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25:37

大学发展战略篇1

摘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对师范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各校的实际情况,批准学校定位和目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关键词:师范大学;发展战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师范大学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师范大学的发展战略问题越来越迫切地凸现出来。确立正确的发晨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育人为本,以人才为本,找准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增强生机、活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找准学校定位办学定位是指根据学校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以及发展的可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包括学校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和层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类型、办学特色以及发展目标等。它关系到办学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学校在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找准学校定位对于师范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师范大学在把握学校定位时,应注意以下三项原则:第一,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确立师范大学办学目标定位,首先要考虑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和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选择的目标定位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学校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等。第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办学定位既要考虑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又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既要考虑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与社会各门类、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具体的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第三,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原则。师范大学定位首先应立足现实、服务当前,尽可能满足现实需要,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现实,停留在眼前,过分强调现实条件及短期需要,而应把握现实、把握学校发展变化的趋势,不断地超越现实。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办学定位应包含以下方面: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开展各类继续教育,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层次定位;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文、理教育为主,工、管、法、经相结合的多学科型大学的学科定位。在上述的定位中,比较重要的是关于学校办学层次的定位。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或多数人认同的标准。实际上,一所学校的定位,不仅仅是对办学现状的评价和描述,更是一个办学目标问题。作为办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可持续性、可发展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师范大学定位为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这样的定位实际上是学校的发展和奋斗的目标,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发展趋势,有利于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校长期、稳定的建设和发展。二、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一般来说,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容易得到重视,有的院校把扩大规模作为硬指标,忽视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扩大教学规模的条件下,如何保证和监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之本。为此必须明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发展,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水恒主题,就要求师范大学首先要牢牢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高校扩招,不仅意味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激增,教育资源紧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入学门槛的降低,生员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取消入学年龄、婚否等限制,使得学生成分开始逐渐多样化,大众化教育可能带来的问题已初见端倪;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成本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要适应这一趋势,就需要各类不同层次的高校明确自己的办学层次并加以准确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出各校特色,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定位的人才质量标准,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扩招的大学生已经走向就业市场。当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约为70%,专科毕业生不到30%。过两年,随着更多扩招学生的毕业,加之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毕业生学科专业结构、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等诸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峻。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认识。要未雨绸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在培养规模上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井注意加强学生的择业教育和指导等。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益。持续扩招给高校的办学条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各种教学设备、学生宿舍、食堂等等设施不足,都需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来解决。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当然,治本的措施主要还在于加强高校师资的培养和补充。

三、凸显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在价值取向、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教育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它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对高等学校来说。必须在教育体制、办学水平、教学方式、教育成果和教师、学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无个性的学校,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是缺乏生命力的。形成办学特色,至少要具有如下特性:第一,独特性。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要具有独特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是,并非独特的东西均能成为高校的办学特色,高校的办学特色不能离开高校的本质属性与高校的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第二,稳定性。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发展方式,它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三,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办学特色也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事实上,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就在于师范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教育优势,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师范性”。过去,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高师院校是唯一专门培养教师的高校,在培养师资方面有很长的历史积淀。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但仍然可以说,教师教育是高师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体现了高师院校的特性,使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相区别,是高师院校生命力的源泉。而凸显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既是“学者”又是教育者的“教师”,真正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问题。构建新型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师范大学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僵化、与基础教育脱节的缺陷。为此,师范大学必须变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四个结合:第一,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两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起着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居重要地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因此,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加强、改进专业教育的同时,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并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第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实践教育却显得比较薄弱,动手能力差是我国大学生的一个共同弱点,导致学生在新的岗位上需经过较长的适应期。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并适当增加实践时间。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为实践而设的短学期制、加强专业实习、见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第三,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结合。高师院校的师范性与学术性是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问题。两者似乎是一对不可共存的矛盾。高举“师范”大旗,是高师院校的一致行动,但不能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排斥学术性的内涵。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未来教师的学术修养,使未来的教师具有更宽厚扎实的学科基础、更开阔的学术视界、更敏锐的思维、更锐意的创新精神。面对这种形势,师范大学必须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学术性内涵。第四,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过去,师范大学在培养师资类型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中,过于偏重按照师资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践,这对于培养合格的师资当然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学生将来一旦离开师资行列,就可能变得难以适应。因此,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还必须有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课程与方式,有能让学生充分施展个性特征的余地,包括吸收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中的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和特长发挥的课程,并根据师范生原有的特性,设计出使学生能一展才华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师范生既有自己的特长,又有综合大学学生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大学发展战略篇2

关键词企业多品牌战略大学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为了保持企业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许多企业都开始创立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何谓品牌,品牌专家梁中国认为“品牌是凝聚着企业所有要素的载体,是受众在各种关系信息综合性的影响作用下,对某种事或物形成的概念与印象,它包含产品的质量、附加值、历史和消费者的判断。”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品牌战略不仅被企业所接纳,而且也被许多大学社团所运用。对于一些大型的社团来说,不仅仅应该停留在单一品牌上,而是要做出多品牌的战略路线,树立社团崭新形象。

1发展多品牌战略的背景和原因

在激烈的竞争中,品牌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要满足受众要求外,还得加上足以让受众消费或参加活动的价值感,即差别利益或差别特色。想要占领市场就必须全方位出击,从各个方面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树立多品牌战略。

多品牌战略符合组织发展的趋势。组织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不断扩大并且不断细分的过程。欧莱雅拥有近500个品牌,通用汽车拥有12个品牌,伊莱克斯拥有50个品牌。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的要求被挖掘出来,然后推向市场,他们需要与原品牌形成区别,强化定位。如今,一些优秀的社团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但多品牌战略对于大学社团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因为太多的社团还没有这个实力去做更多的品牌,但这并不否定社团发展多品牌这个大趋势。

2发展多品牌战略的优势

(1)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品牌与受众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定位,使消费者手中有更多的选择权。正如一个社团打造几个不同角度定位的活动一样,它就会吸引不同学生的眼光。例如打造文娱活动就会吸引有才艺的同学,打造文化活动会吸引有文学爱好的同学等等。

(2)发展多种的品牌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强化组织的竞争力。市场经济靠的就是竞争,“无内忧外患者,国亡”,与其让竞争者开发新产品瓜分市场,还不如自己亲手设置竞争对手,让自己的各种品牌分别占领市场,以巩固自己在市场地位。大学社团不同于企业,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竞争无处不在,社团如不努力发展自己,即使到了一个很好的高度,也会被后来居上的社团挤下,最后灭亡。因此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社团,如果它的品牌在校园内部已经没有了竞争者,那么他就要针对社团的定位寻找新的品牌,让自己的新品牌与旧品牌竞争,自己树立自己的敌人,不断发展和稳定社团地位。

(3)多品牌战略可以培育市场,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掌握控制的主动权。多品牌经营比单一品牌的发展有更广的空间,单一品牌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面临销售瓶颈,要想获得新一轮的突破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多品牌战略会使社团有多个支撑点,结构更为合理。

3大学社团怎样发展多品牌战略

(1)“我们在哪里?”了解社团本身的实力。大学社团因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建立的,由学生自己管理。但社团发展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社团都能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模式,只有当社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有实力去发展多品牌战略。一个档次差的社团去实施多品牌战略只会让社团的资源得到分散,反而失去了社团本身的优势。

(2)“我们的目标在哪里?”要清楚知道社团的定位。我们要明确了解本社团是干什么的,本身定位如何。从企业的角度上来,欧莱雅专注于“美”,通用汽车的生意是“陆地交通工具”,LV凸显“奢华”,借助于企业多品牌的经验,寻找社团最终目标。

(3)“我们的机会在哪里?”社团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要。每一个品牌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受众,比如文学社办活动那个就要考虑有多少喜欢朗诵的形式,有多少学生喜欢写作的形式,有多少学生喜欢竞赛的形式等,这些问题都是社团在发展多品牌战略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

(4)“我们的差别在哪里?”社团发展档次要分明。多品牌战略要区分好档次问题,要有高有低,低档品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高档品牌能够更快提高社团形象,为此我们要两手兼顾,全方位发展品牌。

(5)“实行在哪里?”社团要引入CiS企业识别系统。社团的视觉识别系统是指受众能从视觉所感受到的,如社团的团标,用于宣传的海报、横幅等,这些都代表了社团的形象。社团的行为识别系统是指社团内部人员所具有的行为。社团的理念识别系统是社团的灵魂,它是社团文化的体现,是社团发展的至高境界。社团引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其实就是引入一个系统模式,它会带领社团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发展战略篇3

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坚持把规划面积1645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主引擎,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举全市之力把它建设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统筹发展的先行区。一是建设新的产业集聚区。在加快推进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基地等重点区块建设的同时,着手规划建设360平方公里的瓯江口新区,努力把它建设成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发展方式转变主平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实验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加快围垦造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围垦造地工程,形成规划、围垦、利用、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水利、电力、供水、通讯等配套工程建设,为整体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优势产业。引进落实一批大项目,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汽摩配、泵阀、电气等10大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延长整合,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工业小而精、商业小而专、服务业小而优的发展格局。四是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主引擎,加快总部基地、科技创意园、物流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解决城镇空间布局比较混乱、规划与现状脱节的问题,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市、区)城镇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与大都市区建设融合、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对接,形成内联外扩、陆海互动、山海协作的发展格局。

实施大都市区建设战略。按照浙江省对温州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要求,着力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功能,以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工业化,带动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和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把温州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完善城镇体系。按照中心集聚、区域联动的思路,着力构建温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推进瑞安、乐清等大城市建设,推进以龙港、鳌江为重点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市域一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大罗山三洋湿地、瓯江北岸沿线等重点功能区块开发建设,拉开中心城市框架。以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滨江商务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公司总部、金融机构、购物中心的集聚区。三是增强城镇功能。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关镇、强镇、中心镇“退二进三”,加快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城镇经济综合服务功能。深入推进5个强镇城市化管理试点,适当扩大强镇机关的管理职权,着力转变强镇发展思路、管理模式,促进强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推动山区人口、产业集聚,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四是加快综合交通网建设。以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温州港、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温州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城市生态化、生活生态化,把温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一是强化环境治理,开展美化家园行动。坚持“科学治河、依法治河、全民治河”,继续把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作为环境整治的突出重点,巩固前两年整治成果,统筹抓好各项整治工作,确保出成效。二是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发展清洁生产,实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加快森林碳汇建设,培育低碳模式下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构筑低碳经济体系。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四是着力把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成一批省级和部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着力建设宜居城镇和优美乡村。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使山区走出一条非工业化的全面小康现代化之路。五是增强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环保优先的认同,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人生存发展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大学发展战略篇4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大学;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一、生态环境分析:大学战略选择的环境嬗变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大学则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体或种群。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嬗变的影响,大学同系统中的其他个体或种群的关系,以及在这个种群内部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也都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战略选择。

1.大学制度环境的嬗变

大学的制度环境是由依据大学的职能、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选择的,对大学的运行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层次性、组织性和程序性的规定所构成。制度环境是影响大学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一个重要环境变量,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影响,也是选择大学发展战略时必须予以重视的变量之一。

(1)大学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反映出了大学制度环境的变迁。

首先,《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由此明确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完成了对于公立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分离、举办权与办学权分离的体制安排的法律确认,使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除了具有法律所规定的行政管理关系之外,还为两者建立具有委托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

其次,办学体制的改革带来的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大学的教育资源与权益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开始社会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授、学生、职工及校外各界人士的民主参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等,都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的变迁注入了动力。

第三,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大学的筹资有了较大的自主权。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团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集)资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五种。据统计,1996年至2005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80.34%降至42.46%,社团及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由0.17%升至6.83%,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4.70%升至18.39%。[2]部分高校的自筹资金与社会筹资部分已经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资金形式在高校教育经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说明了大学筹资来源和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

(2)大学治理的提出。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报告里,将治理定义为“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或私有部门管理其一般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妥协并采取合作行为的持续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随着我国大学办学、管理和投资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冲突与多元利益在我国现有的大学体制中已经显现,大学的发展战略选择也应在冲突与多元利益的背景下作出调整。在明晰制度环境变迁的前提下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中的“核心选项”。

2.大学外部环境的嬗变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已进入了15%~50%这个区间,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4.2%,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十个年头。在新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2020年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它提醒着每一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的国家,需要在这个时候密切关注大学的活动及环境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种变化。例如,大学基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所作出的调整。也只有适时关注这些变化,才能使自己在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或环境中保持平衡。

(2)高等教育的竞争化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正受到重大挑战。仅仅是招生与科研两个方面的竞争就在大学之间不可开交地进行着。国内大学在招生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大学排名的风靡带来的直接结果,反过来又促使各个大学在排行榜上你追我赶。而科研竞争则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有关项目经费资源划拨的竞争中。此外,在学科之间、相同层次类型大学之间甚至是大学内部的学院之间,竞争都已存在。这种竞争化的趋势大多表现在通过合并、扩招、征地、建房等手段扩大规模,以高投入引进人才,重奖科研成果,突出表现为办学层次的攀升等。虽然这种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竞争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种竞争已经对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

(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发展战略已经是许多著名大学的必选战略。从办学目标及理念到师资生源招收,从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模式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谋求自身发展或占有一席之地,更表现在国际化进程中,由国际化带来的资源共享或者其他大学在国际化中已经谋求的利好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对于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大学而言,一个生态要素(这里指大学个体)的行为或者变化,会对其他生态要素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3.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

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制度变迁之外的学术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的变迁。在大学生态系统中,制度环境的作用甚为明显。但除此之外,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其内部的学术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学术、文化、人文与制度等诸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进行发展战略选择时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学术、文化与人文生态要素是大学生态系统中最不可控的要素,如学术生态环境的嬗变受到了学术研究人员不稳定性的影响而比较特殊;文化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嬗变则更是因生态环境内的个体差异而需区分对待,较为复杂,如学生活动的开展、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因为大学作为一种特殊属性的学术性组织,在其中进行学术活动的人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生态要素。将这种特性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予以考量,是大学真正走向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生态位审视:大学战略定位的转移。

1.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概念是由生态学家格林努(J.Grinenll)于1917年对生物居住的栖息地进行生态上的分类时第一次提出的。随着学者的探索与认识的成熟,生态位理论揭示出了个体、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建筑设计等领域,为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能弱化与其他物种的恶性竞争,保持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稳定。

2.大学战略定位的生态位审视

基于以上生态环境分析下的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回答在这种动态竞争环境下如何选择与自身资源能力和优势特色相契合的大学战略生态位,并根据其确定职能、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财务等诸多要素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和战略定位问题。

以生态位的理论逻辑来审视大学的战略定位,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一所大学的生态位可以从不同性质、类型和发展程度来判断。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大学会构成一个高等教育的总生态系统,总生态系统又根据性质、类型、学科等要素由各个子生态系统构成。第二,每一所大学都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定的“生态位”。第三,处于同一个生态环境乃至生态系统的大学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竞争关系,这种生态环境或者系统可以是地域上的,可以是类型层次上的,也可以是学科环境或系统上的。同时,生态位越接近的大学,彼此间的竞争越激烈。第四,在资源容量及变化等同的前提下,每一所大学所占据的资源或空间是一个多位的集合,对于自身所处的生态位的资源或空间的认知情况将直接决定他们占据何种生态位,并选择何种战略来争取这些资源或空间。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应有的战略生态位在现实情境中并没有得以实现,生态位的重叠与错位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之中。

第一,大学生态位重叠。我国大学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上的定位都有重叠的问题存在。言必称建成“世界一流”、“国家一流”或“省内一流的综合性院校”的定位造成了大学生态位的内部趋同和过度重叠。许多新近成立的本科院校或者学科基础较薄弱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定位时也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层次定位,而摒弃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个性特色与任务职责。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单一的发展定位模式只会造成大学的生态位重叠,而这种生态位的重叠则会带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致使大学自身在竞争中被淘汰。

第二,大学生态位错位。从社会生态系统来看,大学属于文化领域,其作为一种文化组织或机构的本性毋庸置疑;从组织属性来看,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在大学的活动、组成成员、所处环境和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无论面临怎样的制度、外部和内部环境嬗变,大学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和学术性组织的属性都不能发生改变,一旦在这种定位中发生错位,那么将给大学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正如上所述,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甚至是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纷纷降低了门槛,举办“独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创办高新科技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等,对于这些活动的过分关注将逐渐导致大学生态位的错位,使大学失去其固有的学术性本色。此外,不少地方性大学急功近利,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

三、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对策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对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来说,这种复杂性更为突出,它不仅表现在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众多,更表现为大学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选战略之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生态环境分析和生态位审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大学发展战略选择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大学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的平衡极易被打破,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中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制度环境的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内外部制度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态环境达到平衡,实现有机统一。外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实际上是强化大学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通过一整套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体系来引导大学重构协同一致的发展战略。而内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实际上是通过强化学术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干预,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系统,构建大学内部学术规范等手段,重新确立以学术为中心的学术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以自由创新为精神核心的人文生态环境。对大学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分析与调整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大学发展需要何种环境,才能在生态系统中审时度势,随时应对竞争与挑战。

2.大学生态位的把握与选择

大学发展战略篇5

纵观世界体育强国,都始终把体育发展的基点放在教育和科技上。我国也把“科教兴体”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体育事业发展必须依靠体育科技,体育科技的进步必须依靠人才,这是被体育实践中充分证明的科学论断,也将在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被进一步证明。

北京体育大学如何承担起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如何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实现北京体育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的战略目标,如何以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基石,夯实和支撑体育强国的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1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石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世界历史表明,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国崛起与教育相伴相随。英国在牛津大学等的引领下成为了全球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巴黎理工大学等名校为拿破仑的武功文治、革命大业、帝国辉煌提供了思想和技术的支持;1870年前后,德国“洪堡”等一批大学的重要思想和理论,重大技术革新和发明成果,将德国推到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并使之迅速崛起。美国的哈佛、耶鲁、加州理工、普林斯顿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历经独立战争、内战、世界大战、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政府危机而巍然屹立,其产生的科研成果和培养的人才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奠定了美国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基础。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教育是世界强国建设的基石,也是世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石。高等体育教育在世界体育强国的建设历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显示出卓著成效:美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科技、世界一流高等体育、教育体系培养出各类优秀体育人才的支撑下而雄踞世界体育强国之首;走在世界体育科学研究、理论方法创新、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前列的俄罗斯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为俄罗斯世界体育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享誉世界体坛的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是德国乃至世界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德国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培养的摇篮,更是德国奋力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动力源。

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业已证明,坚持高等体育教育优先发展、引领发展,是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需要。

2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基本特征与评价标准

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是指在世界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竞技体育实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国际化办学水平、办学条件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等体育院校。

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是:

――具有优秀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发展定位;

――站在国际体育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推进体育理论创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不断创造出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能够为回答和解决中国乃至世界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出突出贡献;

――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荟萃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师和专家学者,拥有一批能够培养多个竞技运动项目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教练员,拥有一批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供高端理论和技术服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研究人才;

――学科门模拟较齐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结构比例合理,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出国内外有公认信誉的高水平、高层次优秀体育人才;

――具有现代大学制度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拥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训练、科研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国际化程度高,是世界体育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具有长期、稳定、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比例高;

――具有追求卓越的目标,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并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进步中发挥重大作用。

这些基本特征既涉及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社会需求,又涉及教学、训练、科研、社会服务等学校功能;既涵盖大学理念、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学术氛围等文化因素,又涵盖学生、教师等各类人员因素;既包括办学条件等物质环境,又包括学术管理、行政管理等运行机制。这些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要素构成了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也是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

3世界著名体育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优势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院校约80所(其中中国14所)。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以其广泛的专业设置、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效益的科研成果转化以及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而蜚声国际;俄罗斯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以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而享誉世界;圣彼得堡国立体育大学坚持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运动训练相结合,培养出大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美国春田学院以高质量的体育师资培养而著称;法国体育学院、日本体育大学、韩国体育大学、莱比锡大学体育学院(原莱比锡体育学院)在优秀运动员培养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表1)。

与国外高等体育院校相比,以北京体育大学和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五所体育院校为代表的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训练、科研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程度等方面已具备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水平的同时,北京体育大学已在众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在综合实力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初具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风貌。主要体现在:

1)形成了“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和“追求卓越”的北体精神。

2)探索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和体育院校发展模式,探索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推广效应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

3)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主干,理、文、管等学科交叉渗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

4)拥有一批体育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培养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著名教练。

5)通过教育、训练、科研紧密结合,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包括一大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

6)教学、训练、科研设施和办学条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7)国际化办学程度高,与约50个国外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国际体育组织开展了长期、稳定、广泛的合作;国际声誉好,学校的优势、特色及取得的突出成就得到了众多国外大学校长、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等的高度评价。

8)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紧密围绕体育事业中心任务,在服务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北京体育大学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跨越式发展起来,其办学优势和特色是在面向体育事业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强化。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是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也是北京体育大学对自身发展的科学定位。

在与世界著名体育大学的比较中,我们具备了特色和优势,但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基本条件相比,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如还需要打造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师和专家学者,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的层次、水平和贡献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贡献力等。

4北京体育大学跻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的战略思考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实现北京体育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的战略目标,以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基石有力支撑体育强国的建设,是北京体育大学在建设体育强国伟大实践中的使命与责任。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跻身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战略步骤:

从2010-2015年,进一步加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和高层次人才比例显著提高;

――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和“体教结合”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不断完善并得到推广;

――以“211工程”建设为依托,建成3~4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建成2~3个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承担国家“985”研究项目;

――加强体育界“两院”院士的培养,打造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大师和著名教练;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

――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流与合作;国际学生比例达到8%~10%;作为中国体育面向世界的窗口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进一步提升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加大对体育强国建设的贡献力。

从2015-2020年,跻身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

――对国家发展和体育事业进步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成为能够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决策理论、调研意见的重要咨询机构,能够为体育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技术的研发基地;

――在打造一批享誉中外大师级人才的基础上,建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跨学科学术创新团队;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进一步优化办学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接近2:1;

――国际化办学水平高,国际声誉好,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开展科研等的体制机制健全,国际学生比例达到15%以上;

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关键,竞技运动训练为特色,现代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自主创新求突破,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处理和协调好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要坚持跨越式发展,处理和协调好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的关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和协调好当前建设和长远建设的关系;要坚持全面发展,处理和协调好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的关系;要坚持和谐发展,处理和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为高等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坚定信心,肩负起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致力重点突破,争取跨越发展。我们相信,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下,我们的目标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5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视察北京体育大学后高度评价说,有这样的学校,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有信心,也有基础和条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北体大55周年校庆讲话中用“三个前所未有”高度评价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强调指出北京体育大学应担负起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使命。这是党和国家对北体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体育事业赋予北体大的神圣使命,同时也高度确立了北体大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和总局的充分认同和高度信任是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进程中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具有其它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坚持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体育工作的“举国体制”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重要支持和保障;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必将以响应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以“出思想、出人才、出模式、出经验、出成果”为目标,在理论创新、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价值,完成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使命。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对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支撑作用。理论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需要坚实的理论做基础。在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诞生体育新知识、推出体育新思想、创新体育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必须通过出思想、出理论,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结构布局、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成为能够为政府提供决策理论和调研意见的咨询机构,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力开展与体育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研究,针对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在解决“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长效化和机制化问题,推进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学校体育的理论创新等方面创造出标志性成果,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力库”。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对体育强国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提高我国体育科技的创新能力,是中国体育应对未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科技面向未来的战略主线。在体育科技工作中,我们将面向体育强国建设的主战场,紧密跟踪世界体育科学发展新动态,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体育科技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体育科技为运动实践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发挥好体育科技工作的先导和保障作用。群众体育科研工作以国民体质监测、评价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体系的建设应用为重点,大力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竞技体育科研工作以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需求为着力点,深入探索运动项目规律、推进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大力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参赛实力。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才培养作用。人才资源是战略性资源。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是实现体育强国奋斗目标的关键。体育大学作为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将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不断完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模式,着力在人才培养、运动员文化教育等涉及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上闯出一条新路,发挥好体育强国建设“人才库”的作用。要更加注重大师级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熟悉体育实践特点与规律、了解并解决体育实践问题的高水平学术大师;培养一批能够追踪世界体育发展趋势和运动项目发展,推进运动训练理论方法持续创新的高水平教练员;产生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手段的高水平社会健身指导员,为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大学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战略

一、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界定与标准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具有辐射力广泛、参与度较高、举办周期持久、影响力较大、社会声誉较好、赛事运行良好是品牌赛事的主要特征。国内学者张辉认为:“赛事发展的时间长短、比赛规模的大小、商业价值的高低是评估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基本因素。”说明,国内学者们对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标准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广泛的群众关注度,赛事的宣传与推广全面、到位,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正规、健全,能够得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参与,且具有一定的商业化价值。

二、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发展的战略意义

1.推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的开拓和领航者。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取决于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特别是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对于高校体育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塑造体育品牌赛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炼体育内在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想,从而为高校体育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品牌赛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的意识,并起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缓解压力的功效。

2.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渠道

2014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不少企业和商家将新的经济增长点投向体育,这为开拓高校体育市场迎来了一片商机。通过校企联办的方式打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高校可以得到企业经费的扶持与资助,企业可以通过体育赛事使产品得到的宣传与推广,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大学生体育赛事主要针对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而品牌赛事又具有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宣传效果好等诸多优势,企业对体育赛事的投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能够以低廉的赞助获得高额的回报。

3.提升高校声誉和知名度

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需要一定的过程积累,而体育赛事一旦形成品牌,就是对外宣传与推广的重要窗口。体育品牌赛事的宣传力度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较高,高校可借助承办大学生体育赛事,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并增加无形资产。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3-2014年“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361°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部分重要场次比赛均被CCtV5频道、pptV聚力网直播,并得到中国学生体育网、新浪体育、全体育传媒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

4.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

高校体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日趋成熟,所拨经费已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大型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建造、科研设施的配备、卓越体育人才的引进、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导致高校体育经费陷入紧张的局面,急需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而通过培育和塑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可以将体育品牌赛事推向社会,形成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从而将企业赞助的资金补充到高校体育发展与建设中,实现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有利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提升高校社会声誉,推动高校体育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中国大学生篮球、足球联赛作为我国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代表,引领着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改革的方向,对塑造品牌赛事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建议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培育与渗透,彰显赛事的文化气息、商业价值、特色亮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应不断深化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开发、优化体育赛事资源,积极推动大学生体育赛事的社会化进程。应依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加大对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宣传与推广,科学、准确的定位高校体育市场,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大学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协同发展空间再造服务推广信息素养

“2016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于6月16―17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为期两天的论坛包括两场主论坛、六场分论坛,共46位业界专家作了报告。分论坛主题包括图书馆的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图书馆深层服务与拓展服务、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等。

1.图书馆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

图书馆战略规划可以帮助和引导图书馆把握未来、应对变化、增强图书馆活力,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会者一致认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以图书馆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从平台化到工具化、从知识查找到支持知识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常务副馆长Susane.parker介绍了UCLa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六大目标及相应的行动方案。该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皆以图书馆用户为中心,指导原则主要包括:用户第一、推进全球和多元化视角、支持资源的开放获取、结合所在大学的规划、创造和促进合作、建立和支持创新、增强馆员间的合作以及注重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六大目标为:做有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的角色、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高校研究中心、教学媒介和平台、合作和交流以及提供有成效的空间服务。行动方案包括:在指导原则指引下,图书馆根据六大目标成立相应团队,通过发放小册子、播放视频和网站公告等形式落实实施。UCLa东亚图书馆陈肃馆长介绍了UCLa东亚图书馆在图书资源随处可得的数字时代,在战略上把主要精力转向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与教师合作对本科语言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以及对国际学生的服务。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馆张秋副馆长分别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分享了从中得到的启示。李广建教授主要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美国和英国10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为例,总结了每所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特点,提取出十大关键词,包括:用户体验,嵌入式服务,参与科研,原生资源,开放访问,生命周期(包括科研生命周期、信息生命周期和用户生命周期),图书馆与教育者、行政机构和用户群体的合作,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分析、预测和响应等,并从技术、人才、服务、环境、运维五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上讲,图书馆要加强校内合作、防止边缘化,加强跨界的对外合作、数据驱动决策是未来大势所趋。技术层面上要重视信息化、重视移动通信技术和重视信息系统应用;人才层面上要对员工进行终身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组织领导力培养;服务层面上要开展嵌入式服务,包括嵌入教学、嵌入全校公共课程、嵌入学院专业课程、嵌入虚拟教学环境以及辅助科学研究;环境层面上重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空间和环境带来的变革,例如建立支持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高度智能化的“智慧教室”,满足各种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利用社交软件、协同学习平台、远程通信系统的智慧型学习空间;运维层面上将对图书馆的评价与评估和图书馆营销相结合。

张秋认为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必须为图书馆的新信息环境与学术交流模式找到新的位置,通过功能再造与服务创新重新定义图书馆在支持和参与整个研究生命周期方面的高效作用。如何满足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发展战略上的主要挑战和全新机遇。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共计39所知名高校和公立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调研和总结发现,国外图书馆制订战略规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6年的规划期限,既有利于图书馆战略发展思路的稳定执行,也有利于图书馆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进行及时反应与调整;资源建设、服务提供、资源获取、空间利用、科研支持和教育教学成为图书馆的六大战略核心;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作为战略理念;在组织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并重。对国外知名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的体例和内容分析,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如强化战略规划意识,注重创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战略文本,加强战略规划的实施、评估与修订,在变化的知识环境中从环境、资源、空间、内容和角色等多个维度寻求新的平衡。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张奇伟馆长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享了“十三五”规划制订的经验。他指出制订规划要适当处理好发展推进和延续继承、重点突出和兼顾平衡、精准实务和模糊虚化、创新跨越和落实可行这几组关系,尽可能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借鉴成功案例是必修功课,落实是规划的生命。将规划分为总结、机遇和挑战、目标、任务,将任务细分为资源、服务、技术和管理。按照以上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规划中将重点建设馆舍空间,推动馆藏建设体系逐步成型,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深化文献信息服务,提升技术的保障水平以及推动队伍建设和管理精细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孙坦所长就基于智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架构作了报告,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挑战、创新的动力、方向与途径以及未来行动设想与规划等。如今数字图书馆面临信息资源局限于文献,交付门槛过高,可发现性不足,信息描述、组织与检索能力不足,只给出线索、而不能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等“泛在性”的不足,如何从海量数据源中有效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如何找到那些代表着问题答案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必要和潜在可用的却又未知的信息片段、如何集成那些潜在的记录等,是开放信息环境中数字图书馆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开放获取与开放出版、语义互操作技术成为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的动力。语义出版是在结构化出版基础上,为结构化知识单元附加语义的一种出版模式。如自然出版集团明确提出了语义出版的模式,信息的发现是通过结构化、交互化、可查询的图表与文本实现。在语义技术推动下,信息将越来越多地以结构化、数据化、语义化的数字知识表现形式存在,使知识互联、集成分析、计算挖掘和可视化成为可能。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语义驱动的泛在学术搜索与知识发现、个性化的集成知识管理工具和计算化的学习研究环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联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图书馆等共同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筹划启动“十三五”专项课题“数据密集型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语义元数据体系构建,语义学术搜索引擎,基于p联分析、计算挖掘的专门知识服务系统和标准规范体系与长期保存体系等。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作了“建设CaLiS云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模态”报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全面影响,以及学术生态环境的变迁,需要重新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图书馆只有通过“合纵连横”,成为学术生态链和学术服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才能在新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面临转型与前沿发展、提升基础业务水平与效率以及建立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整体运行环境等三大需求。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整体快速发展、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信息协同服务体系以及促进建立高校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界的开放协同发展体系,将成为CaLiS在新时期的三大任务。CaLiS“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是:面向传统基础业务、面向数字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与情报咨询,构建包括文献共享、数据知识、情报咨询、学术出版、培训认证、应用软件和协同创新在内的七大云服务体系。目前CaLiS已推出了查收、查引系统,正在试用学科评估服务平台,正在建设采编一体化协同平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体系3.0、多源融合资源发现系统、图书馆基础业务云服务平台1.0、北大核心期刊评价与中文期刊总目等系统平台和服务。

兰州大学图书馆沙勇忠馆长作了“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报告。他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有概念界定、国外研究述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图书馆联盟风险管理以及案例研究等。图书馆的风险按来源主要分为外源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和内源风险(知识产权、业务外包、信息资源、组织联盟、信息安全、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报告以澳大利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风险的治理、评估和分担等,指出需将风险管理置于图书馆战略层面来考量,识别与评估图书馆面临的风险,建立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定期对内部风险系统进行评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读者服务部主任左珊作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培育路径研究”的报告。对国内外知名组织或个人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影响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因素着手,提出了促进现代图书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即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强化人文理念建设、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建设良好工作环境。

2.图书馆深层次服务与拓展服务

不断提升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传统的资源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崔宇红副馆长作了“基于文献计量辅助大学学科评估与管理决策”的报告。报告首先从大学评估的视角分析了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趋势: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基于论文数量和引用的文献计量数据是必备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并重;卓越性指标和合作指标成为新兴趋势。文献计量工具在科技评价中主要可应用在宏观层(国家、机构和学科),中观层(学院、研究团队和期刊)以及微观层(单篇论文和研究者)。报告以中国发展态势与对比分析、“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学科卓越性分析、北理工基本科学指标学科分析与预测、学院贡献度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团队和个人学术成长分析、中国计算机学科合作分析等六个学科分析案例说明学科分析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数据分析到决策分析是情报服务的新趋势。

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副馆长提出了构建嵌入科研、服务学者的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学术成果――研究论文、专著、研究数据、学术期刊、学者个人主页、研究团队和课程等内容,以开放、可扩展、集成CRiS的体系架构,各部室合作建立学术成果资源的机构知识共同体,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模式的良性演变和开放获取,培育和深化了机构内外的融合与合作,嵌入科研流程并以增值服务提供给学者。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李玉海馆长的“高校图书馆oa众筹平台研究与实践”报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oa)众筹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践。由于目前oa资源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分散、检索效率低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为了实现oa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众筹平台,提供资源推送、统一检索平台,将oa资源网站汇聚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该馆开发完成了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机构库和oa学术期刊资源众筹平台,目前已完成服务器配置和后台数据的试运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潘卫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的相关问题。支持学科发展和管理决策的战略情报服务是转型重点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调研分析和尝试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协调团队、规范流程标准、利用工具平台和培养能力四大操作机制,通过辅助学校对引进人才进行评估评价、分析领域专利和分析领域发展态势这三个具体实践,馆员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撑了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与学校主流发展融合更为紧密,向知识服务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武汉大学图书馆张洪元副馆长作了“服务视角下的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发展”的报告。报告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可分为基于文献资源、基于空间和基于技术与设备运用的读者服务,这三种服务类型互联互通,服务的核心是文献资源。服务转型发展下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结构,须俯瞰把握,不能随波逐流;资源的优先保障顺序根据学校不同亦有所分别。馆员将是资源规划、建设与服务的统一体,全面的专家型馆员与团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东大学图书馆程蓓副馆长提出面对高校的发展需求与信息化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化数据服务,重新定位机构知识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要融入数字校园,构建高校学术生态综合管理服仗逑怠

3.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

空间再造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张甲馆长在“空间再造:大学图书馆标志性改革”的报告中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改造的原因,和空间再造要达成的四个目标,即鼓励开放和互动为特征的智慧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和研究的使用环境,读者主导的多样化和多重性空间使用以及营造学生的归属感。结合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分析了处于动荡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如何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深化改革,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重庆大学图书馆彭晓东书记就“大学图书馆的馆舍改造与空间服务”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提出了馆舍改造的设计目标和设计三要素――空间、人文和技术。空间上的基本定位是学校的客厅、学生的书房。人文上的考虑是人气与文化的融合,既吸引读者,又可以展示学校的文化元素,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读者需求多样化,对图书馆的功能与布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报告结合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馆舍改造的效果。

东南大学图书馆顾建新馆长结合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例,探讨了图书馆转型与馆舍空间再造问题,介绍了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大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及随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变化而带来的图书馆空间变化;以田纳西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六所美国高校为例,详细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问题。给出了关于馆舍空间发展的一些思考:空间作为图书馆的一种重要独立资源,同样可以用来服务,要合理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和分区。图书馆既要注重舒适性,也要重视人文性。空间设计要注重新技术,也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家具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特色,差异发展,走符合本馆特色的空间再造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多媒体部主任李伶作了“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探讨”的报告。新媒介颠覆了图书馆服务的传统理念,拓展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渠道,改变了读者与图书馆的维系方式,革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新媒介的发展必将引起图书馆功能空间变化与重组,图书馆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和空间拓展,利用新媒介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打造智慧空间、创客空间和数据空间。她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介绍了人大图书馆多媒体空间服务实践,包括空间布局、服务特点、使用情况、成果及出现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郭晶副馆长在列举了国内六所高校阅读推广案例和品牌营销案例以及10项国际图联高校图书馆营销获奖案例基础上,总结出图书馆优秀营销案例的特征,个性化服务和主题新颖、体验式的营销活动易受到用户的青睐。报告通过分析国际图联(iFLa)在2016-2020年的战略规划中,将图书馆营销能力建设作为四大战略方向之一,提出图书馆也应进入“营销+”时代,以缩短服务和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操作层面,关键是要针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融入营销理念与手段,重点把握“服务营销”和“价值营销”两大层面。

4.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

湖南大学图书馆郑章飞馆长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变革。图书馆管理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惑:定位一战略困惑,人员一人才困惑和投入一产出困惑。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演变,从建国初期的直线制,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重大改革后的职能制,再到如今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有四个特点,即用户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组织扁平化和结构更灵活。有三种适应性较好的组织结构模式:矩阵制、流程型和网络型。矩阵制可以解决协调问题、灵活问题、学习问题和执行力问题等四大问题。流程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网络型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强,扁平快速,充分体现核心能力和成本低的特点。

清华大学图书馆邓景康馆长作了题为“融入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报告。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美国学术图书馆的战略目标,认为“服务性定位”才是大学图书馆的根本性身份定位,要切实在满足师生需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国内外情况,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夯实基础服务和挖掘新型服铡m际楣莸氖姑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服务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收集、保存、揭示、整合高品质资源;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创建一流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环境;协助学校的知识资产管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并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从基础服务、电子资源建设、清华学者库的建设、支持研究生学位申报和提供电子教参服务等几个方面做了具体实例说明。

南京大学图书馆邵波副馆长就基于“互联网+”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大环境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影响与改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相关情况。结合南京大学图书馆“Book+”和“paper+”两个平台案例分析,讲解了图书馆的服务性定位、服务层次和创新模式。智慧图书馆“二期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外文电子书管理平台"e-book+”,图书馆智能定位系统“iLib+”,机构知识库和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图书机器人。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心主任洪跃对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调研对象是全国28个省份540余所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图书馆,主要针对教学硬件与师资等基本信息、本科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研究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专题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嵌入式教学、开展各项活动以及在线素养教育平台等八个方面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70%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多为通识选修课,多数课程设置弹性考核。课程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也正在融入更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24.5%的图书馆开设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选修课居多,一年级新生为主要授课群体。考查方式以期末开卷为主,也有其它综合评测方式。专题讲座内容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超过半数的图书馆提供资源的开放或校内下载以及专题培训的预约服务。但是教学内容与教材开放共享意识、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待加强。95%以上的高校均有新生入馆教育计划,主要形式仍然是入馆参观,发放新生手册和志愿者讲解。嵌入式教学体现在嵌入到类似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居多,也有一些图书馆以专业课为突破口。62.6%的被调查图书馆曾举办读书会等活动,竞赛式信息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近半数图书馆举办过讲座报告类活动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2000-2014年间国内高校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发展处于缓慢上升态势,还需不断提高对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重视。

5.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

来自8所高校图书馆的报告者带来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客空间建设、内部营销、组织氛围优化以及提高馆藏利用率等方面的实践案例。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梁伟波副馆长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推广平台的建设与探索进行了探讨。图书馆作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平台的基础,有着校内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海海事大学“海大人文”品牌为例,分析了该校校园文化推广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海大人文”的设计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活动内容。“海大人文”的“立体化”的平台服务、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服务效果显著,受到校内相关部门和校内读者一致好评。

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蔡晨以思扬话剧大赛为例,和与会人员交流了该馆阅读推广的经验。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以多种形式倡导阅读风尚,已形成“天财读书节”和“资源与服务宣传月”两个品牌。新近推出的思扬话剧大赛,将书与话剧结合,以经典名著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剧形式,让静止的画面和无声的文字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先后有11个学生话剧团参与其中。活动举办后,相关名著的阅览量和借阅量都有明显增加。活动的启示主要有:一要放开思路,不断拓展阅读推广的新形式;二要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三要创新形式,吸引更多读者。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图书馆赵婷作了“以‘光影阅动’在线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案例展示。“光影阅动”阅读推荐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式、多媒介的推荐活动,内容包括以电子书库为主体的原著阅读,以简短字句为代表的浅阅读,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的深阅读,基于原声影、音、图的鉴赏阅读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联阅读。该活动具体实现过程分为遴选、采集、整合和呈现四个步骤。

三峡大学图书馆唐文惠馆长以该馆“大学生创客空间”为例,介绍了图书馆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大学生创客空间”以“借势借智借力,共建共享共赢”为建设理念和“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目的,运营模式“以咖啡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以空间为舞台”。“大学生创客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彰显了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贾德智副馆长结合该馆创客工场的建设实例,对创客空间建设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创客运动的兴起及其与传统社会碰撞的过程,讨论了创客空间与图书馆的关系以及不同高校图书馆参与创客服务的差异比较,又从主导思路、功能设计、空间元素、配套设施、管理方法、图书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入住项目、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实例。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在创客空间运行中有待探索的三个问题:协调力度不足,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有限和持续的经费投入不确定。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主任韩丽风介绍了该馆“爱上图书馆”内部营销活动案例。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该馆借鉴了管理领域内部营销的概念,将营销理念用于组织管理,主张“满意的员工产生满意的顾客”。该活动共分三个主题:营销图书馆服务精神、营销图书馆专业精神和营销图书馆创新精神。清华图书馆通过组织馆员职业分享会、一线馆员工作掠影以及主题沟通会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最终达到了促进馆员成长、推动图书馆发展、更好服务读者和加强图书馆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唐慧燕副馆长以“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探索”为主题,介绍了组织氛围优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ClimateQUaL是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推出的从馆员角度针对图书馆组织氛围进行评价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鉴于Climate-QUaL的美国文化基础和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自身的特点,该馆首先对美国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又通过分层抽样方法获取了可靠的测评数据,对引发较低评分指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案例带来的启示: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工作是管理优化的重要基础,领导层推动是组织氛围测评结果有效应用的重要保证,馆员队伍素质提升与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互为因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统部馆员汪志莉以“用数据说话――数据分析驱动下馆藏利用率提升实践”为题作了案例展示。案例将两种大数据环境下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和特色馆藏揭示与三种传统方法(即阅读推广、馆藏布局调整和修改借阅规则)对比后发现,三种传统方法提升馆藏利用率见效较快。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的成功率较三种传统方法相对较低,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和读者个人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但相对传统方法,有其自身所自带的新时代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6.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

四川大学图书馆马继刚馆长结合该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探讨了“助学促研,提升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价值”。促进学习和助力科研是大学图书馆长久以来的根本职责,在新的外部宏观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缺乏科学规划、角色定位模糊、新技术眼花缭乱和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马继刚提出,在坚持促学助研这个大学图书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上,要通过转型来提升图书馆的自身价值。报告以四川大学图书馆2011-2015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从布局、策略、用户、竞争、人才、经费几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基于符合读者的学习习惯、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和增强教师的教学体验等原则,四川大学图书馆将打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作为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之一;信息技术馆员在学习空间中应具备作为助学者的新价值,具体起到传授、设计、开拓和t望的作用,技术馆员在新环境下任重而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欣副馆长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应用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和对自动化系统的期望,重点讨论了对下一代图书馆系统技术与服务的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思考和行动为实例,从发展方向把握、实体服务深化、服务范围拓展、特色资源建设与数字化揭示以及关注移动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副馆长探讨了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分析了信息技术从业者所面临的挑战,解析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概念,提出分五步走的技术与服务融合之路,即:理解关键技术、理解核心需求、体验优先及用户参与文化、服务效果及评价和数据建设与展示逻辑分离。以“读在清华”服务为实例,分享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融合的具体实践案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就“图书馆在智库中的定位与能力”作了专题报告。在介绍了智库的概念、功能、需求以及智炀哂械亩懒⑿浴⒂跋炝和质量这三个特质之后,他分析了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三个原因以及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图书馆需要实现三个延伸和三个转变才能够成为智库性机构,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制订规划,积极沟通,培养队伍,从基础做起并且加强宣传。

在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主任朱强作了“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的主题报告。他指出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图书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仅伴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运行模式的改变,而且总体的市场环境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读者的相关隐私数据如何得到有效保护,运用何种技术来整合、分析和挖掘收集到的数据,如何跟踪和挖掘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个性化需求,并对此进行分析和预测,这些都是图书馆人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在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视读者隐私权的保护,以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信任。

大学发展战略篇8

摘要:一些地方政府对县域的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包括电大在内的职教中心,不仅从事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同时,还承担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大学生再就业教育、短期培训等。它突破了单一的学历教育的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无论在办学形式、办学类型、投资方式、人才培养、功能和作用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目前正直开放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为顺利完成战略转型,电大学习中心必须要把握大局,确立适合自身的发展思路。肇东电大学习中心制定了多元化办学、市场化运作、诚信化经营、制度化管理的发展思路。为践行发展思路,学校一定要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树立经营电大学习中心的理念,树立“一切按制度办事”的理念。本案例的研究就是以肇东电大学习中心在向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转型为对象,分析其战略转型的发展思路,为类似学校提供可复制的学习中心构建模式。

关键词:地方电大发展思路精神实质理念

发展思路问题,是关乎一个组织能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走向辉煌的事关兴衰成败和全体组织成员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因此,每一位电大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关心这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此所谓:“单位兴亡,匹夫有责”。

一、发展思路的涵义

(一)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就是指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是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向前的全局性蓝图。它来源于对客观情况的分析与综合,具有概括性、超前性、规范性和指导性。

(二)确定发展思路的意义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多一个思路,多一条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1]生活工作没有思路不行,组织管理没有思路不行,企业经营没有思路不行,学校发展没有思路也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有时候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知识,不是财富,而是思路。80年代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丝、铁锅,或者倒卖小商品,总之是到处流浪。而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打工。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财致富路。30年过去了,温州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先进的经商技能,他们的财富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走出国门,远到欧洲经商。而四川农民第一代打工者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大都在四川老家过着贫寒生活,而他们的晚辈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地到广州等地打工,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贫穷。这说明由于父辈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自己的后代!温州农民的艰苦创业让他们自己和后代彻底摆脱了贫穷,而四川农民的辛苦打工还在代代相传。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的鲜活例子。正如一条短信所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任何成功最初就是一个思路,任何失败最初的也是一个思路,因为思路不仅决定了你现在需要做什么,又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电大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目前正值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个切合电大实际,符合时代要求、市场经济需求和学习型社会需要,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必须的,所有电大人都要认真思考,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兴衰、前途和命运。

二、电大发展思路的精神实质

我们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主要总结几代电大人的智慧成果,形成了肇东电大分校的发展思路:多元化办学,市场化运作,诚信化经营,制度化管理。这个发展思路是对电大客观情况的分析与综合,是对未来发展的概括和规范,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

首先,多元化办学。所谓多元化办学,就是满足人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素质人才。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应当是多样化的。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这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所以地方电大建设要突破招生、管理的单一功能;在办学上要实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并举,是区域的终身教育中心;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服务是多方面的,但是,核心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为学生学习服务上,在构建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切实发挥作用。《纲要》中提到的“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2]“搭建终身的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2]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逐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电大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纲要》要求实行多元化办学,否则就没有出路和前锦,最终会被淘汰。

其次,市场化运作。所谓市场化运作,是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定位发展的方向与方式,也就是在运作中找到需求者,以满足消费者为目的进行运作的一种方式。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电大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置身于市场环境之中,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接受市场的调节与规范。因为:第一,市场既是电大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运行机制;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买方市场将全面形成,学校将处在被选择的位置,因此,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才能满足需求,吸纳生源;第三,随着教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教育市场竞争日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市场竞争观念,苦练内功,加强软硬件建设和学校形象建设,打造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和名牌“产品”,全力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第四,潜在市场导向决定着办学的方向。因为这种导向是指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能够很好地反映市场走势,能够使我们创造性地适应市场,具有很好的前瞻性;第五,每一种教育形式和层次,在市场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定位与特色,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领域和对象,这样才能有自己生存的市场空间,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否则会面临生存危机。这就是电大教育和未来开放大学的市场定位问题,如何具有自己的特色?也是电大人和未来的开放大学建设者需要认真思考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再次,诚信化经营。所谓诚信化经营,就是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就是要实事求是,说到做到。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一个组织和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品质,是人们安身立命、立身处世之根本。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义,就没有人相信他,正所谓“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践踏诚信之人必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再者,诚信是人的一张脸,他写着你的品德和操行。时下有许多企业如博士伦、雀巢等都是因此而大伤元气的。人在职场没有了诚信,或者你的诚信受到怀疑,那么你将难以融入这个社会和企业,难以在社会立足。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职场无小事,轻诺必寡信,重视你说的每一句话,因为他都是在积累你的品质大厦,有两三块砖头质量不过关,就可能导致大厦将倾的危险。人在职场,七分做人,三分做事,没有良好的品格,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任何本领都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创造财富和价值。

然后,按市场化运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大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市场经营理念,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求学者的要求开设班次,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十二五期间,肇东市被确定为哈尔滨都市圈的6个卫星城和12个产业基地之一,同时又规划为哈大齐经济走廊,肇东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我们肇东打造成哈尔滨后花园、经济建设的桥头堡,为职业教育建设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在拟定的肇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依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四大工程”要求,提出了必须加快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目前提出的肇东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十二五期间,全市初中生人数,是逐年递增状态,2013年初中毕业生大约6,618人,其中农村毕业生有3512人,现高中只能录取农村毕业生1500人,其余的农村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十一五期间,随着市域经济发展,企业前期教育和培训人数可观,年需培训人数460人以上。肇东市初中毕业生年均在5000人以上,其余毕业生成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对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都有赖于学习中心效用的发挥。市政府明确要求肇东市学习中心要建设成一个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大学生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老年教育学习基地、建设成一个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继续教育学习基地,实现学习中心作用的多元化。还要不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范围,拓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即在市场中寻找合作伙伴、培训对象,挖掘市场潜力和生源。同时,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电大教学的独特优势,在服务社会事业中自觉谋求电大的生存与发展。

三、树立“一切按制度办事”的理念,使各项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切按制度办事”是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让员工依据共同的契约即制度处理各种事物,而不是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这样,一个组织的运行才能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首先,无条件的执行是管理制度化的前提。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知道”,“报告长官,不知道”,除此之外,不多说一个字,这就是制度。再看看著名企业家往往都是制度化管理的坚决执行者,哪怕是很小的事,也要有制度约束。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是从制定“小”规定开始带着联想走向国际化的。柳传志讲:由于是知识分子办企业,最初大家没有时间观念,开会经常迟到早退,为此,他规定:谁迟到,就罚站。但第一次犯规的是他的老朋友,公司副总经理,怎么办?他硬着头皮执行了纪律,自己也吓出一身汗。15年后,当联想于2004年宣布收购国际著名it企业iBm的全球pC业务时,尽管有人怀疑这个“蛇通象”能否消化,但没有人质疑联想已经成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因此,一个组织要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套适合这个组织、实用、行之有效的好制度。邓小平讲:“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又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4]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制度必须要无条件、长期不懈地坚持执行,才能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我校目前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现状是:一是虽已制定了一些比较好的制度、规定和办法,但整个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有些工作应有却还没有制度;二是有制度但还没有真正完全发挥作用,有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卡壳不顺畅,甚至违规操作,或明知故犯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与制度化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今后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制度的落地问题,班子成员要提高执行的力度和水平,要从最基础、最小的事抓起,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抓出成效。有些制度和工作定了就抓执行,并要提出标准和时限要求,这要成为一种规矩、一种习惯,如久拖不办,或因故延误,可问清缘由,嘱托下不为例,如果此类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就要考虑做组织处理,不能因一个工作环节不到位而影响了全局。

其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保证。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手段。为了使各项制度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校也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考核机制,经过考核实践,虽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基本符合实际。下一步关键就是在完善的基础上,认真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执行的问题。通过建立机制,严格认真的考核,累积时日,期望在我校形成全校上下都认真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每个人既是制度的执行者,同时又是别人执行制度的监督者,形成一个制度管理的立体网络。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从而促使其他工作的取得全面进步。

再次,领导的示范带动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关键。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因为只有先建立起领导们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办法,且领导成员真正遵守,单位才能制定出其他规章制度。所以,我们要从班子制度建设做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规范领导成员工作和行为的制度,这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首要条件。第二是通过领导成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单位的制度化管理。一个部门或单位的主管,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倡导者,更是模范的执行者,他以自身行动带动班子成员,以班子成员整体真正遵守执行的榜样作用,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制度,进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制度化管理。

然后,科学性、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化管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桥梁和纽带。制度化最终的作用是促进事业的发展。因此制度要得民心,要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要使大家都能够拥护、自觉遵守服从,就必须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注意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坚持既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又能使其在员工的可接受范围内,在具体的工作中,既坚持规则不动摇,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因为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后,必然会有部分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会抱怨,这就需要我们付之以行之有效的人文关怀,理解人、关心人,而不是纯粹把人当成执行制度的机器,使大家在工作之余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藉,出现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感到无时不在的关怀,从而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也是单位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的标志。这样,电大的管理应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进入到了看山还是山的较高境界。使管理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自觉,一种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振精神、扬校风,我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宿春礼,邢群麟.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大学发展战略篇9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

(附图{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

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部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

2.和谐性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三)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

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200多年传统工业以及之后的现代农业促动下,人类按主观要求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采、滥垦、滥伐、滥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发达国家采用了跨国资源掠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生态侵略”,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资源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人类不得不大声呼喊:“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

以上所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挑战。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

1.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增殖速率。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超过资源承受的阀值,人类需要通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力及物化劳动来人工繁殖这些资源(如人工造林),使这些资源年更新总量的增长等于或超过其利用数量,才能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须知资源永续利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不可更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要开源与节约。例如,加强勘探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向海洋要宝、开发太空资源、寻找代替资源以及解决贫矿、伴生矿的采、选、炼技术研究和利用问题。总之,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利用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光利用不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光保护不利用,环境资源的价值无从发挥。保护是使资源增殖,保护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永续的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固然不对,但封闭式的保护观念也应改变。正确的理解,应当把保护资源与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例如,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已使258个种和种群、植物354种、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内容,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促进更新充分利用;对于不可更新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资源。

3.环境保护与提高环境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和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两大部分,前者上文已经说明。所谓污染即指将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垃圾等,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为了防治污染,很多国家制定了环境立法,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对环境的损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同化、降解的自净能力。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

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也强调:“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大学发展战略篇10

1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挑战

1.1自主信息,削弱了管理者的权威

在传统教育中,学校处理或是公布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是张贴或是文件,管理者有着很大的权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学都拥有自己的官网,学校的有关信息也会到官网上,但是网络是自由的,每一个人都有评论和发帖的权利,学生看到官方信息后就会自己在网上发表意见,有时候就会引起很多同学的附和,这样就影响了学校的权威性。本来有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是很好的,但是一些学生考虑不全面,对官方的观点和意见会有抵触的看法,甚至不合理地进行评价或是批判,这样就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思想,也会降低学校的威信和话语权,这对学生以后的管理工作更加的不利。

1.2自由选择信息,削弱了教育者的功能

在大学中举办一个活动,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增长见识并通过活动的举办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在举办活动的时候学校都会进行宣传和鼓励,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什么信息都是放在网上,学生就有了选择信息的权利,学生可以选择看,也可以不看,甚至可以看了不去理会,这就会使学生失去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场所,所以很多网络上的信息都不能确定其真实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所以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是心里不开心、有困惑的时候,很多学生并不会选择去和老师交流、沟通,他们更热衷于从网上寻求帮助,这就使管理人员失去了思政管理的功能,降低了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1.3网络事件和网络语言横行,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

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通过网络了解各个地方的各种事情,当然了解的事情有好的也有坏的。当学生看到正能量的东西的时候它给学生带来的是正能量;当学生了解负能量的东西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抵制不了诱惑,走上岔路。在网络上还会时不时的流传一些网络名词、网络段子,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给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难度。因为网络上的评论或是聊天都是匿名的,所以很多学生就会毫无遮掩、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去发表评论,肆意的评价,这很容易就会挑起事端,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既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同时网络负能量也在影响着学生,阻碍大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思政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和网络的情况,综合的制定相关的措施。

2应对网络思政教育挑战的对策

2.1拓宽教育阵地

时代在进步,思想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网络新兴的网络工具,这样管理者才能融入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指导。在进行思政管理的时候,管理者可以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育阵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教育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些交流QQ群,让本校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沟通,这样就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真实的平台,避免了学生在网上受到伤害。而且管理者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多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这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管理者牢牢地抓住了管理的主动权。

2.2加强网络舆论监控,提高引导舆论能力

在学生参与网络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网络上一些进行评判,同时学生的思想也很有可能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教师要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参与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讨论。例如,在某一时间网络上出现热搜的事件和很多不同的舆论,这时候思政管理者就可以在学校网站或是学校网络平台上组织大家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时候,管理者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引导着学生朝着正能量的方向思考。同时,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不要出现学生因为说脏话引起斗殴等情况。

2.3创新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