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13:10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1

即使读了研究生,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找工作这样痛苦的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研究生简历简短自我评价范文一:自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以来,这三年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收获很多,成长很快。

我在政治上、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进入xx大学后,通过参加业余党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树立了坚定的主义信念,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党。经过党组织1年预备期的考察,如期转为正式党员。我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模范的党员,在学习、工作、思想上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政治上起先锋模范作用。自入党以来,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党的纲领,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的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党员的良好形象。我被评为xx大学年度优秀党员,我觉得这是党组织对我工作的承认,同时也是对我的鞭策,促使我不断完善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参加了xx大学研究生干部学校的培训,通过学习和讨论、听取各种讲座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不但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并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研究生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学生我从不放松学习,在第一年,我修完了导师指定的各门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达到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成绩优秀。另外我还参加了教学实习,带本专业本科生的遗传毒理学实验课,以及协助本科班的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后来进入实验室工作,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准备实验材料、摸索实验方法到完成实验设计都投入了大量的劳动。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并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余,我还热心社会工作,积极为同学服务。上研究生后我主动承担起临时班长的职务,在新生入学的一系列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老生”的优势,热情周到地为同学服务。尽管学业和科研任务繁重,但为了配合院学生工作组老师做好学生工作,我服从组织安排,在团学联中担任学生工作助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我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决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并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上面主要是我在过去三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收获和今后要继续发扬的优点。当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

研究生简历简短自我评价范文二:本人作为研究生在复旦大学数学所攻读计算数学专业近三年,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矗。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研究生简历简短自我评价范文三:本人自2xx-x年考取*****大学的研究生以来,经过两年的成长,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各方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思想觉悟上,自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提出了明确的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社会,进行教育探索和研究。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明确了新时期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并持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结合原来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我很快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并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书籍杂志,学习了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此期间,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期末综合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阅了其他人文学科的书籍,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弥补了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在科研能力上,尽管涉入教育领域的时间很短,但凭着一颗积极向上心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我还是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能力。锤炼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一些省级刊物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树立了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诚恳踏实,待人接物和善热情,生活朴实节俭,与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在工作方面,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为同学服务的心态,不仅为同学带来方便也提高了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余时间积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矗

本人在期间的收获和成长,从思想觉悟、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离不开自己辛勤地付出和耕耘,更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改正缺点错误,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近年来,课堂教学评价在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课题。目前,我国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很多,但大都只笼统地提出了一个宽泛的评价,而中学课堂教学,各学科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可能一概而论。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师生都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还不够,使得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最大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行为都忽略了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单一,多偏向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评价功能上,过于注重其鉴定性、甄别性和终结性,不具备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主观,过于片面,缺少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思路、新方式。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高中历史,作为高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对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对教学行为分等,更不能简单地分出谁教的好,说教的不好,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和学生在评价后,对评价的总结,对不足的改进。从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发展性原则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评价原则。

2、主体性原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谁作为主体,非常重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将教师摆在主导的位置,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

3、全面性原则。高中学生是发展性最强的个体,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项评价都有可能影响其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更是评价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评价之一。因此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时,就必须注意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务必做到全面。

二、构建和谐的评价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大多数成员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是学校成为潜意识中已经接受的学习生活习惯。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学校组织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评课方面的主要价值追求。建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文化是做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条件。

1、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行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又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这里的“参与”包括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评价过程的参与,评价后的反思与改进等等方面,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氛围与自我发展。

2、主动交流。评价活动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更是如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不管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搏斗必须把自己的体会、感受真实、明确地表达出来,与其他评价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对课堂教学活动做出有效的评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相互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长,不管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只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就是本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一分子,都应该认真分析,听取别人的建议,互相比较,借鉴,互相帮助、提高,吸取精华,扬弃糟粕。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是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保障。采用科学的、恰放的评价方法,对评价活动的进行有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

1、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简单地说就是指评价者,带着明确的目的,依据自身的经验,凭借感官(可借助辅助工具)从课堂教学活动中收集有用的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的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观察法也是课堂教学评价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他具有收集信息可靠、简单直接等特点,缺点是评价者必须亲自去课堂听课,全程跟踪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分了解一节课的发展过程,才能收集到比较完整的资料,才能对课堂教学活动做比较全面的研究,做出客观的评价。

2、跟踪评价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评价者听完一节课,就对这节课进行相关的评价,给出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取点分散,的出的结论难免带有一定的机会主义成分,不够完整。对一个教师、一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跟踪评价,对其一段时期内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样的出的评价结果将更中肯,更科学。

3、行为跟进式评价法。行为跟进式评价,有点类似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与评价者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存在的问题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意见,教师再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评价者再进行评课,如此反复几次,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同时也存在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几种方法优势互补,做到最好。总之,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只有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好方法。

高中是中学教育的最后阶段,高中教育教学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涉及要素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有效的评价尤为重要。

高中历史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其自己的特征,教学评价要针对其具体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志勇著.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师范生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基础教育对师范毕业生的需求标准日趋专业化和成熟化,人们对教育者素质的期望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教学论”是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随着学习化的理念和历史科学的发展,“历史教学论”这门课程应该呈现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论”的实效性,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缩短师范生的职业成熟期,是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责任。200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也对“历史教学论”课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1.结合中学课程改革实际,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发展迅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简了对“历史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讲述,注重联系中学课程改革的实际,主要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剖析《历史课程标准》,讲解研究性学习、校本研究和校本课程的理论,对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重点讲授。为配合理论讲授,使学生获得有关中学课改的感性认识,我们邀请省、市的教研专家作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有时也请重点中学的高级教师来学院介绍中学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使师范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我们对“历史教学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相继开设了“历史教学论”的后续课程,“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教师行为学”、“历史教学与多媒体”、“历史教育教学的评价”等专业选修课。“教育研究的方法”作为专业必修课,重点讲授。使师范生在实习前就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研究的几个基本环节;掌握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呈现;学会运用观察、问卷、临床、历史文献和经验总结等一般研究方法。有时也请学院内一些专家作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专题讲座,强化师范生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实际科研工作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行教育实习,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便利,为他们做毕业论文提供思路,更为他们成为研究型、科研型教师打下较好的基础。

2.强调师范生的主体参与,改进教学方法

学习就是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知识乃明了原因,为学习的概念部分,技能,乃明了方法,为学习的应用部分。“历史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实践问题。

首先,在学习教育理论时,将原来的“大班制的讲授式”改为“小班型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鼓励师范生独立思考,尝试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反思;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抓住教学中的模棱两可和困境,也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体验实践,迁移知识,使教学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加深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理解,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在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师范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实践,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教学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在学习教学设计时,我们将教学过程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充分利用一些中学高级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提高师范生分析、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同学备课3~4节。第二步,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方法,组织师范生到重点中学听示范课,并且参与讲评;也聘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校作示范教学,讲解教学设计方法,这样师范生在获得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能够发现自己教案的不足,及时修改。第三步,师范生模拟中学课堂教学的程序,在微格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录像回放,修改不足,在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学生参与对讲课者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每个学生知道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也对如何评价一堂课有了清晰的思路,达到了共同提高。第四步,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师范生多渠道获得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了师范生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获取、查询、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3.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教学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的智力或体力活动的一种动作系统,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我们将教学技能训练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认识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师范生明确教学技能训练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播放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和往届学生的教育实习公开课和教学大赛的教学录像,组织师范生进行简单的点评;鼓励综合素质强、组织教学能力强的师范生作示范练讲,并录像,然后组织讲评。通过这些活动,使师范生明确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要求,增强责任感,激发学习训练的动机。

第二,掌握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师范生亲自实践,通过模仿和简单的教育实践,增加感性认识。这一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微格教室进行,先练习课前导入,然后进行二十分钟的教学实践,最后进行四十五分钟的全程教学训练。这种分解训练,使每个人有多次练习的机会。为解决人浮于事的状况,我们把师范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先由师范生自己组织练习,教师按照练习的程度,逐个小组进行考核检查,合格的进行下一个教程,不合格的继续训练,直到合格为止。这样,每个人基本都能讲三到四遍。

第三,强化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给师范生提供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相处的机会,即教育见习。在本科学习的第五、六学期,各有两周的教育见习。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听课,深入班级了解班级工作等。见习期间,要求师范生有听课记录、有教案、评课记录、个人总结、调查报告。回校后开展成果汇报,并对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为开展教育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实践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习,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在教学设计环节,强调在教材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抓教学的各个环节,说课―备课―写课―试讲―上课―评课,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熟练为止。尤其是试讲阶段,通过备课组试讲―实习点试讲―面向指导教师试讲―最后才能走上讲台。通过层层把关,鞭策学生认真对待,很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第五,展示教学技能:这一阶段是教育实习的成果汇报。通过两个方面为实习生创造一个展示平台,一个是实习点的公开课;另一个是教学大赛。公开课是各个实习点的教学成果展示。具体做法是:教育实习接近尾声时,每个实习点都要选择一名优秀生上教学公开课。公开课是实习点的教学成果展示,各个实习点的教师和实习生都非常重视,我们学院的专业教师也都要参加公开课,数名专业教师的到来,不但给予专业知识、教学技巧等知识的指点,学生更是受到精神鼓舞。教育实习后的教学大赛是我们学院的传统和特色。每年教育实习结束后,我们学院都正式下发关于教学大赛的通知,通知面向全体实习生。大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教学院长、历史系主任、教学论教师和辅导员组织,推选不参加教学大赛的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八名同学参加决赛,决赛由实习学校派出教学校长和历史组教研组长担当评委。公开课和教学大赛强化了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课堂技巧和应变能力大幅度提高。

4.改革课程的评价方式

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除了要靠教学内容来体现,靠教学方式和组织管理机制来落实外,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激励、制约、调整、反馈的重要保证,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机制。因此,我们对“历史教学论”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

在总结和分析以往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创建并实施了一套符合“历史教学论”课程特点和需要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理论考核(40%),着重考核学生对新课程理论、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等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层次为教学能力的形成性评价(30%),包括教案编写、课堂试讲、语言表达以及参与的程度等;第三层次为素质教育考核,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30%)。例如:教学评价、课件制作、试题的编排及科研课题参与等。

这套评价体系已经过多轮教学的试用,学生的反馈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非常满意,特别是对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很喜欢。如试讲展示、课件制作、参与课题研究等。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感到很累,但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心理素质、组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5.强化师范生的科研意识

“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个学校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这些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因此,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研意识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鼓励教学论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为激发师范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创新意识,我校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针,在本科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先后设立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见习模式的研究”;“提高师范生从事技能实效性的研究”等与中学教育教学紧密关联的科研课题。第二,充分利用教育实习的契机,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在下实习点之前,我们聘请实习学校的校长先行对实习生进行了高中新课改的情况介绍;在实习动员大会上,专门请系主任做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专题讲座。学院根据高中课改的进展情况,布置相关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习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调查。如:结合自己的实习体验,为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撰写一份建议书;有人说“实习是走过场”,是工作前的”镀金”,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有什么好的建议;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师范生如何为新课程做准备;了解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师范毕业生的期望;调查中学教师搞科研有那些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你认为校本教研如何开展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了解所在学校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等。第三,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开展大学和中学教师间的学术研究和合作。近几年,学科教学论教师联合本市几所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开展了几项省级、校级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互动的模式研究”等。在与中学教师合作研究中,师范生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师范生教学、科研有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大大促进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我们经过对比发现,历史专业的学生思想比较积极,思维活跃,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和现象都有自己的思考,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科研的意识比较强烈,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教学技能,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作者简介: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4

一、自我评价需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

简历的真实性是人事经理一致的要求。在求职者书写"自我评价"时,千万不要有虚假成分,例如夸大自己的能力、优点或工作经验等。经验丰富的HR很容易通过求职者的措辞判断求职者是否中肯而踏实。

找到自己真正的闪光点

很多人的自我描述没有重点,或者过于大众化,难以让自己出挑。人事经理往往希望看到你是否有闪光之处,并且这些闪光之处到底和这份工作有无联系。因此,建议在写自我描述之前,仔细罗列自己的工作经历,回忆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到底积累了什么样的优势,挑选出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以突出自我的优势。

同时,如果求职者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资源,也可以在自我描述中提到这一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言需要简练

撰写自我评价时,首先要仔细研究雇主的职位招聘广告,弄清楚该职位的职责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要求应聘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和素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寻找恰当的关键字来充实自己的自我评价。

二、撰写自我评价常见错误

1、将自我评价写成了工作技能/专长

求职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自我评价写成了工作技能/专长,因为两者概念接近,包括的方面也有重叠。但是自我评价和工作技能/专长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自我评价属于概括性描述,它其中包括以简短的词汇总结自身的技能/专长,但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这些简明扼要的概述,向人事经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特点,它包括:技能/专长总结、个人资历总结、兴趣爱好描述、沟通协调能力总结、……等等。自我评价关键在于要全面概括,但是叙述每一项的时候要句句精炼。

技能/特长属于具体性描述,它需要全面、详细、有重点地将自身的技能、特长等核心竞争优势向人事经理展示。技能/专长的关键在于具体,要把你的某一项技能具体化,尽量详细写你具备什么技能,到达什么程度,字数尽量要多,要详细。

2、自我评价成了简单的经验罗列

138在简历审核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求职者没有真正明白"自我评价"的意义,只是将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简单罗列于简历上。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你换过多少工作,扮演过哪些角色,而是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究竟能不能看到你的进步。求职者可以在自我评价中,向用人单位展示出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进步以及其它有助于自己求职成功的个人特长。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5

一、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联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良好的学业评价不仅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要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调整学习行为、情感和策略的参与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良好的学业评价反馈给教师的不仅是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状况,还包含过程状况,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了解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学习的水平和形成数学自信心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让教学趋于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应当成为教师手握的又一把利剑。

我们大胆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让“课堂教学”与“有效评价”双剑合璧,才能舞出别样的精彩。

2010年我校在确定省厅重点课题时把教学评价当做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确定“自主探索”研究课题的同时也确定了“评价推进”研究小组。在一年多的实验中,“评价推进组”和“自主探索”课题组相互配合,“自主探索”课题组在台前展示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渗透的课程新理念的有效教学,评价推进组在幕后支持。评价推进组主要通过设计一些创新试题,分别组织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给“自主探索”研究小组,“自主探索”小组根据测试所反馈的信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开展一课多轮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针对测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改善教学方式,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后测,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检验试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双剑合璧的田野实践历程

双剑合璧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上,体现为案例研究中通过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改良与完善上。从“双基”到“四基”,从关注结果到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自主探索”研究小组,关注结合数学的课堂教学渗透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年级中都尝试开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案例研究,同时用评价进行反思,督促,改进。陈凯平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搭配组合》、朱顺进老师执教《植树问题》、林碧珍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等研究课例,都充分体现数学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而这些课例之后,无一例外的是评价组的研讨介入。模型思想的建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模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入手。

下面就以朱顺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为例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以评价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案例研讨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先引导学生得出: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法。接着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验证?并通过讨论得出可以先举些简单的例子来验证的方法。

③填表找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你们画一画、填一填,看看能不能通过简单的例子找到棵树和段数之间的规律,来解决240米能种树多少棵的问题。

生:举简单的数据画图、填表、汇报规律

师引导总结:两端都栽时,比较段数与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

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段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④尝试应用

师:现在你们能解决240米长的路上的植树问题了吗?

学生列式。

⑤课堂总结、渗透思想

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渗透(从简单的例子入手,通过画图、找到规律,再用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建模思想。

⑤拓展提高

……

2.评价跟进

第一轮的案例研究课得到大部分听课教师的好评,他们认为朱顺进老师在设计中巧妙地渗透了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这样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课题研究组的几个教师,在观课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觉得课堂中似乎少了些什么?到底我们在课堂中渗透的思想方法能否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作用呢?为此评价推进小组设计了一些能体现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1)测试的问题

①观察下列算式,想一想有什么规律,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1+2+1=(1+1)+2=____________

1+2+3+2+1=(1+2)+(2+1)+3=____________

1+2+3+4+3+2+1=(1+3)+(2+2)+(3+1)+4=____________

1+2+3+4+5+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上面的规律,请你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2+3+……+9+10+9……+3+2+1=____________

1+2+3+……+19+20+19……+3+2+1=____________

1+2+3+……+29+30+29……+3+2+1=____________

③……

a根据上面的圆片层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B按照这样的规律放圆片,如果摆10层,一共需要()个圆片;如果用了240个圆片,那就刚好摆了()层。

(2)测试的对象

测试的对象选择了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朱顺进老师同时教两个班,我们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班,在按照《植树问题》第一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而另外一个班则留在《植树问题》第二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

(3)测试的过程

2012年5月7日下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班主任组织进行测试。在测试前,没有给学生任何解题提示,学生均独立解答,整个测试过程基本反映了学生独立地在自然情景下解答问题的水平。测试后,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并对解题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和整理。

(4)测试结果分析

①第1题正确率不高,但失分情况却呈现多样化

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和统计后,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能找到规律,正确解答第1大题只占22%;从解题过程上看,有60%的学生,因为未完全发现数与式中的规律,所以对半题,错半题,其中模仿意味很浓;只有6%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交白卷。从试卷分析中我们看到第一小题学生仅仅靠机械模仿和计算就能完成,因此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②第2题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一味地依葫芦画瓢

第二题中前面有算式样例示范,94%的学生完成第一小题,可是最后两空失分的学生比重高达64%。试卷批改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展开了一次“访谈”,意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解题时的想法和错误的原因。当问表格中的数据你是根据什么填写时,学生们想法如下:将算式与图形对应观察,他们发现算式的积是圆片的个数,而且算式都是1×2、2×3、3×()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而对于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没想太多。可见,我们的学生探索得到的只是算式表面规律,并不具有从算式中抽取数学模型的想法和能力。

通过测试和研讨我们发现,课堂中虽然我们有意识地在为学生渗透建模的思想,但学生实际的建模能力还是不容乐观,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能力形成上面临两大难关:a.通过观察实际情景,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B.通过抽象,将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利用数学符号表达成模型关系式的能力。围绕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评价组参与讨论,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商议,开展了第二轮的尝试性探索研究。

3.对第一轮案例的反思

在第一轮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意图是希望让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探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但回头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看出:我们的“经历”实际只能称为“经过”,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方法是教师提示的。图表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伪经过”了一次所谓发现“段数+1=棵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建构、只有机械的模仿。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学生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经验的反思,更谈不上活动经验的积累,这样的“伪探索”学生的建模能力怎么能够得以提高呢?看来测试中所折射出的问题,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盲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真正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建模的能力呢?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二)第二轮案例研究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a.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

学生生动手利用桌面上的学具进行操作后得出三种植树的方法。

B.师出示例题:现在如果要在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请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a.师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B.师通过在黑板上示范画图让学生感受,如果画出240米种几棵很麻烦,费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可以举些简单的数据,画图找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思考12米、16米、20米分别可以种多少棵?

C.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出在12米、16米、20米的路上所种的棵数?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生:都是把总长除以4再加1。)

D.师引导学生说说12÷4、16÷4、20÷4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并进行小结:大家在求棵数前,都先求了段数。明明题目让我们求棵数,为什么你们都先求段数呢?看来棵树与段数之间是有关系的?那到底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e.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方法,共同讨论表格中体现的内容。

F.师:出示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规律探究表

③填表找规律

师出示活动要求:讨论、画图、观察、思考、总结规律。

生:列表、画图、找规律,发现棵树比段数多1。

师:为什么棵数会比段数多1了?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数形结合展示一一对应的过程。

……

④反思过程,提炼方法

师:大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道新的问题解决,那在学习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时,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来发现规律,回头再来解决。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先对问题进行猜想,然后来验证,验证的过程中,可以用到画图列表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和好策略。

⑤体会并初步运用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师:那大家能用刚才所学的这些方法,来画一画,找一找植树问题其它两种情况种的规律吗?

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着的类似植树现象。并选择其中的几组尝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们是怎样解决植树中的问题的?上了这节课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⑦课后延伸,自觉运用思想方法

出示在圆形的溜冰场一周植树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第二轮教学反思

双剑合璧的“教”“研”一体化的尝试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同行都感到受益匪浅。每个人在全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收获感受也不一样,但从案例中汲取的成长的力量都是一样的。

(1)大胆猜想,促进思考。与第一轮的教学设计相比较,这次设计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从“牵着走,要我怎么做”变为“自主学,我要这么做”。教师先设置了“在240米的路一边种树(两端都要种),需要几棵树?”这样一个大数据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测易,验证难。画图显然只能限于小数据由于路太长,无法使用。教师把学生逼到矛盾的尖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自然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化繁为简”——“用些简单的数,先画20米或40米试试看。”就在一逼一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并感悟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为数学建模奠定了基础。

(2)真探究与“伪探究”。“填表找规律”是很多教师在《植树问题》一课中采用的方法,意在让学生通过表格,找寻棵树与段数之间的规律。可表格中要放那些内容?教师定,学生只要照要求做就行,学生心中难免犯嘀咕:为什么要求段数?我要的是棵树呀?教师看似合理的安排,其实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加上无形的枷锁,探索变成既定计划的走过程,探究变成“伪探究”。这样的探索活动怎么能让学生有所体悟。因此在我们的测试中就反映出学生的简单模仿,缺乏深度的思考与探索。在第二轮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什么求棵树必须先看段数,这样的引导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今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学会思考积累了经验。

(3)“回头看”与“炼真金”。通过探索一种情况下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化难为易、数形结合、观察归纳……,接着让学生“回头看”,总结探索的一般方法,看似简单的回头看,实际却是把“经历”提升为“经验”的经典之处,有了“回头看”学生在反思中学会了思考,积累了思维的经验。有了经验之后教师又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试着去探索另外两种情况下植树的规律,在应用中提高了建模的能力。从“形”中学习知识,适时适当地逐步归纳上升,在掌握数量关系后,再迁移出“数”后面“型”的模型。“形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对比测试、检验成效

课后我们马上对朱顺进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实施了测试。以下是两道测试题的两次教学后测试情况对比统计结果。

第1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第2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三、实验的阶段总结

(一)实验的收获

1、评价为教学指明方向

从测试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第二轮的教学,学生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充分地进行大胆的猜想、小心验证,并通过画图等策略帮助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律,能真正地建立起数量之间的模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得益于第一次教学后测试结果为我们教学提供的资源,因为学生的评价结果,我们看到了教学设计的不足,评价的结果为我们的第二轮教学设计指明的方向,我们的课堂因为评价的反馈作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更加合理有效。

2.长期坚持教学与评价结合的探索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活动、师生互动交流中积累思维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这一轮的研究,我们也看到:以有效的“评价”推进“课堂教学”,双剑合璧,这样的课题研究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在评价中及时得到反馈,而我们的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更加全面合理。以评促教、双剑合璧的研究方式充分展示了它的魅力。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6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蓬勃开展,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各族人民最为关注并为之而奋斗的宏伟事业。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十来年后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学术思潮。60年代初,美国、欧洲和日本学者在箱根就“现代日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处在封闭状态中的中国学术界从有关这次会议的只言片语的报道中获得国外现代化研究的最初信息,当即认为这是对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资产阶级思潮,给予了批判。此后,在二十年时间里,现代化理论在中国无人提及。进入8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展,现代化研究突入中国学术界,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重大乃至首选课题,全国掀起一股“现代化热”,以至有的研究者提出,对现代化的探讨已日益成为“显学”[1]

中国史学界为现代化理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已故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荣渠。从80年代中期起,他即全身心地投入现代化问题研究。90年代,出版了《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等重要著作。在西方,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且大多数是微观的政策性研究,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至于从宏观史学角度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则几乎没有人尝试。而罗先生研究的特点,正是从宏观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进行整体研究。经过艰辛的创造性的研究,罗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为现代化作出了更为科学的界定,勾勒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不仅大大拓宽了现代化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把现代化作为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史学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条的束缚,大大扩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2]。早在1988年初,罗先生就发表文章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学术界的当务之急[3]。这一呼吁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我国学术界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现代化研究最突出的贡献是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构建。范式亦称范型,是学术研究中的解释模式,它是理论、范畴和方法的集合体。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革命就是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转换。罗荣渠指出:“长期以来,革命史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心和主题。所有一切其他研究,如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革命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即唯一的解释模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4]”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已产生巨大影响。以著名的北京大学为例,该校组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开设了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方面的课程,招收了以现代化进程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出版了现代化方面的教材以及“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其他一些大学,尤其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预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发展,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影响还会更深刻、更广泛。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仍然是一种“革命史范式”。多数历史教师对现代化研究的进展知之不多。史学观念陈旧,不仅与史学研究的新进展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包括专业历史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严重脱节,甚至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某些体现了现代化观点的题目(如关于美国西进运动、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内外政策评价等)也难以适应。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学历史教学都应该关注现代化研究,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范式改进教与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范式,能在以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现代化范式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革命史范式”是从革命亦即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正如罗荣渠所说:“按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革命史框架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以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5]”也就是说,现代化范式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中国近现代史。这就提供了不同于革命史范式的新视角,以此视角,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两个时期:(l)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6]。与之相应,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伴行。(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历史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包含着多种关系,仅仅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往往难窥全貌和实质。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在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了一批又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按现代化范式的框架来审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通商口岸还是中国的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心,因而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或者说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心”[7]。通过多角度的审视,我们对通商口岸的认识就更全面和更深刻了。对于具体的历史现象尚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若要探索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全面地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更需如此了。

第二,现代化范式为历史评价提供了新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

历史评价是历史认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要有参照系,要有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革命史范式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有利革命的,肯定之;不利或阻碍、反对革命的,否定之。但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上的问题不全都是革命、不革命或反革命的问题。仅用这一标准来评价近现代史上的问题,难免简单化。我们还要建立新的参照坐标,提供新的评价体系。现代化范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

现代化范式为我们提供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之;反之,则应予否定。因而具有根本性。其二是从历史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理智化和科学化的,肯定之;反之,则不应肯定。因而具有全面性。但这里所说的全面,又不是求全要求。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只要从某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都应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的评价。

由于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评价体系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的特征,用其评价历史就更加实事求是。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李鸿章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参与过签订《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他是卖国贼。但李鸿章是很复杂的人物,作为洋务派的中坚,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按现代化范式提供的标准来评价,他又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主角”[8]。20世纪初始,清朝政府推行了十一年的“新政”。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标准评价,这是清朝统治者为挽救衰亡、抵消革命设置的“骗局”。而一些学者按现代化范式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却得出如下结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以来的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就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就其对中国此后历史的影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就这一全国性的变革运动对现代化宏观研究的理论价值而言,清末新政的重要性均超过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和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9]

这里要强调指出,其实革命史范式所提供的评价标准与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标准并不是不相容的,更不是对立的。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说,现代化范式是“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综合分析框架”,所以,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包含着革命史范式所提供的评价体系。当然,后者难以包含前者。这也正是我们提倡运用现代化范式的评价体系评价历史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现代化范式为近现代史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方法。

运用革命史范式学习和研究历史,十分重视矛盾分析法,尤其是阶级分析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学派,也重视矛盾分析法的运用。与此同时,还重视整体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过程分析方法的运用。吸收和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丰富教师教历史和学生学历史的方法。

现代化范式将“现代化作为世界性进程进行整体考察”[10],重视对现代化进程的整体研究。而在这一点上,现阶段的中学近代现代史教学是有缺陷的。表现之一是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相互分割。这不仅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教材体例和内容上。长期以来,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浓缩版,而世界近现代史则有一点综合史的味道,二者明显不合拍。表现之二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分割,前者讲“革命”,后者讲“建设”,未有统一线索将其贯串起来。而如果我们运用了现代化范式的整体研究方法,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统观中外近现代的历史,整体性就可以大大提高。按现代化理论,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史,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史,而中国现代化史是世界现代化史的组成部分。这样,历史就整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转贴于现代化范式重视系统方法,把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从纵向来看,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可分解为经济现代化进程、政治现代化进程、文化现代化进程,或英国现代化进程、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进程等子系统。从横向来看,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的现代化又是一个大系统,如20世纪现代化就是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可分解为20世纪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子系统,或20世纪英国的现代化、美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等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化的发展。借鉴现代化范式研究的系统方法,加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构建知识系统,形成立体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在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后,系统思维已成为辩证思维的新的支撑点,因而十分重要。

现代化范式重视比较方法的运用,中外现代化理论研究者用了很大精力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纵向发展比较中,揭示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二是从横向并存比较中探索各国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归纳现代化的典型模式,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彼此借鉴。相对而言,现代化研究者尤其重视横向并存比较,在比较各国现代化的前提、结构、条件、道路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不少著作。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强调可比性,防止牵强附会的简单类比,注意把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两国比较和多国比较相结合。比较不是现代化研究的特有方法,但现代化研究在比较方法的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以往,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也常用比较方法,借鉴现代化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可以提高师生运用比较方法的水平。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现代化研究中经常运用过程分析法。不过,因现代化研究的对象是现代社会,因此在进行过程分析时,“并不是在进入现代社会本身的剖析之时,先把由来和发展的历史叙述一番,而是在总体研究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说明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关键问题,通过追溯起源的方式予以研究”[11]。此种方法可以称为回溯性过程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学近现代史教学,尤其是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很值得借鉴。一方面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内容相对独立性要强一些,另一方面学生初中所学古代史的内容已经淡忘。因此,在讲近现代史的某些重要的关键性问题时,“通过追溯起源的方式”予以说明很有必要,如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追溯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讲孙中山的土地政策追溯到李自成的“均田”口号,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以来的土地政策等,都有必要。

作为过程,现代化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科学的现代化理论认为,不但不应将现代化理想化而且必须注意到人类为现代化所付出的代价。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现代问题”,如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和谐失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军事后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等。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只能在进一步的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进程中去解决。这样的过程分析方法同样值得历史教师借鉴。

第四,现代化范式为历史学科内部和跨学科的综合开辟了广阔天地。

综合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课程的综合化。高考科目改革,“3+X”模式的推出,文科、理科和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个新科目的设置适应了这一趋势。中学历史教学也应增强综合性,以适应这一趋势。其具体作法,一是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之间,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之间,中国史和外国史之间的综合;二是加强学科间的综合;三是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与综合。现代化范式在提供综合的条件、创设综合的情境、设置综合性的问题等方面,比之革命史范式明显地具有优越性。

现代化范式之所以能为学科综合提供广阔天地,一是因为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变革过程。现代化“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中所包括的其他方面”[12],它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双重产物,是国内条件和国外条件的复合变奏,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交相作用的结果。二是现代化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未来学等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研究的成果,综合性很强。

第五,现代化范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罗荣渠在谈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招生情况时说,近年,历史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很不景气,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而现代化研究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大,报名者十分踊跃,一些外国留学生也前来攻读这方面的学位。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历史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中学生本应有吸引力,而实际上历史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并不高,学生学习历史不够积极主动。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固守传统范式,脱离现实、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学生实际,是重要原因。调查表明,很多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历史学习,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学历史没有用。多年来,在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历史的重视性的认识上,教师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不大。今后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过仅此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必须改革历史教学。引入现代化理论,运用现代化范式是改革历史教学的必要举措。这样做,可以大大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实际、更具体地感受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

以上我们实际上是论证了中学历史教学引入现代化范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现代化范式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具有改革性质的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实践。在起步阶段,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理论兴起于西方,现代化范式为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者首先使用。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创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包括理论和范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运用的现代化范式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基础上的解释模式,我们不应把现代化范式与唯物史观、革命史范式对立起来。

其次,加强对现代化理论(范式)的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在近期,现代化理论应成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学》月刊先后发表过《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等文章,为历史教师了解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范式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还应继续加强。

再次,教材建设中可以运用现代化范式。

在教材已经初步多样化的前提下,多数教材依然按革命史范式编写,但应吸收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一些成果,修正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可以有一两套教材按现代化范式编写,亦即按现代化这条主线讲述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

最后,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运用现代化范式。

历史教师可以、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范式,但运用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方法运用,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在使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主要是吸收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具体观点,借鉴现代化研究的一些方法。而在受教材限制较小的教学活动,如活动课教学、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课外活动中,则可以更多地运用现代化范式。活动课可以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复习课可以现代化为线索,课外活动可举办现代化进程方面的专题讲座等。

注释:

[1]陈紫华等著:《梦想与辉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杨宁一:《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历史教学》2000年第6期。

[3]参见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4][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8、101-102页。

[6][7][8]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l66、157页。

[9]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载《战略与管理》创刊号(199年11月),又见《新华文摘》1994年第3期。参见朱英等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8页;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第242-243页。

[10][11]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116页。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管理能力培养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现念,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统一。而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粗暴的否定,而是应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也应重视其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贵有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结论所束缚,不屈服于专家学者的权威,不相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依据何种理论或原理推理出来,这个理论是否完善。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遗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高中教材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分析都可用一种新的思维来解答。如讲到分裂,要看到孕育着统一;讲到成果,也要看到负面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掌握、评价历史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三、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比较联系能力

涉及近现代史的答题,一般都要求联系中外历史,同时教材编写也强调这一点,这对学生纵横比较系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时,学生才能纵横论谈应对自如。例如比较17-18世纪欧美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三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思想上启蒙运动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相对落后的俄国、德国也通过改革进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四、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来进行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人生,要让学生有时间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和现实的大课堂中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一历史新教材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提高学生历史认识的水平。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寻找的材料来论证、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真正使学生会学历史,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问题。

五、研究性学习

从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选定来学习同一阶段的历史。这不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个性的塑造。例如,以新课标选修课程(三)为例,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模块。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喜欢政治风云的变幻,他可以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研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到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研究到二战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斗争。喜欢外交风云的学生,可以研究一战后英国坚持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法国的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美国的金元外交,再研究到二战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研究战后美国的全球霸权土义政策、苏联的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战略。可能喜欢军事的学生,可以从两次世界打大战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或许还有学生喜欢时事政治,那么二战后的联合国及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二如此等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觉可以立出不同的课题,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完成了这一段历史内容的学习。

六、史料点评

史料运用于教学,应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放手学生读史、说史、议史,教者则在旁适时点评,深化认识问题的深度,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1.点评多赞赏。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期待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眼神的肯定、口头的赞赏,不仅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的成就感,而且能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2.点评多引导。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帮助、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点评要简明。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另外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填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教师点评简明扼要,做出榜样。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评价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

2.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3.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识特征,合理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恰好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青少年时期的初期,这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发展的节奏很快,情绪波动起伏的落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生活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经历和阅历所得的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体验塑造了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制约人的命运。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虽然,数学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课题,但这并不完全适合于所有学生。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不仅要使学生力所能及,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

4.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9

[摘要]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企业业绩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并在重点对国内外企业业绩评价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现有业绩评价体系缺乏反映环境效益方面的指标的启示,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即构建基于环境责任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企业业绩评价评价指标

企业业绩评价(performanceevaluation)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可以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见,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业绩评价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各专业人士广泛关注。自189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后,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探索,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既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宝贵资料,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和案例。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国内外现状

西方(欧美)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及所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关于西方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演变有很多不同看法,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西方(欧美)国家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以简单成本和标准成本为代表的早期的成本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2)以投资报酬率为主要内容的美国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亚历山大・沃尔提出的综合比率评价体系即沃尔比重法为代表的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3)以经济增加值eVa(ecnomicValueadded)、平衡计分卡BSC(BalanceScoredCard)为代表的现代的综合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直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才逐渐认识到业绩评价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学者也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积极开展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形成了多个研究视角,为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还处在介绍国外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阶段上,尚未建立成熟完善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国内对于业绩评价的实践方面的运用,一直是以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参考标准。

我国现行的作为制度颁布的是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四部委于1999年6月联合发行、并于2002年修订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这一业绩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由20个定量指标和8个定性指标组成,并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其中,定量指标主要是传统的财务指标,可被分解为8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主要用来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38分)、资产营运能力(18分)、偿债能力(20分)以及未来的发展能力(24分)等4个方面的内容;定性指标包括经营者基本素质(18)、产品市场占有能力(16分)、基础管理水平(12分)、发展创新能力(14分)、经营发展战略(12分)、在岗员工素质(10分)、技术装备更新水平(10分)、综合社会贡献(8分)等8个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得出。

二、国内外业绩评价的比较与分析

1.国外业绩评价的特点

从西方企业业绩评价历史发展看,业绩评价的实践经历了不短的历程,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杜邦分析法。但是业绩评价理论的出现则较晚,直到20世纪40年代,责任会计的理论、方法才成熟起来,这标志着责任中心业绩评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此相应的业绩评价方法则有早期的以成本业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传统的以财务业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现代的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方法。西方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1)评价指标日趋多元化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经历了从单纯成本或盈余等财务评价指标,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标的不断演变的发展过程。

(2)评价指标日趋精深化

成本指标、财务指标和综合指标都经历了自身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①成本指标:成本指标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由简单成本指标发展为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Cost,简称SC)。

②财务指标:1903年杜邦公司创建“杜邦系统图”后,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逐步成为企业业绩评价的主导指标,每股收益则成为上市公司业绩衡量的基准指标。1928年,美国学者alexanderwall提出了综合比率评价体系。随后,许多财务分析师与投资者注意到分析利润表的构成项目比净利润数据更有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金流量指标受到人们的重视。1982年,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简称eVa)指标,并逐步成为公司治理与业绩评估的新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1997年,Jeffrey又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以资本的市场价值取代经济价值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衡量。

③综合指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业绩评价在传统的以财务数据为评价基础的方向上,转向了包括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最著名的主要有三个:LynchandCross(1991)提出的“业绩金字塔(performancepyramid,简称pp)”模型;Fitzgeraldetal(1991)提出的“结果与决定因素框架(ResultaandDeterminantsFramework,简称RDF)”模型;Kaplanandnorton(1992)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简称BSC)”模型。

2.我国业绩评价的特点

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业绩评价很晚才开始得到重视,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从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来看,我国一直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从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来看,我国的绩效评价主要表现为财务模式。从1972年以来经过了多次调整,1983年制定了16项指标;1992年制定了6项指标,1995年颁布了10项经济效益指标;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制定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7项指标;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并通过试点后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确定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使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体系更加科学。这套评价体系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涵盖了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项内容;实现了多层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并有全国统一的分行业、分规模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现行国有资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较原来有了一定的突破,主要表现在:该体系不仅规定了32项评价指标,而且规定了各项指标的记分权重,既体现了经济评价所要求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原则,也体现了经济分析由表及里、由综合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将资产收益率列为评价指标体系8项基本指标中的首要指标,且将其分值权重确定为30%,有利于实现评价信息的国际公允性;现行体系具体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两大类分别划分,采取按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确定评价标准值,既考虑了企业的共性,又兼顾了企业的特殊性,从而有利于为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对我国业绩评价体系的论述与西方评价体系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业绩评价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这套评价体系是从政府投资人的角度提出的关于资本金业绩评价的规则,对于评价其他类型企业的业绩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使得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在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不能满足现行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我国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中使用的指标大部分都是财务指标,只有很少一部分起补充性质的非财务指标,这使得评价体系难以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一个企业,不利于对企业科技竞争力、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人文环境协调能力的评价,影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其直接后果导致管理者片面的强调盈余,盲目地追求高财务指标,造成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企业的相关部门也会为了完成财务指标会弄虚作假损害企业的利益;财务评价关注的是过去的业绩,没有体现未来企业价值的创造,而从战略的角度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更加关注诸如企业信誉、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顾客的满意度、创新、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指标的评价。

(2)只注重从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的角度评价,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业绩评价的主体不仅有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还包括政府部门、员工、消费者等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反映他们对利益分享的情况和满意度,不利于满足不同评价主体的信息需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也不利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构建和谐社会。

3.启示与展望

纵观中西方业绩评价的历史,可以看出:业绩评价活动经历了评价内容从内部向内外部相结合,评价主体从单一的股东向股东、债权人等多元利益主体并存,评价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即从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的转变,评价指标从单一到多元即从简单地用财务指标进行判断到用财务与非财务并存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发展到目前的与企业管理全过程融合的过程。

尽管,由于西方和我国学者从未停止过对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积极探索而使得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和方法不断拓展和完善。但是,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企业业绩评价文献综述,我们不难看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西方还是国内,企业业绩评价研究都偏重于企业自身的财务利益,没有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强调不够,都没有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充分披露,没有明确提出将企业的环境责任单独地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层面,没有反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缺乏反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直接或间接反映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情况。资源、环保指标缺失,不利于政府和社会监督、约束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生产方式。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关注环境责任的企业也不断增加,他们以各种方式向利益关系人表明自己建立环境目标改善环境业绩的立场和行动。但是,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传统的评价方法只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环境效益,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融入环境因素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金凤党军:融入环境因素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构建[J].交通企业管理,2007,(9)

[2]黄文慧:探索企业业绩评价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2008,(21)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篇10

HR点评:

你的简历格式可以再调整一下,把内容再重新调整一下,把简历放到一页之内,你现在两页简历,重要的内容全部在第二页,这样很不好。

以下给你一些具体的意见:

(1)简历格式你的简历格式采用表格来布局,虽然打印出来的时候,表格的线看不出来,但是电子版下,表格的边框线还是挺影响页面美观的,至少眼睛看着挺累。建议你不要用表格来控制布局,其实不用表格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的。还有,就是页面的页边距,可以适当再调整一下。使得页面可以在1页之内把所有内容承载下来。缩小页边距之后,建议打印一份出来看看,看看是不是所有内容都在1页的打印页内。

(2)简历明细顺序你的简历明细顺序也设置得不合理。把获奖情况、个人技能、社会活动放在了项目经验之前,而根据你的简历内容来看,你应该是应聘电子技术研发类的职位比较合适,而应聘这样的职位,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这么重要的经历怎么能放到后面呢?

建议你按照以下的简历明细来安排顺序:

求职意向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email及联系地址)

教育背景工作及实习经历(2个公司的技术研发实习描述放这里)

项目经历(作为工科硕士,我想这里可以把你在学校的研究项目或者论文情况做个描述)

社会实践(学生会、创业计划竞赛等经历放这里,当然,如果创业计划竞赛与你的专业、技术研发相关的话,可以考虑放到工作实习经历中去,对创业计划竞赛的背景、团队描述得不够具体)所获奖励或证书外语及计算机技能

(3)关于求职意向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打算应聘技术研发类的职位,但根据我对你简历的判断,应聘研发类是你这份简历的强项。明确这个前提的话,无论是在描述教育背景还是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就要把相关的信息突出出来。例如前面提到的把2个公司的技术研发经历往前提,而不是往后放。

(4)关于教育背景描述得比较到位,没什么问题。

(5)关于工作实习经历的描述虽然是it类的实习经历,我的建议还是老一套:牢记实践经历描述的“paR”原则,就是:p——problema——actionR——Result你现在的描述可以再具体一些,最好是能把工作业绩描述清楚。你的2个公司的it研发经历,至少我看了之后就不太明白,到底你设计×××系统、×××收费卡系统有没有被公司采用?有没有投入实际生产?我觉得这个描述很重要的。还有,对×××技术、×××协议的研究,这样的描述显得空洞,不如换个思路来描述,例如: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哪部分设计使用了×××技术或者××××协议,也就是把你所研究的、所深入了解的技术与你实际设计的目标或者系统联系起来。这样我个人认为会具有针对性一些。还要提醒你一点的是,应聘技术类或者研发类职位,职位需求中的描述你要仔细看清楚。要吃透招聘信息中的内涵,然后在简历制作中根据职位需求来体现。最直接的就是一些技术术语,如果实际经验中有使用到招聘信息中规定的技术或者平台之类的,一定要明确的写出来,并且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不要简单的说“了解××××协议或者技术”、“学习过××××协议或者技术”。最后,建议把你所设计的系统的功能能用大白话的句子来简要描述。例如:制袋机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到底是能起什么作用?控制什么?还有,用DeLpHi7.0完成复印机收费卡系统上位机设计,上位机是个什么概念?因为一般情况下,你的简历第一次是被人力资源部的HR来筛选,多数情况下,HR是根据职位需求部门列出的实际要求来筛选简历的。所以,有的时候,HR对一些专业的术语并不是很了解,这样,你把一些看上去复杂的术语能用直观的语句描述清楚,这样HR对你的简历会更明了一些。另外,这2份公司的技术研发经历,建议再重新定义一下职位名称,换一个比较正式的名称。

(6)关于自我评价和简历中“学到了×××××”、“锻炼了×××××××能力”的错误很多同学都跟你一样,喜欢在简历的社会实践和兼职实习经历中,在描述工作任务以后,总是喜欢写上从中“学到了×××××”、“锻炼了×××××××能力”,“提高了××××××”。我认为这种表述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表述用多了,会给HR一个印象,好像招你进来,你只是为了来学习××××,锻炼×××能力的,而不是来为公司创造价值和收益的。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你自己在简历中这样赤裸裸地写是不具备客观性的,只要你把实践经历中的每项工作的工作任务、你扮演的角色、工作业绩描述清楚,HR自然会从中判断你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的。所以,最后的自我评价,我建议你删除掉,不要写了。现在有太多的简历都有自我评价,都是这些陈词滥调,HR基本不看,太主观了,没有说服力。最有说服力的描述还是体现在实践经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