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44:59

净化工程篇1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洁净手术室的发展

随着外科学发展以及专业细化,未来手术室将在传统洁净手术室的基础上,向更高端、更多不同专业的手术室发展,手术室数字化程度将更高。主要包括:一体化腔镜手术室。它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新的医疗项目,它是以创造手术室的高效率、高安全性以及提升手术室对外交流平台为目的的多个系统的综合运用。

磁共振导航手术室,简称mRi手术室。它使医学成像从以诊断为目的向注重治疗过程转移。图像引导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并能节省医疗费用。术中Ct数字化手术室。这是在手术内安装Ct设备,取得手术部位的实时图像,直接指导手术的进程。

心导管手术室(DSa手术室)。血管造影手术室是数字化的新型手术室,设计也不同于集中型的手术室。照明系统、净化系统、设备布局方式、手术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方式、手术图像采集和传输方式,都必须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

二、数字化手术室介绍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医院数字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手术室实现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建设好符合医院自身要求的数字化手术室,可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为医生提供更方便的操作。在我院扩建新病房大楼时,规划了几间数字化手术室,我们就前期调研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如何建立数字化手术室进行了探讨。数字化手术室是净化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是未来手术室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将手术室净化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无缝连接。除了医疗仪器数字化外,洁净手术室自身就是依靠数字化控制的设备系统,仅空调系统就要监测和控制每间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压力、通风量、新风量等参数,并要维持不同洁净区域的压差。洁净手术室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完善的内部通讯系统,可确保术中医务人员的信息沟通。

为了直观地了解手术房间的使用情况,安装全方位数字电视监控系统也已成为必需。手术安排、人员安排、器材的消毒和消耗品储备管理,以及每台手术的全过程记录管理(时间、人员、麻醉、手术信息)等,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也要进行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通过在手术室内设立中央控制室,对这些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整合成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可以直观显示并控制整个手术室内的状况,同时通过接口也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

“数字化手术室”主要功能包括:手术室所需各应用系统的信息一体化;手术室电子器械和设备控制的一体化;手术室与相关业务科室的流程一体化;手术前、中、后的过程一体化;院间、手术室间的资源一体化;手术室净化工程、净化材料一体化;手术室设备、器械的配套一体化。

三、如何做好手术室工程建设

(一)建设、设计、施工各方通力配合是做好手术室建设的重要前提

1.建设方从工程开始就有洁净技术方面的专家参与。专家既熟悉最新的发展方向,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使得项目在规划和设计时就能做到高起点、少走弯路,不留遗憾。在方案设计论证时能保证功能合理,有足够的层高,层面设备部位承重,排水系统等合理设计。在土建施工时应该预留洞口、预埋工作、防水层施工等工作。总包单位安装施工时应进行总体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专业承包单位、其他配合单位。

2.设计方的设计图纸深度要具备施工要求。医院洁净手术部设计首先是工艺设计,医院建筑与普通民用建筑,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医院功能复杂、流线复杂。洁净手术部设计首先是工艺设计,然后才是建筑设计。符合洁净规范要求的、布局合理的平面布局确定后,再进行洁净空调、装饰装修、医用气体、电气、给排水等专业设计,满足功能需求,安全、方便,是一名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洁净手术部功能布局是基础,洁净手术部由净化手术室和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功能用房组成。洁净手术部应自成一区,并宜与其密切相关的外科护理单元临近,应严格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或传递窗。洁净区内宜按对空气洁净度级别的不同要求分区,不同区之间宜设置分区隔断门。洁净区——各种等级的净化手术室、手术准备室、刷手间、无菌敷料和器械存放室、一次性物品和精密仪器室、恢复室、患者换车处、洁净走廊等。非洁净区——医生、护士值班室,示教室,敷料打包、高压消毒室,器械洁净清洗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换鞋、更衣、浴、风淋室。净化空调机组、手术特殊医用气体中心站和配电,一般应单独集中在一层(设备层)。

不宜边设计边施工。现在许多医疗大楼由非医疗建筑专业设计院设计,对医疗净化专业了解较少,将净化部分甩给施工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有的项目在设计、论证时赶工期,造成许多遗憾。如:风管洞口预留问题、手术室内墙砌土建墙、设备层防水及排水管问题。

3.施工方应按国家规范施工、按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够时,继续完成深化设计)。诚实守信、按规范施工;经验丰富、用心做事,把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给出正确的方案。比如:许多手术室感到闷,新风不够的问题。按设计规范要求每间手术室800m3/h~1000m3/h,但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新风不够的问题。新风不够是因为新风口过滤网更换、清洁困难,没有按时清洁更换造成的。我们做的项目都是在新风口设能方便拆洗过滤箱,而且比原设计的大,增加过滤面积,延长更换周期,或者采用可以自动更换滤芯的新风机组。

(二)手术室建筑结构要点

手术室所在层对层高要求较高,吊顶内布置各种众多复杂的管线,包括通风管道、给排水管道、喷淋管道、排烟管道、强弱电桥架、电线电缆配管、空调水管道等系统,需要足够的空间。

四、施工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

医院应派驻工地代表,全权代表医院审核施工预算、方案,协调解决土建、水、电等配合与供应等问题,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进度,负责工程期间设备材料到场的验收和工程质量验收。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若发现与合同材料、设备清单的规格、型号、产地、数量不符,质检、报关材料、技术资料不全,运输途中损坏等现象,工地代表有权拒收。对不按标准施工、安装的工序,工地代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

净化手术室系统工程应按分项验收、竣工验收和性能验收三阶段进行。中间及隐蔽工程验收——工程具有掩盖条件或国家技术规范要求中间验收的内容,包括洁净手术室结构、钢板,空气净化系统风管,医用气体管道、阀门以及综合布线。装修及安装工程验收——净化手术室、洁净走廊和辅助功能用房的净化天花、墙面及地面,风机的风量、转速及其平衡,静压及其调整,自动控制运行,高效过滤器检漏。净化质量标准验收——截面风速、换气次数、静压差、洁净度级别、温湿度、新风量、细菌浓度、照度和噪声。验收依据为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五、结束语

在总结手术室建设方面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参建手术室的各方都应从建筑结构要求、设备层建设要点以及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多多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尽管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验证和完善,就会为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净化工程篇2

化工类产品己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须品。由于其生产工艺过于繁复,加之原始材料及产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具有腐蚀性的,生产装备规模庞大,流线过程、非人工化等特点,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充满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在可能将演变成各种危险事故,除了严重毁坏生产设备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无可估量的后果,此外直接对生态环境形成不可逆的污染。那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选定高起点、高要求的台阶来创建新一代科技化的原料化工合成车间,这一工作的工艺十分繁杂,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化工合成车间的净化、通风工程。

一、化工车间的通风、净化作用

化工生产车间由于生产产品的不同生产原料业内各不相同,生产不同的产品时会随之产生不同的副产品,常见的甲类生产车间,如制药车间,生产的原料中大量的运用到乙醇、乙醚等容易燃烧、容易发生爆的物质,这些物质多数还具有挥发行。这样的生产车间中,虽然反应在反应釜内进行,但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湿热,必须处理得当,这就要求车间具有科学有效的通风设计。

1.日常工业通风系统

日常通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及时有效的把工艺中大量产生的湿气热气消除掉,造就安全舒适的日常工作环境。在降低湿气和热度的同时也降低挥发性的原料的挥发浓度,减少了可燃物质的产生,对防止燃烧爆炸现象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2.事故中的通风系统

事故通风系统的设计顾名思义是用于发生紧急情况时设计的,化工厂的可燃或有毒有机物质很多,一旦发生泄露或者引起火灾,这是有效的通风和排烟系统对减少现场发生燃爆的物质的浓度和排除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和有毒烟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化工厂的通风、净化设计

由于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其原料在物理性和化学性方面的差别也很大,对环境和人的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要处理的多数是化学性方面的性质,如有毒原料,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气体原料等。这就要求生产车间的通风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有着科学的设计。

通风设计常用的有两种:

1.自然通风方式

这种通风方式是对一些生产车间空旷或者生产车间居于较高的楼层的情况设计的,如工厂对烟囱的利用,对建筑物本身因地制宜的利用都是自然通风方式设计的特点。这是常采用自然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车间的通风设计。

2.机械通风

对于一些不具有地理优势的厂房只能单一的依靠机械通风的设计方式、

对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浓度等都有硬性的要求标准,化工合成区的乙醇、丙酮、甲醛、甲苯、盐酸酸雾的气体浓度必须要有相应的控制范围。通风能将有害气体有效进行稀释,根据要求在通风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2.1事故排风,如果车间内真的发生有害气体泄漏事故,立即进行事故排风,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有害气体排出去。

2.2通风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妥善设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平均风量以及选择风口形式,这样能提高通风效率。这对人工操作区的环境质量要求很高。空气是流体介质,具有流线性质。

3.通风工程整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3.1想要及时有效的排除有害气体,这就要把通风口设计在最靠近有害气体的生产源头和有害物产生浓度较高的生产区间内。

3.2生产厂房内必须保持有清洁的空气进行通风,操作地点不能远离送风口,洁净的空气要通过操作车间后再由污染区排出车间。

3.3通风设计时还要减少有害气体产生涡流的现象,如果送风的气流分布不够均匀则会使有毒气体在局部地区产生聚集的情况难以排出,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举例说明化工厂的通风、净化工程

建设合理、安全、全面的通风净化系统时必须要对车间的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其分布有着全面的了解。排风口的地点安置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设计在靠近有害物质最多的地方,以目前国内的制药车间为例,在车间排风和净化工程的设计时原设计为排风管道分支一直延伸到平台上、下,要做到车间设备、管道的安置位置和谐。

但为了产生更协调的效果,我们可以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做一定的修改。

通常在化工厂的生产车间的顶部都设有天棚或天窗,这是为了有效利用自然通风的重要原理,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随着热空气自然上升通过天窗排出室外,达到通风和净化的目的。在自然通风中室内外空气密度差上相差无几对通风效果影响不明显,主要是生产车间在层高方面会对自然通风产生一定影响,层高越高通风效果越好,且这种自然通风在冬天效果更加显著有效。以制药厂的三苯精烘包结晶间为例,这个车间应为防止燃爆的车间,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大量的丙酮气体,丙酮又是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气体,所以一定要及时运用排风机组将其排出去。在结晶间,风量的压强差经过风量的调节使其平衡基本保持恒定,因为这里和工艺走廊相比要求维持一个相对负压,当各级过滤器出现阻挡和栓塞的情况时,可以适当调节送风量变频,改变送风机的频率,增大压头,克服过滤器的栓塞阻力,保证房间的送风量,保证结晶间的压差。温湿度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不符合要求的温湿度进行室外监控记录,达到及时调节的目的。洁净区的风速、尘埃粒子数、菌落数根据空调系统操作规程,每月监测一次。工厂通风、净化工程在整个建设中是一个项目工程,与其它项目工程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何将一个项目工程的特点与功能在建设使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需要从工程整体出发考虑,有项目工程的特色才有整体工程的特色,有优良的项目工程才有整体工程的完美。

参考文献

[1]王涛.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96-97.

净化工程篇3

【关键词】医院工程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自动化设计

引言

手术感染一直都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医院洁净手术部在净化室内空气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可有效防止各类污染的发生且避免病菌的扩散。这不仅有助于医院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也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的健康的环境。高空气洁净度对于洁净手术室而言是很重点的要求,空气净化处理有助于达到手术室洁净标准的要求。因此,洁净手术室对空调自动控制技术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舒适性空调。必须有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才能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使洁净手术室可以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1、实例概况

某医院病房大楼洁净工程处在5层手术部及6层重症监护室(iCU)。具体情况为,百级、千级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选择一拖一形式,一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供应一间手术室。万级洁净手术室选择一拖三形式,新风集中预处理。4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运用于洁净走廊、污物走廊、辅助用房等。在重症监护室、辅助用房之间建立独立的系统,选择1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新风自取,空调系统选择一次回风方式。大楼洁净工程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为独立运行,选择4台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内置冷冻水泵)集中布置于6层裙房屋面。

2、空调控制系统的监控设计

2.1空调循环机组

2.1.1配置构成:空调循环机组结构中要设计多个功能段,包括:风管、送风、表冷、电加热、电极加湿等,选择的是二管制。机组把冷热盘管分布在正压段,这对冷凝水的排出有促进作用,避免机内积水而造成滋生细菌,防止空调系统出现新的污染。考虑到实现空气净化的效果,对循环机组布置初效、中效2级过滤,同时对静压箱处布置高效过滤器。

2.1.2DDC监控:采取空调循环机组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压差调节、空气处理等。采取的监控方法包括:(1)状态监视方面。主要是检查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等元器件的具体状态,也包括风机变频器、过滤器等方面的情况。(2)温度湿度方面。主要是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包括:①送风温度自动控制。冬季时对热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回风温度的科学性;夏季对冷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回风温度的科学性。②回风湿度自动控制。按照湿度标准要求对加湿阀有效调整,确保湿度能达到洁净手术部要求。除湿控制一般包括:自动调节冷水阀开度、冷冻除湿机等。另外,结合温度的要求应该对电加热给予调整,通过加热处理保证湿度满足设定值要求。(3)压差调节。对空调循环机组的新风支管需添加相应的装置,通常都要安装电动双位定风量器,以持续把新风传送到各个循环系统中,确保了新风量及正压的条件。(4)空气洁净度。对空气洁净度的控制主要是设计过滤网,通常是利用3级过滤,即:初效、中效、高效等,保证室内空气满足标准的洁净度。(5)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箱需添加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日常运行期间要保持在自动状态。护士站则根据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远程控制对风机起/停进行操作。(6)联锁控制。电磁调节阀新风风门、风机起动之间的联锁反应。送风机开启之后,开冷水阀和新风风门,调节冷水阀。风机中断之后,新回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自动关闭。通过这样的控制流程来实现空调机组的有效监控。

2.2新风系统

2.2.1配置组成:此次案例工程里提到的手术室新风选择集中预处理方法,一共布置了2台新风机组。新风机组的功能段较多,如:风机、均流、中效、亚高效过滤、表冷、抽湿再热、出风等,也选择二管制。机组把冷热盘管布置在正压段,这对冷凝水的有效排除有促进作用,可避免机内积水造成的滋生细菌,放置空调系统出现二次污染。考虑到这增强系统的净化空气效果,对新风处理机组同样设计了3级过滤,包括:初效、中效、亚高效等级别。另外,机组内配置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有助于过滤网及盘管的杀菌处理。

2.2.2DDC监控:新风机组监控涉及到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空气洁净度处理。新风系统的各类模拟量输入(ai)、输出点(ao)与数字量输入(Di)、输出点(Do)等。

采取新风机组监控能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但在控制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具体情况为:(1)状态监视。对初效、中效、亚高效过滤器的具体状况详细检查分析,同时观察风机变频器、故障报警、过滤器堵塞等方面的情况。(2)实现温度、湿度的有效调控。①送风温度。冬季对热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送风温度处于标准范围;夏季对冷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送风温度在标准范围内。②送风湿度。考虑大医院建筑内无蒸汽,且该区域冬季湿度偏大,手术室空调净化系统冬季加湿选择新风集中加湿后送入各循环机组的方式。要想达到Ⅰ级手术室、iCU的湿度标准,循环机组内要添加相应的电极式加湿器。(3)空气洁净度控制。利用所分布的3级过滤网,保证空气的洁净度处于标准范围。(4)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箱一般设计了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正常情况下都属于自动状态。由护士站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对风机起/停进行操控。(5)联锁控制。主要是电磁调节阀、新风风门与风机起动联锁。在送风机起动状态下,开冷水阀和新风风门,调节冷水阀;当风机中断运行后,新回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则会自行关闭。通过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发挥出更好的调节作用,保证空调机组的正常运行。如果院内某一件手术室正在使用,则新风系统便会开启运行;而当手术部关闭后,新风机组才会随之中断工作。

2.3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

此次研究的工程中,建立了一套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系统,由于该系统是独立运行操控,可以给空调系统输送必要的冷热源。从现有的设计方案看,设计冷水机组的监控集中在以下两种方式:(1)经过RS-232或RS-485/422串口通信,将其和冷水机组构成全部开放式的数据通信。通过净化自控系统的协助运行下,中央站可随意收集冷水机组内部数据,最后得到系统具体的参数指标,从而改善了冷冻系统内部的控制性能,减小了机组故障的发生率。(2)干接点的方式。这种方案是在冷水机组的控制箱内传输干接点信号,且与控制器的i/o点之间相互连接。

风冷热泵、冷水机组的具体情况为:(1)冷负荷需求量。计算这一指标时要参照空调供水、回水温度、供水流量等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空调需要的冷冻负荷量自动计算。(2)冷水机组台数。控制台数是要按照建筑所需冷负荷、差压旁通阀开度等方面的情况自动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后的能耗最小。(3)机组联锁控制。实现空调水蝶阀、起动循环水泵和开热泵机组的开启,以及停热泵机组和关闭循环水泵及空调水蝶阀。(4)空调水压差控制。根据空调供水与回水压差,自动调节旁通调节阀,维持供水压差恒定。(5)水泵保护。当开启水泵之后,水流开关则会对水流的状态进行检测,在发生故障之后则会自行中断系统。(6)机组定时起/停。按照之前安排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对机组的起/停定时操作。(7)机组参数。主要指的是系统的运行参数,监测系统会完成多个参数的检测,如:温度、压差等,根据参数指标情况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8)水箱补水。对进水电磁阀的开起与关闭进行自动控制,让膨胀水箱水位处于标准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后可及时报警。

2.4排风机的控制

设计排风系统时都要对结构上添加手动风量调节阀、止回阀。而手术室排风口要添加F8中效过滤器,别的洁净区排风口带F5中效过滤器。排风系统具备的相关功能与操控方法:

(1)风机控制。通常控制风机可借助于两种开关方式,即:手动开关、自动开关。正常工作中的开关位属于自动状态,经过护士站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风机的起停。(2)联锁保护。这种保护分布的地方较多,如: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污物走廊、重症监护室等,都属于机械定风量排风系统。室内排风机中添加了相应的延迟设备,能发挥出瞬间开门、快速调控的效果。(3)过滤器堵塞报警。通常报警系统动作都是在中效空气过滤网两端压差偏大时,以告知医院人员尽快清理。

3、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根据现有的空调系统技术看,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式控制、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等两大方式,集散式控制系统则是运用最广泛的。其主要包括:中央管理站、DDC控制器、传感器、阀门等部分构成,从而实现了多个方面的控制管理效果。

中央控制系统主机分布在手术部的监控室里,DDC控制器则涉及在技术夹层,护士站设置了监控分站。与常规基本配置的空调机组相比,手术部的净化空调机组工艺系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在管理方面相对独立写,协调主要服务于手术部内医护人员。因而必须在手术部单独建立一个置监控室,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务人员对手术部的净化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保证更加全面、可靠的净化效果,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净化工程篇4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表面负荷;SCaDa集散型控制系统;节能减排

watertreatmentpracticeinthethirdwaterworksexpansionproject

wangLi-ping,weiwen-zhang

(water(Group)Co.LtDofjilincityJilincityJilinJilin132011)

【abstract】intheexpansionprojectofthethirdwaterworksinjilincity,weusetheforeignVfilter、themicrovortexnetworkflocculationtank,minimumseparableslopingplatesettingtank、wholeprocessleakingsuchadvancedautomaticcontrolofpurificationandautomationequipment.projectoperation,stableoperation,goodwaterqualityandwatertothetwicetheresultwithhalftheeffort,madesignificantsocialandeconomicbenefits,andensuretheefficientsafewater.

【Keywords】Staticmixer;Surfaceload;SCaDadistributedcontrolsystem;energyconservationandemissionreduction

1.采用先进净化工艺技术是高效、优质、安全供水的关键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对自来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比如2007年7月1日实施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比旧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检测项目多72项(新标准107项,旧标准35项),并且新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就浑浊渡这项指标来说,新标准要求小于1~3ntU,旧标准要求小于3~5mg/L(相当于提高6~10ntU),即新标准对自来水浑浊度的要求应好于旧标准的6~10倍。吉林市水务集团虽经几次改造,净化设备仍属20世纪90年代以前低产能的传统工艺,达不到新的水质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也很落后。为满足吉林市城市发展和居民安全高质用水的需要,公司从2002年至2006年进行了三水厂扩建工程,经与东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认真调研考察,结合吉林市松花江原水低温低浊水质净化难度大的特点,设计中采用了快速混合、紊流多微涡反应、小间距斜板浅池沉淀、恒水位等速过滤V型滤池等先进工艺技术,收到了水质好、节能减排、节省人力的好效果,开辟了水质全面达标的新路子。因篇幅所限,在此仅就微涡网格反应与小间距斜板沉淀相匹配的絮凝沉淀工艺、全流程自动控制工艺的应用实践概况浅析于下。

2.微涡网格絮凝池与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的应用

2.1絮凝沉淀设备的构造。

三水厂扩建工程净化系统的设计规模为20×1.08×104m3/d,其中一期工程10×1.08×104m3/d.混凝、沉淀工艺由加药――管道混合与静态混合器、微涡网格絮凝池、小间距斜板沉淀池三大部分组成,总平面尺寸为54m×42m。

2.1.1管道混合与静态混合器。混合管道为10米长的Dn900钢管,其中包括长4米安装6组叶片的静态混合器。

2.1.2网格絮凝池。由于池高适当,网格絮凝池与斜板沉淀池合建,共分两个系统,每个系统分两格。整个絮凝池由若干个竖井、孔洞和网板组成。(1)竖井。每个系统的网格絮凝池由49个方格竖井组成,加药混合后的原水先进入第1个总竖井,而后水流一分为二,分流到两侧的其余48个竖井中。48个竖井按流速和停留时间又分为三个区段,每个区段竖井的方格尺寸各异,并依次逐个增大。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36格,第二区段24格。(2)孔洞。每个竖井的侧壁留有孔洞,三个区段孔洞尺寸各异,呈逐渐增大趋势。进水水流通过预留孔洞按照流速渐减的规律,从一格流向下一格,上下交错流动,直至出口。(3)网板。为形成良好的微涡反应,在三个区段竖井的不同深度共安装360片网板,其中第一区段144片,第二区段120片,第三区段96片。每片网板上分布若干个网眼,网眼尺寸为80mm×80mm,100mm×100mm,120mm×120mm,三个区段网眼总数为668424个,网板用乙丙共聚塑料压制而成。网格絮凝池的几何尺寸单格为19.7m×15.1m×6.2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1.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池体的几何尺寸为29m×15.1m×5.4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由布水、进水、沉淀、清水、出水、排泥6个系统组成。布水系统由絮凝池后部的过渡区与布水花墙组成;进水区即斜板区下部至排泥区中间的广大空间;沉淀系统即斜板区,面积为861m2,斜板间距为25mm,材质为乙丙共聚树脂;清水系统即斜板区至出水区之间的空间;出水系统由40个齿形集水堰槽(材质为不锈钢)和2个集水渠组成,将沉淀后的清水传输至滤池过滤;排泥系统位于沉淀池底部,由8台GnS型双钢丝绳牵引式刮泥机、52个气动刀形快开阀和排泥槽组成。

2.2工作原理。

(1)混合设备。混合的作用是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水中,以创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混凝设备根据所采用的絮凝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急剧、充分混合,通常用时间与流速控制,一般混合时间为10~60s,流速为0.8m/s~1.0m/s。

(2)网格絮凝池。絮凝也叫反应,其作用是经过药剂与原水快速混合后形成的无数凝聚微粒在具有良好的化学与水力条件下,通过分子间的双电层作用和接触架桥作用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矾花),以便进入沉淀池沉淀。这一过程是以流速渐减的方式进行的。絮凝的质量通常用流速、流速梯度(G值)、反应时间(t)和Gt值控制。一般G=20~70s-1,Gt=104~105(无因次),t=12~20min。网格的作用是增加微涡数量,调整流态,形成良好的渐减反应环境。

(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根据动水力学原理,有两个参数与沉淀效果有关,一是雷诺数Re=VR/ν,二是弗劳德数Fγ=V2/Rg,式中V表示水平流速,R表示水力半径,ν表示水的运动粘滞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在沉淀池中通常要求降低雷诺数使流态成为层流以利于颗粒沉降,提高弗劳德数,水流对温差、浑水、风浪等影响抵抗能力强,使沉淀池中的流型保持稳定。由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γ的计算公式可见,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有效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斜板沉淀池就能达到这一目的,斜板间距越小,效果越好,斜板起到了整流作用。规范规定斜板间距为80mm~100mm,三水厂采用25mm,为小间距斜板。

2.3混凝沉淀设备工作特点。

(1)投药与混和。混凝剂为液态聚合铝(paC),采用数字模拟自动投药系统即采用隔膜计量泵投加药剂。加药系统以原水流量、水质浊度为前馈信号,按比例调节投药量;以水下摄像FCD等效直径值为中馈信号,以沉淀池出水浊度为后馈信号,对投药量进行微调。混和时间为规范值的下限10.2s,流速为0.98m/s,时间短,速度快,效果好。

(2)网格絮凝池。在设计中根据吉林松花江原水低温低浊处理难的特点对网格絮凝池的一些设计参数作了调整,一是大幅度提高了竖井、孔洞和过网流速,竖井一档流速规范值为0.14~0.12m/s,实际为0.29m/s,提高107%,二档规范为0.12m/s,实际0.16m/s,提高33%(规范指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孔洞一档流速提高了120%,二档提高了160%,三档提高了90%,过网流速一档提高了103%,二档提高了44%。二是将反映时间延长了6.9min~14.9min(实际反应时间为26.9min,规范是12~20min)。三是网格网眼总数高达近67万个,庞大的微涡数加强了水分子与絮凝剂分子接触碰撞机会,加快了絮凝。四是絮凝参数Gt值为54069(规范为104~105),处中间状态,矾花形成的强度高,稳定性好,水下摄像显示絮凝效果较佳。

(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5.23m3/hm2,接近规范下限值(规范5.0~9.0m3/m2h),清水区上升流速1.43mm/s,比二水厂斜板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低21%(二水厂为1.81mm/s),净化效果比二水厂好。沉后水质好,去浊率高达98%,沉后浊度最低达0.5ntU,平均1.4ntU,比三水厂旧系统低82%,大大减轻了后续构筑物滤池的负担。排泥采用刮泥机与气动快开刀闸相结合方式,周期长、浓度高、快捷、彻底、排水量小,较旧系统节水34%。网格絮凝池形成60多万个主微涡和无数个小微涡,蕴藏着巨大的反应能量。排泥周期长,为48小时,比旧系统提高1倍,减少自用水量。此外,新系统较旧系统节电69%,节药41%,节省人力87.5%,且自控程度高、屏幕显示直观大方、科学、安全(新旧絮凝沉淀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对比详见表1)。

3.水厂在生产运行中实现全流程自动控制

净化工程篇5

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过程中,因有机物的降解及氮磷的去除,释放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温室气体的“源一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气中Co2,CH4、和n2o的浓度增加对温室效应增强的总贡献率占了将近80%,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且其大气浓度仍分别以年均0.5%,0.8%和0.3%的速率在增长。目前,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农田、水库、湖泊及天然湿地等方面,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研究很少,而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鲜见。

依托生态治理工程,采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原位收集和释放气体装置,监测凤眼莲(eachhornaacrassapes)深度净化污水厂尾水过程中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沿程变化特征,并探讨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环境因素,为凤眼莲深度净化污水厂尾水生态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污水处理厂与深度净化塘概况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污水处理厂(31。17'28.0"n,119。02'29.3"e),主要污水来源于东坝镇及附近的生活污水,采用a20工艺处理污水,日接纳污水能力为2000t,实验期间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024to未构建尾水深度净化生态工程前,生活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直接排入连通太湖的青河。

如图1所示,深度净化塘采用三级串联方式组成。深度净化塘各级长度均为105m,深1.2m,其中第一级深度净化塘宽为25m,第二、三级深度净化塘为27.5m,总有效容积为7500 m3,之间采用土夯方式隔开,深度净化塘底部和岸堤均铺设防水布防止底部渗漏至地下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流量计监测污水净化量。出水口设置溢流堰保持深度净化塘水深为1m。污水厂尾水全部进入深度净化塘,其水力负荷为((0.13 ± 0.03)m3·m-2·d-1,tn负荷为((1.21 ± 0.10)g·m-2·d-1,CoDmn负荷为(0.57 ± 0.02)g·m-2·d-1,tp负荷为(0.05 ± 0.00)mg·m-2·d-1。 2015年5月底凤眼莲种苗投放完毕,种苗投放量为0.6kg·m-2。在进水口、一级、二级及三级净化塘出水口沿程设置4个监测点(图1),将采气装置放置在监测点连续采气,并在附近设置水质监测点采集水样。〕

 

1.2 进水情况

该尾水深度净化生态工程进水为高淳县东坝污水处理厂尾水,尾水水质执行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水质因季节和时节不同有所差别。工程运行期间,污水处理厂尾水ρ(tn)为(9.27±3.31)mg·L-1 ,ρ(tp)为(0.39±0.o5)mg·L-1 }p}nHa+-n)为(0.4910.07)mg·L-',CoDn,为(4.3810.65)mg·L-',水体p(Do)为(5.4012.21)mg·L-',pH值为7.3610.28。

1.3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气体收集装置(图2)采集气体,综合考虑凤眼莲的生长特征、温度和产气量变化等因素,在8-9月,一次采气过程持续7d,连续采气,采集3次;10-11月,一次采气过程约持续15d,连续采气,采集2次。为减少误差,统一在上午8;00-11;00采集气体,气体的采集和测定方法参考文献[21}。每个采样点设置3套采气装置。当集气罩内气体积聚形成气泡时,根据排水集气法原理自动将气体吸入集气瓶,通过集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产气量。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各气体组分浓度,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各气体浓度,各组分气体释放通量的计算方法为

en=Cn}  Xpn},Xe,(1)

e=(oieltjX2}3.}s/(2}3.}s+t),(2)

V=(w,一巩)/D。(3)式(1)一(3)中,乓a为气体释放通量,即单位面积水体单位时间释放气体的量,g·m_zm·h-'-乓a为气体组分浓度,%;pn}为标准状态下被测气体密度,g·L-';e为标准温度标准压力下水体释放气体的速率,mL·m_zm·h-';V为收集的气体体积,L;S为集气罩覆盖水体的面积,mz;t为收集气体所用时间,h;,为收集气体过程中的平均温度,℃;w,为试验开始前装满水的集气瓶质量,g}}z为收集气体结束后集气瓶质量,g;D为室温(o}t}50℃)下水的密度,g·mL-'。

采用德国SeaL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进水及各级出水总氮(tn),铰态氮(nHQ'-n),硝态氮}n03--n}和总磷atp)浓度,采用酸性高锰酸盐滴定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CoDm),采用多功能水质测定仪(YSiproplus,USa)现场测定水温(c),Do浓度和pH值。每隔15d采集凤眼莲植株,采用重量法现场测定生物量。〕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7和Sigmaplot12.5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性分析,用origin8.5软件作图。统计检验显著性水平为a=0.oS〕2结果与分析2.1试验期间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变化

2015年6-11月,深度净化塘凤眼莲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由(0.6010.09)kg"m-Z和(4.5010.64) t增至(22.7312.82) kg"m-Z和(170.50121.17)t。由表1可知,水体温度变化范围为13}270C,8月水温最高。Do浓度变化维持在3.07.0mg"L-‘之间,属好氧状态,10-11月进水Do浓度大幅增高,各级出水Do浓度也呈递增趋势。水体pH值基本维持在7.07.6左右,属于微生物硝化反硝化的最佳pH值范围,随月份推移变化的幅度高于沿水流方向上的变化幅度。由上述结果可知,凤眼莲三级净化生态工程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季节变化较明显,沿程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水体氮磷污染物指标如图3所示,水体主要污染物tn,nHQ'-n,n03--n及tp都得到有效降解。监测周期内,进水p(tn),p(nHQ'-n),p(n03-n)及p(tp)平均值为9.27,0.49,7.63和0.39mg·L-',三级净化出水平均值为2.96,0.21,2.20和0.14mg·L-',其中tn浓度接近地表V类水标准,tp浓度优于地表V类水标准,三级净化去除率达68.07%,71.14%,57.28%和64.21%,凤眼莲深度净化生态工程对污水厂尾水具有明显的氮磷去除及水质改善效果。监测周期内,进水CoDn,均值为4.38mg}L-',三级净化出水均值为4.75mg·L-'略高于进水,原因可能是污水厂尾水CoDn,处于较低水平,深度净化塘对尾水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效率不高,且水生植物根系的分泌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Dn,。三级净化出水CoDn,低于111类水标准〕

 

2.2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2.2.1排放通量

2015年8-11月,对凤眼莲深度净化生态工程中温室气体(CoZ,CH、和nZo)排放进行监测,根据每月实际采样分析结果,计算凤眼莲深度净化尾水系统中Coz,CH、和nz0的月平均排放通量(表2)o

 

表2显示,凤眼莲深度净化塘CoZ,CH、和nZo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0.136,0}0.263和0.6082.561mg·m_Zm·h-',平均排放通量为0.058,0.076和1.539mg}m-Z}h-'。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凤眼莲深度净化塘累积排放1.273kgC0z,1.685kgCHQ及33.590kgnzo。

2.2.2月份变化特征

如表2所示,随着月份变化,CoZ,CH、排放通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8月排放通量达最大值,排放通量分别为0.136和0.608mg}m-Z}h-',10月和11月排放通量接近零,这可能与冬天水温降低及Do浓度、pH值升高有关。由表3可知,CoZ和CHQ排放通量与水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s67(p<0.os)和0.s24(p<0.o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oZ排放通量与Do浓度、pH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sss(p

nZo排放通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排放通量从大到小依次为9,11,10和8月。9月排放通量达最大值,为2.s61mg·m_zm·h-'}nZo是硝化过程中的副产物,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是不完全硝化或不完全反硝化的产物。研究表明,nZo的生成及排放与水温、Do浓度、pH值、底物浓度及植物覆盖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研究中nz0排放通量与水温、Do浓度及pH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130,-0.217和一0.178,均未表现出相关性。

2.2.3沿程变化特征

三级净化生态工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沿程变化特征如图4所示。在沿程方向上,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呈现明显的沿程变化特征,总体上进水端高于出水端。CoZ排放通量在二级净化塘出水口达到最大值,排放通量为0.092mg·m_Zm·h-',CH、和nz0在一级净化塘出水口达到最大值,排放通量分别为0.178和3.657mg"m_Z"h_'。由表1可知,沿程方向上水温没有明显变化,Do浓度维持在好氧状态,且pH值维持在在最佳范围,nZo产生量与碳氮浓度密切相关,排放量与水生植物覆盖度有关,tn和n03--n呈递减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表明,nZo排放通量与tn和n03--n相关系数分别为0.477和0.428,呈正相关关系。

3讨论

3.1凤眼莲三级净化生态工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与相关研究相比,该研究中CoZ和CH、排放通量较小,nZo排放通量较大。沙晨燕等[z3}运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对olentangy河湿地4种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的CH、和CoZ排放通量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河滨湿地CH、和CoZ排放通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湿地((0.33}85.7mg}m-Z}h-')、人工湿地(0.0220.5mg·m_zm·h-')和半人工湿地(-0.040.09mg}m-Z}h-'),CoZ排放通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自然湿地(13.1}53.5mg}m-Z}h-')、半人工湿地(一0.7一132.9mg·m_zm·h一‘)和人工湿地(一13.3-51.6mg·m_zm·h-')。黄国宏等应用封闭箱法对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CH、释放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11月,其释放通量为一968}2734},g·m_2m·h-'} wU等[251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表明,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n20平均通量为296.5和28.2},g·m_Zm·h-',远低于笔者研究结果。根据KHaLiL等对全球n20产生源的估计,污水处理过程n20年释放量为0.3x10'2一3.ox10'2kg,占全球n20总释放量的2.5%一25%} Ka-mpSCHReUR等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得到:在实验室规模的生物脱氮过程中可能有。一90%的氮会转化为n20;在大规模城镇污水厂的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可能有。一14.6%的氮转化为n20}

3.2  CoZ和CHq排放通量影响因素

尾水深度净化生态工程系统内,C02和CH、主要通过植物传输由水体进入大气,植物传输受水生植物种类、覆盖度及植物传输机制的影响。水温不仅可以通过影响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及其在水体中的溶解度来直接影响气体交换通量,还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温室气体产生的地球化学过程[2a1。监测周期内,C02和CH、释放通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zy-3z}相一致。pH值直接影响水体碳酸盐体系(C02,C032和HC03-)的动态平衡及分布,控制水体C02浓度,,水一气界面C02交换通量与pH值通常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笔者研究结果表明:CoZ释放通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H、释放通量与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但CoZ和CH、排放通量与凤眼莲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水温是控制CoZ和CH、排放的关键因素,11月凤眼莲生物量增加,但生长缓慢,水温下降幅度很大。

tRemBLaY等[351的研究显示:Do浓度与水库中CoZ,CH、释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不完全进入气泡中,一部分通过扩散上升到水面。上升过程中,由于Do浓度逐渐升高,产生的大部分甲烷被有氧一缺氧临界面的甲烷氧化菌消耗。笔者研究发现,CoZ释放通量与Do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H、释放通量与Do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对碳循环而言,有机物在有氧状态下产生CoZ和CHQ,在缺氧状态下主要产生CHQ,因此,CoZ和CH、排放通量与水体有机物浓度有关。笔者研究中CoZ,CH、与CoDn,无相关性,可能是因为进水有机物浓度过低,基本不降解,因此由有机物降解产生的CoZ和CH、量很少。

3.3 nZo排放通量影响因素

水温直接影响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笔者研究结果表明,nZo释放通量与水温没有相关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符,但目前对于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水温与nZo释放的相关关系没有明确结论。可能是由于水生植物的存在造成了复杂的硝化一反硝化微生物环境,不是简单的水温影响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nZo产生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在植物生长季,由于植物组织向根系传输了更多氧气,改变了根际溶氧微环境,从而促进人工湿地系统释放出较多。但也有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的最高释放量发生在植物枯萎衰败的秋季。笔者研究结果显示:11月,凤眼莲开始腐败脱落,nZo释放通量开始增加,此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植物可通过吸收作用除氮,植物生物量越多,吸收的氮也越多,nZo的排放就越少该研究结果显示nZo排放通量与凤眼莲生物量呈正相关(p>0.oS),与其他文献结果不一致。

pH值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间接影响nZo释放通量,微生物活性一般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最高,pH值越低,nZo释放通量越大,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ao。笔者研究中,nZo释放通量与pH值没有相关关系,可能是pH值变化范围较小,基本维持在最佳的反应条件,pH值不是控制CH、和nZo产生的关键因素,而是其他因素造成nz0释放通量的变化。nZo是硝化过程中的副产物,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硝化过程中Do浓度过低是造成nZo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反硝化过程中Do浓度过高可导致nZo还原酶活性降低或失活进而造成nZo积累。

4结论

(1)通过凤眼莲生态工程深度净化污水厂尾水,出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出水pStn)和p}tp}分别为(2.9611.77)和(0.1410.08)mg·L-',远低于GB3838-2002一级a标准。

净化工程篇6

刘欣欣(1990-),男,汉族,重庆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10级,水利水电工程

摘要:近年来,受河砂资源减少的影响,一些沿海城市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利用海砂拌制混凝土和砂浆,使建筑工程出现了氯离子腐蚀情况,降低了工程的耐久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安全隐患。2013年3月13日,央视315曝光了深圳海砂危楼。深圳曝出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每逢雨天渗水不止。而根据深圳市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就是建设时使用大量海砂。海砂中超标的氯离子将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甚至倒塌。“海砂危楼”在深圳比比皆是。因为海砂可以节省一半的成本,所以很多无良心的开发商选择“海砂”做建筑混凝土[1]。

关键词:海砂腐蚀钢筋防治措施法规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很多沿海城市面临河砂资源枯竭的困境。由于开采成本、运输成本的限制,河砂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比例在逐年降低。因此出现了大量使用海砂在建筑工程中的现象,这些海砂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净化,甚至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用于建筑工程中。而这些海砂当中的盐分(氯离子)会侵蚀钢筋,从而破坏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一)如何识别海砂和河砂

首先,砂子从开采来源可分为三类—海砂、河砂和山砂。

(1)海砂和河砂从外观上的区别。

海砂色泽暗沉,显深褐色,常混有海洋细小贝壳,河砂色泽相对黄亮,显浅黄色;海砂颗粒粒径很细,有些甚至如同粉末状,用手直接揉搓就可识别,河砂则颗粒粒径较粗,质感较硬,表面粗糙度适中,较为干净。

(2)海砂和河砂从味觉上的区别。

可用味觉辨别,海沙有咸味,河沙则没有味道。

(二)使用未净化的海砂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氯离子在混凝土里面对于钢筋的锈蚀引起的腐蚀引起结构的裂化,就像人的体内的癌细胞一样。从建筑结构上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化,是钢筋混凝土最主要的导致钢筋锈蚀比较重要的因素。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含有超标氯离子的海砂,如果大量存在于建筑工程中,这个裂变侵蚀钢筋的过程,被专门划分为潜伏期与发展期,经历这两个阶段之后,使用海砂的建筑基本就可以称之为危楼。相比国家规定的50年民用建筑寿命,海砂建筑寿命短了很多。

(1)海沙含丰富的盐分(氯离子),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超过临界值时,氯离子会与钢筋产生化学反应,钢筋受到锈蚀,体积会膨胀,使得周边的混凝土受到张力而裂开。

(2)含有氯离子的混凝土,对钢筋起着不间断的化学作用,这种化学作用直接破坏钢筋的保护膜,从而侵蚀钢筋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钢筋生锈,钢筋一旦持续生锈,就必然会减少原有的支撑力。另外氯离子会使混凝土膨胀,简单的说,就是混凝土会从内部开始开裂,这个过程,住房者在前期是很难察觉的,而到了最后的阶段,大家看到危险的时候,建筑物表面已经出现混凝土的松溃,而整个钢筋混凝土的墙体会直接露出一根根钢筋,混凝土也最终会一点点全面脱离钢筋。而房屋也会因为失去钢筋的支撑,出现垮塌现象[2]。

(三)建筑用海砂的管理与防治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建筑用海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海砂,必须确保工程质量,这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建筑中滥用海砂的危害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严禁不合格的海砂进入建筑工程。

(2)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对海砂应用的监管。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认真摸清海砂的产地、分布、规格和材料性能指标,掌握海砂的实际应用情况,预防海砂应用不当而存在的潜在危害,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3)凡采用海砂地区的建设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海砂应用技术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及时指导有关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掌握海砂应用技术和应用条件。同时,认真做好采用海砂的经验总结和交流,宣传海砂使用不当的危害性,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4)严格执行标准,对违反标准进行建筑活动的必须依法严查。海砂的开采、除盐处理、混凝土拌制等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违反下列强制性条文的,应依据建设部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进行查处:

1、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2.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

3.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5)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海砂必须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淡化海砂。公共建筑或者高层建筑不宜采用海砂。钢筋混凝土抹灰面层不得采用未处理的海砂作砂浆。采用海砂的建筑工程应当严格工程质量检查;对结构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必须进行处理后,才得进入下一工序。

(6)大量使用海砂的地区应采用集中拌制商品混凝土。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专人及相关检测设备,对建筑用砂的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采用建筑用砂前,应当慎重选择用砂的供应单位和砂源。商品混凝土出厂前应当进行氯离子含量检验。

(7)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用砂的进场联合验收制度和用前有见证取样检验制度。施工单位不得使用未经验收、检验或验收、检验不合格的建筑用砂。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单位违规使用建筑用砂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查处[3]。

(8)使用自动化海砂淡化生产线处理建筑用商品海砂。全自动生产线具有效率高、质量有保证、操作简单的特点,而且减少生产环节、节约成本,起到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作用。

(四)防治使用未经处理海砂的相关法规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8月23日的《关于严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见》中规定,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如果建筑用海砂不符合国家的强制标准,超标的氯离子含量将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3]。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0年5月18日颁布的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4]。(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央视网2013-03-14

[2]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03-14].

净化工程篇7

1工程背景

杭嘉湖地区某市水厂日供水量为30万t/d,取水水源地设置在杭嘉湖地区的长山河,平均水质为地表水劣Ⅴ类,水质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地表水Ⅲ类要求,超标指标主要为nH3-n,且由于长山河为Ⅵ级航道,其还存在危险品泄露影响供水安全的环境风险。现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在水厂附近长水塘两侧的低洼地建设新饮用水源地以增加饮水安全保障率。进行总体布置时需保留建设范围内的长水塘及主要支河的通航功能、预留地景观功能,工程范围总占地228hm2,其中需保留通航功能的河道占地约20hm2、预留地26.67hm2,实际用于工程布置的面积约181.33hm2。新饮用水源地主要水质指标需满足地表水Ⅲ类以上要求,并且有效库容需满足3d应急储水要求。

2生态处理工程设计原则与处理工艺设计

2.1设计原则(1)确保供水安全原则。长水塘原水经生态工程净化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水厂提供优质原水,并在发表1长山河与长水塘现状水质tab.1waterqualityofChangshanandChangshuiRivermg/L参数pH值DoCoDmnBoD5nH3-n石油类tp长山河双喜桥断面平均值7.413.666.365.122.690.130.25长水塘盐湖线断面平均值7.403.426.905.612.710.140.27地表水Ⅲ类标准值(GB3838-2002)6~9≥5≤6≤4≤1.0≤0.05≤0.2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工程自身可持续提供3d供水量,提高水厂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供水安全。(2)生态自然净化原则。选取生态净化工艺,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对原水进行生态自然净化,改善原水水质。(3)针对性及可靠性原则。针对长水塘水质特点,紧抓水体透明度低、营养盐水平高等严重影响水生态建设的限制因子,选取经实践检验的先进、成熟、可靠的生态工艺净化原水,构建健康良性的生态系统,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处理及深度净化等技术,确保工程的净化效果。(4)经济合理原则。在方案设计中,考虑工程区长条形和斑块性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工程布置,在保障供水水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地形布置工艺流程及设施,采用一次提升,场内自流,使项目维护和运行费用最小化,保障并发挥经济效益最优原则。

2.2工艺比选及选定

2.2.1工艺比选本工程设计规模为33万t/d,生态技术中人工湿地技术对较大的处理规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成熟可靠的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主要有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技术和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技术。潜流人工湿地具有形式多样、净化效率高、卫生条件好的优点,尹炜等人[4]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对进水悬浮物浓度要求高、易堵塞、运行管理相对复杂、造价很高及维护费用高等问题;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对进水悬浮物浓度要求不高,不易堵塞,便于管理,造价低,但污染物净化效果相对较低[5];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是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复合强化了沉水植物,其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且稳定、不易堵塞、便于管理维护、造价相对较低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长水塘原水透明度低、nH3-n含量高、悬浮物多且不易沉降、水质不稳定等特点,遵循经济合理、净化效果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等原则,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在工程应用上具有较好的适宜性。

2.2.2工艺选定根据工程设计原则和工艺比选,选取以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为主体的净化处理系统,系统包括强化预处理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长水塘原水———泵站提升强化预处理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水厂图1人工湿地净化工艺流程图Fig.1Schematicdiagramforpurificationprocessofconstructedwetlands

2.2.3各处理系统功能

(1)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重要前置单元。可以沉降大颗粒泥沙、拦截细小悬浮物,初步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对后续的生态湿地起缓冲调节作用,起到均匀布(给)水的作用。(2)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核心单元。通过挺水、浮叶及沉水植物的合理布置及局部的基底处理,吸附拦截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吸收水中营养盐,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载体环境,为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污染物质提供保障。(3)高效氧化系统。通过浅池构建、跌水复氧及植物光合作用,恢复水体含氧量;利用人工介质挂膜作用增加微生物浓度,进一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4)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保障单元,利用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沉水植物及微生物的吸收吸附与降解作用,进一步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5)深度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的最后一道工艺,具有储水及深度净化的功能,通过植物净化、生物操纵、水力调度等技术的应用,强化净化功能,维持水质稳定,防止富营养化,改善区域生态景观。

2.3总体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地形特点、长水塘及主要支河保留要求、取水口设置及水厂位置等综合分析,总体布置时按两组并联方案设施,即以长水塘为界分东西两组并联布置,东侧为a组,设计规模22万t/d;西侧为B组设计规模为11万t/d,每组工程范围最北端设置1个取水口,源水分别提升至a、B组内,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强化预处理区、复合湿地净化区、高效氧化区、沉水植物净化区及深度净化区,东岸的出水经倒虹管穿越长水塘与西岸出水汇合后进入水厂吸水井。平面布置见图2。平行并联布置两组方案可以降低系统的总水头损失,在遵循“一次提升、场内自流”的设计原则下,可以降低各区水位高程节省了堤防的土建投资,便于区内土方平衡,景观效果也相对较好。此方案布置具有操作灵活、安全性及保障性高的优点。且B组中强化预处理区、复合湿地净化区及高效氧化区内部又平行分为2小组,可实现单小组的放空及维护,更为有效的保障了水厂供水水量。

2.4系统设计参数(1)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分为Ⅰ~Ⅲ区。该区分为跌水增氧段、沉砂段、机械增氧段、人工介质段及植物拦截段,进水经2道各10cm高跌水堰,通过跌水增加进水的溶解氧;水体中大颗粒泥沙主要在沉砂段依靠重力自然沉52河网地区微污染饮用水源地生态处理工程的设计研究降,沉淀后的水体若溶解氧不高,可通过机械增氧段补充增氧,并将水中部分污染物氧化;水体中细小的悬浮物大部分在人工介质段被过滤拦截吸附[6,7];由沉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组成的具有拦截作用的净化带,可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初步净化水质。该区四周浅水区域种植耐污的水生植物,如苦草、狐尾藻、伊乐藻及菹草等,有效吸附泥沙,为微生物提供载体,增强净化功能。(2)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分为Ⅰ~Ⅳ区,是工程的核心单元,考虑到工艺流程及实际地形因素,依据同类工程运行参数设计,由于中部有过河水损要求,中部设置20cm跌水堰、增进水中溶解氧。通过微地形塑造及基底改造,合理配置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构建健康良性的立体复合湿地系统,拦截吸附悬浮物,有效净化水质[8];出水采用表层溢流出水,并通过跌水方式再次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单元提供充足的溶解氧。该区主要种植耐污弱光型沉水植物和耐污型挺水植物,如小茨藻、伊乐藻、芦苇、香蒲等。(3)高效氧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分为Ⅰ、Ⅱ区,该系统底部配置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并设置高效的生物填料,为微生物着床提供载体[9],可充分发挥好氧微生物的净化效果。(4)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分为Ⅰ~Ⅴ区,生态湿地系统的保障单元,考虑到工艺流程及实际地形因素,依据同类工程运行参数设计,该区利用沉水植物快速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系统净化功能[10,11]。该区主要种植净化效果好的沉水植物,如苦草、菹草、抗寒轮叶黑藻、眼子菜、狐尾藻等。(5)深度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分为Ⅰ、Ⅱ区,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结合生物操纵技术、水力调度等,改善与维持深度净化区的水质,防止富营养化。该区主要种植净化效果好的沉水植物,如苦草、伊乐藻、抗寒轮叶黑藻、眼子菜等。

3工程设计特点

(1)根据地形及原水特点,采用两组并联布置,运行灵活,供水保证率高。根据工程区长条形和斑块性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工程布置,以长水塘为界设置两组并联运行,灵活性好,供水保证率高,安全性高,便于工程维护,且单组设施的水力流程短,水头损失小,节省取水泵站的运行能耗,也减少了堤防工程量。同时,合理利用各个斑块的面积,充分发挥单位土地的净化效益。(2)合理布置竖向高程,一次提升自流出水,节省土建投资及运行能耗。本工程正常运行时一次提升可满足工艺所需水头及跌水増氧的要求,可自流进入水厂,避免二次提升及设置中途増氧设施,节省了土建投资及运行能耗。同时,深度净化区正常运行水位位于水厂取水泵的高效区内,不会影响取水泵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也不增加取水泵的运行费用。(3)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管理方便,体现低碳、低能、和谐的设计理念。本工程运行费用主要为取水泵站、应急泵站的电费及人工维护费等,由于采用两组并联布置方式,单组流程短,沿程水头损失小,取水泵站的提升扬程也(上接第53页)相对较小,能耗小;而应急泵站仅在长水塘发生突发性环境事故时才启动,启用的几率很低,且每次启动时间最多持续1d,因此,本工程运行期间的能耗成本较低,体现了低碳、低能、环保、和谐的设计理念。两组并联布置,可灵活关闭其中1组进行维护及检修,另1组保持正常运行,管理方便。另外工程采用的复合湿地技术等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因此,运行期间,维护人员无需过高技术对其进行维护。

净化工程篇8

[关键词]焙烧烟气净化、铝工业;重要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X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10-01

焙烧烟气净化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铝工业企业生产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主要使用的焙烧烟气净化方法包括电捕焦油器净化法、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碱液湿洗涤净化法等[1]。其中大多数铝工业企业采用的净化方式是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

1.焙烧烟气净化方法

1.1电捕焦油器净化法

电捕焦油器净化法是一种最简单的烟气净化方法,其流程也最简单。这种方法可以净化烟气中的粉尘与沥青烟,其净化效率高达90%。然而电捕焦油器净化法无法对烟气中的气态氟化物起到净化作用。

1.2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

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净化流程也相对比较简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铝对烟气中沥青烟与氟的吸附功能,再使用布袋除尘器进行过滤分离。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主要以铝电解生产中的原料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对烟气中包括氟化物、沥青焦油等在内的有害成分进行吸附[2]。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主要设备包括:主排烟气机、袋式除尘器、全蒸式冷却塔等。

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所回收的物料能够完全返回至电解槽进行再利用,因此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方法对于烟气中的粉尘、沥青烟、氟化物均能起到较高的净化作用。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主要缺陷是无法对So2起到净化作用。

1.3碱液湿洗涤净化法

碱液湿洗涤净化法的净化流程更为稳定。这种方法可净化部分的So2,然而污染物从烟气形态转变为废水形态后,需要设立废水处理系统。该问题导致净化设备的增加,使净化工艺更加复杂,给设备的维护与操作管理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将会导致二次污染。

2.电捕焦油器净化法与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结合

电捕焦油器净化法与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结合,主要是在净化流程中,新增了氧化铝输送、冷却降温喷淋装置、文丘里反应装置、过滤装置、自动化监测报警装置等设备。同时对高压静电电捕器进行了改造,使其捕捉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更增加了蒸汽灭火设备,对阻火装置进行了改造。

这种方法的工艺流程如下:高温烟气从焙烧炉出口释放出来后,先经过全蒸式冷却塔,使高温烟气温度下降。当烟气的温度下降至90℃时,烟气中的大多数气态焦油被冷凝,形成液态焦油。通过这种方式使电阻比降低,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烟气进入文丘里反应器后,将新添加的氧化铝与之充分的接触,这样烟气中的沥青焦油、氟化物就被吸附到了氧化铝的表面上。最后吸附着焦油、氟化物的氧化铝会随着剩余的烟气进入到袋式除尘器,在其中进行气固分离。烟气在净化后,从主排烟风机排放至空气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氧化铝被循环使用,另外一部分氧化铝则在气力提升机与风动溜槽的共同作用下被转送至氟化盐的料仓,根据回收再利用的原则由槽罐车运送到电解车间,在铝工业的生产中继续使用。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焙烧炉内的一部分焦油会被冷凝,且凝固于烟道内。当焦油遇到明火后,会导致焦油开始燃烧[3-4]。因此,为了避免烟道内焦油燃烧所生成的大量高温气体对设备造成损害,应在烟道内设置旁通烟道与灭火设备。这样,烟气就可以在袋式除尘器、全蒸式冷却塔的检修过程中,通过旁通烟道排至烟囱,最终排入空气中。一旦烟道内部的温度高于250℃,烟气同样可以在不通过主排烟风机的情况下,直接经过旁路烟道后,从烟囱排出。该系统可由pLC自动控制运行。其净化流程图如下。

3.焙烧烟气净化方法对于铝工业的重要性与意义

电解铝的原料之一是炭阳极制品,其中焙烧是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生制品的焙烧是在焙烧炉内用石油焦粉作为保护介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按一定的升温速度进行间接加热到最高焙烧温度(1000―1250℃),炭素制品以沥青作为粘结剂,在焙烧过程中排出以沥青烟为主的焙烧炉烟气,焙烧炉是炭素厂最主要的污染源,其烟气量大,污染物浓度高。

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沥青烟、So2、含炭粉尘、固体废渣、含粉尘含焦油的废水、噪声等。焙烧烟气净化方法是控制污染物中氟化物排放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的减少氟化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焙烧烟气净化方法加快了粉尘的清除速度,有效的节省了净化的时间,同时减少了铝工业生产中有害的化学污染物的排放,避免了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极大污染。焙烧烟气净化方法通过对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铝在电解过程中所排放的主要有害气体是氟化物。目前铝工业企业大多采用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对烟气中的氟化氢进行净化。在氧化铝的投料量连续且均匀时,能获得很好吸附效果,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果。相关研究显示,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对烟气进行净化后,烟气中氟化物的排放浓度低于2mg/nm3[5]。该数值低于我国规定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说明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对于氟化物的净化效果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因此这种方法,提高了铝工业企业对烟气中氟化物的净化效果,使企业的污染排放量满足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在实际运行中,这种方法的净化效果良好,同时操作与管理也极为方便,净化率较高。

随着焙烧净化技术的进步,电捕焦油器净化法与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净化过程中,烟气中的颗粒物、沥青烟、氟化物、So2的排放浓度均低于我国规定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使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这种结合方法的整体运行效果十分稳定,使铝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由于该系统的密封性与控制精度的有效提高,为焙烧炉的稳定运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保证了焙烧炉炉室内的温度控制程序能够根据事前预设的曲线自动运作,使成品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这种方法同时也能够让电捕焦油器净化法或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单独进行运作。例如,在布袋除尘器或电捕焦油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采用其中一种净化方法,巧妙的避免了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烟气排放异常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炭素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可变因素,同时烟气的净化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针对焙烧烟气净化方法中存在的一定缺陷,我国对铝工业的烟气净化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与探索。电捕焦油器净化法与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单独使用电捕焦油器净化法或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的不足,使烟气中的氟化物等污染物得到了更好的净化,使铝工业企业实现了污染物排放量的达标。同时这种净化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净化时间,为铝工业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长珍.浅谈铝冶炼烟气净化余热利用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179-180.

[2]王刚.浅谈焙烧烟气净化中含氟废水的处理[J].青海科技,2011,(6):31-32.

[3]孟令旗,张明辉,刘晓辉等.铝业含氟、沥青烟气净化回收研究及工程实践[J].环境工程,2001,19(2):53-54.

净化工程篇9

关键词:层流净化;手术室;利与弊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97

0引言

层流净化是一种创造高效、快速达到杀菌效果的一种空气净化技术,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与维护。层流净化的设计原理非常符合手术室的要求,可以有效的维护室内环境质量的洁净,加之人性化的室内设计,满足了人们对现代手术室的整体要求。但层流净化技术不是万能的,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才能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操作不当可危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1层流净化技术的优势

层流净化术以持续、高效的消毒灭菌功效广泛用于手术室,满足了各类手术的环境要求,才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快速发展到预期的效果,现将层流净化术的优点介绍如下。

1.1层流净化减少交叉感染

层流净化手术室一般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人员,严格区分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各司其职的分工管理有效地避免了室内的交叉感染。手术室通常设有三个通道,医护人员及病人、无菌用品及术后器械、敷料的出入通道,严格遵循出入室内的路线,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且手术室对不同疾病的物品分类和常规备物都有固定的储物室,要求全体医护人员明确室内物品的放置及消毒情况,保证室内常用物品的及时更新,有利于手术过程中的不时之需。层流净化技术对进入室内的人员要求较高,入室前需要穿经过高压灭菌消毒的手术服和鞋子,并在入室前进行严格的入室登记,层流净化的入室要求严格的限制了入室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1.2高效持续的动态消毒

层流净化维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主要是经过空气的“过滤”“对流”及室内“正压”的状态来维持的,动态的消毒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静态消毒,高效持续的过滤消毒方式严格的控制了手术室内的污染源,减少了污染发生的机率[1]。手术室的空间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层流净化将已经过滤的无菌空气通过天花板向四周扩散,维持了空气的正压状态,阻碍了污染空气的进入。

1.3层流净化减小切口感染

手术室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是院内的高危科室,术后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感染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在经济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败及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空气质量洁净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的感染。传统的手术室大多使用的是紫外线来进行空气消毒,但工作人员一进入手术室,就会停止紫外线照射,使空气质量达不到持续的洁净,导致空气再度污染。而层流净化将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及细菌通过高效过滤、消毒,旨在减少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粒子和微生物,调节室内温湿度,最大限度的清除手术室内残留的细小微生物及尘埃粒子。可见,其净化技术明显优于普通的手术室,促进了切口的愈合[2]。

1.4层流净化手术室的优质管理

对流净化手术室与普通的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同,对流净化虽然可以控制大部分细菌及尘埃,但还需减少人员走动,仪器及设备的移动,手术室门的开关使用,否则会产生新的气流,导致空气环境的污染。术后要及时清理污染的敷料及器械,彻底消毒室内所有物品及墙面,定期检查层流的洁净程度。对流净化手术室的严格管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术前培训,熟悉层流净化的原理及标准,掌握手术室内的布局和分类,了解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时刻准备迎接新病人。手术室的人流、物流都会影响空气的质量,因此,层流手术室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明确洁污的分界线。根据不同的班次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包括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接班护士等,使大家工作各司其职、有循可依,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3]。

2层流净化手术室的弊端

层流净化术在很大程度减少了空气感染的机会,但层流净化术并非万能,也存在许多局限性,造价的巨大费用及后期的保养,也使得许多医院望而却步,现将层流净化术的不足列举如下。

2.1层流手术室的费用庞大

层流净化作为一项先进技术,造价高昂,使用虽然便捷,但术后要进行彻底的清除,且层流的保养方法过于频繁,价格较高,U胶地板每天需要进行湿地清洗,发现地板有血液、体液残留必须重新清新。防菌墙壁每天需要用干净的毛巾擦拭2~3遍,层流净化系统耗电量巨大,定期需要进行层流系统功能的检测,即空气的洁净程度指标和每月细菌培养。需要以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

2.2层流净化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影响

层流手术室虽然使洁净无菌的,但手术室的设计过于封闭,空气不流通,不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且在手术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仪器设备,含有大量的辐射,严重的危害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不育或癌症。

2.3层流净化术管理要求苛刻

层流净化术的运用管理要求苛刻,在室内需要医护人员共同遵循层流的操作流程,维护层流净化创造的无菌环境,限制了工作人员的行动。层流净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控制细菌及微生物颗粒,但它本身并没有杀菌消毒作用,也不能控制其他的感染途径。即一旦破坏这个恒定的无菌环境,层流净化术不起任何作用,会产生新的接触式感染。例,医护人员或病人消毒的不彻底,手术器械及设备消毒不彻底,会导致层流系统紊乱,引发手术区局部环境受到污染。以手术室无影灯为例,现代手术无影灯的光照强度通常都达到100000lux以上,超大的功率和热量严重干扰了层流净化空气的流向。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都有利弊之分,运用的机率取决于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显然,层流净化术在手术室的使用更趋向优势,它保证了手术室的净化效果,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及工作流程,满足了手术室空气环境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润蓉.层流净化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对策[J].吉林医学,2012(02):437-439.

净化工程篇10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25-01

我院根据国家2002年颁布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规范》[1]筹建了综合大楼及洁净手术部,洁净手术间共有10间,百级1间,千级2间,万级6间,十万级1间(为正负压转换),并于2010年8月正式启用,通过对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物流、环境的严格管理,保证手术室净化效果,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1.1手术室工作人员基础知识培训。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同时在新手术室使用前,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使手术医生也掌握了入室要求和室间基本操作规范。

1.2人员着装及规范行为。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走工作人员专用通道,必须更换消毒的衣、裤、帽子、鞋、口罩。严禁与手术无关人员入室。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人数,除必要的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外,参观人员不得超过3-4人。一旦进入手术间,则不许再入其他手术间。走出感染手术间时,要脱去手术鞋,到更衣室重新更换洗手衣裤,工作人员送患者回病房时,必须更换外出的衣裤和鞋。

2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

2.1制定及学习工作流程。根据各班职责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洗手护士要作流程、值班护士工作流程、夜班护士工作流程、感染手术后处理工作流程、清洁工作流程等,使工作人员工作有秩有序,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预期质量。

2.2督查及考核。护士长每日抽查工作的某一环节,督促工作人员认真自觉执行规范流程,认识流程管理对层流洁净室的重要性。对违反制度及规范的手术室人员扣相应质量管理分。

3规范物流管理

3.1加强洁污流线管理。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每区以门相隔,我院洁净手术部采用手术双通道,有3个出入口,即患者和无菌物品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污物出口。严格做好隔离,洁污分流,避免交叉感染。

3.2手术物品放置。

3.2.1物品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术前均需提前备好、备足,固定放在手术间内。日常手术所需物品均放在手术间柜内,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保证手术间内空气的洁净度。

3.2.2物品放置。根据手术间分类定各专科常规手术间。再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和要求常规备物。各手术间均制定出物品放置标准示意图。专科手术间物品相对固定,要求全体护士明确各手术间物品放置的规范和细节要求,每天术毕由各巡回护士准备补充用物,手术专科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手术间整理情况,保证手术物品放置的整齐,规范并利于手术的配合。

4加强手术环境的管理

4.1洁净手术室空气管理。净化系统应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设定温度22-24℃,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2]术前风速、压力、湿度等指标应满足手术级别要求,并做好术前相关数据记录。术中根据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需要巡回护士随时调节室温,并注意防止温度过低,患者着凉。严格禁止在手术间抖动衣物、布类,防止尘埃微粒在室间飞扬。

4.2保持手术间密闭状态。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的无菌空气由天化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两边推出,因此手术间的空气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流入。[3]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术前能明确所配合手术的步骤和手术要求,做到备物充足,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维持室间的密切状态和净化效果。

4.3清洁卫生的管理。手术间必须采用湿拭清扫,每日手术前后由清洁人员用清水及时擦拭室间物品,污染手术用84消毒液擦拭。同时实行每周星期日手术室彻底大扫除,清洗消毒擦拭新风口、回风口、物表、地面、墙壁、天花板等。每月定期空气及物表细菌培养,以检测净化质量。我院自启用净化手术室以来,各项培养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5结果及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促使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外科医生都严格按照洁净手术部区域分布、工作流程、净化级别等来执行,熟悉和掌握了洁净手术部的设施使用,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使手术能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预期效果,提高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9