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08:56

关于鸟的作文篇1

关于鸟的英语作文一

whenilivedinmyhometown,icouldplayalotofgameswithmyfriends.Suchasicouldcatchfishintheriver,andicouldplaythegameofhideandseekinthemountain.ilikelivinginthecountrysidesomuch,theclosenesstothenaturebringsmemuchpleasure.thereisatreeinfrontofmyhouse,someday,ifoundbird’snestinit.Soiaskedacoupleofmyfriendstoclimbedupthetree.wewantedtocatchthelittlebird.Butwhenisawtheselovelycreature,ichangedmyidea.ididnotmeantohurtthem.igaveupmyplan,irealizedthateverylifewasprecious.

我在家乡住的时候我可以和朋友们玩很多游戏。比如在河里抓鱼,在山上玩捉迷藏。我喜欢住在乡下,亲近大自然带给我很多快乐。在我的房子前面有一棵树,有一天,我发现树上有一个鸟巢。所以我叫我的几个朋友爬上了树。我们想抓小鸟。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可爱的生物时,我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并不想去伤害他们。我放弃了我的计划,因为我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

关于鸟的英语作文二

thelittleegretisadelicatepoetry.

pigment,gestures,everythingisappropriate.

thewhitecraneistoolarge,toostiff,pinkibisorgreyheron,alsothinkbig,andtoounusual.

However,egretsarebecauseit'scommon,andoblivionitsbeauty.

thesnow-whitebodyhair,itsastreamlinedstructure,theironcolorgrowing,cyan'sfeet,oneoftheincreasingbyoneofreducingtoolong,tooshortbranch,oneofthesuspicionofswellsandwhiteDianecomeattheexpenseofoneofthesuspicionofthedark.

inclearwaterwhenthereisafieldonlytwostandingfishing,theentirefieldhasbecomeasiteofembeddedintheglassbox.thesizeofthefieldasegretdesignseemstopeoplefromallwalksofthemirrorbox.

Sunnyinthemorning,sawitaloneattheapexofthetreestand,itseemsasifitisnotstable,yetitis.thisistheotherbirdsdifficultperformancehobby.peoplesaythatitiswithinourgraspwhistle,itreallyisinsightwhistle?twilightskyrarelow-flyingegretisarurallifeinfavor.itwascleartovisualize,andhavealife.

Somepeoplemightfeelbeauty,egretcan'tsing.However,egretsarenotofitselfisaverybeautifulsongs?-no,thereasonthesongtoo.

thelittleegretisapoem,acharmintheheartofprosepoems.

关于鸟的英语作文三

关于鸟的作文篇2

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学习者,对窦桂梅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对我启发很深。她在《“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谈道:“什么是主题教学?我个人的理解,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样,就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这样的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价值取向的形成,等等。”

可是,当我把窦老师的著作和网上能查找到的课堂实录研读完之后,内心的疑惑就累积得越来越多。最大的困惑是:主题教学有“主题先行而导致错误解读文本”的倾向。

窦桂梅老师说:“真正的‘思’还源于教师在哲学层次上对课文的理解。从文本理解目的的角度分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探索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立场,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尽管绝对的复原不可能,但如能够根据文本背景及内容,追求尽量复原或辩证复原作者的意思,则能够剥茧抽丝、取其精华。”可是在《珍珠鸟》的课堂教学中,窦老师在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的这一教学环节中却并非站在作者的立场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并且还有为主题而刻意引导“大鸟与人”的不信赖关系的嫌隙。

【观点一】“生气地呼唤”“再三召唤”不能推出“大鸟呼唤逃出鸟笼,是不信赖作者”的结论

窦老师在教学中,首先突出大珍珠鸟身处的环境――“笼子里”,然后才问:“我”感觉真好,那大鸟呢?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我们先来看看《珍珠鸟》原文中大鸟与作者相处变化的句子。

(1)小珍珠鸟出生以前: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它们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2)小珍珠鸟出生以后: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白天它就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而当窦老师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一下子找到小珍珠鸟出生以后,大珍珠鸟召唤它的这一部分。其实在小珍珠鸟出生前,大鸟和作者还相处了三个月时间,大鸟有无表现出不好?在文中没有体现,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它们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的变化。

再来看小珍珠鸟出生以后,大珍珠鸟的变化:“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白天它就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上面的变化,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如果真像孩子们和窦老师说的,大鸟是害怕作者会伤害小珍珠鸟而召唤,那为什么不是小珍珠鸟一出鸟笼,大鸟就生气地召唤呢?为什么是等到“白天小珍珠鸟就这样陪伴着我,天色入暮,大珍珠鸟才再三呼唤”呢?孩子们是在窦老师的“鸟在笼子里”“‘我’感觉真好,那大鸟呢”的看似换位思考的引导下才得出“小珍珠鸟太天真了,大鸟对作者是不信赖的,大鸟呼唤逃出鸟笼”这样的结论,这在我看来未免有失偏颇。

课例中孩子们一开始的回答是“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紧接着窦老师一句“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就把孩子们引向“大鸟对人的不信赖”这一层面。鸟有鸟语,“生气”“再三呼唤”更突出作为父母的大珍珠鸟对小珍珠鸟的看管,说不定这是催促孩子回笼里吃东西呢,窦老师却分析出大鸟对人的不“信赖”,显然违背了作者本意。这只不过是生活的起居作息而已,并不能由此推断出“大鸟对人的不信赖”。再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生气”二字更多是神态描写的生动一笔,用拟人化的手法,更显出小珍珠鸟的淘气。

【观点二】冯骥才先生并没有想和大珍珠鸟建立“信赖”关系的举动,又谈何去探究出“人与大鸟的‘信赖’”呢?

窦老师倡导“超越教材”的教学观,但同样明确提出了“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理念,可见“超越教材”是建立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这“学好教材”的前提想必是要在尊重作者本意的基础上升华主题,引向价值主题,可是我却发现作者本人并没有想和大珍珠鸟建立“信赖”关系的举动,又谈何去探究出“人与大鸟的‘信赖’呢”?

文中作者对大珍珠鸟来说是扮演了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对它们悉心呵护,如“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等。而相比于小珍珠鸟,作者是区别对待的,小珍珠鸟是一步步与作者接近的,作者顺势享受小珍珠鸟的信赖,从而倾泻出“信赖,往往产生美好的境界”这种乐在其中的感受。所以从作者与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相处的对比中可知,在课堂上去探讨人与大鸟的不“信赖”关系明显是偏离作者本意的,再进一步推出作者狭隘的“信赖”观就更显得无中生有了。

王荣生老师在《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研讨》中提到“文字后面的东西”,窦老师叫这为“主题”;他则认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就在文字的里面,而不是在文字的“后面”,所以要“悟文品字”,所以要“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窦老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确实是在引导“文字后面的东西”了,以至于最终引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笔尖流泻下的‘一时’的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的价值主题上。

诚然,我很赞赏窦老师将“信赖”二字放在“立人”的价值高度上,期盼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信赖关系,如何真正与大自然建立信赖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窦老师在“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关系”这一教学环节上的引导有“主题先行而导致错误解读文本”的倾向,“生气地呼唤”“再三召唤”不足以推出“大鸟呼唤逃出鸟笼,是对作者的不信赖”的结论,并且冯骥才先生并没有想和大珍珠鸟建立“信赖”关系的举动,又谈何去探究出“人与大鸟的‘信赖’呢”?由此可见,窦老师“文字后面的东西”的主题还是必须得建立在“站在作者立场,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上,这样的主题升华才是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于鸟的作文篇3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和招引益鸟,是防治森林害虫的有效措施。鸟类能够捕食森林害虫,特别是在育雏期间,捕食量更大。挂置人工鸟箱,能够为鸟类的栖息和繁殖创造优越条件,有利于增加林中益鸟数量,消灭害虫。

 

首先,鸟类能够大量消灭农林害虫,保障农林作物的生长。关于鸟类捕食害虫,我国古代曾有过无数记载。例如,唐书无行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开元二十五年,贝卅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说明了鸟类在抑制害虫方面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记载,一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一百余次,平均每窝按三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期间就可以消灭害虫一万余条;一对燕子每年可繁殖两次,一对燕子和两窝雏燕能吃掉昆虫50万只到100万只。黄鹂(黄茑)、杜鹃(布谷鸟)、啄木鸟、灰喜鹊等都是大家熟知的捕虫能手。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都程度不同的捕食害虫。就是曾被贬为四害之一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

 

其次,鸟类不但能够捕食大量害虫,而且有些大型猛禽还可以抑制鼠害。例如,一只猫头鹰每年能捕杀近千只老鼠,按每只老鼠每年糟蹋二斤粮食计算,那么,一只猫头鹰每年可以为我们保护一吨的粮食不受损害。

 

第三,有些鸟类可以入药,且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有八十四种鸟类可以入药。

 

第四,鸟类的肉和蛋可供食用,是美味佳品。俗话说“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鸟类的羽毛不但制作轻便、保暖、优美的服装,而且还是工艺美术品的好原料。

 

第五,鸟类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艳丽的绒羽,轻盈的姿态,婉转的鸣叫,使人赏心悦目,鸟语花香人皆爱之。

 

第六,鸟类的形态构造和飞行特点是人类研究仿生学的好材料,对航海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鸟类和其他动物、植物一样,都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对生物圈有着重要影响,与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关系。认真保护好鸟类资源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障农林牧业生产,美化自然环境,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以及发展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鸟类保护工作在国际上很受重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自然环境、科学文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我省幅员辽阔,气候适宜,地形复杂。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还有大面积的江河湖泊和芦苇沼泽地,为野生鸟类的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我省共有鸟类近三百种,其中近二百种候鸟已被列入中日候鸟协会规定的保护鸟类的名录之中。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鸟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宣传不够,管理的不严,乱捕滥猎鸟类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人使用猎枪大肆猎杀鸟类(野鸡、野鸭、天鹅、大鸨等);还有些地方甚至用毒药毒杀水禽(鹤类、雁鸭类、鹳类等)和拣食鸟蛋;城乡的一些青少年用气枪、弹弓等打鸟儿现象也很普遍,对中、小型鸟儿的危害很大。由于乱捕滥猎和鸟类生存条件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农田垦殖等)致使鸟类资源破坏严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雁鸭类、雉类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有些珍贵稀有的鹤类、鹳类已濒临灭绝。有些地方由于鸟类的大量减少,使自然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导致虫害、鼠害的发生。保护鸟类,势在必行。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保护鸟类活动,省政府定于每年的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为我省的“爱鸟周”。为了开展保护鸟类活动,提出以下建议:①要广泛宣传国家有关保护鸟类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宣传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中的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鸟类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把爱鸟护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内容,逐步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②大力开展挂置人工鸟箱活动,保护和招引益鸟。特别是农林害虫、鼠害严重的地方要把挂置人工鸟箱做为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抓紧抓好。③加强对鸟类的保护管理,严禁乱捕泛猎。各级林业部门要做好日常的保护管理,带头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并会同有关部门把保护鸟类工作做好。严格禁止捡拾鸟蛋、捣毁鸟窝和使用毒药、气枪、军用武器等工具和方法猎捕鸟类。对于保护鸟类有显著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国家规定,乱捕滥猎、破坏鸟类资源的,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分。④对一些濒危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鸟类,如鹌鹑、榛鸡、乌鸡、环颈雉、雁鸭类等开展人工饲养、繁殖活动。实践证明,只要管理得好,一些野鸟是能够在人工饲养下生长和繁殖的。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广捕捉、饲养、繁殖鸟类的技术和方法。⑤开展鸟类的科学研究工作。对鸟类的生存、栖息、繁殖等条和候鸟的迁徙时间、迁徙路线、主要停歇地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是保存和发展野生鸟类资源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国已设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有:1975年建立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5.355万公顷);1987年建立的黑龙江扎龙丹顶鹤保护区(4.2万公顷);1984年建立的青海龙宝滩黑颈鹤保护区(1万公顷);1980年建立的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10万公顷);1984年建立的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区(2.24万公顷)等。⑥自然保护区或禁猎区能够保存鸟类栖息、繁殖的自然条件。在自然保护区或禁猎区内还可以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修建饮水池,挂置人工鸟箱、搭设遮风棚)和生物技术措施(消灭鸟类天敌、种植鸟儿饲料等)防止食物贫瘠和栖息环境的破坏,使鸟类的数量得以恢复和发展。

 

总之,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引鸟治虫是一项较好的生物防治措施,应大力推广。

关于鸟的作文篇4

关键词:高压线路;鸟害特点;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点

(一)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形成的原因

鸟类生存环境的改观,鸟类的数量的增加,这是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增多的主要外部原因。

鸟类搭巢也常用到废旧遗弃的钢丝铁丝等金属物件,这些物体掉落造成高压电力线路出现跳闸等相关的故障。鸟类啄食木质电线杆,导致其强度降低,给整个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雨雪天气,其带来的安全威胁将更大。

(二)鸟类分布规律及习性

通过对所查路段资料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高压输电线路各类鸟害主要发生的事故主要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每年的3-5月和每年的9-10月份。3-5月春暖花开的时节,鸟类在电线杆等搭巢,在高压线附近的活动量增加,给高压线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威胁。第二时段为候鸟迁徙时期,经常在高压线路上休息、觅食、排便,鸟粪易引发绝缘子短路,造成的闪络事故发生。

(三)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特点

1、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出现的季节性。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往往发生于春季和秋季两大季节,如前所描述,主要原因为鸟类在该时段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活动量增加导致春季和秋季成为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主要季节。

2、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气候性。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经常发生在雨雪天气及大雾天气等,该段时间空气内部含水量较大,空气湿润,极容易使原本干燥绝缘的物体转变为电流的导体引发高压输电线路发生跳闸等情况。

3、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特殊性。由于鸟害引发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原因引发的故障有较大的不同,其具有的相关特征比较明显,例如:其发生故障的地点往往主要集中在直线高压电线杆塔、铁塔及高压线路绝缘子串的附近,此外,高压架空线路接地线的线夹和接地线的线螺栓部位也是故障的常发地。

4、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顽固性。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顽固性主要是由于鸟类生活习性造成的。通常情况下,鸟类一旦选择了搭设鸟巢的地方,即使收到外界较大的影响鸟类也不会轻易变换自己的地方,这就导致往往工作人员刚刚将引发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鸟巢清理完全,过一段时间后,在同样的地方又会出现一个结构更加结实的一个全新的鸟巢,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造成较大的威胁。

二、强化预防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相关策略

在防治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过程中选择处理鸟窝的方式通常涉及大量设备的停复役操作,而且通常需要登高作业,整个过程安全风险多、防控难度大,其整体效果一般,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从增强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巡视工作的规范性、消除设备隐患及安装相关的预防鸟害的设施装备等三个方面对高压输电线路预防鸟害进行了强化研究,现分述如下:

(一)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防治巡视的规范性

通过对各站进行防鸟害特巡,结合以前的鸟害情况记录,把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班管辖的13个变电站进行划分而后,再对对各站进行区域划分。根据鸟害的易发程度、引起设备故障的几率,划分出下面四个区域。1、门型构架的三角横梁区:该区域易引发母线、主变故障。2、立柱与设备底部横担的连接处:一般不会引起跳闸,是重点关注点。3、开关本体下方、开关底部连杆:不会不会引起跳闸,是重点关注点。4、隔离开关支架槽钢空隙:不会不会引起跳闸,是重点关注点。

再制定相应的巡视方案如下:针对这5个关键区域,充分利用图像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对重点站,每三天视频巡视一次,对关键站、一般站每周视频巡视一次。这些区域同样是每次设备巡视的重点。针为了更好更细致的进行检查,制作了防鸟害专项检查记录表,按照记录表要求对变电站内各易发鸟害的地方仔细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

(二)消除设备隐患

(三)安装驱鸟装置

目前常用的几种驱鸟装置。1)防鸟风车,采用转动式反光式驱鸟措施,反射太阳光使鸟类受惊而逃跑。2)防鸟刺,利用尖刺覆盖需要防鸟的部位,使鸟类无法停留。3)太阳能驱鸟器,利用太阳能供电,发出超声波,使鸟类不愿靠近。安装驱鸟装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鸟类靠近高压输电线路的几率,从根本上降低了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的次数。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资金及人力的投入将会更大,高压输电线路在整个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更大,因此,高压输电线路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切实的认识到鸟害对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带来的威胁,全面的做好鸟害发生的监视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降低由于鸟害造成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

参考文献:

[1]冉学彬,杨庆,董岳,罗大庆.鸟粪影响下的紧凑型塔窗―导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a].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2013:7.

关于鸟的作文篇5

观鸟,俗称作赏鸟,在外国又叫做“birding”。就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望远镜等光学工具和鸟类图鉴等设备在野外环境,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观察和观赏鸟类的一种娱乐活动。

观鸟活动从18世纪起在英国和北欧国家开始兴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国外观鸟已成为一项时尚的户外运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而中国的观鸟是从2004年起开始兴起,各地观鸟接踵成立,鸟导陆续出现,渐渐拉开了中国观鸟的序幕。

二、观鸟的意义

1.促进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强调的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过程。而我们传统的生物教学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生物的乐趣,观鸟活动恰恰与之相反,将学生带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发现的乐趣。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学习,自主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真理,享受研究成功的乐趣。且观鸟的门槛相对于其他分子级别生物研究来说较低,适用于中学生物教育。

2.观鸟在校园的影响

不少中学都有开设校本课程,来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的调整。由于观鸟在中国的兴起时间较晚,加上鸟类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分布结构不同。为此,观鸟在中学中具有其各自的特色。同时观鸟相对于校园环境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性。不同鸟类的敏感度都说明了校园环境的变化。

3.观鸟在社会的影响

学校已不再是象牙塔,更大部分应与社会相对接,不少学校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观鸟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国家全民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以及实现保护与发展协调至关重要。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是我国的爱鸟周,10月是野保月。观鸟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通过观鸟活动,学生可以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爱护自然并关怀身边生活与生命的过程中,了解到自然生态知识、环境保育知识,培养起一种尊重生命、关注环保以及学会与它们和睦共存的人文意识,并寓教于乐,保证了环保教育的持续性。同时学生不仅是一人受教,更重要的是将环保理念传播到家人及邻居,做到新时代下的环保推广。

三、观鸟的发展

1.观鸟对人心情的陶冶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往往处在比较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中,观鸟刚好可以让他们走进自然,接触自然,眺望远方,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避免了网络的沉迷。观鸟对一个中学来说不仅是项活动,更是学校的一个招牌。

2.观鸟更需认鸟

观鸟并不在于观赏到与众不同的鸟类,也不在于鸟类的外观,而在于与理论的相结合。不同鸟类的羽毛颜色在不同时候各不相同。不同鸟类的体态声音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一定的改变。在学生认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

3.动物保护从学生时代做起

观鸟能培养人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一旦学生们懂得爱护鸟类,保护鸟类,就会自觉抵制捕鸟、掏鸟蛋的行为,避免吃野味的习惯。同时也能带动身边的伙伴一起保护动植物。

4.观鸟对生物教学的作用

开展校园观鸟活动,极大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初中课本中第五单元的《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内容均与鸟类辨认学和鸟类行为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高中课本中,生物多样性部分也与鸟类自然关系重大。在观鸟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鸟类自然的乐趣,能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5.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度

在观鸟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与鸟类有息息相关的树木以及昆虫,培养学生细心发现的能力。可以近距离观看鸟的羽毛的结构、不同的颜色与质地,以及存在这样结构决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廖晓东.把观鸟活动引入中小学环境教育\[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5,(2).

关于鸟的作文篇6

【关键词】姑获鸟;产女;妖怪

中图分类号:i313.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9-01

“姑获鸟”与“产女”分别是中国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怪,江户时代,“姑获鸟”的称呼和传说从中国传到日本①,因两者皆被认为是死后的产妇所化,“产女”与“姑获鸟”便逐渐被视为同一种妖怪,两者的传说也相互交融。

关于姑获鸟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玄中记》中: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车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鸟无子,喜取养为子。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子也,以血点其衣为验,故世人名为鬼鸟。

《玄中记》中所记载的姑获鸟与日本“产女”的形象还没有共通之处。直到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才有了姑获鸟是“产死者所化”的说法,姑获鸟的形象也增加了新的要素,如“毛落衣中,当为鸟祟”②,姑获鸟不仅会偷取孩子,还会给人们带来祸患和灾难。明朝《本草纲目》中,关于姑获鸟的记载进一步丰富:昔人言此鸟产妇所化,阴慝为妖,故有诸名。《玄中记》云: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B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时珍曰:此鸟纯雌无雄,七八月夜飞害人尤毒。

至此,姑获鸟的形象基本趋于定型――因生产而死亡的产妇所化成的恶妖,行踪诡异,爱偷取人们的孩子,还会给人招来祸患和疾病,“害人尤毒”。日本传说中的“产女”能与“姑获鸟”混为一谈,应该是缘于两者皆是产妇死后所化,但在日本的志怪小说中,产女并不像姑获鸟那般诡异可怖,她们的形象是凄楚哀怨的,笼罩了一层凄美的色彩,“生产死去之女人,由于怨念,变成此物。其形自腰以下染血,其声欧巴雷、欧巴雷地鸣叫”③。产女也并不像姑获鸟那般作恶,她们只是不断在道路上徘徊,恳求路人帮她抱孩子,只要路人能够坚持抱住怀中变得越来越沉的孩子,产女甚至愿意给予人们帮助和谢礼。相比中国传入的姑获鸟,产女的形象更近人情,这与日本民族“物哀”的审美意识有着极大的联系。“物哀”是日本学者本居宣长提出的关于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概念。“物哀”就是对“世上万事万物,形形,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④,即他认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便在于日本民族能够充分地从人性与人情的角度出发,用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和感情去体察一切自然的事物,并设身处地感受事物,以至与该事物融为一体,并赋之以“包容、理解、同情与共鸣,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寂寞、忧愁、悲伤等使人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⑤。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大多都不是面目可憎的,而是有着凄美的故事,容易牵引起读者细腻的感情。

顾颉刚先生曾说:“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姑获鸟与产女的故事反映的是两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姑获鸟的形象是作恶多端的,其背后所显示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子嗣的疼爱和重视,她的故事更趋向于对父母养育子女方面的警示。而产女的故事,浸透着人们对于不幸的产妇的惋惜与哀怜,是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物哀”的体现。“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每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该民族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意蕴,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

注释:

①[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5。此页提及姑获鸟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并与产女被视为同一种妖怪。另外,《姑获鸟之夏》中的“凭物”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3(1).提及:“当时日本正兴起‘名物学’……学者把中文中‘姑获鸟’一词列到日文的‘产女’条目下,将两者等同。”

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中华书局,1981,12(1):156.

③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4.

④[日]本居宣长著.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0(1):66.

⑤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5).

参考文献:

[1][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陆薇薇.《姑获鸟之夏》中的“凭物”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3]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4][日]多田克己著.日本神妖博物志[m].欧凯宁译.(台湾)商周出版社.

[5][日]本居宣长著.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0.

[6]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5).

关于鸟的作文篇7

原创作者:刘小朋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智力测试题目。问:树上有十只鸟,猎人打中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小学生:一只鸟也没有了,因为没有被打中的鸟受到惊吓,飞走了。

中学生:有两个答案。一个是一只鸟也没有了,因为没有被打中的鸟受到惊吓,飞走了。另一个是剩下一只,因为被打中的鸟掉下来的时候被树枝挂住了。

大学生: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而不是伤害它们。

大学教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是一只什么鸟?是益鸟还是害鸟?从而作出相应的判断。

哲学家:“枪打出头鸟”,这是辩证法。“打鸟”对鸟来说是一种伤害,对人来说则是一种快乐。成吉思汗就曾经射杀过无数鸟类。人类已经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鸟类的痛苦之上。

逻辑学家:猎人为什么要打鸟?因为这是一种生存方式。鸟为什么栖息在树上?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被打中的鸟为什么飞走?因为这是一种本能。

动物保护组织:反对一切形式的捕杀行为。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命运不应该由人类来决定。

诗人:鸟是孤独的,它声嘶力竭地鸣叫,这是生命的呼唤。远方,一个陌生的猎人向它走近……

文艺评论家:鸟被射杀,这是一个悲剧。对人类来说,射杀本身抑或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一只鸟被打中了,它是不幸的。但它拯救了另外九只鸟。所谓作“鸟兽散”就是指这样的一种文艺创作。

记者:这是发生在动物自然保护区里的事情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采访。了解猎人是怎么进入自然保护区的?鸟的伤势如何?管理人员是否有渎职的嫌疑等等。请大家关注后续报道。

广告商:这是公益广告的绝佳素材。爱护鸟类,珍惜生命,从猎人做起。

电影导演:建议摄影师多角度,全方位地拍摄树上十只鸟的举止动态,包括隐私部位的细节。以生动逼真的的唯美镜头让观众产生内心的震撼,从而感悟电影主题的深刻。

佛教信众:阿弥陀佛,生命皆平等,既然鸟已经死去,惟念经超度……

奥巴马:教训太惨痛,我们必须加强枪支管控。

麦凯恩:总统太软弱了,猎人无情射杀鸟,这是典型的恐怖袭击。保护“鸟权”,美国责无旁贷。

安倍晋三:日本需要扩大鸟类的防空识别区范围,防患于未然。

马英九:当前,鸟与猎人之间的政治协商条件尚不成熟。台湾的候鸟虽然向往大陆广阔的天空,但对岸扑朔迷离的雾霾天空让候鸟望而却步。

张艺谋:我向全国人民道歉,我捕捉了同一棵树上的三只鸟,并为它们办理了户口。

章子怡:我曾经在谋导的树上拍过鸟类写真,我也见过无数阳奉阴违的猎人的眼睛。因为我是鸟,所以我常常栖息在不同的树枝上。

余秋雨:关于鸟、树和猎人的关系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见仁见智。我们一起创造了一种生动的文化讨论方式。这种讨论方式将成为太平洋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

关于鸟的作文篇8

[关键词]虎座鸟架鼓楚文化乐器形色美虚实美

一、虎座鸟架鼓

虎座鸟架鼓用于楚国王室等贵族的宴乐、祭祀等重大活动之中。迄今为止,只出土于东周贵族墓葬中,如湖北、湖南、河南等楚国属地。

虎座鸟架鼓属于乐器类,是战国时期楚文化的漆器代表。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革之属五:一曰建鼓,夏后氏加四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鸟架鼓外形的主要特征是:鼓架为两只鸟相背而立,鼓悬挂于两只鸟之间,应该是文献中所记载的悬鼓,被称为鸟架鼓。鸟架鼓的缺陷是,当鸟架鼓在敲击时,力气过大或者节奏过快,就会造成鼓的重心不稳,导致鼓身倾倒或者摇晃。虎座鸟架鼓是在鸟架鼓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虎座鸟架鼓的虎座大,并且底面平整;鸟的双足插在虎背之上,使整个鼓的重心非常稳定。关于虎座鸟架鼓“鸟架”中的鸟,有的学者认为他是鹭鸶。鹭鸶被称为鼓精,历代制鼓很多都用鹭鸶来装饰。但是也有的学者通过研究现有的文物资料发现“饰鼓以鹭”的习俗只广泛盛行于东汉时期,而本文研究的这类文物是东周时期的物品,所以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有的学者认为鸟架中的鸟与凤鸟相似,为虎座鸟架鼓中的鸟架为两足的“连尾凤”。根据《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记载“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凤凰是于音乐有关的,但还是不能证明它与鼓类乐器有什么关联。所以,我们只能暂时统称鸟架为“鸟”,这种鼓乐根据其形状被称为虎座鸟架悬鼓。

二、形色之美

虎座鸟架鼓的基本造型都是由两只相背的老虎为鼓座,虎身上分别站着一只鸟,这两只相背的鸟是鼓架,中间有一面大鼓悬于凤冠上。出土的虎座鸟架鼓其大小和尺寸不等,有的通高有150厘米,长130厘米;有的鼓径为38厘米,通高86厘米。2000年在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了一件大型的虎座鸟架鼓,通长有156厘米,高150厘米,是目前荆州发现同类文物中最大的一件。

1.对称美

对称这种形式是所有造型中最成熟、最庄重和最贴近人们心灵的一种构图。虎座鸟架鼓有两只虎、两只鸟,都是成双成对的偶数。“偶”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象征称为天地万物一分为二的真理,是内容和形式完美一致的图形。比如道教的“太极图”中包含着天地阴阳和五行相克,这表明了天地万物一分为二,是派生万物本源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太极图形就展现了一种相对统一的形式美。王安石说:“万物皆有偶焉”。对称的“偶”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人类的外形也是如此,我们拥有一双手,一双腿,一对眼睛,一对耳朵。虎座鸟架鼓的两只虎和两只鸟都是对称着相背而立的,给人一种向外伸展的张力感,同时体现着生命的延续和生生不息的活力。中间的鼓是圆的,圆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并且也是对称图形。它不仅有和谐、幸福、圆满之美,还有庄严、公平、公正之美,给人以饱满、积极和美好的视觉感受。所以,整个虎座鸟架鼓就是一个对称的形体,给人庄重大方而又平和舒适的美感。

2.线条美

线条是最基本、最直接的视觉表达方式,特别是曲线,具有迂回、自由的特点。虎座鸟架鼓的外部造型都是由自然优美的曲线构成。“虎座”和“鸟架”分别是根据其动物造型的特征,经过工匠的总结和简化,用优美自然的曲线表现出来的形体。工匠借助线的特性,生动有力的展示了虎座鸟架鼓的曲线美感,并利用线条语言表达了工匠自己内心的感受。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到的“移我情”,工匠在创造艺术作品时,感受到了大自然强烈的震撼,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完成他美的感受和创造。鼓面是圆形造型,圆是最完美的曲线。鼓放置在鸟架中间,是整个形体的视觉中心,造成了方中有圆的视觉效果。虎座和鸟架的向外的扩张力与圆形的向内的内收力完美结合,使其整体效果紧凑又不失其动感。

说到线条美,我们不仅可以从其外部造型的线条分析它的美,还可以从其表面的漆器纹样的线条角度去欣赏。楚国漆器的彩绘风格主要是用线条勾画和平涂相结合,虎座鸟架鼓上的纹样也是如此。如战国时期的彩绘虎座鸟架悬鼓上两虎身绘斑纹、鸟绘羽毛纹、鼓框绘斜三角云纹等图案。工匠用毛笔对纹样进行勾画,所以使用时挥写方便自由,能讲线条表现得流畅洒脱,气韵婉转,富有强烈的生命动感。同时,线条的粗与细,直与曲相结合,显示了工匠对漆艺材料的娴熟运用能力。虎座鸟架鼓上的纹样有的抽象,有的具体,给人强烈的流动感,体现了楚人传达生命情感的审美价值。

3.颜色美

在已出土的虎座鸟架鼓中,大部分虎座鸟架鼓的颜色主要是以黑漆为底,再用红、黄两色相配。其中出土的一件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鸟架仅残存一凤头,凤头饰黑底红彩鳞纹,长颈上饰红彩长椭圆形羽毛纹,中间填以黄彩羽毛。

虎座鸟架鼓的整体以黑色为底色,黑色在我国古代色彩观念中是单色崇拜时间最长的一种颜色,有着沉重的神秘感。“天玄地黄”是中国国代的基本色彩观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玄”解释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属皆从玄。”“玄”指青黑色,从色彩学原理来看,黑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因此,它与任何一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都应该是协调而美丽的。至于红色,因为楚人尚赤,楚人对红色的喜好来源于“拜日、崇火、尊凤”的基本观念。用黄色勾描,使虎座鸟架鼓上的花纹更加绚丽。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中论楚辞时说“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漆器对“惊采绝艳”之美的追求是楚美学与艺术的一大特点。这样的配色特点隐含了中国人的天地观念,造就了楚漆器艺术的富贵和华美。

三、虚实之美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的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漆木制品,它通高有150厘米,长130厘米,全器由整木雕成,在漆上彩漆。虎座鸟架鼓的座是两只相背的老虎,老虎四肢前屈作蹲伏状,昂首前视,张着大口,露着牙齿,尾向上举着;两鸟分别相背着昂首立于虎背之上,鸟腿插于虎背的榫眼中,鸟尾以榫卯相连,两鸟扬颈、振翅、作嘶鸣状。根据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中关于动物形象运用说明的记载:“梓人为筍虡,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筍虡。……臝属,恒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有力而不能走,则于任重宜;大声而宏,则于钟宜。……羽属,恒无力而轻,其声轻扬而远闻。其声轻扬而远闻,于磬宜。……鳞属,以为筍。”陈望衡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篇中谈到《考工记》中的美学思想时说:“‘筍虡’是古代悬钟、磐等乐器的架子,两旁的立柱为虡,中央的横木为筍。”《说文解字》中:“筍,竹胎也。从竹旬声。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

至于鼓声,《荀子·乐论篇》中谈到鼓声“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箫和……鼓其乐之君邪。故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箫和筦钥,似星辰日月……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众积意謘謘乎!”鼓声的特征就是宏大和远闻。在虎座鸟架鼓中,“虎座”就是属于上面所提到的“臝者”。考工记中说臝类动物嘴唇厚实,嘴口狭而深,眼珠突出,耳朵短小,前胸扩大,后身修长,体型大,颈部短,它们威武有力而不能疾走,适宜负重且声音宏大。所以虎座体现了鼓声特征中的宏大之声。当鼓被敲击时,人们听到鼓声的同时又看到虎座的造型,这两方面在脑中虚构结合后,人们听到的鼓声就好像是老虎在吼叫一样,在看到虎座的木雕形象也觉得它更具有生气。“鸟架”就属于“羽者”,鸟的声音美妙而悠远,正好体现了鼓声远闻的特征。虎座鸟架鼓属于乐器类,跟战鼓不同,它不仅要具有宏大的声音,也需要给人以优美的音乐感受。所以,配以“鸟架”不仅让鼓在外部造型上更具有艺术感,并且在声音上也符合人们脑中虚幻场景的审美观点。

虚与实的关系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尼采说艺术世界由两种精神构成: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比如雕刻;另一个是“醉”,醉得境界是无比的豪情,比如音乐。虎座鸟架鼓作为一件乐器类艺术品,带领着人们走入了“梦”和“醉”的境界。当人们在没有听见鼓声之前,看见虎座鸟架鼓雕刻的外形,已经将感情移入了自然界中,当鼓声响起,人们吧耳朵所听到的鼓声与“虎座鸟架”的外形以及心中所虚构的场景相结合,自然产生了“虎啸凤鸣”的感受,达到了视觉之美与听觉之美合二为一的美感,完成了化实为虚的美的体验过程。

虎座鸟架鼓的造型优雅、庄重大方、颜色艳丽,无处不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些细节的形和色之美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然而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能化实为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虎座鸟架鼓作为一种宴乐、祭祀活动中用的乐器,能够化实为虚,就更加体现了它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美感。楚墓出土的虎座鸟架鼓是那个时代的工匠根据当时的技术和楚人的审美观念创新制作的杰作。任何的艺术品一定要有新的东西、新的表现,给人以新的看法和新的体会才有价值,才能够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瑞明:《镇墓兽考》[J],《文物》1979年6期.

[2]湖北博物馆:《曾侯乙墓》[m],文物出版社,1989年.

[3]陈振裕:《谈虎座鸟架鼓》[J],《汉江考古》1980年第1期.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5]吕济民:《中国传世文物收藏鉴赏全书·漆器卷》[m],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8月.

关于鸟的作文篇9

〔关键词〕花鸟画写生工笔

工笔花鸟画的“写生”观念历史久远,在宋代形成了精细刻画的审物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传统的写生观念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与艺术的发展而发生转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工笔花鸟画面对的是更为丰富的表现题材、表现手法、表现媒材以及实用、赏玩层面上的多元指向。在当代文化艺术语境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笔花鸟画写生的本质内涵与现实困境?如何科学地进行视觉经验与情感经验的积累?如何看待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赋予工笔花鸟画写生以时代特性?本文试图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工笔花鸟画传统写生观念的形成与转换

中国工笔花鸟画历史悠久,承传有序。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岩画、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等,均为与花鸟画形象相关的早期物质形态,无论画面是具象还是抽象,都离不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与表现。站在绘画史的角度看,独立分科的花鸟画始于唐代,兴于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与之对应的,是工笔花鸟画写生观念的逐步成熟。这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屡屡可见,如《宣和画谱》评价唐代画家薛稷:“且世之养鹤者多矣,其飞鸣饮啄之态度,宜得为之详,然画鹤少有精者,凡顶之浅深,喙之长短,胫之细大,氅之p淡,膝之高下,未尝见有一一能写生者也”。此类文字记载与滕昌v《牡丹图》、黄筌《写生珍禽图》、赵昌《写生蛱蝶图》等画作相互印证,共同勾勒出古代花鸟画家心目中的传统写生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工笔花鸟画发展至宋代,形成了精细不苟的审物精神和借物抒情的诗意表达[1]。郭若虚提出的“画翎毛者,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等理论,折射出画家认知物我关系的新高度。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传统写生观念的确立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意志息息相关。据载,宋徽宗以各地进献的奇花、异草、珍禽编汇成《宣和睿览册》,册中画作虽不尽为徽宗亲笔,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画坛写生之风的盛行程度[2]。整体而言,唐宋时期形成的工笔花鸟画传统写生观念绵延后世。在元人“尚意”的审美世界中,并不缺乏对院体风范与写生精神的观照;即使是在摹古风气渐厚的明清时期,画家仍赋予工笔花鸟画“写生精神”以新的内涵,如恽南田作品体现的观察自然与抒情达意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与社会的变迁,工笔花鸟画创作几经沉浮。在前人基础上,近现代名家刘奎龄、于非、陈之佛等人潜心钻研,承袭拓进,取得了可喜成就。然而,当工笔花鸟画进入不同的历史语境,从内容到形式均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亦受到西方绘画思潮与技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画家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写生观念给予重新审视,问题主要集中于对中西方写生观念、方法的认知、比较、借鉴和融合,“写生”一词的意涵也因此发生质变。幸而,经过几代画家不断地探索、实践,诞生了诸多优秀作品和成熟理论,为现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后,工笔花鸟画面对的是更为丰富的表现题材、表现手法、表现媒材、受众群体,以及实用、赏玩等层面上的多元指向。在当代语境下,如何看待工笔花鸟画写生,以及如何看待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不断为之投入思考的当下课题。

二、当代语境下工笔花鸟画写生的现实困境

“当代中国画”从概念上看是含糊的、灵活的,分类方法不一而足。学者郎绍君将当下的中国画分为传统型、泛传统型和非传统型三类[3]。以这种分类方法做为参照,当代工笔花鸟画大致可归入传统型或泛传统型范畴。一类以因循古法为主,一类在保留传统中国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度结合新元素、新材料、新观念加以创作和表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于它们“都源于、系于一个根,这个根就是中国传统艺术”[4]。由此观之,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仍需立足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之上,进而对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现实等关系进行探讨。画家若想有所成就,仍需严格遵循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过程。其中,写生是画家体验生活、审读物象、夯实表现能力、积累创作素材直至孕育思想观念的关键环节。然而,因种种原因所囿,工笔花鸟画家在进行写生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较难与古人精神相通;另一方面,未能进一步做到对当代语境下工笔花鸟画写生观念的构建和完善。

其一,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速更新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剧变。强大的影像技术与网络技术,不但提升了艺术史研究者的科研效率,也为画家寻求表现对象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在当下阶段,相较于工笔花鸟画较为固化的表现手法,画家似乎更注重媒材的拓展与观念的更新,这就要求画家在占有、处理大量视觉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讲,影像技术与网络技术是画家创作时的必备辅助工具。可是,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这些辅助工具降低了画家观察生活和搜集素材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直接以拍照或网络搜索代替实际写生,瓦解了写生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如果说影像材料使“复杂的建筑和三维的艺术品被再现成二维的图像”,以至于“‘视觉’成为研究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唯一联系”[5],那么,影像材料对于画家而言,无异于将最富生命力的自然造化再现、压缩成“二维图像”。这必将造成画家的“在场感”相对缺失,致使传统的写生观念和写生方法遭遇冲击,部分画家也因此失去了观察、审读、记录自然的意志和能力。

其二,“写生”对于东西方绘画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绘画较为注重写生对创作的影响,相反,中国画若没有高水平的临摹做基础,写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6]。就工笔花鸟画而言,中国古代绘画史为后人遗存了大量经典范本,对古画进行临摹是学习工笔花鸟画最切实有效的方法,也因此占据了习画者的大部分时间。然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临摹前人画迹虽有助于习画者掌握传统的图式规范与表现技法,完成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但是,仅仅依靠临摹,似乎并不等同于完整体悟古代画家观察生活、审视物象、表达观念的方式方法,遑论以此通达古人的精神世界。更不要说,“古人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是无法学来的。模仿者只能摹得其形,不能得其神”[7]。

与此同时,古代画家的写生之法精则精矣,如“画花竹者,须访问于老圃,朝暮观之,然后见其含苞养秀荣枯凋落之态无阙矣”[8]等等,其当下意义仍在于能否突破客观条件限制,为世人所用;至于北宋易元吉“寓宿山家,动经累月”式的写生精神,更需要画家投入较大的物质成本与精神意志。就目前现状来看,从工笔花鸟画初学者到部分成名家,或多或少对“写生”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具体而言,多数艺术类高校缺少对花鸟画写生教学的合理规划,在未来需将精力集中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生时间、良好的写生环境以及人文意义上的写生指导;画家则需进一步形成个人的写生观念,厘清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谋求创新。

其三,写生过程既包括对物象的观察和记录,也离不开基于个体的经验、情感、审美理想的对物象的加工再造。与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高级追求相通,当代语境下的花鸟画写生不仅仅是对表现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和物理解剖,更应注入作者对于表现对象的主观认识与主观情思,以便在进一步的创作中赋予对象以更新的生命力。当代工笔画从构思上曾被何家英指出遗有“简单化”“概念化”“八股化”的特点,江宏伟式花鸟画在美术界泛滥成灾等现象,都是眼下不可回避的事实。论及问题的根源,除去当代工笔画领域普遍存在的“集群性的风格化”[9]趋向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出自于画家对写生观念的误解和忽视。相比之下,画家将大量时间、心力用于品读、研究古代、现当代花鸟画经典,抑或紧跟市场潮流而行,其置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物象上的精力自然减少。长此以往,画家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脑海里的物象积累必然匮乏,直接导致作品缺少独特的观看视角、表达方式和思想格调。总之,写生乃创作之本,不同时代有着相异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写生观念。建立和完善当代语境下的工笔花鸟画写生观念,是所有画家搞好创作的前提。

三、工笔花鸟画写生观念与艺术思维的当代求索

如前文所述,当代语境下的工笔花鸟画写生,并非亦步亦趋地再现古人的审物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源自西方的对景写生或照相式写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花鸟画写生是“在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在消化与检验自我……变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为艺术创造中的主观意识形态,并使之产生相互相成的关系”。在大致了解当代工笔花鸟画写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经验:

首先,以工笔花鸟画的传统写生观念为基础,适度融合源自西方的写生观念,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写生方法。一来,画家既不能轻视对中国古代绘画及相关画论的研究,也不能完全追摹源自西方的写生之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构起属于个人的写生方法,例如保持动态的观看方式,重视造型的同时兼顾对物象神态的准确把握等;二来,画家在写生过程中,需认真体悟物象的生发特点、生命本质以及物象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上升到对观念的思考,完成从画面到思想意涵的完整性创作。在此基础上,画家要擅于从内、外部同时入手,对写生对象进行合理地取舍、加工,为下一步的创作打好基础。长期扎根于现实生活,坚持写生训练,实际上也是在进行艺术思维训练,直到能够较好地平衡写生与创作、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件好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大到主题选择、物象传达、作品的整体格调、意境,小到构图方式、媒介材料甚至以何种肌理进行表现等,都应该是写生阶段就要开始思考的问题。

其次,将长期写生视为积累经验的手段,并勤于将写生成果转化为内在积淀。尤其是花鸟画写生,积累的不仅仅是技术经验,还包括有更加重要的视觉经验和情感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创作是一种对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数量大、质量精,不仅仅在于他的观察、感受、联想能力以及“目识心记”的本领超乎常人,更离不开以科学的写生观念作指导,勤于将写生之所得转化为内在经验的习惯。众所周知,齐白石自幼喜欢描绘身边的花草虫鱼,在长期的艺术劳动中养成了勾存画稿的习惯,无论是写生、临摹、创作,只要觉得有用就勾存下来,这是当时许多自恃清高的文人画家所不屑为也不能为的[10]。齐氏勾存画稿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当代画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画家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不必囿于古代时空中的自然物象。在我们生活的现代都市空间里,万事万物皆可入画。作为写生对象的花鸟鱼虫,实际上仍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内,其既可以以一种古典形态出现在传统型绘画当中,也可以通过画家桥梁,建立起与当下人类生存空间的深层联系。从这个角度看,画家在写生状物时,充分发挥想像与迁移的能力,将有助于画家建构个人的经验世界,最终形成成熟的创作理念。

此外,现代人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日新月异,由此带来的审美趋势的渐变势不可免。在此形势下,即便是通常意义上的传统绘画或古典绘画,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些从属于当下的时代特性。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画面的简洁化、装饰化、逻辑化和观念化倾向。除去某些有特定用途的作品外,很多画家已不再习惯以繁复的笔墨来表现宏大场面,而是对选取的物象进行相对集中的、富于逻辑化地表现,旨在透过画面内容向观者传达某种感觉、情绪或观念。放眼当代工笔画领域,出现了以徐累为代表的“运用传统工笔画造型技巧,对形象构成元素进行精微的刻画,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组合画面元素,营造虚幻、离奇、隐匿的认知与判断”的新工笔画家。缩小到工笔花鸟画领域,除去承袭传统文脉的、以古典形态出现的作品以外,多元的时代特性正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笔底慢慢形成。陈林、高茜等一批当代工笔花鸟画家,或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或将西方元素或现代元素引入画面,或对线条、色彩、空间等进行重新组合与营造,均从不同程度上打破了对事物的自然状态的描绘,呈现出某种立足于都市文化的艺术思维。

综上所述,工笔花鸟画的写生观念因时代和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换,尤其是进入当代文化艺术语境之后,工笔花鸟画写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也产生了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工笔花鸟画写生以传统艺术观念为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视觉经验与情感经验的积累,并赋予其从属于当下的时代特性,是实践该问题的核心要旨。总之,无论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如何千变万化,依然离不开艺术家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如何将写生纳入到当代性艺术思维当中,并将其视为重要部分加以思考和完善,最终探索出个人化的抒写性灵的方式,是所有当代花鸟画家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宋延生:《“观物取象”―中国花鸟画传统写生观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大学,2015年。

[3]郎绍君:《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4]巫鸿:《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J].载《大艺术》,2012(1)。

[5]张桐r:《走出以写生代创作的误区》[J].载《美术观察》,2015(7)。

[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7]郎绍君:《中国当代工笔画存在的十大问题》[J].载《艺术・生活》,2011(1)。

[8]姚舜熙:《论“创作性花鸟画写生”》[J].载《中国美术》,2010(2)。

关于鸟的作文篇10

高端论坛会上,聆听文科总版主的精彩讲话和几位特邀嘉宾的主旨演讲,以及鸟友们谈论的话题,心有所感,忆起点点滴滴,真切地感受到了《鸟网》5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从弱小到强大――看凝聚力增强一年一度的年会已成为鸟友们交流情感、切磋技艺的盛会。本届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鸟友欢聚在河南焦作,这是历届年会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从人数的激增,明显感受到会员们参与年会的热情、热度正在逐年上升。与会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缘于热爱,一切由心而发。《鸟网》的吸引力、凝聚力彰显无疑。

鸟网诞生于2005年12月。迄今已走过5年的历程。5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鸟网》来说,却是蓬勃发展的五年。5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尽了千辛万苦,在会员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创办5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鸟类爱好者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起步之际仅有十几个人,太多的人不曾想到,短短5年时间,注册会员已超过4万人。目前,鸟网已拥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汇集了张正旺、宋杰、郭玉民、赵欣如、杨丹、何芬奇、聂延秋等一批拍鸟界、观鸟界的资深专家,此外,鸟网还有一批高级顾问、资深顾问,会员遍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50多个联络站,共有1000余种的鸟类图片60多万张,《鸟网》成为爱鸟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拍鸟到护鸟――看环保意识提升起初,《鸟网》只是一个野生鸟类摄影和欣赏的网络,宗旨是为广大鸟友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鸟友们把拍出的一些照片到网上,与大家分享,再现鸟类精彩瞬间,鸟类识别、鸟情共享、观鸟攻略等内容,普及鸟类知识。如今,《鸟网》的宗旨已升华为:秉承健康、向上、和谐、共融的发展理念,通过鸟类摄影、鸟类观察,达到关爱鸟类、保护自然、宣传环保、促进和谐的目的。

在2010年年会上,总版主文科在谈到鸟网的发展时说,要把鸟网办成一个开心网、办成一个知识普及网、办成一个鸟类保护网。让大家都能够快乐观鸟,快乐拍鸟,快乐交流,快乐摄影,在增加知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同时,践行环保理念,坚决打击乱捕滥杀的行为,让野生鸟类有一个安全的良好的栖息环境。

本届年会主题聚焦的是“热爱鸟类,规范行为”。《鸟网》把协助政府,为生态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届高端论坛发表了野生鸟类保护宣言,号召鸟友们严守野生鸟类摄影规则,在观察和记录鸟类影像过程中,重视野生鸟类的自然生态习性,不惊吓鸟类,使鸟类活动于自然状况下,促进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完美,让鸟类永远保持自由与安详的状态。

宣扬生态保护,《鸟网》专门设立了“鸟类环保”专栏,随时披露全国各地一些破坏野生鸟类的现象。正在积极筹划在全国各地进行影展,普及鸟类知识,搞好宣传教育,普及重点放在那些破坏鸟类生态环境比较严重的地方。

从自娱到合力――看发展空间拓展内部发力,外部借力,《鸟网》为实现良性发展创造动力之源。此次年会,感受最深的是特邀嘉宾阵容强大。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杨丹;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何芬奇;《旅游纵览》杂志社社长、总编张德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飞羽瞬间大赛”秘书长赵超;《大众摄影》“大众DV”执行主编金俊等等知名人士的到来,明显透露了《鸟网》借力拓展发展空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