌曲正是丁波、南风、肥皂三个年轻人内心的写照。“为什么道别离,又说什么在一起,如今虽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三人在大都市里的打拼也就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之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丁波、南风、肥皂三个年轻人在铁轨旁漫步,闲谈,肥皂问南风:“你是同性恋吗?”音乐响起,先是钢琴的和弦分解,然后一把提琴加入,伴着几个人悠闲自在的画面,表达了几个年轻人的无拘无束、活泼开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几个年轻人的单纯与可爱,生活的所迫并没有压倒这几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他们有信心去改变现状,有能力去养活自己。

丁波、南风、肥皂三人偷偷地开走了常月琴儿子的车,几个人在车上悠闲自在,此时响起了歌曲《蓝莲花》,这首歌曲由许巍作词作曲并演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整首歌基本就是围绕现实中的彷徨来展开的,而蓝莲花恰好代表着希望,可以说是自由,或者还有更多的东西。用歌词中的“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来理解可能更生动一点。这首作品用在这里也充分表达了三个年轻人向往自由,努力去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与梦想。常月琴坐在儿子的车里,牵起了他对儿子的思念,背景音乐许巍的歌曲《蓝莲花》再一次响起,配上这样的画面,不免令人感伤。常月琴哭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对自己的孩子永远的爱,这份真挚也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许巍的这首歌曲《蓝莲花》在该影片中的运用还有一个小故事。《观音山》剧组人员透露,影片在开始时曾试着用《蓝莲花》作为插曲,当时感觉无论是在情节配合还是情绪带入上,效果都很好。但开始商议版权时,却发现歌曲的版权在台湾,而不是一直认为属于许巍的,迫不得已剧组只好放弃。但试过几首曲子之后,发现还是《蓝莲花》效果好,秉承对观众、也对自己作品负责的态度,剧组最后只好忍痛高价买版权。可见,这首歌曲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众里寻你歌词篇3

推荐歌曲:《在水一方》《庐州月》

《在水一方》这首歌是琼瑶为其电影《在水一方》谱写的同名主题歌,由江蕾原唱。后来邓丽君翻唱了这首歌,并将其收录在同名专辑《在水一方》中,从此《在水一方》红变大江南北。其歌词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如果你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蒹葭》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那就不妨好好听一听这首歌。

在水一方

作词:琼瑶作曲:林家庆演唱:邓丽君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许嵩在《庐州月》中化身为一位诉说着自己故事的仕人,思索着功名利禄的虚妄、物是人非的苍凉,抒发着远离故人、故乡的怅惘。歌词涉及到很多语文知识,成语“凿壁偷光”的典故形容勤学苦读,“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出自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红袖添香”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语出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莺飞草长”出自南朝梁国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的语境出自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离殇”指因离别引起的伤感,出自苏轼的《南乡子》:“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容若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

作词/作曲/演唱:许嵩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灯下e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青丝一生珍藏/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乌篷里传来了一曲离殇/庐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太多的伤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庐州月光梨花雨凉/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学科:数学

推荐歌曲:《圆周率之歌》《悲伤的双曲线》

《圆周率之歌》,“初音未来三神曲”之一,daniwell谱曲后以圆周率数字作为歌词。该曲充分发挥初音未来作为虚拟电子歌姬的优势,连续唱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239位(10240位歌词数),时长68分钟25秒。全曲虽然旋律没有太多变化,但由于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歌词并无重复现象。该曲平淡之中蕴藏个性,得以从众多初音未来的歌曲中脱颖而出。动漫《angelBeats》中就曾出现通过背诵圆周率达到击败对手的情节,数学之魅力可见一斑。

圆周率之歌

作曲:daniwell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

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8214808651328230664709384460955058223172535…

王渊超于1995年读高中时创作了这首《悲伤的双曲线》,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堂解析几何课,当时老师正在论证讲解双曲线与渐近线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正是这场数学论证给王渊超带来了创作动机,并在笔记本上把歌词一挥而就。放学后,他在家中拨动吉他,旋律顺着六弦琴的和弦转换畅然而出,《悲伤的双曲线》就此诞生。数学与音乐发生碰撞,擦出来的火花竟如此浪漫而富有哲理。

悲伤的双曲线

作词/作曲/演唱:王渊超

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道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学科:历史

推荐歌曲:《曹操》《爱在西元前》

林俊杰说《曹操》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三国的故事,他从小就对三国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故事很感兴趣,包括电玩都会常玩其中的人物游戏。曹操是一个蛮有自信和力量的人,为何不能以他的故事写一首歌曲呢?在苦心思索后,林俊杰结合西方摇滚和中国元素创作出了这首现代流行版的《曹操》。

曹操

作词:林秋离作曲/演唱:林俊杰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唆/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周杰伦逛完博物馆后有感而发,《爱在西元前》的故事原型是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妻子米蒂斯的故事,传说著名的空中花园就是国王为妻子而建的。歌曲有一种浓浓的幻想气质,周杰伦把异域的风情、西方的潮流和东方的含蓄融合在一起,独特的想象空间将亚洲的历史文明融入其中,音符下流淌出的幻想让人回味无穷。

爱在西元前

作词:方文山作曲/演唱:周杰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地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学科:地理

推荐歌曲:《大中国》(小苹果版)

一首由《小苹果》改编而来的《大中国》被网友捧为新神曲,歌词内容涵盖了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还把它们的位置唱了出来,令网友们感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地理成绩了”。填词人罗春是成都温江寿安学校的地理老师,这位“别人家的地理老师”被众多网友慕名点赞。这首歌是罗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让娃娃们喜欢上地理课,寓教于乐,加深印象。”

大中国(小苹果版)

众里寻你歌词篇4

关键词:方文山;中国风;意象;意境

他的作词方式十分特别,在创作风格上独树一帜,歌词语法运用上更是自成一派。方文山的歌词有着超强的画面感和厚重的历史感,充满着浓烈的民族气质,同时没有将现代音乐的流行元素(画面感和想象空间)丢掉。“在他的笔下,歌词不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以酵生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化现象。”[1]

中国风歌词,从字面看: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歌词。中国风歌词的创作与古代诗词创作手法有些相似,讲究押韵,注重旋律,塑造深远的意境。它的内涵也贴切古典文化,用现代的新式唱法、新编曲构造歌曲氛围,佐以旧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产生悲凉、忧愁、悲伤、明快等歌曲风格。此外,中国风歌词具有超强的画面感、浓郁的民族气息,用古典意象营造具有中国文化的意境,满足听众想象。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主要涉及以下古典特色。

一、歌词古典意境的营造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2]意境是由多个意象连结一起后衍生出的表某种抽象情感的产物。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常通过一些小故事、小典故传达出民族的传统观念,充分营造出一种古典意境。如《发如雪》用热闹非凡的长安城街头上演的一个凄美别离故事,诉说心中的不舍;其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是宝玉对黛玉问题的回答,也是宝玉对黛玉的承诺,歌词化用这一句是想向心爱的女子表达爱意,繁华世界纵有万千诱惑,但我心里始终如一,不忘初衷,也能让听众感受到专一的爱。《台》描绘了伊人已去,徒留少年在原地委婉叹息的孤单画面;其中“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夜未央”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色如何?夜还没有尽,但君王已经在处理政事了,“夜未央”是想凸显时间的早,歌词中“夜未央”却是塑造了一个痴心人的形象,夜色还早,眼前却始终浮现你的影子,愈显心中的爱意。《娘子》则以丈夫的口吻讲述娘子日夜思盼每天折一枝杨柳站在溪口默默地等着自己的归来,同时也将自己对娘子的思念融入其中;歌词“相思寄红豆”出自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被称为“相思子”,诗词中常用它来表达相思情,这里也不例外,并且还反复两次,更是强化了娘子对丈夫的思念情,也写出丈夫对娘子深深地爱。

上面说到的例子还可看出,方文山在营造意境之时并没有完全借用古诗词中的原句,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微加工,借鉴它的意义。这些儿女情长的浪漫爱情故事及相见难别亦难的离愁之苦时常出现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方文山在歌词创作时也抓住了大众对这系列故事的喜爱,写词时加入一些特别具有“中国色彩”的古典意境,使这些情爱相思之作明显不同于当今的大多数歌曲那般泛俗,而是使人们在欣赏歌曲时处于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不自觉中感觉相思别离不只是苦,还有种唯美。

二、歌词中古典意象的选择

所谓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歌词创作和诗词相同,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方文山的歌词总能通过对意象的熟练运用,轻松将我们引入他所打造的美妙绝伦的意境世界:

《东风破》是方文山较早期的中国风歌词作品。“月圆、烛火、琵琶、古道、漫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悲凉的画面。伊人伫立在窗前形单影只,想象你还在身边,遥看圆月却更觉寂寞,伤心时只能抱着酒杯回忆我们小时候的光景,那时的我们手拉着手走过篱笆外的古道,但现在我们已分手,连景物都变成了荒芜。“月圆”多寄寓浓郁的思乡之情或是抒发命运多舛的惆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是用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而歌词中的“月圆”不仅在借月亮抒发思乡离愁,还在利用圆月为整首歌词构建凄凉的意境。“琵琶”多用来宣泄幽怨情绪,晏几道《临江仙・梦後楼台高锁》“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就借用琵琶回忆美好过往,诉说思念,方文山在这里也是想利用琵琶哀婉的声调来表达一种思念、哀愁的感情。“古道”见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用最简单的景物营造悲凉孤独的气氛,而歌词中的古道又是出现在记忆中,更是想通过对景物的再现表达心中的思念和遗憾。《东风破》正是通过这些意象来建构主人公的美好回忆,但现实早已物是人非。这些典型意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所代表的已经不仅限于他们本身,还承载着中国人充满浓情的内心。

《千里之外》中,“燕、梨花、青苔、琉璃、船”等意象也给我们打造了凄婉的场景,爱已逝,情难忘。你悄然离开,我寻你到梨花林,寻到的只有一行青苔,我等你到发斑白,而你却怎么也不回来。“燕”燕子素来成双成对,象征美好的爱情,晏几道《临江仙・梦後楼台高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也是通过双飞燕来表达一个人的孤独,歌词中“我等燕归来”中燕子也已形单影只,苦等另一只的归来,更是悲伤。“梨花”洁白而美丽,却在暮春时节零落,便与眼泪、寂寞相联系,清冷又哀伤,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便写了离别时的情意绵绵、难舍难分,而歌词中的梨花更有追寻、等待之意,我闻哭声入梨林,以为你在那里等我,却只寻得一行青苔。“船”多有离别、漂泊之感,抒发羁旅行役之情,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小船在月夜独自漂泊,将主人公置于孤苦无依之境,凄苦又无奈,歌词中“船行影犹在”不仅仅想表达漂泊孤独之感,更寄予了对离人的浓浓的思念与不舍。通过对意象的准确运用,整首歌词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孤单与落寞,让人心生怜悯。

《发如雪》歌词中主要运用了“狼牙月、举杯、风雪、铜镜、眼泪”等表哀伤凄凉的意象。古人常“举杯”消愁,对月思人,也将自己的悲欢离愁和着酒水一同吞下,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举杯是在饮孤寂,思亲人,而歌词中是为表现饮尽风雪的惆怅。酒,作为情感的承载,加倍表现了离别与消逝之感。“风雪”是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没有能力与其对抗,它的出现也为诗句增添悲凉无奈感,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飘絮、萍本就没有根基,加上自然的摧残更显凄苦,歌词中虽未达到如此地步,但“风雪”二字也概括了作者坎坷的一生。“铜镜”一般用来自省,又是闺怨的象征,睹物思人,感叹时光;正如陆游《入临川境马上作》“铜镜无情欺白发,霜风有力散酡颜。”一般,看到铜镜中自己的模样就会自认韶华不在,歌词中的铜镜在此也有感叹岁月易逝之意。整首词都将“我”浸身于浓烈的凄苦无奈之中。方文山把这些看似无关联的意象运用得出神入化,使得歌词意境意味深长又悠远。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方文山所作的中国风歌词,通过对古代经典意象的熟练运用,深化歌词主题,将听众引入歌词想表达的意境。一系列意境的完美表述也会让听众从歌词中获得新鲜感,对歌曲充满信心。

三、结语

方文山在歌词创作过程中吸取古典文化的养分,备受听众喜爱,他中国风歌词的成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弘扬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这也传达着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审美方向,也侧面体现出歌词创作的发展趋势。“中国风”歌曲也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有效地弘扬中国古典文化,这对年青一代与传统文学共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众里寻你歌词篇5

关键时刻

谷歌遭遇9・11,这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时候,怎样做可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抉择

谷歌以大局为重,冒着有损公司品牌形象的风险,毅然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公众服务,与此同时发展企业。

应对策略

为公众提供新闻链接,以适当的方式对生命的丧失表示哀悼和同情;利用谷歌资源帮助政府搜索恐怖嫌疑人,力求将恐怖活动消灭在襁褓之中;在可能的范围内保证公民隐私,保证谷歌的原轨迹运行。

策略结果

谷歌的义举得到全球用户的高度赞扬,也为谷歌以后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将谷歌送入巨型公司之列。

9・11爆发时,谷歌不足5岁,令它烦心的对手雅虎尚够不上,因为处于幼儿时期的谷歌还不能与强大的雅虎比肩。而在今日早已名不见经传的askJeeves面前,谷歌不敢怠慢,因为,虽然其搜索技术比不上谷歌,但是前者正在收购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搜索引擎公司teoma,这个动作足以让谷歌的高管半夜惊醒,谷歌认为,如果这个对手切实改进其搜索技术,必将成为行业里强有力的竞争者。

谷歌的地位如此岌岌可危之时,9・11事件却如晴天霹雳,令大家异口同声地问,“纽约,你还活着吗?”全世界人民都感觉前途未卜。

谷歌在曼哈顿中心地带有一个办公室,Ceo埃里克・施密特原本计划9月11日那天上午去那里。好在,纽约的答复是,谷歌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安全无恙,还在第一架飞机撞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撤离了位于帝国大厦附近的办公室。

敢冒溺水风险

凭着直觉,谷歌高管在惊魂未定的情况下,就开始思考谷歌应当做些什么,才不至于被危难打倒在未成熟之时。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发现,网络新闻服务掉线了,而急于了解事态发展的人们纷纷上网浏览新闻,造成服务器堵塞。谢尔盖指示,大家一起动手,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来源,只要能访问,马上开始下载新闻报道的HtmL文件。要文字,也要图片,统统拿过来,放在上。显然,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流量方面,谷歌的能力要比《纽约时报》或者Cnn的网站强很多。

谷歌有权使用他人的内容吗?把搜索结果链接到谷歌自己缓存的新闻报道页面上,这是否符合谷歌的品牌、使命,抑或是谷歌作为搜索引擎的角色定位呢?关键时刻,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且在非常时期,大家也无心争论,这使得过去一向注重的“外来链接是否会破坏谷歌的主页美观”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在这一点上,大家形成了默契:即时信息被迫切地需要,但是传统新闻媒体已无法满足。而此时的谷歌有能力利用其搜索技术帮助大家,因此责无旁贷。

况且,谢尔盖说什么就是什么,在这里,他老大。当年他和拉里创立了谷歌公司,他们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他们可以说是今天的威廉・鲁达夫・赫斯特,或者是那个将个性强加于自己创办的报纸上的约瑟夫・普利策。但20世纪初强势一方的传媒大王与今天的谢尔盖们不同的是,前者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而谷歌创始人利用其强大的传媒平台表达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别人的观点。

还好,第一天虽然混乱,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事。飞机撞楼事件令人震惊,搜集和存储零散信息的工作又繁琐异常,谷歌顶着巨大压力来尽量为公众提供帮助,此举吸引了美国主流媒体前来关注。aBC(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主动要求谷歌为他们的网站建立一个链接,接着mSnBC(微软全国有线广播公司)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很快,多方链接超出了HtmL字数的限制,造成了谷歌网站主页卡壳。谷歌迎难而上,如果谷歌都解决不了这类问题,那还有谁能够做到呢?当然,混乱中更显英雄本色,这是谷歌的看家本领,也是谷歌的生存之道。

此时的谷歌高尚无比,它只是想着帮助大家,而没有企图去取代谁。谷歌的使命是“帮助人们找到他们从别的渠道得不到的信息”。说易行难,链接的导入急速膨胀,随后来自纽约、五角大楼以及宾夕法尼亚的新闻报道一同汇入,使之成为浩浩荡荡的信息洪流。善良的用户纷纷来信,希望与谷歌一起帮助他人。大多数邮件都跟谷歌专门创建的临时新闻目录相关联,谷歌每更新一次链接列表,都有更多人请求加入其中。一位网络管理员设了个网站,允许大家在那里信息,他的目的是让人有个向家人报平安的渠道。甚至,一位巫师请求谷歌给她的“在线治疗知识库”提供一个链接。还有来自英国的建议,希望谷歌能提供一些美国以外的信息资源。总之,需求多种多样,但目的单纯,让大家能够了解事态的发展和亲人们的安危状况。

正是为了回应这位来自与美利坚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英国朋友之求,在谷歌各国籍同事的努力下,德语、荷兰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巴斯克语、乌克兰语、日语以及俄语的信息一起被招呼上阵。随之而来的是,审核那么多种语言的内容成了大问题,但熟谙理科逻辑的谷歌人不是吃干饭的,他们马上确定,以搜索日志上最靠前的新闻网站名单排序为根据,用今天的说法,大数据提供了代表世界各国人民寻找资源的风向标,于是乎,化繁为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完全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虽然谷歌冒着有损公司品牌形象的风险,但是,有共同创始人兼领导人的指示,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谷歌敢于开天下之先河,勇于承担溺水风险,做了有违公司作为法人实体赚取利润为本的原则的事,哪怕主页无法保证整洁,信息的使用随时被人举报,危难时刻,谷歌豁出去了。

国殇哀悼之情

谷歌的第二出戏也不简单。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那么多的人,象征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世贸大厦在众目睽睽下坍塌了,谷歌是否应当涂黑网站徽标或者在主页上表达谷歌的哀悼之情呢?对此管理层有不同意见,伤口太新,还轮不到你一家商业机构第一个跳出来表达痛苦,否则,你谷歌也太过“夜郎自大”了吧?

关键时刻,又是老板发话,一锤定音。谢尔盖一如既往地果断指示,“明天,就是明天,在网站上一条哀悼信息,表达慰问,同时加上个链接,指向更多的信息”。

也许,这就是幼时谷歌的危机处理方式,在没有现成的应急计划的情况下,大家既没有恐慌,也没有混乱。在一种独特的环境中,人人各尽所能,排除万难地设计危机解决方案,并且心平气和地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老大拍板定案后,结束争论,齐心前行。

当时的谷歌虽然规模不像今天这般庞大,但是,作为国际公司,你的任何动作都不能不考虑世界人民的感受。比如,很多人建议让谷歌在网页上挂上佩黑纱的星条旗,这可能会让用户满意,但是,看到美国遭到袭击,举国哀痛,忠诚的美国人悬挂美国国旗,这是否会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息――你谷歌的全球形象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让位给了国家主义了吗?

的确不合适,但是,美国人占多数的谷歌员工也有自己表达爱国情感的做法――基于工作技能本身,以谷歌的搜索之强项,为国效力。9・11是的行为,谷歌可以帮助找寻的线索。这样做,不仅爱国,而且还能为世界人民排忧解难。

找寻

这应该是谷歌做的第三件最为得体的事了。

为什么不呢?谷歌搜索开始了。聚焦后发现,谷歌分组论坛里,一个发表于9月4日即在9・11前一周的帖子,似乎提供了某种线索。一位自称是“占卜预言家”的用户写道,“再过7天,我可能会更新这个帖子。而此前7天之内,我不会上网,你们在此期间也不会看到我的任何消息。”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据此展开调查。

谷歌在行动。一有恐怖嫌疑人的姓名公布,谷歌立马进行搜索,很快,一个名字浮出水面――・阿塔,搜索结果指向一个总部位于美国的巴勒斯坦救济组织。点开谷歌缓存快照,那是几周前谷歌进行网页爬取时复制下来的内容。这个较老的版本提到该组织参与过的几件事情,其中包括救济一个名叫・阿塔的17岁少年。此阿塔曾经因枪伤进入一家美国医院接受治疗。当谷歌员工据此线索继续搜索时,他们发现,网络上有关阿塔的报道很快不见了。而且,在这里,唯有他的介绍被删除了。阿塔,与那个被确认了身份的・阿塔是否是同一个人呢?这又是一条需要报告FBi的重要信息。

虽然谷歌日志的数据内容没有保存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与住址),但是,和大多数网站一样,在用户链接到谷歌网站的时候,谷歌会在每个用户的电脑上放置一个特别的数字串,这个数字串就是人们所说的cookie即小型文本文件。在谷歌日志中,所有搜索查询都将cookie以及进行搜索的电脑ip关联在一起。因此,谷歌帮助FBi找寻的方法是,当看到一个cookie与多个关于爆炸的搜索有关联时,谷歌就可确定其ip地址,或者查看他搜索的历史记录,从而确定他的实际身份。比如,一个用户曾经搜索过自己的名字,那么通过对应的cookie内容,这个搜索就会揭示出该用户进行过哪些历史搜索。

共同创始人谢尔盖汇编整理了一个词汇列表,所有与这次恐怖袭击有关的词汇,好比“波音”、“航空学校”、“罗根机场”以及“燃料容量”这类名词都可以成为帮助找寻的元素。仅仅第一轮查找,谷歌的日志团队就找到了大约10万条符合谢尔盖所定标准的搜索查询。而前边的姓名查找,再配合词汇查找,构成了搜索恐怖嫌疑的线索。这些线索提供给政府部门,再经过政府在几个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那里安装的食肉机器――一种可以监控网络交流的计算机,跟踪网络交流后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综合起来,即可以进一步锁定目标。

似乎是一夜之间,美国政府对于网络聊天的兴趣暴涨,这个时候,谷歌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保护用户隐私。虽然大敌当前,在伺机行动之前得到能够挽救生命避免灾难恶化的信息至关重要,但是,实施十分严格的搜索参数要求,做到基本不泄露用户隐私,是谷歌作为商业公司必须遵循的原则。其实,事关用户隐私,谷歌一贯很小心,绝对不愿引发有关用户数据的争论。因为这会影响到谷歌的企业形象,虽然,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做法,但一旦生活恢复常态,谷歌就会消除这些隐患。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灾难的本质和公众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在非常时期采取的这些特别做法之外,谷歌还是力图将人们重新引向搜索服务。

还好,3周后,即10月3日,谷歌的主页上恢复了推广信息的。推广信息会吸引广告商锁紧对网站服务的使用,恢复是一种迹象,表明谷歌忠于职守。而自911当天起,谷歌就暂停了这种信息的。谷歌此举是要打消公众对于谷歌新闻的关注,回到谷歌一贯的信息推广和服务的专业上去。谷歌并不想做新闻网站,也无意与Cnn竞争。

新闻网站乎?

实际上,谷歌上上下下对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高管中有人很喜欢新闻页面,认为9・11使得谷歌名声大噪,因为他们在与媒体的接触中,得到媒体对于新闻页面的许多好评。另外一派反对这样做,他们的主要意见是,你能随时更新反恐袭击情况的最新消息吗?如果做不到,你这不是在吊用户的胃口吗?也许这就是谷歌式决策的典型场面,方方面面的各种意见全都被集中起来,然后由公司创始人拍板定案。这一情况又一次得到了重复,因为点击主页链接的人中包括谢尔盖,他对手下人说,“我作为一个用户,只是想通过几个主要的大网站,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我觉得不必急匆匆地撤掉新闻页面,后边说不定还会有袭击呢。”

创始人认为有用,那就有用了。谷歌在接下来的几周中,努力更新着新闻链接,尽力使信息保持及时通畅,并且增加了美国国防部、白宫总统府的链接,当然还有指向阿富汗、阿拉伯、炭疽病菌以及《古兰经》等爆炸性新闻的链接。其实,谁做这一工作,都会很容易地获得成就感。做新闻不光能长知识,而且,看到自己编辑的内容拥有成千上万急切获取新闻的读者,心里就像喝了美酒一样,感觉美滋滋的。

至于取舍链接的标准和原则,完全根据网站对已有新闻内容的价值权衡决定:它是否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否能触及之前没有服务到的观众?标题有多长?是否适合分配好的空间?会不会把谷歌齐整的专栏变得不堪入目而破坏美感?其实,这么多问题,最后都是由你来决断,这实际上是给了你一个巨大的主观决策的空间。

此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在9・11周年纪念的时候,谷歌主页上挂出了以前用过的那条黑丝带,下面写着“2001年9月11日”,简朴而到位。谷歌认为,它只能做这么多。丝带一经挂出,谷歌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有用户发来邮件说,“祝贺你们,能够顶住压力,创建一个特别的纪念页面!在恐怖袭击事件期间以及袭击发生之后,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铺天盖地,成为美国上下集中关注的焦点,谷歌使得大家对于最新发展一目了然。谷歌显然是一群有着全球视角的人创建的,能够精确理解世界当前政治和文化问题的复杂性。通过谷歌的标准页面,你们在这个人人跟风的时代里,明智地保持了现实和开放的态度。”

这个回应很具代表性!

雅虎与谷歌不同,雅虎的主页以葬礼式的灰色为主色,并在中间部分放了大大的黑框,框内写着“2001年9月1日――我们共同铭记。纪念逝去的3000多条生命。”黑框上边还有一个链接,写着“要了解、分享、铭记,请点击”。

雅虎的热血被欣赏。但两家互联网公司不同的纪念方式,明确了谷歌与传统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区别。谷歌的品牌是建立在简单而务实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谷歌行事的方针。就像这个几年页面既回应了9・11周年纪念,又提供了常规的搜索服务。用户可以使用谷歌查找他们想要看的信息,但谷歌从来没有试图用自己的想法左右人们的行为。

危难过后

谷歌在9・11危难中的做法是成功的。事件过后,谷歌开发出许多能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新渠道――数量众多的官方博客、新闻阅读服务以及谷歌推出的Youtube视频网站。事后来看,谷歌对于9・11恐怖袭击的反应时间完全符合公众的期待,这为谷歌成为公众眼中的公正企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感在谷歌内外获得倍增效果。最为关键的是,用户通过这一危难感觉到了在谷歌质朴干净的主页背后浓浓的人情味,看到了谷歌在幕后努力设法为公众提供帮助的身影。谷歌的善意毋庸置疑,尽管谷歌推出的新闻服务还很稚嫩,看上去不够专业,但其真诚在危难当中显而易见,而其努力更加受到追捧。应该说,9・11危难帮助尚处于幼稚阶段的谷歌迅速地在公众眼中成熟起来,不断发展壮大。

众里寻你歌词篇6

容貌便是外化的性格。性感的身材,扭动的蛮腰,时不时露出的一大块光滑的背部的肌肤,无法形容的鬼灵脸蛋,明丽的眼睛,微微上扬的嘴唇,突兀的牙齿。这就是莫文蔚,说起来注定不是大雅的天香国色,但也是一种空灵的美丽,注定了不同寻常,也注定了风华绝代。

我爱这样的女人。

这是属于都市的女人,总在银幕上玩味万千不同的人生,不经意地缔造出一段段肆意的日子与情感。她挚爱艺术,热爱音乐,她大胆的诠释性感的定义,冷艳又热烈地褪尽衣裳,在封面上秀出一袭袭热辣的装束。在人群中疯狂地寻找英俊的男子,让歌迷大声地喊出她的名字,在自己的舞台上边唱边脱,挥汗如雨。然后,被众人誉为性感,甚至风骚。的确,她是个爱动的女子,疯狂,张扬,敢爱敢恨。

或许当你真正聆听过她的音乐后,才会惊异地发觉,她是属于与独立于都市的,独特的嗓音是烟酒洗礼后特有的精致。她轻吟着单人房双人床,让自己的心陪你流浪。反复的在一个人的时候唱起阴天,娓娓地读出李宗盛的词,接着一针挑中你的心事。李焯雄是最懂莫文蔚的人,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盛夏的果实》里发酵出彻底的完美,仿佛听她的歌,内心总有各样的冲动,静静地玩味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曲子,心甘情愿地被她俘虏,成为信徒。静是骨子里的洗髓,静静地向命运流动。

是否,当你听到,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散落在风中的已蒸发,喧哗的都已沙哑。心头会有些莫名的油然。

有些人,是火山,冷静的理智是梳理了内心深挚的热切。又有一些人是冰山,沉默是外在的风骨,流动的却是安静的活火。

莫文蔚的举止是首豪放阙,莫文蔚的内心却是曲婉约词。焚烧着青春去满足心中不灭的对目光和掌声的渴望,恰如野火。内心默默地耘锄一块花田,玄密之蕊萦绕出余香脉脉。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闪光点,闪光点并非全是美好的。而性格就是我们如何发挥闪光点的方式。活着的目的,就像莫文蔚说的,把生活变成生生活。生生活,多了种生意,多了种生存,多了种生命,就像许多转瞬即逝的美好,旧书里偶然翻见的清新句子,想了很久在雪夜里煮的一壶佳茗,失恋是用来疗伤的一首情歌,断桥上擦肩的一个过客。

或者,性格即生命,生命即生活。

天真善良活泼勇敢机智爱心纯真乐天善感优柔寡断悲观暴戾凶残懦弱邪恶张扬沉默冲动平庸自怜。上帝之手会从里面挑出一些装在我们身上。于是有了很多很多的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莫文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莫文蔚,是你爱的人,是你眷恋的性格,另外一个自己。那是个巨大的磁场,是心灵的归宿,是生活的目的,前进前进再前进,活着活着。这些都是永恒的孩子,像是催人泪下的老情歌。

众里寻你歌词篇7

关键词:提问;倾听;回应;完美

按:访谈类节目因着面对面的对话及名人效应而经久不衰,从中央到地方、从广播电视到新媒体纷纷效法并在风起云涌中各领风骚。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红雨音乐时间》(周播)创办四年,其子栏目《红雨访谈》广受好评。访谈对象为中国民族歌曲的词曲作者以及演唱者,已有国内近百位艺术家接受了访谈。广播不是新媒体,省级台不是中央台,周播不是日播,究其成功并非有什么秘诀,唯在其接近于完美。换言之,《红雨访谈》已经具备了同类优秀栏目的共同特质——而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核心。

1 完美访谈的要义

“完美”经常是和“无缺”联系在一起出现的,指完备美好,没有缺陷。完美严格说来是心里遐想的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渴望得到并追求的一种理念和动力,是存在于思想中的。我们以“完美”一词来修饰访谈,意指优秀的访谈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无限接近于完美。

笔者认为,完美访谈应该具备诸多条件和要求,只有满足了这多重内在的逻辑要求和外在的审美要求,方可称其为完美。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完美的访谈必须实现三方满意,即被访问者,受众和主持人均满意。被访问者满意,这是访谈成功的根本和栏目延续的基础;受众满意,这是访谈成功的外现和收听的基石;主持人满意,这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向前迈进的动力。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访谈栏目都能够成功突围并且长盛不衰。如果只是被访者和主持人满意,就会曲高和寡,失去听众,进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如果主持人和听众满意而被访者不满,那么,就会难以寻找下一个访谈对象,也会伤及栏目的生育。如果被访者和听众满意,而主持人不满意,那么也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消减节目的原创性主动性。完美的访谈,展现的是一种能力与境界:这是一场头脑风暴,是一种高强度的信息交换,是沟通的艺术表达,这是智慧的大众共享。访谈结束之际,理应是对话双方成为知音、留下佳话之时。

从文化的角度看,完美访谈具有审美价值、史料价值。访谈对话的是名人,这些艺术界名流,皆为业内能力水平高超而备受大众瞩目和景仰的人物。通过访谈,闻其声,晓其情,明其义,是对人生智慧人生阅历与成功捷径等的直接汲取,是对自身能力与修养的最好提升。美是生活,分享他们的经验就是与崇高同行与创新同行与成功同行,也即与美同行。访谈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其栏目本身会带来经济效益,其衍生品会带来市场收益。而完美访谈本身就是品牌,品牌自然具有收藏价值,完美的名人访谈具有不可复制性,尤其是对那些年逾古稀的名人访谈,更是对即将逝去的文化一种及时的抢救与珍藏。中国古人将“相知”分为三重境界:恩德相结,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谓之知心;同气相求,乃谓之知音。明代冯梦龙先生曾作《高山流水》:“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能够在那样的激情时刻与名家对话,并且能够比肩地与名家对话,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留下的,都将成为文献档案。完美访谈,也必将借此而不朽。

2 完美访谈的结构

“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中,一个路牌上标识着“科技”与“人文”两条街的交汇口。乔布斯着重阐述了其人生的一个理念:“苹果之所以能够创造出ipad这样的产品,是因为我们一直努力融合科技和人文艺术。”这是《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记载当年ipad亮相的一幕。众所周知,乔布斯是当代完美主义的代表。而人物访谈在如何追求“单一产品”的尽善尽美上,与“苹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访谈中的“提问”与“回应”,同样类似于两条河的交汇处,一面是被访者的历史长河,一面是主持人及其所代表受众的欲望长河;而两者的融合推进,更有赖于主持人的倾听与引导。除了提问与回应,访谈还涉及“倾听”,这三个基本环节并非孤立的断面与简单的反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递进、反复与交融,共同构成了线性传播的基本结构,基于这一结构优化的生产线,才能制造出听众挚爱的完美产品—品牌栏目。

2.1 提问

访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提问。第一个提问是否巧妙是否贴切是否得体,关系着访谈的气氛,话题的走向,彰显着主持人功课的深浅,甚至决定着访谈的成败。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提问无疑是撬动地球的支点。

完美访谈向来重视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并且都是深思熟虑的样本。我们来看看《红雨访谈》关于第一个问题的设计。“马老师您好!刚才我一进您的书房,看见一面墙都是《长征组歌》的碟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把我震撼了。有人说您是为《长征组歌》而生的,这么多年来,您参加了上千场的演出,而且把所有《长征组歌》的资料收集得这么全,我觉得您太了不起了!”这是访问长征组歌合唱队员——男低音歌唱家马子跃先生的第一个提问。我们看到,主持人用一连串的赞叹引发老人的谈话兴致。“一面墙”、“震憾了”、“为《长征组歌》而生的”等一系列的细节明确无误地传达给老先生的信息是,来访者的观察是仔细的,态度是真诚的,赞美是由衷的,因而一下子就会引发心灵的共鸣,访谈也就得以顺理成章地进行。假如主持人对文化人的书房陈设、座右铭等视而不见只顾一味生硬地提问,那该是多么大煞风景。主持人现场组织语言表达情感引发话题的急智是必不可少的。再如,对话因一曲《太阳岛上》而成名的歌唱家、很少接受外界采访的郑绪岚时,第一个提问极其轻巧:“郑老师,一直觉得您很神秘,多年以来我们都觉得您是哈尔滨人?”,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你首唱的歌曲火了自己也火了太阳岛,全国人都以为你是哈尔滨人了。而回忆成名时刻总是幸福的,出生在北京的郑绪岚的对话兴致马上就被点燃了,她紧接着兴奋地说:“好多人都以为我是哈尔滨人,不过我是哈尔滨的荣誉市民”。在通过电话直播访问现居北京的吉林籍著名词曲作家孟庆华时,主持人的第一句话是:“孟老师,虽然此刻你身在北京,我相信你的心已经在归乡的路上了。”自然而然就勾起作曲家对故乡和往事的回忆,进而谈起大学生活和当年工作的记忆,也使听众了解到这是从家乡走出去的作曲家,自豪感油然而生。

由此可推断第一个提问的最佳路径应该包括:寻找对话者人生的闪光点,光环引入;寻找对话者的人生的转折点,坎坷引入;寻找对话者爱好的切入点,兴趣引入;寻找相关信息的串联点,节点引入,等等。总之,第一个提问要引发兴趣,激发情绪,散发思维,明确无误地告知对话者,我们号过你的脉,我们懂你,我们是对话的对手。

2.2 倾听

访谈的确是个不断提问的过程。恰当的提问,有可能会首次披露被访者鲜为人知的故事,挖掘他们或者坎坷或者可亲可爱的人生故事,将其对生命的领悟与受众完整分享。但访谈绝不是简单的提纲式的线性推进,不是提问再提问一问到底,如果真的完全按采访提纲,按既定思路,那么访谈就不是思想的碰撞,而是循规蹈矩般的标准的无趣的你问我答。“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访谈的高级境界,是要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些未经披露的或者不曾了解观察到的东西,主持人必须同步进入对话者的思想世界、思考方式,并且有能力复述、还原其感受、思想和意愿,引发共鸣与谈话的愿望。这个过程就是短暂的倾听过程。

倾听对主持人意味着什么?倾听是思考的根基,考验着展现着主持人的分析能力,亲和力与知识修养。只有认真倾听,我们才能分辨出对话者的共性与个性,精神与思想,继承与创新,才能探寻出对话者打动人心的遗传基因,才能避免对话的碎片化模糊化。主持人必须做到边倾听边思考,随时准备追问下一个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适时作出机智的回应,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一点。

2.3 回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句话:“有境界者,则自有名句,自成高格。”对访谈栏目的主持人来说,对话名家大师,对话那些有创作体会、理论造诣自成体系的人士,必须站在同一境界与其对话。如果说,提问能事先设计的话,那么回应就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的预测写到提纲里。现场访谈,总要有意想不到的话题话语闪现,总要有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这都需要主持人及时作出回应。这也是前面强调的倾听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回应,而回应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进一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粘连发问,通过新的有冲击力的提问,丰富对话的内容与含金量。

回应对主持人意味着什么?回应是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解读,是代表听众对智慧人生的科学赞赏。回应能否直达对话者人生与心灵的深处,能否由访谈对象成为朋友,成为知音,取决于主持人的功力、阅历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当主持人的回应不断博得对话者的由衷赞赏,这种和谐的对话持续达到一定时间及一定信息量,双方在心态上就因信息交流产生的了解度的累积而产生熟悉的情绪,主持人就会以深度认知打动对话者。

比如在对话歌唱家柳石明时谈到柳老师演唱的民歌时主持人灵机一动,说出自己的感受:您演唱的虽然都是民歌,但每首歌却唱出不同的风格风味,这是非常难得的。柳老师立刻兴奋起来:“你说的太对了,这就是我想要讲的行腔的问题”。

与“开花调皇后”——山西左权歌唱家刘改鱼交流时,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出自己的忧虑:“现在音乐学院的年轻学生每天都在找声音的位置。”主持人联想到刘改鱼不舍左权那块沃土,扎根民间,马上回应:“要想找到声音的位置,必须先找到脚下的位置。”刘改鱼说:“哎!太对了!”

众里寻你歌词篇8

曾几何时,香港的流行文化覆盖了整个亚洲,四大天王、王菲、Beyond、张国荣??这些名字何其璀璨,代表着一个时代。但是随着97回归,金融危机等等各种因素,香港的流行文化不再拥有过去那么大的影响力,不仅粤语歌逐渐式微,就连香港歌手出的国语歌,也很难在大陆流行。对于大多数歌手而言,香港只有700万人的市场,粤语专辑的受众群是固定的小众;但国语专辑可以面对13亿的大陆市场以及台湾新马泰等等地区,所以,但凡是有点想法的香港歌手,都会挖空心思的去推出国语唱片。

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香港歌手的国语专辑通常并不会受待见。比起过去张学友、刘德华等歌手的国语歌风靡大陆的情形,如今的香港歌手举步维艰,就算是像陈奕迅这种天王级别,一年也数不出几首能够被广为传唱的国语新歌,更别提像李克勤这样,每次在内地商演,都必唱《红日》的尴尬。梁咏琪、郑秀文等歌手成了最后一批在国语和粤语市场都拥有广泛听众的明星,而像古巨基、杨千、twins等在香港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歌手,每次精心准备的国语专辑,都总是铩羽而归;而何韵诗、谢安琪等后起之辈,情形就更加惨淡——即便谢安琪已经颇为诚恳的把国语市场当成她的《第二个家》,但是家人却不把她当自己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容祖儿这次在新的国语唱片里做出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moment》是容祖儿发售的第六张专辑,她之前有过《挥着翅膀的女孩》这样风靡全国的热门歌曲,也有过《小小》这样被听众记住的唱片,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相对于她在粤语市场的天后地位(即便这样也饱受着许多的争议),国语市场虽然已经涉足近十年,但却一直没有真正的赢得过大众的认同。这张《moment》会被认可吗?这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单就音乐本身而言,是值得大家去聆听的。

这张专辑里有着陈小霞、蔡健雅、方大同等知名制作人的曲作,林夕、周耀辉、施人诚等顶尖词人也贡献出了不错的词作,想听快歌的,有《正好》《加大力度》这样的电子曲风;想听慢歌的,有《在时间面前》《给你》这样的绵绵情歌;想听R&B,方大同写的《活该》节奏感十足;想在夜晚来点暧昧的爵士,《维加斯有点好莱坞》也能满足你——从曲风而言,这张专辑里大多数听众都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

而在当中,林夕和泽日生合作的《不好意思我爱你》是我最为喜欢的作品。不仅是因为这个《富士山下》的班底一直以来的优质口碑,更是这首歌回归了最初那个非常简单的Joey——在钢琴琴声的涓涓细流之下,一个本来忐忑不安,隐藏自己的心意,但最后决定面对自己的情感,不去躲藏,终于对勇敢对爱人说出我爱你,然后轻松的想着,“那又怎么样??大不了换来失望”的女孩形象跃然而出,十分趣致可人。在经历了许多沉重的情绪之后,《不好意思我爱你》的这种简约轻松,以及容祖儿俏皮的演绎,都让我将这首歌列为专辑里的心水之选。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爱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我何苦要说谎?喜欢,就是喜欢。

众里寻你歌词篇9

一、“歌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当超级女生的“想唱就唱”在中国大地掀起超乎人们意料的狂潮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已越来越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后花园。其实歌曲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果能把音乐引入课堂,充分挖掘音乐中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一定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1.从歌曲节奏中学会朗读

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要对学生进行语调、停顿、节奏方面的朗读训练。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歌词,联系歌词进行分析,就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授“重音的把握”就利用歌词进行有效练习。“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真心英雄》),歌词有的韵律让学生对语句本身有更深的理解,重音的划分也就随之自然、轻松地解决,这样,再进行适当练习,在课文教学中也就能够自然解决“重音”这一朗读知识点的落实。

2.从歌词中学修辞,增强文章语言美

在众多的歌词中,修辞是增添歌词美的一种常用手法。而歌词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彩,如果能结合歌词来进行修辞教学,效果会更佳。如我在讲解比喻时,曾尝试结合流行歌曲讲解其作用:“记忆就像关不上的门,每日每夜进出许多人。”(《我把自己交给你》),结合整首词,学生很容易说出其特点及作用。然后举一反三,要求学生从他们所熟知的歌曲中举例说说比喻修辞在文中的作用。“火红的彩云接走了太阳,多情的星星捧出了月亮,轻轻的河水在潺潺地流淌,田边的野花在倾吐芬芳”(《乡村爱情》)运用拟人等。运用学生喜好且又熟悉的歌词,讲解修辞在课文中的作用,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在歌曲吟唱中提高学生朗读背诵效率

有些古文或古诗词已被改编为流行歌曲,而对于某些古文及古诗词的背诵,学生不感兴趣,这时如果引进那些改编过的流行歌曲,会使学习事半功倍。如我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诗词时,就把以它们改编的流行歌曲引进课堂。浅吟低唱中,学生哼着现代的音乐,感知古人的情怀。

二、“短信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已经成为一种在大众中广为流行的写作样式。由于短信重在情感沟通,因此文字表达特别生动鲜活、情文并茂。一则短信佳作能同时兼备“短、新、活、美、妙”的特点,这种生活化的短信写作非常有生命力,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

1.从短信中学会仿用古诗词,增强文章语言美

“今日思友无数,算来数你最酷,众里寻你百度,蓦然回首,你在鸡窝深处。翅膀扇动,咯噜咯噜,惊起小鸡无数!”鸡年的祝福,利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别有一番情趣的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美。

2.从短信中学会押韵,增加文章音韵美

“送你一只狗狗,闲时伴你走走,闷时把你逗逗。”狗年的祝福,伴随押韵,增加了文章音韵美。

3.从短信中学会修辞,增强文章行文美

“问候是一种甜蜜的牵挂,想念是一份温馨的心情,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分,友情是一切难求的缘分”,利用排比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读这样的语句,在情真意切中深深受到感动。又如,“想着你想着你,就像老鼠想大米,为了永远记着你,所以每天积攒米,终于攒够一袋米,粒粒都在祝福你,趁着新年送给你,把你永远记心里”,这里利用反复的修辞,表现喷涌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我利用短信资源,在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短信的仿写与创作,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又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广告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虽然,很多人讨厌广告,但其实广告本身就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一种文化资源,在中学生视野中出现的频率和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广告资源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现成题材”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进入语文学习领域,并形成语文教学的鲜活素材。

1.从广告中选取作文材料

在作文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从广告中寻找材料,以下是学生们平时作文中用到的广告资源:“青春宝”的广告:小时侯,我和爸爸扳手腕,总是输给爸爸,终于有一天,我赢了他,因为爸爸老了。”读着这样的语言,你是否更容易感动呢?“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人类的眼泪”,加深学生对地球资源的认识。

2.从广告词学会修辞

广告为了达到一鸣惊人的号召效果,语言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多采用修辞手法。例如:

百变生活,有我联通。(联通)双关

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央视电视剧频道宣传语)比喻

我把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运用到修辞的讲解中,轻松自然。让学生体会到修辞无处不在。语文与生活如此之近。

3.在广告中渗透人文教育

成功的广告所负载的信息不应仅是劝服性的商品信息,还应有共享性的文化信息,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陶冶,情感上的共鸣。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CCtV3)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

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广告中的个性流露、文化品位、哲理启发、生活情趣、心理智慧、道德熏陶、价值引导等因素。

众里寻你歌词篇10

近几年,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借鉴了国外优秀纪录片大师的理论和实践,认真反思了许多年来中国绝大部分电视纪录片不能走向国际,不能为国外观众认可的诸多原因,重新认识电视纪录片的本性、美学特征,形成了一个共识:“现代的电视纪实努力保持生活的原态,声画同步地在生活的自然流程中撷取素材,并努力保持一段生活流程的完整性,让其发射出生活自身具有的全方位的信息。”(朱羽君:《论电视纪实)))被称为美国纪录片之父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理考克先生,总结了当代纪录片有两种拍摄趋势,一种是结果已明了,带着答案去“重现”现实,另一种则是事先并不知道答案,而是通过摄像机去调查、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他是赞同后者否定前者的。他说:“多少年来,我拍片从不进行干涉,也不让拍摄对象‘作表演’,摄影机必须和你拍摄对象生活在一起。”《寻访鱼木寨》一片,就是遵照这些原则记录了摄制组寻访鱼木寨的过程,在鱼木寨的所见所闻以及摄制组成员自身的感受。这是一次“无采访”拍摄的尝试,也是一次实践纪录片发现的艺术、选择的艺术、结构的艺术的尝试。1994年5月,我们到湖北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拍片。原定的选题并没有鱼木寨,在一次偶然的场合,听说这个州与四川省交界处有一个鲜为人知并保存完好的古老的土家族山寨。职业的本能使我对这个选题发生了兴趣。于是我和摄像师商定,这个选题我们作一次“无采访”拍摄的尝试。老外们不是经常这么做的么,我们也做一次“老外”。因此去鱼木寨之前,我们知道的信息仅仅是,鱼木寨地势险要,鱼木寨有一个古老的寨门,寨里有许多古墓。本着反正是尝试,看到什么新鲜我们就拍什么的心态,踏上了寻访鱼木寨的征途。所以说此片的获奖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因为该片的选题是临时发现的,而不是精心策划的,就其拍摄和制作是带有实验性的尝试。而必然性则是我知道获奖消息后认真反思的认识。该片的拍摄和制作遵循了纪录片的美学本性和艺术规律: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选择的艺术、结构的艺术。加拿大当代著名摄影艺术家弗里曼•帕特森博士说:“摄影的艺术就是观察的艺术”,“观察对摄影家而言,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就是运用你的知觉,你的智慧和你的情感,把你的整个身心灌注到你的拍摄题材中去。”在拍摄和制作《寻访鱼木寨》一片的一周中(此片前期拍摄两天,后期制作五天),我有了与弗里曼。帕特森博士同样的感受。因为在拍摄和制作中,我的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我的感官是高度紧张的,我的大脑在不停地思索,也就是说我的整个身心灌注到被拍摄的题材之中。电视工作者的职责在时时告诫我,我的职责并不是告诉观众某地有一个古老的山寨,因为这是一张照片就能说明的间题,我的职责是告诉观众古老山寨里的人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是如何生活的。所以说纪实不是纯自然的记录,发现和选择带有创作者自身的情感和观点。古老仅仅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而20世纪末古寨里的人的特定生活,才是我们发现和选择的重点。于是我们撷取了一向被山里人作为口粮的玉米,现在被石磨加工后作为牲口的饲料,农业新科技,水稻旱育秧在这里已推广了六年;1994年春节晚会唱的流行歌曲《一封家书》,这里的小伙子已唱得那么动情自如;函授教育是改革开放后被重新推广的教育方式,古寨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居然以平均87.5分的高分取得了函授大学生的文凭;一个偏僻古老的山寨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出了十个大学生等等这些发生在古寨中的现代信息,形成信息场,从而说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不信吗?请看鱼木寨,这里虽然是偏僻的山区,虽然有险要的地势,虽然有碉堡式的寨门,但这里现代文明气息依然是那么的浓厚,而且是全方位的。而这些信息又是在真实生活中捕捉的,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真实、生动。《寻访鱼木寨》一片,在拍摄方法上是把摄制组放在事件的起点,采用寻访的方式,记录下真实时空中的真人真事,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的。因此不可知、不可控的偶发因素随时可能发生,这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也对我们的拍摄带来了不少机遇。有识之士认为:不可预知的事件是纪录片的一大魅力,问题在于,你是否能从不可预知的轨道中寻找细节、情节,把握好题材的发展,因为你拍摄的经历是记者和观众共同关心的经历。我们在拍摄《寻访鱼木寨》一片时,就是努力去这么做的。如:我们在拍摄第一个古墓时,未能寻找到古墓主人的后代,只得用一般化的介绍谈了我们自己的感受,到拍摄第三个古墓时,仍然没有找到墓主人的后代。天无绝人之路,这时突然冒出一个身背背篓,手拿镰刀的土家族妇女,自告奋勇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这个古墓的原貌。当时,我们的摄像机正在拍摄向导给节目主持人介绍这个古墓,我感觉到这个偶发因素可能会给片子增色,及时地调度摄像机对准这位妇女,变向导介绍为当地妇女介绍,之后又因势利导,向她问及古墓主人的后代,于是这位妇女冲着远处正在插秧的人群大声呼唤,之后又引出了古墓的后人,随后我们又追踪古墓的后人,寻看他家珍藏的古墓家谱。这一切都是不带任何摆布、真实自然的记录,形成了片中的一个小情节。试想再高明的导演也不能设想,那位农家妇女身背背篓,手拿镰刀给我们介绍古墓的情景,也无法设计用手遮阳,背着镜头向远处大声呼唤的背影,只有在真实生活中才能发生,才能被我们发现。又如当我们从学校老师那儿知悉这个寨子有一位30年代的老牌大学生,他72岁那年又报考了重庆大学法律系函授生,又从老师和村长那儿知悉老人正好在家时,我们喜出望外,急于去寻访这位老人。围观的一位村民又突然告知老人今天早上去寨外给人看病去了,一去就要一二十天,我们又大失所望,正可谓奇峰突起,一波三折。对待这一突发因素,我们本着顺其自然,老人在我们做老人在的文章,老人不在我们做不在的文章。世界名片《蝴蝶梦》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在片中出现,却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通过对老人儿子的采访,对老人所用的书本、笔记等实物的拍摄以及病人赠给老人的锦旗,使观众对这位没有露面的老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与我们同样的感受:有机会来鱼木寨一定要拜访这位老人。再如片中的那位山里讶,也是一个偶发因素。这个男孩是我们请的民工的小孩,小孩的好奇心促使他跟随我们,起初我们对这个小孩没有引起注意,摄像师也是逗孩子玩似的拍了些小孩零星的片断。正像解说词中所说,“村长到田里找老师去了,趁着空闲我们与这位小孩聊了起来”。记者的本能,使我预感到山里孩子对山外世界并不陌生的回答,可以编入将来的片中,但作为片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是一直到我们拍摄结束才真正意识到的。事隔一年,小男孩手捧一瓶茶水,依依不舍与我们告别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使我时时谴责自己,当时为什么不给孩子留点什么做纪念,下次去鱼木寨我一定要给他带点什么。#p#分页标题#e#正因为有了拍摄者和被拍对象情感深层次的交流,才能使这部片子的结尾有了动情点,使结尾成了该片的高潮。片尾的解说词也有感而发:“我们把鱼木寨的故事带出了山外,而他带回去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说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选择的艺术,主要取决于前期的拍摄,那么纪录片的结构的艺术则取决于后期的把握。大家都说,剪辑是片子的二度创作。我从事电视记者已经有25年了,真正感受到剪辑台上的二度创作仅此一例。过去在剪辑台上编片子,编之前都有本子,编剪只是如何完成设计的本子,充其量在编剪时考虑在片中的何处使用何种技巧、特技。近几年来,虽然有了些改变,放弃了台本,但上剪辑台时依然已经有了该片的结构、开头、结尾以及如何承上启下的大纲。这次可不然,上剪辑台时,我面对的仅是120分钟的素材,既无拍摄大纲,也无明确的构思,更不要说解说词了,我力图真正尝试二度创作,根据我们的拍摄经历和所拍的素材来结构这部片子。‘如果说拍摄之前我们应该切忌“主题先行论”的话,那么在你仔细看了素材后,必须要“主题先行论”,否则你就无从下手,更不要说总体的把握和节奏的处理。我这次尝试的原则,第一条是来自生活,还原生活。第二条,努力尝试纪实与抒情的相互渗透,领悟用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情节、形态、节奏、声响来记录和表达情感,使纪实进入动人的境界。片名和片头的产生就是依据第一条原则,既然我们对鱼木寨几乎一无所知,是在向导的引导下来到鱼木寨的,我们就直呼其名:《寻访鱼木寨》。而片头解说的大实话,也是来自生活:“暮春五月,我们来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老乡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老的土家族山寨……”画面出现的是我们隔山遥望处于大山脊背上的鱼木寨。而片尾我们就是根据第二条原则,使纪实与抒情相互渗透,同时展开,则用真实生活中摄取的山里孩子和我们共同经历的形象、情节、动态、节奏、声响来记录和表达情感,以期达到融纪实与抒情于一体。又如唱流行歌曲的小伙子,我们拍摄的素材比较单薄,我们发现他是先听到他的歌声,顺着歌声找到的,当小伙子发现我们在拍他的电视时,就再也不唱了,之后又故意回避我们的采访。在古老偏僻的山寨里,居然有一个将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唱得那么动情自如的情景,委实使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动了情,因此在剪辑台上我们进行了二度创作的艺术处理。再如,我们离开向全恕老人家的情景,正如解说词中所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人的家,下次来鱼木寨,我们一定要拜访老人,看看老人红箱子里锁的是什么宝贝,老人又多了几面锦旗……”我们为不能见到老人而感到遗憾,我们希望通过老人的儿子,传达我们对老人的敬仰和渴望。这是我们当时真实的心态,从而也真正感动了老人的儿子,使他双目含泪,摄像师敏感地注意到了老人儿子表情的变化,及时把镜头推成特写。在二度创作时,我们把他定格处理,以强调情感的升华和山里人的质朴。过去我有一种偏见,认为纪实风格的片子,应采用无技巧剪辑,特技和技巧会破坏纪实风格,通过该片二度创作的尝试,我感受到适度、恰当地利用电视新技术(如定格、延时,慢动作闪回等手段)能帮助纪实进入动人的境界。就某些题材的中短篇纪录片而言,这种“无采访”拍摄和剪辑台上的二度创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应该真实、及时、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年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深刻变化,而这种方法,不仅易于与国际电视节目接轨,有利于我们的对外宣传的电视节目打入国际市场,而且这种方法花时短、花钱少,来得快,见效大,正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地方台制作电视纪录片的实际能力。目前,电视纪录片凭借电视这种现代化大众传媒工具的优势,凭借对真实生活的“贴近”,凭借对人类情感交流的真挚,越来越被观众认识和接受,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纪录片返朴归真的回归仅仅才开始。我愿和同行们共同探索、实践,使更多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国际,为全世界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