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0:18

商务英语课程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交往活动日益增多,过去那种单一外语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全国各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高校英语专业中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历史短,缺乏针对性的教材,也无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因此,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试图就商务英语课程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对商务英语的认识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在学术界被普遍认为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的一种(variety)[1],是目前eSp中运用广泛,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Hutchinsonandwaters[2]对eSp下了个宽泛的定义:“eSpisan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inwhichalldecisionsastocontentandmethodarebasedonthelearner’sreasonforlearning.”按照以上定义,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其他eSp相比,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

商务英语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eGBp)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eSBp)[3]。eSBp是指已有商务工作经验或者经历的学习者使用的英语。eGBp主要是针对没有商务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和刚涉足商务活动的学习者。我国各类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即属此类。

三、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商务英语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其课程设置存在许多不足[4]。

(一)课程设置和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现状,企业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目前大多数高校设置的商务英语课程和选用的教材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

(二)设置模式简单叠加,未体现“复合型”

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仅是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几门商务类课程。这种课程设计只是把英语和商务简单叠加,缺乏整合性。

(三)课程设置重语言,轻商务实践

课程设置中仍偏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关于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较少,涉及商务英语实践的课程就更少。而且,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商务英语教师从外语专业毕业,更缺乏系统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实践经验。

四、需求分析理论

商务英语被普遍认为是eSp的一种(variety)。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此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是指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问卷、采访、数据收集等形式对学习者的主观和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Hutchinsonandwaters[2]提出目标需求(target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needs)构成了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一)目标需求

目标需求是指目标工作情景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需求可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必学知识(necessities),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知识(lacks)是目前知识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知识(wants)是学生认为面对目标工作情景需求想要学习的知识。

(二)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学习者为了学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需求分析,需要确定以下问题:1、学习者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2、学习者如何学习;3、什么教学资源是可以获取的;4、学习者的特点等。

目标需求分析结果指导教育者确定教学目标,选取针对性教材;学习需求分析结果引导教育者采取适当教学策略,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5]。

五、对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建议

需求分析法为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首先,分析社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从而得出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其次,分析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和要求,目前的水平与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最后,还要结合学习者所在高校的自身办学特点。

(一)目标需求分析

教育者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前应该要明确:本校设计商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高校设置商务英语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合格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者在设计课程前应了解毕业生目标工作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听取并征求其意见。

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在目标商务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客观需求分析和主观需求分析。

教育者需要对学习者的主观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以问卷、访谈、数据收集等形式了解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习者去发现现有能力、知识与未来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对客观需求进行分析。把所在高校办学特色和商务英语相结合,培养出既懂商务英语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六、结束语

为了培养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听取社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分析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同时把商务英语课程和高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培养学科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2]Hutchinsontandwatersa,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53-64.

[3]Dudley-evanstandStJohnJ,Developmentsin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商务英语课程篇2

“需求分析”这个词最初是在20年代由迈克尔•西对孟加拉国内英语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时提出来的。比较著名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mubay提出的目标情景分析模型及allright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前者重点强调了学习者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相关变量,如话题、参与者、使用的媒介等,而对于其他方面的需求没有进行细致的讨论;后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更加注重学习者自身语言能力与期待目标之间的差异,但却忽略了学习主体自身的重要作用。能够强调语言运用和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模式是由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模式。他们将需求分析分为两个方面即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提出了六个问题,涵盖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用途、使用方式、使用主体、使用时间及使用场所。这两种需求分析的差别在于目标需求分析关注了语言运用的细节,讨论了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中要做什么;学习需求分析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分析学习者应该学什么、怎么学。Dudl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由九个方面构成:学习者的职业信息、学习者的个人信息、学习者的语言信息、目标情景中的语言信息、学习者缺乏的能力、学习语言的需求、学习者的职业信息、学习者的课程需求、学习环境信息。Dudley-evans和St.John需求分析模式为eSp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它不仅包括了学习者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而且清晰地反映出各种需求之间的联系。该模式既能从语言本体、学生个体和学习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又涵盖了目标情景分析、学习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三个维度,是较为全面的一种需求分析模式。就笔者而言,商务英语需求分析应该结合以上分析模型,形成集目前情景分析、目标情景分析及学习情景分析与一体的独特模式,才能有效反应学习者目前真实的学习情景和未来的工作的目标情景需求,真实体现学习情景中的客观实际与需求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改善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推动教材改革,使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趋于合理。

二、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维度

对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进行三个方面的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即目前情景分析、目标情景分析及学习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是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求入手,涵盖其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目的、未来期待)、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包括英语水平、商务知识掌握的水平、语言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技巧、跨文化跨学科的理解能力、学习策略的掌握)。目标情景分析指社会的需求和实际就业的差距(包括社会提供的职位、岗位需要的技能和所需的知识和交际能力)。笔者相信明确了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了解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弥补学校教育缺陷。学习情景分析是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及在校生的自我需求调查包括学习驱动力、课程的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

本研究包括了两个调查问卷。问卷的制订是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需求分析框架及Dudl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经过一定的选择调整而得来的。第一份问卷是目标情景分析这个维度进行的。针对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求的调查,此问卷涵盖了社会需求、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满意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各项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共针对20家用人单位发放20份问卷,全部收回。第二份问卷是目前情景分析与学习情景分析这两个维度进行的。针对商务英语在校生和毕业生自身需求的调查,此问卷共包含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学习者驱动力、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对课程设置的期望度、学习方式的选择、工作的期望度。选取吉林建工学院外语学院商务英语方向的5名毕业生30名本科生进行回答。研究结果如下:

(一)目标情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所提供的职位包括:市场、助理、销售、翻译、培训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19%、15%、10%。需求最多的是市场、助理与销售职位。这是因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比较强的应变能力、良好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因此,这些职位上获得了他们的青睐。而助理这个职位对初入公司的毕业生来讲非常适合,是因为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作技能,虽然语言上略有优势,但对需要有一定技能的工种,例如会计、财务、研发等等来讲,他们不具备上岗的能力。在问卷调查中,各用人机构对商务英语毕业生各项语言技能也提出了要求。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一致认为在工作环境中,听、说能力最为重要,分别占89%和94%,其次是写(80%)、读(70%)和口译(50%)。比较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对于口笔译技能的需要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各用人机构提供的职位多为市场、销售,而翻译工作通常交付翻译公司来完成。问卷调查还显示,有大约65%的用人机构对于本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与交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中90%的用人机构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85%的机构要求了解外贸的基本流程,80%的企业认为商务口语交际的能力十分重要,随后是能够熟练处理外贸函电(75%)、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60%)。调查问卷中开放试题的答案还表明一些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跟上商务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觉悟并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

(二)目前情景分析及学习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及学习情景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学习驱动力、课程的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问卷调查中关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课程的动力这一项要求学生在5个选择中进行多项选择。结果显示,30%的学生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是将来工作的一个必须;24%的学习者(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认为学好商务英语课程就能够获得相关的证书,增加进入社会的竞争力;20%的学生是出自个人的兴趣选择这个专业的;14%的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而3%的学生认为学习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未来生活中必要的交流。54%的学生选择学习这个专业是为了将来的就业。这个结果是商务英语作为eSp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但只有24%的学生是出自兴趣才进行学习,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教师工作的不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是可悲的一件事。根据实际走访调研,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都要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开始接受系统的商务课程,每个学期至少开设3门左右的选修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比率大概在1:3左右;学时分布大概在1:4左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超过40%的学生认为课程种类非常满意或者很满意。而近50%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可以说,正负意见比率相当。通过访谈部分学生,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专业性强的课程不多。虽然各高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集中在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函电,但学生希望多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比如外贸单据、商务谈判、商务口译、市场营销等毕业以后进入单位马上就可以用到的课程。其次,学生希望有更多外教或者具有商务经验的教师授课,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实用经验。而对于课程难度,70%以上的学生认为满意。笔者认为这与课程种类学生的满意程度略有相悖。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发现学生进入大三专业课学习之前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了解较少,所以刚刚开始接触时认为课程难度很大;但是,随着几个学期过后,发现课程种类较少,分配在一门课程上的时间增大,所以认为课程难度降低,课程的密度一般。

四、总结

商务英语课程篇3

1.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而来,在过去主要是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和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贯穿整个高职高专的教育方针。如今,这种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研究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又要探索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模式,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自身的培养模式。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

1.2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事实上,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是近几年才被国家归入到英语本科专业中来,原来全国英语专业此方向定位一直为高职大专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原来在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定位应是服务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专业口语课程设置主要坚持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标准的英语语音和基本口语表达能力。而作为研究性本科院校,其英语专业口语课程设置主要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里规定,从基础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到高级口译课程整体英语专业口语体系的设立,口语内容的拔高也涉及到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史、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文学研究领域的课程。那么作为当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设置应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以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其英语学习不必探寻英语语言的源头与发展,而要能将其作为一门工具来使用。

2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

2.1对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不够重视对于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专业口语课程是商务英语口语,而不是大学英语系列里面涉及到的基础大学英语口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指挥棒的影响下,口语课程不是必考项目,所以绝大多数商英学生往往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考核内容上,较少关注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虽然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里面会有部分口语考核,但由于它是选考项目,大部分学生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专四、专八考试上面。2.2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滞后性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的考核一般只出现在专门的口语课上,比如低年级的基础英语口语,高年级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而其他各个专业主干课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设立口语部分考试。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部分往往只出现在口语课上,而由于实际设置的口语课程的课时又非常少,造成了商英专业的学生极少练习口语。在加上通过专四、专八考试的压力极大,更多的专业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写”上而非“说”上。

2.3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口语课程大致分为低年级的基础口语课程和中高年的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每学期基本课时不多,一周只有两节。而且商务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和口语课是分开的,且往往受限于课时,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语就没有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事实上,视听说课程能更加形象地输出所看所听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还有师资力量的缺乏。对于口语课程而言,许多学校低年级的做法是聘请外教来上口语课。但是,大部分外教在上口语课时往往喜欢偏离教材,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连贯性,随意性大。而高年级的做法则是如果没有商务英语专业出身的中国籍英语教师,就让非商英专业的口语老师讲授口语课。而有些老师的商务英语口语能力有限,可能不能全面高效地讲授商务英语口语。所以,缺乏师资力量,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空间也会非常有限。

3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改革内容

3.1班级规模班级人数的多少对专业口语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比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平均每班人数约为40人,而这样的班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平均每个同学每节课最多只能练习2分钟。所以在评估实际教学效果后,班级规模控制在20人左右会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成效。

3.2教材的选定商务英语口语教材应根据专业口语课程的定位来确定。从低年级阶段的日常口语过渡到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英语口语系列。首先是基础语言能力培养不能断线,教材涉及到如英语基础口语、口语语音等。这些基础课学时比例要大,开设时间要长,要有连续性,保证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就是高年级的商务英语从业口语技能的培养,教材如商务英语口语初级教程(剑桥商务英语系列)、商务英语口语高级教程(商贸院系系列)。其次开设商务英语视听说课,商务英语口语实训课程(教材可以分为课堂口语实训系列、校内口语实训基地系列和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系列)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材,从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新颖实际的口语训练内容,最后达到完成商务英语口语教材改革及完善的目的。

3.3分级教学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的分级教学,应该有科学合理的分层依据。在正式进入专业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听说环节的口语测试,比如简单的人机对话或是简单的外国原声电影片段对白。根据测试中学生的表现在专业内部进行分层,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听不懂、听得懂且简单回答、听得懂且详细英语回答。这样分层的结果跟普通院校实施的按人数平分的结果大相径庭。然后进行分组,根据分层的结果把这三种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小组中,有利于小组内部口语练习有渐进提升的空间,同样,组与组之间也存在整体竞争提升的空间。

3.4理论与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实际教学中,根据上面提到的教材,我们的实践教学可以分别在课堂口语实训、校内口语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分别实施。在口语课堂教学实训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听说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丰富课堂实训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语言交际的实用性。口语教学是教材中最具有语言活力的部分,所以在实训过程中要兼顾趣味性和情景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组织小组之间的表演比赛,这样可以初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对实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在比赛之中不知不觉提高专业语言技能。在校内口语实训基地,以“剑桥商务英语口语教程”为例,口语实训内容有公司介绍、岗位描述、产品简介、产品报价、预约会面、接待客户礼仪、机场英语、酒店英语、商务考察等一系列相关商务口语内容。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把全班分为3~4个模拟公司,开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各个部门的商务英语口语实训任务,所有的单元主题都可以在这个实训中得以贯穿始终。这样既培养了商英口语能力,又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对于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社会资源为学校资源。根据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比如外贸、跟单公司)观摩参观,而实习期间,这样的活动大概会安排学生大三下学期或是大四上学期。学生到实际基地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企业也会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

3.5考核评估方式改革传统的一学期一次考试的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里分为不同的单元,比如有商务展示、商务研讨、商务谈判等。考试结果可以是由课堂实训成绩、校内实训成绩、期末口语考试成绩有机构成。这样用考试来促进学生们对口语课程的重视,加大了他们练习口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6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对于非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商务英语口语教程方向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单证操作”等一系列实务操作课程,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可以自己下企业锻炼或是到外贸公司进修,提高商务英语口语实际能力,从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4总结

商务英语课程篇4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商务英语;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商务英语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提高大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效率,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以多样化的任务展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加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如何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教学法,已经成为当期大学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方式

(一)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语言学习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多为语言知识,并为真正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任务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的条件,因此,近年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引入大学语言教学中。从广义角度看,任务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进而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任务教学法基础理论认为,若要真正掌握语言就不能只依靠语言知识的学习或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应当在一系列活动中达到培养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特定的语言项目,为学生安排一系列合理的任务。并指导学生通过交涉、表达、询问、沟通、解释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任务教学法的方式

任务教学法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核心任务、后期巩固等环节。在首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悉任务的目的与主题,并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指引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和背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核心任务首先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配角色任务,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的指点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思路支持,但不需要纠正学生的具体错误或选择。鼓励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或操作演示,并根据演示结果进行总结和指导,促使学生对任务要求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后期巩固则是指在完成核心任务之后,教师设置一系列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子任务”,并通过多种联系活动,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制定任务目标。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计划中设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商务知识。比如在学习promotion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促销方式,理解促销的含义。其次,要优化活动过程。在实际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内容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任务进行热身训练。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或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要将属于课程导入,因此需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第二层是完成任务阶段,也是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大致明确课堂任务。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要具有操作性,尽量做到细致具体。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精读、跨读、略读、视读等阅读技巧,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第三层主要是讨论交流。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具体的探究任务,鼓励小组成员根据教学任务合作交流。第四层则是展示成果阶段。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接受其他小组的点评,也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换阅读意见,在这种合作探究中,可以有效拓展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促使学生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扩展和延伸阅读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信息,自主扩展商务英语阅读视野。

(二)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模块。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要根据具体的商务情景设置学习任务。根据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口语教学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专业技能模块与职业素养模块。其中,职业素养模块主要包括行政办公能力、公关礼仪、沟通技巧和客户接待等内容。专业技能则包括产品推广、合同签订、客户开发、信用证开立、保险办理、租船订舱等。教师要充分调研市场对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进而设置更加科学的口语教学任务。并将岗位需求与口语教学零距离对接作为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此外,在设计任务模块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了解教材内容,然后自主提出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收集数据和素材,对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由于在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当进一步细化模块任务,明确划分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其次,可以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转化为项目任务实施。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教师应当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将口语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并组自主建项目团队,团队再对成员进行具体分工。例如,在产品推广项目任务中,要安排出口公司、生产厂家、进口公司、会场、广告策划公司等角色任务。大学生则需要根据自身的角色和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商业条款规定,并用口语与其他角色进行沟通交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则需要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在项目结束之后还要知道大学生运用口语进行总结归纳。

(三)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前任务阶段,首先要设计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任务。教师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设置合理的商务英语写作任务,为任务型写作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等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的写作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合理分配写作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任务既要与学生习得的商务英语知识相联系,还要引入新的商务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其次,要创设实施任务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引入任务阶段,教师可以将大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并为大学生提供典型范例,构建商务场景,指引学生组建商务团队,并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增强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促进、组织、帮助和指导的作用。应为学生讲解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为学生提供句型、语气、词汇、格式等专业知识。在中任务阶段,学生则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共同探究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设置相应的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增强语言输出的质量与数量。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写作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并指导大学生根据写作任务构思框架。明确“文章写给何人”、“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怎样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文章要达到什么商业目的”、“需要运用何种文体格式”等内容。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角色任务中,在特定的写作情境中,自觉思考上述问题,并依靠团队力量克服写作困难,最终完成写作任务。在后任务阶段,教师则要以随机抽检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或要求学生先相互检查,教师再随机抽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调换,安排学生审阅不同角色的写作内容,并认真查找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进而加以探讨更正。最后,还要由教师或学生总结归纳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梳理归结写作过程中常用到的表达形式、重要词汇、常用句型、写作格式等内容。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唐晓岩.任务性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4(6).

[2]赵丽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夏纪梅,孔宪辉.“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外语界,1998(4).

[4]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5]黄薇.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1).

[6]梁玉玲,夏纪梅.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认同性及其问题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2).

商务英语课程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改革;课程设置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南,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英语专业技能、英语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输入和深化为中心,以学生“语言+商务+文化+综合技能”为着力点。这就必然要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英语+商务+素养+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修与辅修的相辅相成,满足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中,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松散、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商务英语系统知识理论课程,商务实践课程严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对听、说、读、写的需求,强调培养学生扎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商务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才可学好商务英语。其次,由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时间短,教材编写相对凌乱,以致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选取教材时,面临选择面窄、教材不够贴切等难题。另外,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也阻碍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这也使得培养的商务英语学生专业知识薄弱,商务英语素养的应用能力不强。

三、商务英语课程改革

参照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应设计为英语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基本国际商务素养和实践训练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是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整合,使学生商务英语能力能在知识与技能的不断融合中得到强化。

可开设综合英语、精读、高级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等基础语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能力。通过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课的学习,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问题,使之熟练掌握拼读规则,能看音标读生词;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等课程则从基础方面强化学生英语学习,充分了解英语语言结构和使用规律。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上,需增开相应的辅修课,包括西方文化入门、英美国家概况、亚洲国家历史发展等,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外文化、经济和社会风俗的了解,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知识。

关于基本国际商务素养的培养,可从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着手开展。专业平台课可开设关于商务翻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等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奠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旨在使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具体理、深入的了解。在基本国际商务素养教材的选取上,应优先考虑全英文版本,采取全英语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英语语言基础能力。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培养的商务英语学生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欠缺商务英语实践能力。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实践训练必不可少。学校可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相应的实践课程或活动。实践训练课程可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模式,如口语、翻译等多项语言基础的校内实践训练,校企合作、自主实习开展岗位实践的校外实践训练。同时,可定期举办各种与商务专业相关的技能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模拟商务谈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商务英语的魅力。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应侧重基础语言知识的积累,二三年级侧重商务英语知识的掌握,四年级侧重综合实践的提升,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另外,课程设置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以文员、市场营销、市场贸易、电子商务等职业模块为辅。

四、结语

全球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促使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踏入商务英语的领域,也使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断得到探索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设置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本功扎实、人文素养高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为目标。只有找准方向,才能真正打培养务英语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课程篇6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愈发深入,各个国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这一新的文化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中国作为一个开放性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始终重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经济交往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但与此同时,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外向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距。我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不在少数,但是在具体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很难有合适的人才。这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英语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商务英语教育提升计划,重点以商业活动、跨文化交际为导向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央财政也不断加大对商务英语教育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现今整个商务英语教育环节已经进入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其改革的幅度和力度也在逐渐增加,这在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体来说,我国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顺应着时展趋势,但在以跨文化商务交际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核心教育体系下,我们还需要把握好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步伐,最大限度提高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本文拟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增强商务英语教育的科学性,促进经济活动顺利开展。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课程建设•理论博览

二、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以往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来看,其普及性、科学性较为欠缺,整体较为落后。然而,现今人们对商务英语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避免了以往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问题,人们更希望在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理解商务英语教育。在语言经济学视野下深入理解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经济活动的开展、经济目的的达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具体的商务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鉴于以往对语言经济学的认识,通过对语言经济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之后不难发现,语言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是带有经济思考意识的一种思考方式,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变量,并将其应用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势必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跨文化的系列课程

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上,我们对跨文化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中,文化往往占据重要的角色,为此,建议开设跨文化的系列课程。依据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具体的文化问题上的差异,为了经济活动的顺利实施,开设一些与国际商务文化、英语国家文化、英语国家社会等相关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选择2-3门作为必修科目。这些必修科目必须是能够代表整个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系列课程,这些系列课程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或间接促使商务英语学习者和从业者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洽谈的经济活动“搁浅”。

(二)培养英语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基础课程

英语基础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我们还应该增加第二外语的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正确和科学化学习,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方面自由发挥,为后续的商务交际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强调英语基本素养与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虽然重点在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还应该重视其商务性和市场性,因为其后期的交际活动是以商务交际为主的,一些基础性的学习也需要与市场为导向。

(三)专业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除了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学习外,我们也要开设一些商务英语专业课。譬如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函电等有助于提高专业商务技能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整体掌握后期商务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促进商务活动目的的达到。总的来说,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首先,开设跨文化的系列课程,弥补国外文化的缺失,补齐文化短板;其次,重视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的开设应明确商务英语基础性课程的要求,为商务交际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开设应有助于后期商务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完成之后,就会涉及具体的教学模式环节,采取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是与跨文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相适应,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以往的“满堂灌”或者“一堂言”的教学模式,都将给予淘汰。当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启发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基于这样的认识,授课教师应怀有极大的包容之心,深刻理解教学相长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态度,使自己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所反馈信息的认真分析,理清自己的授课是否真的符合学生需求,是否对于学生商务活动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应该经常带着这样的反思去授课,在授课的同时,也应该经常反思,找到更为恰当和科学的授课方式。学生作为未来商务经济活动的主体,依据教学相长的思想,也应该积极提问题,通过向老师提问题,可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问也可以进一步锻炼胆量,这对未来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的工作也会有所裨益。

(二)模拟商务情景的教学模式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样,对于商务英语的学习,我们也应该积极构建一些虚拟化的商务情景模式,可以通过视听的方式,对于真实的商务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学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商务洽谈中,使学生能够尽早进入状态,身临其境,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应变能力,为自己在后期真实的商务洽谈活动中的工作积累经验,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由来已久,一般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离不开较为明确的目标导向。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从学习者的角度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与以往的作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往的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即可,但是,当下商务英语的“学习任务”,都是授课教师在学生能力之上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商务英语学习者能力的提高。授课教师在后期的任务总结上,还会做进一步的任务安排,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综上所述,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我们引入了语言经济学概念,与此同时,我们也重点强调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高。商务活动的顺利实施要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促进专业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上,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各位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促进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使国家的商务贸易活动更为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祥越.新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4(1)

[2]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

[3]韩菲.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

[4]宋晓思,魏薇,薛金祥.浅谈商务英语教学模式[J].商,2015(51)

商务英语课程篇7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商务英语

1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1.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

从“课程思政”的本质上来讲,这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思政课程”属于高校的一门单独的课程,但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安排中,思政课程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门主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政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这几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以及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弘扬我国的“中国梦”精神。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要主修的一门课程就是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也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属于“思政课程”的一个延展。从具体的内容来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但是,“课程思政”的不同之处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合理地融入一些思想政治的元素,将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得专业课的教材得到丰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让高校的各类专业课和课程思政都具备育人、育心的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1]。

1.2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随着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安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和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的有效推进,我国要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在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的元素。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和高校的商务英语进行有效的结合,商务英语教师需要从商务英语中挖掘出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内涵,要从各个方面塑造出大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一些方面。在高校中课程思政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以下的这几点:第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在商务英语的这门课程中会更多地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慢慢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加入更多的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我国的价值观、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方面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让大学生树立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2]。第二,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一般会弘扬民族精神,而这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直接的关系到我国民族发展。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需要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大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商务英语课程中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接触的都是国外的文化,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崇洋的心理,有部分大学生热爱过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的文化,对于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反而知之甚少。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需要加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如今社会所要求的。将课程思政合理地融入商务英语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向大学生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能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3]。第四,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国际化视野,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需要有好的职业操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热爱劳动以及诚实守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中,对大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方案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两者相结合,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重要任务。

2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的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德育课程的内容缺乏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和商务英语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时的分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由于有部分的高等院校缺乏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着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困境。

2.2课程思成思想政治课程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与高校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有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没能做到有效的区分。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融入这些“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将专业课教授为思政课。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等院校的思政课带来了改革的契机,可以充分发挥出育人的根本模式。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等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需要避免将“课程思政”转变为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此外,不可以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而强行对学生灌输“思政元素”。英语教师在传播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合理地进行思政方面的教育,不能让英语课变成了思政课,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3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路径

在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好课程思政方面的改革,还需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结合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为了有效地推进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需要从高校以及教师这两方面入手进行讨论。(1)我国的高校是商务英语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组织者,是重要的保障。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高等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需要加大对教材的研发和投入,商务英语教材是课程思政合理有效融入商务英语专业中的一种重要媒介。长时间以来,专业教材需要既能符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可以满足专业的教学需求并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重视好专业教材的研发,是有重要的意义的[5]。(2)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加大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这是因为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是商务英语专业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一个实施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那么,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首先,英语教师需要反复地研究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在英语教材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思想政治的元素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不能当作是纯思政教育课程,商务英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专业的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英语专业素养的功效,思政元素在商务英语中的有效融合需要英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商务英语教材方面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才是英语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次,英语教师在做教学任务之前需要做好备课的工作,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使得思政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英语教师在上课之前备好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教学内容方面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最后,在教学设计方面,也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管理者和商务英语教师需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不断地寻找出适用于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高校的教研活动与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从原来比较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转为了关注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激发出教师教学的欲望,使得教师能意识到教研活动的价值。与此同时,也需要采取更多的技术手段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晶晶,王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0(18):27-29.

[2]李朝云.高职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路径——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3):92-95,112.

[3]莫国涛.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商务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172-173.

[4]李丽.高校“商务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53-56.

[5]闵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综合商务英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133-135.

商务英语课程篇8

目前,学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自1993年成立以来,其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传统的英语语言为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并能熟练地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农业科技、文化、旅游、涉外企业及外事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企业需要商务英语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商务知识欠缺且零散、僵化,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2〕。

2.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目前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仍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主干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汉口笔译、英语写作、英美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教学法、科技英语翻译等。“综合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0.9%。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也开设了商务英语选修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商务沟通、经贸报刊阅读、经贸口译,这五门课程仅10个学分,占专业方面课程总学分的20%。商务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商务知识的传授,且总课时数偏少,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完备,再加上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商务技能没有得到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3.师资力量不均衡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语言和商务两个领域,是涉及到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交叉学科〔3〕。新的学科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系统的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师共38人,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英语语言专业或英语文学专业毕业,缺少商务背景知识,也缺少运用商务英语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在英语语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在许多专业的商务问题如询盘、支付、货运、商务演讲等方面却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的师资队伍中只有两名教师具有英语专业和商贸专业的双学位,这样的师资力量极不均衡,远远不能满足商务英语教学的需要。

4.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训基地不足

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少、时间短,使得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沟通和长期合作,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到外贸、外企、私企等单位去实习,走出校门与踏上工作岗位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一方面是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学培养了很多英语专业的人才,可是真正需要英语语言或文学的岗位却是少之又少,基于这样的矛盾现状,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必须找寻新的发展方向。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4〕,其中第三种类型的课程即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包括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应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近几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2006年招聘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依次为:英语专业、英语+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英语;而2010年顺序则变为英语+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英语、英语专业。可见,21世纪迫切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时代呼唤口径宽、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新型外语类人才。随着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各种会展活动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英语教学应确立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5〕。

2.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根据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Brieger的观点,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knowledge)、交际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content)、管理技能(management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awareness)〔6〕。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为学科基础课加专业课,主要侧重于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构架应为英语加一定的专业知识,即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人文素质。其中,语言技能包括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商务知识包括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人文素质包括较宽的知识面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方面,应合理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以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适应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及选修课的部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商务知识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借助选修课程。其中,综合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程即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课程所占比例偏高,这固然能够体现其学科的完整性,也能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是在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时候,过于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会减少对学生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适当减少选修课中语言技能课程的比例而适当增加商务英语知识及人文素养课程的比例;应该突出商务英语的特点,形成以商务英语知识课程为主、人文素养课程为辅、语言文学类课程为支撑的选修课格局,使其比例成为5:3:2,即商务英语课程占50%,人文素养课程占30%,语言文学类课程占20%;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网络调研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及学生的需求,增开一些对学生就业有帮助或者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有促进作用的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电子商务等,使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更系统、更完备,从而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3.培养“双师”型教师

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是复合型人才,即“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与第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适应日益开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需要教师增强商务英语专业的最新知识和理论储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本身的理论及知识水平,可采取多种培训模式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达到“双师”的要求。学校可选派教师到商务类专业突出的院校如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校学习商务类课程或攻读商务类专业的学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派部分优秀骨干教师去国外考察、学习、进修相关商务课程。学校可以从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所需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累经验、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学校也可依托外籍教师资源,特别是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相关学历背景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学校还可以在行业内聘请兼职教师以优化师资结构,充实师资队伍,从而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使他们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4.建立实训基地

商务英语课程篇9

目前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在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合理,二是教材的选择和编撰不适应当前需要。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提升。由于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缺乏权威有效的教材,很多教材都不是在商务英语的背景下编写的,现行的商务英语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大纲,每个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部分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还有部分学校过分的强调基础知识,忽略了对选修课程的安排,学生每周都是几门主课,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的效率。部分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的调整课程安排,一味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课程安排,课程安排死板枯燥,没有一点国际英语的感觉,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与教材的国际化研究具体的操作办法

(1)重视编排公共素质课和选修课内容,增强商务英语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除了要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研究上以外,还需要编排公共素质课和选修课,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及企业反馈的信息,对相关的课程和教材进行优化。通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处理专业问题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商务概论、文秘英语、商务礼仪等选修课程。除了本科目设置自选课程以为,高职学校需要综合其他的专业课程开展全校的自选课,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就业需求自主的选择课程和教材。总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与教材国际化研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材和课程的改革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题,最终增加学生综合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要。

(2)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和教材的研究要以国际化为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对课程的国际化曾明确的给出定义——课程的国际化是指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在常规的教材中不断地融入国际化特点。作为9种国际化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商务英语在专业要注意创新一下几个方面,在教材的编写和课程设置时对国际知识不断地加大比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外国商务文化,在英语的学习中要摄入商务相关概念和基本的处理方法指导。例如,高职在对含有“国际”等字眼的教材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教学方法要和国际公认的保持一致,在学习这些课程是高校可以聘请外国专家进行授课,确保教学的质量,除了聘请有关的外国专家以外,高职学校需要开展与外国高校之间的合作,定期派送本校的师生前往外国高校进行学习,实现资格证书国际化。这样学生毕业时能够得到外国高校的证书认证加深自身超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创新和改革,保证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更加的国际化在对商务英语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选用适合的教材,选取的商务英语教材要包含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国际英语语言,选取的教材既要包括师生互动环节又要包含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高职教师要针对国际语言的大环境帮助学生对所选的教材活学活用。当前,部分的高职学校选取的原版英语教材包含很多地道的英语知识,能够对学生以后的跨文化交流起到很好地帮助作用,但是,由于原版的商务英语不是只针对中国学生,它设计和变现的对象是面对全球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删除和增加课本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根据商务英语的自身特点,着重的安排听说读写课程,在这些课程上,增设贸易操作交易课程和各种综合技能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商务英语课程篇10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在课程中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需求分析。完善高职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对于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课程组织模式和课程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开展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本身属于一个较为新颖的课程观,是在学习综合实践的基础上,由教师拟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某项活动。但是这项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教师教授的内容,并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展示和实践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样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理解和经验的束缚,实现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积累和迁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课程设计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是在学生都已经完成课程之后,课程设计开展的目的就是要让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都对所学的知识点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知识点转化为技能。

二、eSp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

想要研究高职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就必须做好eSp课程原则探究,并在对eSp课程认识的基础之上,对eSp课程的开展有重新的认识。目前eSp课程模式的构建都需要遵守三个原则,即“需求分析”、“以学生为中心和“真实性”原则。

1.“需求分析”原则。针对目前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需求分析已经成计划和设定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商务英语eSp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关系到eSp课程的成败。需求是指商务英语学习者为了学好英语知识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eSp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课程的现实领域中的需求问题,并采取访谈、观察等形式进行需求的研究和分析。Hutchinsonandwaters1987年指出,不管是普通英语还专门用途的英语,都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之上的,Hutchinsonandwaters将现有的需求分析分为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类,需求分析主要是用来决定我们课程目标的开展,而目标情境分析则是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帮助我们达到要求。因此,从事eSp教学必须提升对需求分析的重视,保持eSp教学持续发展。但是需要注意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求调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结合目前课程进展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反复的分析。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商务英语eSp学习的基本原则,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掌握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其作用。由于学生内在因素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作用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eSp的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eSp实践性远远大于普通英语,而语言技能的提升是需要学生实践才能提升和培养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eSp课程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坚持以能力为本,就业为导向,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职业行为的培养到职业能力的提升,从人文素质的提升到学生质量的评价,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要做到和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创建一个新的体系。

3.“真实性”原则。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专业领域内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从事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的一线工作时能够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eSp必须作用于某一专业领域,并进行该领域专业的设计工作,保持和该领域专业语境相一致。一个脱离语境的语言形式是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想要提升eSp课程的“真实性”,还需要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严格遵守eSp相关理论和实践特征,做好eSp教学材料的整理和编写工作。

三、结束语

商务英语eSp教学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应该重视实用性。因此,eSp教学作为目前英语专业的教学的主流,必须做好eSp教学设计需求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宝珠.eSp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64-68.

[2]唐美华.高职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本位教育探索[J].中国商贸,2013,(17):146-147,148.Doi:10.3969/j.issn.1005-5800.2013.1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