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系本科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8:06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1

【关键词】中药产业;高等教育;技术科学;知识体系结构

中药产业作为中国医药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传统中医药一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国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过多依赖初级产品,以耗竭中药自然资源为代价。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接轨的问题,探索中医药知识体系结构和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意义深远。

1古代和近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医药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到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1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教育被我国历代中医药教育家所重视,并提出适合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思想。从封建社会早期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时始,历时两干余年兴衰起落,学校教育和师承授受教育的两种中医药教育形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要求学医者“去故就新,乃得真人”,非常重视医学人才对医疗技术的掌握。《灵枢•病传》谈到“诸方者,不可能尽行诸术,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是最早的医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思想。孙思邈认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医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即所谓“医者意也”。金元医学家朱丹溪和罗知悌十分注重对古典医籍基础理论的学习,告诫“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和难经”。明末清初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医学知识包括医术和医道两部分,医术是实用技术,医道是基础知识。自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向中国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要求中医药人才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结构。

1.2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沿革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化层次的需要决定的,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三类。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立时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中医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从依靠师徒传授的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1959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思想觉悟的、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到1966年,全国共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文化革命时期,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度停止了教学,直至1972年才重新恢复招生。1977年以来,中医药教育恢复了招生考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到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47所独立的高等医药,7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我国中医药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医药没有出现明显的医药分业,中医药教育更多是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所设置的,中医临床服务和中药产业两者的知识结构应有所不同。

2.1古代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中医药教育主要依靠师徒传授,由于无系列教材和稳定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承学识和经验的局限。综合古代各主要学派的师承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上是以经典医籍、文、史、哲有关知识和专科科目为主的,这也为后世形成中医药学主要分科和最后确定为官府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自周朝起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据《唐六典》记载,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伤科)和咒禁科;医科分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等;课程规定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内经》和《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分学科学习;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形成了课程结构的雏型。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设九科专业学习,而且规定必修课为:《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补注本草》和《干金要方》,令医学生轮流为各营将士治病,并按其治疗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予以奖励。由上可见,古代中医药教育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使课程结构渐趋完善,是构建现代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

2.2近现代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

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主要是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西医学教学。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使得中西医得到广泛交流,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一些中医药教育家把西医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教学过程。1929年7月,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会议,规定中医学校教育的课程有:生理、病理、国文、诊断、医经、医学通论、针灸、推拿、外文、卫生及西医课程共29门。特别是1931年后,成立了国医馆,拟定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为中医药课程结构的形成做了必要推备。

建国后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56年至1966年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精神,虽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但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结构所选用的教材没有脱离历史上中医药教育课程。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中医药专业范围,设立了骨伤、护理、中药资源、中医基础理论等十几个专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各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增设了新专业,中医药教育新专业出现了一个高潮。高宝忠和杨天仁[1](1999)提到21世纪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合理、优化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系统和能力结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中药产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认识逐渐深入,探索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

将中医药行业分为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并参照钱学森院士体系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对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1,相应提出中药科技发展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医药基础理论层次,中药技术科学层次和中药技术创新层次,通过“阴阳学说”和“整体论”等辨证思维与哲学层次相连接。(图1)

基于传统哲学思维和民族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医学诊疗体系。但是目前国内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遵循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框架,割裂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基础理论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药管理科学中属于基础科学层次,中药产业发展理论的属于技术科学层次,中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层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集成,对中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图1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冯显威和贺达仁[2](2002)论述了医学科技的体系结构;现代医学科技的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医学人文学)。贺达仁[3](2005)将医学知识的发展分为原始医药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技术医学时代。田中识章(日本)[4]将汉方医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汉方思想和汉方哲学形成汉方医学体系的主干,“即使到现在仍然通过辨证论治对下部产生很强的影响”。因而,将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

国内学术界和行业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统称为中医药行业,即“医药合业”,这源于过去中国技术科学层次缺失的原因。钱学森院士[5](1988)指出“中医理论是祖国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非常珍贵”,“但中医理论现在还放不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它是有用的知识,这种不是科学但是有用知识的宝贝还很多,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把前科学变成科学”。中医药是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两个行业的结合体,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学借助现论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假如将中药产业从中医药学中分离出来,创建以中药产业为主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结构,中医药学就容易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点”。2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药学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各分支学科。(表1)

表1医药产业中的医学与药学交叉学科

化学制药业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

医药学的思维基础还原论的思想整体观的思想

基础科学层次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基础理论、

技术科学层次药理学、制剂学、制药工艺等中药炮制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医学与药学学科的纽带药理学方剂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中药炮制、中药栽培、中药制剂、中成药学/方剂学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6】。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使得临床药学成为了临床与药学(医药)联系的纽带。相比较而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衔接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得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另外,方剂学上挂基础,下联临床,也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图2)。基于医学治疗手段的选择,药理学和中药学(方剂学)分别为西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纽带学科。中药产业是以服务中医临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以中药学/方剂学和中药药理学为技术科学层次,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中药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图2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所依据的技术科学理论

4结束语

过去中国国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源于过去中国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不明晰和技术科学层次缺失。遵循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医药分开”的指导思想,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医药分业制度,借鉴国外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建立与完善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将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为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宝忠,杨天仁.面向21世纪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201-202.

[2]冯显威,贺达仁.医学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220~221.

[3]贺达仁.医学科技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72~76.

[4]张明澄.中国汉方医学体系[m].东京:耀文社,1973年版.

[5]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注:

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三个层次,和用系统论的“桥梁”连接到哲学层次。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2

[关键词]课程论文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medical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涉及广阔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工作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对后续学科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据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想到了通过设置课程论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药物化学知识,进而强化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还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将课程论文纳入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和理论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从而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实践,我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设置课程论文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文是对课程的综合考察,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不但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查阅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献,然后根据对论文题目的理解,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撰写书面的论文,制作电子讲稿,并进行口头的报告。为了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甚至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运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讲稿,每个人做一定时间的学术报告,还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论文的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通过在药物化学课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欢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不少同学,都把这种实践作为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认真的调研文献,然后提炼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但对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还了解到了原理的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也加深了对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有些同学在论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药物化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目标

在将课程论文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药物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先建立了明确的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将课程论文的考核纳入了学生的成绩体系,最终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论文成绩占40%的比例。并由老师制定出了明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指标(见表1)。

课程论文要求和评价指标主要强调参考文献的质量、数量,对原始文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本领域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性,论文质量,论文格式,论文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将课程论文写作纳入药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过程中,主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激发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由于学生初次涉足药学专业课程,缺乏专业试验操作技能和试验设计知识,所以课程论文形式以总结归纳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综述论文为主。

三、药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的拟定

药物化学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在把握每年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基础上,拟定了多个方向的题目,采取自由选题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给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论文(见表2)。

四、课程论文的教学效果及不足

通过将课程论文引入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包括如下几点:(1)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创新。课程论文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药物化学的热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被灌输,而是主动的获取;(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技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论文是对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存在着查找资料不完全,思路不够开阔,对专业术语表达不够准确,英文摘要无从下手及论文形式不规范等,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习保民,张鹏鹂.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69-671.

[3]徐德培,刘楚群.高校本科课程论文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0):76-77.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3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36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61-01

临床中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辨证实质及其与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应用学科。它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标志着中药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1临床中药学在中药学中的地位

临床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的,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的。总之,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临床中药学亦即传统的本草药,它是中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我们现在研究中药药理、药化等,若离开了传统中药学,这就偏离了方向,没有了中医药的特色。目前,在全国中药学学科中占领先地位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就是以临床中药学为龙头,将整个中药学各分支学科统属一起,其他如广州、上海等亦是如此,这充分体现了临床中药学在大中药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临床中药学,同时又是中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中医各专业中重要的骨干课,先贤谓:“用药如用兵”。医生若不知药性,不懂如何用药,又何以为医。由于这种原因,所以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将中药学(临床中药学)教研室归属于中医系或基础部者,也不在少数。

2临床中药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临床中药学的进步。临床中药学近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中药数量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清代加上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所新增的,达2608种。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获得新生,发展较快,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载药已达5767种。目前据统计,中药数量已逾10000种。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芎嗪、青蒿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米特(薏苡仁中提取)等等;有按中医药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有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芎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补骨脂可治白细胞减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可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苁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可治肿瘤、白及可治百日咳等等。

2.2中药理论研究及复方研究相对不足。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相对不足的是对中药理论方面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已经开始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但仍无突破性进展。对中药复方的研究,较之理论研究有了一些成绩,近年来也比较重视,因为中药复方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要研究中医药,单研究单味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单味药的研究只能为临床提供些新药,或阐明中药的传统功效。复方的研究有利于解开中药的配伍机理。但目前要解开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的科学性,解决复方中多味中药间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还需要长时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理论及中药复方的研究,由于难度大,目前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它严重地阻碍着中药学的发展。

2.3中药理论本身存在着不少问题。中药理论研究,一是普遍存在着朴素抽象,缺乏客观指标,如药性的寒、热、温、凉等;二是有些中药理论至今仍存在着概念不清、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如气味学说中的气味厚薄升降;七情配伍中相畏相杀之畏与十九畏之畏的概念混乱;单行是属单味药应用,还是配伍应用中的一种形式;五味学说中的“辛润”、“苦坚”之说等,均有待中药理论工作者们共同研讨加以统一认识。

再则,对目前在中药学总论中已不再提及的中药形质学说,其中有些仍有指导意义,如气臭学说中的芳香之气,具有辟浊化湿、解暑、行气、开窍等作用,其中部分药理作用,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又如质重能重镇降逆、介类潜阳、藤类祛风通络、质润滋腻能滋阴润燥等等。以药材的形质性状特点来阐发药性功效者,虽然从总体上,有形而上学的成分,应该批判,但其中也有少部分是合理的、科学的。如今中药工作者在寻找某些稀有紧缺中药的代用品时,常常从其同科属的物种中寻找,而科属分类就是以形态特征来区分的。

再就临床中药的核心中药功效而言,因其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其术语很难为现代非中医人员所理解。如疏肝解郁、补气健脾等等,是难以用现代的哪一种药理作用来解释的。再加之中药的功效,总的来说其药理活性不如西药化学药物那样显著,而且相同功效的中药,其强弱差异缺乏量化。

3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

3.1努力培养临床中药学的相关人才。要想发展一门学科,必须在人才建设上狠下功夫,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发展也是如此。首先要致力于推广在各高校设立临床中药学的相关学科,加强医学与药学两类学科的沟通与联络,努力开设既有交叉性质又有边缘性的学科课程,使医学和药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的结合,培养出的人才既要能够在新时代从事临床的诊疗,也有资格进行相关的中药学理论性研究,使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

3.2加强自身体系建设。临床中药学在外延和内涵的界定问题上非常的模糊,这对于其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必须要完善临床中药学的学术体系建设。要对临床中药学的理论内涵进行科学的界定,根据需要研究的相关内容以及这些研究的特点对中药学临床研究进行有效地细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学术体系的建设还是理论内涵的研究以及细分,都必须以继承和发扬中药传统药效药性的理论为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行有效地扩展,然后在相关的次级学科方面进行深入性的研究,才会符合其发展规律,从而推动其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3.3努力扩展学科的研究范围。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固定的领域内,而应该看到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扩展该学科的研究范围,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更是如此。它的研究应该在把握各种中药的用药特点的同时,坚持以中医药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和自然学科的研究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也应该借助于这种发展,开展与自身有关的扩展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冰,张浩军.新世纪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1(9)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4

【关键词】分子生药学教学建议存在问题

【abstract】themolecularpharmacognosyisinterdisciplinaryfieldwhichinvolvedinmultidiscipline.therearesomedifficultiesinteachingandlearning.inordertobetterconstructmolecularpharmacognosy,we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andproblemsbasedonmolecularpharmacognosyteachingpracticesandcurriculumofourcollegeinthispaper.

【Keywords】molecularpharmacognosy;suggestions;problems

【基金项目】基金名称: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超级条形码构建鼠尾草属亚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基金编号:nJZY1621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1-02

分子生药学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生药的真伪、优劣和成分的一门科学,是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融合而成的前沿学科[1]。分子生物学不仅为生药学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为其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分子生药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系统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保护生物学以及药用植物育种学等基础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涉及到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因此授课难度较大,对于教学中的主要角色(学生和老师)的知识储备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2]。目前我校分子生药学课程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璐琦和肖培根主编的《分子生药学》本科系列教材,笔者通过授课实践和对该教材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摸索,现总结如下:

1.实验课与理论课并行,突出重点与难点

实验课与理论课并行开展,结合学校现有的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尽量让学生熟悉分子生物学实验最基本仪器,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更加直观地去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到第二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时,结合理论课,让学生进行pCR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pCR的基本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和影响pCR主要因素(mg2+、dntp、酶、模版、引物、温度参数和循环次数),而且能锻炼了学生对于基本仪器(移液枪和离心机等)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操作(液体配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的熟悉。通过以上实验课与理论课并行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对于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教学相长

分子生药学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应用基础学科。它不仅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更与很多其他基础学科关系紧密,例如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等,因此要求教师与学生掌握与了解多门专业课的基础知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们都在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各样教学实践探索。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例如,推荐学生利用中国大学慕课(mooC)网络在线平台自主学习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药学等课程,并对有关问题与授课教师通过邮件即时沟通。此外,推荐国内及国际先进研究团队或相关专业网站,让学生能跟踪分子生药学方向最新研究内容。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士林课题组对于中药材的Dna条形码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开发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http:///china/)对于部分中草药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相关专业网站如下(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CentreForBio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http://ncbi.nlm.nih.gov)、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theeuropeanmolecularBiologyLaboratorydatabase,emBL,ebi.ac.uk)、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DnadatabaseofJapan,DDBJ,ddbj.nig.ac.jp)、http:///。

3.开展文献阅读课,引入新技术新手段

生药鉴定是生药学的核心内容,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最初主要依赖于药材的形态特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4种方法,但是以上4种方法在实际生药鉴定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生药准确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生药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通过阅读最新综述文献,来引领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历史,并对最前沿的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例如,通过阅读《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相关最新文献[3,4],了解生药鉴定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方向。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在基因组水平解决生物学问题。植物药在基因组方向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如人参[5]、黑药花科华重楼[6]、小檗科十大功劳[7]等很多名贵药材的基因组已经进行测序,为该类植物及其近缘种的可持续利用、品质定向调控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本课程共16个课时,2个学分,主要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而本教材共包含8章,每章包含2-6节内容。因此,课时安排较少,未能够将重点内容讲透。另外,分子生药学开课3年来,一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未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迄今为止,全国已有30多所院校开设了本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已将其设置为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必修课程,从根本上保证了课时和学生的重视度,旨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解决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突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最新技术和手段来解决生药的分子鉴定和中药道地药材的形成机制等。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将本课程设置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4.2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为2008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黄璐琦等主编的《分子生药学》本科教材,其部分内容需要结合目前研究成果进行更新。例如在讲授到第三章第三节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时,仅仅介绍了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部分常用片段,并未引入近几年来研究较热的利用全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来构建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框架的方法。此外,本章节未涉及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常规步骤,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法从总体上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一个了解。另外,本教材中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的应用仅仅介绍了两方面,一方面为药用植物的鉴定和分类,另一方面为新药用植物的寻找。若结合利用叶绿体基因组构建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的前沿内容,这里可以扩展为药用植物抗病性、基因型鉴定、转基因育种等。

参考文献:

[1]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等.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科学,2009(12):1101-1110.

[2]俞年军,戴敏,谢冬梅等.《分子生药学》课程开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290-291.

[3]林小涵,,李卿等.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42-446.

[4]倪梁红,赵志礼,米玛.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5(9):1990-1994.

[5]殷金龙.人参基因组测序和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03-03

中医药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表达中医药学,以支持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都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或设立了专业方向,有些院校还率先开展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但是,在这些高校中,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类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基础还很薄弱,相应的学科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需要,因此,如何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值得深思。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学科的设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纳入了议事日程。但与信息科学发展的步伐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问题在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构架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认识不一,教育体系研究非常欠缺,学科发展平台不完善,学科学术评定制度与评价体系缺乏。

1.1学科体系架构与内涵不够清晰

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是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有关中医药信息学的阐述来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及内涵并没有取得共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学科建设者对学科体系结构、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科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目前对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认识,主要基于各自研究方向的理解,特别是有关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存贮、管理、传递与利用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内容,大都比较零散和片面,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内涵认识不清,因而在支持中医药各分支学科更好地利用信息科学方法,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技术规范、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疾病的防治体系等科学问题上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加强和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信息学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医药学快速发展的前提。

1.2学科研究没有健全的评价制度

中医药信息学涉及同学科多分支和多学科多分支重组、多种研究和思维方法并用、多科多向研究者协作、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等,其同行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较为合理的评价制度,并始终处于科研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1]。但同行评价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存在同行专家”,如果没有同行专家,同行评价就无从谈起。而中医药信息学作为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特征,涉及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的跨度大,不易被理解,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可能由于其知识背景的局限而不理解或不全理解。因而,中医药信息学涉及的许多内容往往在学术界很难取得共识,相应地也给学科评价体系制度、标准的订立带来了困难。这必然给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如在高级别期刊杂志上、申请科研项目、申报成果等。显然,在评价制度上的局限,将导致学者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比在传统学科领域内从事研究付出的代价更高,不利于学科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1.3学科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团队主要是通过一些交叉学科课题而聚集起来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在组织上通常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特别是在高校,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大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科研管理。另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许多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参与交叉学科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中医药信息学各方向的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

1.4学科教育体系缺乏研究

由于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各自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表达方式不同,各自均已建立起了自身的学科规范和标准,客观上使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形成了各自封闭的状态,其交叉形成的中医药信息学因其跨学科特性,难以被所涉及的学科接纳,致使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队伍、学科组织、学术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等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人才培养不成体系,缺乏交叉学科应有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体系、系统的交叉学科教学方法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信息学师资队伍,更缺乏有利的人才培养体制。教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学科分科的限制,目前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能够担当培养科学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2对策

2.1研究并逐渐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框架结构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在正确认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核心理论、特色技术、优势领域,把握中医药信息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深入的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是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前提[2]。笔者认为,与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包含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复杂科学观点,以信息学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工具,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诠释与表达,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医药学系统的仿真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延伸人的智能与行为能力为目标的、符合中医药学科需求的技术与方法,包含中医药信息获取、存贮、传递与管理的所有方法。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四诊信息获取的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临床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学现代传承方法研究、中医循证医学支持平台及方法的研究等。应用研究包含所有的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的方法研究。如决策支持、循证医学方法、医院信息管理、中医药临床数据挖掘等。

2.2加强高校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组织的建设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医药创新性、跨跃式的发展进程。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学生信息科学知识传授与学科人才的引路人,自身组织、学术团队的建设是保证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在于用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的思维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习惯。具备中医药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的人员,才能在研究中知道如何选择研究工具,理解和把握研究的可行性,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实现有价值的科学创新,因而交流平台的合理建设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全国有不少中医药信息科研机构,也有一些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的学术组织,但其向相应高校的辐射面还不够宽,影响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团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一个联合组织,作为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以利于培养符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信息与管理类人才。

2.3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

科研平台包含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包括购置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与共享;软科研平台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及相关制度。中医药信息学科研究平台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具有人才汇入与创新产出的特点,在平台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上均应区别于传统科研平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科平台应能够有效地支撑知识创造和科学研究,能支持多学科交叉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如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学术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探索研究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2.4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全面研究并实施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针对这些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但学科建设需要学科积累,需要自身特色的形成,更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研究环境与团队。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级学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人文环境基础。

首先,改革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体系,将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专业领域问题。计算机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转向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注重思维的引导,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来完成。

其次,把握中医药研究生与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中医药信息学奠定学科研究基础,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改革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培养如下能力,以便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①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能力;②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参与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设计、整理和诠释的能力;③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数据建模的能力;④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能力;⑤参与专业知识库建立与应用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具备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不同于一般的本、专科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把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定位在医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医学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影响,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奠定学科环境基础。在校内外举办大学科技园区,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充分“聚集”效应。加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此引导建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术环境。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这足以表明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中医药人才新型知识结构的期望。鉴于此,可以尝试建设各种形式的医学信息知识竞赛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来营造中医药信息学校园文化环境。

3结语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从多学科间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与本行业内高校相关院系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与创新教育团队,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6

【关键词】西药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44-01

现代科学研究,有相当一部分中药的特性,特别是功效方面,已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对此,如果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人们就可以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那么,临床医学中如何发挥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呢?

1.中医具有研究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的悠久历史

现在使用的一些中药,本来并不是中国产的,它们在传入我国之前,即使作为药用,因其不具备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也只是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或民间药来使用。但在传入中国后,由中国的中医药人员加以使用和研究,逐渐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使它们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最后成为中药,有的并成为常用中药;例如番红花主产南欧及伊朗等地,乳香产在红海沿岸至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地,苏合香主产土耳其西南部,没药主产红海及阿拉伯半岛,西洋参主产美国及加拿大等地。西医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是按西医药体系来使用的,而现在它们早已是常用中药了。就是在近年,这类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如水飞蓟,为菊科植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瘦果,原产南欧及北非.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国外报道,它可治疗肝炎,并进行了化学、药理、临床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确可治疗肝炎。我国将其引种后(主在华北、西北等地),不仅进行了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等研究,同时进行了西医药学体系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也证明,确实对肝炎病有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下的研究,经临床使用和总结,归纳出了它的一些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表示的功效。如“性味:苦、凉;功用:清热解毒、具保肝、利胆、保脑、抗X线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25).这样它就成了中药,可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了。总观之,过去既已把一些按西医药理论体系使用的西药,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那么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西药,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单体化合物,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其“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表征的功效。

2.通过文献研究,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

中药的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临床疗效总结、归纳出来的。就中药的重要特性一一性味而言,就是这样进行的。例如秦艽,《本草衍义》云:“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是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可见,作者倾向于此药为寒性。再如雄黄,《本草经疏》云:“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对于西药,己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并通过临床应用,对它们的功能、主治、毒性、副作用、禁忌等,都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分析和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可以赋与它们相应的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3.创立适合中药特性和功效的实验动物模型和指标来进行研究

创历史和研究的中药性和功效性的实验动物模型和指标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是一种很重要、并且很有前途的研究方法。其优点很多,如能控制条件,进行对比研究,能将动物处死,作深入研究等。但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模型和指标,还仅处于探索建立的阶段,也就是说,还不能很有效地用来研究中药的特性和功能.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进展还是鼓舞人心的。例如,用大剂量考的松所致小鼠肾阳虚模型,用温补肾阳的药物治疗时,有较好功效。如果何种西药能治疗的话,则能说明此种西药具有温性这一中药特性及补肾阳这一中药功效。再如用大黄所致小鼠的脾胃虚寒证模型,如果何种西药能使动物的这种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那么它就是能对抗大黄苦寒性,而本身为温热性的药物了。在进行研究时,可设立多种药物的多种剂量组,又可将动物处死后进行深入研究,故为一种应当引起重视的研究方法。

4.重点选择一些西药和对更多西药相结合而开展研究工作

西药药物种类很多,到底先研究哪些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依研究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倾向于先研究如下两类药物:第一是那些已开始显露某些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如前面提到的考的松、阿托品等,再进一步进行全面研究,系统总结和归纳其中药特性和功效。第二是那些原是从中药中得到的有效化合物,然后又已作为西药使用的药物。因为它们是中药中的成分,又往往表现中药的一定功效,因此易于反映中药的一些特性和功效,研究起来会更方便一些.对所有现代所称的西药,都可进行其中药特性和功效的研究。再如,中医所称的热证,一般是用寒性药物治疗,若药物的作用机理弄清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证的本质。西医的热症,是指体温高于37℃而言;而中医的热证,不仅包括高于37℃的体温,还包括体温并不高于37℃的热证,在中医的热证中,一般用寒凉性药物,但对那些假热真寒证,却要应用甘温药,即谓甘温有时能祛大热。这样,如果对不同类型热证(或热症)所用药物的作用机理搞清楚了,那么,也就可以把中医和西医关于热证(症)的概念得以划分或统一,进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但对更多药物来讲,这种普遍性的研究,目前还是以积累有关资料为主,以后再深入地总结和归纳其中药特性和功效。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为医药学打开一个新局面,同时也将会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7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现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01-02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课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课程内容系统、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平善、教学资源多元、课堂组织生动的“五位一体”体系,于2005年被认定为我校精品课程。在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与不断创新,本文将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法改革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几个方面介绍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构建合理高效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具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任务导向和共同目标,通过团队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应具备明确的教学建设目标、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鲜明的团队精神和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预期成果。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在组建之初就建立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建设优质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由药学院院长担任,药学院院长是我省药剂学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年来发表制剂方面文章百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人,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除药学院院长外,整个教学团队中57%具有高级职称,43%具有博士学历,42%具有硕士学历,平均年龄37.6岁。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六年共有2名博士毕业,5名硕士毕业,引进博士1名。建立逐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扬团结协作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团队精神,建立切实可行的团队内部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指定专任导师,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制度,规定青年教师每年安排公开课3~4次,并通过组织授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建立青年教师学习交流制度,定期安排他们到省内外培训,规定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在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上向中青年教师倾斜。近六年中青年教师承担市级以上教改课题4项,科研课题7项。使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团队日趋成熟,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为特点的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不断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二构建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中药用药的桥梁,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药剂学是以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与各学科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发展。为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基础和两条延伸共10门课程,具体结构见下图:

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辨证施治、复方用药、性味归经等指导中药药剂学的剂型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指导了中药的提取、结构分析和质控研究;两条延伸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与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适合我院中药学学生的发展和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领先水平(2010年分别为31.5%和96.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03064)、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编号:mY090102)

三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针对具体药物和用药要求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引入pBL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课、实验课和药厂见习三者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观察生产过程,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构造和操作难点问题等。实践表明,实地观察有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备工艺流程等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为毕业后的就业积极作准备。我们在近六年对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加综合实训”的模式,在单项试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定几个中药品种进行制剂处方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安排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中的滴丸机、喷雾干燥剂、包衣锅、HpLC等设备完成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制剂研发的整体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我们开发了《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使各种中药剂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制剂设备的构造和运行更加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通过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拍摄录像,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剂型的制备、包装等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课中重点、难点,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工艺操作单元,如中药厂Gmp标准的厂区、生产车间布局及各类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日后学生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

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们在已有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又构建了BB网络在线平台,教师通过将课堂授课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可实现面对面的音视频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助安排预习和复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针对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增溶方法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预先分组通过阅读论著、查阅文献、结合实验结果,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于BB平台上,教师选择其中的2~3篇由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四坚持教学和科研双管齐下,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药临床使用会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和新课题,这是促进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和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在“固体分散体”的讲授过程中,以我们在研发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时的经验,讲授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具体药物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及优化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结合我们制备的溶解度曲线、差热扫描图谱讲解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等,使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名考上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向我们反馈说,正是由于这种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她基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思路,不像其他刚进实验室的同学那么茫然。每年约有1/4的同学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撰写并发表了专业论文。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近年来,药剂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有多项取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项。同时,教师得益于教学中的启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并且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始终以提高学生药学综合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高等院校自身来讲,精品课程应服务于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因此,我们还应从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材教案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生态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2]贺福元、罗杰英、郭建生等.中药药剂学与相关学科内在关系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0(6):18~19

[3]崔福德、侯雪莲、杨丽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3):20~22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8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该同志坚持“终身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悉行政法学和专业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了药监业务理论知识和执法实务。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进取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勤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同志200**年8月任市局政策法规科长以来,快速进行了由主要领导向科长的角色转换,淡薄名利,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市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

(一)破解难题,沉着应对敏感的突发事件

20**年5月,一个自称的打假维权人士,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诉该局在药品广告监管上行政不作为。这是关系本局形象和声誉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科承担了应诉任务。在学校,她学的是中药和药学专业,工作后又长期在领导岗位上,面对专业性极强而陌生棘手的行政诉讼业务工作,她努力克服法学理论知识的不足,边学边干边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梳理法律法规赋予基层药监部门在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职责,调查收集本单位对本地媒体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的录像、文字资料、给工商行政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移送文书、文件信函等,精心撰写、反复修改行政答辩状,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证据,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本案以原告撤诉终结,树立了良好的药监形象,这个行政诉讼案卷,也被评为全省药监系统20**年度十大优秀案卷之一。

(二)深入基层,创新法制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和有效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开始进行查处分离的试点工作。**同志向局党组提出了“能不能在我局率先推行查处分离”的建议后?系统上下顿时议论纷纷……。面对议论和阻力,她先后走访了公安局、质监局、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试点方案。20**年初,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在高坪、营山两局开展了查处分离试点工作。在法规科人少、事务性工作很多的情况下,她坚持下基层,与其他同志一道,多次深入两个局,了解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同时,督促实施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审查、听证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经组织对已办理的200多个案卷的评查,发现案卷的瑕疵明显减少,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她还通过电话、网络、讲课和接待来访,热忱为基层执法人员解答执法难题150多起。几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三)夯实基础,为科学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她十分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在通过深入调查,先后草拟、修改、完善、审查、收集整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度、查处分离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医药企业联系等60多个制度,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机关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她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模式。亲自草拟修订工作制度,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审查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本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她严格对本局即将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已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清理,提议废止了过时的规范性文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撰写的《坐行政诉讼被告席的体会》、《从一起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看规范执法行为》等多篇有关药品监管执法的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浅谈对药品边缘产品的监管》一文,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三型机关建设”优秀论文。她广泛深入普及法律知识,亲自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对系统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给从药人员讲授法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对行政相对人和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受到参学人员好评;她与有关部门配合,将法律”“六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编写的法律学习辅导资料,挂在本局网站上供大家参考;组织和参与了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1”安全合理用药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联合小西街社区和人民南路小学,设立食品药品法律宣传专栏,重点宣传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政务热线、标语、展板进行宣传。一系列的举措,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9

关键词:突破;认识和观念;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和实践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系统实施中医药现代化则进展甚小。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认识和观念至关重要。

1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吸取当代科技和文化的精华积累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就是在不断创新和实践中完善和发展自身,使其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而在近代,中医学由于没有及时吸取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创新而导致落后,主要表现为:(1)中医理论体系的性质、形式和内容落后。(2)从现状看,中医在我国卫生事业中处于次要地位〔1〕。因此,只有实施中医药现代化伟大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使具有双重属性的中医药发展为主流医学。纵观中医数千年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先辈们不断创新的历史画卷。《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吸取了古代哲学思想,融会了古代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从无到有地创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解放后,对中医药进行系统的总结,创建中医药各个层次的教育、医疗和科研体系,更是空前的创新壮举。可以说,中医学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创新的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中医学[2]。而事实上,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已经在各个方面融入或促进着中医药的发展,如果我们不主动迎接挑战,则只会阻碍中医药的发展。

2

对中医药现代化内涵的理解

中医现代化的经典定义是: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武装中医、发展中医;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阐明中医。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多学科地研究中医药传统的独特理论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探索其规律、揭示其本质、发扬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使中医理论经过实验科学的论证,成为严密的科学体系,把中医药学提高到现代科学的水平上来,使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客观指标并不断提高其疗效。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中医学要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包括现代医学)的相关成果,使其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西医正是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武装和丰富自身,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成为主流医学。中医学由于没有及时吸取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由曾经的主流医学转为非主流医学。到目前为止,在中医药能不能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问题上还有很大分歧。第二层意思是: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分析和制订中医药诊断和治疗的客观指标体系。这包括许多方面,如诊断的生理生化指标、药物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等。中医学诊疗是从系统和整体出发,考虑的因素较多,讲求辨证施治,治疗也力求标本兼治,药方要求君臣佐使的配伍等,这是其优点。但这些多属于经验或定性因素,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这是其缺陷。如果在现代科学技术允许的条件下,作出相关定量分析则会大大地提高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如中医“消渴证”在一定阶段就是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而同样症状的“消渴证”,引起的原因可能有很大差异,这样医生的诊断就要靠经验。不同的中医大夫由于经验的差异,治疗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如果能参照现代科学的检验数据,如尿糖含量,我们至少比较清楚这些中医上相同或相似症状的“消渴证”,在多大程度是由胰脏功能衰退引起胰岛素合成障碍造成的,并且有些遗传性糖尿病,药物就起不到治疗作用。同样,对中药有效成分定量检测和提取也是必要的,如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但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用还原法进行全面的指标量化或定量分析。因为,中医学对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宏观的辩证认识,对生命现象的功能大于形质、整体大于局部的分析,对顺应自然的崇尚,对天然药物的独特的运用等,都是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理论所欠缺的[3]。中医学探索的主要是事物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现代科技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定量分析或成分提取,而指标或成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则更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简单的量化问题。世界是多元化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宇宙也应该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因而不可能用单一的还原论描述。第三层意思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需要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融入和对其本质作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阐释。中医药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总体上其理论体系的性质、形式和内容落后,如认识上属朴素唯物论、理论体系的形式以古代哲学结论为框架、哲学与科学不分等。而今,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在许多方面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中医学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粗存精,是符合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也是中医两重属性的现代科学的展开。

3

中医药学科性质与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理论表现为哲学的思辨属性,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其应用则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认识中医科学的这一特点对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必要的。

控制论认为,认识客观“黑箱”有两种方法,即打开和不打开黑箱。中医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就是通过不打开黑箱的办法研究中医药,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中医的很多理论是无法通过现代研究来证实的,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现代研究无法证实它的存在,然而它在实际应用中却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如果一味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医的本质、中医疾病的本质及转归的机制,是行不通的。过分追求中医药的客观化、标准化、量化,只能把中医引入死路[4]。并且,如前所述,还原方法不是无条件有效。

4

中医的继承和现代化创新

中医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其基本特点,并创立了许多诊疗方法,如中医中药、针灸、食疗、推拿导引和气功疗法等,各有其独特优势和特色,是先辈们几千年呕心沥血的成果,必须继承和创新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称为继承。而如今中医继承和创新的情况是:一方面不能很好地继承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如中医食疗、推拿导引和诊疗气功自古就是中医的一部分,而今却没有正式列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之中;再如只有少数学者知道中医药的经络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和阴阳理论与气功实践有紧密的关系[5]。另一方面,则是创新不足。这虽然与中医学科特性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未能打破观念和认识的束缚。21世纪,中医药面对着全球由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信息科技的新时代,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大市场和竟争激烈的医药市场,面对现代西医学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而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正确认识、把握和发展中医,才能使历史悠久的中医生机勃勃。

5坚定不移地探索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改变其落后于时代现状的历史必然,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实践,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有不少的分歧、误解,甚至对抗,实践中也难免要走弯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建设适应时代的现代化新中医药学。

几十年的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实践,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中医药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还没有一个系统框架。我认为,必须成立一个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由多学科、多方面人才组成的中医药现代化的实体组织,研究和制定中医药现代化的方针、方法、模式、实施办法、实施内容、计划安排等。

中医药高等院校担负着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有着相对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先期的实施和突破点自然应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可先进行各个专业、各个方向的突破。如在中医肝病学方向,搜集这个方向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以及现代医学对肝病的认识和研究,分析在哪些环节或方面需要或能够和现代科技理论和成果相结合,如中医肝病诊断能够参考或结合的化验数据、病毒种类、转氨酶高低、同样症状的诊治方法、药物、结果等。然后由各个方向到专业,再由专业到学科进行综合,就会勾画出中医药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轮廓,以形成阶段性的、相对完整的现代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初步框架,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严金海.中医现代化能走多远[J].医学与哲学,1999,20(7):50-53.

〔2〕陈文垲.中医在创新中求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4):193-195.

〔3〕王洪琦.中西医学体系:差异大于同一[J].医学与哲学,1999,20(12):28-30.

药学系本科论文篇10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加强时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时中医药发展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药科学观;遵从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科学设五课程;适应医学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改变教育模式,强调创新,草重学术个性,不把中医药理论视为完美无缺的理论体系,善于或勇于抛弃中医药理论中不合理或欠科学的成分,汲取西医药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与现代科技结合、与西医药取长补短和相互渗透中求创新。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将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将真正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高等中医药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将面对加入wto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需要迎接新的挑战。我国的高等中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中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中医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对中医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目前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际上是要把中医“提高到西医水平”。其实西医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中医也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应该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科学,是一种模糊论科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传统科学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早期,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世界而构建的“知识系统”,中医学是其典型的代表。从整体出发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集中地体现在濡家的典藉《周易》之中。只有肯定中医是科学的,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中医是民族和世界宝贵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才会有更多的人关心中医,投入到中医的复兴事业中来。 

    如何引导学子树立对中医的牢固信心,是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标准。加强中医院校在校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医学伦理课,各种讲座等方式,明确学习目的,使之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学好中医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医学史、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辅助手段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医的价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韧劲和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至关重要。 

    2遵从中医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几十年来中医教育上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设置没有严格遵照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知识结构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中国春秋一秦汉之际的文、史、哲和其它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第二,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及以温病学为代表的经典医著,确立了中医药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奠定了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和范式第三,《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以及出于历代临床医家之手的代表性医著,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第四,以中药治疗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等疗法。 

    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才可能依据教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当然,西医的课程不是不要,而是应当安排在中医高等教育的高年级阶段。中医的知识比较抽象,西医的知识比较直观当学生牢牢地把握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以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才是科学、明智的安排。 

   3适应医学的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 

    高等中医教育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要在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医诊治疾病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现代科技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很多新理论的产生和技术创新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结果。由此,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这已成为国际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作为高等中医教育,很有必要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关系学、地理生态学、医药管理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及辩证性,它不但对于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应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和赋予学生的科研能力上是其它任何科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基础的高等中医教育,只有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才能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 

    4改变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人才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一临床课一毕业实习三部曲培养模式,但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已成为目前高等中医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转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倡开放、创造、科学、民主、多样的教育理念,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科研动手能力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 

    5强调创新.尊重学术个性.推广多媒体教学.推进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学的特征是具有个性的,历史上许多名医就具有各自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视角以及诊疗风格,要培养造就新世纪的名中医,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术个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