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0:40

盈余管理篇1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对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是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的角度来阐述盈余质量问题,学术界对其评价标准和测度变量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以质量得分为技术手段的定量方法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会计作假

盈余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盈余质量,而会计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作假行为,所以在理清盈余质量与会计质量区别之前,先要明确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作假的关系。无论是盈余管理还是盈余操纵,简单地说,都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谋求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相对立的。但是学术界认为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约成本和成本,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投资者认为盈余是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信息含量的数据。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当局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增加公司的价值。因此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有交集,但不能等同。

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是以不超过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区分点的。如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的,管理当局或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造成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或意图谋求更多报酬分红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损害了公司的价值;或由于双重问题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当局者盈余操纵的手段按照方式分有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和实际交易盈余管理;按具体方法分有操控应计项目、线下项目和关联交易。这些貌似合法却不道德的行为,在允许会计政策自由选择、会计准则可操作性较低,以及新兴经济交易事项确认计量不确定的情况下,钻了准则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在盈余管理研究中难以把握的灰色地带。

盈余操纵真正包含的是投机性的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会计报表,掩盖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操纵利润的行为。这种失真的财务信息不仅误导投资人债权人,更给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信用基础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会计各种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行为。

据此,以a代表盈余管理,B代表盈余操纵,C为a与B的交集,代表投机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为会计造假,如图1所示。

图1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的关系图

图1中a=盈余管理;B=盈余操纵;C=a∩B=投机性盈余管理;a-C=合理的盈余管理;B-C=盈余造假

二、盈余质量的度量和评价

辨析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这三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看清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关系,即从合理有效,到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盈余质量为会计信息中最敏感、相关性较强的一部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和约翰?J.维欧德(1999)指出的“盈余质量是指盈余和评价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彭曼和张小军(2001)从目前盈余预测未来盈余的角度,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当期盈余作为预测未来盈余指示器的能力。从这两个定义来看,盈余质量是指当前盈余的可靠性以及预测未来盈余的相关性。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结果,盈余质量区别于会计信息质量在于经历盈余管理之后,这种报告盈余与经济盈余的吻合程度。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反之差距越小,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盈余质量越高。结合上述集合描述,笔者认为,如果把a与B的并集作为整体的会计质量,不妨将盈余质量描述性地定义为集合C在集合a中的比重,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在总体盈余管理质量中的比重。比重越大,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越多,报告的盈余质量越差;比重降低,盈余质量提高。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目前多是用琼斯的应计项目作为操纵的替代变量。然而盈余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对象,能更综合全面地反映质量状况,从而更准确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盈余质量得分可以作为有效的替代变量,但如何得到这一得分?一般需要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和精确的得分计量过程(如常用的主成份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本文给出盈余质量的评价体系,为得分测度提供了现实指标。

(一)盈余质量的可靠性评价

集合C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是盈余质量的核心部分,它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带”,钻了现有会计法律法规的空子。所以这部分质量的真实性、可信性就成为评价的第一要义。一般而言,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主要从四个层次来分析——企业交易和性质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会计估计与判断;会计信息披露。结合盈余管理的特点,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滥用会计政策、应计项目,或安排实际交易、关联方往来交易操纵盈余。所以,笔者认为,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应突出企业交易事项的性质与质量分析,即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经济实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持续、稳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现象;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点是否遵循一贯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应从经济业务的披露中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驱动因素,从会计方法的解释分析中考察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质量。

具体的分析指标有:关联方交易率,以关联方交易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表示,该比率越高,则说明公司的盈余质量越低。资产减值准备率,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如果该比率降低,则说明公司改变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盈余的可靠性较差。应计额比率,以应计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其中,应计额=(期末应收款-期初应收款)+(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末预付款-期初预付款)-(期末应付款-期初应付款)-(期末应计费用-期初应计费用)-(期末预收款-期初预收款)-(期末应付税金-期初应付税金)-折旧和摊销,如果该比率较高,则说明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了利润操纵,公司的盈余质量不高。

(二)盈余质量的现金支持度评价

盈余质量第二层次的控制标准是它的现金支持度。基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项目为管理当局提供了很大的会计选择空间,从而为提高账面盈利提供了便利。类似Roa,Roe等财务指标通过操纵可以较容易得出高盈利能力的评价,但并不能说明它的盈余质量高。评价盈余质量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计算依据,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检验从而反映公司获取利润的“品质”如何;否则,没有现金的支持,依靠盈余管理、不良应收支撑,资产浮肿,盈利能力指标泡沫严重,必然出现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的严重脱离。

具体的指标可以有:收益变现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股东权益;总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总资产。这些指标越高,说明盈余质量有流动性很强的资产支持,盈余质量较高。

(三)盈余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评价

盈余质量评价的第三个层次是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操纵线下项目——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补贴收益。那些偶发的、非持续的收益使得盈余缺乏持续性,对未来收益也无预测价值;而经常的主营业务则能够使盈余具有持续性、稳定性、预测性。经验研究中,科门迪和利普(1987)指出,当期盈余的持续性越高,市场反应越强烈,即盈余反应系数越高,反之就越低。费森和奥尔森(1995)的“干净盈余”理论也表明,由于盈余各组成项目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预测性方面的差异,因而对使用者估计企业价值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盈余的预测性可通过会计盈余的反转性来研究(李刚,2006[5]),即未来盈余的变化与当前盈余质量状况正相关。

在重组购并浪潮中,劣质企业在本质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由于获得了巨额的重组利得而扭亏为盈;为到达资本市场增发配股的要求,上市公司操纵Roe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为就立刻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证监发[2002]55号第一条规定,申请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这一规定也使以操纵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不得不转向关联交易。但无论是线下项目还是关联交易在特殊动机下“创造”出的利润,都很难对未来企业的盈利提供相关的预测信息。

这一层次要求的具体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比重=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普通股股份;关联交易比重=关联交易应收应付净额/应收应付净额。

综上所述,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如图2:

三、结论与启示

盈余质量管理中,投机性盈余管理的比重可用盈余质量的可信度、现金支持度、主营业务的支持度等来衡量测度。这就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描述了盈余质量这一概念。盈利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者,虽与会计质量一样对应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一般财务报告体系,但其评价还依赖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盈余质量属于会计质量的子系统,集中体现着报告质量的相关性,盈利能力是盈余质量的一个方面,其可信度,现金流支持度,持续性等都有待于对盈余质量的评价。本文提供了盈余质量现实的评价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测度盈余质量给出质量得分来研究盈余管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质量得分的定量方法可以使得盈余管理从横向的企业间、行业间,纵向的时间差异中比较分析,拓宽其研究思路和视野。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2]邓凤娇邓凤兰.盈余管理基本涵义的再探讨[J].财会通讯,2003,(1):(273).

[3]郦玉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5,(15),总第323.

[4]张兰萍.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会计),2006,(5).

[5]李刚.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J].

盈余管理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弊;控制

一、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在其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Com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一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加拿大会计学家司可脱教授(williamR.Scott)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经营者在一系列的可选会计政策(如公认会计原则)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通过以上的定义,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一是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企业的会计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即盈余管理实质上并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盈利,只是改变了企业盈利的分布时间;二是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和会计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对利润进行人为的操纵和管理,盈余管理与伪造盈余是有明显界限的。

企业经营者之所以热衷于盈余管理,是希望通过盈余管理使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具体而言,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增加经营者的报酬、避免企业债务违约、平滑利润、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等。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由于企业的上市、配股、退市等市场行为都受到政府的管制,而会计盈余指标又是政府实施管制的基本依据,因此盈余管理也可能是出于配股的需要、保牌的需要和经营者业绩考核的需要等。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会计方法,包括应计项目的管理和会计政策的变更,其中应计项目是指利润表中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应计项目管理是指改变折旧年限、坏账计提比率等会计估计以及改变利润的年末调整项目。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有非会计方法,如交易的规划等。

二、盈余管理的利弊

盈余管理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

(一)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其有利的一面

大众传媒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件坏事,人们还比较喜欢采用“盈余操纵”(earningsmanipulate)的概念。实际上,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其有利的一面。从信息观的信号作用的角度看,盈余管理是经营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关系人的一种工具。合理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计项目的披露,可以把企业有关的内部信息传递出去,并以此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例如,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被认为是负担不起加速折旧的信号;相反,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是其财务状况良好的表现。盈余管理还可以避免企业的利润波动过大,利润平稳化本身也是对企业未来和长远趋势良好的一个说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就是一个成功运用盈余管理的巨型公司,该公司通过精心安排收益和损失的发生时间以平滑波动较大的利润,特别是避免发生利润的降低。对于一个多种经营的公司而言,通用公司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利润,使得公司看起来可以不受经营周期的影响。另外,经营者还可以利用盈余管理对未预期的状况作出灵活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合同违约,从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一定的盈余管理的存在还是必要的,盈余管理其实是一个中性概念。

(二)盈余管理的弊端

1.盈余管理是一种无效益的短期行为,它不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反而可能会加剧企业的经营困境,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2.盈余管理故意歪曲了一些会计数据(如净收益),从而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和可比性,有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并损害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在我国资本市场就存在着由于盈余管理而使得该被特别处理的公司未被特别处理,该被摘牌的公司未被摘牌,结果必然是市场风险剧增,资源被低效或无效占用,甚至被浪费。3.盈余管理会破坏投资者对企业收益质量的印象。虽然财务报表使用者不能识别盈余管理的全部形式,但有些形式却是可以识别的,例如企业报告的盈利与现金流量相去甚远。因此,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衡量企业业绩的盈利指标的可靠性进而对整个财务报告体系甚至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前主席阿瑟·利维特1998年在纽约大学发表的题为《数字游戏》的演讲中,表示了他对盈余管理及其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忧虑。他指出: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方式来调整费用、提前确认收入、不切实际地提取准备,冲销已发生的研发费用,这些方法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美国会计学教授霍华德·施利特评论道:“盈余管理对投资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在创造人为的现象。数字应该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①

此外,盈余管理还不符合经理人的职业道德要求。判断经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关键是看其实施这种行为时有无考虑他人的利益。在盈余管理中,由于企业经营者忽视了盈利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因此虽然他们是在法律和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的,但这种操纵利润的行为仍然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而且,如果经营者一贯地管理短期收益的话,可能会创造出一种缺乏相互信任、真诚和忠实的企业文化。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盈余管理利弊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在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会多一些,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更加明显些;相反,在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人们更加注重会计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之间的偏差,盈余管理的弊端相应地更为突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于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因此应当更注重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三、盈余管理的控制

由于财务报告是用来传递经营者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必然允许经营者在财务报告中采用职业判断,以便凭借其对公司经济活动的了解来选择符合该公司经济情形的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和披露方式。经营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实施职业判断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对长期资产的预期寿命和残值、坏账损失和资产减值进行估计;在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和先进先出法及加权平均法间作出选择;对存货水平、存货发出或购买的时间分布、应收账款的政策进行职业判断等。经营者还必须决定如何规划公司交易,例如,通过规划公司合并使之符合权益结合法或购买法,通过规划经营性租赁或融资租赁契约以便在表内列示或表外披露等。职业判断的存在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另外,审计固有的局限性也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下,盈余管理会长期存在下去。

想用详细的规则来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切实际的,原因一是增加规则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二是具体规则越多(公允披露的总体目标得不到重视),那些希望利用规则的人可钻的空子反而越多。只要财务报告是用来传递经营者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准则就必将允许经营者在财务报告中采用职业判断,即使职业判断有可能存在偏差。

要对盈余管理进行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公开体系是关键。

(一)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时间限定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规定中期报告在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对外报出,年度报告披露可以延长至第二年的4月。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这种安排可能过于宽松。因为信息披露越及时,意味着信息披露不对称的状态得到的改善程度越大。因此,应当提高财务呈报工作的效率,改善中期报告、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整体上比较滞后的现象。从信息披露的载体看,由于网络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应通过网络加快会计信息的提供。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呈报频率

实证会计有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定期报告的间隔期越短,就越有助于限制干扰信息的作用范围,引导投资者注重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促进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最短的报告期间是季报,这就为公司管理当局操纵定期报告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一是披露时机可有较大的选择范围;二是可通过内容方面较大范围的信息呈报来掩盖公司的实际状况或干扰使用者的判断。所以,应当提高会计信息的呈报频率,以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增加信息披露的明细项目

可以通过表外披露在财务报告中提供更多相关的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更为详细的决策依据。

(四)借鉴国外经验

设立专门的信息公开及研究机构,提供定期的投资分析报告与盈利预测信息,帮助投资者获得正确的决策信息。

(五)对盈余管理进行控制,还需要其他相关的配套措施

1.政府有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尽可能克服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现有的政府干预措施包括新股发行、配股、摘牌等方式和控制参数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容易诱发盈余管理,有必要加以改善。2.审计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加强外部监督。3.企业自身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督机制,对经营者采用股票期权等报酬形式,使其经济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一致。4.对经营者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篇3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至今并无定论。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进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便其效用最大化或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schiper在1989年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而并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对外部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而被普遍认可的是hedy和wahlen于1999年对盈余管理所作出的解释: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产生了。

上述对盈余管理的三种不同界定或解释。在下列三个方面是一致的。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结果是使得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自县利益最大化。但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界定更为具体、更为广泛,不仅指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和目的,而且指出了盈余管理的对象、方式和方法。

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还应注意的是:1.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认为其有正面作用。但笔者认为,如果企业管理当局运用判断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那么这种判断不会引起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误解,按照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的内涵,不应将上述判断视为盈余管理。

2.虽然目前学者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是有背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背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目的在经济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判断,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有利的条件。

会计准则范围之内,为处理业务和编制财务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在各种政策和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并作出判断。管理当局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判断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这些判断中包含会计判断和其他管理判断。首先,管理者对于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大量未来经济事项必须作出判断,例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养老金与退休金、递延税款以及坏账损失等。其次,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管理者必须在公认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像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等。管理者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也需要进行判断,例如存货水平、存货发出和采购的时间安排以及收账政策,它们都会影响到成本和收入。管理者也必须自主决定一些费用的发生时间,像研究和开发费用、广告费及维护费。最后,管理者必须对公司的诸如企业联合、租赁合约以及权益性投资等交易作出决策,这些决策也给管理者提供了判断的空间,管理者可以将商业联合适用联营会计,也可适用购并会计;租赁合约可以是资产负债表内的义务,也可以是表外义务;权益性投资可按权益法核算,也可按成本法核算等等。简而言之不外乎以下三种方式:利用应计制中存在的会计判断,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安排交易发生或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盈余管理。

虽然对于哪些判断是公允、中立的判断,哪些属于盈余管理,哪些又属于盈余操纵,至今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未给出明确的范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管理当局在进行上述众多的判断中,都有可能和有条件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自身利益。自身利益有许多方面,一般地,企业管理当局会在资本市场回报、管理层收购、所签订的合同以及在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股票初次发行(ipo)和配股资格,减少纳税,避免被证券监碑管理委员会摘牌,都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达到其目的。例如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企业管理当局一般会利用各种判断提高企业价值。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契约的不完全与利益主体的利己性,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也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另外,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1.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人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人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人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作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四、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个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篇4

一、财务报表、报表附注和相关资料识别法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及补充材料等。盈余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公司损益,而损益状况也会影响到资产、负债及现金流量状况。所以,分析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应该对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进行综合分析。

(一)上市公司损益表分析。分析上市公司损益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是公司正常盈利的主要途径。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的高低,表明企业盈利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具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里比重较低的话,企业极有可能为了某一财政指标而进行盈余管理。

2、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同主营业务利润相比,非主营业务利润具有偶然性、非稳定性、非增长性、次数少、金额大等特点。虽然它们都是构成利润总额的因素,但它们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不大。特别是非主营业务利润中的一次性收益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作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依据。非主营业务利润包括:附营业务利润、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

如果公司存在以上列示的非主营业务利润比例较大,而主营业务利润比例相对较小,就要考虑公司是否利用行政干预、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调节、交易的规划以及政府补贴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我们在分析时,应将非主营业务利润从利润总额中剔除,以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以及盈余管理的程度。

3、上市公司损益表与母公司合并报表比较。将上市公司的损益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该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意味着母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了盈余管理。

(二)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三部分。其中,后两部分是主要形式。由于对这部分往来款项审查的工作量较大,再加上其自身的隐蔽性,往往成为费用、损失挂账的对象。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应注意是否存在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和期限的不正常延长等现象。对其他应收款的分析应注意其余额大小,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的余额应该不大。如果余额过大,则该公司有利用该账户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公司常用其他应收账款隐藏潜亏,具体表现为:a、主营业务应收账款增长快,平均账龄较长。b、其他应收款金额大。如果应收账款的金额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较大,则有可能利用信用政策的放宽,来增加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如果应收账款的账龄较长,则会形成不良资产,坏账损失增加,而盈余质量令人质疑。

(2)预付款项。预付款项指公司为采购原材料或其他活动而形成的债权,是正常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析时应着重分析预付款项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如果所占比例较大,就应该注意公司是否利用预付款项来调低本期利润,从而为将来储存利润,即进行盈余管理。

2、不良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递延资产、递延税款、开办费等可能产生潜亏的项目,以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这些资产基本不能或很少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不良资产。利用不良资产作为“蓄水池”进行盈余管理是企业的惯用手法。我们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对不良资产应尤为关注。

(1)比较每股净资产与剔除不良资产后的每股净资产,二者差额越大,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存在“资产泡沫”的可能性就越大,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亦越大。

(2)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公司当期利润含水量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还应分析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及其合理性,以及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和存货周转率等,以便更好地识别盈余管理。

(三)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相关项目对比。通过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等现金净流量项目与损益表里相关项目的比较分析,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由于利润的计量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往往影响的仅是账面利润,而没有相应现金流量,如在赊销时确认的收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的各种利润等均是如此。而现金流量的计量采用收付实现制,上市公司很难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现金流量比利润更为客观和真实。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意味着与已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因此,分析净利润、投资收益等是否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可察觉一些有关盈余管理的异常情况。分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该比率从企业整体考察上市公司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脱离程度。(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净利润,该比率反映经营活动创造的利润是否有相应的现金流量。(3)主营业务销售收现/主营业务利润,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该比率对此有针对性分析作用。(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收益,该比率有助于发现上市公司是否过多利用无相应现金流量的投资收益来调节利润(如权益法下对被投资公司权益变化做出的调整)。

一般来说,比率值越小、调增利润的可能性越大;比率过大,调减利润的可能性大。但由于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现金流量呈现不同特征,如在成长期需要大量现金流出(包括各类投资支出和研发费用),而在成熟期或衰退期现金支出则较少。因此,在分析时应注意剔除这些行业整体因素的影响。

上述分析中,各比率主要考察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与现金流量的偏离程度。实际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一定表现为利润与现金流量相脱离。有些盈余管理行为是伴随相应现金流量的,如关联方构造的交易事项、补贴收入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等,都可以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这是投资者在分析时应注意的。但由于现金流量分析主要为发现上市公司利润来源有无异常,以便确定盈余管理的透视重点。因此,充分利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报表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仍是非常必要的。

(四)会计报表附注、补充资料

1、阅读报表附注,看公司是否进行关联交易。如进行关联交易,应分析关联交易的金额及其比例、未结算金额及其比例以及定价政策,特别应关注公司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并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从利润总额中予以剔除,以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从而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了盈余管理。

2、阅读报表附注,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及变更标准的主观性,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分析公司是否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时,应着重关注两点:一看变更内容和理由是否确实并且必要;二看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调整后,对本年度和今后年度利润的影响有多大,从而了解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程度。

3、阅读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部分,了解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过程。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部分是连接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桥梁,有许多调整项目反映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因而,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部分,识别出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项目有哪些。

信息使用者在对上述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并范围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或有事项对利润的影响;(3)会计年度末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尤其是固定资产的买卖和信用政策的变更等)对利润的影响。

信息使用者在以上报表分析的基础上,还应关注:(1)公司连续几个年度的报表比较;(2)公司年度报表

与同行业类似企业年度报表的比较。

二、盈余管理的其他识别方法

(一)股利分配识别法。丰厚利润与微薄股利的对比有助于我们识别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一般情况下,企业盈利后为了回报投资者,就要对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而利润可以通过调节虚构,但现金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通过调节产生。如果公司有丰厚的可供分配的利润,但一直不进行利润分配,就要怀疑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因为管理出来的利润大多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肯定也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当然在这儿我们还要考虑公司所处行业是否处于成长期,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等待投资而暂不进行利润分配等其他因素。

(二)审计报告识别法。注册会计师作为行使经济评价职能的“经济警察”,其意见应是投资者判断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线索。但由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能保证,即使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标准审计报告,也不能绝对保证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还可以利用上述对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寻找盈余管理的线索。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则有理由怀疑公司可能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对此必须予以充分关注。

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公司是否更换了注册会计师,为什么要更换,对频繁更换注册会计师的公司应特别关注;第二,公司聘请的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水平和独立性如何,特别要关注更换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知名度、在同业中的信誉以及以往的记录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判断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的线索。

(三)公司管理当局说明书识别法。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规的规定,若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管理当局应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对此加以说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后,再看一看公司年度报告中管理当局的解释,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济业务是否公允,公司是否有盈余管理行为。

(四)公司行业基本面识别法。对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不但要从财务上分析,更应该结合公司行业的基本面进行。

1、宏观面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必然依托于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和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因而,分析宏观经济和收集行业资料可以使投资者较全面地判断和认识企业的行为。同属一个行业的各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特别是一些相对数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如果存在较大差异,则预示着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的可能。如果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来调节利润,反映在财务指标上就是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同行业公司平均值低。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公司比非盈余管理公司具有更高的财务杠杆、更低的资产周转率、更高的流动资产比例。

2、微观面分析。主要是从企业的资源状况、竞争优势、经营策略来分析。经验证明,结构混乱、高层管理人员调动频繁的公司通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较大。企业的经营策略、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另一指标。从微观面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应关注以下几方面:(1)公司是否扩张过快。如果扩张过快,容易造成内部资源、管理跟不上,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客观诱因。(2)是否经常签订合并、重组协议,合并、重组等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法,许多公司为保证预期的收益水平,通常采用合并、重组等手段。(3)公司是否业绩太好,以至于让人难以置信。(4)公司是否有盈余管理的历史。(5)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否更换。(6)公司是否首次公开发行、配股、St和pt。当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面临St、pt的压力或为了达到配股资格时,往往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7)公司是否为巨亏、微利公司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处于增配线边缘的公司。我国上市公司常出于避免退市和取得配股资格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因而,对报亏当年出现巨额亏损的公司、连续亏损后出现微利的公司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处于增配线边缘的公司,应尤其加以关注。(8)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财政补贴等行为。

盈余管理篇5

国内外会计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共识,1989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ripper)发表了《盈余管理的评论》一文,雪普在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诸多定义中笔者认为比较全面的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方交易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以期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更好的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盈余管理的特点归纳以后又以下几点: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2、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决定权都在企业管理当局。

3、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同时,交易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

4、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利用财务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通过改善企业的财务报告,实现管理当局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1、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盈余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相反,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以将企业的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以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的这一规定,限制了上市公司使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随意性。

2、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

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母公司需要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而不是以投资比例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以往通过降低经营状况不好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提高盈利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以此来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操纵盈余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三、新会计准则给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

1、资产类别的划分

新会计准则中,需要在划分资产类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计量的主要有固定资产的分类、资产组的划分、生物资产的类别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划分。不同类别划分会出现不同的计量方式和计量结果,会计处置和列报也有差异。因此,虽然准则通常都规定涉及类别划分的,需要先履行内部控制甚至公司治理层面的各种程序,且规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不得随意变更毕竟不是不得变更,管理层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操纵资产类别划分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资产类别划分会是一种比较隐形的盈余管理方式。

2、借款费用资本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一方面,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另一方面,新准则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可以资本化的借款,不再仅仅局限于专门借款,还可以包括为生产、制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一般借款。这两项规定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或者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总之,新准则更为宽泛的资本化条件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空间。

3、债务重组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规定,债务重组中以现金、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也要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处置收益。对于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pt公司),一旦获得全部或部分豁免,其重组收益将会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其利润有大幅上升的可能。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出于维护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新会计准则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提供了这种可操作的空间,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投资性房地产等,企业都应该注意。

四、防止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其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对经理的财务报告行为实行有力的监督。要健全董事会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负责Cpa聘任与交流等。

2、提高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在会计实务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却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改革的步伐。通过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要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特别要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不同意义和后果,对于操纵会计利润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将会严格依法惩处。

3、加强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主要是指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1)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证券监管部门应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企业进行严惩。(2)有效的外部审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现并遏制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提供的有效审计报告也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我国外部审计目前存在缺乏独立性和风险意识的问题,因此,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加大对审计机构违法违纪的处罚力度,加大其法律风险刻不容缓。

盈余管理篇6

一、引言

盈余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它是目前国外会计学和经济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

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完备性给企业的会计盈余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管理者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投资收益的好坏。因此,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盈余管理研究可以从深层次上理解会计盈余的有用性以及会计行为的形成与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验证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和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这将有助于完善监管政策和会计准则,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国外学术界在盈余管理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学术界并未统一,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盈余管理的研究造成了混乱。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盈余管理概念的提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计量方法等几个基本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逻辑起点。

二、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

第一,williamR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

第二,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他的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此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第三,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围绕这三种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概念。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

归纳而言,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私人集团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后果

从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国外的实证会计研究领域有大量文献对会计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Holthausen和Sefwich认为,企业经理人员会为了规制方面的原因或者为了履行合同方面的原因而采用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报告盈余。

此后,盈余管理很快成为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该领域内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资料。概括来说,学者们一般都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其后果。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西方大量文献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考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以及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的动机。契约动机一般集中在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两方面;资本市场动机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股价、迎合分析师或管理者自己的预测;监管动机主要表现为回避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

perry等的研究表明,管理当局下市收购前,有强烈的动机以最低的价格从市场回购股票,试图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金额。国内也有大量文献涉及到盈余管理动机,如陆建桥的研究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在亏损及前后年份普遍存在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蒋义宏和魏刚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即“10%现象”。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观动机来自于各种利益驱动,或为了上市筹资,或为了避税,或为了追逐自身利益。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根据Scott以及Healy&wahlen对盈余管理的狭义定义,盈余管理就是对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变通及判断机会的一种利用。而根据Schipper的广义定义,盈余管理还包括了改变实际投融资决策时间以改变盈余。

由于企业及其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会计准则不可能对所有会计业务的处理有完备的规定。此时,公司管理层便会运用其影响力,选择一种对其目前或长期利益最为有利的方法。而这些选择都将对利润的计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盈余的管理与控制。例如,折旧年限、残值、坏账准备率等的选择和确定。

即使在会计准则规定得相当明确,不给企业以任何变通或判断的机会时,企业仍然可以利用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利润进行管理控制的目的。例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购买固定资产、降低应收账款信用标准等手段增加利润;通过推迟确认收入、租赁代替购买固定资产等手段减少当期利润,等等。

(三)盈余管理的后果。西方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盈余管理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从资本市场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表现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价值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三方面。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实施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提高公司股价,提高公司和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价值,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

孙铮和王跃堂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突出表现为配股现象、微利现象。“微利”现象的存在,导致应该被St的公司仍然在盈利公司的行列,甚至应被摘牌的公司仍在正常交易,结果使市场风险剧增,有限的资本资源被无效占用和浪费。“配股”现象的存在,导致的结果是市场中新的资源被无效分配,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出现错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四、盈余管理的计量

学术界在盈余管理领域大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盈余管理程度。总体而言,研究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盈余分布模型。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是西方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根据应计利润的易操纵程度,可以将总应计利润分为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该法最早的文献是Healy和Dcangelo,他们用应计利润总额及其变动来代表经理人员对盈余的管理。Jones模型是该方法最具影响力的模型,它用回归方程控制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寻求应计利润总额与销售额变动及固定资产间的关系。该法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六种:Healy模型、Deangelo模型、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行业模型以及KS模型。尽管该方法在盈余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依赖于一些主观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特定应计利润模型是通过一个或一组特定的应计项目建立计算模型,以此来检测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行业,如银行业中的贷款损失准备和意外险保险公司的索赔准备。mcnichols指出,特殊应计利润模型便于识别影响应计项的关键因素,并可以在某些行业有较好的应用。其缺点是收集信息比较困难,且不易一般化。

盈余分布法通过研究管理后盈余的分布来检测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该方法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研究者盈余管理的确定不用估计充满噪音的可控应计利润来检验,仅需通过分布函数在给定阀值处的不连续性来确定。二是这种方法能估计阀值处盈余管理的普遍性。但其显著的缺点是不能度量盈余管理的程度。

国内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多数采用的是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例如,陈汉文和蔡春直接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而另一些学者对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了拓展,如陆建桥在修正的Jones模型基础上,在自变量中增加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变量;徐浩萍则沿用了修正Jones模型的思想,认为现金销售收入的变动、长期资产水平及其增量是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经营性应计利润的重要因素,为控制行业因素,将这些变量的行业平均值也一并作为自变量。

五、结论

盈余管理篇7

【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梳理了盈余管理的发展历程、盈余管理动机,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ipo

【作者简介】潘红洋,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其定义在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理解。威廉姆·斯考特(william·Scott,1977)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让企业信息正常流通,减少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保罗·m·希利和詹姆斯·m·瓦伦(paul·m·Healy,James·m·wahlen,1999)在《会计瞭望》中的论文中认为,公司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交易的规划方面进行相关调整,目的在于误导使用这些财务数据的相关者,从而对公司的业绩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雪普(KatherineShipper,1989)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有目的地干预公司的财务报告,通过财务报告的信息实现自身的利益。由于他的观点是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的,通常他的观点也被说成在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的盈余管理是在管理层(总经理、高管、部门管理者)的意愿下改变企业的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的时间节点或结构,有目的地偏离公司的最优运营模式,从而实现管理层的目的。Zhao,y.etal.(2011)在Roychowdhury的研究基础上认为,真实的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者为了短期利益而偏离企业最优经营结构。Dechow&Skinner(2000)认为,应计盈余管理是在临近会计经营期,通过会计手段包括会计估值和会计政策,例如通过折旧计提、资产重新估值等方法对盈余进行管理。应计盈余管理只能对各期的分配进行调整,对总的盈余是不影响的,也不对现金流产生影响。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从最早的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的概念,理性经济人假设人都是理性的,所有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这个假设一直在财务学中应用,当然在文献的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假设仍然被沿用,同时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在盈余管理中应用

(一)管理者激励中的盈余管理

Healy(1999)认为,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因为奖金的存在,现代制度中的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是分离的,企业所有者根据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数据或经营情况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奖励。Holthausen等人(1995)发现,当管理者的盈余超过了奖金的额度时,管理者有将盈余调低的倾向。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所有者不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只能通过经营数据来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这些信息判断管理者的经营情况并给予特定奖励。何威风,熊回,玄文琪(2013)通过对晋升激励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在存在晋升激励下,管理者盈余管理的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盈余管理来提升自己的职位。袁知柱,郝文瀚,王泽燊(2014)发现管理层持股以及薪酬激励总额与应计盈余呈正相关,与真实盈余呈负相关,通过验证发现管理层的持股计划对整个盈余管理影响不显著,但是管理层的货币激励能够明显地降低盈余管理,这和国外学者的研究是不同的。

(二)首次公开募股中的盈余管理

teoh,welch和wong(1998)发现,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在前一年中有调整盈余,对公司的应收项目进行调整。他们进一步研究了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几年内公司还是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会通过折旧政策和调整坏账准本金率来增加公司盈余。张宗益和黄新建(2003),陈共荣和李琳(2006)通过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发现,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也有对盈余管理的动机,通过盈余调整在市场上表现出良好的业绩。蔡春,李明,和辉(2013)认为,首次公开募股企业不仅选择盈余管理,而且采用真实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发行价格最大化,当企业面临较低管制水平时,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发行价。黄福广,李西文,张开军(2012)对国内创业板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风险投资对首次公开募股的盈余管理并不明显,VC的投资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从而发现我国的风险投资的盈余管理水平和国外不同。孙威,郝洪(2012)通过盈余程度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在随后的时间内公司的业绩有明显的下降,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中明显地提高了利润,进行了高程度的盈余管理。

(三)再融资Seo(Seasonedequityoffer?ings)中的盈余管理

Dechow(1996)发现,违规之前的企业都会向上调整盈余。Rangan(1998)和teoh等人(1998),Loughran和Ritter(1995,1997)和Spiess和affleck-Graves(1995),陈龙水(2002),张继伟(2006)等在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2011)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短期的业绩下降,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综合分析来看,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股权再融资之后一段时间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章卫东,刘珍秀,孙一帆(2013)研究发现,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有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新股中都有盈余管理行为。

(四)配股中的盈余管理

陈小悦等(2000)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的研究中发现,公司为了获得股权会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作,也就是进行盈余管理。刘星和徐腾(2003),陆宇建(2003)陆正飞和魏涛(2006),张少岩和李希富(2006)等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王良成,陈汉文,向锐(2010)对上市公司配股后经营业绩下降的研究发现,业绩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盈余管理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大股东的掏空行为的存在。

(五)亏损公司避免退市的盈余管理

雷光勇和刘慧龙(2007)的研究发现,在出现亏损时,公司通过利益输送的调整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上司公司规定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将面临退市的风险,在公司出现了亏损后面临的退市风险增大,公司通过相关的会计政策调整自己的财务情况对盈余进行管理。于文君(201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管理者出于税收、债务等目的进行盈余管理,通过会计政策等的调整,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谢柳芳,朱荣,何苦(2013)通过对退市机制颁布前后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在退市机制之前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在退市机制颁布之后公司更多的采用的是真实的盈余管理。

(六)债券融资中的盈余管理

Spiess和affleck-Graves(1999)的研究发现,当管理者意识到股票的价值被高估会通过发行债券或是股票的形式发出价值被高估的信号,从而通过这种手段对公司的盈余进行管理。刘娥平,施燕平(2014)的研究发现,发行公司在信用评级之前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在信用评级之后公司存在明显的负向盈余管理的趋势,公司的盈余管理使得信用评级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曹崇延,王阿静(2013)对公司借款的研究也发现,公司在有借款行为的时候盈余管理的使用的频率明显增高。

(七)迎合证券分析师和企业经理人员预测的盈余管理

Burgstahler和eames(1998)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为了满足分析师公司的预测,公司管理人员通过盈余调整迎合分析师的要求,当分析师预测公司的盈余高于企业盈余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会通过调整盈余以满足分析师的分析预期。韦德洪,文静(2013)通过对证券分析师对盈余的预测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发现,分析师对公司盈余的预期在0%~20%,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这些公司都会根据分析师的预测对盈余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期间管理的程度有差别。苏春江(2013)研究发现,分析师的跟踪能使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降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盈余管理中由于分析师的影响更加敏感。

(八)政治成本动机

Jones(1991)发现,公司在申请进口减免税的时候倾向于进行收益递延,通过盈余管理在后期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张晓东(2008)对石油业的研究发现,出于政治规避的需要,在油价上升的时候石油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低利润,但是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干扰。

三、盈余管理的新发展

喻凯(2014)通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盈余管理的一个新的视角。他发现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导致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汪健,曲晓辉(2014)通过研究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只有把公司的整体关联交易看成一个整体才和公司盈余管理有显著关系。何威风(2012)通过管理者异质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不同背景的管理者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他在2014年对高管垂直特征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些垂直特征(性别、学历、任职期限)会对盈余行为产生影响,但不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发现,盈余管理开始更多的和企业的特征、管理者的特征相联系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逐渐放开一些条件,让盈余管理研究更契合现实情况。笔者以为未来的盈余管理将从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财务信息利用者的角度,财务信息更加真实有效,能通过财务信息看到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财务数据更能传递企业想要表达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能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威风.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141-151.

[2]卢太平,张东旭.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4,(1):35-41.

[3]汪健,曲晓辉.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2):120-133.

[4]潘红洋.公司资本结构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14,(11):134-136.

[5]杨兴全,张照南,吴昊旻.治理环境、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5).

[6]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1).

[7]陈信元,陈冬华,万华林,梁上坤.地区差异、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J].管理世界,2009,(11).

[8]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11).

[9]Shawnmobbs,CharuG.Raheja.internalmanagerialpromotions:insiderincentivesandCeosuccession[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12,(5).

[10]Daniela.Cohen,paulZarowin.accrual-based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activitiesaroundseasonedequityoffering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1).

盈余管理篇8

【关键词】XBRL;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51;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14-0022-07

一、引言

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可U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缩写,是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产生的针对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而设定的一种计算机通用语言,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

自1998年美国CharlesHoffman提出XBRL构想至今,国内外公司财务报告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2004)、欧盟(2004)、美国(2005)、韩国(2007)、日本(2008)、印度(2008)和智利(2009)等先后自愿或强制上市公司实施XBRL。这种趋势传达出一个强烈信号:上市公司开始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新一轮竞争。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成为大家极其关注的问题。我国沪深两市从2004年年报就开始XBRL实施的试点工作,并从2008年年报开始全面推行XBRL格式的披露。财政部2010年9月发文(财会〔2010〕23号),拟订了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13家)和会计师事务所(12家)名单,要求这12家会计师事务所协助被审计单位从2010年年报开始进行XBRL分类标准的辅导。本文研究证监会和财政部分别实施XBRL后的经济后果。

已有研究表明XBRL的实施降低了应计盈余管理[1-2],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3],而本文不仅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还关注了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从两个角度研究XBRL的实施效果。XBRL的实施,增强了数据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也降低了数据监管者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成本,这将会大大增加数据相关者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关注度。但与应计盈余管理不同,真实盈余管理在监管中更隐蔽,正是由于信息使用快捷性的不同,有理由怀疑证监会在2008年年报及XBRL全面实施后,管理层提升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力度,限制了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但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还是会被更严格的监管发现,自2010年年报开始财政部对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XBRL分类标准的指导,有理由怀疑财政部对部分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后,抑制了其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从1998年提出XBRL的概念后,XBRL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发展,XBRL的研究逐年增多。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就XBRL对外部资本市场的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Yoon等实证研究了XBRL对韩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发现XBRL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4]。王琳[3]和高倩[5]均使用事件研究法直接研究了XBRL平台实施的市场反应,她们使用CaR(累积异常报酬率)发现资本市场对XBRL平台的实施是有积极表现的。史永和张龙平研究了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从分析师预测量、预测效率和预测质量三个方面衡量,发现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使得分析师预测量上升,预测效率提升,预测质量提高[6]。史永和张龙平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角度衡量XBRL财务报告实施的外部经济后果,发现XBRL实施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同步性降低,即个别公司与市场同涨同跌的现象降低,说明XBRL的实施提高了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7]。Kaya从债务市场―银行融资角度研究XBRL的经济后果,通过对比利时非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自愿性选择XBRL格式披露信息后,公司会获得银行更低的借款利息,享受更大额的贷款额度,他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XBRL格式信息的报送可以降低银行信息处理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进而更好地评价公司的财务信息[8]。

国内外理论界对XBRL财务报告质量保证工作的探索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远未达到系统化和成熟化的程度。已有研究表明XBRL的实施降低了应计盈余管理,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只研究一方面会产生片面性。例如Cohen等研究萨班斯法案实施前后,管理层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权衡,结果发现,在萨班斯法案实施之前,管理层更倾向于使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在萨班斯法案实施后,则促进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抑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9]。所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需要从最初只关注一种盈余操纵方式到研究管理层在两者之间是如何进行权衡的。

XBRL的平台使得数据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得数据,使得财务信息不局限于少数人,从而人人获得财务信息。XBRL系统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1)数据提供者可以及时搜集和信息,从而提高数据提供者对数据公布的及时性;(2)消除信息传递壁垒,基于“一个平台”的构想,数据使用者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得数据;(3)数据监管者控制源头和去向,传统的数据监管只能监控数据提供者的数据,但是XBRL平台的建立,通过XBRL分类标准等理论技术的支持,数据监管者可以事先控制源头。

尽管上述优势使得上交所和深交所强制上市公司通过XBRL平台披露信息,但作为理性人而言,管理层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信息的操控,特别是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使得管理层可以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盈余操纵,从而使得通过XBRL平台公布的信息失真。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使得XBRL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不确定。

morris等指出,理论为信息系统、动机和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理论模型中假定两个参与者,委托人和人,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代替委托人进行决策。当人以自身利益为主,而不以委托人的利益为主时,问题就出现了。morris等为问题提出了两条解决方案:(1)建立利益共享的契约;(2)使用信息系统增加信息透明度,减低信息传递壁垒[10]。本研究关注第二点,通过使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

peng等用总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变量,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XBRL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在XBRL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下降了,同时高成长、小规模和高科技上市公司下降的程度更大,表明XBRL的实施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进而提高投资者发现公司盈余操纵的水平,故降低了盈余管理的水平[1]。刘鹏程研究了XBRL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XBRL的施降低了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2]。由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H1:XBRL实施后,管理层降低了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

透明度的增加,虽然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是管理层作为理性人,还是有自己的动机,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抑制时,管理层会选择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段,而真实盈余管理改变了经济活动的实质并按照会计准则对改变后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并没有违反公认会计准则[11]。由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2:XBRL实施后,管理层增加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

真实盈余管理虽然比较隐蔽,但更强的监管仍会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现象,故有理由怀疑,财政部要求部分上市公司自2010年年报起加强对XBRL的重视和辅导将会抑制假设2中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因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H3:财政部介入XBRL实施后,可以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

三、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1998―2013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并根据2012年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将样本分行业划分,为保证每个行业有足够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金融保险业的特殊性,本文剔除了金融保险业,并剔除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度量指标都不能计算的上市,最终获得初选样本22024家。

正如Zang所说,不管是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都是存在实施成本的,因此可以合理预期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管理层都有动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12],这也是应计盈余管理模型与真实盈余管理模型适用的前提假设。

本文在初选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了具有较强盈余管理动机的三类样本公司。第一类是为达到增发目的的公司,本文定义研究样本期间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前两年和增发当年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第二类为微利企业,本文定义当年总资产收益率Roa在[0,0.01]区间的公司为有动机避免亏损,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第三类为微增企业,本文定义总资产收益率变动ΔRoa在[0,0.005]区间的公司为有动机达到上年利润标准,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

通过对上述可疑样本的筛选,得到第一类增发动机的公司3295家,第二类微利动机的公司2571家,第三类微增动机的公司2068家,共有“公司―年度”数据7934家,删除其中的重复项944家,剩余可疑样本数为6990家。具体各动机的年度数据如下:XBRL实施之前(2007年及之前)的可疑样本数为3063家,XBRL实施之后(2008年及之后)的可疑样本数为3927家。

其中:营运资本wCt=非现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折旧和摊销,?驻wCt为wCt的变动;CFot是t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净额。

逐年、逐行业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估计出上述模型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琢,将回归系数?琢回代到模型中,计算出各年度公司样本的回归值,并以其年度对应的实际值减去回归值,得到异常值,即为操控性应计利润DtaC。上述模型在进行逐年、逐行业回归中,数据样本至少15个,剔除样本量不足15个的“年度―行业”。

本文参照Roychowdhury采用的三个真实盈余管理量化指标――异常现金流、异常可操纵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来度量真实盈余活动中的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成本操控[13]。

其中:St是主营业务收入;DiSCt为操纵性费用,用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来代替;pRoDCt指t年主营业务成本与本期存货变动之和。异常现金流、异常可操纵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分别为三个模型的残差。

同时为度量真实盈余管理的总程度,本文参考杨慧辉等的研究[14],引入下面的真实盈余管理总体计量指标。

Rem=Rem_pRoDC-Rem_CFo-Rem_DiSC

(二)解释变量――XBRL和Big12

本文考察的是沪深两市采用XBRL标准披露年报后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上交所和深交所均要求上市公司从2008年年报开始以XBRL格式报送,故引入虚拟变量――XBRL。实施前XBRL取0,实施后XBRL取1;1998―2007年这10年的XBRL取0,2008―2013年这6年的XBRL取1。

2010年9月,财政部《XBRL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财会〔2010〕23号),拟订了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13家)和会计师事务所(12家)名单及要求。本文定义Big12表示后续受财政部监管XBRL实施的公司与2010年及之后由财政部规定12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

(三)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在后续的回归模型中引入了控制变量:用总资产的对数衡量公司规模(Size);用资产负债率衡量财务杠杆(Lev);用市净率衡量成长性(mB);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是否亏损Loss反映盈利能力;用GDp的对数衡量宏观经济。所有数值型的变量在后续实证检验中都进行了1%的极值处理。

(四)回归模型

将三种可疑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

为了验证盈余基准的存在,需要关注Suspect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panela表示以增发为目的的可疑样本,回归的样本数为3295,在DtaC1模型中,Suspec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显著为正(0.019),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增发的目的会同时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panelB表示以避免亏损为目的的可疑样本,回归的样本数为2571,在DtaC1和DtaC2模型均显著为正,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显著为正(0.0606),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避免亏损的目的会同时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而使得利润略大于0。panelC表示以业绩增长为目的的可疑样本,回归的样本数为2068,DtaC2中Suspec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0.0088),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为正(0.0079),但不显著,这说明上市公司为了显示业绩增长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现象不显著。panelD是所有可疑样本与非可疑样本之间的回归,回归的样本数为6990,在DtaC1中Suspect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DtaC2中Suspect的回归系数为负(-0.0025),但不显著,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显著为正(0.0276),这表明整体上公司为了达到增发、避免亏损和利润增长的目的,会同时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以达到特定的盈余基准,说明本文选取的可疑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独立样本t检验

为了比较XBRL实施前后管理层在两种盈余管理策略中是如何进行权衡的,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值进行了1%的极值处理。本文首先将1998―2013年度全部可疑样本数据按XBRL变量的不同进行各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2显示XBRL实施之后应计盈余管理DtaC1(均值下降0.0097)和DtaC2(均值下降0.0232)都显著下降了,说明在XBRL实施后,公司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下降了,结论初步证实了假设1。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而言,总指标Rem(均值上升0.0190)在XBRL实施之后却显著上升了,说明在XBRL实施后,公司进行真实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升了。从真实盈余管理的三个分指标中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程度的上升是由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共同引起的,结论初步证实了假设2。

为证实财政部对XBRL实施政策的经济效果,本文将2008―2013年可疑样本的数据按Big12变量的不同进行各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2008―2013年是因为此期间所有上市公司为满足证监会的要求都已经按XBRL向证监会披露财务信息,即XBRL=1。

表3显示财政部介入之后,应计盈余管理DtaC1(均值下降0.0061)和DtaC2(均值下降0.0120)都显著下降了,说明财政部的介入进一步减少了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而言,总指标Rem均值下降0.0126,说明在财政部介入后,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从真实盈余管理的三个分指标中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程度的上升是由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共同引起的,结论初步证实了假设3。

(三)模型回归结果

为了检验XBRL实施前后管理层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策略是如何转变的,还对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正如描述性统计中所说的,所有的变量都进行了1%的极值处理,以剔除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主要关注XBRL和Big12的系数。在应计盈余管理DtaC1的模型中,XBRL的系数显著为负(系数=-0.011,t值=-2.5915),在DtaC2的模型中,XBRL的系数虽不显著,但也是负值(系数=-0.0125,t值=-1.6234)。说明XBRL实施后,管理层减少了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证实了假设1。

在真实盈余管理综合指标Rem的模型中,XBRL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系数=0.0162,t值=1.6445),查看真实盈余管理分项指标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Rem_DiSC和Rem_pRoDC中,XBRL的系数均不显著,而Rem_CFo中XBRL的系数显著为负(系数=-0.0089,t值=-2.1968),说明在XBRL实施之后,公司增加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其中销售操控增加最明显,证实了假设2。

在应计盈余管理DtaC1的模型中,Big12的系数显著为负(系数=-0.0061,t值=-1.9784),在DtaC2的模型中,Big12的系数虽不显著,但也是负值(系数=-0.0064,t值=-1.1148)。说明财政部的介入进一步减少了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在真实盈余管理综合指标Rem的模型中,Big12的系数显著为负(系数=-0.0174,t值=-2.4223),查看真盈余管理分项指标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Rem_CFo和Rem_pRoDC中,Big12的系数均不显著,而Rem_DiSC中Big12的系数显著为正(系数=0.0063,t值=2.6255),说明在财政部介入XBRL实施之后,抑制了公司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其中对费用操控的抑制最明显,证实了假设3。

六、结论

本文实证研究了XBRL实施后管理层如何在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进行选择。为了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本文首先证实了中国证券市场盈余管理现象的存在,并从全部上市公司样本中选出最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可疑样本,然后对可疑样本在XBRL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XBRL实施后,管理层减少了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增加了真实盈余管理,以达到特定的盈余基准。本文还研究了财政部从2010年年报开始对部分上市公司XBRL报送格式进行介入的效果,结果发现在财政部加强监管后,上市公司减少了真实盈余管理,即交易所和财政部的共同监督作用可抑制上市公司转向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使用其他度量方法,以及控制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的因素,发现此结论是稳健的。

这样的结果对于XBRL乃至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有三个启示。

第一,想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应计盈余管理,存在一个不理想的局面:增加了管理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公司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向外界提供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改善的信号,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会使这种信号变得模糊。

第二,为达到特定盈余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这很有可能损害公司短期和长期的价值。通常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较高,成本上升以后,又会影响真实的商业活动,这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受害者将是企业的投资者。在XBRL实施过程中,应该辅以其他公司治理机制来抑制管理层的这种行为。股东与监管者可以通过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虑(如改变激励机制)来限制管理层这种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

第三,财政部在2010年起对部分上市公司XBRL的实施进行了辅导,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政策上可以通过更强的监管程度发现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但王立彦等(2012)的研究指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可能存在XBRL实施的博弈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实施XBRL的成本,故在进行政策实施时要充分考虑成本―收益配比原则。

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XBRL的实施是全面强制的,导致本文没有办法选取对照组,只能对实施前后进行比较,没有对照组使得结论的说服力有所下降。此外,本文的研究是中国上市公司运用XBRL的效果,但由于中国特色股权结构和制度背景,使得本文的结论不能引申到欧美等市场以及中国非上市公司。本文没有考虑XBRL实施的成本问题,故并没有从收益―成本配比原则为XBRL的实施提出数量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penGeY,SHonJ,tanC.XBRLandaccruals:empiricalevidencefromChina[J].accountingperspectives,2014,10(2):109-138.

[2]刘鹏程.XBRL通用分类标准与会计信息质量[D].华东理工大学,2014.

[3]王琳,龚昕.我国XBRL财务报告应用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沪深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11):124-129.

[4]YoonH,ZoH,CiGaneKap.DoesXBRLadoptionreduceinformationasymmetry?[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1,64(2):157-163.

[5]高倩.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史永,张龙平.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8):121-132.

[7]史永,张龙平.XBRL财务报告实施效果研究: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3):3-10.

[8]KaYaD.theinfluenceoffirm-specificcharacteristicsontheextentofvoluntarydisclosureinXBRL:empiricalanalysisofSeCfilings[J].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andinformationmanagement,2014,22(1):2-17.

[9]CoHenDa,DeYa,LYStZ.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07,83(3):757-787.

[10]moRRiSJJ,inDRaRiniLaKSmana.measuringtheimpactof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systemsonearningmanagement[J].Journalofemergingtechnologiesinaccounting,2010(7):47-71.

[11]顾鸣润,杨继伟,余怒涛.产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J].中国会计评论,2012(3):255-274.

[12]ZanGa.evidenceonthetrade-offbetween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and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ew,2012,87(2):675-703.

[13]SUGataRoYCHowDHURY.earningsmanagementthrough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J].theaccountingReview,2006,42(3):335-370.

[14]罨刍裕潘飞,赵媛.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股权激励契约下的盈余管理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12(4):411-430.

盈余管理篇9

关键词:盈余管理 会计估计 应计利润

一、引言

传统上人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与经济收益有关的概念,所以“经济收益观”最先产生。“经济收益观”认为盈余管理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在经济收益观下,有一些数据被盈余管理故意地歪曲了。经济收益之所以会被歪曲而成为会计的报告收益,除了盈余管理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也将导致会计数据与真实收益有偏差。相对于“经济收益观”学者们更认同“信息观”对盈余管理的诠释,信息观不同于经济收益观,它使相互影响成为可能。通过除去会汁真实收益的过渡边界,信息经济通过让我们知道其他信息来源在形成会计报告信息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相互作用关系。信息观意味着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这一统计特性。antle认为,有关信息内容的问题中,涵盖了一部分纯统计的内容,可以通过信息经济模型帮助解决。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将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结合起来,将盈余管理诠释为当管理者在财务报告和交易构造中运用判断而改变财务报告,为了在潜在的公司经济表现方面误导股权持有者,以及影响那些依靠会计报告数字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发生了(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1999)。

二、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这使得管理层通过操纵盈余影响公司股票的短期价格。为了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往往与某些事件有关,如股票发行、管理层收购,或者与某些诱导因素有关,如分析师预测、内部交易等。(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动机。我国企业获准发行股票,过去的经营业绩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为了取得上市资格,企业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另外,一旦获准发行股票,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又会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与股票的顺利发行,盈余管理显得更为重要。那些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发行企业在发行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明显,发行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更严重。(3)配股动机。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因此上市公司的配股意愿大都十分强烈,大多数公司均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但配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几经改变,但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标准。于是为了达到规定的配股“及格线”,一些上市公司便积极利用各种手段“操纵”和“制造”盈余,调整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另外,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业绩优良的公司的配股无疑是可以定价高一些,配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也会进行盈余管理。(4)避亏动机。经理人有避免亏损和盈利下降的动机。亏损上市公司通过显著调增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以尽量推迟出现账面亏损并因此陷入被管制困境的时间。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公司连续3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在亏损及其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增或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在各类可运用的应计利润项目中,亏损上市公司又主要通过管理短期的、与营业有关的应计利润项目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5)契约动机。会计盈余作为某些契约的基础,被用来调整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如明示的或隐含的管理报酬契约被用来激励公司经理、成文的贷款契约被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6)债务契约。大量研究对即将达到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是否管理盈余进行了检验。DeFond和Jiambalvo(1994)发现,样本公司在违反契约的前一年,其操纵性应计利润有所提高,认为这是因为临近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Sweeney(1994)也发现,违约者做了使盈余增加的会计变更,但大多发生在违约之后,这表明样本公司并非为了避免违反债务契约而特别地进行会计变更。(7)管理报酬契约。大量研究考察了公司经理的实际报酬契约以确定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大部分研究证据,如Healy(1985)、Guidryetal(1999)、Holthausenetal(1995)都证明管理当局运用会计判断来增加盈余,以提高基于盈余的奖金报酬。(8)监管动机。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管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报告收益相联系。如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股票暂停交易,这些政策容易诱发那些实际已经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陆建桥,1999)。另外,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要求其过去3年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Chen和Yuan(21301)研究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是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这一利润指标的。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1)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anneBeatty等(1995)发现商业银行通过养老金结算和其他业务收入进行盈余管理;Beaver等(1998)发现保险公司利用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teoh等(1998)发现ipo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方法;Keating和zimmeman(2000)对折旧方法变更和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会计估计变更进行检验。发现折旧政策不经常用于盈余管理;miller和Skinner(1998)发现递延税款也是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anneBeatty等认为贷款损失备抵、贷款坏账、养老金结算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以及有价证券的发行会对初始资本,税收以及盈余产生影响。通过检验发现养老金结算和其他业务收入都被用于盈余管理,贷款损失、贷款损失准备以及证券发行被用于管理原始资本金率。Scholes等(1990)在研究中发现,盈余、资本以及税收管理的手段是证券投资的买卖;moyer(1990)研究发现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和证券利得进行资本管理,而不是通过贷款损失,同时还发现证券利得还用于税收管理;Haw,Jung,和Lilien(1991)发现养老金结算利得被用于盈余管理而不是资本管理。Cliach和magliolo(1993)研究发现随意易的收入被用于盈余管理。最后,Collins等(1995)研究发现贷款损失,证券的发行以及分红都被用于原始资本的管理,贷款损失准备被用于盈余管理。(2)构建真实的经济交易或事项。Hand(1989)发现债转股是公司避免业绩下滑的盈余管理手段;Herrmann等(2003)通过对1993年至1997年年日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资产出售利润与管理当局盈利预测误差之间负相关,即管理当局运用出售资产的方法达到减少盈利预测误差;Bartov(1993)研究了长期资产和投资处置的

时间安排作为利润平滑和降低权益负债率的盈余管理手段;perry等(1994),Bushee(1998)等发现研发费用的开支时机选择是管理层在比较公司实际盈余与分析师预期盈余之后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杜滨(2001)发现,从1997年起,连续三年内关联交易成为亏损公司扭亏的主要手段,而且关联交易与其它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陈晓等(2004)系统考察了1998年至2000年股上市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结果发现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活动是其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三、盈余管理计量方法

(一)应计利润总额法 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只有经营现金流量未被管理,而所有的应计项目都是管理过的,因此应计利润总额即为操控性应计利润。该方法的有以下模型:(1)Heay模型(1985)。Healy模型假设企业各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是恒定的,它在估计期各年中遵从一个白噪声过程。从长期来说,估计期各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代数和为零。因此,该模型以估计期总体应计利润的平均值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2)Deangelo模型(1986)。该模型的假设是以事件期前一年度的总体应计利润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事实上,Deangelo模型认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遵从随机游走规律。分析Healy模型和Deangelo模型可以发现,Deangelo模型是估计期为一年(事件期的前一年度)的Healy模型的特例。Deangelo模型和Healy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用估计期的总体应计利润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指标。如果在估计期内,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恒定而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o,则Deangelo模型和Healy模型所估计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都没有误差。如果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在各个期间是变化的,那么两个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中都包含着估计误差。如果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遵从一个随机游走的过程,那么Deangelc模型更合理;如果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遵从一个均值恒定的白噪声过程,则He由模型更可取。

(二)应计利润分离法该方法将应计利润总额分解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并假定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在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型。(1)Jones模型(1991)。该模型在估量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时,成功地控制了公司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认为随着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和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应收应付项目及折旧额等应计利润项目会自然增加。因此,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但Dechow等认为Jone型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化仍然忽视了企业管理当局对收人进行操纵的因素。认为将销售收入增量作为解释变量来估计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当销售收入被认为操纵时,操纵性应计利润将被低估,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应收账款来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操纵,从而达到操纵报告盈余的目的。(2)修正的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对原始的Jones模型的调整仅仅是模型中收入变量经过了事件期(即假设的盈余管理发生期)应收款项变量的调整。该模型将定期增加的信用销售看作是销售收入中被人为操纵的部分,因此回归方程中的销售收入增量是扣除应收账款增量后的数值。但假定所有的信用销售都是人为操纵的结果,这样的假定可能会夸大销售收入中的操纵性部分,从而使操纵性应计利润被高估。(3)行业模型(Dechow等,1995)。行业模型同样放松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在时间序列上是常数的假设。行业模型假设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的变化在同行业公司之间是相同的,而不是设计模型来直接估量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4)截面Jones模型(DeFond等,1994)。除了模型中参数用截面数据估计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外,截面Jones模型与Jones模型是相似的。(5)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与截面Jones模型一样,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参数也是用截面数据估计,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用事件期数据估计。

(三)模型评价和应用效果分析首先,在这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有些属于时间序列模型,有些是截面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往往根据每个公司估计期时间序列上的数据,给每个公司估计出一个总应计利润和主导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因此,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需要样本公司具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同时要求样本公司在估计期没有系统性的盈余管理。截面模型往往根据事件期每个行业的公司数据,给每个行业估计出一个总应计利润和主导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因此,截面模型不要求样本公司具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但截面模型内在的假设样本公司在同行业中没有显著的差异。其次,由于上述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所以争议颇多,而且实际应用效果也有很大差异。针对美国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thomas等(2000)发现上述模型在估计盈余管理的有效性方面是令人失望的,认为目前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所使用的手段其精确性均较低。但相对看来,Jones模型在用于截面Jones模型以及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比其时间序列模型更能有效地揭示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同时截面Jones模型和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也优于随机游走模型和行业模型(Bartov等,2001)。最后,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是个新生事物,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存在着样本的局限性,无法开展有效的研究。此外,时间序列模型内在的假设样本公司在估计期没有系统性的盈余管理,而根据国内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存在着普遍性的盈余管理。此外,夏立军(2003)针对中国的股票市场,分别对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揭示盈余管理的能力进行了检验,发现分行业计行业特征参数的方法优于使用总体样本估计样本总体特征参数的方法。因此横截面Jones模型成为我国会计界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首选。

四、盈余管理经济后果

(一)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适当地选择会计空间也必不可少。西方企业经常采取游说和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等手段,影响准则的具体内容,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盈余管理的空间。虽然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如果不加限制地应用盈余管理,则会导致管理者决策的机会主义选择,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当企业经营不善时,正确的做法是寻找原因,改善经营能力提高业绩,而不是通过操纵或入账时间的选择来提高盈利。另外由于可通过改变企业具体管理决策而进行盈余管理,如缩减广告费和研究开发费等提高盈利,故实施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企业具体决策的改变。

(二)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 债权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要考虑盈余管理的存在。债权人作为信息劣势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要求管理者对某些财务指标做出保证,当企业违反时就会对企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限制企业借人新的债务等,防范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以掩盖真实偿债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为盈余管理留有余地。由于债务条件的刚性,经理人在即将违反契约协定时往往采取盈

余管理,通过提前处置资产等方式防止违约,以减少企业所受到的损失或重新谈判而增加的成本,维护契约各方的利益。

(三)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各个企业参与的程度不如西方企业明显,但随着准则制定的民主化进程和对各个企业利益的直接触及,各个企业参与的意识必将不断的强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等规范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盈余管理的情况,如是否会导致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如导致盈余管理,则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否加强披露要求等。由于各个企业经营环境和过程中的特殊性及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为了使财务报告恰当地反映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管制者必须允许企业在编制报告时运用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而与盈余管理者进行博弈的过程应是准则逐步走向完备的过程。

(四)对股东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下,盈余管理一般并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因而盈余管理应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影响资源配置。但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何况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程度低,因而,盈余管理在未被识别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对股东的决策产生实际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有利,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盈余管理传递内部信息,有利于提高投资的决策效果;盈余管理也可能会歪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使得投资者决策失误,最终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盈余管理未来研究方向

(一)盈余管理度量 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如何度量盈余管理,单纯沿用国外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哪一种方法和模型可能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必须深入研究。应该说,单纯以操控性应计利润,或仅以具体应计利润和管理后盈余的分布来度量盈余管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何加以改进,哪些具体应计利润项目没有被管理过,哪此被管理过。盈余分布法用哪些指标度量更合适,如何解决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度量,如何确定哪些配对公司不存在盈余管理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盈余管理动机 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针对特殊公司如亏损,St,pt,配股、资产重组和高官更迭等公司展开的,那么非特殊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如果有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具有同样动机的公司有的进行盈余管理,而有的没有进行盈余管理,什么因素决定了其行为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到底是否存在契约动机,如果存在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对公司成本有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为什么主要由政府监管所诱致,而不像国外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哪些制度因素决定了这些行为动机存在差异,是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会计规则,还是监管制度形成的,这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分析师数量在我国的发展,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否来迎合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公司管理层收购期间,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避税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与利益输送的关系怎样,盈余管理和管理层的个性特征心理所有权有没有关系都是未来研究的课题与方向。

(三)盈余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赋予公司管理层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可以预期,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将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隐蔽性更强等特点。哪些公司在何时偏好采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哪些公司在何时偏好构建真实的经济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这两种手段最终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是否存在系统差异。哪些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经济交易或事项经常被公司用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这无疑对于准则制定和加强证券监管有重要意义。诸如公司改变资本结构、利用或有事项、企业兼并、合并范围变动、借款费用、租赁、递延税项和公允价值计价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缺乏实证证据,应该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滨、李若山、俞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中国金融学》2003年第8期。

[2]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盈余管理篇10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collectcapitals,escapetaxes,obtainpoliticalcapitalsandevadetheobligationsofcontracts.earningsmanagementhasvarioustype,anditcanbekeptawaythroughperfectingtheaccountingregulations,enhancingtheauditingandcontrolandsoon.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aim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

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