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9:59

生物化学实验篇1

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主要还是“填鸭式”模式,即先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的实验过程.结果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验操作、重视撰写实验报告忽视实验过程、重视理解实验原理忽视实验步骤的思想.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实验老师完成,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同时所选的实验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学生已经知晓,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扩散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2蚌埠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实验项目只是简单验证了理论知识(.2)部分实验内容与其他实验课程重复,同时又不完整,与其他课程没有密切的联系(.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4)实验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没有赶上生物化学知识爆炸式增长的速度水平(.5)实验室、实验仪器没有充分整合,没有产生较高的利用效率(.6)专职实验老师缺口较大.

3我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举措

2014年11月23日至28日,教育部专家对蚌埠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我们以这次评估为切入口,改革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根据蚌埠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对以前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多方位改革.根据我系目前所开设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工学类本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在工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将这三个工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具体分为《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生物化学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基础实验》三个不同层次,重新修订完成2014版生物化学实验大纲,组建综合实验室.

3.1构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生物化学基础实验》的内容具体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主干课程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在第三学期进行,为专业实验打下坚实基础《.生物化学专业实验》的内容分三个工学专业进行选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化学无机和有机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食品化学及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无机和有机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理(毒理)实验等.该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的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科学思维和基本科研能力.该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

3.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程以实验为主,要求每个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上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楚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实验2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学生应按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每项实验结果须经教师检验,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按照自己的实验结果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其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论与讨论是每次报告的重点部分.

3.3完善实验考核手段加大对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本实验课程的考核标准明确,对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对在实验过程中肯于动脑、动手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采用平时考核(主要是操作技能),结合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分,综合评定期末成绩,期末不另设独立的实验考试.期末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占70%(出勤和实验操作各占50%),实验报告占30%.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3.4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由于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的要求对生物化学理论课时进行压缩,生物化学实验的课时也相应减少,由原来的32学时改为现在的24学时,所以我们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引入课堂,编写进生物化学实验大纲.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有限的学时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3.5应用ppt授课通过ppt授课,不仅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一些经典的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录像的观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养成良好的习惯.

3.6开放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在理论开课的学期向学生开放.实验老师根据实验大纲选定的实验项目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学生提前一周向授课老师提出申请,经系实验室主任批准即可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自主实验.

3.7企业参与实验教学由于我系生物工程等工学专业学科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淀下众多的合作伙伴,这些企业不仅与学校、与教师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也逐步树立起长远的眼光,重视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主动地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尤其是实验环节,并从多方面参与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

3.7.1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实验教学.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一批相关企业与学生见面,企业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后,学校会组织教师与企业的座谈,听取企业的反响,尤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的重要参考.每次到企业实习时,带队的指导教师都要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受聘的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意见、建议,并带回学校,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传达,从而用于指导本科实验教学.近几年来,我系根据企业的建议,优化调整了生物化学实验的部分实验内容.

3.7.2企业参与指导、考核和教材编写.生物工程等专业聘请的企业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不仅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8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和选用工作严格执行任课教师推荐教材版本、教研室集体讨论、分管教学主任审核的教材选用程序.要求优先选用省级以上获奖教材、新近出版的部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确保教材的质量.我们为本科生选用科学出版社2014年最新出版的由南京大学陈钧辉教授等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第五版)》教材.

4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篇2

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试验,开设具有设计性的综合性实验内容。在新设实验内容中应重点突出学生以下综合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自由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合理安排课时,充分突出课程的专业性,立足于培养当前社会形势下所需的创新性人才,又可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其实验综合能力以及深入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实验讲授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程式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的提出质疑,积极进行各种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4]。

(三)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设立综合性实验:通过优化整合将生物化学所包含的各类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全部贯穿在某个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例如,在进行“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和鉴定”实验时,融合了吸量管、移液器、振荡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离心机、摇床、超净工作台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同时综合了混匀溶液、配制培养基、无菌操作、破碎细胞,蛋白质与核酸的沉淀,离心技术,Dna的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实验技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一套应用于本校生物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Flash做为主创软件[5],融合其他电脑技术,将实验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动画形式进行演示和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保证实验安全有效的进行。

(四)优化考核制度

笔者采用的是综合评定的实验考核方法,将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60%和实验考核40%相结合。平时成绩评分标准包括:实验用品的准备、实验的操作过程、结论的得出和报告的完成。这样的实验考核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整个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五)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篇3

关键词:优化;生物;实验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是非常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无法完成,教师只能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还有些教师做实验时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进行死板的模仿操作。我觉得这样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它不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发展。在实验中教师应不拘泥课本,运用教学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实验的教育价值。

一、设计新颖富有情趣的实验活动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活动,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探究“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实验中,有些学生讨厌蚯蚓,或者对蚯蚓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意做实验。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给蚯蚓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同学们非常兴奋,他们四人一组,通过在校园里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讨论和设计“蚯蚓之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利用可乐瓶、食品瓶、花盆等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采集蚯蚓、土壤、树叶等,建造一个蚯蚓的“家”。为了保持土壤透水、透气,有的同学还在瓶子底部挖了一些小孔。有些同学对蚯蚓呵护备至,甚至把蚯蚓当作宠物来饲养了。两个星期后同学们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蚯蚓之家”。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适于蚯蚓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观察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主动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体现了关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巧设悬疑,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

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通过实验的程序和方法体现出来。一般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物实验都体现了这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深厚兴趣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为例,教师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地生活着;在黑暗的条件下,小白鼠很快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同学们根据以上的问题,作出如下假设: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才得以正常生活,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玻璃罩中缺少氧气,小白鼠很快窒息死亡。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材料,装置等,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大部分同学以金鱼藻为实验材料,用排水法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的气体,当快要熄灭的竹签遇到这种气体时,迅速地燃烧起来。同学们分析这种现象,因为氧气具有能使快要熄灭的物质迅速燃烧的特性,从而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氧气,验证了最初的假设。

三、就地取材,巧妙设计实验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受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完成。但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就地取材运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案,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例如,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时,很多学生不理解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原理。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而另一些物质则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课本上介绍的实验步骤较繁琐,学生不容易操作。鸡蛋的卵壳膜就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利用同学们司空见惯的蛋壳做半透膜实验,材料易得,感性直观,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材料的准备:取两个大小相近的鸡蛋,用剪刀剪去尖端的蛋壳,使之成为一个直径约为0.8cm边缘整齐的圆孔。摇动鸡蛋,将蛋黄、蛋清从小孔倒出,并用水把蛋壳冲干净。将钝端的蛋壳轻轻敲裂,再将钝端敲裂的蛋壳轻轻剥离(注意不能损坏卵膜),露出约1cm高完好的卵膜。

实验操作:将处理好的两个蛋壳分别放入两个装着等量清水的烧杯中,尖端圆孔向上。向其中一个蛋壳的圆孔内加入饱和蔗糖溶液,直到蛋壳大部分沉入水中,水面接近圆孔;向另一个蛋壳的圆孔内加入清水,也使其大部分沉入水中,水面接近圆孔。两个蛋壳都保持悬浮状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约30分钟左右就可以观察到:加入蔗糖溶液的蛋壳由于烧杯中水分的渗入而逐渐下沉,直至沉没于烧杯的清水中,而加入清水的蛋壳仍保持初始的位置。

渗透吸水原理实验装置示意图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有的同学还设计了其他方案。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深刻理解了半透膜的作用,而且观察了鸟卵(以鸡蛋代表鸟卵)的结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设探究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生物化学实验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R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84-02

theobservationandanalysisonbiochemistrylaboratorycourseforinternationalstudentsinmedicineuniversity

ZHanGwen-li,XUYue-fei,DonGXu,maYu-fang

(theBiochemistyandmolecularBiologyDepartmentof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44,China)

[abstract]Biochemistylaboratorycourseisoneoftheimportantsubjectsfortheundergraduateinmedicaluniversity,andithasthesameimportancefortheinternationalstudentsinChina.Duringteachinginternationalstudentsinbiochemistylaboratorycourse,followingswereobserved:①themostimportantisfreecommunicationbetweentheinternationalstudentsandthelabteacher.②mostofinternationalstudentsareactiveinthelabclass.③mostofinternationalstudentsdidthelabreportcarefullyandscientifically,tosomeextent,evenbetterthannationalstudents.thereintheobservationforinternationalstudentsinbiochemistrylabcoursewasgatheredtodiscusswiththefellowmemberofaprofession,sothatafurtherimprovementinbiochemistylabcourseforinternationalstudentswouldbeachieved.

[Keywords]Biochemistry;Laboratorycourse;internationalstudents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一门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1,2]。

1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主要内容是三大技术(分光光度法、电泳法、色谱法)和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其应用。其中这三大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贯穿了本科实验课,充分展现了现代对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与前沿技术,是医学本科学生的重点实验内容。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理论课的内容有直观的认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常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所以实验课内容安排尽量和理论课内容同步进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验证,强化记忆和理解。我校重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力增加生物化学实验室设备与耗材的投入,为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创造实验操作的机会;更新旧的实验讲义,以便每一个学生所学到的是真正能用于实践的、并和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技术知识。总之,我校已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2留学生教育现状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来华学习医学的外国留学生日益增多,对这些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具有特殊性。作为学生,他们与在校的大学生一样,必须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遵守我国的有关法律及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教师。但是,留学生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均与我国不同,这使得其个体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不尽相同。他们跨国、跨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留学生教学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其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3,4]。

我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大部分来源于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还有小部分来自于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周边国家。绝大多数留学生汉语基础很差,尽管学院也为他们开设了汉语课,但其水平仅限于日常的对话和交流,很难满足对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我校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

3留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教育中的点滴

在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带教过程中,我们对发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以期与其他的参与此类课程的同行们进行探讨,从而提高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3.1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自参与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以来,笔者发现学生与老师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及相互之间的沟通,因此要求授课的老师要有一定的英文语言水平,包括熟练的英语听说能力、对各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等。而生物化学实验课又具有特殊性,它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因此留学生们和教师之间能够沟通显得更加重要。而留学生们也渴望能和教师之间能够自如地交流。如果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他们,并且辅之丰富的理论知识,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们也喜欢参加相应课程的学习。

在我校就读的留学生们,尽管他们的国家有的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以及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能讲非常出色的英语,例如在印度有些不发达的地区,一些教育程度低的人也听不懂英语。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来到我国留学的这些学生,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好的,但也存在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话,其他的同学会用他们当地的语言翻译出来,这样可能会更容易使他理解。此外,这些留学生在讲英语时有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要求授课的老师要能适应不同国家人讲英语时所带有的本国特色的口音。作为中国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而且汉语与英语语系相差太远,在用英语授课过程中,最大不足之处不在于单词量的不足,而在于语法、语调多数时候都是滥用的,这很容易使人产生迷惑。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阐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很自然用到的不是过去时态。因此,在全英文授课过程中,就对中国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适应留学生们的口音,能很好地理解他们;又要尽量克服自己语言上的不足,使自己的授课内容能被学生们听懂。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是能否上好生化实验课的基础,它也决定了课程中能否激起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使留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否顺利完成。

3.2实验操作过程的表现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学生开始操作之前,尽可能地解释清楚相关的原理以及操作的详细步骤。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要求每一位代课老师认真备课,并纠正自己可能的错误发音;如果每次在授课时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讲解整个实验内容,则会事半功倍。但无论通过何种手段,都要使学生们理解每一课的操作内容,使得整个实验流程在学生的头脑中比较清晰,操作时能做到有条不紊。在讲实验准备时要介绍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试剂;对于一些适合示教的内容,尽量给学生演示一下实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对于不适合演示的内容,要尽量详细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对于课堂上的表现,多数的留学生都能和国内的同学一样,积极踊跃地参与实验的操作,并试图多掌握些实验的技能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多数中也有个别,有些同学懒得动手,课堂上自己不动手,或者看别的同学操作,或者只自顾自地做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实际上这种情况也见于国内的学生,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求教师在代课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们,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实际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也是实验课的一个中心环节,而且我校的生物化学实验课也为每一个留学生都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3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课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可以使学生熟悉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学会应用有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这样在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动脑的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对实验报告批改的过程,也是清楚学生对该实验理解程度的过程。在实验报告的书写上,对于中外学生的要求是没有差别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实验报告,多数同学实验报告完成的非常漂亮,他们会用不同颜色对不同部分进行标注,重要部分一目了然,并且对结果的分析合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还是值得国内学生借鉴的。

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接收与培养外国留学生是维护和提升国家政治地位的一项外交策略,是拉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国内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教育国际化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3~4]。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在此对我校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和探讨,希望我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能与其他学科及同行进行交流,以共同提高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成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4),398-399.

[2]李有杰,孙允霄,王桂兰,等.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121-122.

[3]李华戎.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6,3:107-108.

生物化学实验篇5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不论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知识还是代谢相关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怎样体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命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在近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实验方法更新、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控制、实验外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一、依托现代化实验手段,更新实验方法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长期使用王秀奇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由于教材出版多年,实验虽然经典,但有些技术手段显然已经跟不上科技进步的脚步。例如在花椰菜核糖核酸提取鉴定、酵母核糖核酸提取实验中,反复使用到布氏漏斗分离沉淀,而我们根据实验条件,更新为离心机分离沉淀。在取用液体时,移液管的使用是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极少量的液体取量,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移液器。这些新仪器的使用,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将准备实验作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在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准备实验,讲授实验,然后学生操作、记录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按照既定程序完成实验任务,并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全过程。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走进实验教学的幕后,了解并协助甚至主动承担生物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作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实验准备中,学生独立预习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及相关试剂配制,获得更多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时间与机会,如玻璃仪器的清洗,不同试剂配制、移液管、移液器、烘箱、高压灭菌锅、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的使用。通过实验准备环节的训练,学生更加理解实验的完整性,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许多院校也逐渐将实验准备引入到教学中,并逐渐成为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

三、实验中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

生物化学实验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较高要求,尤其在取用液体,样品处理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实验失败。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参与实验准备;另外尽量发掘上课效率。例如,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充分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和学生探讨实验中可能的失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当场给出评语,方便学生总结。对学生失败的实验,一方面鼓励学生仔细回顾操作过程,分析失败根源;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机会重新实验。

四、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

生物化学实验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已成为医药院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宗旨,实验教学是医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日后的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是一些,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实验时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和指导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即可完成。这种验证式实验设置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此外,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大卫•奥门博士所指的能力即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是交际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很多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发现,做实验成功并不代表可以顺利答辩毕业,主要因为在文字、图表、幻灯片以及口头表述方面不够科学严谨,而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以改善。因此,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以及表达能力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1.合理地制定考核内容

考核是督促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在实验中有所成长的有效方法。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学课程应授予独立的学分,考核内容应涉及实验理论的应用与探讨、常规实验技能的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创新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科学严谨的表述四个方面,全面考核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度依赖分数奖惩,师生间的距离势必拉大。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结合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与学生的心态,不妨让每次试验最成功的一组,课后通过进一步资料查询与深入探讨,最后以实验成果汇报的形式在第二次课上呈献给全班,以此来激励其他组同学努力认真的做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数据、图表方面的处理能力以及学术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教师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双向交流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略,积极性必然不高,无法真正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理论与方法,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很浅显。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课堂知识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只是一部分,老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和获取所需的知识的方法与技巧会让学生受用终身的。从根本上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上,结合学时数并根据班型把学生分组后,每组负责准备一个实验,准备环节包括文献、书籍资料来源,资料方向,设置问题,汇报形式与要求等四个部分。实施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鼓励其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汇报结束后,留出讨论时间,营造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激发学习热情,然后教师给予点评,以考察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这个实验为例,首先点评学生关于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如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分类、如何判断各组酶促反应的快慢、碘化钾-碘溶液中的碘化钾起什么作用等)是否讲全,然后介绍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安全,对重要的实验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最后介绍临床上酶活性的常用检测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还提升了自学能力与文献、书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及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1]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加生物化学实验中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应用和延伸,接触先进仪器的同时,紧密联系当前学术热点,有助于科研素养的提高;学生亲身参与科研课题,不仅能迅速将理论与学术前沿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还能领悟很多科研思路,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有效途径,比如北京大学就是将实验教学直接延伸到科研学术[2]。现代教育迅猛发展,先进的科学理念与技术不断涌入,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如何让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由单向、被动接受转为双向交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每位生物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适合医、药类学生发展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从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是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牛国兴,高翔,徐华龙.大学化学,2012,27(4),27.

[2]吕占霞,贺维军,高珍,范星河.大学化学,2011,26(1),14.

生物化学实验篇7

论文摘要:在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学科发展、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3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难懂,抽象,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上实验课仅用黑板板书,操作也仅做一此简单的小范,生物化学挂图也很有限,这极大的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听不懂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对有此简单的仪器都不会正确使用与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更不能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视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比如在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实验中,需要反复进行离心和电泳,空闲等待时间很多。我们利用离心和电泳等待的时间放一此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光盘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学生正在做的实验的原理,他们正在做的步骤有什么作用,有哪此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会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使之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4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往实验课是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从生物化学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一门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但是考核方式不完善,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去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汁重实验过程.片而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索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考核实验.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木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而的成绩。在考核方法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40%。改革后的实验课考核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又保证了成绩评定的的客观和公正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教法,而是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更注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其中,“讨论式”教学法是广大政治教师所乐于采用的一种新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如果能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讨论式”教学法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能得到很大改进,能克服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政治课教学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师都能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而是有少数教师运用此法时仅仅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比如某些教师为了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便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具备以下条件:(1)讨论的目的已达到;(2)所有学生,包括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3)教师的方法运用得合理得当。那么该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使讨论课获得成功呢?笔者想就“讨论式”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环节即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分别谈一些看法。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这是一堂成功的讨论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讨论题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具有代表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2)要选准切入点,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无所适从,无从答起(3)要有梯度,有层次,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全班学生都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达到整体参与,普遍提高的目的。(4)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如果讨论是在讲授新课前使用,那么讨论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堂新课的兴趣;如果讨论是在讲完新课后进行,那么讨论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如果是专题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上一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讨论题,并让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做好社会调查,准备好讨论提纲,以便讨论时有言可发。总之.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以上的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还有很多方面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索琴.牛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生物学杂志,2004,(2):43-45.

[2]冯志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2,(3):44-46.

生物化学实验篇8

创新性实验是在高校实验课改革下的新生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实验,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制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

1师范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高校的扩招,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考上大学,对生物课的学习重理论轻实验,基础实验操作不规范,复杂实验更加难以完成此外为了节省课堂时间,通常都是实验教师配好药品,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实验课的理解非常不利。另部分学生基础好,将考研作为自己日后的出路,对生物化学研究方向感兴趣,平时注重自己的实验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经费有限,部分应用性较强的实验无法开展,极大限制了学生发展。

在师范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实验是基础经典的内容,是与理论课同步,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补充,但其的内容无论是操作还是所采用的方法都较为陈旧,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并且很大一部分为验证实验,实验的结果只是观察实验现象,并没有得到定量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早就知道,使学生丧失了对实验课的兴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操作。

实验课一般都为考查课,缺少了考试制度,就缺少了约束性,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动手操作,草草完成实验,甚至照抄别人的结果,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此外,实验课老师同学缺少沟通,使得学生认为只要把实验原理掌握牢固就是实验课的目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解决创新性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对高师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生物化学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国内实验教材基本上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演示实验”两部分[1],目前,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能突出师范专业特点的创新实验体系,主要采取利用以下方法:

2.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首先教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沟通,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调整教学计划,对一些验证性实验,以及陈旧实验加以精简,增加综合性实验及1-2个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要求学生和实验教师做好沟通,在有效的时间内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可以在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开展选修。首先由教师拟定题目,学生通过查资料,看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再与教师进行探讨修正,具有可行性再进入实验室,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完整的实验记录,对实验药品,低值易耗品的用量估计以及对实验进程的合理安排,并认真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中要体现出学生对准备工作和实验流程提出的疑问,并由实验教师针对性的回答。本院已经开展的设计性实验,如《卵清蛋白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由06级生物技术同学完成,并参加了校级非师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香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液多糖的分离纯化》,已经完成菌株筛选工作,并参加了校团委组织的学生科研立项,在省首届生物实验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

2.2制定生物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生化实验课作为考查课,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实验评分标准,要尽量避免实验教师单凭实验观察和实验报告的书写给分,通过创新性实验,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评分标准:

实验仪器的使用:设计的实验要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尽可能多的用到实验室现有仪器,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理解,包括原理,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等,能够进行常规的故障排除,而不是简单的按钮操作。

实验操作及记录:实验操作体现着学生的实验态度及实验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能够充分验证实验的合理性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理念。实验结果与分析是整个实验过程的客观评价与总结,体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真实有效的记录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树立科研诚信,培养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按照论文形式,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步骤,这就需要在课后时间学生能够自觉的查阅大量资料,来论证实验结果,鼓励学生多查阅英文文献,有助于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撰写英文论文打好基础。实验报告要突出讨论部分,着重分析实验

结果,从文献中学习科研论文所用词语的特点。通过以上评分标准,建立公平,严格的考核体制,尽量克服人为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建立学生分组责任制的实验课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3-5人自发分成小组选取实验题目,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之后,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本实验的部分内容,互相合作,开展讨论。

2.3实验室的管理及师资安排

开展创新性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有利,但同时也为实验室管理及师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实验室管理方面如何进行调整,首先实验室必须对学生实行开放制度,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时刻监督。可实行落实责任制,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自行管理,师资方面可以安排本专业年轻博士教师进行指导,一方面这类教师实验基础较好,此外,对本专业前沿发展了解,能够指导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思维模式。

3创新性实验的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成立以来,不断的进行创新改革,目前已经基本成熟,从07年开始开展创新性实验,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主要开展如下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篇9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物理教学更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在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有充分体现,这对认识和改进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以下笔者在高中物理新课程背景下谈谈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实现教学生活化。

一、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教学不能与生活实践经验脱节,不能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引入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都应该还物理于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学习物理,从而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正是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形成教师从生活出发教学生学知识。

实例一:必修1第44页“测定反应时间”

1.提出问题

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以后,如何把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其中,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过去往往“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学生只会计算,而不知道如何联系实际应用,本身觉得枯燥乏味,遇到信息能力题很难下手。

2.解决问题

必修1第44页“做一做”栏目提出“测定反应时间”。两位学生合作,其中一个两手指捏住直尺顶端,另一个人手指在直尺下方记下位置做好捏住准备,当发现直尺下落就捏住。读出下落高度h,自己根据实际现象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设计题目,求解自己感兴趣的物理量。

3.分析研究

这虽然是一个小实验,但学生选择实验器材,有的器材用日常用品代用,提高了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让学生计算自己有兴趣的反应时间,从而加强物理理论联系实际。类似的“做一做”实验还有很多,如:确定薄板重心、安装自行车滚动轴承、用飞镖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等等。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合理指导相结合,渗透在整个物理实验教学中。

二、科学实践与教学尝试。

新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等是一致的。

实例二:必修1第40页“利用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

1.提出问题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是用打点计时器,通过对纸带上的点的研究,计算出加速度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再进一步的方法是用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计算加速度,但获得照片的过程烦琐,课堂难以展示,往往通过课件放映给学生看,也毫无新意。实验方法单一,没有多种方法,学生思维很难得到拓展。

2.解决问题

必修1第40页“做一做”栏目提出“利用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利用其装置和电脑计时器配合使用,让两个光电门记录下小球通过的时刻t1和t2,并在标尺上读出两光电门对应的位置h1和h2。从而找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进一步求解加速度,得到自由落体的规律。

3.分析研究

这个实验可由各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上选做。为了让学生思维更开阔,方法多样化,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同一实验目的选择自己合适的做,小组间还可以比较过程、数据、结论等,对选做的实验作出合理评价。这种安排保证了“选择性”即“弹性”的实现。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也处处用到物理。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不以教材文本为中心,注意挖掘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材内容。架设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把僵死的书本概念和知识体系演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科学知识与生活能力的有机统一,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注重概念阐释和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会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与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军晖.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物理实验,2007.1.

[2]新思考网.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2007.9.

[3]阳泽军.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2008.4.

生物化学实验篇10

1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pBL(problem-BasedLearning)也被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次提出并运用的目前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改[1],革的热门话题,也是各个高校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各学科多是在理论教学中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尝试,实验课很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否有助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就此我们在课堂上作了一点尝试。在人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分离及鉴定的系列实验中,人血清经过分段盐析得到初步纯化的α1-at样品中含有大量用于盐析的硫酸铵,如何去除粗提样品中的大量残余硫酸铵并且保持α1-at酶活性呢?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查阅资料提出了透析、超滤、有机溶剂沉淀以及利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几种纯化方案,并逐一分析:透析和超滤的方法利用了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的原理,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半透膜,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不能来进行分离浓缩蛋白质的,操作简便且回收率高;有机溶剂沉淀法,常用丙酮或乙醇沉淀蛋白质,需要在低温下小心操作,并且沉淀后要迅速分离,防止蛋白质变性;凝胶过滤层析技术是根据待分离物质的颗粒大小,使待分离的物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反复分配,并以不同速度流经固定相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经过这种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再到比较各个方案的学习过程,学生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是设计该实验方案的依据,另一方面改变了按照实验教材的实验流程机械操作的状况,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真正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pBL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把教学内容置于有意义的、具体的若干问题中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但[2]是,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的pBL不同于一般理论教学中的pBL教学,要根据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即将进行的具体实验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运用理论课学习的知识来设计一个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等方面入手完成实验设计,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课上再将各个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利弊,但是最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够亲手操作的还是我们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这种改良的pBL教学法还是能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但pBL教学法也存在某些问题,如课时耗费较多,教师课后工作量较大,学生容易产生整个实验课业繁重的感觉,所以在尝试中有少部分实验用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只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的实验操作还是结合传统教学法完成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简单的将文字或图片放入幻灯片中放映,而是一种综合运用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制作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这[3],就需要授课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连贯、演示生动的教学课件。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尤其是一些实验原理的阐述,例如分子筛效应,它是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不同分子分离的基础,但是在这两种技术中它的具体分离效应是截然相反的,对于这种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复杂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展示可以易化教学内容,缩短讲解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实验是在体外完成的Dna复制过程,每一个变性、退火和延伸循环都完成了一次Dna模版的复制,这一抽象的、微观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视频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是单纯语言讲解无法做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微观事物宏观化,使抽象事物直观化,整体过程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把先进的实验技术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做科普式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

3交叉学科的衔接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更应该是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者。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科学的发展,融入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理论和技术,其研究内容已渗透到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使之与众多学科有着广泛地联系与交叉,因此,它也是医学基础课中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如果实验课授课教师有理论教学经验,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就能够游刃有余的与交叉学科衔接,结合临床、科研,以pBL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有机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既起到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也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多与临床实际疾病、临床病例和临床见闻联系,既能引起他们对医学基础课的重视,也能够为后续的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方法尝试的同时也展开了学生问卷调查,反馈数据中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实验课非常重要,与后续的医学课程联系比较紧密;pBL教学模式使他们非常明确实验目的,并且能够仔细观察、积极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和问题;学生反映比较喜欢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使他们能够高效的利用实验上课时间(70%-90%),使他们在实验课中获益非常大。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在带来勃勃生机和无穷动力的同时,也给生化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问卷学生的反馈意见,笔者体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化知识,一方面要对教授的知识了然于胸,能够衔接交叉学科知识,还要注重授课时启发学生的能动自主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阎敬于爱鸣王华芹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2]王艳,张明辉.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J].医药前沿,2012,2(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