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5:48

世界文化遗产篇1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军事遗址、古战场(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等。建筑物有宗教庙堂(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佛塔(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碑林(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历史建筑小品(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传统建筑(如匡庐诗社等)、桥梁(华封桥等十多处)、近现代建筑(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等。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如莲花洞等十多处)、泉(如墨仙泉等十多处)、水井(如金井、修井炼丹井)、岩石(如刘仙石等)、潭池(如出木池等十多处)等。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手工艺品(如星子金星砚)等。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庐山志》等)、宗教典籍(《华严经》等)、书画(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2.1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法律不健全。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2.1.2管理体制混乱。从古至今,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近代以来,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2.1.3人口压力问题。山上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2.1.4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2.1.5自然因素影响。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2.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2.2.1普查文化遗产。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统筹规划,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2.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针对庐山区,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2.2.3平衡各主体利益。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优化管理体制。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从大局出发,摒弃私念,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多方配合,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5研究保护技术。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3结论

世界文化遗产篇2

田螺坑土楼群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楼群,距南靖县城60公里,座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及椭圆形的文昌楼五座土楼组成。她始建于1662年,整个群体的形成历时304年。一方四圆的土楼在建造时参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进行建造,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田螺坑土楼群依山势错落起伏,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云雾缭绕时,土楼时隐时现,呼之欲出,充满着几分灵性,构成了“土楼王国”中组合绝景。站在高处观望,她就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又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站在山脚仰望,土楼群横空出世,巍峨耸立,犹如气势磅礴的五重交响曲奏响在青山秀水之间,成为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这里四周山峰毓秀,绿树环荫,翠竹摇曳,涓涓细流从楼群前面穿过;周围古木森森遮天蔽日,藤萝攀援榛莽丛生。楼前屋后绿草依依,花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走到这里,深山虫鸣,树顶鸟啼不绝于耳,仿佛身处世外桃源。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写下了律诗《田螺坑土楼赞》:“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见,环球建苑出奇葩。”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田螺坑村被列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田螺坑村被列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2008年7月田螺坑土楼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排布最密集的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曲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公里。以“法天象地”作为规划布局理念,方圆土楼一次规划分批建设,在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排布14座大型土楼,是福建土楼中最密集的土楼群落。从最早的朝水楼(1549―1553)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1972)的落成,建造时间足足跨越了423年,反映了不同年代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沿革。7座明清时期造的方形土楼和7座近代建造的圆形土楼构成两组地上“北斗七星”的星象奇观。2008年1月,河坑村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7月,河坑土楼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河坑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最高的方楼

和贵楼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距南靖县城53公里。建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为简氏十三世简次屏所建。为方形土楼,通廊式土木结构,座落于璞山村的中部,坐西朝东,背靠青山,面向笔架山,占地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每层28间,整座土楼建在方圆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楼内建有“三间一堂”式私塾学堂159.1平方米,楼外建有15间平房护厝,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奇妙景观。2001年5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最精美的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篇3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全球化

[作者简介]周育,上海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上海200444;沈旭,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组讲师,硕士,上海201318

[中图分类号]C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100-05

一、引言

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接受埃及政府和苏丹政府的申请,对因修建阿斯旺水坝而受洪水淹没威胁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remplesofRamsesii)和伊希斯女神圣殿(Sanctuaryofisis)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这开创了全球范围内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先例,直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以此为正式起点,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而这40年同时也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全球化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正一次次地突破和超越人类原本对世界的认识,全球化成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一个重要的修饰语和标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也需要我们采用一个全球化的视角,本文拟对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价值、保护管理机制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参与全球治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全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的“文化遗产”为: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全球目前共有759项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在《世界遗产公约》的160个缔约国。这些文化遗产蕴含了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千年来在历史、宗教、建筑、美学、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画卷。

全球化最初始于经济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全球流动,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处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的理念也必然经历全球化的升华。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衍生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使世界范围内或全球性的人类活动不断增加。人们开始进入一个时间和空间高度紧密的环境中。超越了空间、制度文化、民族国家的疆界等社会与政治障碍,强调从全人类和全球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充分尊重差异的同时,努力形成人类共同的认识、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实践。

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全球化时代的产物。《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产生正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对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认可和实践。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使得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共同的文化内容产生共识,而世界文化遗产所强调的核心理念正是这些遗产中包含的普世人类文化价值。《世界遗产公约执行操作准则》规定,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制订的6条标准通常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能否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判断准则:(1)人类创造性智慧的杰作;(2)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代表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3)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4)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范例;(5)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其面临不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土地利用的突出范例;(6)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相关。这6条标准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高度抽象的概括。而对标准的具体解读既是对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内涵的阐述,也是对其中普世人类文化价值的界定。第一条标准强调依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造出来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或者工程杰作,如奥地利的申布伦宫殿和花园(palaceandGardensofSchonbrunn)中一系列风格奇异的巴洛克式建筑以及各类艺术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人文价值。第二条标准指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在建筑规划等方面如何相互影响,如建于1147年的西多会(Cistercian)莫尔布龙修道院(maulbronnmonasteryComplex)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最完整和保存最好的中世纪修道院,对于研究哥特式建筑在北欧和中欧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第三条标准表现为在当年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特殊的人群所创建的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体现在建筑规划等方面,如中国北京的天坛反映出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的天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帝王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第四条标准指一种建筑物或城市规划可以作为一种典型的建筑代表,如瑞典德罗特宁霍尔摩皇宫(RoyalDomainofDrottningholm)位于斯德哥尔摩默拉尔湖的女王岛上,拥有城堡、剧场和中国式的庭院楼阁,是北欧18世纪皇宫的最佳典范。第五条标准常常用于村落、人文景观或建筑,代表着一种人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如加拿大的卢嫩堡旧城代表了以大西洋沿岸的渔业文明为特征的殖民地住区和文化,摹仿了英国本土的城市规划结构,保存了完好的原始布局和完整的外观。第六条标准是和特殊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如中国敦煌的莫高窟与佛教在亚洲大陆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而作为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莫高窟也是东西方文化知识的交汇处,承载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3.保护管理。一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一系列的保护管理工作也随之启动。《世界遗产公约》第29条规定,缔约国有义务把《世界遗产公约》的履行状况、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状态以及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通过定期报告的形式通报给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报告进行及时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来解决遗产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如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因为自然灾害、城市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受到威胁或破坏,这些遗产会被列入专门的濒危名单加以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从世界遗产基金拨出专门的资金、与遗产所在地的缔约国合作等诸多方式对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和保护,比较著名的例子有柬埔寨的吴哥窟、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意大利的威尼斯、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寺庙群。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召开的各种工作会议,组织专家学者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官员、来自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各个缔约国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和保护者,这些会议能运用全球的管理和学术资源提高人们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国家或城市也会在遗产保护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如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是各个文化遗产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借鉴各遗产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遗产城市的保护工作,截至2010年,已有228座城市加入了世界遗产城市联盟。

4.全球合作。世界文化遗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政治动荡等,同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各方的集体努力。2002年以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展开了遗产保护的合作项目,其目标就是通过与全球各个领域的机构建立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合作来筹集资金、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且展开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进而增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响力。目前。世界遗产中心与众多有志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公民团体和私人部门建立了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全球各界对世界文化遗产长期管理和保护的承诺。世界文化遗产的全球合作伙伴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等国设立的政府性信托基金。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非洲世界遗产基金会,联合国基金会,美国的史密森学会,谷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这些全球合作伙伴主要发挥的作用有:参与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通过大众媒体制作和发行世界文化遗产的出版物来推广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提高公众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世界遗产委员会分享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向世界遗产基金会捐款或给世界遗产中心提供资金援助等。

四、世界文化遗产:衍生治理全球化

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全球治理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团体一公共的或个人的一处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和。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各种相互冲突和不同的利益可望得到调和,并采取合作行动。这个过程包括授予公认的团体或权力机关强制执行的权力。以及达成得到人民或团体同意或者认为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协议”。从宏观来看。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导和组织的、由《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和各国的专家学者及其它有志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公民团体和私人部门积极参与的、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理应也是全球治理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全球治理其它领域资源的参与;另一方面。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当前,世界文化遗产治理的内涵与外延正通过不断地深化与拓展衍生出大量新项目:

1.世界文化遗产与全球气候。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29届年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世界文化遗产影响”的议题。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通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以及相关缔约国合作设立专家工作小组对“气候变化与世界文化遗产”展开评估。专家工作小组的具体职责是:评估气候变化对世界文化遗产产生风险的本质和规模;联合制定战略帮助缔约国开展合适的应对管理措施;提交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风险的预测和管控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06年7月的第30届年会上要求所有的缔约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不良影响的战略来保护文化遗产项目的杰出普世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

2.世界文化遗产与环境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ldlifeFund)合作参加了世界上一项最大和最著名的环境保护活动――“地球一小时”。2013年3月23日当地时间晚上8:30至9:30,共有包括德国亚琛大教堂、希腊雅典卫城、卢森堡要塞及老城区、西班牙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在内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关闭了照明灯光来响应节能环保的号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Bokova表示:世界文化遗产参与“地球一小时”充分体现了文化遗产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贡献。

3.世界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开发。一些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这些项目在科学开发和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可持续旅游开发项目旨在通过对话与合作构建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充分整合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将可持续性旅游原则纳入世界遗产公约的机制:强化通过制订实施政策、战略框架和工具来推动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性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在可持续性旅游业的规划、发展和管理领域推动文化遗产的管理者之间广泛地参与合作;推广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鼓励文化遗产的管理者有责任的行为,促进对世界文化遗产普世价值理念的理解②。

世界文化遗产篇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世界四个古老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访问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公开演讲。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文明富强“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

“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简称世遗博览会)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政府扶持、市场与社会协同参与,打造新常态下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是一届将传统文化对接国际平台,以弘扬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精神,将公益性论坛与文化产业展览展示相结合,将世界遗产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社会的文化盛会。世遗博览会由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巴黎)世界遗产文化中心支持,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杂志社、世界遗产杂志社战略支持,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组委会、鑫狮文化发展机构主办,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美国国际艺术联合会、福建省影视艺术人才协会、福建省正能量文化促进会、福建省东方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鑫狮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福建鑫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执行。世遗博览会原定于2017年6月7日11日举办,因2017年金砖国际“政党、智库、民间组织三合一”重要会议6月中旬在福州市召开,在时间上与金砖国际会议福州“三合一会议”重叠,为了支持保障“三合一会议”的顺利举行,根据福州市商务局“榕商务会展【2017】15号”文件通知,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延期至2017年8月11日15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首届中国世界遗产(福州)高峰论坛”(公益性论坛,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世界遗产高峰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简称世遗高峰论坛)等相关活动。2017年1月10日福州市人大一次会议上,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被福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支持特大型展会。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特别保护,世界遗产因其世界性、杰出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被世人公认的影响和贡献,因而越来越成为世界性保护运动和潮流,世界遗产也成为一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以“世界遗产・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主题,发挥文化服务社会,弘扬主旋律的杨心精神,全面宣传展示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世界遗产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努力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塑造中国形象,实现我国从遗产大国到遗产强国的飞跃。同期举办的世遗高峰论坛将放眼传承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邀请3000多位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协会、非遗企业、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在内的文化官员、商界领袖、传媒领袖、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大师、书画艺术家、等社会精英,围绕共同关注的世界遗产文化和世界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拓眼界、增进共识,在共享发展中实现文化交流共享,世界大同。

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创意策划于2010年,历经6年的成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采取公益论坛与文化产业展示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开创了文化展会的许多纪录:一、知识产权品牌保护,展会前组委会向国家知识版权局申请品牌、标识、名称著名权保护;二、首届世遗博览会开设面积创文化展会世界第一。同期举办的高峰论坛中心会议区域面积将达9000平方米,一带一路世界遗产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世界遗产文化论坛,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世界遗产・佛教文化论坛,中国世界遗产工艺美术“会狮奖”,中国世界遗产书画艺术“会狮奖”,“中国文化之光”民族文艺晚会等活动。世遗博览会展览总面积将达12万6千平方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6500多个,分设十大主题展馆及中华美食街:(1号馆)中国世界遗产高峰论坛文化艺术馆、(2号馆)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馆、(3号馆)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文化艺术馆、(4号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馆、(5号馆)世界遗产・佛教文化论坛艺术馆、(6号馆)世界遗产・佛教文化艺术馆、(7号馆)中国海峡两岸世界遗产文化艺术馆、(8号馆)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艺术馆、(9号馆)中国茶文化艺术馆、(10号馆)中国古典工艺家具文化艺术馆,首届世遗博览会将刷新国内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展览的历史记录,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届时,将汇聚国内外逾千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品牌企业,顶级工艺美术作品,艺术大师集中宣传展示,预计将吸引海内外参观观众超过20万人次。

福州峰会:让“中国文化声音”炫起来

在文化时代,文化已成为国际新的角力场,中国要想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并成为真正负责任的全球事务参与者,就不能忽视文化的主导权和全球话语权。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联合国《保护世界X4t和自然遗产公约》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5公约正式生效后,在全球范围内,迄今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目前,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052处,其中包括814处文化遗产,203处自然遗产7235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国1985年12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6年随着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中国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已经拥有第50处世界遗产,成为全球第二大世界遗产大国。2017年,“福建鼓浪屿”和“青海可可西里”正式申遗,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世界遗产大国。世界遗产催生的“文化遗产热”燃遍神州大地,世界遗产不再是远离民众,没有生命的化石,它所具有的广泛社会意义得到全新审视。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它还有现代的、未来的意义。人们不但有了“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清晰认知,而且把文化z产看做历史的见证,更把它当做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在这一进程中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取得辉煌成就,我国也成为推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从一个专业的话题变成了公共话题。作为全球世界遗产大国的中国,需要一个展示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平台,在当前国家实力从政治、经济扩展到“文化领域”的背景下,中国世界遗产高峰论坛,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必将见证中国文化成为全球文化重要大国的历史进程。世遗高峰论坛拟旨在传承与保护世界遗产文化为主题的《福州宣言》。当然,作为中国目前举办规模最大的世界遗产文化大会,福州论坛以“世界遗产・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主题构建文化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必然能够加强全球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遗产文化的健康发展。

世遗博览会:传递海峡两岸和谐的“文化乐章”

台湾,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域,从2002年开始,台湾文化部门陆续评选出具备登录世界遗产条件的世界遗产潜力点,它们分布在台湾本岛,金门,马祖与澎湖之间。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中国东南经济版图中新兴的经济区全球瞩目。福建是文化大省,世界遗产大省,生态建设成就全国第一:拥有武夷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永定土楼文化遗产,泰宁丹霞自然遗产,宁德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福州茉莉花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一大批优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是福建的省会中心城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福州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也是重要文化中心,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福州是国务院1984年5月首批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祖国大陆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对台文化、经济、民间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枢纽城市,海峡两岸交流地缘优势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尤其是在福州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海上福州”、“滨海新城”的前后,福州市相继迎来了部级福州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叠加,也是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选择在福州召开的重要原因。加强海峡两岸世界遗产文化和传统文化民间交流合作是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执委会主席、组委会秘书长曾海洪说:“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复兴是两岸共同愿景。”

世界文化遗产篇5

关键词:中东铁路;申遗;文化线路;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

1.1对于中东铁路申遗的重新认识

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国申报的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下来文物或者蕴含了传统文化的风景名胜,它们成为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遗产的价值取向逐步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作为响应新的遗产价值观的遗产形式应运而生。

1.2世界遗产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动

受到世界一体化危机的影响、受到多重世界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世界遗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着,要想申遗成功首先就要在思想上与国际接轨。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们大部分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大都是基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物或者风景名胜,(陈述性的)总是用这些的做为衡量文化遗产的标准。然而当今世界对于世界遗产价值的定义,已经着重于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这里“突出的普遍价值”是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全人类都认可的价值。当今国际的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所以遗产的价值取向会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

上世纪90年代庐山的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在申遗过程中,过于偏重对于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的叙述,而忽视了山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18个国家建造的保留下来的尽千栋建筑。(见图1)世界遗产委员会却认为这些别墅是反映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唯一例而格外重视。中东铁路要想申请成为“文化线路”这种格外重视地域交流、文化

图1庐山上的近代外国别墅群图片来源:总统家和/

交流、物质交流的遗产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中东铁路申遗的过程中来发掘民族遗产的世界普遍价值,而不局限于其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景观价值。认识到中东铁路不仅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壮举,沙俄与中国间的运输通道,更是中国与世界的连接线,是文明与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途径,具有与全人类共享的价值。(加入原来遗产公约局限性和扩展的必要性是怎么认识的现在的变化)

2中东铁路申遗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历史地位

我们都知道要想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要经历9个步骤:1、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低缔约国。2、把本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到国家的预备名单当中。3、从本国的预备名单中筛选出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保护单位。4将确定的提名表格递交给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查提名是否正确,并送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6、专家组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对申请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评估。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8.世界遗产委员会的7名主席团成员对提名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后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9、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而在整个过程启动之前,需要对申遗目标有深入的了解

2.1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可行性

中东铁路作为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见证了中、俄、日城市和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沿线附属地城市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城市规划格局,附属地建筑也成为东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构成了中东铁路遗产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同时,也组成了其作为文化线路所需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在从19世纪末至今只的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铁路所有权在变,铁轨的宽度在变,附属地的居住者在变,运行的火车在变,讲述中东铁路故事的人在变,管理机构在变,社会体制在变,但从未间断过使用,产生了无数的物质文化交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体现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是近代铁路文明在中国的诠释。与其他的已经成为文化线路的“米迪”运河这样的文化线路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中东铁路这条铁路线路,依旧在履行着当初建造时作为沟通欧亚大陆桥梁的作用。(图2)物质与文化依旧在传播中,跨地区,跨大陆的交流从未中断。而有些文化线路如今以作为一个旅游观光线路,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在对于中东铁路(在此是对于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统称)的附属地的保护中,如果能做到利用原有火车站附近的城市规划布局,恢复当年的历史风貌(包括自然和人文),那么散落在中东铁路沿线上的一系列具有中国近代典型殖民建筑风格的历史遗存就会焕发新的生机,而不是作为孤立的死的个体放置不管。

2.2将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必要性、

中东铁路申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改善中东铁路沿线市、县的城市形象,督促城市环境的整治,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而从整体上打造“铁路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铁路城市景观线”,以线带面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而面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参差不齐的历史遗留状况,申遗的前提是系统的保护,只有保护了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才能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因为这个普遍价值是超越了国与国的界限,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突出的意义。但是目前中东铁路的保护状况让人担忧,虽然中东铁路的大部分铁路线路还在继续的使用,但无论是反映沙俄生建造的中东铁路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日本建造的南满铁路的生活方式的附属地格局,正在被不考虑文化传承的快速经济开发一点一点的蚕食和挤压掉。

要想将中东铁路申请成作为“文化线路”形式的世界遗产,就必须遵守“申遗”的三大原则,即“完整性、真实性、协调性”。在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申请世界遗产之后,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和世界保护联盟组织的评估专家是非常严格的,要将“中东铁路”作为整体进行申遗,就必须对沿线统筹保护,任何一处的差错会影响到成败。

参考文献

[1]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解读[J].城市规划.2009(4),86-92

[2]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05),4-12

[3]姚迪.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0(01),48-51

[4]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7(7),88-91

世界文化遗产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开放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heritage)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就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有:口头作品、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传统医术和药典、饮食文化及所有与物质文化(比如工具和聚居地)相关的特殊技艺。

1972年l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l7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公约把对人类有整体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在对文化遗产进行遴选的标准条款中,有几条完全能够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为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目前尚存活或业已消失的文明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或至少是非凡的证明”、“与事件或现有传统,与思想或信仰,或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等,但该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内容阐释显然却只针对有形文化遗产,并主要集中于建筑、古迹和遗址。同样,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后几十年间的活动范畴也都始终未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可见,虽然隐约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该公约的制定与执行却都严格限定在有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内。因此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便立即发出了制订关于民间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诸多方面国际标准文件的倡议。在此前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倡议和举措已在一些国家提出并开展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的评定中提出了两个概念范畴: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和文化表达形(formsofpopularandtraditionalexpression)。前者指大众和传统文化集中出现或在某段特定时期内频繁发生的的场所,后者则指音乐、舞蹈、仪式、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传统、大众文化的具体形态。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以下五个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及其工程流程作出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由此可以看出,在可操作性的层面上对定义进行了更为抽象的概括,同时在概念框架上作出了具体的逐项分解,其涵盖范畴通过“代表作”的具体案例则更易于把握。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89年l1月通过了“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保护的倡议”,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它针对范围有限,但却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第一份正式官方文件,其中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及其保护举措的诸种建议为日后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定下了主基调,并直接影响了我们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分类。在1989年这份倡议提出后,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正式以它为标准,分地区、分阶段地进行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最终于1999年将各地区的普查结果汇总,制成了全球范围的调查报告。基于同样思想,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l1月召开的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决议。与此相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于第154次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将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接着,执委会在155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评审规则。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6月正式设立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名录》项目,于2001年5月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

“中国之最”背后的坦荡申报路途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日前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端午节等22个项目,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现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阿根廷和乌拉圭联合申报的“探戈”、日本的阿伊努族舞蹈、韩国的“羌羌水月来舞”等也入选新一批世界非遗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据悉,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变“非遗”申报规则后的第一年。此前“申遗”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项。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中国为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最新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其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1项,根据各国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修改为多项申报。对于中国这样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申报工作的严谨和有序。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正式申报后未被通过,此后4年就不能申报,这就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评委。22个项目能够一举通过并非偶然,其背后凝聚了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各级保护工作者大量的心血。

这次评审报批工作除了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的,项目必须具有杰出性、代表性和有重大影响之外,还充分考虑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动员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大力配合;其次,对于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项目有所倾斜,妈祖信俗、广东粤剧等既出于此考虑;最后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与周边国家共同享有的项目予以重点考虑,例如中国书法、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秉着肃清“源”与“流”的关系,进行申报。

申报工作是枯燥的材料准备工作,既要求申报工作人员与“非遗”项目持有人进行沟通,充分尊重申报主体;又要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罗微博士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程序首先是“预审”,在这一过程之前,要先经过全国专家委员的4至5轮讨论决定,之后是资料准备和提交。材料必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准备,例如项目简介文字要严格控制在200字以内。“紧张的时候,常常是白天黑夜连着干。”“预审”之后,还会需要提交补充材料,这就要协调各地,及时提供资料,请各省区专家审议、撰写、翻译,“时间短,有时需要连看五六个片子,一连讨论五六场。”

此次入选的一些项目并非都是独立的申报保护主体。据湖北省“非遗”中心主任江清和介绍,这次申报的“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个社区构成保护主体,申报材料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指导湖北省完成了三省四地的联合“打包”工作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的努力和期待有了可喜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地方性法规的建设的同时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早日出台,并鼓励各省市出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专项保护法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世界文化遗产篇7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连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它们大都建在山岭。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宫・故宫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最吸引人的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代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为研究4~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名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形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01)。它是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15世纪宗喀巴在此创建了喇嘛教格鲁派,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2公里的拉萨河畔。“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它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中叶,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它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

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为我国最大的祭孔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

世界文化遗产――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

武当山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是一座文化宝库、工程浩大的道教宫观,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构筑。

山上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多为明代所建,计殿堂庙宇2万多间、400多处,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构成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规模之宏大、技艺之精湛、工程之艰巨,实为世所罕见。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中国名山开发史上可说是绝无仅有。整个建筑体系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政治意图,每一建筑单元都建在峰、峦、坡、崖、涧的合适位置上,借自然风景的雄伟高大或奇峭幽壑,构成仙山琼阁的意境。既体现了皇权的威武庄严,又体现了神权的玄妙神奇,创造了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融合的名山景观。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世界文化遗产――江西庐山

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坐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庐山地质构造复杂,是座地垒式断块山。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庐山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基地。这里有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创建于940年,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曾经在此潜心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庐山还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中心。公元391年,佛教名僧慧远在此创建东林寺,代表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了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一在山上开创了佛教临济宗,影响深远。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这里建堂传教,形成了五教聚集一山的独特现象。庐山还是一座政治名山,政府也曾经于此设立“夏都”;新中国成立后,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的党的会议,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极具历史价值。庐山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自鸦片战争以来,这里修建了具有英、法、美、德、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上千幢别墅,著名的有美庐别墅、歇尔曼别墅等,成为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鸟瞰平遥古城,形如龟状,城墙上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000个,传说它是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缤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世界文化遗产――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10余处,闻名遐迩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世界文化遗产篇8

列入“世遗”名录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

土楼建筑起源于先民抵御匪盗侵袭和野兽威胁

在福建西部和南部的崇山峻岭里,隐藏着各式各样的供人居住的土楼,据估计,永定县有2万多座,南靖、华安等县共有l.5万多座。土楼的出现,是因为千百年前的动乱年代,北方战乱频仍,天灾肆虐,福建先民历尽千辛万苦南迁,落脚在今福建省境内。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他们用当地的生土、沙石、竹木将房子夯筑成一个个浑然一体、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是他们生存居住的理想“乐园”,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和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备受世界瞩目。

永定土楼

据了解,“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土楼都在永定初溪土楼群里,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将近600岁“高龄”,而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刚到“而立之年”。以下是永定十座最具有代表性,最独特的土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王――承启楼;最大方楼――遗经楼;仙山楼阁――裕隆楼;布达拉宫式――奎聚楼;富丽堂皇――福裕楼;袖珍圆土楼――如升楼;古朴方楼――光裕楼;防震巨堡――环极楼;秀丽端庄――振福楼;书香门第――衍香楼。其中振成楼、承启楼、遗经楼是永定土楼的代表。

漳州土楼

漳州土楼是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广阔、类型众多、数量惊人、内涵丰富,在“福建土楼”中的价值地位已获得共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华安大地土楼群,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及怀远楼是漳州土楼的典型代表作。华安大地土楼群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其中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是福建土楼中综合价值最高的单体建筑,也是最早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如飞碟从天而降,是福建土楼中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土楼群;河坑土楼群的十五座三层以上的土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河道间,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绝景;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是建造地质最奇特的土楼,怀远楼则是最具备崇礼重教等文化内涵的土楼。

中国“福建土楼”申报“世遗”项目优势明显

对于中国此次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文此前表示了极大的信心。他认为:“‘福建土楼’在建筑上是属于特殊类型,既非汉族风格,也非当地风格,但又非常符合建筑美学上‘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原则,冬暖夏凉,而它的成因则与西晋时的战局有关,当时著名的历史事件是‘五胡乱华’,中国出现了大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士大夫纷纷南迁,集中至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地带,利用当地的地形建筑土楼,以后历朝历代遇动乱则南迁,都纷纷形成土楼群,同时也形成特殊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里面有一种民族交融,也有一种文化交融。‘福建土楼’申遗的优势还在于它地处山区,保留得相对完好一些,周围也没有什么高楼和新建筑。”

出席“世遗”大会的专家们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文化根植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是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阅读练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福建土楼”申报“世遗”获得通过的时间、地点等新闻核心事件,用语简洁,内容精练。

B.本文主体部分由四个小标题构成,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土楼的源起、土楼的组成和土楼申报“世遗”的优势所在。

C.新闻结尾一段提及福建土楼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可以理解为“福建土楼”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杰出价值值得在国内推广。

D.本文多次引用国内外专家对土楼的评价,目的是突出“福建土楼”的价值――当之无愧的建筑艺术瑰宝,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篇9

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规范完善制度建设,依法科学管园

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实行颐和园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缓冲区的三级区域保护管理。在内部管理上,颐和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永续利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工作方针,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城市规划、文物、环境保护及风景名胜区、旅游、城市绿化等法律法规,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持续补充完善《颐和园管理制度汇编》,近年来又新制定实施了《颐和园工作创新突破及节约筹集资金与超计划开支奖惩办法》,建立了科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务国务公开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公园各单位更是逐步细化二级管理制度,每年均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综合管理、规划建设、文化展示和接待服务等多方面工作,使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先进。同时,坚持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全方位的统筹管理,每年进行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复评,系统研究、综合分析全园管理工作,2012年更是开展了GB28001健康安全体系的创建工作,使综合管理、层次管理、职能管理、交叉管理、细节管理、精细管理系统结合,形成统筹兼顾、纵贯全园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使管理网络的运作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严格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游览、经营、饮食、宣传、礼仪、接待等方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优质服务。

前瞻性做好规划编制,促进景区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调研、论证、制定、实施战略性规划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建设工作进行有序规划,做到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完善中长期战略,分解、细化、落实短期计划,并在保护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保证了规划实践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为今后合理保护、协调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近三年中,颐和园先后完成《北京颐和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规划谋发展、以规划促建设,推动了园林的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

加快推进具有颐和园特色的遗产保护监测

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重点,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标准进行景区综合监控保护工作,每年规划制订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持续对古树名木、绿地植被、景观水体、文物古建加强管理保护,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管理考核之中,逐步建立具有颐和园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支撑体系。

今年4月12日,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全园遗产监测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完成方案编制及试点申报工作,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关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全面启动颐和园遗产监测工作,全面推动颐和园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历史名园的保护积累经验,探索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模式,为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世界文化遗产篇10

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的城市客厅

自2001年开始列2011年6月24日成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用10年的时间实施了西湖的综合保护与治理工程。“打开围墙,免费开放,还湖于民、共享成果”的做法,不仅增强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经济收益。在连续10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中,两湖周边拆除了违法及有碍观瞻的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2791户,景区人口减少7000余人,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新增景区公共绿地100多万平方米,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了全面改善,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得到保护,自然生态得到修复,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已经成为杭州的城市客厅和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样做,不仅使杭州市民、中外游客成为西湖保护的直接受益者,而且随之带来的综合经济效应也十分可观。从杭州市旅游总收入来看,2001年约249亿元,“免费西湖”后的第十年,2010年达到1025.7亿元。西湖这一公共资源真正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也是西湖在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间寻求到的平衡点。

由于受到风景资源和遗产保护的限制,西湖的“景中村”与城郊农村相比,土地不能开发、房子不能建高、工业不能发展,生产生活受到限制,为缓解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杭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鼓励措施。

西湖龙井茶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区范围内有8个茶村,居民约1.2万人。为保护茶村周围的风景资源,促进茶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景区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杭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整治,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鼓励村民出少量资金用于自己居住的房屋整修,优先整治的茶村村民可获得政府的奖励。这一举措立即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西湖风景区范围内涉及的几乎所有茶村村民均积极参与整治。茶村的环境风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同时,实行截污纳管,电力、电信等一律“上改下”,彻底改变“景中村”、“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使西湖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经过整治的“景中村”根据各自的地理和优势,逐步发展成以龙井茶为特色的农家茶楼、特色餐饮、自助旅社、文化创意等不同形式的旅游休闲产业区,既扩大了遗产区的游客容量,又使当地茶农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0年遗产区茶农的龙井茶销售和农家茶楼的经营收入达到1.75亿元,比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对于西湖“景中村”村民,政府还建立了一个村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以西湖遗产区范围内的茅家埠村为例,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茅乡水情、上香古道、醉白楼、都锦生故居等景点已成为湖西的游览胜地,“醉白楼餐饮”与“西湖百茶汇”的相继开业为茅家埠村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整治后的农居先后开出了农家茶楼,从而派生出了休闲经济和休闲文化。2011年全村集体收入达到1500多万元,除各项开销外,全部分红给420个股民。与此同时,每个村民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还可以从股份合作社领取生活费。据统计,茅家埠村每年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丽江古城 人居、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已有800多年历史。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为大研古城,其保护范围为5.39平方公里:遗产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4.29平方公里。至今,古城内依然居住着本地居民60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73.86%以上,清晰而又“活态”地展示着纳西族及周边其他民族和谐发展的多元文化景象。

十几年来,丽江政府和古城保护管理部门累计投入近17亿多元实施了涉及环卫、通讯、供电、供水、排污、消防、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街区道路改建、三线两管人地、景观用水治理、城郊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性修复项目。使丽江古城的人居、旅游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味。

民族文化,是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要素。丽江市通过实施便民措施和惠民政策,使古城原住居民自觉承担起保护、保留、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修复名人名居院落,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加强对民族传统节庆习俗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成立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和组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公司等,为遗产地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文化创造、传承与保护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源于民众、受益于民众的路子。

从2001年起,丽江古城对游客开征了古城维护费,到目前为止累计征收古城维护费13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古城的保护管理中。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立了政府强制性收费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资金支撑体系;通过对丽江古城直管公房进行公开竞租、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筹措保护管理资金,为实现古城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殷墟 集中安置遗址区居民

殷墟地处安阳市西北部边沿,遗址东部、南部和西部基本为城市建成区,并分布有安钢、豫北纱厂等大型工业企业,使得殷墟整体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在2009年启动的《殷墟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中,安阳市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坚持以地下遗址分布做为保护区划定的唯一准则,把原保护区向南扩展了一个街区,并将纱厂和安钢的部分区域纳入保护范围,总面积扩大了近9平方公里。市政府同时研究制定了中长期的人口、聚落和产业的搬迁疏散规划,并将新扩大的殷墟保护范围纳入城市总规。

目前殷墟遗址区共有农村聚落16个,人口27000人。安阳市将宫殿宗庙区所在地小屯村、司母戊鼎的发现地武官村以及大司空村改造成为历史文化民俗村,组织村民开展殷商文化及当地民俗的展示和旅游服务。同时将殷墟遗址耕地范围纳入安阳市农业科技引领区,扶持农民开展高效、高附加值农业生产,增加土地利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村庄规模扩大给遗址带来的压力,安阳市在殷墟保护区以北、邺城大道两侧规划了遗址区居民集中安置小区,需新建住房的村民今后向小区集中安置,其他居民也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迁入小区居住,并享受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由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过度。

对于占压重要遗址区的村庄,安阳市政府下决心进行整体搬迁。2009年,为改善殷墟核心区环境风貌,安阳市对殷墟宫殿宗庙区西侧的花园庄村实施了整体搬迁。共搬迁人口1400余人,拆迁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目前,原村庄已拆除完毕,村庄占压重要遗址的问题得到解决,原村庄用地变成了绿地,殷墟核心区的景观大为改善。

福建土楼 与原住民良性互动

“福建土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六群四楼共46座。

“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成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土楼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如永定县土楼遗产区村民从事导游、食宿、商贸活动等人数达1000人以上,并占土楼旅游公司员工人数的70%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比周边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3%。华安县坚持每月给楼民发放一定用电用气补贴,每年春节给70岁以上的楼民拜年,县政府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门票收入如何与楼民分成问题。同时,随着土楼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数量激增,给土楼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