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25:47

社会发展规划篇1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社会发展规划篇2

坚持以党的十指导精神统领工作全局,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浏办通知〔2014〕15号《关于做好2014-2015年建设扶贫工作的通知》和__乡党委、政府《年度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工作要求,乘__乡政府西进融城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勤劳,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重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村民不断增收致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把__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__村地处__市东大门,距城区10公里,位于__乡东南部,属__乡管辖的一个偏僻山区行政村,是省级贫困村。__河主支流大溪河环村而过,村内地势呈“丁”字形分布,东与本乡珠江村相连,南临__河,西与高坪镇双江村相接,北与本乡__村相通,村域面积9.2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7个村民小组,563户村民,其中贫困户90户(五保21户、低保69户),全村人口2252人,其中中共党员48名,共青团员35名,大专以上文化53名,高中文化158名,劳动力925名,其中外出务工183人,办厂经商54人。股役军人4人,退伍军人42人,残疾人67人,低保86人,五保22人。201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元,经济发展位居全市中等偏下水平。

村级主干道长11.4公里,已全面硬化4.5-5米宽水泥路,有耕地面积1860亩(人均0.826亩),其中旱土及非基本农田186亩,耕种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林地面积8800余亩,种植杉、松、杂木、楠竹、油茶、小水果等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域面积650亩,有涵家冲、长冲等小水库3处,山塘105口,放水灌溉,道源水库溢洪道——__小河流经村内17个村民小组5公里水路汇入__河,修有栏河坝6座,都安装了(20-6)和(30-6)不同型号的水轮泵提水灌溉,安装在__河畔和__小河两岸7.5-15千瓦电排18座抽水灌溉,农田用水基本满足。村内有规模企业:万鑫出口花炮厂、戴氏烟花制造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制造厂等3家,村卫生室1所,有鑫鹏、紫金、高塘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蔬菜种植是村民的支柱产业。全村约50%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促使经济持续增长,是__市主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村内自然生态良好,山青水秀,是观光、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

__村通过村级换届选举,选优备强村级队伍,组织机构健全,支、村两委成员4名,班子成员呈“老、中、青”结构,文化程度偏高,精诚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有核心的凝聚力,是一个会想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务实团队。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人均收入稳步上升,村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村民民风淳朴,渴望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支、村两委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__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__市

电力局等后盾单位的帮助与支持下,通过自身努力奋进,带领全村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我村受自然环境影响依然是致贫的主要因素,地广人稀,村民主要分散居住在山冲与河边,集中居住户较少,加之地势偏低,整个东乡水系流经我村汇入双江口,每年汛期来临洪水上涨,常有淹没农田现象发生,造成粮食减产,蔬菜失收,给当地村民造成经济损失。其次,于2004年因我村学生减少,不能足班开课,导致__完小被迫停办,生源就近分流到__完小和珠江完小就读,许多学生未天亮就由家长护送行走在山田、田间小道上,组道、村道上安全系数低,每学期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供学生上学读书。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可用财力不足,村级经济难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发展乏力。由于近年村级道路硬化、桥梁等基础设施密集建设,__一桥工程建设项目至今未入项,沿河上下两条村级道路硬化扶持资金不足,村级经济来源有限,负债较重,直接负债达万元。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协作组织缺乏,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刚刚起步。

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设施不健全,居民住房布局散乱,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附表1:__乡__基本情况统计表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以生态发展为先导,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切实“铺实党建路,架起民心桥,念好蔬菜经,拓宽增收路”的指导方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不断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大力改善社会公共事业,着力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力争经过3-5年努力,确保全村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公共事业条件得到改善,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能逐步形成,村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力争达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水平。

(1)2014年底按市委组织要求,如期如质完成村部办公楼工程建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方便村民来村办理各项事务。(见__市组织文件)

(2)2014年底按施工合同要求全面完成古坪组至高圳组村道拓宽、改直、硬化工程,要求路基宽达到7米,硬化路面6米,方便全村企业大货车来往,方便村民出行,减少运输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3)进一步完成山塘清淤及标准塘建设,水渠硬化,河坝、水泵、电排维修和建设,实现村组灌溉无忧。

在确保粮食生产和蔬菜种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生态农庄、观光、休闲、旅游等成为村级主导产业。

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明显提高,实现电力、电信、广播、闭路电视通畅工程,成立民兵应急分队,确保一方平安。中小学生入学录取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健全。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0000元,建设农民培训学校和健身娱乐活动中心,利用远程教育等设施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科学知识。

(附表2:__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预期指标)。

1、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支村两委工作制度、议事制度,健全农民自主投工投劳等机制,逐步形成村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2、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好村部,完善农民夜校、图书室(农家书屋)、活动室、卫生室、篮球场、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设施,在各党小组设置党(村)务公开宣传栏。

3、完善组织网络管理。古坪至陶家等11个村民小组党员成立平安党小组,上塅至将军等8个村民小组党员成立__党小组,下塅至孙冲等8个村民小组党员成立高升党小组,按程序选举产生党小组组长。

4、培养后备干部。结合市委组织部千名后备干部培养工程,通过岗位锻炼,着力培养2名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群众反映好、致富能手的村级后备干部。

5、增强队伍活力。以产业带头人、种养大户和经济能人为重点,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至4名,发展党员1至2名;切实抓好党员民主评议,积极开展党员示范户帮带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6、提升党员素质。坚持党员每月一学习、一活动、一评议,实行党员集中培训,请上级领导和专家来讲授党员培训课,组织党员干部到仙源、沙龙等先进示范村实地学习取经。

7、优化党群关系。积极开展“双联共建”、扶贫帮困送温暖等活动,实行联点领导,后盾单位和村部书记结对帮扶措施。

8、规范工作机制。实行支村两委轮流坐班制和村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工资、奖金、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增强村组干部的责任感。

9、淳化民风民俗。修订《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劳动致富、环境优美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倡导文明道德新风尚。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生态特色,形成以蔬菜种植和生态养殖为支柱,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其他种植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1、稳定发展生态种植。

(1)水稻种植,遏制耕地抛荒,发展粮食生产,55%耕地种上粮食作物,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2)蔬菜种植。依托三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土地流转,蔬菜基地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逐年增加,达到45%耕地种植蔬菜经济作物。

(3)小水果栽种。利用低山丘林山

坡等闲置土地,栽种桃、李、梨、金桔、椪柑、木瓜、板栗、杨梅等小水果8000亩以上。(4)油茶栽种。整理适栽林地,年内栽种油茶500亩,逐年增加栽种面积。

2、重点发展生态养殖。

(1)发展“零排放”生态养猪,以肖邦兴、陈章明等养猪场为龙头,扶持发展环保达标养猪大户,年出栏商品猪上万头,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黑山羊养殖。扶持3个养羊大户,带动全村黑山羊养殖,力争出栏黑山羊1000头。

(3)发展山塘养鱼。以长冲小水库、胡湾塘等为养鱼示范,带动全村口山塘的三分之二以上养鱼,做到年产鱼8-10吨以上。

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道然湖、皇龙峡漂游旅游圈辐射作用,充分利用村域内__河、石门岭、老虎洞等生态优势和优美环境,在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加大各景点包装推介,发挥近城优势,引进多家星级农家乐,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为重点的旅游产业。

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水利设施、道路整修和桥梁建设为重点,加强环境整治,加快危房改造,完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发展的生产能力。

(1)村部建设。我村拟选址在__组境内新建村部及村卫生室,预计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村部办公楼、政务服务大厅、会议室、卫生室、五协活动中心等于一体建设项目,房屋造价为80万元,附属工程及配套设施万元,总造价万元。(附村部建设项目预算方案)

(2)村道拓宽改直硬化。从古坪组至高圳组村道于2006年硬化4.5-5米宽水泥路,且路基狭窄,路线弯曲,视距短,严重阻碍12米以上大型车辆出行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支、村两委决定对该村道路段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拓宽改直,路基扩宽至7米以上,硬化路面6米,水泥浆砌石方万元,挖土填方万元,路面硬化万元,总投资

万元(附道路硬化建设项目预算方案)。

(3)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在全村适龄青年中选拔政治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优秀青年20-30人,成立民兵应急分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维护社会大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4)农电网升级改造,安装变压器。

由于现在企业用电量和村民用电器增加,导致平安台区超负荷用电,计划在金湾组境内安装1台变压器,解决高峰期内用电紧缺难题。

(5)水利施配套修建。对全村河坝、山塘、渠圳水系进行全面排查,搞好渠圳、山塘的清淤疏导工作,积极引导当地组户进行改建与扩建,对存在疑难重点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上级重视支持解难。

(四)发展公共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加强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村农民夜校免费组织农民开展蔬菜、油茶、小水果种植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培训,装饰、家电维修、建筑、缝纫等技能培训。村内学生考取大学本科给予500元资助和鼓励,联系医疗机构到村开展义诊活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参合率达100%。

2、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利用村鼓乐队、舞蹈队等组织开展文艺节目表演、宣传科普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村民遵纪守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提高集体经济实力。盘活月形、塘湾、下洲等组村内闲置土地资源,用活各级支持扶助资金,实施好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及有一定实力志愿青年回村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一)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成立__建设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附领导小组名单),由后盾单位领导、联村领导、支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各建设扶贫项目的宣传发动、规划安排、项目决策、考评验收等工作。

(二)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向全体村民广泛宣传规划任务和目标,树立村民的主体地位,做到凝聚民心、发挥民智、聚集民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社会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社会问题

1、前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市规划既是经济规划,又是环境规划,也是社会规划,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城市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解决和城市规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西方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源于西方城市的社会改良运动。在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城市为不断解决城市社会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规划对策,城市规划也从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转向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普遍关注,从理想化的“社会城市”设想逐渐演变为对现实的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西方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发展内在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如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的过分拥挤和贫民窟的出现,缺少对城市郊区化的有效控制而导致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

随着西方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中已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发展的“民主化”特征,城市规划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上个世纪末,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常情况下,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4、城市规划的对策:

4.1科学的规划方法

寻求科学的规划方法与手段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physicalplanning)而忽视社会、经济规划和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注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作用,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其次要注意下列问题:

城市规划应积极关注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以期合理地解决城市开发与公众利益的矛盾。

城市规划应结合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重点解决居民就业和住房问题,这是城市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原则,避免规划建设不当而引发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尽可能减少城市的大拆大建现象。

4.2改进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1)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a.开放规划编制市场,引入公平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

b.打破以前规划中“关门搞论证”的局面,建立申请方自主组织论证规划调整的新模式。即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投资企业可以自行组织符合资质条件的规划编制单位进行项目论证,规划主管部门对项目论证进行最终评审,按照“阳光规划”的相关要求,把所有规划编制成果及规划调整方案或成果向社会公示。

c.加强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实施包括规划制定前的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执行过程中的听证等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2)科学编制同本地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应适应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城市规划又不应被城市经济现状所困,要关注未来,适度超前,编制规划力争一次成型,实施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经济条件分步进行。总体规划要科学确定城市的性质,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准确预测城市的未来规模,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要及时修编到位,项目规划更应力求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要处理好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具体项目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

4.3做好城市交通规划,改善交通拥堵现状

1)高起点做好城市交通规划。要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对现状城市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研究,并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结合,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

2)加强对交通的宏观控制。通过城市规划布局和结构模式的变化,尽量削减交通源的产生和吸引量,在系统上平衡城市交通,改变市中心交通过分集中的状况。控制市区土地使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同时考虑交通设施条件,交通设施无法满足时,不应建设交通量生成强度大的公共设施。

3)道路设计应考虑与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规划二者的有机结合问题。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道路的红线、停车场的位置和规模,并在交通流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道路设计和交通工程设计,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系统的功能。

5、结束语

城市规划应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民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应该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须注重对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熊威.在城市规划编制中融入科学发展观[J].山西建筑.2006,32(7)

[2]王伟.和谐城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基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梳理与启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彭阳.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社会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社会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市政;工程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市政工程规划的现状分析

对城市进行可持续规划的前提是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因此在市政规划中要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充分考察城市生态功能和环境资源的特点,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来对整个城市市政建设进行把控,通过合理的市政建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统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城市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要保证城市和谐迅速的发展,我国政府各级部门都不断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市政规划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的市政工程设计和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市政工程规划的合理发展极大的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市政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受到国情影响,管理体制十分落后,规划思想不够先进。因此,各级市政部门要不断的推进机制创新,找到新的规划路子,从而推进我国的市政工程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市场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的市政工程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速度都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政规模的压力不断增加,这就造成城市市政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环境问题,这是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反思的问题。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伴随着灰尘、噪音、污染物和废弃物,这些问题都对周边市面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而相关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在增加工程施工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工程的成本。例如市政工程施工不当造成冲蚀,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河流的污染和额外的工作,而在工程施工中的污染物和垃圾都很容易引发地下水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既浪费了财力,也会引发环境污染,这些问题都伴随着市政工程的发展。所以,在市政规划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要认真的思考解决。

2.在进行市政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进行考察

对于城市来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城市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人口的数量,城市的开发程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因为市政规划过程中忽视了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不足,导致了城市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城市的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的增加。但是市政规划中对长远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城市结构使用的不合理,必然带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极大的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香港为例,香港的水资源使用十分紧张,很多的水资源都是从外部引入的,大多来自广东,而土地的利用则主要是通过合作来不断的增加城市用地。所以,市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前提,综合资金、技术等各种因素来推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3.在市政工程规划中资源循环利用明显不足

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垃圾不断增加,给社会和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不断的增强。但是在规划中,大多数都没有对这些垃圾的使用和回收进行规划和控制。所以,大量垃圾的对方以及相关处理措施不当的问题造成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资源的循环利用了很低,这些都是由于公众的循环利用的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这些跟城市的规划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等相关的宣传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国外,城市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已经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进入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层面。在市政工程中,对于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应该坚持“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行为原则,“减量化”是避免过度包装以及很多一次性武平的大规模使用。“再利用”是人们可以对很多废物垃圾进行二次使用,“资源化”则是对人们在垃圾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方面进行指导,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到垃圾的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对于实际中,如何对垃圾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则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市政规划中建立资源回收利用的公司和废品交换中心,不断增加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引入国外先进的废弃物再利用技术,与掌握这些技术的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强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教育。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提高废物循环利用率。

4.大力推进市政工程的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和制约,进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需要健康的经济环境和结构。因此,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产业结构是经济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功能。所以要改善城市的生态结构,推进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流动,就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发展与市政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推进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思路。引进先进的理念,更多的重视城市资源的承载力和废物垃圾的循环利用,倡导绿色交通,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市政发展的可持续性。

5.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整个工程的出发点

推进市政工程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整个工程的出发点,同样的保护环境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城市而言,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生态环境。只有稳定和谐的生态,才能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市政工程的规划中就要努力做好对污水进行相关处理的规划。在施工中,可以通过天然生物的方法来进行,也可以利用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的过程可以推动水污染的净化,例如灌溉田、生物塘等。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污染也严重的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规划中,应该大力提倡绿色交通的观念。防止大量废气的出现对换,进而造成很大的危害,避免空气质量的恶化,保证人们的生活舒适和社会的和谐。

三、结语

对城市而言,市政设计和研究对于城市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是否合理健康的关键。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推荐了城市的程式化发展不断加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通过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市政规划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市政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合理的规划对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推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各种工程的运行更加需要合理的科学的市政规划。总而言之,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的发展,各种投资不断的完善。通过合理的市政规划,能够为居民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市政工程规划。

参考文献

[1]孙志军.城市规划应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以抚顺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

社会发展规划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精神,按照《吉林省“百镇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关于编制或修改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XXX镇实际,特制定《2009-2020年XXX县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2009-2020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任务,旨在动员和引导全镇各族人民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本规划依据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百镇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

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扎实苦干,开创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XXX镇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

;工业发展迅速,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涉及清洁能源产业、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行业。其中延边向阳果蔬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保鲜、速冻蔬菜、山野菜、粘玉米等农产品及青松钨钼有限公司生产的钨丝、钼丝打入国内外各主要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2.园区建设起步良好,窗口示范作用明显

坚持以建基础、抓服务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招商服务力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06年开始在XXX河北岸规划建设了省级工业集中园区,园区占地面积3.22平方公里;在柳树河村、东振村建立了木业园区,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聚集。目前,工业集中园区、东振和柳树河两大木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工业集中园区已完成园区近2平方公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招商入园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58.1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正在建设或投产的项目有青松矿业及钼铁深加工、永拓生物质能源、新型墙体材料、向阳蔬气保鲜、德兴大豆加工、盛业兴源工贸、海创矿业、华晨木业、恒森木业、森美木业、鑫森木业等项目,为XXX镇项目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镇内拥有永拓能源、博维药业、申联食品、丹华公司、德兴酿造、XXX东光电子材料公司等多家省、州级知名企业。大连锦华集团成功入驻,已开工建设莱茵公爵葡萄酒、重钙、轻钙、石头纸和高分子石头板等

>>

;站内范文搜索5个项目,其中,仅莱茵公爵葡萄酒项目2008年就实现税金2560万元。

3.基础设施日趋改善,小城镇承载功能增强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良好,“学生求学,群众就医”问题逐步得到改善。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截止到2008年末,教育投资累计已达200多万元,撤并村教学点8个;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网络进一步完善,医院医疗设备较为完善,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就医提供了保障;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十分活跃,各村均设有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球场等;养老、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及社会保障等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成立了XXX镇社会劳动保障所,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开辟就业门路。截止到2008年末,镇内共有高中4所、初中3所、小学5所、幼儿园7所、卫生院28所、文化站3个、图书馆1个、福利中心6个、全镇劳务输出人口达6054人,占全镇人口的6%。

>>

;站内范文搜索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3平方米。贫困人口基本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二)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XXX镇是XXX县城所在地,位于长吉图先导区内,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离延吉机场85公里,距牡丹江机场160公里,距图们口岸60公里,距珲春口岸75公里,距绥芬河口岸100公里,具有图们江开放开发前沿优势。“牡图”铁路线贯穿XXX镇南北,是吉林省东部与黑龙江省联系的重要通道。见XXX县XXX镇区位图。

三是人文优势。XXX镇是XXX县最大的文化娱乐中心,省级文化先进镇,良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为XXX镇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夯实了基础。全镇三分之一人口为朝鲜族,与朝鲜、韩国及海外各地的朝鲜族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是广泛吸引外商、外资、技术、人才的有利因素,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劳务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形成一定的民族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政策优势。XXX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优惠政策和特殊福利。特别是XXX镇位于长吉图区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和省的各项开发开放政策将为XXX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总量不大、增速缓慢、后劲不足。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不高,抗御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仍然较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拉动作用不强,缺少骨干带头企

>>

;站内范文搜索业,特色产业不突出,资源优势没有转为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市场体系发育缓慢,缺乏辐射面广的商品流通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农民素质较低,缺少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城镇新生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矛盾突出;资金紧缺,增长方式转变能力弱。从长远发展看,影响XXX镇未来发展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强。XXX县是全省第二大县,而县政府所在地的XXX镇镇域总面积259平方公里,远远小于XXX县其它镇,也小于全省相关县政府所在镇。镇区南北为山,适宜建设用地的镇区面积仅为15平方公里,狭小的镇区规模,极大地限制了XXX镇城镇整体建设发展,以及城镇聚集、辐射、带动功能的提升,向东拓展将是XXX镇未来发展的出路。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09至2020年是XXX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XXX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审视镇情,造势快上,紧紧抓住长吉图开放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和“百镇建设工程”难得机遇,结合本镇基础与条件,科学谋划未来,X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镇富村裕民为目标,坚持工业立镇、农业促镇、商贸活镇、生态强镇、开放兴镇,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加快一区四园建设,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型产业经济强镇,大力发展和壮大食品加工和木材、石材深加工,加快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扩大现有城镇规模,提升城镇辐射带动功能,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通道建设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把XXX镇建设成为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的新城镇。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主导原则。经济是强镇之本,富民之源,坚持工业立镇,把工业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具支撑力的产业经济,打造清洁能源型产业经济强镇。构建以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特色、资源加工业发展为主体、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产业格局。

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是硬道理,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站内范文搜索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保护和培育后续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城乡协调发展原则。XXX作为XXX县中心镇,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镇村统筹观念,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加工业和商贸业,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用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产业互动、工农互动、城乡融合、镇村融合的协调发展道路。

四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原则。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五是以人为本原则。为政之要,以民为本。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促进发展,以富民的实绩回报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XXX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考虑改善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实际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XXX快速发展的成果。

(三)预期发展目标

2009年~2020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镇域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功能逐渐完备,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加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全镇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建成适宜人居生活,适应人才建业,适于企业发展,具有较强吸纳、辐射、承载能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中心。

1、总量结构

>>

;站内范文搜索额达到43000万元。

2、城镇建设

到2015年,镇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全镇基本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主干道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净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管道排水服务率达到100%。

2020年,镇区面积达到18.3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镇功能更加完备。

3、社会发展

5、人民生活

6、生态环境建设>>

;站内范文搜索

到2020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3万平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清运率分别达到85%和90%。

(四)空间布局

1、镇区空间布局

立足XXX镇情,着眼未来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XXX镇域空间布局按着“一核三轴五园区”点线面全面发展。

一核:依托XXX镇县域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建设县域发展核心为方向,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和区域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东光镇人力、资本、产业等各发展要素向XXX镇聚集,以及各要素相互流动,扩大核心区域规模,逐步形成集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核心。

三轴:推进轴带发展旨在打破以往XXX在经济发展地处偏远的观念,主动承担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和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重任,以通道建设促开放、促发展。推进轴带发展,必须把通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大视野、大通道、大产业、大流通促进XXX镇经济社会跃上新台阶。见XXX县XXX镇轴带发展图。

----春和-砂南经济轴。以图们—XXX--牡丹江铁路为依托,是吉林省乃至长吉图先导区连接黑龙江的重要通道,XXX镇内主要包括:春和村、柳树河村、老村、东镇村、砂北村、砂东村、砂南村,此轴重点发展南北向产业经济、商贸和物质交流,借助图们口岸和绥芬河口岸发展对外贸易,推进物流业发展。

----XXX-西崴子经济轴。XXX镇内主要包括:XXX村、砂北村、东明村、西崴子村,此轴向南发展,以XXX—延吉高速公路为依托,是XXX镇的政治经济要道,重点发展政治、文化、技术交流,借延吉中心城市之势,加快XXX产业升级和商贸发展;此轴向西发展,是连接XXX镇与吉林腹地—长春与吉林的重要通道,重点承接长吉产业转移和技术引进,进一步向西南推进,促进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联动。

----老村-城关经济轴。是XXX对外开放的重

>>

;站内范文搜索要通道,XXX镇内主要包括:老村、东镇村、XXX村、河北村、大川村、城关村,抓住长吉图开放开发的难得机遇,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步伐,全力扩大XXX对外开放规模、领域,提升开放水平。

五园区:五园区主要是依托XXX镇资源优势和引资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进行“一区四园”建设。

----XXX县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0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5亿元,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工业、木业、石材业、食品工业,生产纤薄板、根雕木刻画、木化石盆、实木地板、果仁制品、碱性还原水、果蔬保鲜、大豆加工、人参制品、高档笔记本、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纳米材料、钼铵酸、轻质碳酸钙等产品。

----柳树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柳树河村木材深加工和石材加工,生产集成材、装饰材、木制工艺品、轻质纳米碳酸钙、大理石等产品。

----东振木业园区。重点发展东振村木材深加工产业和仓储业,生产胶合板、集成材、家具组件、出口室内楼梯木踏板、滑雪板、酒盒、细木工板等产品。

----夹皮沟石材产业园区。在XXX镇夹皮沟村新规划石材园区、占地面积20公顷,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新建1600平方米的厂房4座及3000立方米的沉淀池4座,40台切割机及配套设备。重点发展石材加工业、钼加工业,生产大理石、钼粉等产品。

----特色产业经济园区。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低残留、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烟叶为主的夹皮沟高效经济作物基地,以五味子为主的西崴子、东明、春和中药材产业基地,以养猪、养牛为主的西崴子、柳树河、砂南村畜牧业基地。

2、城镇功能分区

以城镇道路、自然地貌为界,将城镇分成五大功能区,见XXX县XXX镇城镇功能分区图。

老城区:XXX河以南,南至原森铁铁路、东至新规划的团结路、西至新林路之间的区域是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是XXX县及XXX镇的政治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规划重点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完善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强化城镇服务功能。

东城区:位于团结路以东的区域,是XXX镇的中心城区的东大门。此区作为XXX心中城区向东拓展开发建设的成长区域,重点加强基础设

>>

;站内范文搜索施规划建设,发展XXX镇科教中心,以及工业、商业、金融、居住等。

南山区:位于原森铁铁路以南、新林路以东、团结路以西的地域,以居民居住、生态绿地为主。规划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棚户区,改善居住环境,开发建设南山公益林地。

西城区:位于新林路以西的区域。XXX林业局的管理、居住、服务等设施大都集中西城区,主要治理工业污染,改造棚户区,改善居住环境。开发建设木材、石材加工业,兼顾仓储业。

河北区:XXX河河北的区域。此区承担城镇主要生产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城镇新的生长点及经济增长点,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提高经济密度,开发建设屏风山公园及生产绿地。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整合农业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树立以龙头带基地、以市场建基地、以区域创品牌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全面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依托XXX镇农业优势资源,实行一村一品,重点推进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以大米、蔬菜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重点依托西崴子优质大米优势,推广绿色大米种植,打造全州最大的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打出XXX镇品牌。二是以烟叶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基地,充分利用柳树河、砂南优质耕地优势,建设新型烟叶基地,稳步推进烟叶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全镇以烟叶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公顷左右。三是以五味子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以五味子为突破口,建立发展贝母、黑木耳和林下参等绿色药材产品基地,重点建设XXX镇东明、春和五味子生产园区。四是以黄牛、肥猪为主的畜牧业基地,依托已成型的柳树河畜牧基地,西崴子畜牧基地,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方式。以西崴子、柳树河、砂南村等村为重点,新建5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小区,年存栏15000头,年出栏10000头。依托泰发洋飞等企业推动养殖产业升级,带动貂、狐狸、獭兔的养殖。

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推进农业产业化。把龙头企业作为农村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由粗放经营管理

社会发展规划篇7

一、“十五”计划实施概要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1亿元,增长1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8美元(汇率按1:8),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之列,*年位居第68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6亿元,为*年的9.7倍。工业高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4%,*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7.86亿元。财政收入增势迅猛,*年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2.1亿元,为*年的5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3.5:47.2:39.3调整为*年的9.7:56.9:33.4。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初显成效

“十五”期间,坚持用科学规划统领城乡建设。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以下简称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市级和区级重点镇等规划的编制。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实现了撤县建区,完成了撤乡并镇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形成了新城区建设骨架,城市化率由*年的27.81%提高到*年的44.1%(按户籍人口计算),*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较*年末扩大了8.38平方公里。城乡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完成了成温邛公路*段、光华大道*段、芙蓉大道等建设工程;“村村通”工程全面完工,实现了城市公交覆盖全区所有镇和街办。*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8.6平方米,较*年增加15.4平方米。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加快了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花博会”主场馆、室外景观展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了文庙广场、西街旧城改造、江安河和杨柳河综合整治、隆建街改造、旧城主要街道的风貌整治和立面美化工程、农民“新居工程”、城乡电网改造以及城区主要街道电力、通信电缆下地工程;全市率先开放了置信•*城市公园,建成了一批中高档地产项目,打造了“住在*”的品牌。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0.1%提高到8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年的4.1平方米增加到*年的2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1.23%升至44.77%。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提高

科教文卫体广电等事业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的“科普示范县”。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加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引进了一批大专院校,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高。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了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食物中毒“两个零报告”,基本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大了对公益文体事业的投入。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256元和4864元,较*年分别增加3953元和1772元。*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35.4%,较*年分别降低8.1和17.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征集率达98%以上,在全市处于前列,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启动了社会援助基金,初步建立了新型城乡社会援助机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万人。

(四)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可喜成绩

全面推进了投资体制改革,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经营城市取得显著成绩。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2.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倍。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合作交流会。与美国辛辛那提市和加拿大列治文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对内对外合作交流。

“十五”期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到*年底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经济实力基础不够扎实,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园工业支撑作用不够突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的新机遇

1、城市功能新的定位有利于*加快融入大都市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将*纳入中心城区,确定为成都市城市组团之一,是主城区的西部中心,是城市重要功能区,在功能上形成以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以大专院校为依托的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新区,这有利于*加快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的转移;光华大道和芙蓉大道两条连接大都市快速通道的形成,这都为*加快融入大都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区域,这有利于区内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成都市主导产业布局有利于*构建西部现代轻工基地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确定为新型工业重点发展区之一,并将构建*-郫县-双流医药产业基地和*-郫县食品产业基地,这为*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提升科技园的产业配套、基础配套、机制配套、环境配套能力,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4、“花博会”后续效应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

“花博会”的召开,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档次,优化了消费环境。花博园、国色天乡等旅游景点的形成为*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光华大道、芙蓉大道的通车,将吸引更多大型商贸集团、连锁超市、知名餐饮企业入驻*,聚集人气和商气,这将积极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逐步增加消费总量,壮大三产业,由此*经济将从投资型逐步转为投资与消费并重,有利于全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

(二)“十一五”期间面临挑战

1、资源约束日益凸显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能源、资金等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将更加凸显。

2、发展任务仍较艰巨

*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工业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突出,重大产业化项目匮乏,产业关联度低。本地企业创新、创造、创业“三创”精神不足。经济发展中沉淀了一些遗留问题,如农民的拆、安、补政策亟待完善等。“十一五”期间,根据成都市对*城市功能的新定位,*将由城郊型向城区型转变,由此全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3、区域竞争加剧

“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区的周边区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纷纷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加剧对市场和生产要素的竞争,从而增加了*在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难度,加大了*竞争压力。

4、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更加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着力提高区域的基础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及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新型工业、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支撑,奋力推进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强区,构建开放*、生态*、和谐*,把*建设成为经济雄厚、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800美元以上;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构筑都市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把*建设成为经济雄厚、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6%以上,到*年达190亿元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6:60:34。

社会发展目标:到*年全区户籍人口控制在40万人左右,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达65%以上,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9.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9.1%。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社会保险征集率达98%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以上。城乡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城乡及环境建设目标:到*年,城区及中心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左右,综合气化率达40%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工业企业的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四、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

(一)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按照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实施“两园一区三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213”发展战略)。即按照优化布局、节约用地、有利于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原则,坚持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增强区域中心镇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切实将科技园作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新老城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区;将以万春为核心的生态园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地和发展旅游业的基地;将永宁、永盛、和盛三个重点镇打造成为相对集中的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永宁镇打造民营经济特色区和现代物流高地;永盛镇配套科技园发展,提升改造童鞋等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门类,提升产业层次,打造优势产业强镇;和盛镇打造北部地区物资集散中心。

深入实施“213”战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把握几个要点:以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产业、要素和人口向区域中心镇集中;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规等;以产业为支撑,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传统主导产业,使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以市场为手段,以政策作保障,搭建融资平台,引导民间资金投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各集中发展区的发展活力,放大其辐射潜能,形成片区经济的板块效应和集聚效应;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发展的空间布局

“十一五”期间,*将在“213”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建立协调发展的空间功能分区和合理有效的空间开发秩序,通过构筑“一区三组团三带”*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引导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共融。“一区”即以金融、商贸、会展、人居为主的新兴服务业集中发展区,“三组团”即以现代轻工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组团、以生物技术为指导的现代农业组团和以现代物流、生态型住宅为主的配套服务组团,“三带”即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生态涵养带。

1、以金融、商贸、会展、人居为主的新兴服务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包括柳城、涌泉街办和公平街办成温邛公路以南部分的新老城区。这是“十一五”期间融入都市区、转变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是全区金融、商贸、会展、人居、行政、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2、以现代轻工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组团。主要包括天府街办、永盛镇、金马镇和涌泉街办部分区域。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高新技术为引导,医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为依托,提升竞争力,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

3、以生物技术为指导的现代农业组团。主要包括万春镇、和盛镇、寿安镇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这是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花卉苗木生产、交易、研发中心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区打造现代农业的关键地区。

4、以现代物流、生态型住宅为主的配套服务组团。主要包括永宁镇和公平街办成温邛公路以北的部分。这是对接成都高新西区,发展为其配套的工业、现代物流业、生态型住宅、休闲产业的重要区域。

5、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生态涵养带。主要包括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沿线。这是全区饮用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带。要保护水质,加强绿化建设,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能力。结合金马河上的重点镇永盛的建设,结合杨柳河上的重点镇和盛的建设以及江安河上的重点镇万春的建设,建设生态*。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以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加强电力、天然气、供水等能源设施建设。新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4座110千伏变电站,完善电网架构,增强供电保障能力。编制好全区的天然气规划,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输气管网,增强供气能力,确保工业用气的需要。推进区域自来水系统的建设,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形成日供水达20万立方米的设计供水能力,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增加。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二厂以及和盛、永盛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

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30平方米。尽快启动建设与中心城区连接的草金路西延线道路,使之与成温邛高速公路、光华大道、芙蓉大道共同形成与成都主城区全方位、无缝对接的“一高三快”骨干大通道体系,全力打造对接中心城区的10分钟经济带。整合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加大县际间公路的规划、建设和拓展,形成多出口、开放型的县际路网。到*年,区内主要县际公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进一步加密优化区内道路网络,完善*城区到重点镇、科技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连接道路。构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及旅游交通服务和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区间直达班车及中转补员公路客运服务网络。构建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加快货物运输的综合化、智能化和快速化发展进程,有效推进工业及科技园区和农贸及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1、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

做大做强现有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到*年,以生物制药为发展重点的高新技术和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企业增加值比重达80%以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研究制定构建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延伸其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制药产业,该产业主要发展新药、药用生化产品、医疗器械等,构建新产品研发、原材料加工、药品生产、包装、营销产业链条。印务包装产业主要发展包装材料、包装机械、金属包装等,构建印务包装机械、纸制品、印刷、仓储、物流产业链条。食品产业主要发展基础原料产品、方便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品等,构建食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产业链条,力争建成*省食品饮料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原有重点优势企业的配套服务工作,增强其支撑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创新,坚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印务包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在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完善贴息等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培育与加强企业管理、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品牌产品。

鼓励接续产业发展。“十五”期间,在医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呈现了上升之势,从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等因素综合分析,该产业仅次于三大主导产业。该产业具有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市场前景广阔、资源较大等发展优势,“十一五”期间,机械电子产业应作为*的接续产业来发展。另外,还应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加快科技园的建设。到*年,科技园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以上,将科技园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商务区、生活服务区的配套建设,培育园区信息共享、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功能,创建部级的孵化园,提升园区承接重大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创新科技园管理机制。借鉴国内外开发区成功经验,使园区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政府主要做好可控资源的配套服务;园区企业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置,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使园区管理更具科学性。提高园区工业集中度。坚持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方向,鼓励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大力度引进和扶持重大产业化项目。瞄准世界、国内、行业500强和台湾50强等大公司、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税源型项目,同时做好产业链相关中小项目的引进和协调工作,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园区环境保护、节约化建设。按照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园区进行规划和建设,严把项目入园关,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入园区,提高项目的单位投入产出率和园区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到*年,力争通过国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围绕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以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着力于以风险分担和贴息激励为重点的机制创新,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形成特色,创立自有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有力补充。

2、以房地产业、会展业和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充分发挥“住在*”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分担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到*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新城区主要发展高品质住宅、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旧城区主要完善商业及其配套地产。科技园适量发展标准厂房等工业地产。北部片区主要发展中高档住宅、特色住宅、旅游地产。

放大“花博会”后续效应和“海博会”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特色会展业。充分利用好“花博会”的展馆设施以及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海博会”的良好平台,举办花卉苗木展览、高科技农业等特色会展,争办区域性、专业性的会展,积极打造成都中小型会展基地。

利用水系较多和花卉苗木的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和体验式旅游,打造成都市的重要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花卉苗木、鱼凫温泉等旅游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依托国色天乡打造集兰马克迪斯尼、嘉年华、环球影城为一体的国际花文化娱乐胜地;依托宋代文庙、鱼凫王墓、陈家桅杆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大学城、科技园、生态园、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发展文化旅游和工业旅游。

优化发展商贸流通业。对老城区传统集贸市场逐步进行规范和改造,将其打造成市民放心满意的市场。针对新区未来居住人群的特点和规模,合理规划布点商业地带,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和购物中心,完善全区的商业物态。同时,以*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为依托,适度发展区域性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提升商业业态。建立和完善各类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互为补充的市场体系。依托公平美食mall、光华大道和芙蓉大道,继续发展壮大餐饮业。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力争到*年,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数达60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面达70%以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0个,带动农户面达40%以上。以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引导企业与农户联结,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整合扩展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抓好生态园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发展特色花卉苗木、绿色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积极引进与花卉苗木相关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市场前景好的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项目。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利用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主,优质稻、无公害蔬菜和特色畜产养殖为辅,以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为特点,集生产、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强永宁、公平、万春优质稻—大蒜示范基地,寿安、和盛天星葱示范基地,金马、永盛蔬菜—优质稻示范基地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到*年,全区农产品无公害化率达100%。

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大都市大力发展优质稻、葱、蒜等特色农产品,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环节等方向发展,延长其产业链。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网上收集和销售,丰富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进入超市,提高其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构建开放*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到“十一五”期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30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3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20家以上。

利用好平台,扩大规模。将“海博会”作为全区对外推介项目、吸引客商的重要平台,将科技园,生态园、新城区以及重点镇作为全区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筛选和推介工作。加强与专业中介机构合作,搭建项目和资金对接的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贸易洽谈会、招商说明会等,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对全区招商引资比较优势进行深入研究,以台资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为重点招商区域,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成本比较优势,引进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

创新方式,营造环境。委托专业招商机构实行招商,利用海内外中介机构延伸招商触角。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建立专门的“投资*”网站,招商信息。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和包装论证水平,处理好引进新项目和支持现有项目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现有项目更新改造和扩大规模的协调引资工作,实施“零地招商”*。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加强对台商的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环境招商”的作用。

2、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内外竞争和合作

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政策,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全部对民间资金开放,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圈,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根据*的产业结构现状和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寻求战略合作的区域伙伴,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加强同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如与荷兰、日本、昆明等在花卉产业方面的合作、温州鞋业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生物制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等产业方面的合作,提高我区三大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同周边区县的交流与合作,如与锦江区、郫县在鲜切花和苗木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花卉苗木的科技含量;利用高新区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研发优势,发展医药产业。加强永盛镇与武侯区西部鞋都的分工协作,提升童鞋业档次,扩大生产规模。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生态*

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要求,“十一五”期间,将构建以城区和重点镇为主,普通镇和中心村为辅,层次分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到*年,城区用地规模达24.6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24万人。

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形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加强对科技园的污染治理,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力度,采取措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土地污染,加大对养殖业污染的治理。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以水源地保护、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生态敏感区和生态用地保护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监测、、风险防范体系。到*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加强环境综合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支持体系

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对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实施分段、分区域进行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和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建设工程,形成功能完善、水质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型河道,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能力。

实施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和主要河道两岸的绿化工程,严格控制新开发房地产项目的绿化率,构建居住小区和庭院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集约利用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严格审查资源利用方案,落实总量调控、分级管理和最低开发规模的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贯彻落实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促进全区土地建设集约利用。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原材料等“四节”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农业、轻工业、服务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生态产业链。

(五)积极发展城乡社会事业,构建和谐*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花卉产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保障责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节约使用土地,做好镇(街办)、中心区、农民新居的建设规划工作。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以政府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抓好教育强乡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工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和扩大、农民教育与培训等项目,全面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新建*中学实验学校和*实验学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大力开展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三创”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

3、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十一五”期间,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开发5000个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进一步拓宽就业岗位开发思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建成充分就业区。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享有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险和生活保障的程度。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难群体社会援助长效机制,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重点缓解城乡低保对象、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加强社会保障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适应城市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4、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广电事业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灾难的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卫生执法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药品配送网络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看病和用药安全问题。切实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120”急救系统,逐步健全区、镇两级急救网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到*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

推进文体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区、镇(街办)、村三级文体设施网络体系,规划建设规范化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集娱乐、休闲、教育、健身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加快城市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大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发展。到*年,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村村通、户户通,光纤电视入网率达到90%以上,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平移。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0%,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台数40台。

5、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弘扬“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以“构建和谐*,打造文明城乡,争做合格市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结合起来,与做好各行各业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形成健全的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推直选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坚持重大决策的论证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坚持依法治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区域的法治水平。到*年,社区法律服务站覆盖率达100%。

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执法,加强基层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改变,合理配置和完善城乡消防设施及其它安全设施,稳步推进城乡安全生产工作。

六、保障措施及重大工程

未来五年内,要全面实现“十一五”的规划中制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全区上下必须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支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保障措施

1、加快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必须以更大决心和步伐加快推进,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处理好市场失效的难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行政决策公示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民主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策机制。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和廉政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着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完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专家评议和公示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运用创新的理念,市场化的办法,合理有效配置政府控制的资源。

——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针对过去发展中存在的农民拆迁安置补偿等遗留问题,要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础上,理顺未来发展的关系,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保障农民利益的配套政策,逐步解决沉淀下来的遗留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着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新跨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限制,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其余领域均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政府可控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永宁、永盛、和盛等民营经济集中发展区的建设。到*年,力争全区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

2、加快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利用区内科研院所较多的优势,以科技园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为载体,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与实验基础设施,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部级研发机构,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的自主创新合作机制,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环保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花卉品种的研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农业创新科技工程,提高本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推广应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力度。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收集、引进、交易和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尽力做到好的成果就地转化。抓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到*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

——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

领域的广泛运用,促进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系统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加快信息安全、技术监督、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信息化。

3、加快人才开发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虽然驻地高校较多,人才总量较大,但在素质、结构等方面仍不能完全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花卉研发等重点产业急需的人才。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活动。加快建立健全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加强区内外人才、智力交流,建立引智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来温创业。切实加强农村素质教育培训,加快农村人才开发,到*年95%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不断改善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结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到*年全区所有农村劳动力参加1-2次实用技术培训。实施人才继续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人才开发机制创新。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快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人事争议处理办法,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和合法权益。

(二)重大工程

“十一五”期间,围绕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观念,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抓紧谋划和动工建设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作为规划实施的支撑。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以建设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城乡综合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科技园、生态园、新城区基础设施,永宁、永盛、和盛等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变电站及电网建设,城镇给排水管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道、公交车站、通信及通信节点、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成环路等骨干道路等设施建设。

2、重大产业化建设工程

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等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旅游业、会展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中心等重大服务业产业化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花卉产业示范和研发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

3、社会建设工程

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孵化中心、*教育学院*校区、*中学实验学校、*实验学校、职业学校扩建、现代远程教育;城区医院的提档升级、华西医院永宁分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城乡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建设。

4、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构建完整的城乡生态体系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城乡水土保持、城市园林绿化、主要骨干公路的景观建设、江安河、金马河及杨柳河涵养带保护等。

社会发展规划篇8

佛南村位于涪江大道、绵渝高等级公路两旁,与太和镇县城相连接,有老鸦山风景区、长岭岗森林公园,678.4亩名优水果,郑葛无公害大型养猪场在辖区内。是太和镇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交通条件很好。为了加快我村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小康建设,根据我村实际情况,现将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1人(其中:农业人口1017人),1040户,劳动力1685个,耕地面积1061.4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678.4亩,两季田150亩,旱地233亩),三湾塘2口,面积35亩,堰塘4口,面积24.5亩,蓄水池8口,面积4亩,村、社机耕道路共5500m,提灌站两处,支部+协会成立了两个(佛南村党支部+郑葛养猪协会,佛南村党支部+欣榆种养殖协会)。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面向市场调结构,增收富民建新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六通三化”战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我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规划原则及总体规划(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商品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我村地处县城郊,绵渝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离前锋渠较近,坚持以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抓好基地建设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以扶持大户,打造龙头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为途径,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实施“种、养、加”一条龙为手段,打造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以蔬菜、水果、花卉、养殖、观光农业等五大支柱为重点,抓好五大基地建设。1、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实现亩平收入3000元,人均收入800元。2、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引进油桃、丰水梨、大五星枇杷、日本青见柚等优良品种,对现有果园进行品种改良,建立600亩优质水果带,实现亩平增收500元,人均增收100元以上。3、建立旅游观光农业基地,以老鸦山、长岭岗为重点,建立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人均增收600元以上。4、建立花卉基地,瞄准城乡消费时尚,抓住城市发展扩张机遇,以十二联社刘兴元花园苗圃,长岭岗森林公园为重点,建立35亩花卉基地。5、建设畜禽养殖基地,围绕一村一品,以郑葛养殖园为中心,建立优质肉猪养殖基地,发展年出栏肥猪100~500头大型养殖大户30户,年出栏50~100头中型养殖户85户,每年实现人均增收800~1500元。(二)以“六通三化”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小区建设、农村新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面发展第一,实施“六通三化”工程。力争2007年底,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我村路通、水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小康标准。1、“路通”工程,建设上山公路两条,第一条是老鸦山上山公路6000m,第二条是长岭岗上山公路2500m,宽6m的水泥路,13联社户道路硬化2500米。2、水通工程,建抽水站两处。(1)老鸦山*提灌站,前锋渠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设施、森林用水)一级站6寸管350m,二级站5寸管300m,*站4寸管250m,蓄水池6口,3000m3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的支持下,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与时俱进,一定能够完成各项任务。附:太和镇佛南村小康规划表党支部村委会二oo四年七月十三日太和镇佛南村小康规划表单位:万元项目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备注一、总产值20832336259628101、农业总产值150205320435(1)种植业8090100110(2)养殖业(含牧业)60100200300(3)渔业46810(4)林业6912152、工业总产值1932212922732370(1)劳务输出265300350400(2)个体工商业200220250270(3)私营企业667729750755(4)民营企业600660673675(5)其它行业2002202502703、村集体经济收入1235二、总费用(成本)1834.031985.332092.782116.4三、农民经营所得248.97350.67503.22693.6四、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收入120120120120五、农民所得总额368.97470.67623.22813.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628462861288000注:本表农业人口1017人2004年7月2日

社会发展规划篇9

本年度预期发展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27%;招商引资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14%;本级财政收入达到450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200元,同比增长18.3%。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__地处__中下游,典型的平原地形,全镇总播种面积10577公顷,依托占据__流域的地理位置,水田灌溉面积达5千多公顷,多条江河支流横穿域内,我镇将充分做大“水”这篇文章,全面发展资源特色经济。

1、发展现代农业。增加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积极推动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新型栽培技术的示范应用,全镇已按市委要求部署落实示范性耕地水田400垧、旱田50垧。水稻育苗实现工厂化,投资300万元引进____公司建立现代化水稻育苗工厂,加快我镇水稻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步伐。争取上级资金140万元,新建470栋水田标准化育苗大棚,实现粮食总产13万吨以上。实现赤眼蜂防螟、农田灭鼠、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促进土地流转达260公顷,推广合作社发展,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2、做强支柱产业。2、做强支柱产业。紧紧抓住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这股强势的春风,出台政策,提供服务,扶持、引导支柱产业向规模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稻米是我镇的支柱产业,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工艺手段,对老企业进行改造,兴办新型农牧合作经济组织7家,助推我镇原有13家粮食加工和收储企业完成换代升级,已有3家粮食加工企业拿到国家绿色认证证书;今年我镇将投资1000万元,继续对9家大中型粮食收储与加工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使全镇粮食加工和收储量达到20万吨以上,力争打造以吉富米业公司为龙头的明星民营企业阵营,创造享誉全国的绿色稻米品牌。同时,有效利用__在外地的知名人士进行招商引资,多上项目,上好项目,向高新的水平发展,为__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4年要努力争取古瓦厂的“申遗成功”。

3、打造旅游经济。__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几十条江河支流贯穿全镇,养育了近三十家养鱼户,养鱼水面积达3000亩,我镇将打造全市首家以集餐饮、垂钓、休闲、旅游一站式度假的休闲旅游名镇,年内发展5家垂钓园,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打造__又一外响亮名片。

4、做大采砂业。发展采砂户达32户,各种采砂船只68艘,年采砂石达160万立方米,年创收入4500万元。

5、规范运输业。加强交通疏导,做好道路维护,加强监管,保障路况畅通。

以基地建设为依托,调整种植业结构,实行园区化、专业化生产。

1、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善优良品种,通过黑大公路和__公路的交通便利条件,发展以__村、__村、__村为主的棚膜蔬菜种植250公顷,年纯收入实现1300万元。

2、积极打造产业村屯建设,在__村发展肉葫芦种植100公顷,年实现纯收入1000万元。

3、在__村沿黑大公路两侧发展香瓜种植40公顷,年纯收入270万元。

4、开发建设__村、__村、__村绿色水稻种植基地1000公顷,力争11月末前取得省级认证标识。

积极发展培育牧业小区和养殖大户,促进其向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迈进。

1、重点发展以__村、__村为龙头的肉牛生产基地,与__集团蛟河育肥牛基地联营,扩大__村养牛基地规模,在__镇全面发展养牛事业,年内全镇养牛户达到600户,育肥牛存栏数实现2万头,创收达到5000万元。

2、我镇现有牧业小区12个,今年将进一步借助正大集团优惠政策,扩大畜禽代养规模,提质增效,增加收益。

3、在全镇建立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4、以民兴牧业合作社为样本,积极打造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农机牧业及土地托管经营的综合合作社3户。

5、今年全镇生猪发展到4万头、家禽出栏达到450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积极打造__第二个畜牧业发展市场。

重视劳务输出在维护社会安定、增加经济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拓宽就业渠道,向外地__籍的大企业家、名人寻求机会,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各种就业活动。今年我镇预计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17000人,年实现增收2、5亿元。全年计划对全镇4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域外输出基地建设,不断输出优质劳动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全民创业,鼓励多项经营,使全镇经商人数达到3500人,大小商铺达到200家,固定摊点发展到600个,进而拉动全镇各业快速发展,年内商品交易额将突破2亿元,全力打造__南部商贸集散地。通过出台政策,提供服务,重点培养等方式促进个体工商户向私营经济转变,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幸福百姓,让全体百姓共享改革“红利”,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镇要克服财政财力不足的困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加大投入,开创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充分用好中央和省市加大农村水利设施投入的政策机遇,力争更多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挤入上级“盘子”,组织实施上马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江堤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河沟清淤及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从资金和机制等方面,加大对全镇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民政优抚工作有效开展,低保、五保、困难户评比公平公正,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困难,让真正需要雪中送炭的人得到温暖;劳动保障工作稳中求进,合作医疗,新农保全面普及,参合率达到100%,实现应保尽保;全力做好危房改造工程,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党的恩泽。

三是不断加强其他社会事业的管理。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做好义务教育初步均衡达标验收工作,抓好学校安全工程;全面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宣传力度,让婚育新风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大力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大对外文化宣传,积极争取文物保护单位资金,深入挖掘和保护__古城、老河深文化遗址。做好文化产业普查工作,带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向上级文化部门申报我镇以唢呐、卡戏著称的贲家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文体活动中心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线电视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与全省联网实现数字高清、3D影视、网络宽带等多元化服务。

落实隐患排查机制、建立三级联防接待制度,实行镇领导包村、村书记包重点户,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村书记年度奖金与工作挂钩,做到大访不出镇、小访不出村,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之中,力争不出现群体访、越级访、进京访,把稳定工作做到扎实有效,达到零上访。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减少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协调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全镇食品安全。

本着“热情接待、认真对待、及时处理”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题、农民负担问题、春季水田插秧用水用电问题、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化解和处理。

市长公开电话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不搞各种形式的强行和硬性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切实转变作风,加强软环境建设力度,增强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意识,切实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对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随便伸手,吃、拿、卡、要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的经济处罚。

在保持以前新农村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继续将村屯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环境整治的效果作为考核村书记业绩的重要参考标准,与年度奖金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全镇推广__模式,力争各村"生态特色有保护,村庄建设有生态"。每村充分利用占地2000平米的积肥场,完成农业源减排和生态创建指标,每组设立3个垃圾箱,做到垃圾不上路,变废为宝。继续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做到村村有卫生所,屯屯有专业医护人员,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打造2个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着眼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品位。要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拓宽取直镇内东西大街与黑大线交汇;本年度要对镇区所有的路肩路沟进行重新铺装,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彻底改善卫生环境;从亮化、美化、绿化环境出发,投资20万元在镇内新安装路灯100盏,种植花草树木2万株。

计划开发2个4栋2万平方

米的住宅小区。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力做好为民利民之事,让群众满意,让人民放心。

一是富民优先,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以群众富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为根本,积极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致富、促进社会财源流通、促进家庭财富殷实,着力推动普通群众致富,竭力促进贫困群体、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是服务至上,高质高效为发展创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严格按“八项”规定的要求,大力优化政务环境、会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良好的环境促发展。

三是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为工作求实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确定好的工作,深入研究落实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做到年初建账、年终查账、年底算账,使抓落实成为政府、部门和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

四是阳光行政、清正廉明为政府树形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政府和公务员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重大决策一律事前调查论证,重大事项一律集体决定,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镇政府在做好上述工作任务的同时,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十件民生实事:

1、积极向上级做好工作,尽快促使__江桥重新修建,让__全镇经济尽快繁荣起来。

2、借助__在外地的知名人士力量,修建20公里村屯水泥路。

3、争取专项资金建造一处日供水150吨标准化自来水厂,使镇区4800口人吃上达标的自来水。

4、重新改造维修镇敬老院部分房屋和取暖设备,真正让老人们过上安乐、幸福、舒适的居住环境。

5、全面做好129户危倒房重建与维修工作,确保重建和维修的质量。

6、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修建镇内街道路沟,养栽植花草树木。

7、争取国家资金修建郝家大沟,将镇内排出的生活污水流入此沟进行氧化处理。

8、在郝家大沟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湿地。

社会发展规划篇10

一、了解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从本届中央政府开始,规划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强调。因此,经国务院批准,自“十一五”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改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从“计划”这个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词语,改为“规划”这一具有明显调控意味的表述,凸现地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体现了国家从以往偏重于发展经济,转而向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二、认真回顾“十五”*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目前现状

作为__市重要功能板块的*县,“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以__市高新西区的建设为重点,以建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统筹发展的__西部新中心、率先实现小康为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均GDp已达到2240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为“十一五”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总量持续增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西部“百强县”前十位,连续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20__年—20__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预计20__年增长14.5,GDp的总量可达10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7,预计20__年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20__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亿元。20__年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印务包装等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较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__年预计增长28。20__年—20__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9∶59.2∶29.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00元,年均增长11.6,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10元,20__—20__年年均增加27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41亿元,20__—20__年年均增长16.3。今年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农民人均增收410元。

尽管我们有相当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县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调整压力较大、城镇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周边区(市)县竞争加剧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县经济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编制“十一五”规划,加强对各类不协调、不全面、不均衡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和制定,加强宏观预测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为实现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切实的工作指导和良好的实施保障。

三、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编制我县的“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进行规划。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全面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好“十一五”规划,是确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对照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思路目标上进一步调整,发展重点上进一步明确,抓紧编制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县实际的科学规划,从而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使我县的“十一五”规划成为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规划。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构建有特色有品味的城市新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规划理念、规划体系、

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各个方面,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强化“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培育壮大产业支撑、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规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当前,产业支撑不强是制约我县经济增长特别是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这当中最突出的题就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深入研究我县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具体措施,加快实施“科技强县”和“品牌效应”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四是全面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提高开放水平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的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破除改革发展体制机制的任务相当繁重,扩大开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加快推进城乡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全面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积极推动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五是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我们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是全面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规划。我们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必须把建设“和谐*县”摆在重要位置加以研究和部署,充分考虑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切实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特别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

四、创新规划内容,构建特色城市功能片区

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特色城市功能片区,是“十一五”期间全县奋斗的主要任务。

(一)“十一五”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的思考。

根据我县县情和在__市规划中的地位,在深入分析了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我认为我县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奋斗目标,以实现传统城郊型经济向现代都市型经济、传统城市郊县向现代化都市功能区的两个转变为战略取向,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为主线,以开放和创新为动力,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生态化和社会文明建设,到20__年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乡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功能完善的特色城市功能片区。

1、总体目标

到20__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6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成为西部县域经济前5强,把*县建成经济发达、城乡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有特色有品位的城市功能片区。

2、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__年达到175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5以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9∶55∶36。

3、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400元。到20__年,恩格尔系数加权平均值达到35,其中,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40。

(二)“十一五”我县部分领域发展重点的初步考虑。

根据我县所处的区位、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我县在__市规划中的发展定位,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经济社会相融、“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的要求,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以城市片区为龙头,安德、友爱两个重点镇为支撑,唐昌、三道堰、花园三个特色镇为重点其余6个镇为纽带,重组产业资源,形成“一区一园四带”的产业布局,并以“一城一区一园四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发展。[图略]

1、一城:城市发展片区。城市发展片区包含*筒、红光、犀浦,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一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即“__现代工业港”,紧邻__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__出口加工区西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

3、一园:高校片区配套经济园。“高校片区配套经济园”主要包括犀浦镇、团结镇和红光镇的相关区域,区域内聚集了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__学院、__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所组成的高校集中发展区域。

4、“四带”:

(1)工贸产业聚集带:工贸产业集聚带以317线国道为轴线和依托,以犀浦、红光、*筒、安德等工贸产业聚集镇为主主要组成部分。

(2)古蜀文化旅游产业带:古蜀文化旅游产业带是以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的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由商周遗址、扬雄墓、子云亭、望丛祠、杜鹃城遗址、*筒井等38项古蜀文化遗址所组成,位于县城西南至东北方向。

(3)现代农业产业带:现代农业产业带沿红东路、*花路布局,沿线包括唐元镇、古城镇、三道堰镇、新民场镇、安德镇、友爱镇和花园镇。

(4)滨河休闲旅游产业带:滨河休闲旅游产业带位于沙西线沿线,途径安靖、团结、三道堰、古城、唐元、唐昌等各镇。

在“十一五”规划中,工业:要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继续加强我县的工业集中发展区(__现代工业港)建设,壮大工业实力。农业:要按照土地向业主集中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建设:要以建设重点镇为重点,逐步建立产业定位合理、功能特色突出的区域城镇体系,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服务业:要充分挖掘县域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环境保护:要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性。社会事业:坚持社会事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适应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