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26:37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什么是信息素质,国内外学术界尽管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

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1.创新意识发源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感受力的人,可以从大量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现象中捕捉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发现意识;同时,他还会将所获取的信息重新整合,使之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发明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事物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信息意识是其感知的来源。因为缺乏信息意识的人,就缺乏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多种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出现新知识的火花和新观念的创新。

2.创新思维的训练要依靠信息源的指导。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应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音像材料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等)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要学会并自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探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自主的学习方式必须依靠正确的信息源的指导,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堂的讲授,通过自主寻找学习材料,了解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3.信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上述因素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系统软件的处理。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地依赖于人们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因此,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人,其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显然会更胜一筹。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是培养信息素质的目标。创新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信息社会里,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应该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文化素质等。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2.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信息理论、认识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采集、获取、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学科间的交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联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用户的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用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地学习正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划分成为历史,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多年以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需要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模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即从“学会”转向“会学”。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能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真正把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从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很多高校,对作为信息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很不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课学生人数偏少、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部分高校实行的课程改革中,受冲击最大、压缩学时最多的公共选修课就是文献检索课。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分数、与其他专业和基础课程冲突的影响,许多学生虽然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最终仍只能放弃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改革相应的课程内容,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信息素质教育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把握。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全力造就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建明.信息时代的学习执照——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26):30-34.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3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更是各国教育培养的重点。哪个国家抢占了创新人才的高地,就会屹立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制高点。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尽管目前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创新人才通常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并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教育改革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创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事业去做。在这一教育链条中,本科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尤为重要。第一,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他们个性张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在思想、情感、道德和知识结构诸方面日趋成熟,会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为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做好了前期准备。第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环境的熏陶。大学是高深知识的发源地,是鼓励探究真理的场所,这一组织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属性。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为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大环境,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创新提供了宽阔的学科平台,大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创新作为大学的精神品质和组织文化,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本科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身上,逐渐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独立品格,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二、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疏离的原因分析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往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或者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忽略了本科人才培养。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导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在各级考核指标体系中,科研是所有指标中最硬的,科研项目、研究论文、科研到款等业绩都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并且无论是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决策,学科评估,还是高校对教师考评的达标、晋级等,都赋予了这些指标较多的权重。而本科教学则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软的,本科教学效果大多难以直接用数字来衡量。对高校和教师而言,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产出难以与科学研究等硬指标绩效相提并论。二是教育模式上“重传授,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模式定位于知识传授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人才培养过程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没有联系。教学与研究的相对分离不仅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相对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打破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隔离状态,真正把科学研究、研究性教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三是行政管理上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分而治之。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中大多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管学科建设,教务处主管本科教学事务及本科教学改革,由不同的副校长分管,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管理上的藩篱导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之间资源割据、信息互闭,并且实践中学科建设不断挤占本科教学资源,而学科建设的成果往往偏重于科学研究,难以直接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形成学科建设轰轰烈烈,教学改革冷冷清清的鲜明对比。

三、以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从学科建设的理论角度来看,学科建设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凝练的学科方向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带进课堂,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一流的学科基地为学生的研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结果就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从实践意义上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各成系统,各有侧重,如何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

1.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专业教育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看似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但是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拓宽口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综观国内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学科资源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具体来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可以表现在,一是依托学科优势特色,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淡化本科专业,活化专业方向,改变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综合设计。使学生学好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扩大知识面。二是结合某个学科领域建设的突出成果,如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等,在更高的起点上设置和改造本科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特色专业。三是以学科建设成果促进课程改革。将科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引入课程,充实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根据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开设新课程,并编写成教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前沿性。

2.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科学研究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为了培养锻炼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效结合。实现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遴选一批代表学科最新发展和学术动态前沿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项目或毕业论文题目,通过科研实践,本科生可以初步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二是构建实验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平台,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组建分层次、分模块的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和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有计划地加强教学科研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硬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以“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契机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训练强化他们的科研能力,以课外训练强化课内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邀请中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以科普性的语言传递学科前沿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五是开设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如文献检索、科研基本技能训练、数据归纳和处理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有所理解,了解科研的目的和意义。

3.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新能力;教育

1996年,一个国际研究机构在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的历史条件赋予我们的任务。站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知识经济爆炸性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创新,正以其巨大的威力和想象不到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如何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创新进取,就成为新时期教育问题中的重要环节。所谓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创新能力即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综合能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遵循前人轨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创造性成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索新问题,发现、研究新事物,从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应培养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有相关方面的规定。从而以法律强制力的形式奠定了创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这足以体现创新教育是造就新时代人才的途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大批具有开拓性思维的人才为目标,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府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精尖的设备、丰富的资源、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发明创新的有利条件。然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模式受限制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的时候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候有10%,到了8岁以后却仅剩下2%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黑板上画了个圆,然后分别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提问,那代表什么?小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圆圆的脸蛋……中学生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一个圆,而大学生的表现却更是令人费解,个个面对黑板,眉头紧锁,毫无结论。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纵观历史的长河,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重形式、轻实质,森严的科举制度钳制了思想的发展;而现今的应试教育又磨掉了孩子太多的天资和想象,所有的灵感、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已经消磨殆尽了。学生们习惯了呆板的解答问题,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规规矩矩地做事、答题,甚至出现了不敢贸然作答的谨慎心理,正如在上述例子中看到的大学生一样。与思维受束缚处境相同的还有想象力。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其十多年所受教育的影响,想象能力严重受限,更由于畏惧错误、害怕失败等心理因素,不敢贸然进行大胆尝试,更无法将创造性的想象付诸实践,导致了现今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二)缺乏创新的兴趣及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毅力和勇气

现今的大学生往往不满于现状,大叹“生不逢时”,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意味。但是真正树立目标去改变环境的寥寥无几,即便有了目标,付诸行动的更是屈指可数。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究其原因,莫过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习惯。害怕困难,畏惧失败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障碍;家长的溺爱更是导致他们安于现状的性格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勇气挑战未知领域,在遇到挫折时更缺乏坚持的毅力。这点突出的表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就不知所措。在联合国主办的“世纪儿童夏令营”中,中国的少年多数不堪重负,在家长的疼惜声中半途而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美国的父母面对自己高烧、生病的儿女,仅仅是给予些许言语上的安慰,并鼓励他们独自坚持到终点,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已经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早在孩童时代就已经输给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二,对创新的理解有误。很多大学生觉得“创新”就是大发明,大创造,是发明家的工作,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这样的理解无疑给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了一个大障碍。事实上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创业竞赛”“设计大赛”等均是创新的体现。从获奖的同学身上折射出的正是当代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创新光彩。第三,缺乏创新氛围。当代中国的学校一面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一面大力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学生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学得更多,接受得更多”而不是“如何想得更多,理论联系实际,有所创新”。缺乏创新氛围的校园成为影响大学生创新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

表现在:第一,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考分已经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的核心标准。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教育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第二,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定位也不正确。当代学生学习基本上是对课本的理解、记忆,对学习目标的定位也停留于接受业已存在的真理、知识。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老师在学生培养中能否起到积极主导的作用也构成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大因素。在很多高校,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弱,在教育过程中未能起到良好的引导、启发作用,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赋予了大学生很强的书本学习能力,但是在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实践环节,中国的大学生却明显处于弱势。有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在走上一个工作岗位前要有四年的适应时间,而国外的同龄人却只需要4个月。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形成,新世纪对人才的更新、更高的要求,都对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切都说明,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大学生,改变教育理念是先导,要改过去“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想,学生听”的教育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形式,真正把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教育目标所在。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不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带动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探索、创新。唯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思考、求知的道路上步步前行,真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这个层面上说,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成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创新培养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只有在实践的不断验证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光芒,才能不断完善。同样,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目光投向了有实习经历,有社会实践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内的学生干部相比普通同学,更是成为了就业大潮中的幸运者。因此,从大学时代,就应该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实现从实践到创新的转化。

(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当然,除了大学生的自身塑造外,高校也应该高度重视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手段设备,加强校园内治安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注重科研,加强实践力度,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各类竞赛等,为同学们提供理论结合实际、实践创新的舞台。

(五)建立和完善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考评制度。并将其纳入综合能力测评中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5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能;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热情;持续的汲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数学实验是指利用数学软件对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演绎、绘图及优化等各项处理的实验。狭义上的数学实验仅指独立的数学实验课;广义的数学实验是指数学问题、数学理论方法,利用数学软件和电子计算机,在实验室里验证或解决问题的实践课程。例如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几何画法等。数学实验的突出特点为:其教学内容与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密切相关(否则就无法称作数学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否则就无法称作实验);使用电子计算机(否则就无法完成实验)。数学实验既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运用,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环节,是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拓展。全国工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学校要开设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处理为主体的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书本上的定积分概念抽象,繁琐,初学者理解起来普遍都会感到困难。但在数学实验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把曲边梯形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计算,不仅从概念上很好地理解了定积分,而且对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有了真实的体验。数学实验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和平台。实验就是在未知中探索,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验证,探索,研究,发现。应用现代计算、分析、演绎工具,电子计算机辅助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数学实验过程多人协作,相互沟通,因而成为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长期的数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

二、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实验课在数学专业教育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具体表现为:其一,实验课总是不能成为学生的主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品,重理论,轻实践,课时少,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低;其二,实验室建设与学生数学实验课的必要要求相比相对落后,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数目远远不足,实验室用于数学实验的时间较少,学生只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匆忙、短暂地应用计算机,实验过程只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了事,学生难于有充分的参与、施展过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

(二)数学实验教学内容老化陈旧

模仿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多,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少;重知识验证,不能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实验,与当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脱离,创新性思维能力开发不足。

(三)实验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切实发挥

由于高校的评估体系中评估的重点放在注重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上,对实验课即使有评价内容和指标,往往也只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验课的出勤记录和实验报告上,因此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试验,真正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考量;此外,实验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布置实验,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实验,学生鲜有自主设计,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同一规划的教学计划、单一模式培养学生,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由于高校的数学实验是数学理论方法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结合最好的一门课程,其内涵、性质、任务、目的、作用皆有其特殊性,所以数学实验的考试考核方式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现存数学实验的考核方法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出勤记录分加实验报告分;②实验出勤记录分加期末开卷考试分;③期中加期末小论文分。以上的考核方式虽然有评分简单快捷的优势,但对于学生是否在实验中真正参与其中,动脑动手,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锻炼,有所收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均无从检验。

三、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学方法为核心,实验室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一)建立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创新人才,上好数学实验课,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建立起一支“懂实验”“会试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由于数学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特点鲜明,内容新颖,方法特别,所以能够上好数学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能力,良好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数学系从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中选取三位教师,主攻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值分析课程。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理论水平,而且数学软件、计算机程序功底深厚,外语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并且每人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数学系创造条件,优先选派数学实验教师定期出去进修深造提高,以便真正形成了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独立设置数学实验课程

以前的“数学实验”只是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的附属品,在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后增加相应的课时为学生上机实验。为了真正确立数学实验课的地位,实现数学实验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数学系自2007年起,将数学实验定为必修课,共48学时。有专门的教学纲要,教材。教学内容为:软件篇,matlab软件和mathematica用法;实验篇,特殊函数与图形,定积分近似计算,求代数方程近似解,古典密码与破译,微分方程近似解,迭代与混沌等,附加篇,mathCaD用法。此外,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几何画法的实验部分仍然保留,与独立的数学实验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课程体系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实现,真正从实验、实践中实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

(三)开放实验室

实验课的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开放时间不够。为了确保数学实验有物质条件上的保证,数学系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配备了60台计算机,并有专门的数学实验老师负责,全天候对学生开放。

(四)完善数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强化典型实验,培养宽厚扎实理论水平。

在实验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纲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选择、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实验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应性、趣味性、灵活性、科学性、渐进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原则。选择基础性试验,重点培养宽厚扎实的理论水平,提高对数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熟练各种数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实践应用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思维的开发。

2.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参与式教学法:启发—参与—诱导—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亲自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先提出问题,对实验内容,实验目标,进行必要的启发;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命令、语句学生都要在计算机上操作得到验证;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老师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诱导;再让其理清思路,再次动手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获得能力上提高。

3.精选实验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古典密码与破译实验中,三人分为一组,两人将明文编译成密文传递消息,第三人截获后破译密钥。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4.以问题为主线,以建模和实际问题应用为载体,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6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高校艺术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高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根据社会所需和学生自身因素作出相应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培养高校艺术类复合型人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改变象牙塔式的唯书本性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市场信息敏感度。[3]学生在专业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后,到合作企业中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同时,学校制订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考核。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践内容将更具有前沿性和针对性。在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践将更具有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性。学生必须至少完成一次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组织的艺术类实践活动,包括演出、创作、组织、排练等,并以影像、书面等形式佐证,同时要有校方指导教师和企业方指导教师的共同考核。当然,合作企业也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正规注册;2.有一定实力与规模,最好是龙头企业;3.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系统的工作流程;4.专业对口或相关。

二、实施方案

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个路径来提升他们的人生观、艺术观、创新观,使其艺术素养更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实践性,让高校艺术人才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好地融入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有利环境中。第一,学生要用大部分时间扎实、系统地完成专业课、必修课等专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夯实专业发展基础。第二,专业基础夯实后,开展社会实践。初期由教师为学生进行实践对接,并带领学生走访多家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观摩、调研和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向、企业对艺术类人才的要求、专业知识与产品的转换和推广等信息。第三,初步实践后,让学生完成分析报告并进行内部讨论,再由教师对艺术书籍、艺术演出、艺术作品、艺术产业及案例进行剖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共同认知的过程。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市场信息敏感度,为就业指明方向。全程由一位或多位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此阶段学习偏重实践式教学。第四,学生根据专业水平或个人特长及意愿分为若干组,到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工作岗位上亲身实践,由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带领参与实际工作。全程由一位或多位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工作实践进行辅助和指导。学校和实践单位定期进行考查,根据考核员工的标准对学生的工作表现或完成的某一项目进行评定;成绩占实践课程总分的60%,由企业与教师共同商定。学生在企业实践期内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约定、协商分配。第五,学生带着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回到学校,进行讨论、调整、改进、学习、解决,最后争取以优秀的成果完成学业。毕业作品的考核需要校企双方专家、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三、结论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

2009年9月,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一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然而,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宜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较滞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尚不健全,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市场化、经纪类的人才缺乏。中国长期以来文化与产业脱钩,重视文化培养而忽视文化的产业化,因此造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仅以艺术表演为例,经过学院化的培养,中国各类艺术类人才并不缺乏,但艺术市场化、经纪类的人才却并不多见;二是我国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不足,人才构成亦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我国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上海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知识经济的竞争在于人才,如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当前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加紧对既懂经济又精通文化产业特点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阶段性专项支持国家稀缺人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要在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金,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适当加大文化产业教育的财政预算。如韩国2002年以来,创作、企划、市场开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韩国政府国家决定2000至2005年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抓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应设立专项文化产业教育研究基金扶持人才开发与培养;运作文化产业教育投资组合,动员社会资金为主、试行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等。

2立足现有高校资源,积极支持各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类高教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

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视角,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涉及了“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会展业”和“旅游业”和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和专业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因此,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在一般的理念上,重点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创新,进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具体的学科建设理念上,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应当围绕文化产业领域的商业能力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其中必须包括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能力,文化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等,注重综合把握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其二,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未来的发展或者以学生就业为核心,关注市场需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其三,根据与时俱进的要求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尤其是根据跨学科发展的要求,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其四,实现现代产业理念乃至现代领域的互动,追求在现代技术融合的最佳状态中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产学研”结合

一是利用社会办学力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强,但由于文化产业专家、教授,相当一大批也都是由原来的哲学系、中文系、管理系教师转来的,教学师资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因此培养出来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非实用性人才。在这一方面,社会力量有一定的优势。社会培训力量的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模式多样,市场化程度较高,在人才需求热点、培训热点、培养模式、获利点等观察和寻找方面触觉更加灵敏,利于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应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力度,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如建立各地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娱乐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吸纳民营企业的资金、人才方面的优势,使其逐步进入教育、文化产业领域,在政策、教学、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在授课教师队伍上,聘请多年从事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经理人,组成一流的授课教师队伍。

建立各地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是当地政府同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起的一个的集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创新研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平台,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一条创新路径。

二是要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过去常讲岗位练兵、实干出人才,这些讲的都是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拒收实习生或工作经验不足者,在文化产业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必须要从机制上加以改变,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搞产学研一体化是个选择,给那些有成就者建立个人工作室,给他配备一些助手,一方面是协助工作,另一方面是学习实践。目前在我们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内部,正在着手规划建立这两个方面的体系,以便使学员们能学有所成,增强实践能力。

三是结合特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例如,在文化事业转企之后,多数经营者的商业知识和文化产业专业化知识比较欠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培训。尤其是那些领军人物,要确保他们的深造和继续修练。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文化产业网络教学,委托院校和企业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并逐步规范化。

4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

文化只有在交汇碰撞中才更加富有活力,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趋势下,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全球化、国际化进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要把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结合,通过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可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出国研修,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国外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技术、管理、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等。

参考文献

[1]李亚彪、傅琰.文产规划释放四新信号[j].?望,2009(8).

[2]林??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04).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8

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开阔前瞻的国际视野和稳健卓越的领袖素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及相关基础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宽厚扎实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好奇心、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制度等的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综合和设计型实验较少,反映现代化学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技术的实验更是寥寥无几,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2.过多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3.过多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不足;

4.过分强调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被忽视;

5.考试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二、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凝练典型实验,设计科研实验

随着现代农业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必须把“重基础、突个性、强实践、跟发展”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扎实的知识基础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是创新的基石和保障,因此,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第一学期,在通盘考虑“知识点”的前提下,对“普化、分析、有机”三大块基础课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设计系列典型实验。例如“乙酸丁酯的制备”是我们精选保留的典型实验,其实验原理涉及化学平衡、平衡移动、液-液萃取、酯化反应等众多基础理论,实验步骤包含回流分水、萃取、干燥、蒸馏等有机化学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实验的设计采用常量与半微量实验对比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一系列典型基础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我校拔尖人才培养班包括食品工程、动物生产、植物生产、动医医硕和生物科学专业。针对各专业特色,我们将实验内容与相关专业发展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科研成果相结合,不断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开放的科研实验。例如,从植物、动物机体中提取活性多糖的研究,并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LH-20凝胶树脂对这些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纯化,以及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及功能研究、生物农药的制备、除草剂和安全剂制备及初步表征等等。设计科研实验使学生能够涉猎更多更广的研究领域,以激发起“好奇心”,提高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1.构建混合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是将传统学习优势和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基于这一思想,我们构建并实践了混合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详细分析农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基础上,我们构建和完善了基础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大纲、教案、常用软件及视频录像;利于师生课下进行适时互动的在线答疑、报告上传系统;有助于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高的基本操作和虚拟实验系统;拓宽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外阅读和国内外相关网站链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网络学习、探究学习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是学生课下利用基础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课上提问、学生讲解及学生演示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探究学习”是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某些事先未预料到的状况时,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如何思考并合理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一些新知识来解决实验中无法解释的一些实验现象和结果,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学习”是指在完成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分组、选题、资料收集和分析,通过组内成员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设计和实施,最终形成报告。团队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包容能力,有助于培养小组负责人的领袖素质。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能够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使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构建拔尖生优秀教师制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培养高校学生实验能力的“瓶颈”,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实验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将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与所培养的拔尖人才数量少的优势相结合,我们在大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拔尖生优秀教师制。一方面,充分利用基础课授课学院最好的资源,安排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新秀、教授、博导等为拔尖生上课,使这些学生能够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拔尖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及个人爱好从这些优秀教师中选择导师,并成为导师科研团队中的一员,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拔尖生优秀教师制培养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尽快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学生可以从优秀老师那里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素养,这些都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表明,以优秀教师为纽带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磨合过程。在开始阶段,因受传统学习模式的影响,学生中肯定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此时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积极扶持,保证拔尖生尽快适应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节奏。当然,此种模式对指导教师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若要保证拔尖生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养。总之,以优秀教师为纽带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精英意识的培养、个性化培养及主动实践能力的强化等诸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3.构建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

化学实验竞赛是全面考核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检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提高拔尖创新人才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构建了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包括基础实验竞赛、综合实验竞赛和学科竞赛三个模块,参赛学生为我校食品工程、动物生产、植物生产、动医医硕和生物科学专业拔尖班学生。竞赛参照国家化学实验竞赛模式,略作调整,各参赛专业在赛前一周向组委会提供一份5人的参赛学生名单。竞赛安排在每年的七月份举行,为期3天,内容包括实验基础理论考核(笔试)及实验操作考核。竞赛中的操作考核一般进行2天时间,每天从上午8点半开始,至下午3点结束。我们将操作考核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综合实验竞赛阶段,考核方向分别是普化、有机和分析,每个专业的5名同学在进考场前抽签确定自己的操作方向。第一阶段竞赛结束后,各专业成绩最高的2名同学进入第二阶段竞赛。第二阶段竞赛是能够体现各专业学科特征的学科竞赛,实验题目体现各专业的前沿内容,每个专业进入该阶段的2名学生自动组成一组,协力完成实验。竞赛的层层推进,能较为全面地考查这些拔尖学生的基础、综合、创新实验能力。此外,实验竞赛操作考核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夯实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由于我校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在实验题目的选择、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三)建立教考一体化实验考核模式

为实现培养农业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我们探索和构建了一种既能评价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考一体化模式。

1.将期末考试分散到整个实验课程中。第一阶段是基本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对容量瓶、滴定管等使用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将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第二阶段是综合设计实验考核,学生随机抽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以训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创新实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题目与各拔尖班专业方向一致。通过三阶段实验考核,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适时的实验考核能及时把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现状反馈给授课教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2.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积极展开逻辑思维,我们将“探究学习”模式与平时成绩挂钩,就是在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针对实验现象、步骤中某些事先未预料到的状况,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回答并予以评价。这种个别化质疑考核使得在实验中提问题的人数和讨论实验的人数明显增多,感到实验有收获的人数也增加了。此外,在师生探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教师会获得某些改进实验的启迪,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教—考,考—教”模式有利于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好奇心和思考力。

3.实验报告既是对实验课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锻炼,一般占平时成绩10%~20%左右。传统的实验报告为“五步走”格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思考题,这种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鉴于拔尖班实验内容的经典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我们要求学生以每次实验的基本目的为依据,自己总结实验的收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针对某些科研实验如“除草剂和安全剂制备及初步表征”。我们还要求学生广开思路,写出形式多样、分析性的论文,并将实验报告成绩提高到占平时成绩的30%~40%。灵活多样的实验报告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第一课堂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对培育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锻炼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和功能发挥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益活动的总称,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摘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教育应该是在学生的互动参与中完成的,而不应是单向的灌输。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育管理论文,学生对于参与过程有充分的选择权、自主权,因此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和中和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第二课堂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互动性和灵活性

在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中,大都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而第二课堂则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较好地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使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个性、不同需求的团队成员通过知识的互通、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获得相互的交融与促进。同时第二课堂活动突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自主性强,学生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创造性

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相比,第二课堂的活动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身亲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哲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阵地,学生可以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在获得锻炼和体验的同时,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当前社会竞争的形式和就业的需求,完成“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第一课堂多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而第二课堂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将第一课堂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开阔视野,培养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发挥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二、现阶段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运行机制当前教育管理论文,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1、第二课堂活动与教育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生活、交往、学习、工作的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化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太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许多活动的开展是就活动而搞活动,缺乏系统考虑与设计,没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且许多活动的内容呆板、形式单一、层次不高,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步调不一致。

2、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需要的不适应性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发挥主体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不仅在第一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作用越来越多,而且在第二课堂活动上,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着许多与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如,缺乏活动场所、经费短缺、活动内容不丰富、层次不高,活动多而杂、系统性不强等现象。

3、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相结合的不适应性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会适应性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不同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它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与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差等缺点,特别是由于一些高校没能把第二课堂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与其他教学工作系统考虑,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往往与第一课堂教学发生时间上的冲突,导致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矛盾,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第二课堂活动受到影响与冲击。

4、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适应性

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目前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对各种学生组织(含社团)的管理也是松散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目的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没有比较与评价,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活动,这些很少有人去思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跟踪、调查与反馈,即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三、优化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

1、促进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的参与度

有关调查表明,第二课堂主要是部分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的,虽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第二课堂,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采取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助一”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更多同学参与第二课堂,切实扩大第二课堂的影响力。

2、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进一步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在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大学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满足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不同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第二课堂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焦点、热点问题,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解决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

3、提供活动开展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改善第二课堂的物质条件

资金是第二课堂组织自身建设和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第二课堂组织的资金有多种来源渠道,其中主要途径是学校院系拨款、企业赞助和参与学生自筹。要摆脱单一依赖拨款的被动方式,积极主动地通过外联、自筹、节俭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同时教育管理论文,设立课外活动创新基金,并科学引导和规范企业赞助,使第二课堂开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4、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的制度保证

就评价体系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构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对创新环节的评价,要有方向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不仅要评学生,更要评教师,不仅要评结果,更要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第一课堂成绩不好,就剥夺他们在第二课堂展现自己的机会。高校还应更多地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如创新态度、表现和各种能力等,而且应该把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尤其要注重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结果的评价则应该放在其次的位置考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

【2】魏保立.大学生第二课堂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3】陶丽.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周玉,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3).

【5】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0

一、艺术创作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好奇心与探寻欲望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两者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单就文艺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来看,它能够触动和激活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审美艺术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人们对于作品的审美效应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我们欣赏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惊异于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勇敢精神、高超武艺和非凡智慧;欣赏印度现代作家、诗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惊异于人类努力摆脱自身有限的存在,渴求自由和永恒的热望;欣赏美国19世纪女作家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惊异于美国蓄奴制的罪恶和美国黑人的不幸遭遇;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惊异于那微笑的神秘;听着德国近代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惊异于作曲家那伟大的胸怀;阅读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惊异于他对人的生命向力的赞誉和探究……欣赏者在惊异中本来是片断的、零碎的感受都被接通为一个整体,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撼动;而作为审美对象的文艺作品中潜藏着、幽闭着的意蕴,突然被敞亮了出来。由此可知,真正的审美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都是伴随着惊异感和探索欲而产生的。当然,好奇心和探索欲并不等于审美艺术活动,然而它在审美活动中却能够豁然贯通人们胸臆、发现审美对象的整体底蕴的电光石火。应该说,没有惊奇就没审美发现,也就没有审美艺术活动。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悲剧等叙事性作品时指出:“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例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中的‘发现’;伊菲革涅亚想送信回家,是一桩合乎自然律的事。”[3]在审美艺术活动中,惊奇和探索往往能带来审美发现,使人们处在发现的激动之中,因而艺术中的惊奇和探索会促使欣赏者探索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奥秘。

科学工作者面对艺术世界的绚丽多姿、神奇莫测,一定会使他驻足沉思,产生一种惊异感和新奇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入审美艺术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探索的欲望。艺术是培养和激励人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一种审美方式。在科学史上,有数不清的科学家都受到了音乐、诗歌、小说以及古老的神话、传说、童话等艺术的熏陶,启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启动和增益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今天,理工院校的学生要增益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有所创见,参与文学艺术活动、特别是欣赏那些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说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二、文学艺术是滋养科学工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最好学校。在审美艺术活动中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伴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始终,成为历久弥新的心理力量,驱动他们不懈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许多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对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培养。他们从童年时代,就常通过艺术不断培育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我们以爱因斯坦为例。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莫扎特奏鸣曲使他感到异常惊奇,他爱上了它。在所有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除莫扎特外,还酷爱巴赫、贝多芬的作品。他还热爱莎士比亚、哥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肖伯纳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在青年时代,爱因斯坦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人们知道,高斯是18至19世纪德国伟大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他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他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他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爱因斯坦如此重视文学大师特别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能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利用文学形象以及文学语言符号的巧妙性的美感,去思考和探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同卡夫卡这位生前无名、死后殊荣的奥地利现代派作家也有过交往。卡夫卡有一句名言:我总是企图传播某种不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难以解释的事情。他在《审判》、《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十分渺小的、被损害被侮辱的“小人物”的艺术形象。他们无法与天抗争、与命运抗争,因为任何抗争都会失败告终;他们连生命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惶惶不可终日。小说通过荒诞、离奇的情节,表现了人们孤独、恐惧的心理以及作家对广大下层人民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关注与同情。卡夫卡把文学艺术看成是探索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的主张以及对下层小人物生活境遇的深刻描写,都让爱因斯坦感到震惊,引起他强烈的共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认为,艺术与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却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以好奇心和惊异感为动力,企图寻找与表述未知的东西;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反应虽然不同,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