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40:55

财经法规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审计署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2315

国内刊号:11-4119/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财经法规篇2

关键词:依法管财;党委统管;监督检查;规范秩序

财经管理是建立在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基础上的,要卓有成效地做好部队财经管理工作,必须大力提升依法理财能力,切实规范部队财经管理秩序,做到有章可循、依法管理、违章必究。这既是加快转变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实践要求,也是军队财务保障与管理规律的客观使然。

一、严格贯彻落实财经法规,奠定规范部队财经管理秩序的法律基石

财经法规是科学理财、依法管财的法律基石。这块基石不稳固,财经管理秩序就难以有效规范,提高财经管理水平也就缺乏可靠可行的根基。随着和平时期军队职能任务的拓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军队财经法规制订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作深入思考,根据军队转型建设的需要,在财经法规方面需要作哪些方面的修订完善,要及时了解掌握部队官兵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科学可行的财经政策法规向总部献计献策。对现行的预算科目规定、预算经费管理规定等基本财务法规进行修订,及时把改革的成果和有效的管理经验,充实到财务法规制度中去。健全完善财经法规,要体现军队转型转变的特点规律,体现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求。对于军委、总部已颁发的财经法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不打折扣。现在,有些单位和部门依法管财的观念树得还不够牢,有的把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念在口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甚至于自行其是、随意变通,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警惕。各级财务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财经法规知识,增强广大官兵知法守法和执法意识。各级各单位的理财决策者,要带头学习财经标准制度,切实增强运用法规制度指导部队财经工作的能力。要严格财经执法,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财务部门依法理财、依法管财能力。

二、进一步加大党委理财力度,发挥规范财经管理秩序的龙头作用

各级党委是各级单位建设发展的主心骨,在财经管理工作中具有龙头作用。要想提高军队财经管理水平,切实规范部队财经管理秩序,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委理财。建设现代化军队,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只有进一步加大党委理财力度,加强财经统管,才有可能集中财力办大事,把钱投到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发挥有限财力资源的整体效益。加强党委理财就是财权集中于党委,无论何种科目的经费,通过哪个渠道来的经费,都必须置于党委宏观调控之下,由党委统一掌握使用。各级党委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从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出发,集体研究决定年度预算、重大项目及经费开支。对于装备采购、保障基地建设、大项资产处理等重大财经事项,应先由职能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财务部门要对经费可能、预期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估后,提出详细的可行性建议方案,由党委集体审定。对于未经财务部门审定的或不符合财经政策规定的事项,党委一律不予审议。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本级财力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定期听取财务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和财经管理状况,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要带头执行各项财经政策法规,严格经费审批权限,切实把好经费分配使用关,确保经费投向投量科学合理。

三、严格财经监督检查,抓住规范财经管理秩序的关键环节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后勤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容易诱发经济违规违纪问题,对军队财经监督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单位都要把加强财经监管作为贯彻从严治军方针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纪检、财务、审计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财经活动实施经常性监督检查,确保财经工作规范有序。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一是计划拟定和预算审查环节。预算是经费计划和事业任务安排的龙头,而预算编制中的计划拟定和部门预算审查环节则是关键,涉及预算编制的合法性、科学性,影响部队建设的整体质量。二是项目经费立项和审批环节。主要是指建设性经费和未按标准供应的维持性经费的立项论证和审批环节。特别是一些专项经费,如果不充分论证,容易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三是工程建设招投标、拨款、结算及决算审核环节。主要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军队工程设施过程中,财经部门参与工程项目立项、工程项目预算、招标项目标底的编制和审查、请领和划拨工程建设经费、办理工程建设费价款结算、编审工程建设费决算等环节。四是物资供应和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伙食、军粮、被装、油料的供应和管理,军需战备物资器材、车辆号牌、驾驶证等的使用管理。这些关键环节涉及业务面广,是监督和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五是工程、物资和服务采购招投标及合同拟订环节。主要是指在组织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进行的招标、开标、评标与定标,以及拟制并签订采购合同的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在物资集中采购流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权力运行最有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六是资金账户管理环节。这一环节涉及资金支付和划拨,账户的开设、撤销审核办理,账户的日常使用管理,票据、印章的使用,以及外汇的支付、结算与核算。要重点查找和纠正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经费物资,转藏隐匿开支,将机关开支转移到招待所或下级单位报销,以及擅自处置或低价变卖军队国有资产等问题,构成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作出严肃处理。对负有经济责任的任现职两年以上或即将离任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进行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财经法规篇3

 

一、活动教学法的涵义

 

活动教学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势是鼓励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活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活动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性质的迫切需要

 

财政金融中的财经法规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但面对密密麻麻的条文条规,靠单纯的讲解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师处于被动的状态。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呢?记忆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该如何记忆?正如我们平时学习过程中,有些东西,不管怎么记都记不住,但有些东西我们看一眼就记住了。这就是学习的技巧,只要我们在教学上加上那么一点技巧,就可以变难为易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相关知识,能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活动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经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中职学生好动好玩,活动这种“玩”的方式,正好切合了他们的身心需要。同时就是因为这种好动好玩的天性,造就了他们各种特长,譬如有的学生表演欲很强,有的学生天生拥有一副好歌喉,有的是则是舞蹈高手。学生们的这些因素,为活动教学法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后盾。

 

三、活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教学设计为例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一共有8点,分别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强化服务、提高技能、参与管理等。这短短的32个字,要学生理解掌握并背诵,并不容易。但通过活动,学生不但可以短时间(一节课)内很好地理解这8个内容,并且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该节课的内容谈谈活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根据实际情况,首先确定教学思路——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本课程将按以下三个步骤完成:

 

(一)爱岗敬业——最基本的准则

 

(二)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强化服务

 

(三)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然后,结合教学计划规划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一:来一场即兴的辩论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什么是爱岗敬业?如何做到爱岗敬业?”这两个问题,5分钟后各自发表自己组的看法。

 

活动二: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观看小品并思考,各个小品违反了哪条准则?

 

part1有的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

 

学生讨论思考:违反了哪一个准则?(答案:强化服务)

 

part2有的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只要老板高兴,“原则”可以变“圆则”;

 

学生讨论并思考:违反了哪一个准则?(答案:坚持准则)

 

part3还有的会计人员整天跟金钱打交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要坚持“不犯罪这跟底线”就行了;

 

学生讨论思考:违反了哪一个准则?(答案:廉洁自律)

 

part4有的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编制会计报表时为了把数目做得好看一点,不惜进行“技术处理”

 

学生讨论思考:违反了哪两个准则?(答案:诚实守信,客观公正)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前,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活动三:比一比,看谁学得快——背诵会计职业道德的8个内容。

 

四、总结——这是一堂愉快的理论课!

 

1、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第一部分内容“爱岗敬业”是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去感受领会的。究竟如何才是爱岗敬业呢?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每个学生发挥他们的小宇宙去分析,然后归纳、结论。通过活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爱岗敬业这一规定的印象,更加深了学生对爱岗敬业这一内容的理解。

 

2、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第二部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强化服务”这五个内容是让学生在看小品表演的方式中去领悟的。在这过程中,演的学生卖力,看的学生起劲,课堂气氛活跃。我相信,参与表演的学生对他们自己表演的内容一定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在课堂上看的起劲的同学,也会对本次表演的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利益。这种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模式,令课堂参与度提高,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课程的魅力。

 

3、经过前面两个活动,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是由学生在自主研讨的过程中最终得到答案,剩下的第三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完成。这样的知识比老师的直接讲解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活动三不是一个单纯的检测,而是鼓励和肯定。因为对于全班大部分学生来说背诵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都只是“easyjob”。因为学会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学习抵触情绪也渐渐减少,为迈向成功又踏进了一大步。

 

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进行活动的前提是课前的充分准备。正如本文中的活动二,首先要选出最切合本课程的表演题材;然后挑选最能胜任本次表演的学生。所以“选材——选人——监督”这三个环节必须做好,才能达到课堂预设的目标。

 

再者是活动要与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密切相符,不能盲目空洞地设计活动,也不能过度地使用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5、课程结束后,班上90%的学生已经背出了这八个道德内容。同时通过这些预设的活动,学生对这八个内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考试,我深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对于未来工作,我也相信他们会谨记这些规则,严于律己。一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也掌握了知识点,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这是一堂成功且愉快的理论课!

财经法规篇4

关键词财经法规;情境教学;教学效果

一、在财经法规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财经法规中,实施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机械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运用,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在财经法规中的运用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教学情境设计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是“教”与“学”实现充分互动的方法之一。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学情境具体化。根据情境在不同教学环节的体现,情景教学在财经法规中的运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讲解《财经法规》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中的回避制度时,联系学生最熟悉的亲人关系,可以进行以下情境创设:某事业单位负责人张某利用职务之便,任用其妻子陈某为会计科科长,任用其女儿为出纳,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其女儿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请问,张某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做得对,有的说不对。此时,适时的引导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学完本节内容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这样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可以自然地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节的内容。

2.运用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社会现象来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性知识具体化,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时,有一判断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也就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部分学生似懂非懂,模梭两可。这时,可联系学生容易理解的社会现象,例如:某企业会计人员小李不钻研业务,不加强新知识的学习,造成工作上的差错,缺乏胜任工作的能力。再如,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小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应付了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再让某位同学来回答问题(答案是:对这两种情况,可以说会计人员违反了爱岗敬业、提高技能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但不能说其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既能使抽象的理性知识具体化,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

3.体验情境——强化运用能力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案例来强化运用能力。如在学完票据结算的支票后,以“a公司向B公司签发一张金额为30000元的支票,B公司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时,a公司在其开户银行处实有的银行存款余额为5000元”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加以讨论,以充分理解签发空头支票的错误行为,并让学生懂得a公司要受到开户银行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并要对持票人支付票面金额2%的赔偿金,这样强化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不同,运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按照相应的标准分组,分别担任各种角色,来模拟现实,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在学习票据当事人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请七位学生,分别扮演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模拟支票的传递过程,使学生从支票的传递过程中能逐一准确地判断出每个不同的票据当事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创建的“模拟公司”实验室,或参观社会实践,或到企业进行实习,进一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财经法规中运用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给学生构建的,使学生能够以当局者的身份完成任务的一种环境。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应该更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应注重和会计专业考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2.情境教学应有“度”

(1)围绕目标设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过分关注情境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得教学过程偏离教学和探究的目标。情境的创设必须和教学目标结合,充分展示教学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创设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凑合的情境。

(2)情境运用要适度。情境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过滥地运用教学情境,即注意情境运用的“量”。毕竟教学课时有限,过多的情境教学的设置,将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情境中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合会计专业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应充分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合会计专业考生生,在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提高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财经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09,9.

财经法规篇5

关键词:中职;财经法规;课堂节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111-02

人们通常说的节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且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旋律现象,节奏优美的音乐必然给人留下印象深刻。课堂节奏是指课堂教学进程的快慢、缓急、张弛等。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当使整堂课处于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之中,有意识地变化讲授方式和速度,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调节好课堂节奏,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一、主要原因

首先,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析,一堂课上学生不可能自始至终高度紧张地听教师讲解,中职生绝大部分是没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不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不够敏锐,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需要教师以强调的、慢节奏的状态引导和教授,以轻松的、快节奏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相关知识,使其不至于厌烦,保证教学效果。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分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本身有一定的节奏感。除一般内容外,既有重点内容,又有难点内容,教师讲解时不应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中职财经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财经法规、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这些专业知识强度大、内容多、多数知识比较抽象且缺乏实践演练的条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力、记忆力。同时,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详略、轻重,使学生在没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把握重要的专业知识。中职财经法规课程有大量法条,讲课时容易出现平铺直叙、缺乏节奏的现象,而学生上课兴趣不高,只在考前突击。课堂节奏决定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节奏会让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让学生从中获益,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后继续学习的主动性。

二、解决措施

1.以人为本,精心设计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中职生面临就业,对“自己所学”与“将来所用”是否有联系极其敏感。中职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专业学习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教学前要分析学情,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巧妙设计案例和问题等,使学生有感而发,带着兴趣学习,合理安排“动”与“静”,做到劳逸结合。

一般来说,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积极性表现为一个波形。最初1~2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心理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其后20~30分钟进入最佳状态,下课前7~10分钟趋于衰退。这就为把握课堂节奏划定了大致区域。授课开始,不宜立即讲授实质性内容,而应注意诱发,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移至课堂,新近发生的经济事件或有趣的提问或新奇的故事等,以快节奏运行,步步紧逼,瞬间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以《合同法——合同的效力》这节课为例,复习导入阶段设置“故事竟答——威尼斯商人如何渡过难关”这个环节,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威尼斯商人》源于语文课程,把语文课的内容拿到经济法课上,学生有新鲜感。当学生处于活跃放松之时,把话题引到现代法律对合同效力的规定上来,从而过渡到本课课题——《合同的效力》。其后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稳定。此时,节奏或慢或快,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采用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做到环环相扣,波澜起伏。承接上例,如讲解合同的效力问题时,设置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的案例讨论学习,学生要进行案例的分析、对比、回答问题、法律条款规定的学习等,这个过程比较紧张,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这一阶段要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应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如来一段知识要点的顺口溜、齐诵法学名言……要求课堂由讲述到活动、由讨论到评价、由课内到课外、由收敛到发散等,使学生注意力再次反弹,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规律和方法。

2.明确目标,任务分解

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首先,应做到目标详略得当,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常问自己“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可以学到什么?”把目标订得更为具体,贴近实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教学上。例如,中职生学习公司法的知识时,应考虑学生创业、成立公司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上市等问题,作为了解内容即可;其次,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开来。根据任务的逻辑顺序逐步向学生介绍各项技巧。又如,学习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其法律后果前,在课堂上安排心理测试“你容易受骗吗”,测试结果对学生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得分高的学生充满自信,跃跃欲试,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得分不理想的,会产生证明的心理,也很关注后面的学习内容和提问,同时学生会自发质疑“受骗订立了合同要怎么办?”教师可以借机概述受骗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因影响不同,分别归为可撤销合同或无效合同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这样,学习状态就紧张起来了。故事竞答、心理测试、具体案例可以起到缓解课堂紧张气氛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有紧有松,达到动静结合、张弛错落。

3.把握教材,因课而异

课堂节奏的调整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对节奏的把握应当有逻辑性,才能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节奏规律,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会有不同的节奏,可能慢——快——慢,也可能快——慢——快。如果重点突出,可反复讲;如果难点分散,则缓慢讲。专业课学习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易用大、小案例穿插,调控节奏,设法把新教授的内容与学生已知的事情联系起来,尽可能鼓励学生把教学内容和自身的体会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4.注意观察,随机应变

教学节奏的设计只表达了执教者的愿望,能否实施还要执教者的努力和应变。一方面要按计划掌握节奏,另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随时调整,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特级教师张化万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谁在教比教什么重要,谁在学比谁在教更要。”我们应当以学生的视角上课,以平衡的心态上课,上出真实、扎实的新课堂。例如,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就要考虑是否因为教学内容太浅或太深。若太浅,就要加快节奏,转入新内容;若太深,学生索性不听,就应放慢节奏,力求把难点讲解明白。有时可以根据现实社会的突发事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节奏美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动静结合、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均是课堂教学节奏的体现,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课堂教学节奏控制是一门学之不尽的艺术,掌握好它,课堂教学将异彩纷呈,学生求知的火花将绚丽夺目。

参考文献:

财经法规篇6

【关键词】财经法规兴趣情景教学

《财经法规》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尽管教材内容不多,但其知识点以法律法规条文为主,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对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主要靠记忆为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教学中若照本宣科,他们就会感觉像喝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从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财经法规》的兴趣和热情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本人根据从事《财经法规》教学工作的经验,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认为情景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果较明显。

一、《财经法规》情景教学法的实施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一)创设案例情境。大部分学生对课本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是鲜活而精彩的案例却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讲授法律责任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用案例创设一个情景,如:“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公司,2011年12月由于销售不畅,公司亏损已成定局。公司董事长责成财会部经理刘某对会计报表做技术处理,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刘某遵照办理。同学们,他们这种做法对吗?”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瞬间变得有血有肉,而且很贴近生活,学习的氛围马上形成了。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同学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事长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董事长作为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但是他们对于董事长的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以及单位和相关的人员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问题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及时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角色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台上站,学生台下看。这种模式严重阻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干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角色正从“观众”逐步转变成“演员”。如讲授“记账业务范围”时,根据知识点,老师设计了委托人、记账机构记账人员、审核人员、财政局工作人员、税务局工作人员等几个角色,并请同学分别扮演委托、记账、审核、到财政局交报表、到税务局交税等工作。惟妙惟肖的表演和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相关业务知识,也容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创设口诀情境。口诀语言精练,想象丰富,贴切、朗朗上口,学生喜爱听,也喜爱传诵。因此,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口诀来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如讲银行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这个知识点时,先采用口诀教学,“出棋出章做表扬,收付金额无所谓。”同学们的情绪被迅速调动起来,纷纷议论猜测口诀的内涵。此时老师适时做出引导:“出棋”的意思是出票日期,“出章”是出票人签章,“做表扬”是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收付”分别表示收款人名称和付款人名称,“金额”即确定的金额,而“无所谓”表达的是无条件付款的承诺。经老师的点拨,学生们恍然大悟,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银行汇票的七个绝对记载事项牢记于心。

二、《财经法规》情景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情景教学法以创设情境为主导,情境是经老师精心设计的,贴近生活,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燃起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情景教学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起辅助、引导作用,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把学生从以往纯理论说教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积极思维。情景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一的知识点,还在于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我们创设的情境以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热点为主,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关注社会决策等综合能力都得到锻炼与培养。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通过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打破了以往教师凭一本书、一本教参上课堂的传统模式和观念,要想课堂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要在课后时间搜集大量案例和资料进行筛选。在这种教学方法的驱使下,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得到发展,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财经法规》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的思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要完整有序。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重视把情境创设使用在新课的导入中,而忽略了整个过程的连续性。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不仅要在导入中使用情境创设,还应该将其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的兴趣点从一个自然过渡到另一个。

(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情景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参与程度,对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氛围并能积极参与其中。

(三)创设情境不能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很多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有许多好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不加选择地大肆使用,导致满堂课都在播放课件。这样做会导致一些弊端,如学生的注意力被色彩鲜艳、形形的课件吸引,忽视对知识点的把握,久而久之对课件有了依赖心理,最终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

情景教学法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学生教活了,因此,将《财经法规》教学与情景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财经法规篇7

关键字:中职;票据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票据是指出票人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委托他人于见票时或确定的日期,向持票人或收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在现实经济业务往来中,票据因具有流通性而得到广泛使用,为此,在中职学校经济类专业中,普遍安排有《财经法规》这门课,这在门课中,最难上的当属“票据法律关系”了,据了解,不少任课老师抱怨说这章节内容上得很艰难,则学生对该章节听课也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一、票据法律制度该章节难上好的主要原因

(一)内容理论性偏强。

与其他章节相比,票据法内容相对更专业致使理解起来感觉到很抽象。票据行为主要有出票、背书、保证、付款、追索等。其中“背书”属于专业术语,为了规范票据流转维护交易安全,我国当前法律对这几个票据行为作出很详尽的规定。专业术语多、法律条文晦涩、票据流转程序复杂、相关法律规范太多等因素使得中职学生听得晕头转向,给票据法律制度的讲解徒增了很多难度。

(二)授课老师缺乏实践基础和案例资源,讲解效果抽象。

由于绝大多数中职老师没有太多的机会深入到生产一线去体验,尤其是财务工作,据抽样调查,一部分科任老师甚至根本没有见过真正的汇票、本票,也没有机会去经历票据流转全过程,更没有接触过票据纠纷案例。不少老师纯粹是凭直觉来理解教材内容后就直接搬上课堂了,由此所带来的课堂效果当然就差强人意了。

二、上好票据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如何上好这部分内容呢?根据我国现行《票据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多年的授课经验,笔者认为:“吃透三个理论,抓好两条主线,丰富案例素材”是老师上好票据法律制度的关键。

(一)深刻理解票据的特征。

票据具有三个大特征,第一,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上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单纯的金钱支付关系,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符合我国〈票据法〉规定的有效票据为必要,至于票据赖以发生的原因则在所不同,也就是说,就算原因关系无或有瑕疵,都不影响票据的效力。从这个意义上看,票据权利人在行使票据权利的时候,是不用证明给付原因的,票据债务人也不得以原因关系来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二、票据是要式证券,所谓要式证券,是指如果不按〈票据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票据事项的记载,就会影响票据的效力甚至会导致票据的无效。据此,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追索等行为,也都必须严格按照〈票据法〉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否则就是无效。第三、票据行为具有独立性。所谓独立性,是指就同一票据所为的若干票据行为互不牵连,都分别依各行为人在票据上记载的内容,独立地发生效力。例如,一个5岁的小孩在票据上签章,虽然该签章无效,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合法签章的效力。当然,票据的特征是很多的,但这三个特征是最主要的,深刻领会这三大特征,不但对学生掌握票据法律制度很有帮助,而且对工作实践中运用票据结算功能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精确掌握票据权利的具体内容。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值得注意的是,票据的这两项权利不是并列的,必须按先后顺序依次行使,也就是说,持票人必须首先向主债务人行使付款请求权,只有在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时才可以行使追索权。通俗地说,付款请求权是“先权利”,而追索权则是“后权利”。关于票据的取得,还有注意的一点是持票人取得票据必须给付对价,也就是说持票人除因税收、赠与、继承等法定原因取得票据之外,不得无偿取得票据。《票据法》第12条明确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是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三)切实掌握票据抗辩的涵义及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抗辩”是常用的法律术语,就“票据抗辩”而言,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通俗地说,票据抗辩是票据债务人拒绝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在运用票据进行结算中,常见的票据抗辩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物的抗辩”,另一类是“对人的抗辩”。对物的抗辩,是指因票据本身所存在的事由而发生的抗辩,基于“票据本身的事由”主要是指票据无效、背书不连续和票据被除权判决后等三种情形,其中票据无效的最常见的如欠缺必要记载事项、票据上有法定禁止记载事项、票据金额日期或收款人名称更改以及票面大小写不一致、超过时效期间的票据等等。第二类是对人的抗辩,是指因票据债务人和特定的票据权利人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而发生的抗辩。从这个角度来,此情形下票据本身是完全合法的,之所以发生对人的抗辩的事由主要来源于当事人之间的因素。《票据法》第13条规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此外,受欺诈或受胁迫的票据债务人也可以对持票人进行抗辩,对于资窃、捡拾的票据,票据债务人也可以对持票人进行抗辩,其他如持票人通过受让途径取得但票面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也是可以抗辩的。

(四)抓住两条主线,展开剖析票据法律制度。

中职《财经法规》教材根据现行的票据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着重介绍了票据法的基本理论以及票据流转中的各种行为规则,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很多,票据流转规则操作性强,因此,笔者建议讲授该章节时,可从用两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理顺好。第一条主线是票据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它包括票据关系和票据基础关系、票据行为和票据权利以及根据抗辩等;第二条主线是票据行为具体规则,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围绕这两条主线展开讲解,学生学起来就会思路清晰,顺利地把基础的关系搞清楚。

(五)善于搜集案例,把复杂的票据法律制度寓于生动的案例剖析。

案例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为讲清票据记载事项的变造和更改二者不同的法律后果以及背书连续的重要性,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曾援引了一起发生在上海的真实的票据纠纷案例,从案件审理到一审二审法院判决结果,通过对案件进行分析使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法律问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要搜集到好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课老师经常积极向活跃在法律职业一线的法官、律师、法律顾问多多接触,从他们那里,我们更加容易得到一手案例资料,这对活跃课堂氛围,强化授课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票据使用流程,以增强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对票据法律制度的掌握。

“体验式教学“是颇具口碑的教学方法之一,有时,让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比老师在讲台上费尽口舌讲解的效果要强得多。意识到这一点,笔者在给学生上票据法律制度内容时,就曾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到学校附近的两家企业,让学生分组到这两家企业的财务部去体验票据的流转过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两家企业的财务部工作人员很热情,他们不但给我的学生展示了支票、汇票、本票等等票据,出纳员还热情地带上我的几名学生去银行办理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有了这次体验作基础,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票据及其流转程序有了直观的感知,回到课堂后,我再给他们讲解相关的票据法律制度内容时,就觉得容易得多了,学生也因此而听得津津有味的。体验式教学,它最大的好处是有效地避免了抽象和乏味,建议老师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当今的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簿弱,学习兴趣不浓,如果仅凭老师张嘴比划是难以让学生维持学习热情的,与其让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先去体验一番回来再讲。

(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教学过程精彩纷呈。

由于票据法律制度内容本身所固有的专业性强的特点,课堂氛围凝重是老师经常发愁的事情。如何打破凝重氛围让学生活跃起来呢?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借助多媒体,老师可以把所有的票据原样扫描成图片给学生一一展示,还可以把票据流转各环节描绘成精美的图表让学生一目了然,甚至还可以适当地在课件中穿插一些俏皮的动画,令教学过程精彩纷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老师所期盼的教学效果也就呼之欲出了。据了解,当前,许多中职学校教学条件都很好,这无疑给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用上它,相信老师和学生都会喜欢上课堂的。

绽上所述,票据法律制度虽然以专业性强而著称,但笔者相信,只要科任老师能够深刻理解票据的特征,精确掌握票据权利的具体内容,切实掌握票据抗辩的涵义及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并且在讲授过程中紧紧抓住两条主线来展开剖析,同时善于搜集案例素材,就一定能够把复杂的票据法律制度讲得透彻、生动。

参考文献

[1]赵新华,票据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

[2]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财经法规篇8

一、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现象客观存在及其原因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内容更新的滞后尤为突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骨干课,更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以我校会计专业目前使用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为例(注:该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2014年8月版,2015年3月印刷),它是根据财政部颁布的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编写的,对以往旧版本进行了“删”、“改”、“增”。比如,第一章第五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引入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13年8月27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第一章第六节会计法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已经采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法条;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修改了商业银行向办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特约商户的收费标准等内容;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更新了营改增等内容。

二、新法与教材旧内容的碰撞,引发教师教学过程的困惑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从新抑或从旧?是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因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后,由题库随机出题,机上作答。但题库的更新迟缓,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题目。例如2013年上半年的题库,竟然出现下例中的题目:

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实行的是()级超额累进税率。

a、三B、五C、八D、九

众所周知,我国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税率已由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但因为题库没有更新,考生只能按已经失效的2007年旧法的规定做出选择才被视为正确。

如此看来,教授课只能按题库的要求、按旧内容讲授,才有助于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但是新法施行,旧法废止,如果教师仍按教材的旧内容讲授,学生花时间学到的是过时的无用的知识,达不到教学教育的目标。若新旧法都讲,紧缺的课堂授课时间就更难合理分配了。

三、解决教材更新滞后的对策

如何把教材滞后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从如下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一)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会计证考试题库对教材更新起关键作用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推行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合格标准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公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二)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直接利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源泉,教师通过阐释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照本宣科,书上怎么写,老师就怎么念,是不足取的。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写道:“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因此,教师应广泛地阅读、认真学习、虚心求教,掌握最新的政策法律动态,在新旧知识中自由切换,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所以说,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最直接利器。

(三)学校教学服务为减轻教材滞后创造有利条件

“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不仅担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使命,也是培养教师、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是教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更是服务者。

财经法规篇9

关键词: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880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大学一年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会计人员的应具备的与从事会计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为正式走上会计岗位做准备。同时,考虑到会计类的学生将陆续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必考的课程,因此,希望通过设置本课程,能够对学生参加上岗证的考试奠定基础。

从教学内容上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里面涉及到《会计法》的内容、银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票据法相关内容,还涉及一些涉税业务的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些要求,总的来说,知识面是比较广的,涉及到了各类法律,而各章之间知识点又相互独立。因此,学生学起来的时候觉得难度是比较大的,知识点分散,范围广。

基于这样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该课程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授课方式简单,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涉及到法律的条文、法规等理论性知识,教学内容本身理论性较强,很多老师在教学上都采用“讲授”为主。这样就导致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讲授又缺乏实践性,会使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

(2)重“考证”轻“理解”,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针对本门课程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带着功利心去学这门课,那些要考的内容学,不考的内容不学,变成了“讲考点”、“背考点”,久而久之,教师在课堂上也针对考试讲知识点将考点,推崇题海战术,放松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也只会死记硬背,理解较差。因此,所带来的是,实务上不知道如何操作,考试上,稍微灵活点就不知所措。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既能使学生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知识,又能灵活的运用,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笔者提出以下改革的措施:

(1)采用案例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并能灵活运用。把抽象的内容寓于具体生动的案例中,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掌握好知识。例如,第一章在讲解《会计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时,用举例教学。光华公司为国有工业企业,2012年1月,该企业新领导班子上任后,作出了精简内设机构等决定,将会计科撤并到企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企管办”),同时任命企管办主任王某兼任会计主管人员。会计科撤并到企管办后,会计工作分工如下:原会计科会计继续担任会计;原企管办主任王某的女儿担任出纳工作。这个时候就请全班同学讨论,在任命会计主管时,会计工作岗位分工是否违反法律规定?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这块内容的?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将会计人员的任命,会计的回避制度等相关知识点掌握,既不枯燥,还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学生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2)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实现情境教学。例如,在第二章涉及到很多《票据法》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支票时什么样子,通过视频等方式,介绍支票的种类,使用范围和填制要求。首先,学生在对实物有了认知,才能具体的操作。接着,模拟实务中的情境,让学生先进行出票,出票就是签发并交付票据的过程。那么,每位同学在空白的支票上填写,注意检查填写的规范性,正确性,是否合法合规,这样,将理论知识变成了实际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支票的知识得到了完全的理解和应用。之后还可以模拟背书的行为,承兑的行为,付款的行为,使情境再现,从而达到有效高效学习的目的。

(3)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有机结合,以证促学。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是相对接的,因此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本门课程应该以考证来促进学习,建议开在两学期,上学期3课时用来理解掌握知识点,下学期1课时进行集中复习以备考,共72课时。学院可以购买一些无纸化考试软件,让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就上机测试一章,通过测试,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具体每个部分的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

总之,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专业学生走向会计之路的敲门砖,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是尤为的关键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同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顺利的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需要高职教师认真积极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情境模拟深化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懂法,知法。这才是我们这门课程所真正做到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第一章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会计核算;

4、会计监督;

5、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6、法律责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的整体体系构建如何,了解各个层次的会计法律制度的地位、要求,并对其中最主要的法律制度、也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制度――《会计法》中的主要条款进行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从会计业务处理本身去了解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讲授中要注意尽量以通俗的语言,可以尝试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尽快的适应法规的这种思维方式。第二章1、概述;

2、现金管理;

3、银行结算账户;

4、票据结算方式;

5、银行卡

6、其他结算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一些基本的方面。包括什么是支付结算,支付结算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具体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在银行开设账户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账户,使用的规定如何等。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银行业务观念。讲解时建议把速度放慢一点,一定要将一个完整的业务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其理解。第三章1、税收概述

2、主要税种

3、税收征管学生了解在税收征收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法律法规,重点掌握税收征收的基本流程、基本方式,并对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票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税务知识的介绍,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第四章1、预算法律制度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学生了解国家预算的概念、预算管理的职权、组织程序,重点掌握政府采购的原则、采购方式,并对财政收入、支出的收缴方式和程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适当的进行财政知识的介绍,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第五章1、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4、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5、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并对未来的会计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了使内容更加生动,案例的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规定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大量反面教材让学生知道如果违反职业道德的要求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的方式来进行讲授。作为本章的难点,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需要提醒学生重点把握。参考文献

[1]胡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思考[J].财会通讯,2014,(12)(上).

财经法规篇10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效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唯一不能免考的科目。由于本课程冷冰冰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较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作为任课教师,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值得执教者思考的问题,下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理顺概念

要讲好一节课,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备好课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自己要对相应的概念理解通顺,然后要学会分解概念或者法律法规,找准关键字,有联系地去进行记忆,最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对于概念等内容,一定不要先让学生自己去背,因为很多时候学生都不能梳理清楚整个概念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先帮助学生分解概念,找准关键词以帮助其理解记忆,用最通俗的话对概念进行解释。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当举例,最好能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列举,比如说一个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中出现了好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会计主管、主管会计、主办会计,笔者是通过“点、线、面”的关系来解释的,会计主管相当于管理一个面,主管会计的管理范围就是一条线,那最后的主办会计做的工作就是一个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了。

二、引用案例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用案例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笔者通常会在课堂上列举一些来源于我们生活的有趣的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缓和课堂气氛,让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变成充满智慧分析的案例课。此外,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往往更对教师自身的经验和经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笔者还会结合自身的经验举例。如在讲到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中信用卡结算方式时,笔者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经验:第一次办卡的兴奋心情,用卡消费过程中享受到的优惠,多张信用卡的烦恼……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信用卡的作用、优点和缺点。笔者在备课时还会在网上搜集一些比较常用、又比较有趣的知识点作为补充,让学生在“乐”中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小组竞赛

为了调动学生情绪,制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教师可设置有趣的课堂活动,活动中设计各式各样的竞赛。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的教学时,由于这一节是第一堂课,是法律当中最浅层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对这样的知识进行直接讲解,会显得很枯燥。为了能在第一节课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采用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小组竞赛的学习方法,具体安排如下:将这一节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的内容学习,10分钟后,笔者会根据每小组学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6个问题,回答正确数最高的小组获胜,回答最差的小组要受到惩罚,学生为了获胜或者是避免受到惩罚就开始主动学习。准备完毕后,笔者针对每个小组提问,其他小组可以作为评委或是监督。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回答,学生为了集体利益都会十分踊跃,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小组间存在竞争,所以整个课堂活动氛围高涨,最后评选出获胜队和最后一名。获胜队获得“优先豁免权”,拥有这个权利的小组如果在下次比赛时获得最后一名,就可以使用“优先豁免权”躲过处罚。学生感受到劳动果实,心理得到满足,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对于落后的小组,要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下次继续努力,教导学生知耻而后勇,同时也自觉接受处罚。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让学生掌握了会计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生动地进入到学生头脑当中。

四、讲练结合

讲完每节理论课后的重头戏就是课后练习。本门课程专门配了一本综合练习册,笔者自己会先做,以便全面了解考试题型,然后带着这些练习题回到课本内容,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十分清楚,一般考试题型会在哪些地方出现,从而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解。另外,讲完就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的时候更加轻松,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鼓励。同时,还要伴随口头上的表扬,学生如果做得好,一定要鼓励,而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鼓励其积极改正。

五、归纳总结

本课程中涉及到“时间”的知识点较多,且较零散,学生普遍反映记忆起来较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实有很多时间数据是重复的,如果能将这些重复的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就比较容易记忆了。例如,对于“三年”时间这个知识点,笔者是这样总结的:总会计师具备的条件,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高级会计实务合格证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和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能将前后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六、口诀记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关于“原始凭证填写和审核的要求”知识点比较杂乱,学生记起来容易混淆。于是,笔者查找了一些与此相关的记忆口诀,印发给学生,效果较好。例如,原始凭证如实填,及时送交好核算;各个项目要完整,经办签字不能省;遗漏项目可不行,单位不能用简称;外来凭证有签章,发票需有税监章;如有大写与小写,两者必须等金额;实物验收是必须,明确责任免猜疑;一式几联要复写,作废凭证盖“作废”;销货退回开红票,还得入库别忘记,对方索款要收据,退货发票不能替;职工借款打借据,报销不得退回去;原始凭证不外借,外人查阅找老一;批准之后要登记,谁都不能拿出去;单据丢失开证明,实在不行写详细;原始凭证必须审,不审不能作依据;不真不法不受理,还要报告给老一;不准不整退回去,按规更正补充去;内容错误盖章改,金额错误必重开;开具单位有义务,更正重开须帮助。

(作者单位:云浮市新兴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