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竞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8:48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1

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策略意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由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其目的是为了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激发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赛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由于是全国性的英语赛事,所以对于参赛选手的选拔和赛事的规格都要求比较高,高等学校也都在认真的准备积极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在竞赛选手的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都出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就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策略及意义进行论述。

一、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策略

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策略

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大学生英语竞赛,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主导作用,应该做到积极组织好校内选手的选拔工作。高等学校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公平、公正的考评体系。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由高等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进行将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任务分配到各个系部,鉴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参差不齐,鉴于公平起见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可以对报名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听力、翻译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在作好初选工作的基础上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排序,将那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的参赛选手挑选出来,在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上可以由各个系部进行确定。然后在经过培训之后在进行最后的人员选拔,尽可能做到将更加优秀的选手能够在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

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辅导策略

高等学校的各个系部在选拔好参赛选手的基础上就是进行参赛选手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如何制定合理、准确、切实可行的培训辅导方案,是争取夺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项的先提条件。在进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的辅导过程中应该对于大学生英语竞赛进行详细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把握其规律性、掌控好多样性的规律。

在进行辅导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内容,做到具有针对性,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核形式包括了两种考核的方式:一种是笔试另外一种是演讲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在指定辅导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内容,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应该选择不同的英语教师进行辅导,做到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版块内容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辅导教师有针对性,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也具有系统性,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不属于过关考试,而是属于水平能力的测试,主要测试的是参赛者对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具备考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听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辅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赛前辅导。

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意义

1.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对于参赛选手的意义

在竞赛前进行辅导有助于参赛选手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出题方向,让参赛选手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英语竞赛不同于其他的理工科的竞赛,存在智商性的考察和逻辑性的考察内容,英语竞赛的考察多数是知识性的积累过程。在赛前进行综合英语知识的辅导还有利于学生赛前心理准备,让参赛选手在较早的时间内适应整个赛事的准备。总之,通过赛前英语口语、听力、书面表达内容等的英语基础知识的辅导,对于参赛选手在大学英语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于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作用分析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有助于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形成课堂与课程外的有效教学的相互结合,由于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化,进行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还能够有助于以更好的方式来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使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沿着英语应用能力进行教学和学习。另外,在参赛选手的培训过程中也给其他周围的学生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整体氛围,可以使同学之间协作、交流和磋商,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让英语学习变成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项有乐趣的学习活动。通过对于参赛学生的辅导,能够培养周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这些参赛选手的效应,积极地影响周围的同学,让周围同学能够在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中提升英语的能力。

三、结束语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全国性的比赛,高等学校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应该不断的完善竞赛的辅导策略和辅导方案的,有利于参赛选手在比赛之前就能够了解比赛的整体情况,对于比赛的题型和实际的考察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就能够更加积极地促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另外,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选拔工作统领起来,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程序进行选拔,让优秀的大学生英语爱好者能够从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同时由于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察内容全面而又具有积累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辅导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性辅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培训。对于大学生进行选拔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参赛选手,不仅可以提升学校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大学校园弥漫着英语学习的气氛。

参考文献:

[1]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06).

[2]史扬.关于高职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1,(05).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2

【关键词】文华学院英语竞赛获奖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englishCompetitionforCollegeStudents,简称neCCS)是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的考查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竞赛活动。本竞赛旨在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精神,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选拔并奖励大学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此竞赛分a、B、C、D、e五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e类考试适用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其他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参加。文华学院每年举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一所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英语竞赛的获奖率能够体现学院学生具备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二、获奖情况分析

1.获奖整体情况介绍。从图1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最近四年,也就是从2012年到2015年,文华学院总共有743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竞赛三等奖及以上的奖项,期中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是436人,占获奖总人数的59%。有220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占获奖总人数的30%。获得一等奖的有84人,占11%。近四年总共有3名学生获得特等奖。

2.获奖与学生性别之间的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获奖人数与学生性别之间的关系,在743名获奖学生中,有580名为女生,占获奖总人数的78%,男生只占22%。在三等奖及以上的获奖中,女生的比例远高于男生。

从图3可以看出,在获得一等奖的84名学生中,有73名为女生,占获得一等奖总人数的87%。

图4是获得特等奖的男女比例情况,三名特等奖全部为女生。

(1)原因分析。从以上四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获奖等级越高,男女比例相差越大。男性和女性在英语学习方面一直存在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在生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女生擅长形象记忆且机械记忆优于男生,如在回忆英语单词、词组、复述故事等方面,女孩占有明显的优势。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往往比较擅长数学、物理等学科。女性的形象记忆使得她们想象富有形象性、带有色彩,一般比较喜欢英语、文学等学科。而这种优势是他们取得优异的语言学习成绩的有利条件。心理学家的测验结果也表明,男女智力在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男女在智力的各方面表现了不同的优势,例如在感知方面,跟男生相比,女生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声音辨析能力和定位能力。在注意力方面,女生听课时,能主动与老师配合,但是男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上课容易分心,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在言语方面,女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清晰性都优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将直接受益于其智力发展中表现出的某些优势。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女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浓与男生,这也成为他们成绩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意志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具有自觉性、自制性。在学习上,女生比男生更擅长做计划,并且能很好调节和管理他们的学习行为。在性格方面,女生踏实好学,认真勤奋,而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学习者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英语学习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需要较多的机械记忆,如,词汇,语法的学习。同时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兴趣、并且能够保持下去,因此在竞赛中,有更多的女生获奖。

(2)建议与对策。我们如何在英语竞赛中增加男生的获奖比率,让男生在竞赛中出类拔萃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不应该持有女生英语比男生好的观念,正确对待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差异,不断鼓励男生,可以让班级中英语学习优秀的男生作为男生英语学习的榜样。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男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多关注男生的表现,给予男生平等的表现机会,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男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随时掌握其学习情况。教师针对男女学生应该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各自的优势得到发展。

3.获奖与学生年级之间的关系。图5反应了获奖学生与年级之间的关系,从图5可以看出,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获得者主要是第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其中大二占的比例最高,占获奖总人数的37.3%,其次依次为大一,占总数的34.1%,大三占总人数的27.9%。大四的获奖学生最少,总共只有6个同学获奖,仅占总人数的0.8%。

图6反应的是一等奖获得者与年级之间的关系和图5反应相同的方面是获奖学生都集中在第一,大二,大三,而大四的人数都是最少的。不同的方面表现在大三的学生获得一等奖最多,共有38名学生,占总数的45.2%。而文华学院近四年一等奖获得的总人数为84人。图5中反应出大二的学生获得最多的三等奖及以上的奖项,在图6中,有31名大二学生得一等奖,占总人数的36.9%,居第二位,依次为大一和大四的学生。

(1)原因分析。获奖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年级的学生,而大四的学生最少,主要原因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一项竞赛性活动,而不是考试或者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大四的学生忙于考研或者找工作,对于学科竞赛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觉得他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最紧迫的任务上,也就是考研或者找工作,而只有极个别对英语非常热爱或者想在大学的最后阶段获得更多奖项的同学来参加这一竞赛。有较多的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项,原因还在于文华学院英语课程的设置,在文华学院大一和大二英语作为必修课,因此有老师的辅导,和英语学习的氛围,也就有更多的学生获得奖项。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最多的是大二的学生,而获得一等奖最多的是大三的学生,这个原因也不难看出,因为一等奖远远难于二等奖和三等奖。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多一年的学习,具有更扎实的英语基础,也具有更多的参赛经验,因此能获得更多的一等奖。

(2)建议与对策。对于以上这一现象,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在竞赛中脱引而出,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英语教师就可以向新生介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让学生有所了解,给他们留下积极的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讲授有关竞赛的题目,让学生提前熟悉这些题型。教师还可以提前对基础较强、对英语学习有主动性、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辅导,建立“种子选手库”,使其能尽早进入状态,做好竞赛的前期准备。

4.C类一等奖与学生专业之间的关系。图7为C类一等奖的情况,也就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的情况,因为B类是英语专业,D类为专科学生,而且涉及到的专业较少,所以这里只统计了C类,即非英语专业本科的一等奖的获得情况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一等奖获得最多的专业为会计学,其次为国际贸易。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经济类的专业。经济类专业获奖学生多的原因在于学生意识到经济和英语之间的关系,英语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三、结语

通过对最近这几年的学生获奖情况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文华学院涌现了一大批的优秀学生,他们体现了文华学院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英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更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因性施教,针对不同程度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继续做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组织和辅导,争取更多的学生夺取更高更多的奖项。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3

关键词:知识竞赛;英语教学;竞赛法;重要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让思考、体验、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竞赛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英语,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竞赛法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竞赛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的特点

(一)知识性

与竞技不同的是,知识竞赛的作用是传播有用的知识,促进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知识性要求英语教师自身素质过硬,才能给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二)竞争性

有竞赛就有竞争,竞赛的内容越丰富,参赛的学生越多,竞争力也就越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的英语成绩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三)趣味性

良好的竞争本身就带有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学好英语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和谐的竞争环境也有助于初中英语的学习。

(四)时效性

很多知识竞赛都有时间限制,有的要持续几个月,有的短到几秒钟。在初中英语教学的竞赛中,学生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完成竞赛任务。

(五)通用性

竞赛法可以在各学科中通用,只要组织的合理,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英语竞赛可以对语文学科,甚至是理科产生互动效果。

二、竞赛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条件

初中英语教师都知道竞赛法的魅力,但是如何将竞赛法应用到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去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师生良性互动

应从课上和课下两个角度考虑。课上英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师要保持微笑,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自信,同时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增强。课下英语教师要关心和照顾所有的学生,与学生们平等相处,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这样,师生之间就可以建立一个互动的平台,有助于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善用激励性语言

教师的鼓励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信;教师的表扬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激;教师的认可可以让学生学会自爱;教师的承认可以让学生学会要有目标。积极的评价可以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换彼此的意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喜欢学英语。

(三)关注后进生

后进生在英语竞赛中是弱势群体。如何把竞赛落实,让后进生也真正参与进来,关键在于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的说,英语教师应该耐心询问他们的想法,给予后进生适当的帮助。在竞赛中,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比如在有很多同学举手的情况下,先叫后进生回答问题。英语教师在组织竞赛的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参与进来。

三、竞赛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初中英语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书本知识与个人能力并重,而竞赛法在这一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的记忆如果有明确的目的,就可以大大提高兴奋度,使记忆加深,所以目标明确就可以保持持久准确的记忆。当然,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记忆有很大的联系,兴趣有助于加深记忆。竞赛法可以使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初中英语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开展各种各样的知识竞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比如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的单词竞赛活动,涉及国家名称方面的,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上网、翻阅词典等方式尽可能多的背诵世界主要国家的英语单词,达到自学的效果。

(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持久改进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最快的途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英语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需要敏捷的思维,而竞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竞赛法要求回答问题时简洁扼要,体现中心,尤其是英语辩论赛中,更需要过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好的竞赛远远比课堂上的演讲重要,它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在遇到大型考试时会紧张胆怯;有的学生起立发言时会心慌脸红;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胜负得失问题。通过竞赛可以锻炼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克服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竞赛本身是一种无形、潜在的教育方式,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对于初中生英语的学习意义重大。在竞赛中,学生不仅知道了竞赛法的意义、作用,还学会了在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本领。竞赛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也起到积极作用。

总结: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运用竞赛法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的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应当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样,初中英语教学才能健康发展。现在的社会处处都充满竞争,培养初中生的竞争意识,发挥竞赛法的作用,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竞赛法适应当今英语教学的需要,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晓娟.用“心”教学—教师积极心理暗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

[2]朱爱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实践性思考[J].快乐阅读,2011(10)

[3]杨阳李慧芳.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R].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05)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4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5)03-0093-04

作者简介:陈梅(1974-),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英美文学。

近些年,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进行了大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行业实行国家师标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八字方针,各省组织教师考试,通过考试者由各县市聘用,聘用者到各个学校任教。作为培养小学教师师资的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必须正确面对社会对人才的新标准和新要求,积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培养合格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院校应当开展职业技能竞赛[1]。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工学结合的主要阵地,已成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情况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成立于1978年,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办学经验丰富。毕业生主要在湖北省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为湖北省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开设了学前方向,为双语幼儿园培养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和外语系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进行人才培养。

英语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英语与教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即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教育专业知识。那么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赛事构建范围就非常广泛,应该包括语言技能类、教师教育技能类和就业技能类。结合实际,英语教育专业技能竞赛具体内容为:(1)语言技能竞赛类。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英语听力比赛、英语短剧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翻译比赛和普通话朗诵赛等。(2)教师技能竞赛类。包括三笔字比赛、英语辩论赛、课件制作比赛、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比赛和说课比赛等。(3)就业技能竞赛类。包括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招聘模拟比赛、主持人大赛等。

教师教育专业职业技能比赛已经从系、校级比赛上升到省级和部级层面。湖北省从2010开始每年12月开展“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该比赛由教育厅主办,各相关高校承办,分本科组和专科组,但凡有教育专业的高校纷纷参加,影响力很大。2014年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了第五届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从2013年起湖北省教师联盟举办“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联盟师范生技能竞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是专门针对高校本专科师范生举行的比赛。部级比赛有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举办的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这些竞赛都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

教育部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时,竞赛原则上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实现各级技能竞赛覆盖每一所职业学校、每一个专业、每一位专业教师、每一名学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全国全省有大赛”的局面。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了“班级―系级―校级―省级―部级”五级体系。在赛事组织时候,就遵循五级体系,环环相扣。成立由系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团体组成的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竞赛项目的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竞赛从大一贯穿到大三,第六学期教育实习期间除外。大一以基础语言技能类竞赛为主,大二和大三进行教师教育类和就业技能类竞赛。学生会、分团委和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具体承办不同赛事,指导教师参与赛事的实施。

以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为例来看竞赛的具体实施。首先大二下学期开展外语系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在每个班举行,人人参加,由班委会和担任教师职业技能课的教师共同实施。班级2-3名选手参加复赛,复赛胜出的前10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胜出的前2-3名选手参加10月份的学校比赛。暑假期间和9月份指导教师对选手进行即兴演讲和授课环节针对性辅导,选手水平会有质的提高。选手参加学校比赛角逐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的名额,最终和兄弟院校优秀选手对决。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对选手实施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心理辅导等的周密培训计划,充分挖掘出选手潜能,以最佳状态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对赛事进行总结,反思比赛和培训过程。如果取得好成绩,总结培训和选手的出色表现,积累经验,戒骄戒躁,增强自信,继续努力。如果成绩不理想,找出失误的地方和影响因素,总结失败原因,正确对待,汲取教训,积极进取。重要的是对日常教学的思考。竞赛成绩看似是集中培训的结果,实则功在平时。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选手的优秀语音面貌、出色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比赛经验都是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反映出英语教育专业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比赛结果有助于专业建设,促进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序化和整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完善。开展获奖选手经验汇报会,上竞赛示范课和作报告,与大一大二学生和老师们分享竞赛过程,可以激发他们的参赛愿望。各级各类比赛的重点在于竞赛过程,一方面学生提高了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组织者锻炼了组织和交流能力。

三、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英语教育专业建设

各级职业技能竞赛经过几年的积淀,最终会固定形成一个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对赛事客观科学的总结有利于取得好成绩,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比赛项目和内容来自教学内容,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考核。例如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包括陈述环节、描述环节和情景交流三部分,涉及听、说、读语言技能训练相关课程内容,综合考察选手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内容包括教案撰写、即兴演讲和模拟授课三部分,考查内容是几门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展示。学生必须将相关课程知识掌握牢,技能训练熟,才有可能获得佳绩。以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为中心构建课程群,有效处理好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循序渐进,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将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实践检验什么是合适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竞赛实践进行总结,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结合实际来思考哪些课程是必需的?哪些课程是不需要的?哪些课程应该在哪些时候开合适?开多少课时,讲授和实训的比例是多少为宜?在对历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中,课程体系得以优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技能竞赛突出考核学生的技能,强调职业性。竞赛项目内容是对职业工作岗位核心能力的提炼,竞赛过程是实际工作过程的缩影,竞赛标准是职业资格标准。这些源于真实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靠传统意义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是根本不行的。教师必须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大力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推进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为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为了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任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提出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教学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实践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操作教学法等。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进而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增强师资队伍

外语系要求所有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中来,进行竞赛设计、竞赛组织、竞赛指导和竞赛研究等,尤其是担任竞赛评委和指导教师。在竞赛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情况,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出课程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技能。竞赛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在参与竞赛工作时自然要紧跟最新资讯,更新理念。对于校级以上的职业技能比赛,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对选手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上都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争取比赛顺利表现获得最佳成绩。教师们制定竞赛计划,克难攻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快将自己铸造为该方面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种子选手。一般通过三届比赛的历练,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就能够诞生。不同的职业技能竞赛打造了不同的教学团队,定期调整人员结构,注重青年教师的吸纳,通过传帮带进行培养。如此,英语教育专业师资水平整体得以提高。

(四)完善实训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英语教育专业完善实训体系。通过多年的职业技能比赛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为竞赛而竞赛”临时培养选手的做法非常冒险,如果有幸遇到有实力强的选手进行短期辅导能够出成绩,如果能力一般,短期内再怎么努力培训结果也有限。所以必须从长计议,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是稳扎稳打,这就要求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英语教育专业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实训力度,例如,在课堂内通过课堂讨论、课内练习、情景模拟和课件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内实践;开展“日周月年”工程(要求学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完成一定的英语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目标)丰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获得普通话、英语口语和翻译等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等。实行实训开展三学年不间断,第一学期进行专业认知,第二至五学期每学期到小学进行专业见习,第六学期教育实习。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能够站在领奖台上。

另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校校合作。为了准备赛事,邀请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来学校开展讲座、讲示范课,指导和培训学生。邀请小学英语教师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和学生到英语课堂上听课,了解实际小学英语教学。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合作开展小学英语教研项目,共同提高教科研水平。

(五)提高培养质量

“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是职业技能竞赛的原则,旨在鼓励所有学生参与。

在英语教育专业构建的“班级―系级―校级―省级―部级”五级竞赛体系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竞赛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竞赛过程对学生的洗礼。有的人刚开始参加比赛举步维艰,但经过一次次锻炼最终“凤凰涅磐”。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只要在他们自己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好。实践证明,学生一学期一个变化,从最初的胆怯和青涩逐渐成长为自信和稳重。尤其是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或小学人民教师,他们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的“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基本理念,掌握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内容。职业技能竞赛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得以提高。大三上学期十一月份,学生要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学期末也就是来年的一月份参加面试,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能有效帮助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在竞赛尤其是省级竞赛中获奖的选手,完全能够胜任幼儿园或者小学英语教学,毕业时被多所学校青睐。

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锻炼了组织能力。系级竞赛一般由学生组织承办,历经初赛、复赛和决赛,几乎所有的班级和系级学生干部都会参与组织工作,对每次比赛的细节进行周密安排,从而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既要赛出选手水平又要赛出精彩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交流和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在毕业求职中,学生干部会更加受到青睐。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担任过学生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学生能更快适应工作,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四、结语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2014年庆祝教师节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广大人民教师应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必须紧跟社会需求,为幼儿园和小学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促进了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师资队伍、完善实训体系和提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技能竞赛;教学质量

一、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职业技能的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高职教育检验尺的职业技能竞赛,则是考察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对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职业技能竞赛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实践技能教育的试金石,技能大赛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真正实现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口号。本文旨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通过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声誉,获得企业和学生的认可,进一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及作用

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一般分为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竞赛和商务操作竞赛。其中,商务操作竞赛一般又分为商务函电竞赛和商务单证、商务报关操作竞赛。职业技能竞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避免强调片面的技能训练,而放松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在商务英语职业竞赛中,不论是高级组还是中级组,参加竞赛的选手都是在校学生,但技能竞赛的评委除了部分是来自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以外,很多评委都是来自行业专家或企业一线能手,他们更加看重参赛选手的创新思维、商务英语职业操作技能以及选手的职业素质与涵养,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他们更关心选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处理解决外贸流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会说几句aBC;他们更重视学生在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职业素质,即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水平,商务英语外贸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专业职业素质,而不仅仅是填几张外贸单据。因此,我们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应更突出专业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外贸流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要通过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即外贸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创新能力等非技术职业素质。这些不仅体现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符合当前社会的人才标准。

商务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外贸人才的航标。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引导,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和切入点,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实际外贸工作流程的融合;不仅要积极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竞赛,更要鼓励教师透过职业技能竞赛,掌握当地地方市场人才需求信息;教学团队应当结合地方特色,调整当地外贸人才的培养方向,创新培养模式,将外贸岗位技能和外贸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以取代原有的大量理论课程;实训项目的选择应当以外贸工作岗位职责为依据,其操作内容是相应的外贸职业资格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从外贸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出发,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外贸业务岗位技能、外贸职业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借助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

借助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唤醒教师的时代危机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认真准备各级各类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外贸流程实践锻炼的机会,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对后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辅助作用。同时,学生借助职业技能竞赛,制定竞赛方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投入一定的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务英语职业技能,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的外贸操作技能水平、商务专业英语水平、实际工作经历和指导方法等等都能影响学生在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让教师了解最先进的工作流程,强化自身对新技能的培训,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课教师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每年都应当抽一定时间让教师在企业实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商务英语职业技能水平、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3、促进校企业进一步合作

通过参与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校外实训兼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外企业真实的外贸工作流程环境中进行商务职业技能训练,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职业技能。

四、总结

商务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选拔商务英语复合型技能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是证明一个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教学水平最好的办法。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的好坏,能否经得起检验,通过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就可以作一个横向的比较,而这些也是专业整体实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徐彦.开展技能竞赛引发的若干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

[3]王立波,林琳.试论以技能竞赛推动教学质量,创造高职品牌[J].中国校外教育.2011.Z1

[4]郭靖,关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技能教学质量关系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5]何宽光,柴如仁,搞技能竞赛切防走进误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6]彭展声,戴红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2

[7]郝德勇,职业技能竞赛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8]刘克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30

[9]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4

[10]邓立群,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

[11]马祯,浅谈高素质外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全国外贸技能竞赛为视角[J].时代经贸2010,23

[12]杭云平,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教学质量提高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13]侯小毛,马凌,从技能竞赛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30

[14]张士刚,以赛促学提高高职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

[15]张建国,开展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6

教育部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时,竞赛原则上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实现各级技能竞赛覆盖每一所职业学校、每一个专业、每一位专业教师、每一名学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全国全省有大赛”的局面。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了“班级—系级—校级—省级—部级”五级体系。在赛事组织时候,就遵循五级体系,环环相扣。成立由系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团体组成的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竞赛项目的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竞赛从大一贯穿到大三,第六学期教育实习期间除外。大一以基础语言技能类竞赛为主,大二和大三进行教师教育类和就业技能类竞赛。学生会、分团委和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具体承办不同赛事,指导教师参与赛事的实施。以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为例来看竞赛的具体实施。首先大二下学期开展外语系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在每个班举行,人人参加,由班委会和担任教师职业技能课的教师共同实施。班级2-3名选手参加复赛,复赛胜出的前10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胜出的前2-3名选手参加10月份的学校比赛。暑假期间和9月份指导教师对选手进行即兴演讲和授课环节针对性辅导,选手水平会有质的提高。选手参加学校比赛角逐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的名额,最终和兄弟院校优秀选手对决。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对选手实施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心理辅导等的周密培训计划,充分挖掘出选手潜能,以最佳状态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对赛事进行总结,反思比赛和培训过程。如果取得好成绩,总结培训和选手的出色表现,积累经验,戒骄戒躁,增强自信,继续努力。如果成绩不理想,找出失误的地方和影响因素,总结失败原因,正确对待,汲取教训,积极进取。重要的是对日常教学的思考。竞赛成绩看似是集中培训的结果,实则功在平时。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选手的优秀语音面貌、出色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比赛经验都是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反映出英语教育专业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比赛结果有助于专业建设,促进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序化和整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完善。开展获奖选手经验汇报会,上竞赛示范课和作报告,与大一大二学生和老师们分享竞赛过程,可以激发他们的参赛愿望。各级各类比赛的重点在于竞赛过程,一方面学生提高了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组织者锻炼了组织和交流能力。

二、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英语教育专业建设

各级职业技能竞赛经过几年的积淀,最终会固定形成一个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对赛事客观科学的总结有利于取得好成绩,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竞赛比赛项目和内容来自教学内容,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考核。例如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包括陈述环节、描述环节和情景交流三部分,涉及听、说、读语言技能训练相关课程内容,综合考察选手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内容包括教案撰写、即兴演讲和模拟授课三部分,考查内容是几门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展示。学生必须将相关课程知识掌握牢,技能训练熟,才有可能获得佳绩。以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师技能比赛为中心构建课程群,有效处理好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循序渐进,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将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实践检验什么是合适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竞赛实践进行总结,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结合实际来思考哪些课程是必需的?哪些课程是不需要的?哪些课程应该在哪些时候开合适?开多少课时,讲授和实训的比例是多少为宜?在对历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中,课程体系得以优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职业技能竞赛突出考核学生的技能,强调职业性。竞赛项目内容是对职业工作岗位核心能力的提炼,竞赛过程是实际工作过程的缩影,竞赛标准是职业资格标准。这些源于真实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靠传统意义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是根本不行的。教师必须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大力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推进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为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为了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任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提出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教学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实践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操作教学法等。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进而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增强师资队伍外语系要求所有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中来,进行竞赛设计、竞赛组织、竞赛指导和竞赛研究等,尤其是担任竞赛评委和指导教师。在竞赛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情况,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出课程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技能。竞赛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在参与竞赛工作时自然要紧跟最新资讯,更新理念。对于校级以上的职业技能比赛,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对选手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上都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争取比赛顺利表现获得最佳成绩。教师们制定竞赛计划,克难攻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快将自己铸造为该方面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种子选手。一般通过三届比赛的历练,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就能够诞生。不同的职业技能竞赛打造了不同的教学团队,定期调整人员结构,注重青年教师的吸纳,通过传帮带进行培养。如此,英语教育专业师资水平整体得以提高。

(四)完善实训体系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英语教育专业完善实训体系。通过多年的职业技能比赛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为竞赛而竞赛”临时培养选手的做法非常冒险,如果有幸遇到有实力强的选手进行短期辅导能够出成绩,如果能力一般,短期内再怎么努力培训结果也有限。所以必须从长计议,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是稳扎稳打,这就要求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英语教育专业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实训力度,例如,在课堂内通过课堂讨论、课内练习、情景模拟和课件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内实践;开展“日周月年”工程(要求学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完成一定的英语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目标)丰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获得普通话、英语口语和翻译等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等。实行实训开展三学年不间断,第一学期进行专业认知,第二至五学期每学期到小学进行专业见习,第六学期教育实习。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能够站在领奖台上。另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校校合作。为了准备赛事,邀请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来学校开展讲座、讲示范课,指导和培训学生。邀请小学英语教师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和学生到英语课堂上听课,了解实际小学英语教学。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合作开展小学英语教研项目,共同提高教科研水平。

(五)提高培养质量“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是职业技能竞赛的原则,旨在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在英语教育专业构建的“班级—系级—校级—省级—部级”五级竞赛体系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竞赛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竞赛过程对学生的洗礼。有的人刚开始参加比赛举步维艰,但经过一次次锻炼最终“凤凰涅磐”。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只要在他们自己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好。实践证明,学生一学期一个变化,从最初的胆怯和青涩逐渐成长为自信和稳重。尤其是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或小学人民教师,他们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的“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基本理念,掌握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内容。职业技能竞赛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得以提高。大三上学期十一月份,学生要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学期末也就是来年的一月份参加面试,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能有效帮助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在竞赛尤其是省级竞赛中获奖的选手,完全能够胜任幼儿园或者小学英语教学,毕业时被多所学校青睐。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锻炼了组织能力。系级竞赛一般由学生组织承办,历经初赛、复赛和决赛,几乎所有的班级和系级学生干部都会参与组织工作,对每次比赛的细节进行周密安排,从而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既要赛出选手水平又要赛出精彩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交流和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在毕业求职中,学生干部会更加受到青睐。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担任过学生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学生能更快适应工作,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三、结语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7

关键词:英语演讲大赛;选拔培养机制;合理有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19-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文化教育热情的不断提升,从英语口语竞赛,写作竞赛,到辩论赛等各类英语竞赛层出不穷,这些竞赛也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和积极响应。在辽宁,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英语赛事就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它是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之一,也是我省目前英语口语和演讲的最高水平赛事。大赛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其他单位协办,各省优胜者可继续参加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按照往年规定,相关院校可选拔1名英语专业选手参加专业组竞赛,并按照在校生总数万分之一的比例选拔推荐非英语专业选手参加非专业组竞赛。

由此可以看出,之所以说该赛事为我省目前英语口语和演讲的最高水平赛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省教育厅的参与确保了竞赛组织的正规性与获奖的权威性;二、一般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一共大概只能选派三名学生,全校范围内如此激烈的竞争基本可以保证选手能够代表各高校最高的英语水平。也正因如此,该赛事不仅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也成为各高校和教师之间的一种竞争,学校希望以此来证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力,扩大自身的名望;教师希望看到自己辛苦辅导的学生取得最好的结果,也借此促进与各高校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了确保选派的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代表本校英语的最佳水平,如何在全校几万人中选择、培养出合适的参赛者就成为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要研究的就是这样有效的校内选拔培养机制。

二、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阐述其选拔培养机制

在作者参与“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选拔与培训工作的4年时间里,我校曾采用过不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并逐年进行修正、完善。在近几年,我们逐渐在实践中找到了一种相比之下最为合理的方法,其流程可简单总结如下:初步筛选全校选拔课程培训(假期)二次选拔单独辅导。

(一)初步筛选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于每年9、10月份进行复赛,而初赛需要在此之前在各高校内部进行。也就是说,初赛是本校学生的内部选拔,而复赛才是各高校选手间的竞争。由于每学年的下学期在9月份后开学,时间较为紧迫,所以我校往往选择在每学年的上学期就开始进行校内初选,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准备及教师培训辅导。因为我校英语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在校内初选阶段基本可以按照自由报名的原则,但是非英语专业人数庞大,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自由报名的口语选拔。因此,非英语专业我们采用的是初步筛选,然后再进行全校归总选拔的模式。

初步筛选可谓整套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更是一切的基础。近几年,我校采用过的筛选机制主要有两种,现将其归纳如下:

1.教师推荐机制。即,让公共外语教学部门的老师在各自任课班级推荐出合适人选,然后再让这些学生参加全校选拔。按照比例,每班大概可选出2人。教师推荐机制是我校早期采用的选拔模式,其优点可被归纳为:选择较为精准、高效。因为最了解学生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莫过于各班的任课老师了。这样的筛选机制可以快速定位有资格参与选拔的群体。

但是,这样的选拔模式也有一些弊端:一、这种机制很难考虑到不同系别、不同班级的差异。比如,某些班,尤其是文科班,可能整体口语水平都较高,而有些班可能整体水平都较弱。虽然在我校教师推荐的人数也比较灵活,有时也会视个别班级情况多推荐1至2人,但是在推荐出来的人选中仍然会看到各班、各系水平的差异,因此这种机制不能保证推荐标准绝对的一致性。二、这种机制可能会造成任课教师与部分学生失和。一些班级参与口语选拔的热情高涨,不免会出现有学生想参加却没被任课教师选中的情况。虽然任课教师都有自己合理的筛选标准,但在一些学生看来,这就是不公正的体现。为了解决如上问题,我们在近期采取了下面一种筛选模式。

2.四、六级分数筛选机制。这种机制筛选的标准为:大学英语四级分数在550分以上以及/或大学英语六级分数在500分以上者可自由报名。良好的英语四、六级成绩是演讲比赛有所发挥的基础。当然,这种机制也不是那么死板,如果四、六级分数距标准要求稍差一点,但口语极佳,任课老师极力推荐,也可列入考虑范围。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一、它在最大限度上解决了教师推荐机制可能表现出的不公正性,使学生心服口服;二、这种机制也解决了不同系别和班级的差异性问题,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统一标准,这样就做到了整体英语水平高的班级参加全校选拔的人数也更多,而水平差的班级参加选拔的人数也少。同时,对于四、六级成绩不够,但口语水平高的选手采取教师推荐的特例模式,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优秀的选手不能参加选拔的可能性。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观察,整体来说,四、六级分数机制筛选的目标还是非常准确的。

(二)全校选拔与课程培训

在全校初步筛选名单整理完成后,便可安排时间和教室进行全校选拔了。选拔往往是两到三个即兴话题,每个话题没有时间限制,每人约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即兴话题可以突出学生最真实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因此也提高了选拔的效率。每个选拔组分配两到三名评委,实行评委打分制,最后按照比例选出需要的人数进入下一环节――课程培训。每年选拔出的人数会稍有不同,但一般是一个自然班的标准,约30人左右。这样的小型班级最适合口语教学。

课程培训由几位老师组成的团队负责,开设的课程包括演讲基础、演讲写作、演讲实练,等等,每周轮流授课。这些课程为学生介绍了参加演讲比赛所必须的素质、实际的技巧、以及比赛的模式,使学生对演讲比赛的了解更为充分,也更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本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并给以学分,这样的管理机制使该课程更加正规化、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动力。

上学期课程培训结束后便是假期,学生可以利用这段充裕的时间进行知识沉淀,同时,教师也将公布竞赛官网所提供的复赛定题演讲题目,作为学生假期的作业,开学后,学校将会用此题目对这些学生进行二次选拔。

(三)二次选拔与单独辅导

9月份开学后,负责竞赛的教师团队就开始安排二次选拔,选拔的对象为上学期挑选出来的30个人。由于选拔对象已经缩小,此次选拔的时间更为充裕,选拔模式也可更为复杂,加入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等环节,对参赛者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在此次选拔中,确定最终人选,其中英语专业一人,非英语专业两人。

在二次选拔结束后,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教师辅导。在这一阶段,每个参赛学生会被分配一名辅导老师进行每周2次的单独培训,在写作、语音、实际演练等方面给与全面、细致的帮助。

三、我校选拔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我校这套针对大学生演讲竞赛的选拔培养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优势阐述如下:

(一)选拔时间充裕,过程合理、精细

首先,整个选拔培养的流程横跨两个学期,避免了很多高校“游击队式”选拔培训所出现的时间仓促的问题,留出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策划安排、选拔辅导,以及其他事务,同时又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正常的教学任务。其次,这样一套从筛选、课程培训、二次选拔,到确定人选单独辅导的程序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去学习了解该竞赛,使真正基础良好、努力上心的学生崭露头角,所以说更为合理精细。

(二)宣传力度到位、参与范围较广

本校的选拔主要由外语系竞赛辅导团队负责,并得到了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筛选统计阶段由各班英语教师负责监管到位,名单统计到系里之后,全校选拔的时间地点均在学校的校园网上通知。每年的获奖情况也会放在校园新闻上,非常醒目。所以,可以说我校在宣传上还是比较到位的,尤其是获奖的新闻会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使他们认识到该竞赛获奖的荣誉性。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还会有很多学生提前询问任课教师竞赛选拔方面的问题。

(三)建立长期有效的竞赛团队

从教师方面来说,参与竞赛辅导的团队人员相对固定,大多数人都具备几年的经验,在安排和辅导等方面可谓轻车熟路。从学生方面来说,教师会为每年初次筛选上来的几十人建立公共群账号,方便其学习交流,此外,由于他们是全校选的英语精英,如有其他英语竞赛,可随时从他们之中进行选拔。每年这个群体都积极代表我校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四、结语

几年来,本校参赛选手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的名次在逐年上升,在最近一次比赛中(2014年)取得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这和我们选拔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不无关系。虽然我校也存在像拔尖人才少、部分学生缺少热情等情况,但总体来说,这种机制已经是非常高效地完成了选拔培养工作。当然,我们的探索不会止步,我们会继续基于实践,针对英语竞赛,研究更为完善、合理、高效的选拔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思然.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现状与问题应对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8

关键词:口语技能大赛;竞赛模式;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相继开设了不同的口语课程,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从笔者参加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工作和教学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毕业时仍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高职学生对语法的运用和掌握欠缺,有些甚至连表达的正确性和连贯性都做不到。高职院校分配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课时,学生花费了时间学习,老师投入了精力教学,为什么还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借鉴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竞赛模式,探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1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涉及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运用、教学主体参与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口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下面从影响教学的这四个关键因素入手,分别探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口语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和系统性,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都会选择一套口语教材,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口语教学,但是在教材的选用和使用上往往存在教材能否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本教材的编写往往要历时一段时间,在编写时采纳吸收的新颖话题,使用的热门词汇,等到教材问世使用的时候或许已经过时,这样的教材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笔者所在的院校比较重视教材的更新,每隔三年左右就要进行教材更换论证研讨,但是选到一本合适的与时俱进的教材却很困难,目前使用的口语教材是2012年第一次出版,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现有些主题和语言已经落后于95后学生的生活环境。教材落后了,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内容必然落后于时代,如果老师不及时更新补充,必然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乏味、语言老化。

1.2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而通常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但是对如何提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没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的英语口语课程大纲中规定:口语课程的设计应以情景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不同工作和生活场景中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实践以给学生提供大量实际操练语言的机会为主。这样的教学大纲虽然明确了口语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在一定的场景中说英语,但是具体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任课老师根据自身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如果口语教学大纲中也能明确规定教师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教学手段来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

1.3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主体

如果把口语教学看成是一场演出,那么教材只是脚本,教师和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导演”要具有统筹“全剧”即整体教学活动的能力,而学生“演员”要具备参加全部教学场景“演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因学生的能力和英语水平有限,造成教学活动参与性较差,同时高职英语课程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只能有少数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或是“配角”,大多数学生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群众演员”、“观众”,还有极少数学生甚至是无视任何教学活动的“路人”,这些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得到切实提高。

1.4高职英语口语考核方式

口语课程的考核一直困扰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表现在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不同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小班教学,高职英语即便是口语课程也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人数较多,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口语考核费时费力,操作难度比较大。此外,高职院校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训投入上经费有限,多数高职院校很难做到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进行人机对话的考核。即便是有条件实行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口语考核,评价时老师的主观性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平时上课中给老师留下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师的评分。笔者所在院校也在尝试一对一的口语考试,通常一个40人的班级要花费6个课时才能基本完成考核任务,而且很多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也是以平时积累的印象为主进行打分。

2借鉴口语技能大赛模式,探寻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出路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举办是为了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检验改革成果,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技能大赛竞赛的内容、方式经过实践检验是切实可行的,竞赛的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特点,因此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可以借鉴口语技能大赛的竞赛模式,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借鉴口语技能大赛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口语技能大赛的内容包括一般日常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和涉外业务等等,既有日常交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包含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职场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内容都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会随着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及时补充和完善,这样的更新速度远远超出一本教材出版问世的速度。如果将这些新颖的语言和题材引入日常的口语教学中,解决高职英语口语教材陈旧的问题;同时,将有关行业的职场英语融入口语教学中,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学校所学能为将来就业所用。

2.2借鉴口语技能大赛形式,改革教学手段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比赛形式包括复述、陈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等环节,考查选手在不同场景中使用英语的不同能力,这和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口语技能大赛中复述—陈述—交流—辩论的竞赛环节,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对选手的口语能力要求逐层递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借鉴口语技能大赛形式,将口语教学分三步走来实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第一步,张口说英语。高职学生的口语教学一大难题在于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较差,不愿意张口说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设置难度较低的复述环节,甚至可以从背诵开始,让学生愿意说。第二步,陈述与交流。在复述和背诵训练之后,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或职场的情景,让学生能够陈述特定情景中的具体问题,并且与他人进行交流。第三步,即席辩论。经过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这一环节应有质的飞跃,要求学生在特定场景中,能用英语思维,并且做出快速反应,这一环节的教学更加贴近职场生活。将口语技能竞赛引入教学,改革教学手段,丰富口语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2.3口语技能大赛模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将口语技能大赛模式引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口语教学这场演出中,教师更应该担当起“导演”和“编剧”的角色,在课前设计出种类丰富、难度适中的竞赛。在课堂教学“演出”中,老师“导演”需要退到幕后,学生“演员”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复述、陈述、交流、辩论活动中,教师“导演”只要对“演员”演出的好坏及时予以纠正和指导。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口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还可以和教师共同商量剧本,为教师提供剧本改编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教学。

2.4借鉴口语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评分方式规定:复述环节从选手的发音、语调、语法标准和交流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分;陈述、交流、辩论环节从选手的语音语调、语法逻辑、信息覆盖和交流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这样的评分标准既有对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考核,如语音语调、语法标准的评分,又包含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如信息覆盖和交流效果的评分。因此,全面借鉴口语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口语教学评分时教师主观性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较全面考查一个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口语课程的考核应重在平时考核,将平时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纳入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辅以终结性考核,才能做到口语考核公正合理。

3结语

新颖实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配合默契的师生,再辅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口语技能大赛无论是从竞赛内容、竞赛形式、师生关系还是评分标准上都能给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参加口语技能大赛为契机,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转变师生关系,完善评价体系,推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突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晓芳等.口语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30.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许多国际性的企业、公司在我国得到持续发展,为高职高专学生涉外就业提供了愈来愈多的机会。这就对学生的口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一直是薄弱环节。许多学生虽然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英语应试能力,也积累了大量词汇,但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时常出现无法和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教育工作者发现“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既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模拟真实的生活工作环境,是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好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新的口语教学模式。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立足于以“教与学”的关系角度,运用英语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探讨如何培养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以赛促学,是指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项语言知识通过组织参加相应的竞赛开展具有针对性和逼真性的知识理论教学,设计语言与实际能力的锻炼,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与语言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与创新型人才,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目的。在以赛促学的环境中,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语言运用能力,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以赛促教,则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有效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与培养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是一种使师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

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方法,关键是教学实践案例的选取。案例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选取案例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保证案例的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把一个案例分解成一个个子案例,通过子案例来积累知识和实战经验,再通过竞赛大案例把各个子案例知识点串联起来,巩固内容的同时,融会贯通这些专业知识同时,竞赛也促进了老师专业技术与教学水平的增强。

具体来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高专学生生实践口语能力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这种培养模式以技能竞赛为载体,通过比赛的案例贯穿到英语口语课程学习中,并鼓励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去参加比赛。以竞赛的形式驱动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学习质量与教学水平。

三、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高职高专英语水平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开展和组织校内外语言技能比赛,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比赛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比赛凝炼专业文化。强化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有利于促进英语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积极吸引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同时让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信息,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在锻炼学生语言实际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校内实习资源利用率,深化校企合作。

(三)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建设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修改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构建了新型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按照实践环节的课程安排和过程性考核方式设置。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英语口语的实践,以达到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探讨赛促学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构建。这种模式的构建,不是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对立的,而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结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两者有机的相结合,把评价和激励体系纳人第一,二课堂,通过教学多样化,实习学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英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155-156.

[2]邵艾群.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82-83.

[3]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78-80.

大学生英语竞赛篇10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保持下去呢?

在一次市研讨会上,很荣幸聆听了青岛十四中的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发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能够达到如此效果,主要得益于这位教师采取了小组竞赛的方法。回来后,结合实际,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经过不断的尝试,充分调动各种手段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改进。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小组竞赛游戏在课堂中运用所取得的效果。我将班级按座位自然分为4组,创设各种问题,进行抢答,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效益也有了较大提高,而且,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强。

尝到了甜头,我便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气氛通常是在上课一部分环节、或一下课便结束了,如果能改进这一方法,将它延伸到整个课堂,甚至课外,形成一条龙的长期的评价手段,那不是更能发挥其神奇效用吗?有了这一想法,我开始构思“小组竞赛激励法”。

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竞赛激励法,更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有效分组是实施竞赛激励法的前提

分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比较好操作:a.小组竞争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选出学习小组长。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学期末评选最佳学习小组,给予奖励。学习小组之间的竞赛可用于课上,也可用于课后检查B.男女生竞争不考虑成绩差异,把全班同学大致分成男女两组,通过竞赛,激励参与。适用于课上。C.左右位次竞争不考虑成绩差异,按座位把学生分成a、B两组a、B、C、D四组竞争。适用于课上。D.个人竞争鼓励学生学生自主参与竞争,评选最佳参与者,给予奖励。可用于课上,也可用于课后检查。

(2)竞赛环节和竞赛内容的设置是实施“竞赛激励法”的关键

要想在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竞赛,激励学生参与。根据英语教学的需求和内容,把竞赛分为:一、课上竞赛a.单词、短语竞赛这部分主要通过Guessinggame和词汇接力赛完成,如果用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b.听力竞赛这部分根据听力要求,具体操作如:听单词竞赛、听句子竞赛等C.对话竞赛(pairwork、Groupwork部分)这部分竞赛是最好操作的,也是学生最愿参与的。在各自的小组中,学生可以两两结对,也可以三四人结对练习d.Reading竞赛这部分可以通过阅读竞赛或知识点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e.writing竞赛这部分较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可以通过书写规范性、有无语法错误和文章长短等参与竞赛,低年级的较容易操作,可以通过实现住备好的图画,进行描写比赛,如:myroom二、课下竞赛a.对基础知识的竞赛B.对完成作业量的竞赛c.对各次考试成绩的竞赛这几部分竞赛都可以由学习小组长根据各小组成员的检查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相应的打分,加入各成员成绩积分中。

(3)形成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是实施竞赛激励法的重要手段

(4)通过小组竞赛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5)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尝试,同时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时机不当、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等几方面,怎样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效保持下去呢?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选择适当的小组竞赛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条件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致有以下几个环节:(1)课上竞赛:单词、短语竞赛、听力竞赛、对话竞赛、Reading竞赛和writing竞赛(2)课下竞赛:对基础知识的竞赛、对完成作业量的竞赛和对各次考试成绩的竞赛等。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竞赛小组

在构建小组是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学生的能力层次要全面,即低、中、高都有,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男女生人数要搭配均衡。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小组竞赛常规

四、营造宽松的小组竞赛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的参与到交流中去,并对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