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2:08

智能汽车篇1

关键词:汽车;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0-0042-01

随着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行业发展至今,汽车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意义的交通工具。随着现代汽车工业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导航、位置应用、移动通信、智能办公、安全防护、远程管理和故障远程诊断等等具有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服务应用正不断被加载到汽车上,汽车正变得越来越信息化和智能化。

汽车的智能化已成卖点,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变革,未来中国汽车用户对汽车的理解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比如说要求汽车跟互联网的无线连接性、辅助驾驶、智能化和绿色,其中主要表现就是智能化的需求。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向信息平台、娱乐平台转化。

因为有了市场需求,车联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这个概念涵盖了所有的汽车信息化技术,汽车也由此变得更加智能。

2012北京车展,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智能行车系统。

由于车联网技术尚未成熟,目前汽车智能化的很多的智能系统和预警系统也被作为主动安全系统使用,这些产品不仅能提示驾驶者潜在的威胁,还可以帮助驾驶者采取保护措施。2012北京车展上不少车企已经推出了智能行车系统。这些系统大同小异,基本都包括人工导航、车辆动态信息实时监控、危险情况报警等服务。参加车展的有安吉星、G-BooK、inkanet3G、CaRwinGS以及吉利新推出的吉利G-netLink系统。相比上市最早的G-book和安吉星等,比较突出的CaRwinGS考虑到了消费者对节能的诉求,兼顾信息顾问、环保专家、安防系统三大特色功能。

以天籁的“云安全系列”为例,在“信息安全”上,其凭借CaRwinGS服务中心的系统支持,提供“全程监护”的增值服务,实现了“遇险自动救助、非法入侵警报、车辆定位追踪”三项主要功能。车主可以通过手机绑定,随时随地将获取爱车信息。当车辆遭遇拖车、入侵等异常情况时,CaRwinGS服务中心会立即向车主发出预警信息,并有车辆定位功能;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意外,CaRwinGS向用户提供一般道路救援、代报警、SoS紧急救援、气囊触发自动求助等相对应的救援服务。

美国最新的汽车信息化发展方向。

我们把目光从北京车展转向美国最新的智能汽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对未来智能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基于“云计算”连接互联网,还能够使汽车之间“信息共享”使之实现“车辆—车辆通信(V2V)”,并与车主的智能手机联网,提示前方各种路况信息例如交叉路口、充电站、收费站等,在充电站充电等待期间,及时通知车主需要等待的时间。

通用汽车全球研发部副主管陶伯在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说:“传统意义的汽车主要核心由四轮、机械驾驶、内燃机等构成,但这些核心并不能再满足21世纪新型汽车的需求。”汽车在互动联网的状态下,能够主动“观察”或者“探测到”公路上的其他车辆,通过车于车之间的“对话”,未来汽车将更具安全性,驾驶员将不再是只用自己的眼睛判断路况,届时汽车的智能系统将自行与其他智能汽车进行“信息沟通”,从而即时判断如何避免碰撞并保持行车效率。

陶伯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汽车拥有全方位周边环境识别能力,我们现有的车载传感器还不能完全做到全方位,但是“车辆—车辆通信(V2V)”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取代传统的探测器。例如,汽车驾驶者的视野可能会被附近大型车辆部分遮挡,通过V2V系统的应用,这种视野遮挡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因为该大型车辆会自动将它的摄像头拍摄路况共享至道路上的其他周边车辆。如果汽车之间能够彼此‘沟通对话’,你的汽车还能提前获取其他汽车的规划路线,并能基于驾驶员事先设定的目的地来选择最佳行驶路线。他说:“这项智能汽车技术正在实现之中!”

未来:汽车智能化成为标配。

如果把汽车创世纪时代的标志发动机的发明,把汽车普及时代的标志定义为福特引入标准化,把汽车个性化时代的标志定义为丰田的柔性制造,那么如今中国该如何凭借全球最大市场来推动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到来?积极探求未来主流消费者对汽车生活的切实需求才是王道,而这其中,智能汽车必不可少。

未来的汽车市场,如何判定一个汽车的好坏,智能程度是重要的考量要素,车联网应用在汽车行业将来会逐渐普及。

不久的将来,绝大部分的车型都会带有3G导航功能,将来整个交通的管理和管制都将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如果说汽车信息化的突破口在哪里,目前应从开发基于汽车使用环境的3G应用入手,打造3G车载终端。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智能汽车,不是简单形式上的“用变”,还应该是“体变”,如果全部将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完全应用到汽车生产制造当中,那时的汽车将是人们的全方位生活助手,一个能为驾驶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智能机器人”,汽车检测到电量不足,在车主工作的间隙,自动行驶到加电站充电;车主出差回来,汽车会按事先接收的信息从小区车库开到车主指定的停车场等候……

无论是国内的车企还是美国的通用都只是汽车信息化大潮中的一分子。一个明显事实是,为了赢得未来竞争,汽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等车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信息化,来打造更加智能的汽车!

参考文献:

智能汽车篇2

瞧!晓明的这辆汽车够神吧!这就是未来的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全部用计算机控制,它包括四个主要的部分:交通信息的自动处理,自动驾驶,故障自动诊断和自动空调。

交通信息的自动处理部分,能通过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地面接受站以及汽车内的电子地图,确定你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要到底的目的地,同时为你提供各条线路的路面状况,交通流量,气候条件等情况,帮你选择路面好,行车距离短且无交通阻塞的最佳行车路线。

汽车自动驾驶部分就好像一个超级机器人,能代替人驾驶汽车。汽车的前后左右都安装有红外线摄象机,它们不停地对汽车周围的情况进行扫描和监视。机内的计算机,光学感应仪器等随时对红外线摄象机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向执行系统发出指令,从而准确,安全地操纵汽车。

智能汽车篇3

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上,低碳环保理念让新能源车成为市场翘楚,但其实节能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电动技术只是在外部能源限制、环境制约和政策制约下的一种被动调整,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才是整个汽车产业下阶段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信息技术足够成熟地驾驭汽车,何时松油门,哪个时间点踩刹车,智能行车电脑暗自计算着从起点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不仅考虑距离远近,还要兼顾道路行驶状况)……这些智能的应用都将在点滴间帮我们降低油耗,节能资源和时间成本。

智能汽车虽已不是新鲜概念,但比尔・盖茨曾讲过的话“如果汽车工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一样快,那么我们早就可以开着汽车上月亮了”却揭示出智能汽车发展的瓶颈。当然汽车制造商们也都在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智能汽车,在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汽集团推出的自主品牌“互联网汽车”荣威350呼声很大,该车是上汽集团瞄准国内市场上容量最大增度最快的a级车细分市场的战略车型。搭载的智能网络行车系统inkanet,依托中国联通wCDma3G网络,实现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流等互联应用,开启国产汽车网络互联信息化时代。下班后,车友通过汽车仪表盘触摸屏,查询并预定中意的餐馆,并在爱车带领下到达餐馆所在地,越变越机灵的汽车正在给车主们与众不同的开车体验。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上汽集团新车现场讲道:“汽车信息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希望荣威350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汽车信息化浪潮中争得领先位置,将汽车由‘个体的数字化’推向‘群体的网络化’。”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则表示,“国际汽车品牌都已经有多年积淀,上海汽车荣威是个年轻的品牌,怎样与他们竞争?我们就是要在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上比国际汽车巨头更强。”

不仅是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应该被应用到汽车上。电影《2012》中,汽车随着俄罗斯富翁喊出的“Start”而应声启动,福特公司已将这种声控技术带到中国,2010北京车展上展出了myFordtouchtm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其中包含支持普通话的声控技术。事先将手机连接到仪表盘上的端口,需要时说出存在手机里的联系人名字,汽车便自动拨通该联系人,再通过车内免提系统进行通话,整个过程无需拿起手机,未来驾驶者还将可以用更短的语音指令完成更多操控。应用此项技术的全新福特锐界将在2010年末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本届北京车展上所展示的比亚迪S6则配备有车门上无钥匙进入的触控按钮、电子防盗系统、语音电子导航系统、尾部隐藏着的倒车摄像头等高档智能系统。通用公司在本次车展上展出的en-V电动联网概念车,创新地融合了电气化和车联网两大技术。通过整合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实现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兼容。

东风汽车公司的一款东风风神eCS概念车,则加大了电子、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配置,提供智能化e服务,智能化驾乘体验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该车将以3G通讯为技术平台,为车主提供基于3G的网络接入服务,可在车上进行上网冲浪及股票交易等,中华ao概念车应用了一键式操作系统、智能汽车信息管理系统等全数字系统。

其实,本届车展上所展示的已成熟应用于丰田和雷克萨斯的G-Book智能副驾技术,才是揭开3G时代汽车信息化大幕的先锋。目前,日本民众对G-Book的依赖程度已经很高,除丰田外。马自达、大发、三菱等品牌的产品也都有使用G-Book智能副驾。一位日本海归称,“G-Book就像一台可以移动的信息载体,实现了我各种生活与工作之间的无缝连接。”G-Book已被丰田引人中国,只需按下功能键,信息中心就会告诉车主想知道的一切新闻资讯和各种信息,随着应用的深入,G-Book将植入更多国内消费者所需功能。

在智能汽车兴起的背景下,除了汽车制造商各有妙招,软件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都已开始布局,期待从中受益,将来智能汽车或将丰富原有汽车产业链,乃至催生出一个独立的产业链。

以柔助刚

软件作为汽车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已取得蓬勃发展,并将成为下一阶段汽车竞争的关键优势。有分析显示,单在发动机控制器中,软件内容每年翻一番。因此汽车制造商和具有优质架构和集成软件开发工具链的供应商将获得竞争优势。能做好软件开发的可以用更少的工程师把新颖和改善功能的产品推向市场,并保持保修成本低。

“这种嵌入式系统差不多价值这辆车的50%。”通用汽车电子控制与软件开发部门的全球负责人ericGassenfeit说,“这套it系统就相当于是这辆汽车的神经系统。”

目前,东软集团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分别在中国沈阳和德国汉堡建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开发汽车与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据东软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表示,“东软在成立之初就在从事汽车电子方面的业务,在汽车导航技术方面也有着很长时间的专业累积。而如宝马、奔驰等世界高档汽车里的娱乐系统有很大部分是哈曼提供的,北京奥运会展馆和上海世博会中的很多大型音响技术也都来自哈曼。在今天这个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时代,合作提供给我们一个充分展现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平台。通过此次与哈曼合作,将帮助东软将业务开展到全球化的平台上去,进而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厂商来提供服务。”

对信息化汽车的未来,刘积仁显示出十足的信心,“我们已经看到汽车在新兴国家市场的高速成长以及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不断变革,未来汽车信息和电子技术肯定和过去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它跟互联网的无线连接性、辅助驾驶、更智能和绿色的趋势,以及汽车之间互相的通讯等等,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此外,刘积仁还告诉《互联网周刊》记者,“此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东软将继续在汽车电子上追求更多形式的突破,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业务,并致力在中国汽车产业走向高附加值的趋势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无影之术

电信运营商也已纷纷在汽车信息化过程中未雨绸缪,试图将初露锋芒的无线3G业务拓展到汽车产业中。

据了解,中国联通已经与中国一汽展开合作。年初,双方正式签署了汽车3G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开发远程诊断和救援、位置服务、资讯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呼叫中心等相关汽车信息化产品。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一汽拥有多年的友好合作历史,长期以来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面不断提升,做到了电信运营商与汽车行业优势互补。双方将共同推进汽车3G信息化建设及其他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合作,实现高度融合、无所不在的汽车行业信息化服务,为个人、家庭、企业及行业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信息生活体验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其在3G业务领域运营的wCDma制式,凭借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产业链成熟等特点已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用户的认可。中国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也集成了很多优势资源,通过与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双方的合作将发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应有作用。

去年11月中旬,中国移动携手长安汽车联手研发基于3G无线通信网络和m2m(机器到机器通信)技术的新一代“3G汽车”。据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介绍,长安3G汽车一旦实现,车载互联网、车辆远程控制、远程启动、远程跟踪等在科幻电影里才见的场景都将走进都市人的车生活。届时,长安生产的汽车将既是一间移动的办公室,又是一部好玩好用的巨型3G手机。

去年6月,中国电信则与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全资子公司onStar携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展开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广泛的汽车安防及信息服务。onStar公司总裁ChetHuber表示,“随着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及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也计划相应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中国成为北美地区以外第一个引入onStar服务的国家。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SK电讯也首发其为电动车设计的第一个移动通信汽车电脑系统miV。据了解,过去只有路线导航、位置信息与数据通信等少量服务可以通过连接汽车与网络的传统远程信息服务提供。而miV将可以提供移动通信、平台与内容的全面整合,从而把服务提升至新的高度。目前SK电讯已开始寻求与全球汽车厂商合作,希望2012年前在新车型上装配miV,通过定制it解决方案与移动通信连接提升汽车产业的生产力。

智“车”智“路”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电子技术的进步就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上世纪90年代,国外提出智能公交系统概念,智能车辆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车辆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移动通讯、自动控制等使车辆更具舒适性、娱乐性、安全性、方便性的多项技术,而基于pC平台的汽车信息化是实现智能车辆技术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有分析指出,2000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海通用汽车展示的一款带网络功能的新车型成为信息化汽车时代的前奏,而微软和博世、福特和标致雪铁龙相继签约合作开发汽车多媒体和通讯系统,则昭示着汽车信息技术的兴起。行业机构预测,电子信息处理与网络通信将成为本世纪汽车的基本配置。

目前,信息化汽车的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辆本身的内部网络系统,它由车载网络计算机控制;另一部分是车辆外部的联系网络系统,包括GpS监测中心、互联网及区域网服务商、车辆服务中心、单位或家庭电脑等。由此,也出现新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方式。比如推出不久的汽车远程服务,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依托,整合汽车后市场资源,服务涵盖汽车救援、道路气象、卫星导航、多媒体娱乐、车载电话、移动电视等各方面。

然而,智能汽车也绝离不开智能交通管理的大环境。这就要建立在政府坚实的交通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之上。据了解,德国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中,运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应急通信系统、隧道安全监控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交通网络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查询系统等,这些先进的交通通信信息技术手段,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技术保证。

而这复杂系统的运行背后自然有着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如西门子公司提供的大量先进可靠的交通通信信息技术产品在德国的高速公路、市政公路和公路隧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反过来,智能交通对智能汽车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像宝马、欧宝等汽车厂商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开发汽车信息化。

值得期待的未来

如果把发动机的发明作为汽车创世纪时代,把福特引入标准化作为汽车普及时代,把丰田的柔性制造作为汽车个性化时代,那么如今中国该如何凭借全球最大市场来推动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到来?积极探求未来主流消费者对汽车生活的切实需求才是王道,而这其中,智能汽车必不可少。上至每个汽车制造商、下至每款汽车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用来打动消费者的商品卖点,以往自主品牌多靠价格,德系凭技术,日系是实用。目前,对于信息化汽车,汽车发达国家同我国一样都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关于怎样发展汽车信息化技术,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或样式。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各种关于智能汽车的创意想法,“起床洗漱,卫生间的镜子自动切换成荧幕报道即时新闻;打开冰箱,欲做早餐,冰箱屏幕上会显示出牛奶或是鸡蛋等食物存量不足,这时按几个键便可实现定购,配送公司会主动将所需食物送到家;最炫酷的莫过于让偷车者无从下手的指纹发动汽车。坐上它,同样无需劳神伤时地翻找地图或看路标,只需按上几个钮,再告知目的地,其他全由行车电脑搞定,接下来就是和朋友谈天说地的时间,绝不必担心迷路或是交通信号……”没错,这就是施瓦辛格主演的经典影片《第六日》中所折射的“无缝隙”生活场景,也是未来智能车生活的缩影,此时,生活水平和高端技术已经融为一体。

智能汽车篇4

人们把制作机器人的科技应用于汽车上,并赋予了对未来汽车最美好的幻想。7年过去了,其中曾认为的很多不可能变得越来越具象,某些情景已经成为现实——过去几年间,谷歌改装的无人驾驶普锐斯已经实现超过30万英里的路面测试。2012年11月,中国第一辆由军事交通学院研制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从京津高速台湖收费站启程,完成了中国首台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工作。

期待交织着不安,科技裹挟着智慧,一个属于智能汽车的小时代正在到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汽车智能化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解围与突围

时光飞驰,人们渐渐告别了承载了很多美好记忆的自行车,走进四个轮子负重的时代。伴随车辆保有量的激增,汽车的社会化问题开始显现严峻的一面。

汽车、拥堵,一个名词与一种状态,已经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停车难、打车难、行车难,拥堵的道路环境时刻考验着人们的耐心。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原所长、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项目专家组成员史其信说,中国机动车发展过快,路网有限,无法避免导致交通拥堵,这就需要智能汽车来解围。而所谓智能汽车就是指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在车辆上的结合,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最终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避险、人工智能等功能,而人们一直期望的“不堵车、不撞车”也能够在智能汽车上得以实现。

所以,有专家曾作出这样的预测,未来在智能汽车领域呼风唤雨的或许不再是大众、丰田、奔驰和宝马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而是iBm、英特尔、苹果、谷歌这些在互联网领域、无线通信等智能化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公司。

当前,结合移动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技术的车联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也随之加快。2012年11月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了《2012年物联网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其中包括智能交通领域。全国大中小城市也纷纷搭乘“智能交通”这辆快车。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月以来,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就已经突破了500个,每个项目投入资金至少上亿元。

可以想象,如果“史上最严格交规”遇上了智能交通,如果每辆车都能准确地提醒车主几秒后绿灯将变黄,如果车载电脑能清晰地显示最拥堵和最通畅的道路,那么交警将成为最轻松的职业之一了。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智能交通系统应该是一个整合了诸多子系统平台的、庞大的综合平台,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必须克服不同行政区域间的管理问题、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佛山科技学院交通专家蒋忠海举了一个例子形象地概括了智能交通多部门分头建设可能会遇到的尴尬:“现在,各部门正在打造的基础网络,正如一边为建设10层楼而打基地,另一边却在为建20层楼打地基,到了需要各方进行对接共享、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之时,由于‘地基’不同,基础网络之间需要面临的对接难题可想而知。”

还有,智能交通对信息共享的程度要求更高。在上海等一些城市,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并在路面信息牌上,但人们只能到了相应路段才能看到,而无法事先获取。如果能够把数据库接口公开,让这些交通信息变成社会公共资源,让车载终端实时接受,车主即可据此调整线路,自动疏导交通。

盲目追求智能科技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浮于城市表面的进步,往往令效果打了折扣。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交通领域是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最忌急功近利。“不能有一夜形成产业的幻想。”

猛“踩油门”后的隐忧

汽车正成为黑客攻击的下一个目标。

7月29日,美国安全研究人员查理·米勒(Charliemiller)和克里斯·瓦拉塞克(ChrisValasek)在黑客大会上公布了丰田普锐斯和福特翼虎的计算机网络入侵方式。长达100页的白皮书,是这两名“白帽”黑客经过数月研究的成果。它淋漓尽致地阐述了黑客攻击方法和影响——丰田普锐斯时速达到80英里(约合128公里)时,突然猛打方向盘或加速引擎时突然刹车。在翼虎保持超低车速时,迫使刹车失效,即使司机拼命踩刹车踏板也无济于事。

尽管黑客攻击汽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却也无法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电子控制和连接越来越多,它强化了交通安全和效率,但给抵抗潜在缺陷带来新挑战。”

与汽车电子有较强技术相关性的智能汽车,似乎受到了更大的困扰。一些车企甚至已经有所行动。据美国automobilenews报道,鉴于福特myFordtouch多媒体触屏及语音控制系统的用户体验反馈情况不佳,福特公司决定将其简化,并考虑重新将安装物理按钮和旋钮,用以调节音量与调频广播。

福特myFordtouch于2010年推向市场,该系统将许多车载信息功能整合至一个8英寸的触摸屏中。三年的时间和先进的功能并没有换来消费者的满意。根据福特公司收集的用户体验反馈,多数消费者投诉触摸屏反应迟缓,而语音控制技术也被诟病表现平平。

巧合的是,美国汽车协会(aaa)也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语音交互是绝对安全的假设是毫无根据的。”

这些具有指向性的行动和声音,与持续升温的智能化趋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虽然全球语音和语言解决方案提供商nuance的研发总监张亚昕博士对该报告的全面性、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并强调福特重新采用了物理按键,主要是为了实现对音量、空调等方面的控制,并没有用物理按键替换语音识别功能的意图。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智能化技术没有完全成熟,如完美的语音控制统、灵敏的车载体感识别系统、成熟的信息娱乐平台……如何将驾驶员的分心程度降至最小化,关系到人们在驾乘时是否能够远离危险。

当技术再向前推进一步,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入后,汽车更像是一个个“移动终端”的时候,如何来保证未来的驾驶安全?曾经有媒体关于“汽车智能化”对3481名受访者展开调查,其中在“汽车智能车载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最重要”这一问题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涉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最为突出,其中觉得实时安全检测以及车辆驾驶安全辅助功能最为重要的观点分别占24.17%和25.54%。不难看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安全是人们对汽车智能化最为主要和突出的诉求。

凡是与安全相关的变革,注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变得异常艰难。要打破人们的行为惯性,使其产生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需要在智能化技术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因噎废食

非智能,不汽车。

以“高科技”形象深入人心的汽车智能化,一边遭遇技术上的尴尬,一边以迅猛之势向前发展,即使有时候只是惊鸿一瞥。通用汽车相信,通过将导航和决策算法与这类系统捆绑,无人驾驶汽车终将成为现实。该公司表示,第一款“半自动”汽车将于2015年问世,更高级的版本则将于2020年面世。戴姆勒计划在2020年之前开始销售自动驾驶车,作为重新回归最顶层豪华车制造商的战略内容之一。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计,到2040年道路上无人驾驶汽车高达75%。在接下来的28年中,更多的自动化技术使用将引发雪球效应,无人驾驶车辆将占道路的主导地位。

愿景与风险并存。智能化汽车社会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最基本的安全、主动安全控制到对驾驶员工作的管理、进而到对驾驶员操作状态的监控,甚至未来对路面以及车与车之间信息的监控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通过一步步的技术积累,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直到实现预期中的智能驾驶。

在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要实现良好的智能化技术,必须保证在汽车电子技术方面具有良好的经验积累,这意味着与技术相对成熟的外资企业相比,自主车企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员发展汽车智能化。同时,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技术法规的推动,提前谋划汽车智能化战略,在科技变革中占据主动权。

智能汽车篇5

但另一方面,占据博世60%业务的汽车技术业务在2012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博世凭借提高发动机效率、制动系统等技术产品以及新研发的车载互联系统,在汽车逐步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背景下实现稳定增长。

博世如何借助智能汽车与车联网的发展,实现在华业务增长?为此,《时间线》记者采访了博世集团董事、亚太区负责人瑞世柯。这是瑞世轲最后一次作为亚太区负责人接受采访,随后他将前往集团其他部门履新。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瑞世轲少数几次就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方向表述自己的观点。

timeline:博世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有哪些创新技术?

瑞世轲:目前我们做出很多的工作和改变,长远来讲都会改变人们驾驶汽车的方式,当然这要在20、30年之后。那时候可能出现无人驾驶的汽车,我们不再需要司机。

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系统,让汽车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出现汽车拥堵的时候,汽车本身意识到它在公路上,车辆都沿同一个方向前进,但速度较慢,它能自动地慢慢跟随前车,司机那时候甚至可以读报。第二种,我有自动停车系统,在很狭窄的空间,司机不用坐在车上,可以远程控制进行停车。第三,冬天路面湿滑甚至结冰的情况下,车轮可以马上感知到路况,并给后方一公里以内的其他车辆发出讯息,后面的车就知道地面有冰,必须要缓慢行使。

汽车传感器是博世的优势领域。刚才提及的新技术,都需要传感器技术和控制软件。现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万名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传感器供应商。未来,我们有希望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

timeline:福特、宝马等汽车厂商正在开发自己的汽车互联网技术。此外,苹果、微软、爱立信等it公司也加入了与汽车公司的合作,博世在研发汽车智能系统上的优势是什么?

瑞世轲:刚才我们说到20、30年后会出现无人驾驶的汽车,这要确保所有汽车使用同样的技术,否则汽车间不能用同样的语言沟通、交流,会出现事故。相关技术不一定需要20、30年才可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但所有的系统都转换使用统一的技术,需要很长的时间。博世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在传感器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汽车智能化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传感器,这样车与车之间才可以进行沟通。其他相关的汽车零配件方面,我们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aBS、eSp系统等等,这些经验可以确保车与车之间的沟通。

另外,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汽车生产商都会投身传感器及零部件的开发,从成本来讲也不可行。未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通用的技术,也可能有一些针对不同车的专有技术,但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我们需要拭目以待。但这个问题值得每年不断地问起,我们的回答也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这个领域一直在往前发展。

timeline:在研发汽车智能系统上,博世是否也有合作伙伴?

瑞世轲:目前我们还没有官方正式的合作伙伴,但我们对其他公司取得的进展或具备的优势,都非常感兴趣,非常关注。我们不排除与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合作的可能性。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一个标准是帮我们在这个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当今社会中数据非常重要,拥有数据的公司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我们收购过一些软件公司,他们有一些我们没有的经验,为我们的产品也开发了软件平台;另外对数据的收集、持有也非常重要,我们会考虑,是否也需要这样类型的公司来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智能汽车篇6

关键词:汽车交通事故智能驻车刹车体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05-02

至今,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害虫”,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率最多的国度之一。每年交通事故大约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平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经济日趋进步,汽车仍旧成为当代最为首要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然而在这些交通事故里,司机由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慌乱中“把油门误当刹车”、刹车不及时是经常发生的。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设置能在司机人脑反应不过来、错误时能及时帮助司机采取刹车的措施的情况,很多事故都可以及时被幸免。另外,现在市场所用的手动变速汽车占主导地位。因此,汽车市场迫切的需求一款智能型刹车系统。

1汽车智能驻车刹车系统

现在,太多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反应不及时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汽车在事故发生前能够停下来,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智能刹车系统。

那什么是智能刹车系统呢?其实,智能刹车系统和手动刹车系统同样都是制动方式,手动刹车系统是根据人的指令去实施的,这就意味着有许多人的因素导致刹车不及时;智能制动系统是一种紧急制动的情况下自动智能设备。如果驾驶员在面临紧急状况时,由于大脑过于紧张,没有迅速意识到及时刹车,那么这套智能刹车装置就会自动执行命令,进行刹车或驻车。智能刹车系统具有科学性,无太多的因素干扰,从而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汽车智能刹车系统的原理及其构成:

汽车智能刹车系统,就是指在面临撞车危险时,不需要认为操作,这套系统能够帮之驾驶员自动刹车。微波雷达范围从探测目标和确定其位置的电磁波目标的反射。通过分析判断,对形成伤害的目标按程度同进行报警,即当测得的间距小于报警间距时,体系会主动呈现出来报警提醒,而小于安全间距时,如果司机没有及时意识到踩制动踏板,自动制动系统将迅速启动,自动制动车。汽车防撞雷达微波毫米波,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的速度范围,给在前面的目标表现出声、光报警。此系统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样就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本系统包括四个部分:雷达发射部分、接收部分、报警部分及执行部分。

2汽车驻车系统的应用研究

2.1智能驻车刹车系统的应用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电子自动驻车制动系统epB(electricalparkBrake),epB通过内置计算机重的纵向加速度传感器来衡量它的斜率,从而可以计算出在一个斜坡下降是由于由计算机生成的施加制动力到后轮电机平衡有效的减少重力车辆的动力,使车辆能停在斜坡上。当车辆启动时,电脑需要测量施加的位移传感器,离合器踏板和油门大小上的制动力,同时通过与牵引机高速Can通信的计算机学习引擎的大小。自动计算计算机增加发动机的牵引力时,相应地减少了制动力。当牵引力足以克服衰落,计算机驱动的机动车制动释放,从而实现平滑启动。

该系统可以确保在车上的边坡稳定在30%的车辆。此外,系统自动温度补偿,如果车辆通过外力移动停车制动盘后,由于温度下降产生间隙和摩擦板,电机将自动启动,驱动压紧螺母来补偿温度降低产生的间隔,确保牢靠的驻车效果。

总之,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呈现给我们的是,以取代传统的手刹拉杆电子手刹按钮。比传统的拉手刹更安全,不被驱动的努力改变制动效果,拉手刹传统到一个特定的按钮。传统的机械杠杆和轮胎钢索不见了,体积大的杠杆手刹变成了一个小巧的按钮,这样能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帮助,与传统的拉杆手刹相比安全性能更高。此系统也增大了前排座位的空间。汽车启动或加速时,按下按钮它会自动释放锁住刹车。

2.2汽车智能驻车刹车系统的应用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发展离不开交通。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各种性能也不断的在完善,现在几乎人人家都有车,由于现在交通事故经常发生,给太多的家庭带来了伤害,甚至是对社会和国家。因此汽车碰撞,如何自动紧急制动,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尽量减少生命和人民财产的损失之前是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车辆安全,车辆安全性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今天的汽车工业,各种技术可以说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而智能制动系统利用才刚刚开始。幸运的是,今天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智慧研究制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可以研发生产智能化更好的制动系统。

2.3汽车智能驻车刹车系统的最新发展

英国制订了一套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地形相关的信息控制刹车和油门,称为“感觉”系统。如果独自在路上行驶,驾驶员只需要掌握方向就行了。智能感知系统依赖于蜂窝电话网络,使用GpS智能电话装置,可以决定车辆行驶的位置。智能电话连接到无线蓝牙技术和必要的硬件设施r-cube(可以加速和刹车控制车辆)。只要拥有电话的人发出指令可以让汽车自动减速或停止,这为有助于慢反应的人。

3结语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智能驻车体系,发现智能汽车仍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目标,智能汽车也将是新世纪汽车技术飞跃发展的首要标志。当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在中国,在主动安全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许多汽车测距防撞装置的专利。但也有不少汽车测距防撞装置的专利。这些研究都集中在避免碰撞是如何使用的汽车,对人,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辅助驾驶,道路实时监控,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但是没有从时变动态环境的角度研究其实时描述和多传感器信息获取的系统建模与实现,设备系统较为简单,智能化程度不高。这辆车在交通事故停止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应加强智能制动系统

参考文献

[1]白杉.现代汽车安全技术[J].中南汽车运输,1999,4:27-30.

[2]吴勇.汽车智能化技术[J].上海汽车,2004,4.

[3]邱卓丹.现代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12(3):51-54.

智能汽车篇7

关键词:路怒症;智能防路怒;安全;机动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4-00-02

0引言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机动车的增加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大,并且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压力、不良情绪需要发泄。这些原因都将导致路怒症的产生,也将导致由不良情绪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增加。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时,驾驶员长时间处于堵车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路怒症,甚至给别人以及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严重者会情绪失控转而超车甚至违章、违法驾驶。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防路怒系统,可以通过情绪检测器对驾驶员随时进行监控,当检测到驾驶员情绪愤怒时,系统将采取警报提示或减速等动作,提醒驾驶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保证驾驶员及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1概述

“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路怒”指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各方面的挫折导致的不良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路怒症发作的人在驾驶过程中因做出的不良行为,比如狂按喇叭,骂粗口,做出不雅手势,或在路上强行变道以及做出其他危险行为,都可能导致我们下车进行言语攻击或者肢体接触,更有甚者会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而导致车祸的发生,危害交通安全、影响身心健康,极端时甚至会危害公共安全。在此之前,有“路怒症”倾向的驾驶员只能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方式来预防“路怒症”的爆发,然而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小部分自我控制能力强的驾驶员,而大部分驾驶员总是因为各种因素产生路怒症,因此防路怒系统应运而生。

2汽车智能防路怒系统结构的设计

汽车智能防路怒系统包括情绪检测器模块、无线传感网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报警、减速模块等,其中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情绪检测器模块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模块将数据传送至单片机控制模块中的数据接收模块,再由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对比,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报警、减速模块,由该模块做出相应的命令动作,相关流程如图1所示。

3系统硬件模块结构设计

硬件系统由情绪检测器模块、无线传感网络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报警、减速模块组成。功能模块介绍分为部分功能模块和主要功能模块。

部分功能模块(情绪检测器模块)检测驾驶人开车时的相关身体数据,能够对驾驶员的情绪进行监控,如图2所示。当发现驾驶员的情绪发生较大变化时,情绪检测器将搜集到的声音、血压、心跳或者面部表情等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模块发送到单片机模块的数据接收模块。

主要功能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包括语言、血压、心跳或情绪等,所述的语言数据是驾驶员发出的言语,所述的情绪数据是驾驶员当时的面部情绪。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分析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路怒状态。报警、减速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出的信号,则该模块将进行相关动作行为,相关动作行为指语音提示、音乐播放或减速动作。该模块的检测流程如图3所示。

4系统软件设计

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驾驶员的情绪监控。通过设计程序把防路怒症的每一个部件具体管理化、系统化、透明化。设计过程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环境为microsoftVisualC++6.0。C语言具有简洁紧凑、灵活方便,运算符丰富,数据类型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实用,允S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表达力强,兼有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等优点。

该软件除了能对驾驶员的情绪进行监控外,还可通过报警提示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细化对所驾驶车辆的智能控制,包括播放让人放松的音乐或减速,以保障驾驶员及车上其他人员的安全。

5结语

如今家用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其他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大货车等车辆的数量也在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不良情绪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多。本文通过对汽车智能防路怒系统的介绍,描述了软硬件如何通过该系统中的各模块对驾驶员情绪等方面进行监控和处理。不仅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道路交通事故,还解决了当前城市交通的一常态难题。

参考文献

[1]孔露露.基于面部表情和脉搏信息融合的驾驶人愤怒情绪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钟铭恩,洪汉池,袁志群.愤怒情绪对驾驶行为影响的实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10):6-11.

[3]郭晓平.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4]龙吉泽.驾车谨防“路怒症”[J].湖南农机,2009(6):23.

[5]高峰.“路怒症”的预防[J].劳动保护,2012(11):106.

[6]吴江渊.谈谈汽车驾驶中的“路怒症”[J].教育教学论坛,2010(8):153-154.

智能汽车篇8

关键词:汽车车身;焊接技术;智能及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汽车的焊接技术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汽车的发动机、车厢、变速器、车桥、车架的生产都离不开焊接技术。汽车的某些部分在生产时需要特殊强度的材料作为支撑,例如大型的齿轮和轮缘就需要有高强度的合金钢来制成,材料的强度可以确保汽车的使用年限,但是,高强度的钢材价格比较高,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焊接技术的应用取代了合金钢的使用,而且提高了齿轮的耐用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特别是汽车制造公司,焊接是应用机器人的主要领域,因为机器人能在高辐射、强烟雾的恶劣环境下连续工作,并且机器人工作灵活、焊接精度高等优点,所以它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建康,提高了加工产品的质量、缩短了加工产品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焊接机器人必将代替工人应用于汽车焊接生产线。

汽车车身焊接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一、焊接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人们运用电阻焊接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电学、传热学和冶金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要想使焊接质量提高,就必须对电学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电阻焊接工艺是在制定参数的基础上实现的,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了数值模拟技术,计算机实现了对数据的筛选工作,人们在车间就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筛选数据,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汽车制造商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近几年来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汽车车身的薄板结构的装配过程中,使用电阻焊接的方法,采用铝合金等新的复合材料,增强了焊接的性能。

二、机器人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智能化设备。机器人具有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离线编程、具有多功能、多自由度的结构特点,通常由4大部分组成,即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智能系统。

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主要由机械传动系统和末端执行器组成,包括手部、腕部、腰部和基座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脑和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的驱动动力主要有:电动驱动、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等。

机器人的驱动―――传动系统,是将能源传送到执行机构的装置。其中,驱动器有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气动和液动装置;而传动机构,最常用的有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链、带及齿轮等传动系统,用于把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和动作部位,实现机器人平稳运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由控制计算机及相应的控制软件和伺服控制器组成,是机器人的指挥系统,对其执行机构发出如何动作的命令。

机器人智能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感知系统和分析-决策智能系统。感知系统主要靠具有感知不同信息的传感器构成,属于硬件部分,是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机器人工作时,电脑根据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控制机器人动作。它主要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两大类。

机器人的分析-决策智能系统,主要是靠计算机专用或通用软件来完成。机器人的所有这些结构协调完成工作指令。它主要分为几类:从结构功能上分为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圆柱坐标型机器人、球坐标机器人。从用途上可分为:焊接机器人、机器加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移动式搬运机器人等。

焊接机器人又可包括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和激光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一般由示教盒、控制盘、机器人本体及自动送丝装置、焊接电源等部分组成。在弧焊过程中,焊枪跟踪工件的焊道运动,并不断填充金属形成焊缝。点焊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计算机控制系统、示教盒和点焊焊接系统几部分组成。主要是将冲压成形的薄板结构的车身覆盖件在其工件搭接连接处利用电阻热熔化金属形成焊点,将焊件联为一体。

电焊机器人

激光焊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送丝系统、激光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电感、电容、声波、光电等各种电子传感器,经过控制系处理,根据不同焊接对象和要求,进行焊缝跟踪、缺陷检测、焊缝质量监测等项目,通过反馈控制调节焊接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自动化激光焊接。

三、机器人是汽车焊接线现代化重要标志

汽车焊接最主要的是车身的焊接。在汽车制造公司车身的主要焊接方法为弧焊、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对汽车的安全性、美观性与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汽车制造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对焊接精度、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一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促进了现代化流水线的建立。

现代化的焊接流水线主要是满足多车型、多批次的市场需求,提高车身车间生产能力的柔性和弹性。因此现代焊接线必须具有柔性。那么如何才能使焊接线具有柔性呢?普通的焊接线是刚性的,主要由焊接夹具、悬挂点焊机、弧焊机和多点焊机等组成。这种焊接线一般只能焊接一种车型的车身,那么为了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就需要重新建立焊接流水线。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是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并且重新建立流水线造成了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于是建立柔性化焊接生产线摆在了企业面前。机器人的出现与应用满足了汽车企业的现代化的需求,实现了焊接生产线的柔性化。那么在车身焊接线上应用的机器人主要有几种: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和激光焊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使焊接实现了机器人代替工人工作。

点焊机器人:主要进行的是点焊作业,在点与点之间移位时速度比较快,从而减少了移位的时间,通过平稳的动作、长时间的重复工作和准确的定位,取代了笨重、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更好地保证了焊点质量,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它是柔性自动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企业应变能力。

弧焊机器人:弧焊过程比点焊过程要复杂得多,对焊丝端头的运动轨迹、焊枪姿态、焊接参数都要求精确控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高的可靠性。能实现连续轨迹控制,并可以利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焊接由直线及圆弧所组成的空间焊缝,还应具备不同摆动样式的软件功能,供编程时选用,以便作摆动焊,而且摆动在每一周期中的停顿点处,机器人也应自动停止向前运动,以满足工艺要求。此外,还应有接触寻位、自动寻找焊缝起点位置、电弧跟踪及自动再引弧功能等。

激光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接是与传统焊接本质不同的一种焊接方法,是将两块钢板的分子进行了重新组合,使两块钢板融为了一体变为一块钢板,从而提升了车身结构强度。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工件变形非常小,一点连接间隙都没有,焊接深度/宽度比高,焊接质量高。从而提升了车身的结合精度。可见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焊接流水线的智能化,实现了焊接生产线的自动化与现代化。

四、机器人在汽车焊接线中的重要应用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产业间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谁先抢占先机,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获胜的关键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科技的创新。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使生产线实现了柔性化、自动化。机器人在焊接线上的应用,可以使各种车型能够进行混线生产,节约了投资成本,在更换新车型时只需要更改焊接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程序,同时可以进行离线编程,节省了时间。焊接机器人不仅使焊接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还极大的提高了焊接线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能替代人完成一些人不能操作的作业任务。特别是最近几年大众汽车实现了焊接技术的飞跃。

激光焊接的车身,使大众在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里成为科技引领者,成了汽车业里的强者。纵观大众能够成功的途径,主要是采用了激光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将各种光学、机械、电子科学技术与焊接技术有机结合,实现焊接的智能化、精确化和柔性化,从而使焊接质量与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机器人的应用使工厂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丰厚的利润又为科技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了企业的转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实现在汽车的柔性化生产,减少了投资成本,提高了汽车的产量,实现了轿车进家庭的梦想。

结束语

机器人的应用,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准备周期,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减小了劳动强度。同时又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使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提高。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焊接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保证均一性。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智能化水平的进步,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跃变。未来机器人必将智能化、微型化,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科技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一汽大众看护机器人的“高级大夫”――记机器人维修管理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李天明[J].机械工程师.2009(08)

智能汽车篇9

李丰军提到的这个功能,来源于中国一汽刚刚的“挚途”技术战略。2015年上半年,中国一汽了“挚途”技术战略,成为中国国内首批完整互联智能战略的车企之一,与“蓝途战略”一起成为该公司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落实的双引擎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骏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趋于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临近商用,宝马、奔驰、谷歌等著名企业开始市场布局。汽车产业实现全面而深刻的智能化创新,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无可争议的总趋势。

国务院不久前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等发展战略。工信部的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提出逐步实现车辆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实现车-车、车-设施之间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区域试点。

包括一汽在内的众多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早已看到这一趋势,将智能汽车看成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和机遇,推出一系列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全力抢占新一轮汽车产业竞争高地。

据介绍,智能汽车是传统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汽车产业面临一次颠覆性创新并形成新的格局。

地处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素有“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以“互联汽车引领未来”为主题第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和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推进大会正在这里举办,总展出面积20万平方米,参展品牌142个、参展车辆1220辆。

记者发现,与以往各届展会不同的是,在本届展会上,无论是中外车企,还是行业专家、普通消费者,智能汽车及其应用都成为热词之一。

2015年以来,虽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数字不尽如人意,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车企向智能汽车进军的步伐。一些汽车甚至已经在智能技术领域取得了不小进展。展会和论坛上,汽车的智能化特色成为中外车企宣传的重要方向。

除了中国一汽的“挚途”技术战略,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北汽集团等中国自主品牌也都在发展智能汽车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一些企业还通过跨界融合发展的方式,全力促使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智能汽车篇10

【关键词】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系统大数据管理

1智能汽车的概念

智能汽车是指在普通汽车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汽车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汽车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

2智能汽车的内部系统

2.1汽车智能避撞系统

2.1.1汽车测距系统

汽车避撞技术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汽车与汽车之间超过了这个安全距离,就应该能自动报警,并采取制动措施。

目前测定汽车之间安全距离的方法有三种:超声波测距、微波雷达测距和激光测距。

2.1.2汽车避撞雷达

汽车避撞雷达的主要功能有:测速测距;对前方100m内危险目标提供声光报警;兼备汽车黑匣子功能;自动巡航系统;紧急情况下自动刹车。

装有避撞雷达的汽车上了高速公路以后,驾驶员就可以启动车上的撞避雷达。雷达选定好跟随的汽车以后,被跟随的汽车就成了后面汽车的“目标车”,无论是加速、减退,还是停车、启动,后面的汽车都能在瞬间之内予以模仿。

2.2汽车智能“黑匣子”

汽车智能“黑匣子”能客观地记录机动车辆发生车祸前司机的操作过程,有效地提供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前做出的种种反应。一旦发生车祸,离事故发生地点最近的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获取撞车时的驾驶速度、车内乘客伤亡情况等信息。

黑匣子的构件包括可以储存、收集和传输数据的蜂窝电话装置和外部的保险装置。车祸发生后,黑匣子会自动打开,利用传感器记录下汽车的行驶速度以及出车祸时汽车的撞击位置,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中央通信系统。黑匣子内部嵌有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负责数据处理与传输功能。

2.3汽车智能驾驶系统

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相当于人工智能,用以代替人驾驶汽车。它主要通过安装在前后保险杠及两侧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汽车前后左右的一定区域进行不停地扫描和监视,对车内计算机、电子地图、光化学传感器等对红外线摄像机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传来的交通信息,代替人的大脑发出指令,指挥执行系统操作汽车。

2.4汽车智能轮胎

汽车智能轮胎是在轮胎内装有计算机芯片或将芯片与轮胎相连接。计算机芯片能自动监控并调节轮胎的行驶温度和气压,使轮胎在不同条件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运行状况,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节省了开支。更先进的智能轮胎还能在探测出结冰的路面后变软,使牵引力更好;在探测出路面的潮湿程度后,还能自动改变轮胎的花纹,以防打滑。

2.5智能悬架

智能悬架系统由电子装置控制,可根据路面情况,调节悬架弹性元件的钢度和减振器的阻力,使振动和冲击迅速消除。此外,智能悬架还可以自动调节车身的离地高度,即使汽车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也不会出现路面障碍,从而使乘客倍感平稳和舒适。

2.6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系统能根据外界气候条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指标对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自动打开制冷、加热、去湿及空气净化装置并调节出适宜的车内空气环境。

2.7智能玻璃

智能化汽车玻璃具有影像显示功能,是在挡风玻璃上的某一部分涂上透明反射膜,在膜片上可根据需要显示从投影仪传来的仪表板上的图像和数据,便于驾驶员观察,驾驶员在行车时无须低头察看仪表。影像显示智能玻璃如果与红外线影像显示系统配合,可使驾驶员在雾天看清前方2km左右的物体。

2.8音控技术

可以让驾驶员对汽车发出语音指令,控制车内的收音机、电话和车内温度。音控技术将成为接入网络和其他各种自动服务的关键。由于网络家电的大量普及,你可在车上指示家中的微波炉开始工作,一回到家便可饱餐一顿。

2.9汽车夜视系统

本系统利用红外线技术能将黑暗变得如同白昼,使驾驶员在黑夜里看得更远更清楚。夜视系统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红外摄像机,另一部分是挡风玻璃上的光显示系统。装上这种夜行器后,司机通过光显示系统可像白天一样看清路况。当两车交会时,它可以大大降低前方汽车前灯强光对司机视觉的剌激,还可以提高司机在雾中行车的辨别能力。

3智能汽车的发展构思

随着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安全问题,开发智能系统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高效地开发利用智能系统,高效地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重中之重。

3.1明确分工,使车辆成为智能化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终端系统,而不是全部的智能化系统。而建设主端系统才是保障整体交通网络通畅运行,所有车辆安全通行的先决条件。

3.2终端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实时采集各种路况数据、车辆内部数据,并向主端系统及时传递。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实现车内系统物联网,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与舒适。做好数据的存储、分类工作。

3.3主端系统是智能化系统的大脑,主要用于分类整理所有采集数据,分析加工并提供最佳可行性方案,反馈给所有终端系统,并以人工智能的形式运转整个交通网络系统,也称为“智能化社会系统”。

尽管现在智能系统还存在技术方面等许多的难题,但我相信智能系统必然会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新.欧盟汽车技术研究开发的最新方向[J].科技管理出版社,2009(5).

[2]张勤.基于汽车的现代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2002(5).

[3]李胜春.国外汽车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2005(10).

[4]王刚.我国后轿车时代行业发展分析,2009.

[5]凌永成.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