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25:26

可持续发展篇1

译/崔征

abstract

Sustainabilityreporting--thatis,thepublicdisclosureofanorganization’seconomic,environmentalandsocialperformance--isfastbecomingstandardpracticeintheworld’sleadingorganizationsandisaddingvalueforinternalmanagementandexternalrelations.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s(GRi)ReportingGuidelineshavebecometheglobaldefactostandardinreporting.asmanyChinesecompaniesbegintoengageinreportingandexperienceitsbenefitsSeanGilbert(technicalDirector,GRi)exploresthecurrentlandscapeofsustainabilityreportinganditsemergenceintheChinesecontext.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指一个组织向公众披露它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上的领袖企业和组织的标准实践,它有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内部管理和改善外部关系。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越来越为世界上的报告组织所认可,而成为全球通行的报告标准。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报告,并体会到报告的好处,来自GRi的技术总监SeanGilbert在本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和在中国发展的情况。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出现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norskHydro公司和polaroid公司成为最早环境报告的企业。在当时,它们此举非常不寻常,因为当时的企业一般是不会向社会公开它们的环境表现的。由于这一举措,这些公司成为了创新与利益相关方关系的先锋,同时也为就公司的表现开展对话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超越传统财务报告的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些简单的开始,可持续发展报告逐渐发展成为组织面对挑战和迎接机遇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些挑战和机遇来源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发展。企业和其他组织有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公司交流其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监督和管理公司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一种途径。

如果可持续发展报告(也可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基于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全球适用的业绩表现指标,那么报告就将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就可以达到同财务报告一样的品质和可用性水平。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且使得可持续发展报告如同财务报告那样定期并具有可比性。GRi通过一个全球的、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框架,使得来自商业界、投资界、公民社会、工会组织和世界上具有不同背景的其他专家共同探讨对报告的期望成为可能。今天,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事实上的编制标准。

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不再只是崇高的道德理想,它已经迅速成为了世界上那些领军企业的实际行动。不是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部门,世界上的各种行业都广泛地采取了报告的形式,例如各重工业部门(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基础实施建设),服务行业例如金融、电信,公共部门,以及中小型企业(Smes)。仅2006年,世界范围内就了约2000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一半来自欧洲,20%来自亚洲,15%来自北美。在2006年报告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数据来源于)。

为什么要报告

为什么公司会报告呢?简单的说,就是有人要求它们,报告可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并且报告可以带来的内部利益已经被证明。

最早驱使报告的一个原因是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更和谐的关系。最早的一些公司,例如壳牌,认为公开的交流可以增进与利益相关方的信任,这将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麻烦。

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同等的重要,另一个报告的强大驱动来自于日益壮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并且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成为商界和政界环境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michaelporter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应予优先发展的重点。”

来自于环境、社会的压力。近几年来,规则的要求、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原材料的成本,例如石油、矿石,都在经历着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必将会带来企业竞争环境和形式的改变。这种情况已经日益在汽车行业中显现,新技术的转变,例如燃料电池和混合发动机已经根本改变了这个行业的结构,从而在创造新的行业领导者。

投资者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和社会趋势的重要性,越来越对公司的透明度提出要求。投资者希望更好的了解公司对于应对这些即将来临的风险和机遇所做出的准备。表明了投资者兴趣的一个清楚的信号是,责任投资原则倡议的发起,这项倡议已经被掌握着8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所签署。这些金融机构包括CalpeRS,也有泰国政府养老金基金。这些原则表明签名者将“寻求那些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有适当表现的实体进行投资”。

同等重要的是,证券交易所,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深圳证券解交易所已经了一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引,包含了对公司披露哪些信息的期望。

同样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成为许多企业获得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行业,例如服装、制鞋、电子等,环境和社会表现已经成为获得商业合作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来自于它们外部供应链的监督。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也通过绿色采购项目和其他一些项目,来奖励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的供应商。这激励了企业报告,因为报告成为企业通过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表现出竞争优势的一个机会。

这些不同的驱动力量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同时出现,因此导致报告应该具有一个共同的、全球的框架。资本的流动、生产和消费价值链的延伸,使得企业不再仅依附于一个单一的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在地区执行,但是问题是全球性的。因此,一个共同的框架可以使组织和个人超越国界来解决问题。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是为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指南框架的核心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目前已经分第三代版本,简称G3)。指南提供了一系列报告的原则和披露指标,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组织的大小、所处的行业或地点。为了满足一些特殊行业部门的独特需要,也欢迎组织能够使用相关的《部门补充》。指南和报告框架可以普遍适用,是一个免费和公开的工具,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1000家组织自愿使用它作为其报告的基础。GRi被视为报告标准的权威机构,长期得到了政治上的支持,例如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wSSD)和在2007年八国(G8)峰会宣言中有所提及。

报告的益处

组织从多年报告的实践中,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的益处。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特殊的益处与它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行业以及其从事的业务相联系的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总的说来,它们获得的改进包括:内部管理;外部关系;市场地位/品牌和声誉的提升;可持续性效果。

对于许多第一次报告的组织,准备编制报告的过程对于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关系非常有益处。编制一份报告要求组织必须要回顾审查自身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确定是否这些问题是重要的问题,组织是否针对此问题采取了行动。从这方面来讲,许多组织认为G3版本指南是组织理解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期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指引。同时也帮助了企业去了解有关报告质量的全球标准。

回顾审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过程,经常会使得组织内众多交叉的部门参与进来,从而有助于企业形成共同的愿景。这将导致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更加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设立更加有活力的系统以监督和测量业绩表现。一旦开始,报告将会提供一个日常的、有益的监测业绩表现的工具,从而确保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更高关注。

除了对内部的益处,报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将帮助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非常广泛,包括社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员工、投资者,等等。尽管这些团体有不同的优先关注点,他们都对公司如何为他们创造价值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分享公司的业绩表现,包括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组织就能够向所有的外部相关方表达,其致力于与其他相关方共同合作以实现最佳实践的承诺。对于很多行业,这些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许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需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报告的还有助于组织提升其市场地位,一个具有良好企业社会责任声誉的组织,将吸引更高素质的员工,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并更容易进入新兴市场。这些同时也有助于品牌价值和品牌美誉度的的提升。

可持续性效果,是指组织对社会、环境和经济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这是报告的一个重要的益处。一个商业行为无论对于今天还是明天,内部还是外部,都会产生影响。通过监督和测量一个企业对这些方面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得企业对现在或者将来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报告在中国

近年来,中国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和组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了一项重要的目标。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将有助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报告也是中国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系列方式中的一个综合方法。大约25[w6]家中国企业已经了报告,涉及到它们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方方面面。2006年,有18份报告,在2007年的上半年,已经有13份报告,这些充分显示了中国对此领域的兴趣与日俱增(数据来自)。

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因为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新型增长模式中应该承担的新角色。为了完成这些使命,企业需要新的手段来了解社会的期望,并将这些整合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过程中。

为了最大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潜在价值,我们需要持续地为提高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做出努力。来自中国企业的报告表现出了在内容、细节和长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并不令人惊讶,当然这也反映出这些组织的差异。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建立可信的监督管理体系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

不管这些差异是怎样的,也不考虑组织以往的经验,公司能够从以下4个基本的目标出发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确保报告应集中于那些与公司战略重要相关和对外部利益相关方最重要的议题上。利益相关方更希望报告内容聚焦于实质性问题,而不是装载过多的客观和非实质性的信息。

第二,报告的业绩是平衡的,即包括好的信息和坏的信息。没有组织是完美的。仅仅报告好的正面的成绩,将会限制企业的可信度,从而无法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关系。许多的利益相关方在相信好的信息之前,需要了解坏的信息。

第三,展示结果。承诺的政策和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的外部利益相关方希望了解组织到底带来了什么结果,报告的叙述需要以被广泛接受的业绩指标来支撑,从而清晰地展示出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财政预算多维博弈

abstrac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importantstrategy,hasbecamethebasicstatepoliciesinthecountrieswhichinordertogetthedominantpositioninthefuturemoreprofoundglobalizationtideallovertheworld.thispaperappliesmultidimensionalgametheoryfromtheperspectiveofthefinancialbudgetandgivesthestrategyvectornashequilibrium,soastoprovidereferenceandguidanceforChina’ssustainabledevelopmentpolicy.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FinancialBudgetmultidimensionalGame

1.引言

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在全球范围内掀开了人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一种新的思想,确立了人类共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途径[1]。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积极有效地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得到加强,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截至目前为止,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1部,环境保护法律6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3部,防灾减灾法律3部[2]。国务院制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方面的行政规章100余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给与了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持。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面临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却面临内在和外在严峻形势:人口问题依然严重,人口众多,但人口素质却在不断下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国外的优越条件造成人才的外流;资源相对短缺,分布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合理造成浪费,国外对中国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封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欧美国家以此为借口,让中国为全球变暖等问题负责,以此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等。虽然各国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和合作者,但从国家利益出发,为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保持长久竞争力,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低变成了展现综合实力,展开竞争的舞台。

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并且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3]:人口众多是造成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压力重的重要原因;资源掠夺性开采又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环境问题会反过来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施加影响;经济的发展程度受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这三个方面。由多维博弈的理论知,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个领域同时进行博弈,只有把多个领域内的策略联合考虑才能使得在均衡条件下的总效用最大化。本文从财政预算的角度,应用多维博弈理论,给出了两个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领域内进行博弈的均衡策略向量,其基本结论可以为中国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订相应的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解释与行动指南。

2.基本模型

2.1基本假设。设Di4=pi×Ri×eni×ei表示第i(i=1,2)个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这四个领域的四维策略空间,其中pi,Ri,eni,ei分别表示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领域内的策略空间;Di=Di[(p1,r1,en1,e1),(p2,r2,en2,e2)]表示第i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效用函数,其中,(p1,r1,en1,e1)∈D1,(p2,r2,en2,e2)∈D2,并假设Di/pi>0,Di/ri>0,Di/eni>0,Di/ei>0,Di/p3-i<0,Di/r3-i<0,Di/en3-i<0,Di/e3-i<0。如果两国在各领域内所选择的策略是该领域内的资金投入量,那么应满足约束pi+ri+eni+ei≤mi,mi表示第i个国家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财政总预算。

假设两国在这四个领域内博弈是完全信息静态的四维博弈,那么其多维nash均衡是在上述财政预算约束条件下,使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效用函数Di=Di[(p1,r1,en1,e1),(p2,r2,en2,e2)]最大化的四维策略向量解,即

Di[(pi,ri,eni,ei)*,(p3-i,r3-i,en3-i,e3-i)*]≥Di[(pi,ri,eni,ei),(p3-i,r3-i,en3-i,e3-i)*]

其中任意(pi,ri,eni,ei)∈D4i;i=1,2,则四维nash均衡为{(p1,r1,en1,e1)*,(p2,r2,en2,e2)*}。(p1,r1,en1,e1)*和(p2,r2,en2,e2)*分别表示国家1和2在均衡条件下在各领域的最佳投入量。

我们假设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效用函数为如下的生产函数形式

Di=[(pi,ri,eni,ei),(p3-i,r3-i,en3-i,ei)]=(ai+pi1+p3-i)α(bi+ri1+r3-i)β(ci+eni1+en3-i)ω(di+ei1+e3-i)δ(1)

其中:i=1,2;α+β+ω+δ=1,α,β,ω,δ分别表示在人口上、资源上、环境上和经济上投入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效用函数的弹性系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弹性系数的值会有不同,即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率随时间发生变化。ai,bi,ci,di可理解为第i个国家分别在四个领域内的本阶段以前投入量在相应领域内形成的基础[4]。

2.2博弈均衡向量求解。

由式(1),对效用函数Di取对数,得到

lnDi=αln(ai+pi1+p3-i)+βln(bi+ri1+r3-i)+ωln(ci+eni1+en3-i)+δln(di+ei1+e3-i)(i=1,2)(2)

因为对数函数y=lnx是严格递增函数,所以反函数存在。我们设Ui=lnDi是严格递增的,则(2)化为

Ui=αln(ai+pi1+p3-i)+βln(bi+ri1+r3-i)+ωln(ci+eni1+en3-i)+δln(di+ei1+e3-i);i=1,2(3)

在约束pi+ri+eni+ei≤mi条件下,求使得(3)的U1和U2最大化的均衡解{(p1,r1,en1,e1)*,(p2,r2,en2,e2)*}。又因为Di=eUi是严格递增函数,所以最优策略向量组合{(p1,r1,en1,e1)*,(p2,r2,en2,e2)*}也使得Di达到最大化。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i=Ui-λ(mi-pi-ri-eni-ei)(i=1,2)然后利用最优化一阶条件(Li/pi,Li/ri,Li/eni,Li/ei)t=0,Li/λ=0,可求得两国各自最优策略向量反应形式分别为

其中,Ⅰ表示单位矩阵,将均衡策略向量组合(8),(9)代入(1)式,就可得到两个国家各自最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效用函数[5]。如果知道两国在可持续发展所投入的总预算m1和m2以及参数α,β,ω,δ,a1,b1,c1,d1,a2,b2,c2,d2的值,由(8)式和(9)式就可得出两国在四维nash均衡条件下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领域内具体的最优投入量。

2.3算例分析。假设现时期,α=0.2,β=0.3,ω=0.2,δ=0.3,两个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领域内的现有基础和本时期投入到这四个方面的财政总预算(单位:百亿美元)分别为

a1=6,b1=5,c1=7,d1=8,m1=20;a2=5,b2=4,c2=6,d2=7,m2=22,将这些参数代入(8)式和(9)式,可得到两个国家在均衡下的最优投入策略向量分别为

(p1,r1,en1,e1)*t=(4.05,8.03,3.32,4.60)t

(p2,r2,en2,e2)*t=(4.46,8.43,3.78,5.32)t

将上述均衡策略向量代入(1)式,得到两国在博弈状态下各自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大效用值分别是D1=e1.970,D2=e1.841。

3.结论与建议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要议题,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谁便会在现在和未来国与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各国都在这个领域展开了角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成为各国展示其综合国力强弱的舞台。

由本文的基本结论知道,一个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和他国展开竞争,即同时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多个领域同时展开博弈的时候,策略的制定不但要考虑多个参与国在同一领域内政策的相互影响,而且还要考虑不同领域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6]。因此运用多维博弈的思想,参与国必须把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所有领域内的策略联合考虑,才能在均衡条件下使本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效用最大化,这时采取的策略才是最优策略。

因此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世界上其它国家政策的影响,在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实际情况下,笔者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深刻总结中国近20年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和教训,在制定发展政策时,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维一体,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2)遵循“改革、发展、稳定”兼顾的原则,设计“自然、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国家战略体系,深刻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涉及的多方面,多层面战略子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3)紧追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与深度,借鉴成功经验,引进先进技术(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等),吸引高水平人才来工作,立足国情,逐步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4)加强其他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的研究。中国要加快自身发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发展的多个层面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竞争,如:全球自然资源的争夺,特别是石油资源的争夺;全球环境治理所承担的义务,如Co2减排量,减排量的多少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产生影响。所以相应外交政策的制定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统筹考虑。

参考文献

[1]黄晶、周海林.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环境,2000,(4):4~8

[2]黄晶、周海林.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展及其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16~19

[3]邓楠理事长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上的致辞[Z].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1~2

[4]谭德庆.多维博弈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5~49

可持续发展篇3

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需求则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稀缺性,使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供给的重任。人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并存的关系。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比例问题,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资源的生产能力。

资源的稀缺存在于一切时代与社会,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漫长的年代里,中国曾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国是农业古国,而农业资源包括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土地与劳动力是其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先秦时,地广人稀,广袤的土地生产资源缺乏相应的生产者与之结合,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主体,劳动力是生产力构成因素和生产关系体现者,从人类迈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人口经济关系在古代文献中便得到论述。最早可见于《易》、《诗》中。《易》的卦辞主张人口增加,《诗经·国风》许多篇章直接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把人口和土地看得同等重要。希望人口增殖的思想与当时农业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

农业生产中,土地与劳动缺一不可。墨翟被看作第一位系统分析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明确主张“富国、众民”。他把土地、人口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考察,已注意到土地与人口比例问题,提到“率万家而城方三里”,不管这种比例是否失真,在诸位将相皆以据守城池,调遣众民为荣的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商鞅提出,“民过地,地过民”都不好,并以韩赵两国为例证明,认为地广民众未必富强,地狭民寡未必贫弱,问题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人口与土地的效力,这是当代集约经济思想的雏形;他还开始人口统计,以正确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管仲提出单纯增加人口和土地未必富强,人口与土地必须在量上对应,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这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很有意义的,他还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反对过度修建房屋挤占土地。

荀子在前人基础上指出要以土地资源现有量来增加人口,估量人力发展生产,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他未结合生产方式考察,但他的量地立国,计利富民,收支相抵的思想对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仍有巨大意义。韩非认为,争与不争,关键在于财富多少,不是绝对量,而是与人口相比的相对量多少。他断言人口是成倍增长的,比马尔萨斯早2000多年考察人口与财富比例,在世界人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先秦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土地及资源的稀缺性未明显体现出来。以后历代统治者,尤其是王朝建立之初,大多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加上税赋形式的集中和简化,农业的进步,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扩展。有学者推测,明朝万历年间,人口已逾亿。到清前中期,开垦区域已向西部丘陵山地推进。农业社会造就了庞大的人口,而人作为生产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作为消费者的消费又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清代洪亮吉的《治平篇》,在人口问题上论述广泛,分析具体,是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峰,他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论述人口与物价、就业、社会秩序的关系,提及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今天看来仍是科学的。

历史上进步人士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精辟见解,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一点:人口数量的增大,对资源利用不能超过资源开发与更新速度,否则,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正是古代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经济与生态,荣则共荣,枯则共枯,必须把发展理解为人与自然及之社会之间的持续与协调、平等互动的统一过程,决非经济的孤军奋战。

(二)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仰韶文化开始,经历农业技术进步的龙山文化时期,到夏代初,这里的农业已有了3000年历程。当时实行大面积的“刀耕火种”,《管子·揆度》中讲道:“黄帝之王,……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萌生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是不自觉的,甚至迷信的。人们曾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诗经》中有“是飨是宜,降福既多”①的说法,《国语》中又指出,九洲山川河湖,生产物质资源,所以要保护和祭祀。

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涵义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漫长的演进,人们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发展为自觉的清晰的阶段。到东周时,其目的已相当明确。它承认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的不可否认性,但主张合理而有计划地应用。春秋时已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②,避免生态资源发生代际供求矛盾;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礼记·月令》中更有气候、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孟春,草木萌动之时,“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

先秦这种永续发展的思想,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秦汉时,理论上已达到较高境界。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安邀集宾客合写的《淮南子》,对先秦环保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其中,《主术训》中有一段话,集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这样才会出现草木繁华,物种繁多,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贾思勰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出:“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也反映了这种思想。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历史证明,经济发展往往付出沉重代价,即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客观地说,某种意义上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寻找平衡,而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因为生态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历史上惨痛的教训数不胜数。《水经注》中记载越王勾践的采伐,“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不久,又“使楼船率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如果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况且他的行为对于当时森林资源丰富的时代讲,危害性尚可忽略,那么,历代大兴土木,毁林建都,造成荒漠化、沙化和植被退化,日积月累,造成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原始森林全面缩减,则是毁灭性的。尤其元建都大都,大肆砍伐原始森林,有人在诗中愤怒地写道:“滦人毁巨松,童山八百里”。这同时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许多河道曾有的舟楫如云,千帆竞发的局面已成如烟往事。加之长期列国纷争,伐木立寨,甚至毁林灭敌,无休止的破坏欠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债务。人是自然最大的受益者,也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对此,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指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清代散文家梅曾亮分析指出,开垦山地造成水土流失殃及平地山田。但这些宝贵思想多在血与火中沦陷,对环境的掠夺却日积月累,成为今天许多地区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的历史根源。

恩格斯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③”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尽管历代都不免有破坏现象,但与西方从雅典时代开始,就走上的征服万物与自然之路有本质区别。在中国,从庄子“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并成为一支重要的思想流派。

(三)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外部负效应。经济活动波及经济体之外时,也即产生了外部效应。而我们讲的外部负效应从本质上讲,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意识的限制下,中国古代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主要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历朝历代为了解决外部负效应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和和尝试,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决外部负效应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法治和财政税收,使造成外部不经济者承担社会成本。这里的税收,中国古代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征收山泽园林税(类似于现在的资源税)。征收山泽园林税(不同朝代称法不同),其目的固然是扩大财政收入,但客观上对抑制外部负效应起了积极作用。

获取资源,本身必须付出成本。许多资源,其成本和价格很难确定。如优美的环境,繁华的城市生活,都是一种资源,但由于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只能用另一种方法计量其价格,就是为得到这种资源必须支出的费用。如体力、财力的支出,迁居费用,获取户籍的费用,对中国古代居民而言,为得到资源,有时还得买通官府,打通环节,并承担种种税收。据《周礼》载,西周时便有了山泽税的征收,以后又有了矿税、盐税等诸多种类。同时,也加强了法律的完善和实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与《汉谟拉比法典》有相似的内容。《韩非子》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西周《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坏井,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伐崇令》是我国较早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商鞅在秦国实行法治,也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反映了依法保障持续发展的思想,“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及雍提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类似的规定是很多的,因此过度开采和利用资源,有时也要承担受罚、被刑、伦理道德谴责的风险,要付出巨大的甚至生命的代价,有助于降低外部负效应。

遗憾的是,古代官府开征的山泽园林税范围较窄。许多资源虽为国有,但使用权下放民间时,界定并不明晰。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外部影响。加之执行时官吏的扭曲、破坏,往往造成民不聊生,适得其反。法律的执行,又受到王朝更替的限制。生态环境在“禁”与“弛禁”中不断受到掠夺,而且官府在力图使外部不经济减弱时,如果不从自身做起,并持续下去,则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历史上不断发生“蜀山兀,阿房出”之类事件,有关的政策也未能有效实施。历史的教训对当代中国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途径之二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而民众保护意识又不强的资源加强国家的垄断。民间分散的开采,不仅造成资源使用的低效率,而且极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自然资源大都为国家所有,管仲时代之前便有了此类规定。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实行官榷法,规定以元符、绍圣时的矿课为额由百姓购买(扑买),然后,申卖于官,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

这种管制,曾不断有人反对。唐代的经济思想家陆贽认为,“三代立制,山泽不禁,天地材利,与人共之”④。反对官府垄断山泽之利,让人们自由经营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上面论及的资源则不适用。再如金银等贵金属,如果放任民营,大量卷入市场,必然冲击社会秩序,造成金融体系紊乱;放松盐铁等大宗产品的管制,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因而,对这种资源,必须加强政府控制。

3、途径之三是加强行政管理,设立相应机构,兴修水利,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的生态效应。

据《史记》和《尚书》记载,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周礼》中规定大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管仲在总结前代帝王处置山林川泽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这些机构与官员是法律政策予以实施的载体,唐代河西走廊所以出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⑤的盛世局面,正是这些思想的验证。

水是农业的生命,合理运用自然规律。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⑥,战胜和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难得的是,古人也意识到兴修水利带来的负效应。因为难以考虑环境制约,许多内陆河流越来越细,流量越来越少,干旱风沙肆虐。据《五凉全志》记载,“移丘开荒者,浴河棋布,至使河水日细,泽梁日涸,土地泽饶,变成往事”。然而,人类已经历了多次从大乱到大治而后有大乱的循环,很多有实际意义的治理思想未及实施便在荒原饿殍中湮没,古人又花大力热衷于土地兼并,终于将成倍增长的生态赤字留给了后人。

4、途径之四是建立可持续性环境伦理道德观,而这必将是个漫长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天地自然看作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一直信守“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奴隶社会时便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以及“草木畴生,禽兽群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此类思想,前文已有例证,不再赘述。

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迄今,生态环境退化浪潮汹涌,就是因为几乎大部分人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这种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核心就是尊重自然,把人类真正融入自然之中,把享受自然和生活的权力平等地分给当代人与后代人。

“请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建立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也建立在淳朴的民风之上。吴国盛在《现代化的忧思》中讲道:“一切保护环境的主张,浅层的依据是保护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与延续,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层的依据则来自对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理解。”然而,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一种商品一旦发现其使用价值,人们往往蜂拥而上,时至今日,对自然的掠夺已形成巨大惯性,屡刹不止。玛雅文明的覆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坍塌,都是生态破坏的牺牲品。回顾我们世代演绎着的“天人合一”的持续发展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构筑未来,也许严峻的现实正慢慢唤醒了人类的良知,但是,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中国古代拥有辉煌的经济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愿望与积极追求。当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这种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以为当代提供有力的借鉴。

可持续发展篇4

1.1基本概况

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均属淮河水系的山谷型水库,两库形成梯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两库常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7.9亿立方米(其中佛子岭水库为4.83亿立方米,磨子潭水库为3.07亿立方米),两库共有来水面积18.4万公顷。

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4年,可养面积1200hm2,1956年投放鱼种,1957年捕捞成鱼;磨子潭水库始建于1958年,可养面积466.7hm2,1960年投放鱼种,1961年捕捞成鱼,渔业利用50余年。由于两库地理位置同处于一个山区,同处一个类型的地带,所以水库的生态和理化因子基本相同,其气温、水温、溶解氧、各饲料生物含量和各营养盐类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水库渔产量有过高产的记录,也经历过低产的波动。

1.2渔业发展现状

两大水库的渔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库初期10年,由于大量的投放和捕捞,渔产量逐年上升。第二阶段为第二个10年。由于放养品种、规格的不适应,敌害种群的危害和防逃设备的不完善,致使产量下滑入低谷。第三阶段为第三个10年。针对上述出现的矛盾,不断完善苗种体系,完善拦鱼防逃设施,调整放养结构和积极发展网箱养鱼,使两水库渔业产量逐步恢复。1986年,佛子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达327.5t,均产达273kg/hm2;1987年磨子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的最高产量,达到140t,均产达300kg/hm2。第四个阶段为近20年。由于水面的全面放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原有的水上派出所不存在,渔政管理因缺乏人员、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山区、库区、贫困地区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原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营渔场因而处于破产倒闭状态。因此,水面处于抛荒状态,无人投入,只有索取。目前,两库库区群众和渔场职工仅靠养殖网箱和捕捞少量存鱼和库里的野杂鱼来维持生产、生活。尽管如此,在水库的合理放养、合理捕捞、防逃技术、控制敌害鱼类种群、发展网箱养鱼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大体可归纳为:①投放适应水库生长的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完善苗种生产体系,保证和满足水库鱼种投放的需要,并不断改善放养结构;②密切注意水库鱼类种群的变化,行之有效地控制敌害种群的发展和危害,使人工放养的种群始终占据优势,危害种群控制在最低限度;③两库都有防洪的任务。因此,完善拦鱼措施,做好防逃工作是水库渔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④拟定合理的捕捞强度,充分利用水体和鱼类最佳生长期,不间断地做好自然经济鱼类的增殖和保护工作。

2可持续性发展探讨

2.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库渔业生产机制

应本着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变只向水库索取、不向水库投入的原则,改变一家投入多家索取、不断产生利益矛盾的状况,既要能统又要能调。

2.2两库渔业发展潜力

2.2.1市场需求潜力大。我县目前人均占有水产品量不到10kg,远低于全省25kg、全国34.6kg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因此,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优质水产品仍然会长期畅销市场。

2.2.2可供开发利用的水面大。两库可养殖水面1666.7hm2,可用来进行天然投放、库湾养鱼和网箱养鱼。如果按天然鱼产量300kg/hm2计算,两水库每年的天然生产力至少在500t以上。

2.2.3引进和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水库开发的新课题。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开发大水面一项新的工作,是提高水库生产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利用水库的自然优势,适当在水库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也是走高效渔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如佛子岭水库利用网箱养殖鳜鱼和斑点叉尾鮰,利用流出的库水开展鳗鱼养殖,每年可产优质鱼700t,产值近5000万元。

2.3两水库渔业发展对策

2.3.1切实保护两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目前,水库两边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两库上游无任何工业污染,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我省当前少量存有的无污染养殖区域。因此,必须保护好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水域不受污染。一要在制定其他发展规划或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大事来研究;二要禁止在水库上游兴建工业厂矿,保护清洁水源,同时也要防止渔类自身污染,如网箱养鱼密度不可过大;三要强化渔政管理,严禁毒、炸、电等违法行为,对特种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场、索饵场,应建立水域生态自然保护区。

2.3.2合理放养主导品种。青、草、连、鳙、鲤、鲫、鳊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也是两库养殖的主要鱼类,在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镇,这些品种与目前的消费水平相适应,而且还有相当的消费时效,消费既不会过剩,也不会过时。在对大型水库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应以这些鱼类的养殖为主,同时坚持不懈地做好鲤、鲫、鳊等优质鱼种的自然增殖与保护工作,使水库生物饵料得到充分利用。

2.3.3调整渔业经营模式,合理开发水体资源。当前,水产界面临着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一要实现从追求单一产品(鱼)到复合产品的转变;二要实现从追求量的增加到追求质和量的统一;三要实现从只追求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统一。在产品的开发方面,要努力适应生态条件的要求,从单一层次、单一产品的经济方式转向多层次、多方位、复合产品的开发。在养殖生产方面,要遵循清洁生产的原则,实行生态养殖,提供绿色产品。在经营方式上,要改变单一的养殖模式,推行水面多种形式经营,包括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实现水面商品化,充分利用水体的交通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观光,休闲、游钓业。

2.3.4加大科技投入。大水面的开发,不是简单的投放和管理,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科学的决策管理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这就要求水产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和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同时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普及养殖新技术,依靠科技来提高开发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字:住宅设计

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旧世纪己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新世纪的特征是政治、经济、社会的积极改革,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高度活跃,伴之而起的信息化和科技化对人类社会生产和居住生活也将引起极大的变化,并将刺激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评古论今,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住宅的发展有着欣欣向荣的明天。

一.住宅的发展

人类的住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人类诞生初期的巢居、穴居,到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部落,从奴隶社会城的出现到封建社会城市的大量涌现和飞速发展,伴随着里坊制的产生、发展、兴盛、桎梏,人类住宅的质量、规模、材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不得意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艺的创新。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近代中国的住宅发展缓慢、滞后,但殖民者的入侵仍然带来了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随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住宅的发展几乎停滞。

建国以后,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城市不断扩大,大量的成片住宅出现,已基本形成了现代住宅小区的雏形,但那时的住宅仅仅能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并没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且建筑以平房为主,容积率低,环境较差,缺少人为布置的景观。改革开放后,由于建筑产业的发展,施工工艺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层数不高的楼房开始大量涌现,其中以企业、单位集中建房为主,这时的住宅区也称为单位家属区。但住宅区规划、房型设计等都不完善,且人均居住面积较小。进入90年代,住宅商业化的提出和房产改革的深化,使“商品房”成了时下流行的名词。开发商们闻风而动,异军突起,房产热越演越烈。进入新的世纪,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使得很多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产大军更是如鱼得水,不断炒作,使房屋价格一路飚升,房地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住宅小区。

二.现代住宅小区

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大致如下:1.开发商的资本运作、土地及前期工作;开发商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并通过种种手段购买到土地。2.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在获得土地后首先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宣传工作,在施工开始的同时进行发售工作,边建边买,充分利用业主的资金。3.后期工作;在施工结束后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后期的物业管理工作,维持小区的正常的运行。由于资金等原因,一般较大的小区要进行分期开发,也就是重复上面的三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本身已经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人性化”已经成为一种理念,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正是秉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设计建造的住宅小区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1.科学的规划布局;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建高层,在人少地多的地方建多层及别墅,小区内用地功能分区明确。2.时尚的房型;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要求,尽量把卧室、客厅布置在南面,餐厅、厨房、卫生间布置在北面,阳台与客厅相连,进入阳台不需穿越卧室,住宅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分离。3.大面积的绿化;建立居住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宅旁绿地,道路绿地等,营造优美的环境,改善小区的生态气候。4.别致的景观;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特色鲜明的环境小品,恰倒好处的水体造景,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5.完善的配套设施;超市、饭馆、银行等商业设施,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医疗,社区活动中心,物业管理等一应俱全,同时还拥有分类供水,雨污分流,宽带接入等。6.先进的管理;进出口及主要路段设监控器,对讲防盗门,提高了安全性,水电气划卡交费提供了便捷性,物业管理透明及业主大会体现了民主性。

三.未来住宅小区

展望未来,住宅小区仍是主要居住方式,住宅小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对自然资源要尽可能去爱惜。可持续发展已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小区的发展也应该符合这一目标。目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小区开发时大量采用人工造景,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使不可再生能源濒临枯竭的危机。未来住宅小区的建设应提倡节约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要求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应用。对不可再生的能源要注意有效利用和减少浪费,如:在进行供热和制冷过程中应配置合理的制冷、热源系统和结构构造,以降低能源消耗;在进行供水时,采取节水的设备与配件,或将污水经处理后做为浇灌、绿化、洗车和冲刷便器等用途,使小区能源的利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此外,还应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建材,以减少小区的空气污染、放射污染,最终对地球、对人、对环境生态达到无害化的效果。

2.绿色生态

绿色生态要求对自然状态的原形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小区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价值。未来小区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地物,以及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使居住者能尽情享受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3.智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住宅建筑的建设水平,而且提高了住区的功能质量,也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智能技术的住宅区应装备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与信息网络等系统。安全防范措施的智能技术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及闭路电视监控、可视防盗门控制、住户报警等,通过综合科技手段,达到安全文明的效果。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水电气热等表具远程抄收计量、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车辆出入和停车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物业计算机管理等,使小区实现智能化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主要为实现上述功能进行科学合理布线,如采用电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或高速宽带数据接入网,并能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求医、教育、购物以至办公和指导工作等,总之,智能技术的住区将与信息时代同步前进,让人们感受到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但同时也应注意与城市的信息设施水平、小区开发的经济性相接轨,达到实用、先进、经济的综合效益。

4.环境均好

环境均好性是提高商品化住宅区的特征,未来的住宅小区要求尽可能使各家都能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要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对于住区内的清澈的水景、层叠的树景、秀丽的山景等在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让所有住家均享受这些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处于不能均享的限制条件下则应做出弥补的措施,创造人工景观,使住户在自然环境有所失的情况下,在人工景观环境方面能有所得。其次,要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也就是每家都能分配到一个较贴近的领域空间,这个空间虽然不属于他家所私有,但却能很方便地去享受和使用,而且也被他们所认可,因此,规划设计时就要弱化过去常设规模庞大的中心绿地,废弃住区公共空间城市公园化的作法,因为那里虽然气势宏伟,景观诱人,但实用性较差,领域性与归属性也较弱,应该强化围合性强,形态各异,环境资源丰富,安静安全的院落空间,它能供老人和孩子休息游乐,供居民亲切交往,又是景观宜人的场所,从而达到归属领域均好的效果。还应强调的是物理环境的均好,使每家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隔声和朝向,在规划时就应保证有效的日照间距,引导夏季主导风向的流通,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隔绝外来噪声的干扰以及创造具有温磐、朴素和亲切的视觉环境。

5.生活便捷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相关的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方便与舒适生活的需要。住区配套的公建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动静交通设施等内容。住区商业服务业应呈多样化,即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与便民店、专业店相结合,其布局应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即在住区临近城市街道处或出入口处集中布置,形成较大型的商业服务中心,发挥集聚规模效应,在住区内部分散布置小型便民网点,发挥机动灵活、方便居民的优势。住宅区文教设施,一方面由于小区内上学人口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家长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上学由就近而转向择校,由此住区学校规模宜趋于缩小,而教育设施标准却要求提高,此外,还应将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向居民开放,以满足居民健身活动的需求,同时通过各项文教设施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基于私家车数量增长较快,动静交通组织日益复杂,住区内不应苛求绝对的人车分流,但人行车行任意交叉也不可取,而采取车行,内部人行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停车方面要注意避免盲目追求高停车率,因为停车要占用场地和提高投资,但亦应注意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辆的增多而备有停车发展的余地。停车方式要从安全、节地、防干扰、经济、适用综合进行分析,并根据住区的等级分别选择地面、室内和地下等不同的合理停车方式。

6.老龄设施

可持续发展篇6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可持续发展篇7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

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矗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矗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矗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

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冯之竣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8,(5)、(6).

可持续发展篇8

内容提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瑞典政府把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大战略目标,学校教育则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出发,探讨了瑞典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它的以计划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关键词: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实践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全球瞩目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与会的各国首脑一致通过,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下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后,各国从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重新审视丁本国的教育政策。瑞典一直是北欧国家中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瑞典教育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瑞典政府已经将学校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实现瑞典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一、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1、国际背景对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影响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受联合国历次环境会议的影响。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997年瑞典政府颁布的《生态可持续》文件中,提出教育和知识是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的决定性力量,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计划,把学校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区行动者”和推动地方21世纪议程的关键。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69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千年”,这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即教育和学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方式。2003年4月,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以及欧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础上,瑞典政府颁布了《瑞典可持续发展策略》,在“知识社会中的就业和学习”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经整合到各级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项目中,并且瑞典政府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调查和评估各级教育系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努力。瑞典于1995年加入欧盟,其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受到欧盟国家环境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影响。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地区为单位协同发展环境教育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展早倡导并实施“欧洲生态学校计划”的地区。瑞典自加入欧盟后,—直沿袭欧洲的环境政策,每年向国会递交可持续发展报告。1996年,瑞典非政府组织“保持瑞典清洁基金”将“生态学校计划”引进瑞典。瑞典许多中小学参加了这一计划,通过生态学校的创建,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整合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2、国内背景对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促进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建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环境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瑞典学校教育中首先出现“环境”一词是在1969年版的国家课程中,与交通、性问题作为社会训练的一部分。1980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强调儿童在社会情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去行动,并提出建设性的批评。1985年修订的《瑞典教育法》,在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学校活动要与基本的民主价值观相一致”,“学校工作人员鼓励对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尊重和对我们共享的环境的尊重。”1992年的国家课程改革中,提出对复杂的全球问题的学习必须与理解和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相结合;要增加环境问题;与环境相关的生活质量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要加强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认识。199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学前班以及课外中心课程》文件,在学校任务中提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为他们的周围环境负责,并树立全球环境观,同时强调教学应体现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瑞典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是根据1994年的课程文件制定的,强调与环境有关的价值观和跨学科的重要性、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对环境和个人生活的影响、环境活动的参与和公民的环保责任等方面。《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系统的课程》中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学会根据新技术的发展,选择正确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环境教育要使学生具有一定洞察力,生活中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确立正确的环境立场,促进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使所有学校参加到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1998年瑞典政府颁布法案提出,在环境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将获得绿色学校奖,从而掀起了“绿色学校奖计划”。2004年在瑞典举行的“学习改变我们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咨询大会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教育是所有人处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的重要任务,并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好的学校对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在瑞典即便是量小的孩子也知道不能乱扔铝罐,可以通过对它们进行回收节约资源。这种对环境的意识和它们必须受到保护的事实,是从儿童时代就培养起来的,并且传给了下一代。二、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特征1、战略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瑞典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中,由此,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实现瑞典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90年代以来瑞典的环境部、可持续发展部、教育科学部、财政部、外事部等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中,都提到了教育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如瑞典根据《21世纪议程》制定的《生态教育的国家策略》,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理解和接受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对决策做出贡献。瑞典财政部、外事部,工业、就业和交流部,可持续发展部联合制定的《2004年里斯本策略——可持续增长的冠军》中提出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制定教育政策的目标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形成公民可持续的生活观,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有效地参与到当地、国家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瑞典国家教育局几乎每五年就要对国家核心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回顾.根据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新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次国家课程改革越来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强调的民主进程、批判性态度、跨学科合作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处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中,成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工具。通过与国家的政策相联系,可持续发展教育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为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2、合作性可持续发展根植于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四个系统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四者之间的关系。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受到来自教育界和非教育界有关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影响,因此也就决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合作伙伴对于项目的设计和执行非常重要。瑞典的生态学校计划是由民间环保组织保持瑞典清洁基金会推动的,而绿色学校奖计划则是由瑞典国家教育局发起的项目,由此可见瑞典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除了与非政府机构合作外,瑞典政府与公共当局以及教育、环境组织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瑞典政府在颁布绿色学校奖条例时,与国家环保局以及隆德大学的环境专家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讨论绿色学校奖计划的标准,这种合作性还反映在后来标准的修订上。2004年,瑞典国家教育局与哈姆斯坦德(Halmstad)学校的教师、校长、市政府以及瑞典环保局、国家安全福利委员会、瑞典工作环境当局进行对话后对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通过合作,学校发展了与政府权威、专家教育机构、非政府组织、商业,公民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关系,从而能够获得财政、技术和国家的支持,保证了学校与当地的需要和活动的相关性,避免了资源、活动和人力的重复,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外的情境中分享观点和作出决策。3、灵活性《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应当努力在今后三年内更新或制定战略,将环境与发展作为各级教育中的一个跨学科问题。瑞典政府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在本国七十年代以来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渗透进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灵活性还表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实6S上,虽然瑞典国家教育局颁布了绿色学校奖条例,对绿色学校的申请和创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选择主题,组织活动。瑞典国家教育局在国家课程文件中规定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方针、指导原则,但并未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出具体的规定,教师可以结合本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地选择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活动。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灵活性使学校能够一直保持与当地社区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球思考,地区行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三、以计划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1、生态学校计划和绿色学校奖计划生态学校计划和绿色学校奖计划是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或绿色学校的创建,使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贯穿在学校各方面的一种整体性的工作方法。在生态或绿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实质影响,能利用知识和经验支持自己的观点,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问题持批判性思考的态度。以环境问题为基础,把当地的环境作为一个“工作间”,学生通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1)学科渗透生态或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第一步是重新分析国家教育局颁布的课程文件,思考如何在现行的课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瑞典学校中,可持续发展教育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瑞典《义务教育学校大纲》的16门课程中有9门谈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如在社会学中提出,学校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对地方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问题采取行动;学生们应该具备社会经济、家庭财政和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能够参与讨论实现本地及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方式.生物学让学生在利用自然时,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并为自然负责的态度;根据相关的生态知识和个人经验,培养他们参与健康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问题的讨论的能力。物理学要培养学生从环境、能源以及资源的角度考虑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人工建筑所带来的后果,并对之进行定量定性的以及伦理道德角度的评价;学生应该具备各种能源、能源保护,环境、资源以及安全方面的技术应用的知识。地理要让学生掌握短期和长期地塑造和改变自然景观的自然过程的知识,认识到人类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作用,评估影响结果,培养学生以生态学的方法为基础,对人们利用资源的不同方法进行反思井坚持理性态度和立场。(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除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外,瑞典学校还通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瑞典隆德的拉德哥斯麻肯小学开展了一个与水有关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生动的水泵,演示水的运动和蒸发;用水对象及用水目的;怎样解决用水者之间的冲突;水资源的浪费。每个活动都针对不同年级的举生,通过讨论、游戏、绘画,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学习与水有关的知识,提高了节水意识,在解决用水者冲突的过程中,发展了他们批判性思考环境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要培养的。在挪拉·里尔(norraReal)中学开展了食物与环境的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在第一阶段召开全体师生会议,对农业问题以及经济和政治对农业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一阶段采用传统的讲座形式,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最后进行一次讨论、测验或者其他展示学生知识的形式。第二阶段,向学生提供两袋食品,让学生选择—种作为工作对象,调查这种食品在当地商店的销售情况、运输等问题。然后他们距销售商联系,调查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其他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要每隔三周提交一次报告,教师及时作出评价。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适合这一项目的其他讲座,如生物多样性和农业、运输等。第三阶段,带领学生去农场,和农民共同工作两三天,参加农场的其他工作。最后总结工作,学生以录像、报告、讲座等形式呈现他们的成果。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在瑞典学校里很普遍,一般与—个主题有关,这也是创建生态或绿色学校所必须的,不论是生态学校还是绿色学校的创建,都要求学校在规定的几个领域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制定本领域的发展目标,并及时向生态或绿色学校项目的负责部门提交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虽然这些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各异,但都非常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采用学生中心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活动形式,教师和学生—起讨论、试验、记录并作出结论。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活动与决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发展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3)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典的许多学校都追求高质量的校园环境。绿色学校奖手册中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提出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逐步减少人造物质和对人体健康与环境有害的物质;提高能源与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节约资源;在资源的供应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基本上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瑞典的隆德(Lund)学校是一所非常典型的生态学校,室内设施选用健康材料。为了避免严寒气候下热量的散失,建筑物墙体加厚至45公分,并用气密窗来加强保温效果;室内通风采用对流原理,将室外空气自地下风道引进,并在此先加以预热成预冷。此外充分利用太阳能取得热水,减少燃油的消耗;在生态循环系统的设计上,则有上、中水的循环利用,污水与排泄物生态处理模式,废物堆制肥料等。在这个学校里,所有使用的资源和排出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后都可以由学校完全吸收,不会增加环境—丝一毫的负担。这是一个典型的可循环的、自给自足的零排放生态学校。阿尔斯布拉(alsterbro)学校,坐落在瑞典南部绿树环绕之中,是一所拥有九个年级,一百二十名学生的小学校。这个学校是瑞典国家教育周第一批授予的十五个绿色学校中学—所。为达到绿色学校的标准,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校园建设活动。建造水坝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这个工程由九年级的学生独自进行,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建设.首先打好坝基,在水流和坝基之间安装水管,然后浇铸台阶。以便能够形成瀑布。水从附近的湖里抽上来,通过一个回水管,使水流到瀑布的最高点,然后再流入坝中。这项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校园环境建设,而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好主题。建成后的水坝。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活生生的生态循环的实例,而且通过水坝的建设,形成丁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并发展了学生的计算技能、交流技能、学习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良好的校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通过自己亲手创造校园环境,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因为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才会受到震撼,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才能确立。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本无形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自觉地提高了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了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并最终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2.网络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波罗的海21世纪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瑞典政府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便利,支持学校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波罗的海21世纪是由11个波罗的海地区国家组成的委员会(CBSS),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能源、渔业、林业、工业、旅游业和交通七个部门。200年春天,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的教育部长们决定在原有议程的基础上增加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并建议各国总理在波罗的海高峰会谈上,将教育作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名为《波罗的海21世纪教育》的报告及行动方案出台,报告提出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应采用更整合的、以过程为本位的动态模式,强调批判性思考,社会学习和民主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波罗的海21世纪教育》,瑞典教育局向所有学校分发了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性资料,实施了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召开学科教师和校长培训组织者会议,并继续向获得绿色学校奖的学校提供支持和指导。目前在瑞典已经有30%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了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低年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情况比较好。高年级学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也有所增长。为了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瑞典国家教育局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师能力的发展和培训、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瑞典环境教育的新取向,渗透进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生态学校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教师在理行学科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与学生、家长共同进行校园环境的建设,并通过网络参加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计划,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瑞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可持续发展篇9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当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构成主要矛盾时,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则历史地被提出来了。

(1)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背景

----人类共同面对:伦理道德的滑坡、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即将敲开21世纪的神圣大门。本世纪灿烂辉煌的背后,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导致伦理道德的滑坡,外现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在工业化国家尤为突出。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严重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衡。”

这个“因”,又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果”:天上、废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地上,废水和固体垃圾污染,森林滥伐、矿产滥采,资源匮乏、生物灭绝。生态环境的危机,是内在道德危机的外在表现。探索这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探索人类自身的本质特征危机的根源。

生命生存与毁灭、非生命存在与毁灭,辩证地对立统一于地球一体。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今对全球环境的威胁,已具有危险性质;全球环境的恶化,而今也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危险性质的威胁。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人类再继续滥用地球资源、破坏并污染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将可能像恐龙一样消亡,而导致自我毁灭。

(2)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传统伦理道德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分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质是调节主体的个人与客体的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情感和行为的规范。其体系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根本前提下,分两大子系统:“群己和谐”的社会道德系统、“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系统。纵向可以分解为“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要素。

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中,就含孕了敬天、重地、仁人、善物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我们理解为何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集会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3)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社会现实依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政府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正是公民必备的基础道德素质之一。

人的因素是拯救地球的关键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要求: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当调动全世界的青年创造性、理想和勇气,以培养全球伙伴精神。“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需要把环境与发展教育具体为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21世纪,国家与国家、人与人应该是政治上的平等关系,经济上的契约关系,文化上的相容关系,道德上的规范关系;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类本身,才能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内容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教育内容是相互区别又关联的关系。人类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信息或生态文明;从前发展阶段的采猎经济、低发展阶段的自然经济、高发展阶段的商业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产品经济。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德育的新课题,正是时代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其它教育内容的外延的扩展和内涵的深化。

(1)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扩展和深化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可持续发展正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基、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960万平方公里的伟大母亲肌体的毛发光秃秃----森林砍光;血液枯干干----水源掘光;内脏空荡荡----矿藏挖光;皮肤疮斑斑----长满水泥瘤布满沙粒和垃圾;口腔呼吸有毒气体、血管流淌有毒液体、周身粘附有害固体。

……我们生存的根基动摇了、毁灭了,国将焉附、家将安在、人将何生?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永恒扩展,是爱国主义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的前瞻和深化。一切自私、贪婪的思想情感和近利、狭隘、短浅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理想的亵渎、对祖国前途的犯罪、对民族利益的侵犯、对个人命运的玩弄。

(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教育的具体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导向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内核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西方有识之士,生态主义者价值之水也有意或无意的向集体主义渠道流淌。要求人们整体全局看世界:看自己、看身边、看家园、看国家、看邻国、看世界、看宇宙……事物有三种变化形态:一是逐渐而缓慢的变化;二是剧烈而系统的变化,一个模式突然从一种平衡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态;三是临界状态,是美国物理学家p·拜克、K·陈提出的自组织临界态理论,也可以叫“沙堆理论”:小沙堆上一粒一粒地加,沙堆越来越高,沙堆达到临界状态,不可能处于平衡态。即每一沙粒,这时都与沙堆其它沙粒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力学接触,一个或几个沙粒下落,作用力传导给沙堆,使其它沙粒错位,重构整个沙堆,就引起沙崩。人类文明已达到某种临界状态,到达世界共同体或地球村的阶段。为避免人类文明的“沙崩”,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整体、动态平衡地观察、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在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化

社会主义教育是政治方向、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教育,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的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耕地三大基本国策;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是两大发展战略。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政府行为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三大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导向目标;可持续教育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舍去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岂不架空了?

(4)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导向化

我国政府提出的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强调:“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是规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最高的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内容。两者是相互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整体。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宏观的社会行为,层次高、范围大,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观念;环境教育是微观的教育行为,层次低、范围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具体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一的。两者互补,组成21世纪各国公民的必修科目。

(5)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行为规范养成的现实化

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它强调在经济健康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然而,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一段弯路,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的企业,必须按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会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有益的对策。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通过完善内部要素支持系统,可持续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可全面持续提升企业质量的发展。在实现企业持续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兼顾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目标持续不断的提高和改进。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可概括为两层含义:一是广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内外部各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职工、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利益。这个层面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要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注重绿色经营,要注重利益共享。企业要避免竞争中的恶性循环,必须在不断的发展中强调与竞争对手、与社会、与消费者、与所有者及债权人等相关者利益共享。与竞争对手要加强合作,共享自然资源,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与职工利益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员工忠诚度及工作热情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妨碍甚至损害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二是狭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与企业资源相适应的一种平衡增长。这种增长超越了企业的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在稳固现有的市场竞争地位的基础上,使企业在未来的扩张中能够继续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即使企业能够在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具有的,能为企业、社会及顾客等创造价值的动态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组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持续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通过持续创新、持续学习,不断培育具有的能力;2、生态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产品设计能力,还将绿色理念引入企业能力的培育;3、协同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培养与竞争对手的协作能力,改变企业以往闭门造车的自我学习状态,与竞争对手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对手的优势,实现双赢;4、战略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它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提出的最高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目标都服从于或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5、创新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于创新,特别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维度分析

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企业自身的成长十分重要,还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就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维度而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一是持续性的人力资本。持续性的人力资本即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及技能持续改善,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持续增加;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具有高价值性及延展性的企业能力,它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三是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持续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要求,与市场需求趋势一致,使企业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保障了企业持续收益能力的增强;四是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策略创新、管理、企业制度和组织创新,因此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三、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要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成长战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整合企业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从企业资源的获取上竞争就显得异常的激烈,任何企业都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得到企业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以相同的价格得到对企业更有价值的资源。只有企业能够有效管理企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中,可能有些劣于竞争对手,有些与竞争对手差不多,有些则优于竞争对手,而只有最后一种资源才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资源可以称之为“战略资源”。战略资源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价值性、稀缺性、异质性和不可完全转移性,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战略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要求。我们将企业资源归纳为四类,分别是物资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对企业资源与市场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定位,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加强企业资源的管理,找到企业资源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二是健全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企业制度是以企业财产权利或产权关系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条例等约束下的组织制度框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带来的与国际接轨,要求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制组织结构及法人治理机制的培养和建设,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制度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本文中的制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包括企业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狭义概念外,还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家选择机制等隐性制度。在一定条件下,企业文化具有制度,甚至其功能更强、更持久,作用更明显。企业家选择机制和企业制度显示出互相决定的关系,企业家的偏好和行为决定企业的偏好和行为,也决定企业制度的选择:企业制度提供了企业家的选择机制,决定了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但需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是制度内生的,即制度提供选择企业家的机制。好的企业制度选择好的企业家,好的企业家使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朝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培育企业持续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简单地讲就是指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强调组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学习,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企业在生产―学习―改进―再学习―再改进的循环上升过程中不断进步。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和提高需要通过群体的组织学习才能完成,组织学习是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也可以认为是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能够在不牺牲生产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引进或更新,有条不紊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对其进行提升和改善。实践表明,学习型组织能将企业有限资源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上,支持企业增值链的持续改进,使企业具有更新和改进能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是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发展和提升的母体。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可持续发展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隐性契约,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网。企业文化具有精神上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虽然这种强制力量不是书面规定的,但员工如果违反这种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就等于破坏了隐性契约,会遭受到个人和环境的精神压力,甚至有可能牺牲未来的发展机会。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众多学者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企业文化对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形成了共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制度,减少了企业内个人之间的信息处理环节,使员工将注意力更加集中于日常的工作,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文化作为集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在组织中能够发挥一种控制功能,补充了正式的控制制度,减少了内部监督成本。企业文化还影响企业员工个人的偏好,使他们趋向共同的目标,降低了企业中个人之间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促进更多企业内部协作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景元.企业战略管理新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