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18:41

室内设计思维篇1

桂丽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

摘要:室内设计是有目的、有对象、有方法的创造性思维实践活动、在过去,它从属于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内容的进一步推进,

但随着室内设计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室内设计方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待征和方法。

关键词:室内设计;方法;思维

“方法”就是完成一个设计过程的措施。“室内设计方法”

是指室内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性的工作岁骤,

它是室内设计过样的两个方面。

室内设计方法的概念的另一层意见是,任何设计师在实际的

和广泛复杂的工作领域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种创造性思维和

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就“方法”本事来说,“方法”不是“唯

一”的有限范畴,它有增长的极限,如果将各种增长的极限相互

渗透,使“增长的极限”转化为“极限的增长”,往往能产生突

破常规、达到预期目的的途径。同时,方法是可以传授相交流的,

方法既是概念,也是内容。

人对事物认识的思考过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处理程

序,是感受知觉、记忆、思考、学习的过程,认识即是意识和感

觉的统一。对室内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必要从思维的基本

方式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开始。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

人本身只有意识,具有预见件的创造性思维,并以此进行创

造性的劳动。设计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通过人脑思维来实现的。思

维的模式与人脑的生理构成有着直接的联系。设计创造性思维是

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在相互作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的。

1.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着重表现在理性的逻辑推理,因此也可称为理性思

维。抽象思维是一种线形空间模型的思路推导过程,一个概念通

过立论可以成立,经过收集不同信息反馈于该点,通过客观的外

部研究过程得出阶段性结论,然后进人下一点,如此循序渐进直

至最后的结果。抽象思维从点到点的空间模型,方向性明确,目

标明显,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真理性。使用抽象思维进行的科学

研究项目最后的正确答案只能是一个。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着重表现在对感性的形象进行推敲,因此也可称为

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是从一点到多点的空间模型,是一种树形空

间模型的形象类比过程,其特点是方向不明确,目标具有多样性,

而且每一个目标都有成立的可能,其结果也比较含混。用这种感

性思维进行的艺术设计,其优秀的标准是多元化的。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方式

凡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

广义模式,可以物化的心理活动都可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

维具有目的性、预见性、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和突

变性的特征。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由点到面的一种思维

形式。发散思维又称为扩发思维、求异思维或横向思维。发散思

维要求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在重组已有的和记忆系统的

信息中寻求思维的多面性发展。

发散思维由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因素构成,是创造

行为的关键成因。

2.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一贯性的,寻求同质的,

或由面到点的种思维形式。收敛思维又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或纵向思维。

收敛思维始终集于一点,思路向纵深展开;或以某一个思考

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将思路引向中心,从众多的设计构想中

寻求最优化的方案。收敛思维的特点是具有继承性、推理性、专

一性和向硬性发展的倾向,是易取得微观性发现的思维形式。

3.分合思维

分合思维是将思考的对象在思考的过程中加以分解或合并,

从而获得新构想的思维形式。在构想中,分解与合并的思路虽然

是相对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创造过程本身也是分合过程。

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逆转思维方向的思维形式,以两条看来对立

的思路,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思维结果。

5.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由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从相关性中发现启

发点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维形式。

一方面,想像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想象具有“超前”和不

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特点。另一方面,主观想象与长期积累分

不开,但主观想象却是经过综合判断后的理念。联想思维有以下

几种方式:

(1)联想,想就是人脑中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倾向,去想起

同这一刺激或环境相似的经验。

(2)对比联想,比联想是想起与这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3)接近联想,近联想是想起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这一刺

激有关联的经验。除亚里士多德的三条原则外,联想思维的形式

还有要求联想、因果联想、推理联想、否定联想等。

6.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又称为空间型思维。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开放性、

跃变性,易取得综合性的创见与科学预见。

室内设计思维是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它包括了思维的各种形

式和方法,而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视觉形象始终是室内设计的重

要内容,因此,室内设计的思维实际上是一个形象思考(也称图

形思考或图形思维)的创造性过程。图形思维和综合多元的思维

方法是室内设计思维的特征。

室内设计思维篇2

关键词:图形思维方法;室内设计;运用;表现特征

一、图形思维方法的定义

图形思维方法是运用图形、图像等视觉概念来表达抽象思维,将抽象的设计知识、设计经验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属性,运用草图、分析图、效果图等来解释方案的设计思维,将设计师的思想和理念客观地表达出来,使设计师、用户和生产商这三者能有效沟通联系。另外,图像思维方法能将那些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事物及时记下并赋予美学价值,然后在设计中加以引用,图形思维方法能直观地再现思维、直觉、心灵和创造,是人们进行设计思维所必备运用的方法。

二、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若干形式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很多时候都要依赖于表现,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图形来表达,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图形思维方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几乎都用到图形思维方法,这里的图形思维方法主要指的是运用各种工具绘制不同类型的形象图形,并与多种思维方式一起共同进行思维。在室内设计中,图形思维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空间实体可视形象图形空间实体形象图形主要表现为速写式空间透视草图或空间界面样式草图。画一张室内透视速写草图,能有效帮助设计师与他人进行设计构思的交流。这种速写式的图形思维表达还能帮助设计师在纸上画出大量不同的构思设想,进而将这些设想发展成为最终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轻松而随意的过程,能开阔设计师的思路,让方案具备多种变化,因此,速写草图是室内设计的最初形式。(二)抽象几何线平面图形这种图形在室内室内设计中主要表现为关联矩阵坐标、树形系统和圆方图形三种形式,在室内设计中,主要用在开始阶段用来帮助空间分析,进行图解和快速草图。比如进行室内设计的功能分析、各空间人流路线分析、特定功能分析、设备家具分析等,这些分析如果只用文字或者速写的形式来表达,要么不够直观理解有一定困难,要么工程量大,分析起来很吃力,所以,运用抽象的符号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运用抽象式的符号能清晰直观地理清各空间的功能属性和相互关系,能帮助设计师理清思路,设计出合理完美的空间。

三、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按照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形式划分,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分类为以下几种:

(一)抽象几何线平面图形的思维方式运用

这种图形思维方式主要用于设计的初期阶段,通过网络图、树形图和矩阵图等形式,对室内空间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包括功能分析、流线分析、空间尺度分析等。在设计中,要善于运用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如各空间以圆圈表示,空间之间的关系用线来表示,线的宽度、颜色、形式等的不同可以表示空间之间联系的强弱、疏密等,圆圈位置的不同也能用来表示各空间在平面上的布置关系等。这种运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各室内空间的功能关系、尺度关系等的方法,简洁而又直观,能够帮助设计师理清思路,更有的效记忆。

(二)速写草图的图形思维方式运用

在对室内空间进行空间分析之后就可以运用速写草图的图形思维方式进行三维的空间构思了,这种徒手画出来的草图最后大多发展成为完整的设计方案。速写草图可以画出很多张,然后从中挑选出有价值有设计意义的草图进行深入刻画,构思时,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如空间形式、流行趋势、设计理念、艺术风格、构图法则等,多看多画,抓住画草图产生的诸多灵感,深化设计,完善设计方案。

四、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特征

在室内设计中,方案各阶段所运用的图形思维方法不同,其表现特征也不同,运用速写草图的图形思维方式时,主要进行初期的方案构思,重点在于迅速地捕捉到内心的强烈感受或者是存在脑子里的空间环境记录,这是一个感性思维的过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体同一空间能画出不同的速写草图,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同一空间也能画出不同的速写草图,这是个人的设计思维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对空间进行图解分析属于理性思维,这是基于功能要求、使用要求和尺度要求等方面进行的一种分析表达,它表现为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这些抽象的几何图形,能有效地表达各空间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关系。而画法几何严谨的图形则是直观地表达,是方案最终阶段的表现形式,它接触的是用户与生产商,它必须做到清晰明确,直观具体,便于人们理解感受。

五、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图形思维方法首先能有助于设计师抓住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能对方案有最初的想法和构思,通过设想尺度、空间关系、材质、明暗、对比等,体现设计师的思维与理念;其次,运用图形思维方法能让设计师理解室内各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联系,便于使设计师做出舒适合理的方案;再之,运用图形思维方法能将设计师的方案直观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设计师的思想.

六、结语

不管是抽象的图形思维方法还是具象的图形思维方法,在室内设计中,图形思维方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了图形思维,设计就好比如缺少了灵魂一样,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重图形思维方法是运用,发挥其作用,塑造出具有艺术美的室内空间形象。

参考文献:

[1]范庆华.室内设计方法中的图形思维与表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54-58.

[2]李亚萍.图形思维与室内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9-92.

室内设计思维篇3

一、学习民族文化,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回归传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现象,艺术设计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为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又必须努力学习以承继这个优秀的传统,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中断。”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中的造型、色彩、符号等都是我们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一“承”不变的,如果这样只会是仿古与复古。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需要借鉴传统元素,创造出新的元素。我们主张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继承传统,超越传统,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民居”和“园林”的设计语言,使中国的地方风格与国际化语汇交融,开创了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在北京中国银行的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中,贝聿铭先生又在四季厅的大空间中融入了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并与庭园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使其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对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多结合传统艺术讲授新的见解,如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研究本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装饰文化元素,从传统文化的精神上去领会,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皮毛的模仿和照抄照搬上,而要利用和吸取传统艺术精髓进行再创造,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炼、重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科领域,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知识积淀

室内设计是一个创作空间非常广的学科,对于创新设计来说,要求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其专业性知识建构不仅是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设计师需要了解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需要对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新动向的关注和把握,并加以联贯和运用,利用室内设计和相关学科的这种关系进行创造和思考,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不同的语言和载体来表现不同的思想主题,丰富而厚重的知识积淀,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例如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室内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和优化专业性知识结构,鼓励学生重视关联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设计的技艺技巧,还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科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杂志、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扩展视野,丰富自己的积淀,为日后灵感的迸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三、创新教学方法,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教学应该是探讨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专业是不适用的,教学活动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开放型的教学方法和互动式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以下是我们在教学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方面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教学中,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设计创新的自觉性,就不可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兴趣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动力。教师通过形象直观的幻灯片、虚拟动画、图片等,对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赏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样板间,与优秀设计师交流访谈,探讨优秀设计作品的设计思维形成的过程。通过可视形象的不断熏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转。

(二)启发引导法

学生刚刚接触室内设计时,由于接触面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设计经验,在方案构思初期常常陷入思维困惑,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来进行设计构思,使设计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构思方法:把握“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进行构思,化不利的制约条件为有利的构思契机;从设计对象的立体形态中运用“加”与“减”的方法展开体型上的构思;运用历史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形态和文化特征,对设计对象进行“历史文脉”与“文化意境”方面的构思;利用设计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从艺术构图规律和构成法则来展开构思,从而引出更多的设计构思。

在方案设计和设计发展阶段,当学生思维运转受阻和判断出现偏差的时候,需要教师依靠敏锐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设计观念创新、设计材料创新、设计结构创新,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装饰材料的环保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成本的适宜性,空间造型的新颖性等方面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多元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使学生建立起创造的激情和信心,让创造性潜能得到发挥。

(三)激励教学法

“激励放飞思维”,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激励教学法更重视授课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对知识的思考,对更多“可能性”的想象。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多元”的可贵,“质疑”的必要和“可能性”的价值。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信息量大,其思维潜能是巨大的,因为没有经验的框架,没有固有的风格,其想法往往出奇制胜,教师在设计课题训练过程中,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突发奇想,大胆创意,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只是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把想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可能”的构想,教师的武断评价,可能就会抑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想法,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加以分析,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设计课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想,善于发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每一个有价值的“信号”,适时激励,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和推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得以延续、深化和发展。

(四)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群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它适合于解决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

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群体的智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每个学生设计方案都上台演示、讲解,其他同学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而广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学生的思维活力被激发,在自由、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展开联想,大家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思路,学生中许多设计方案常常就是在这种热烈的讨论中走向成熟。一个人的思维总有局限性、片面性,集体讨论一方面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讨论养成开放性思考的习惯。

四、注重设计实践,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发挥

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在设计实践中应用出来。

室内设计思维篇4

关键词:室内设计;哲学思维;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庄子“变”与“不变”

庄子所有的思想智慧皆体现于把它作为倡导的人生观。这种观点取法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由阴阳发端,继而顺延出“有”、“无”、“变”、“不变”、“虚”、“实”等诸多的二元论为中心的观物方法。这些称谓本身不存在高级、低级或好、坏之分,只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具体到人类活动亦即行为方式的不同。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质,所谓“内方外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庄子》中《知北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颜渊请教于孔子:“老师说过,不送往,不迎来,请问具体是讲了什么道理呢?”孔子回答说:“以前的人与现在的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变化”,以前人们总是由外物变化,内心却能保持不变,而现在的人则相反,往往内心总是发生变化,却不能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而前者正是因为内心保持不变,因此才能随外物变化而变,既能安于变化,又能安于不变化。圣人同万物相处,不伤害万物,因此万物也伤害不了他,快乐与悲伤都会来临,来临时我不抗拒,也抗拒不了,离开时也无法阻挡”。

因此需要我们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而庄子在《天下》里说到,他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这种人生态度,正式外化的体现,因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便可以不轻视万物,不责怪外人的是非。心随着外物变化而保持自省。在《养生主》里也提到,“安于时机,顺应变化,如此便可不被哀乐所影响,随遇而安。为人处事莫不如此,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质(或言原则),所谓“内方外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在认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按此原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实物外观的审美需求,更要注重内、外部空间的布局与分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设计师的作品往往以实体的空间形式存在,而空间一旦落成将很难再进行大规模的改变,因此设计师要保证空间外部、室内空间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融合性,以至于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室内设计中的变与不变思想体现在实体建筑与虚景之间的相互结合,通过虚与实的变化,来完善空间效果及功能。例如空间与光线的结合,伟大的设计师贝聿铭“让光线来设计”、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等,无不是将庄子“变与不变”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二、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变”与“不变”――“实虚”变换的结合

从庄子“变与不变”的思想,可以联想到室内设计中的虚实结合,通过光影、材质、景物摆设的不同,塑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体态,而在保持本质功能与结构等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虚实的变化,营造空间的丰富感与氛围。

室内设计中的实,指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有形的东西,例如建筑结构、室内家具,室内摆设等等。而虚则是指没有实质形状的那些,例如灯光、影子、虚空体等等。通过实与虚的相互结合,巧妙转化,将空间变得动感活力,丰富室内空间。在我国古代,虚实手法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院落布局等,古人是十分擅长通过虚实表现丰富的意境,讲究“写意”的效果。虚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诠释空间意义的方式,古人对虚实的理解、运用,对现代室内设计来说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

(一)空间的“实”与“虚”

实空间与虚空间这两大要素结合构成室内空间。对于范围明确,封闭密封的原结构空间,为通常所说的实空间,实空间是厚重的;而虚空间则是指那些范围没有明确划分,处于实空间之内的虚拟空间,或者说虚空体。虚空间是轻快的。在室内设计中,虚实空间相辅相成,虚空间依附实空间存在,实空间因虚空间而生辉。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虚空间的合理设计,达到对实空间补充的效果。这里的虚与实是一对既抽象又概括的范踌,室内空间的完整性体现在对虚与实的巧妙的艺术处理中。

(二)“实”、“虚”的功能

在艺术形式美法则中,实间接提示,暗示了所要表达的虚。空、白、空灵,无都可以被称作虚,虚是既在设计之内,又在设计之外,相对较为抽象,不容易被感知,是无形的。实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用一定的外在艺术形式直接塑造出对于审美的认识体验,相对容易感知,是有形的。空间中的隐藏与显露也是对虚与实的一种表现,通过隐藏达到,若隐若现,曲径通幽的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而实空间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给人以沉稳踏实的感觉。

中国传统的室内布局经常运用墙中有窗,窗外有景,室里有画,画里带意的手法营造室内氛围,而这一列手法,都是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通过虚与实的变化,将室内空间由静变动,带给人想象,从而深刻领会其意图,产生无尽的趣味。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我们多次看到了作者对与人物室内布局的描写,虽然是为塑造人物性格而描写,却让我们从中窥探到了古代室内布局表现,经常运用隔断,窗棂,盆栽,有反射功能的铜镜,以及水等来塑造空间的虚实关系。

正是通过实空间的沉静与厚重,让人们感受到虚的轻盈与灵活。随外界自然环境而产生内部虚实变化的空间,通过内部空间虚实对比而与外环境相容,丰富内环境,这些都是虚实运用的魅力所在。

现代室内设计中,虚实表现手法很多,如玻璃面上镶嵌镜面玻璃,从而达到室内空间景物的重复与映射,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意境。如图1中所示。还可以通过照明的重点投射、光线强弱与色彩来分割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虚实相应的效果(图1)。或利用隔断、屏风、格栅、帷幔等,空间通透隔断(图1)亦可造成虚与实的空间对比,产生心理上或感觉上的意象。

图1室内设计通过利用玻璃镜面、灯光、隔断、盆栽等强调虚实关系

(三)现代室内设计要素及其实虚关系

点、线、面是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通过这些要素改变室内设计疏密集散与大小高低,在参与室内构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虚实关系。

点是构成其他形态的基础,他能够将视线集聚。通常在室内设计中,为了营造虚实关系,将点与大面积背景的颜色、纹理、材质等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大面积的白色涂料墙面与小型工艺品摆放为例,在这里工艺品装饰可以看作是实,大面积的墙面则是虚,这样的对比,点的效果就会将人们的视线聚集,在趣味中点停留,继而产生所在范围的中心效应,引导人们的主要观察方向。

线可由两种方式产生:点的移动和面与面的交界。线相对于点来说,在空间中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所以,线的运用能对空间产生显著的视觉效果。例如日本的建筑设计,常采用直线条的设计,给人以简洁精致的感觉。而线条又分为“实线”、“虚线”。“实线”是空间形态之骨骼,而“虚线”是不明显的,不易被直观感受的,例如室内材料的纹理。室内空间设计正是通过虚线与实线的长短、粗细、色彩、质感的不同组合来构成。

空间是由面的组合而来,而面正是由线的组合而产生,室内设计中,面的虚实关系主要通过其主从关系与塑造详实来体现。进入一个空间,人的视线停留是有主从关系的,有的地方停留的时间长,也就是主要的视觉范围,这便需要作为重点视觉设计的面,而视线停留较短的面,则用简单,淡雅的色彩与形式修饰即可。伴随这种变化,人们的视觉。心理也会收放自如,易松易紧。现代被人们所推崇的简约设计,正是利用了面的这一特性,将墙面,天花,地板仅仅作为背景的“面”,代替了“面”的复杂装饰处理,由此一来室内精致品味的陈设得以完全展现。人们在对室内进行装饰和布置时,大胆运用虚实处理,根据设计者的偏好,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室内空间的形态也是重要的要素,围合或通透,集聚与分散,紧致与疏密都是通过点线面三要素的变换而来。然而还有一些其他要素同样产生对室内空间虚实对比关系的强化,例如光照的变化,影子的变化,材料的不同等等。

空间设计塑造组合的材料中,较为特殊确有着重要作用与可塑性的是光。这由光的无形形态确定的。光线的运用,经常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很久以前,古代人就开始通过光影的变化来丰富室内空间的虚实对比,在中国,古人强调物我关照,贴合自然,从一些古代室内装饰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过镂空的窗户,屏风,博物架等通透造型的影子来塑造幽静典雅的室内环境,并且由于所映射影子的变化与花纹形态来丰富空间。而西方的古建则喜欢运用明快的直射光线,直射光的锋利与动感对应空间的静止使空间产生强烈的光影效果,因此西方古典神庙和教堂总能给人带来奇幻特效。以古罗马万神庙为例,直径十米左右的镶嵌在穹顶中央,光束从天直降,穿透了黑暗的死寂,从而唤起人们崇高梦幻的感受(图2)。哥特式教堂则善用多种色彩,大面积的彩色玻璃是惯用手法,阳光洒进彩色玻璃,温柔的光线让空间变得五彩斑斓,黑暗处却幽暗深远,由此形成的强力对比总能震撼人心。

图2古罗马万神庙

“让光线来设计”是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的名言,光线与空间的虚实结合,也充分体现在贝氏设计中,卢浮宫金字塔是贝聿铭的代表作,是国际上知名的建筑设计作品,整座建筑外表都是用玻璃为材质的,600多块巨型玻璃拼接在一起,组成了高达20多米的建筑外观。建筑本身是没有采用什么复杂的装饰与设计的,包括形态也十分的简洁(如图3),可我们都知道玻璃是具有折射与反射效果的,因此,在阳光下,建筑发出五彩斑斓的奇幻色彩,像是一块通透的巨大神奇之石,人们为这一景象而赞叹不已。中国银行总部大楼的设计也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通过阳光照射,建筑看上去通透而美观,路过的行人都被光线与建筑配合而产生的效果吸引,像内部空间望去,似乎是空的,从内部往外看去,又好似没有遮挡,明亮开阔。

图3卢浮宫金字塔外观

通过光线来表现室内空间虚实关系,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正是善于运用这一手法的大师级代表。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仅仅通过自然光的巧妙利用,给室内空间带来了神奇的视觉效果,通过光线的引入,完美的深化了内部空间的虚实关系。“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像通常我们看到的教堂,由富丽的外建筑所带来,而是在于它的内部,如图4,她的魅力正是在于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安藤以其抽象的、纯粹的、几何学空间创造,带给人们精神的栖息之所。

图4安腾“光之教堂”内部采光效果

一些看上去普通的金属、玻璃材质,倘若结合光线的映射,便会增强其虚实对比,产生华丽的视觉效果。有不同质感的材料同样能带来不同的虚实感受。使得人们对空间高低大小产生视错觉,例如,厚重粗糙密度高的材质带给人们坚固充实闭塞之感,感受到集聚效果,有缩小紧凑感,相反的,光滑透亮轻盈的材质则会让空间有扩散、放大的效果,从而让人们感觉到视野的开阔。

提及利用材质的质感来强调室内空间的虚实关系,就不得不让人想起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的设计作品。例如他的德国馆设计,运用厚重的钢柱,石材与轻盈的玻璃和水的对比,丰富了空间的虚实变化,凸显了材质自身之美,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直至今日广为流行。(如图5)

图5密斯凡德罗通过材质的质感烘托室内外的虚实关系

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在设计时,除了卫生间是封闭的以外,四面墙全部由玻璃代替,没有安装窗帘、也不悬挂任何饰品,这一创举将玻璃的“虚”质属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简到不能再简的形式就象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留白一样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设计见,虚以思进”这一包含着某些神秘观念和辩证法的思想所驱使,这一思想如今也为西方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师对“虚”的认识。中国艺术家们在处理虚实关系时之所以更为自由、大胆乃是受“实以形见,虚以思进”这一包含着某些神秘观念和辩证法的思想所驱使,这一思想如今也为西方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

室内设计思维篇5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室内设计创新实践

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须从创造性思维培养入手,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规律,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在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尤为重要。

一、学习民族文化,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回归传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现象,艺术设计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为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又必须努力学习以承继这个优秀的传统,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中断。”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中的造型、色彩、符号等都是我们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一“承”不变的,如果这样只会是仿古与复古。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需要借鉴传统元素,创造出新的元素。我们主张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继承传统,超越传统,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民居”和“园林”的设计语言,使中国的地方风格与国际化语汇交融,开创了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在北京中国银行的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中,贝聿铭先生又在四季厅的大空间中融入了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并与庭园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使其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对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多结合传统艺术讲授新的见解,如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研究本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装饰文化元素,从传统文化的精神上去领会,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皮毛的模仿和照抄照搬上,而要利用和吸取传统艺术精髓进行再创造,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炼、重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科领域,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知识积淀

室内设计是一个创作空间非常广的学科,对于创新设计来说,要求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其专业性知识建构不仅是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设计师需要了解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需要对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新动向的关注和把握,并加以联贯和运用,利用室内设计和相关学科的这种关系进行创造和思考,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不同的语言和载体来表现不同的思想主题,丰富而厚重的知识积淀,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例如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室内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和优化专业性知识结构,鼓励学生重视关联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设计的技艺技巧,还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科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杂志、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扩展视野,丰富自己的积淀,为日后灵感的迸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三、创新教学方法,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教学应该是探讨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专业是不适用的,教学活动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开放型的教学方法和互动式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以下是我们在教学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方面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教学中,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设计创新的自觉性,就不可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兴趣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动力。教师通过形象直观的幻灯片、虚拟动画、图片等,对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赏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样板间,与优秀设计师交流访谈,探讨优秀设计作品的设计思维形成的过程。通过可视形象的不断熏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转。

(二)启发引导法

学生刚刚接触室内设计时,由于接触面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设计经验,在方案构思初期常常陷入思维困惑,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来进行设计构思,使设计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构思方法:把握“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进行构思,化不利的制约条件为有利的构思契机;从设计对象的立体形态中运用“加”与“减”的方法展开体型上的构思;运用历史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形态和文化特征,对设计对象进行“历史文脉”与“文化意境”方面的构思;利用设计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从艺术构图规律和构成法则来展开构思,从而引出更多的设计构思。

在方案设计和设计发展阶段,当学生思维运转受阻和判断出现偏差的时候,需要教师依靠敏锐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设计观念创新、设计材料创新、设计结构创新,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装饰材料的环保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成本的适宜性,空间造型的新颖性等方面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多元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使学生建立起创造的激情和信心,让创造性潜能得到发挥。

(三)激励教学法

“激励放飞思维”,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激励教学法更重视授课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对知识的思考,对更多“可能性”的想象。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多元”的可贵,“质疑”的必要和“可能性”的价值。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信息量大,其思维潜能是巨大的,因为没有经验的框架,没有固有的风格,其想法往往出奇制胜,教师在设计课题训练过程中,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突发奇想,大胆创意,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只是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把想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可能”的构想,教师的武断评价,可能就会抑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想法,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加以分析,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设计课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想,善于发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每一个有价值的“信号”,适时激励,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和推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得以延续、深化和发展。

(四)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群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它适合于解决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

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群体的智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每个学生设计方案都上台演示、讲解,其他同学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而广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学生的思维活力被激发,在自由、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展开联想,大家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思路,学生中许多设计方案常常就是在这种热烈的讨论中走向成熟。一个人的思维总有局限性、片面性,集体讨论一方面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讨论养成开放性思考的习惯。

四、注重设计实践,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发挥

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在设计实践中应用出来。

在设计实践中,设计思维的作用就是设计师如何把思维转化到项目设计的实践中来,教师将企业参与投标的真实项目纳入设计实践,带领学生实地调研、现场勘测、与客户交流沟通、进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团队的协同合作等,在这些环节中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带领学生亲身经历了几个设计项目后,可以逐渐由学生尝试承担简单的设计,学生可以是个体参与或分组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分析揣摩客户要求,到逐渐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设计,仅给学生提供建议,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等。学生正是在完整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了设计的实际意义,体验到创意的艰辛和痛苦,以及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中悟出自己的感受。解决设计实践中各种困惑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才智、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设计实践,学生就能逐渐形成一定的设计思维,从而在各种空间的设计上也能举一反三。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必须经过自觉的培养和训练,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必须善于探究、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实现思维的飞跃。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思维篇6

当前研究室内设计景观形态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主人行为感受和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但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又不能一味地纵容人的欲望,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室内设计。人居环境学学它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了乡村、城镇等对象,它主要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聚居看做一个整体,对其研究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更好地为室内设计作指导,让人们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人居环境是指人力聚集生活的地方,它主要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科学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主要围绕着人类居住环境有关,他主要包含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学科体系,它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核心,它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对于人居环境而言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大系统:人类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各大系统的一个基础,它们是居住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基础,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矛盾和和谐共存的,这就需要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能够和平共处,需要人类能够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环境中的矛盾。

在人类聚集环境中,这几个系统是相互依存综合发展的,这几个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科学内涵。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建筑室、设计师、规划师等都会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进行组合,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无论在环境设计还是在室内设计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生态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几个学科都是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是研究的重点、范围、内容及所采用的手段有一定的区别。在室内设计方面要积极结合人居环境学,把室内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外部环境的相关思想相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人工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室内设计的环境质量,确保形成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室内设计方面可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仅以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方面来说,就可以以建筑、地景及室内规划三位一体,这对室内设计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观念的升华,当前的室内设计必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学是一个比较大的学科群,同时它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这种发展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借鉴了相邻学科的渗透和拓展,更好地解决室内设计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人居环境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学科,人居环境对建筑、环境和室内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它被视为整体性及整体的科学,最终目标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室内设计提供指导性的设计原则。同时对室内的景观设计方面,同样也具有很强的高瞻远瞩发展潜力。

二室内设计原则

室内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学科,但是它有着建筑、园林、美学及室内规划四个方面,室内设计主要对房屋内空间进行美化设计,可以说是塑造室内设计空间视觉形象为主题的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设计活动,它的美学系统主要是以美术专业为基础,同时结合建筑学的相关内容,对于设计概念主要得益于建筑空间设计总览全局的思维方式为主导,它是美学和建筑学的结合体,同时还有一些超前的理念。

人居环境学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是建立在环境学系统框架范围内,对于室内设计来说同样需要贯彻整体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室内设计与外部环境及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来,对于室内设计要积极考虑到室内的整体结构,同时还要积极考虑外部景观,让其能够和外部景观更好地结合。

(1)人性化原则

室内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只有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才是室内设计的基本追求,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居民的职业、年龄、工作习惯及基本的生理需求,同时还要了解当地的基本风俗习惯。当前很多室内设计者忽略了室外环境的这一重要因素,同时忽略了居民方便的基本原则,例如在室内设计的时候有的设计者故意把一些空间人为地隔开,虽然能够起到一些艺术效果,但是忽视了人们的方便原则,本来可以直接通过的空间故意设计成曲幽通景的效果,这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还有可能会破坏整体空间。一些室内设计在做工方面没有经过细致的考虑,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一些学者对人的行为与空间设计关系的研究表明,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一定的空间,主要有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运用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中,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区域划分设计,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兴趣爱好及不同文化群体,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设计社交和活动的需要,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在室内设计方面一定要考虑到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例如,一些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老年人在室内活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一些比较抒情的活动为主,例如一些谈心等活动,为了满足这类群体人的需求,应该设计一些小物件进行隔断,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主要是以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尺度和形式,人类居住的环境与人工环境应该紧密结合,同时还要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自然光线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创造空间氛围,满足室内的照明需求,减少了人工照明,起到环保的作用。通过自然光不仅能节能,还能增强室内的自然感。在室内设计的时候要突出生态可持续原则,强调建筑内部的自然观,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同时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痛风性,虽然现在空调设备比较先进,但空调技术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在室内设计的时候如果过多地依赖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这不仅违背了生态持续的基本原则,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室内设计时不提倡使用空调,空调所产生的恒温环境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且空调技术在解决了建筑恒温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诸如污染等其他的问题。要把阳光、空气、水、绿化等自然要素多引进室内设计上来。自然通风和自然光是当今生态设计普遍采用的一个比较成熟和比较廉价的技术措施。采用自然通风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传统空调制冷系统。自然通风既不消耗能源,又可以环保健康。

人作为自然生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不仅要有个人、家庭的活动,还有社会活动,这就需要室内设计中要积极引进自然要素。当前室内设计已不再是传统的理念,同时在设计的时候也不仅仅是设计师自己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专业工程师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个良好的生态室内设计必然是一个集成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密切配合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仅仅依靠单个工种很难完成任务。这就需要设计师要时刻关注生态问题,在生态中汲取生态、环境的营养,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来。

室内设计思维篇7

关键词:大数据;室内设计;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传感器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这一概念,即“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1]近些年来,用户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设计的美感,更需要理性对待设计本身。这要求设计师在大数据时代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传统设计思维以及设计方法将会被颠覆和改变,设计开始进入“用数据说话”的时代。

1大数据背景下室内设计发展现状

如今,随着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传感器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开启了我们崭新的生活方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师借助新型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将数据与设计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室内设计固有的思维模式。1.1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室内设计思维模式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为辅。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满足客户的物质精神需求。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设计师更加注重理性思维设计,通过挖掘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作出可信赖的市场预测。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啤酒与尿布”的故事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经典案例。沃尔玛公司正是通过分析顾客的购物篮中的商品集合,判断出顾客的购买行为。原来,当年轻父亲去超市购买尿布时,往往会为自己购买啤酒,沃尔玛对这一独特现象进行分析,于是将啤酒与尿布放在同一区域,提高了商品的销售收入。[2]这一商业空间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数据变成了有力量的工具和资源。1.2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发展。我国的室内设计表现大致可以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手绘表现,第二阶段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如CaD、3DStudiomax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表现,第三阶段是现今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营造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和实时的人机交互的设计表现。[3]早在20世纪初,计算机辅助设计就已经进入我国市场,他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手绘表现,它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以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相关规范为依据,根据室内的平立面及施工详图和三维模型,不断地进行设计及深化,把设计构思表达在图纸上来实现最终方案。这样做会限制设计师的思维发挥,也不利于客户的理解,设计师与客户之间总是存在思想上的偏差。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终端体感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其中,VR技术以及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建筑室内设计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VR技术是一个能够任意想象和开拓以及发展的空间,该空间不仅可以再次展现真实存在的空间环境,还能够使体验者感觉到创建虚拟世界的真实性。VR技术重点强调人的参与性,在室内互动设计要兼具艺术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等多重特征。对比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VR技术可以实现三维户型的动态表达,即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使虚拟场景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体会。在这一虚拟环境下,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观察和审视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仿佛身临其境,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的位置进行观察,从而可以让用户更加清楚地了解空间结构与装饰风格。(2)Bim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是在室内设计这个分支领域的应用也不容小觑。区别于传统的设计模式,Bim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突破了过去用不同软件分别完成不同任务设计的模式,解决施工资源浪费、设计图纸错漏、效果图失真等问题。设计师可以通过大量运用数字化参数设计软件来演算和调整早期的方案和想法,并在Bim模型的基础上,研讨形体的可行性方案。Bim是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师们可以在三维模式随意查看,并能准确地查看到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从而避免了施工中的浪费。[4]Bim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对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设计师来说,Bim技术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模式。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有效地传达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参数化设计使模型搭建更加高效,推进了室内设计模块化生产。

2大数据背景下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也演绎大未来。伴随着人机交互、计算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室内设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另外,室内设计数据的整合和优化共享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1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和智能处理技术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人类追求的目标。它将使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包括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多媒体、生物认证和机器翻译等技术。[5]无线传感装置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现代住房的安全度、舒适度。借助于物联网等方式,用户可以实现即使身在异地,依然可以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远程查询和调控。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为人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6]2.2室内设计数据的整合与优化共享。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海量信息数据,如何处理和优化这些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公共数据信息的优化共享可给室内设计行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价值,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将有关室内空间设计的数据进行筛选、优化以及整合,使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准确。因此,室内设计数据的整合与优化、共享对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方式和方法,VR技术和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给室内设计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何合理有效地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是未来室内设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马辉刘媛媛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峰.大数据时代高校教材出版模式变革[J].中国出版,2014(6):33-35.

[2]孙亭.基于云计算的微博推荐系统研究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蔡丽娟.虚拟现实与室内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9117-9118+9112.

[4]黄兆嘉.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1.

室内设计思维篇8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室内设计专业诞生的直接动因。在这之前的室内设计概念,始终是以依附于建筑内界面的装饰来实现其自身的美学价值。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使室内设计从单纯的界面装饰走向空间的设计,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是包括空间环境、室内装修、陈设装饰在内的建筑内部空间的综合设计系统,涵盖了功能与审美的全部内容,代表了现代世界的主流。

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与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辩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中国的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显示出了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特点。思维方式转化到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3.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陈设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一种灵魂的作用。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民族特色等。陈设艺术通过再现、点睛、提炼等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可延续的传统。如在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增加自然的意境;可通过红色的干辣椒或金黄的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麦穗、白色的芦花,还有手工蜡染的花布等等,巧妙点缀,匠心独运,就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或者在墙上挂上或画上一些图片,画前再配上一些与之协调的盆栽植物,虚实结合,会使人感到清新、舒畅、视野开阔,有走进自然的感觉。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的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室内设计思维篇9

论文摘要:随着的发展,室内设计成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密切相关的行业,且快速发展。目前,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设计功底、熟练的操作技术、工程技术和学知识、不断创新精神以及得体的表达与交流等能力。学术

学术

社会在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日增高,随之,室内设计这个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行业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

一、室内设计师需具备的素质

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工业革命前,艺术的知识技能是设计师才能的主要构成部分,工业革命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知识技能在设计师的才能休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它们就像设计师的左右手,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随着电脑技术的全面渗透,电脑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3Dmax、photoshop等已成为今天设计师手中最有效的设计工具,贯穿于设计思维与创作的整个过程。

1.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它包括手工造型(设计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制图和材料成型等)、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技术。其中,设计素描、色彩与速写不同于传统的绘画造型,再现不是它的最终目的。

设计素描:不能仅满足于画结构与搞分析,而可以“由具象到抽象”和“无中生有”,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创造出新的形象。

设计色彩:包括写实色彩和设计色彩,写实色彩有助于自然真实的造像,而设计色彩运用混色法、对比法、调和法等适应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视觉要求。

设计速写:除具有形体和色彩的记录与分析功能外,还可积累大量的图片素材。更重要的是草图式的速写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记录着设计的每一步进展,还是设计从初步构思到完整构思的必要“阶梯”。

构成造型:“三大构成”(平构、色构、立构)是设计造型的基础技能,为设计师提供设计造型手段和造型选择的机会,培养训练设计师在平面、色彩、立体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制图技能:工程制图与效果图,是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工程制图的三视图可将设计充分全面地表现出来,是设计师、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通用语言。效果图的绘制可将设计真实地展示给业主,给业主一个更直观、更逼真的感受。

材料成型(模型制作):通过成型操作训练,熟悉各种材料及机器的性能与加工流程,以此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立体造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材料美、技术美、功能美等新的感受能力。模型具有三维立体、直观可感的优越性,可供设计辅助、展览、实验等用途。

据用人单位介绍,大凡经过了大学阶段专业基础课训练的设计师,其设计思路更开阔,作品的形式感更强,对新思想、新观念更易接受,且取得了好的业绩。

2.电脑及辅助设备的运用

上世纪后十年,计算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快速地将平立面达到的最终效果,真实地展示给业主。此外,电脑辅助设计技术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种新的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将电脑上的创意设计快速准确的复制成三维固态实物,就像打印机打印图纸一样方便,随着Rpm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必定会成为广大设计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设计手段,计算机无疑成为设计师手中的“马良神笔”使设计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并不是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全部,设计者还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3.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

室内设计是一门集建筑结构、材料、电气系统、水暖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现代智能系统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许多相关技术科学的进步,才使室内设计得以完美地实现。一些装饰公司违反施工规范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都是因为室内装修中没有遵循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操作规范。可见,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是室内设计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必备素质。

4.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因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思维科学,特别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有一定的领悟和掌握。通过掌握创造思维的形式、特征、表现与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保持富有活力的艺术个性,走出一味拼凑和模仿的泥潭。

5.得体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设计师的思想和观点与业主多少都是有出入的,这种思维的差距要靠设计师得体的表达和适当的交流来解决。只有当设计师和业主的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时,一份室内设计方案才会完美实现。

在调查中,很多装饰公司都建议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一到两门礼仪或社交类的课程,以增强设计者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二、高职院校在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从与考察、课程试验、训练与竞赛、企业项目实践、设计与报告五个体系来设计教学,构建探析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及青年教师,到高层次的学校或相关设计行业进修、学习,以增强其专业能力。另外,还可诚聘、邀请国内外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

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由相关企业提供经费和实验场所,让学生和设计师以及工人一起工作,这既解决了实验场所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创造效益。学校与企业、厂家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又为厂家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整合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逐步扩大,未来社会对设计人员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将更加突出。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通过学科调整和建设,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导21世纪发展的优秀的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上册)[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室内设计思维篇10

一、概要设计思路

(一)拓展传统文明随着时展,人们常常注重偏快的日常节奏,喜欢采用现代设计方式。对于传统文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认知及体悟。若不去着手纠正这一偏差,后面的人就更难体悟出独有的传统文明,使设计缺失文化根基。室内设计被归类为艺术范畴,它紧密衔接着传统文明。现代设计之中,应融汇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增添文化内涵。

(二)凸显文明特性我们传统文化独有的根基很厚重,文化遗产丰富。最近几年,很多国家渐渐接纳了带有传统文明特性的这类要素。例如,服饰、古典建筑等。把传统文化细分出来的多样要素整合在室内设计之中,可以传承文明,凸显我国特色。

(三)设计独特居室现代设计起步偏晚,发展时间不长,接纳了过多的外来观念。为此,室内设计体现了明显的西化倾向,构成新的设计瓶颈。现代范畴内的这类设计更应注重融汇传统文化,打破惯用思维。唯有这样,才能增加多样的民族要素,创新室内设计,增添新颖感受,带来独有的视觉效应。

二、融汇文化要素

(一)接纳意念思维传统思路之中,家居应凸显浑然天成这样的总体指引。多样事物应能彼此融汇,显示辩证关系。例如,先秦儒家、典型特性的墨家思维,都应被涵盖在现代家居内。

(二)采用独特色彩融汇传统文明,采用传统色调予以表达。色彩紧密关系着内在感悟,影响情感变化。室内设计范畴内,调和多样的色调会凸显最佳效应。通常情形下,色调的调和适宜采用类比、色差对比方式。具体而言,近似色调彼此反差很小,依托对比才可辨别出彼此差异。与之对应,有着明晰差异的双重色彩应能彼此互补,例如红配绿,显示互补特性。运用传统色调,创设了独特温馨的总氛围。

三、解析应用路径

传统文化很厚重,它融汇着多样的内涵,拥有独特体悟。这类文化丰富,含有智慧结晶。文化传递下来的风俗及思维,包含独有的艺术特性,延展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之中,多重思想彼此融汇,彼此借鉴吸纳,带来了个性凸显的家居文明,助推设计进展。

(一)设计中的禅宗思想文化变迁之中,禅宗整合了古典文化,形成佛教学派。禅宗思想拓展了原有的儒家思想,效仿道家独有的自然韵味,形成独特文明。禅宗思想中,依托直观体悟来发觉深层级的自由思维,倡导深谋远虑。这类思想含有厚重的自由意蕴,达到最高意境,远离世俗困扰。从禅宗视角看,缩减某一事物框架内的各类规定,能够拓展原有的想象余地,采用以少胜多。唯有如此,才能体悟出更广范畴的思维空间,增添审美印象。我国佛教整合了独有的这类审美,注重审美内涵,影响着常规状态下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适宜采纳这一简约思想,倡导沉静之美。设计居室时,若依照这一思想的指引,则可增添近似自然的原初色泽,增添白色空间。筛选家具时,也应力求简洁,讲求洁净。这种禅宗韵味,塑造出来的居室含有很优雅的、很质朴的幽深韵味,创造出悠闲的氛围。

(二)儒家中心思想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为孔孟思想,涵盖了中庸这一根本思想:处理任何事物,都应讲求中正,适中就是最佳;凸显天人合一,整合了和谐思维、统一价值认知,讲求彼此和谐。这类思想被折射在设计之中,就是力求适当,添加适宜装饰,不去过分装饰。略去了添加的冗余装饰,显得居室优雅,很容易吸引人们。室内室外应能彼此融汇,建构和谐联系,融汇自然环境。例如,传统架构下的四合院、园林布设的楼阁及亭台,都折射出天人合一这一独特的古典内涵,蕴藏深远情趣。

(三)道家自然思想道家融汇了独有的精髓文明,强调彼此互通、彼此依存共生,达到一致和谐。道家独有的魅力,让它渗透在各种领域,例如美学、文学及其他艺术领域,室内设计也带有它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